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实施细则大全

时间:2019-05-14 16:40: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强中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实施细则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强中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实施细则大全》。

第一篇:加强中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实施细则大全

老凹坝乡中心学校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

实 施 细 则

为了深入推进中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工作,促进学校课堂教学改革顺利进行,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根据纳教字【2012】208号文件精神,决定在各小学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充分认识培养中小学生学习习惯的重要意义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必要前提。在全面开展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我校深化中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迫切要求;是促进学校课堂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为其终身发展奠基,使其终身受益的基础工程;是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基础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明确学习习惯培养的主要内容

(一)小学生基本学习习惯培养内容和要求

1、预习习惯 预习课本,收集资料,找出重点,难点及疑难问题,完成预习任务。低年级学生在老师引导下逐步培养预习习惯。

2、听课习惯 上课前做好准备工作;上课时,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遵守纪律,情绪饱满,精力集中,专心听讲,记好笔记;积极参与合作学习,善于质疑,积极思考﹑探究﹑发言,注重培养自学能力。

3、书写习惯 书写时注意保护好视力,握笔﹑书写姿势正确;坚持每天练字10—20分钟,积极参加书写展示评比活动;平时各科作业书写规范,字迹工整。

4、读书习惯 合理安排读书篇目,设立班级图书角,利用借阅室,多媒体等资源,倡导学生坚持阅读;每天阅读课外读物累计不少于30分钟,注重知识的积累,会记读书笔记;开展课内课外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培养朗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记忆习惯 坚持诵记名言警句,名篇名段或诗歌等,每周有新收获;对当天学习的课堂内容及时复习巩固,深刻理解,准确记忆。

6、做作业习惯 认真独立完成作业,按时交作业;格式正确,书写规范,作业整洁;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认真思考寻找解决的方法;对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要及时改正并进行针对性练习;有选择有效果地整理错题集。

7、语言表达能力 讲普通话;练习说完整的话,口齿清楚,声音洪亮,仪态端庄;养成认真倾听﹑勤思﹑能评价的习惯;虚心听取同学的发言,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谈话,不讥笑别人的错误;敢于提出质疑,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8、记日记习惯 三年级以上学生坚持每周记2篇以上的日记;留心周围事物,关心时事新闻等,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及时记录自己的见闻和生活感悟,日记格式正确,培养观察﹑表达﹑思考能力。

9、参加兴趣活动的习惯 依据个人兴趣及特长,积极参加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兴趣爱好,发展潜能,张扬个性,提高学生素质。

10、制定计划的习惯 学会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制定学习计划。

(二)中学生基本学习习惯培养内容及要求

1、预习习惯 适应“先学后讲,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学会预习课本,收集资料,完成预习任务,理清知识体系和听课条理,明确重点﹑难点及疑难问题,注重培养自学能力,清除学习障碍。

2、听课习惯 认真听课,精力集中,做好笔记。注重培养自学能力,参与合作学习,积极开展研讨活动,善于质疑,积极思考探究,举手发言,互相帮助,互助交流,共同提高。

3、书写习惯 坚持每天练字10分钟,养成良好书写习惯,书写姿势正确,积极参加书写展示评比活动;平时各科作业书写规范,字迹工

整。

4、读书习惯 合理安排读书篇目,设立班级图书角,利用借阅室﹑多媒体等资源,倡导学生坚持阅读;每天阅读课外读物累计不少于30分钟,注重知识的积累,会记读书笔记;开展课内课外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培养朗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记忆习惯 坚持诵记名言警句,名篇名段或诗歌等,每周有新收获;对当天学习的课堂内容及时复习巩固,深刻理解,准确记忆。

6、做作业习惯 认真独立完成作业,按时交作业;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仔细审题,书写规范,格式正确;有选择有效果地整理错题集,学会自己查找筛选资料,及时查漏补缺。

7、语言表达能力 讲普通话;练习在大众场合讲话,声音响亮,语言清晰;养成认真倾听﹑善于交流的习惯;虚心听取同学的发言,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学习交谈礼仪;敢于提出质疑,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倡导开展一分钟演讲活动。

8、记日记习惯 坚持每周记2--3篇日记;留心周围事物,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及时记录自己的见闻和生活感悟,日记有一定的思想性。

9、参加实践活动的习惯 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及学科相关实践活动或兴趣小组活动,积累课外知识提升综合能力;学会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0、制定计划的习惯 有计划地安排学习任务,会制定阶段目标和学习计划。

11、复习的习惯 及时复习学习的内容,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12、质疑探究的习惯 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形成善于质疑,主动探究的习惯。

三、强化措施,扎实开展学习习惯培养工作

一是发挥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渠道作用。将学生学习习惯培养与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紧密结合,全面推进。积极贯彻全县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

案的要求,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构建自主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学推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在小学实施以学定教有效教学策略,打造快乐课堂。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是发挥教师示范引导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首先要树立榜样。教师要养成良好的工作学习习惯,时时、处处、事事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科任教师要遵循学生发育规律和认知心理特点,结合学科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学习习惯培养工作。

三是发挥活动的载体育人功能。各小学要开展健康有益的主题活动,做到一校一特色,一校一精品,强化学习习惯养成工作,建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开展优秀作业、日记评选、读书笔记展、读书知识竞赛、国学经典诵读、征文、故事会、辩论、朗诵、手抄报比赛、书画作品观摩展览等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是发挥学生的自主管理作用。学习习惯培养工作要倡导学生自主管理,培养科学民主合作精神。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如各项学习习惯的培养督查实行班干部轮流担任制,让每个学生参与学习习惯养成工作的管理督查中来;每人承包学习习惯一个方面一个细项的示范和检查监督。引导学生善于与他人合作,改正坏习惯,培养良好习惯,理解尊重他人,愿意与同伴交流与分享,保持良好的竞争心态,养成互助合作的学习品质,实现学习习惯培养的自主管理。

五是重视学困生学习习惯的转化和培养。做好学困生的转化,要从学习习惯培养方面进行探索实践。要建立兴趣小组,吸收学困生参与,培养、发挥其特长,树立学习的信心;要组织开展学困生自我服务比赛,引导反思总结,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从小处开始培养好习惯,克服不守纪律、没时间观念、磨蹭等毛病;要通过合作互助,引导班集体关心帮助学困生,让学困生乐于参加学习实践活动,逐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

惯,促进转化。

六是加强家校社会联系,构建全方位教育网络。建立家校联系制度,通过家长委员会、家校联系卡、学校开放日、家访等形式同学生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实现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和协调,让学生把在学校训练和培养的好习惯带回家,使之能够得到督促与强化;建立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挖掘并整合、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积极开展学校与社区和谐相处、互动共建的精神文明活动,营造良好的社区育人环境。

四、加强领导,建立和完善学习习惯培养工作管理机制

各校要切实加强对学习习惯培养工作的组织和领导。要营造氛围,宣传造势,逐层召开专题会议,统一安排部署,精心组织策划,广泛发动师生参与,做好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工作。要建立指导督办机制,结合学校、年级、学科特点,制定具体详细的学习习惯培养方案,明确重点,细化内容,开展有针对性、操作性、创造性、实效性的训导活动;建立学生自主管理机制,采用科学民主的方式进行管理,针对学生的不良习惯予以教育和引导;建立激励表彰机制,通过日评比、周评比、月评比、学期评比、年度评比,树立榜样,带动全体师生加强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训练;建立交流机制,对学习习惯培养工作进行探索创新,研究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培养途径和方法,破解学习习惯培养中的难题,及时总结交流各学校培养学习习惯的经验和作法,巩固学习习惯培养成果,促进这项工作不断系统化、规范化;建立检查、评价机制,各小学要研究制定学习习惯工作量化评价细则,每学期对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工作组织一次全面检查评估。

老凹坝乡中心学校 二〇一二年四月一日

第二篇:大学毕业论文:家庭教育中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家庭教育中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 校:

专 业:小学教育姓 名:完成日期:

目 录

摘要„„„„„„„„„„„„„„„„„„„„„„„„„„„2 关键词„„„„„„„„„„„„„„„„„„„„„„„„„„2

一、优化家庭环境,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做人习惯 „„„„„„4

(一)父母作榜样,培养小学生诚信的习惯 „„„„„„„„„4

(二)净化周围环境,培养小学生的礼仪习惯 „„„„„„„„4

二、优化家庭语言环境,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 „„„„„6

三、优化家庭人际环境,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6

四、改善家庭心理环境,培养孩子良好品质 „„„„„„„„„8

五、创造家庭学习环境,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8

六、家庭教育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10

(一)转变观念,适度放手,让孩子树立自主学习的观念„„„„11

(二)遵循规律,注重方法,促使孩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13

(三)贴近生活,学以致用,在实践中让孩子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14

七、家庭教育对其他学习习惯的培养„„„„„„„„„„„„„17

(一)抓好孩子有意注意习惯的培养„„„„„„„„„„„„„17

(二)培养孩子在学习中勤于思考、敢于攻破难关的习惯„„„„17

(三)培养孩子养成预习习惯„„„„„„„„„„„„„„„„19

(四)注重孩子独立完成家庭作业及认真检查的习惯„„„„„„19

八、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八条建议„„„„„„„„20 参考文献„„„„„„„„„„„„„„„„„„„„„„„„23 家庭教育中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摘要】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人的一生整个学习生活最重要的基础,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习过程的质量和成效。正因为如此,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教师和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我们知道,学生学习习惯的形成是学校和家庭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学校和家庭教育,学生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因此,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促成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并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意义重大。在我的调查中发现,家庭教育的优劣对于孩子而言起着重大的作用,如何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开展有效的家庭教育,促进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我从优化家庭环境,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做人习惯;优化家庭语言环境,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优化家庭人际环境,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改善家庭心理环境,培养孩子良好品质;创造家庭学习环境,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庭教育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家庭教育对其他学习习惯的培养;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八条建议,这八个方面进行阐述。【关键词】家庭教育 培养

家庭环境

学习习惯

自主学习

家庭环境对小学生来说,意味着他们成长的摇篮。家庭的环境气氛对孩子来说是最为接近,联系最为紧密,具有感性的生活环境。因 为孩子在与其家庭成员的亲密交往中,模仿着他们的言行,而父母又是最先给他们树立操行的榜样,他们在父母的帮助下认识周围的世界,并模仿用在自己的言行中。所以说家庭环境造就着孩子的素养,培养着他们的各种习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逐渐长大的孩子,对家的体验日趋深刻,对父母的态度也越来越敏感,父母的言行举止,甚至表情、眼神都能使孩子感到父母的态度是挚爱、赞许、欣赏还是冷漠、贬损、厌烦,对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有着重大影响。

在对我以前上过的小学进行调查研究时,我发现小学生家庭环境的好坏与小学生习惯的养成有着密切的关系。调查结果表明:有着良好家庭环境的小学生,他们在生活学习上表现出自尊、自立,对同学及身边的人热情友好,能接受批评,经受压力,有独立处事的能力,有着良好的习惯;有着不良家庭环境的小学生,他们在生活学习上表现出暴戾、横蛮、撒谎、逆反心理强、自私、任性、放肆、易发脾气、好夸口、富于攻击、冷酷,常常会有情绪不安,反复无常,容易触怒,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不爱学习,懒惰的坏习惯。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想法很简单,因为他们正处于成长的起步阶段,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家长作为孩子的引路人,有没有把握好孩子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促进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呢?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的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可见如果忽略了良好习惯的培养,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而家庭环境与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何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优化家庭环境,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做人习惯。

(一)父母作榜样,培养小学生诚信的习惯。

教育孩子要诚信,父母自己首先要诚信。以诚信培养诚信,其道理是不言自明的。

“人无信不立”,为了培养孩子的诚信习惯,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对待孩子一定要诚信,不在说话不算话。要纠正孩子的不守信用,家长首先要言行一致。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很容易受到某种暗示。如果父母言行不一,不履行承诺,孩子就会受到暗示,跟着模仿。例如,父母如果答应了孩子星期天带他到公园去玩,就一定要去。如果临时有事,也要先考虑事情重不重要,若不重要,就坚守诺言;如果事情确实比较重要,一定要向孩子说明情况,并争取以后补上去公园的活动。而且,应该尽量避免这种推迟或失约的事情发生,这样才能取信于孩子。

诚信是人的立身之本,父母应该加强对孩子进行诚信品质的教育,从小就教育孩子守作用、负责任。告诉孩子,一个言而无信的人,是没有人愿意和他合作的。

(二)净化周围环境,培养小学生的礼仪习惯。

一个有教养的孩子必须有良好的文明礼仪,这样的孩子比较受人欢迎,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被众人接纳的程度高”。

孩子不文明的语言一般来源于周围的环境,要想让孩子成为一处文明礼貌的人,一定要净化孩子周围的语言环境。

父母要注意提高自身的修养,使用文明的语言,在家庭中不要讲粗话、脏话,家人之间多使用礼貌用语,说话要和气。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孩子的语言、举止就在不知不觉中文明了,和气了。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我们的孩子,每天在家里看到的是大人们喷云吐雾的烟气,嗅到的是醉熏熏的酒气,听到的是吵吵骂骂、玩牌“搓麻”的吼叫声、大人们满口脏言秽语、瞧黄片、看黄书„„那么,我们孩子那天真无邪、稚嫩纯净的心灵深处将会打上些什么货色的烙印呢?

因此,在家庭环境这一重要平台上家庭的实物环境对于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般说来,整洁有条理的环境会给人以美感,它不仅使孩子感觉心情愉悦,同时还有利于他们从小养成文明的举止与良好的生活习惯。相反,污浊杂乱的环境,不仅会使孩子心情烦躁、抑郁,而且也容易养成松懈、懒惰的不良习惯。

家庭环境整洁与否,通过潜移默化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父母应当充分注意室内环境的整洁,东西也应摆放得井井有条,作为父母要力争做到洁身净室,平时注意室内外卫生,经常打扫地面,擦洗桌凳、用具等,保持家庭内外的整洁、美观,同时父母连同孩子都要讲究穿着整洁、仪表大方,并让孩子定时有规律地睡眠。这对孩子的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形成大有好处。应当看到,家庭实物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并不起决定作用,但也确有不可轻视的影响,因此,父母在营建自己的家庭实物环境时,在考虑自己的爱好与需要的同时,也应考虑是否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二、优化家庭语言环境,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

孩子不文明的语言一般都来源于周围的环境,要想让孩子成为一个文明礼貌的人,一定要净化孩子周围的语言环境。应该讲,一天24小时里,其中约有2/3的时间孩子都在家庭这个重要环境里生活。所以笔者认为:家庭这块重要的教育阵地,必须让健康,文明的东西牢牢地占领住;否则,学校再好,教师再高,也很难抵御来自社会上方方面面的污泥浊水的玷污与冲击。因为家庭阵地这道关键性的育人的防线一旦出现“管涌”,其他的教育的防守“大堤”就很难坚守住,后果不堪设想。

试想,人类的文明,是靠一代又一代人创造、继承,延续和发展下来的。因此,注意培养儿童的文明素质是社会主义精?

三、优化家庭人际环境,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人际环境是家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家庭人际环境应该是民主的、和谐的,其环境特点自然也就是宽松的、祥和的。家庭环境中良好的人际环境主要有如下特征:(1)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尊重。家庭中的成员无论辈分、年龄、经历上有多么大的差异,他们在人格上都是相同的,没有尊卑贵贱之分,应该彼此尊重、相敬如宾。尤其是做家长的,不能把孩子当“孩子”看,动辄打骂,侮辱孩子的人格,刺伤孩子的自尊心。(2)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关心、帮助。家 庭中的各个成员同吃一锅饭,同顶一个屋盖,朝夕相处,耳鬓厮摩,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父母应该对孩子倾注一腔深挚的舔犊之情,要时时把孩子的生活、学习、思想诸方面情况放在心上,经常给他们以及时的帮助,使他们能够健康地成长。做孩子的,也要像羊羔跪乳、乌鸦反哺那样,尽自己所能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有这样一首幼儿歌曲:“我的好妈妈,下班回到家,劳动了一天多么辛苦啊,妈妈快坐下,让我亲亲你吧,请喝一杯茶,让我亲亲你吧,我的好妈妈。”这首歌曲形象地表达了孩子对家长的由衷的挚爱。(3)家庭成员之间由于教养和阅历不同,可能在性格上有较大差异,对问题的认识和处理方式也会有各自的特点,在家庭中难免发生龃龉和摩擦。这种现象的存在应该说是正常的,关键看家庭成员怎样处理和解决这类问题。每个家庭成员都应从维护家庭团结、共创美好生活的根本利益出发,互相理解、谅解,求同存异,平心静气地解决分歧,而不是互相指责、抱怨,造成家庭人际关系的紧张、对立。家庭人际环境对小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因家庭人际环境不良,常常致使生长于其中的孩子心理有问题、人格有缺陷,因此而走上了邪路的孩子并不鲜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把学会共同生活作为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对人们是很有警策意义的。孩子终究是要走上社会的,要与其他人交往、共事的。能否处理好周围的人际关系,对他们事业的成功与否意义重大。

有了温馨、和谐、亲切的家庭人际环境,父母爱护子女,对孩子尊重信任,不板面孔,不随意呵斥、打骂,以平等的、民主的、朋友 式的态度与孩子相处,孩子自然就形成和睦互助、敬老爱幼、谦让有礼、积极上进、努力学习、诚实守信、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四、改善家庭心理环境,培养孩子良好品质。

孩子生下来以后,做父母的就要围绕怎样使孩子长大成人的问题进行教育。并注意对孩子养成良好的品德教育。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将日常行为规范逐条编成小故事不断讲给他听,并耐心督促、引导孩子按条例去做,根据孩子的认识水平,还可经常讲一些古今中外爱国人士的故事以及小英雄雨来、王二小、赖宁等;根据孩子的接受能力,帮他选择一些有教育意义的电视、录像,并选择地订阅各类读物,这样会对孩子的心理起良好的积极作用。

对数十名8-15岁沉湎电子游戏儿童的研究发现,说明他们的家庭心理环境有别于正常儿童的家庭环境。这些儿童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支持和帮助比较差,不能合理安排家庭活动,不能使用家规和程序来安排好家庭生活。沉湎电子游戏的儿童心理、行为变化和其家庭环境的特点是相互作用、影响的,其某些家庭环境因素也可能是儿童沉迷电子游戏的原发和促动因素之一。因此,积极安排好家庭活动,明确家庭成员的责任义务,减少家庭成员之间不必要的相互攻击、否认和相互干涉,注意消除儿童的负性情绪,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营造完美、舒适、健康的家庭心理环境,对儿童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

五、创造家庭学习环境,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研究表明,出色的孩子都来自有着浓厚学习氛围的家庭。正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不读书的家庭,就是精神上残缺的家庭。”

21世纪的到来要求父母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技能,适应由高新科技不断应用带来的知识更新。它还要求对孩子成长起言传身教作用的父母必须懂得现代家庭教育的有关知识和技能,转变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式。一方面,家长为了促进孩子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自身起到表率作用;另一方面,虚心地向孩子学习。

由于现代家庭环境不仅是家庭成员生活的地方,也是学习的环境。随着现代传媒走进家庭,家庭成了信息接收终端;无论大人孩子,闲暇时间大大增多。为此,有必要对家庭功能进行重组,使之成为学习型家庭。

让孩子热爱书、爱读书,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求知的欲望和良好的学习品质。做父母的可帮孩子订阅各类儿童读物,孩子看不懂的就讲给他听。书中不少有趣的内容会深深地吸引孩子。还应注意结合孩子的兴趣,适时地辅导他画一些简笔画,教孩子唱歌、跳舞等,以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正如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一个人的好习惯就像在银行里存了一大笔款,它的利息将使人终生受益”。而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表现在学习方式、学习方法上,对于小学生来说,家庭环境因素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你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你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你播种一种性格,就会 收获一种命运。可以说,习惯对于孩子的生活、学习以至事业上的成功都至关重要。我国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说过:“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事实上,习惯是一种惯性,也是一种能量的储蓄,只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发挥出巨大的潜能。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终身的幸福,每一个父母都需要高度重视孩子的习惯培养。常言道:“环境塑造人,环境改变人”。父母们应充分利用家庭环境这一重要平台,努力营造温馨、和谐、积极、健康文明的家庭环境,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几乎成为所有家长关注的问题,他们也都带着许多美好的愿望在努力地培养和教育着孩子。但是,让人感到遗憾的是,有的家庭教育方法却收效甚微,甚至起到了相反的作用,致使一朵朵本该绽放的花蕾却因为错误的培育方法而枯萎了。当他们面对那些跨入高等学府的学子们,个个赞叹不已,同时也都很想知道这些优秀?

六、家庭教育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我们说21世纪是一个崇尚能力的社会,一个孩子的成才与否,学校教育固然重要,但也决不能忽视家庭教育相应作用。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往往是最根本、最持久的,甚至能够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成长轨迹。也就是说、一个成功者的背后,必定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背景。因此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家长要引领孩子确立自主学习的意识,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愿望,进而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让他们的学习从依赖逐渐走向独立,从小进行“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创造”等方面的意识和愿望的培养,才能帮助孩子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中有自己的立足和发展之地。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指在学习上主动而不是被动;自觉而不是盲目;自立而不是依赖;对自己有目标、有要求、有计划、有反思、有总结,而不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对自己不负责任。让他们在自我设计、自我创造、自我超越的过程中 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愉悦,进而激发他们产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主性,为自觉学习打下强有力的基石。

(一)、转变观念,适度放手,让孩子树立自主学习的观念

1、家长是孩子的启蒙之师,终生之友。要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家长首先要实现观念上的自我变革,为孩子自主学习提供观念支撑,这是孩子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保证。因此,要想培养好自己的孩子,家长首先要注重自我学习,提高认识,着眼现在,放眼未来。因为,你的行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言传身教的效果会更显著。

现今许多报刊杂志上的信息反映:不少大学校园周围存在着“餐馆茶座、网吧游戏厅和家长陪读租房”的三多现象。这说明了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现在的许多家长省吃俭用,没有适度地让孩子滥花零钱,从小就养成了好逸恶劳、吃喝玩乐、给同学过生日、拉帮结派、聚众餐饮等挥霍无度的不良习气。二是家长缺乏正确地教育方法,没有抓住孩子的年龄、心理及个性特点,恰如其分地引导和进行养成教育。三是家长过分地溺爱和娇宠,从头到脚包办代替,使他们过惯了家庭“小皇帝”的生活,而严重缺乏独立自主生活的能力。这些严峻 的事实告诫我们,他们之所以能够以如此“高分”进入高等学府,实际上是在父母的监督鞭策,劝哄陪读之下实现的,可以说父母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只注重分数,而忽略了孩子思想、能力和良好习惯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2、有位教育家说过:“做父母的最好只有一只手”。意思就是说父母对孩子不要包办的太多,要放开一只手,给孩子自由活动的空间,也就是说,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不能全部包办代替,也不能完全放开,放任自流。在许多问题上,家长要正确引导孩子自己积极主动地去解决,增长他们的信心,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样长久坚持下去,既能提高孩子的能力,又能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

3、小学阶段正是确立自主学习的意识、激发自主学习的愿望、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的关键阶段,家庭要通过各种途径为孩子创设形式多样的学习实践活动,让他们在自我设计、自我创造的过程中激发出自主学习的愿望,增强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对外部知识、经验的理解和认同乃至吸收等转化为内在的活动,从而达到有效性的学习,使孩子们一步步走向成功。[案例]1:第十七届全国青少年创新大赛科学幻想绘画,江苏赛区一等奖、全国二等奖获得者冯裕,从小就深受书香家庭的熏陶,为他创造了成功地机遇。他的父母都是下岗工人,但他们为了孩子的成长,省吃俭用为孩子购买科普及学习方面的书籍,对孩子的学习环境进行了精心设计。当你走进孩子的小房间,就能嗅到一股与众不同的书香味。房间里除了书橱、文房四宝和手工制作的工具外,还把小冯裕的书法、绘画、作文作品及获得的各种全 国、省、市、县的奖状和证书张贴在醒目之处作为装饰等等,他们把孩子的房间营造成学习知识的乐土,展示才能的窗口,精神文明的摇篮。另外,自从孩子跨入小学的大门,几乎每个晚上一家三口都会聚在一起看书学习,一起探讨作业中的疑难问题,一起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一起分享学习上成功的快乐。他们家最大的特点就是父母经常喜欢听儿子讲科学幻想故事,而且像小学生一样听得津津有味,他们越是这样,小冯裕就越是讲得绘声绘色。在这个家庭中,孩子是学习的小主人,父母成了孩子学习中的伙伴,生活中的知心朋友,成长中的精神支柱。他们时常为儿子的成功引以为荣,对儿子取得的成绩充满赞赏。

(二)、遵循规律,注重方法,促使孩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1、谈到自主性学习习惯,当前小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一是上课精力不集中,爱做小动作,脑子爱开小差;二是对所学的知识不能做到课前预习;三是不能在复习的基础上做作业,有时不能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甚至作业质量不高;四是不能及时地进行复习巩固。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关。小学阶段的孩子由于年龄较小,自我约束和控制的能力较差,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往往会引起注意力不集中,反复性较大。根据实验调查表明小学生注意持续时间在20分钟左右,他们的有意记忆虽然在增强,但无意记忆仍占一定的优势,情绪和兴趣很容易受不良行为的影响。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必须要遵循儿童的年龄特征和教育规律,注 13 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把培养孩子自主性学习习惯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

2、孩子的可塑性很大,比较容易养成良好的习惯,也极易形成坏习惯。有的家长对孩子过于迁就、姑息、放纵,使孩子任性、自私、懒惰、依赖成性;有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而采取的教育方法不当,有的采取物质刺激,有的用言语要挟吓唬;有的只看重考试成绩,而忽略了? “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可见,在儿童时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对孩子当前的学习有用,而且也是完成学习的需要,既能开发孩子的智力,又能促进孩子成才,定将会终生受益。因此,家长应当坚持不懈地在培养孩子良好的自主性学习习惯上多下功夫,在孩子的有意注意、善于思考、做好预习和复习、独立完成家庭作业和认真检查等方面进行良好的自主性学习习惯的培养。

(三)、贴近生活,学以致用,在实践中让孩子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

陶行知先生强调“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认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他主张“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陶行知先生的这些教育观点,就是打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使社会成为一所新型的“大学校”,也就是说教育必须与变化着的生活密切联 14 系,教育必须贴近生活,重视实践,真正达到“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真谛。

当前,应试教育观念仍在绝大部分家长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只是强硬地把孩子埋在书本里,只注重分数的高低,而严重忽视了孩子良好习惯、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知识信息,孩子的社会实践活动,打破了课堂教学的封闭状态,让学生置身于一种开放、动态、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将知识与经验、理论与实践、学校与家庭和社区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丰富、自由的自然体验、社会体验、文化体验、劳动体验等实践活动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知识融汇贯穿,体验学以致用的价值。

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还能增强自主学习的信心,同时又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应用知识的能力。为此,以下做法值得借鉴。

1、支持孩子担任小家长

让孩子在家庭中担当小家长职务,参与家庭政务,可以从他们被人爱、被人管的角色转变为去爱人、去管人、去理财。在孩子主持家务期间,家长要不失时机地进行耐心指点,要听取和服从小家长的安排,但不要摆出长者的气派,扼杀孩子的热情。孩子在从事家庭管理和繁重家务劳动中,就会感知父母一边工作,一边操持家务的辛苦,从而获得为他人服务的责任感和体验奉献的乐趣。

2、聘请孩子做家庭小老师

在学校,学生出于对教师的尊敬,他们走出校门,在家或几个小朋友在一起玩耍时,就会产生一种想充当小老师的欲望。这时,能被爸妈聘为家庭小老师,来辅导父母和兄弟姐妹的学习,一定会异常兴奋,高兴无比。这样,就会促使他们把老师讲的知识不仅理解,而且还要学会传授。他们也要像老师那样教“学生”读书,写字,计算习题等。这就使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自动地将知识内化为能力的过程,不仅提高了孩子的学习层次,而且更有助于他们自主性学习习惯的培养,同时还与家长在平等中达到了相互学习和沟通的目的,以此来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3、鼓励孩子成为小巧手

实践活动与课本知识是相辅相成的,许多书本的知识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加以巩固和掌握,而且会更扎实、更灵活,记忆会更长久。有时还可能会在实践中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目前,有少数家长就非常重视孩子的动手能力,他们教育孩子学习要踏实,玩耍有创意。他们经常为孩子买一些拼装玩具或一些简单玩具的零部件,鼓动孩子在学习之余动手进行组装,对现有的玩具进行拆卸等,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培养他们浓厚的兴趣。孩子在这样拆拆装装的过程中,不仅不会影响学习,而且还会学到了书本上无法学到的知识,从而提高孩子创造发明的意识和创新的潜能,最终走向成功。

如此贴近生活的实例,不仅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孩子真正感悟到无处不学问,无处不有师的道理所在。

如果说学校教育氛围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主导方面的话,那么家庭教育环境则是养成学生学习习惯的基础方面。有人可能认为,学生学习习惯主要靠学校、靠老师,家长对孩子的影响不大,因为学生一天的主要活动时间在学校。其实,这种看法是很不科学的。应该说,在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上,学校和老师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的确很重要,但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从小学生的心理依赖、行为方式的定型等方面来说,家庭和家长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七、家庭教育对其他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抓好孩子有意注意习惯的培养

有意注意是指儿童主动的、选择性的注意。孩子的有意注意持续时间较短,极易受外界干扰而改变自己的注意。因此在孩子做功课时,应该给他们创设一个安静的环境,让孩子尽可能地抓紧时间完成作业。家长首先要科学合理地帮助孩子安排作息时间,注意劳逸结合,切记不能让孩子“连续作战”,这样并不会出现好的效果。其次要进行必要的意志教育和训练。第三要引导孩子脑、眼、口、手并用,让孩子的多种感官都要参与学习,同时投入学习。

(二)培养孩子在学习中勤于思考、敢于攻破难关的习惯 勤于思考、敢于攻破难关是学习知识、理解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在学习中,有的孩子缺乏毅力,自控能力较差,一旦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往往不肯动脑思考,就遇难而退,或转向父母寻求答案。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千万不要代替孩子解答难题,而是要以坚定的眼神鼓励孩子动脑思考,用热情的话语激励孩子敢于攻克困难。此时家长任何一种亲切和信任的目光,一句热情而富有鼓励的话,都可以使孩子产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力量。在辅导孩子学习时,不能只对一题一文进行辅导,最重要的是教育孩子学会用脑,帮助孩子克服内部或外部的困难和障碍。要使他们明白,一个人在前进的路上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或多或少都会碰到许多困难和挫折。这时家长可以通过一些中外名人克服困难的故事,使孩子明确“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激励他们应以坚强的意志,拼搏的精神战胜困难。

另外,家长还要培养孩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鼓励孩子要善于发问,并对孩子提出的问题认真加以解答。回答时力求语言表达要准确,并讲清问题的前因后果。同时鼓励孩子在思考问题时要有理有据,要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孩子有不懂的地方,家长要鼓励孩子找出不懂的原因,然后积极启发他们,和他们一起研究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他们动脑思考。对于孩子提出的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家长切不可去埋怨孩子,更不能加以斥责,家长也不能因为家务繁重和工作繁忙为借口,或解答不上来就敷衍搪塞,这些都是不应有的态度,不利于孩子善于思考问题习惯的培养。

(三)培养孩子养成预习习惯

预习新课是学生学习的前奏,也是培养孩子学习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一种方法。复习旧知是可以帮助孩子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当前,小学生还没有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新课上完后,学生才知道学习了什么,这样无准备的学习,是不可能取得最佳效果的。预习好比火力侦察,能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重、难点在哪里,带着疑问上课。所以,家长要经常在家教育孩子按时做好预习和复习。指导孩子在预习时,对于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要动手查阅字典,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要在课本上标出记号,以便在上课时认真听讲加以解决或向老师请教;在复习时家长要帮助孩子将所学知识进行归类整理,抓住重点,有计划地进行复习,遇到不懂得问题要问,直至理解掌握为止,使所学知识得以反复巩固而保持长期的记忆。

(四)注重孩子独立完成家庭作业及认真检查的习惯

家长平时要重视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帮助孩子在家有计划的学习,诱导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集中精力认真做好知识的预习和复习,并完成当天的家庭作业等。这样做可以让孩子形成一种时间定向,从而养成届时就能去主动学习的习惯。为此,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舒适学习环境,使孩子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对孩子在学习中出现的与学习无关的动作和言语,家长要及时予以提醒和纠正,以防养成精力分散,做事心不在焉的坏习惯。教育他们在 规定的时间内精力专注,高效率地完成任务,帮助孩子学会控制干扰,提高他们高度的专注能力。孩子在做作业时,有的只顾赶进度,很少顾及到一些细节问题。作业中常常出现差错,不是写了错别字,就是看错运算符号或少做了习题等。做完作业后,家长最好教会孩子检查的方法,并要求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从细微处反复检查,如看看是否漏题、漏答、漏单位等,从而养成细心检查作业的习惯,提高孩子自我评价的能力,增强他们责任心。

八、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八条建议

你得让孩子自己去学,怎么激发呢?我介绍八条建议:

第一条建议,不断表扬孩子在学习上的进步。哪怕这个进步特别微小,比如上回他考倒数第三,这次他考倒数第四,这也是进步,这也得表扬。再比如上次他考60分,这回也考60分,但这一次他因为马虎扣的分比上回少3分,这也是进步,也要表扬。这对孩子来讲太重要了,鼓励孩子要具体,这样他才能有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条建议,与孩子订立短期的、孩子有能力达到的目标。家长不要动不动就说:这学期咱们努力,原来你考第20名,这回咱争取考前五名,前五名咱们就怎么着。这话没用,为什么?因为,第一,孩子的努力时间太长,孩子没那么大常性。第二,考不考前五名还取决于别人,这不是他能够做到的。所以要订短期的、孩子有能力达到的目标。比如孩子马虎,你就可以给他定一个目标,先以一周为限,两个人签一个协议:这一周如果你的作业没有因为马虎出现错误,那么你本来每周上网两小时,现在多给你半小时。其实孩子的思维很简 单,他为了这半小时,一定就尽量不马虎了,这回他就不错了。这样训练一周,再一周,有三周的时间,他马虎的毛病一定就改了。再比如孩子拖拉,一做作业就做三小时,你就跟老师沟通一下,看看作业量到底多大。如果老师说不会超过一个小时,那你就从一个小时训练起,你可以承诺孩子,两周时间内只要他在一个小时内完成作业,错误率不能超过多少,你就给他什么奖励家长要承诺,孩子做到,家长就要做到。我主张家长和孩子都签上字,贴在屋里一张,贴在父母房里一张,大家都遵守。这实际上就是让孩子主动去改变自己的过程。他能达到,他获得了,他成功了,他快乐了,下回他还努力。你老说他笨蛋,他就真笨给你看,他就笨了。

第三条建议,鼓励孩子,让他有信心去面对困难。少揪“辫子”,多指出路。

第四条建议,帮助孩子分析纠正失误,切忌劈头盖脸的责难和挖苦。如果孩子这次考差了,你要做的就是帮助他分析:你哪个地方不对?你的问题出在哪儿?而不要说那些完全没用的挖苦话。我记得小时候,我的班主任教数学,他老诬蔑我,还总挖苦我们班另一个同学,我印象特深。他说:“长得倒挺漂亮的,一肚子狗屎。”你想,孩子听了这话,能好好学习吗?挖苦一点用处都没有,你要帮助他分析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第五条建议,切忌过分挑剔和鄙视孩子的各种表现所谓鄙视挑剔,就是贬低人格。很多家长容易犯这毛病,他们的口头禅就是“笨死了你”,这就是贬低人格,这对孩子的伤害很大的。第六条建议,有计划地经常带孩子参观一些博物管、科技管,听一些音乐会,看一些演出。讲历史,讲现实,这会激发孩子对很多问题的兴趣,很多人的成功就在于不经意当中激发了他某一方面的兴趣。

第七条建议,你要有能力具体地直接地帮助孩子解决功课上的困难和问题,但不是替代他做。你要帮助孩子分析清楚他的问题在哪儿,帮助他解决。用这样的方法让孩子情绪振奋,处于一种学习的积极状态,这样才能谈到成绩慢慢变好,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学习成绩上的飞跃。否则真的很麻烦,你也觉得累。孩子也觉得累,孩子整天情绪低落,你也着急。我开玩笑地说:你家里有一个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你算落着了。家里要是有个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家长就急死了。但是家长使用的方法常常不对,不对就一点用都没有。

第八条建议,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意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相互促进。孩子没有良好学习习惯是影响进步的重要原因,而习惯是在生活过程和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与培养起来的,主要靠简单的重复和有意识的练习来实现。

我们都应该明白孩子学习习惯不好,很多方面都能从我们大人身上找到原因。比如,有家长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孩子几乎天天不写家庭作业,有家长不能持之以恒地培养孩子,有家长教育孩子方法不对。家长应多跟学校联系,同老师一起找到适合培养自己孩子的方法,借助老师的力量改变孩子的不良学习行为,尽而提高成绩。不能持之以恒的家长,应该提高认识,和孩子共同完成他的学习任务。

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学阶段主要是养成教育,小学是各种习惯养成的基础时期,低年级更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希望家长重视家庭教育中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从现在做起促进孩子学业进步,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东子《 快乐教育18法》 漓江出版社 2007.5 【2】周弘《教你如何赏识孩子》华语教学出版社 2001.4 【3】孙云晓、邹泓 《好孩子好习惯》 北京出版社 2005.7

【4】孙云晓《习惯决定孩子命运——孙云晓儿童教育12讲》新世纪出版社2004.1

【5】孙云晓、张梅玲 《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当代少年儿童行为习惯研究报告》 北京出版社2004.1

【6】冯娟娟 《重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川教育出版社 1985年01期

第三篇:中小学生美术学习兴趣与习惯的培养

中小学生美术学习兴趣与习惯的培养

李汇洋(北京教育学院崇文分院,中学高级)

课程标准中对于美术课程的特点论述为:

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积累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的经验,发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

美术课程具有实践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运用传统媒介或新媒体来创造作品,发展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涵养人文精神。

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人格。

四个特性的实现,则要着力培养学习美术的兴趣,养成美术学习的习惯。而兴趣和习惯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长期的功课。我们必须研究教学,研究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如何应适合学生接受、符合教学内容和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现代教育的美术教学模式,就是要从培养学生对学习美术兴趣入手,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我们广大学校的教学实践中,往往有这样一种情况,因美术学科具有其他学科所没有的特殊性,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太难,但要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长久保持下去却不容易,它需要广大的美术教师不断付出努力,具备牺牲精神。

经常会听到这样一个反应:现在的学生对于美术学习没有兴趣,不喜欢。

为什么不喜欢呢?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究竟如何呢?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学段都会有不同的变化。我们就各年龄学段的学生对美术(画画)的学习兴趣进行的调查显示,非常喜欢美术(画画)的低年级约占98%,九岁约占65%,十二岁约占20%,十四岁以后约占5%„„这个结果相对客观反映了当前学生学习美术兴趣的一个趋势:年龄越小的喜欢美术的人数越多——“越小越多”;年龄越大的喜欢美术的人数越少——“越大越少”。即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呈不断下降的趋势。

小学低年级

小学中年级

小学高年级

初中

从以上图表中不难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不断下降。究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有这样几个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下面我们来进行分析。

一、影响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几个原因

(一)教师工作态度的影响

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性,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会这样那样影响全体学生。如果教师很有威信的话。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留下痕迹。”因此,教师自身的素质、修养对于学生是无声的教育,影响着学生的每一天的学习,以至于影响学生对人生发展方向的选择。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这个主导要从你的备课、从你的精神面貌、从你的语言语气、行为举止方方面面都能体现出来。首先要认真的研读教材,准备精美的教学范画,制作的精良的ppt演示文稿等教具,从走入教室的第一步开始,就把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展现给学生,一个眼神,一副笑脸,一个动作,都可以给学生带来愉悦的感觉,会调动他的积极地反应。任何一位学生都喜欢轻松愉快地学习,美术学科的人文性质决定了它必须在有情感因素和积极创新的氛围中去学习,所以我们不能把“人的情感”这一重要环境因素剥离于教学活动之外,我们必须重视人际情感环境因素,单一的谈物理方面教学情境是不完全的。学生们学习美术兴趣的高低,很大一部分原因取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所以,对于我们教师而言,学生兴趣取决于我们的教学态度。

我们的美术教师,能够将自己的爱好与自己的职业相结合,这是令多少人羡慕的事情。那么通过你自己的绘画创作,可以把你对美术理论绘画作品的理解和体会,与孩子们分享,他们可以获得最真实的绘画经验,获得更深刻得绘画体验,学生可以少走许多弯路,他们会受益终身。

我认为专家型的教师,学者型的教师应该是我们追求的方向。

(二)孩子身心成长的影响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刚从儿童涂鸦期过渡到概念写实期,他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都还显得幼稚,一般都以个人的想象思维来补充观察认识的不足。他们喜欢直接用鲜艳强烈的色彩,不会在意客观对象的自身色彩变化,自己认为好看就可以;任由想象,在画面中随意添加景物。他们喜欢大胆夸张地表现人物的动作表情,注重情节性,往往由想象出发进行描绘,在简单的画面中蕴涵丰富的故事内容。

他们的自我意识很强,对作品进行客观评价与比较,只要表现欲望能得到充分的就会非常满足。从总体看来,他们往往把绘画当作了活动,兴趣点主要集中于绘画活动过程中,活动本身就是一种自我满足。所以,这一阶段的学习兴趣比较高。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他们信息接收量也在不断的增长,兴趣爱好取向有了多种选择,还有学校规范化的影响,促使其审美观念逐步趋向整齐、规律、写实等半成人化为标准。在绘画画面上,则是稚拙的儿童画特点减弱了,画面上显得拘束呆板。这个阶段学生的绘画技能跟不上知识,手跟不上眼睛,眼、脑、手还不能协调统一。他们想法很多,就是表现不出来。越画不“像”越不想画,越不想画就越不爱画,想的多画的少,就是这个阶段的特点。

在这个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有了很大的提升,对于作品的自我评价、外部比较与评价开始重视,他们的表现欲望往往受到很大的限制,成就感逐渐降低,再加上不积极、不恰当的评价会使他们的自信心、学习积极性受到不同程度的挫伤,如果再不断地重复,致使这个阶段的学习兴趣比以前就有了较大幅度的降低。

到了第四学段的学生,初一虽然还带有一半的儿童性,但到了初二以及初三则随着课业负担的加重,身体的发育情况,注意点就会随着外在因素的影响,转移到社会化的、趋同性的方向上去,还有许多素质教育之外的诱惑。美术知识与技能和自我意识的表达,得不到相应的统一,绝大部分普通学校的学生,就渐渐失去了学习美术的兴趣。

(三)外部环境和评价的影响

对学生作品的评价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是因为这评价关系到审美和价值取向的教育培养的方向,而且还关系到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这一点不论对于刚上小学的孩子,还是对于第四学段的初中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对儿童画和学生作品,不少人缺乏正确的观念与态度。孩子小的时候,如果过于娇惯,盲目夸耀,孩子不能受一点儿委屈;等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不同意见的时候,又不能够耐心的倾听、尊重他们的想法。这些外部环境的影响,都会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

许多教师往往以自我的欣赏标准评价学生的作品——是否按照教师的示范完成作品。画画整洁,笔画清楚,造型具象的受到好评;画面奔放凌乱,用笔自由无拘无束、夸张变形的则是不合规范。简单的评价标准和非积极的评价态度对孩子们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相信长期包围在这类评价中的孩子,就会渐渐地失去思维创作上的自由,唯一的标准,就是老师的评价。自己的想法不能表达,作品得不到肯定,谁还会对美术有兴趣呢?

学生之间的比较,渐渐的也会影响对绘画创作的热情。他会看同班其他学生的绘画作品画得怎样,像不像,一旦画的不如他人就会自我否定,羞于与他人交流,不敢自我表达自己的想法,久而久之,一个班里就只剩寥寥无几的喜欢美术的学生了。其实我们应该认识到,每个孩子如果不受到限制的话,一般都有绘画的意识,都有绘画的能力。而我们的外部环境,没有提供给孩子们更好的条件,使得孩子们能够享受艺术带给他们的享受和快乐。没有给他们炫耀自己的场所和平台。俗话说,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

千姿百态是学生美术作品的特征。但是往往写实具象表现的作品容易被人所接受,而相对带有表现性的作品,例如夸张、抽象、变形的作品,在理解和接受上就会有一定的困难。这与我们接受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有直接的关系。就其作品美的价值来说,也各有千秋。从绘画心理看,写实作品倾向于人们的直觉反应,而表现性作品多倾向于思维反应,其实写实与表现二者并无优劣之分。但是学生的作品往往与年龄同步,到了小学高年级再把圆的物体底部再画成直线,会被说成不认真观察;初中学生再表现性的把人画成正脸歪身子,会被说成太过幼稚。其实绘画作品的意义并不限于画的本身表层的现象,绘画形式的表达寄托了自己的思想和心愿,带有强烈的表现性,样式和特点千姿百态。

所以我们在欣赏和评价学生们的作品时还应该积极听取他们对作品阐述,把是否真实的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每一位学生的作品,引导学生自觉地应用美术知识和技能,自由地挥洒个性,抒发自己的感受,从而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

儿童美术作品是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大画家研究的对象,他们从孩子们的作品中汲取营养,以至于直接影响到自己的画面:毕加索以幼儿般的丰富想象将“立体派”艺术呈献给了世界,树立了学生绘画夸张变形的榜样;马蒂斯用儿童画的造型特点完成了一系列变形绘画杰作,成为我们学习的范本;波洛克用孩子涂鸦般的抽象线条,奠定了表现主义艺术的基础,使我们的“糊涂乱抹”有了依据;卢梭的油画,给我们带回了童年,带回到了大森林;夏加尔飞在天空的新娘,把儿童般的幻想,带到了崇高的境界;国画家关良以儿童画的表现方式完成了一系列的戏剧人物作品,让我们的笔墨游戏更加自由自在。这些大师的绘画作品,无不是以儿童般的真诚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对人类的赞美。

(四)教学过程的影响

教学过程的设置的确是影响学生绘画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对教材必须熟读,加深理解。理解之后要加以再创造。没有重新的设计和理解,课堂教学的过程就不会有改变,就不会有新意。凡是绘画课,大家就一人一张小纸临摹;凡是设计课,就发一些资料照抄或稍加改变,对付完事;凡是欣赏课,大家就看书上的图片,你给读读内容介绍,他给念念背景资料,讲个故事,说说趣事,把欣赏课变成了故事会,有“鉴”没有“赏”,没有自己的理解和评价;课堂上缺少互动和交流,不拓展知识,不组织美术参观等等,要么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过程缺少节奏变化;要么课堂节奏拖沓,教学实践没有明确的要求。重点和难点不清楚,课堂上缺少激情。美术课缺少魅力,就自然没有了影响力。

当然教师的语言组织,语言表达能力也是影响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兴趣获得需要关注的几个方面

(一)在新课程环境下教师应主动转换角色

美术教师要从课堂的主宰者,主动转换为课堂的主导者;从单纯知识的传授者,转换为美术学习的引领者;从学生学习活动的旁观者,转换为学生美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不仅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还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

教师必须要以合作的姿态,放低身段,与学生共同探讨创作的立意、创作的构图、创作的方法和手段等等。以学生的理解去判断作品的思想,使得教师的指导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教师也不是什么都会,什么都懂,要学会倾听,尊重学生的见解和思考,不能以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创意,束缚学生的手脚。

(二)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美术教师的言谈举止、穿着打扮、精神面貌与其他教师一样,那如何使得美术教师对学生的内心感悟起到作用,使得你成为学生的榜样,渴望成为像你一样的人呢?那就需要美术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教学上认真努力,绘画上笔耕不辍,言谈上幽默风趣,举止上大方得体,装束上高雅和谐,面貌上饱满热情,处事上宽容豁达;时时处处体现美术教师的优雅风范,尽显作为美术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学课堂上要像一位长者,像一位朋友,像一位伙伴,有着他们一样的欢喜,一样的悲伤,一样的爱憎,一样的得意忘形,一样的深情惆怅。在学生面前你就是一个真实鲜活的人。用真情去关心和呵护每一位学生,影响每一个学生,使自己成为学生乐于亲近、乐于仿效的榜样,从而使学生由于亲近教师而亲近美术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担负着在知识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尽可能少走弯路的责任。教师应通过自己对绘画艺术的热爱以及自己的绘画创作活动直接影响学生对美术学习的认识理解,理解对一件事情,只要是对的就该如何追求,就该付出多大的努力,身行胜于言教,从而得到学生的信任与尊重。教师自身的绘画实践是对学生学习美术是最好的教育。美术教师的行为习惯会给学生留下效仿的痕迹,会影响很长一段时间。以至于就是应为教师的影响最终学生选择了与教师一样的职业。

所以我们绝不能忽略教师与对学生情感上的交流对于学生进行创造思维活动的感染作用,教师没有对美术教学和美术创作的热情,态度冰冷,学生怎敢积极表达自己?在课堂上,教师也要和学生一样以一个探索者的身份出现,对有些问题,可以回答;有些如果不清楚,可以说:“我们一起来探讨”,应该说教师也不是什么都懂,要留有倾听的余地,与学生共同探讨,岂不是更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长久保持下去。

(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吸引学生

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只有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美术课的教学内容应是丰富、生动而又有趣的。从内容的选择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们必须要创设生动的、有趣的、快乐的、丰富的教学环节,巧妙地使用多种教学手段。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用思考、情感、创造、游戏的光芒来照亮儿童学习,那么对儿童来说是可以成为一件有趣的引人入胜的事情。”美术教师都应该深刻体会到这种教学艺术的真谛。都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教学课堂成为一个思维活跃,敢于表现,大胆创作,无忧无虑的轻松的学习乐园。

书本上的教学内容不一定是学生最感兴趣的知识,教师完全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能够体现教材精神的内容,重新组合,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方法的灵活性选用更是取决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和教师掌握教学技巧的多寡;科学运用的教学形式,更灵活、更实用的组织教学,能够使得教学内容,更加有效地与学生们进行交流,使得知识更加流畅的通过教学过程在学生中传递。

(四)要让学生拥有体验成功的快乐

让学生觉得学好美术并不太难,要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使学生觉得只要经过认真努力就会获得成功,让学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中变得更加努力。因为学生的年龄的不同,根据自身热爱美术的程度不同决定了,他们不可能一样的长时间的关注一件即使经过艰苦努力也不一定能获得成功的事情。课堂作业设置要考虑梯次与程度不同的,太难完成的教学任务、太复杂的教学过程,都有可能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在现有的条件下,学生也不可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一门还普遍被人们不重视的学科,愉快和轻松是美术学科赢得学生喜爱的法宝。

(五)要给学生艺术表现的空间

我们应该允许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允许学生兴趣的不同方向,正视学生中存在的个体差异,承认学生对知识掌握的速度有快有慢,接受知识的能力有强有弱;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来消化和掌握知识,努力创造一个愉快、宽松、充满艺术情趣的学习环境,以赢得学生的喜欢。

美术作品的美是多样性的,我们应以更加宽容的态度,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去欣赏和评判学生的作品。不应有太多的条条框框限制学生的创作思路,使学生不敢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以致作品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与活力。所以,学生的作品不管是夸张、是平淡、是细腻、是粗犷、是热情、是宁静,都要给予积极的评价,进行科学的、合理的、正确的美术批评。对待学生的作品要肯定其具创造性的一面。并且具体提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和不足,与学生交换看法,协商解决的办法,使得学生的作品更加完善。学生就会有兴趣进行再次创造,这样做,同学们就会变得更加大胆、更主动地敢于使用绘画语言表达自己,主动的与他人交流。甚至敢于参与到社会活动之中。教师真诚的与学生交流思想、交换意见,将会把同学们的艺术表现热情培养起来。学生们会觉得美术表现的空间是自由和快乐的。

(六)要鼓励学生挖掘生活素材

鼓励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对日常生活中可利用的材料接触感悟和多次的尝试,从而掌握工具材料的性能及有关的美术技能技巧。充分挖掘和利用学习、生活中的各种有利因素,使学生受到长久而不间断的艺术熏陶,让他们感到学习和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艺术元素无处不在,并逐渐学会自己去感受美、欣赏美。由此产生创造美的欲望,从而接受美术教学。

(七)创造艺术氛围的影响

艺术氛围的形成,对学生的兴趣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学校的走廊、报亭、橱窗、教室墙壁、食堂餐厅等等许多地方,都可以成为美术作品的展览场所。都可以营造一个美的、艺术的氛围,耳闻目染,会对学生产生积极快乐健康的精神影响的。

到美术馆参观、临摹画家的作品,与艺术家进行对话是非常好的学习途径。在那样充满艺术气息的殿堂,聆听的艺术家的教诲既是学习也是享受。学生的这样经历,会使他们的美术学习产生一个质的飞跃。应该说艺术教育是人类的第一需要。在美术馆学习所感受到的艺术氛围,那种美术的崇高精神和艺术的魅力,是任何美术教室所替代不了的。

建构主义理论提倡情景对人接受教学的影响。我们不能仅仅把情景教学局限在教室里,而要将整个校园学区以及社会公共场所,都纳入到教育的情境之中,纳入到教育的范畴,使环境成为潜移默化进行美育的大课堂。

三、要注重学生美术学习,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习惯是由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并变成需要的行动方式。人的某种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它是在长期的培养训练中形成的,而习惯一旦养成,再想改变又很困难。俗话说,习惯成自然,习惯对人的成长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良好的习惯是人获得成功的辅助力量,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英国哲学家、思想家、作家和科学家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他把人的习惯看的人的上帝一样,主宰着人的命运。

《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说:“习惯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从更深刻的意义上讲,习惯是人生之基,而基础水平决定人的发展水平。如果能把“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习惯”作为人生之基不仅有助于今后进一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且也会使他的一生发展受益无穷。从小学就说,培养学习习惯。

因此,美术教育不仅是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更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

(一)在课堂教学中,习惯养成要特别关注如下几个方面:

1,要养成做美术课前准备的习惯。按所学内容要求带齐相应的学习用具、教师可以适当要求用具的摆放。具体实施措施:除了教师在事先提出要求外,要充分发挥课代表的作用,提醒学生将下一课所带用具记录在作业本中备忘。

我们的教师可以在学期末考虑下学期教学计划,就要考虑下学期教学所需的教学学具,列出条目,给出数量,考虑可能。做到兵马未到粮草先行,有备而来。以此养成学生在美术课上带好带齐美术学习用具的习惯。

2.要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美术课要做到宽而不乱、松而不散。采用各种手段,发挥教师的专长,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得学生喜欢上美术课,继而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没有别的东西超过美术的魅力,他就不会在美术课上玩学习用具。整个学习过程就会围绕着中心学习内容进行。久而久之,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也就形成了。

3.在美术学习中练就持之以恒、认真作画的习惯。在美术课上要给予学生正确的认识,一件优秀的美术作品的诞生,是要经过不懈的努力,细致认真的工作才能成功。持之以恒、认真作画的习惯是所有美术绘画取得成功的保证。美术课不仅要强调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对学生的意志品质的养成也有一定的影响。通过美术课的学习,学生们的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精神会得到锻炼提高,学生要持之以恒认真完成作业。

4.重塑美术学习形象,保持良好卫生习惯。以往美术学习会给人一种懒散邋遢的不好印象。例如象保持环境卫生的习惯。班集体的、个人的卫生,都要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注意。特别是学习后,美术学习的废弃材料,要随手放在教师的收纳箱里,课后保持一个好的环境,这体现了学生们的基本素质。绘画过程中,注意不要将颜料涂抹到脸、手上,注意用眼卫生。环境卫生,保持地面、桌上整洁。

(二)习惯养成教育的方法与措施

1.循循善诱多多提醒:教师要时刻提醒学生,发挥小组长的作用。教师的语言要避免絮叨啰嗦,亲切和蔼;对不同的学生,语言语气要有所不同,避免生硬粗暴不耐烦。

2.巧妙诱导反复训练:习惯的培养是不能单靠说教的,要靠严格的训练:训练过程中重要的四个字:严格、反复,采用不同形式变着花样,让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习惯养成。

3.手段多样侧面提醒,自我约束:结合星级评比活动,利用学生自评和互评,讨论在养成某个好习惯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自己的想法及克服困难的心情和养成好习惯的措施。

4.寓教于乐教育活动:活动是载体,是动力。教师随时对学生各种习惯进行检查并作记录,进行评比。并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在不同时间段多渠道、多种形式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活动中学习提高。

第四篇:语文教学中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论文

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明确指出:“教育是什么?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过程中,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有所成”的重要保证,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那么,在小学阶段要让学生养成哪些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我觉得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一、良好的识字和写字习惯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也是一个人文化素养的体现。所以要从小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要教育学生从小就形成这样一种习惯:只要提起笔来,就要端端正正地一笔一画地写,力求做到姿势端正,笔画清晰,结构合理,行款整齐,美观大方。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发现识字策略、识字规律以及适合自己的识字策略,进而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在校园内、在家里、在社区……只要见到汉字,就要自觉地识记。

二、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时常常会遇到一些自己不认识或难以理解的字、词,会影响学生对文章的正确理解,成为阅读或写作上的拦路虎。许多学生遇到困难时,要么跳过去不理睬,结果是囫囵吞枣;要么向别人求助,养成一种依赖心理,不利于学生独立人格的发展。因此读书要养成勤查工具书的习惯,让工具书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最常用的工具书为字典、词典,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

三、倾听、交流的习惯

我们无论在课堂中,还是在与学生的交谈中都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听力,使他们会听。虽然“满堂灌”教学不可取,但培养学生们静静听讲的习惯却是必要的。学生们要想参与课堂讨论或交流,只有静心听取了别人的发言,才可能达到充分理解,进而表达自己的意见,听是与人交流的关键性一步。在学生已有听说能力的基础上,要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包括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以及文明的态度和良好的语言习惯。

四、勤于朗读背诵的习惯

朗读背诵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习的重要策略,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记忆力,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要扎实提高语文素养,非要养成朗读背诵的习惯不可。为此,学校和老师要给学生安排定时、定量的诵读内容,使学生可以卷不离手,曲不离口,日有所读,日有所获,从而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习惯。

五、读书看报的习惯

在信息化时代,阅读将是人们搜集、处理信息最重要的方式之一,会不会阅读将决定一个人向社会获取智慧的能力。要学好语文,光读几册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增加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重视课外阅读,必须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从书中获取丰富的精神养料。我们要不断推选、推荐各种适合学生阅读的书刊,引导学生認真阅读,养成广泛的阅读兴趣。

六、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观察是启迪学生思维的最基本的途径。自然、社会、生活都是语文学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课程资源,要教给学生观察自然、社会、了解现实生活的策略,使学生留心自己的生活,仔细观察周围的人、事和景物,把看到的、听到的随时记下来,这对语文素养的形成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正像老舍先生说过的,“你要仔细观察身旁的老王或老李是什么性格,有哪些特点,随时注意,随时记下来。这样的记录很重要,它能锻炼你的文字表达能力……刮一阵风,你记下来,下一阵雨,你也记下来,因为不知道哪一天,你的作品里需要描写一阵风或一阵雨,你没有这些积累,就写不丰富。这样日积月累肚子里的货就多起来。”

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人生的重要,我们相信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肯定会让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受益匪浅,乃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第五篇: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习惯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习惯》讲座观后感

四年一班 齐琪

今天,我收看了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主讲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习惯》教育专题节目这个讲座的欣赏性和教育性很强,看完之后我体会很深,下面总结一些我的观后感。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习惯》讲座主要讲了三个主题: 一是如何培养孩子的孝心,教育孩子理解父母,尊敬老师,懂得感恩: 二是如何培养孩子的爱心,正确引导在人际交往中的一些技巧;三是如何培养孩子自立、自强、自信以及抵抗挫折的能力。

她在第一个主题中讲到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小孩喜欢在一棵大树下玩,他每天都来,可有一天,小孩愁容满面地对大树说:“你看别的孩子都上学了,每天都有好玩的玩具,可我没有”。大树说:“你把我结的果子摘了去卖,你就有玩具了。”以后,孩子只有秋天才会来大树下。过了几年,小孩成了青年,他对大树说:“别人都有房子了,都有家了,可我没有。”大树说:“你可以把的树枝砍了做房子。”又过了多年,青年成了中年人,他对大树说:“别人都漂洋过海了,可我没有。”大树说:“你可以把我的树干砍了做独木舟。”他把独木舟推进海里走了。渐渐的孩子长出了一根根白发,他来到树桩前,树桩问他:“我已经是一个没有用的树桩了,你也不会理我了吧?”孩子说:“不,我会一直陪你晒太阳,这是我的心愿,一生的心愿。”

这正是父母完成了对孩子一生的成全。在我们的一生中无私而又不求回报的养育着我们。孝为德之本,我们要懂得感恩,要勇敢承担爱与责任。

要想成就别样的人生,就要点亮自信的明灯,对自身的力量怀抱坚定的信念。

看完讲座,我对我的人生有了新的思考,要想成才必先成人!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习惯》讲座观后感

四年一班 于佳乐

今天早上,我和妈妈一起收看了于丹教授主讲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习惯》教育专题节目,感触很深。

于丹老师的讲座主要讲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怎样培养孩子的孝心、爱心、责任心;二是怎样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和坚强勇敢的性格;三是怎样培养孩子抗击压力、面对挫折和防止被骗的能力;四是家长面对孩子叛逆、爱发脾气不听话、不爱学习等问题怎样正确与孩子交流沟通。

通过于丹老师讲的这堂课,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学生最重要的并不是学习,学会做人才是排在第一位的,首先要做一个有孝心,孝敬长辈,尊重老师,关爱他人,对学习对社会有责任心。然后才是学会学习。

而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是学生学习适应性的表现,而且是其终身学习品质的不可或缺的组成。所以,从今天起,我会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持之一恒地“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讲座中提到“如果孩子在平时生活中能和父母建立起良好融洽的关系,那么他便容易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反之则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心里留下阴影。”,这让我意识到和父母之间存在的沟通问题,希望从现在开始,多和父母沟通,注意沟通交流的方式、方法,以便能促进之间的了解,增进感情。

观看完于丹老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习惯》讲座,对自己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我懂得了如何提高自己,希望自己以后成为一个有孝心,有爱心,有责任心,坚强勇敢,积极向上的人!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学习习惯》有感

四年一班

刘浩

今天我收看了于丹老师的讲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学习习惯》,令人折服,使我受益匪浅,也使我明白了许多教育小孩和小孩沟通的很多道理。通过这次的学习,我对心理教育和孩子的学习习惯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对我来说,这次的学习机会意义重大,现在来谈谈我的心得体会,与为人父母的朋友一起学习分享。

一、好习惯要在生活中培养

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 由此可见,生活即教育,父母应该注重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各种良好习惯。同时,父母应当经常在行为、举止和谈吐等方面给儿童一个最好的榜样,讲话时要注意礼貌、举止要文雅。如果能够经常这样以身作则,这种长期熏陶使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最佳的教养,通过日积月累,让儿童的良好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

二、学习习惯的培养:

让孩子养成爱读书的习惯 读书不仅使人变得视野开阔,知识丰富,而且还能使人具有远大的理想,执着的追求。另外还要让孩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很多孩子们往往会有这样的感觉:书读了不少,时间也费了不少,可是读过之后却没留下什么印象;即使当时觉得很有收获,过些日子,印象却又模糊了;等到需要时,想又想不起来,找又很难找到。因此一定要让孩子养成读书动笔的习惯。也就是说读书时一定要拿起笔,边读边想边写。比如,这个字不认识,划下来,查查字典,注上拼音;那个词不理解,划下来,对照上下文,再查查字典,全文读了几遍,划划层次段落,写写段意,进而归纳中心思想;这里写得精彩,画上圈圈,还可以写上“形象”“有趣”等批语;那里读有心得,可以写上几条体会等等,这样,就会使孩子逐步学会并养成动口、动脑、动手的读书习惯。

孩子像一块橡皮泥,你想捏它什么样,它就会成为什么样,孩子像一块璞玉,需要你来雕琢,孩子更像一座宝藏,等待着你去挖掘。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方法多种多样,关键在于找到一个适合孩子的,更重要的是我的持之以恒。

观看已结束,我对心理教育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受益匪浅。我要从心理教育的层面上去教育我的孩子,更多的关注她的心理发展。相信这次培训给予我的东西决不止理论知识,它会有一种延续,影响我的生活,影响我的工作,影响我的人生。为了让我的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会继续认真的学习,并将所学运用到实际家庭教育之中去。

下载加强中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实施细则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强中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实施细则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小学生常见学习习惯及解决方案

    习惯:上课认真与否的习惯(开小差);做作业的计划性与时间(拖拉);主动思考、钻研的习惯(不爱动脑子) 三者关系,上课不认真听甚至没听(听不懂、不感兴趣),到时回家做作业容易难住卡住开始拖......

    自主学习习惯培养

    “自主学习习惯培养”初探“习惯”,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解释为“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做法或社会风尚”。[俄]乌申斯基认为,“经常把人所获得的经......

    学习习惯培养工作总结

    学习习惯培养工作总结 一、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是进行新课改和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

    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习习惯的培养 1.听的习惯。听是学习语言的前提,只有先听到,才会学着说出来。听应该包括学生听原声磁带,听老师上课的英语讲解等,平时鼓励学生多听英语歌曲,看英语原声电影(这个老......

    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材料

    加强学生常规教育 注重学生习惯培养 好习惯使人终生受益,特别是小学生,可塑性强,也正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良好行为习惯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改进德育的重要方面。为此,近年来......

    学生学习习惯培养

    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习惯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但人们通常只把习惯和人的一些行为举止联系在一起,而却很少把习惯和成功关键连在一起。但是,当你去了解许许多多的成功者......

    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学习习惯有好坏之分,学习习惯的养成很重要。 一、从小抓起,越早越......

    关于培养中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倡议书

    关于培养中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晒 出最美作业本的倡议书 同学们: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书写能力是中小学生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不仅能体现出一个学生的综合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