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我市企业上市工作的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4 15:14: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加快我市企业上市工作的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加快我市企业上市工作的调研报告》。

第一篇:关于加快我市企业上市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我市企业上市工作的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确定“工业强市”战略,市政协把加快企业上市工作列为今年常委会调研协商的课题。市政协领导对此十分重视,林奕斌主席先后召开几个类型的座谈会,听取意见,对课题调研提出要求,并由许少钦副主席带领市直有关部门领导和课题组成员赴江苏、浙江进行学习考察,而后经过综合分析,集思广益,几易其稿,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加快企业上市是实现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 证券市场是市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证券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经济结构、筹集发展资金、推进制度创新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快企业上市步伐,对于破解企业融资难,做大做强优势企业、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1、加快企业上市是企业快速做大做强、永续经营的重要途径。

证券市场为企业开辟了一条低成本、高效率筹集境内外资金的新渠道。企业上市不仅可以直接筹措到大量的发展资金,而且可以快速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知名度,大大缩短企业做大做强的时间。这次考察我们感到企业改制上市是一个“凤凰涅磐、脱胎换骨”的过程,民营企业通过上市可以实现三大转型,即产业结构由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转型;股权结构由封闭向开放转型;治理结构由落后的传统家族式管理向科学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转型。形成融资壮大、品牌塑造、人才聚集、财富积累的发展态势。如浙江华峰集团2006年上市,产量即从上年的2.2万吨跃升为4万多吨,产值从7.2亿元猛增到14亿元,成为全国聚氨酯材料行业的龙头企业。可见,上市有利于企业从地方性公司迅速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公众企业,为企业打造成“百年老店”夯实基础。

2、加快企业上市是推进“工业强市”战略,提升我市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措施。

企业上市是工业强市的一个重要内容。企业上市的资格条件包括了企业的组织制度、规模效益、赢利能力、发展潜力等重要方面,本身就是企业发展的综合性指标。因此,上市过程就是企业扩张提升的过程,一批有效益、有影响、有潜力的企业上市,有利于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同时,上市企业通过证券市场募集发展资金,加强对外合作,必将拓宽工业发展渠道与发展领域。一个地区上市企业数量的多少,关系着本地区的长远发展和科学发展,哪里拥有更多的上市企业,那里的经济发展就保持明显优势。如厦门市扶持16家企业上市,从证券市场融资114亿元,为厦门机场候机楼、海沧大桥、厦门港口等重点项目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漳州工业发展水平已进入工业化中前期向工业化中后期迈进的阶段,产业经济向资本经济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因此,把握机遇,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对于我市工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3、加快企业上市是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保持我市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

当前,党中央、国务院把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规模作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降低金融风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来抓。国家将逐步建立满足不同类型企业融资需求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一段时间以来,证券市场主板、中小企业板发展迅速,创业板也即将推出,为企业直接融资开辟了多渠道、多元化的广阔空间。与此同时,今年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大背景下,银行信贷趋紧,利率提高,间接融资渠道紧缩,并在短期内难以松动。这一宽一紧的资金供给结构变化,使得加快企业上市既有可能更有必要。因此,一些地方把推进企业上市融资作为提升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措施。如江苏省无锡市有45家公司上市,募集资金300亿元人民币,其中2007年直接融资111亿元,超过了同期银行新增贷款,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我市工业企业的融资能力较弱,一段时间来贷款难、融资难困扰了不少企业的发展。可见,抓住当前资本市场开放的有利机遇,大力扶持企业上市直接融资,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宽的平台,是漳州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

二、我市企业上市工作的现状与问题

2002年以来,市委确立了“工业立市”发展战略,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后劲不断增强。2007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212.59亿元,规模工业企业已达1604家,规模工业产值1001.8亿元,成为全省继福州、厦门、泉州之后第四个工业总量突破千亿元的市。产值上亿元企业186家,纳税超千万元的企业80家,上亿元4家。民营规模工业企业达600多家,其中超亿元企业有68家,为企业上市储备了一定的后备资源。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重视抓好企业上市工作,去年成立了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挂靠在市发改委),建立了“百家后备上市企业资源库”和“重点拟上市后备企业名录”,多次组织企业开展上市培训活动,多次邀请有关专家深入企业进行现场辅导,引导投资机构与企业对接,推动企业上市工作。据了解,已进入改制辅导并备案拟上市的国有企业1家(红旗股份)。民营企业已有1家(科华,总部在厦门)完成上市前期工作,申请材料已报送证监会;有1家即将完成辅导验收;有7家启动改制的前期工作,有15家企业与中介机构进行了业务洽商和工作衔接。

但从总体上看,我市企业上市工作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1、企业数量偏少、规模偏小。至今年上半年,全省有境内上市企业53家(含闽灿坤B),直接从资本市场融资529亿元,我市有上市公司3家(漳州发展、龙溪股份、片仔癀),均为国有企业,共向社会募集资金11亿元人民币,分别占全省境内上市公司的5.6%和融资总额的2%。全省在境外上市企业超过60家,而目前我市尚属空白。

2、上市储备企业少,上市后备资源明显不足。据省发改委统计:目前,全省(不包括厦门证监局管区)有上市后备企业300多家,近期拟上市的重点企业有60多家,已进入改制辅导并备案拟上市企业近30家,我市1家(国企红旗股份)占3.3%;全省已进入保荐申报程序的境内上市企业5家;上市申请材料已报证监会审批的9家,我市1家(民企科华)占11%。

3、企业上市融资积极性不高。就企业而言,存在着“不想上市、不敢上市、不会上市”的心态。有些企业认为自己有一定利润,不需要贷款,又无新的投资项目,滋生了“守摊子”的思想;有些企业担心上市后要建立规范的治理结构,信息要公开透明,害怕捆住手脚;有些企业认为上市就意味要让出利润乃至“改朝换代”,担心自己辛苦经营的企业要拱手送人;有些企业认为上市的成本太大,上市后赢利压力增大,担心自己的企业持续增长能力不够;有些企业担心改制过程中暴露历史遗留问题制约发展等等。这些思想问题影响企业的上市热情,滋生畏难情绪。

4、扶持企业上市的政策措施有待完善。一是尚未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尚未形成强有力的组织运作体系和工作协调机制,上市办力量比较薄弱。二是企业上市过程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尚待探索解决,进一步形成工作措施。主要有上市前期成本仍然较高,改制过程中需要补交税费,有的企业生产经营用地、房产等有关手续不完整,有的企业历史沿革复杂、财务不规范、产权股权模糊等问题,因此影响了企业上市的展开。

三、加强我市企业上市工作的建议

要认真贯彻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企业上市的意见》,把推进企业上市作为“工业强市”的重要抓手,按照“优选一批、培育一批、辅导一批、上市一批”的工作思路,坚持“政府引导、企业自主、市场运作、政策扶持”的工作机制,选择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一定规模、成长性良好、且有上市意愿的企业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大力培植上市资源,多渠道、多形式推进企业上市,进一步提升我市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

1、提高思想认识,把企业上市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议像抓重点项目一样抓好上市工作,把培育企业上市列入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重要工作内容,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服务协调,加强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领导挂钩联系重点后备上市企业制度,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要建立上市公司培育工作责任制,在公司改制、项目论证、资产评估、股权设置、手续审核、权证办理等重点环节上明确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责任,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为企业上市开辟绿色通道。应加强市上市办的力量,明确职能作用,调整充实专业人才,提升上市办的综合协调功能,使之在企业培训、分类指导、专题辅导等方面充分地发挥作用。

2、制定优惠政策,加大企业上市的扶持力度。

建议从我市实际出发,加强调查研究,借鉴外地成功做法,积极破解难题,出台扶持企业上市的政策意见,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在产权明晰、企业重组、资产登记、资源配置、项目核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想方设法尽可能降低企业上市成本。一是上市后备企业在规范重组过程中,涉及办理房产证、土地证、产权登记、产权交易、土地测绘等各项地方性规费,按收费标准下限收取;涉及资产变更、过户产生的营业税、契税等税收,实行先征收后由市、县(市、区)给予地方留成部分的补贴;涉及将未分配利润转增为股本、以及股权转让应交纳的税收,实行先征收后由市、县(市、区)给予地方留成部分的补贴。二是上市后备企业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或调整会计记录产生的增值,先依法补交企业所得税,后由市、县(市、区)给予地方留成部分的补贴。三是企业上市后,市、县(市、区)给予相当于上市当年实缴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的奖励。四是设立上市工作专项资金,用于上市工作的宣传、培训,企业上市前期费用的适当扶持,对实现上市的本地企业或“买壳”、“借壳”上市,且总部设在漳州的企业给予奖励。同时,要建立协调工作机制,对企业实行“一厂一策”,有针对性地解决好企业上市改制涉及的土地、财政、税收及其它的问题,推进企业重组上市工作高效运作。

3、重视分类指导,切实加快企业上市步伐。

建议采取突出重点、典型引路、点面结合、整体推进的工作步骤,对全市不同类别的企业进行梳理排队,加快上市后备梯队建设。对盈利能力较强的规模型企业,创新能力较高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潜力较大的外商投资企业,成长性较好的民营中小企业,经营收益较稳的公用事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龙头企业,都要尽快纳入上市后备企业;对上市后备企业要加快规范重组步伐,优化股权结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经营行为,提高盈利能力,完成上市辅导,实现申报上市;对基础较好但规模偏小的企业,要指导帮助引进法人资本、社会资本,加快增资扩股,尽快进入上市轨道;对产品外向度高、获利能力较强的上市后备企业,要帮助引进境外战略合作伙伴,通过规范重组,赴境外上市。同时,要积极引进对企业发展有重大作用的战略投资者,解决企业资本结构单一的问题,加速形成产业、产品、品牌优势,打造企业经营优势,实现快速发展,不断增大上市后备资源的储备。当前应针对我市尚无民营企业上市的现状,选择一至二家条件成熟的企业重点扶持上市,并以此激发其它企业的上市热情与信心,推动企业上市工作快速健康发展。

4、积极培训辅导,增强企业上市能力。

建议完善企业上市培训工作机制,通过组织企业参加境内外企业上市推介会、专题研讨会、参观考察,以及邀请证券交易所、中介机构,在全市开展公益性的培训,帮助改制上市企业了解现代企业制度基本知识、资本市场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了解证券市场规则、动态走势和操作要领。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积极与证券交易所、证券监管部门以及中介机构进行沟通联系,适时为上市企业组织推介会、研讨会;针对企业改制上市的不同需要,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及知名企业家,进行相关的专题培训和个案辅导,有针对性地为上市企业提供服务。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介绍企业上市的政策法规,及时报道我市上市工作成效和经验,共同营造企业上市的良好氛围。

5、加强扶持引导,促进上市公司再发展。

建议在做好企业上市的同时,要积极支持上市企业的发展。一是推动资本扩张。对于资产质量好、主业突出、持续盈利水平较高的公司,鼓励其寻找优质资产进行并购扩张。二是加大重组力度。对于资产质量一般、盈利水平不高的公司,要促进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和资源整合,同时鼓励其利用自有资金参股准上市公司和回报率较高的公司,以获取更大的回报。三是做好资本运作。鼓励优质上市公司通过交叉持股、定向增发、阶段减持和增持等办法,提高融资能力,在促进上市公司做大做强的同时,为我市重点建设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第二篇:加快我市追赶跨越调研报告

**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并先后被国家冠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

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三大城市品牌。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从一个为之自豪和骄傲的历史层面上,描绘和

谱写了一个又一个历史新篇章。而今已由一个文化底蕴厚重的江岸小商城,发展为具有公路、铁

路、水运、航空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的现代化港口城

市。百万人口、一百平方公里的城市建设正在推进形成之中,宜人、宜居、宜商、宜游的发展思路已定为城市经营理念。千亿**、活力**、和谐安

庆已确立为建设**的战略性目标。然而,**发展虽然随着时代变迁而跨

越,但纵横向比较之,**既聚集着历史的辉煌,又铸就着顽固守旧的思维

定势,制约着开放,束缚着创新,凸显发展滞后。因此,市委提出“推进科

学发展,加快追赶跨越”,应该说是切准**脉络。对此,笔者提几点建议。

一是正确把握追赶跨越的切入点。**追赶跨越的切入点是什么?是

重点着力于体制的变革?还是重点着力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或是重点致

力于人文环境的革新?但问题是管理体制、经济发展、人文环境是一个有机的体系,三者在发展中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从长期看,解决问

题最终应当是三者综合推进,协调发展;但从短期看,发展总有个切入点。

对**而言,发展历程的特殊性决定了这个切入点就是人文环境的革新和管

理体制的变革。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分析,历史越悠久,人文环境越定

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阻碍越大,所形成的管理体制必然带有功能固着性。

所以实现**追赶跨越必须重视解决人文环境和管理体制中最突出的问题。

二是创建优质的人文环境。创建优质的人文环境必须从党员干部入手,全体党员干部精神面貌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社会环境面貌。这次市委开展的“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是个很好的契机。建议借助这个活动,开展

一些有成效的工作,激发全体党员干部工作热情,转变党员干部精神面貌。

一要结合**经营环境不优问题召开专题讨论会。由市活动办统一协调,各

活动指导组牵头组织各单位、各部门开展专题讨论,对讨论结果进行综合分

析形成专项报告报市活动办,同时,将行政审批、经济主管、行政执法等部

门的讨论报告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并开展公众评议。二要分行业建立规范的服务标准。各单位、各部门根据服务标准细化指标,并公布大众,明确监督

和考评主体,开展每年一度的人民评公仆工作,以此强意识、转作风,提高

服务质量。三要通过各种媒体宣传新理念、新思想。通过强大舆论氛围在全

社会逐步树立起新风尚,提高**人文化品质,进而优化经营环境。

三是改革城区管理体制保障追赶跨越。创新城区管理体制是宜城板块

率先崛起的关键。因此,市委、市政府要结合新一轮机构改革下决心启动城

区管理体制改革,按照“以块为主,重心下移,事权下放,强化督察,”的指

导思想,赋予城区一级政府自主管理权。除关系全市全局的、国家法律法规

已明确规定之外,其余事权应全部下放给城区,根据事权确定财权,实现城

区责、权、利的统一,为完善区间竞赛构筑公正平台。市级部门要从转变管

理方式入手,创新管理思想,增强服务意识。

四是建立有效创新机制。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

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更是一个地区加速崛起的法宝。所谓创新是指形成创造

性思想并将其转换为有用的产品、有效的服务和有效的工作方法的过程。即

富有创新力的组织,能够不断将创造性思想转变为更优质的结果。创新的核

心就是强调“则有到优”,充分利用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进行优化组合,获

得更优秀的社会成果。如日本的汽车工业,严格地讲,在世界汽车发展史上,没有一项发明出自日本人之手。但日本在汽车工业生产中博采美国、德国

等众家之长,进行优化组合,形成了自己的优势,这就是典型的创新。所以,**要有花香不怕枝头小,巧借云梯攀高墙的精神,学会“拿来”“引进”的技巧,进行优化组合,创新更优措施,实现追赶跨越。如何实现创新?就是

要在全市构筑人人都可能、可以成为创新者的空间环境,构筑与之相适应的机制。这个机制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就是要按照什么样的程

第三篇:我市上市工作回顾总结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07年xxx市上市工作会议,会议的主题是学习、贯彻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落实近期李长春同志听取大连振兴老工业基地汇报时的讲话和孙春兰书记关于加强上市工作的指示精神,总结我市近三年上市工作情况,部署和安排2007年上市工作,组织和动员全市各级领导、各有关部门、各有

关企业,认清新形势,开拓新思路,采取新举措,共同开创我市上市工作新局面。

一、2006-2007年我市上市工作回顾

2007年3月,我国股票发行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沿袭多年的计划指标加行政审批的发行管理模式被废止,新股发行正式由指标制转变为核准制。这种股票发行管理体制的深刻变革以及随后陆续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规定,构成了我国证券市场规范发展的制度框架,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向市场化方向的演进有了实质性的进展。新体制的运行取消了新股发行指标的计划分配,强化了市场导向和市场监管,加强了制度和利益约束,杜绝了人为包装的可能,规范了公司上市行为,同时也加大了上市工作难度。

2007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证监会及其大连特派员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市各部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的上市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取得了一定成绩,为全市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截至2007年12月末,我市共有境内上市公司21家,上市股票22只,通过资本市场募集资金128.81亿元,其中首发股票募集资金44.42亿元,后续融资84.39亿元。21家上市公司总股本60.69亿股,流通股24.20亿股。股票总市值431.21亿元,流通市值160.85亿元。另有海外上市公司1家。

(一)2006-2007年我市上市工作的主要特点

1、企业上市及后续融资在东北三省保持领先地位

2006-2007年,我市共有2家企业(冰山橡塑、大连圣亚)实现国内主板上市,1家企业(汉枫长绿)在加拿大温哥华证券交易所上市,8家企业(大商股份、大显股份、亿城股份、长兴实业、大连金牛、国电电力、铁龙股份、辽宁成大)实施后续融资。通过首发及后续融资共募集资金41.48亿元。

在东北三省各主要城市中,2001-2007年我市发行新股数量及新增融资额均位于前列。与省内其他13个城市相比,2001-2007年我市新股发行家数和融资额均超过全省的60%,特别是2003年全省只有大连市有1家企业上市、3家上市公司后续融资。三年中,我市新增上市公司数量超过全省其他13个城市新增上市公司数的总和,融资额是沈阳市的6倍多,是其他13个城市融资额总和的4倍。

东北三省主要城市2001-2003年新发行上市情况比较

(家,亿元)

城市

总家数

2001-2003新发家数

2001-2003融资额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发行家数

融资额

发行家数

融资额

发行家数

融资额

大连

22

3

41.48

1

14.94

1

2.38

1

23.96

**

21

2

44.58

0

24.80

2

17.03

0

2.75

长春

17

1

10.92

0

1.75

1

5.03

0

4.14

沈阳

18

1

5.78

1

5.78

0

0

0

0

大连市与省内其他13城市2001-2003年新发行上市情况比较

(家,亿元)

总家数

累计

融资额

2001—2003新发家数

2001—2003融资额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发行家数

融资额

发行家数

融资额

发行家数

融资额

省内其他13城市

36

177.68

2

10.49

1

15.78

1

5.91

0

0

大连市

22

128.81

3

41.48

1

14.94

1

2.38

1

23.962、重点项目蓄势待发,海外上市工作取得突破

——大港集箱完成改制及上市申报大连港集装箱股份有限公司经过三年的运作,于2007年4月完成上市辅导并通过验收,同年6月正式

申报。目前已通过证监会预审,正在等待上发审会。大连港集装箱的改制上市对做强做大大连港集装箱产业,实现中央提出“把大连建设成为东北亚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天歌传媒完成改制及上市申报天歌传媒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整合大连广电系统优质资产,借助资本市场做强做大的重点项目,夏德仁市长曾亲任

领导小组组长。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天歌传媒已完成公司改制、资产重组、业务重组,并通过上市辅导及验收,于2003年12月正式申报。目前正处于证监会预审程序。天歌传媒改制上市工作是市委、市政府推动广电传媒业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这项工作走在了全国广电系统改革的前列。

——绿源新化学等待上发审会绿源新化学是我市第一家全部由自然人发起设立的民营股份制企业,也是一家集医药、医药中间体及特殊化学品研究、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目前绿源新化学已完成辅导及验收,于2007年6月上报材料,已通过证监会预审,正在等待安排上发审会。绿源新化学的上市将开创我市民营高科技企业国内主板上市的先河。

——大连汉枫借壳海外上市2003年大连汉枫公司通过资本运作,成功地在加拿大温哥华证券交易所借壳上市。大连汉枫公司是中国首家在加拿大上市的民营企业,也是我市第一家海外上市的企业,实现了我市企业海外上市零的突破。

3、借助资本市场上市公司做强做大

——大商股份跨地区快速扩张大连商场股份有限公司上市以来共进行4次融资,达9.4亿元,先后收购重组了十几家外地企业,成为东北零售业的“航母”,全国商品零售龙头企业之一,在2002年全国零售百强中排名第一。

——大冷股份合资合作做大做强大冷股份上市以来先后4次融资,共计7.29亿元。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工业制冷设备生产企业和最大的制冷成套设备出口商家,并拥有我国工业制冷设备行业中唯一的驰名商标。

——大显股份横向联合成为行业龙头大显股份上市以来共进行3次融资,共计7.87亿元,经过几年发展,总资产和净资产分别为上市之初的4.5倍和5.4倍,成为国家计委批准的全国唯一的电子枪金属零件及组件生产基地,产品覆盖了国内40%以上的市场,被誉为“中国电子第一枪”。

——国电电力迅猛扩张,资产、业务几何增长国电电力上市以来先后3次融资,达52.64亿元。2007年三季度总资产和净资产分别为上市之初的93倍和48倍,运行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分别是上市之初的259倍和94倍;完成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和净利润分别为上市之初的28倍、40倍和20倍。

——美罗药业大力铺设营销网络美罗药业上市后,顺应国家医药体制改革,大力发展营销网络及新产品开发。目前公司营销网络遍布我市及东北三省,并积极向全国范围扩张,新药欣美罗、人参糖肽注射液等市场占有率逐步提高。

4、拟上市企业培育工作全面展开,多层次后备队伍逐步形成

2005年以来,顺应国家股票发行管理体制的根本改革,我市上市工作适时转变职能和对策,实施“分类指导、重点跟踪、全面推进”,对已达到申报条件的正式申报企业、已进入辅导期或完成改制的重点拟上市企业以及纳入培养计划的拟上市后备企业,从三个层面分别予以指导、协调和服务。对申报企业全程跟踪,随时服务;对重点拟上市企业全面指导,加强协调;对拟上市后备企业加强联系,定期辅导。上市工作形成梯次推进和动态调整的基本格局。

全市拟上市企业队伍逐步形成。截至2005年12月末,全市共有重点拟上市企业30家,其中拟于国内主板上市15家,拟上国内创业板10家,在海外上市5家。30家重点拟上市企业中,已正式申报的4家,辅导期满通过验收的4家,已进入辅导期的11家,已完成改制的5家,正在改制的6家。按企业类别划分,改制前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2家,乡镇企业4家,民营企业14家;按行业类别划分,高新技术11家,工业7家,交通2家,房地产2家,商业1家,文化传媒1家,水产1家,其它5家。

拟上市后备企业100家,其中高新技术34家,工业23家,商业旅游5家,交通运输6家,农业5家,房地产5家,电子3家,金融1家,其他18家。

(二)2001-2007年上市工作取得较好成绩的原因

1、各级政府高度重视

市委、市政府一直把企业上市作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企业改制的重要工作。早在1999年就成立了专门的工作部门推进上市工作。特别是在2001年机构改革中,在行政编制大幅度精简的情况下,将上市办及其工作职能整体并入新组建的大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并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纳入政府行政序列,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上市工作的高度重视。各区市县政府对上市工作也予以高度重视,金州区、甘井子区、旅顺口区、开发区、高新园区在推荐、培育拟上市企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的县区还成立了专门机构并配备了专人具体负责。

市体改办、工商局、财政局、税务局、环保局等政府职能部门为企业改制、上市提供政策指导,公开办事程序,开辟“绿色通道”,主动提供服务,有效地推动了我市的上市工作。

2、主管部门与集团公司的全力支持

作为企业主管部门,市经委、商业局、乡镇局、广电局等始终把上市工作当作重点工作来抓,分管市领导、部门主要领导亲自抓,委派专人负责,深入企业调查研究,解决企业上市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对我市上市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为上市公司的母公司或主要控股公司,热电集团、大显集团、冰山集团、大连港集团、广电集团等坚持把上市公司作为集团发展的骨干和龙头考虑其长远发展。无论是上市前的重组改制还是上市后的资本运作,都尽力扶植,注入优质资产和项目,使得上市公司保持良好的业绩和后续融资能力。

3、公司上市的规范运作和有效监管

证监会大连特派办一方面加强监管,一方面加强服务,全力支持我市上市公司、拟上市企业的发行和后续融资工作,同时还通过组建上市公司协会、证券业协会,发挥行业自律组织的作用,实现我市上市公司的规范运作,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我市企业在改制、辅导、申报的整个上市过程中,以及上市后募股资金投向、公司运作、信息披露等方面自觉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规范运作。各有关部门也都在职权范围内,严格把关,杜绝弄虚作假事件的发生,总体上保证了我市上市工作的良性运行和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

4、证券中介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上市工作的日益深入,吸引了众多证券类中介服务机构在我市开展业务,既有本市的,也有外省市的,还有普华永道、百富勤、京华山一等国际知名中介服务机构,使我市证券中介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成为我市上市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专业力量。

(三)我市上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市上市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我市经济发展的要求、与南方城市相比,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近三年我市发行新股数量减少;二是企业上市的积极性不高,特别是2003年,新进入辅导期的企业只有1家;三是上市公司规模偏小,产业结构布局不尽合理,21家上市公司大多集中于工业、商业等传统行业,在高新技术、新兴产业上市方面还没有实现突破;四是各区、市、县发展不够平衡,上市公司和拟上市企业主要集中在市内三区和高新园区、开发区,有的区、市、县还是空白;五是上市公司出现两极分化,部分公司业绩下滑,个别上市公司被st处理,存在着退市的可能。

近三年来新股发行少,尤其是国企改制上市迟缓是比较突出的问题。究其原因,客观上:一是国家股票发行体制由指标制到核准制的重大改革,延长了上市工作的周期,加大了发行上市难度;二是从2001年下半年开始股票二级市场持续低迷,新股发行速度明显放慢;三是证券市场日趋规范,近三年中国证监会几次提高上市门槛,首发上市的标准不断提高,使拟上市企业的上市进程延长;四是新体制下由券商负责上市推荐,在风险及利益机制的驱动下,加大了小盘股发行的难度。

从主观因素分析:一是企业改制滞后,近三年我市仅有17家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造,使上市工作成了无米之炊;二是部分企业未能按照股票发行标准规范改制,改制中遗留问题较多,成为上市的直接障碍;三是拟上市企业效益不佳,竞争性不强,难以首发上市。部分上市公司的资产运营效益低下,盈利能力逐年下降,导致后续融资能力受到影响;四是企业上市主观能动性不足。与南方经济发达的城市相比,我市一些企业小富即安,还有一些企业认为上市工作费力、费时、费财,上市后企业运营公开透明,信息披露要求高,财务审计严格,要接受来自各方的监管,得不偿失。因而上市积极性不高。上述问题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7年上市工作目标与任务

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战略举措,大连市委九届五次会议做出了建设“大大连”的重大决定,我国和我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因此,2004年是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一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根据2007年大连市委、市政府工作重点,和市委九届七次全会所确定的任务,我市2007年上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大大连建设的总体目标,抓住国家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历史机遇,认清新形势,开拓新思路,采取新举措,开创我市上市工作的新局面。

(一)上市工作面临的形势

1、中央明确提出发展资本市场的大政方针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要推进我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为我国资本市场指明了方向。2004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在我国资本市场13年的发展过程中,国务院首次就发展资本市场的作用、指导思想和任务进行全面明确的阐述,对发展资本市场的政策措施进行整体部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为我市上市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建设大大连战略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

十六大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战略举措,大连市委九届五次会议制定了建设“大大连”的规划纲要,东北地区和大连市的现代化建设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国家将采取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促进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这为我市上市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

3、国际资本市场的机遇

近几年由于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持续保持着一枝独秀的局面,国际资本市场纷纷看好国内企业赴境外上市融资。目前,我国已有很多企业在美国、新加坡、香港等地上市。2007年我市的汉枫长绿在加拿大上市开创了我市企业海外上市的先河,今后随着中国经济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企业到国际资本市场融资充满机遇。

4、国企改制的深化、民营经济的发展为上市工作提供资源

深化国企改革,实现机制转变,是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振兴的必要条件,深化国企改革是我市经济改革的首要任务,上市是实现国企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市民营经济发展方兴未艾,一批充满活力、具有发展前景的民营企业脱颖而出。国企改革的深化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将为上市工作提供优质的后备资源。

(二)工作目标

2007年我市上市工作目标为:

——加大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力度,年内完成发行上市2家,后续融资2家,发行企业债券1家,募集资金20亿元。

——大力拓展海外融资渠道,力争实现海外资本市场发行上市1家。

——加大资本运作宣传、指导工作力度,积极推进拟上市企业培育工作,实施动态管理,保持申报企业10家、重点拟上市企业30家、拟上市后备企业100家的总体规模,重点是提高拟上市企业的资质和竞争上市的实力。

(三)工作思路

2007年我市上市工作总的工作思路为:围绕一个主题、发挥两个积极性、突出三个重点、体现四个结合、强化五种职能,确保完成2007年的上市工作目标。

围绕一个主题即“扶强做大”。资本的趋利性决定了资本市场的职能不是扶贫帮困,而是扶强做大,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因而我市的上市工作要围绕这个主题,通过发行上市、增发配股、资产重组、股权转让、借壳并壳等多种方式,力争培养一批优秀企业作为大连市经济发展的龙头和中坚力量,以上市公司的快速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和大连地方经济的发展。

发挥两个积极性即发挥企业和政府的积极性。对企业而言,通过资本市场不但可以筹集到所需的资金,更重要的是从根本上转换经营机制,实现快速发展;对政府而言,企业上市是利用全国的资本市场发展大连的经济,可以实现政府和企业的双赢。因此,在上市工作中,我们要发挥企业和各级政府、各部门的积极性,加强协作,形成共识,加快企业上市进程。

突出三个重点一是国有企业。今年是全面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部署的开局之年。要振兴东北,必须振兴国有企业。要积极推进国有资产重组和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建立现代企业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二是民营企业。与南方城市相比,民营经济既是我市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也是最具增长潜力的领域。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要求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要积极推动民营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做大做强,获得超常规的发展。三是高新技术企业。通过推动高新技术企业上市,把高新技术产业做大,是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在我市经济发展中的先导作用,实现我市产业结构调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途径。

体现四个结合

——上市工作要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企业上市的目的不仅是融资,更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根本上转换经营机制。因此,我们要把企业上市工作的指导与深化企业改制结合起来,在推进上市工作的同时,深化企业改革。

——上市工作要与大连市的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重大战略决策,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建设“一个中心、四大基地、四大园区”的战略规划。我市上市工作要围绕大连经济工作的总体目标,服从、服务于大连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借助资本市场,为推进“一个中心、四大基地、四大园区”建设提供金融支持。

——上市工作要与科技发展、科技进步相结合。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只有保持良好的技术创新能力,才能增强市场竞争力,企业才能长期保持发展的后劲。因此,我市的上市工作在指导企业进行资本运作的同时,还要指导和帮助企业进行项目嫁接,引进人才,促进科技发展与进步。

——上市工作要与招商引资相结合。企业上市的过程也是招商引资的过程。要充分调动各有关部门的积极性,把上市工作与招商引资工作结合起来进行,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国际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和资本运作的专业人才,积极拓展海外资本市场融资渠道,积极推进企业在美国、新加坡、香港等地资本市场上市。

强化五种职能

——强化宣传职能。要通过宣传使更多的企业和政府各有关部门了解资本市场和资本运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和意义,了解国家政策和改革趋势,了解企业上市的具体过程,进而达成共识,形成合力,推进上市工作。

——强化服务职能。上市工作要重点突出服务的系统性,变事后服务为事前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个别培养为全面推进、变零散实施为系统运作。各有关部门要增强服务意识,经常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切实帮助企业解决上市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开辟上市工作绿色通道。

——强化参谋职能。各有关部门要发挥自身优势,为企业提供指导,出谋划策,当好“军师”。上市是企业的一次大变革、大发展,涉及到企业改制、资产重组、投资项目论证、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等一系列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各有关部门要为企业当好参谋,使企业少走弯路。

——强化督导职能。在上市工作中对企业的监督指导主要体现在:一方面要坚持标准,严格把关,规范运作;另一方面要加强指导,全力推进,起到助力器的作用。

——强化信息职能。在上市工作中要及时了解国家政策、市场的走势、外省市的先进经验及国际惯例,掌握更多的信息,使工作更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

(四)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的对策措施

企业上市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企业改革、企业竞争力和经济运行质量的综合反映,为全面推进企业上市,必须从源头抓起,从根本上改变企业重上市、轻转制、重筹资、轻回报的问题,提高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

1、深化企业改革,扩大上市资源

按照证监会规定,股份公司设立满3年方可申请上市。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造是上市的必备前提。加快企业改制,方能推进企业上市工作。因此企业主管部门、体改部门应加快企业股份制改革步伐,引导有发展前景和经济实力的企业改制设立股份有限公司。

2、增强企业素质,提高竞争能力

企业要想取得上市资格必须有良好的经营业绩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企业主管部门及企业自身应将提高企业内在素质和运行质量放在首位,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技术创新能力、市场开拓能力,使企业具有竞争上市的实力,并在公司上市后保持后续融资和持续发展的后劲。要采取切实措施,改变部分上市公司重上市、轻转制、重筹资、轻回报的状况,提高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为投资者提供分享经济增长成果、增加财富的机会。

3、加强指导,坚持规范运作

企业改制上市过程中的规范运作直接影响到企业上市进程,影响到其日后的发展壮大。因此,为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工作,必须从改制工作的源头抓起,要坚持券商提前介入,按照上市的有关规定和标准,规范运作。这是企业少走弯路、顺利上市的重要保证。会计、审计、评估、律师等中介机构也要尽职尽责,有效开展工作。前期企业改制不规范,对发行上市造成了一定影响。为此,金融办专门编印了20万字的《大连市企业上市工作指南》,免费发放给企业,数十次召开协调会议为企业解决上市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今后有关部门还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为企业改制、发行和上市的全过程提供全程指导和协调服务。

4、加大宣传,提高企业对上市工作的认识

企业发行上市不仅可以为企业发展筹集资金,更重要的是通过上市转变企业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规范、高效的企业运作机制。为此有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引导,帮助企业树立起资本市场运作观念,提升企业对发行上市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近三年,市金融办已先后组织举办过十几次专题培训。今年还将举办几个专题研讨和培训会,对企业海外融资进行培训,积极争取开拓海外资本市场。

5、扶强做大,推动我市上市公司的资本运作

我市要借鉴上海等兄弟城市的经验,进一步加大上市公司的资本运作工作力度:一是对技术落后、市场萎缩、前景黯淡的传统产业企业,要积极探索新的发展空间,实现向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的转型;二是充分利用好壳资源,根据大连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把一些市属优良资产配置到上市公司中去,扶强做大,成为我市上市公司中的龙头;三是走出去、请进来,内引外联,吸纳符合我市经济发展方向、有利于增强经营实力的外地企业或上市公司的资金、项目,快速壮大我市上市公司的规模、实现上市公司行业布局的调整。

同志们,回首过去,我们努力耕耘并有所收获;展望未来,更加任重而道远。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认清新形势,开拓新思路,采取新举措,确保完成2007年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努力开创我市上市工作的新局面,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大大连建设和我市经济、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加快我市服务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加快我市服务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传统服务业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为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提供服务的行业,一类是为生产和流通提供服务的行业。如饮食业、旅店业、旅游业、修理业、租赁业等都是传统服务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加快我市服务业发展的调研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现代服务业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产生的,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服务业,主要有信息、物流、金融、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等

行业。现代服务业既包括新兴服务业,也包括对传统服务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其本质是实现服务业的现代化。

目前,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强力驱动下,世界产业发展在经历了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后,已经迈向服务经济时代。全球gdp总量中,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已经超过60%,其中主要发达国家的服务业比重达到70%以上,发展中国家服务业的平均比重也达到47%左右。服务业逐渐成为世界各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型城市的重要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世界著名城市的服务业比重都在70%以上,香港甚至高达90%。国内先进城市的服务业比重也越来越高,北京达到 71%,广州为58%,上海为52%。因此,服务业的发展对城市经济的增长将发挥着巨大的决定作用。

市委将如何加快我市服务业的发展列入此次调研范围十分必要。为做好此次调研,在对我市服务业状况、存在

问题、发展方向进行具体了解之后,又对南京、无锡、杭州等城市进行了专题考察,现具体报告如下。

一、先进城市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主要举措

(一)南京

近年来,XX市委市政府立足十一五发展,立足南京的优势特色,做出了把南京建设成为全省现代服务中心的战略决策。发挥科教人才资源优势,以软件产业为核心,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和服务外包产业;发挥行政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发挥中心城市优势,以金融商务会展为龙头,大力发展商务服务产业;发挥人文教育优势,以旅游休闲和创意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通过采取多种有效举措,促进了服务业的快速发展。2007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 1584亿元,增长16%,占gdp的%,服务业对经济的贡献率明显提升。

主要措施是:

编制产业规划,明晰发展思路。2005年以来,先后出台了《加快发展服务业行动纲要》及其实施意见、《南京十一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等重要规划和政策意见。2006年又编制完成了《建设全省现代服务业中心规划方案》、《建设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规划方案》,明确服务业发展方向和目标。为保障规划目标落到实处,2007年制定了《关于分解落实全省现代服务业中心建设目标任务的意见》等实施意见,落实到各责任单位,并通过建立健全规划目标考核、监督和奖惩机制,加快推进规划的组织实施。

把握工作抓手,建设发展载体。近年来,服务业通过集聚引领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南京积极把握这一趋势,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建设,已有11个集聚区获得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称号,吸引了大量服务业企业入驻,成为南京承接和集聚现代服务业生产力的重要载体。

推进重大项目,强化产业支撑。

为促进重点项目建设,XX市加大了扶持力度,对企业在水、电、气价格,土地使用及报批手续,专项资金扶持和使用等方面都给予明确的政策措施。

提升产业层次,注重人才培养。加快实施服务业品牌培育战略,XX市排出了各服务行业的重点企业,并以品牌建设为重点,开展了服务业行业标准建设工作和名牌企业、名牌产品的创建活动。启动了现代服务业人才培训工程,2007年,市政府将现代服务业培训工作列为服务业工作重点,市委组织部也将现代服务业培训列入领导干部专题培训班计划,并圆满完成了两期现代服务业专题培训班的培训任务。

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在深入研究新颁布的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的基础上,出台南京鼓励发展的服务业产业目录。努力营造吸引国内外优质服务要素向南京集聚的环境以及将服务要素尽快转变为竞争优势的机制和条件,构筑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的平台,制定针对性更强 的服务业招商引资策略,加大针对重点国家、地区和重点领域的招商力度,精心组织实施境内外服务业专题招商活动,吸引境内外知名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金融机构和国内知名现代服务业大集团、大公司总部入驻南京。

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大高科技对服务业的渗透力度,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服务业中的应用程度,努力提高服务业的数字化、信息化水平。加大对服务业知识产权的保护。通过完善市场专业分工体系等措施,不断提高生产企业服务流程的社会化、产业化和信息化。

(二)无锡

近年来,XX市服务业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2007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547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

主要做法是:

抓规划导向。采取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规划相结合的方式,加大服务业

规划导向力度,集中力量编制完成了现代服务业总体规划以及创意、物流、商贸、旅游等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强化规划落实。按照有促有压的原则,对服务外包、创意设计、现代物流、商务金融等新兴领域的相关项目给予鼓励和支持,控制市场已饱和甚至过度竞争的新增项目。

抓政策扶持。2004年,XX市就出台了《关于鼓励服务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2005年,又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意见》,明确了发展方向、重点领域和扶持政策。近年来,又制定了扶持服务外包、软件产业及动漫产业等现代服务业专项领域的政策意见,有力的促进了现代服务业 健康有序的发展。

抓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建设。先后组织开展赴东南亚、欧洲、日韩、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服务业专题招商活动,并以论坛、会展、恳谈会的形式邀请国内外客商洽谈,共推介涉及服务外

包、旅游休闲、科技信息、商贸物流等项目450多个,协议金额超过30亿美元,为服务业的对外开放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促进了无锡服务业与国际的合作交流。

抓重点项目和服务业集聚区建设。2007年,XX市编制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明确了服务业鼓励类、禁止类、淘汰类项目,为今后服务业项目建设发展指明方向。通过实行市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全面落实责任制,进一步加大组织协调力度,推进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和重点集聚区的建设步伐。以重点项目为核心,加快集聚区规划布局和协调服务,分类指导,跟踪服务,促使一批项目早建设、早竣工、早见效,形成现代服务业新的增长点。

抓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按照抓两头、带中间(抓住产业链前端创意设计、后端现代物流,带动产业链中间的制造业发展)的总体思路,积极推进以服务外包、创意设计、现代物流为代表的生产

性服务业发展,促进形成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互动发展的格局。

二、我市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服务业的发展,采取了一些鼓励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服务业发展速度加快,内部结构逐步优化,吸纳就业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对外开放成效明显,消费市场进一步拓展,发展氛围日益浓厚。但鉴于我市长期处于重工业城市的历史原因,服务业发展与先进城市相比,仍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突出表现在:

1、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和有效的政策支持。目前,我市尚未制定发展服务业的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重点以及目标;同时在财政、金融、土地、税收、价格以及人才引进等方面,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

2、服务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较低。2007年全市服务业

完成增加值为亿元,增长%,分

别低于gdp和工业增速和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仅为%,比2006年下降个百分点,低于全国个百分点。与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相比,我市经济总量居7城市第4位,其中农业居第1位,工业居第4位,但服务业却居第7 位,占gdp比重也居7城市第7位;与工业、旅游业均发达的中等城市无锡、苏州、宁波、绍兴、烟台等城市相比,我市经济总量居6城市第6位,工业占gdp 比重居第3位,服务业占gdp比重居第6位。

3、某些服务业领域空缺或相对滞后。特别是为工业企业提供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如第三方物流、中介、创意设计等基本空缺。社区服务业、演艺业、金融保险、it产业等领域的发展比较滞后。

4、竞争力不强。行业内部集聚度不高,缺乏大企业、大集团的引领,目前我市尚无一家企业进入国内服务业500强。

5、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政

府的服务意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管理体制需进一步理顺和明确;一些不当的收费检查、评比等活动还不同程度的存在。

6、服务业人才还比较匮乏。尤其是创意设计、文化、金融服务、咨询等方面的人才十分紧缺,储备严重不足。

三、关于促进我市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各地在全面发展服务业的过程中,无不想尽了各种方法,仔细分析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均不是空穴来风。营造气氛、因地制宜、从当地优势着手是发展发展服务业的成功经验。因此建议:

(一)全力营造服务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引导服务业向全方面、多方位、深层次的浸透。

1、广泛宣传新兴服务业的美好前景,全面提高人们对新兴服务业的认识。要全面宣传新兴服务业在今后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提高人们对新兴服务业的理解和认识,教育人们用现代的眼光、站在更广的范围内来认识服务业,使人

们认识到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决定着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从而鼓舞人们集中精力、下大力气发展服务业。

2、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全市发展服务业的组织网络。成立由市领导为主要领导、各职能部门参加的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各县(市)区要成立相应的机构,研究服务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统筹协调解决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保障规划和政策落到实处。

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要研究制定有关土地、财税、人才引进、鼓励奖励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吸引和引导服务业的发展,重点扶持一批有潜力的优势骨干企业做大做强。

4、加大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水平。加大服务业招商引资力度,引导外资投向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兴服务业领域,鼓励企业通过合资、合作、合营等多种方式,来吸引和利用外资,优先支持引进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理念、能带动服务业整体水平提高的企业,优

先支持国内外知名大公司、大集团的来洛投资。充分利用我市牡丹花会、河洛文化旅游节等节庆活动,全面推介我市的优势资源,积极组织、鼓励我市企业与国内外知名企业、集团的洽谈合作,进一步促进我市服务业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水平。

5、加大服务业人才引进、培养力度。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大力培育高素质、专业化人才;要积极引进外来人才;要完善奖励机制,为培育和引进人才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以及做出突出成绩的个人给予适当的奖励。

(二)结合我市实际,科学编制服务业发展规划,明确服务业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我市服务业发展中的特殊优势。

从当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优势、发挥优势是服务业发展的关键。

1、建议市政府认真研究,科学论证,尽快确定XX市新兴服务业的发展

主题,如XX市确定的全省现代服务业中心,杭州确定的生活品质之城。围绕服务业发展主题,编制《XX市加快发展服务业行动纲要》,从而将服务业的发展纳入到全市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

2、以河洛文化为主题,充分利用大遗址保护的有利时机,把洛阳范围内的各大古城、遗址进行筛选,按照传承有序的原则进行排列,用快速通道的方式将其连接,建设主题为中华五千年的大遗址公园。

以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契机,以大运河的起锚港为主题,在洛河北岸修复当时的水岸码头,以此为中心,建设大运河专题博物馆,将洛河打造成像南京的秦淮河、北京的后海那样繁荣,住宿饮食一条街、旅游文化广场等服务聚集区,从而改变目前重于靓丽洛河转于利用洛河的状况。

3、继续组织力量,积极推进牡丹评选国花进程,将牡丹花会尽快打造成全国人民的节日。

4、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加快旅游集聚区(带)的建设,加大对自然山水、文化资源的挖掘、规划、整合、开发,大力发展夜间旅游,丰富城市旅游内涵,进一步合理编排洛阳境内旅游线路,努力营造住洛阳、游河南的旅游环境。

5、着力推进重点项目,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要深化项目带动意识,紧紧抓住项目建设尤其是重大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我市资源和产业优势,高起点策划,高质量完成,积极培植大产业,促进大发展,通过重点项目建设,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重点打造现代商贸物流、创意设计、动漫等几个集聚区,使集聚区成为承接和集聚现代服务业生产力的重要载体。

6、进一步制定完善考核机制。把每年确定的发展目标

进一步量化细化,分解到各县(市)区、各职能部门,通过签订目标责任状的形式,纳入考核目标,作为绩效

考核的重要内容,明确发展要求,增强发展动力。

第五篇: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工作意见

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的意见

各乡、镇人民政府,市经济开发区、城南经济新区、菱塘光电科技园管委会,市各有关委、办、局(公司),市各直属单位:

为加快推进我市企业上市工作,引导和鼓励更多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转型升级、快速发展、做大做强,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

1、总体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全市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和重点工作,完善企业上市工作制度建设,营造良好的企业融资与资本市场发展环境;完善上市后备企业培育机制,不断提高上市后备企业的数量和质量;健全上市工作服务体系,引导企业抢抓资本市场发展机遇,通过上市融资,在更高起点和平台上实现跨越式发展。

2、工作目标。2011年到2015年,全市力争新增上市企业5家,着力打造一批竞争力强、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上市企业。

二、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的主要措施

3、完善上市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健全企业上市联席会议和联络员制度,完善企业上市服务体系。市金融办牵头负责对全市企业上市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指导服务,各相关部门依据自身职能承担企业上市各项具体工作的对口联络和协调服务。

4、强化上市工作目标考核。把企业上市工作列入经济发展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强化工作责任。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并投资本地项目的视同招商引资指标参与考核。

5、加强上市工作宣传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专题培训,提高企业的认识水平和业务水平;组织参观学习,增加企业家的感性认识,树立企业家上市的决心、信心和恒心,促进企业积极主动上市。各有关媒体要注重资本市场动态及有关工作的宣传报导,为企业上市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6、完善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按照“推荐一批、改制一批、储备一批”要求,全市动态保持15-20家上市后备企业、5家重点拟上市企业。重点培育和引导三类企业加快上市步伐,将其及时纳入上市后备资源库:一是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主营业务突出、产品市场占有率高、经营业绩优良的规模型企业、名牌企业;二是产品技术含量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拥有自主开发核心技术能力、发展潜力大的新经济模式、高新技术企业;三是产权清晰、经营活力强、具有高成长性的民营中小企业。

7、建立上市后备企业备案制度。对上市后备企业采取企业申报、乡镇(园区)和相关部门初审举荐、市金融办审核的办法择优遴选。上市后备企业要在市金融办进行备案,建立联系人制度,及时向市金融办报告上市进展情况。市金融办、发改委要定期进行跟踪培育和重点帮扶上市后备企业,不定期召开上市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例会,交流情况,协调指导企业上市工作,推进企业上市工作进程。

8、全面拓宽上市范围。要积极引导创新型工业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现代服务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支持企业因企制宜,选择合理的上市途径,坚持境内上市与境外上市并举,推动符合条件的优势企业尽快上市。要发挥境内资本市场融资主渠道作用,坚持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并重。加强企业境外上市的指导,帮助企业熟悉上市地的市场法律环境和市场规则,引导具备条件的企业到境外市场上市融资。

9、促进企业上市后再融资。广泛运用各种融资工具,创新融资方式,通过配股、增发、发行公司债券等方式,扩大再融资规模。要以企业上市为平台,通过整合和重组,集中优质资源,带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10、建立上市工作“绿色通道”。对企业在改制、上市过程中涉及的各项手续和证明,开辟上市“绿色通道”,确定专人负责,特事特办,形成快速、便捷的服务机制,提高企业改制、辅导和发行上市的效率和成功率。

11、全力做好沟通服务。市金融办要积极与上级部门和单位沟通联系,及时掌握资本市场的最新政策导向。各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企业的指导,为处于不同阶段的上市后备 企业提供分类服务,对确定的重点上市后备企业要组织专门班子、指定专人进行跟踪、培育和贴近服务,协助其解决上市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12、发挥中介机构作用。筛选一批资质好、诚信度高、经验丰富、执业能力强的证券、会计、法律等中介机构,促进企业与中介机构的有效沟通,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建立资源共享的企业上市服务平台,减少企业上市风险,降低企业上市成本。建立市政府上市顾问制度,及时为我市上市后备企业“诊断把脉”、做好尽职调查,并提出上市建议和整改方向。

三、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的主要政策

13、上市后备企业在规范重组过程中,涉及办理房产证、土地证、商标、供水、供气、供电及通信变更等各项地方性规费,市房管、国土、规划、建设、工商、供水、供电、电信等有关部门原则上只收工本费,尽快办理;因历史原因未办理产权证并无争议的,依法补齐权证并列入企业资产,收费项目一律按规定的最低标准征收;涉及资产变更、过户产生的契税等税收(不含营业税),实行先征收后,地方留成部分由同级财政给予补贴。

14、上市后备企业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或调整会计记录产生的净资产增值,先依法补交企业所得税后,地方留成部分由同级财政给予50%的补帖;企业成功上市后,由 同级财政再给予50%的补贴。企业因上市需要,对之前所应补缴的增值税和所得税,属地方留成部分的,由同级财政给予50%的补贴;企业上市后,同级财政再给予50%的补贴;补缴数额较大的,实行一事一议。上市后备企业进入上市辅导期后,以前一会计所得税实缴数为基数,加上一定的增长额(以本全市工业企业所得税平均增幅计算),当年缴纳所得税超出部分由同级财政给予地方留成部分的补贴。辅导期满后,由于企业自身原因,5年内仍未上市的,市政府取消补贴。

15、上市后备企业在上市过程中涉及将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转增股本以及股权转让而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实行先征收后,由同级财政按地方留成部分全额补助给相关利益人。

16、上市后备企业在辖区内投资新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市发改、国土、规划、建设、环保等部门优先办理立项预审、转报或核准手续、优先安排土地使用指标,优先保证水、电、油、运、气等生产要素。对上市后备企业在股份制改造过程中,原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以出让(或租赁)方式处置的,土地出让金(租金)按不低于最低价标准核定。土地出让金一次性缴纳有困难的,在首付不低于40%的前提下,允许在一年内分期付清,特殊情况,经市政府同意,可在两年内分期付清。

17、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安排的各类专项资金,优先用于 上市后备企业的重点项目。对上市后备企业,在申报国家及省、扬州市各专项扶持资金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对于有指标限制的扶持资金,优先满足上市后备企业。积极支持上市后备企业申报为高新技术企业,并帮助申报设立省级、国家级工程中心或技术中心。

18、鼓励上市后备企业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各有关部门要为引进的人才提供方便和服务,要在落户、人事关系挂靠、子女就学就业、住房安置等方面提供优质方便服务,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人才引进相关政策规定。

19、加大信贷倾斜和融资支持。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对上市后备企业给予倾斜支持,优先安排贷款,信贷增量优先保证进入辅导期的股份公司的资金需求。协调担保机构优先为上市后备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推荐和引导创业投资、股权投资等基金重点投向上市后备企业。积极协助上市后备企业通过金融租赁、股权转让、发行债券等方式改善财务结构。

20、加大对企业上市财政资金的支持和奖励。对拟在国内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上市的上市后备企业,按照上市筹备过程中确定保荐机构、完成改制、辅导验收、正式申报4个环节分别享受20万元、20万元、30万元、30万元的补贴,实际补贴额度不超过企业在该阶段实际发生的费用支出。

21、拟在境内“新三板”挂牌的企业如果经过确定保荐 机构、完成改制阶段,可参照境内上市企业享受上述前两个环节的补贴内容;完成挂牌的,可参照辅导验收阶段给予一次性补贴30万元;成功升板后,可参照正式申报阶段给予一次性补贴30万元,实际补贴额度不超过企业在该阶段实际发生的费用支出。

22、以上20、21条涉及的上市过程补贴,均不含扬州市级财政给予的补贴。

23、企业在境内外成功上市且募集资金用于本地项目投资的,由市政府按照实际募集资金额给予一定奖励。奖励扶持标准为:对募集资金额(扣除成本)在4亿元以内的,一次性奖励100万元,对募集资金额(扣除成本)在4亿元(含)以上的,一次性奖励150万元。

24、我市企业在异地“买壳”上市,将上市公司注册地迁回我市,并且投资项目在我市的,视同改制上市,享受同等奖励政策。上市公司实现再融资且募集资金用于本地项目投资的,比照新上市企业,享受同等奖励政策。

25、企业上市补贴和奖励申报程序。企业依据上市所处阶段,提出书面申请,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和材料,经市金融办会同财政局审核,报市政府同意后,由市财政局拨付。

26、企业上市过程中遇到的其他政策性问题和涉及到的特殊问题,可以采取“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的办法研究解决。

27、每上市一家企业,市政府给予市上市工作机构10 万元奖励。

28、申请上市补贴和奖励及其他优惠政策的企业,应当据实报送有关材料,对于编制虚假材料骗取政策优惠、上市补贴和奖励的企业,将追回资金,并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法律责任。

以上各项扶持政策及奖励仅限于总部及注册地在我市的上市后备企业和上市公司。市政府此前颁布的优惠政策如与本文件有冲突的,以本文件为准。国家、省和扬州市出台的企业上市优惠政策本意见没有涵盖的,同时享受。本意见出台后,《市政府关于促进企业上市工作的政策意见》(邮政发[2006]68号)、《市政府关于鼓励和促进企业上市融资工作的意见》(邮政发[2008]50号)同时废止。本意见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下载关于加快我市企业上市工作的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加快我市企业上市工作的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快推进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

    加快推进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必然要求,是推动驻马店加快发展的战略选择。为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我市新型......

    加快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加快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三明市政协调研组根据市委2007年重点调研课题安排,市政协组织调研组于6月上旬深入到沙县等8个县(市、区),开展关于加快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

    关于我市企业科技人才工作调研情况的报告

    关于我市企业科技人才工作调研情况的报告 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6月24日,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在副主席陶承德的带领下,对我市企业科技人才工作进行了调研。委......

    扬州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的会议报告

    为切实加强对企业上市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大对企业上市工作中具体问题的协调解决力度,推动我市资本市场的发展,落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金融发展的意见》要求,市政府决定建立企......

    加快推进企业上市的研究

    加快推进**企业上市的研究企业上市,是一个地区借助现代资本市场,聚合生产要素,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途径。上市企业的数量和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市场化水......

    关于我市风筝产业加快发展之调研报告

    关于潍坊市风筝产业的调研报告 【按】根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精神,近期市政府办公室与市风筝办组成调研组,就我市风筝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期间,调研组深入市......

    关于加快我市美好乡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我市美好乡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点击数:863 时间:2013-1-6 作者:中共黄山市委党校第33期青干班第3课题组省委、省政府决定从2013年起,在全省全面推行美好乡村建设。根据......

    加快发展提升我市块状经济的调研报告

    加快发展提升我市块状经济的调研报告 “>加快发展提升我市块状经济的调研报告2007-12-14 22:44:20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加快发展提升我市块状经济的调研报告加快发展提升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