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管理办法试行(最终5篇)

时间:2019-05-14 14:06: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京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管理办法试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京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篇:北京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管理办法试行

北京市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做好本市的教育对外开放工作,优化发展环境,满足外籍人员子女在我市接受教育的需要,维护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关于开办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暂行管理办法》(教外综〔1995〕130号)、《国务院关于第六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国发〔2012〕52号)等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北京合法设立的外国机构、外资企业、国际组织的驻华机构和在京合法居留的外国自然人,可依据本办法申请开办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以下简称“学校”)。学校可实施学前教育和普通中小学教育,采用外国教育教学模式。

第三条 学校及其举办者、教职工和学生应当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及公序良俗,不得损害中国的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学校有义务对教职工和学生进行中国法律、法规的教育。学校及其举办者、教职工和学生的合法权益,受中国法律保护。

第四条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负责本市行政区域内学校的规划、审批、管理工作。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对学校实行按需设立、规范办学、依法管理的方针。

—1— 各所在区教育委员会协助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做好本辖区学校的前期审核、日常管理等工作。

第二章 设立

第五条 申请举办学校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符合北京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

(二)以组织机构申请设立的,该组织机构应在京合法设立。以自然人申请的,申请人应当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无犯罪记录、持有公安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在京有固定的住所和有稳定工作的外国自然人;

(三)具备引进外国教育、教学模式的条件;

(四)有相应规模的生源和办学需求;

(五)有适应教育教学需要的师资;

(六)有必要的场地、设施及其他办学条件;

(七)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有与拟办学规模相匹配的资金投入;

(八)学校的设置标准参照同级同类公办学校的设置标准执行。

第六条 设立学校,分为筹设和正式设立两个阶段。具备办学条件,达到设置标准的,可以直接申请正式设立。申请筹设和正式设立学校,应当将齐全的申报材料提交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第七条 申请筹设学校,应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提交下列文件:

—2—

(一)申办报告,内容应当主要包括:举办者、申请举办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名称、培养目标、招生计划、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办学形式、办学条件、内部管理体制、经费筹措与管理使用等;

(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统一格式的《北京市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筹设/正式设立申请表》;

(三)资产来源、资金数额及有效证明文件,并载明产权;

(四)办学场所、场地、设施及其他办学条件的有效证明文件,及房屋安全、办学场地消防安全鉴定机构提供的符合安全要求的证明文件;

(五)属捐赠性质的校产须提交捐赠协议,载明捐赠人的姓名、所捐资产的数额、用途和管理方法及相关有效证明文件。

(六)学校所在区域的生源调查情况和办学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七)机构举办者委托社会审计机构出具的财务审计报告;

(八)机构举办者的法人资格证明;

(九)自然人举办者还须提交由公安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近5年居住国公证机关出具的无犯罪证明,最高学历或学位证明,在京工作单位出具的聘用证明,公安部门出具的住所证明;

(十)所在区教育委员会的意见函;

(十一)审批机关认为必需的其他证明材料。

—3— 第八条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自受理筹设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做出是否同意的决定。同意筹设的,发给筹设批准书。不同意筹设的,予以说明理由。

筹设期不得超过三年。超过三年的,举办者应当重新申报。筹设期内,不得招生。

第九条 完成筹设申请正式设立学校,举办者应当提交下列文件:

(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印制的《北京市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筹设/正式设立申请表》;

(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颁发的筹设批准书;

(三)筹设情况报告;

(四)章程;

(五)资产来源、资金数额和有效证明文件,并载明产权;

(六)机构举办者提交法人资格证明。自然人举办者提交由公安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近5年居住国公证机关出具的无犯罪证明,最高学历或学位证明,在京工作单位出具的聘用证明,公安部门出具的住所证明;

(七)办学场所、场地、设施及其他办学条件的有效证明文件,及房屋安全、办学场地消防安全鉴定机构提供的符合安全要求的证明文件;

(八)拟任首届董事会或理事会组成人员、法定代表人、及校长的身份证明文件、个人简历、学历学位、职称、在京合法 —4— 居住证明等证明文件。校长还需提供具有5年以上相关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的证明文件;

(九)教师的资格证明文件;

(十)课程来源、教材情况、课程简介和教学大纲;

(十一)所在区教育委员会的意见函;

(十二)审批机关认为需要的其他证明材料。

第十条 具备办学条件,达到设置标准的,可以直接申请正式设立,并应当提交本办法第七条

(一)至

(九)项和第九条第(四)项、(八)至

(十二)项规定的材料。

第十一条 学校只能使用一个中文名称,其外文译名应当与中文名称相符。学校的名称应当反映不同国别普通教育的性质、层次和类别,不得冠以“中国”“中华”“全国”“世界”“全球”等字样。规范名称应为“北京***外籍人员子女学校”。

第十二条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自受理正式设立学校申请之日起三个月内以书面形式做出是否批准的决定。予以批准的,颁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统一格式和编号的《北京市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办学许可证》。

第十三条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组织专家对筹设或正式设立的申请材料进行评审,包括组织或者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对完成筹设申请正式设立的学校进行实地考察。专家评审的时间,不计算在审批期限内。

—5— 第十四条 学校取得办学许可证后,应当依据中国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本市相关部门进行法人机构登记。

第十五条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批准设立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后,将学校主要办学信息报送教育部。

第三章 组织与活动

第十六条 章程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学校的名称、地址;

(二)办学宗旨、规模、层次、形式及招生对象等;

(三)学校举办者名称、住所、资产的数额、来源、性质等;

(四)董事会或理事会等决策机构的产生方法、人员构成、任期、议事规则、主要职责等;学校董事会或理事会等决策机构成员的条件及任期,产生办法;组织机构、决策机构决议生效规则、权限及因决策失误导致损失决策机构(成员)的责任,决策机构出现非正常情况的处理办法;

(五)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及其产生办法;

(六)学校主要内部的机构设置及其产生办法、职能、规则制度;

(七)校长的产生与罢免程序,职权与责任,任期;

(八)章程修改程序;

(九)学校自行终止的事由;

—6—

(十)学校变更、终止程序与终止后资产的处理;

(十一)其他必须由章程规定的事项。

学校修改章程,应当报所在区教育委员会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备案。

第十七条 学校应当设立董事会或理事会作为学校的最高决策机构。董事会或者理事会由举办者、校长、教职工代表等人员组成。

学校董事会或理事会依照章程的规定行使职权。董事会或理事会由五人以上组成,设董事长或者理事长一人。董事会或理事会成员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遵守中国法律法规。董事长、董事或者理事长、理事名单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备案。

董事会或理事会应定期举行会议,应有健全的会议记录制度和会议决议存档制度。

举办者参加学校董事会或理事会,应当依据章程规定的权限与程序,参与学校的办学和管理活动。

第十八条 学校根据章程规定可设立监事或监事会,对学校业务和董事会或理事会执行业务情况进行监督。监事会成员不得少于3人,由举办者和教职工代表等组成。

第十九条 学校的举办者、法定代表人或校长应当常驻北京。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在举办者、董事长、理事长或者校长中确定。

第二十条 学校应当按照办学许可证载明的办学地址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学校不得设立分校。

—7— 第二十一条 学校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聘任教师和管理人员。聘任中外籍教职员工和管理人员,应依法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并按照规定参加各项社会保险。

聘任的外籍人员,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办法》及外国人在华工作有关规定办理。学校如需聘用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人员,需经外交部批准。

第二十二条 学校应依法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学校招生对象主要为在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合法居留的外籍人员的子女。

经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批准,学校可适当招收在京合法居留的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居民子女、在境外依法定居的中国公民的子女以及符合相关规定的引进人才子女。不得招收在中国境内定居的中国公民的子女。

第二十三条 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材和教学内容,由学校自行确定。但是其中不得包含违反中国法律法规、损害中国的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等的内容。

学校应当开设中国语言和文化等方面的课程,开展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各种活动。

第二十四条 学校应当依法建立财务、会计制度和资产管理制度,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会计帐簿。

学校收取费用的项目和标准根据办学成本、市场需求等因素确定,向社会公示,并接受有关主管部门的监督。学校应按学年 —8— 或者学期以人民币计收费。学校收取的费用应当主要用于教育教学活动、改善办学条件和保障教职工待遇。学校的外汇收支活动以及开设和使用外汇账户,应当遵守国家外汇管理规定。

学校对举办者投入学校的资产、受赠的财产以及办学积累,享有法人财产权。学校存续期间,所有资产由学校依法管理和使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向学校收取任何费用。

第二十五条 学校不得在中国境内从事工商活动及办学以外的其他营利活动。

第四章 监督与管理

第二十六条 学校应按照中国相关规定进口和采购拟使用的教材、教学设备和办公用品。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及所在区教育委员会可根据需要对学校使用的教材进行审查。

第二十七条 学校建设用地按照国家和北京市有关规定办理。

学校校舍、场地不得用于与正常教育教学不相符合的活动。

第二十八条 学校应依法保障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并按照国家及北京市规定建立学籍管理制度。

第二十九条 学校建立年度报告制度;学校需于每年3月向所在区教育委员会提交上一年度的办学报告,经所在区教育委员会审核后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9— 学校应将招生简章和广告报所在区教育委员会备案。

学校应当于每年新学年开学后3个月内将学校的课程安排情况、教材与说明以及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名册,报送所在区教育委员会备案。

学校资产的使用和财务管理受审批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的监督。学校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时制作财务会计报告,委托社会审计机构依法进行审计,公布审计结果,并报所在区教育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备案。

学校应按照民政部门关于民办非企业单位年度检查、等级评估、抽查、抽查审计、信息公开、信用建设等相关要求,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第三十条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及其他有关部门依法对学校实行管理和监督,指导学校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建立学校信息公开和信用档案制度,促进提高办学质量;组织或者委托社会中介组织评估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市区两级教育督导部门将学校纳入监督监管范围。

第五章 变更与终止

第三十一条 学校举办者、法定代表人、办学场所的变更,需报所在区教育委员会审核后,再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批准,并提交相应材料:

(一)举办者的变更

—10— 1.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印制的《北京市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筹设/正式设立申请表》;

2.新的机构举办者的法人资格证明;

3.新的机构举办者委托社会审计机构出具的财务审计报告;

4.新的自然人举办者还须提交由北京市公安局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近5年居住国公证机关出具的无犯罪证明,最高学历或学位证明,所在工作单位出具的聘用证明,公安部门出具的住所证明;

5.原董事会或理事会的决议;

6.新举办者和原举办者双方就变更签署的协议; 7.原举办者委托社会审计机构出具的上一年度的财务审计报告;

8.具有法律效力的财务清算报告; 9.学校资产清单和有效证明文件; 10.变更举办者后制定或确认的章程;

11.变更举办者后更改或确认的课程来源、教材情况、课程简介和教学大纲;

12.变更后校长、教师的情况。如有更换需提交资格证明文件;

13.所在区教育委员会的意见函; 14.审批机关认为必需的其他证明材料。

—11—

(二)法定代表人变更 1.变更法定代表人申请书;2.董事会或理事会决议;3.章程;4.法定代表人有效身份证明;5.法定代表人有效居住证明;6.法定代表人简历;7.所在区教育委员会的审核意见; 8.审批机关认为必需的其他证明材料。

(三)办学场所变更 1.变更办学场所申请书; 2.董事会或理事会决议;

3新办学场所、场地、设施及其他办学条件的有效证明文件,及房屋安全、办学场地消防安全鉴定机构提供的符合安全要求的证明文件;

4.《北京市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办学许可证》; 5.所在区教育委员会的审核意见; 6.审批机关认为必需的其他证明材料。

校长、董事会或理事会成员的变更,应向所在区教育委员会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备案。

第三十二条 学校名称、层次的变更,需报所在区教育委员会审核,再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批准,并提交相应材料:

—12—

(一)变更学校名称(同申请条件)。

(二)变更办学层次 1.变更办学层次申请书; 2.董事会或理事会决议; 3.可行性报告;

4.课程安排、教材选择; 5.校长及教师聘请情况; 6.办学场所设置情况;

7.所在区教育委员会的审核意见;

8.《北京市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办学许可证》; 9.审批机关认为必需的其他证明材料。

第三十三条 学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终止:

(一)根据章程规定要求终止,并经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审查批准的;

(二)被吊销《北京市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办学许可证》的;

(三)因资不抵债无法继续办学,并经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审查批准的;

(四)其他依法应终止的情况。

第三十四条 学校终止时,应该妥善安置学生和教职员工。第三十五条 学校终止时,应根据章程的规定,参照中国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进行财务清算。

—13— 学校自己要求终止的,由学校组织清算;被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依法撤销的,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组织清算;因资不抵债无法继续办学而被终止的,由人民法院组织清算。

第三十六条 学校终止后,对学校的财产按照下列顺序清偿:

(一)应退受教育者学费、杂费和其他费用;

(二)应发教职工的工资及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

(三)偿还其他债务。

学校清偿上述债务后的剩余财产,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理。

第三十七条 终止的学校,应当将学校办学许可证和印章交回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并依法办理法人登记注销手续。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条 学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六十二条进行处罚:

(一)擅自分立、合并学校的;

(二)擅自改变学校名称、层次、类别和举办者的;

(三)发布虚假招生简章或者广告,骗取钱财的;

(四)非法颁发或者伪造学历证书、结业证书的;

(五)管理混乱严重影响教育教学,产生恶劣社会影响的;

—14—

(六)提交虚假证明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骗取办学许可证的;

(七)伪造、变造、买卖、出租、出借办学许可证的;

(八)恶意终止办学、抽逃资金或者挪用办学经费的。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的规定,未经批准擅自设立学校,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会同相关部门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六十四条进行处罚。

第四十条 违反本办法,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限期整顿或者停办。

(一)办学资源(包括资金、生源和师资)严重不足,无法正常运行的;

(二)从事工商业活动及其它营利活动的;

(三)从事违反中国法律、法规活动的。

第四十一条 学校违反国家有关税收、收费、外汇、财务管理等法律、法规的,由有关部门依法予以处理。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发布前已经批准成立的学校,应逐步达到本办法规定的要求。

第四十三条 驻中国外交机构开办的外交人员子女学校的管理,不适用本办法。

第四十四条 本办法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予以解释。

—15— 第四十五条 本办法自2018年2月1日起施行。

—16—

第二篇:上海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考察报告

上海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考察报告

上海市教科院智力开发研究所李梅

一、发展过程

早在80年代初,一些国家驻沪领事馆及驻沪机构就提出了外籍人员子女的在沪入学问题。为此,上海市教育局一方面给一些中小学(如市二中学、长乐路小学)下发了《关于各国驻沪领事馆及驻沪机构人员子女就学问题通知》,让这些中小学向外籍人员子女开放,使其插班就读;另一方面,创造条件帮助外国领馆及企业开办小学,如帮助美国领事馆在其馆内开办小学,通过以上措施,暂时缓解了外籍人员子女入学难问题。

随着上海经济的发展,投资环境的改善,来沪外资企业不断增加。到1992年底,在上海的外资企业已有3500家,常驻人员7500多人。上述的插班就读和小型的外籍人员子女小学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为此,市教卫办与有关方面商定,于1988年提出了外国人士来沪投资开办国际学校的设想,并通报各国驻沪领事馆、三资企业及外国驻沪机构。美国驻沪领事馆接到这一通报后不到一年,即于1989年3月21日照会市府外办,提出开办领馆人员子女学校,即上海美国学校的要求。经市府外办同意,上海美国学校于1989年3月31日在上海市教育局正式注册,成为上海市第一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随着上海城市“一个龙头,三个中心”位置的确定,上海的人文教育环境、经济投资环境、科技信息和政策法规等,都具备了足够的条件。上海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因此获得了蓬勃发展。1993年,新增了三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上海日本人学校,上海耀中国际学校,上海中学国际部。

上海日本人学校由上海日本领事馆开办。该校租用徐汇区康健地区一所新建配套小学为教学点,开设年级从小学至初中,学生以日本学童为主。课程、教材、校历与日本国内学校基本相同,教师全由日本文部省派遣。为解决日益增长的入学问题,日本文部省提供部分拨款,同时通过公司赞助和私人集资,建立独立的校舍,扩大办学规模。

上海耀中国际学校由香港耀中教育机构开办。租借长宁区仙霞小区的一所幼儿园和古北新区学校为教学场所。开设年级从幼儿园至初中,学生以港、澳、台及外籍华裔居多。开展双语教学是该校的特色之一,教学采用香港的英文学校模式,外籍和本地招聘的教师约各占50%,该校是目前上海入学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

上海中学国际部由中美合资大千美食林有限公司出资,上海中学出场地、出师资,共同开办。教学点设在上海中学内一幢独立的教学大楼内,开设年级为初、高中,教学上集各国之长,结合中国实情精选国外优秀版本的教材,教师除聘用少部分外籍教师外,其他均由上海中学教师专任或兼任,学校管理也主要由上中来承担。

1994年,上海宋庆龄基金会经上海教育局同意,开办了上海宋庆龄幼儿园国际部。校舍利用宋庆龄幼儿园的部分教室。教学中吸收国外先进的幼教方法,每班一位外籍教师,另配备一位有学历、经验、懂外语的原幼儿园教师辅助。幼儿园内实行教师定期轮换在国际部任教的制度。促进了园内教师的语言学习,也给教师学习国外的教学方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直接机会。

到1994年,已经开办的四所国际学校办学规模都有了较大的发展。据1991年9月统计,上海美国学校学生人数发展到334名,教职员数53名,上海日本人学校学生人数176名,教职员数34名,上海耀中国际学校学生人数254名,教职员数79名,上海中学国际部学生人数67名,教职员数14名。这四所学校,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办学形式和管理,都初具成效。

1995年由德国学校董事会创办了上海德国学校。以暂借龙柏饭店2号楼一个层面为教学点。该校开设年级从幼儿园至小学,教学上基本按德国的国内要求,教师全部是外籍。首次招收学生50名,同时以前开办的五所国际学校的招生规模又较1994年明显提高。其中上海美国学校学生人数473人,上海日本人学校学生人数229人,上海耀中国际学校学生人数585人,上海中学国际部中学生人数108人,中国福利会宋庆龄幼儿园国际部儿童人数60人。与此同时,法国学校已向上海市教委提出办学申请。

由上可见,上海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发展过程是:80年代处于酝酿和初步发展阶段,89年建立上海美国学校。90年代初没有较大发展,到90年代中期的93、94、95年,出现良好的发展势头。93年一年内新增国际学校3所,94年再增一所,五所学校学生总人数发展到1500多人。随着上海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国际学校也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

二、管理办法

1993年,上海市教育局、市外办根据《上海市社会力量办学管理办法》和国家教委《关于国外机构或个人在华办学问题的通知》,结合上海实际情况,提出了“关于在上海建办国际学校的若干意见”。意见中,就国际学校的建办原则与规范、审报程序、管理办法等主要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随后讨论并通过了《境外团体或个人在沪举办国际学校的管理办法》。该办法共十三条,对意见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进一步规范和补充。

上海的实践与立法,推动了全国的国际学校办学实践与法规建设。1995年4月5日,国家教委正式通过并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办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暂行管理办法》,该办法共二十条三十二款,对开办国际学校的审请条件、审批过程、办学方向、招生对象、聘任师资、场地、资金等问题作了较详细的规定,是管理国际学校的重要政策依据和规范化的文件。

三、办学特色

六所国际学校的办学各有特点。美国学校、日本人学校和德国学校本国特色较强。耀中、上中国际部和宋庆龄幼儿园国际部富有中西结合的特色。现主要以后一类学校为例介绍国际学校的发展特色。

1.管理体制

国际学校引进企业和私立学校的管理制度,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市教委主要负责每年学生名单和教职员工的注册工作,一般不过问学校具体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同时市教委根据《关于开办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暂行管理办法》对新开设学校进行审核。学校与政府其它部门交涉遇到麻烦时,市教委负责协调。

2.办学方针与培养目标

国际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是学校作为不牟利的社会事业,追求教育的社会效益而非经济效益。为此,国际学校确立了国际化、面向未来的发展方向。上中国际部以“博采人类先进教育之精华,吸取世界各国文化之精髓,传授当代科学技术之成就,培养二十一世纪之英才”为总目标。

耀中教育机构的办学方针是:“拓展教育新路向,接受时代挑战,追求服务高素质;发展自我,回报社会,创造未来”。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分阶段目标:

①婴幼儿:在满足其体能、灵性、智能、语言、情感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并发展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和兴趣,包括对人对事的关心和信任,对知识的追求和对技能的掌握。

②中、小学:加强学科及知识性的学习,但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独立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学会自重自爱、树立责任感等为主要目标。

3.教学与课程

为求得与各国学制衔接,国际学校实行双语、双教材教学,以实现中西课程互补,多元文化融合。

上中国际部打破原有的年级划分和班级授课制,采用小组和个体授课相结合的方法。国际部的学生每个人都有一张自己的课程表,学校根据每个学生和各科的不同情况,配备专门教师,进行因材施教。在教学方法上,国际部借鉴美式教育的精华,融合中国教育之长,主课如数学、英语等,同时使用中、美两套教材,力争学生学得更精更好。

耀中国际学校的课程主要有:英文、数学、中文、自然、地理、历史、美术、体育、戏剧、音乐舞蹈、运动、社区服务。

美国学校的课程:英语、语言艺术、社会学、科学、数学、美术、音乐、中文和中国文化、体育等。

日本人学校课程:国语(日本语)、社会、数学、理科、音乐、美术、技术、家政、保健体育、英语、中国语。

4.师资结构

日本人学校、德国学校以本国师资为主。上中国际部、耀中、美国学校,宋庆龄幼儿园国际部吸收教学经验丰富、具有专业知识的中外籍教师任教。

上中国际部规定,在海内外挑选教学经验丰富且具有专业技术和资历的中外籍教师来校任教。教师上岗一律实行聘任制,聘期以一学年为单位,每年保持一定的解聘率。

5.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良好的服务管理

上中国际部有实验楼、电脑房、电化馆、影像厅、图书馆等教学设施,齐全先进。此外还有标准的田径运动场、网球场、体育馆、游泳池和溜冰场。同时还为一部分学生提供宽敞舒适的住宿,并配有专职的辅导员管理,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6.学校与家庭合作、研究与实践结合耀中确认家庭在儿童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学校很重视与家庭的共同配合。为建立多种沟通的渠道,鼓励教师与家长的合作,达到学校与家庭同步教育的目的。耀中设有教研部,由具博士、硕士学位的专业人员负责,推行教育研究、课程发展、师资培训、出版等工作。

四、问题与建议

1.由于历史原因上海美国学校与上海日本人学校目前还是以驻沪领事馆作为开办者,如要求这二校确定自己的办学“定位”,尤其是要定位为以外籍人员子女为招生对象,还将出现许多目前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些学校的办学与招生倾向于开放,中国人也乐于把子女送到国际学校就读。那么有没有可能依照一定法律,允许国际学校向中国人子女开放?这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探索的问题。

2.对外籍人员子女学校里的中国教职员工,其人

第三篇:上海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考察报告

精选范文:上海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考察报告(共2篇)上海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考察报告上海市教科院智力开发研究所李梅

一、发展过程早在80年代初,一些国家驻沪领事馆及驻沪机构就提出了外籍人员子女的在沪入学问题。为此,上海市教育局一方面给一些中小学(如市二中学、长乐路小学)下发了《关于各国驻沪领事馆及驻沪机构人员子女就学问题通知》,让这些中小学向外籍人员子女开放,使其插班就读;另一方面,创造条件帮助外国领馆及企业开办小学,如帮助美国领事馆在其馆内开办小学,通过以上措施,暂时缓解了外籍人员子女入学难问题。随着上海经济的发展,投资环境的改善,来沪外资企业不断增加。到1992年底,在上海的外资企业已有3500家,常驻人员7500多人。上述的插班就读和小型的外籍人员子女小学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为此,市教卫办与有关方面商定,于1988年提出了外国人士来沪投资开办国际学校的设想,并通报各国驻沪领事馆、三资企业及外国驻沪机构。美国驻沪领事馆接到这一通报后不到一年,即于1989年3月21日照会市府外办,提出开办领馆人员子女学校,即上海美国学校的要求。经市府外办同意,上海美国学校于1989年3月31日在上海市教育局正式注册,成为上海市第一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随着上海城市“一个龙头,三个中心”位置的确定,上海的人文教育环境、经济投资环境、科技信息和政策法规等,都具备了足够的条件。上海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因此获得了蓬勃发展。1993年,新增了三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上海日本人学校,上海耀中国际学校,上海中学国际部。上海日本人学校由上海日本领事馆开办。该校租用徐汇区康健地区一所新建配套小学为教学点,开设年级从小学至初中,学生以日本学童为主。课程、教材、校历与日本国内学校基本相同,教师全由日本文部省派遣。为解决日益增长的入学问题,日本文部省提供部分拨款,同时通过公司赞助和私人集资,建立独立的校舍,扩大办学规模。上海耀中国际学校由香港耀中教育机构开办。租借长宁区仙霞小区的一所幼儿园和古北新区学校为教学场所。开设年级从幼儿园至初中,学生以港、澳、台及外籍华裔居多。开展双语教学是该校的特色之一,教学采用香港的英文学校模式,外籍和本地招聘的教师约各占50%,该校是目前上海入学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上海中学国际部由中美合资大千美食林有限公司出资,上海中学出场地、出师资,共同开办。教学点设在上海中学内一幢独立的教学大楼内,开设年级为初、高中,教学上集各国之长,结合中国实情精选国外优秀版本的教材,教师除聘用少部分外籍教师外,其他均由上海中学教师专任或兼任,学校管理也主要由上中来承担。1994年,上海宋庆龄基金会经上海教育局同意,开办了上海宋庆龄幼儿园国际部。校舍利用宋庆龄幼儿园的部分教室。教学中吸收国外先进的幼教方法,每班一位外籍教师,另配备一位有学历、经验、懂外语的原幼儿园教师辅助。幼儿园内实行教师定期轮换在国际部任教的制度。促进了园内教师的语言学习,也给教师学习国外的教学方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直接机会。到1994年,已经开办的四所国际学校办学规模都有了较大的发展。据1991年9月统计,上海美国学校学生人数发展到334名,教职员数53名,上海日本人学校学生人数176名,教职员数34名,上海耀中国际学校学生人数254名,教职员数79名,上海中学国际部学生人数67名,教职员数14名。这四所学校,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办学形式和管理,都初具成效。1995年由德国学校董事会创办了上海德国学校。以暂借龙柏饭店2号楼一个层面为教学点。该校开设年级从幼儿园至小学,教学上基本按德国的国内要求,教师全部是外籍。首次招收学生50名,同时以前开办的五所国际学校的招生规模又较1994年明显提高。其中上海美国学校学生人数473人,上海日本人学校学生人数229人,上海耀中国际学校学生人数585人,上海中学国际部中学生人数108人,中国福利会宋庆龄幼儿园国际部儿童人数60人。与此同时,法国学校已向上海市教委提出办学申请。由上可见,上海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发展过程是:80年代处于酝酿和初步发展阶段,89年建立上海美国学校。90年代初没有较大发展,到90年代中期的93、94、95年,出现良好的发展势头。93年一年内新增国际学校3所,94年再增一所,五所学校学生总人数发展到1500多人。随着上海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国际学校也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

二、管理办法1993年,上海市教育局、市外办根据《上海市社会力量办学管理办法》和国家教委《关于国外机构或个人在华办学问题的通知》,结合上海实际情况,提出了“关于在上海建办国际学校的若干意见”。意见中,就国际学校的建办原则与规范、审报程序、管理办法等主要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随后讨论并通过了《境外团体或个人在沪举办国际学校的管理办法》。该办法共十三条,对意见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进一步规范和补充。上海的实践与立法,推动了全国的国际学校办学实践与法规建设。1995年4月5日,国家教委正式通过并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办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暂行管理办法》,该办法共二十条三十二款,对开办国际学校的审请条件、审批过程、办学方向、招生对象、聘任师资、场地、资金等问题作了较详细的规定,是管理国际学校的重要政策依据和规范化的文件。

三、办学特色六所国际学校的办学各有特点。美国学校、日本人学校和德国学校本国特色较强。耀中、上中国际部和宋庆龄幼儿园国际部富有中西结合的特色。现主要以后一类学校为例介绍国际学校的发展特色。1.管理体制国际学校引进企业和私立学校的管理制度,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市教委主要负责每年学生名单和教职员工的注册工作,一般不过问学校具体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同时市教委根据《关于开办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暂行管理办法》对新开设学校进行审核。学校与政府其它部门交涉遇到麻烦时,市教委负责协调。2.办学方针与培养目标国际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是学校作为不牟利的社会事业,追求教育的社会效益而非经济效益。为此,国际学校确立了国际化、面向未来的发展方向。上中国际部以“博采人类先进教育之精华,吸取世界各国文化之精髓,传授当代科学技术之成就,培养二十一世纪之英才”为总目标。耀中教育机构的办学方针是:“拓展教育新路向,接受时代挑战,追求服务高素质;发展自我,回报社会,创造未来”。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分阶段目标:①婴幼儿:在满足其体能、灵性、智能、语言、情感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并发展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和兴趣,包括对人对事的关心和信任,对知识的追求和对技能的掌握。②中、小学:加强学科及知识性的学习,但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独立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学会自重自爱、树立责任感等为主要目标。3.教学与课程为求得与各国学制衔接,国际学校实行双语、双教材教学,以实现中西课程互补,多元文化融合。上中国际部打破原有的年级划分和班级授课制,采用小组和个体授课相结合的方法。国际部的学生每个人都有一张自己的课程表,学校根据每个学生和各科的不同情况,配备专门教师,进行因材施教。在教学方法上,国际部借鉴美式教育的精华,融合中国教育之长,主课如数学、英语等,同时使用中、美两套教材,力争学生学得更精更好。耀中国际学校的课程主要有:英文、数学、中文、自然、地理、历史、美术、体育、戏剧、音乐舞蹈、运动、社区服务。美国学校的课程:英语、语言艺术、社会学、科学、数学、美术、音乐、中文和中国文化、体育等。日本人学校课程:国语(日本语)、社会、数学、理科、音乐、美术、技术、家政、保健体育、英语、中国语。4.师资结构日本人学校、德国学校以本国师资为主。上中国际部、耀中、美国学校,宋庆龄幼儿园国际部吸收教学经验丰富、具有专业知识的中外籍教师任教。上中国际部规定,在海内外挑选教学经验丰富且具有专业技术和资历的中外籍教师来校任教。教师上岗一律实行聘任制,聘期以一学年为单位,每年保持一定的解聘率。5.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良好的服务管理上中国际部有实验楼、电脑房、电化馆、影像厅、图书馆等教学设施,齐全先进。此外还有标准的田径运动场、网球场、体育馆、游泳池和溜冰场。同时还为一部分学生提供宽敞舒适的住宿,并配有专职的辅导员管理,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全方位的服务。6.学校与家庭合作、研究与实践结合耀中确认家庭在儿童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学校很重视与家庭的共同配合。为建立多种沟通的渠道,鼓励教师与家长的合作,达到学校与家庭同步教育的目的。耀中设有教研部,由具博士、硕士学位的专业人员负责,推行教育研究、课程发展、师资培训、出版等工作。

四、问题与建议1.由于历史原因上海美国学校与上海日本人学校目前还是以驻沪领事馆作为开办者,如要求这二校确定自己的办学“定位”,尤其是要定位为以外籍人员子女为招生对象,还将出现许多目前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些学校的办学与招生倾向于开放,中国人也乐于把子女送到国际学校就读。那么有没有可能依照一定法律,允许国际学校向中国人子女开放?这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探索的问题。2.对外籍人员子女学校里的中国教职员工,其人

[上海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考察报告(共2篇)]篇一:上海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考察报告 上海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考察报告

上海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考察报告

上海市教科院智力开发研究所 李梅

一、发展过程

早在80年代初,一些国家驻沪领事馆及驻沪机构就提出了外籍人员子女的在沪入学问题。为此,上海市教育局一方面给一些中小学(如市二中学、长乐路小学)下发了《关于各国驻沪领事馆及驻沪机构人员子女就学问题通知》,让这些中小学向外籍人员子女开放,使其插班就读;另一方面,创造条件帮助外国领馆及企业开办小学,如帮助美国领事馆在其馆内开办小学,通过以上措施,暂时缓解了外籍人员子女入学难问题。

随着上海经济的发展,投资环境的改善,来沪外资企业不断增加。到1992年底,在上海的外资企业已有3500家,常驻人员7500多人。上述的插班就读和小型的外籍人员子女小学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为此,市教卫办与有关方面商定,于1988年提出了外国人士来沪投资开办国际学校的设想,并通报各国驻沪领事馆、三资企业及外国驻沪机构。美国驻沪领事馆接到这一通报后不到一年,即于1989年3月21日照会市府外办,提出开办领馆人员子女学校,即上海美国学校的要求。经市府外办同意,上海美国学校于1989年3月31日在上海市教育局正式注册,成为上海市

际部。

上海日本人学校由上海日本领事馆开办。该校租用徐汇区康健地区一所新建配套小学为教学点,开设年级从小学至初中,学生以日本学童为主。课程、教材、校历与日本国内学校基本相同,教师全由日本文部省派遣。为解决日益增长的入学问题,日本文部省提供部分拨款,同时通过公司赞助和私人集资,建立独立的校舍,扩大办学规模。

上海耀中国际学校由香港耀中教育机构开办。租借长宁区仙霞小区的一所幼儿园和古北新区学校为教学场所。开设年级从幼儿园至初中,学生以港、澳、台及外籍华裔居多。开展双语教学是该校的特色之一,教学采用香港的英文学校模式,外籍和本地招聘的教师约各占50%,该校是目前上海入学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

上海中学国际部由中美合资大千美食林有限公司出资,上海中学出场地、出师资,共同开办。教学点设在上海中学内一幢独立的教学大楼内,开设年级为初、高中,教学上集各国之长,结合中国实情精选国外优秀版本的教材,教师除聘用少部分外籍教师外,其他均由上海中学教师专任或兼任,学校管理也主要由上中来承担。

1994年,上海宋庆龄基金会经上海教育局同意,开办了上海宋庆龄幼儿园国际部。校舍利用宋庆龄幼儿园的部分教室。教学中吸收国外先进的幼教方法,每班一位外籍教师,另配备一位有学历、经验、懂外语的原幼儿园教师辅助。幼儿园内实行教师定期轮换在国际部任教的制度。促进了园内教师的语言学习,也给教师学习国外的教学方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直接机会。

到1994年,已经开办的四所国际学校办学规模都有了较大的发展。据

1991年9月统计,上海美国学校学生人数发展到334名,教职员数53名,上海日本人学校学生人数176名,教职员数34名,上海耀中国际学校学生人数254名,教职员数79名,上海中学国际部学生人数67名,教职员数14名。这四所学校,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办学形式和管理,都初具成效。

1995年由德国学校董事会创办了上海德国学校。以暂借龙柏饭店2号楼一个层面为教学点。该校开设年级从幼儿园至小学,教学上[上海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考察报告(共2篇)]基本按德国的国内要求,教师全部是外籍。首次招收学生50名,同时以前开办的五所国际学校的招生规模又较1994年明显提高。其中上海美国学校学生人数473人,上海日本人学校学生人数229人,上海耀中国际学校学生人数585人,上海中学国际部中学生人数108人,中国福利会宋庆龄幼儿园国际部儿童人数60人。与此同时,法国学校已向上海市教委提出办学申请。

由上可见,上海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发展过程是:80年代处于酝酿和初步发展阶段,89年建立上海美国学校。90年代初没有较大发展,到90年代中期的93、94、95年,出现良好的发展势头。93年一年内新增国际学校3所,94年再增一所,五所学校学生总人数发展到1500多人。随着上海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国际学校也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

二、管理办法

1993年,上海市教育局、市外办根据《上海市社会力量办学管理办法》和国家教委《关于国外机构或个人在华办学问题的通知》,结合上海实际情况,提出了“关于在上海建办国际学校的若干意见”。意见中,就国际学校的建办原则与规范、审报程序、管理办法等主要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随后讨论并通过了《境外团体或个人在沪举办国际学校的管理办法》。该办法共十三条,对意见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进一步规范和补充。

上海的实践与立法,推动了全国的国际学校办学实践与法规建设。1995年4月5日,国家教委正式通过并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办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暂行管理办法》,该办法共二十条三十二款,对开办国际学校的审请条件、审批过程、办学方向、招生对象、聘任师资、场地、资

金等问题作了较详细的规定,是管理国际学校的重要政策依据和规范化的文件。

三、办学特色

六所国际学校的办学各有特点。美国学校、日本人学校和德国学校本国特色较强。耀中、上中国际部和宋庆龄幼儿园国际部富有中西结合的特色。现主要以后一类学校为例介绍国际学校的发展特色。1.管理体制

国际学校引进企业和私立学校的管理制度,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市教委主要负责每年学生名单和教职员工的注册工作,一般不过问学校具体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同时市教委根据《关于开办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暂行管理办法》对新开设学校进行审核。学校与政府其它部门交涉遇到麻烦时,市教委负责协调。

2.办学方针与培养目标

国际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是学校作为不牟利的社会事业,追求教育的社会效益而非经济效益。为此,国际学校确立了国际化、面向未来的发展方向。上中国际部以“博采人类先进教育之精华,吸取世界各国文化之精髓,传授当代科学技术之成就,培养二十一世纪之英才”为总目标。

耀中教育机构的办学方针是:“拓展教育新路向,接受时代挑战,追求服

务高素质;发展自我,回报社会,创造未来”。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分阶段目标:

①婴幼儿:在满足其体能、灵性、智能、语言、情感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并发展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和兴趣,包括对人对事的关心和信任,对知识的追求和对技能的掌握。

②中、小学:加强学科及知识性的学习,但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独立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学会自重自爱、树立责任感等为主要目标。

3.教学与课程

为求得与各国学制衔接,国际学校实行双语、双教材教学,以实现中西课程互补,多元文化融合。

上中国际部打破原有的年级划分和班级授课制,采用小组和个体授课相结合的方法。国际部的学生每个人都有一张自己的课程表,学校根据每个学生和各科的不同情况,配备专门教师,进行因材施教。在教学方法上,国际部借鉴美式教育的精华,融合中国教育之长,主课如数学、英语等,同时使用中、美两套教材,力争学生学得更精更好。

耀中国际学校的课程主要有:英文、数学、中文、自然、地理、历史、美术、体育、戏剧、音乐舞蹈、运动、社区服务。

美国学校的课程:英语、语言艺术、社会学、科学、数学、美术、音乐、中文和中国文化、体育等。

日本人学校课程:国语(日本语)、社会、数学、理科、音乐、美术、技术、家政、保健体育、英语、中国语。4.师资结构

下页 余下全文篇二:2010080902作业1:沪上外籍学生随班就读现状

透视基础教育校园中随班就读的外籍学生

[上海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考察报告(共2篇)]--以上海市中小学为例 赵萱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上海 200062)

据上海人口史发展研究,1853年上海人口超过54万,1910年接近129万,1915年超过200万,1930年达到314万,1947年接近450万,1949年初达到546万。(邹依任著:《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件帮助外国领馆及企业开办小学。(上海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考察报告)1988年市教卫办提出了外国人士来沪投资开办国际学校的设想,审核通过后,上海市

在中国法律框架之下相对独立的国际学校和补习班,上海本地学校内设置的国际部和境外班以及遍布上海各区县的接受外籍学生随班就读的中小学共同构成了上海市外籍子女教育的大框架。2002-2003年间上海市接受外籍学生的中小学达到了71所,2004年0.2万外籍中小学生就读于150所经过市教委审核的中小学校。随着“汉语热”、“中国基础教育热”的不断升温,中国著名高校北大、清华、交大、复旦等留学生招生考试的逐年走俏,上海市中小学校园中的小留学生人数不断扩大,随班就读的外籍学生的适应、融入、教育与管理现状引发了诸多关注。从2010年1月至6月,笔者针对2004年上海市教委发布的《上海市接收外国学生的中小学名单(150所)》中的学校主管部门、一线教师和外籍学生开展电话调研、实际访谈和问卷调查,从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外籍学生和家长层面去考察、描述外籍学生在沪上中小学随班就读这一教育现象。

二、基于学校管理层的视角:外籍学生随班就读现状考察

(一)学校的态度:主动接收与被动接纳

笔者针对在2004年上海市教委发布的《上海市接收外国学生的中小学名单(150所)》的调研中发现学校在外籍学生申请入学的处理上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主动接收与被动接纳。

作为主动接收外籍学生学校代表,地处浦东新区的上海市试验性示范性重点高中建平中学作时上海学校中较早接受留学生入读,开展国际教育交流较早的学校之一,是上海市首批具有接受留学生和独立聘请外教资格的学校,随着学校办学质量和学校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慕名要求来建平中学留学的外籍学生人数也逐年增多,留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深受学校领导部门重视。在2007年《建平中学成为“直接从境外招收留学生学校”的申报陈述》报告中谈到建平中学招收外国留学生是:建设以开放、民主、和谐、进取为精神内核现代学校文化的需要;实现建平中学“促进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的和谐发展”、“合格+特长”、“规范+选择”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的需要;实现建平中学国际化的发展目标的需要;未来建平中学发展的需要。建平中学本着“对每一个留学生负责”的指导思想,按照“以随建平教学班学习为主,兼顾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的工作原则,逐步形成了具有“有分有合、导师带教、伙伴互助”的人性化、个性化,较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和教育方法。

地处闵行、长宁交界的新基础实验学校在招生工作上,尽可能地给外籍人士以绿色通道,帮助解决其子女的就学问题,立志将做好中外融合教育,谱写国际教育的和谐之音作为创建和美与共的国际化校园的重点、难点和亮点,通过建设外籍辅导员制度、推进外籍学生养成教育评价、推动校园品牌活动建设来促进中外学生乃至中外家长的沟通与融合。

卢湾区七色花小学作为一所以艺术教育为特色的小型学校,致力于探索面对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如何提供多元文化,创设国际化的校园氛围,学校通过画展、摄影展鼓励中外学生开展跨文化交流,树立国际视野,求同存异,如何有效提升外籍学生中文水平更是成为了09年学校申报的区级重点课题。

看到上述学校主动接收外籍学生入读,积极迎接挑战的同时,在调研中笔者了解到除了部分学校由于学额紧张,要优先满足学区内沪籍常驻儿童的入学需求,而拒绝汉语能力水平不过关的外籍学生以外,还有不少学校是以相当被动的姿态,甚至是因为区教育局的任务分配才勉强接收外籍学生入读的,这部分学校校内绝大多数没有设国际班,普遍坚持如下一些的观点:(1)上海的教育资源异常丰富,外籍家长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让子女就读于国际学校,本地学校的国际部和境外班,以及不设国际部、境外班的中小学,学校集中优势资源,朝着既定发展方向奋斗,而非腾出一只手来去做国际部要做的事情。外籍子女既然来申请入学,则是对学校现有教育与管理模式、办学资源和软硬件设施的认可,学校要思考的是如何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保证让参与随班就读的外籍子女接受到是“中国式、本土化”的教育。(2)外籍学生文化背景的差异,难以达成共识,从而带来学校常规管理上的困难,由于中韩日三国历史渊源、民族纷争和现今的分歧,使得中外孩子之间有着天然的隔阂、经常性的摩擦和潜在的冲突,升诸如国旗、值周、佩戴红领巾这些德育工作也变得棘手。除此之外外籍学生的知识基础,适应中国课堂教学的能力同样让授课老师倍感压力,如何促进外籍学生融入班级,如何提供合适的教育内容都没有经验可循,需要教师们自己去探索去积累,在升学率的重压之下,学校出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被动接受外籍学生,提供与中国学生完全一样的教学和管理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二)学校类型和随班就读的方式

根据上海市中小学内是否设有国际部作为依据,可将沪上接收外籍中小学生随班就读的学校分为以下2类:(1)校内没有设国际部,学校由于资源紧张无法为外籍学生提供常规性的课外辅导教学和汉语能力培训,外籍学生需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部分随班(仅语言课语文和英语随班)和完全随班(完全参加学校的课程和管理),如福山外国语小学、新基础实验学校等;(2)校内设有国际部,允许外籍学生达到学校学业要求后申请随班就读,如建平中学、向明中学等。相应的外籍学生随班就读的主要是以下2种:(1)外籍学生仅语言课(语文、英语)参与随班就读;(2)经过学校组织的学业测试提供中文能力过关的外籍学生完全融入本地班级学习。

外籍中小学生申请入读上海市中小学的方式有:(1)到所属区县教育局报名,经备案后

由基础教育科按照就近入学原则统一安排,如:愚园路

下页 余下全文

第四篇:开办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审核(河南)

开办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审核办理机构: 科研外事处受理地址: 郑州市农业路东段省教育厅

联系人: 徐恒振 蔡弘联系电话: 0371—69691768

办理程序:

1、受理、审查请示及相关材料;

2、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实地考察,对可行性进行论证;

3、符合规定和要求,行文上报审批。

在接到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核上报决定。

1、有相应规模的生源和办学需求;

2、有适应教育教学需要的师资;

3、有必要的场地、设施及其他办学条件;

4、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1、开办学校的申请书(包括开办宗旨、招生计划、招生区域、办学规模等);

2、学校章程;

3、申请人证明文件;

4、学校校长、董事会成员名单及其资格证明文件;

5、拟建学校的设施、资金、校舍、场地、经费来源及有关证明文件;

6、师资来源。

无办理时限: 受理条件: 材料明细: 收费情况:

第五篇:+++教育部关于开办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暂行管理办法

国际学校指为外国侨民提供其母语教育的学校,亦跟随外国侨民母国的教育制度。来自英语国家的国际学校比较多。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等地方都设有国际学校。且依照相关规定,凡是中国内地籍学生是无法在国际学校就读的。目前比较好的国际学校有上海浦东国际培训中心。

国际学校一般都是聘请专业外籍教师进行教学的,学生也不参加中国高考,而是可以选择母国或一些其他的国家的高考,因此可以更容易进入西方国家的著名大学。因为是以别国语言教学的,所以很多国际学校的学生虽然在中国住了很久也不会讲中文。这样的学校与中英文学校有着很大的不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部关于开办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暂行管理

办法

第一条为给外籍人员子女在中国境内接受教育提供方便,完善对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管理,促进我国的对外开放,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国境内合法设立的外国机构、外资企业、国际组织的驻华机构和合法居留的外国人,可以依照本办法申请开办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以下简称“学校”)。

第三条学校以实施中等(含普通中学)及其以下学校教育为限。

第四条申请开办学校,需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有相应规模的生源和办学需求;

(二)有适应教育教学需要的师资;

(三)有必要的场地、设施及其它办学条件;

(四)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第五条申请开办学校,需提交下列材料:

(一)开办学校的申请书(包括办学宗旨、招生计划、招生区域、办学规模等);

(二)学校章程;

(三)申请人证明文件;

(四)学校校长、董事会成员名单及其资格证明文件;

(五)拟建学校的设施、资金、校舍、场地、经费来源及有关证明文件;

(六)师资来源。

第六条开办学校,由申请人向拟办学校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同意后,报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审批。

第七条经批准设立的学校,从批准之日起,具有法人资格,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学校不得设立分校。

第八条学校招生对象为在中国境内持有居留证件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不得招收境内中国公民的子女入学。

第九条学校的课程设置、教材和教学计划,由学校自行确定。

第十条办学经费由申请人自筹解决。

学校不得在中国境内从事工商活动及其它营利活动。

第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鼓励并支持学校开设汉语和中国文化课程,以增进和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第十二条学校聘用外籍人员,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及外国人在华工作有关规定办理。

学校聘用驻华使领馆人员及其配偶,需经外交部批准。

学校聘用中国公民,须向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经核准后,方可聘用。第十三条学校进口教学设备和办公用品,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办理。

第十四条学校及其工作人员和学生应遵守中国的法律和法规,尊重中国人民的风俗习惯,不得从事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和社会公众利益的活动。

第十五条学校建设用地依照国家土地管理法规办理。学校校舍、场地不得用于进行与其职能不相符合的活动。

第十六条学校每年应将教职人员及学生名册、教材等送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并接受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进行的监督和检查。

学校校长、董事会成员如有变更,应向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十七条违反本办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视情节轻重,可责令学校和开办人限期整顿或者停办:

(一)未经批准,擅自设立学校的;

(二)招收境内中国公民子女的;

(三)办学资源(包括资金、生源和师资)严重不足,无法正常运行的;

(四)从事工商业活动及其它营利活动的;

(五)从事违反中国法律、法规活动的。

第十八条驻中国外交机构开办的外交人员子女学校的管理,不适用本办法。

第十九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具体规定。

第二十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在此以前已经设立的学校,按本办法规定,补办有关手续。

下载北京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管理办法试行(最终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京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管理办法试行(最终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接受外籍子女的学校(精选合集)

    北京市1、北京韩国国际学校(原北京韩国幼儿园,1996年12月19日成立,1998年8月1日更名,2000年12月19日批准增设高中部) 2、北京大韩学校 (1998年05月28日) 3、北京蒙台梭利国际幼儿园......

    外籍人员管理

    外籍人员管理 一、 临时住宿登记 入境24小时内持台胞证原件、及下列资料复印件台胞证资料页、居留签住页、最近一次出入境印圪至吴江松陵派出所办理 一、 体检(费用:体检780+......

    广东省外籍学校管理办法(精选五篇)

    广东省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管理指导意见 为进一步规范我省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管理,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办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暂行管理办法》制定本管理......

    北京交易场所管理办法试行

    北京市交易场所管理办法(试行) 京政发〔2012〕36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切实防范金融风险,规范本市交易场所的行为,促进交易场所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

    外籍教师管理办法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外籍教师管理办法 (华航院字„2006‟83号,2006年6月19日印发)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我校外籍教师(以下简称“外教”)的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外教在教学和科研工......

    外籍干部管理办法

    外籍干部管理办法 1. 目的:为明确规范外籍干部之权利义务与生活公约,特制定本办法 2. 适用范围:经公司核定之外籍干部 3. 权责: 3.1外籍干部应了解本办法所规定之权利与义务......

    电力公司聘用人员管理办法(试行)

    一、指导思想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进一步完善企业分配制度和建立新型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劳动人事管理体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充......

    电力公司聘用人员管理办法(试行)

    一、指导思想 为适应社会主义某场经济的需要,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进一步完善企业分配制度和建立新型的适应某场经济要求的劳动人事管理体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某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