第一篇:防暑降温与劳动保障权益]部分地区高温补偿政策
防暑降温与劳动保障权益]部分地区高温补偿政策
北京
文件:<<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做好工作场所夏季防暑降温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京劳社资发〔2007〕123号
一、用人单位应当在高温天气期间,根据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同时,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制度,增加休息和减轻劳动强度,严格控制加班加点,减少高温时段作业,保证安全生产,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用人单位要加强女职工和未成年工保护。不得安排怀孕女职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露天作业及温度在33℃以上的工作场所作业。不得安排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露天作业及《高温作业分级》国家标准中第三级以上的高温工作场所作业。
三、用人单位不得因高温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
四、用人单位每年6月至8月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
室外露天作业人员高温津贴按每人每月不低于60元的标准发放;在33℃(含33℃)以上室内工作场所作业的人员,高温津贴按每人每月不低于45元的标准发放。
高温津贴属于劳动者工资组成部分,应计入企业工资总额。
五、用人单位除支付劳动者高温津贴外,在每年夏季还应当为全体职工提供防暑降温所需的清凉饮料及保健用品,保障劳动者的身心健康。
六、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支付劳动者高温津贴的,劳动者有权向劳动保障部门举报或依法申请劳动争议仲裁。(2007年7月17日)
上海
文件:《关于做好当前高温期间防暑降温和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一、各企事业单位领导要深入基层,及时解决问题。
二、各企事业单位要积极采取各项有效措施,改善职工的劳动条件,加强生产工作现场的通风、降温,保证清凉饮料的现场供应,防止高温中暑等事件的发生。
三、列入今年电力迎峰度夏轮休范围的单位,切实做到高温期间集中安排职工休息。
四、当气温达到35摄氏度及以上高温天气时,各企事业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缩短工作时间。
五、当气温达到38摄氏度及以上黑色预警的极端高温天气时,除涉及国计民生、城市运行安全和人民基本生活等重要行业外,工作环境不能满足极端高温条件作业的企事业单位可视实际情况采取暂停工作和休息等措施。
六、加强对防暑降温、安全生产、食品卫生等工作的督促和检查。广大市民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确保上海安然度夏。(2007年7月)
深圳
文件:《深圳市高温天气劳动保护暂行办法》8月16日出台
最高气温达40摄氏度全天停工,用人单位应对高温室外作业者予以特别补贴,每年7月至9月用人单位要向露天作业的员工发放每人每月不低于150元的高温保健费,高温天气作业引起中暑视为工伤……昨日,深圳公布《深圳市高温天气劳动保护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从即日起实施。
《高温办法》对高温天气进行了定义,规定高温天气是指气象部门发布高温警告信号,预告日最高气温达到35摄氏度以上的天气,气温以深圳市气象站发布的为准。
《高温办法》规定:日最高气温达到40摄氏度时,当日应停止工作;日最高气温达到38摄氏度时,当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日最高气温达到35摄氏度时,应根据生产工作情况,采取换班轮休等方法,缩短员工连续作业时间,不得安排加班加点,12时-15时应停止露天作业。
《高温办法》还规定,用人单位应对露天作业员工在每年7月至9月发放高温保健费。高温保健费按每人每月不低于150元的标准发放。高温保健费不计入工资总额。此外,对于经常在35摄氏度以上室内工作地点作业的员工,用人单位应参照办法发放高温保健费。
根据职业病的有关规定及国家《工伤保险条例》,高温中暑是职业病的一种,可以认定为工伤。因此,《高温办法》明确规定员工因高温天气作业引起中暑的,可以按规定申请工伤,从而减少了员工申请职业病认定的环节,有利于员工及时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劳动部门一位负责人解释,《高温办法》将依据劳动监察条例和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约束用人单位,用人单位违反本《高温办法》损害员工身体健康、造成伤亡的,按有关规定追究用人单位及其负责人相关责任。(江苏
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国家税务局、省地方税务局三部门近日联合发文,对企业职工夏季防暑降温费标准进行调整。
一.防暑降温费最少520元
企业在岗职工夏季防暑降温费标准为:从事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从原来的120元提高到160元,非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从原来的100元提高到130元。全年按四个月计发,列入企业成本费用,并准予税前扣除。也就是说企业在岗职工夏季的防暑降温费每个人最少有520元,并且不得以发放清凉饮料等实际物品冲抵掉。
同时规定,职工在高温等特殊环境中工作领取的高温补贴不列入最低工资中,可以要求另行支取。
二.严格控制加班加点
劳动监察部门有关人士表示,防暑降温工作季节性强,企业应合理安排夏季职工工作时间和班次,适当调整高温、露天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和作息时间,一些高温作业企业,最好错开中午最热的时段,可以将工作时间调整为6:00~10:00和15:00~19:00,避开高温。严格控制加班加点,国家法定标准工时制度为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1日。安排延长工作时间应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不得强迫加班。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一般不得超过1小时,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最长不得超过3小时,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陕西:
文件:<<关于调整西安地区职工防暑降温费标准的通知>>
一、防暑降温时间,每年六月一日至九月十五日。
二、防暑降温费标准:高温作业工人每人每天调至2.00元;其他工人(含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每人每天调至1.20元。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每人每天调至1.00元。
三、享受防暑降温费的范围及其经费开支渠道仍按陕劳人安发[1986]178号文件执行。
四、防暑降温费的发放,按职工实际在岗天数计算,由单位统一掌握使用。
五、各地、市防暑降温费标准是否调整,由各地、市自行确定,但调整标准不得超过本规定范围。陕北地区执行时间为六月十五日至八月底,其中高温作业工人执行时间为每年六月一日至八日底。
山东
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等五部门今天联合下发通知,决定从2006年8月份起调整企业职工夏季防暑降温费标准。
一.从8月起,我省企业在岗职工夏季防暑降温费标准调整为:从事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20元;非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80元。全年按6月、7月、8月、9月4个月计发,列入企业成本费用。
二.现行全省统一的夏季防暑降温费标准是1989年由当时的省劳动厅和省财政厅联合制定的,发放标准分高温、一般高温和科室三档,每个暑期分别共发放24元、18元和12元。
三.今年六、七月份已经过去,对于经济效益好、支付能力较强的企业,今年仍可按4个月发放;支付能力一般的企业,也可只发放8月、9月两个月的防暑降温费。
江西
一.用人单位做好夏季防暑降温,不得安排怀孕的女职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露天作业.二.从事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暑期内其防暑降温费不得少于每人每月120元。
三.用人单位若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工作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我省这一津贴标准是:从事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20元;非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00元;行政单位和企事业单位的其他人员每人每月80元。
四.享受时间是暑期3个月,即七、八、九三个月。
徐州:
文件:《关于调整企业职工夏季防暑降温费标准的通知》。
一.从事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从原来的120元提高到160元,非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从原来的100元提高到130元。
二.全年按4个月计发,高温费列入企业成本费用,并准予税前扣除。据介绍,高温费可以按月发放,也可以一次性发放,但必须足额发放到职工手上。
三.《通知》要求,用人单位应当在高温天气合理安排职工工作,适当调整高温、露天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和作息时间,避开高温时段,严格控制加班加点,最大限度地减少职工因高温中暑造成的职业危害,确保职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武汉
1992年武汉市发文确定“防暑降温费”的标准是每人每天0.5元,从事高温、高空、露天作业等特殊工种每天0.7元。与如今的消费水平有较大差距。
浙江
文件: 《关于调整企业职工夏季防暑降温清凉饮料费标准的通知》
一.“高温补贴”今年有新标准
企业在职职工夏季清凉饮料费的发放标准调整为:高温作业工人每人每月160元,非高温作业工人每人每月130元,一般工作人员每人每月110元。分别比原标准提高了40元、30元和15元。发放时间为6月至9月期间的4个月。给职工发放夏季清凉饮料费的开支,列入企业成本费用。
二.“高温补贴”不得列入工资
高温补贴等收入,用工单位必须在工资以外额外支付。如果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名义上发放了高温补贴,却将高温补贴金额计入最低工资标准中,此行为侵害了职工的合法利益。用人单位也不得因高温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而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遇到此类情况的劳动者可及时向劳动监察机构投诉,投诉电话12333。
三.适当调整休息制度
《关于调整企业职工夏季防暑降温清凉饮料费标准的通知》指出,用人单位应根据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同时,适当调整夏季高温条件下劳动和休息制度,增加休息,减轻劳动强度,减少高温时段作业,保证安全生产,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如果劳动者在高温条件下作业,感觉身体不适的,可以向用人单位提出休息的要求,用人单位应酌情为劳动者安排休息。
重庆
文件:《重庆市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办法》
从今年6月1日起,职工在37℃以上(包括37℃)的高温天气下工作,用人单位除向劳动者全额支付工资外,还应根据高温的酷热程度,向职工发放每天5至20元不等的高温补贴。市政府法制办负责人介绍,前日获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据悉,享受“高温办法”保护的职工限于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及其他经济组织的劳动者,不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一.高温天气分为三种强度
据《办法》,日最高气温达到35℃即为高温天气。这个35℃不是市民自己拿着温度计确定的,而是市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通过当地电视、广播或者手机天气预报向公众发布的气温。《办法》还将高温天气界定为了三段——一般高温、中度高温、强度高温(标准见图表,图表中的“以上”包括基数,“以下”不包括基数,如37℃以上含37℃,37℃以下不含37℃)。
二.上37℃必须发高温补贴
据《办法》,气温在35℃以上、37℃以下的一般高温天气,用人单位不需要发放高温补贴,但是应该做好防暑降温的措施,如保证空调、风扇等降温设备正常运转。气温上37℃,用人单位即要发放高温补贴。“在规定的额度内,具体发放数额由用人单位根据实际情况掌握”。市法制办负责人说,用人单位不能因为部分职工在室内享受了空调等降温措施而拒绝支付高温补贴。
三.5~9月向露天工作者提供
《办法》规定,每年5月到9月期间,用人单位应当向从事露天工作和室内高温工作的劳动者提供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清凉饮料,而且是免费的。如果用人单位未向这两类职工提供免费的清凉饮料,职工可向卫生行政部门投诉,逾期不改的,至少处1000元罚款,最高可罚款3万元。工作时间中暑死亡为工伤
工作时间内或者在工作岗位上中暑是否是工伤?《办法》给予了明确。据悉,劳动者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因中暑死亡或者中暑后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为工伤,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四.达37℃露天工作不超过6小时
《办法》还在工作时间上对在露天工作和在室内高温下工作的职工给予了特殊保护。《办法》要求用人单位在中度高温天气下,安排这两类劳动者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6个小时。在强度高温下,用人单位经采取降温措施不能使工作场所温度低于37℃的,一般应当停止工作。在中度及强度高温天气下,因生产工艺要求不能停止工作的,应当暂停12时至16时高温时段工作;不能暂停高温时段工作的,应当暂停高温时段露天工作;必须在高温时段露天工作的,应合理安排工作时间,确保安全生产。
天津:
一、凡暑期不在岗工作的人员,不享受防暑降温费待遇。
据介绍,暑期在岗工作的人员防暑降温费待遇标准,由各省区市根据当地情况自行制定。天津市防暑降温费从6月开始连续发放4个月,标准为每月45元。
二、除发放防暑降温费外,职工享受的防暑降温待遇还包括:用人单位应在高温天气采取措施加强工作环境的通风;在工作场地安装电扇、空调等必要的防暑降温设施;为职工提供充足的饮水、饮料等。
三、高温天气用工单位应合理安排劳动时间,调整高温露天作业人员的作息时间和劳动强度。建议一些高温作业的企业,避开午间高温时段,将工作时间调整为早上6点至10点和下午3点至7点;同时根据天气情况,适当缩短工作时间。
第二篇:《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保障高温劳动者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保障高温劳动者
日前,国家安监总局、卫生部、人社部、全国总工会对1960年公布的《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进行修订,制定了《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规定35℃以上室外露天作业可享高温津贴。
夏至以来,我国多地出现高温天气,劳动者的防暑降温等健康权利备受关注。日前,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对1960年公布的《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进行修订,制定了《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职业健康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制定的新办法对高温天气下室外露天作业时限及劳动者高温津贴等均做出明确规定,为高温劳动保护制度保障起到积极作用。
日最高气温40℃以上应停止室外露天作业
与暂行办法相比,这份新办法明确,高温天气是指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向公众发布的日最高气温35℃以上的天气。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当日发布的预报气温,调整作业时间,但因人身财产安全和公众利益需要紧急处理的除外。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职业健康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新办法对于高温天气下作业的温度界限划定更加明晰。
新办法规定,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用人单位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国家规定,且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
对于温度上下限,办法明确,所称“以上”摄氏度(℃)包含本数,“以下”不包含本数。即最高气温达到40℃,就应当停止室外露天作业。
此外,办法规定在高温天气来临之前,用人单位应当对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怀孕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期间从事室外露天作业及温度在33℃以上的工作场所作业。
这位负责人说,新办法对于劳动者的保护更加广泛和细致。除高温天气室外露天作业,在高温或有强烈热辐射等条件下作业的劳动者权益也被重点考量。办法明确,用人单位应当合理布局生产现场,改进生产工艺和操作流程,采用良好的隔热、通风、降温措施,保证工作场所符合国家职业重庆男科医院卫生标准要求。用人单位应当依照规定对从事接触高温危害作业劳动者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将检查结果存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书面告知劳动者。
35℃以上室外露天作业可享高温津贴
高温津贴是高温劳动者的重要权益。新办法规定,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岗位津贴。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高温津贴标准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调整。
针对曾出现过的克扣或变相减少劳动者高温保护和津贴的现象,此次新办法明确,用人单位应当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供给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防暑降温饮料及必需的药品。不得以发放钱物替代提供防暑降温饮料。防暑降温饮料不得充抵高温津贴。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职业健康司负责人表示,在调研过程中也发现有用人单位以发钱替代高温津贴,这不利于防暑降温费用的合理使用和劳动者保护,因此新办法的规定旨在让高温津贴切实使用到高温劳动者身上。
此外,新办法还特别指出,因高温天气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的,用人单位不得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
高温作业中暑诊断为职业病的可享工伤保险
高温作业中暑可否申请保险?新办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提供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并督促和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劳动者因高温作业或者高温天气作业引起中暑,经诊断为职业病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此外,办法强调要发挥工会组织作用,明确工会组织依法对用人单位的高温作业、高温天气劳动保护措施实行监督。发现违法行为,工会组织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用人单位应当及时改正。用人单位拒不改正的,工会组织应当提请有关部门依法处理,并对处理结果进行监督。
办法还对违规行为作出了明确的处罚规定,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与安全生产法律、行政法规,危害劳动者身体健康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相关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责令用人单位整改或者停止作业;情节严重的,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追究用人单位及其负责人的相应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高温津贴纳入工资总额
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健康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制定的新办法对高温天气下室外露天作业时限及劳动者高温津贴等均做出明确规定。
与暂行办法相比,新办法明确,高温天气是指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向公众发布的日重庆妇科医院最高气温35℃以上的天气。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当日发布的预报气温,调整作业时间,但因人身财产安全和公众利益需要紧急处理的除外。
新办法规定,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享受岗位津贴。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 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高温津贴标准由省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调整。
禁用饮料冲抵高温补贴
针对曾出现过的克扣或变相减少劳动者高温保护和津贴的现象,此次新办法明确,用人单位应当为重庆肛肠科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供给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防暑降温饮料及必需的药品。不得以发放钱物替代提供防暑降温饮料。防暑降温饮料不得充抵高温津贴。
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健康司负责人表示,在调研过程中也发现有用人单位以发钱替代高温津贴,因此新办法的规定旨在让高温津贴切实使用到高温劳动者身上。
此外,新办法还特别指出,因高温天气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的,用人单位不得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
第三篇:劳动保障政策问答
劳动保障政策问答
1.劳动合同未鉴证是否有效?
答:只要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没有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他人合法利益,并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原则的,劳动合同未鉴证也是有效的。但是通过鉴证,可避免无效劳动合同的产生,有利于双方当事人自觉履行劳动合同。
2、企业或职工不愿签订劳动合同如何处理?
答:根据《杭州市劳动合同条例》和《浙江省劳动合同办法》规定:用人单位录用劳动者时,劳动者不愿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不得录用。用人单位不予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有权投诉。用人单位未向劳动者交付签订劳动合同文本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用人单位按每份合同一百元的标准处以罚款。
3、劳动合同试用期是如何规定的?
答:根据《杭州市劳动合同条例》规定:劳动合同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应当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之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六个月的,试用期不得超过十五日;劳动合同期限在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在一年以上不满二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三个月;劳动合同期限在二年以上的,可以约定超过三个月的试用期,但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已在本单位工作六个月以上的劳动者,如果工作岗位未发生变化,不再实行试用期。
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而没有约定劳动合同期限的,该试用期应当作为劳动合同的期限。
4、经济补偿金和生活补助费有何区别?
答:经济补偿金是企业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应支付给职工的一种经济补偿,而生活补助费是劳动合同终止时企业支付给职工的一种生活补助。
5、在哪些情况下,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应支付经济补偿金? 答:(1)经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
(2)劳动者不能胜任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3)用人单位因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
(4)用人单位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而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
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是指不可抗力或者用人单位跨地区迁移、兼并、分立、合资、转(改)制、转产、进行重大技术改造等致使劳动合同所确定的生产、工作岗位消失。
(5)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必须裁减人员的;
(6)应当订立或续订而未订立或续订劳动合同而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提出终止劳动关系的。
6、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是如何确定的?
答:根据上题带一、二种情形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后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12个月。
用人单位按照第三、四、五、六种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终止劳动关系)的,应当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的经济补偿金。若劳动者月平均工资低于用人单位月平均工资的,按用人单位月平均工资计发,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经济补偿金中所称的劳动者月工资,是指解除劳动合同前劳动者本人正常履行劳动者义务的十二个月的月平均工资。计发经济补偿金时,劳动者月平均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按三倍计发。劳动者工作时间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发。
7、哪些情况企业应支付生活补助费,支付标准是如何确定的?
答:根据《关于〈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暂行规定〉废止后有关终止劳动合同生活补助费问题的复函(浙劳社法监[2002]50号)文件规定:
(1)《浙江省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劳动人事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废止后,有关终止劳动合同生活补助费支付问题,以《条例》废止时间为准,对在《条例》废止前录用的职工,劳动合同期满后终止劳动关系时,按职工在《条例》废止前的本企业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本人一个月实得工资为生活补助费,以《条例》废止前职工最后三个月平均实得工资为计发基数,对在《条例》废止后企业录用的职工,劳动合同期满终止劳动关系时,不支付生活补助费;
(2)国有企业劳动者劳动合同期满后与企业终止劳动关系的,按照职工在《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暂行规定》(国发[1986]77号)废止前的本企业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本人“标准工资”一个月的生活补助费,以国发[1986]77号文件废止前职工十二个月的平均月标准工资为计发基数。“标准工资”按照浙劳复[1997]58号文件确定。
8、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有哪些情形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
答:(1)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2)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提供劳动条件的;
(3)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4)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或者集体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5)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的。
9、哪些情况劳动合同可以中止?中止合同是否需支付经济补偿金或生活补偿金?
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中止履行:(1)当事人协商一致的;(2)劳动者应征入伍或者履行其他法定义务的;(3)劳动者暂时无法履行劳动合同义务,但仍有继续履行条件和可能的;(4)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劳动合同中止不属解除或终止,因此,企业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或生活补偿金。
10、哪些情况可以对劳动者设定违约金?
答:根据《浙江省劳动合同办法》第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对劳动者的违约行为设定违约金的,仅限于下列情形:违反服务期约定的;违反保守商业秘密约定的;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可设定违约金的其他情形。
11、停薪留职期满,员工不来上班怎么办?
答:根据《劳动人事部、国家经济委员会关于企业职工要求“停薪留职”问题的通知》规定,停薪留职期满后的一个月以内,本人既未要求回原单位工作,又未办理辞职手续的,原单位有权按自动离职处理。
12、企业不为职工参保,职工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答:根据《劳动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企业不为职工参保,属于侵害职工的合法权益。劳动者可以通过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在知道自己的权益被侵害之日起六十日内提起劳动争议仲裁的方式解决。
13、我区的最低工资标准是多少?企业工资标准低于当地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的,如何处理? 答:目前,我区的最低工资为每月520元。如职工在法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企业所支付的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可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提起劳动争议仲裁。
14、《浙江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何时开始实施?
答:条例于2005年4月14日经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2005年7月1日起施行。
15、《浙江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适用范围?
答:条例第二条规定,对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个体工商户、民办非企业单位实施劳动保障监察,适用本条例。对职业介绍机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进行劳动保障监察,依照本条例执行。
16、哪些违法行为劳动保障部门应当依法查处?
答:《浙江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二条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下列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应当依法查处:
(一)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的;
(二)用人单位在招用劳动者时收取保证金、押金等费用或者扣押劳动者证件的;
(三)用人单位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或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强迫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
(五)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六)用人单位拒不支付或者不按标准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和节假日加班工资报酬的;
(七)用人单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的;
(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不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九)用人单位违反女职工、未成年工、残疾人特殊劳动保护规定的;
(十)用人单位使用应当取得而未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劳动者从事相应技术工种的;
(十一)用人单位不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的;
(十二)职业介绍机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违反国家有关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的规定的;
(十三)其他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
17、劳动监察的管辖范围如何确定?
答:《浙江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对用人单位的劳动保障监察,由用人单位用工行为所在地的县级或者设区的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管辖。
18、举报人举报应当提供哪些内容,可以通过哪些形式举报?
答:《浙江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九条规定,举报人举报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的,需提供被举报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违法事实。举报可以采用书面、口头、电话或者电子邮件等形式提出。鼓励举报人署名举报。
19、对投诉人投诉有什么规定?
答:《浙江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投诉人投诉时应当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递交投诉文书。书写投诉文书有困难的,可以口头投诉,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指定人员进行笔录,由投诉人在笔录上签字。同时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投诉事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予受理:
(一)投诉事项不属于劳动保障监察范围的;
(二)投诉事项应当或者已经按照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申请仲裁,或者已经提起劳动争议诉讼的;
(三)投诉人不提供被投诉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以及合法权益受侵害的事实等基本情况的。
20、对不配合劳动监察的用人单位,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处以何种处罚?
答: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阻挠劳动保障监察员依法进入工作场所检查、调查的;
(二)销毁或者转移先行登记保存证据的;
(三)拒不执行劳动保障监察询问通知书的。
21、劳动监察办案期限是如何规定的,在哪些情况下可延长、中止?
答: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接到投诉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依法决定是否受理,并于受理之日起立案查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通过日常巡视检查、书面审查、专项检查、接受举报等形式发现用人单位有劳动保障违法行为,需要进行调查处理的,应当及时立案查处。
条例第三十条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立案查处的劳动保障违法案件,应当在六十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情况复杂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三十个工作日。
因当事人逃匿、无法取得相关证据或者其他法定事由,致使调查无法进行的,经本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中止案件的调查。中止调查的情形消除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恢复调查。自恢复调查之日起,调查期限继续计算。
第四篇:劳动保障政策业务知识
就业处业务知识篇(2)
一、填空题
1、从 1999 年起,在全国城镇普遍推行劳动预备制度,组织新生劳动力和其他求职
人员,在就业前接受 1——3年的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
2、参加劳动预备制的人员进行职业培训原则上实行 免试 入学。
3、《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第四章第十五条规定:公共职业介绍机构是指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办,承担公共就业服务职能的 公益性服务性机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使用 全
国统一 标识。
4、农民进城务工,需准备有关证件,其中,16-49周岁的育龄妇女还必须办理《流动
人口婚育证明》。
5、合法经营与组织起来就业的,企业法人代表系下岗失业人员,并承担安置下岗失业人员达到企业人员总人数的30%以上(含30%),可根据人数和经营范围,参照上述额度
适当扩大担保规模,但单笔担保最高额度不超过50万元。
6、我市街道(城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承诺的“六个一”服务宗旨是:一个门接
待、一条龙服务、一网络查询、一次性办结、一对一援助、一辈子 跟踪服务。
7、《再就业优惠证》发放的对象包括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且登记失业一年 以上的其他
城镇由就业转失业人员。
8、我市失业保险金的发放标准为 256 元/月·人。
9、失业人员是指在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要求就业,尚未就业 的人员。就业
之后失去工作,中断就业的人员,通常叫 失业职工。
10、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按规定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为4个月,以后每增加1年增加2个月的失业保险金,但最长不得超过24个月。
11、失业保险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死亡的,丧葬补助金标准为 3 个月的失业保
险金。
12、在原企业已无工作岗位,没有解除劳动关系,且未在社会上找到其他职业的人员统
称 下岗职工。
13、目前,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在待遇水平上规定,失业保险金低于最低工资,高于城市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一般为最低工资的70%-80%。
14、下岗失业人员可享受就业服务机构提供的“131”服务,享受免费培训一次,免费职
业介绍三次,免费 职业指导 一次。
二、选择题(20分,每题2分)
1、劳动预备制培训期限根据专业确定,技术职业(工种)一般应在 B 年以上。
A、3 B、2 C、12、用人单位与员工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后,应当于 C日内到当地劳动保障行政
部门办结备案手续。
A、30 B、10 C、73、在政策有效期内,对各类服务型企业新增岗位新招用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并签
订了 C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按新招用人数提供社会保险补贴。
A、3B、2 C、14、根据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街道(城镇)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工作职责、办事须知和劳动保障协理员职业标准〉的通知》(常劳社发〔2003〕85号)文件规定,社区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工作职责B条。
A、8B、7 C、65、《再就业优惠证》发放对象有 B种。
A、5B、4 C、36、未按规定缴纳失业保险金,从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 B 的滞纳金。
A、3‰B、2‰C、1‰
7、失业人员失业保险关系跨省转迁的,失业保险费用相应划转,其中医疗补助金和职
业培训、职业介绍补贴按其失业保险金总额的A计算。
A、一半B、三分之一8、2002年 C 月30日前被用人单位招收以及通过其他途径实现再就业已有稳定收入的人员不再享受再就业优惠政策。
A、12B、10C、99、《失业保险条例》规定,失业保险基金支出项目共有 A 条。
A、5B、4C、310、《失业保险条例》是 C 年12月26日颁布实施的。
A、2000B、1999 C、1998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按规定累计缴费时间不满1年的,不领取失业保险
金。(√)
2、企事业单位雇用的农民合同制工人参加失业保险,本人也应缴纳失业保险费。(×)
3、企业可以以实物,包括房产、地产以及其他各种不动产抵缴失业保险费。(×)
4、参照国家机关管理的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参加失业保险。(√)
5、社区公益性岗位包括:①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岗位;②社区清洁;③社区绿
化;④社区保安;⑤社区公共设施维护。(√)
6、小额贷款担保期限一般在一年以内,最长不超过三年。(×)
7、农民进城务工需要准备的证件包括《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8、新办服务型企业当年新招用的下岗失业人员不足30%的,当年不可以免征企业所得
税。(×)
9、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且登记失业一年以上的其他城镇由就业转失业的人员不可以申办
《再就业优惠证》。(×)
10、年满16周岁,未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肄)业生要进行失业登记。(√)
四、简答题
1、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有多长?
答:①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是根据其失业前累计缴费的时间来确定的,即: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的单位和本人按照规定累计缴费时间不满1年的,不领取失业保险金;满1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为4个月,以后每增加1年增加2个月的失业保险金,但最长不得超过24个月。②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就业的,剩余的失业保险金停止发放。重新就业后再次失业的,缴费时间重新计算,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可与前次失业期间应领取而尚未领取完的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合并后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4个月。③失业人员重新就业满一年以上又失业的,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期限,按照其重新就业后的连续工作时
间和缴费时间计算。
2、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的职业(工种)有66个,试举10个。
答:车工、磨工、组合机床操作工、加工中心操作工、焊工、金属热处理工、汽车修理
工、摩托车维修工、精细木工、电子计算机维修工
3、下岗失业人员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必须符合哪些条件?
答:①所办实体已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②有固定的经营场地和一定的自有资金;③从事的经营项目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法规;④无不良记录;⑤信用良好,具有还款能力;⑥具
有反担保能力。
五、论述题:
结合我市参保企业现状,简述《失业保险条例》和《国有企业职工失业保险规定》之间的差异。
答:①覆盖范围狭窄。②失业保险费比例过低;《规定》只有0.6%-1%,《条例》达到2%;③《规定》中个人不缴纳,《条例》着个人缴纳1%;④基金支出不合理,《规定》除
了用于失业保险救济外,还可以用于转业训练、生产自救、管理费
机关养老保险篇(1)
二、填空题
1、根据湘政发(1996)3号文件规定,单位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标准为本单位在职工作人员上月平均工资总额的24%,个人缴纳标准为本人上月平均工资总额的3%.2、根据湘政发〔1996〕3号文件规定,参保单位在录用、调入、调出工作人员,或者对工作人员辞退、除名、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在办理手续后15 天内到市机关事业单位社
保机构办理参保、停保、转移 等有关手续。
3、机关工作人员,除工勤人员外,实行职级工资制度,由 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和工龄工资四个部分构成。
第五篇:劳动保障政策宣传
劳动保障政策.《就业与失业登记证》的办理:
申报条件:凡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要求,处于无业状态本省城镇户籍人员.由劳动者本人携带有效身份证,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户籍所在地的社区出具的目前尚未就业的证明,本人免冠2寸彩照4张及以下规定的资料:
1、从各类学校毕业、肄业的须提供毕业证(肄业证)
2、从各类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各类用人单位失业的须提供原单位(或有关部门)出具的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证明书(判决书或仲裁书)等有关资料.3、个体工商户业主或私营企业业主停业,破产停止经营的须提供工商出具的停业或注销执照的证明.4、承包土地被征用并符合规定条件的须出具有关部门的失地证明等有关资料.5、军队退出现役且未纳入国家统一安置的须提供复员转业军人证书.6、刑满释放、假释、监外执行或解除劳动教养的须提供解除劳动教养、刑满释放等有关证明.7、其他符合失业登记条件的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的认定:
就业困难人员一般指具有劳动能力,并有就业愿望,但因大龄、身体状况、失去土地等原因难以实现就业的登记失业人员。(除失地农民
外其他均要是城镇户口)。包括以下登记失业人员:
1、男满50周岁、女满40周岁人员;
2、城镇零就业家庭人员;
3、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员;(凭低保证)
4、残疾人;(凭残疾证;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
5、失地农民;(人均耕地面积少于0.1亩)
6、军队退役人员;(退伍证)
7、市州级以上劳动模范;(奖励证书)
8、烈士家属;(凭烈士证,民政部门的抚恤证)
9、抚养未成年子女的单亲家庭成员;
10、连续失业1年以上的其他登记失业人员。
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项目政策:
政策咨询和就业信息援助。
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援助。
公益性岗位补贴援助。
社会保险补贴援助。
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援助。
劳动保障事务代理援助。
基本生活保险保障援助。
社会保险补贴政策
享受社会保险补贴的对象:
一是吸纳了就业困难人员的企业(单位);
二是按灵活方式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
补贴的险种和范围:
一是企业(单位)为就业困难人员实际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的一定比例,不包括就业困难人员个人应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以及企业(单位)应缴纳的其他社会保险费;
二是按灵活方式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以个人身份加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基本医疗保险费的一定比例,但没有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可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不再另外享受医疗保险补贴。补贴期限:除对从审批具备享受资格之日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就业困难人员可延长至退休外,其余人员最长不超过3年。享受过社会保险补贴的持有《下岗优惠证》人员应连续计算补贴期限,除上述特殊情况外,其余人员最长不超过3年。
城镇居民医保政策
(一)参保范围
湘乡市范围内,不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包括职业高中、中专、技校学生),少年儿童和其他非从业城镇居民均可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进城农民工子女,可随同学校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1、放开户籍限制。户籍不在湘乡,但在湘乡居住且有固定住所的居民以及在湘乡务工的农民工,凭公安部门或社区出具的居住证明(农民工凭务工单位证明)可参加本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2、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有困难的灵活就业人员,可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3、参加城镇职工医保确有困难的企业职工经批准可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二)办理程序
1、新参保人员:除学生外符合条件的城镇居民,于每年10月1日到12月31日,以家庭为单位持《户口簿》、《居民身份证》(特殊人群还须持《低保证》、《残疾人证》)等有效证件的原件和复印件一份,近期免冠一寸照片两张到居民户籍所在地的社区办理来年的参保登记、资格审核和缴费手续。
2、续保人员在每年10月1日至次年的3月31日凭身份证或户口本直接到社区办理缴费。
3、学生于每年9月份办理新参保(缴保)和缴费手续,从参保之日起享受待遇,除学生外其他居民,每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缴纳下一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从次年的1月1日开始享受待遇;元月1日至3月31日参保(续保)缴费的从下月起开始享受待遇;3月31日以后不再办理当的参保手续。
养老保险政策
一、参保范围:城镇各类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民办非企业单位从业人员和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临聘人员都应当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二、退休人员管理
1.退休手续输时间每月23日至27日办理退休金的下月起领取基本养老金。
2.享受养老金待遇的退休人员因高龄等原因不能亲领取养老院金时,可由委代领。《代领养老金有效证明书》由乡、镇、办事处劳动保障服务站办理。
3.每年4月1日至7月15日为企业离退休人员的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年审时间。逾期未办理年审的退休金人员,社保局将暂予停发其基本养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