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检验科新项目审批及实施流程
检验科新项目审批及实施流程
为促进我科持续发展,提高学科整体专业技术水平,完善新技术项目的临床应用质量控制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结合我科的实际,特制定新技术、新项目的审批及实施流程。
一、新技术、新项目是指在我院范围内首次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包括:
(一)、使用新试剂的诊断项目;
(二)、使用二、三类医疗器械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三)、创伤性诊断和治疗项目;
(四)、生物基因诊断和治疗项目;
(五)其它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的新技术、新项目。
二、我院对新技术项目临床应用实行三类管理。
(一)第一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由我院审批后可以开展的技术。
(二)第二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但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必须报省卫生厅批准后才能开展的医疗技术项目。
(三)第三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不确切,风险高,涉及重大伦理问题,或需要使用稀缺资源,必须报卫生部批准后才能开展的医疗技术项目。
三、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流程:
(一)检验科开新技术、新项目的各室组,项目负责人应具有主管技师以上专业职称的本院职工,认真填写《医院新技术、新业务申请书》,经科室讨论审核,科主任签字同意后报送医务处。
(二)在《申请书》中就以下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
1、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目前在国内外或其它省、市医院临床应用情况(科学性、先进性、流行病调查情况等);
2、临床应用意义、适应症和禁忌症等;
3、对有效性、安全性、可行性等进行具体分析,并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进行科学预测;
4、技术路线:技术操作规范、操作流程和质量控制;
5、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科室技术力量,人力配备和设施等各种支撑条件;
6、详细阐述可预见的风险评估以及应对风险的处理应急预案;
(三)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所需的医疗仪器、试剂等须提供《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产品合格证》等各种相应的批准文件复印件。
(四)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需在我院执业机构许可证批准、登记的诊疗科目范围内。
四、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审批流程:
(一)医务处对我科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进行审查,审查内容包括:
1、新技术、新业务申请书;
2、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诊疗操作常规;
3、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是否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安全性、可行性和效益性;
4、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所使用的仪器和试剂资质证件是否齐全;
5、其它应当提交的材料;
(二)、医务处审核符合条件的,交医院学术委员会进行论证、审批,对于审核合格的新技术、新项目,医务处将给以书面文件批复。
五、新技术、新项目实施流程:
(一)、批准后的新技术、新项目,实行科主任负责制,按计划具体实施,医务处负责协调和保障,以确保此项目顺利开展并取得预期效果。
(二)、在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应用过程中,项目负责人应向各临床、医技科室提供该项目宣传资料,并负责向临床解答该项目的各种专业问题。
(三)、新技术、新项目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出现下例情况之一的,项目负责人应当立即停止该项目的临床应用,科主任立即向医务处报告,医务处根据实际情况给出书面答复:
1、开展新项目的主要设备、设施及其它关键辅助支持条件出现故障,不能正常运行,且质量控制不能得到保证,影响结果报告; 2、发生与该项技术直接相关的严重不良后果的; 3、发现该项技术存在医疗质量和安全隐患的; 4、发现该项技术存在伦理道德缺陷的;
第二篇:1.陆良培芳医院检验科新项目审批及实施流程
陆良培芳医院
检验科新项目审批及实施流程
为促进我科持续发展,0提高学科整体专业技术水平,完善新技术项目的临床应用质量控制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结合我科的实际,特制定新技术、新项目的审批及实施流程。
一、新技术、新项目是指在我院范围内首次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包括:
(一)、使用新试剂的诊断项目;
(二)、使用二、三类医疗器械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三)、创伤性诊断和治疗项目;
(四)、生物基因诊断和治疗项目;
(五)、其它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的新技术、新项目。
二、我院对新技术项目临床应用实行三类管理。
(一)、第一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由我院审批后可以开展的技术。
(二)、第二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但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必须报省卫生厅批准后才能开展的医疗技术项目。
(三)、第三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不确切,风险高,涉及重大伦理问题,或需要使用稀缺资源,必须报卫生部批准后才能开展的医疗技术项目。
三、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流程:
(一)、检验科开新技术、新项目的各室组,项目负责人应具有主管技师以上专业职称的本院职工,认真填写《陆良培芳医院新技术、新业务申请书》,经科室讨论审核,科主任签字同意后报送医务处。
(二)、在《申请书》中就以下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
1、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目前在国内外或其它省、市医院临床应用情况(科学性、先进性、流行病调查情况等);
2、临床应用意义、适应症和禁忌症等;
3、对有效性、安全性、可行性等进行具体分析,并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进行科学预测;
4、技术路线:技术操作规范、操作流程和质量控制;
5、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科室技术力量,人力配备
和设施等各种支撑条件;
6、详细阐述可预见的风险评估以及应对风险的处理应急预案;
(三)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所需的医疗仪器、试剂等须提供《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产品合格证》等各种相应的批准文件复印件。
(四)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需在我院执业机构许可证批准、登记的诊疗科目范围内。
四、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审批流程:
(一)医务处对我科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进行审查,审查内容包括:
1、“陆良培芳医院新技术、新业务申请书”;
2、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诊疗操作常规;
3、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是否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安全性、可行性和效益性;
4、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所使用的仪器和试剂资质证件是否齐全;
5、其它应当提交的材料;
(二)、医务处审核符合条件的,交医院学术委员会进行论证、审批,对于审核合格的新技术、新项目,医务处将给以书面文件批复。
五、新技术、新项目实施流程:
(一)、批准后的新技术、新项目,实行科主任负责制,按计划具体实施,医务处负责协调和保障,以确保此项目顺利开展并取得预期效果。
(二)、在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应用过程中,项目负责人应向各临床、医技科室提供该项目宣传资料,并负责向临床解答该项目的各种专业问题。
(三)、新技术、新项目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出现下例情况之一的,项目负责人应当立即停止该项目的临床应用,科主任立即向医务处报告,医务处根据实际情况给出书面答复:
1、开展新项目的主要设备、设施及其它关键辅助支持条件出现故障,不能正常运行,且质量控制不能得到保证,影响结果报告;
2、发生与该项技术直接相关的严重不良后果的; 3、发现该项技术存在医疗质量和安全隐患的;
4、发现该项技术存在伦理道德缺陷的;
陆良培芳医院检验科
2012年10月1日
第三篇:检验科新项目申请
检验科新项目申请
尊敬的院领导
检验科经过与临床及周边医院的交流,根据新生化仪的性能现申请开展:a-L岩藻糖苷酶(AFU)能够对肝癌,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的辅助诊断;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对肝肾损伤的检测非常敏感;肌红蛋白作为心肌损伤诊断的敏感指标;肝胆酸是目前诊断孕妇有无胆汁淤积的重要指标,ACR检测是对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的检测,是目前糖尿病与高血压患者对并发症的重要检测指标。以上项目目前可以在医保对应窗口对照,可以作为医保报销范畴,同时这些项目同其它项目能够组合成模板,组成的模板在目前医保报销范畴,这些项目的开展可以提高医院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新生化的一些配套耗材也快要使用完(CW清洗液、惰性油、针1、2清洗液等),以上申请项目希望院领导审议。
第四篇:检验科新项目介绍
检验科新项目介绍
一、生化实验室新项目介绍
1、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线粒体同工酶(m-AST)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线粒体同工酶(m-AST)是一种细胞线粒体内的酶,主要存在人体心脏、肝脏、骨骼肌、肾脏等组织中,以心脏、肝脏含量最高。血清中m-AST升高,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① 急性肝炎
急性肝炎时,由于线粒体被严重破坏,血清中m-AST含量增高,增高的幅度与肝脏损伤程度成正比。m-AST在血清中的半寿期短,如肝脏损伤不继续加重,m-AST将迅速下降,可预示:预后较好。如m-AST持续升高,说明肝细胞仍在损伤、坏死,预示:预后不良。②乙醇性肝炎
乙醇的毒性作用使肝细胞线粒体损害,m-AST释放入血,使血清中m-AST升高,与急性肝炎比较,升高幅度较低。但m-AST与AST总酶活力的比值增高,在忌酒一段时间后,血清中m-AST很快下降,m-AST/AST的比值也恢复至正常范围。因此,对乙醇性肝炎具有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③急性心肌梗塞
急性心肌梗塞后,心肌缺氧阶段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心肌细胞损伤严重,引起线粒体蹦解,导致血清中的m-AST增高。是诊断心肌梗死的敏感指标,并可作为临床判断心肌细胞损伤程度及临床疗效评估、预后判断的参指标。
2、腺苷脱氨酶(ADA)
肝脏疾病时ADA活性增高有助与黄疸的鉴别诊断。在阻塞性黄疸时,ADA升高很少,而在肝实质损伤时,ADA和ALT往往是同时升高,特别是在慢性活动性肝炎和肝硬变时,ALT增高不明显,而ADA活性的阳性率可达90%以上,增高幅度也较明显。
测定胸、腹水中的ADA,有鉴别诊断价值。结核性胸腹水中的ADA活性显著高于癌症及炎症胸、腹水中ADA活性,是早期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腹膜炎较敏感的具有一定特异性的指标。
测定脑脊液中ADA活性,可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鉴别和诊断的重要指标,结核性脑膜炎ADA活性增高,病毒性脑膜炎不升高。
ADA是可常规应用的肝功能指标。胸、腹水ADA用于结核性和癌性胸膜炎的鉴别诊断。CSE-ADA测定可作为结脑早期诊断。联合检测ALT和ADA作为肝细胞损害的标记。ADA还有助于肝纤维化的诊断及黄疸的鉴别。
3、单胺氧化酶(MAO)
MAO测定主要用于诊断肝硬化,是肝纤维化的应用指标之一。急性肝炎时MAO活性大多数正常。急性坏死性肝炎时MAO明显升高。80%肝硬化患者MAO平均升高3倍。
4、5’-核苷酸酶(5’-NT)
5’-NT主要用于肝胆疾病的临床诊断,血中5’-NT增高主要见于阻塞性黄疸。在胆汁淤积并发胆管炎,原发性和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慢性肝炎时,5’-NT升高率高于ALP。诊断儿童和婴儿肝病时5’-NT比ALP敏感而且有特异性。
5、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
尿NAG测定是对肾小管早期损伤诊断的最敏感的指标。各类肾病及各种药物所致肾功能损伤、糖尿病和其他疾病及肾小管受损,尿NAG活性均增高。
血清中NAG—ase。当肝损害时,细胞内溶酶体破裂,尿酶释放入血清中,形成溶酶体酶血症,使血清中NAG—ase含量增高,增高幅度与肝实质受损的程度乘正比。
在癌的诊断鉴别上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在不同癌症中,它差异很大,在胆管癌、胰腺癌、食道癌、壶腹癌时升高。
6、脂蛋白(a)(Lp(a))
血清中Lp(a)水平由遗传因素决定,不同年龄、性别组之间Lp(a)水平无明显差异,已证实Lp(a)为心脑血管疾病独立危险因素,与其它脂类、载脂蛋白无相关性。此外Lp(a)异常亦可见于肝脏疾病、肾脏疾病、糖尿病等。以>300mg/L作为判别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界限。
7、胱抑素C 介绍
是一种非糖基化的碱性蛋白,相对分子量较小,包括木瓜蛋白酶家族中的组织蛋白酶和钙离子激活蛋白酶家族中的钙离子激活蛋白。在所有有核细胞中均有表达,产生速率十分稳定,在体内唯一的代谢途径是通过肾小球滤过排除,不被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但在近曲小管有一定的重吸收,在重吸收后被完全分解代谢,不再返回血流中。并且不受炎症、胆红素、饮食、体重、溶血、甘油三酯、性别、年龄等影响。在1985年被应用于临床,作为评估肾小球滤过率的指标。临床应用:
①美国FDA批准胱抑素C作为肾病诊断标志物。②了解老年人肾功能状态最佳指标。
③各种肾病(糖尿病、高血压、肾炎)早期预测标志物。④监测肾移植病人术后肾功能及疗效动态跟踪。⑤评价肾小球滤过率的指标。
有研究表明:胱抑素 c的诊断准确性明显优于血清肌酐
8、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检测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在许多细胞上表达,如神经元细胞、近端肾小管细胞、尤其是内皮细胞。膜蛋白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可从膜上切除成为可溶性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进入血循环。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显著增高见于节结病和高血压,降低见于肺癌、慢阻肺、哮喘等。可作为肺的器官特异性酶。
临床应用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结节病的诊断及预防
高血压和心衰血管紧张素转化酶阻断剂用药疗效的监测。筛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阻断物,指导用药。肺癌及肺肉瘤的诊断及监测。肺癌预后情况分析监测。甲亢的诊断及疗效的监测。⑦ ⑧ 肾小管损伤的标志。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9、视黄醇结合蛋白测定
视黄醇结合蛋白是肝脏分泌的一种低分子量蛋白(21000kD),由肝细胞合成,受全反式视黄醇刺激并与之特异性结合主要功能是将视黄醇从肝细胞转运到上皮细胞,血浆中的视黄醇结合蛋白约有90%与甲状腺素结合前蛋白结合,形成高分子蛋白复合物,故而不被肾小球滤过膜滤过,当视黄醇被转运道靶细胞后,视黄醇结合蛋白便游离到血浆中,迅速被肾小球滤过,几乎全部被肾近曲小管重吸收而分解。正常情况下,在尿中稳定性强,不易分析,不受pH和血压干扰,视黄醇结合蛋白排量甚微,但在肾近曲小管损伤时,其尿排量明显增加,故视黄醇结合蛋白排量增加可作为肾近曲小管损伤的标志物。
临床应用 ① 视黄醇结合蛋白较血肌酐、尿素氮、菊芬廓清率更准确和灵敏,更能早期发现肾小管功能损害。② 检测血、尿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有助于单纯性肝硬化与肝肾综合征得鉴别诊断。③ 反应营养状况的敏感标志。
10、同型半胱氨酸测定
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种含硫氨基酸,是蛋氨酸循环中S腺苷基高半胱氨酸水解酶水解反应的产物。80%的同型半胱氨酸在血中通过二硫键与蛋白结合,只有很少一部分游离同型半胱氨酸参加循环,贮存血浆会引起此两部分的重新分布,出现结合部分增加,游离部分降低的变化,故测定时以测定总同型半胱氨酸为佳。
临床应用:研究表明,血中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可致流产、新生儿缺陷、中风、老年性痴呆及其它老年性疾病如骨质疏松等,维生素B12及叶酸缺乏、心脑血管疾病等都可反映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异常变化。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测定已成为国内外早期心脑血管疾病监控疗效和诊断维生素B12及叶酸缺乏的常规方法。
11、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
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广泛存在于肝、肾、结缔组织、唾液和血清中,是参与分解胶原的二肽氨基肽酶,与癌的侵润和扩散有关。据国内外有关报道,血清GPDA活性测定对原发性肝癌具有辅助诊断价值,是继甲胎蛋白后又一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GPDA与AFP有相似的灵敏度(分别为54.9%和74.3%),如两项联合检测,可使灵敏度提高83.3%。胃癌GPDA与CEA联合检测可将灵敏度由单项时的70.2%和57.4%提高到89.4%。临床应用: ① ② ③ ④ 肝、胃肿瘤酶谱之一。鉴别肝脏良性及恶性病变 胃癌肝转移的动态跟踪。
胃癌患者手术后的预后估计及复发监测。
12、C-反应蛋白及超敏C-反应蛋白
C反应蛋白(CRP)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敏感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广泛应用于自身免疫性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监测。CRP在机体急性损伤、炎症或感染时升高,临床上常用于细菌性感染的诊断和治疗观察。而hs-CRP可用于机体微小损伤监测,特别是在冠心病早期,血管炎性损伤导致斑块增加,是冠心病发生发展重要指标,二、电化学发光实验室新项目介绍
1、脑利钠肽前体(ProBNP)临床意义:
① 提示左心室功能不全的预后;心源/非心源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② 血清/血浆NT-proBNP水平的变化,可用于评价左心室功能不全的疗效;以及心肌重塑的评估。
2、肌钙蛋白T(TNT)临床意义:
①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3—4小时,血清TNT含量升高,并可持续14天之久。对心肌缺血性损伤,如AMI和心肌炎的诊断,以及监测不稳定心绞痛的病程和危险性评估具有重要的价值。
② 在30%肾功能衰竭的病人中,该值可见升高,临床资料表明,该类患者继发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升高。
3、糖类抗原724(CA724)临床意义:
①良性疾病:血清CA724升高可见于以下几种疾病:胰腺炎,肝硬化,肺病,风湿病,妇科病,卵巢良性疾病,卵巢囊肿,乳腺病和胃肠道良性功能紊乱等。与其它标志物相比,CA724最主要的优势是其对良性病变的极高诊断的特异性。
②胃癌:诊断敏感性为2880%,通常为4046%。而对良性胃肠疾病的诊断特异性达95%以上。CA724升高与疾病的分期有关系。外科手术后,CA724水平可迅速下降至正常值。如果肿瘤组织完全切除,CA724可持续维持在正常水平。在70%的复发病例中,CA724浓度首先升高,或在临床诊断为复发时也已升高。有研究结果提示,术前的CA724水平可作为预后判断的参考值。
③卵巢癌:诊断敏感性为4780%。对粘液样卵巢癌的诊断敏感性高于CA125。二指标结合起来可使首次诊断敏感性提高到73%(CA125单指标:60%);动态监测的诊断敏感性可提高到67%(CA125单指标:60%)。
④结直肠癌:诊断敏感性为2041%。而对良性结肠疾病的诊断特异性是98%。完全切除后CA724可显著下降。当体内存留癌组织时CA724持续升高。CA724与CEA结合起来可使术后监测的诊断敏感性从78%提高到87%。
4、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临床意义:
①支气管癌:NSE被认为是监测小细胞支气管癌的首选标志物。而CYFRA211则适合于非小细胞支气管癌的监测。6081%的小细胞支气管癌患者,NSE升高。
②NSE与转移部位或者是否为神经系统转移没关系,但与临床分期,即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很好的相关性。化疗期间,首轮治疗开始后2472小时内,由于肿瘤细胞的分解,NSE呈一过性升高。一周或首轮治疗结束后,NSE含量迅速降低。而治疗无反应者,血中NSE持续升高或不能降到参考范围以下。
③在缓解期,8096%的患者NSE含量正常。如NSE升高,提示复发。因此,NSE是监测小细胞支气管癌疗效与病程的有效标志物,并能提供有价值的预后信息:诊断敏感性为93%,阳性预测值为92%。④神经母细胞瘤:62%患病的儿童血清NSE水平高于30ng/ml。病理性NSE升高水平与疾病的临床分期有显著的相关性。反之,NSE升高不明显,则预后好。胺前体摄取脱羧细胞瘤(Apudoma):有34%的患者血清NSE升高(>12.5ng/ml)。
⑤精原细胞瘤:有6873%的病人血清NSE水平明显升高。含量与病程有关系。其它肿瘤:22%的非肺源性恶性疾病患者NSE高于25ng/ml。⑥脑肿瘤,如神经胶质瘤、脑膜瘤、神经纤维瘤和神经鞘瘤等,偶尔可伴有NSE升高。原发性脑瘤或脑转移性瘤、恶性黒素瘤和褐色素细胞瘤,CNS中NSE升高。有报道14%的原位性和46%的转移性肾肿瘤患者中,NSE升高,并与病变程度有关系。
⑦良性病变:血清NSE升高(<12ng/ml)见于良性肺病和中枢系统疾病。主要在CSF中升高者可见于脑血管脑膜炎、弥散性脑炎、脊髓小脑退化、脑缺血、脑梗塞、脑内血肿、蛛网膜下出血、头部损伤、炎症性脑疾病、器质性癫痫、精神分裂症和克罗伊茨费尔特-雅各布综合征等。
拟开展骨标志物
1、β-胶原特殊序列
骨基质的有机成分中,90%是由Ⅰ型胶原组成。Ⅰ型胶原在骨中合成,同时也被分解成降解产物释放入血,β-胶原特殊序列是Ⅰ型胶原降解的特异的产物。检测β-胶原特殊序列可用于监测骨质疏松症或其他骨疾病的抗吸收治疗,疗效在几周后反应出来。
2、N-MID骨钙素
在骨合成中,成骨细胞产生骨钙素,完整的骨钙素及大的N-MID片段均存在于血液中,前者不稳定,易裂解为后者。N-MID骨钙素被视为骨合成标志物,可与β-胶原特殊序列一起用于监测骨质疏松症等疾病的治疗效果。
3、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
90%以上的骨基质是由Ⅰ型胶原组成,Ⅰ型胶原来源于Ⅰ型原骨胶原。因此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是骨形成的一个特异性标志物,可有效评估骨质疏松症的早期治疗、预防及复发。用于监测绝经后妇女和骨Paget氏病患者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4、甲状旁腺素
甲状旁腺素是由甲状旁腺合成并分泌入血中,它和降钙素相互作用以维持血钙水平的稳定性。甲状旁腺机能紊乱引起甲状旁腺素分泌改变,进而导致血钙水平的升高或降低(高钙血症或低钙血症)。
三、PCR实验室新项目介绍
1、EB病毒EBVEB病毒(EBV)属疱疹科病毒,病毒基因组成是双链DNA分子。它容易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主要侵犯B淋巴细胞。幼儿感染后多数为明显症状,或引起轻症咽炎和上呼吸道感染。青年期发生原发感染,约占50%出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BV除于鼻咽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关外,还同Burkitt淋巴瘤、免疫损伤性患者的淋巴瘤有关。同时也可能与何杰金氏病(Hodgkinsdisease)、慢性疲劳综合症、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症等有关。
2、柯萨奇病毒CV 柯萨奇病毒感染已成为引起我国小儿肺炎的重要病原。检测CV对明确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原有重要意义,可判断其病情发展状况及指导其治疗。柯萨奇病毒等肠道病毒夏季高发,且易引起病毒性脑膜脑炎的爆发流行,柯萨奇病毒经口进入肠道,在咽部和肠道淋巴组织增殖,潜伏期7-14天,柯萨奇病毒以隐性感染为主,隐性感染与显性感染比例为100:1,出现症状者也大多数为轻型或顿挫型,严重感染者极少见。引起的主要症状有无菌性脑膜炎和轻瘫、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流行性胸痛、心肌炎、心包炎、眼病和新生儿疾病等。
3、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 简称合胞病毒,属于肺病毒属,基因组为不分节的RNA。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流行于冬季和早春,传染性较强,也是医院内交叉感染主要病原之一,经飞沫传播,也能经污染的手和物体表面播散。是6个月以下婴儿患细支气管炎和肺炎等的主要病原体,对较大儿童和成人可引起鼻炎、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
4、肠道病毒EV 肠道病毒归属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分为4个病毒种,67个血清型。是以感染肠道作为开始,但却很少引起胃肠道疾病的人类最普遍和最重要的病毒性病原体。肠道病毒感染可以引起临床患者多种器官的损害,其靶器官以神经系统、肌肉和其他系统为主,引起脊髓灰质炎、脑膜脑炎、心肌炎、心包炎和手足口病等。
5、单纯疱疹病毒HSV 单纯疱疹病毒是疱疹病毒的典型代表分有两种血清型.。HSV—1和HSV—2其基因组为双股现状DNA,人感染HSV后大多数无明显症状,常见的临床表现是黏膜或皮肤局部的疱疹,偶见可产生严重甚至致死的全身性感染,HSV的感染可表现为原发感染,多见于6 个月—2岁的幼儿,潜伏感染、先天性感染及新生儿感染。感染是由于人与人的接触。从发生后四个月到数年被感染的人数可达人口总数的50—90%,是最易侵犯人的一种病毒,但在临床仅有一部份发病。见于:口唇性疱疹、疱疹性角膜炎、疱疹性皮肤炎、阴部疱疹、卡波西病等,有时也是脑膜炎、脑炎的病因。口咽部疱疹主要由HSV—1感染所致。生殖器疱疹为HSV—2感染,患过生殖器疱疹的妇女,宫颈癌的发病率高。HSV—2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6、人巨细胞病毒 CMV 巨细胞病毒是巨细胞包涵体病的病原体,属β—疱疹病毒亚科,CMV的基因组容量是人疱疹病毒中最大的,含有240Kb。CMV多为潜伏感染,常可由怀孕、多次输血或器官移植等因素被激活,引起先天性感染(胎儿宫内感染)新生儿感染。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和器官移植患者,易发生肺炎、结肠炎、脑膜脑炎。输血感染可引起单核细胞增多症和肝炎等病症。本病毒还可发生垂直传播,对胎儿危害较大,是引起先天性畸形的重要病原之一。
CMV存在于血液,唾液,乳汁,尿,精液和宫颈分泌物等体液中。现在,临床上对器官移植,肿瘤,艾滋,白血病病人,CMV的检测是一个常用的观察指标。标本类型:血液,尿,乳液等。
7、人乳头瘤病毒 低危型 HPV(6、11)
高危型 HPV(16、18、31、33、45、52、56、58)
乳头瘤病毒源于乳多空病毒科的乳头瘤病毒属。它包括多种动物的乳头病毒和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小的DNA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污染品或性传播感染人类。病毒侵入人体后停留于感染部位的皮肤和黏膜中,不产生病毒血症。临床常见:刺瘊、趾疣、扁平疣。尖锐湿疣(主要为6、11型)好发于温暖潮湿部位,以生殖器湿疣发生率较高,传染性强,在性传播疾病中有重要地位,并有恶性病变的报道。近年有研究资料证明HPV与宫颈癌、喉癌、舌癌等发生有关。如HPV—
16、18型(高危型)与宫颈癌发病有关。
8、沙眼衣原体CT
衣原体广泛存在于动物界,为革兰阴性球菌,无动力,在真核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沙眼衣原体有3个生物型和18个引起人类疾病的血清型,所致的疾病有:沙眼、包涵体性结膜炎,男性非淋球菌尿道炎、附睾炎、直肠炎、性病淋巴肉芽肿。女性以肛门直肠淋巴结肿大多见。
9、肺炎支原体MV 肺炎支原体呼吸系统感染发病率最高的人群是5—20岁年龄组,但可在任何年龄的人群发病。肺炎支原体发病无季节性,潜伏期2—3周。在封闭的人群中,肺炎支原体感染可产生小规模的流行。大多数肺炎支原体感染为临床显性感染,而非隐性感染。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气管支气管炎,肺炎支原体所致的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感染与年龄有关系。3岁以下幼儿以上呼吸道感染多见,5—20岁年龄的人群主要表现为支气管炎和肺炎,成人则以肺炎多见。
10、解脲脲原体UU 在正常人尿道中有时也有解脲脲原体,认为其致病性与血清型有关。只要引起男性尿道炎、早产、死胎、新生儿呼吸道感染等。
11、淋病奈瑟菌NG 为革兰氏阴性菌,是淋病的病原菌,主要表现为泌尿生殖道的化脓性炎症,患者出现尿痛,尿频,尿道流脓,宫颈可见脓性分泌物等。男性可发展为前列腺炎,附睾炎等。女性科引起前庭大腺炎,盆腔炎,早产,不育。
主要传播途径为性接触传播,女性较男性更易感染。新生儿可通 过患病母亲产道感染引起淋菌性结膜炎。
12、结核分枝杆菌TB 是引起人类结核病的主要病原菌,可通过多种途径,如呼吸道,消化道,皮肤黏膜损伤 致人体机体,肺,肠,肾,关节,淋巴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全身各器官组织皆可感染。临床以肺结核最为常见。
13、甲型HINI流感病毒
甲型流感病毒,HINI亚型猪流感病毒株,该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是一种新型猪流感病毒(2009流行株),世界卫生组织(WHO)称之为甲型HINI流感病毒。甲型HINI流感病毒可直接从猪传播至人,亦可出现人际传播。感染病毒的猪或人是主要的感染来源,隐性感染者也具有传染性。人也可能通过接触到被甲型HINI流感病毒污染的物品后触摸口鼻而获得感染,因此,被甲型HINI流感病毒污染的环境也是潜在的感染来源。传播途径与季节性流感类似。临床症状与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躯体疼痛,头痛,畏寒和疲劳等。有些人还会出现腹泻和呕吐,病毒可迅速进展,突然高热,肺炎,重者可出现呼吸衰竭,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
第五篇:新技术、新项目审批制度
关于修订新技术、新项目审批管理制度的决定 各部门、科室:
为促进我院持续发展,提高学科整体医疗技术水平,进一步规范新技术、新项目的申报和审批流程,完善新技术项目的临床应用质量控制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用)》文件精神,结合我院的实际,特修订我院新技术、新项目审批管理制度。
一、新技术、新项目是指在我院范围内首次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的第一类医疗技术,包括:
(一)、使用新试剂的诊断项目;
(二)、使用二、三类医疗器械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三)、创伤性诊断和治疗项目;
(四)、生物基因诊断和治疗项目;
(五)、使用产生高能射线设备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六)、其它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的新技术、新项目。
二、准入原则:医疗新技术及项目应当遵循科学、安全、先进、实用、合法以及符合社会伦理规范的原则;并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新技术及项目的归口管理部门为医务科。
四、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流程:
(一)、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医技科室,项目负责人应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职称的本院职工,认真填写《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申请表》(附件),经科室讨论审核,科主任签字同意后报送医务科。
(二)、在《申请表》中应就以下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
1、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目前在国内外或其它省、市医院临床应用基本情况;
2、临床应用意义、适应症和禁忌症;
3、详细介绍疗效判定标准、评价方法,对有效性、安全性、可行性等进行具体分析,并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进行科学预测。
4、技术路线:技术操作规范和操作流程;
5、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科室技术力量、人力配备和设施等和各种支撑条件;
6、详细阐述可预见的风险评估以及应对风险的处理预案。
(三)、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所需的医疗仪器、药品等须提供《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产品合格证》等各种相应的批准文件复印件。
(四)、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需在我院执业机构许可证批准、登记的诊疗科目范围内。
四、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审批流程:
(一)、医务科对科室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进行审查,审查内容包括:
1、《新技术、新项目申请表》;
2、申报新技术、新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诊疗操作常规;
3、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是否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安全性、可行性和效益性;
交医务科,由学术管理委员会审核后对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进行奖励。
1、符合上述条件,经我院学术委员会审核通过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在医疗服务中能正常应用,一次性奖励开展科室300元。
2、符合上述条件,经我院学术委员会审核通过新开展的三级以上手术成功完成3例以上,一次性奖励开展科室500元。
3、各科室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未在规定时间上报半年及工作报告的,视为放弃本新技术、新项目评奖。
八、各科室严禁未经审批自行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否则,将视作违规操作,由此引起的医疗或医学伦理上的缺陷、纠纷、事故将由当事人及其科室负责人承担全部责任。
九、本制度从2014年4月1日起试行,由医务科负责解释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