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如何提升消防部队实战化训练效果
浅析如何提升消防部队实战化训练效果
实战化训练可以通过模拟火场、救援现场的真实环境,磨练指战员的心理素质,提升指战员的技战术素养,从而拉近训练场与现场的距离,进一步缩短人才的培养周期,为遂行战斗任务,提升灭火救援打牢基础。本文结合了自身多年工作实践,对如何紧贴灭火救援实际,推动部队实战化训练改革,切实提高灭火救援实战能力提出几点粗浅看法。实战化训练既是一种组训要求,也是一种施训方法,更是一种作战实践。今年以来,各地按照部消防局的部署安排,加快完善基地训练设施,强化各级指战员的培训,大力推进实战化训练工作,全面规范部队灭火救援行动,初步实现了训战一体化、组训基地化和考评实战化的目标,练兵氛围日益浓厚,消防部队灭火救援能力有了进一步提升。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与上级要求和我省灭火救援发展形势相比,我们的执勤训练工作仍有一定差距,灭火救援行动中力量调集零打碎敲、现场作战忙乱无序、指挥决策犹豫不定等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存在。
一、当前实战化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党委议训未有效落实。党委议训是党委领导军事训练的重要制度,也是发挥集体智慧,完善训练计划、改进训练方法的有效途径。但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党组织议训制度仍存在不少问题。党委议训不规范。存在用办公会,业务会或领导碰头会来代替党委议训会的现象;有的对议训没有计划,时机的选择把握不好,存在不开,漏开和少开的现象;有的往往是会上作了发言,汇报了情况就完成任务,忽视了民主讨论这一重要环节,议而不深,议而无果。议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多是对上会的训练计划进行表决,缺少对训练内容合理性的论证。过分依赖会前准备的材料,对基层实战化训练现状掌握不深不透,导致不能更好的针对问题提出有效应对措施。决议结果缺乏指导性。有的议训决议空泛议论和一般性的表态比较多,缺少具体实在的责任分工和措施要求, 缺乏对实战化训练开展的指导性、方向性意见,操作性不强。
二是指挥员素质仍存在差距。近年来,随着干部管理、选拔、培养、培训等措施日趋完善,基层指挥员管理逐步走上了正规化建设轨道,大大改善了基层指挥员队伍的素质结构,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战训改革的不断深入,部分基层指挥员的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实战化训练模式。基层中队指挥员调动频繁,岗位轮换快。许多刚刚参加实战化轮值轮训的指挥员不久就调离了岗位,而许多新任职的中队指挥员既没有实战经验,也没有实战化轮值轮训的经验,短时间内难以胜任中队指挥员这一角色,影响了部队实战化训练开展和灭火救援战斗指挥。同时,考核竞争机制不够完善,不能调动中队指挥员的积极性,以致中队指挥员进取精神不强,认为只要把上级部署的工作抓好,保证中队不出问题就行。久而久之,造成中队指挥员降低自身要求,形成了训练上重战士、轻干部,或者干脆放手让战士带训的现象。
三是训练作风还不够务实。“练为战”是消防部队灭火救援训练的核心指导思想,但纵观当前部队执勤训练工作,“练为考、练为看”的现象还一定程度存在。技术训练还是突出一个快字,战术训练往往得不到重视,过于松散和程序化,设置的科目、灾情及处置的程序、具体战术措施呆板、固化。或是要迎考时突击组训,或是为迎考而让官兵牢记程序、流程,远达不到实战化目的。训练内容与社会经济发展和承担任务不相适应,在职能拓展后不少单位为图省事,不动脑筋不创新,个别单位训练内容还停留在搞搞体能、爬爬梯子上,只有考核、比武临近才开展所谓的“实战”训练,没有形成智能、体能、技术、战术相结合的体系,更缺少对难度较大诸如高层建筑、人员密集场所和化学灾害等火灾扑救和灾害事故救援的综合性实战训练科目,造成了部队基础训练多、综合实战训练少的不平衡局面。
四是保障支撑还不够有力。模拟训练设施不足。从目前情况看,模拟训练设施缺乏,不能涵盖本地灾害事故类型,无法满足真烟、真火等训练条件,缺乏具备实战训练功能的设施。由此导致基于基地化和模拟化的实战训练难以开展,制约了部队战斗力的提升。训练时间、人员得不到保障。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视频会议系统不断完善,基层中队开会、学习的时间也随之增加,除去固定的政治教育、业务理论学习、安全教育,基层中队用于训练的时间较少,加之部局、总队、支队组织的学习、会议也经常开到大中队全体官兵,大量的占用了训练时间,使之得不到保障。三是考核机制不健全。以时间、细则、标准进行业务考核或竞赛式的评比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的训练模式的形成。部队的训练考核可以直观了解部队训练的质量和效果,而考核最方便的形式就是进行标准量化和以时间计取成绩,极易导致部队的训练围绕考核和名次进行,而那些真正面向火场应以考评形式进行而不好以时间来量化考核的训练项目,则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
二、提升实战化训练效果的几点思考
(一)把牢党组织建设这个基本点。总书记指出:“军队党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能打仗、打胜仗来展开,成为部队战斗力的增强剂和功放器”。围绕“战斗力标准”来抓党的建设,部队发展才有灵魂、才有方向、才有动力。消防部队开展实战化训练,本就是提升部队战斗力,增强灭火救援能力的民生工程、政治工程,必须在党的组织领导下与时俱进。因此,我们要将实战化训练同强化党组织建设有机统一起来。一方面,将党的最新理论传达到基层组织和官兵,使其领会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掌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增强其提升战斗力、促进消防部队实战化训练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另一方面,强化和规范各级党组织的议训实施,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研究新时期消防部队实战化训练的特点,探索适应本地实际的实战化训练之路,形成主业主抓、主官大抓、上下合抓的良好氛围,把战斗力这个根本标准真正立起来、落下去。
(二)强化战训人才培养这个关键点。基层指挥员作为实战化训练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对于实战化训练能否取得实效具有决定性作用。努力提升基层消防中队指挥员组训能力,是新时期基层消防中队实战化训练取得突破的关键。一是要配齐配强基层中队指挥员。在配备中队干部时,要着眼于时代发展和战训队伍建设需要,既要着重部队成长的经验丰富的指挥员,又要注重培养地方大学生干部。这样不仅有利于传承部队过去优良的训练作风和传统,也有利于保持组训队伍的活力,形成能力互补。二是要完善战训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对新调入的指挥员结合岗前培训,采取系统授课辅导、举办技术讲座、组织现场观摩等形式,补充相关知识,打牢基础。加大在岗指挥员科技练兵力度,紧贴现有装备、实战要求和本职工作,培养一批能够驾驭更新换代的装备、善于用科学手段组织训练的科技练兵新型人才。要注重后备背人才培养,有计划地安排年轻优秀干部到任务繁重和条件艰苦的地方接受锻炼、积累经验。三是要建立健全人才保留机制。要完善当前管用好用的政策,使基层带训人能够工作安心、干事有劲。挑选消防指挥、核生化等专业的地方大学生和部队院校毕业生,重点向战训岗位定向培养,储备专业知识人才。落实战训干部职称评定,培养具有中、高级灭火救援专业技术资格的专家骨干人才,建立实战经验和专业知识水平均较高的组训队伍,为实战化训练开展服务,也为灭火救援战斗服务。
(三)找准改进训风这个切入点。实战化训练更注重战斗意图的体现、注重灾害事故现场的还原、注重实战技战术的锤炼。开展实战化训练必须改变统训练项目追求速度、内容固定、训练方式程序化的训练风格。一是要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习主席强调指出,“打仗需要什么就苦练什么”“部队最缺什么就专攻精炼什么”。就消防部队而言,最需要的就是灭火救援战斗力,一切的训练方法、手段最终目的都是为此服务。因此,我们应坚持用战斗力的“天平”来衡量,用打得赢的标准来检验,排除一切注重“练为看、练为考”的训练项目和方法,紧贴实战。二是要注重训练质量。在强化体能的基础上,突出技能和智能训练。总队、支队应树立“体能训练注重达标,技能训练注重程序,智能训练注重综合评定”的考核导向,增强基层中队开展实战化训练的积极性。充分利用训练基地大型模拟训练设施,把未来可能发生的火灾及其灾害事故可能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做出预先的设想和模拟训练,使训练更贴近实战。三是要敢于创新。实战化训练本身就是对消防部队训练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我们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应把改革创新精神融入始终。依托高科技设施和技术,将科技手段融入训练监控、火场仿真、辅助评估和综合保障等环节,营造逼真的摸拟火场,是训练更加严格规范、贴近实战。
(四)夯实训练保障这个支撑点。实战证明,先进的、强有力的装备能生成战斗力,没有先进的技术装备,灭火救援将事倍功半,甚至付出惨痛代价。面对日益严峻、复杂的火灾形势和救援现场,技术装备上的优势体现的十分明显。因此,配齐配强先进的训练设施和器材装备并熟练掌握其性能,是提升部队实战训练效能,最终提高部队灭火救援战斗力的有力支撑。一是要进一步强化训练基地建设。结合本辖区灾害事故类型,作战对象特点建设针对性的固定和移动模拟训练设施,着重建设具有真火模拟训练功能的设施,使训练基地设施进一步贴近实战、服务实战。二是推进推广基层中队训练塔改造。《全省消防部队多功能训练塔改造工作推进会》精神,推广湖州训练塔改造经验,使其具备初级破拆、排烟、供水、自动喷水系统等功能以满足日常训练需求,拓展营区内训练场地功能,实现由单一的体技能训练功能向常规灭火救援技能、战法训练及心理拓展训练等多功能方向转变。三是要配齐配强消防员训练装备。通过器材装备的更新换代,促进训练方法的不断改进、训练资源的不断优化、训练管理的不断完善和训练效益的不断提高,使军事训练走上科学化的发展轨道。四是要完善等级考评机制。坚持从实战需要出发,立足现有岗位,对基层中队官兵实行等级消防员训练考核制,落实专岗专训、专训专考,并将等级考核结果作为中队官兵晋级和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
第二篇:加强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实战化训练的策略浅析
加强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实战化训练的策略浅析
摘要:灭火救援工作,具有特殊、危险的特点,为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提高消防人员的实战能力非常必要。故此,本文对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实战化训练的目的实行概述,对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实战化训练现状加以分析,并制定了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实战化训练的完善措施。
Abstract: Fire fighting and rescue work has special and dangerous characteristics.To ensure the safety of personnel and property,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actual combat capability of firefighters.Therefore,this article outlines the purpose of the fire fighting and rescue combat training of the fire brigade,analyzes the fire fighting and rescue actual combat training status of the fire brigade,and formulates the perfect measures for fire fighting and rescue combat training.关键词: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实战训练;策略
Key words: fire fighting force;fire fighting and rescue;actual combat training;strategy
中图分类号:D6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18-0026-02
0 引言
消防建设工作中,对于灭火救援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应确保人员、财产的安全,提高灭火效率,切实解决实战化训练中的不足,从根本上做好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实战化训练工作。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实战化训练的目的
近年来,我国城市发展进程越来越快,城市建筑物体越来越多。若发生火灾,无疑会对高层、地下建筑、商场等构成严重影响。为此,消防部队加强实战化训练非常必要,实战化训练的目的,为提高消防部队人员的实战能力,结合现场事态发展状况,合理调动人员、资源,以此确保现场工作的效率[1]。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实战化训练的现状分析
2.1 消防部队人员问题
较多的消防部队人员的思维模式仍比较传统,不能正确的看待实战化训练的重要性,认为训练仅为纸上谈兵,无法从思想上加强重视,并且行动上比较敷衍。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我国消防部队中。50%左右的支队管理人员,均为非专业部队人员,约为40%的支队管理者没有担任过基层管理工作。所以,在指挥实战化训练时缺乏专业性。与此同时,消防部队招收的管理人员大多来自地方,对于基层中队一线指挥员工作、当地情况并不了解,缺乏实战及指挥相关经验。主要表现:实战训练、组织指挥不足,很难达到消防部队实战工作的具体要求。
因为消防部队比较特殊,使得基层管理人员对于实战训练工作比较排斥,其更加重视岗位训练工作。同时,灭火救援工作存在一定的危险性,管理人员个人素质、责任意识所致指挥水平并不理想,这无疑会对灭火救援实战化训练工作、消防队伍的建设,造成直接影响。处于南部的消防部队,受到编制因素的影响,一般消防部队人员均在30人内,排除相关人员(哨兵、通讯员、伤病者),剩余的实战训练人员在10人以下,参训人员数量、积极性方面均被剥弱[2-3]。在实战化训练考核中,主要对消防员安全意识、搜救和作战能力、警戒能力等进行考核。上述考核人员需保证22人,但是排除中队对上级考核检查工作,日常根本无法进行相关类型的训练。
2.2 消防部队设备问题
消防部队,一般处于城市中心地带,会受到四周环境的影响。大部分执勤中队没有适宜的训练场地、实战设备。经相关调查显示,绝大多数消防部队均没有实行执勤中队训练功能完善工作,并且没有合理设置真火、烟热和坍塌等训练设备,所以不能达到实战训练的要求和需求。一般来讲,基层在执勤消防中队设备在几千~几万种,而较多的设备如何熟练掌握、了解,需要长期操作训练,达到上述效果。追究人员和设备无法结合的原因,主要和基层执勤中队为通过考核,日常设备训练较少有关,所以很难很好的掌握相关设备及使用方法;消防部队人员数量较少,虽然能够合理分工,但是针对不同岗位操作训练方面仍存在不足,使得多岗位难以协同操作;受到时间因素、场地因素所致,操场程序化训练强度过大,和实战应用型训练相比较,后者存在明显的不足。
2.3 消防部队训练方法问题
消防部队中,延用基层中度主管观念、训练计划、检查方法等,导致基层中队实战化训练,难以落实到实际工作中[4]。客观来讲,练习即为实战,但较多的消防部队多通过看、考核的方式,实行实战化训练。这种训练方式,无法使得消防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加强练习,而经松散、程序化方法训练,根本无法实现实战化训练的最佳效果。消防部队制定灭火救援预案过程中,考虑内容为公安、医疗、交通等,以此将相关内容编制预案中,确保按照灭火救援预案内容开展救援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因为不同级别政府对于灭火救援缺少管理,更加注重单独部门的管理和培训,使得协同组织指挥时,缺少实战训练经验。而这也是导致发生大型火灾事件救援,部门间不能很好的配合的主要原因。
2.4 消防部队其他问题
基层中队中,日常工作为灭火、抢险救援、为人们提供服务等,长此以往在实训时间、实训内容方面,很难将灭火救援实战化训练纳入工作中,导致消防部队训练时间上存在一定纰漏[5]。受到基层信息技术年轻管理人员、技术符号、电脑等影响,使得实战化训练比较乏味,无法积极调动相关人员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基层管理人员,对于信息通信技术工作认知较为薄弱,日常训练比较少,一般为突击式训练。这种训练方式,不能确保发生火灾事件时,信息保持通畅。指挥系统中,制定了灭火预案,然而预案的内容缺乏科学依据,和真实火灾事故比较,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实际出警时,无法充分发挥消防人员的最大?r值。此外,我国消防部队,陆续开展了消防技能的比试,并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如此一来削弱了实战化训练工作。灭火预案更加重视数量,往往忽略了质量,对实战实行指导的效果并不理想。在设备方面,重视配置而轻练习,故此容易产生战术效果差的情况。
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实战化训练的完善措施
3.1 转变灭火救援的理念
时代不断改变,若仍使用以往的实战化训练理念,无法满足消防部队的具体要求和需求,并且无法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为此,将灭火救援理念经练――战转变,以此积极指导救援者的思想[6]。首先,??树立战斗力为标准的实战化训练理念,完善实战化训练的条件、环境、设备,结合灭火救援程序和内容、强度,加强实装训练,从而培养消防人员的责任意识。实战训练的目的,为提高训练的质量、效能。灭火救援实战训练组织强度、消耗较大,并且对于设备的要求较高,实行训练工作的时候需节省资源,并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经模拟灭火救援现场场景,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实装训练。因为灭火救援现场环境比较复杂,具有较高的危险性,会涉及到人员、车辆和设备,因此需树立消防人员安全防范意识,通过科学、合理实战方式,并且满足操场训练的要求训练,从而将风险率控制到最小,维护相关人员、设备的安全。
3.2 灭火救援实战化训练人员的培养
灭火过程中,会遇到较多的新领域、情况、问题,所以需不断丰富消防人员的知识。定期可经培训、学习方式,提高消防人员各领域知识的认知,以及实战能力。然后,加强消防人员体能训练,重点需对其体力、意志、耐力、协调等能力进行培养[7]。通过科学、可行性强的方式,对消防人员体能、技能加以训练。结合工龄实行技能分训,以便提高工作人员的操作技能,为日后实战奠定扎实的基础。定期组织消防人员学习大纲内容、灭火救援、灭火救灾、伤员转运等方面知识,以便确保人员和设备的结合,在实战化训练中能合理使用相关设备救援。此外,还需加强对消防人员心理素质的培养力度。因消防人员工作性质的特殊,使其一般多在高空救援、狭小空间救援,长时间处于身心乏力状态。为此,消防部队应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工作人员对不安全事件的认识,从而提高消防人员的心理素质。
3.3 加强班组实战训练
指挥员战术的好坏,会对灭火救援效果构成直接影响。指挥员,需结合以往实战经验,针对灭火救援工作实行分析、判断,以此在最短的时间制定救援任务,合理分配任务,加强随机指挥训练。实战化训练时,严格遵循灭火救援方案进行战术演练,从而不断加强指挥人员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谋划能力、指挥能力。实战化训练的过程中,做好班组实战训练,确保整个部队的战斗力量。主要训练的内容包括:侦察警戒、疏散人员、抢救人员、关阀堵漏等,进而提高消防人员班组合作意识,确保救援的安全性。
3.4 灭火救援实战化训练方法的完善
3.4.1 单兵训练方法
单兵训练,即为整体作战的基础,因为正常训练的时间比较有限,并且训练的人员数量、科目及内容等较多。为此,为达到训练的最佳效果,可鼓励单兵利用业余时间训练,重点对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实行分析,合理使用适宜设备,从而提高消防人员的综合素质、心理素质、操作水平。
3.4.2 日常训练方法
日常训练的内容,即为集中训练,需结合实战化训练规范,充分发挥场地设备的作用。经实装、模拟、实兵等训练方式,做好日常训练工作。以此,将训练实践内容,灌输到受训人员的思想中。
3.4.3 定期组织基地化实战训练
基地实战化训练,涉及的内容为技术训练、程序训练、效能训练。消防人员,应借助总队、支队模拟训练,合理设置真火、浓烟、高热等训练内容,定期组织相关警务人员参与到训练中[8]。趋于真火、浓烟、高温模拟环境下,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做好安全防护工作,设备操作、紧急避险等训练,从根本上加强消防人员实战水平。结语
国民经济的良好发展,使得消防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越来越大,其需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采用以往消防工作的模式、实战化训练方法,无法达到时代的发展需求。故此,消防部队应根据实战化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完善的处理措施,以此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确保人员、财产的安全。
参考文献:
[1]王嵩.试析实战化训练环境对消防部队灭火及应急救援能力的提升[J].消防界:电子版,2017(5):4.[2]李小杰,张磊.提升消防灭火救援战斗力的探讨[J].工业,2017(2):00302.[3]赵泽志.如何推进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实战化能力建设分析[J].消防界,2017(2):24.[4]王洪刚.提升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实战化建设的探讨[J].消防界,2017(6):45.[5]郭其云,陶钇希.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安全保障建设的研究[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7(3):34-37.[6]陈健.如何提升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实战化水平[J].消防界,2017(1):83.[7]陈才旺.对消防部队如何开展实战化训练的思考[J].消防界,2017(3):35.[8]于思洋,刘佳培.消防部队实战化训练探讨[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7(7):28-29.
第三篇:消防部队实战化训练感悟之谈
消防部队实战化训练感悟之谈
一、高度重视、积极谋划
自收到总队、支队实战化训练方案以来,中队高度重视,积极谋划部署,成立了实战化训练领导小组,并结合中队实际,坚持“因地制宜、因陋就简”的原则,紧贴作战任务、保卫对象和训练设施,突出全员全装、真火训练、实兵实战、分岗位、整建制的实战化训练,全面提升部队灭火救援战斗能力。
在实战化训练开展过程中,中队积极组织官兵熟悉辖区重点单位分布及其危险性,各类灾害事故处置程序;掌握本地消防队伍执勤作战实力、社会应急联动部门及其他专业力量。先后,制订了实战化训练方案,训练科目的规程和评判标准。组织官兵在新市工业基地龙蟒集团钛业生产基地开展了内功和紧急避险训练;在辖区剑南春大酒店开展了举高消防车停靠训练、在中队训练塔开展了烟热、真火训练。
二、理论联系实际,中队实战化水平得到提高
1、提升实战化理论能力,有助于指导助推实战化训练 在制定中队实战化训练方案、实战化训练科目操作规程和评判细则过程中,中队指挥员、官兵通过网络查找、翻看书籍并结合自身经历和经验,认真的制定了训练科目操作规程和评判细则,在这个过程中,全面提升了指挥员、官兵的实战化理论,而对理论的详细全面掌握反过来又起到了助推和指导实战化训练的作用。
2、只有贴近实战拓宽思路,才能真正提升官兵灭火救援战斗能
力。
中队先后组织官兵开展了内功和紧急避险训练、举高消防车停靠训练、烟热真火训练,并取的了较好的成效,归结原因,是因为官兵立足练兵实际,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切入点,突出实战需求,大胆探索实践,深入推进整建制实战化训练工作,开创新形势下练兵工作新格局,有效提升部队训练水平和整体作战效能。
且官兵积极拓宽训练思路,打破常规模式,从以往的“训不实、练不精,抓尖子、为比赛”模式转向整体提升要战斗力。通过加强对训练工作的组织领导,按照支队练兵计划,落实层次练兵责任。大队与中队、中队与班层层落实训练任务,形成了大队领导整体抓、中队干部重点抓、班长骨干具体抓”的练兵格局。同时,中队每周要分析研判训练工作,总结经验,吸收教训,确保实战化练兵工作有序开展。
3、“练为战”创新训练操法,未雨绸缪。
绵竹辖区酒生产基地较多,有剑南春白酒生产基地、绵春贡酒厂、金禧酒业等四家大型白酒生产基地,其余小的酒作坊几十家。针对酒类易燃易爆的特性,创新了酒类火灾扑救操法。操法贴近实战,操作性强,未雨绸缪,确保酒类火灾一旦发生,能够第一时间按照方案处置,将损失降到最小。由此中队可以举一反三,针对危险性高的单位,中队应该极早制定处置对策和灭火操法,并积极演练。
三、现阶段实战化训练的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1、现有的训练项目难以适应执勤任务范围的不断扩展。
当前消防部队承担执勤任务的范围越来越广,从单一的防火、灭火到处置突发事件、各类社会救助、消防保卫等等方面。随着近几年来灭火抢险救援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大,消防部队的社会形象不断得到提升,随之带来了更新更广的抢险救援任务,而我们的训练项目已远远无法适应训练模拟设施的缺乏,难以提高战技术水平和协同作战能力,这对我们勤务实战化的训练提出了更新、更广、更深的要求。
2、训练模拟设施的缺乏,难以提高战技术水平和协同作战能力。绵竹市工业较为发达,有众多化工基地,随着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在生产和生活当中的不断运用,各类火灾和突发灾害事故的危险性应运而生,事故性质和处置方法的难度日趋凸显。同时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绵竹市基建规模不断扩大,高层建筑、地下工程和豪华娱乐设施纷纷兴建,火灾的危险程度和扑救难度也随之增大。近年来一些大型的火灾让我们认识到现代火场扑救难度的增大,火场危险程度也越来越大,对灭火救援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但由于我们训练模拟设施的严重缺乏,我们的组织指挥和技战术水平还只能在理论和总结中得到提高,我们的作战能力还没有在模拟训练中形成合力,严重阻碍了部队战斗力的提高。
3、联动机制实战演练难以组织,协同作战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高。
当前我们消防部队在制定灭火、抢险救援预案的时候,都充分考虑了医疗、治安、交通、水力、环保等社会力量,将其编制应急处置预案中,形成了一警联动的良好态势,理论上增加了成功完成任务的时效性。但是,由于各级政府对社会抢险救援力量缺乏整体管理,对联动机制的演练更是得不到重视,平时难以组织。在日常的执勤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的配合缺乏一种默契,各部门缺少协调运作的能力与意识。在抢险救援工作中,110常常因缺乏专业救援装备和专业救援人员,无法完全完成抢险救援任务,往往是他们到场后因没有装备和专业人员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然后再调集119的力量前去救援。交通事故发生后,一般都是先报120,如果发现有人员被困或其它险情,才求助119。这样既造成了人力和物力的浪费,又耽搁了救援的宝贵时间。另外,在一些火灾现场,供电、水力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时间滞后的现象,影响灭火救援行动的迅速展开。各部门的单独规划,分散管理,导致组织指挥和综合协调能力的实战训练难以开展,在大型灾害事故抢险时,难以形成有效的战斗力。
提升官兵的实战化能力,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任务,中队官兵积极的按照总队、支队的部署,扎实开展了多项训练,在接下来的实战化训练中,中队官兵将一如既往的贯彻落实实战化训练的相关要求,努力提升中队官兵的实战化能力。
第四篇:消防部队勤务实战化实践思考
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深化消防部队战训改革,建立战斗力可持续增长的实用体系和科学机制。在2007年4月召开的全国消防部队深入推进“三基”工程建设会议上,公安部消防局从战略的高度回答了这一重大课题即大力开展勤务实战化建设。勤务实战化这一理念的提出,顺应了新时期、新形势下消防安全保卫任务发展变化的历史规律,适应了消防部队的职能拓展的客观
需要,符合现代恶性火灾和特殊灾害事故处置的实战要求,可以说是消防部队当前和今后提高消防部队实战能力的一条必由之路。
一、勤务实战化的概念和理论内涵
勤务实战化是针对当前灾害事故趋多、趋难的特点,着力于解决当前灭火救援勤务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革除一切不适应实战需要的勤务模式,探索符合实战要求的,能促进战斗力整体提升的途径、手段和方法。顾名思义,勤务实战化就是以实战的方式和要求来开展各项灭火救援勤务工作。在勤务实战化建设中,可以“实战需要不需要、打仗管用不管用”为依据,以“强基础、建体系、抓规范、求实效”为要求,建立和完善科学、实用的勤务实战化体系和机制,不断夯实执勤备战、岗位练兵、灭火救援、后勤保障、社会联动等勤务基础,不断提高消防部队的灭火救援能力,为消防部队安全、科学、快速、有效地完成各类灭火救援任务奠定坚实基础。我认为,开展勤务实战化建设可以尝试从以下五大构成和影响战斗力的体系入手。
二、以五个体系为载体,大力开展勤务实战化建设
(一)构建执勤备战体系,推进执勤备战规范化
构建各级消防部队执勤备战体系的目是规范基层中队的执勤备战基础工作,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要建立指挥机关和作战实体(中队、机关机动队、独立处警的班组)的接处警工作和运行机制,确保部队指挥作战力量的快速反应和快速到场,各级指挥机关要建立全勤指挥部制度,对机关的等级战备要有明确要求,建立防火、灭火联勤制度。在接处警中尤其要避免误接、漏接、接而无记录、出而不快速等现象。二是要加强和规范执勤装备器材的管理。对执勤的、库存的、训练的器材装备在管理上要以“三清、三进、三定、三无”为标准即“种类清、数量清、性能清”、“训练器材进室、备份器材进库、执勤器材进箱”,“管理责任定人、摆放位置定点、器材卫生定标”,“无锈蚀、无缺损、无丢失”。还可以采取建立装备器材上勤前检测和易损耗器材战后恢复备勤检测等“两个把关”制度。三是要以消防部队装备实力、灭火救援作战预案、灾害事故分析与评估等各类数据库为支撑,建立各级消防部队的灭火救援指挥决策数据库系统、地理、气象辅助信息系统。四是要统一和规范执勤岗位练兵资料、消防装备器材、作战参考信息、等勤务基础资料,达到详实、全面、科学、规范和实用的要求。同时,要突出强调跨区域灭火救援作战的规范化。跨区域灭火救援作战是指灭火救援力量异地作战的一种战斗模式,是应对重特大灾害事故的有效手段。通常指总队与总队、支队与支队、中队与中队、公安消防部队与其他救援力量之间的联合作战,是经济建设发展、消防职能拓展的必然要求。为全面加强紧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提高快速反应、跨区增援、统一指挥、有效处置的能力,2001年,公安部消防局将全国划分为七个救援区域,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提高跨区域灭火救援作战能力,在当前显得十分必要。从我国的消防情况看,50年代至70年代初,灭火对象主要是棚户简屋区和砖木结构等一般火灾,单车、单个执勤中队就能完成灭火任务;80年代以后,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发展,灭火对象发生了变化。特别是近年来,改革开放进程加快,经济建设迅速发展,高层建筑、地下工程、化工企业、公众聚集场所大量涌现,各种新材料、新工艺、新能源、新技术被广泛利用,火灾或其他灾害事故发生规模都大大增加,并呈现出突发性强、技术要求高、处置难度大、作战时间长、危害性大等特点,跨区域灭火救援作战次数越来越多。据统计,大中城市内中队之间联合作战占灭火救援战斗总次数10%,支队之间联合作战逐年增加。从城市建设发展看,近10年来,我国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数量增加了42.7%,人口增长了18.2%,建成区面积扩大了69.2%。许多原有的大(中)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新兴城市不断兴起,而消防力量增长缓慢。有的县(市)消防中队人员缺编、装备缺量,特勤器材空白,执勤力量仍维持在80年代水平。单个执勤中队或本城市内消防力量面对现代火灾或灾害事故有时无能为力,需要多种力量协同完成灭火救援任务。二是灾害发生的区域性的必然要求。灾害是指由自然的或社会的原因造成的妨碍人的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社会性事件。根据当前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公安消防部队参加社会抢险救援的范围主要有“六大类”。从自然灾害看,我国幅员辽阔、环境条件复杂,灾害生成条件差异大,各地区的灾害种类结构迵异。如长江中下游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涝、旱灾;东北三省主要自然灾害有
第五篇:消防部队勤务实战化实践思考
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深化消防部队战训改革,建立战斗力可持续增长的实用体系和科学机制。在XX年4月召开的全国消防部队深入推进“三基”工程建设会议上,公安部消防局从战略的高度回答了这一重大课题即大力开展勤务实战化建设。勤务实战化这一理念的提出,顺应了新时期、新形势下消防安全保卫任务发展变化的历史规律,适应了消防部队的职能拓展的客观需要,符合现代恶性火灾和特殊灾害事故处置的实战要求,可以说是消防部队当前和今后提高消防部队实战能力的一条必由之路。
一、勤务实战化的概念和理论内涵
勤务实战化是针对当前灾害事故趋多、趋难的特点,着力于解决当前灭火救援勤务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革除一切不适应实战需要的勤务模式,探索符合实战要求的,能促进战斗力整体提升的途径、手段和方法。顾名思义,勤务实战化就是以实战的方式和要求来开展各项灭火救援勤务工作。在勤务实战化建设中,可以“实战需要不需要、打仗管用不管用”为依据,以“强基础、建体系、抓规范、求实效”为要求,建立和完善科学、实用的勤务实战化体系和机制,不断夯实执勤备战、岗位练兵、灭火救援、后勤保障、社会联动等勤务基础,不断提高消防部队的灭火救援能力,为消防部队安全、科学、快速、有效地完成各类灭火救援任务奠定坚实基础。我认为,开展勤务实战化建设可以尝试从以下五大构成和影响战斗力的体系入手。
二、以五个体系为载体,大力开展勤务实战化建设
(一)构建执勤备战体系,推进执勤备战规范化
构建各级消防部队执勤备战体系的目是规范基层中队的执勤备战基础工作,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要建立指挥机关和作战实体(中队、机关机动队、独立处警的班组)的接处警工作和运行机制,确保部队指挥作战力量的快速反应和快速到场,各级指挥机关要建立全勤指挥部制度,对机关的等级战备要有明确要求,建立防火、灭火联勤制度。在接处警中尤其要避免误接、漏接、接而无记录、出而不快速等现象。二是要加强和规范执勤装备器材的管理。对执勤的、库存的、训练的器材装备在管理上要以“三清、三进、三定、三无”为标准即“种类清、数量清、性能清”、“训练器材进室、备份器材进库、执勤器材进箱”,“管理责任定人、摆放位置定点、器材卫生定标”,“无锈蚀、无缺损、无丢失”。还可以采取建立装备器材上勤前检测和易损耗器材战后恢复备勤检测等“两个把关”制度。三是要以消防部队装备实力、灭火救援作战预案、灾害事故分析与评估等各类数据库为支撑,建立各级消防部队的灭火救援指挥决策数据库系统、地理、气象辅助信息系统。四是要统一和规范执勤岗位练兵资料、消防装备器材、作战参考信息、等勤务基础资料,达到详实、全面、科学、规范和实用的要求。同时,要突出强调跨区域灭火救援作战的规范化。跨区域灭火救援作战是指灭火救援力量异地作战的一种战斗模式,是应对重特大灾害事故的有效手段。通常指总队与总队、支队与支队、中队与中队、公安消防部队与其他救援力量之间的联合作战,是经济建设发展、消防职能拓展的必然要求。为全面加强紧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提高快速反应、跨区增援、统一指挥、有效处置的能力,XX年,公安部消防局将全国划分为七个救援区域,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提高跨区域灭火救援作战能力,在当前显得十分必要。从我国的消防情况看,50年代至70年代初,灭火对象主要是棚户简屋区和砖木结构等一般火灾,单车、单个执勤中队就能完成灭火任务;80年代以后,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发展,灭火对象发生了变化。特别是近年来,改革开放进程加快,经济建设迅速发展,高层建筑、地下工程、化工企业、公众聚集场所大量涌现,各种新材料、新工艺、新能源、新技术被广泛利用,火灾或其他灾害事故发生规模都大大增加,并呈现出突发性强、技术要求高、处置难度大、作战时间长、危害性大等特点,跨区域灭火救援作战次数越来越多。据统计,大中城市内中队之间联合作战占灭火救援战斗总次数10%,支队之间联合作战逐年增加。从城市建设发展看,近10年来,我国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数量增加了42.7%,人口增长了18.2%,建成区面积扩大了69.2%。许多原有的大(中)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新兴城市不断兴起,而消防力量增长缓慢。有的县(市)消防中队人员缺编、装备缺量,特勤器材空白,执勤力量仍维持在80年代水平。单个执勤中队或本城市内消防力量面对现代火灾或灾害事故有时无能为力,需要多种力量协同完成灭火救援任务。二是灾害发生的区域性的必然要求。灾害是指由自然的或社会的原因造成的妨碍人的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社会性事件。根据当前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公安消防部队参加社会抢险救援的范围主要有“六大类”。从自然灾害看,我国幅员辽阔、环境条件复杂,灾害生成条件差异大,各地区的灾害种类结构迵异。如长江中下游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涝、旱灾;东北三省主要自然灾害有涝灾、地震;四川、**、云南主要自然灾害有滑坡、泥石流等。从人为灾害看,恐怖袭击和破坏往往集中在大、中城市或重要的建(构)筑设施地段,其他灾害事故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区域性和不确定性明显。实践证明,灾害事故的发生,仅靠本区域消防执勤力量是不够的,要求政府部门积极参与,邻近消防力量相互配合,特勤专业力量进行突击,更多的人员进行必要的替换,专家、工程技术人员为决策提供依据。三是支(中)队执勤力量不适应单独完成大型灾害事故处置任务。现行消防作战体系由七局、总队、支队、中队构成,中队是最基础的作战单位。其编制一般为30—45人,战斗车辆为2—8辆,灭火救援实行责任区负责制。执勤中队力量薄弱,遇兵员补退期,有的县(市)消防中队人员不足15人,难以应付面积超过150平方米的复杂环境条件下的火灾和其他灾害事故的抢险救援。有的支队人员也不足100人,车辆不足20辆,城市内消防力量有限。受地方经济环境的影响,特勤装备器材不足,侦检、洗消、救生、输转、防护、堵漏、破拆、照明等器材几乎空白。作战能力仅能满足扑救一般火灾需要。四是建设大而全的抢险救援队伍在现阶段不可能。灾害事故种类多,破坏性大,对抢险救援人员素质、器材装备、组织体系、后勤保障等方面提出了较高要求。一个基层中队、支队不可能具备各类灾害事故处置装备和技术手段。建设大而全的消防中队没有经费保证也没有必要。如美国9•11事件中,纽约动用了全市消防力量,因大量消防人员殉职,跨区域调用了周边消防救援力量。95年日本地铁沙淋事件中,法国消防救援队派出侦检专业力量协助查清毒源。因此,跨区域作战是弥补区域作战力量不足,快速处置灾害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的有效手段。
(二)构建执勤岗位练兵体系,推进训练作战一体化
在执勤岗位练兵中,按照“训战一致”的要求,科学界定练兵的对象、内容和标准,采取实地化、基地化、模拟化、网络化等贴近实战的训练方式开展训练。岗位练兵体系的建立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一要规范训练内容即明确各级指挥员、各类战斗员的训练内容、时间、指标和依据,做到按建制施训、按兵龄分训、按专业分训。二要规范训练过程即对训练的计划、准备、组织、保障、考评、奖惩、训练资料的建立等环节作出明确规定,用科学实用的训练制度来保证岗位练兵活动顺利进行。三是要强化指挥能力培训。使各级指挥员掌握灭火相关理论、掌握灭火救援处置对策、掌握重点单位基本情况、掌握不同车组组训、多班组参训、组训方法,解决自身局限,提高训练效能。这里要突出强调的是单兵技能训练向实战性的拓展。灭火和抢险救援行动中,情况复杂,瞬息万变。如果说正确果断的现场指挥是对整个灭火救援行动的有效驾驭,那么,战斗员过硬扎实的战斗素养和临危不乱的随机处置能力,是实现指挥决策、最终获得胜利的必要途径。从这个角度来看待消防部队单兵技能训练,就不能仅仅满足于按照教材规定的程序完成战术动作和装备操作,而是要真正从实战出发,把单兵技能训练不断向实战化拓展。例如:
1、徒手救人课目中,教材规定的动作是位于前方的战斗员采用双手搬抬被救者双腿的方法,仅仅在操场训练,看起来是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一旦把这个动作带到火灾现场,特别是在浓烟、黑暗、有坠落危险的场合,显然存在着隐患,如果改为将被救者双腿并拢,由前方战斗员单臂夹持的方法,这可以使战斗员腾出一只手,做向前的探测或其他动作,有利于战斗员的自我保护;
2、穿着全密闭的重型防化服开展救援行动时,有时战斗员因为大量出汗等原因,呼出的气体和汗水挥发会在防化服面罩上形成水雾,影响战斗员视线,为解决这个困扰,有的单位在组织“原地着重型防化服”训练时,在按照教材操作程序完成动作之后,增加了战斗员在完整着装的情况下,将手臂退出衣袖、用手擦拭面罩内部或完成其他动作,应该说这一改进看似简单,但完全体现了技能训练实战化;
3、在灭火战斗行动中,水枪通常由两名战斗员采取前后姿势共同持握,这种姿势虽然可以有效地克服喷射时的后坐力,但是存在前一名战斗员后撤不便、后一名战斗员观察不便的明显弊端,一旦前方发生爆炸、爆燃或其他需要做出迅速后退的动作的紧急情况时,根本无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反应动作,如果改变一下:将原来一前一后掌持改为左右协力持握,就更加合理,更加符合实战需要;
4、空气呼吸器做为消防战斗员在浓烟、有毒、缺氧的环境下实施灭火救援行动的最重要的防护装具,一旦出现故障,后果不堪设想。为此,除了要按照规程开展空气呼吸器的维护保养和训练以外,对空气呼吸器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的紧急处置和应急措施的训练显得尤为重要,如供气阀突然出现故障而停止供气时,可以迅速将压力表拧下,把供气软管直接插入面罩内获得气体供应,快速撤离;也可以迅速将自己使用的呼吸器的面罩与供气软管连接处的快速接头拔下,再插入同行战友的呼吸器他救接口,共同撤离等;
5、在开展侦察训练时,不仅仅要强调火(灾)情侦察的内容、程序,侦察时的正确行动同样是重要的,通过训练,是战斗员真正体验在火场复杂情况下应当采用的“探步前进、前虚后实”、“低姿沿承重墙行动”、“使用工具在一侧开启房门”“浓烟黑暗环境下行动时使用探棒或保持一只手在身前”等行动要则和方法,并形成良好的习惯,对于实战中战斗员的安全行动和自我保护,具有积极的意义;
6、更换水带训练中,要考虑到火灾现场水带铺设多、难以区分的实际情况,增加将更换下来的破损水带打结的动作,以区分水带是否已经损坏等等。综上所述,消防单兵技能训练是技战术训练的基础,是培养和锻炼战斗员正确行动、随机应变、攻坚克难能力的基本途径,也是提升战斗力的必要前提。“战斗是流血的训练,训练是不流血的战斗”,只有坚持一切面向实战的训练理念,才能纠正和克服业务训练中“练为演、练为看”的偏差,打牢单兵战斗素质基础,实现整体能力的有效增强。
(三)构建灭火救援指挥作战体系,推进现场指挥作战的专业化
构建灭火救援指挥作战体系的目是适应高层、地下、水上、烟热、化工等现代火灾扑救和特殊灾害事故的处置需要,科学设置组织指挥机构、规范指挥作战程序、提高指挥作战专业化水平。在指挥作战体系的构建上,一是要建立指挥长资格评审制度,摒弃仅仅以理论考试来判断指挥资格的考核方式,建立以基础理论考试、想定作业、模拟指挥、装备器材操作、体能测试、心理测试、实战经验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考评方式。二是要在总队、支队、大队这三级成立全勤指挥作战机构,建立全勤指挥部制度,由取得指挥资格的指挥长轮流执勤备战,并实行全勤指挥部与辖区中队、社会联动单位同时响应、同时出动、遂行灭火救援的指挥机制。三是在指挥部的建设上要实行总指挥部→前沿指挥部→一线战斗实体等三级指挥,总指挥部指挥长由地方领导担任,前沿指挥部指挥长由公安消防部队职务最高的指挥长担任。四是要对调度指挥的主体、权限和程序、消防部队、社会联动单位等参战人员和车辆装备的在灭火救援中的位置和行为进行规范,逐步解决长期以来战场忙乱的问题。
XX年12月15日,吉林辽源中心医院发生特大火灾,造成39人死亡,100多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千万元。火灾扑救中,先后调集长春、通化等四个支队的200多名官兵投入到灭火救援当中。血的教训,时刻在提醒着每一名从事消防职业的人员:在火灾形势日益严峻,装备更新迅速的今天,如何实现器材和人员的最佳结合成为提高战斗力的最重要的途径。笔者认为应根据支队的人员装备的实际情况以及地区火灾和其他灾害事故的特点和灭火战斗的类型原则,来进行科学编程,以实现人车结合。目前,我支队的实际情况是车辆多,战斗人员少,管区面积大且每个中队都辖有农村管区。因此,我们所面临的多为农村草垛火灾、城镇居民楼火灾、居民液化气煤气火灾、工厂建筑火灾、市场、商场火灾、交通事故、取钥匙、溺水等火灾和事故的抢险救援。但大型化工企业火灾我们也应防患于未然。
特别是贵阳市消防支队车多人少情况下,随着各类人员的定岗、定位、培训的深入进行,为战斗编程的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所以,战斗编程工作的提出、研究与发展是消防工作发展的历史必然,是灭火救援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重要内容,是改革的必由之路。一是要将人员、装备和战术方法三者有机结合。如方位灯、自救铃就应配至空气呼救上也是最佳装备组合。战斗编程也就是将这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是人与装备的最佳组合。首先,它肯定了装备在现代火灾、救援中的基础性、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快的要求。要根据专业技术、人员特长,按建制、按兵龄进行编程。战术要因不同对象、不同时空的变化而改变。编程、编队是建立在提高战斗力的基础上,是灭火战斗的一个重要过程,决定或影响了灭火战术方法的运用。通过战斗编程及其在实际中不断应用、完善,使其形成有效、快捷、实用的灭火、指挥体系。它既有针对性又有实用性,对急、难、险、重、大等各种事故具有可操作性,是灭火战斗程序较为有效的方法。它是在现有的力量装备情况下,力争达到较好的灭火救援最佳效能的一种好的方法。二是要明确力量编组和任务。力量编组要贯彻简单实用的原则,要注重执勤、训练、灭火的一致性和连惯性,也就是平时的值勤状况与战时的灭火状态相一致,平时的训练展开模式与战时的战斗展开模式相一致。任何灭火救援工作都有三大基本任务,即抢救、灭火、保障,也就是灭火救援过程。其力量的编组必须紧紧围绕这三大基本任务来进行。首先细化建制单组,基层中队要将人员、车辆、编成组,如:灭火组、供水组、堵漏警戒、洗消输转等多种小组,如车辆,什么车和什么车同时出动,配套使用,出动时必须按照车辆编队和人员的组合程序实施。
(四)构建战勤保障体系,推进战勤保障制度化
战勤保障是指从物质和技术上保证消防部队建设和灭火、救援战斗所组织与实施的各类后勤专业勤务活动,是消防部队各级后勤部门和人员的根本职能和主要任务。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经济体制和部队兵员制度的变革,消防部队承担的灭火救援任务的增大,使消防后勤保障工作遇到了诸多新情况、新问题。正确、有效地解决好这些问题是做好新形势下消防后勤保障工作,提高后勤综合保障能力的根本。一是要正确认识消防后勤特征,努力适应消防后勤保障社会化的新格局。消防部队现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保障模式,决定了基层消防后勤工作既有军事后勤的特点,又有社会化的属性。以条为主的经费、物资,由于部队有现行的保障标准和方式,作为基层后勤部门要做的主要是如何管好用好这些经费和物资。而对以块为主的经费、物资,虽然有关部门也制定相应的标准,但由于受地方经济条件的制约,在具体保障形式上出现了多元化的格局,这就使得基层消防后勤保障社会化的趋势愈来愈明显。首先是经费来源渠道的多元化。尤其是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既有政府拨款又有单位集资,既有短期到帐又有长期拖欠。这就使得后勤部门和人员,一方面要花大力气做通有关单位、部门人员的工作,争取短期内解决。另一方面在制定经费支出预算时要留足余地,只有这样才能使后勤保障工作有条不紊,有的放矢。其次是物资、装备来源多样化。一方面随着双拥工作的开展,地方企业单位采取以赠送物资来赞助部队建设的形式不断增多,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部队官兵的生活、训练工作条件,但如果协调不当,就难免造成重复、甚至浪费。这就要求后勤部门要与司、政、防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协调,尽可能地取之所需。另一方面,随着地方政府采购制度的推行和完善,原有物资、装备的采购模式亦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作为职能部门,既要与政府采购部门协调好关系,争取优先安排采购计划,又要与内部机关部门一道,广泛开展调研,就需要采购的物资装备的产地分布、性能特点、质量优劣,以及外形、价格、售后服务等诸多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比较、论证,提出有针对性的采购方案和要求,以保证所要采购的物资装备能保质、保量及时到位,正常使用。
二、紧密结合装备、器材、设施的新特点,努力提高后勤保障专业化水平。近年来,基层消防部队在抓好队伍管理的同时,积极贯彻“科技强消”的方针,不断加大装备建设力度,尤其是一些科技含量较高的器材、装备、设施陆续投入到执勤备战中去,对提高部队战斗力起到了较大促进作用。但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抓好这些新装备、新器材的维护管理。实践表明,依据原先简单的定人、定位管理已无法满足需要。这就要求后勤职能部门在落实高技术含量的器材装备管理上要走专人、专业化管理的路子。一方面,在选购新器材装备时,既要了解其质量、性能、价格等因素,还要搞清楚售后服务的有关承诺。尤其是要把厂家对部队使用或管理人员的培训作为一项选购新产品的必要条件。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才能真正管好用好这些新器材、新装备。另一方面,就是要充分利用厂家跟踪服务等时机,组织好面对面的业务指导,尤其对未参加培训的使用人员要通过指导,解答疑难,让其进一步加深对手中器材装备性能特点的了解,尽可能地减少因误操作而带来的设备损坏,从而把装备管理的专人、专业化与全员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增强队伍管理高技术含量器材装备的专业化水平。使后勤保障由简单的供给、满足需要,转变为通过实施专业化管理,最大限度地延长器材装备的使用寿命,提高使用效益上来。三是要认真研究分析灭火救援工作的新特点,努力提高后勤应急保障的能力。所谓后勤应急保障,是指在部队实施重特大火灾扑救、参与处置恶性灾害事故时,后勤部门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为一线作战部队提供灭火、救援必需的一些特殊器材装备;保证油料、灭火剂等不间断的供应;为现场受伤人员的救护建立绿色通道;保证现场损坏的车辆装备的快速抢修以及根据不同季节、气候、时间为作战人员提供饮食、服装等保障。
当前,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新兴行业的不断增多,一方面发生重特大火灾及恶性灾害事故的概率不断增大。另一方面,特种火灾及特殊灾害事故使得扑救处置的难度大为增加。作为后勤部门,由于受经费、场地等限制,同时考虑到经济效益方面的因素,在满足部队常规保障的情况下,不可能对扑救或处置各种特殊火灾或灾害事故所需的物资、装备长期储存。因此,建立后勤应急保障机制,提高应急保障能力,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趋势,亦是消防部队后勤建设的客观要求。而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是与防火、司令部门一道认真搞好调研。一要搞清辖区内可能酿成重大恶性事故的单位、行业的特点,发生事故后救援、处置所需的器材、药剂以及对人员、设备的危害等情况。同时,要弄清邻近有关器材药剂生产厂家的地理位置、应急供货的方式,途径、所需的时间等情况。三是了解驻地重点医院、车辆维修厂家、餐饮等单位的内部运作概况。其二是在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汇总资料结合现有保障能力,制定后勤应急保障预案。明确在发生灾害事故后,筹集相关器材、装备、药剂的联系方法,运输方式;明确在不同地域人员救护、车辆装备维修首选的医院和厂家等。对相对保障内容明确具体人员负责组织协调,确保一旦发生事故后能使各类保障有条不紊地进行。其三,结合日常工作和实战,适时组织对预案的演练,通过演练发现预案的存在问题。同时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更新预案的有关内容,使之更完善、更加贴近实战的要求。
(五)构建灭火救援社会联动体系,推进灭火救援工作的社会化
构建灭火救援社会联动体系的目的就是要调动和整合社会各类救灾力量和资源,以公安消防部队为骨干,安监、卫生、民政、地震、环保、122、120、矿山救护、防汛抗旱、医疗救护、供水、供电、供气和电信事故等抢修队等救援队伍等应急救援力量共同参加的社会灭火救援联动机制,实现互通互联,资源共享,战时协同。在灭火救援社会联动体系的构建上,一是要积极争取政府和各行业单位的支持,组建针对危险化学品灾害、城铁火灾事故、石油化工火灾事故、建筑倒塌、交通事故、山岳救助等灾害事故处置的灭火救援专业队(站),配备专业救援装备,开展针对性训练。二是提高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实战能力。将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纳入公安消防部队执勤训练作战体系,建立适合不同形式消防队伍的执勤、训练、管理制度和机制。三是要整合救援力量资源,建立平时多联系、战时能协同的应急救援管理工作机制。四是各级政府可依托政府办公网或金盾网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信息管理系统在网上发布预测预警信息、各类事件的发生处置情况等。
在勤务实战化建设中只要坚持以理念的更新为先导,以实战的需要为标准,以制度的完善为根本,人才的培养为重点,以政府的支持为保证,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努力实现消防部队战斗力的可持续增长,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