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童年的消逝读书报告
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读书报告 我用了一个星期读完了《童年的消逝》这本书,正如本书的作者尼尔波兹曼自己叙述的那样“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表述‘童年’这个概念的起源;具体地说,就是童年起初不需要存在,而后却发展成不可避免的存在,它们各自的传播条件是什么。第二部分将我们置身于现代时空,企图揭示从谷登堡的印刷世界转换到塞缪尔莫尔斯的电报密码世界,这个过程使童年作为一个社会结构已 【1】经难以为继,并且实际上已经没有意义。” 尼尔波兹曼从历史的角度,按照时间的顺序追根溯源,查找童年、儿童产生的源头,并结合时代特征以及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背景,解释童年在历史中从无到有、从没有意义到举重若轻,而今又从有到无、从必需到模糊存在的原因,期间,各种例证层出不穷,可见涉猎之广泛。本书中有一股浓烈的历史感和亲切感,各个时代的伟人、历史著作、小册子等等,一个接着一个的跳入视线,那些时代就一下子立体了起来,不再是枯燥无味的说教和书本里泛黄的书页,例证和说理相结合,有理有据,虽然有的时候大量的例子充斥眼前,有一种眼花缭乱的感觉,但是,正是这些例证让这本书变得有血有肉。
然而,我平时并不常读这种书,或许是我不太习惯外国人的叙事方式,通读下来有一种头晕脑胀的感觉,大量的例证和人名让我的眼睛和大脑不堪重负,虽然作者有分章节,但是,章节内部还是有些乱,另外,作者的有些观点和例证落后于现在我们所处的信息时代,所以,在后面的部分中还有自己的观点想要表达。
一、尼尔波兹曼对童年的看法
(一)童年的产生
尼尔波兹曼认为,希腊人可能对童年的本质的看法模棱两可,甚至迷惑不解,但是希腊人热衷于教育,办学校,可以说是希腊人向我们预示了“童年”这个概念。而后罗马人把握了“没有高度发展的羞耻心,童年便不可能存在【2】”这个精髓,从而揭示了童年定义的部分含义,即童年需要回避成人的秘密,尤其是性秘密【3】。然而随着历史的更迭,社会识字文化消逝近1000年,阅读也随之沉寂了,通过阅读人们能够探索由非自然符号整理和记录的文化秘密,也就是说阅读是儿童和成人的分水岭,然而口语文化占据主流,人们生活在没有文字的世界里,成人和儿童的界限开始模糊不清。
(二)童年的兴盛
在英国,很早便有了“童年”这一概念,这与其新的传播环境息息相关。印刷机的出现和社会识字文化的兴起,创造了新的成年定义:即成年人是指有阅读能力的人,童年的定义也随之更新:即儿童是指没有阅读能力的人【4】。这样就使儿童从成年人的世界中区分开来,儿童需要一个新的世界让他们安身,于是,童年就迈上了历史的舞台。有了印刷术,未成年人需要通过学习知识,来进入印刷排版的世界,才能变成成人,为此,他们必须接受教育,欧洲又再度重建了学校,从而使童年的概念成为社会必需的了。
(三)童年的旅程
童年在英国重生,然而,英国高度发展的工业化是童年的劲敌,由于对劳动力的迫切需求,儿童作为廉价劳动力被利用??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童年依旧坚强,这住要归功于一下几个原因:
1、英国的中、上阶级使这个概念保存下来,并悉心培养和扩展【5】;
2、在欧洲范围内兴起倡导一个人性化的童年的潮流,部分是由于政府增强了对儿童福利的责任意识【6】;
3、洛克和卢梭的知识性影响【7】,以上三点推进了童年的理论,使得没有人怀疑儿童与成人不同,没有人怀疑儿童必须努力达到成年,没有人怀疑儿童成长的责任在与成人。
(四)童年的消逝
作者认为童年消逝的主因有两个:
1、电报使信息变得无法控制,原本属于家庭和学校的信息控制权被剥夺;
2、电子媒介,尤其是电视,侵蚀了童年和成年的分界线,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因为理解电视的形式不需要任何训练;第二,因为无论对头脑还是行为,电视都没有复杂的要求;第三,因为电视不能分离观众【8】。电子媒介完全不可能保留任何秘密,如果没有秘密,童年这样的东西当然也不存在了。
总之,作者认为人类传播方式的变迁在“童年”的变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对于尼尔波兹曼观点的补充
(一)新的传播环境进一步瓦解童年和成年的分界线
尽管作者已经预料到人类还会有新的发明创造,但是由于作者受年代的限制,只是描述了电视出现并风靡的传播环境。现在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网络时代,人们可以通过各种终端登陆网络,这使得儿童获取信息的屏障已降至最低,儿童获取信息的渠道和能力并不逊色于成人,而且,由于儿童天生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使得儿童掌握新技术、接受新事物的速度比成人快,所以,成人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已经没有秘密可言,儿童和成人在信息面前已经是平等的了。
(二)成人化的儿童和儿童化的成人的极端发展
新的媒介环境下,儿童和成人可获得的信息量是均等的,儿童被毫无保留的暴露在各种信息之下,这使得儿童过早的接受了成人的信息和秘密,儿童的价值和风格正逐步与成人的价值和风格相融合、趋同,甚至儿童拥有的信息量正逐步超过成人,这使儿童开始反抗成人的权威,厌烦成人(父母)的说教,与其和成人(父母)交流更愿意在网上聊天或者玩游戏,网络集合了之前媒介的所有特点,相比电视,网络虚拟空间对儿童的吸引力更大,网络所包含的信息量更是海量,这使得儿童“成人化”的程度会大幅度加深,甚至极端化发展,近年来,未成年犯罪率和流浪儿童数量的上升与此有很大的关系。无论是电视还是网络,信息所呈现的深度是面对大众的,所以,成人对信息的理解和判断能力在信息深度逐步向浅层次发展的过程中而退化,成人的“儿童化”也在加深。
三、对尼尔波兹曼看法的批判
在我看来,尼尔波兹曼的看法不免有些片面,这与他本身所处的时代和国家有关。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历史非常短的国家,更是一个纯粹的现代化国家,并不像中国一样有历史厚重感和沿袭了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和思想内涵,没有渗透至每个人血肉之中的文化和认知,殊不知正是这种历史的传承使得教育的思想深深植根于每个人的成长中,使得中国的教育传统一直传承至今并难以改变,所以,从长远来看,童年在中国是不会减弱的,详细的原因会在下一个部分进行详细解释说明。另外,受交通和传播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作者只能针对自己所在的国家和自己知道的历史文献进行研究,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如果他知道还有中国这样一片适合“童年”生长的沃土,想必他就能得出一个防止童年消逝的原因——历史的传承,而这恰恰是他没有接触过的。
四、中国式“童年的消逝”
我认为,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在中国童年是不会消逝的,甚至不会减弱。这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决定的:
1、历史因素:中国自隋炀帝时期建立科举制至明清时期发展至鼎盛,科举制度成为广开言路,招贤纳士的重要方式,平等的给予了
身份低微但是有能力的贫苦大众进入高层的机会,使得他们能够一朝翻身跻身上位,可以说科举制度在历史的进程中为普通人提供了一条通往上层阶级的捷径,同样的,现行的高考制度延续了这样的思想,分数的高低直接与大学的师资水平、就业和薪酬挂上了关系,所以,在这种“读书能够改变命运”信念的驱使下,成人是不会对儿童的教育有所松懈,成人会利用一切手段保持权威使儿童接受自己的教育理念,至此儿童不得不接受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儿童便和成人区分开来,童年作为接受教育的阶段自然也会成为社会必需,进而受到高度的重视;
2、现行的教育体制:虽然高考不再是成长过程中的独木桥,但是,高考依旧是是衡量一个儿童所受教育程度、文化素质和综合素养的主要标准,同时,高考依旧是主流的教育和选拔人才的方式,对于贫困山区和落后地区的儿童,唯有读书高考这一条路才能走出大山,见一见外面的世界,所以,现行的教育体制迫使成人重视教育;
3、经济体制和市场需求: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是市场经济,供给与需求是相对应的,同样的,大学培养的人才也是面对市场,大学中设立的专业是与需求和就业相关的,接受大学教育就是为了日后的就业和生存,而且,大部分的企业在招聘时会明确要求求职者的学历,所以,教育是一条可以较为容易达到企业要求的道路,因此,承载教育任务的童年也就尤为重要了。
综上所述,在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和经济体制下,以及在中国教育理念和传统不断传承的情况下,童年是不会消逝的。
以上便是我读了《童年的消逝》的一些想法和感受,感谢老师给我们这个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更能扩大我们的视野,由于个人的理论水平和阅读量有限,有些观点也只能是点到即止,有的想法还很幼稚,希望老师给予批评和指正。【1】 《娱乐至死》 p163 【2】 《娱乐至死》 p171 【3】 《娱乐至死》 p171 【4】 《娱乐至死》 p180 【5】 《娱乐至死》 p215 【6】 《娱乐至死》 p216 【7】 《娱乐至死》 p217~221 【8】 《娱乐至死》 p237篇二:《童年的消逝》读书报告
《童年的消逝》读书报告
《童年的消逝》一书由美国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所著,书中介绍了有关“童年”的历史,阐述了“童年”的产生、发展以及日益走向消逝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伴随着人类传播方式的变迁而完成的,信息与媒介与“童年”的起止相伴始终,文字、印刷、电视等都在“童年”的变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书从具体内容上划分为两个篇章,第一篇“童年的发明”主要表述“童年”这个概念的起源;具体地说,就是童年起初不需要存在,而后却发展成不可避免的存在。第二篇“童年的消逝”将我们置身于现代时空,企图揭示从谷登堡的印刷世界转换到塞缪尔·莫尔斯的电报密码世界,这个过程使童年作为一个社会结构已经难以为继,并且实际上已经没有意义。
第一章一个没有儿童的时代。过去希腊人对童年本质的看法虽然是模棱两可、迷惑不解,但还是一心一意的热衷教育。希腊人发明“学校“一词,意思是“闲暇”,是典型的雅典式的信仰,他们认为闲暇时,一个文明人自然思考和学习,但是当时他们的管教方法在现代人看来是一种折磨。尽管他们有学校,但希腊人还是对儿童心理学或者儿童养育大惑不解。总之,希腊人为我们预示了“童年“这个概念,他们虽然没有创造出童年,但是已经走得很近了,以至于2000年以后,当童年产生之时,我们便能识别它的希腊之源。而后,罗马借用希腊教育思想,发展出超越希腊思想的童年意识。罗马人开始把成长中的孩子同羞耻的观念联系起来,他们认为没有高度发展的羞耻心,童年便不可能存在。
随后历史的发展却是北方蛮人入侵,罗马帝国消亡,传统文化被神秘化,欧洲进入愚昧黑暗的中世纪时代。随之而来的是人的读写能力的消失,教育的消失,羞耻心的消失,最后是童年的消逝。在文学作品里,儿童的主要角色是死亡,通常是溺死、窒息而死或遭遗弃??当时大多数儿童不去上学,而是离家出走去干低下的粗活或当学徒。总之,中世纪童年的概念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当时没有识字文化的观念,没有教育的观念,没有羞耻的观念,这些都是中世纪童年不存在的原因所在。第二章印刷术和新成人。15世纪中叶,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符号世界,确立一个全新的成人概念,即成年人是指有阅读能力的人,新的成人概念不包括儿童在内,找到另外的一个世界就是童年。印刷术给予我们自我,是我们以独特的个体来思索和谈话,而这种强化了的自我意识便是最终导致童年开花结果的种子。童年经历了将近200年的时间成为西方文明中看上去不可逆转的特征。单有个人主义并不能产生童年,童年要求社会必须有一个将人划分为不同阶层的基础,因此另一个动因出现“知识差距”。而这也就意味着“文化人“已经诞生了,由于它的到来,儿童便留在了身后。当印刷术开始大行其道时,显然需要创造一个新型成年。自从有了印刷术,成年就变得需要努力才能挣下来,未成年人必须通过学习识字、进入印刷排版的世界,才能变成成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必须接受教育。因此,欧洲文明重新创造了学校,从而使童年的概念也变成社会必需的了。第三章童年的摇篮期。印刷术问世后的头50年被称作“摇篮时代”。而童年的摇篮期大约持续了200年。童年的进化发展并不平衡,凡是识字能力受到始终如一的高度重视的地方,就会有学校;凡是有学校的地方,童年的概念就能迅速发展。这样“童年”就成为了对某一阶段象征性成就的描述,婴儿期在掌握语言技能之后就结束了,童年是以学习阅读开始的。当童年的形态变得具体起来之后,现代家庭的形式也渐渐开始形成。创造现代家庭不可或缺的事件,是正规学校教育的发明和扩展。社会要求儿童接受长期的正规教育,这也就导致了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需要重新定位。
第四章童年的旅程。卢梭说:“儿童的知识和情感生活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我们必须要了解它,才能教育和培养儿童,而是因为童年是人类最接近‘自认状态’的人生阶段。”步入19和20世纪,童年概念有两组知识旋律构成,称为“洛克派“或”新教派“的童年概念,儿童是未成形的人,唯有通过识字、教育、理性、自我控制、羞耻感的培养,儿童才能改造成一个文明的成人。还有”卢梭派“或”浪漫主义派“的童年概念,未成形的儿童不是问题,问题完全出在畸形的成人。儿童拥有与生俱来的坦率、理解、好奇、自发的能力,但这些能力被识字、教育、理性、自我控制和羞耻感淹没了。19世纪末,弗洛依德出版《梦的解析》和杜威出版《学校和社会》,从而最终建立了本世纪有关童年问题的一切讨论所使用的话语模式。
第五章结束的开端。1850-1950年,这个阶段代表了童年发展的最高峰,儿童在社会、生活和法律等方面也都有了自己的地位,现代家庭真正的建立起来了。自从有了电视,信息等级制度的基础就崩溃了。人们在看电视,这对于成人和儿童、知识分子和劳动者、傻子和智者都没什么两样。电视向人们提供了一个相当原始而又不可抗拒的选择,因为它可以取代印刷文字的线性和序列逻辑的特征,所以往往是文字教育的严谨显得没有意义。电视所传播的信息是一种无需分辨使用权的形式,这就意味着电视节目不需要以“儿童”和“成人”来进行分类。所以说,电视腐蚀了童年和成年的分界线。电子媒介完全不可能保留任何秘密,如果没有秘密,童年这样的东西当然也就不存在了。第六章一览无余的媒介。电视是一种敞开大门的技术,不存在物质、经济、认知和想象力上的种种约束,6的岁儿童和60的岁成年人具备同等的资格来享受电视所提供的一切。电视是完美无缺的平等主义的传播媒介,胜过口语传播。这种状况最明显的结果是,它排除了世俗知识的排他性,因此也就排除了儿童和成人之间一个根本的不同。大多数情况下,社会角色的形成是由特定的信息环境的条件所决定的,童年的社会分类尤其如此。儿童是一个不知道成人所知道的某些信息的群体。中世纪时没有童年,因为让成人单独知道某些信息的手段并不存在。在古登堡的时代,这种手段开发出来了。在电视时代,它又消失了。
这意味着失落的远不止童年的“纯真”,因为童年的“纯真”常常用来在暗示童年的魅力在逐渐减少。中世纪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暴力冲动、性冲动和自我中心对儿童尤其危险,因为人们假设儿童尚不具备足够的自制力。因此,羞耻感无可估量的价值构成了儿童正规或非正规教育中珍贵而微妙的一部分。换句话说,儿童沉浸在一个充满秘密的世界里,心中充满神秘和敬畏的感情,他们最终会了解这个世界,但要通过成人分阶段地教他们如果将羞耻心转化为 一系列道德规范。正如文化创造了有等级的知识秩序一样,礼仪创造了有等级的社会秩序。儿童既要有识字的能力,又要懂得举止得体,才能赢得成年。
成年的权威和童年的好奇都失去了存在的依据,因为“羞耻”和”礼仪”是植根于秘密这个概念中的。儿童之所以好奇,是因为他们还不知道将要知道的东西,成人之所以有权威,是以为他们是知识的主要来源。权威和好奇之间存在微妙的平衡。现在的孩子比以往的任何时候都要消息灵通,他们知道长辈们知道的一切,这就意味着他们已经变成成人,或者至少像成人一样。当儿童有机会接触到从前秘藏的成人的信息的果实的时候,他们已经被逐出儿童这个乐园了。
第七章成人化的儿童。现代的成人概念多半是印刷的产物。由于电子媒介的出现,缩小了内涵的新的成人的定义开始出现。这个定义不把儿童排除在外,因此人生阶段的划分又进行了重新组合。在电视时代,人生有三个阶段:一端是婴儿期,另一端是老年期,中间我们可以称之为“成人化的儿童”。成人化的儿童可以定义为一个在知识和情感能力上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的成年人,尤其在特征上跟儿童没有显著区别。电视的出现使我们不必区分儿童和成人,因为电视本性是使智力趋向单一化。由于人类生长所依赖的符号世界在形式和内容上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尤其不要求儿童和成人的情感有任何区别,这样人生的两个阶段就不可避免的合二为一了。
第八章正在消失的儿童。媒介从自身的形式和背景上积极铲除童年概念,而且在内容上也呈现出降格的趋势。儿童和成人在趣味风格上越来越融合一气。
首先,儿童已经基本从媒体,特别是电视上消失了。流行艺术很少能逼真的描绘儿童。今天的电视上,根本不存在什么儿童歌曲。传统的童年模式在电视上消失,在电视广告上却尤其表现的淋漓尽致。儿童,无论有没有亢奋的性欲,一般都被不知羞耻的用来充当广告剧演员。儿童在电视上“成人化”的现象同样发生在电影里。在儿童文学方面,许多引起讨论的变化跟现代媒体的趋势一脉相承。
其次,在儿童形象方面,流行艺术正在经历一个需要迅速重新定位的问题。在过去的10年里,童装业经历了巨大的变化。过去毫不含糊的被认作是“儿童”的服装,现在已经基本杳无踪影了。我们目前正在经历一种时尚的倒退,在16世纪起通过衣着方式来辨别儿童的方法已经行不通了。随着儿童概念的减弱,童年的象征性标记也必然随之减弱。
再次,在饮食习惯上,当年轻人表示出一种倾向于拒绝使垃圾食品工业得名的伙食,这是他走向成年的标志,然而现在这个转向成年的标志已经完全无影无踪了。
还有一点尤为重要,儿童和成人的价值和风格正在融合为一体,最显著的症状表现在儿童的游戏方面。也就是说,儿童游戏正在消失。儿童游戏已经成为成人热切关心的事情,它已变得非常职业化,已不再是一个脱离了成人世界的世界。
正当服装、饮食、比赛和娱乐都朝着同一种风格迈进之时,语言也在劫难逃。年轻人的语言正在给予成年人更大的影响。随之而来的是,扎根于社会等级观念的礼仪实践和礼仪意义也相应下降了。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成人已经失去了大部分的权威和光环,尊敬年长者的想法也变得荒谬可笑。
现在,儿童犯罪的频率、残忍程度,以及立法机构对这种事情做出的反应,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除此之外,其他一些社会趋势也强化了儿童是微型成人的观念,例如:儿童间的性活动日益增加,少女怀孕概率日益上升,年轻人染上性病的的几率也稳步上升,年轻人吸毒问题也日益严重。
随着“成人化”的儿童正在兴起,“儿童化”的成人问题也日益严重起来。例如:作为主要社会公共机构的“老人院”的大量出现,年轻人的结婚率和生育率急剧下降,离婚率急剧上升,成人对养育儿童的责任感急剧下降。
通读全书,我作为一个刚刚走过童年不久的人,真的可以切实体会到书中所提及的种种现象和感受。现如今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相较于过去又复杂了许多,变化了许多,各种传播的媒介手段铺天盖地,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篇三:童年的消逝读书笔记 电子媒介的发展与童年的消逝
——《童年的消逝》读书笔记
摘要:
现代科技在短短的几百年间为人类创造了辉煌的文明,然而,在人们安享它带来的成果的同时,它也正在威胁着人类,特别是儿童的成长和发展。特别是包括电子媒介在内的现代科技,严重侵蚀着儿童本该单纯的思想和生活。当儿童被成人所主导的电子媒体淹没时,童年也在悄然消逝。
关键词:童年 电子媒介 娱乐节目 作者其人
尼尔?波兹曼(1931-2003),世界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生前一直在纽约大学任教。他在纽约大学首创了媒体生态学专业。直到2003年,他一直是文化传播系的系主任。2003年10月,波兹曼去世后,美国各大媒体发表多篇评论,高度评价波兹曼对后现代工业社会的深刻预见和尖锐批评。
波兹曼出版过20余部著作。他的主要著作包括《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技术垄断》、《教学:一种颠覆性的活动》(合作者:查尔斯?韦恩加特纳)、《教学:一种保存性的活动》、《诚心诚意的反对》、《疯狂的谈话,愚蠢的谈话》、《如何看电视》、《建造通向18世纪的桥梁:过去怎样改变未来》。其中《娱乐至死》和《童年消逝》已译成多种文字在许多国家出版。总述
世界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在于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写作出版的《童年的消逝》,与《娱乐至死》、《技术垄断》一起,构成其著名的“媒介批评三部曲”,享誉世界。在《童年的消逝》一书中,作者运用其对心理学、历史学、语义学和麦克卢汉学说的深刻见解以及常识,从社会学角度来研究童年,把童年看做一种社会产物来探寻其产生以及消逝。
童年存在的意义,不只是在于它作为生命的一个自然生长阶段的意义,而更 1重要的是它作为一个人的生命完整存在的文化意义和精神意义。童年之所以对
整个人类而言具有极大的魅力,很大程度上与自然生理年龄无关,最主要的在于其纯真烂漫的天性,在于儿童具有无限的想象力。在儿童的天地中,蕴藏着一种了解、征服世界的原始力量和无畏冲动。但是,当童年的想象力、好奇心和社会情感被电子煤体所左右、遏制、淹没时,人类的进步也很令人担忧。童年概念的出现 尼尔·波兹曼认为,在中世纪,书写材料的匮乏以及由于阅读仅局限在以“抄书一族”为代表的特权阶级之中,引起人们理解字母的能力丧失,进而导致了社会识字文化的缺失;口头交往使得儿童、成人概念没有任何差别,进而导致了教育观念的缺失;与现代社会完全不同的人际关系、情感生活的结构和特征,导致了羞耻观念的缺失。这一切都导致了在中世纪根本没有儿童成长发展的概念,也就没有“童年”的概念——那是“一个没有儿童的时代”。“童年”作为一种社会结构和心理条件,大约在16世纪随着印刷术的发明而产生:希腊人“预示”了童年这个概念;罗马人借用希腊人的教育思想,发展出超越希腊思想的童年意识;16世纪,印刷术出现。印刷文化给予个体以自我意识,使人以独特的个体来思索和谈话,而强化了的自我意识是导致童年开花结果的种子。童年的概念是一种社会必需,需要通过识字、印刷排版和接受教育才能发展成为成人的概念。
总之,波兹曼认为,童年理念能否存在主要取决于当时社会的大众媒介形式。他提出了两个相应的命题:印刷媒介有效地将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相隔离,印刷术创造了成年人的新定义——成人是指有能力阅读的人。相应的,儿童则指欠缺阅读能力的人。儿童必须接受教育,才能成为成熟的成人,这就产生了关于儿童的概念。其次,印刷术的发明起到了将成人与儿童隔离开来的作用,使儿童无法了解成人的、社会的秘密。对于儿童来说,最大的秘密是性,其次是金钱、暴力、疾病、死亡、社会关系等等。印刷术大大限制了儿童了解社会秘密的可能性。当儿童渐渐长大,成人将按其发展阶段逐步透露这些秘密。
换言之,童年概念的出现是由于童年和成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成人掌握了大量儿童未曾知晓的信息和知识。
童年概念的消逝
然而,随着电子媒介,尤其是电视的出现,使童年概念诞生的符号环境缓慢地、不易察觉地开始瓦解,因此,童年的概念再一次变得模糊不清。
与文字符号相比,图画、图像是认知上的退化。电视要求观众必须在瞬间内理解画面意义而不是延后分析解码,这就要求观众去感觉,而非去思考。电视提供了一种相当原始而有难以抗拒的选择,因为它取代了印刷文字的线性和序列逻辑的特征,也让精英话语权边缘化现象在某些场合发生。每个人都有机会观看电视。正是电视所具有的这种“没有分别的可接近性”,彻底腐蚀了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分界线。电视不要求它的观众通过学习来掌握这种观看的技能,也不要求读者具备复杂的心智技能,这导致其结果就像心理学家说的那样:儿童难以成长为成熟的成人,而成人则开始儿童化。2 同时,波兹曼认为,电子媒介的传播速度飞快,使信息脱离时空,远远超出书写和印刷文字的传播能力,把受众带入一个同时性和瞬间性的世界;信息数量激增,使曾经被称作“羞耻”和“禁忌”的秘密被大量挖掘并一览无余地展现;信息形式突变,使传播信息强化了散漫,强化了呈现,强化了感性与审美,从而弱化了集中、弱化了提议、弱化了理性与思考。3性、暴力、死亡等过去只属于成人世界的秘密逐渐迅速、平等地被揭穿,儿童在服装、饮食、游戏、想法、语言及礼仪方面与成人逐渐高度一致,因此,电视模糊了成人与儿童的界限。随着2 《 从<娱乐至死>到<童年的消逝>——网络是否模糊了儿童与成年的界限》.[j].《新闻世界》.刘蕙.儿童犯罪、早孕、吸毒等比率的急速提高,因此,波兹曼疾呼:童年正在消逝——“童年的消逝,也正是因为儿童和成人共享了信息。”4 电视娱乐节目加速了童年的消逝
自从人类从印刷时代进入电子时代,随着传播媒介性质的变化,从印刷时代开始的精英文化逐渐被大众文化所取代。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指出:“童年是人造的,不是天然存在的。”在作者看来,印刷术的出现让识字教育成为必需。如果要加入成年人的行列,就必须要进学堂,培养阅读能力——在印刷时代,是否具有阅读能力,是区分成人和儿童的最主要标准。
然而,随着电子时代的到来,童年与成人之间的界限又变得模糊了。“童年”本应被看做是一种社会性的建构,而社会角色的形成是由于特定的信息环境的条件所决定的。所以,儿童本应是一个不知道成人世界某些信息的群体。但是,由于电视的外在形式和符号形式不具排他性,因而,儿童可以直接从电视上获取本该属于成人知晓的知识和内容,如成人暴力、道德无能、性秘密等。而所有这些信息,通过电视的传播,已然成为了公开的秘密,成为了儿童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从而加速了儿童的社会化过程。
“我们的文化会忘记它需要童年的存在,这是不可想象的。”尼尔·波兹曼曾对媒体时代电视文化做出预言,“但是,它已经要忘记儿童需要童年了”,纵观电视节目,娱乐无疑在加速这一过程——“当今的信息环境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儿童已经基本上从媒体上尤其是电视上消失了。儿童和成人,他们在各自的兴趣、语言、服装上的表现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5 不论是《星光大道》、《非常6+1》,还是《中国达人秀》等真人秀节目,其中都不乏有儿童参与其中。尽管透过电视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张稚气未脱的面庞,但由于节目制作者仅仅以保证收视率、吸引大众注意力、极力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刻意迎合观众猎奇心理,不惜一切代价包装儿童,使其舞姿热辣妩媚、装扮时尚性感、表达老道成熟。而这一切都与受众的正常认知——儿童是天真、单纯的代表——产生了极强反差。很明显,电视娱乐节目使儿童沦为了成人娱乐的对象。
而这一现象也将产生严重的社会影响。
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一书中指出:“电视的一览无余的特性使成人世界不再拥有秘密,成人与儿童都变成了‘大众社会人’。电视图像能够直接迎合人的感性需求,满足人们追求新奇的欲望。然而不断变换的图像产生连续的、通常也是强烈的视觉冲击,使观者的注意力多集中于事物表象,来不及作深度的思考,而容易被它们牵着鼻子走。” 儿童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电视提供的未经任何分类的各种信息是儿童模仿的直接来源。电视在儿童童年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电视传播的信息具有普遍性,并不区分受众年龄。真人秀节目中儿童选手的频繁出现,使得儿童不再是坐在电视机前被动接受信息的受众,他们积极地参与着信息的传播,对其他收看节目的儿童起着“榜样性”的带头作用。6 电视选秀节目带领儿童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儿童可以被4 5《戴金花.现代童年的消逝及原因》.[j].《现代教育论丛》,2010,(2)《从真人秀节目看童年的消逝》.[j].《青年记者》.陈沉.2011.4中 塑造成多才多艺的人,也可以被贴上“神童”的标签。一旦成名,会有更多的人认识他们,获得或许熟悉、或许陌生的人的赞许,以此满足儿童的虚荣心,甚至可以接拍广告、电视剧、电影,出席各种商业活动,提前告别童年生活,加入成人行列。然而,儿童成长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开始形成的主要阶段。一旦侵染上所处的社会文化氛围的不良影响,会使得使儿童对于人的价值的评判标准更加局限。真人秀节目或者娱乐节目并不是要排斥儿童的参与,而应该确保正确的参与形式和评价标准,不应该以儿童的反差表演为标准。越不符合儿童身份年龄的表演内容,越是能得到肯定和追捧这一标准应该被终止。儿童不是可以任人娱乐的玩偶,儿童特有的童趣也不是娱乐工具,对孩子的尊重是成人的责任。在娱乐化的信息时代中,我们呼唤童年的回归,童真的回归。7篇四:读书报告2 《童年的消逝》
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读后感
现实的大学和理想中有着太大的差距,想象中的大学校园是丰富多彩的,是张扬个性的,可是如今的大学让我最深的感受却是孤独——内心的孤独。这种落差让我总是情不自禁的回忆着我的童年。当我看到书单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本《童年的消逝》。这本书写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虽然已经过去20多年的时间,作者尼尔波兹曼在书中的大胆预见,如今正在被以美国为代表的社会现实一一印证,而且“那时所发生的一切,现在仍然在发生。只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该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包括印刷术、电报、广播、电视在内的媒介如何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世界和周围的生活。作者以“童年”这一诞生历史并不久远的社会概念为考察对象,详细探寻了它的起源、产生、兴盛,及至目前正在消失的历程,其间综合运用了他对语义学、心理学、历史学和麦克卢汉学说的深刻见解以及常识。全书的主题作者概括为:“美国文化敌视童年的概念。” 《童年的消逝》里作者一方面赞美童年的天真无邪、可塑性和好奇心,一方面指出童年是印刷术的一个“发明”,一方面却又哀叹电子媒介的出现如何使这个书本化的童年土崩瓦解。其中的曲曲折折翻来覆去之处,反映出老先生的矛盾心态,也算是媒介研究者的通病:对待技术、制度、文化,很想三碗水端平——却又 随着传播媒介的变化,我们的童年也在发生着变化。从印刷术发明之日起,读书成了一个人的事情,以前一人读而带着大家一起读的景象不存在了,一人在台上说书,台下的人津津有味的听着的景象越来越少。印刷术的发明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改变不是一句两句话能说清楚的。波兹曼认为,印刷术的发明带来了人类思维的革命。在印刷文化下,书本内容的线性有序排列,注重内在逻辑,其结果是训练出人的理性逻辑思维能力。印刷文字也要求人的持久的注意力。而在电视文化时代,作为视觉媒介的电视,每小时播放1200个图像,动感刺激,满足的是人的感官和供人娱乐。它造就了人们短暂的注意力,不连贯的思维,以及纯粹感性的反映。总觉得手不够用。可见波兹曼最耿耿于怀的是电视媒介的出现。他认为,电视是一种“象形媒介”、“视觉媒介”,而不是“语言媒介”,“虽然人们在电视上听得到语言,虽然语言有时也确实重要,但正是图画在主宰观众的意识,传播最关键的意思。”[12]既然电视主要以图像方式传递信息,那么它“向人们提供了一个相当原始而又不可抗拒的选择,因为它可以取代印刷文字的线性和序列逻辑的特征,所以往往使文字教育的严谨显得没有意义。看图片不需要任何启蒙教育。”“看电视不仅不需要任何技能,而且也不开发任何技能。”这样,势必会模糊儿童与成人间的界线,使得电视时代的人生简化为三个阶段:“一端是婴儿期,另一端是老年期,中间我们可以称之为?成人化的儿童?。”而更为关键的问题是,电视具有可怕的“催眠”作用,它会毫不留情地使人们的理智和情感越来越迟钝。“电视上播出的所有事件完全缺乏历史背景或其他相关的背景知识,并且以如此支离破碎和连篇累牍的方式播映,结果是这些新闻像缺乏明显特征的溪流从我们的头脑中洗刷过去。的确,电视媒介的出现对童年的影响非常之大,听爸爸说他们小时候家长工作都很忙,他们放学后就和小朋友在院子里疯跑,打闹,玩的不亦乐乎,直到爷爷奶奶叫他回家吃饭。可是我们的童年却不一样,伴我们一起长大的是黑猫警长,是汤姆和杰瑞,是海尔兄弟,是百变小樱。我们对邻居家的小孩很陌生,对楼下流浪的小猫只是匆匆一撇然后留下一句小猫真可怜。幼时的我们也许会忘记家长的生日,会忘记家里的电话号码,但我们一定不会忘记动画片开演的时间。没错,我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成人化儿童”,面对电视、网络的狂轰乱炸,我曾不屑于阅读纸质书籍。现在,在海量信息良莠不齐的世界里,我时常感到无助与无力,于是想回归传统,重读纸质的经典书籍,以此找回失落的灵魂。但我想我是拥有童年的,甚至现在我也没有进入成人阶段,这也不是自吹自擂。因为没有承担家庭责任,没有工作,浑浑噩噩尽可能吸取更多的知识。我讨厌为了工作而得到教育的目前学校教育方式,但是我真正的7岁开始的童年就是在应试教育中度过的。虽然也受到了电视文化的毒害,我想我还是属于拥有童年的一代。我看完这本书最重要的收获,是突然发现原来童年是人造的,不是天然存在的。印刷术之前,儿童只是微型成人,是要早早去学徒,去干农活,去生养后代的。印刷术让识字教育成为必需,于是迈向成年的道路,必要进学堂,进行思维、礼仪的包装,才获准进入成人的秘密大花园。电子时代来临,媒介被电视垄断,童年与成人的界限又模糊起来
波兹曼在书里阐述的“儿童化”的成人,这是伴随“成人化”的儿童而兴起的。儿童的言行举止因为电视媒体无原则的信息民主,过早地与成人无差别。而电视这种画面信息读取的形式,使它只能提供“12岁儿童的心智”的节目,并且波兹曼觉得它“不可能设计出其他智力层次的节目”。童年作为生命的重要阶段,这种理论说起来实在有点冷酷。较温和的表现形式可以是电影。杨德昌,他的《海滩的一天》有这样的台词:“我们读过那么多的书,小时候,一关一关的考试,为什么没有人教过我们,该怎样去面对这样重要的难题。不管是小说,还是电影,总是以两个人结婚以后都是圆满的大结局。大结局以后呢?没有人教过我们。” 杨德昌还是心软的,他觉得还是应该找到办法让婚姻维系下去,也许还可以找到人来“教我们”。如果按照波兹曼的理论,既然成人不能长大,那么就游戏下去,分与合不过是一次简单的游戏过程。圆满的大结局以后如果不好过,那么就不过。这让我觉得,童年的消逝对个人生活的幸福,也有着可怕的影响。
在书的最后一章《六个问题》中,波兹曼自问:“有没有一种传播技术具备某种潜能,足以保持童年存在的需要?”他自答:“唯一具备这种能力的技术是电脑。为了设计电脑编程,人们基本上必须学习一种语言,这意味着人们必须掌握复杂的分析技能,类似于一个完全有文化的人需要具备的技能。” 波兹曼低估了电脑技术的发展,高估了电脑的文化属性。实际情形是,电脑以及以电脑为基础的网络,比电视更加娱乐至死。波兹曼那样回答,是因为当时仅有“xerox star”这样一个还不成熟的图形界面操作系统问世,而苹果的 lisa office system 1还要等一年,微软的windows 1.0还要等三年才面世。如今图形界面发达到苹果的单键鼠标也能操控自如,电脑编程也仅仅成为一种特殊的高科技技术工种。,可叹波兹曼2003年去世,没有就网络时代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如今的网络世界隐匿了真实的社会身份,所以男不男、女不女、老不老、小不小成了寻常状态。与电视相比,童年在互联网上消逝得更快。不知怎地,我比波兹曼乐观一点点,因为“学习,不仅仅是从书本上学习”,互联网的互动性质使自主学习具有技术的可能性。与其说童年消逝,不如说是童年转型,再者说了,那个阅读的由家长过度保护的童年也不一定就那么美好。在我们的时代里,养蚕是种游戏,近日听说邻居家的小儿子在家中电脑里养病毒玩呢,我琢磨着这是新型养蚕游戏。可见,21世纪的媒介世界无疑将日益纷繁、复杂多变,无论媒介技术如何发展演进,媒介与人、与特殊的社会阶层(如儿童)、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会始终是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具有重大的社会现实意义。沿着尼尔?波兹曼教授给我们开辟的一条新路,让我们对媒介变迁中的人类社会给予更多人性的关照。
第二篇:《童年的消逝》读书报告
《童年的消逝》读书报告
《童年的消逝》一书由美国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所著,书中介绍了有关“童年”的历史,阐述了“童年”的产生、发展以及日益走向消逝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伴随着人类传播方式的变迁而完成的,信息与媒介与“童年”的起止相伴始终,文字、印刷、电视等都在“童年”的变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书从具体内容上划分为两个篇章,第一篇“童年的发明”主要表述“童年”这个概念的起源;具体地说,就是童年起初不需要存在,而后却发展成不可避免的存在。第二篇“童年的消逝”将我们置身于现代时空,企图揭示从谷登堡的印刷世界转换到塞缪尔·莫尔斯的电报密码世界,这个过程使童年作为一个社会结构已经难以为继,并且实际上已经没有意义。
第一章一个没有儿童的时代。过去希腊人对童年本质的看法虽然是模棱两可、迷惑不解,但还是一心一意的热衷教育。希腊人发明“学校“一词,意思是“闲暇”,是典型的雅典式的信仰,他们认为闲暇时,一个文明人自然思考和学习,但是当时他们的管教方法在现代人看来是一种折磨。尽管他们有学校,但希腊人还是对儿童心理学或者儿童养育大惑不解。总之,希腊人为我们预示了“童年“这个概念,他们虽然没有创造出童年,但是已经走得很近了,以至于2000年以后,当童年产生之时,我们便能识别它的希腊之源。而后,罗马借用希腊教育思想,发展出超越希腊思想的童年意识。罗马人开始把成长中的孩子同羞耻的观念联系起来,他们认为没有高度发展的羞耻心,童年便不可能存在。
随后历史的发展却是北方蛮人入侵,罗马帝国消亡,传统文化被神秘化,欧洲进入愚昧黑暗的中世纪时代。随之而来的是人的读写能力的消失,教育的消失,羞耻心的消失,最后是童年的消逝。在文学作品里,儿童的主要角色是死亡,通常是溺死、窒息而死或遭遗弃„„当时大多数儿童不去上学,而是离家出走去干低下的粗活或当学徒。总之,中世纪童年的概念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当时没有识字文化的观念,没有教育的观念,没有羞耻的观念,这些都是中世纪童年不存在的原因所在。
第二章印刷术和新成人。15世纪中叶,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符号世界,确立一个全新的成人概念,即成年人是指有阅读能力的人,新的成人概念不包括儿童在内,找到另外的一个世界就是童年。印刷术给予我们自我,是我们以独特的个体来思索和谈话,而这种强化了的自我意识便是最终导致童年开花结果的种子。童年经历了将近200年的时间成为西方文明中看上去不可逆转的特征。单有个人主义并不能产生童年,童年要求社会必须有一个将人划分为不同阶层的基础,因此另一个动因出现“知识差距”。而这也就意味着“文化人“已经诞生了,由于它的到来,儿童便留在了身后。当印刷术开始大行其道时,显然需要创造一个新型成年。自从有了印刷术,成年就变得需要努力才能挣下来,未成年人必须通过学习识字、进入印刷排版的世界,才能变成成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必须接受教育。因此,欧洲文明重新创造了学校,从而使童年的概念也变成社会必需的了。
第三章童年的摇篮期。印刷术问世后的头50年被称作“摇篮时代”。而童年的摇篮期大约持续了200年。童年的进化发展并不平衡,凡是识字能力受到始终如一的高度重视的地方,就会有学校;凡是有学校的地方,童年的概念就能迅速发展。这样“童年”就成为了对某一阶段象征性成就的描述,婴儿期在掌握语言技能之后就结束了,童年是以学习阅读开始的。当童年的形态变得具体起来之后,现代家庭的形式也渐渐开始形成。创造现代家庭不可或缺的事件,是正规学校教育的发明和扩展。社会要求儿童接受长期的正规教育,这也就导致了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需要重新定位。
第四章童年的旅程。卢梭说:“儿童的知识和情感生活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我们必须要了解它,才能教育和培养儿童,而是因为童年是人类最接近‘自认状态’的人生阶段。”步入19和20世纪,童年概念有两组知识旋律构成,称为“洛克派“或”新教派“的童年概念,儿童是未成形的人,唯有通过识字、教育、理性、自我控制、羞耻感的培养,儿童才能改造成一个文明的成人。还有”卢梭派“或”浪漫主义派“的童年概念,未成形的儿童不是问题,问题完全出在畸形的成人。儿童拥有与生俱来的坦率、理解、好奇、自发的能力,但这些能力被识字、教育、理性、自我控制和羞耻感淹没了。19世纪末,弗洛依德出版《梦的解析》和杜威出版《学校和社会》,从而最终建立了本世纪有关童年问题的一切讨论所使用的话语模式。
第五章结束的开端。1850-1950年,这个阶段代表了童年发展的最高峰,儿童在社会、生活和法律等方面也都有了自己的地位,现代家庭真正的建立起来了。自从有了电视,信息等级制度的基础就崩溃了。人们在看电视,这对于成人和儿童、知识分子和劳动者、傻子和智者都没什么两样。电视向人们提供了一个相当原始而又不可抗拒的选择,因为它可以取代印刷文字的线性和序列逻辑的特征,所以往往是文字教育的严谨显得没有意义。电视所传播的信息是一种无需分辨使用权的形式,这就意味着电视节目不需要以“儿童”和“成人”来进行分类。所以说,电视腐蚀了童年和成年的分界线。电子媒介完全不可能保留任何秘密,如果没有秘密,童年这样的东西当然也就不存在了。
第六章一览无余的媒介。电视是一种敞开大门的技术,不存在物质、经济、认知和想象力上的种种约束,6的岁儿童和60的岁成年人具备同等的资格来享受电视所提供的一切。电视是完美无缺的平等主义的传播媒介,胜过口语传播。这种状况最明显的结果是,它排除了世俗知识的排他性,因此也就排除了儿童和成人之间一个根本的不同。大多数情况下,社会角色的形成是由特定的信息环境的条件所决定的,童年的社会分类尤其如此。儿童是一个不知道成人所知道的某些信息的群体。中世纪时没有童年,因为让成人单独知道某些信息的手段并不存在。在古登堡的时代,这种手段开发出来了。在电视时代,它又消失了。
这意味着失落的远不止童年的“纯真”,因为童年的“纯真”常常用来在暗示童年的魅力在逐渐减少。中世纪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暴力冲动、性冲动和自我中心对儿童尤其危险,因为人们假设儿童尚不具备足够的自制力。因此,羞耻感无可估量的价值构成了儿童正规或非正规教育中珍贵而微妙的一部分。换句话说,儿童沉浸在一个充满秘密的世界里,心中充满神秘和敬畏的感情,他们最终会了解这个世界,但要通过成人分阶段地教他们如果将羞耻心转化为
一系列道德规范。正如文化创造了有等级的知识秩序一样,礼仪创造了有等级的社会秩序。儿童既要有识字的能力,又要懂得举止得体,才能赢得成年。
成年的权威和童年的好奇都失去了存在的依据,因为“羞耻”和”礼仪”是植根于秘密这个概念中的。儿童之所以好奇,是因为他们还不知道将要知道的东西,成人之所以有权威,是以为他们是知识的主要来源。权威和好奇之间存在微妙的平衡。现在的孩子比以往的任何时候都要消息灵通,他们知道长辈们知道的一切,这就意味着他们已经变成成人,或者至少像成人一样。当儿童有机会接触到从前秘藏的成人的信息的果实的时候,他们已经被逐出儿童这个乐园了。
第七章成人化的儿童。现代的成人概念多半是印刷的产物。由于电子媒介的出现,缩小了内涵的新的成人的定义开始出现。这个定义不把儿童排除在外,因此人生阶段的划分又进行了重新组合。在电视时代,人生有三个阶段:一端是婴儿期,另一端是老年期,中间我们可以称之为“成人化的儿童”。成人化的儿童可以定义为一个在知识和情感能力上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的成年人,尤其在特征上跟儿童没有显著区别。电视的出现使我们不必区分儿童和成人,因为电视本性是使智力趋向单一化。由于人类生长所依赖的符号世界在形式和内容上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尤其不要求儿童和成人的情感有任何区别,这样人生的两个阶段就不可避免的合二为一了。
第八章正在消失的儿童。媒介从自身的形式和背景上积极铲除童年概念,而且在内容上也呈现出降格的趋势。儿童和成人在趣味风格上越来越融合一气。
首先,儿童已经基本从媒体,特别是电视上消失了。流行艺术很少能逼真的描绘儿童。今天的电视上,根本不存在什么儿童歌曲。传统的童年模式在电视上消失,在电视广告上却尤其表现的淋漓尽致。儿童,无论有没有亢奋的性欲,一般都被不知羞耻的用来充当广告剧演员。儿童在电视上“成人化”的现象同样发生在电影里。在儿童文学方面,许多引起讨论的变化跟现代媒体的趋势一脉相承。
其次,在儿童形象方面,流行艺术正在经历一个需要迅速重新定位的问题。在过去的10年里,童装业经历了巨大的变化。过去毫不含糊的被认作是“儿童”的服装,现在已经基本杳无踪影了。我们目前正在经历一种时尚的倒退,在16世纪起通过衣着方式来辨别儿童的方法已经行不通了。随着儿童概念的减弱,童年的象征性标记也必然随之减弱。
再次,在饮食习惯上,当年轻人表示出一种倾向于拒绝使垃圾食品工业得名的伙食,这是他走向成年的标志,然而现在这个转向成年的标志已经完全无影无踪了。
还有一点尤为重要,儿童和成人的价值和风格正在融合为一体,最显著的症状表现在儿童的游戏方面。也就是说,儿童游戏正在消失。儿童游戏已经成为成人热切关心的事情,它已变得非常职业化,已不再是一个脱离了成人世界的世界。
正当服装、饮食、比赛和娱乐都朝着同一种风格迈进之时,语言也在劫难逃。年轻人的语言正在给予成年人更大的影响。随之而来的是,扎根于社会等级观念的礼仪实践和礼仪意义也相应下降了。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成人已经失去了大部分的权威和光环,尊敬年长者的想法也变得荒谬可笑。
现在,儿童犯罪的频率、残忍程度,以及立法机构对这种事情做出的反应,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除此之外,其他一些社会趋势也强化了儿童是微型成人的观念,例如:儿童间的性活动日益增加,少女怀孕概率日益上升,年轻人染上性病的的几率也稳步上升,年轻人吸毒问题也日益严重。
随着“成人化”的儿童正在兴起,“儿童化”的成人问题也日益严重起来。例如:作为主要社会公共机构的“老人院”的大量出现,年轻人的结婚率和生育率急剧下降,离婚率急剧上升,成人对养育儿童的责任感急剧下降。
通读全书,我作为一个刚刚走过童年不久的人,真的可以切实体会到书中所提及的种种现象和感受。现如今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相较于过去又复杂了许多,变化了许多,各种传播的媒介手段铺天盖地,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每一个
角落,而网络早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却也是最危险的一部分。现在的儿童身边存在着许许多多的诱惑和迷茫,网络已经将儿童的世界和成人的世界连成一体,现在的信息开放程度是过去不可想象的,只要你想知道什么,网络上就一定可以找到,所以就更不可能有什么秘密可言了。
正是因为如此,现在的儿童根本不可能生活在一个单纯简单的童年环境里,如果已经失去了那好似白纸一般的心灵,那么童年又怎会是童年了。所以说,作为成人的我们不能以自己是视角去审视儿童,更不能试图将我们的想法强加于他们之上,因为他们不属于成人的世界,而我们也不属于儿童的世界。就让我们为儿童保留一个值得回忆的童年吧,这样他们的人生才不会痛失最美好的那一段旅途。
第三篇:读书报告1《童年的消逝》
北京印刷学院
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读书报告
我用了一个星期读完了《童年的消逝》这本书,正如本书的作者尼尔波兹曼自己叙述的那样“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表述‘童年’这个概念的起源;具体地说,就是童年起初不需要存在,而后却发展成不可避免的存在,它们各自的传播条件是什么。第二部分将我们置身于现代时空,企图揭示从谷登堡的印刷世界转换到塞缪尔莫尔斯的电报密码世界,这个过程使童年作为一个社会结构已
【1】经难以为继,并且实际上已经没有意义。”
尼尔波兹曼从历史的角度,按照时间的顺序追根溯源,查找童年、儿童产生的源头,并结合时代特征以及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背景,解释童年在历史中从无到有、从没有意义到举重若轻,而今又从有到无、从必需到模糊存在的原因,期间,各种例证层出不穷,可见涉猎之广泛。本书中有一股浓烈的历史感和亲切感,各个时代的伟人、历史著作、小册子等等,一个接着一个的跳入视线,那些时代就一下子立体了起来,不再是枯燥无味的说教和书本里泛黄的书页,例证和说理相结合,有理有据,虽然有的时候大量的例子充斥眼前,有一种眼花缭乱的感觉,但是,正是这些例证让这本书变得有血有肉。
然而,我平时并不常读这种书,或许是我不太习惯外国人的叙事方式,通读下来有一种头晕脑胀的感觉,大量的例证和人名让我的眼睛和大脑不堪重负,虽然作者有分章节,但是,章节内部还是有些乱,另外,作者的有些观点和例证落后于现在我们所处的信息时代,所以,在后面的部分中还有自己的观点想要表达。
一、尼尔波兹曼对童年的看法
(一)童年的产生
尼尔波兹曼认为,希腊人可能对童年的本质的看法模棱两可,甚至迷惑不解,但是希腊人热衷于教育,办学校,可以说是希腊人向我们预示了“童年”这个概念。而后罗马人把握了“没有高度发展的羞耻心,童年便不可能存在【2】”这个精髓,从而揭示了童年定义的部分含义,即童年需要回避成人的秘密,尤其是性秘密【3】。然而随着历史的更迭,社会识字文化消逝近1000年,阅读也随之沉寂了,通过阅读人们能够探索由非自然符号整理和记录的文化秘密,也就是说阅读是儿童和成人的分水岭,然而口语文化占据主流,人们生活在没有文字的世界里,成人和儿童的界限开始模糊不清。
(二)童年的兴盛
在英国,很早便有了“童年”这一概念,这与其新的传播环境息息相关。印刷机的出现和社会识字文化的兴起,创造了新的成年定义:即成年人是指有阅读能力的人,童年的定义也随之更新:即儿童是指没有阅读能力的人【4】。这样就使儿童从成年人的世界中区分开来,儿童需要一个新的世界让他们安身,于是,童年就迈上了历史的舞台。有了印刷术,未成年人需要通过学习知识,来进入印刷排版的世界,才能变成成人,为此,他们必须接受教育,欧洲又再度重建了学校,从而使童年的概念成为社会必需的了。
(三)童年的旅程
童年在英国重生,然而,英国高度发展的工业化是童年的劲敌,由于对劳动力的迫切需求,儿童作为廉价劳动力被利用„„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童年依旧坚强,这住要归功于一下几个原因:
1、英国的中、上阶级使这个概念保存下来,并悉心培养和扩展【5】;
2、在欧洲范围内兴起倡导一个人性化的童年的潮流,部分是由于政府增强了对儿童福利的责任意识【6】;
3、洛克和卢梭的知识性影响【7】,以上三点推进了童年的理论,使得没有人怀疑儿童与成人不同,没有人怀疑儿童必须努力达到成年,没有人怀疑儿童成长的责任在与成人。
(四)童年的消逝
作者认为童年消逝的主因有两个:
1、电报使信息变得无法控制,原本属于家庭和学校的信息控制权被剥夺;
2、电子媒介,尤其是电视,侵蚀了童年和成年的分界线,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因为理解电视的形式不需要任何训练;第二,因为无论对头脑还是行为,电视都没有复杂的要求;第三,因为电视不能分离观众【8】。电子媒介完全不可能保留任何秘密,如果没有秘密,童年这样的东西当然也不存在了。
总之,作者认为人类传播方式的变迁在“童年”的变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对于尼尔波兹曼观点的补充
(一)新的传播环境进一步瓦解童年和成年的分界线
尽管作者已经预料到人类还会有新的发明创造,但是由于作者受年代的限制,只是描述了电视出现并风靡的传播环境。现在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网络时代,人们可以通过各种终端登陆网络,这使得儿童获取信息的屏障已降至最低,儿童获取信息的渠道和能力并不逊色于成人,而且,由于儿童天生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使得儿童掌握新技术、接受新事物的速度比成人快,所以,成人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已经没有秘密可言,儿童和成人在信息面前已经是平等的了。
(二)成人化的儿童和儿童化的成人的极端发展
新的媒介环境下,儿童和成人可获得的信息量是均等的,儿童被毫无保留的暴露在各种信息之下,这使得儿童过早的接受了成人的信息和秘密,儿童的价值和风格正逐步与成人的价值和风格相融合、趋同,甚至儿童拥有的信息量正逐步超过成人,这使儿童开始反抗成人的权威,厌烦成人(父母)的说教,与其和成人(父母)交流更愿意在网上聊天或者玩游戏,网络集合了之前媒介的所有特点,相比电视,网络虚拟空间对儿童的吸引力更大,网络所包含的信息量更是海量,这使得儿童“成人化”的程度会大幅度加深,甚至极端化发展,近年来,未成年犯罪率和流浪儿童数量的上升与此有很大的关系。无论是电视还是网络,信息所呈现的深度是面对大众的,所以,成人对信息的理解和判断能力在信息深度逐步向浅层次发展的过程中而退化,成人的“儿童化”也在加深。
三、对尼尔波兹曼看法的批判
在我看来,尼尔波兹曼的看法不免有些片面,这与他本身所处的时代和国家有关。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历史非常短的国家,更是一个纯粹的现代化国家,并不像中国一样有历史厚重感和沿袭了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和思想内涵,没有渗透至每个人血肉之中的文化和认知,殊不知正是这种历史的传承使得教育的思想深深植根于每个人的成长中,使得中国的教育传统一直传承至今并难以改变,所以,从长远来看,童年在中国是不会减弱的,详细的原因会在下一个部分进行详细解释说明。另外,受交通和传播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作者只能针对自己所在的国家和自己知道的历史文献进行研究,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如果他知道还有中国这样一片适合“童年”生长的沃土,想必他就能得出一个防止童年消逝的原因——历史的传承,而这恰恰是他没有接触过的。
四、中国式“童年的消逝”
我认为,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在中国童年是不会消逝的,甚至不会减弱。这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决定的:
1、历史因素:中国自隋炀帝时期建立科举制至明清时期发展至鼎盛,科举制度成为广开言路,招贤纳士的重要方式,平等的给予了
身份低微但是有能力的贫苦大众进入高层的机会,使得他们能够一朝翻身跻身上位,可以说科举制度在历史的进程中为普通人提供了一条通往上层阶级的捷径,同样的,现行的高考制度延续了这样的思想,分数的高低直接与大学的师资水平、就业和薪酬挂上了关系,所以,在这种“读书能够改变命运”信念的驱使下,成人是不会对儿童的教育有所松懈,成人会利用一切手段保持权威使儿童接受自己的教育理念,至此儿童不得不接受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儿童便和成人区分开来,童年作为接受教育的阶段自然也会成为社会必需,进而受到高度的重视;
2、现行的教育体制:虽然高考不再是成长过程中的独木桥,但是,高考依旧是是衡量一个儿童所受教育程度、文化素质和综合素养的主要标准,同时,高考依旧是主流的教育和选拔人才的方式,对于贫困山区和落后地区的儿童,唯有读书高考这一条路才能走出大山,见一见外面的世界,所以,现行的教育体制迫使成人重视教育;
3、经济体制和市场需求: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是市场经济,供给与需求是相对应的,同样的,大学培养的人才也是面对市场,大学中设立的专业是与需求和就业相关的,接受大学教育就是为了日后的就业和生存,而且,大部分的企业在招聘时会明确要求求职者的学历,所以,教育是一条可以较为容易达到企业要求的道路,因此,承载教育任务的童年也就尤为重要了。
综上所述,在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和经济体制下,以及在中国教育理念和传统不断传承的情况下,童年是不会消逝的。
以上便是我读了《童年的消逝》的一些想法和感受,感谢老师给我们这个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更能扩大我们的视野,由于个人的理论水平和阅读量有限,有些观点也只能是点到即止,有的想法还很幼稚,希望老师给予批评和指正。【1】 《娱乐至死》 P163
【2】 《娱乐至死》 P171
【3】 《娱乐至死》 P171
【4】 《娱乐至死》 P180
【5】 《娱乐至死》 P215
【6】 《娱乐至死》 P216
【7】 《娱乐至死》 P217~221
【8】 《娱乐至死》 P237
第四篇:读书报告2 《童年的消逝》
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读后感
现实的大学和理想中有着太大的差距,想象中的大学校园是丰富多彩的,是张扬个性的,可是如今的大学让我最深的感受却是孤独——内心的孤独。这种落差让我总是情不自禁的回忆着我的童年。当我看到书单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本《童年的消逝》。
这本书写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虽然已经过去20多年的时间,作者尼尔波兹曼在书中的大胆预见,如今正在被以美国为代表的社会现实一一印证,而且“那时所发生的一切,现在仍然在发生。只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该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包括印刷术、电报、广播、电视在内的媒介如何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世界和周围的生活。作者以“童年”这一诞生历史并不久远的社会概念为考察对象,详细探寻了它的起源、产生、兴盛,及至目前正在消失的历程,其间综合运用了他对语义学、心理学、历史学和麦克卢汉学说的深刻见解以及常识。全书的主题作者概括为:“美国文化敌视童年的概念。”
《童年的消逝》里作者一方面赞美童年的天真无邪、可塑性和好奇心,一方面指出童年是印刷术的一个“发明”,一方面却又哀叹电子媒介的出现如何使这个书本化的童年土崩瓦解。其中的曲曲折折翻来覆去之处,反映出老先生的矛盾心态,也算是媒介研究者的通病:对待技术、制度、文化,很想三碗水端平——却又
随着传播媒介的变化,我们的童年也在发生着变化。从印刷术发明之日起,读书成了一个人的事情,以前一人读而带着大家一起读的景象不存在了,一人在台上说书,台下的人津津有味的听着的景象越来越少。印刷术的发明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改变不是一句两句话能说清楚的。波兹曼认为,印刷术的发明带来了人类思维的革命。在印刷文化下,书本内容的线性有序排列,注重内在逻辑,其结果是训练出人的理性逻辑思维能力。印刷文字也要求人的持久的注意力。而在电视文化时代,作为视觉媒介的电视,每小时播放1200个图像,动感刺激,满足的是人的感官和供人娱乐。它造就了人们短暂的注意力,不连贯的思维,以及纯粹感性的反映。总觉得手不够用。
可见波兹曼最耿耿于怀的是电视媒介的出现。他认为,电视是一种“象形媒介”、“视觉媒介”,而不是“语言媒介”,“虽然人们在电视上听得到语言,虽然语言有时也确实重要,但正是图画在主宰观众的意识,传播最关键的意思。”[12]既然电视主要以图像方式传递信息,那么它“向人们提供了一个相当原始而又不可抗拒的选择,因为它可以取代印刷文字的线性和序列逻辑的特征,所以往往使文字教育的严谨显得没有意义。看图片不需要任何启蒙教育。”“看电视不仅不需要任何技能,而且也不开发任何技能。”这样,势必会模糊儿童与成人间的界线,使得电视时代的人生简化为三个阶段:“一端是婴儿期,另一端是老年期,中间我们可以称之为„成人化的儿童‟。”而更为关键的问题是,电视具有可怕的“催眠”作用,它会毫不留情地使人们的理智和情感越来越迟钝。“电视上播出的所有事件完全缺乏历史背景或其他相关的背景知识,并且以如此支离破碎和连篇累牍的方式播映,结果是这些新闻像缺乏明显特征的溪流从我们的头脑中洗刷过去。的确,电视媒介的出现对童年的影响非常之大,听爸爸说他们小时候家长工作都很忙,他们放学后就和小朋友在院子里疯跑,打闹,玩的不亦乐乎,直到爷爷奶奶叫他回家吃饭。可是我们的童年却不一样,伴我们一起长大的是黑猫警长,是汤姆和杰瑞,是海尔兄弟,是百变小樱。我们对邻居家的小孩很陌生,对楼下流浪的小猫只是匆匆一撇然后留下一句小猫真可怜。幼时的我们也许会忘记家长的生日,会忘记家里的电话号码,但我们一定不会忘记动画片开演的时间。没错,我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成人化儿童”,面对电视、网络的狂轰乱炸,我曾不屑于阅读纸质书籍。现在,在海量信息良莠不齐的世界里,我时常感到无助与无力,于是想回归传统,重读纸质的经典书籍,以此找回失落的灵魂。但我想我是拥有童年的,甚至现在我也没有进入成人阶段,这也不是自吹自擂。因为没有承担家庭责任,没有工作,浑浑噩噩尽可能吸取更多的知识。我讨厌为了工作而得到教育的目前学校教育方式,但是我真正的7岁开始的童年就是在应试教育中度过的。虽然也受到了电视文化的毒害,我想我还是属于拥有童年的一代。
我看完这本书最重要的收获,是突然发现原来童年是人造的,不是天然存在的。印刷术之前,儿童只是微型成人,是要早早去学徒,去干农活,去生养后代的。印刷术让识字教育成为必需,于是迈向成年的道路,必要进学堂,进行思维、礼仪的包装,才获准进入成人的秘密大花园。电子时代来临,媒介被电视垄断,童年与成人的界限又模糊起来
波兹曼在书里阐述的“儿童化”的成人,这是伴随“成人化”的儿童而兴起的。儿童的言行举止因为电视媒体无原则的信息民主,过早地与成人无差别。而电视这种画面信息读取的形式,使它只能提供“12岁儿童的心智”的节目,并且波兹曼觉得它“不可能设计出其他智力层次的节目”。童年作为生命的重要阶段,这种理论说起来实在有点冷酷。较温和的表现形式可以是电影。杨德昌,他的《海滩的一天》有这样的台词:“我们读过那么多的书,小时候,一关一关的考试,为什么没有人教过我们,该怎样去面对这样重要的难题。不管是小说,还是电影,总是以两个人结婚以后都是圆满的大结局。大结局以后呢?没有人教过我们。”杨德昌还是心软的,他觉得还是应该找到办法让婚姻维系下去,也许还可以找到人来“教我们”。如果按照波兹曼的理论,既然成人不能长大,那么就游戏下去,分与合不过是一次简单的游戏过程。圆满的大结局以后如果不好过,那么就不过。这让我觉得,童年的消逝对个人生活的幸福,也有着可怕的影响。
在书的最后一章《六个问题》中,波兹曼自问:“有没有一种传播技术具备某种潜能,足以保持童年存在的需要?”他自答:“唯一具备这种能力的技术是电脑。为了设计电脑编程,人们基本上必须学习一种语言,这意味着人们必须掌握复杂的分析技能,类似于一个完全有文化的人需要具备的技能。”波兹曼低估了电脑技术的发展,高估了电脑的文化属性。实际情形是,电脑以及以电脑为基础的网络,比电视更加娱乐至死。波兹曼那样回答,是因为当时仅有“Xerox Star”这样一个还不成熟的图形界面操作系统问世,而苹果的 Lisa Office System 1还要等一年,微软的windows 1.0还要等三年才面世。如今图形界面发达到苹果的单键鼠标也能操控自如,电脑编程也仅仅成为一种特殊的高科技技术工种。,可叹波兹曼2003年去世,没有就网络时代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如今的网络世界隐匿了真实的社会身份,所以男不男、女不女、老不老、小不小成了寻常状态。与电视相比,童年在互联网上消逝得更快。不知怎地,我比波兹曼乐观一点点,因为“学习,不仅仅是从书本上学习”,互联网的互动性质使自主学习具有技术的可能性。与其说童年消逝,不如说是童年转型,再者说了,那个阅读的由家长过度保护的童年也不一定就那么美好。在我们的时代里,养蚕是种游戏,近日听说邻居家的小儿子在家中电脑里养病毒玩呢,我琢磨着这是新型养蚕游戏。
可见,21世纪的媒介世界无疑将日益纷繁、复杂多变,无论媒介技术如何发展演进,媒介与人、与特殊的社会阶层(如儿童)、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会始终是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具有重大的社会现实意义。沿着尼尔•波兹曼教授给我们开辟的一条新路,让我们对媒介变迁中的人类社会给予更多人性的关照。
第五篇:童年的消逝
《童年的消逝》读书报告
这是一部有关“童年”的历史,阐述了“童年”的产生、发展以及日益走向消逝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伴随着人类传播方式的变迁而完成的,信息与媒介与“童年”的起止相伴始终,文字、印刷、电视等都在“童年”的变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童年是一个概念,而非儿童本身,而且童年是社会产物而非生物需要……尼尔·波兹曼的这些关于童年和童年消逝的论述是从儿童游戏开始的。
看完最重要的收获,是知道原来童年是人造的,不是天然存在的。印刷术之前,儿童只是微型成人,是要早早去学徒,去干农活,去生养后代的。印刷术让识字教育成为必需,于是迈向成年的道路,必要进学堂,进行思维、礼仪的包装,才获准进入成人的秘密大花园。电子时代来临,媒介被电视垄断,童年与成人的界限又模糊起来——黄金时段放的各种节目,无区别地播映给各个年龄层的观众,便是最浅显,也最有力的证据。大人世界有多少以往不应被儿童知晓的丑陋秘密,现在也不再是秘密,也不丑陋,竟成了儿童的日常生活。波兹曼在书里阐述的“儿童化”的成人,这是伴随“成人化”的儿童而兴起的。儿童的言行举止因为电视媒体无原则的信息民主,过早地与成人无差别。而电视这种画面信息读取的形式,使它只能提供“12岁儿童的心智”的节目,并且波兹曼觉得它“不可能设计出其他智力层次的节目”。
尼尔·波兹曼在书中开头就指出,过去在城镇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儿童游戏正在消失,成为濒临灭绝的物种,甚至就连“儿童游戏”这个想法也正从我们鼓掌之间流失。如果可以用代沟和发展进步来解释今昔儿童玩具的差异和这种差异背后儿童原创性和参与性的减弱乃至丧失,那么,代与代之间在玩具类型和制作方法上的分野对于玩具来说,无疑具有灭绝的意味。
儿童游戏之后,尼尔·波兹曼用很多材料证明儿童概念起源于——确切地说,是初露端倪于——希腊。而罗马人则发展出了童年意识。
印刷术出现之前,口口相传的传播特征之下,儿童和成年人一样拥有口头传播的本领,儿童和成年人处于同样的信息环境、生活在同样的社会和知识世界里,因而没有必要进行区分儿童和成人,因此也就不需要童年概念的存在。但是印刷术出现之后,阅读出现,教育和识字也就成为两类人概念的分野标准,未成年人必须通过识字、教育进入印刷排版的世界,为了这个目的,须有教育,进而出现学校并有了分班。因为学校是为培养有文化的成年人而设的,儿童因此不再被看作是成年人的缩影,而被看作完全不同的一类人,即未发展成形的成人。童年的概念成为社会必需,因而,我们可以以略带武断的口气说,印刷术导致了童年的产生。
看完《娱乐至死》和《童年的消逝》,看完波兹曼对电视这种媒体对人由印刷时代继承的逻辑思维的摧残,就会发现在电视时代做一个新闻理想者的可悲与可怜处,而且这可悲还根本不必涉及新闻审查制度。《童年的消逝》里说电视是契合儿童“即刻满足”心理的娱乐品,是极迅速流转而令人无暇思索前一个画面的内容组接。所以,当观众面对电视,思想便同时被关了禁闭。一同被关禁闭的,自然还有可贵而可怜的新闻理想。那么,建立于书本所提供的逻辑思维上的那种“穷尽真理”的新闻理想,能不能新媒体上重生呢?1982写出这本书的波兹曼觉得还有希望,在书的最后一章《六个问题》中,波兹曼自问:“有没有一种传播技术具备某种潜能,足以保持童年存在的需要?”他自答:“唯一具备这种能力的技术是电脑。为了设计电脑编程,人们基本上必须学习一种语言,这意味着人们
必须掌握复杂的分析技能,类似于一个完全有文化的人需要具备的技能。”
波兹曼低估了电脑技术的发展,高估了电脑的文化属性。实际情形是,电脑以及以电脑为基础的网络,比电视更加娱乐至死。波兹曼那样回答,是因为当时仅有“Xerox Star”这样一个还不成熟的图形界面操作系统问世,而苹果的 Lisa Office System 1还要等一年,微软的windows 1.0还要等三年才面世。如今图形界面发达到苹果的单键鼠标也能操控自如,电脑编程也仅仅成为一种特殊的高科技技术工种。
当然,对电脑充满希望的同时,波兹曼也预见到了如今的可怕情形:“让大部分半文盲的百姓用电脑上的视觉游戏来自娱自乐,让百姓使用电脑并被电脑利用,却无需理解其中的所以然……”如今的网络游戏,Web2.0中的社交游戏,twitter这种以暴露隐私为乐的微博客……都是IT精英为了赚取点击率,采取的比电视更新奇,更美妙的“利用观众”的方法。这些方法,让我们加速迈进赫胥黎的美妙新世界。
至于新闻理想可能生存的各种门户网站,根本也是一个消磨时间的无聊玩意,新闻早在这里变幻了制作的方法——要制造而不是等待发生。点击率至上的原则指导下,真实不重要,标题最重要;新鲜不重要,炒作最重要。网络只剩下一个逻辑:耸人听闻。并且,为了让人们停留在网页的时间久一些,网站将数量庞大而毫无联系的社会、娱乐、政治、体育新闻仿佛天女散花的碎片铺在一个页面上。我们所有的精力全部消耗在点击、阅读、再点击上面,至于读了些什么,随网页的关闭全部消失。新闻理想着所希望带给读者的“思考”与“穷尽真理”,越发像个优质喜剧——好的喜剧都是悲从中来的。
之所以说童年在消逝,就是因为在如今的信息环境下,很难再有秘密可言,一览无余的媒介迅速改变着孩子,童年这个词从概念上就要退出舞台了。因为我们的孩子们还没有提问,就被给予了一堆答案。
于是出现了成人化的儿童,儿童化的成人,他们共享电视广告的宗教吸引,从同样的电视节目里发现比真实更吸引的虚幻人生。
当印刷品的阅读意味着一个放慢速度的头脑时,对电子信息的接受则意味着一个加速的头脑。在娱乐的世界里,智力开始单一化,成人和儿童的概念同时都在萎缩。于是童年的消逝就伴着青春期的无休止蔓延一同成为文化的产物,并且反过来再影响所谓文化的走向。
从而想到一个关于Kidult的专题,因为觉得这是现今社会越来越显著的一种走势。所谓Kidult目前还没有恰当的汉语对应词,它是指“打扮和行为举止像孩子的成年人”,他们通常留恋着儿童或者青少年的活动和思维方式。
Kidult的蔓延趋势和童年的定义、状态的改变有关,和社会传播媒介的发展和商业的推波助澜有关。《老友记》就是一群拒绝长大的成人代表宣言。那些帅哥美女同时生活在大都市和无尽的青春期里,“他们不从哪里来,也不到哪里去。他们没有目的,也没有羞耻,每天都在青春期的自我陶醉中狂飙突进。在现代的公寓之外,他们似乎并不存在,成长和发展和他们无关。这些永远年轻的人生活在静止的时间里,从来不急于成功,不急于去上班,不急于自我批评。”
可能真正吸引观众的是他们对剧中人物的认同,对无止境的青春期、松散的态度、免于任何责任和压力的生活的向往。而提供这种节目的电视台在混淆童年和成年的作用方面是巨大的。
作为个体的童年当然在延续,作为社会符号的童年概念却在悄悄改变,我们中间的大多数人对此还茫然无觉。
Kidult还是一种比较可爱的文化表现,而另外的情形更使人觉得紧张,那就是我们身边很多3、4岁的孩子已经开始用恶俗的电视剧语言来武装自己了,这些幼童甚至会使用电视剧的成人社交手法来表达。据说父母们都觉得自己的孩子如是更显聪明,更能有父母的成就面子感。这实在让人觉得心里发麻。
概念既然能诞生,也必定会消亡。童年或许就正好属于这样的一个概念。
尼尔·波兹曼的童年消逝观点并非畅行天下。与尼尔·波兹曼认为童年是社会产物不同,弗洛伊德、埃里克·埃里克松等学者尤其是让·皮亚杰这样的权威研究者则认为,可观察的儿童发展的各个阶段是受生物规则控制的。拿让·皮亚杰的“遗传认识论”来说,儿童从一个智力层次进步到另一个智力层次遵循的是一个遗传的原则。童年的概念不是应运识字能力而发明的,它不过是被发现了而已,而新的信息环境也并没有使它“消逝”,只不过是压制它的存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