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印发《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认定办法(试行)》的通知(%95
【发布单位】教育部办公厅 科技部办公厅 【发布文号】教技厅[2010]2号 【发布日期】2010-04-08 【生效日期】2010-04-0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教育部
关于印发《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认定办法(试行)》的通知
(教技厅[2010]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科技厅(科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科技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科技局,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高校学生创业就业的一系列指示精神,进一步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学科技园等园区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加强和规范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的建设、运行和管理,教育部、科技部研究制定了《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认定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
请根据本办法,加大对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建设的支持力度,引导和帮助高校学生进行科技创业实践,在培育创新创业人才方面做出更大贡献。
附件: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认定办法(试行)
教育部办公厅 科技部办公厅
二○一○年四月八日
附件:
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认定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高校学生就业工作的总体部署,发挥科技园区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以创业带动就业方面的作用,加强和规范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的建设、运行和管理,推动基地的健康快速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是指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学科技园或其他园区等设立的,为高校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创业和就业的综合服务平台,简称“双实双业”基地。
本办法所称学生是指高校在校生和应届毕业生以及毕业两年内(含两年)的往届毕业生。
第三条第三条 “双实双业”基地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以提升能力为核心,以鼓励创业为重点,择优认定、分步实施、动态管理。
第四条第四条 “双实双业”基地的主要任务是开展创业教育和培训,接纳学生实习实训,促进学生创业就业,整合各方优势资源,为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提供支撑和服务。
第二章 职 责
第五条第五条 教育部、科技部是“双实双业”基地的组织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
(一)统筹规划基地建设,研究制定相关政策;
(二)组织基地的申报和评审,发布认定名单;
(三)宏观指导基地的运行发展,实施动态管理;
(四)协调解决基地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项。
第六条第六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教育、科技行政部门是本行政区“双实双业”基地的主管部门,主要职责是:
(一)落实国家有关政策,制定促进本地区基地建设和发展的政策措施;
(二)组织本地区基地的申报,指导基地的运行发展;
(三)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配合做好监督、检查等各项工作;
(四)为本地区基地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保障。
第七条第七条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学科技园或其他园区作为“双实双业”基地的依托单位,其主要职责是:
(一)将基地建设纳入依托单位重点工作,构建符合高校学生特点的“双实双业”支撑体系;
(二)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引导企业为高校学生提供实习就业岗位,组织学生开展实训创业;
(三)提供基地建设和发展所需的必要条件,保证基地健康持续发展;
(四)协调和组织引进创业投资公司、银行、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和中介服务组织为基地和创业企业提供投融资服务;
(五)定期向基地主管部门报送运行情况和统计数据。
第三章 认 定
第八条第八条 “双实双业”基地的认定条件:
(一)设有专门的管理部门或专人负责基地的建设和管理;
(二)有与高校签署开展学生实习实训、创业就业合作的文件;
(三)每年有10家以上的在园企业为高校学生提供不少于100个实习或就业岗位,实习岗位的工作内容需具备一定的技术技能含量;
(四)为学生提供多种创业、就业及职业技能实训,年实训不低于200人次;
(五)为学生创业企业提供的场地面积达到500平方米,在园学生创业企业数15家以上;
(六)为学生创业企业提供至少12个月的房租减免,提供专业服务与咨询,配备相应的公共设施或设备;
(七)建立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发布相关政策、实习就业岗位、创业实训等信息;
(八)地方政府、高校有支持和鼓励学生到基地实习、实训、创业、就业的具体政策。
第九条第九条 学生创业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企业注册地及工作场所应在依托单位内;
(二)企业创办人为在校本(专)科生、研究生,应届毕业生和毕业两年内(含两年)的往届毕业生;
(三)企业创办人或团队所占公司股份不低于30%;
(四)企业成立时间一般不超过3年;
(五)企业一般应为科技型企业。
第十条第十条 “双实双业”基地认定的程序:
(一)申报“双实双业”基地的单位向本地区主管部门提出认定申请,并提交《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申请报告》;
(二)主管部门对报告进行初审,将通过初审的申报单位名单及材料,正式行文报送教育部、科技部;
(三)教育部、科技部组织专家对申请报告进行评审,必要时进行现场考察。
(四)教育部、科技部根据专家评审意见研究确定认定名单并发文公布。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双实双业”基地实行动态管理。教育部、科技部对基地进行定期评估,对建设成效显著的基地进行表扬,对达不到条件的基地责令限期整改,对整改后仍不能达到条件的将撤销“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称号。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双实双业”基地实施统计年报制度。教育部、科技部委托有关机构负责统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本地区主管部门负责于每年3月31日前组织上报本地区基地的上年度统计数据。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对在“双实双业”基地申报、认定和评估过程中弄虚作假的单位一经查出,取消其申报资格或“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称号。
第四章 政策措施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国家相关科技计划优先支持“双实双业”基地依托单位的申报项目。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鼓励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承担单位聘用高校毕业生参与科研项目研究,其劳务费和有关社会保险补助按规定从项目中列支,具体办法按国科发财〔2009〕97号文件执行。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教育部、科技部把“双实双业”基地的建设列入相关单位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教育、科技行政部门可参照本办法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和细则。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教育部、科技部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附件:
1.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申请报告.doc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申请报告
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申请报告(格式)
申请单位(签章):
申请日期:
教育部 科学技术部
二O一O年制
一、申请单位信息简表
申请单位名称
通讯地址邮编
法人代表电话传真
联 系 人手机邮箱
员工总数(人)批准成立时间
单位性质 □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其他
合作高校名单
设有专门管理部门或人员负责基地建设和管理 □是□否 提供实习就业岗位的企业数(家)
提供实习就业的岗位数(个)年实训人数(人次)
提供的创业场地面积(平方米)大学生创业企业数(家)
房租减免期限(月)公共设施或设备 □有□无
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有□无 专业服务与咨询 □有□无
地方政府支持鼓励政策 □有□无 高校支持鼓励政策 □有□无申请单位:
负责人(签字):
单位(公章):
年月日 省级教育、科技管理部门意见:
(盖章)
年月日
二、申请报告提纲
1.申请单位基本情况: 包括机构设置和管理团队、管体制和运行机制;园区内各类企业、研发机构和培训机构、从业人员的素质及水平等基本情况;园区内硬件基础设施、创业公共服务体系、产业化支撑服务平台等创新创业环境。
2.前期工作基础:包括与高校的合作情况,已开展的促进高校学生实习实训、创业就业的工作情况,取得的成效,提供给学生创业用的场地面积、接收学生实习企业的情况、每年接收应届毕业生的情况、学生创业企业等情况,若干典型的学生创业实习案例。
3.基地发展规划: 基地建设的发展思路、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近期拟开展的主要工作等。
4.地方政府和高校的支持情况: 包括制定的相关政策措施、资源开放、对基地的投入等。
5.其他
6.相关证明材料
(1)申请单位的组织机构代码证、营业执照等复印件;
(2)与高校签署的开展大学生实习实训、创业就业合作文件的复印件;
(3)高校学生创业企业汇总表(包括:企业名称、注册时间、注册地址、技术领域、入园时间、租用园区面积、租用园区场地年限)和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园区与学生创办企业签订的房屋租赁合同复印件;
(4)创办人及团队学历证书、学生证复印件及所占企业股份证明材料;
(5)提供学生实习、就业岗位的企业汇总表(包括:企业名称、注册时间、注册资金、技术领域、入园时间)和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6)企业提供实习或就业情况汇总表(学生姓名、学校名称、学号),企业与就业学生签订的劳动合同复印件;
(7)地方政府、高校支持和鼓励学生实习实训、创业就业的政策材料复印件。
第三篇: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认定办法(试行)
附件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认定办法
(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以下简称《全民科学素质纲要》)以及国家推动科普基础设施发展的有关规定,鼓励社会各方面参与、支持科普工作的积极性,挖掘和综合利用社会科普教育资源,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科普教育基地主要是指依托教学、科研、生产和服务等机构,面向社会和公众开放,具有特定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功能的场馆、设施或场所。主要包括:
(一)科技、文化、教育类场馆,如科技馆、文化馆、青少年宫等。
(二)具有科普展教功能的自然、历史、旅游等社会公共场所,如动植物园、海洋公园、地质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
(三)科研机构和大学面向公众开放的实验室、陈列室或科研中心、天文台、气象台、野外观测站等。
(四)企业、农村等面向公众开放的生产设施(或流程)、科技园区、展览馆等。
(五)其他向公众开放的具备科普展教功能的机构、场所或设施等。
第三条
科普教育基地享有开展科普活动的权利,享受国家给予公益性科普事业的相关优惠政策。
第二章 条 件
第四条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基本条件。
(一)重视科普工作,具备开展科普工作的制度保障,将科普工作纳入本单位的工作计划,纳入工作目标考核及表彰奖励范围。
(二)具备一定规模的专门用于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的固定场所。
(三)拥有主题内容明确、形式多样的科普展教资源。
(四)具备开展科普活动的专兼职队伍。
(五)能够保障开展经常性科普活动所需的经费。
第五条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是为公众提供科普服务的重要平台,是科普工作的重要载体,能够充分发挥公益性科普基础设施的作用,结合自身条件,按照全国、本地、本系统的部署,将贯彻《全民科学素质纲要》的有关任务落实到基层。制定开展科普工作的规划和计划,充分发挥科普教育示范作用,利用自身优势创造条件,面向公众开放开展科普活动,保证开放时间和受众人数。
第六条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应不断提高科普服务的质量与水— 2 —平。注重与所在地的社区、乡镇、学校、部队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等建立固定联系和工作制度,合作开展社会化科普活动;注重科普活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有特色、有实效;注重科普资源的共建共享,积极吸纳和使用社会各方面的优秀科普资源,自主开发具有特色的科普展教资源。
第七条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应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有计划 地开展专、兼职科普工作人员业务培训,积极发展科普志愿者队伍。
第三章 申报与认定
第八条
申报资格。凡符合上述条件的相关场馆或设施,且科普活动特色鲜明,科普工作成效显著,具有示范带动作用,均可自愿申请成为科普教育基地。
申报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需获得省级或国家相关部门科普教育基地的认定与命名。
对部分科普教育业绩突出,社会影响力大,且符合第二章基本条件的科普教育基地,可由省级科协或国家相关部门直接推荐申报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第九条
申报程序和步骤。
(一)申报材料。申报单位应提供以下材料,保证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1.《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申报表》。
2.申请报告。内容包括单位的基本情况、申请理由和工作成效。
— 3 — 此外,以附件形式提供:科普工作人员基本情况表、科普工作管理制度(包括经费制度)、本科普工作计划、以往开展各类科普活动或从事科普工作的相关材料等。
3.申报单位认为需要提交的其他材料。
(二)申报受理和推荐。采取属地和行业系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由省级科协或国家相关部门受理本地或本系统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申报,填写推荐意见后报中国科协。
(三)评审。中国科协组织专家评审,评审结果进行社会公示。第十条
认定。经专家评审、社会公示后,由中国科协命名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颁发证书、牌匾。
第四章 指导与服务
第十一条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推荐单位承担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日常活动和相关工作的业务指导职责。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应主动向推荐单位提交科普工作计划和总结,争取相关支持。
各级科协组织和各有关部门都要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开展科普工作创造有利条件,提供支持与服务。指导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积极参与“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活动周”等重点科普活动。通过资助优秀科普项目,加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科普活动策划、科普展教资源开发等方面的能力;通过开展经验交流与培训,不断提升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管理水平。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4 — 开展科普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加大科普工作投入,帮助他们切实解决实际困难。
第十二条
中国科协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实行动态管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命名期限为5年。命名期结束后,经综合评估认定为合格,可被继续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第十三条
取消资格。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撤销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命名:
(一)有违法乱纪行为。
(二)有宣传邪教、封建迷信等活动。
(三)有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经指出仍不整改的。
(四)不能满足本办法第二章所列条件,或不能履行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义务,经中国科协综合评估认定为不合格的。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四条 本办法由中国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负责解释。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第四篇: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认定办法 (试行)
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认定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以及国家推动科普基础设施发展的有关规定,鼓励社会各方面参与、支持科普工作的积极性,挖掘和综合利用社会科普教育资源,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科普教育基地主要是指依托教学、科研、生产和服务等机构,面向社会和公众开放,具有特定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功能的场馆、设施或场所。主要包括:
(一)科技、文化、教育类场馆,如科技馆、文化馆、青少年宫等。
(二)具有科普展教功能的自然、历史、旅游等社会公共场所,如动植物园、海洋公园、地质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
(三)科研机构和大学面向公众开放的实验室、陈列室或科研中心、天文台、气象台、野外观测站等。
(四)企业、农村等面向公众开放的生产设施(或流程)、科技园区、展览馆等。
(五)其他向公众开放的具备科普展教功能的机构、场所或设施等。
第二章 条 件
第四条 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的基本条件。
(一)重视科普工作,具备开展科普工作的制度保障,将科普工作纳入本单位的工作计划,纳入工作目标考核及表彰奖励范围。
(二)具备一定规模的专门用于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的固定场所。
(三)拥有主题内容明确、形式多样的科普展教资源。
(四)具备开展科普活动的专兼职队伍。
(五)能够保障开展经常性科普活动所需的经费。
第五条 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是为公众提供科普服务的重要平台,是科普工作的重要载体,能够充分发挥公益性科普基础设施的作用,结合自身条件,按照全省、本地、本系统的部署,将贯彻《科学素质纲要》的有关任务落实到基层。制定开展科普工作的规划和计划,充分发挥科普教育示范作用,利用自身优势创造条件,面向公众开放开展科普活动,保证开放时间和受众人数。
第六条 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应不断提高科普服务的质量与水平。注重与所在地的社区、乡镇、学校、部队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等建立固定联系和工作制度,合作开展社会化科普活动;注重科普活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有特色、有实效;注重科普资源的共建共享,积极吸纳和使用社会各方面的优秀科普资源,自主开发具有特色的科普展教资源。
第七条 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应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有计划地开展专、兼职科普工作人员业务培训,积极发展科普志愿者队伍。
第三章 申报与认定
第八条 申报资格。凡符合上述条件的相关场馆或设施,且科普活动特色鲜明,科普工作成效显著,具有示范带动作用,均可自愿申请成为科普教育基地。
申报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需获得市级或市级相关部门科普教育基地的认定与命名。
对部分科普教育业绩突出,社会影响力大,且符合第二章基本条件的科普教育基地,可由市级科协或市级相关部门直接推荐申报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
第九条 申报程序和步骤。
(一)申报材料。申报单位应提供以下材料,保证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1.《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申报书》。
2.申请报告。内容包括单位的基本情况、申请理由和工作成效。此外,以附件形式提供:科普工作人员基本情况表、科普工作管理制度(包括经费制度)、本科普工作计划、以往开展各类科普活动或从事科普工作的相关材料等。
3.申报单位认为需要提交的其他材料。
(二)申报受理和推荐。采取属地和行业系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3
由市级科协或市级相关部门受理本地或本系统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的申报,填写推荐意见后报山东省科协。
(三)评审。山东省科协组织专家评审,评审结果进行社会公示。
第十条 认定。经专家评审、社会公示后,由山东省科协命名 “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颁发证书、牌匾。
第四章 指导与服务
第十一条 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的推荐单位承担对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日常活动和相关工作的业务指导职责。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应主动向推荐单位提交科普工作计划和总结。
各级科协组织和各有关部门都要为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开展科普工作创造有利条件,提供支持与服务。指导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积极参与“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活动周”等重点科普活动。通过资助优秀科普项目,加强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的科普活动策划、科普展教资源开发等方面的能力;通过开展经验交流与培训,不断提升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的管理水平。
第十二条 山东省科协对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实行动态管理。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的命名期限为3年。命名期结束后,经综合评估认定为合格,可被继续命名为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
第十三条 取消资格。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撤销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命名:
(一)有违法乱纪行为。
(二)有宣传邪教、封建迷信等活动。
(三)有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经指出仍不整改的。
(四)不能满足本办法第二章所列条件,或不能履行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义务,经山东省科协综合评估认定为不合格的。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四条 本办法由山东省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第五篇:宝鸡市创业孵化基地管理试行办法
宝鸡市创业孵化基地管理试行办法
第一条
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培育、规范、引导和扶持我市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和健康有序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孵化基地是指经确认的可为创业者提供管理经营所需的场地以及免费提供创业指导、融资服务、管理咨询、人才培训、技术创新、事务代理、法律援助等各项服务的实体。
第三条
孵化基地要与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建设相结合,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第四条
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要坚持政府扶持、市场化运作的原则,结合本地经济实际,充分挖掘社会资源,有效利用各类工业园区、较大规模的旧房屋、厂房、楼宇等改造辟建适合小企业聚集创业的场所,通过政府出资、民间资本投资、社会资本入股等多种形式投资建设孵化基地,为创业者和小企业提供生产、经营场地支持。
第五条
孵化基地建设要与社会化服务相配套,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孵化基地要增强服务手段,提高服务功能,培育定向服务企业和中介服务机构,为孵化对象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创业服务,发挥基地的综合孵化作用
第六条
创业孵化基地标准
1、加工型孵化基地标准为:根据实际,新建、利用较大规模旧房屋改造辟建或在各类园区中建设的,以培育年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小企业为主、具有滚动孵化功能的场所。场地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或厂房1000平方米以上,入驻企业10家以上,安排就业200人以上。
2、楼宇型孵化基地标准为:要求是多层写字楼,总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各创业人员有独立的营业执照,主要用于代理、经销、广告、生产、设计、动漫制作等创业项目。
3、门面型孵化基地:要求方便消费者、地理位置相对适宜,至少由10个及以上独立门面集中组成,总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有独立的营业执照。主要用于经营、销售、服务类等创业项目。
4、市场型孵化基地:要求基地面积不少于600平方米,地理位置适宜,有15个及以上创业者入驻,有独立的营业执照,有专门的市场管理小组及管理制度。主要用于对外经营、商品买卖等创业项目。大型成熟市场2010年起一次性新提供30个以上摊位安置本地人员创业,可列入申报认定范围。
第七条
创业孵化基地应为创业者提供下列服务:
1、提供生产经营场地和基本办公条件。
2、协助创业者办理开业手续。
3、创业项目的开发和对接,引进融投资服务。
4、提供与创业经营相关的培训、咨询服务。
5、提供法律、会计、审计、评估、专利、企业管理、战略设计、市场策划、国际营销等咨询服务;
6、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协助创业者申请各级扶持资金,享受省、市鼓励创业优惠政策和其他扶持政策。
7、加强宣传,营造创业文化与氛围。
第八条
1、企业注册地及办公经营场所须在创业中心的孵化场地
2、属新注册企业或申请进入创业孵化基地的企业成立时间不到
23、属迁入企业的,上年营业收入不得超过200万元;
4、在创业孵化基地孵化的时间为2年,最长不超过3年;
5、企业注册资金不超过2006、创业孵化基地的企业业主须参加创业培训,并取得《创
第九条
创业孵化基地申报资料
符合条件的单位应当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下列材料:
1、宝鸡市创业孵化基地申请报告
2、《宝鸡市创业孵化基地认定申请表》(附表1);
3、孵化基地可行性分析报告(基地建设基本情况、创业服务情况、入孵企业情况、经济和社会效益等);
4、土地使用及审批资料;
5、环境影响评估资料
6、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说明;
7、《入驻企业(个体)基本情况表》(附表2);
8、运营单位和孵化对象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原件及复印件;
9、运营单位工作人员名册、相关资格证书及开展服务情况说明;
10、房产证、租赁合同等相关证明;
11、创业对象与孵化基地签订的书面协议;
第十条
创业孵化基地认定程序
县区创业孵化基地由县(区)创业办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及有关业务主管部门按照申报条件对申请单位进行初审,提出推荐意见,报市创业办;市级创业孵化基地申请单位直接向市创业办申请,市创业办会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及有关部门对申报单位进行审核,对符合条件的由市创业办发文并授予“宝鸡市创业孵化基地”牌匾。
对市、县(区)已经创办的创业孵化基地,由各县(区)创业办负责,按照本办法规定进行复审,并报市创业办审批、授牌。
第十一条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全市创业孵化基地的日常管理和监督,对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提供相关服务和进行业务指导。各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辖区内创业孵化基地的监督管理和服务。对创业孵化基地实行动态管理,对已确认的宝鸡市创业孵化基地有效期为2年,每年进行年检(附件3),2年后进行再认定。对不再符合创业孵化基地标准和条件或存在下列情况的,将由市创业办取消其孵化基地资格,收回“宝鸡市创业孵化基地”标牌。
1、孵化基地及孵化对象违法违规经营的。
2、孵化基地当年内出现两次以上(含两次)各类安全事故的。
3、孵化基地被孵化对象投诉查实三次以上,没有及时整改的。
4、不能为孵化对象提供入孵时承诺的各项服务的。
5、孵化成功率低于60%的。
第十二条
创业孵化基地可享受的扶持政策:
1、对新创办的创业孵化基地,依据创业孵化基地大小、规模、发展前景以及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情况,市、县政府给于适当的建设资金补贴。
2、根据创业孵化基地入驻企业户数、规模、带动就业人数、服务质量、整体运营等情况,市、县政府给予孵化基地适当额度的孵化补贴.第十三条
创业孵化基地可享受的扶持政策
1、创业孵化基地按规定提供场地及跟踪服务的,政府给予孵化基地一定额度的孵化补贴;
2、创业孵化基地开展免费创业指导培训的,按再就业资金管理规定申请创业培训补贴;
3、创业孵化基地为孵化对象免费提供创业项目的,该项目平稳运行3个月以上,并取得一定经济效益的,给予小额
4、对在创业促就业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孵化基地给予相应表彰和奖励。
第十四条
1、创业对象按照小额担保贷款规定,可申请最高限额8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大学生创业者可享受最高限额15万元小额担保贷款,合伙和组织起来就业创办的小企业可享受最高限额30万元小额担保贷款,符合条件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可申请最高限额50-200万元的贷款贴息;
2、创业孵化对象可按国家规定享受相关税费减免政策;
3、对创业孵化对象招用就业困难人员、下岗失业人员、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以及灵活就业人员,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相关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4、创业孵化对象正常经营一年以上,第一年免收办公和生产用房租金,第二年租金减半,第三年孵化期满迁出,或按市场价全额缴纳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