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华德福幼儿园室内光线
室 内 的光 线
活动室里不能太明亮,朝南的窗子,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需要用薄的窗帘遮挡一下,室内和室外的光线要有区分,太亮的光线让孩子容易兴奋。有的幼儿园,故事时间需要点蜡烛,请记得把窗帘拉上。暗一些的光线,容易让孩子平静专注.另一方面,活动室光线不足,大白天像是傍晚,或晴天像是阴天,对于孩子和老师都不好。瑞典的自杀率全球最高,主要原因是冬天的黑夜来得太早,下午三点天就暗了,早上九点才日出。光线不足让人心情沉闷、沮丧。我曾看到一个家庭园,一楼的公寓房,活动室的外面是阳台,光线不能直接照进来,室内靠近阳台的墙上开着门,光线通过阳台的窗子照进门里,再进入活动室。本来光线就有些暗了,老师还在门和阳台的窗子之间,布置了一个娃娃屋,娃娃屋的布屋顶挡住了部分光线,再加上门的边框装饰着一些帘子,显得活动室更加暗淡。这种情况下,保证充足的光线远比美观更加重要。后来,我们把门上的装饰拿走,把娃娃屋搬到另一个地方,活动室明亮了许多。
室内尽量不要开灯。我在英国华德福幼儿园学习期间,遇到阴天,活动室光线很暗,老师也不开灯。我问为什么?老师说,让孩子感受由于天气变化带来的光线明暗的变化。反正园里的孩子不用读书写字,不需要开灯。如果哪天实在需要灯光,也最好用壁灯,让灯光照在墙上再反射出来,或者通过灯罩出来,让灯光变得柔和一些
第二篇:2016华德福工作总结
华德福实验班学期工作总结
2016年3月---2016年6月 贾泓瑛
如果用流水形容时间的转瞬即逝,2016年就在我们实践华德福教育的路上流逝,人不能使时光倒流,但我们可以为2016年留下些什么,在我们生命的旅程中,在孩子善的世界里。
这个时代的人都很忙,同样,作为华德福实验班的老师们也在2016年忙了起来,特别是3月份我们的工作多了起来。
3月开学前,老师们开始备课,一边与上学期的家长们联系,希望能多有二、三个孩子入园,二来希望为孩子们的团队增加些新的伙伴。我们心平气和地对待生源问题,我们是希望认同华德福的朋友们走到一起,功夫不负有心人,添添妈妈、赫赫、孙绍哲、陈心阳、妞妞的家长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把孩子送来。
在一个20人的混年班里,孩子们三五成群,自得其乐,老师不参与孩子们的游戏,只是纪律与规则的执行者,孩子们的肢体冲突不是很少,甚至语言的冲突也不多,刚入园的孩子一般是跟在老师的身边寻求安全感。
刚入园的添添焦虑而又敏感,第一天的午睡对他来说是漫长的一天,两小时躺在床上不敢发出声音,二天她拒绝上学。这对添添妈妈是一个沉重一击,妈妈拿不愿入园的孩子束手无策…… 从刚开始到6月底,添添妈妈来参加交流会时,对孩子的变化表现出极大的肯定,这一个月家园的沟通、配合,老师的开放、接纳让添添变得自信、开朗。
赫赫在连续哭了一周后,看到妞妞开始哭,就问我这么好的幼儿园她怎么要哭,我告诉他是因为你老喊妈妈,让妹妹也想妈妈,你要帮老师照顾好妹妹呀,你要先不哭哦!懂事的赫赫第二天真的不哭了,赫赫开始放开自己,与老师交流,他太多的思考与太多的话,让他显得比实际年龄要小,动手能力过弱。
其实0—7岁是生活习惯与个性的培养,一个自信有主见的孩子、有责任感的孩子是可以在今后的社会中她会有不同一般孩子的一份担当,就是这样的一种担当可以成就好多他人无法企及的事业,华德福教育不是在培养争强好胜的孩子,而是在培养一个孩子成为真正的人。
华德福的晨圈及故事,常常会重复2—4周。这样的一种重复是基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和学习状态的需求。行为教育心理学认为习惯的培养要重复21天才能形成,而晨圈是随季节起舞,不只是让孩子背得,记得,而是要烙进孩子的生命里,这样立体的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故事的选择也是根据班及孩子的需求而来,像“小白兔和胡萝卜”“三色花”等是关于关心他人、分享的这样的故事,说二、三次孩子可能会记得,但这样深的含义可能有的人用一生来学习;针对孩子需要太多玩具,不懂得分享而讲的故事,真的是需要三周以上孩子才能感知里面的含义。用说故事代替说教是华德福教育的理念之一,这需要的是老师的坚持。
4月份,华德福又迎来了2个新孩子,王楚涵和陈心阳两个性别各异的孩子为华德福增添了多元的光素。王楚涵细腻敏感,入园时哭闹不止,无法午睡,到午睡时间就接走,这样持续了半个月,老师和家长陪伴了好一段时间,经过将近半个多月的陪伴,王楚涵早上被送到幼儿园妈妈走后,他还是跺着脚大哭,不要老师靠近,哭了。不到半小他平静地跑过来对我说:“我好了,把纸巾给你吧”。接下来的一周每次与妈妈告别都有一阵子的哭闹和缠绵的告别,母子连心一点不假。九岁前的孩子活在环境中,他们的生命体与母亲、环境交融,分别时会有伤痛。在接近十岁时不再跑到家长的大床来挤着睡觉,会与家长离得越来越远,有时想抱一抱她们,都不愿意了。所以妈妈享受与孩子相处的当下。孩子的成长就是与我们越来越远的一个过程。
而陈心阳入园就表现出较好的适应能力,独立性很强,但是孩子很自我,不愿意分享,说话吐字不清楚。在班里经常会和小朋友发生肢体上的冲突。多次与家长沟通,把在班里的表现与家长进行探讨,商量解决办法,逐渐陈心阳懂事多了。
3月份的季节极好,春天是户外的好时节,每周两次的户外,让孩子的体力获得极大的提升,孩子们很喜欢在户外种植。3月成功组织了亲子一起去北湖种植植物的体验活动。孩子各种主见:树叶、小石头、孩子在野地、草坪上奔跑、追逐,与老师做自然运动。4月是我们比较忙的一个月;4月的第一周,王赵一小朋友过生日。我们要举行生日庆典,一上午就围绕孩子生日庆典做为教学重点。老师提前去王赵一小朋友家布置。我想这样的生日庆典,它少了喧闹却多了一份对生命的喜悦与尊重,每个生日庆典中的孩子都是小公主与小王子,理应受到大家的祝福。这对孩子在这样的祝福与尊重中感受生命之美。这样庆祝生日的仪式是对生命的赞美。记得王赵一刚来时哭闹,不说话,但到接近三岁时,王赵一一下子出现语言发展飞跃,每天心情愉快的到园,玩耍与回家。从二、三岁孩子身上会发现好多善于美的特质。
春天气温差异大,五月陈心阳请假,他没在班里变得安静好多,除张桐嘉外其他孩子都投入游戏里,接下来的日子里。总是有孩子因为气候的问题请假,孩子们对同伴的缺席表示出关心。
每周二自然日,孩子们都会到小区里玩,灿灿成为游戏的主导者,添添加入游戏不成功,寻求老师帮助,有时则灿灿接纳添添,后加入游戏,添添让步。壮壮处于观察期却不玩耍,这个对数字敏感的孩子,需要老师帮助,发展他的想象力和社交能力,从第二周起教他大胆的想象,并加入到灿灿们发起的游戏。
5月台湾老师到华德福班进行植物拓染的学习与工作指导,指导老师作为观察者的身份在班上看老师与孩子们的状态,上午协助副班老师完成常规教学,中午与下午我们老师一起完成植物拓染。5月下旬,开始筹备华德福教育工作坊。母亲节那天传播华德福教育。经过一周准备,华德福教育艺术工作坊顺利举行。这次工作坊虽然有些辛苦,但收获颇多。工作坊后,端午活动的准备也进入了倒计时。
6月举行华德福端午庆典活动,这次庆典可以用隆重来形容。家长的配合让我感动、感慨,我们老师如此用心做教育来滋养孩子,发展孩子的感观,唯有真正热爱教育的老师我们才会这样不计付出地投入。同时,庆典活动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可,添添妈妈也给我发微信说到,活动举办的很成功!
在这,要感谢华德福班的家人们无私的支持和完全的信任,感谢宋老师与我工作上的默契配合,宋老师也为了孩子的安全很少下过早班,感谢张老师,无微不至的照顾着孩子,在各个环节监督提醒配合着我们的工作。我们共同努力才会让华德福班这些孩子更健康,更稳定的走下去。当然本学期还有许多的不足,希望下学期能带领孩子和家长参加一些公益活动,一个健康社会的成立不是我们孩子需要有多优秀,而是孩子的生活环境是否健康,否则孩子们也会成为环境的牺牲品。这是我这么多年参加公益活动的体会,同时我们要把良好价值观传给下一代孩子,不是听我们怎么说,而是看我们怎样做。榜样的作用,值得模仿的典范是华德福幼儿教育的精髓,0—7岁是善的教育。孩子在模仿老师行为时,也在吸收他们内在的力量。最后,我写了一首小诗做为此次总结的结尾。
在弯弯的彩虹屋檐下
挂着一朵朵白云 每一团云朵 都有个美丽的名字
我知道 她们是来自天上的天使
幻化做人间的白色精灵
她们迎着风
在天地之间
在山川之间
舞动旋转 时而轻吟低唱 时而欢笑细语
我轻轻的把她们摘下
捧在手里
却不曾想
这些云朵儿
悄悄的 融化了我的心
第三篇:华德福的课程设置
华德福的课程设置
华德福学校的课程设置具有明显的整体课程的特色。华德福学校的教育目的是:“培养能够赋予自己生活以意义的个体”。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华德福教育强调成长中的儿童和青少年的需要,并致力于把教育转变为培养儿童手,心,脑整体发展的一门艺术。
依据斯坦纳的观点,人的发展历程大约以每七年为一个阶段向前推进。在最初的七年,儿童会经历一个身体的巨变阶段。在人生的其他阶段的身体不会有如此显著,深刻的变化。在这些年,儿童建立起与物质世界的联系,并受到他周围世界的深刻影响。之所以如此,就在于这一时期的儿童善于模仿他所际遇的一切事物,词汇,姿势和活动,并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经久不忘。
在生命的第二个七年里,小学年龄段的儿童的身体发育还在继续,但这一阶段占主导地位的是儿童的内在发展,即想象力和幻想力的发展。从七到十四岁,儿童受到他周围人们的深刻影响。这一阶段遇见的人会给儿童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并深刻影响到他的情感生活。
在第三阶段,大约从14岁到21岁,青少年再次经历 身体 和情感发展的戏剧性阶段。不过这一阶段占主导地位的是思想观念的发展。青少年在这一阶段的发展中,特别擅于接受它给予的理念和理想性的东西。通过注意和思考他人的思想,青少年发展了形成自我思想观念的能力。
华德福幼儿园的课程设置
在第一个第七年,儿童浸润在他周围的环境中。华德福幼儿园的老师此时努力提供值得儿童模仿的榜样。因为学前阶段的儿童所处的物理环境对他们有相当重要的影响,所以选择儿童周围可供他们操作和游戏的材料需要极大的细心。任何看过儿童玩耍的人都知道,他们完全投入他们所玩的游戏中,对他们而言,游戏就是工作,工作就是游戏。在学前教育阶段,儿童生活在一个行为的世界中,课程因此努力使这些行为富有想象力和实践要素。儿童被鼓励投入那些能够增强他们想象力的创造性游戏中。作为对创造性游戏的补充,儿童也参加各类家务劳动。他们学习烹饪和烘焙,打扫和洗刷,修理和建造。这些活动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因为儿童开始对自己的身体运动具有意识,这些实践任务发展了儿童大小肌肉的协调和对空间关系的感知。通过参加有意义的工作,儿童也增强了对工作的热爱之情,学会专心致志和乐于奉献。
在这段时间,儿童对韵律也有强烈的反应,当他们的生活充满节奏和韵律时,他们能够茁壮成长。华德福幼儿园因此组织了儿童的活动安排表,以便使其课程有强烈的韵律要素。在所有的华德福幼儿园都有一个韵律。早晨可能是开始于一段游戏,随后的时间是工作,包括诗歌,儿歌,歌唱和游戏,或者是在当地的公园和游戏场所开展一段户外活动。上午的课程是以一个故事或一个民间传说结束。每个星期也有它自己的韵律。一天是烘焙,另外一天可能是画画,第三天可能是手工制作,等等。一些季节性的活动,比如收割粮食,种植洋葱,灌溉树木以及收集坚果等,加深了儿童对自然界的了解。同时,色彩斑斓的季节性节日,比如庆祝秋天的恩赐或者春天的来临,加强了儿童与一年四季的联系。通过浸润在这些具有韵律的活动中,儿童对周而复始的生活和自然的感情会加深。在以后的多年中,这种感觉会转化为一种在世的幸福感以及与世界深刻的联结感。
华德福的教师意识到儿童在出生后的第一个七年必须自由的生长和发展,而不应该有正式的学术教学的要求。根据他们的经验,过早的学术学习是以牺牲这一阶段儿童所固有的素质和能力的健康发展为代价的。尽管在华德福幼儿园并不教授儿童阅读或写作的本领,但是儿童所参与的日常的,每星期的或季节性的活动为他们在小学学习这些内容做好了准备。在过去的70年中,尽管以其他的名称命名,但学习阅读活动一直是学校课程的一部分。朗诵和儿歌培养了儿童的语感和词汇世界。听故事,看牵线木偶表演,参加戏剧演出,增强了儿童的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同时计算游戏和韵律性的活动为儿童的算术和计算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各种各样的实践工作发展了儿童的合作能力和专注能力。
通过这些活动,华德福幼儿园提前为儿童的智力学习做好了准备。通过强调想象,培养惊奇感,发展儿童对工作的批判精神,华德福学校的教师不仅为儿童以后的学校生活作准备,而且为他们今后的人生打下基础。
华德福学校课程设置的特色
华德福学校的课程设置以儿童发展的内在秩序,方向和智慧为依据。具体呈现出如下特色:
在学校教育的早期,儿童通过各种活动进行手,心,脑整体参与的学习,学术学习不被提倡。华德福幼儿园尽管有大量的技能培养,但没有学术内容。小学一年级的学术要求也降到最低。一二年级的课程谨慎的引入文字,直到二,三年级才较孩子们阅读。
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没有诸如主流学校的教科书。学生所拥有的是在课程学习过程中逐渐被填满的练习簿。练习簿纪录了学生的经验和他们所学到的知识。从本质上说,是儿童们自己创造了自己的教科书。而更高年级的学生使用的教科书也只在于补充他们课程的学习。
在主流学校中一些经常被认为是虚饰的活动在华德福学校课程体系中具有核心地位,比如:艺术,音乐和园艺等。世界上没有第二个像华德福学校那样把艺术置于核心地位的教育体系。在学生年龄较小的年级,所有学科的教学都是以艺术的形式导入的。甚至是 数学学科也经由舞蹈,绘画和运动等艺术样式进行教学。比起枯燥的讲演和死记硬背的学习,儿童对这类教学法能够做出积极的响应。
在小学(1-8年级),每个班级的学生都有一个与自己共处的班主任。他们致力于创造真实,富有爱心的学习环境,运用艺术和活动等形式开展教学,废除竞争性的测验和评分,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
第四篇:华德福学校一年级教学大纲
华德福世界课堂阅读材料1-2(版权所有
内部交流)
华德福学校一年级课程大纲
郁宁远
编译
一.图画课: 色彩画,水墨画和形线画
学生应当通过绘画和画图的方式来介绍形塑能量的世界。学生应当首先理解, 所有的线是由色彩创造出来的。
色彩画(水彩和蜡笔画)学生的色彩感觉应当从纯粹的色彩和谐与冲突的经验而被发展出来。通过有规律的绘画学习,孩子认识颜色的特征,并对其产生不同的感受。黄、蓝、红可以形成其他所有的颜色。孩子不同的感觉会通过色彩的区别来过渡。孩子通过学习画画来展示自己内心的画面,发展表现能力。同时通过色彩的体验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感受和崇敬大自然.水墨画(选用)用毛笔和宣纸,通过浓淡深浅的用墨体验,以及中锋,侧锋,逆锋等用笔的方式的体验,让孩子们体验形与线的关系, 同时练习运笔的方法,让孩子逐步地练习手与眼的协调, 并通过具有中国特色的毛笔形线画练习, 为书法课打下基础。水墨画是色彩画与形线画之间的一个过渡。
形线画: 形线画是一年级孩子全年学习的重要主题,它对于认识字母和阅读最为关键的,并且对数字或空间关系以及算术最基本的概念提供一个基础。所有形线画中只有二个元素:直线和曲线。在开学的第一天,孩子将开始画这二种线,并且他们整年的学习是这些简单的元素的延伸过程。他们用手指先在空画,以建立起内在形式感;也可以让孩子们的身体沿着圆,椭圆,曲线,直线运动,它就能亲身体会到形线不同的能量状态。形线画将为一年级学生唤醒如下能力:集中;眼睛与手的协调;整体和部分,空间与时间的关系等。画形线画也避免了单纯地模仿外在事物。
二.语文课
1.写字
写字应当从画面到形线逐步发展出来, 孩子们一开始要学写字母或抽象的笔画或部首,可是人类一开始是没有字母和笔画部首的,它们是从象形图案发展出来的, 如果孩子一开始就介绍通常的写字,他就会变得早熟而早衰, 随着孩子的成长过程应当是从艺术性的到智性, 从动手到动脑,到色彩画到形线画, 从水墨画到毛笔字, 从画画,画图到写字和阅读的顺序, 例如英文的字母F 可以从Fish的图案中逐步脱出, 先是一个鱼的图案,然后才是一个抽象的字母。中文的鱼部, 应当先画出鱼的水墨图案, 然后用毛笔线勾出鱼的轮廓,它已经接近甲骨文或金文,然后再得出篆体和楷书体的鱼字。在这个过程中,眼与手的协调能力逐步加强, 随着眼的指导下的手的运动,一个独立漂亮的字成形。这个过程应当是缓慢的, 应当让孩子有成功的经验为原则, 以帮助孩子建立充分的自信, 这种自信一旦达成, 孩子们将终生热爱写字。
一年级的汉字教学建议首先选择兼具音旁和形旁的独体字。从一年级开始的抄写课可以培养孩子们的意志力。
在一年级孩子们只写非常简单的字词, 将听到的或他希望写的字词写下来。
2.复述与朗诵:
在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桥梁, 是通过给学生说故事、再让学生重复这个故事建立的。地方语言比普通话更生动,普通话比方言更清晰。孩子们的方言应当是在被尊重热爱和保护的态度下,逐步过渡到普通话的。选择的童话故事, 应当能够刺激孩子们的色彩斑澜的想象力,这些艺术图像都是隐藏在孩子们神秘的天性在故事中的外在体现, 老师用一种清晰的、直觉的、多彩的语言呈现这个故事时, 他创所造的一切都是善的, 是来自于他心灵深处, 并且渗透了内在的真实。并且这些故事与孩子的气质类型相吻合。
为一年级选择的诗歌, 老师应当注意到它的艺术形式、语言的节奏旋律和节拍, 朗诵材料的语音特点最好具备互补元素, 例如, 一些重音或尖调的诗歌被另一些的抒情的歌唱所平衡, 由此, 孩子们对语言的感知力可以在复述, 朗诵和歌唱中被培养起来。
一年级的演说和朗诵主要是通过全班齐颂形式进行, 不鼓励独自一人的朗诵。三.地理课: 乡土地理和环境:
地理课在一年级的目标,应当是逐渐地唤醒孩子的梦幻状态,而对他所生存的环境有意识, 这样,让学生逐渐地将他自己与周围环境建立联系, 老师应当以一种善意的, 充满想象的, 适合孩子年龄的方式,将当地有名的植物、动物、石头、山、河流和田野带给孩子的, 从来不用抽象的方式介绍,例如天空、云、星星、花朵、动物或植物的特性用童话故事方式, 赋予他们以对话、性格和关系等。
四.数学课:
在一年级数学课中, 我们就让学生了解到加、减、乘和除四则运算。一个学生在一年级学数学的思维方法会成为他成人后思考世界的方法。所以很重要的是,要从整体理解到部分。比如从总数开始, 然后分解成是经过几加几得到的,或者先有一个结果,然后才考虑这个结果是经过几乘几得到的。这样,学生思考的方法是从看整个一件事情来看事情的部分。而且,这样教学法具有很深刻的道德意义, 孩子们一开始就学会将自己所有的苹果首先一个个地分发给他人, 而不是从他人那里将苹果一个个归回自己, 这样就避免了自私的思维方式。
老师教算术的方式也应当考虑到孩子的性格和气质、从数字开始认识数字世界,但不是坐在那里学习。老师会通过有韵律的拍手、走路、蹦跳、童谣朗诵等各种的方法,让孩子学会一系列的数字,然后学习计算,有节奏的身体运动能帮助孩子计算能力的发展。
五.外语课:
在一年级学外语主要是利用这个年龄特有的对语音的模仿才能。孩子们的母语不影响他们学习外国语。
在开始的三年中,他们主要学习口述语言, 特别是具有节奏的童谣,圆圈和外国语的声调。学生要多说,经过重复老师的话和活动来感受英文的语言节奏、声音本质和气氛。有可能也谈几句话。先要说,不必一句句翻译, 几年后才理解它详细的意思,只要让他们知道大概的内容是说什么的。不要学语法,因为一至三年级只是一种给学生感情上的、给将来准备的基础。
华德福学校从一年级开始同时学习两门外语。通过唱歌、念诗、游戏、对话练习,初步开启一扇通往陌生国度和文化的大门。
六.音乐:
孩子们首先被带到五音的经验中, 困惑的,紊乱的音乐经验渐渐地被朝向内在的控制音乐的感觉所转化, 所有的音乐媒介都可以被用来唤醒与和谐孩子的心灵力量, 培养孩子知道对那些音乐是美的, 哪些是不美的。简单的训练耳朵听力的练习应当开始。应当向孩子们介绍一些简单的节奏化的旋律,通过他们自己的演奏和倾听,孩子们能够学习适合他们自己年龄的音乐。
每天唱五音歌曲、全班学习吹竖笛或陶笛。再大一点开始分组学习不同的乐器。音乐以及其他艺术活动可以促进孩子的学习能力,使其智力得到提高。华德福学校的音乐课并不仅仅是为此目的而设置的, 它可以让心灵的感觉变得更加细致、克服冷漠和野蛮粗暴、可以激发思考,让人的感情更加丰富,意志更坚定。所有孩子有选择地学习演奏乐器是最理想的。当然这要根据个人的兴趣和喜好选择乐器。
七.手工课:
学生在这年级用两根针学编织,因为经过编织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意识,也能发展学生的精神和思维。孩子发展过程中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就是通过手工训练手的灵巧。编织、订纽扣等这些手工活动,不仅能促进手指的灵巧,同样也对思考能力有所促进。编织时手指所表现的,也就是编织在一起的思维方式。
八.历史课: 童话故事
孩子每天都有机会专注到故事中。一年开始讲童话故事,之后是圣经故事、寓言、传说等等。故事一般都是主课老师自己为孩子准备,甚至自己为不同气质的孩子编写故事。孩子在听故事过程中,可以体验紧张、放松、痛苦、兴奋、惊奇、精神现实、机智、畏惧、勇气、无畏,形成极其丰富的内心感情画面。故事的主题包括: 好的结局;独自离家探险;不同的角色,让不同孩子在故事中发现自己喜欢的人物, 孩子们自己想象故事情节和人物,思考解决故事中的问题和困难的方法,通过自己内心的力量达到目标,从而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九.优柔思美: 音语舞必须与音乐的感觉一起被培养, 孩子们伴随音乐的节奏,走成几何形线, 通过整个的身体感受直线,弧线和弯曲线的不同、而通过手臂的运动表达声母(子音),韵母(母音), 通过手腕的运动表达声调, 通常是伴随着具有韵律和节奏的短小的诗歌和童话故事, 这种节奏可以通过伴随着朗诵的节奏用脚步踏出长短步来完成, 为了学习正确的听力,孩子们跟随着诗歌的节奏一边踏步,一边拍手。在音乐优柔思美里通常练习C,D, E,F,G 五个音的运动, 孩子们应当听着音,带着动作,表达它们。最基本的铜棒练习应当开始了。
十.体育课:游戏和活动
活动:对一些孩子来说,从幼儿园的自由游戏过渡到有约束的课堂学习和劳作并不很轻松。老师很清楚这一点,所以课堂上设置了运动部分。一些老师在专门进行活动练习的教室上课。这些专门用来做活动的教室只有长凳和坐垫,长凳高于教室里的椅子。有节奏的运动练习,同样也属于教学内容的一部分。
户外的体育游戏包括:过桥游戏,跳跃,追逐,传话,跳绳,平衡棒,踢键,跳皮筋,拔河,猜谜,圆圈游戏等等。
参考书目: 1.The curriculum of the first Waldorf school
Caroline Von Heydebrand 2.Rudolf Steiner’s Curriculum For Waldorf schools
E.A.Karl Stocjmeyer 3.A path of discovery—a Program of a Waldorf Grade school teacher
Eric.K.Fairman 4.Educating through Arts and Crafts
Michael Martin
第五篇:华德福幼儿园行为规范的建立和教师的原则
华德福幼儿园行为规范的建立和教师的原则
作者:台中磊川华德福学校校长 林玉珠
在诸多幼儿教育工作中,对于幼儿行为表现与生活规范是最感棘手的工作。家长和老师常常提出类似的疑问: 孩子冷漠、没有同情心、爱告状或过度黏人,该如何是好? 孩子行为不礼貌、说不好听的话或打人、打架怎么办? 孩子晚上不肯睡、早上起不来、怎么办?
孩子退缩、胆怯、没信心或爱批评、爱管人怎么办? 孩子跟伙伴,同学常吵架打架,该如何调解? 孩子很容易动怒以致于暴力,该如何处理?
家长和老师应如何对幼儿做常规训练?尺度如何拿捏? 家长和老师应如何管教孩子?有没有比较好的处罚方式? 为什么每次有客人来,或去人家作客,一些孩子特别不听话?
为什么一些孩子在学校表现很好,但回到家却胡闹、爱哭、偏食、不收玩具.......期望解决这些迷思与困扰,家庭人际关系,幼儿园的人际关系,以及环境差异对孩子的影响等等都对孩子起着影响。在华德福幼儿教育对幼儿生活规范的教导,可以归纳为最基本十条规范,以帮助老师与家长理解和帮助孩子成长. 首先我们必须要不断地去了解幼儿的行为与发展:
孩子犯错、不守规矩,一方面因为孩子毕竟是孩子,他正在成长,他的身体、情感与思想都尚未成熟,他无法自控、无法分辨是非…,是他「不能」,不是他「不要」。父母应进一步了解需要引导或教导的是什么,需要帮助的方法是什么以进行辅导而不是责怪。另一方面,孩子不守规矩,多半都是大人的问题,不是孩子的问题。也许有些父母初听时有错愕的感觉,但是,真的「只有问题的父母或师长,没有问题的孩子」!因为孩子生来是纯洁的,没有所谓的问不问题,孩子是被父母或老师安排着过生活的,孩子从现有的环境中成长、模仿、学习…。因此,面对幼儿违反常规,身为大人的我们,无须在幼儿的意志力战场上与孩子硬碰硬;大人应尽可能储备儿童的发展与需求的知识,以便加添自己与孩子相处、共同成长的能力。若陪孩子长大的人越有深厚的育儿知识,越知道如何加强幼儿的主动性,如何减少幼儿的周围摩擦;如何在规范上帮助幼儿…等,就越能提供适合孩子年纪发展所需的游戏、故事及艺术活动等;那么,不管是幼儿个人的或幼儿与同伴间的不良行为,通常都不会有太大的困扰,即使有,也都能快速的改善。因此,孩子犯错,除了要求孩子立即停止不良行为外,大人其实当深自反思!我们应自问自己做了什么,在环境里提供了什么,以致孩子出现这样的行为?我们能为他做什么,以改善问题?唯有我们愿意全心力投入幼儿的工作,更深入的了解问题的始末,了解幼儿的发展与需求,我们才有可能因了解而对孩子释怀,耐心、体谅,甚至慈悲,我们才能真正帮助幼儿成长,才能说我们「教育」了他.
幼儿的行为以意志力、动作、游戏为工作中心。意志力的本质是本能、冲动、欲求、动力。幼儿行为发展与规范应视年纪、关系、人格及性情…等而定。譬如:玩具应视年龄的发展与需求提供,收玩具也应视年龄的发展与需求要求。收玩具常常是幼儿、老师或家长的恶梦,其实,最好、最成功的游戏不一定需要很多玩具,反而以很少又很简单的玩具,却能使幼儿玩出很多想象力,最后幼儿还能有力气自己收玩具的完整的,有始有终的游戏过程更是孩子需要的经验。这种游戏最能满足幼儿的学习,因为孩子尽了情、尽了兴,又有成就感,是最健康的游戏。日常生活,孩子需要大人,也需要孩子,他需要尽可能与不同年纪的孩子混合相处,与大人和孩子一起相处的经验,以利多方面学习。此外,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偶有纷争,其实也是很自然的事。孩子并非天生就具有与人分享或合作的社会能力,这些社会技能通常需要向周围人的行为学习,或经验累积而得之。因此,孩子不能与人分享不是自私,也不是小器,是因为发展,我们千万不能因此责怪他!例如:三岁的幼儿,「我」的概念才初形成,还没有反思的能力,所以对他而言,有理说不清的;而五岁的孩子已有足够的记忆能力和时间距离感,他较能透过模仿学习,较能掌握规范,较有是非对错感,因此简单、明白的语言就能与他有目标的沟通了。不过,学习的多寡当然仍须取决于个别孩子的感应、性情和生活的方向感…等。我们应让每一个孩子自己个别的引导我们,以适合他的方式帮助他。在华德福教育里,我们强调色彩与性情有很紧密的关连,火相性格的孩子偏爱红色,土相的孩子偏爱蓝色,风相的孩子偏爱黄色,水相的孩子偏爱绿色…。人的眼睛会制造相对的补色色彩,如果定睛于鲜红色,一会儿之后,立即转到另一张白纸上,我们会看到红色的补色~绿色。周围环境的颜色对孩子的性格有很重要的影响,对于火相等不能安定的孩子可以红色围绕他,例如让他穿红色的衣服,因为红色的补色是绿色,绿色可安定孩子;反之,安静的孩子则需绿色或蓝色以得到活泼的红色。(Steiner, 1994)。
教育孩子的过程,是我们获得的是自我教育的过程,我们应该对儿童心存感激!帮助幼儿生活规范的十条基本原则: 一.爱 二.以身作则 三.规律的生活
四.简单、正向、积极的语言
五.教他,不要骂他;说故事,不要说教 六.监控自己的情绪与动作
七.除了规范三要素(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伤害物品),请给孩子自由 八.若必要考虑处罚时,处罚必须与所犯的错相关连 九.重视此时此刻,重视孩子的感觉 十.家校合一的幼儿生活规范 一.爱:
温柔的对孩子说话;用心、认真的爱孩子,每个孩子一日最少抱三回,行为困扰越多的抱越多…。史代纳说:「没有爱,没有一件事是可能的;有爱,什么事都可为。」又说:「爱是创造,是无私,爱使我们进入从未来流向我们的时间洪流(Steiner, 1998, p.10)。」爱使我们有未来!有爱,就有盼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如浮萍相聚,对未来没有把握;但因着爱,人们发出关系再续的期望,人们期望的意志造就了未来时间洪流,使它向我们奔腾而来;万物或学问的发明也是一样,因着兴趣与热爱,人们愿意投注时间,全心追求,未来的时间洪流即向我们奔腾而来。
爱是一切学习的根本,特别是生命头七年,一个刻薄、不信任、缺乏爱心、言行不一的教育环境会使儿童的成长受阻,产生困惑、错愕、受寒的感觉;甚至导致他往后的生命、身体及道德失调、衰弱。反之,一个对将来人生充满希望、信心、勇气十足的孩子,他会在未来热情肆放生命活力与能量,能组织幸福美满的家庭,能淋漓发挥与生俱来的相信、模仿、创造及思想等特质能力。他能如此,原因不一定在他有物质丰厚的童年,不在他有金钱富裕的家庭,而在于他是否拥有温暖、和谐、富爱心的成长环境。幼儿只有一次童年,教导幼儿是非常有求有偿的事,幼儿的未来发展决定于我们能否成功的导引他们经验生命的美好,是否能成功的减少他们对人*、人情上的不安全感与怀疑;(Edmunds, 1992, p.26)。
宇宙天下,几乎所有的潜在生命都朝向阳光,有阳光,潜在生命就有孵化成真实生命的可能。爱如同温暖的阳光,教育有爱,就如同潜在生命有了温暖的阳光,父母、教师的爱可以孵化出儿童的潜能。很可惜的,有一些老师或父母心底非常的爱孩子,但是他们选择严厉、冷酷的方式管教孩子,以致孩子感受到的只是他们的严寒,于是孩子害怕人、害怕做事,对人、对事很冷漠、没有同情心,甚至对环境产生相对的严厉敌对态度;或者反过来,过度黏人或爱告状、爱哭…等都是爱领受不足的结果。
我曾经与一个行为上有困扰的母亲会谈,她说:
「我的孩子实在太贪心了,我已经爱他很多了,他还是嫌不够!」
「真的?」我说:「我和你正好相反,我很努力,很用心的爱我的孩子,但我仍然觉得不够,所以直到现在,我还是很努力的爱他。我的孩子已经大到我完全抱不动了。前几年,在游泳池里,我发现在水里我仍然可以像他儿时般的抱他,摇他,我觉得好快乐!我也谢谢我的孩子愿意让我在游泳池里抱他摇、摇、摇…。我的孩子常告诉我:『妈妈,谢谢你这么爱我,你的爱让我觉得我很有力气。』」
最近在幼儿园的「家长成长课程」中也有一则感人的父亲教养儿子的故事: 有一天,小明犯错,爸爸准备请儿子「站一站,想一想」,但是儿子与老爸讨价还价说: 「爸爸,我不要『站一站,想一想』,我下次不再犯错了!」 「不行,你常常说下次不会,结果还是犯错!」爸爸说。「爸爸,我下次一定不会再犯了,请你原谅我。」 「原谅?好!那请你告诉我,什么是『原谅』?」 小明想了好久,最后回答: 「爸爸,原谅,就是爱我。」
最后,受感动的爸爸选择了原谅他,爱他。只有饱受爱滋养的孩子才能那么自在的要求原谅,要求爱!而大人也要清楚孩子的行为规范绝非一次就能成功,那需要时间,唯有时间能帮助人类建立习惯与行为规范模式。二.以身作则
我们从自己开始,认真的使自己成为「值得模仿的人」;同时用心以爱,以真诚,以参与,以喜乐工作的态度面对周围的大人、小孩与环境;努力将抽象的想法与概念转化成看得见的行为呈现。
幼儿阶段最大的学习本能就是模仿,我们可以从幼儿走路、说话、思想的发展观察幼儿的模仿本能。幼儿看到站立走路的大人,他就站立行走,如果婴、幼儿在森林里被动物养大,那么,这个孩子也就只会在地上爬;说话也是一样,如果一个孩子由中国人养大,他就说汉语,若同一个中国孩子若交给美国人扶养,那么,即便他是中国人,他也只会说美国话,不会说汉语了;父母或师长如何思想,孩子也就如何思想,如果大人看不惯动作迟缓的孩子,孩子自然就会对慢动作的孩子骂:「笨蛋!」
模仿是幼儿自发意志的行为,是经由意志,展现他对世界讯息的反应。若能好好开发,模仿的意志力可以成为儿童未来自我创造的活动基石。所以,有经验的教师知道如何善用模仿意志的力量,知道如何在幼儿意识较浅、较梦幻的时候,运用「活动,模仿与示范,规律与反复」的引导,影响、修正幼儿的行为,以使儿童身心灵发展健康。
有一天,凡凡、平平的妈妈对我说:「以前孩子的爸爸常对孩子说:『你不乖,我就揍你哦!』结果,那一阵子,三、四岁的平平就常说:『我揍你!揍你!』他每天就这样「揍来揍去」的说…。另外,有一次,我很生气,不知怎的气得就拍了桌子,没想到隔了两天,我们凡凡竟然也拍桌子凶他弟弟…。我和他爸吓坏了,学乖了,从此谨慎言行,再也不敢随便说话、乱发脾气了…。」
幼儿园里打人、打架、没有礼貌、说不好听的话、爱批评人,或有情绪困扰的孩子,通常其父母多是倾向以批评、责骂或体罚面对幼儿常规的。大人以为体罚、责骂、批评可以制止幼儿的不当行为,没想到不但不能制止,反而让最具模仿能力的孩子学会了对人暴力、批评、说不好听的话…。若希望幼儿喜于美善,恶于邪恶;大人应先「以身作则」!大人必须是注重美善、注重情意,自爱、爱人的典范,大人必须自然的流露出积极、正向,安静、稳定的行为模范,孩子行为才能良好而稳定,因为孩子一直都在模仿我们!
儿童的行为反映出我们对他的教育与我们对自己的自我教育!好模范远比命令或指导重要,孩子通常多注意我们做了什么,而不是我们说了什么。一定要记得,真实的举动对孩子最有价值,在孩子面前,我们的一个每个动作都是很有影响力的(Grunelius, 1996, p.30)。三.规律的生活
良好的人格、性情奠基于儿童时期规律、和谐的日常生活环境。华德福幼儿园的课程活动以规律与反复为原则;强调以规律、反复的生活健康幼儿的身体、培育幼儿清楚的时间感与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建立幼儿坚强的意志力。
以幼教现场言,课程活动安排对幼儿的行为表现有很大的影响,教室内行为规范的问题,也多半来自课程的计划与经营。一个结构清楚的课程可以使幼儿一方面活动,一方面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幼儿就能因而比较安定,不容易产生焦虑或偏差的问题行为。反过来,如果幼童每天过的生活,进行的活动是不定的,幼儿就会兴奋、紧张或不知所措,甚至于无聊,这样,就容易引起问题。我们的身体需要稳定的呼吸维持健康的生命,幼儿的生活与课程也需要稳定、规律的活动维系发展。老师若了解规律的生活对幼儿的重要,懂得满足幼儿的发展与需求,知道引导幼儿的方法,做他们觉得有趣的事,幼儿就很少会发生问题。例如,课程安排中,一天至少一次规律的,如呼吸般的带孩子「走出教室」进行户外活动,那么,幼儿的思想、情感及意志的能力就能稳定而活泼、有生气的开展(Wilkinson, 1993, p.68)。我们常看到一些在教室里很棘手的孩子,一到户外,他们就成了最健康、最快乐的好孩子。我们应该多提供机会,使他们经常体验自己是好孩子的感觉。
在教育工作上,父母最大挑战之一即是为儿女建立规律的家居生活。有些父母虽然准时下班,但是,回到家后还有事要忙,或者有好电视想看,等忙完或看完电视,已经很晚了,看着孩子还没睡,就开始生气或指责孩子吵闹要父母陪,不肯独自先睡。其实,一样的道理,真的不是他「不肯」,是他「不能」!他还小,他是幼儿,他真的需要父母陪伴!而这些抱怨孩子晚上不肯睡,早上不肯起床的父母也常抱怨孩子不爱吃饭,或吃一顿饭吃好久,或边吃饭边看电视…。
父母的角色的确难为!父母必须为孩子改变自己,甚至牺牲自己!尚未准备好作父母的大人总很难舍弃自己的角色,这些父母也许不自知,但他们总是爱自己的自我角色或工作角色胜过爱孩子的父母角色,他们先管自己的事,再理孩子的事。然而,可知道?幼儿的身体器官正在成长,他需要大量的睡眠。再者,史代纳说睡眠是幼儿最重要的学习之一,睡眠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情绪好坏;工作、学习以及思想能力灵敏与否…,睡眠深深的影响我们的身心灵成长。当孩子没睡饱,他的情绪就容易产生吵闹、过动、爱哭…等困扰。常规训练最重要的就是建立规律的生活!从园所工作中,我们明明白白看见不规律生活加添在幼儿身上的困扰,我们很心疼孩子,因此特别就日常的上学困扰与家长共切磋:
1.太早或太晚来园或离园,特别是迟到及晚归的孩子容易在群体中产生疏离感; 2.迟到的孩子难以进入团体,难以专心学习。就团体动力发展而言,孩子每天入园都需要有暖身的时间,需要慢慢的开始与同侪交谊,进而形成团体。团体形成时,团体自然会形成一股凝聚的力量。这时,想要参与团体的任何一个人就得多花力气才能挤得进团体;但是,一般迟到的孩子会比平常较没有力气,会变得不好意思,若再要他花力气,实在太难了;然而,不能进入团体的孩子,通常也就很难专心学习,因此,有些国外的华德福幼儿园直接建议迟到的孩子那一天就不要来园所了。
曾经有一次,为了使家长有机会亲身体验孩子们的活动,我们特意举办了一次家长的游戏课程。首先,我们请家长玩半个小时的华德福玩具,然后,再与家长们进行经验分享与讨论。没料到竟然有一位迟到的家长说:「对不起,我因为迟到,我不知道你们要做什么,所以我没有办法参与。」迟到竟然不只使孩子,也会使大人无法施展能力呢!迟到了就真的很难参与游戏了!可是,幼儿必须透过游戏学习,没有游戏就等于没有学习了!
3.陪伴孩子早睡,不过度随孩子的意愿行事,让孩子知道并学习早起上学、不迟到是父母与儿女共同的职责。
4.不晚归是孩子学习「适可而止」的根本:上了一天课,孩子累了需要休息;如果孩子不回家,还想玩,父母、老师要帮助孩子「适可而止」以储备明天的精力。
5.尽可能简单、平凡的生活,不要看电视、玩电动、不要到大卖场、百货公司;尽可能不要邀一群孩子来家里,或一群孩子去别人家。孩子的稳定成长需要的是简单、平凡,不是兴奋、刺激的生活。四.简单、正向、积极的语言
对幼儿的违反常规大人应该做的事是:以简单的语言请他立即停止偏差的行为,并且,同时指引他做对的事。例如孩子走出团体的范围,只要走到他身边,也许牵着他的手,以温柔的声音,简单、清楚的告诉他:「不可以超过这里(或这条界线),请过来这一边。」说过之后,千万不可期望一次就成功,而是要一次又一次的告诉,反复的叮咛对建立常规是最基本的功夫。
语言(speech)与说话(speaking)在道德教育里扮演极重要的角色,孩子说话的内容与方式显示出幼儿的人格,而他如何「被」说则是他人格形成的要素。如果大人经常指责、批评、管教孩子,孩子就容易造成退缩、胆怯、没信心或爱批评、爱管别人!因此,大人越能将说教、批评转换成好的指导语,对孩子越有帮助。孩子身边的大人一定要说适当的、正向、积极的话,除此,还需努力加耐心,加坚持才能建设自己教养的能力,也才能建立自己成为儿童的好模范(Wildinson, 1993, p.64-65)。五.教他,不要骂他;说故事,不要说教
幼儿尚未发展「倾听」的能力。心理辅导员从来不对一个没有意愿坐下来倾听自己及别人说话的人谘商。如果大人对听不懂或「不能」听的孩子说理、说教,会形成「教导」儿童耳朵关闭,使他学习「不专心」!行为困扰的潜在原因多半来自说教,说教甚至还会造成智力早熟的困扰!大人过多的要求注意力、讲理、判断、批评、说教…等,往往使孩子内心经历不满,而在智力上提前早熟,以致偏离自然成长的路径,造成欲盖弥彰,不良行为的结果。规范的学习,精细的规定或教条很难解决幼儿的问题行为(Grunelius, 1996, p.14)!反而,如果能提供一个自在的,梦幻的环境,使幼儿有空间、时间与机会处于自己的世界里面的话,能梦幻自处的孩子通常都有很好的安全、安定的感觉。
对一个乖巧安静、不能自处的孩子,要教他,不要骂他!给予支持、鼓励,并教导他正向的表达方法及其它社会技能,使他能走向玩伴,进而能主动引发游戏。如果尚须口头指导时,应尽量简短、清楚且直接引导他向该做的事。一旦孩子能进入同侪,大人就要退开,他才能持续学习自我引导。
如果老师或父母对幼儿的问题行为不说教而改以说故事,例如兄弟姊妹的争吵,大人加些幻想,加些幽默,甚至加些动作,举出象征性角色,并呈现出偏差行为特质,再加上孩子听得懂的说明,编成矫正*的创意故事,对行为偏差的幼儿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通常,一个故事讲完后不出几天,孩子就决定要修正自己的行为了,因为他不经意的发现事情的荒诞无稽,发现自己的问题,他也从故事中学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了(Wilkinson, 1993, p.69)!六.监控自己的情绪与动作:
家长应如何对幼儿做常规训练?尺度如何拿捏?为什么孩子在学校表现很好,可是回到家就变了个人似的很会找麻烦?
华德福的全体教职员努力、用心、认真的学习将「情绪的外套脱在幼儿园外」。面对幼儿,我们小心的不做、不说也不想任何不值得人模仿的事(Cusick, 1998, p.34)。
幼儿规范的前提:不忘与幼儿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幼儿的偏差行为,需要的是教导,不是父母跟他一般大小,一样生气的!
人的相处,感觉好坏是互动的结果。孩子有暴力或情绪化现象,很多时候是对某些情绪的学习与反弹。我们很难忘记一些我们看过的充满愤怒的眼神,我们也接触过全身充满恨的小小孩,这真是令人心痛!身为师长父母的应谨慎小心,时时提醒自己:规范幼儿,不能忘记与幼儿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Gauci & Hanna, 1997)。
父母情绪能对孩子造成极大的影响 1.孩子偶尔带学校的情绪回家,例新生来临或建立规矩时;请接纳我们常接纳孩子从家里带来的情绪,请多爱孩子少对孩子过于严厉 2.不要问他一些对人或对学校怀疑的问题,请相信学校绝不会让任何一个孩子受委屈,用平凡的心和态度面对:用脚飞翔的女孩的故事 3.多反省
4.尽量减少说「不」:当大人越少说不,越少打断孩子孩子,幼儿即可学习更多、发展更多的能力。然而,有些时候却必须绝对清楚的说:「不」,以使幼儿了解生活中有基本的法规需要遵守,不能任意独断独行。
另外,有一些父母认为上托儿所、幼儿园不过是玩玩而已,去不去无所谓。殊不知孩子一直在了解大人如何在宇宙间运作生命如果父母不负责任孩子如何学习负责,如果父母很小看一些生活所示,孩子如何能尊重生命的点滴? 七.除了规范三要素(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伤害物品),请给孩子自由 规范三要素: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人、不伤害物。
1.当孩子想做的事会伤害自己,例如天气很冷,他却不肯在户外穿上外套。
2.当孩子想做的事会伤害别人,例如吵闹、骂人或打人;所有健康的孩子都喜欢玩,也喜欢和别人一起玩,但孩子需要了解,火爆攻击是不被接受的,绝不可危及他人的健康及安全。任何争吵,所有的孩子都应该受到照顾,这样他们才会觉得苦恼被接受,对于攻击的孩子,应立即带开,对于受攻击的孩子应及时予以呵护、安慰。一个经常攻击人的孩子,会发现自己不受欢迎,同侪的排挤反而会是幼儿更大的困扰,我们应与家长合作,对他做个别处理,以帮助他适切的转化内在冲突。辅导之后,老师应引导孩子了解重新自我控制、勇于修正自己的能力是值得尊敬的。
3.当孩子想做的事会伤害物品,例如乱丢玩具或拿蜡笔在墙上涂画,大人就应该清楚坚定的说「不」(Grunelius, 1996, p.29)。
帮助孩子,与孩子站在同一边,大人应尽可能包容孩子,应尽可能使他拥有自我发展的机会与经验,尽量避免介入。大人不要轻易介入孩子,每一次要介入时,应先停下来想:此时,是否真的有必要介入?孩子真正的需要是什么?若非得介入,应以游戏的方式进入孩子的沟通。因为,当孩子越沈浸在游戏中,就会越抗拒介入;当孩子能安全的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时,大人就不要急于介入,这样,其它在旁观看的孩子们,才能学习到正向解决争吵的方法。孩子必须学习不要老是由大人来教他们如何公平游戏、如何重整混乱。(Wilkinson, 1993, p.66)。
尽量减少说「不」:当大人越少说不,越少打断孩子孩子,幼儿即可学习更多、发展更多的能力。然而,有些时候却必须绝对清楚的说:「不」,以使幼儿了解生活中有基本的法规需要遵守,不能任意独断独行。在华德福幼教行为规范中有三要素: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人、不伤害物。因此,帮助幼儿能在吵架中说「不可以」以表示停止,且一旦出口,必受到尊重!华德福给孩子最大的自由,除非他们触犯规范三要素。
八.若必要考虑处罚时,处罚必须与所犯的错相关连:
家长和老师应如何管教孩子?有没有比较好的处罚方式?
处罚的目的在于修正行为,不在「给你个『苦头吃吃』,看你下次还敢不敢!」修正行为不一定要『吃苦头』重要的是修正行为!
规范的目的在于引导儿童健康的情绪、道德、精神与思想发展,引导儿童「正当行为的责任感」,引导儿童成为独立自由的个体(Oldfield, 1999, p.3)。如果幼儿不能负起正当行为的责任,处罚就成为手段,但是如果只是处罚,或只是宣布一个孩子作错事,这样,很少能真正帮助孩子。处罚绝不能伤害到孩子的心,处罚必须具有使幼儿『好起来』的特质,处罚的目标应是弥补错误、修正行为,比如东西砸坏了,那么,修理就是方法,如果一个孩子伤了另一个孩子,那么,一定要帮助他看到自己的错,然后寻求补救,也许需要向对方道歉,也许需要安慰对方,也许双方都需要道歉与安慰。(Wilkinson, 1993, p.70)。九.重视此时此刻,重视孩子的感觉
为什么每次有客人来,或去别人家作客,孩子特别不听话?
处理幼儿常规切勿在事后幼儿早已忘记时再处理,一定要在发生问题行为的当时作修正或帮助。如果选择事后处理,只有说故事那一方法可行。有些父母很顾颜面,不在人前责骂孩子,但是回到家就算总帐,给孩子好看,使得孩子总处在莫名的惊恐中,情绪慌乱,时好时坏。也有父母白天不动声色,到了晚上,孩子要睡觉了,再对孩子「吾日三醒吾身」,告诉孩子他今天的第一错是…,第二错是…,第三错是…,弄得孩子每天都带着我错、错、错的自我概念进入睡眠。到了第二天,孩子就真成了很会做错事的错人了!
教育孩子是何等神圣、重要的工作,与颜无关,如果我们很清楚如何处理幼儿常规,如何帮助孩子修正他的偏差行为,我们根本不需要担心别人如何想我们或我们的孩子。因为我们并不责骂,也不对我们的孩子做人身攻击,侮辱孩子的人格;在孩子犯错的当时,我们只有很简单的必要的指导语,温柔而坚定,例如告诉孩子:「请不可以那样做,或那样做不礼貌,我希望你…。」 十.家庭、学校,父母、师长合一的教导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家长和老师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孩子和谐的行为规范的基本要素,老师对家长的尊重也直接影响着家长对学校的态度,和对孩子工作的合作配合.如果我们不尊重学校就是教导孩子不尊重学校。作为家长如果与老师对立就是教导孩子与他人对立,我们需要学习的是合一孩子。将来要进入社会要与人和谐相处进而发展自己,他需要合一的能力与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