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医疗社会保险体系历史改革过程及现状

时间:2019-05-14 14:06: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德国医疗社会保险体系历史改革过程及现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德国医疗社会保险体系历史改革过程及现状》。

第一篇:德国医疗社会保险体系历史改革过程及现状

德国医疗社会保险制度变迁过程回顾

1883年,德国制定了《疾病社会保险法》,该法的通过标志着德国法定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同时也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医疗保险制度的产生。这一制度的主要特点是通过社会共同筹资、建立风险分摊制度,提高国民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德国的医疗保险制度是由法定医疗保险、私人保险以及法定护理保险组成。其中法定医疗保险是德国医疗保险的主干,法定医疗保险属于强制性社会疾病保险,目的是为国民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该保险的主要特点是:(1)参保人群覆盖面广;(2)在资金筹集和费用支出方面既体现了团结互助的原则,又体现了自我负责原则。

此后的一百多年间,德国的医疗社会保险制度随着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和针对特定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变迁和改革,下面是按照时间顺序划分的几个时代的医疗社会保险制度变迁过程。

一、纳粹时期

纳粹时期(1933-1945),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结构包括扩医疗融资和服务提供均维持不变,并且有一定程度的完善。1941年,法定健康保险的范围扩展到了领区退休金的人群;1936年规定,疾病保险基金在法律上有义务为投保人和赡养对象提供住院服务,并且为赡养对象的住院服务支付大部分费用。

尽管社会保险制度的结构保持了连续性,法定健康保险的基本原则——为国民提供基本医疗保障——却被废除了。由于政治上的需要,希特勒在德国国内煽动反犹太情绪,导致纳粹对犹太人的大规模驱逐、迫害和屠杀。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犹太人从法定健康保险获得服务和现金补助、意外事故保险和老年保险越来越受限制,甚至被拒绝。

并且,在纳粹政权时期,卫生保健的管理和主要参与者之间的力量平衡发生了变化。疾病保险基金、社区卫生服务、处理福利或健康卫生教育的非政府组织以及保健专业机构都集权并服从于德国纳粹工人党任命的领导人。之后,权利的重心越来越从基金向医师转移。1933年,疾病保险基金中的社会主义者、犹太人和多数工人代表都依法被开除。门诊医师组织不断壮大,1934年建立了国家医师协会,它们可以自行进行医师注册而不用和疾病保险基金组织谈判。但实际上,医师在在意识形态上得到提高,但1939后它们服务的对象受到限制,实际工作专业受控于公共卫生官员。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1945年德国投降,纳粹主义结束,自此卫生保健也和其他所有德国社会结构部门一样,分解成两个独立不同的组织系统。被西方联盟占领的三个区域变成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东德的苏维埃区域变成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1、原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时期的国家卫生服务

东德国家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受到了苏联较强的干预作用。其医疗体系是一个受魏玛时期公共卫生服务的社会卫生学传统和苏联、瑞典、英国卫生保健体系的影响的新模型,采取强制的方式来控制传染性疾病,是中央集权的,政府主导的卫生保健制度。

当地社区给居民提供预防服务,包括卫生健康教育、儿童和孕妇的保健以及糖尿病、精神疾病等慢性病的特殊治疗。这些服务通过各州提供的综合社会支持提供补助。

在这样的制度下,民主德国很快建立起来了令很多国家羡慕的卫生保健制度。但由于经费不足、人员短缺和无法获得现代化设备,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民主德国的卫生保健制度就逐渐落后于西方工业化国家了。

2、德意志联邦德国时期社会保险体制

联邦德国的社会保险体制基本上延续了之前的模式。两德分裂后,西德的疾病保险基金、工会和社会民主党开始为建立健康、养老和失业的单一法定保险进行游说,从而为和已经在不同地区享有垄断权的门诊医师的谈判中增加砝码。然而保守的基督教民主党赢得了1949年第一次大选,之后直到1955年,国家层面上基本上恢复到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卫生服务体制。疾病保险的保险费由雇主雇员平摊,工商和残疾的保险由雇主完全支付,工会获得50%的代表权。私人门诊医师被授予与权利、全力和职责相对应的垄断权。

之后的1955-1965年是医师、疾病保险基金、媒体和卫生产品公司联盟意图推翻降低成本结构的改革做斗争的时代。1965-1975,由于卫生服务价格和工资的上涨(包括从宗教命令到时速人员的转变)、人口统计学趋势、对使用更昂贵的设备的补贴以及卫生保健服务和基层组织的现代化更新和扩充,卫生服务费用出现了快速的增加。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面向社会、心理治疗和护理服务扩展的改革,主要是由私人非盈利组织在社区层面实施。另外,农民、残疾人和学生被引入到法定健康保险的保护之下。石油危机后(1975年前期开始),持续的费用增加受到了财政投资的卫生保健提供方的批评。1977年,德国进入了法定健康保险的成本控制时期,健康保险费用限制条理的引入结束了卫生保健支出快速增加的时期,特别是在住院部门。自1977年以来,卫生保健领域成本控制的主要目标都是为疾病保险基金和提供者寻求稳定的筹资,而这也成为了德国之后几十年改革的主旋律。

三、德国统一后的卫生服务改革

两德统一后,医疗改革的主要内容集中在:降低两德之间的社会保险体制的差别,通过控制开支、引进疾病保险基金的竞争,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和避免逆向选择的前提下,控制医疗支出。

一系列改革的第一个措施是1977年卫生保健成本控制法案的颁布,该法案旨在在保持社会团结和建立工资缴费率的稳定的前提下控制成本。1981-1982年间,政府又颁布了补充的改革,改革包括对牙医的保险减少,医院床位的减少,新生儿允许住院时间的减少等。1986年的联邦医院花费法规介绍了疾病基金和医院可能的预算。四、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的改革

近几十年中,在经济增长趋缓、人口老龄化、医疗技术的提高、公众对自身健康的关注程度加强、法定医疗保险的覆盖率提高、医务人员数量增加等原因的驱动下,德国医疗保障制度的资金匮乏问题逐渐凸现。根据1960年到2004年的数据显示,德国医疗费用支出处于不断上涨的状态,远远超过了同期的经济增长速度,其占GDP的比重已经从1960年的4.8%上升到了2004年的近11%。另外,由于资金的筹集跟不上支出的增长,使得德国的医疗体系,尤其是作为主干的法定疾病保障体系收支缺口日益扩大。并且由于德国法定医疗保险是以现收现付方式筹资的,因而直接导致了法定平均缴费率的持续上涨和作为补充来源的政府补贴的同步增长,企业、个人、政府等各级筹资负担越来越重,严重威胁经济发展。为更好控制费用增长,德国医疗保险制度进行多次改革。1、1989 1970 年代初,由于医疗保险支出增长,只能以不断提高保险缴款、不断地增大保险税课征的基础来获得资金。面对卫生保险体系费用的爆炸性增长,费用控制政策显得软弱无力。从1976~1977 年开始实施的卫生保健体系费用控制政策,使其早期支出和缴款率的快速增长得到有效削减,遏制了其上涨势头。然而,保持医疗保险支出和缴款率的持续长期稳定的目标却未能实现。

德国政党联盟于1987 年提交一份“卫生保健体系结构改革法案”:创建一个对法定医疗保险体系各方(服务提供者、投保人和医疗保险基金)均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提高经济效率、注意节约使用资源,让个人为其健康承担更直接的责任;加强法定医疗保险基金的财政基础;将保险赔偿和支出同卫生保健目标和医疗优先顺序挂钩,同时注意保持缴款率的稳定;保持和发展—个高效率的以社会为导向和结构多样化的法定医疗保险体系,并将互助性原则、风险共担的统一原则以及自我管理性原则触入其中,提供融合了医学进步成果的高质量卫生保健服务;在卫生保健体系和法定医昨保险基金内引入竞争性因素并增强其社会市场经济特点等。

1988 年12 月20 日颁布的《医疗保健体系结构性改革法》自实施后,对1989 年的保险费用节约产生重要影响。医疗保险基金总赔偿支出从1988 年的1280 亿德国马克下降到1989 年的1230 亿德国马克。同时,医疗保险基金平均保险缴款率能暂时保持稳定甚至下降,从1989 年的12.9%下降到1990 年1 月l 日的12.8%,同年后期继续下降,达到12.2%。2、1992 1990 年代中期,降低费用措施的影响开始消失,医疗保险基金支出又超过了收入增长速度。1991 年,原西德联邦州每位保险成员的支出上升了l0.7%,这一数字比应付缴款收入增长率5%要高两倍多。1992 年,支出增长势头仍在继续,这—年支出达92%,而应付缴款收入增长率仅为5.1%。对于这样一种趋势,只有求助于新的卫生保健政策。

联邦政府起草形成《法定医疗保健改革法案》基础的建议,寻求卫生保健体系的结构改革。1992年《卫生保健法》进行结构改革目标是重新安排医院服务报酬体系。建立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的卫生保健联系,有效限制法定医疗保险基金医师和内科医生的数目增长,重组医药部门,使其结构多样化,并对法定医疗保险体系进行结构性改革。此立法由于反对1988 年卫生保健改革法而设立了一个新的目标。服务提供者首当其冲承担预期的财政负担,支出的3/4 由服务提供者承担,保险成员承担1/4 由州政府对整个法定医疗保险基金体系支出负重要责任,但法定医疗保险基金自我管理性结构的其他各方面的作用完全没变。如果法定任务在要求时间内没有完成,这时要根据法规对这种情况进行处理。报酬和基金体系要为参与各方提供更为有效的刺激以保证资源的节约使用并提高关于服务质量的意识。此法案增强了医疗保险基金之间的竞争,在卫生保健提供者之间引入了竞争机制。

1992 年《卫生保健改革法》生效后的两年,法定医疗保险基金又获得稳健的财政基础。1992 年94 亿德国马克的赤字被随后1993 年l04 亿德国马克的收入盈余所取代,1994 年医疗保险基金又获得盈余大约21亿德国马克,费用爆炸式增长已得到遏制。同时,缴款率水平也稳定下来并有所下降,大体上已能有效治愈法定医疗保险基金支出过度增长的弊端,从而稳定缴款率。但也不能忽视以下事实:所有医疗保险基金还远未充分削减缴款率,后面的竞争可能会更强。3、2003 在医疗保险所有重要支出项目上的费用预算使一度不可控制的支出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法定医疗保险基金面对未来的挑战。德国的医疗卫生政策,尤其是法定医疗保险基金是基于社会经济和医疗科学的基本条件上制定的。根据这些条件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是法定医疗保险基金所面临的永久挑战。

德国从2004 年开始实施《法定医疗保险现代化法》,对法定医疗保险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革新。改革的方案是减少法定医疗保险覆盖的项目,增加参保人责任,要求参保人为医疗诊治支付更多的费用。主要举措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降低缴费率。降低个人法定医疗保险占净收入的比例,从2003 年的14.3%降至2006 年的13%。二是减少法定医疗保险覆盖的项目。包括镶牙、购买非处方药等,并取消了每四年申请一次的为期三个星期的疗养计划。三是取消病假补贴,改革前因病暂时失去劳动能力的投保人可向医疗保险机构领取长达6 个星期的工资,此后可领取18 个月的病假补贴。病假补贴的保险费用是由雇主和雇员共同承担,而改革方案规定到2007 年后,免除雇主所承担的部分,雇员将独立承担全部的保险费用。四是规定参保人必须支付的额外费用。如:挂号费,投保人每次看病需要支付10欧元的挂号费;药费,参保人在药房购买药品时,个人要至少承担药费的10%;住院费,投保人每天支付住院费用由9 欧元增加到10 欧元。

2003 年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取得一定成效,医疗保险费用支出在一年后降低3.3%的目标已达到,即实现了在一年内节约99 亿欧元的医疗保险开支的目标。此外,2004 年250 家法定医疗保险公司开始扭亏为盈,大大改善了医疗保险入不敷出的状况 4、2006 由于全球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及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失业率不断增高造成了缴费人数的下降,社会保险融资降低了。疾病谱从急性流行病转向慢性行为方式病,以及医疗器械、医疗技术的不断完善和进步均需要医疗的成本的高投入。公众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也不断增强,刺激了医疗消费需求、扩大了医疗费用。德国的社会融资为主、国家财政融资为辅的融资模式遇到挑战。

德国医疗卫生改革涉及全体国民,改革的目的是保证医疗卫生体系融资具有牢固基础,有可持续性并有利于后代人。德国医疗卫生改革已于2007 年4月1 日起开始生效,主要内容包括:(1)2009 年起建立“医疗卫生基金”。“基金”统一收纳、管理和调配雇员和雇主交纳的医疗保险费以及国家从税收中拿出的补贴资金。(2)建立“财政风险平衡机制”。通过平衡资金的补贴,减轻医疗保险机构因老、重、慢性病人多而在竞中的弱势。(3)医疗保险费率平均提高0.5 个百分点。同时,联邦政府也将逐步取消给医保机构的补贴。(4)筹备成立一个国家性质的法定医疗保险机构联合会,对外代表各医疗保险机构。将来253 个法定医疗保机构应适当合并,减少管理成本。(5)法定和私人医疗保险机构都要向参保人提供基本医疗保险合同。(6)逐步改革医生酬金模式。德国的医生的酬金结算是通过所属医生联合会结算。改革法案规定,从2009 年起将取消“分数模式”,医生的每次、每种劳动将直接用欧元标价。2006 年健康基金的提出和建立体现了德国医疗保险制度从现收现付向基金积累过渡的趋势。自2008 年起,德国公民每人每月所应缴纳的保险金将法律规定,雇主和雇员维持现有的缴费比例。但从现收现付制度过渡到基金积累制度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但2007 年改革生效后又产生了新问题,一是2009年“医疗卫生基金”建立后将使德国东西各州在医疗保险融资与支出方面出现不平衡。二是医疗卫生改革中关于减少药品支出、鼓励药房业竞争的内容遇到德国制药和药房业的强烈反对。德国药剂师联邦委员会强调:如果要求药房节约5 亿欧元药品的计划实现,将摧毁德国的药品供给体系。德国医疗卫生改革的阵痛仍在持续。

第二篇:德国物流园区历史与现状

德国物流园区历史与现状

在欧洲,法国和意大利早期开发物流园区的时间可以推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而在德国,第一个物流园区试验项目是在80年代中-不莱梅物流园区。至今仅在西欧已有了100多个物流园区。欧洲还建立了欧洲物流园区联合会,以便加强各园区间的联系和相互交流经验。

德国是欧洲物流发展最好的国家,在物流园区的建设方面目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德国目前建设了33个物流园区,经历了许多成功和失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不莱梅物流园区在经过十几年的经营后其投入产出比已达到1:6,投资1.02亿欧元,而实现的效益为6.1亿欧元。有一点是肯定的,物流园区对于德国物流的发展、整合交通和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都起了很重要的作用。2003年5月联邦政府交通部再次发布文件,要大力扶植和继续发展建设物流园区,再次表明了物流园区建设的重要性。

一、德国物流园区的发展概况

1984年德国第一个物流园区-不莱梅物流园区。

1992年德国从铁路运输的考虑出发,由当时的联邦铁道部和过去东德的铁路局合作,搞了一个总体规划,在全德国境内建造28个物流园区。总体规划图是按照当时铁路运输作出优化的图。一种白选点和黑选点,白的称宏观选点,黑的标志所有微观选点。宏观选点是人们没有确定其具体位置,只是说在这块区域有建设物流园区的必要,微观是他们把物流园区的地点选择下来,不莱梅物流已经选择下来了,当时已经营运了。这样的计划是铁路部门提出的,但得到所在联邦州政府的支持。

1993年德国物流园区协会在不莱梅成立。

1994年德国邮政在物流园区建立他们的运输中心,这对德国物流园区建设是一个很大的推动。

1995年第二个总体规划出炉,把原来的28个物流园区扩建到39个,目的是通过夜间运输来连接各物流园区。这个计划里面强调通过增加产品的种类,比如说邮政,提高公路和铁路转运量。这39个物流园区,在整个德国形成一个网络,已接近现在德国已实现的33个物流园区。这个总规划最后没有实现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1995年以来德国的铁路进行的私有化,当初的目标已不能满足市场化以后的需要。

1996年德国物流园区协会有10个成员。物流园区所追求的目标发生了变化,过去把追求交通方面和在公铁联运等等,转移到了怎样满足客户的要求,怎么样解决物流方面的要求了。

1998年德国物流协会主席由德累斯顿LUB咨询公司和不莱梅海运经济和物流研究院(简称ISL)人员担任。

1999年德国物流协会受联邦政府交通部的委托,对物流园区的现状作了一个调查报告,同时对物流园区发展一些指标作出了一个统一的确认,对不同的物流园区发展的不同程度进行一定的量化。

2000年与协会所属物流园区共同参加慕尼黑运输物流展(欧洲最重要的物流展之一)。2001年协会参与制定了德国联邦政府交通部对物流园区将建立一些相应的法规。

2001年迎来了第一个奥地利成员-Graz货运中心。在2002年他们还和德国电信一起启动了一个项目-物流园区远程数据传输平台。

2002年他们把物流园区的规划并入德国交通网络规划。

目前欧洲物流园区发展愈来愈快,正如前面提到的,仅在西欧已在100多个地方,建立了类似物流园区的物流结点。在这种背景下,欧洲物流园区联合会早就开始努力建立一套可定义的标准和指标,它可以通过下列标准来描述:物流园区的特征:

1、物流园区是一个各种物流企业及运输企业的集中地,同时也是一些工业贸易企业的集中地。

2、物流园区是不同形式交通运输方式的连接点,公路、铁路、水路、海港港口,还有航运等。一个物流园区应至少有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存在,如公铁联运。

3、物流园区是当地的远、近程交通运输的连接点,这点对城市物流很重要。

4、物流园区有管理委员会,它对外推广物流园区,对内促进各个进驻物流园区企业之间的合作。

物流园区的目的:

1、经济效益-改善当地的经济结构。首先是解决当地的就业机会;进驻园区的企业,由于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还有园内企业之间相互合作,提高这些企业的竞争力;同时增加了当地的税收,减轻了政府的负担;再者提高了当地的物流服务,因此提高了生产企业和贸易企业的竞争力。

2、优化交通-通过交通转移来避免和缓解交通运输拥挤情况,改变了交通的布局。

3、环境保护和优化-物流园区的建设提供了交通运输的形式多样化、联运化,可以把公路运输转移到铁路或者航运,对环境的保护作出一定的贡献。另外

一方面运输企业进入物流园区,避免和减少了交通拥挤,减少汽车对空气的排放,也在环保方面作出贡献。另外减少交通也可改善企业对当地居民造成的不便。最后有些企业也没有扩展的地域,把他们迁入到物流园区以后同对整个的城市规划提供一些便利。

物流园区的功能:

物流园区主要是由四个最大的模块组成,首先是联运终端。在这样联运系统中,有铁路和公路的联运,有公路交通要道,在某些物流园区还可以利用水运和航运。绿色部分是进入物流园区的基本企业,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物流企业,来提供物流服务;还有与物流企业相关的贸易企业。图中左边两块是服务部分,有卡车的加油刷洗维修,还有一些饭店旅馆。根据每个物流园区的特点不同,如在和海港比较近的地方,还设立了集装箱堆场,对集装箱的维修等等。这是物流园区的理论模型,不同的物流园区的功能分布和实现是不同。而所有物流园区要达到的目的是:在交通方面避免和减少交通拥挤;在环境保护方面减少排放;增加土地的利用;在经济方面提高经济竞争力;在城市规划方面便于城市的规划与发展。

由于有明确的定义,德国对物流园区的规划结构也有相应的要求,如:交通分析,选点的分析,总规划,当地物流企业分析,效益分析,最后对项目提出具体的建议。必须指出,效益分析里面,这个分析不是从某些企业的角度来出发,而是要以物流园区所在地整个地区国民经济的效益来作为一种分析基础。经济效益对整个地区的效益,以及交通方面的状况以及和最后环境方面的影响,从社会角度来考虑问题,而不是从企业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物流园区的优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物流园区与公路、高速公路和稠密居民区有很好的交通连接。

——多式联运提供了运输灵活性,降低了投资风险。物流园区为物流公司提供另外一种交通运输的可能性,有公铁联运,作为物流公司也好,供应链的组织方面增加更多的选择性,在长距离的运输中,可以选择从公路到铁路的转运,就是说为这些公司提供了更加多的选择。

——物流园区选点合适,可以减少以后与当地居民的冲突(如24小时作业),与当地运输的各种网络上的冲突。

——物流园区可以通过进驻物流园区相互协助减少很多成本,对通讯以及对IT方面能源方面的集体采购,——物流园区对各个不同的公司提供了有各种服务,如卡车方面的维修等等。

——物流园区本身还有海关,方便企业。

——物流园区管委会可以对小公司提供帮助,帮助他们在起步阶段和有关政府部门打交道,以及把他们商品的运输可以集中起来,降低小公司的成本。2002年,德国物流园区协会对德国物流园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指出:

——德国物流园区现有33个物流园区,其中5个还在规划和土地开发阶段。——每个物流园区总面积平均约140公顷,即140万平方米。

——总体入住率是40%左右。德累斯顿物流园区、不莱梅物流园区入住率非常高,南德的一些物流园区目前进驻率还不是很高。

——在整个物流园区里面,有1200个企业进驻,工作人员有4万左右。这在德国是一个很高的数量,如果要把入住率提到到100%的话,整个入住企业增加将增加到3千个,雇员可以增加到10万个左右,考虑到其他的辐射效率,有关物流园区带来的辐射效益,产生的经济效益还是很乐观的。

——在德国33个物流园区中,有2/3的物流园区是在一块面积上,1/3的物流园区是把他们的一个物流园区分散在几块不相连的面积上,由于他们当地的情况限制,使他们不能建设在一块土地上,比如说德累斯顿物流园区,是由几块不相连的土地组成的。

最后,对德国所有的物流园区调查表明,如果把物流园区的发展状况分成1到10的话,对所有物流园区综合评估结果是5.4,大多数园区对这一结果表示满意。说明大部分的物流园区发展状况是很好的。

二、政府对物流园区建设的支持

物流园区的建设与当地交通政策以及发展经济的政策是密切相连的,因此,当地的政府对物流园区的规划,以及对物流园区在建设上作出经济上的资助,具体由当地政府实施。由于物流园区投资数量比较大,就不可能有少数的机构来完成,那么德国最典型的做法是,采用3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方法,公私合作。合作中,政府主要是对物流园区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资金,而私人公司主要是对他们自己的一些物流方面的设施设备进行投资。在这个地方有点很重要的就是说,所有的政府资助不会是百分百的,私人公司必须有一定的投入在里面,基础建设设施也不例外。3P特点是:

1、由政府出资对物流园区建设提供基本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土地开发、公路、铁路连接等,同时也会对这个基础设施以外的某些设备进行投资,比如说对公铁联运站。

2、私营企业参与设备(仓库、物流设备、加油站等)投资和运营。

3、在利用3P模式建立物流中心时,公私的比例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各物流园区的情况不断调整。

4、3P模式的意义在于,国家在物流园区起步阶段的投资比例很高,而在运营阶段,私营企业的比例不断加大。

5、必须指出的是,唯一的合作伙伴不能保证所需的投资金额,因此,一般都是多个私营企业加入3P模式。

在德国,作具体的设计物流园区也好,或者其他街道的建设也好,设计的主权是掌握在当地政府手中,也就是说一个建筑或者一些设施最后能不能得到审批通过,这是当地政府的权利。但是这级政府并没有对物流园区的建设提供很多资金,这级政府并没有很多钱。

首先物流园区建设实际上是一个工业区,对物流园区的投资也比一般的物流中心投资要高许多,他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说要有铁路等等,由于这个投资数目比较大,所以说尽管具体的审批都是有当地政府部门来进行的,整个的投资还是由联邦政府和德国的州政府来作出。除了联邦政府作出的一些提供经济上的援助以外,每个联邦州都对一些项目进行投资。整个经济援助要从当地政府、州政府至联邦政府进行协调。

在德国还没有物流园区的建设不是通过政府的赞助而建成的。因为基础设施的投资非常大,没有物流园区可以仅通过卖地把这个投资的钱收回来,这样的话就会使这个土地太贵了,卖出去的钱和投入的钱不完全一样。不要幻想把这个建设好的物流园区,通过卖地来赚钱,只有通过政府的赞助才能使物流园区的地以合适的价格卖给物流企业。

入园企业也可以得到政府资助,水电排水等等建设都可以用这方面的资金来进行建设。这部分的资金赞助的份额约为物流园区建设厂房的10%到13%。对于其他基础设施的投资,也有资助。

还有一项资助是建立公铁联运中转站,政府资助可高达80%。德国现在有33个物流园区中,有11个物流园区的中转站是德国联邦铁路的钱修建的,有12个物流园区是靠私人投资来完成的。

德国在建造物流园区的过程中,出现过许多问题。了解这些问题的内容和解决办法,可以使中国在建造物流园区的过程中少走些弯路,避免错误。这也是我们将在研讨会上和各位专家和参会人员要讨论的问题。

不来梅物流园区是德国兴建最早的物流园区,不仅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而且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不来梅物流园区的投入产出比为1:6,投资1.02亿欧元,而实现的效益为6.1亿欧元,成为德国物流园区建设的典范。

不莱梅物流园区离中心火车站和海港口不远,在不莱梅物流园区有黑的表示和铁路的连接线,然后和公路的连接线,从这看出不莱梅物流园区有很优厚的交

通运输环境。边上还有集装箱的堆放场地和一个物流中心,堆放烟草的仓库。离此不远是外贸区,这个外贸区有很大的物流方面的服务需求量,这里有奔驰公司,作出口业务。

不莱梅物流园区一期工程35万平方米,1985年第一个企业入住,至1988年,有90%以上的面积已经卖出去了,员工达700人。1989年公铁联运中转站开始运营,面积扩大至50万平方米;1990年园区开始扩建,面积为200万平方米。1994年德国邮政在园区内建立了信件处理中心,随后铁路公司也在园区内成立了货运中心。1999年园区再次扩建。现在园区总面积达360万平方米,员工人数上升至4800。

1986年,6个入园企业成立了不莱梅物流园区管委会。管理会像物流园区的经理一样,入住的公司有问题的时候就来找他,通过他来得到解决,或者是帮助在物流园区的公司和政府有关部门打交道等等这些。物流园区管委会为园区内企业提供多种服务,如能源的集体采购、代理危险品检验,兴建有综合服务中心、维修保养厂、加油站、清洗站、餐厅等,还有培训中心。管委会是一个责任有限公司,他的目的不是赢利,而是代表这些成员的利益。其董事会的成员不包括德国联邦铁路,不莱梅城市等等。管委会还有一个顾问委员会,主要是由不莱梅政府的政府来作为他们的顾问,同时由一些独立的专家小组来向顾问委员会成员其他一些私人公司组成。管委会还进行了许多项目,如不莱梅城市物流、园区内企业合作、远程信息技术平台等等。园区内还建立了欧洲最现代化的高架立体仓库。园区内除物流业务外,还有增值服务。

第三篇:中国医疗保障体系改革现状

中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现状

中国的医疗保障制度根据享受对象可以分为城市医疗保障制度和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

一、现行城镇医疗保障制度

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实行属地管理;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双方共同负担;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基本医疗保险原则上以地级以上行政区(包括地、市、州、盟)为统筹单位,也可以县(市)为统筹单位.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随着经济发展,用人单位和职工缴费率可作相应调整。在新的医疗保险的制度下,实行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相结合的。

参保者的医疗费用首先从个人账户中扣除,个人账户扣除后的剩余部分归属于个人。

从供给角度分析,因为付费方问题的解决,供给方(医院,医疗诊所)的问题也能解决。首先解除了价格管制,价格由医疗市场决定,根据微观经济学理论,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这种价格至少能够保证医院的正常利润。医院如果能够实现正常的利润,那么其提高医疗费用的动机就会消失。医院必须考虑自己在竞争中的地位,因而有动力维护自己的声誉,也会加强对医生的职业道德约束。同时,由于在大病计划中保险公司将支付医疗费用的大头,保险公司有足够的动力来监督医生的诱导需求行为。

现行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不足

1.宣传力度不够。大家对医保的实施细则不甚了解,有的根本不知这回事。导致广大群众对医疗体制改革存在很多误解,认为这是国家在变相为自己减轻负担而将其转嫁于普通老百姓身上。

2.手续繁琐。现阶段医保体制尚不完善,各项就诊及报销手续繁杂要求甚多,患者报销一次药费可能要跑上好几趟,而一点疏忽就可能不能报销。所以,很多群众认为社保单位在故意刁难,从而对医保产生抵触情绪.3.个人负担比例过高。在调查中我们的对象提出这样的意见:作为政府公务人员和国企人员 已经付出的劳动和收入不成比例 国家欠个人太多 按现行医保改革试行 个人支付比例还是很高 应对机关事业和国企工人分别对待 加大国家负担部分。

4.基本医疗的疾病划分也不合理。一般划分为风险性疾病,日常性疾病,现在设立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让个人账户来负担日常性疾病,不允许随意跨入统筹基金。那么日常性疾病的具体划分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比如有些慢性病很难确定归属。

二、农村新兴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会满意度低社会保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它强调的不是个人成本收益的平等,而是保险金的社会满意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作为一种社会保险,受益的农民和政府补助资金来源的纳税人的满意度对其成功与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调查中发现一些农民

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主要是基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水平低,农民了解不深,怕政策有变,认为是把自己的保险金拿去补偿别人了等的考虑。而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不满主要是因为保障水平低,参加和办理报销的程序繁琐等。此外政策不公等导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社会满意度低。

2、保障水平低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以大病统筹兼顾小病理赔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这个定义显示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救助农民的疾病医疗费用的而门诊、跌打损伤等不在该保险范围内,这项规定使得农民实际受益没有预想的那么大。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不到位

现有的宣传多集中在介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给农民带来的表面好处上,没有树立起农民的风险意识,也没有体现出重点,没有对那些不参加的农民进行调查,使得宣传大多停留在形式上。许多农民并不真正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义,他们仅从自己短期得失的角度考虑,由于自己身体好,生病住院的概率低,没有必要花那个冤枉钱。还有一些农民认为它跟以前的义务教育保证金一样,最后被政府骗走了,认为是把自己的保险金拿去补偿别人了。宣传也没有把具体的理赔标准发给农民,使得他们在理赔时,看到那么多药费不能理赔一些农民有被欺骗上当的感觉。

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程序过于繁琐

首先,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登记程序繁琐。其次农村合作

医疗的报销程序也很繁琐。城镇居民的医保都是可以拿来抵押一部分医药费的,可以直接在卡上交医疗费的,事后再来结算。国外的医疗保险更是让医院、医生与保险公司而不是患者发生直接的利益关系。有的村庄离报帐中心和信用社很远,来回的车费都比较贵。繁琐的登记、理赔程序增加了农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降低了农民的满意度。

第一组:董晓丹 申婷 刘元程 马超冯建 李豪

第四篇:2003年赴德国农机化体系现状考察报告

2003年赴德国农机化体系现状考察报告

农业部赴德国农机化体系建设与管理培训团一行16人,于2003年3月3日至3月22日,先后到德国黑森州农业协会、DLG农机检测中心、巴伐利亚州农林部、巴伐利亚州农机培训学院、慕尼黑工业大学、柏林欧盟农业代表处进行了培训,到GRIMME、AMAZONEN等农机生产企业和3家农业企业(AgriculturalEnterprise相当于我国的农场、农户)进行了参观和考察。通过培训交流及实地参观考察,培训团成员对德国的农业服务体系、农机检测程序、农机培训体系、农机科研开发及农机生产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学到了不少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新的理念,取得了较大的收获。

经过归纳总结,现将有关学习考察情况分述如下:

一、德国的农业机械化体系

德国现有耕地面积1730万公顷,约占其国土面积的一半。其主要的农作物是小麦,约290多万公顷。在农业生产中,畜牧业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全年农业企业经济收入为430亿欧元,其中约一半为畜牧业收入,在畜牧业中,牛奶的收入占90%,是农业企业收入的主要来源。

二战以来,德国的农业生产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业企业每户经营的面积呈增长势态,企业数量则表现为一直在下降,农业企业数量从1949年的160多万个下降到目前不到100万个,其中面积2公顷以上的农场为41万多个(平均每个农场规模为41.4公顷);农业从业人数从1949年的481.9万人下降到2001年的94万人,农业从业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重,1950年为24.1%,1900年为38.2%,到2000年则只有2.5%;每一个农民供养的人数由1950年的10人,上升到2001年的128人,在这个过程中,科技进步和现代农业机械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一)德国的农业与农机管理与服务机构

德国的农业管理部门主要是各州的农林部,我们考察的巴伐利亚州农林部(BavarianStateMinistryforAgriculturalandForestry)由管理渔业、种植业、农业工程等8个协会(StateInstitutes),5个教育与研究机构、1个技术发展中心、3个科研管理部门、1个培训中心和1个农场,以及7个地区政府农业部门和农村发展部门,47个县农业办公室、61个农业学校组成。主要负责有关农业的政策建议及政策实施、农业保险及补贴等农业支持、成人职业教育及继续教育以及农业科研应用等。德国农业服务功能主要由农业协会(TheGermanAgriculturalSociety)来承担。农协是一个自上而下组成的民间团体,由基层农协、区域农协、州农协及全国农协4级组成。如:全德农协由16个州农协组成;而在我们考察的黑森州,农协则由24个区域农协、2370个基层农协组成,代表了本州3.3万农业企业(AgriculturalEnterprise,相当于农场和农户)的利益,约占全州农业企业的90%。农协帮助农企解决其科技、法律等方面的问题,把农业企业的问题反映给政府,通过影响立法来解决问题。在农业机械化服务方面,过去德国各州农林部都设有负责农机组织协调和质量监管的技术办公室,主要负责直接与农业企业沟通,及时向农机生产企业反映农业机械的质量、性能等问题。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目前还有6个州有这方面的机构,其中的3个为州农林部下属机构,80%的经费由州政府支付,20%由农业企业支付,另外3个为私人企业。

农协与政府没有直接关系,其经费来源主要靠会员会费收入,没有财政支持。在黑森州,农协会费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基本会费,每户农业企业50欧元,第二部分则按农业企业土地面积大小收费,约8-10欧元/公顷。随着德国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农协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一是由于农业企业数量的减少和耕地面积的减少,会费收入也在逐年减少。二是由于为了增加社会就业岗位,规定农民年满65周岁退休,把农场交给年轻人经营,目前退休人员数量很大,支付退休金压力很大。另外,德国农业还面临农民工资在增长,面包价格在增长,而原料(小麦)的价格却一直在下降的尴尬状况,从2000开始,德国农民的收入开始呈现下降趋势。

(二)德国的农机检测工作

DLG—DeutscheLandwirtschafts-Gesellschafte.V.(德国农协)由4个主要部门组成,其中的一个部门即是从事农机、电子检测及动植物产品测试的部门。德国农协农机检测机构总部设在法兰克福,有工作人员50多名。德国农机检测机构还与欧洲12个国家的农机检测机构联合成立了欧洲农机测试网络(ENTAM),在农机检测上形成专业分工的框架,如德国的大型农机具目前已不在其本土进行检测,而是送往丹麦的一个农机检测室进行检测,通过这样的专业分工,使每个国家的检测机构都不搞面面俱到的小而全。德国法兰克福检测中心目前主要从事拖拉机、联合收获机及养殖设备、草坪设备的检测。

DLG农机检测中心是非盈利机构,在政治上与经济上独立于政府之外,其收入主要来自成员应付、服务收费和社会补助等。通过检测的产品,可贴上DLG质量保证的标识(类似我国的农机推广许可证),这既可以看作农机生产企业质量过关的标识,还可以认为是农民可以认可购买的标识。DLG对测试结果,以Intetnet、专业杂志和测试报告的形式向社会公示。

DLG农机检测按照ISO、CE等公用标准进行检测,对暂时没有标准的由DLG自己制定。其检测内容分三类:一是全面测试。包括安全测试,保养测试和可操作性测试,从而使农民可以放心购买。这个测试的程序是实地检测和使用检测后,由测试委员会提出检测报告。二是部分性能的专项测试。三是代企业对新产品进行性能测试,对提供企业出具测试报告,同时为企业提供咨询和技术支持,供企业进行产品改进。该机构1年可以完成600多次全面检测和2000多个专项检测。

在德国,企业所有的农机检测项目都不是强制性的,农机检测机构所有检测项目也是收费的。DLG的部分检测能够得到国家的财政支持,主要是国家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针对机械噪音检测等,通过在检测设施设备建设上也给予一定的资助的形式给予经费补助。

(三)德国的农机职业培训

由于欧盟的成立,农业政策趋于统一,各州政府对农业政策的作用有限,只是做更多的调查,供欧盟协调,在政策制定上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因此,各州政府现在更重视农业信息、技术的交流与应用服务。

巴伐利亚州的农林部设有农业培训中心,中心又分为3个学院,其中之一是农机技术学院。在德国,年轻人在基础教育通过后,在就业前,需要进行类似我国职业技术培训的一种培训。分为3年,四个层次,一是专业理论基础知识;二是实践操作技能;三是管理应用能力;四是专业技能培训,这个阶段属于进一步深造的过程,可以选择。

巴伐利亚州农机技术学院建主要进行农机操作、维修方面的培训。经过基础教育之后的青年人(16-19岁),自己提出申请,由州政府下达计划和资金资助,到学院进行培训,学习结束后,经过考核颁发证书,这些学生毕业后90%到农业企业从事其与其培训相关的工作。同时,该中心还承担短期的农民技能培训,培训是基本免费的,农民自愿参加,每年大约有500-600人接受这项培训。

学院教学设施齐全,教具丰富。学院有很多非常先进的农机具作为教具使用,这些都是各生产企业提供的资助。学员在学习的同时,又进行了机具的选型,对农机生产企业而言,这实际上起到了培训与选型推广的结合。

(四)德国农机科研及开发生产情况

慕尼黑工业大学是世界知名的工业技术院校,该院校设有专门的农业机械研究所。所长K.TH.雷钮斯博士介绍,该研究所1/3的工资由政府支持,其余2/3经费由承揽项目来支持。该研究所每年可获得政府、企业共计1200万欧元的项目经费。

进入该学院机械类专业的学生,前2年(1-4学期)为基础学习,不分专业,这期间1/3的学生要被淘汰(德国大学没有入学考试,生源质量良莠不齐)。5-9学期进行分专业学习,第10学期进行毕业答辩,如通过技能、管理能力培训的还可获得Master称号(类似我国的某专业职称称号)。

目前,德国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在印度,按德国技术进行中型(45马力)拖拉机生产。德国农机专家针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提出了农机企业运行方案,包括8个部分。一是建立私营体制;二是企业与高校、专业科研单位进行产、学、研合作的科研开发;三是与农业经济管理部门统筹发展;四是生产要有规划,引进技术不要贪求技术的高新,而要注重适用;五是要重视安全保护(产品质量)。政府在这方面要发挥作用;六是企业要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七是要有比较好的图书刊物等技术资料来源;八是建立员工培训、项目管理、外语等支持系统。

在慕尼黑大学进行培训后,我们先后考察了位于下萨克森州的两家德国农机制造企业GRIMMER公司和AMAMZONE公司。

GRIMMER公司是一家拥有技术研究开发、生产、培训、市场销售与服务多部门的综合性大型股份有限公司,制造设备十分先进和专业化。该公司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土豆机械生产商,产品涵盖了从种植、收获到储藏的各类机械,产量占到欧洲总产量的60%,出口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规格型号从2行到8行,售价从0.35万欧元到8万欧元不等。该公司的2行播种机及2行和4行的收获机等小型的土豆生产机械今年已出口到我国内蒙、甘肃(定西)、河北(张家口)、广西(北海)等土豆生产区。

AMAMZONE公司是生产耕作、播种、施肥、农药喷施等农业机械的公司。公司集科、工、贸于一体,有自己的科研队伍,还与大学合作进行技术开发,拥有1000公顷的产品试验基地。该公司1883年创建,2002年产值达到1.8亿欧元,在德国农机企业中排名第四,产品60%出口。公司的市场销售部门设有中国出口部,有专人负责,2002年,通过在北京的代理商麦尔西公司新疆进口了该公司一些耕作机械。

最后,我们参观了两个农场,这个两个农场耕地面积均为120公顷左右,主要种植土豆和洋葱。整个生产过程,从整地、种植、植保、收获、分级、运输、存储等都实现了机械化。在农业机械化作业方面,这些农场主要依靠自己的机械,在作业高峰,也可以相互调剂机械,合作经营,大大提高机械的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率。

二、主要体会

通过20天的学习和参观、考察,我们认为,德国在农业、农机服务管理体系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很多经验值得我们研究,通过学习这些好的东西,可以使我们在农机化发展中少走弯路,可以更加有效的加强对我们农机化的管理服务,使我国农机化能在先进国家的经验基础上快速健康地发展。

(一)德国在二战后逐步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农机(农业)管理服务体系

在整个农业方面,自上而下地建立起了覆盖90%以上农户的农协组织,该组织可代表农户利益与政府和社会各界协调各种关系,涉及到科技、法律、文化及政治、政策等方面。向农户提供法律、技术、信息、市场等方面的服务,使农业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组织化和有序化。在农机管理、服务上也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体系,有隶属政府的农业机械办公室,进行组织协调、质量监管和维权,还以政府统一组织形式,向农企提供技术培训,强化了从业人员的上岗培训,提高其技术素质,从而使从业人员能有效合理的使用先进的农机,并掌握一些科学的管理方法。通过DLG农机检测,在安全、使用等性能上把关,从生产者和用户双方的利益出发,架起了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保证了双方的利益。在农业机械维修方面,完全实行了谁销售谁负责的原则,建立了由销售商负责的售后维修服务体系。

(二)在农机化发展中,政府提供了必备的财政支持

在德国,农机职业技能培训是由政府按需下达培训计划,并提供经费;在科研、检测方面,政府也给予了很大的财政支持,这对农机化服务体系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在农业生产中,政府对农业企业修建库房等基础设施有一定的补助。对于农业机械使用的燃油,德国规定每升柴油国家免除0.21欧元的税,即农业企业凭购油发票和申请,由政府部门以环保税的形式返还。目前德国柴油市场价格每升约为0.95欧元,燃油补助相当于与市场价格的22%。在法国、比利时、荷兰等国也有类似的政策。

(三)在农机化发展理念上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新理念

德国专家认为,只有农业劳动力减少了,才会有更多的人从事其他服务性行业。而转移农业劳动力,减少农业从业人员,主要靠工程技术。不能认为农业机械化发展就会使农业劳动力失业增加,其实,工业生产的同时,劳动力也在减少,很大一部分人员转而从事了服务业,并不是发展就必须产生失业。他们还认为,不能因为农业劳动力减少了,就说农业不重要了,农业对社会贡献依然很大。不能用落后的生产方式来留住农民,以减少就业的压力。德国在历史上,曾经试图通过限制农业的发展来控制农业劳动力的流失,但是实际上几乎没有产生作用,农业劳动力的减少仍然是一个不可阻挡的发展过程。我国目前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有一些问题还不能说透彻,对农机化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

(四)农业发展政府调控十分重要

从欧盟农业政策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有以下几点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一是农业问题与工业问题不一样,农业是一个特殊的部门,不能完全由市场来调控,需要政府适当调控,特别是在农业还不发达的阶段,政府的干预十分重要。二是政府的调控除了为了保护和调动农户的生产积极性目的外,还应强调增强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尤其要把生产与销售结合起来,统筹考虑。三是政府调控应在WTO绿箱政策的框架内进行,主要采取直接补助的方式,投入基础设施项目,促进结构调整和平衡发展(发展初期是以政府收购方式来保护农民利益),另外,还对新技术研究开发、推广进行补贴。四是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在总支出中占较大比重,整个欧盟每年1000亿欧元预算中,其中50%,即500亿欧元用于补助农业,以政府干预的方式来使农民达到一定的收入水平。

三、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对德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经验的学习与研究

短时间的学习、参观,要深入透彻的了解德国的农机化发展状况、先进技术、理念是不可能的,对德国农业机械化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很肤浅的,要较透彻、准确地把握其发展政策、发展规律和经验教训等问题,必须有更多的时间。德国农机的发展有很多好经验,也同时存在许多问题,进一步的研究、探索对我国农机化健康发展十分有益,因此,建议国家派出这方面的研修生进行专题研究。

(二)积极促进中德农业机械化合作与交流

德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很快,农机产品大量采用其工业方面的先进技术,如发动机技术、变速技术、安全防护技术等,因此,应加强与德国在农机工业技术方面的交流,使我国农机工业能跟踪、跟随目前国际上最前沿的技术,以实现与国际的同步发展。可以采用派留学生的方式,学习德国的先进技术。另外,德国农机企业和研究单位对与中国合作生产农业机械、向中国市场销售德国产品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强烈的愿望,我国农机部门应邀请德方企业、院校、科研单位到中国交流、考察,建立合资、独资企业,把德国技术引入中国,提高中国农机产品的水平,再将产品推向世界。

(三)强化政府对农机化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

建立国家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促进政策体系,从法制、财政等方面推进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要继续强化我国的农机推广许可证制度,搭建起我国农机企业与农户的信任桥梁,维护双方的利益。要加大政府对农机职业培训的扶持力度,提高我国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加强对农业机械设计制造的安全性能、环保等各方面的研究和投入,保证农业机械的安全使用。要从财政方面增加对农机科研开发和技术推广的支持,加快农机产品技术升级,加快对国外农机化新技术、新产品的引进消化,全面提升我国农业装备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实现。

2003年3月27日

附考察团成员:

刘伦才(贵州农机局)、黄聿颂(青岛农机局)、王衍(农业部农机化司)、胡伯印(农业部农机鉴定总站)、胡伟(天津市农机局)、田继来(河北省农机局)、韩战省(山西省农机发展中心)、舒伟军(浙江省农机局)、孙员(江西省农机局)、祝培礼(山东省农机监理站)、程双进(河南省农机局)、王友根(湖北省农机办)、李友华(湖南省农机局)、谭仁忠(湖南省农机局)、罗守军(重庆市农机局)、杨柳(四川省农机局)

第五篇:2003年赴德国农机化体系现状考察报告

2003年赴德国农机化体系现状考察报告

经过归纳总结,现将有关学习考察情况分述如下:

一、德国的农业机械化体系

二战以来,德国的农业生产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业企业每户经营的面积呈增长势态,企业数量则表现为一直在下降,农业企业数量从1949年的160多万个下降到目前不到100万个,其中面积2公顷以上的农场为41万多个(平均每个农场规模为41.4公顷);农业从业人数从1949年的481.9万人下降到2001年的94万人,农业从业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重,1950年为24.1%,1900年为38.2%,到2000年则只有2.5%;每一个农民供养的人数由1950年的10人,上升到2001年的128人,在这个过程中,科技进步和现代农业机械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一)德国的农业与农机管理与服务机构

农协与政府没有直接关系,其经费来源主要靠会员会费收入,没有财政支持。在黑森州,农协会费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基本会费,每户农业企业50欧元,第二部分则按农业企业土地面积大小收费,约8-10欧元/公顷。随着德国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农协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一是由于农业企业数量的减少和耕地面积的减少,会费收入也在逐年减少。二是由于为了增加社会就业岗位,规定农民年满65周岁退休,把农场交给年轻人经营,目前退休人员数量很大,支付退休金压力很大。另外,德国农业还面临农民工资在增长,面包价格在增长,而原料(小麦)的价格却一直在下降的尴尬状况,从2000开始,德国农民的收入开始呈现下降趋势。

(二)德国的农机检测工作

dlg—deutsche

landwirtschafts-gesellschaft

e.v.(德国农协)由4个主要部门组成,其中的一个部门即是从事农机、电子检测及动植物产品测试的部门。德国农协农机检测机构总部设在法兰克福,有工作人员50多名。德国农机检测机构还与欧洲12个国家的农机检测机构联合成立了欧洲农机测试网络(entam),在农机检测上形成专业分工的框架,如德国的大型农机具目前已不在其本土进行检测,而是送往丹麦的一个农机检测室进行检测,通过这样的专业分工,使每个国家的检测机构都不搞面面俱到的小而全。德国法兰克福检测中心目前主要从事拖拉机、联合收获机及养殖设备、草坪设备的检测。

dlg农机检测中心是非盈利机构,在政治上与经济上独立于政府之外,其收入主要来自成员应付、服务收费和社会补助等。通过检测的产品,可贴上dlg质量保证的标识(类似我国的农机推广许可证),这既可以看作农机生产企业质量过关的标识,还可以认为是农民可以认可购买的标识。dlg对测试结果,以intetnet、专业杂志和测试报告的形式向社会公示。

在德国,企业所有的农机检测项目都不是强制性的,农机检测机构所有检测项目也是收费的。dlg的部分检测能够得到国家的财政支持,主要是国家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针对机械噪音检测等,通过在检测设施设备建设上也给予一定的资助的形式给予经费补助。

(三)德国的农机职业培训

由于欧盟的成立,农业政策趋于统一,各州政府对农业政策的作用有限,只是做更多的调查,供欧盟协调,在政策制定上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因此,各州政府现在更重视农业信息、技术的交流与应用服务。

巴伐利亚州的农林部设有农业培训中心,中心又分为3个学院,其中之一是农机技术学院。在德国,年轻人在基础教育通过后,在就业前,需要进行类似我国职业技术培训的一种培训。分为3年,四个层次,一是专业理论基础知识;二是实践操作技能;三是管理应用能力;四是专业技能培训,这个阶段属于进一步深造的过程,可以选择。

巴伐利亚州农机技术学院建主要进行农机操作、维修方面的培训。经过基础教育之后的青年人(16-19岁),自己提出申请,由州政府下达计划和资金资助,到学院进行培训,学习结束后,经过考核颁发证书,这些学生毕业后90%到农业企业从事其与其培训相关的工作。同时,该中心还承担短期的农民技能培训,培训是基本免费的,农民自愿参加,每年大约有500-600人接受这项培训。

学院教学设施齐全,教具丰富。学院有很多非常先进的农机具作为教具使用,这些都是各生产企业提供的资助。学员在学习的同时,又进行了机具的选型,对农机生产企业而言,这实际上起到了培训与选型推广的结合。

(四)德国农机科研及开发生产情况

进入该学院机械类专业的学生,前2年(1-4学期)为基础学习,不分专业,这期间1/3的学生要被淘汰(德国大学没有入学考试,生源质量良莠不齐)。5-9学期进行分专业学习,第10学期进行毕业答辩,如通过技能、管理能力培训的还可获得master称号(类似我国的某专业职称称号)。

目前,德国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在印度,按德国技术进行中型(45马力)拖拉机生产。德国农机专家针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提出了农机企业运行方案,包括8个部分。一是建立私营体制;二是企业与高校、专业科研单位进行产、学、研合作的科研开发;三是与农业经济管理部门统筹发展;四是生产要有规划,引进技术不要贪求技术的高新,而要注重适用;五是要重视安全保护(产品质量)。政府在这方面要发挥作用;六是企业要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七是要有比较好的图书刊物等技术资料来源;八是建立员工培训、项目管理、外语等支持系统。

在慕尼黑大学进行培训后,我们先后考察了位于下萨克森州的两家德国农机制造企业grimmer公司和amamzone公司。

grimmer公司是一家拥有技术研究开发、生产、培训、市场销售与服务多部门的综合性大型股份有限公司,制造设备十分先进和专业化。该公司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土豆机械生产商,产品涵盖了从种植、收获到储藏的各类机械,产量占到欧洲总产量的60%,出口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规格型号从2行到8行,售价从0.35万欧元到8万欧元不等。该公司的2行播种机及2行和4行的收获机等小型的土豆生产机械今年已出口到我国内蒙、甘肃(定西)、河北(张家口)、广西(北海)等土豆生产区。

最后,我们参观了两个农场,这个两个农场耕地面积均为120公顷左右,主要种植土豆和洋葱。整个生产过程,从整地、种植、植保、收获、分级、运输、存储等都实现了机械化。在农业机械化作业方面,这些农场主要依靠自己的机械,在作业高峰,也可以相互调剂机械,合作经营,大大提高机械的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率。

二、主要体会

通过20天的学习和参观、考察,我们认为,德国在农业、农机服务管理体系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很多经验值得我们研究,通过学习这些好的东西,可以使我们在农机化发展中少走弯路,可以更加有效的加强对我们农机化的管理服务,使我国农机化能在先进国家的经验基础上快速健康地发展。

(一)德国在二战后逐步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农机(农业)管理服务体系

在整个农业方面,自上而下地建立起了覆盖90%以上农户的农协组织,该组织可代表农户利益与政府和社会各界协调各种关系,涉及到科技、法律、文化及政治、政策等方面。向农户提供法律、技术、信息、市场等方面的服务,使农业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组织化和有序化。在农机管理、服务上也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体系,有隶属政府的农业机械办公室,进行组织协调、质量监管和维权,还以政府统一组织形式,向农企提供技术培训,强化了从业人员的上岗培训,提高其技术素质,从而使从业人员能有效合理的使用先进的农机,并掌握一些科学的管理方法。通过dlg农机检测,在安全、使用等性能上把关,从生产者和用户双方的利益出发,架起了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保证了双方的利益。在农业机械维修方面,完全实行了谁销售谁负责的原则,建立了由销售商负责的售后维修服务体系。

(二)在农机化发展中,政府提供了必备的财政支持

(三)在农机化发展理念上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新理念

德国专家认为,只有农业劳动力减少了,才会有更多的人从事其他服务性行业。而转移农业劳动力,减少农业从业人员,主要靠工程技术。不能认为农业机械化发展就会使农业劳动力失业增加,其实,工业生产的同时,劳动力也在减少,很大一部分人员转而从事了服务业,并不是发展就必须产生失业。他们还认为,不能因为农业劳动力减少了,就说农业不重要了,农业对社会贡献依然很大。不能用落后的生产方式来留住农民,以减少就业的压力。德国在历史上,曾经试图通过限制农业的发展来控制农业劳动力的流失,但是实际上几乎没有产生作用,农业劳动力的减少仍然是一个不可阻挡的发展过程。我国目前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有一些问题还不能说透彻,对农机化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

(四)农业发展政府调控十分重要

从欧盟农业政策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有以下几点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一是农业问题与工业问题不一样,农业是一个特殊的部门,不能完全由市场来调控,需要政府适当调控,特别是在农业还不发达的阶段,政府的干预十分重要。二是政府的调控除了为了保护和调动农户的生产积极性目的外,还应强调增强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尤其要把生产与销售结合起来,统筹考虑。三是政府调控应在wto绿箱政策的框架内进行,主要采取直接补助的方式,投入基础设施项目,促进结构调整和平衡发展(发展初期是以政府收购方式来保护农民利益),另外,还对新技术研究开发、推广进行补贴。四是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在总支出中占较大比重,整个欧盟每年1000亿欧元预算中,其中50%,即500亿欧元用于补助农业,以政府干预的方式来使农民达到一定的收入水平。

三、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对德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经验的学习与研究

短时间的学习、参观,要深入透彻的了解德国的农机化发展状况、先进技术、理念是不可能的,对德国农业机械化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很肤浅的,要较透彻、准确地把握其发展政策、发展规律和经验教训等问题,必须有更多的时间。德国农机的发展有很多好经验,也同时存在许多问题,进一步的研究、探索对我国农机化健康发展十分有益,因此,建议国家派出这方面的研修生进行专题研究。

(二)积极促进中德农业机械化合作与交流

德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很快,农机产品大量采用其工业方面的先进技术,如发动机技术、变速技术、安全防护技术等,因此,应加强与德国在农机工业技术方面的交流,使我国农机工业能跟踪、跟随目前国际上最前沿的技术,以实现与国际的同步发展。可以采用派留学生的方式,学习德国的先进技术。另外,德国农机企业和研究单位对与中国合作生产农业机械、向中国市场销售德国产品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强烈的愿望,我国农机部门应邀请德方企业、院校、科研单位到中国交流、考察,建立合资、独资企业,把德国技术引入中国,提高中国农机产品的水平,再将产品推向世界。

(三)强化政府对农机化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

建立国家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促进政策体系,从法制、财政等方面推进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要继续强化我国的农机推广许可证制度,搭建起我国农机企业与农户的信任桥梁,维护双方的利益。要加大政府对农机职业培训的扶持力度,提高我国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加强对农业机械设计制造的安全性能、环保等各方面的研究和投入,保证农业机械的安全使用。要从财政方面增加对农机科研开发和技术推广的支持,加快农机产品技术升级,加快对国外农机化新技术、新产品的引进消化,全面提升我国农业装备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实现。

2003年3月27日

附考察团成员:

刘伦才(贵州农机局)、黄聿颂(青岛农机局)、王衍(农业部农机化司)、胡伯印(农业部农机鉴定总站)、胡伟(天津市农机局)、田继来(河北省农机局)、韩战省(山西省农机发展中心)、舒伟军(浙江省农机局)、孙员(江西省农机局)、祝培礼(山东省农机监理站)、程双进(河南省农机局)、王友根(湖北省农机办)、李友华(湖南省农机局)、谭仁忠(湖南省农机局)、罗守军(重庆市农机局)、杨柳(四川省农机局)

下载德国医疗社会保险体系历史改革过程及现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德国医疗社会保险体系历史改革过程及现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