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一书记”要当好“三员”
“第一书记”要当好“三员”
新时期各地扎实推进“第一书记”工作,重点针对软弱涣散村、贫困山区、偏远乡镇等,选派能力强、素质高的干部担任“第一书记”,发挥带动作用,帮助整顿转化、脱贫致富。“第一书记”担负着组织重托、民生使命,关键要当好“三员”。
要抓班子、带队伍,当好“领航员”。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软弱涣散村,往往班子不团结,党组织战斗力弱,优秀村干部不足。要采取“望、闻、问、切”的方式,多方探查“病”因,对症下药,辨证施治。对有能力而责任心不强的村干部,要多谈心谈话,帮助其解开思想“疙瘩”,增强责任感;对能力不足、群众评价低的村干部,要及时上报党委,该作组织调整的坚决调整;要慧眼识才,注重从农村能人、退伍复员军人等人群中储备优秀人才。只有配强班子,带好队伍,“第一书记”才能团结村“两委”干部,齐心协力干事创业。
要谋发展、惠民生,当好“致富员”。贫困村往往囿于资金、信息、技术等瓶颈,村民想致富缺门路,村级想办事少资金。“第一书记”要深入调研,理清村级发展思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分类施策;要统筹规划,加大项目策划申报力度,大力改善农村交通、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村民致富奠定坚实基础;要上下联动,协同科协、人社等部门及时为村民提供各类创业信息,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引导村民走规模经营和特色经营之路,实行产业帮扶,不断加强自身“造血”能力。
要革陋习、树新风,当好“宣传员”。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不断提高,但不少地区打牌赌博、铺张浪费、封建迷信活动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甚至愈演愈烈。此类危害,不可小觑。“第一书记”要在顺应民俗民风的基础上,结合法律法规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村民制定形式多样的“村规民约”,探索依法治村、创新村务管理、推行村民自律的新途径,引导村民革除不良陋习,形成文明健康的社会风尚。
(作者单位:多伦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胡丽莉)
第二篇:班主任要当好“三员”角色-班主任工作心得
班主任要当好“三员”角色
文/黄祥根
为适应不断完善和创新的党校函授教育新要求,班主任要进一步端正班级管理的指导思想,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大班级管理力度,提高班级管理水平。为此,要增强角色意识,不断变换管理角色的定位,灵活把握好“三员”——班级的引导员、管理员和服务员角色,才能不断适应发展的函授教育需要。
一、班主任要当好班级的引导员
班主任当好班级的引导员是学员锻炼党性、学习知识的需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树立“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良好形象,办事要公道,是非要分明;要引导学员学习、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精神实质;要引导学员处理好“工学矛盾”、“家学矛盾”,创造良好的学习空间;要引导学员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努力自学、善于自学,不断提高学习能力;要引导学员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服务于社会和企业。为此,班主任也要加强自身的政治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修养和水平,才能够胜任引领学员遨游知识海洋的职能需要。
二、班主任要当好班级的管理员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直接责任人,是上级管理制度落实为班级实际行动的执行者,班主任的管理内容很多,从新生入学到毕业,其间涉及到班委、临时支部的建立,日常班级教学的实施,考试管理,毕业论文管理,毕业档案工作等。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第一,要做到严格标准、严格程序。严格标准即严格按照总院、分院和学区的规定进行管理,不讲客观原因,不打折扣,不仅要落实具体条文,更要落实精神实质。严格程序即遵循必要的管理层次,坚持有问题向学区及时汇报。第二,班主任要根据形势变化,不断探索班级管理的新模式和新方法,用发展的眼光对待班级管理工作。第三,学区鼓励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经验的探讨与交流,其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对于富有建设性的好方法、好意见,学区将及时总结上报,便于推广和交流。
三、班主任要当好班级的服务员
做好班级服务工作是班主任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班主任一定要树立“以人为本”作为班级管理的宗旨,尊重、理解和关心学员,全心全意为学员服务。从一杯热水到备用纸笔,从情绪低落时的关切问候到生病住院时的看望慰问,从面授辅导的跟班服务到落实自学计划的时常提醒,无不是班主任的服务内容。不断优化班级环境,努力创造和谐的班集体,为做好班级引导员和管理员准备条件。
在实际工作中,“三员”角色会因时间、地点等因素在不断变换,需要班主任适时转换角色、灵活把握角色定位,根据“三员”的基本要求与学员沟通、交流,彰显党校函授教育的人文关怀。
第三篇:当好第一书记
提高认识深入调研开拓创新
当好新农村第一书记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要继续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并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建设目标包括“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素质,塑造农村新风尚,建设和谐新农村”,其内涵涉及了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县委、县政府结合本县实际,从各机关单位选派年轻党员干部到各乡镇示范村担任第一书记,协助和指导示范村村支两委班子搞好新农村建设,加强村级党组织领导力量,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作为一名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第一书记,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开展工作:
一、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㈠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转变观念,及时转换角色,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并进入角色,认真学习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件精神,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和下派第一书记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是落实县委、政府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方案的需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意图。真正认识到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作为一名
1中共党员应尽的义务和光荣的职责。
㈡ 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加强自身修养,提高两大素质,树立自己的权威,特别要增强自己的人格影响力。打铁必须自身硬。有权不一定有威。要有权威就必须让大家服气,让大家服气就必须要有过硬的素质。这就要求一把手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正确对待自己和别人,谦虚谨慎,不断学习和提高。加强政治思想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对上级党委在现阶段关于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要全面了解,勤读书,多看报,善学习,领会透,把握准,选好适合本村工作的切入点,乐意为群众解难、答疑、释惑。
学习法律法规,正确处理矛盾,及时制止违法行为,不断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
学习科学技术,讲科学、用科学,不断提高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
虚心向老村干部、老党员学习、请教。学会用理论对实际问题进行指导,善于总结,不断积累经验。
㈢ 讲究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采取走访和座谈的形式,深入基层,加强调研,及时掌握有关情况和数据,从中找出规律性、普遍性和特殊性,不断摸索和创新工作方法。始终坚持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处理村级事务。注重深入群众,联系群众,贴进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逐步建立起了解村情民意的有效机制,及时了解村民信息,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尽快转变角色,熟悉农村工作,改进方法。首先应学会从群众
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虚心向群众学习,了解群众的实际情况与问题,集中群众的智慧与经验。其次是善于通过说服教育来教育农民,宣传农民,鼓舞农民,做到以理服从,以情感人。再次是要多运用示范引导的方法,少指挥命令,多提供服务,在服务中宣传贯彻党的主张效果会更好,更容易被农民接受。最后要坚持依法办事,善于通过依法办事来推动各项工作,把党的主张制度化、法律化。明确工作职责和目标,熟悉农村工作特点,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善于发现主要矛盾,重要工作要慎重办理,集体事情要及时办理,善于抓住工作重点,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冷静分析,找到突破口,及时妥善解决。学会民主与集中相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运用。
善于做政治思想工作,增强村支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善于抓典型,以典型带动全局。
㈣ 正确处理几个方面的关系
做为一名下派的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应摆正好自己的位置,妥善处理好以下关系,第一要自觉服从乡镇党委的领导,指导村支部坚决贯彻执行乡镇党委的工作意图,多向党委汇报自己的工作,争取党委这个坚强后盾的积极支持;第二是与村支两委的关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与村党支部书记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是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协调的关系。第三要处理好与县新农办及原单位的关系。第四是处理好家庭内部的关系和其它的社会人际关系。
㈤ 以身作则,树立良好形象
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加强性格修养,培养优良人格品质,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以身作则,廉洁奉公,遵纪守法,服从领导,严格按照第一书记的工作制度执行,积极认
真搞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工作。
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㈠ 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
要加强管理,协调好班子成员之间的关系,发挥整体效能。班子团结是班子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基本要求。调整配备好村级领导班子,加强对村级组织的领导,加强对村级领导班子的培训,提高村领导素质,加强沟通与交流,注意搞好班子成员间的关系协调,促进领导班子的团结,提高村支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要充分调动全体班子成员的工作积极性。
㈡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队伍建设是干好工作的基础。只有干不好事的人,没有干不好的事。要从制度建设入手,使每项工作规范化。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制度建设许多工作就会无章可循,随意性强,就无法统一步调、统一行动,就难以形成合力、保证工作效果,既要根据情况变化逐步修订完善各项制度,更要抓好制度的落实。无章可循不行,有章不循也不行。必须通过抓制度的落实来保证制度建设的效果。加强制度建设是做好党支部工作的有力保证,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要积极帮助村支两委,严格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及其它相关规定,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开展党员帮扶活动,提高党员的威信。坚持党员的组织生活制度,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等相关制度。
㈢ 加强民主管理,促进村民自治
大力推进农村民主法治建设,逐步健全和完善用制度管人管事、科学管理村组事务的体制机制,实行村务公开,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真正做到凡是涉及群众利益的大事必须坚持群众说了算,从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稳定的群众基础。及时进行村务公开,严格执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不断提高村民自我管理、自我决策能力,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同时还要结合本地的风土人情,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村规民约,做到用制度管人,按规章办事,建立长效机制,使村里的各项工作都有条不紊地进行,从而达到“管理民主、乡风文明”的要求。
三、搞好规划,抓好产业发展
结合实际,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从群众最愿意做、最容易做的事做起,从最有效益和最能带动全局的事做起,努力搞好新农村建设。
建设新农村,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而发展生产离不开产业支撑。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要求,研究制定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积极发展种植、畜牧、中药材、劳务输出等优势产业,不断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
四、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注重提升农民素质。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努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大力加强对农民的适用技术、技能和创业能力培训,努力让每户农民都掌握一门以上的实用技术;通过政策扶持和教育引导,将那些有一技之长的“土专家”、“田秀才”培养成发展农村经济、实施科技兴农的领军人物,培养成建设新农村的骨干力量。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进村入户道路硬化。
2、消防饮水安全设施。
3、体育、文化娱乐场所建设。
4、改厕、改灶。
5、建立垃圾池,统一地点进行处理。
播阳镇上湘村第一书记吴永慧
二OO六年十一月十二日
第四篇:1当好“三员”攻坚“三夏”
当好“三员”攻坚“三夏”
----林州市在全力服务“三夏”生产中创先争优
三夏期间,林州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充分发扬红旗渠精神,努力当好“三大员”,全力打好“三夏”生产这场攻坚战,把公开承诺、扎实践诺付诸在组织帮扶群众夏收、夏种、夏管中,以实际行动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
一是当好秸秆禁烧“宣传员”。充分利用广播、张贴标语等形式,大力开展防火安全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防火安全意识,增强群众的自防自救能力。并积极组织全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组成秸秆禁烧巡逻队,在公路沿线、田地麦场张贴三夏防火标语口号,提高群众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还主动昼夜值班,时刻监督田间火情,做好制止和扑救工作,把火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实现“不着一把火、不污一条河、不冒一处烟”。
二是当好困难户的“帮扶员”。针对部分军烈属、孤寡老人和贫困户“三夏”期间,因缺乏劳力、机械或资金而收种难的实际困难,林州市在对五保户、困难户、缺劳户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组建了由63支由镇机关党员干部、大学生村官组成的“三夏”帮扶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抢收抢种在劳动一线,根据困难户所需所求提供服务,切实帮助他们
解决实际困难。截至目前,帮扶队已联系收割机320余辆,调配到各村进行小麦抢收,帮扶困难户370户,抢收小麦540余亩,为群众和机手提供服务信息1200余条,受到了广大群众一致好评。
三是当好安全生产矛盾“调解员”。“三夏”期间,外出务工人员大量返乡,各类矛盾多发。针对这一情况,林州市各级党员以村为单位,制定矛盾排查工作责任制,坚持24小时巡查制度,积极深入到一线、深入到田间地头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积极为群众协调用水、用电问题,调解争端,化解纠纷,确保“三夏”生产顺利进行。目前,全市抽调派出所、安监等部门人员专门成立了7支 “三夏”生产安全巡逻队,沿各乡镇主要道路24小时巡查,严厉打击各种不法行为,为“三夏”生产提供治安保证;向群众发放安全明白纸6000余份,禁止了焚烧麦秸秆、麦场吸烟、在公路打场晒粮等行为的出现;各级党员为群众调解矛盾纠纷170多起,检修脱粒机、收割机等农业机械500余台套,确保了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林州“三夏”义务帮扶小分队在行动“家里无劳力,眼看麦子熟透了,心里着急啊,幸好有好心人给俺帮忙,让俺省了不少心。”林州东岗农民杨荣华
看到自己家里的小麦收割完毕,十分高兴。而她口中的“好心人”正是由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组成的 “三夏”义务帮扶小分队。
地处豫北大地的林州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县,今年“三夏”期间许多外出务工人员无法及时返家,农户存在严重的劳动力不足。针对这种情况,该市号召并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组成“三夏”义务帮扶小分队,为群众提供小麦收割、晾晒、运送、夏种、农资采购等全程服务。并与困难农户“一对一”帮扶,确保一包到底。
截至目前,三夏”义务帮扶小分队已帮扶外出务工家庭及困难户1000多户,收割小麦2000千多亩,有力地促进了了当地的新农村建设。
第五篇:如何才能当好第一书记
如何才能当好“第一书记”
2011年以来,我市积极探索实施了第一书记“1+1”制度,构建出第一书记、书记助理、一村一警的农村新“三大员”工作模式,本人在xx街道xx村担任“第一书记”,通过一年多的工作对如何当好“第一书记”有了一些思索。
一、真心投入,作风扎实是当好第一书记的前提
“第一书记”首先要充满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奋发有为的热情,把进村入户,参与村级事务作为学习农村经验的机会,作为磨练意志、锤炼党性、增长才干的途径,以实际行动激发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当好“第一书记”,就要把心贴近群众,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培养与群众的深厚感情。真诚与群众沟通,不摆“官架”,不说“官话”,与群众拉近距离,同时不忘虚心向群众学习,自觉用群众语言来传真情、送服务。热心帮扶群众,真正把村里的事、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甘愿为了父老乡亲操心受累、任劳任怨、不计得失。当好“第一书记”,必须脚踏实地、耐住性子,既不能急于求成而做表面文章,也不能好高骛远而忽视群众疾苦,要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当成大事、要事来抓,不畏艰难,主动进村入户走访调研,深入查找影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及基层组织建设的问题,敢于直面群众中的各种复杂问题和矛盾,努力为任职村的发展找突破口。
二、摸清实情,坦诚交流是当好第一书记的基础
我们大多数干部虽然从小生活在农村,有的父母都还生活在农村。但是,工作后一直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对如何做好农村工作、如何处理三农事务,没有任何经验。怎样把工作做好,做到“既能尽快进入角色,积极发挥作用,又不为基层添乱”,最好的方法就要积极向村干部学习,向乡镇干部请教,把村子当故乡,把村民当亲人,真诚谈心交朋友。去年,在书院街道前瓦村担任第一书记时,通过与村干部交流谈心,通过走访老党员、老干部、困难户,迅速了解了村级班子状况和村里的基本情况,为下一阶段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今年,在旧县四街通过开展“村情大调研“和“户户走访”活动,我们走访了村民家庭,了解了农户基本情况,很快熟悉了村情,摸清了现状,了解了需要。淳朴的村民觉得我平和、务实、好交往,不像干部像朋友,从心里接纳了我,很多心里话也都愿意跟我说,我工作起来也得心应手。
三、集思广益,团结协作是当好第一书记的途径
农村工作事务性强,涉及面广,接触面宽。要开展工作,单靠第一书记和村助理肯定不行,必须想方设法取得村干部的支持,将新村“三大员”与老村“三大员”的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调动“村支两委”和村民群众的积极性。交往中注重把位置摆正,把关系处好;工作中注重广泛讨论,集思广益。既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发挥引导、示范和协调作用,又注重把握方式方法,不过多
参与村里具体事务,多提出和理化的建议,赢得了村干部的支持,形成了融洽和谐的工作关系。要通过召开村“两委”班子和党员群众代表会议,制定定既符合村民意愿又切实可行、力所能及的和帮扶重点,工作目标要按照“第一书记”作为党建工作指导员、群众信访代理员、经济发展领航员、农民教育教导员和支部书记工作监督员的工作职责,既有基层党建和村级管理方面的理论学习、村务公开、创先争优、党员发展等内容,又有农民致富和农村发展方面的知识技术培训、农田水利建设、培育致富项目、农村社区建设等内容,既有服务群众和解决问题方面的、建设农家书屋、文体健身、道路配套设施等内容,又有农村稳定和文明和谐方面的编制村规民约、开展法制教育、环境卫生整治、评选文明家庭等内容。按照工作目标,列出时间节点,一项一项抓好落实。
四、履行职责,真抓实干是当好第一书记的关键
小岗村“第一书记”沈浩第一次踏上小岗村的泥泞路,就发誓要为群众多办实事,不搞“面子活”,不走“短平快”,6年里不仅完成了铁路上的“断头路”接头,解决群众行路难,还大力招商引资让群众腰包鼓起来,以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尊重和拥护。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一个干。“第一书记”要赢得群众,只有像沈浩那样,通过实际行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问题,才能真正和群众建立“鱼水之情”,也才不枉驻村初衷。“第一书记”要把
服务群众作为“第一宗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通过提供致富信息,引进致富项目,发展致富产业,并做好贫困户社会保障工作,有效解决农民行路难、饮水难、住房难、上学难、就业难、活动难等突出问题。同时,按照新农村建设“村容整洁”要求,实施好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要把维护稳定作为“第一防线”,积极采取各项有效措施,当好矛盾纠纷的调解人。大力推进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努力走出一条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的民主治村(居)新路子。开展好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帮助查找和解决影响农村和谐稳定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及时做好矛盾疏导和化解工作,努力做到“大事小事不出村”。抓好农村综治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多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农民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要把抓党建工作作为“第一责任”,结合开展创先争优和“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当好党建工作的引路人,指导所驻村党组织抓好自身建设。加快贫困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科学发展,必须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带动作用。继续加大支部建在村居、产业链上和协会中力度,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坚持建立健全村级配套组织,认真落实 “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制度,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指导和带动所驻村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按照党组织“五个好”和党员“五带头”的要求,引导所驻村创先争优,通过开展“比学争先”、“评星定级”等活动,创建北元疃式的好支部。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推动后进基层党组织转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