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部队勤务实战化建设工作体会

时间:2019-05-14 15:50: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消防部队勤务实战化建设工作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消防部队勤务实战化建设工作体会》。

第一篇:消防部队勤务实战化建设工作体会

勤务实战化建设工作体会

平凉市公安消防支队崆峒中队中队长助理

付亮亮 公安部消防局从战略的高度提出了大力开展勤务实战化建设,有效提升消防部队的灭火救援整体作战能力这一要求。勤务实战化这一理念的提出,顺应了新时期、新形势下消防安全保卫任务发展变化的历史规律,适应了消防部队职能拓展的客观需要,符合现代恶性火灾和特殊灾害事故处置的实战要求,可以说是当前和今后消防部队提高灭火救援整体作战能力的一条必由之路。

一、勤务实战化对消防部队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改进和加强消防部队战训工作,依法履行好灭火抢险救援职责,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

社会救援职能的拓展和任务的加重迫切要求我们消防部队与时俱进,迎难而上,抢抓机遇,深化战训改革,提高实战能力,缩小战斗力与完成现代灭火救援任务需要之间的差距,只有这样,才能在更好地履行国家和人民赋予我们的光荣职责,才能在各类急难险重的任务中更好地体现消防部队的存在价值。

二、以五个体系为载体,大力开展勤务实战化建设

(一)构建执勤备战体系,推进执勤备战规范化

构建消防部队执勤备战体系的目标是规范基层中队的执勤备战基础工作,解决执勤备战中基础不牢、准备不够、整改不力等问题。建立反应快速的、实用的、规范的、全面的执勤备战体系可从下方面入手,建立指挥机关和作战实体的接处警工作机制,确保部队指挥作战力量的快速反应和快速到场,建立全勤指挥制度,加强和规范执勤装备器材的管理,对执勤、库存和训练器材装备在管理上要以“三清、三进、三定、三无”为标准即“种类清、数量清、性能清”、“训练器材进室、备份器材进库、执勤器材进箱”,“管理责任定人、摆放位置定点、器材卫生定标”,“无锈蚀、无缺损、无丢失”。还要采取建立装备器材上勤前检测和易损耗器材战后恢复备勤检测等“两个把关”制度。以消防部队装备实力、灭火救援作战预案、灾害事故分析与评估等各类数据库为支撑,建立灭火救援指挥决策数据库系统、地理、气象辅助信息系统。统一和规范执勤岗位练兵资料、消防装备器材、作战参考信息、等勤务基础资料,达到详实、全面、科学、规范和实用的要求。

(二)构建执勤岗位练兵体系,推进训练作战一体化

在执勤岗位练兵中,按照“训战一致”的要求,科学界定练兵的对象、内容和标准,采取实地化、基地化、模拟化、网络化等贴近实战的训练方式开展训练。岗位练兵体系的建立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规范训练内容即明确各级指挥员、各类战斗员的训练内容、时间、指标和依据,做到按建制施训、按兵龄分训、按专业分训。其次规范训练过程即对训练的计划、准备、组织、保障、考评、奖惩、训练资料的建立等环节作出明确规定,用科学实用的训练制度来保证岗位练兵活动顺利进行。最后要强化指挥能力培训。使各级指挥员掌握灭火相关理论、掌握灭火救援处置对策、掌握重点单位基本情况、掌握不同车组组训、多班组参训、组训方法,解决自身局限,提高训练效能。

(三)构建灭火救援指挥作战体系,推进现场指挥作战专业化

构建灭火救援指挥作战体系的目的是适应高层、地下、水上、烟热、化工等现代火灾扑救和特殊灾害事故的处置需要,科学设置组织指挥机构、规范指挥作战程序、提高指挥作战专业化水平。在指挥作战体系的构建上,一是要建立指挥长资格评审制度,摒弃仅仅以理论考试来判断指挥资格的考核方式,建立以基础理论考试、想定作业、模拟指挥、装备器材操作、体能测试、心理测试、实战经验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考评方式。二是要在总队、支队、大队这三级成立全勤指挥作战机构,建立全勤指挥部制度,由取得指挥资格的指挥长轮流执勤备战,并实行全勤指挥部与辖区中队、社会联动单位同时响应、同时出动、遂行灭火救援的指挥机制。三是在指挥部的建设上要实行总指挥部→前沿指挥部→一线战斗实体等三级指挥,总指挥部指挥长由地方领导担任,前沿指挥部指挥长由公安消防部队职务最高的指挥长担任。四是要对调度指挥的主体、权限和程序、消防部队、社会联动单位等参战人员和车辆装备的在灭火救援中的位置和行为进行规范,逐步解决长期以来战场忙乱的问题。

(四)构建战勤保障体系,推进战勤保障规模化

在长时间、大空间、大规模、跨区域灭火救援作战中,各类战勤保障是及时到位、否科学有力已经直接关系到现代灭火救援工作的成败。构建布局合理、平战结合、功能完善、反应快速、保障到位的战勤保障体系是新形势下提升消防部队实战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解决长期以来消防部队在大规模灭火救援作战中战勤保障不成规模、不成体系、队伍缺乏等问题的重要手段。在战勤保障体系建设上要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从应对大型灾害事故的实战需要出发,坚持平时与战时相结合、自我保障与社会保障相结合的原则,科学规划、分布实施,达到拉得出、供得上、保得住的战勤保障要求。一是要建立与实战需要相适应的战勤保障机构,为战勤保障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大中城市可建立战勤保障大队,其它城市可建立战勤保障中队或基本具备消防战勤保障能力,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区域性消防战勤保障中心。二是要以消防装备技术、灭火救援物资、参战人员生活医疗和社会救灾资源等为重点,建立和完善适应现代灭火救援工作的战勤保障工作制度和机制,为消防部队可持续作战能力的可持续提升奠定制度保障。三是要充分利用重大危险源评估技术,科学预测本地大型灾害事故的规模和灭火救援战勤保障的需要总量,科学合理地确定建设任务,主动争取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使战勤保障工作既能满足实战需要,适应发展要求,又能避免满目规划和不必要浪费。四是要制定和完善器材补充、药剂补给、装备抢修、油料供应、移动供气、生活保障等战勤保障预案,落实随时调用措施,定期开展符合实战要求的战勤保障演练,不断提高部队和社会的战勤保障能力。

在勤务实战化建设中只要坚持以理念的更新为先导,以实战的需要为标准,以制度的完善为根本,人才的培养为重点,以政府的支持为保证,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努力实现消防部队战斗力的可持续增长,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消防部队勤务实战化建设工作体会

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深化公安消防部队战训改革,建立战斗力可持续增长的实用体系和科学机制?在XX年4月召开的全国公安消防部队深入推进“三基”工程建设会和XX年7月召开的公安消防部队战勤保障建设现场会上,公安部消防局从战略的高度回答了这一重大课题即大力开展勤务实战化建设,有效提升消防部队的灭火救援整体作战能力。勤务实战化这一理念的提出,顺应了新时期、新形势下消防安全保卫任务发展变化的历史规律,适应了消防部队职能拓展的客观需要,符合现代恶性火灾和特殊灾害事故处置的实战要求,可以说是当前和今后消防部队提高灭火救援整体作战能力的一条必由之路。

一、勤务实战化对消防部队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改进和加强消防部队战训工作,依法履行好灭火抢险救援职责,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的发展经历表明,人均gdp1000-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是各种社会矛盾突出、各类事故易发的特殊时期。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达到1700美元,进入了各类安全事故的易发期。据有关资料统计,近年来我国平均每年发生各类灾害事故达70多万起,造成的死亡人数超过20万人,伤残175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4500亿元。1999年以前,公安消防部队参加抢险救援的出动次数占全部执勤出动次数的比例在10%以下,XX年上升到28%,XX年已近40%,XX年上升到45.2%。

XX年全国消防部队接警出动44万余次,其中火灾扑救24万余次,抢险救援、社会救助近20万次,和前五年相比,按照任务性质划分,灭火次数增加了35.7%,而抢险救援、社会救助增加了7.5倍,参与处置危险化学品事故次数增加了4倍,交通事故增加了7倍,自然灾害事故增加了8.6倍,坠落事故增加了3.7倍。由此可见,一方面,消防部队增编缓慢,另一方面所承担的灭火救援任务却成倍增长。XX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发(XX)15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其中第(十)条指出要“充分发挥公安消防队作为应急抢险救援专业力量的骨干作用”,并明确规定公安消防队要在地方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除完成火灾扑救外,要积极参加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危险化学品泄漏等九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救援工作,参与配合处置水旱灾害等九类突发公共事件。这一条文从国家立法的角度赋予了消防部队更多的社会救援职能。

社会救援职能的拓展和任务的加重迫切要求我国消防部队与时俱进,迎难而上,抢抓机遇,深化战训改革,提高实战能力,缩小战斗力与完成现代灭火救援任务需要之间的差距,只有这样,才能在更好地履行国家和人民赋予我们的光荣职责,才能在各类急难险重的任务中更好地体现消防部队的存在价值。

二、勤务实战化的概念和理论内涵

勤务实战化是针对当前灾害事故趋多、趋难的特点,着力解决当前灭火救援勤务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革除一切不适应实战需要的勤务模式,探索符合实战要求的,能促进战斗力整体提升的途径、手段和方法。顾名思义,勤务实战化就是以实战的方式和要求来开展各项灭火救援勤务工作。在勤务实战化建设中,可以“实战需要不需要、打仗管用不管用”为依据,以“强基础、建体系、抓规范、求实效”为要求,建立和完善科学、实用的勤务实战化体系和机制,不断夯实执勤备战、岗位练兵、灭火救援、战勤保障、社会联动等勤务基础,不断提高消防部队的灭火救援能力,为安全、科学、快速、有效地完成各类灭火救援任务奠定坚实基础。笔者认为,开展勤务实战化建设可以尝试从以下五大构成和影响战斗力的体系入手。

三、以五个体系为载体,大力开展勤务实战化建设

(一)构建执勤备战体系,推进执勤备战规范化

构建各级消防部队执勤备战体系的目是规范基层中队的执勤备战基础工作,解决执勤备战中基础不牢、准备不够、整改不力等问题。建立反应快速的、实用的、规范的、全面的执勤备战体系可从下方面入手,一是要建立指挥机关和作战实体(中队、机关机动队、独立处警的班组)的接处警工作机制,确保部队指挥作战力量的快速反应和快速到场,各级指挥机关要建立全勤指挥部制度,对机关的等级战备要有明确要求,避免误接、漏接、接而无记录、出而不快速等现象的发生。二是要加强和规范执勤装备器材的管理。对执勤、库存和训练器材装备在管理上要以“三清、三进、三定、三无”为标准即“种类清、数量清、性能清”、“训练器材进室、备份器材进库、执勤器材进箱”,“管理责任定人、摆放位置定点、器材卫生定标”,“无锈蚀、无缺损、无丢失”。还可以采取建立装备器材上勤前检测和易损耗器材战后恢复备勤检测等“两个把关”制度。三是要以消防部队装备实力、灭火救援作战预案、灾害事故分析与评估等各类数据库为支撑,建立各级消防部队的

版权归属原作者

灭火救援指挥决策数据库系统、地理、气象辅助信息系统。四是要统一和规范执勤岗位练兵资料、消防装备器材、作战参考信息、等勤务基础资料,达到详实、全面、科学、规范和实用的要求。

(二)构建执勤岗位练兵体系,推进训练作战一体化

在执勤岗位练兵中,按照“训战一致”的要求,科学界定练兵的对象、内容和标准,采取实地化、基地化、模拟化、网络化等贴近实战的训练方式开展训练。岗位练兵体系的建立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一要规范训练内容即明确各级指挥员、各类战斗员的训练内容、时间、指标和依据,做到按建制施训、按兵龄分训、按专业分训。二要规范训练过程即对训练的计划、准备、组织、保障、考评、奖惩、训练资料的建立等环节作出明确规定,用科学实用的训练制度来保证岗位练兵活动顺利进行。三是要强化指挥能力培训。使各级指挥员掌握灭火相关理论、掌握灭火救援处置对策、掌握重点单位基本情况、掌握不同车组组训、多班组参训、组训方法,解决自身局限,提高训练效能。

(三)构建灭火救援指挥作战体系,推进现场指挥作战专业化

构建灭火救援指挥作战体系的目的是适应高层、地下、水上、烟热、化工等现代火灾扑救和特殊灾害事故的处置需要,科学设置组织指挥机构、规范指挥作战程序、提高指挥作战专业化水平。在指挥作战体系的构建上,一是要建立指挥长资格评审制度,摒弃仅仅以理论考试来判断指挥资格的考核方式,建立以基础理论考试、想定作业、模拟指挥、装备器材操作、体能测试、心理测试、实战经验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考评方式。二是要在总队、支队、大队这三级成立全勤指挥作战机构,建立全勤指挥部制度,由取得指挥资格的指挥长轮流执勤备战,并实行全勤指挥部与辖区中队、社会联动单位同时响应、同时出动、遂行灭火救援的指挥机制。三是在指挥部的建设上要实行总指挥部→前沿指挥部→一线战斗实体等三级指挥,总指挥部指挥长由地方领导担任,前沿指挥部指挥长由公安消防部队职务最高的指挥长担任。四是要对调度指挥的主体、权限和程序、消防部队、社会联动单位等参战人员和车辆装备的在灭火救援中的位置和行为进行规范,逐步解决长期以来战场忙乱的问题。

(四)构建战勤保障体系,推进战勤保障规模化

在长时间、大空间、大规模、跨区域灭火救援作战中,各类战勤保障是及时到位、否科学有力已经直接关系到现代灭火救援工作的成败。构建布局合理、平战结合、功能完善、反应快速、保障到位的战勤保障体系是新形势下提升消防部队实战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解决长期以来消防部队在大规模灭火救援作战中战勤保障不成规模、不成体系、队伍缺乏等问题的重要手段。在战勤保障体系建设上要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从应对大型灾害事故的实战需要出发,坚持平时与战时相结合、自我保障与社会保障相结合的原则,科学规划、分布实施,达到拉得出、供得上、保得住的战勤保障要求。一是要建立与实战需要相适应的战勤保障机构,为战勤保障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大中城市可建立战勤保障大队,其它城市可建立战勤保障中队或基本具备消防战勤保障能力,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区域性消防战勤保障中心。二是要以消防装备技术、灭火救援物资、参战人员生活医疗和社会救灾资源等为重点,建立和完善适应现代灭火救援工作的战勤保障工作制度和机制,为消防部队可持续作战能力的可持续提升奠定制度保障。三是要充分利用重大危险源评估技术,科学预测本地大型灾害事故的规模和灭火救援战勤保障的需要总量,科学合理地确定建设任务,主动争取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使战勤保障工作既能满足实战需要,适应发展要求,又能避免满目规划和不必要浪费。四是要制定和完善器材补充、药剂补给、装备抢修、油料供应、移动供气、生活保障等战勤保障预案,落实随时调用措施,定期开展符合实战要求的战勤保障演练,不断提高部队和社会的战勤保障能力。

(五)构建灭火救援社会联动体系,推进灭火救援社会化

构建灭火救援社会联动体系的目的就是要调动和整合社会各类救灾力量和资源,以公安消防部队为骨干,安监、卫生、民政、地震、环保、122、120、矿山救护、防汛抗旱、医疗救护、供水、供电、供气和电信事故等抢修队等救援队伍等应急救援力量共同参加的社会灭火救援联动机制,实现互通互联,资源共享,战时协同。在灭火救援社会联动体系的构建上,一是要积极争取政府和各行业单位的支持,组建针对危险化学品灾害、城铁火灾事故、石油化工火灾事故、建筑倒塌、交通事故、山岳救助等灾害事故处置的灭火救援专业队(站),配备专业救援装备,开展针对性训练。二是提高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实战能力。将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纳入公安消防部队执勤训练作战体系,建立适合不同形式消防队伍的执勤、训练、管理制度和机制。三是要整合救援力量资源,建立平时多联系、战时能协同的应急救援管理工作机制。四是各级政府可依托政府办公网或金盾网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信息管理系统在网上发布预测预警信息、各类事件的发生处置情况等。

在勤务实战化建设中只要坚持以理念的更新为先导,以实战的需要为标准,以制度的完善为根本,人才的培养为重点,以政府的支持为保证,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努力实现消防部队战斗力的可持续增长,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消防部队勤务实战化实践思考

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深化消防部队战训改革,建立战斗力可持续增长的实用体系和科学机制。在2007年4月召开的全国消防部队深入推进“三基”工程建设会议上,公安部消防局从战略的高度回答了这一重大课题即大力开展勤务实战化建设。勤务实战化这一理念的提出,顺应了新时期、新形势下消防安全保卫任务发展变化的历史规律,适应了消防部队的职能拓展的客观

需要,符合现代恶性火灾和特殊灾害事故处置的实战要求,可以说是消防部队当前和今后提高消防部队实战能力的一条必由之路。

一、勤务实战化的概念和理论内涵

勤务实战化是针对当前灾害事故趋多、趋难的特点,着力于解决当前灭火救援勤务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革除一切不适应实战需要的勤务模式,探索符合实战要求的,能促进战斗力整体提升的途径、手段和方法。顾名思义,勤务实战化就是以实战的方式和要求来开展各项灭火救援勤务工作。在勤务实战化建设中,可以“实战需要不需要、打仗管用不管用”为依据,以“强基础、建体系、抓规范、求实效”为要求,建立和完善科学、实用的勤务实战化体系和机制,不断夯实执勤备战、岗位练兵、灭火救援、后勤保障、社会联动等勤务基础,不断提高消防部队的灭火救援能力,为消防部队安全、科学、快速、有效地完成各类灭火救援任务奠定坚实基础。我认为,开展勤务实战化建设可以尝试从以下五大构成和影响战斗力的体系入手。

二、以五个体系为载体,大力开展勤务实战化建设

(一)构建执勤备战体系,推进执勤备战规范化

构建各级消防部队执勤备战体系的目是规范基层中队的执勤备战基础工作,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要建立指挥机关和作战实体(中队、机关机动队、独立处警的班组)的接处警工作和运行机制,确保部队指挥作战力量的快速反应和快速到场,各级指挥机关要建立全勤指挥部制度,对机关的等级战备要有明确要求,建立防火、灭火联勤制度。在接处警中尤其要避免误接、漏接、接而无记录、出而不快速等现象。二是要加强和规范执勤装备器材的管理。对执勤的、库存的、训练的器材装备在管理上要以“三清、三进、三定、三无”为标准即“种类清、数量清、性能清”、“训练器材进室、备份器材进库、执勤器材进箱”,“管理责任定人、摆放位置定点、器材卫生定标”,“无锈蚀、无缺损、无丢失”。还可以采取建立装备器材上勤前检测和易损耗器材战后恢复备勤检测等“两个把关”制度。三是要以消防部队装备实力、灭火救援作战预案、灾害事故分析与评估等各类数据库为支撑,建立各级消防部队的灭火救援指挥决策数据库系统、地理、气象辅助信息系统。四是要统一和规范执勤岗位练兵资料、消防装备器材、作战参考信息、等勤务基础资料,达到详实、全面、科学、规范和实用的要求。同时,要突出强调跨区域灭火救援作战的规范化。跨区域灭火救援作战是指灭火救援力量异地作战的一种战斗模式,是应对重特大灾害事故的有效手段。通常指总队与总队、支队与支队、中队与中队、公安消防部队与其他救援力量之间的联合作战,是经济建设发展、消防职能拓展的必然要求。为全面加强紧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提高快速反应、跨区增援、统一指挥、有效处置的能力,2001年,公安部消防局将全国划分为七个救援区域,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提高跨区域灭火救援作战能力,在当前显得十分必要。从我国的消防情况看,50年代至70年代初,灭火对象主要是棚户简屋区和砖木结构等一般火灾,单车、单个执勤中队就能完成灭火任务;80年代以后,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发展,灭火对象发生了变化。特别是近年来,改革开放进程加快,经济建设迅速发展,高层建筑、地下工程、化工企业、公众聚集场所大量涌现,各种新材料、新工艺、新能源、新技术被广泛利用,火灾或其他灾害事故发生规模都大大增加,并呈现出突发性强、技术要求高、处置难度大、作战时间长、危害性大等特点,跨区域灭火救援作战次数越来越多。据统计,大中城市内中队之间联合作战占灭火救援战斗总次数10%,支队之间联合作战逐年增加。从城市建设发展看,近10年来,我国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数量增加了42.7%,人口增长了18.2%,建成区面积扩大了69.2%。许多原有的大(中)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新兴城市不断兴起,而消防力量增长缓慢。有的县(市)消防中队人员缺编、装备缺量,特勤器材空白,执勤力量仍维持在80年代水平。单个执勤中队或本城市内消防力量面对现代火灾或灾害事故有时无能为力,需要多种力量协同完成灭火救援任务。二是灾害发生的区域性的必然要求。灾害是指由自然的或社会的原因造成的妨碍人的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社会性事件。根据当前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公安消防部队参加社会抢险救援的范围主要有“六大类”。从自然灾害看,我国幅员辽阔、环境条件复杂,灾害生成条件差异大,各地区的灾害种类结构迵异。如长江中下游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涝、旱灾;东北三省主要自然灾害有

第四篇:消防部队勤务实战化实践思考

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深化消防部队战训改革,建立战斗力可持续增长的实用体系和科学机制。在XX年4月召开的全国消防部队深入推进“三基”工程建设会议上,公安部消防局从战略的高度回答了这一重大课题即大力开展勤务实战化建设。勤务实战化这一理念的提出,顺应了新时期、新形势下消防安全保卫任务发展变化的历史规律,适应了消防部队的职能拓展的客观需要,符合现代恶性火灾和特殊灾害事故处置的实战要求,可以说是消防部队当前和今后提高消防部队实战能力的一条必由之路。

一、勤务实战化的概念和理论内涵

勤务实战化是针对当前灾害事故趋多、趋难的特点,着力于解决当前灭火救援勤务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革除一切不适应实战需要的勤务模式,探索符合实战要求的,能促进战斗力整体提升的途径、手段和方法。顾名思义,勤务实战化就是以实战的方式和要求来开展各项灭火救援勤务工作。在勤务实战化建设中,可以“实战需要不需要、打仗管用不管用”为依据,以“强基础、建体系、抓规范、求实效”为要求,建立和完善科学、实用的勤务实战化体系和机制,不断夯实执勤备战、岗位练兵、灭火救援、后勤保障、社会联动等勤务基础,不断提高消防部队的灭火救援能力,为消防部队安全、科学、快速、有效地完成各类灭火救援任务奠定坚实基础。我认为,开展勤务实战化建设可以尝试从以下五大构成和影响战斗力的体系入手。

二、以五个体系为载体,大力开展勤务实战化建设

(一)构建执勤备战体系,推进执勤备战规范化

构建各级消防部队执勤备战体系的目是规范基层中队的执勤备战基础工作,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要建立指挥机关和作战实体(中队、机关机动队、独立处警的班组)的接处警工作和运行机制,确保部队指挥作战力量的快速反应和快速到场,各级指挥机关要建立全勤指挥部制度,对机关的等级战备要有明确要求,建立防火、灭火联勤制度。在接处警中尤其要避免误接、漏接、接而无记录、出而不快速等现象。二是要加强和规范执勤装备器材的管理。对执勤的、库存的、训练的器材装备在管理上要以“三清、三进、三定、三无”为标准即“种类清、数量清、性能清”、“训练器材进室、备份器材进库、执勤器材进箱”,“管理责任定人、摆放位置定点、器材卫生定标”,“无锈蚀、无缺损、无丢失”。还可以采取建立装备器材上勤前检测和易损耗器材战后恢复备勤检测等“两个把关”制度。三是要以消防部队装备实力、灭火救援作战预案、灾害事故分析与评估等各类数据库为支撑,建立各级消防部队的灭火救援指挥决策数据库系统、地理、气象辅助信息系统。四是要统一和规范执勤岗位练兵资料、消防装备器材、作战参考信息、等勤务基础资料,达到详实、全面、科学、规范和实用的要求。同时,要突出强调跨区域灭火救援作战的规范化。跨区域灭火救援作战是指灭火救援力量异地作战的一种战斗模式,是应对重特大灾害事故的有效手段。通常指总队与总队、支队与支队、中队与中队、公安消防部队与其他救援力量之间的联合作战,是经济建设发展、消防职能拓展的必然要求。为全面加强紧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提高快速反应、跨区增援、统一指挥、有效处置的能力,XX年,公安部消防局将全国划分为七个救援区域,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提高跨区域灭火救援作战能力,在当前显得十分必要。从我国的消防情况看,50年代至70年代初,灭火对象主要是棚户简屋区和砖木结构等一般火灾,单车、单个执勤中队就能完成灭火任务;80年代以后,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发展,灭火对象发生了变化。特别是近年来,改革开放进程加快,经济建设迅速发展,高层建筑、地下工程、化工企业、公众聚集场所大量涌现,各种新材料、新工艺、新能源、新技术被广泛利用,火灾或其他灾害事故发生规模都大大增加,并呈现出突发性强、技术要求高、处置难度大、作战时间长、危害性大等特点,跨区域灭火救援作战次数越来越多。据统计,大中城市内中队之间联合作战占灭火救援战斗总次数10%,支队之间联合作战逐年增加。从城市建设发展看,近10年来,我国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数量增加了42.7%,人口增长了18.2%,建成区面积扩大了69.2%。许多原有的大(中)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新兴城市不断兴起,而消防力量增长缓慢。有的县(市)消防中队人员缺编、装备缺量,特勤器材空白,执勤力量仍维持在80年代水平。单个执勤中队或本城市内消防力量面对现代火灾或灾害事故有时无能为力,需要多种力量协同完成灭火救援任务。二是灾害发生的区域性的必然要求。灾害是指由自然的或社会的原因造成的妨碍人的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社会性事件。根据当前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公安消防部队参加社会抢险救援的范围主要有“六大类”。从自然灾害看,我国幅员辽阔、环境条件复杂,灾害生成条件差异大,各地区的灾害种类结构迵异。如长江中下游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涝、旱灾;东北三省主要自然灾害有涝灾、地震;四川、**、云南主要自然灾害有滑坡、泥石流等。从人为灾害看,恐怖袭击和破坏往往集中在大、中城市或重要的建(构)筑设施地段,其他灾害事故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区域性和不确定性明显。实践证明,灾害事故的发生,仅靠本区域消防执勤力量是不够的,要求政府部门积极参与,邻近消防力量相互配合,特勤专业力量进行突击,更多的人员进行必要的替换,专家、工程技术人员为决策提供依据。三是支(中)队执勤力量不适应单独完成大型灾害事故处置任务。现行消防作战体系由七局、总队、支队、中队构成,中队是最基础的作战单位。其编制一般为30—45人,战斗车辆为2—8辆,灭火救援实行责任区负责制。执勤中队力量薄弱,遇兵员补退期,有的县(市)消防中队人员不足15人,难以应付面积超过150平方米的复杂环境条件下的火灾和其他灾害事故的抢险救援。有的支队人员也不足100人,车辆不足20辆,城市内消防力量有限。受地方经济环境的影响,特勤装备器材不足,侦检、洗消、救生、输转、防护、堵漏、破拆、照明等器材几乎空白。作战能力仅能满足扑救一般火灾需要。四是建设大而全的抢险救援队伍在现阶段不可能。灾害事故种类多,破坏性大,对抢险救援人员素质、器材装备、组织体系、后勤保障等方面提出了较高要求。一个基层中队、支队不可能具备各类灾害事故处置装备和技术手段。建设大而全的消防中队没有经费保证也没有必要。如美国9•11事件中,纽约动用了全市消防力量,因大量消防人员殉职,跨区域调用了周边消防救援力量。95年日本地铁沙淋事件中,法国消防救援队派出侦检专业力量协助查清毒源。因此,跨区域作战是弥补区域作战力量不足,快速处置灾害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的有效手段。

(二)构建执勤岗位练兵体系,推进训练作战一体化

在执勤岗位练兵中,按照“训战一致”的要求,科学界定练兵的对象、内容和标准,采取实地化、基地化、模拟化、网络化等贴近实战的训练方式开展训练。岗位练兵体系的建立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一要规范训练内容即明确各级指挥员、各类战斗员的训练内容、时间、指标和依据,做到按建制施训、按兵龄分训、按专业分训。二要规范训练过程即对训练的计划、准备、组织、保障、考评、奖惩、训练资料的建立等环节作出明确规定,用科学实用的训练制度来保证岗位练兵活动顺利进行。三是要强化指挥能力培训。使各级指挥员掌握灭火相关理论、掌握灭火救援处置对策、掌握重点单位基本情况、掌握不同车组组训、多班组参训、组训方法,解决自身局限,提高训练效能。这里要突出强调的是单兵技能训练向实战性的拓展。灭火和抢险救援行动中,情况复杂,瞬息万变。如果说正确果断的现场指挥是对整个灭火救援行动的有效驾驭,那么,战斗员过硬扎实的战斗素养和临危不乱的随机处置能力,是实现指挥决策、最终获得胜利的必要途径。从这个角度来看待消防部队单兵技能训练,就不能仅仅满足于按照教材规定的程序完成战术动作和装备操作,而是要真正从实战出发,把单兵技能训练不断向实战化拓展。例如:

1、徒手救人课目中,教材规定的动作是位于前方的战斗员采用双手搬抬被救者双腿的方法,仅仅在操场训练,看起来是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一旦把这个动作带到火灾现场,特别是在浓烟、黑暗、有坠落危险的场合,显然存在着隐患,如果改为将被救者双腿并拢,由前方战斗员单臂夹持的方法,这可以使战斗员腾出一只手,做向前的探测或其他动作,有利于战斗员的自我保护;

2、穿着全密闭的重型防化服开展救援行动时,有时战斗员因为大量出汗等原因,呼出的气体和汗水挥发会在防化服面罩上形成水雾,影响战斗员视线,为解决这个困扰,有的单位在组织“原地着重型防化服”训练时,在按照教材操作程序完成动作之后,增加了战斗员在完整着装的情况下,将手臂退出衣袖、用手擦拭面罩内部或完成其他动作,应该说这一改进看似简单,但完全体现了技能训练实战化;

3、在灭火战斗行动中,水枪通常由两名战斗员采取前后姿势共同持握,这种姿势虽然可以有效地克服喷射时的后坐力,但是存在前一名战斗员后撤不便、后一名战斗员观察不便的明显弊端,一旦前方发生爆炸、爆燃或其他需要做出迅速后退的动作的紧急情况时,根本无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反应动作,如果改变一下:将原来一前一后掌持改为左右协力持握,就更加合理,更加符合实战需要;

4、空气呼吸器做为消防战斗员在浓烟、有毒、缺氧的环境下实施灭火救援行动的最重要的防护装具,一旦出现故障,后果不堪设想。为此,除了要按照规程开展空气呼吸器的维护保养和训练以外,对空气呼吸器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的紧急处置和应急措施的训练显得尤为重要,如供气阀突然出现故障而停止供气时,可以迅速将压力表拧下,把供气软管直接插入面罩内获得气体供应,快速撤离;也可以迅速将自己使用的呼吸器的面罩与供气软管连接处的快速接头拔下,再插入同行战友的呼吸器他救接口,共同撤离等;

5、在开展侦察训练时,不仅仅要强调火(灾)情侦察的内容、程序,侦察时的正确行动同样是重要的,通过训练,是战斗员真正体验在火场复杂情况下应当采用的“探步前进、前虚后实”、“低姿沿承重墙行动”、“使用工具在一侧开启房门”“浓烟黑暗环境下行动时使用探棒或保持一只手在身前”等行动要则和方法,并形成良好的习惯,对于实战中战斗员的安全行动和自我保护,具有积极的意义;

6、更换水带训练中,要考虑到火灾现场水带铺设多、难以区分的实际情况,增加将更换下来的破损水带打结的动作,以区分水带是否已经损坏等等。综上所述,消防单兵技能训练是技战术训练的基础,是培养和锻炼战斗员正确行动、随机应变、攻坚克难能力的基本途径,也是提升战斗力的必要前提。“战斗是流血的训练,训练是不流血的战斗”,只有坚持一切面向实战的训练理念,才能纠正和克服业务训练中“练为演、练为看”的偏差,打牢单兵战斗素质基础,实现整体能力的有效增强。

(三)构建灭火救援指挥作战体系,推进现场指挥作战的专业化

构建灭火救援指挥作战体系的目是适应高层、地下、水上、烟热、化工等现代火灾扑救和特殊灾害事故的处置需要,科学设置组织指挥机构、规范指挥作战程序、提高指挥作战专业化水平。在指挥作战体系的构建上,一是要建立指挥长资格评审制度,摒弃仅仅以理论考试来判断指挥资格的考核方式,建立以基础理论考试、想定作业、模拟指挥、装备器材操作、体能测试、心理测试、实战经验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考评方式。二是要在总队、支队、大队这三级成立全勤指挥作战机构,建立全勤指挥部制度,由取得指挥资格的指挥长轮流执勤备战,并实行全勤指挥部与辖区中队、社会联动单位同时响应、同时出动、遂行灭火救援的指挥机制。三是在指挥部的建设上要实行总指挥部→前沿指挥部→一线战斗实体等三级指挥,总指挥部指挥长由地方领导担任,前沿指挥部指挥长由公安消防部队职务最高的指挥长担任。四是要对调度指挥的主体、权限和程序、消防部队、社会联动单位等参战人员和车辆装备的在灭火救援中的位置和行为进行规范,逐步解决长期以来战场忙乱的问题。

XX年12月15日,吉林辽源中心医院发生特大火灾,造成39人死亡,100多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千万元。火灾扑救中,先后调集长春、通化等四个支队的200多名官兵投入到灭火救援当中。血的教训,时刻在提醒着每一名从事消防职业的人员:在火灾形势日益严峻,装备更新迅速的今天,如何实现器材和人员的最佳结合成为提高战斗力的最重要的途径。笔者认为应根据支队的人员装备的实际情况以及地区火灾和其他灾害事故的特点和灭火战斗的类型原则,来进行科学编程,以实现人车结合。目前,我支队的实际情况是车辆多,战斗人员少,管区面积大且每个中队都辖有农村管区。因此,我们所面临的多为农村草垛火灾、城镇居民楼火灾、居民液化气煤气火灾、工厂建筑火灾、市场、商场火灾、交通事故、取钥匙、溺水等火灾和事故的抢险救援。但大型化工企业火灾我们也应防患于未然。

特别是贵阳市消防支队车多人少情况下,随着各类人员的定岗、定位、培训的深入进行,为战斗编程的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所以,战斗编程工作的提出、研究与发展是消防工作发展的历史必然,是灭火救援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重要内容,是改革的必由之路。一是要将人员、装备和战术方法三者有机结合。如方位灯、自救铃就应配至空气呼救上也是最佳装备组合。战斗编程也就是将这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是人与装备的最佳组合。首先,它肯定了装备在现代火灾、救援中的基础性、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快的要求。要根据专业技术、人员特长,按建制、按兵龄进行编程。战术要因不同对象、不同时空的变化而改变。编程、编队是建立在提高战斗力的基础上,是灭火战斗的一个重要过程,决定或影响了灭火战术方法的运用。通过战斗编程及其在实际中不断应用、完善,使其形成有效、快捷、实用的灭火、指挥体系。它既有针对性又有实用性,对急、难、险、重、大等各种事故具有可操作性,是灭火战斗程序较为有效的方法。它是在现有的力量装备情况下,力争达到较好的灭火救援最佳效能的一种好的方法。二是要明确力量编组和任务。力量编组要贯彻简单实用的原则,要注重执勤、训练、灭火的一致性和连惯性,也就是平时的值勤状况与战时的灭火状态相一致,平时的训练展开模式与战时的战斗展开模式相一致。任何灭火救援工作都有三大基本任务,即抢救、灭火、保障,也就是灭火救援过程。其力量的编组必须紧紧围绕这三大基本任务来进行。首先细化建制单组,基层中队要将人员、车辆、编成组,如:灭火组、供水组、堵漏警戒、洗消输转等多种小组,如车辆,什么车和什么车同时出动,配套使用,出动时必须按照车辆编队和人员的组合程序实施。

(四)构建战勤保障体系,推进战勤保障制度化

战勤保障是指从物质和技术上保证消防部队建设和灭火、救援战斗所组织与实施的各类后勤专业勤务活动,是消防部队各级后勤部门和人员的根本职能和主要任务。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经济体制和部队兵员制度的变革,消防部队承担的灭火救援任务的增大,使消防后勤保障工作遇到了诸多新情况、新问题。正确、有效地解决好这些问题是做好新形势下消防后勤保障工作,提高后勤综合保障能力的根本。一是要正确认识消防后勤特征,努力适应消防后勤保障社会化的新格局。消防部队现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保障模式,决定了基层消防后勤工作既有军事后勤的特点,又有社会化的属性。以条为主的经费、物资,由于部队有现行的保障标准和方式,作为基层后勤部门要做的主要是如何管好用好这些经费和物资。而对以块为主的经费、物资,虽然有关部门也制定相应的标准,但由于受地方经济条件的制约,在具体保障形式上出现了多元化的格局,这就使得基层消防后勤保障社会化的趋势愈来愈明显。首先是经费来源渠道的多元化。尤其是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既有政府拨款又有单位集资,既有短期到帐又有长期拖欠。这就使得后勤部门和人员,一方面要花大力气做通有关单位、部门人员的工作,争取短期内解决。另一方面在制定经费支出预算时要留足余地,只有这样才能使后勤保障工作有条不紊,有的放矢。其次是物资、装备来源多样化。一方面随着双拥工作的开展,地方企业单位采取以赠送物资来赞助部队建设的形式不断增多,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部队官兵的生活、训练工作条件,但如果协调不当,就难免造成重复、甚至浪费。这就要求后勤部门要与司、政、防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协调,尽可能地取之所需。另一方面,随着地方政府采购制度的推行和完善,原有物资、装备的采购模式亦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作为职能部门,既要与政府采购部门协调好关系,争取优先安排采购计划,又要与内部机关部门一道,广泛开展调研,就需要采购的物资装备的产地分布、性能特点、质量优劣,以及外形、价格、售后服务等诸多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比较、论证,提出有针对性的采购方案和要求,以保证所要采购的物资装备能保质、保量及时到位,正常使用。

二、紧密结合装备、器材、设施的新特点,努力提高后勤保障专业化水平。近年来,基层消防部队在抓好队伍管理的同时,积极贯彻“科技强消”的方针,不断加大装备建设力度,尤其是一些科技含量较高的器材、装备、设施陆续投入到执勤备战中去,对提高部队战斗力起到了较大促进作用。但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抓好这些新装备、新器材的维护管理。实践表明,依据原先简单的定人、定位管理已无法满足需要。这就要求后勤职能部门在落实高技术含量的器材装备管理上要走专人、专业化管理的路子。一方面,在选购新器材装备时,既要了解其质量、性能、价格等因素,还要搞清楚售后服务的有关承诺。尤其是要把厂家对部队使用或管理人员的培训作为一项选购新产品的必要条件。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才能真正管好用好这些新器材、新装备。另一方面,就是要充分利用厂家跟踪服务等时机,组织好面对面的业务指导,尤其对未参加培训的使用人员要通过指导,解答疑难,让其进一步加深对手中器材装备性能特点的了解,尽可能地减少因误操作而带来的设备损坏,从而把装备管理的专人、专业化与全员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增强队伍管理高技术含量器材装备的专业化水平。使后勤保障由简单的供给、满足需要,转变为通过实施专业化管理,最大限度地延长器材装备的使用寿命,提高使用效益上来。三是要认真研究分析灭火救援工作的新特点,努力提高后勤应急保障的能力。所谓后勤应急保障,是指在部队实施重特大火灾扑救、参与处置恶性灾害事故时,后勤部门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为一线作战部队提供灭火、救援必需的一些特殊器材装备;保证油料、灭火剂等不间断的供应;为现场受伤人员的救护建立绿色通道;保证现场损坏的车辆装备的快速抢修以及根据不同季节、气候、时间为作战人员提供饮食、服装等保障。

当前,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新兴行业的不断增多,一方面发生重特大火灾及恶性灾害事故的概率不断增大。另一方面,特种火灾及特殊灾害事故使得扑救处置的难度大为增加。作为后勤部门,由于受经费、场地等限制,同时考虑到经济效益方面的因素,在满足部队常规保障的情况下,不可能对扑救或处置各种特殊火灾或灾害事故所需的物资、装备长期储存。因此,建立后勤应急保障机制,提高应急保障能力,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趋势,亦是消防部队后勤建设的客观要求。而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是与防火、司令部门一道认真搞好调研。一要搞清辖区内可能酿成重大恶性事故的单位、行业的特点,发生事故后救援、处置所需的器材、药剂以及对人员、设备的危害等情况。同时,要弄清邻近有关器材药剂生产厂家的地理位置、应急供货的方式,途径、所需的时间等情况。三是了解驻地重点医院、车辆维修厂家、餐饮等单位的内部运作概况。其二是在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汇总资料结合现有保障能力,制定后勤应急保障预案。明确在发生灾害事故后,筹集相关器材、装备、药剂的联系方法,运输方式;明确在不同地域人员救护、车辆装备维修首选的医院和厂家等。对相对保障内容明确具体人员负责组织协调,确保一旦发生事故后能使各类保障有条不紊地进行。其三,结合日常工作和实战,适时组织对预案的演练,通过演练发现预案的存在问题。同时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更新预案的有关内容,使之更完善、更加贴近实战的要求。

(五)构建灭火救援社会联动体系,推进灭火救援工作的社会化

构建灭火救援社会联动体系的目的就是要调动和整合社会各类救灾力量和资源,以公安消防部队为骨干,安监、卫生、民政、地震、环保、122、120、矿山救护、防汛抗旱、医疗救护、供水、供电、供气和电信事故等抢修队等救援队伍等应急救援力量共同参加的社会灭火救援联动机制,实现互通互联,资源共享,战时协同。在灭火救援社会联动体系的构建上,一是要积极争取政府和各行业单位的支持,组建针对危险化学品灾害、城铁火灾事故、石油化工火灾事故、建筑倒塌、交通事故、山岳救助等灾害事故处置的灭火救援专业队(站),配备专业救援装备,开展针对性训练。二是提高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实战能力。将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纳入公安消防部队执勤训练作战体系,建立适合不同形式消防队伍的执勤、训练、管理制度和机制。三是要整合救援力量资源,建立平时多联系、战时能协同的应急救援管理工作机制。四是各级政府可依托政府办公网或金盾网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信息管理系统在网上发布预测预警信息、各类事件的发生处置情况等。

在勤务实战化建设中只要坚持以理念的更新为先导,以实战的需要为标准,以制度的完善为根本,人才的培养为重点,以政府的支持为保证,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努力实现消防部队战斗力的可持续增长,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公安消防部队深入推进灭火救援勤务实战化工作指导意见

公安消防部队深入推进灭火救援勤务实战化工作指导意见

为进一步推进公安消防部队“三基”工程建设,加快勤务实战化改革步伐,建立新型、高效的执勤、训练、作战、保障一体化勤务模式,结合消防部队实际,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公安部党委关于深入推进“三基”工程建设的部署和要求,以战斗力为标准,以打得赢为目标,从灭火救援实战需要出发,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制度,落实“五个第一时间”要求,以最快速度救人、最快速度灭火,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危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二)目标任务。2008年底,各总队、支队全面建立以全勤专业指挥体系为重点,业务基础扎实、工作制度完善、执勤管理规范、训练作战一致、灭火救援预案实用、组织指挥科学、灭火救援高效、通信调度畅通、战勤保障有力、防消结合紧密、联动机制健全的勤务模式。

二、强化战训基础工作

(三)完善灭火救援预案体系建设。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信息资源为依托,立足于现有灭火救援力量和消防设施,在对重大危险源调查评估的基础上,制定灾害事故总体预案(如火灾和危险化学品泄漏、道路交通事故、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建筑坍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空难、爆炸及恐怖事件等灾害、事故、事件消防救援总体应急预案)、类型灾害预案(如高层建筑、地下工程、化工装置、油[气]储罐、商[市]场、影剧院、医院等火灾和易燃可燃液[气]体泄漏、爆炸,危险化学品槽车等事故灭火救援预案)和重点单位预案(如×××商场、工厂、宾馆、仓[油]库等单位灭火救援预案)。总队、支队要制定灾害事故总体预案、主要类型灾害预案、跨区域作战预案、较大要害目标的重点单位预案;大队、中队要分级分类制定重点单位预案(预案制定的数量由总队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确定),形成完整的数字化灭火救援预案体系。

(四)研发灭火救援指挥及专家系统。遵循“分级构架、分类规划、数据整合、上下贯通”的原则,依托公安信息网,建立人员装备实力、消防地理信息、专家及社会资源、灭火救援预案、灾害事故分析与评估、各类火灾及灾害事故处置程序、危险化学品查询等数据库,建立《灭火救援指挥及专家系统》(部局统一研发),形成部局、总队、支队、大(中)队四级灭火救援信息动态管理体系。

(五)推进执勤训练制度建设。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和“三基”工程建设的总体要求,依据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战斗的相关规定,围绕勤务实战化的指导思想及目标任务,结合灭火救援和技术装备的实际,贯彻落实《公安消防部队抢险救援勤务规程(试行)》、《公安消防部队作战训练安全要则(试行)》,进一步规范作战程序,完善执勤战备管理,落实作战安全措施。依据《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业务训练大纲(试行)》,坚持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的原则和按纲施训、联勤联训、科学组训、安全施训的要求,建立健全训练规程、训练检查、训练考评、训练档案、训练安全和训练保障等制度,实现执勤训练规范化。

三、创新灭火救援指挥机制

(六)建立灭火救援全勤指挥部。总队、支队建立灭火救援全勤指挥部,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全勤指挥部由总(副)指挥、指挥长和指挥助理组成。全勤指挥部实行正副班轮流值班备勤制度,遂行作战,全面负责灭火救援现场组织指挥工作。总指挥、副总指挥由具备指挥资格和实战经验的总队、支队领导和参谋长担任。指挥助理由具备指挥资格的战训、警务、防火、通信、后勤等岗位人员担任,实行专业分工。

(七)实行灭火救援指挥长制度。总队、支队全面实行指挥长制度,指挥长必须由具有灭火救援指挥资格、岗位经历和丰富实战经验的专职或兼职人员担任(专职比例不得低于50%)。省、自治区总队配置7-9名,直辖市总队配置8-12名,一、二类支队配置8-10名,三、四类支队配置4-6名,四类以下支队配置2-4名指挥长。各地可视情增设兼职指挥长。各总队要制定全勤指挥部值班制度、高危职业岗位补贴标准和其它福利待遇等相关规定。

(八)落实遂行作战指挥制度。按照“救人第一,科学施救”的指导思想,省、自治区总队在5个中队(含本数,下同)以上,直辖市总队在3个中队以上,支队(直辖市支队)在2个中队以上出动时,全勤指挥部应同时响应、遂行作战,提高灭火救援初战指挥层次。直辖市总队、支队指挥长应按照出动计划、预案、报警及第一到场中队的情况报告,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九)组建灭火救援专家队伍。总队、支队均应组建灭火救援专家组,建立专家库,吸收和聘用有专业特长、灭火救援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及工程技术人员参加,建立专家组工作制度,为灭火救援指挥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十)推动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建设。积极推动政府领导下的以公安消防部队为骨干,公安、安监、卫生、民政、气象、地震、环保、供水、供电、供气等部门和其他各种救援力量参加的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建设,提高社会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整体能力,确保各种应急救援力量快速反应、协同配合和有效处置。

四、规范灭火救援行动

(十一)加快通信调度指挥系统建设。依据公安机关“三台合一”和消防通信技术规范,按照“集中接警,同时响应,专业处警,统一指挥,多警联动,资源共享”的原则,规范接处警、第一出动和增援力量调度指挥程序,与110指挥中心实现“三方通话”,配齐调度专线、故障告警、录音记时、数据存储等设备,确保快速、准确、安全、有效接处警。完善总队、支队消防通信专业调度指挥系统,建立灾害事故处置等级调度方案,明确各级各类预案启动的时间、权限、方法,实行一次性接处警、“一键式”预案启动和一次性调集力量的调度指挥模式。总队、支队要建立移动消防通信指挥中心,实施现场有线、无线、计算机、卫星等通信联络方式和图像传输系统。加强现场通信管理,建立通信管理智能组网平台,设置满足实战需要的三级无线组网频点,规范通信管理应用程序,保证现场指挥快捷、畅通、有效。

(十二)严格灭火救援程序。建立和完善接警出动、火情侦察、火场警戒、安全防护、战斗展开、救人灭火、破拆、排烟、供水、照明和侦检、警戒、救生、防爆、堵漏、输转、急救、洗消、现场清理和移交等灭火抢险救援战斗程序,促进灭火救援战斗行动的科学、规范、高效。建立和完善作战安全管理制度,按照“谁指挥,谁负责”的原则,落实灭火救援行动各个环节的安全措施,设立安全员,明确紧急撤离信号和要求,严守操作规程,严格防护等级要求,最大限度预防和避免官兵伤亡。严格灾害事故信息报告制度,及时准确报告灭火救援情况信息,为上级单位指挥决策提供依据。

(十三)加强灭火救援战评。严格落实《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战评规定(试行)》,坚持“每战必评”制度,通过简要战评、专题战评、集中战评、现场推演点评等形式,根据战评组织层次和内容,坚持发扬民主、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评价每起战例,总结经验教训。强化战评结果应用,开展战例研讨,制定、落实改进措施,严格奖惩制度,不断提高各级指挥员组织指挥水平和部队实战能力。

(十四)规范多种形式消防队伍联动机制。指导各地建立适合不同形式消防队伍的执勤、训练、作战、管理工作机制,提高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业务素质和实战能力,并将其纳入公安消防部队执勤、训练、作战体系,建立统一的通信调度指挥系统和联勤联训制度。积极开展各种实战演练和战术研讨,增强独立作战、协同作战能力,充分发挥多种形式消防队伍作用。

五、强化实战训练

(十五)更新训练内容。在开展体能和基本技能达标训练的基础上,立足灭火救援对象的新变化、新特点,重点开展车辆装备和作战力量的编成训练及战术操法训练,认真组织各级指战员的安全防护、通信联络、心理行为能力和现有装备应用训练。结合部队任务职能的不断拓展,深化高层建筑、地下工程、石油化工、地铁隧道及危险化学品泄漏、建(构)筑物坍塌、交通事故、山岳、水域等灭火救援专业训练。开展灭火救援战(技)术研究和技术装备革新,研究扑救和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新对策和新战术,推广应用高层救人灭火、远程供水(射水)、压缩空气泡沫、细水雾等高效、环保、大功率灭火救援新技术装备。

(十六)改革训练模式。依托培训基地,重点开展对各级指挥员特别是大、中队指挥员的集中培训和轮训,强化合成训练、模拟仿真演练、实战推演及战术、技术、装备测试。开展随机拉动、临机设情演练和重点单位、夜间、节假日及火灾多发时段的实兵、实装、实战演练。依托信息通信网络,开展远程教育培训和网上作业训练,以及模拟通信指挥训练和考核。(十七)推行职业技能鉴定制度。参照《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业务训练大纲(试行)》,推行消防指战员等级考评制度,规范各级各类指挥员、战斗员等级训练内容及考核标准。组织不同岗位、不同级别的消防职业培训,开展职业技能评定工作,并通过等级递升,提高各岗位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六、拓展勤务职能

(十八)强化特勤专业队伍建设。进一步发展特勤网络化力量体系,在加强地级和县级城市消防特勤中队、特勤班建设的基础上,结合各地实际,在确保常规火灾扑救任务的前提下,逐步建立以高层建筑、地下工程、石油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公路、山岳、地震、水域、隧道、地铁等灾害事故灭火救援为主战力量的专业化队伍,配备必要的专业装备,制定专项预案,开展针对性训练,适应各类事故处置的需要,提高灭火救援的专业化水平。

(十九)实行“防消结合”勤务模式。战训部门和责任区执勤中队要参加建筑工程消防验收,参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灭火救援应急疏散预案的制定、演练和消防供水设施试验,配合防火监督部门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和宣传。在进行“六熟悉”和灭火救援预案编制与演练中,对发现的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堵塞、消防设施损坏等问题,要立即反馈单位并告知防火监督部门。在扑灭火灾后,要注意保护火灾现场,为火灾事故调查提供条件。防火监督部门应及时向战训部门和责任区执勤中队通报重点单位变化及火灾隐患情况,配合执勤中队做好“六熟悉”和实地演练的协调工作。按照同时响应程序,备勤的防火监督人员要迅速赶赴火场,协助完成灭火救援任务。

七、完善战勤保障运行机制

(二十)落实战勤保障管理制度。建立完善战勤保障队伍,健全备勤、出动、训练、遂行保障等规章制度,明确各类人员职责和工作程序,实行24小时备勤。对战勤保障装备、物资、设施、生活用品、运输等实行定岗、定人、定责管理,确保备勤物资充足,装备良好,设施齐全,时刻处于战备状态,做到保障及时有力。

(二十一)制定战勤保障预案。根据本地灾害特点,结合部队遂行作战要求,在对战勤保障任务、对象、特点、环境等进行预测和评估的基础上,修订完善不同任务类型、不同级别、不同专业的战勤保障预案,明确指挥机构、力量编成、联动机制、保障方式等内容,使之与灭火救援的规模、任务相符合,与总体预案相衔接。

(二十二)开展战勤保障演练。战勤保障专业训练要纳入部队训练计划。根据不同类型灾害事故的遂行作战特点,建立与相关单位的协同工作制度,开展专业技能训练和实地拉动演练,并根据总体预案的设定,与有关部门及专业队伍开展协同演练,提高快速反应和战斗保障能力。

八、工作要求

(二十三)加强组织领导。勤务实战化是公安消防部队适应现代灭火救援工作需要,改革和完善现行勤务模式、指挥机制的重要举措。各地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实行总队、支队两级主官负责制,从政策、人力、物力、资金等方面予以倾斜和保障,全面落实指导意见的各项要求,确保勤务实战化工作的顺利开展。(二十四)落实工作措施。各总队要对照部局指导意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确定试点单位,落实推进措施,定期分析研究,狠抓工作落实。特别要将灭火救援全勤指挥部和指挥长制度建设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尽快完成组建任务,尽早形成分级响应、遂行作战能力。

(二十五)强化督导考评。要把勤务实战化建设纳入“三基”工程建设考评的重要内容,加强督促指导。2008年底前部局将组织检查验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和成熟做法,对工作不落实、进展迟缓、效果不明显,没有按要求完成任务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

下载消防部队勤务实战化建设工作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消防部队勤务实战化建设工作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析如何提升消防部队实战化训练效果

    浅析如何提升消防部队实战化训练效果 实战化训练可以通过模拟火场、救援现场的真实环境,磨练指战员的心理素质,提升指战员的技战术素养,从而拉近训练场与现场的距离,进一步缩短......

    加强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实战化训练的策略浅析

    加强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实战化训练的策略浅析 摘要:灭火救援工作,具有特殊、危险的特点,为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提高消防人员的实战能力非常必要。故此,本文对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实......

    消防部队实战化训练感悟之谈[共5篇]

    消防部队实战化训练感悟之谈 一、高度重视、积极谋划 自收到总队、支队实战化训练方案以来,中队高度重视,积极谋划部署,成立了实战化训练领导小组,并结合中队实际,坚持“因地制宜......

    部队训练心得体会_军队实战化训练心得

    部队训练心得体会(精选3篇)_军队实战化训练心得部队训练心得体会(精选3篇)由我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便利,猜你可能喜爱“军队实战化训练心得”。第1篇:部队训练心得体......

    提高预备役部队实战化训练水平(最终定稿)

    预备役部队组建20多年来,在探索中前进,在改革中发展,自身建设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快速动员和遂行作战任务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与新形势、新任务的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此,预备......

    浅谈消防部队营房建设

    浅谈消防部队营房建设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消防部队的各级党委在当地党委政府及总队党委的大力支持和正确领导下,紧紧抓住发展机遇,乘势而上,使消防部队的全面建设得......

    浅谈消防部队心理工作

    浅谈消防部队心理工作 作者:马晓华、罗国栋 宝应大队近期合同制队员频繁辞退,合同制队员人数由年初征召的10人减少到4人,给队伍管理和当前工作造成不小的影响。为了解其中原因,......

    消防部队工作情况汇报

    党内监督是党章规定的机关党组织的一项重要职责,是党的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从严治党、保证消防部队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廉政勤政、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一项重要措施。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