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后勤训练实战化

时间:2019-05-12 00:43: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力推进后勤训练实战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力推进后勤训练实战化》。

第一篇:大力推进后勤训练实战化

大力推进后勤训练实战化

习主席强调指出:“提高我军实战化水平,是必须紧紧抓住的一个重大问题,军事、政治、后勤、装备等各方面工作,最终都要有利于提高部队打仗能力。”后勤训练作为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始终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转变思想观念、突出训练重点、强化信息主导,坚持战时后勤怎么保障平时就怎么训练,不断提升后勤训练的实战化水平。

确立后勤实战化训练中心地位

当前,部分官兵受传统思维观念束缚,认为后勤单位就是搞好保障,对后勤训练出现的新变化、新特点还存在模糊认识,对后勤训练转变思想准备不足,还停留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层次,应树立与新形势新任务相适应的战略观,把实战化训练摆在后勤工作的中心位置,把精力放在扎实抓好实战化训练上,形成推进训练的强大合力。

确立任务牵引理念。紧紧围绕部队担负的使命任务,按照实战需要开展针对性训练。根据特定的保障对象和战场条件,以常规训练为基础,以应急保障训练为重点,统筹基础训练与应用训练的关系、个体训练与整体训练的关系、战术训练与专业训练的关系,推动训练主体由单要素向全要素转移,训练内容由单一技能向复合技能拓展,训练组织由静态向动态延伸,训练形式由单独训练向联合训练转变。

确立信息主导理念。牢固树立信息化训练保障观念,广泛运用信息技术,把学习信息战知识、掌握信息战技能、研练信息战战法,作为训练的重要内容突出出来,不断改进训练方法手段,着力提高后勤训练的整体信息化水平。

确立综合集成理念。着眼形成整体保障能力,以单元与单元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体系与体系之间衔接为关节点, 优化训练资源配置,整合保障要素,大力开展后勤各专业纵横向集成训练、后勤系统与作战系统集成训练,提高后勤整体保障能力。

构建后勤实战化训练内容体系

后勤训练必须坚持训战一致原则,坚持保障需要什么就苦练什么,自觉克服摆练、观摩思路,充实实战化、野战化内容,加大后勤训练的难度和强度。

突出重难点课目训练。应注重强化后勤指挥训练,把作战保障中最管用、最急需、训练中最难组织的课目梳理出来,抓住弱点训,盯住难点训。依托信息化指挥平台,增大防侦察监视、防精确打击、防电磁干扰、防核生化袭击等训练内容比重;紧盯保障任务,进行应急保障训练;紧贴作战环境贯穿“三战”“四反”训练内容,提高对战场环境的心理适应能力,全面提高后勤“走、打、吃、住、藏”和“管、供、运、修、救”的实战保障能力。

突出综合保障演练。现代战争强调整体作战,后勤保障训练则是形成应急作战整体保障能力的关键,应严格按照新大纲要求,以组织指挥和保障协同为重点,注重加强全建制、全员额、全装备、全内容、全过程的实兵、实装、实供训练,坚持多课题、全天候、昼夜连续演练,在近似实战的条件下练后勤指挥、练保障协同、练保障方法,不断探索完善后勤保障力量模块化、战斗化编组模式,推动技战术训练水平向实战保障能力转化,增强独立遂行作战保障任务的能力。

突出实案化保障训练。实案化保障训练是战时保障的预演,应针对部队任务变化和特点,坚持每年年初集中修订完善各类后勤保障战备方案计划,细化训练内容,设置训练课目。在此基础上,通过实案化保障训练检验论证修订的保障方案计划是否科学、保障方法是否管用、指挥关系构建是否合理、情况预置是否贴近战场,在发现和解决问题中保证各类保障方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行性。

提升后勤实战化训练科技含量

近年来,各级逐渐加大了后勤指挥体系能力建设力度,后勤信息化转型驶入“快车道”,后勤指挥控制能力明显增强,但信息系统建设分散、集成度不高、保障手段落后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不断提升后勤实战化训练的科技含量。

在指挥体系建设上,应加快后勤立体化栅格信息网络建设,打通联勤指挥信息系统与作战指挥平台、保障对象和军兵种后勤之间的传输链路,实现后勤信息系统与作战指挥信息系统的无缝链接和数据共享,提升后勤保障指挥控制能力。

在服务平台建设上,应深入研究信息系统集成应用的方法路子,进一步优化力量结构、完善保障要素、强化系统功能,积极运用技术嫁接和程序优化等方法,整合信息资源,按照指保一体,功能完备要求,着力打造与体系作战要求相适应、与主战力量相匹配的后勤服务平台,提高部队信息化条件下整体保障能力。

在保障体系建设上,对骨干后勤装备进行信息化改造,提高技术含量和智能化水平,加强现有管理系统升级改造和综合集成,综合运用射频识别、电子标签、传感定位等技术,建设对物资存储、补给等进行跟踪了解的可视系统,逐步实现战备物资存储、分布和运输等环节的全程动态可视可控,实现供应保障精确可靠。

第二篇:实战化教学训练该如何“化”

实战化教学训练该如何“化”

开栏的话军队为打仗而建,军人为打仗而生。在人民军队的序列中,各级军官在练兵打仗、带兵打仗中担负着重要职责。作为培养军官的摇篮,军队院校在部队打仗能力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习主席强调,军队院校“要坚持面向战场、面向部队,围绕实战搞教学、着眼打赢育人才,使培养的学员符合部队建设和未来战争的需要”。贯彻落实这一重要指示,军队院校必须大力提升教学训练的实战化水平。近年来,军队院校实战化教学训练加速推进,但在实践层面还有一些问题亟待研究解决。近日,全军实战化军事训练座谈会召开。作为培养军事人才的基地,军队院校要以这次重要会议为契机,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拿出切实可行的举措,扎实推进实战化训练。从今天起,本版开设《课堂离战场有多远·聚焦院校实战化教学训练》专栏,敬请关注。实战化首先是思想的升华、意识的强化——院校教育要真正贴近战场,就要确立为战教战的办学理念怎样理解实战化?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官兵从一场演习中得到升华。几年前,该院组织学员进行实兵实装实弹演习,参演学员在教员的带领下时而进行实弹射击,时而投入红蓝对抗演练,演练场爆炸声、枪弹声、厮杀声此起彼伏……演习复盘总结时,应邀前来观摩的专家连声发问:“演习的战术背景是什么,作战意图是啥?”“演习作为重要的教学实践活动,就是为了打个枪、放个炮吗?”“场面虽然热闹,可看不出教学的侧重点在哪里!”一位院领导坦言,实战化教学喊了这么多年,可大家对实战化的本质要求理解还不深。什么是实战化?我们的课堂离战场还有多远?院校实战化教学训练如何搞?院党委“一班人”意识到,这些问题不搞清楚,实战化教学训练就没法深入。他们在全院组织开展实战化训练大讨论,引导官兵集中研究实战化。“实战化,实是基础、战是核心、化是过程!”采访中,该院军事教育研究室主任洪庆根用一句精炼的话总结他们的研究成果。“实战化首先是思想的升华、意识的强化,院校教育要真正贴近战场,就要确立为战教战的办学理念。”该院训练部领导对笔者说。按照这一理解,该院党委机关组织开展自我剖析,查找解决教学训练中与实战脱节的问题。——实战化名不副实,“贴标签”的现象比较普遍,有的认为实装实弹实爆就是实战化,认为组织了几次演习就是实战化教学训练。——教学内容陈旧,课堂教的和打仗需要的相差甚远;教学方法老套,传统的宣讲式、灌输式教学模式效果不好,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思路跟不上部队军事训练的节奏。——为战教战的理念树得不牢,演练编脚本、照稿念、偏训漏训的现象还未完全杜绝;有的教员满足于学员在考试中打高分,在竞赛活动中拿奖牌,但对军事技能和组训能力培养不太重视。——实战化氛围还不浓厚,官兵钻实战化、教实战化、投身实战化的自觉性不高,“化”的过程体现不明显。为解决这些问题,该院从2013年年底开始,全面启动“向实战聚焦、向部队靠拢”教学改革工程,积极探索“本科教育综合化、任职教育专题化、士官教育科目化、研究生教育课题化”的办学之路,提高教学训练实战化水平。既要防止闭门造车,也要避免浅尝辄止——院校教学训练要源于部队融入部队,更要先于部队引领部队今年4月,该院海岸导弹指挥专业的学员再一次来到驻地某导弹团,依托部队进行为期半个多月的实装操作训练。学员们告诉笔者,这已是他们第3次与部队官兵一起训练。据带队的教务处参谋介绍,随着与部队联教联训机制的建立,教员、学员到部队参加演习和训练活动、到装备生产厂家的车间跟学等已成为常态。仅去年以来,学院就组织20余个批次的人员外出参训见学。“实战化教学训练必须防止闭门造车,要通过与部队联教联训,使广大教员学员了解部队、熟悉部队,最后实现融入部队!”该院领导说。“向实战聚焦、向部队靠拢”是对院校办学育人的基本要求,那么,是不是向部队靠拢了就万事大吉了呢?对此,该院党委的认识十分清醒:院校是军事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教学训练要源于部队融入部队,更要先于部队引领部队,既要防止闭门造车,也要避免浅尝辄止。据介绍,该院调研组定期到部队了解训练情况和人才需求,到海军航空兵学院了解“3”对接“2”的任务需求,并提前设计舰载机、预警机后舱、无人机操控手等飞行员的成长路线图,从更高层次谋划人才培养。该院党委提出,实战化教学训练不能跟在部队后面亦步亦趋,而要为部队提供先进的作战理念、方法。海岸导弹指挥专业教员陈邓安和同事立足海军现有装备,研发的“某海域目标战法”被评为海军优秀战法,其成果直接运用于部队。在学科建设中,该院重点围绕海军信息化建设和作战训练重难点问题、武器装备预研关键技术确定研究方向,战略预警、军事航天、防空反导等被写进课题研究规划。他们着力建设航母和无人机等装备保障实验室、导弹攻防对抗和航空反潜装备关键技术研究室,为教学训练提供重要支撑。既要注重知识技能传输,又要注重环境氛围熏陶——把实战化的“种子”植入学员头脑,不能仅靠几场演练几堂课对于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年学员来说,“死亡”这个词似乎很遥远。但自从进入军校,学员董旭辉就懂得了一个道理:是军人,就要直面“死亡”。新训时,队里组织按“三分四定”整理行装,小董不明白为何要在后留包上填写家庭地址,队长告诉他:按照战备规定,这是为了牺牲后寄给家人的。队长的话令小董心头一震,对军人的使命产生了新认识。“是军人就要准备打仗,打仗就要面对生死。军校培养的是未来的带兵人,更要强化打仗的意识。把实战化的‘种子’植入学员头脑,不能仅靠几场演练几堂课。”该院政治部领导介绍,他们采取“实战化氛围+实战化平台”的办法来达到这一目的。试举一例:该院所有新学员在入伍训练中枪不离身,48天携枪训练、生活,吃饭、睡觉也不例外。一些教员告诉笔者,别小看这个简单的举措,对培养学员的军人意识、打仗意识有着重要的启蒙作用。有人认为,院校基础文化课与实战关联不大,在该院采访,笔者对此有了新感受——《大学英语》背写的是海军专业词汇、口语练的是舰艇海上相遇的国际对话;《高等数学》除了学基本知识,还增加了用公式原理分析战场模型的内容。该院积极打造实战化训练平台,让学员在战争预演中增强打仗本领。该院去年以来组织的训练活动,足以说明问题——去年6月,学院举行“砺剑-2015”毕业学员综合演练,将导弹、航空类93个专业串接,通过多兵种混编的形式,让毕业学员在演练中增长本领。去年夏季,学院举办“剑鹰”系列海上技能对抗赛,设置有舢板、帆船、水上救生、武装泅渡等7个海军特色技能项目的角逐,全军8所院校派出专家来院观摩学习。去年冬季,学院举办“剑鹰”系列陆上军事技能对抗赛,男女学员围绕战场转移、核生化防护、船只机动等10个实战化科目展开对抗训练。用制度创新固化实践探索成果——提高实战化教学训练效益,要在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上下功夫“科学训练周周讲、月月提,为何总得不到解决?”这天,在某系召开的训练安全形势分析会上,与会人员对训练伤高发的问题集中讨论。“不仅要喊科学训练的口号,更要有科学训练的举措、科学训练的制度机制!”一名教员说。该院教学改革办公室主任徐伟勤对此深表认同:提高实战化教学训练效益,要在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上下功夫。去年初,该院制订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教学过程管理的通知》《课堂教学质量督导评价标准》等文件,明确要求教员授课必须备齐课程标准、课程教学设计、教材、教案和课程实施情况记录表等5大件,促进教学训练活动步入标准化、规范化。教学过程周期长、环节多、交叉多,如同“千条线”同穿“一根针”。为促进全年教学工作的条理化,学院每年编发《教学训练例行工作汇编》。笔者翻开2016年最新版本发现,在《教学训练例行工作一览表》中,全年的每项工作什么时候干、谁负责、干到什么标准等一目了然。此外,该院还积极建立联教联训、教学评价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促进教学训练各项任务有序有效推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该院探索的《军队院校教学工作评价长效运行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用打仗标尺衡量办学育人成效■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院长 李 鸣习主席鲜明指出,要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军队院校作为培养军事人才的摇篮和源头,坚持战斗力标准的最终体现是:用打仗标尺衡量办学育人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从严治党、从严治军的有力牵动下,军队院校办学育人的价值取向进一步明确,质量水平显著提升。同时也要看到,由于受和平积习影响,实践中一些偏离打仗的深层次问题还未完全从根本上解决,教学训练脱离实战、脱离部队的现象还或多或少存在。解决这些问题,同样需要用打仗标尺衡量办学育人成效。对照打仗标尺确立办学理念。如果思想上不谋战、不愿战、不练战,实战化教学训练就是空谈。院校要培育打仗人才,就要坚持做到:凡是有利于打仗的思想观念要大力倡导,凡是偏离打仗标准的思维定势要坚决破除。要毫不动摇地把能打胜仗作为办学育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筹划工作以能打胜仗为依据,部署工作以能打胜仗为统领,检验工作以能打胜仗为标准。对照打仗标尺推进办学实践。为战、教战、练战、研战是军队院校的根本价值,要按照“名师必晓于战”的要求,科学构建教员队伍培养、考核、使用的评价体系;大力推进实战化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训练的实战化水平;大力拓展实战化办学平台,在深刻把握现代战争制胜机理的基础上开展联教联训,在融入部队的同时助力部队实战化训练。对照打仗标尺提升育人质量。院校培养的人才,将来是要带兵打仗的,必须坚持“源于部队、高于部队”,贯彻落实习主席“面向战场、面向部队”的指示,围绕实战搞教学、着眼打赢育人才,推动教学理念与打仗要求相适应、教学内容与实战接轨、教学手段与战训模式对接、育人环境与战场氛围对接,让人才培养向着部队、实战、未来贴近再贴近,从根本上解决毕业学员“水土不服”的问题。要防止和克服“自我培养、自我评价”,切实把人才培养质量的评判权和反馈权交给部队、交给战场,努力实现“毕业即上岗,上岗即合格”。

第三篇:大力推进农民工市民化

大力推进农民工市民化

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实质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不能把放弃承包地和宅基地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先决条件,更不能强制性要求农民退地。

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韩俊

2011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53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59亿人,农民工产生和发展壮大改变了我国经济社会基本格局,构成了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动力。

大量的进城农民工虽然被统计为城镇常住人口,但却没有享受城镇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吸纳农村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是城镇化的重要任务,积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就是要把尽可能多的符合落户条件的流动人口逐步转为流入地居民,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城镇外出务工人员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和返乡创业。

这个过程不会一蹴而就。而且,今后20年我国仍将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根据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国情,预计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在54%左右,2020年将达到59%左右,2030年将达到66%左右。这意味着,从2011至2030年的20年间,我国将新增城镇人口3亿左右。

农民工融入城市六难

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开始,我国将进城就业、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主体是农民工)计入城镇常住人口。按照这一口径计算,目前,不到4个城镇常住人口中就有1个是外来流动人口。这说明,近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主要是依靠农民工进城就业。外出农民工中,在直辖市就业的占8.8%,省会城市就业的占19.4%,地级市就业的占34.8%,在地级以上城市就业的合计占到63%。农民工在流入地居住趋于长期化,在目前城市的就业时间平均为5.3年,超过5年的占到了40%,超过10年的约占20%(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2010年调查数据)。“移民”倾向渐趋明显,相当一部分已经成为事实“移民”。

大量农民工在城镇享受公共服务水平低,在城镇落户门槛高,难以融入城市,这也成为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为农民工子女提供的教育服务不足。在学前教育方面,农民工随迁幼儿大多数进入的还是条件较差的民办幼儿园。在义务教育方面,20%以上的农民工子女无法入读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校。在高中教育方面,大量从小生在城市并在城市接受了完整义务教育的农民工子女,希望在当地接受高中阶段教育。但是,由于高考实行户籍所在地报名制度,考生要在户籍所在地报名并参加高考,这就使得跨省的农民工子女不得不在中考或高考前选择回到流出地省份就读,影响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权益。

二是农民工看病难问题突出。由于新农合的报销限制、农民工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比例不高,以及农民工自身经济状况等原因,广大农民工难以获得城市正规医院的医疗服务,患病后自我医疗的比例高。农民工主要从事于低薪、高危岗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复杂,职业安全防护差,罹患职业病的人数不断增加,职业病防治形势严峻。近年来农民工职业病发病人数高达总发病人数的80%以上,农民工群体性职业病事件不断出现。

三是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比例低。农民工除参加工伤保险比率略高外,参加其余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比率均未超过30%。农民工参保率难以实质性提高,主要原因是农民工社会保险缴费水平相对于其收入较高。相当一部分农民工由于收入来源不稳定,水平较低,在负担自身开支和养家费用后,再缴纳社会保险费有一定困难。同时,由于农民工流动性相对较大,城乡社会保险间跨制度转移办法尚未出台,影响了农民工参保积极性。个别企业为减少成本,违反《社会保险法》,不给农民工参保或以派遣用工的形式逃避参保义务。

四是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严重缺乏。政府对农民工文化生活重视程度不够,投入经费少。企业没有把文化服务当作农民工的重要权益,对文化生活关注少,对文化设施投入很少。多数农民工文化生活贫乏,缺少最基本的文化娱乐方式。

五是农民工住房保障程度低。大部分地区未将农民工作为住房保障对象,公租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基本上不对外来农民工开放,也缺乏针对农民工特点的租金补贴和实物配租政策,农民工住房保障水平较低,公积金缴存率也很低。农民工住房支付能力弱,在城镇居住条件低劣,很大一部分农民工仍居住在陋屋(地下室、棚户区、工棚等),严重影响了其生活质量。

六是农民工在城镇落户难。一些地方的户籍改革主要是针对本辖区的非农户口,但对跨行政区的流动人口户籍基本没有放开。还有一些地方的户籍制度改革没有触及到嵌入其中的福利制度,或者设置的门槛较高,农民工难以跨越。引导农民工到中小城市、小城镇落户的政策不够有力,农民工进城落户进展总体缓慢。(本文来源:人民网)

新生代农民工已“非农化”

我们最近在20多个城市开展的调查表明,新生代农民工没有从事过农业生产的比例高达85%,“亦工亦农”正在成为历史;八成农民工即便不放开户口也将长期留在城镇,他们进城的选择与户籍制度是否改变无关;外出农民工希望在地级以上大中城市定居的占53.2%,希望在县城或小城镇定居的占37.9%,愿意回农村定居的仅占8.9%。吸纳农村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实现永久性转移,是城镇化的重要目标。

亿万农民工是成为一个总体稳定的群体,还是演变为一个流动不定的群体;是成为一个良性发展的群体,还是演变为一个出路狭窄的群体;是成为一个共享发展成果的群体,还是演变为一个缺乏关爱、逐步被边缘化的群体,是对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管理能力的重大挑战。必须顺应亿万农民工的意愿,让绝大多数在城市稳定就业的农民工稳定下来,推进农民工群体融入社会,促进社会融合。

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意义在于:

第一,产业结构升级需要一支稳定的熟练产业工人队伍。“招工难”和“就业难”常态化并可能长期化的趋势,要求改革现行人口管理政策,稳定流动人口。

第二,城市对流动人口长期“经济性接纳,社会性排斥”,不利于优化农村资源配置,将人口红利留在城市,阻碍农业规模化,加剧农村老龄化,难以消除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将流动人口稳定下来。

第三,流动人口不稳定下来,不但难以消除城乡差距,还会带来城市内部的分化和对立,形成“双二元”体制。促进流动人口融入城市,是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需要。

扎实推进农民工市民化

积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应该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首先,促进农民工在城镇稳定就业,合理稳定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必须以扩大就业为前提。根据劳动力市场出现的新变化,“十二五”时期,要继续多渠道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把提升农村劳动力技能作为关键,把改善劳资关系作为重点。

一是继续把扩大农民非农就业放在突出位置,引导农民工有序外出就业,鼓励农民就近转移就业,扶持农民工回乡创业,以创业促就业。二是加大对职业教育和农民工技能培训的投入力度,健全农民工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体系,大幅度提高技术熟练型农民工的比重,以技能促就业。完善培训补贴管理办法,实现培训资金的统筹使用。加大财政补贴力度,降低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费用。三是建立劳动力工资合理增长机制,促进和谐劳资关系。继续完善最低工资标准制度,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及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引导企业合理加薪,保证农民工生活水平的改善。消除城乡劳动者就业的身份差异,实现城乡劳动者同工同酬。发挥工会维权作用,加快建设企业劳资对话机制,建立规范合理的工资集体协商机制,确保农民工收入与企业效益联动。

其次,逐步实现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全覆盖。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实质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必须以农民工整体融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为核心,确保农民工及其子女平等接受教育、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

制定以“流入地政府为主、普惠性幼儿园为主”的政策。对生活困难农民工家庭幼儿入园给予补助。坚持“两为主”和“一视同仁”政策,全面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坚持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中小学为主,同等条件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接受义务教育。大力推进“两个全部纳入”政策:将包含农民工子女在内的常住人口全部纳入区域教育发展规划,根据农民工子女流入的数量、分布和变化趋势,合理规划中小学布局,均衡配置教学资源;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发展经费全部纳入财政保障范畴,按照学校实际接收人数和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足额拨付教育经费。将农民工子弟学校纳入民办教育管理。禁止一切针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歧视行为,切实保证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平等享受国家各项免费和补助政策,促进农民工子女融入学校和城市。鼓励和支持流入地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农民工子女义务后教育衔接上进行探索。

保障农民工平等享有基本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推广在农民工聚居地指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的经验,方便农民工在城务工期间就近就医和及时补偿。逐步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鼓励医疗机构采用适宜技术和基本药物,避免过度检查和治疗,减轻农民工的医药费用负担。落实输入地属地化管理责任,按照体现公平、优先照顾的原则,将农民工纳入当地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根据实有人口或服务人口配置当地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和经费,着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公共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

三是建立覆盖农民工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促进农民工在城镇落户定居。逐步将农民工住房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是缩小城镇居住贫富差距、提高农民工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要积极推进覆盖农民工的城镇保障性住房体制改革。

四是建立覆盖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覆盖面和保障水平。继续完善农民工参加各类社会保险项目的办法,切实提高农民工参保比例和保障程度。尽快实现工伤保险对农民工全覆盖。健全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鼓励常年外出稳定就业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季节性外出就业的农民工以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为主。尽快建立覆盖全省的新农合结算体系,试点建立省际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互认制度协议的多种模式。提高养老保险对农民工的覆盖面。

农民工养老保险大体可分为三个类别:第一类是具备市民化条件的农民工,应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体系。第二类是常年外出就业,但流动性较强的农民工,可探索建立“低费率(或低费基)、广覆盖、可转移”的过渡性养老保险。实行个人账户为主、社会统筹为辅的储蓄积累制模式,适当降低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个人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实行低门槛进入、低标准享受。随着经济发展逐步提高缴费基数和费率,增加缴费中计入社会统筹账户的比例,达到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完全接轨。第三类是季节性或间歇性在城镇务工“亦工亦农”的农民工,主要应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为农民工建立临时性、应急性的社会救济,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覆盖范围。探索打通城保和农保的有效管理措施,建立将城镇企业职工、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和外来农民工逐步纳入同一体系的城乡一体的社保体系,让农民工能够根据经济条件和流动状况,灵活选择险种和缴费水平,真正享受到社会保障的安全网作用。

五是推进农民工参加城市社区选举,行使民主权利。健全农民工依法参加城市社区民主选举和管理的办法,鼓励农民工参与社区自治。逐步增加农民工在流入省市党代会、人代会代表和政协委员中的名额,推动农民工参政议政。六是完善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土地权利实现机制,依法保护农民工土地权益。长久不变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依法保障的宅基地用益物权,是农民的财产权利,即使农民工进城定居,也不能强行要求农民放弃。农民进城落户定居后,是否放弃承包地和宅基地,要强调“自觉自愿”,不能把“双放弃”(放弃承包地和宅基地)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先决条件,更不能强制性要求农民退地。适应农民工进城落户和城镇化发展的需要,赋予农民对承包土地、宅基地、农房和集体资产股权更大的处置权。农民可以在自愿基础上探索多种形式转让土地、宅基地、农房和集体资产股权等。

七是以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为重点,增强城镇对农民工的吸纳能力。抓住产业转移有利时机,促进特色产业、优势项目向县城和重点镇集聚,吸纳农村人口加快向小城镇集中。完善加快小城镇发展的财税、投融资等配套政策,安排土地利用计划要支持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农村宅基地和村庄整理所节约的建设用地,主要在县域内用于产业集聚发展,方便农民就近转移就业。继续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推动经济发展快、人口吸纳能力强的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下放管理权限,合理设置机构和配备人员编制。

八是进一步明确户籍制度改革方向,逐步突破以户籍与福利合一的社会管理制度。综观各地户籍制度改革的探索,主要有两种思路:一种方式是,以农民工退出宅基地、承包地等集体成员权益为前提条件,让他们获得城市户口,进而全面获得城市福利和保障;另一种方式是,逐步增加和不断完善农民工的公共服务,不断降低城镇户籍的福利含量,逐步让户口与福利脱钩。

不把获得城市户口与放弃农村土地权利挂钩,逐步消除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之间的不平等待遇和差距,还原户籍的人口登记功能,突破以户籍与福利合一的社会管理制度,将户籍与福利脱钩,这才是户籍制度改革的正确方向所在。一是要全面实施融居住登记和就业、社保、租房、教育、计生等多种服务管理功能于一体的居住证制度,实行省级行政区域内“一证通”。居住证实行免费办理。办理居住证者,在子女就学、社会保障、技能培训、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等方面享有与当地人口同等的权利。二是分类调整户口迁移政策,逐步让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在就业居住地有序落户。以具有合法稳定职业和合法稳定住所为基本条件,全面放开在县级市市区、县人民政府驻地镇和其他建制镇的落户限制。进一步放宽中等城市户口迁移政策。完善落实大城市现行户口迁移政策,按照权利义务对等、梯度赋予权利的原则,以社保缴费年限和连续居住年限为条件,逐步赋予农民工与当地人口同等的最低生活保障、保障性住房、子女高考资格、社区选举、在当地落户等权利。出台有关就业、义务教育、技能培训等政策措施,不再与户口性质挂钩。□

第四篇:郭声琨:大力推进基础信息化警务实战化建设

郭声琨:大力推进基础信息化警务实战化建设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郭声琨在公安部党委会议暨部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九次(扩大)会议上强调

大力推进基础信息化警务实战化建设 进一步提高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能力水平

国务委员、公安部党委书记、部长、部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郭声琨1日主持召开公安部党委会议暨部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九次(扩大)会议,传达学习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审议关于推进基础信息化建设意见和警务实战化建设意见等文件。郭声琨强调,各级公安机关要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着眼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坚持问题导向,锐意改革创新,大力推进基础信息化建设和警务实战化建设,着力完善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警务运行机制,积极推动构建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公共安全体系,进一步提高公安机关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能力水平。

会议指出,中央政治局就健全公共安全体系进行集体学习,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对公共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指出了公共安全的重要性,对扎实做好公共安全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公安机关要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忠实履行职责使命,全力维护公共安全。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严打方针,适时组织开展专项打击整治,依法严厉打击暴恐活动、涉黑涉恶和偷拐骗抢、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要坚持打击整治与整体防控相结合,不断创新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着力提高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驾驭治安局势的能力。要按照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要求,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积极会同有关部门,抓好日常防范和前端处理,坚决消除公共安全隐患。要推动落实政府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责任追究,确保维护公共安全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公安部关于大力推进基础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公安部关于大力推进警务实战化建设的意见》。

会议指出,基础信息化是提升公安基础工作水平的基本途径,是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实现警务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要更新理念、创新机制,大力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应用,进一步提升公安工作信息化水平。要注重战略规划、总体设计,打破信息壁垒、发挥整体效能,强化分析研判和深度应用,充分挖掘信息资源的巨大潜力,更好地服务公安实战,更好地提升公安工作整体效能。要统筹安全与发展两个目标,做到既满足警务实战需要,又确保网络安全、系统安全、数据安全。

会议认为,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完善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警务运行机制,对警务实战化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重点围绕维稳处突、打击犯罪、治安治理三项任务,紧紧抓住指挥处置、侦查办案、巡逻防控三个环节,牢牢把握情报信息、专业训练、警力装备三大支撑,强化实战引领,注重机制创新,大力推进一体化运作的情报指挥机制、合成作业的侦查办案机制、立体常态的巡逻防控机制和实用实效的警务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公安机关整体战斗力。

公安部党委副书记杨焕宁、傅政华,部党委委员陈智敏、黄明、李伟、邓卫平、孟庆丰、刘跃进、王俭出席会议。部机关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第五篇:关于实战化训练内容的几点思考

关于实战化训练内容的几点思考

【摘要】在训练内容上,抓住“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从总体上回答了训什么的问题。训练内容具有科学性、时代性、针对性、准确性;训练内容支撑着训练体系,牵引着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的发展,是决定军事训练和军队建设的层次水平的要素之一。

【关键词】实战化;训练内容;思考

实战化训练内容植根于“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既要讲究“高于大纲”又要坚持“源于大纲”。在训练内容上,抓住“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从总体上回答了训什么的问题。训练内容具有科学性、时代性、针对性、准确性;训练内容支撑着训练体系,牵引着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的发展,是决定军事训练和军队建设的层次水平的要素之一。

一、实战化训练内容是把实战要求具体化、现实化的载体

“训什么”直接来源于“为什么训”,根本上取决于打得赢,“打仗需要什么就苦练什么,部队最缺什么就专攻精练什么”牵引着训练内容体系的构建。培养和提高军事技能、组织指挥能力、谋略水平、战斗意志、战斗作风、组织纪律性是军事训练的基本任务;实现实战化训练目的,要解决好军事技能的实战运用、战场适应能力和实战化状态等问题,锤炼受训对象思想认识、军事技能、行为习惯、身心状态等,全面胜任实战要求的综合素质。从任务和目的等内在要求来看,军事训练必须注重内外兼修,“外”指的是军事技能、体能等可以直接表现出来的能力,“内”指的是意志、作风、精神等支撑和决定能力效果的素质,实战化训练中缺少了这部分素质,就不能完整体现出“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训练内容只有透过具体的军事知识和技能向更深的层次延伸,着眼由外至内、内外结合来系统构设,才能全面深入体现出“打仗需要什么就苦练什么”的要求,体现出实战化训练内容与一般性训练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尽管思想认识上对“按实战要求训练”抱有极其强烈的认同和燥热的驱动,但“要求”还是停留在思想上、口头上的主观意识,需要通过一定载体、途径才能贯彻到实践行动中,研究形成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训练内容,是其具体化过程中的关键步骤。规范的训练内容因有法规保障而具有强制性,同时每一项规范的训练内容,均有相应的条件、标准和手段等与之相匹配,为组织实施训练提供了依据和可操作性,因此,按要求训练和按纲训练之间还是存在着一定差别的。前者因组训者对要求的理解水平不一致,会导致训练效果出现偏差;后者在统一的条件、标准的规范和约束下,能够增强不同的施训单位和受训对象之间训练效果的一致性,为各级各类的合成训练奠定基础。实战化训练不同程度的带有一定风险,其训练内容需要经过严谨周密的论证,以科学性和系统性来替代主观性和随意性,才能有效避免训练事故等不利因素和影响对训练的冲击的干扰,因此,实战化训练的发展,需要在训练内容方面予以深化和规范。

二、实战化训练不能脱离按纲施训

建国后至今,我军共颁发了七代训练大纲,每次大纲所设置的训练内容都有调整变化,如2001年版大纲把队列训练中的正步列为选训内容;随着非传统安全威胁的上升,各国军队都把反恐训练列为当前重要的训练内容。“根据不同时期的形势和任务,分别提出明确而切实可行的整训的指导思想、任务、内容、计划、方法和要求等,是八路军、新四军整训成功的基本经验”。训练内容的调整变化是与时代发展与时俱进的,其主要依据有军事战略方针、战争形态、作战任务、敌我双方的原则等。不管是传统内容的保留,还是新增内容的选择,在各个时期编修大纲方面均继承和发扬了历史的经验。实战化训练要“高于大纲”,但不是踢开训练大纲另搞一套,训练大纲所规范的训练内容是实战化训练的载体,脱离了训练大纲的内容体系,单纯地谈论实战化训练,实战化训练去训什么?缺乏具体实在的训练内容,会把实战化训练推向虚无化的境地,会导致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只有要严格按纲施训,尤其是基础训练必须按纲施训才能保证根基稳固,才能为实战化训练提供可靠的支撑;偏离大纲,凭空、凭想当然或凭兴趣拼��内容进行实战化训练,会把实战化训练陷入一个无序的状态,会背离循序渐进、正规系统的军事训练原则,甚至走入主观臆断、盲目蛮干的境地,因此,实战化训练首先要规范在训练大纲的框架内运行。

训练大纲对全军部队有普遍的指导性,基础性训练特别是从入伍训练到分队专业技术训练都有具体的内容、施训条件和标准,稳定性和规范性很强;训练大纲作为法规具有稳定性的特征,但同时也意味着具有一定滞后性,实战化训练毕竟不同于一般性的军事训练,受形势和任务的牵引,及时性、针对性、适应性都很强,决定了实战化训练内容要“高于大纲”。全军各部队因部署位置、预定作战环境和作战任务不同,针对作战对象、作战环境的训练侧重点、方式、方法也会有所不同。在新��执行维稳任务的部队与执行索马里护航任务的部队同样面对的反恐任务,遂行任务的原则、要求和方式、方法大相径庭。简单地用大纲、教范、教程等来统一规范全军各部队实战化训练内容,不免陷入教条、��化的境地中。

三、创新是实战化训练发展、成熟的源泉

尽管实战化训练是具体实在的实践活动,但客观行动受主观意识的支配。实战化训练在指导思想上既不能脱离客观实际更不能因循守旧,需要结合时代的发展勇于打破一些条条框框。“战胜不复”,打仗不能因循守旧,战争不能简单重演;训练是战争的预演,也不能固步自封。军事斗争的一条基本规律就是先进战胜落后。军事理论是战斗力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军事理论发展源于对技术的认识和利用。一旦技术的进步可以用于军事目的并且已经用于军事目的,它们便立刻几乎强制地、而且往往违反指挥官的意志而引起作战方式的改变甚至变革。大纵深作战理论、闪击战理论是建立以坦克为代表的机械化装备的技术性能这个基础之上;但军事需求同样也牵引着技术的发展,坦克的发明,不能不说是在阵地战的刺激下主观能动作用的结果。美军针对越南战争中暴露出来的训练与实战脱节问题,确立了“由任务确定能力,由能力确定训练内容”的指导思想,以及“动态、基于能力、支持一体化行动”的训练转型总体要求,使其在在伊拉克、科索沃、阿富汗等相继取得了战场上的胜利。军事上理想的战绩,首先应归结于作战理论的胜利。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技术水平能够为作战理论的实现提供了可靠的支撑。“按训练去实战”既是高于、严于实战的训练要求,又包含着对训练内容为核心的训练机制创新发展的召唤,实质是从“有什么条件打什么仗”的被动状态向“打什么仗就创造什么条件”的主动状态转变。与1990年颁布的《军事训练条例》相比,新的条例明显变化之一是把“检验作战理论、体制编制和各类装备”同样列为军事训练的基本任务,明确表达出军事训练要超前发展的指导思想。创新是实战化训练发展、成熟的源泉,包括内容、手段、方法等等,其中以先进作战理论为指导的训练内容体系是核心。新形势下实战化训练的成效,取决于理论探索的深度,取决于观念更新的广度,取决于弃旧扬新的力度;唯有遵循“既要从战争中来,还要牵引战争向何处去”的训练指导思想,方能在下一场战争把握主动,先胜于战场。

四、实战化训练内容的分类

实战化训练内容大致可以区分为专项训练和综合训练。专项训练粗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心理素质训练。包括消除心理障碍、完善心理品质和掌握心理自我调整方法。近几年来,军队和武警的一些特种部队有对外交流中,借鉴外军的做法,开展了一项名为“信任射击”的训练,这是逼近实战的一项训练内容,风险大、要求高,从心理素质、相互信任、团队意识等方面给予受训对象以刻骨铭心的锻炼。第二类生理素质训练。主要指生理反应能力和极限承受能力训练,包括体质训练和体能训练,如耐热(寒)训练、负重野外连续行军训练等,也是磨砺意志和培养战斗精神的重要途径。第三类技能拓展(深化)训练。与“应用训练”有相同之处,包括技能运用训练和技能稳定性训练,着重提高军事技能的“快、准、狠、巧、活”水平。技能运用训练是这一类训练的核心内容,如步兵专业的单兵综合演练、特种部队的反劫机和解救人质的训练。在技能稳定性训练方面,有的部队采取同一训练内容连续考核五

(四)次、其中有四

(八)次通过才能评定合格,有的在通过400米障碍后不停顿进行轻武器射击考核,以及经常提到的“生疏地域”、“陌生环境下的训练”等等,目的检验军事技能在复杂条件下的稳定性。第四类战斗意识训练。战斗意识训练是实战化训练的特色性内容,主要培养受训人员对所处环境和面临的情况进行合乎逻辑的判断及处理的训练,着重培养受训人员的严肃认真的态度、严谨细致的作风、敏锐及时的反应、准确扎实的处置和主动积极的协同,可以单兵或班的形式组织实施,可单独设置训练内容或穿插于其他训练内容或过程中,突出随机性、突然性。如2014年西点军校“桑赫斯特”军事素质竞赛中的指挥能力挑战课目,任务是救治伤员,情况是该伤员处于一辆触雷毁伤的车辆中。一些参赛班在该课目被判定零分,原因是参赛队员没有沿着车辙接近车辆,被认定触雷阵亡。该课目虽然命名为指挥能力挑战,但实质上是考验参赛学员的战斗意识。

综合训练是目前实战化训练表现最为普遍的一种方式,包括连贯作业、综合演练和演习,通常依据训练课题连续实施;同时也可根据组训者的意图、某一特殊训练目的和客观条件,选组训练内容,按照科学编排的组织程序实施,受训对象在全过程能受到多方面、综合性的锻炼。

总之,深入推行实战化训练,不但要坚持按纲施训,还要在科学、积极、严肃、严谨、认真的态度下,围绕着实现“训练与实战达成一体化”的目的,着眼于新时期的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对训练内容进行创新发展。“源于大纲、高于大纲”是阐述了实战化训练与一般性军事训练之间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高于大纲”是在“打什么仗”和“怎么打下一场仗”的牵引下,缺什么就练什么,把细节训到、把内容训全,更要把相对独立的训练课目之间的间隙补上,通过内容上的优化组合、深化检验标准、改进训练手段等方法进行完善与补充,使训练内容体现出真、难、新、实的特征,更吻合下一场战争的特征。

下载大力推进后勤训练实战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力推进后勤训练实战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刑侦工作需大力推进信息实战应用

    刑侦工作需大力推进信息实战应用 才子城相关毕业论文这样描述:努力打好“信息战”在当今信息时代,公安机关要多破案、快破案,必须最大限度地应用各种信息资源,切实提高综合运用......

    部队训练心得体会_军队实战化训练心得

    部队训练心得体会(精选3篇)_军队实战化训练心得部队训练心得体会(精选3篇)由我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便利,猜你可能喜爱“军队实战化训练心得”。第1篇:部队训练心得体......

    警察实战化训练体系建设探究

    摘 要:实战化训练是警察教育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提高警察队伍战斗力的重要途径。针对当前公安工作面临的处突维稳形势与任务,要以先进的理念为指导,优化训练内容,改革训......

    抓住实战化训练的关键点

    抓住实战化训练的关键点 实战化训练是以作战任务为牵引,以实战环境为背景,以提高战斗力为根本而进行贴近实战的训练。要最大限度地适应未来作战,就目前而言,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

    浅析如何提升消防部队实战化训练效果

    浅析如何提升消防部队实战化训练效果 实战化训练可以通过模拟火场、救援现场的真实环境,磨练指战员的心理素质,提升指战员的技战术素养,从而拉近训练场与现场的距离,进一步缩短......

    提高预备役部队实战化训练水平(最终定稿)

    预备役部队组建20多年来,在探索中前进,在改革中发展,自身建设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快速动员和遂行作战任务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与新形势、新任务的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此,预备......

    关于推进警务保障实战化的工作思路范文大全

    关于推进警务保障实战化的工作思路 今年是公安机关深入开展“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三基工程建设的“巩固完善年”。警务保障工作要紧紧围绕局党委提出的“做平安工,......

    实战化军事训练

    实战化要求下军事基础训练的几点思考实战化要求下的基础训练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军事训练转变深入推进,应当 继续跟踪分析特点,进一步揭示本质规律,在实践中努力破解其内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