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史秦汉讲稿
中国教考论坛 → 考研资料库 → 中文考研 → 《中国古代文学史》讲稿--秦汉文学
查看完整版本:《中国古代文学史》讲稿--秦汉文学
gqplb
2009-3-15 21:54:16 秦汉文学
概说
秦汉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第二个重要阶段。
短暂的秦朝文学成就相当有限,“秦时不文”,秦政权对知识的当代性、实用性和官方一统性的倡导,没有为文学提供适于成长的土壤。但是它在大一统国家的前提下,所采取的统一思想意识、统一文字等的社会政治措施,对后来的文人和文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汉代是中国文化定型的关键时期,继承秦朝而来的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社会意识形态建设,以“经明行修”为标准选举士人为官的制度,所有这一切都成为了文学发展的重要背景。
一般认为,汉代的文学成就主要是赋、散文、乐府和五言诗歌。其中,赋是最具代表性的汉代文体,吸引了当时大量的才华之士进行创作;以贾谊等汉初文人为主的诸子散文,以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为体现的历史散文,被看作是中国古典散文的典范,所以有“文必秦汉”的说法;乐府诗歌,尤其是其中的民歌,乃是《诗经》“国风”之后的又一重要收获;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的新兴的五言诗,不仅在《诗经》的四言时代之后,开创了新的诗体,而且将日益成熟的文人的趣味和情绪自由地表达出来。
汉代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还有更深刻之所在。对于文字本身的审美效果的清晰认识,文体的成熟,文章
观念的发展,文学价值的较为普遍的社会意识,文人的增多及其社会地位的提高,等等,这些文学要素的汇聚,使得文学在汉代,特别是东汉时期有了长足的进展,并呈现出较为自觉的态势。
要之,汉代虽不是中国历史上文学成就最高的阶段,却对于文学传统的塑造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决定了此后中国文学的形态和方向。
gqplb
2009-3-15 21:54:43 第一章 汉赋
第一节
汉赋的概况
一汉赋的起源
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是两汉四百年间文人创作的重要文学样式。
它的产生具有多源性,与先秦时期的一些作品和文体,如荀赋、战国纵横家散文、楚辞等的关系。二赋的定义及其体制特点
赋是一种专事铺叙的用韵散文,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讲 长信宫灯(西汉)究文采,以铺陈为能事。三汉赋的几种不同的形式及其阶段
骚体赋、散体大赋、抒情言志赋等,其文体特点以及流行的时期。
第二节
汉大赋的产生与写作
一散体大赋的产生与发展的时代背景、社会心理 散体大赋之为汉代最有代表性的文体。
西汉武帝时代所集中体现的皇权、帝国的声威和气势。大赋的巨丽之美,作为体现国家、民族生命力的美学方式。二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 大赋的内容、风格的演变。马踏匈奴(西汉)
三对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的分析
第三节
汉赋的文学史地位
一散体大赋的政教功能与美学价值之间的矛盾 对它的社会评价。关于“劝百讽一”。二汉赋的美学意义
汉赋高度的修辞意识与修辞技巧。对汉文字的审美效果的充分发挥。
练习题
1.为什么赋这一种文体会在汉代盛行?
2.以《子虚赋》、《上林赋》为例,分析汉大赋的美学价值。
gqplb
2009-3-15 21:55:14 第二章 汉代散文
第一节
诸子散文
一秦至西汉前期的集体编写活动
《吕氏春秋》、《淮南子》,以势要人物为中心组织众人集体编写的成书特点。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著述的结构,表达的方式。杂取各家思想,诸子思想由分到合的趋势。二汉初散文纵横家风格的复兴
汉初的社会结构,诸侯——游士的社会格局,对战国的呼应。贾谊、晁错等人及其作品。三子书在汉代的蜕变
以董仲舒《春秋繁露》、王充《论衡》、王符《潜夫论》等书为体现,思想理论著作在内容和表达方式上的新走向,以其理论价值而存在,基本不再负载文学的功能。
由子书而表现出的文与哲的分离。
第二节
司马迁与《史记》
一《史记》的体例
司马迁以其《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的史学,同时也开创了我国的传记文学。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代大约三千年间的历史。这是一部空前的大著作,全书分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这样几部分。它以历史上的帝王等政治中心人物为史书编撰的主线,各种体例分工明确,“本纪”记历代最高统治者的政迹;“表”是以表格形式呈现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记;“书”是关于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专题史;“世家”是先秦各诸侯国和汉代有功之臣的传记;“列传”为历代有影响人物的传记,有少数篇章
记载少数民族等的历史。其中“本纪”、“世家”、“列传”三部分,占全书的大部分篇幅,都是以写人物为中心来记载历史的。
司马迁在综合前代史书各种体制的基础上,创立了“纪传体”这一种新体例,使《史记》改变了此前史书体例、结构上的单一性。这五个组成部分的形式尽管不同,但却彼此贯通,通过它们之间的互相联系、互相补充,就形成了纵横交织的叙事网络,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总体面貌,从而建构起一个丰富多彩的历史世界。
作为一部忠实于历史事实的著作,《史记》一向被称为“实录”。司马迁对社会,尤其是对当代社会所持的大胆的批判精神,正是中国古代良史“秉笔直书”的传统,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充分体现。二司马迁的生平和《史记》的成书过程 司马迁的家世、教育。
年轻时的四处漫游,考察社会风土人情、经济状况和物产情况,访问各地名胜古迹、耆旧故老,开阔了眼界,对社会现实和各个阶层、各种职业的人们的生活有较多的了解。
与父亲司马谈的关系,父亲的遗嘱。
身居史官之职,得以博览群籍,接触大量史料。
“李陵之祸”与“发愤著书”。司马迁遭受了身体和精神的极大创伤,出狱后,他忍受着屈辱,继续写作《史记》。但是写作的意义对他来说已经不同,他不再把修史仅仅看作是对圣君贤臣的丰功伟绩的记述,更不只是为了弘扬汉朝的辉煌,而是要通过著书来洗刷自己的耻辱,抒发心中的抑郁不平,寄托其生命价值。他希望借助于《史记》一书而扬名后世,实现立言不朽的人生追求。
《报任安书》所呈现的司马迁的内心世界。三《史记》的内容和写作艺术
司马迁具有空前自觉、强烈的历史写作意识,他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一明确的写作目的,就使其区别于单纯的历史记录和整理。在《史记》中,他试图使过去曾经发生的一切成为真正有组织的历史。不仅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天文、地理、风俗等密切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统一体,更重要的是,通过展示人物的活动而再现历史,他首创的纪传体意味着:历史乃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有机整体。
《史记》在写人物上与先前的历史著作的比较。以前的历史著作虽然也写到许多人物,但一般都流于片断,不够集中,而且人物往往作为某一历史事件的附庸而出现。《史记》以写人物为中心,也就是用记录人物一生事迹的办法来反映历史情况,围绕着人物来组织材料和篇章
结构,从而更充分、更集中的刻划人物性格,并较完整地写出人物的一生和命运。
《史记》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纪传体中。以《项羽本纪》、《魏其武安侯列传》等为例。
《史记》记述人物,抓住人物性格的基本特点,选用人生中具有代表性的重要事件,来突显人物的主要业绩和性格特征。《史记》写人物的生平事迹,尽力避免概括地叙述,而是通过对人物生活经历、言行活动的具体描绘,生动鲜明地再现出历史人物的面貌。
在把人物事迹、历史事件故事化的过程中,《史记》时常穿插着一些看似琐碎,但在展示人物性格上有作用的小事。但作者更善于描述那些头绪繁多的历史事件和人物错杂的重大场面,他把人物置于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形成强烈的戏剧性,从而把重大历史事件、复杂场面中的不同人物表现得各具特征。
关于“互见法”。司马迁试图在同一篇章
里保持他所要表现的某种突出的人物性格,以在尽量不损害历史真实的前提下,竭力维护、保持人物性格的内在一致和形象的完整。
《史记》在语言运用上的极大的创造性。
第三节
《汉书》
一班固的生平及《汉书》的写作 二《汉书》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继司马迁之后,《汉书》整齐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并开创了后来相沿不替的断代史体例。班固使司马迁首先创设的纪传体更加稳定、完善,从而成为后世正史修撰的唯一模式,长期以来中国史书最为经典的形式。
随着“独尊儒术”在社会中的广泛开展,“经明行修”的价值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东、西汉的文化观念、文人作风都发生了变化,文章
风气也显示出相应的不同。班固《汉书》中所体现的时代气息。
《汉书》写人物的特点,以《霍光传》为例。
《汉书》在人物传记中载录了一些重要的奏疏、辞赋和散文,这些文章
往往为后世的读者所喜爱,有的还十分有助于传达人物的个性。以《杨恽传》为例。
三班固之后的汉代历史写作 汉代文人对历史写作的热衷。历史写作与文学写作的相互分离。四“班马异同”论
历史上有关司马迁、班固之高下评价的争论。如何看待这些争论,以及文学与历史的不同学科标准。
第四节
文章的演变
一文章意识在汉代的逐步清晰
二文章形态从先秦的文史哲杂糅,到其在汉代的逐步分离 三文章观念所体现出的中国特色
练习题
1.为什么汉初会是一个散文家活跃的时期?
2.《史记》所采用的“互见法”对人物塑造有什么意义?
gqplb
2009-3-15 21:55:45 第三章 汉乐府诗
第一节
关于汉乐府
一乐府的定义 二乐府的出现与兴废
三汉代社会的娱乐风气与乐府的相互影响
第二节
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一“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风格,浓厚的生活气息 二叙事成分
三以杂言为主,具有向五言发展的趋势
第三节
汉乐府诗歌的影响 练习题
1、试比较汉乐府民歌与《诗经》中民歌的异同。
第四章 汉代的五言诗
第一节
五言诗的起源
一五言诗在体制上的特点。与四言体的比较
二四言体诗歌在汉代的衰落。五言是汉代民歌中最流行的句式 三文人在乐府民歌的影响下,对五言诗的学习与尝试
第二节
《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一《古诗十九首》的时代与编集
《古诗十九首》是产生于东汉后期的一组汉代无名文人创作的五言抒情诗。代表着汉代诗歌的最高成就。二诗歌在汉代长期以来的不发达,以及东汉中后期社会文化土壤的转变
三《古诗十九首》的内容主要有两大类: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之苦,宦途失意者的伤时失志之悲 四《古诗十九首》高度的艺术成就: 长于抒情,其情感真挚而富于概括性。情景、物我交融,构成浑然优美的艺术境界。语言浅近自然而又工整细致。第三节
《古诗十九首》的影响 练习题
1.试以《古诗十九首》中的一篇作品为例,分析其艺术特色。
2.分析《古诗十九首》的内容、艺术与中国传统文人生活之间的关系。
Powered by plb © 1998-2010 Processed in 0.02 second(s)
第二篇:文史隋唐讲稿
中国教考论坛 → 考研资料库 → 中文考研 → 《中国古代文学史》讲稿--《隋唐五代文学
查看完整版本:《中国古代文学史》讲稿--《隋唐五代文学
gqplb
2009-3-15 22:00:04 隋唐五代文学
概论
隋朝三十多年的文学,虽然因国家的统一和南北文风的融合而出现新的气象,但其主要倾向仍沿袭了南朝馀风。唐亡后五代、十国的五十多年,又有向南朝回归的发展趋势,题材和情调的女性化以及文词的绮靡华丽,为其主要特征。而有唐三百年间,文学以及艺术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把中国文学、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峰。如唐代古文的雄奇峭拔,唐代传奇的文采缤纷,唐代曲子词的清新婉约,以及唐代的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等,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辉煌。尤其是唐代的诗歌,更是达到了中国诗歌史的巅峰。好像是一个奇迹,其间相继涌现了大批杰出、优秀的诗人。如同连绵的峰峦,皆历历在目。他们杰出的创造,为我们展示了前所未有而又无比广阔的社会生活。
这里,我们将重点讲述关于唐代文学繁荣的文化背景以及关于唐诗的分期等问题。
第一章 隋及初唐诗坛
隋朝文学开始出现南北文风合流的新趋势,并产生了卢思道、杨素、薛道衡等颇有才华的诗人,但文坛主流仍然延续着梁、陈浮靡之风。初唐的一百年,是唐诗繁荣的酝酿与准备的时期。如何批判地继承六朝文学,融合南北诗风,为诗歌开辟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成为初唐诗歌的中心问题。正如《隋书·文学传序》所说:
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此其南北词人得失之大较也。若能掇彼清音,简兹累句。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斌斌,尽善尽美矣。
这实际上是初唐贞观时期朝廷对于文学发展方向的一种共识。初唐前五十年,诗坛创作的主体围绕着宫廷展开,因而宫体诗成为诗坛的主流。以“绮错婉媚为本”的“上官体”,就是这个时期最为突出的代表。初唐后五十年,先有“四杰”开始突破“宫体”的内容,倡导“宏博”之风,追求刚健的风骨。继有“沈宋”确立了律体,从而使诗歌的艺术形式臻于完善。到陈子昂,进一步明确提倡建安风骨,摈弃齐梁馀弊,使“天下翕然,质文一变”,从而端正了唐诗健康发展的方向。从总体上来说,初唐诗歌虽未能彻底摆脱六朝的浮靡与纤弱,但已经透露出了新的气息。
gqplb
2009-3-15 22:00:32 第一节
初唐前期诗歌
一,宫廷唱和与“上官体”
初唐前五十年间的著名诗人,不少是由陈、隋入唐的。诗坛的创作主体,仍然是以宫廷为中心,尤其是围绕着帝王的众多重臣和文人学士。他们的诗歌,即多为应制及奉和之作。其中除少数抒发政治情怀和有关战争题材的作品,具有昂扬和刚健的风貌以外,大量的是歌功颂德与点缀生平之作。上官仪是初唐前期最为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特征是“以绮错婉媚为本”,有“上官体”之称。
二,王绩
王绩为人清高自持,纵情山水,佯狂傲世,他的诗文作品常常是以嬉笑怒骂之笔,寄托不平之气,以排遣怀才不遇、落魄失意的苦闷。他的诗,没有沾染宫体诗的脂粉气,艺术风格带有疏野淡朴、自然清新的特征。《野望》是他的代表之作。
第二节
初唐后期诗歌
一,初唐四杰
“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虽然他们的创作活动都是集中在唐高宗至武后时期,但王、杨与卢、骆其实是两类不完全相同的诗人。卢、骆比王、杨年长十馀岁,他们的创作个性不同,所长亦异,其中卢、骆擅长七言歌行,王、杨擅长五言律诗。他们代表了当时文学革新的方向,力求摆脱齐梁诗风,突破宫体诗的狭小范围,扩大了诗歌的题材,加强了诗歌的抒情性和艺术表现力。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滕王阁诗》,杨炯的《从军行》,卢照邻的《长安古意》,骆宾王的《帝京篇》、《在狱咏蝉》等,都是优秀之作。
二,杜审言和沈、宋
杜审言是杜甫的祖父,在初唐诗坛上颇有诗名,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从他今存的诗歌来看,大多抒写羁旅情怀,描绘山川景物。其诗笔力雄健,形象鲜明,能够将精湛的艺术构思寓于严整的格律之中,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渡湘江》是杜审言今存诗中的佳作。
沈佺期和宋之问是武后时期最有代表性的台阁诗人,尽管他们在朝为官时期的创作不脱宫廷旧习,但他们在被贬流放期间的作品,如沈佺期的《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宋之问的《度大庾岭》、《渡汉江》等,都是写景言情的佳作。然而他们最大的贡献,还是在于使得律诗这种新的艺术形式在他们手中得以定型化。
三,陈子昂
陈子昂对于唐诗发展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倡导复古革新的理论,批评齐梁诗风的绮靡,明确提倡风雅与兴寄,主张直接继承汉魏风骨与正始之音;二是以他的创作实践,如三十八首《感遇》等诗作,展示一种深沉的政治思考和内在的骨力,从而为唐诗的健康发展端正了方向。尤其是他的《登幽州台歌》,更是以深邃的历史目光和高亢的歌喉,开启了盛唐之音。
第二章 盛唐诗歌
盛唐诗歌意境及其艺术风貌,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阔大、外展,具有雄浑与明朗之美。笔力雄壮、气象浑厚、格高气畅,乃是“盛唐气象”的风骨所在。其中所蕴含的,乃是盛唐人昂扬奋发、健康向上的风采,具有恢弘豪宕的气质和雄浑外展的境界。另外一个方面,“盛唐气象”还表现为一种兴象玲珑的境界与清水出芙蓉的自然之美。
第一节
盛唐前期诗人
一,吴中四士
在盛唐前期诗坛上,出现了四位文词俊秀,名扬京都的诗人,这就是被称为“吴中四士”的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和包融。他们现存的作品虽然不多,但不乏名篇佳作,艺术上也各具特色。其中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更是被誉为“以孤篇压倒全唐”的杰作。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遶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二,王翰、王湾、王之涣
王翰、王湾和王之涣,都是盛唐前期著名的诗人,主要活动在玄宗开元年间。他们的诗歌,充满昂扬奋发的精神,和豪壮雄浑的气势,具有典型的“盛唐气象”的鲜明特征。王翰的《凉州词》,王湾的《次北固山下》,王之涣的《登鹳鹊楼》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第二节
王昌龄与李颀
一,王昌龄
王昌龄的诗,今存180馀首,其内容比较集中地表现了两类主题:一是歌唱边塞征戍者的思乡离愁;二是从不同角度描写妇女的生活和内心。就诗歌体裁而言,他的诗歌成就最突出的是七言绝句,大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故有“七绝圣手”的美誉。
二,李颀
李颀与王昌龄、王维、高适、岑参等人都有交往,名重当世,是盛唐时期重要的诗人之一。李颀的诗歌,清俊秀丽而又雄浑雅健,其中不乏慷慨激昂之音,也颇能体现盛唐之音的气象。《古从军行》为其边塞诗的代表作品。第三节
孟浩然与王维
孟浩然与王维是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的代表诗人。此外,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等人,在山水田园诗方面也都较为突出。
一,孟浩然
孟浩然喜欢用五言诗反复描写幽寂静淡的景物,表现个人的失意、孤独和苦闷。因此,在他的大部分诗歌中,都不免染上一层冷清的色彩,带有一种淡淡的愁绪。如其著名的《宿桐庐江寄广陵旧友》、《宿建德江》、《夏日南亭怀辛大》、《夜归鹿门歌》、《留别王维》、《岁暮归南山》、《春晓》等等,无不如此。但同时,孟浩然的诗也还有境界阔大、气势雄浑的一面,如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诗,就是这种壮美的典型。
二,王维
王维是诗人兼画家,同时又擅长音乐,对大自然的美有细致的观察力和敏锐的感受力。他在诗歌上的成就也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诗、山水诗还是送别诗、抒情诗;亦无论古诗还是近体诗,都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王维诗歌的禅意与画意,在盛唐诗歌中最具有鲜明的特征。特别是在那些描写山水田园的作品里,禅与画又往往融合在一起,最能体现王维诗歌的艺术风貌。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第四节
高适与岑参
高适与岑参,是盛唐时期边塞诗歌最突出的代表诗人。他们都有过边塞生活的体验,对边塞和战争生活的反映更为深入,描写更为鲜明突出,也最能体现盛唐边塞诗歌的特色。
一,高适
高适的边塞诗,在内容和情调上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充满慷慨从戎、建功立业的爱国激情;二是经过清醒、理智的思考,深刻揭示边防政策的弊端,以政论的笔调表达自己对于战争的意见,同时流露对士兵的同情和对昏庸将帅的讽刺。《燕歌行》是其最为著名的作品。
二,岑参
岑参的边塞诗与高适同样具有“悲壮”的情感与风貌,但二人又各有自己的特点。元代陈绎曾《诗谱》:“高适诗尚质主理,岑诗尚巧主景。”就指出了二人不同的风格。首先,高适能以沉着、冷静的眼光,揭露边地政策和边塞生活中的弊端,因而他的诗更侧重于社会现实;岑参的诗,则更多地描绘边塞生活的丰富多彩,他往往以奔放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来表现气势雄伟和奇情异彩的边塞风光与生活,因而他的诗更多地富有浪漫的气质。其次,高、岑同样擅长七言歌行,但高诗的语言、对仗和声律多严整;而岑诗则杂言偶出,奇偶互见,转韵无常,表现出奔腾跳跃的、不可约束的情感。《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皆为其杰作。
gqplb
2009-3-15 22:01:11 第三章 李白与杜甫
“李杜文章
在,光焰万丈长”(韩愈《调张籍》)。李白与杜甫,犹如两颗巨星,前后辉映。他们的杰出创造,展现出了不同的艺术风貌,并将中国诗歌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第一节
李白
一,李白与盛唐文化
在盛唐文化的孕育下,李白以他特有的才华、风采和魅力,征服了同时代的许多读者,成为盛唐文化最为杰出的代表。这里将集中介绍李白与盛唐文化之间的关系。
二,李白诗歌的艺术风貌
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最具有个性化与浪漫色彩的伟大诗人。他的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他那奔放的热情,浪漫的理想,坦荡的胸怀,率直的性格,豪侠式的行为,都可以说是典型的盛唐式的。他善于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的比喻、丰富的想象、灵活自由的体裁,和清新自然的语言,来表现他的思想、情感和性格。时代的精神风貌,和他个人的气质、性格方面的这些特点,全都反映在他的诗歌当中,从而形成其豪壮奔放与清新明秀之美,构成他所特有的飘逸豪放的艺术风格。第二节
杜甫
一,杜甫的生平和思想
杜甫出生在一个奉儒守官的传统家庭之中,他经历过歌舞升平的开、天盛世,也经历过万方多难的安史之乱。时代的动荡,使他卷入社会的底层。他以盛唐人的眼光和胸怀,观察并体验着时代的脉搏,从而形成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境界。
二,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这里将结合杜甫的诗歌,具体阐明关于杜诗“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关于杜诗“诗史”性质的若干特色,关于杜诗技巧等问题。同时还将涉及到关于“李杜优劣论”,以及杜甫对后代的影响等问题。
第四章 中唐诗坛
中唐时期诗流派众多,风格各异,变革与创新的趋势较为明显,继盛唐之后出现了“中唐之再盛”的繁荣局面。
第一节
大历诗坛
一,“大历十才子”
以钱起为代表的“大历十才子”,除了大量的应酬唱和之作外,他们的诗主要写日常生活细事、山水风物和羁旅愁思,抒发寂寞清冷或超然世外的情怀。他们的诗歌艺术风貌,一方面带有追慕、模仿盛唐的痕迹,另一方面又呈现出“气骨顿衰”的特征。
二,“大历江南诗人”与“吴中诗派”
以刘长卿、李嘉祐为代表的“大历江南诗人”,不满于现实,却带着萧条的心情退入山林,“窃占青山白云、春风芳草以为己有”(皎然《诗式》)。他们的诗歌,以清婉柔秀为基本特征。以皎然、顾况为代表的“吴中诗派”,表现出“化俗为奇”和“由险得奇”两种创新趋势,从而创造出“清而狂”的艺术风貌。
三,韦应物
韦应物是中唐时期山水田园诗的杰出代表。他的一部分诗歌,具有气势壮大的特征,带有刚健明朗的盛唐馀韵;但更多的诗,则突出表现宁静野逸之趣,气貌高古,清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
第二节
韩孟诗派
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韩孟诗派”,强调“不平则鸣”与“笔补造化”,追求奇险之风,表现出鲜明的创新色彩。一,韩愈与孟郊
韩愈与孟郊的诗歌,都具有“以丑为美”和奇险巉刻的艺术风貌,但韩愈诗更加奇险狠重,孟郊诗则更偏重于寒瘦冷峭。二,李贺
李贺诗歌,以诉说怀才不遇的悲愤与苦闷为基本情调。其诗想象奇特、色彩斑斓,形成了奇崛冷艳的独特诗风。三,贾岛、卢仝等其他诗人
贾岛以苦吟而著称,他的诗寒瘦僻苦,也同样表现出同寻常的审美心态。卢仝、马异等人的诗歌创作,想象离奇,语言生僻,险怪之风尤为突出。
第三节
元白与新乐府
白居易和元稹是中唐时期才华卓著的诗人,他们既有通俗浅显、干预政治的“讽喻诗”,又有流畅华美、风情浓郁的“感伤诗”、“闲适诗”与“杂律诗”。他们对中晚唐诗歌的发展,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
一,新乐府的发展及其评价
新乐府,是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式的诗。它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继杜甫“因事立题,无复倚傍”之后,经元结、顾况等人一脉相承以及张籍、王建的进一步写实化和通俗化,到李绅、元稹和白居易时,则成为一种有主观意识、有鲜明理论的创作准则。元白等人的新乐府,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批判现实的精神,在艺术上其中也不乏成功之作,但那种浅、切、尽、露的倾向,也有其不足之处。
二,白居易的《长恨歌》与《琵琶行》
《长恨歌》与《琵琶行》是白居易最杰出的作品,诗人将叙述、描写与抒情结合在一起,生动传神而又风情摇曳,流畅华美而又情感真挚,极富艺术感染力。第四节
刘禹锡与柳宗元
刘禹锡和柳宗元都是“永贞革新”的积极参与者,又都长期被流贬荒远,然而不幸的政治命运,却促成了他们文学上的成就。
一,刘禹锡
刘禹锡的诗歌,笔锋犀利、目光深邃、感慨深沉,无论怀古诗、抒情诗,还是政治讽刺诗,无不充满豪宕慷慨之气。而他的《竹枝词》等作品,则表现出活泼开朗的情调和浓郁的民歌色彩,二,柳宗元
柳宗元的大部分诗歌,以抒发离乡去国的悲愤和抑郁苦闷的意绪为基调,感慨深沉而又风骨清峭。而他的山水景物诗,则寓忧怨、清峭于清新淡雅之中,诗境清冷而又韵味悠然。
第五章 韩柳与散文的发展
在唐代,尽管官方有意倡导律赋(用以科举取仕);而骈文,从“初唐四杰”到晚唐小“李杜”也一直绵延发展,其中亦不乏佳作。但更加辉煌的还是唐代散文的勃兴。从北朝(西魏)就开始酝酿的文体革新,到中唐时期,经韩愈、柳宗元等人的一致努力,终于获得巨大的成功。他们的散文创作及理论,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节
韩柳的古文革新主张
一,文道合一
文道合一,是韩愈古文的基本主张。他说自己学习和写作古文的目的,是为了学习古“道“,即孔孟之道。道是内容,文是形式,文与道,或文统与道统的有机结合,文章
才具有充实的内容和现实的意义。柳宗元也同样倡导“文者以明道”,强调作家的道德修养。但在学习对象和方法上,他比韩愈更宽泛、灵活。
二,革新文体,建立新的文学语言
反对骈文,并在三代两汉文章的基础上创立新的散文,这是韩柳文体革新的主旨。文体的革新,关键在于文学语言的创新。韩柳力求创立一种新的文学语言,其标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陈言务去,言必己出;二是文从字顺,符合自然的语法规范。
第二节
韩愈的散文
一,韩愈散文的内容
韩愈的散文,内容复杂丰富,形式也多种多样。论说文在韩愈散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内容涉及社会、政治、经济、哲学思想等各个方面。叙事文以及嘲讽现实、文笔犀利的短小“杂文”,也都具有鲜明而又强烈的现实意义。
二,韩愈散文的艺术特征
韩愈的散文,气势充沛,雄奇奔放,纵横变化而又流畅明快,具有多样的艺术风格。苏洵说:“韩子之文,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鱼鼋蛟龙,万怪惶惑,而抑遏蔽掩,不使自露。而人自见其渊然之光、苍然之色,亦自避畏,不敢迫视。”(《上欧阳内翰书》)很能形容出韩愈散文的主体风貌。
第三节
柳宗元的散文
一,柳宗元散文的内容
柳宗元的散文,包括其深入思考哲学、政治、社会、人生的哲学、政论文章,也包括其抒发忧愤、抨击现实的杂文。他的传记散文,也多取材于现实,具有较高的文学和思想价值。他的寓言文,篇幅短小而寓意深刻,极富哲理意味,能给人留下深长的思考和回味。而山水游记,则是柳宗元散文中的精品,是作者悲剧人生和审美情趣的结晶。
二,柳宗元散文的艺术特征
柳宗元散文的总体艺术风貌,体现为精密深刻,含蓄凝敛。他的哲学、政论及以议论为主的杂文,笔锋犀利,逻辑严密。他的传记文剪裁精当,注重传神,引人入胜。他的寓言文想象丰富,造意奇特,形象鲜明而又寓意深刻。他的山水游记文笔清新优美,具有诗情画意。第六章 唐代传奇与俗讲变文
唐代传奇的发展,是中国小说史中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中国小说已经进入成熟的阶段。其中许多优秀的作品,皆具有迷人的艺术魅力。此外,由于唐代佛教的兴盛,俗讲和变文也应运而生。它们为中国文学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对后世的白话小说和戏曲都有着显著的影响。
第一节
唐传奇
一,唐传奇的发展
唐代传奇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初盛唐的过渡期、中唐时期的繁荣期和晚唐的衰微期三个阶段。其中中唐时期名家辈出,唐传奇中的优秀作品,大都产生在这个时期。如陈玄祐的《离魂记》,李朝威的《柳毅传》,白行简的《李娃传》,元稹的《莺莺传》,蒋防的《霍小玉传》陈鸿的《长恨歌传》等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二,唐传奇的艺术
唐人写传奇,开始有意识地进行小说创作。他们摆脱了志怪笔记小说的格局,取材于现实生活,增强虚构和想象的成份,写出了完整的故事情节
和典型的人物形象。
第二节
俗讲与变文
一,俗讲
俗讲由佛教讲经演变而来,其取材皆自佛经,内容也不外佛教教义,它们往往通过通俗生动的语言、新奇别致的内容和引人入胜的情节
而将深奥的教义转化为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故事,因而文学的色彩也较为浓厚。
二,变文
变文,也简称“变”,乃转变的底本,本非案头读物,乃供艺人说唱之用。在敦煌说唱类的作品中,就保存了较多。其内容有宗教性变文,有讲史性变文,有民间传说题材的变文,也有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变文。根据说唱的需要,艺人往往采用各种民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融文学、音乐、表演乃至绘画为一体,声情并茂,深受民众喜爱。
第七章 晚唐诗坛
晚唐社会矛盾复杂尖锐,李唐王朝的统治更加软弱无力,虽然如杜牧、李商隐等人也都具有深沉的忧患意识,在现实面前,他们毕竟不能有丝毫作为,而只能反复咏叹着时代的悲哀与绝望。因而这种感伤情绪成为晚唐诗歌的情感基调。但另一个方面,晚唐还有一批诗人,如皮日休、陆龟蒙、杜荀鹤等人,却继承了中唐元白“新乐府”的传统,对于社会现实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从晚唐诗歌的总体发展来看,颇有向齐梁回归的趋势,浮艳之风又再度充斥唐末五代诗坛。
第一节
杜牧与晚唐怀古咏史诗
晚唐国势衰落,前景暗淡,使晚唐诗人的情怀倍加抑郁悲凉。这种情怀在怀古咏史诗中表现最为突出。杜牧、许浑、温庭筠、李商隐等等皆有大量创作,在晚唐诗坛形成一股潮流。
一,杜牧的诗歌创作
杜牧是一位才华纵横,具有远大抱负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追求一种情致高远、笔力劲拔,于俊爽峭健之中时带风华流美的艺术风格。在杜牧各类题材的诗歌中,以怀古咏史诗数量最多,也最能体现杜牧诗歌的主体风貌。这些诗歌以深邃的目光、劲健而又流畅的笔调,将写景、抒情同怀古咏史紧密结合在一起,突出表现一种深沉的、盛衰兴亡的历史感慨。就诗歌题材而言,杜牧五、七言古今体皆有佳作,而七绝成就最高,无论咏史、写景还是抒情,无不爽朗俊逸,蕴含深刻,在晚唐独树一帜。
二,许浑等人的怀古咏史诗
许浑在晚唐诗坛上颇有诗名,他的诗作以怀古咏史最为出色,那种纵观历史、吊古伤今的感慨,带有更多的衰飒之气与空漠之感。还有刘沧的怀古咏史诗,悲而不壮,凄凉萧瑟,很能体现那个时代的精神面貌。
第二节
李商隐
一,李商隐诗歌的内容与情调
李商隐是晚唐时期最为杰出的诗人。他的诗,多抒写时代动荡离乱的感慨和个人失意悲愁的心情。其中既有关注现实的政治诗,也有借古讽今的咏史诗;既有表现个人遭际的抒怀诗,也有缠绵悱恻的爱情诗。由于时代的混乱和个人遭遇的坎坷,他的诗往往流露出浓厚的感伤、迷惘和消极的情绪。二,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征
李商隐是一位刻意追求诗美的作者。他的诗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以缜密的构思、丰富的想象、哀婉的情调、瑰丽多姿的形象和含蓄优美的辞采,来表现他所特有的细腻而又敏感的心境与感受,从而构成朦胧瑰丽的诗歌境界,表现为一种凄艳浑融的风格。
第三节
晚唐其他诗人
晚唐诗坛除杜牧、李商隐两位杰出的诗人之外,还有许多颇具才华的诗人。从他们诗歌的题材内容与情调风格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以温庭筠、韩偓、吴融等人为代表的一批诗人,多表现士人的闺阁情怀与爱情题材,带有艳丽之风; 二是以皮日休、陆龟蒙、司空图等人为代表的一批诗人,多表现避世心态与淡泊情思,带有淡泊之风; 三是以郑谷、罗隐、司空图等人为代表的一批诗人,多表现离乱之感与现实讽喻,具有“新乐府”的精神。
第八章 唐五代词
词,是在城市经济繁荣以后,市民文学发展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从现存敦煌发现的“曲子词”来看,词起于民间,其源自隋,经文人的模仿与创作,而崛起于中唐,兴盛于晚唐、五代。
第一节
敦煌曲子词与早期文人词
一,敦煌曲子词
自1900年敦煌石室打开之后,早期民间词的面貌才呈现出来。敦煌曲子词的内容相当广泛,而其中数量最多、艺术性较高的作品,主要是那些反映女性生活和心情的词作。敦煌曲子词的体制尚属粗备形体,保存了民间词的朴素风格,富裕生活气息。
二,早期文人词
词在民间兴起之后,引起了文人的注意和兴趣,并开始尝试这一新的艺术形式。张志和、刘长卿、戴叔伦、韦应物、王健、刘禹锡、白居易等人,都创作过一些优秀的词作。
第二节
温庭筠与花间词人
一,《花间集》与花间词风
五代后蜀赵崇祚编《花间集》十卷,选录温庭筠、皇甫松、韦庄等十八家词五百首。这些词作,在内容和情调上,受到晚唐世风和秾艳华靡诗风的直接影响,多是描写贵族士大夫的生活和缠绵的爱情,尤其突出的是对于女性生活和内心的描写。在艺术上表现为文采繁华,轻柔艳丽。
二,温庭筠和韦庄
温庭筠和韦庄,是“花间词人”的突出代表。温庭筠的词几乎全是写爱情、相思,又多用女性口吻。色彩浓艳,词藻华丽,充满浓重的脂粉气。孙光宪说他的词“香而软”,道出了其词的主要风格特征。与温庭筠齐名的韦庄,词风与温庭筠接近,但不全相同。温词浓艳,围词清艳;温词密而隐,韦词疏而显。
第三节
李煜和南唐词人
一,南唐词人
除西蜀之外,南唐也是当时词的创作的一个中心,产生过不少词人和词作。冯延巳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词人。他的词作,以抒情为主。着意于表现人物内心的哀愁,词风显得委婉幽深。
二,南唐后主李煜
南唐后主李煜,工书,善画,通晓音律,是唐五代词人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位词人。他在亡国之后所写的许多怀念故国和感慨身世的作品,更体现出了真实的性情和词的本色,具有较高的价值。
Powered by plb © 1998-2010 Processed in 0.02 second(s)
第三篇:文史先秦讲稿
中国教考论坛 → 考研资料库 → 中文考研 → 《中国古代文学史》讲稿--先秦文学
查看完整版本:《中国古代文学史》讲稿--先秦文学
gqplb
2009-3-15 21:47:19 《中国古代文学史》讲稿
教材: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高教)
北大古代文学教研室编 《中国古代文学参考资料简编》(北大出版)
||北大老师课堂笔记|| gqplb
2009-3-15 21:47:50 先秦文学
概说
从体裁上看,先秦文学的主要成就在于诗歌和散文。诗歌的主要成就,是周代的《诗三百》以及战国时期楚国伟大诗人屈原的作品(诸如《离骚》、《天问》、《九章
》、《九歌》、《招魂》等)。散文的主要成就通常从两个方面看:一是叙事文,包括《尚书》、《春秋》、《左氏春秋》、《国语》、《战国策》等;一是说理文,包括儒家著作《论语》、《孟子》、《荀子》,道家著作《老子》、《庄子》,墨家著作《墨子》,法家著作《韩非子》等。
先秦文学凸现了中国文学史上数座巍然屹立的高峰,富有现实主义品格的《诗经》,富有浪漫主义精神的屈原的诗,以及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渊薮的诸子说理文,与作为古代史家记事文远源的《左传》等,对古代文学乃至文化发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第一章 《尚书》和《周易》
第一节
《尚书》
《尚书》是中国今存最早的收集史家记事文的集子。古往今来,人们对这本书的编定、流传、文本形态等争论甚多,有些问题迄今还没有定论。一般认为,汉初传授、用当时通行文字即隶书书写的《尚书》,即通常所说的《今文尚书》,凡二十九篇;东晋时由豫章
内使梅赜(一作梅颐或枚赜、枚颐)所献的《尚书》,凡五十八篇,其中三十三篇乃由伏生本析分而成,实多二十五篇,据称是汉代以古文字写定的另一个本子,实际上只是伪托,通常称之为“伪《古文尚书》”。清人《十三经注疏》里的《尚书》则是这两种本子的合编本。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是代表清代乾嘉时期《尚书》学研究水平的总结性著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尚书》分《虞夏书》、《商书》、《周书》三部分,主要记录虞夏商周各代一部分帝王的言行。它最引人注目的思想倾向,是以天命观念解释历史兴亡,以为现实提供借鉴。这种天命观念具有理性的内核:一是敬德,二是重民。《尚书》的文字诘屈艰深,晦涩难懂,但它标志着史官记事散文的进步:第一,有些篇章
注重人物的声气口吻;第二,有些篇章
注重语言的形象化以及语言表达的意趣;第三,有些篇章
注重对场面的具体描写。
第二节
《易经》
汉人所说的《周易》包括经、传两部分,传是对经的解释。六十四卦之卦画、卦名、卦辞和爻辞被称为《易经》。《易经》作于何时,出于何人之手,学术界没有定论,但可以肯定它有非常古老的渊源。《易经》本是卜筮之书。它包含一些固定的格式化的条文,常常通过占筮人员的权威解释,来指示、规定求卜者的行为选择。其中,卦是《周易》中象征自然现象和人事变化的一套符号。爻是组成卦的基本符号,分阳爻和阴爻,二者配合就成了卦。由三个爻组成的“八卦”《周礼》谓之经卦。朱熹《周易本义》有八卦取象歌,可帮助我们记忆八卦的样子,即:“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盌。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由经卦两两相合为六十四卦(各有六爻构成),《周礼》谓之别卦。《易经》中的六十四卦由六个阴爻或阳爻组成,卦辞解释整卦的意义,一般比较简单,爻辞解释每一爻的意义。
《易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意义一般不重视,这种偏向应当得到纠正。
练习题
一、《尚书》天命观念的基本内涵和特色是什么?
二、《易经》在以象达意方面有什么特征?
gqplb
2009-3-15 21:50:07 第二章 《诗三百》和屈原的诗
第一节
《诗三百》
《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简称为《诗》,习称为《诗经》。它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即公元前十一世纪到公元前六世纪)大约五百年间的三百零五首诗歌,按音乐之不同,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乐曲,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乐曲,包括大雅、小雅。颂是宗庙祭祀用的乐曲,包括周颂、鲁颂、商颂。三百零五首诗歌产生的地域以黄河流域为主,波及长江、汉水、汝水一带。其作者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够从诗篇自身或者先秦文献中找到相关的说明。其实三百零五篇以外还有六篇,只有题目而没有正文。这就是《小雅》里的《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和《由仪》,通常称之为“笙诗”。有的学者认为,笙诗的正文是由于战国、秦世的混乱而亡佚的;也有的学者认为它们本来就没有正文。
从孔子开始,《诗三百》被一代代学者张扬为儒家经典,汉初它更被朝廷立为官学。作为一部经学典籍,它对古代中国发挥了巨大、持久的影响作用。而从文学发展方面看,它的成就和意义也是极为卓著的:
(一)《诗三百》中的诗歌或者表现多姿多彩的爱情生活,或者表现色彩秾丽的婚姻生活(幸福抑或不幸),或者表现战争、徭役给广大社会造成的巨大影响,或者表现劳动生产以及劳动者的生活,或者歌咏民族历史及其重要历史人物,基本上都是“极质正的现实文学”。因此,《诗三百》奠定了中国诗歌史的现实主义传统。
(二)《诗三百》确立了中国诗歌抒情言志的基本品格。
(三)《诗三百》奠定了富有中国特色的诗歌创作方法,即赋、比、兴。朱熹对赋、比、兴的解释是: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四)《诗三百》擅长写人状物、刻画场面。
(五)《诗三百》开创了中国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很多重要母题,比如四时田园、日暮思归等。这些都足以说明《诗三百》的巨大成就以及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第二节
屈原和他的诗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战国时期楚国政治家和作家,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爱国诗人,曾担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他在政治方面主张施行美政,修明法度,举贤授能,使国家富强;在军事外交方面主张联齐抗秦。然而被上层集团疏远、流放,最终自杀。古人或曾感慨曰:“楚之治乱存亡,系于屈子一人。”
屈原的诗歌基本上是他品味着自己的人生悲剧以及楚国的政治悲剧创作的,主要包括《离骚》、《天问》、《九歌》、《九章
》、《招魂》等。它们标志着我国历史上又一座难以企及的巅峰,对后世的影响异常深远。
屈原在中国诗歌史的主要贡献,在于把原始神话中包含的不自觉的超现实想象,提升成了自觉的艺术创作方法;“我国最古之文学作品,《三百篇》之外,即数《楚辞》。《三百篇》为中原遗声;《楚辞》则南方新兴民族所创制之新体。《三百篇》虽亦有激越语,而大端皆主于温柔敦厚;《楚辞》虽亦有含蓄语,而大端在将情感尽情发泄。《三百篇》为极质正的现实文学;《楚辞》则富有想象力之纯文学。此其大较也。其技术之应用亦不同道。而《楚辞》表情极回荡之致,体物尽描写之妙,则亦一进步也。吾以为凡为中国人者,须获有欣赏《楚辞》之能力,乃为不虚生此国。
练习题
一、《诗三百》在中国诗歌史上的主要意义何在?
二、屈原浪漫主义精神的基本实质是什么? gqplb
2009-3-15 21:50:41 第三章 叙事文
第一节
《左氏春秋》
《左氏春秋》一书,通常被称为《左传》。近代以来,绝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它是史书,惟包含不少文学质素。但从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大统上看,这种认识不够确切,也不够具体。《左氏春秋》实际上以先秦“文学”的一种具体形态,兼具现代所谓史学、文学、哲学(具体表现为经学)方面的特质。
一、《左氏春秋》的史学特质
从现代学术立场上看,“历史学的目的,是揭示人类生活或人类文化的已往状态”;《左氏春秋》有这种追求,自不待言。史学更深一层的特质是坚持事实,——尽管它提供的事实“包含着创作主体复杂的判断过程”,但“事实不仅是史学的开始,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还是史学的归宿”。《左氏春秋》毫无疑问是坚持事实的,它所记载的虚诞怪异之事譬如形形色色的梦等,都是著者判断上的“事实”,一如梁启超所说:“„„《左传》里有许多灾怪离奇的话,当然不能相信,但春秋时代的社会心理大概如此”。“书法不隐”可以说是《左氏春秋》以事实为归宿的富有中国特色的表征。
史学更深一层的特质,是“在历史人物的数不清的而且常常是自相矛盾的言论的背后发现统一性”。这正是《左氏春秋》最深层的史学质素:从素朴的、零乱无序的事实材料或经验事实中,把握把它们联结为一体的本质性的东西。
二、《左氏春秋》的文学特质
即便是从现代学术立场上,我们都应当承认,作为先秦史家记事文的《左氏春秋》是先秦文学的一种体式,并且是这种体式的最高典范和成就。
首先,它以春秋时期两百多年的历史发展为背景,塑造、再现了一批极富个性的人物,并且很多情况下能跃然毕见其精神。其次,它非常注重细节
描写。其三,它有比较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
。其四,作者善于根据人物的个性,利用悬想,来设制故事。其五,它章
法谨饬有度,字句精严。
三、《左氏春秋》的经学特质
《左氏春秋》还有一些既不能归属于现代“史学”又不能归属于现代“文学”的质素,用传统学术范畴来衡量可以归属于经学。这是它最深的特质。
《左氏春秋》高度关注可以规范个人行为、人际关系以及社群秩序的主题,诸如“德”、“礼”、“仁”、“义”等,它最为推重的则是“礼”。
《左氏春秋》的行文常有叙、议两层,议论或出自人物之口,或托为“君子曰”云云;其内容是对相关人物行为、人际关系或社群秩序的肯定或否定,而评断的标准主要就是礼。
《左氏春秋》继承了《尚书》、《诗经》的天人观念,既肯定天命,又重德、重民,为它所关注的政教伦理规范提供了具有终极意义的保证力量。这种天人观念,到汉代进一步发展成为儒家经学的核心理念。
以上三方面足以说明,《左氏春秋》的职志在于把个体行为、人际关系以及社会秩序,纳入以礼为核心的政教伦理规范之中。
第二节
《战国策》
关于《战国策》的性质,历史上向来存在争议。或归之于《春秋》家,或归之为杂史,或归之为子部纵横家,或认为它有史著的形式但含有较多子书的因素,或认为它所写的不少内容乃“由后之好事者附会为之也”,故近于后代的小说。但称《战国策》所收文章
为叙事文,当不会有太大的问题。《战国策》也是一部奇书,它在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和价值应当得到高度的重视。
《战国策》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上继春秋、下至秦汉之起共二百四五十年间的历史风云。它的主要内容是策士逞弄计谋,由此关涉到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驰骛角逐,而合纵、连横则是其中的根本关节
。它所写的主要人物是策士,旁及十二国国君、卿、大夫、游侠、刺客等各色人等,苏秦、张仪、陈轸、范睢、鲁仲连、江乙、张孟谈、豫让、唐且、聂政、聂嫈、苏代、田光、荆轲等都是栩栩如生的形象。《战国策》的某些细节
或事件不一定合乎历史事实,但就精神本质来说,它真实地记录了中国历史上那个极为灿烂、极为活跃、激烈变动的时代。
这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时代,活跃着一大批“高才秀士”。他们用自己不同寻常的智慧和才辩,顷刻间就能改变自己、他人乃至一国或者数国的命运。在这个时代当中,人的行为、人际关系以及社会秩序大都丧失了周代文化所标榜的那些重要规范,诸如礼义道德等等;追逐物质利益和感官满足是当时大多数人的主要目的。不管是《战国策》所记载的主要社会群体即纵横策士,还是由这一阶层所涉及的其他社会各层人士譬如国君妃后等,往往都讳言自己对物质利益和感官满足的追求。人与人的关系从很大程度上蜕变成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君臣、父子、母子、夫妻、兄弟等都为利害所支配。尤其可怕的是,在这个时代,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每每把他人当作达到目的的工具。这种人际关系是异常阴郁的,并且往往扩大到国与国之间。
《战国策》由于以不加批评的欣赏的姿态展示着上述人际乃至“国际”关系,深为后人诟病,但这正是它卓越不凡的资质。它因为具有这种独到、特出的资质,所以才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在先秦散文中,《战国策》最鲜明的特色,是善于用比喻和寓言来达意。它又非常善于叙事,常常是叙小事而精妙绝伦。至于它的风格,古人曾概括说:“文之快者每不沈,沈者每不快,《国策》乃沈而快;文之隽者每不雄,雄者每不隽,《国策》乃雄而隽。”又说《国策》之文有两种,“一坚明约束,贾生得之;一沉郁顿挫,司马子长得之”。可见它对后世的影响非常深远。
练习题
一、比较《左氏春秋》跟《战国策》的不同特质,并由此检讨学术史上有关《左氏春秋》的认识有什么偏颇。
二、为什么我们必须从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大统中把握《左氏春秋》的性质?
gqplb
2009-3-15 21:51:58 第四章 说理文
第一节
《论语》和《孟子》
一、孔子和《论语》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思想及其主要范畴可以表示为如下系统:这一系统还可以把很多元素吸纳进来,此处仅图示其大要。
《论语》基本上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著作,主要记载孔子的言行,只有一小部分记载孔门弟子(譬如曾子、子夏、有子等人)的言行。《汉书·艺文志》云:“《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西汉之时,《论语》本有今文本《鲁论》、《齐论》和古文本《古论》之别,西汉末年安昌侯张禹根据《鲁论》、参考《齐论》而编成定本,号《张侯论》。今传《论语》则是东汉著名学者郑玄混合《张侯论》与《鲁论》而成。
有的学者以为,“论说”之“论”其名“始于《论语》”;然而在《论语》当中,有观点、论据、论证过程的文字并不多见,大部分内容只不过有观点而已(出自孔子及其弟子之口)。因此,《论语》就自身而言主要还是记事文。但若从先秦诸子发展的整体背景上看,它无疑又是诸子论议之文的第一个阶段,为语录体。《论语》的最大价值,在于真实再现了孔子平凡、伟大的人格形象;“盖孔子人格之伟大,宜为含识之俦所公认;而《论语》则表现孔子人格唯一之良书也”。它所记载的孔子的言论,意趣深远,有不少篇章
形象而精警。
二、《孟子》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曾跟孔子一样游说列国,而“所如者不合”,晚年“退而与万章
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孟子是先秦第二位儒学大师。古人习惯称孔子为“至圣”,称孟子为“亚圣”。
孟子思想有三个特点:一是张扬性善说(对这一点最容易产生误解),二是具有激烈的民本思想,三是提倡仁政。如果说《论语》、《老子》代表了诸子说理文的第一个阶段的话,那么《孟子》则跟《墨子》、《庄子》(尤其是《庄子》内篇)一起,代表了诸子说理文的第二个阶段;就是说,它们呈现了从语录体向论说体过渡的状态。相对于荀子、扬雄等人来说,孟子可以说是“醇乎醇”;但相对于孔子、颜回等人来说,孟子可以说是“尽雄辩”。《孟子》一书中的文章
有不少内容都是对立双方的论辩,作者常常巧设机关、暗藏杀机,并且善于用寓言和比喻来说理。
第二节
《老子》和《庄子》
一、《老子》
老子生卒年不详。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提出了三个被称为老子的人物,一个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曾任周守藏室之史;一个是老莱子;一个是周太史儋。现在一般认为老子即李耳,春秋末年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一书又称《道德经》,成于战国中前期,基本上是老子遗说;但其中反仁义、反法令之类的思想,或许是由后学或书的写定者所羼入的东西。老子的思想核心是“道”。《老子》书精深玄妙,富有思辨色彩,很多段落仿佛哲理诗或者格言,太半为短章,但言少意多,并且常常贯穿一个精炼的论证过程。当中亦有少数描写、抒情俱精的片断。
二、《庄子》
庄子名周,字子休,生卒年月不详,生活时代则跟儒家亚圣即孟子同时而稍后,即是梁惠王、齐宣王时期。学界一般认为他是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史记》说他曾经做过蒙之漆园吏。
学界比较统一的意见的是,传世《庄子》一书中的《内篇》,即《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以及《应帝王》是庄子本人的作品,《外篇》
十五、《杂篇》十一则出自庄子后学之手。
庄子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中最奇诡、最诱人、最深邃的组成部分之一:
(一)庄子提倡“无用之用”,认为人只有无所可用,才能保全和涵养完满的人生。
(二)庄子认为人应当剥脱一切有碍于生命的情欲、心智、观念(包括仁义礼乐),剥脱一切有碍于生命的偏执,使感性生命活泼、丰满地表现和发展。
(三)由于“道”这一核心范畴从根本上说并没有摆脱神性,庄子的人生哲学充满了对“彼岸世界”的向往。
庄子人奇思奇,文亦奇。他的文章
大抵都是寓言。而《庄子》全书则都贯穿着具有鲜明世俗化色彩的浪漫主义精神。或谓先秦诸子,“„„文辞之美富者,实惟道家,„„庄子„„著书十馀万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言无事实,而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或谓《庄子》为“文字中鬼神”,“不可不全读”。这些评论都十分切当地说明了《庄子》在文学史上的特色和地位。
第三节
《墨子》
墨子名翟,生卒年不详,当在孔子之后、孟子之前,鲁人,墨家学派的创立者。
《墨子》一书《汉志》著录有七十一篇,今存五十三篇。其中《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
用》、《节
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十篇,最能代表该书的思想和文学成就。各篇题旨正如题目所示,通常被称之为“墨学十纲领”。《墨子》以空前的系统的理论形态,呈现了中国小生产者劳动阶级的某些思想特征。他思想的核心是“兼爱”;兼爱的根本特征,是把对伦理道德要求的实践,建筑在现实功利基础上。
在文学艺术方面,墨子也表现出小生产者汲汲于功利的特点。他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知美却反对求美的人。在先秦诸子中,他的论议最讲究逻辑,但几乎也是最缺乏文采,而且颇显得冗赘。不过墨子注重对立言方法进行探求、总结和实践,提出了著名的“三表法”;同时,他也开创了用寓言说理的先河。
第四节
《韩非子》
韩非(约前280—前233)出身于韩国贵族,曾师事荀卿。他综合了商鞅、申不害、慎到等前期法家学者的“法”治、“术”治、“势”治思想,集法家学说之大成。今存《韩非子》凡五十五篇,基本上出自他本人之手。
韩非对用道德来规范、约束人不抱信心,甚至对血缘伦理感情持消极悲观的态度。他把社会上一切关系都还原为冷冰冰的个人利害,其法家思想的建构,在很大程度上就根于他对人性的悲观认识。韩非跟荀子的论议文大致处在同一个发展阶段上,代表了先秦诸子说理文的成熟阶段。他论列事情往往极峭刻、清晰、缜密,抉剔入微,推动了用寓言说理这一传统的发展。他也写过一些侧重于记载历史故事或传说的文章,其中有很多饶有趣味,充满了洞察社会人生的智慧。
练习题
一、把《论语》论说“仁”的片断全部找出来编在一起,由此研讨“仁”的内涵以及孔子思想在这一方面的得失。
二、由《论语》和《孟子》来看孔子和孟子两个形象的特点及其差异。
三、《庄子》的浪漫主义精神跟屈原的浪漫主义精神有何本质上的异同?
三、怎样区分《韩非子》的寓言和故事?《韩非子》寓言的特色是什么?
Powered by plb © 1998-2010 Processed in 0.03 second(s)
第四篇:秦汉文学讲稿
秦汉文学讲稿
梁建邦
编写
渭南师范学院中文系
2005年6月
目录
绪 论……………………………………………… 第一章
秦汉文学概况„„„„„„„„„„1 第一节
秦代社会概况„„„„„„„„„„2 第二节
秦代文学概况„„„„„„„„„„2 第三节
李斯及《谏逐客书》„„„„„„„3 第四节
《吕氏春秋》„„„„„„„„„„4 第二章
汉代政论散文„„„„„„„„„„5 第一节
汉代社会和文学概况„„„„„„„5 第二节
汉代政论散文概况„„„„„„„„7 第三节 作家作品选讲„„„„„„„„„ 8 第三章
汉代历史散文„„„„„„„„„12 第一节
汉代历史散文概况„„„„„„„12 第二节
司马迁和《史记》„„„„„„„13 第三节
班固和《汉书》„„„„„„„„22 第四节
《说苑》和《新序》„„„„„„23 第五节
《吴越春秋》和《越绝书》„„„23 第四章
汉赋„„„„„„„„„„„„„25 第一节
汉赋发展概况„„„„„„„„„25 第二节
作品选讲„„„„„„„„„„„27 第五章
汉乐府民歌„„„„„„„„„„28 第一节
汉乐府创作概况„„„„„„„„28 第二节
汉乐府民歌作品选讲„„„„„„29 第六章
文人诗歌和文人五言诗„„„„„30 第一节
文人诗歌„„„„„„„„„„„30 第二节
五言诗的起源和发展„„„„„„31 第三节
作家作品选讲„„„„„„„„„32 第四节
古诗十九首„„„„„„„„„„34
秦汉文学的特点和地位
1、时间漫长
秦汉文学从时间上讲,它上起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秦朝,下至公元220年东汉灭亡,前后约400年时间。期间经历了秦朝、秦末农民战争、楚汉战争、西汉、东汉等几个历史时期。
2、地位特殊
从文学演变发展的长河来讲,秦汉文学上承先秦,下启魏晋,有着特殊的地位,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是十分重要和特殊的。在这一阶段,秦代时间短暂,文学成就不高。而汉代则出现了汉赋这种新的文学样式,汉赋成为汉代最具特色的文学作品。汉代文人诗歌的成就虽然不高,民歌却大放异彩,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向来就有汉乐府民歌的称谓。先秦时期的《左传》、《战国策》等历史散文,则直接影响了汉代《史记》、《汉书》等史传文学的产生,《史记》开创了我国史书的纪传体体例,“百代而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在传记文学方面也取得了比较高的地位。汉初的政论散文也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另外,《诗经》所开创的现实主义和楚辞所开创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也得到了继承和进一步发展。
3、内容多样
在秦汉时期,新出现的文学样式有赋、乐府诗、五言诗(特别是文人五言诗)、七言诗、人物传记、小说等,文学样式是多样的。
4、作家不少
在秦汉时期,所涉及的重要作家有李斯、贾谊、晁错、枚乘、司马相如、司马迁、扬雄、张衡、班固、辛延年、赵壹等。
第一章
秦代文学
第一节
秦代社会概况
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25年后,在公元前221年,秦先后灭掉了韩、魏、楚、燕、赵、齐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国家。秦朝建立后,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以巩固这个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统一的新生政权。如他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权,由皇帝总揽一切,实行了一套新的官制,皇帝领导下的中央政府设三公九卿,官员由皇帝任免,不世袭,废除了传统的分封制,地方行政以郡县为单位,郡县两级主要官员由皇帝直接派遣,又颁布了一套严酷的法律,构成了比较完整的国家机器。为了防止六国旧贵族和人民的反抗,秦始皇下令没收了民间兵器,又把六国贵族迁徙到咸阳(12万户)、巴蜀和南阳一带。他又统一了度、量、衡、货币和文字,以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
秦初,在思想战线上存在着革新与守旧两种思想的激烈斗争,发生了主张封建和主张郡县之争。守旧派强调“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的理由。革新派的代表李斯严厉批驳了守旧派的言论,建议秦始皇:“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百家语者,悉诣守,守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焚书后,一些方士和儒生对秦始皇进行攻击,秦始皇即下令追查,把逮捕到的 460多个不满秦王统治的儒生,以“为妖言以惑乱黔首”的罪名活埋了。“焚书坑儒”作为秦始皇巩固政权的措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一定的作用,但它却禁锢并窒息了思想,堵塞了言路,结束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使许多珍贵的古代典籍化为灰烬,文化和学术遭到了严重的摧残。
秦王朝的特点在于:统一中国顺应了历史潮流;巩固政权的措施,既有进步有力的一面,又有反动残暴的一面;失天下匆匆享国时间非常短,前后仅仅只有15年时间。对文学有重要影响的是“焚书坑儒”和残暴的统治。
第二节
秦代文学概况
一、文学概况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产生于秦代的作品有:儒家著作《羊子》四篇,名家著作《黄公》四篇、《成公生》五篇,纵横家著作《零陵令信》一篇,还有“杂赋”九篇。这些都没有传下来。甚至连秦始皇让博士做的《仙真人诗》也失传了。《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始皇不乐,使博士为《仙真人诗》,及行所游天下,使令乐人歌弦之。”
现存有秦代民歌一首:“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又有李斯的一些奏章和李斯与其他人创作的刻石文等。李斯的奏章如《论统一书》、《论督责》、《狱中上秦二世书》等。刻石文有七篇,有琅琊刻石、峄山刻石、泰山刻石、之罘刻石、东观刻石、碣石刻石、会稽刻石等。
产生于秦代以前的秦代作家的文学作品有《吕氏春秋》和李斯《谏逐客书》等。
有人把《吕氏春秋》(《吕览》)和李斯《谏逐客书》作为秦代的文学作品是不合适的。《吕氏春秋》集体创作于秦王八年(前239),李斯《谏逐客书》写于秦王十年(前237),都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前。
因此,有人提出了秦无文学的观点。客观地说,秦代文坛是寂寞的。不发达的,但肯定还有不少的文学作品,包括民歌在内,只是没能更多地流传下来罢了。如《汉书·艺文志》中记载的产生于秦代的一些作品,还有李斯的一些奏章和刻石文。《汉书·艺文志》还曾说黄公“作歌诗”,《汉书·贾捐之传》也有“长城之歌,至今未绝”的话。这些都说明秦代还是有一些文学作品的,可惜的是有不少已经失传了,我们今天已经无从考证了。
二、秦代文坛寂寞的原因
秦代文坛寂寞的原因有三点。
1、文化底子薄。秦国地处西北边陲,一向为其他诸侯国是轻视,称之为“夷狄之邦”、“西秦”。秦国的文化底子是很薄的,产生于秦国的著作和产生于秦国的有名思想家是不多的。另外,从秦国的音乐就可以窥见秦国文化的一斑。真正的秦声,是“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乎呜呜”者。这种简陋原始的乐器,粗野单调的乐曲,不但不能同具有高度艺术成就的《韶虞》、《武象》相比,就是和当时内地流行的俗乐“郑卫之声”相比,也是望尘莫及的。
2、文化专制政策的禁锢和摧残。秦代的文化专制政策禁锢了思想,摧残了文化。特别是“焚书坑儒”禁锢并窒息了思想,堵塞了言路,结束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使许多珍贵的古代典籍化为灰烬,文化和学术遭到了严重的摧残。持有不同政治思想和学术见解的知识分子遭到了镇压,极大的阻碍了文学事业的发展,窒息了百家争鸣的学术讨论局面,于是便自然地造成了全国范围的一次文化大倒退。
3、建国时间短暂。秦王朝立国时间短暂,前后只有15年时间,从时间上来说,来不及出现更多的作家和产生更多的作品。这是秦朝文坛寂寞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并不能说是一个决定原因。
第三节
李斯及《谏逐客书》
一、李斯生平与创作
李斯(?——前208),战国时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县)人。年少时做到郡小吏。为郡小吏时,“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今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后与韩非子一同从学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后,“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建功者,欲西入秦。辞于荀卿曰:‘斯闻得时无怠,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此禽鹿视肉(看着眼馋而不能吃),人面而能强行者耳(看起来像人,却没有人的志气和本领)。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说什么看不起世俗,讨厌名利,把自己装扮成与世无争的样子,这不是士人的真实思想)。故斯将西说秦王矣。’”遂入秦。初为吕不韦舍人,后仕为郎中,并拜为秦王嬴政的客卿。秦王并天下,以李斯为丞相。李斯在秦始皇统一天下和巩固政权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秦始皇死时,李斯和赵高合谋,矫诏杀死太子扶苏,谋立胡亥为秦二世。秦二世即位后,赵高当权,诬陷李斯谋反,将李斯腰斩于咸阳,并夷灭三族。
李斯的才能是多方面的。他不仅是一位政治家和文学家,而且是一位文字学家和书法家。鲁迅先生说:“秦代文章,李斯一人而已。”李斯现存散文有20 多篇。清代人严可均把它收集在《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一书中。比较有名的有《谏逐客书》、《论统一书》、《论督责》、《狱中上秦二世书》等。李斯所写的石刻文,质而能壮,开汉晋碑铭的先声。李斯的小篆被称为“李斯小篆”,统一六国文字,也有李斯的功劳。
二、写作背景与郑国事件
《谏逐客书》选自《史记·李斯列传》,题目是后人加的,或称为《谏逐客令》、《上秦王书》等。它写于秦王嬴政十年,即公元前237年。“客”,指客卿,是秦国人对六国在秦国做官人的称呼。“书”是一种文体,是臣下给君主的书信和意见书。题目的意思是,规劝秦王不要驱逐客卿的上书。
李斯写《谏逐客书》同“郑国事件”有关系。李斯拜为秦王客卿后,韩国派了一个叫郑国的水工到秦国当间谍,企图以兴修水利(修有郑国渠)来消耗秦国的人力和物力,达到削弱秦国的目的,结果其阴谋被秦国发现,秦始皇十年,秦国宗室大臣劝秦王说:“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秦王采纳了宗室大臣的意见,遂下令驱逐客卿。逐客事件的导火索是“郑国事件”,其根本原因则在于客卿在秦国影响了秦国贵族的势力。所以他们就排斥客卿,劝秦王把客卿全部驱逐。当时李斯也在被驱逐之列,在被驱逐的途中李斯写了这篇《谏逐客书》,主要列举客卿对秦国的巨大贡献,论证秦王驱逐客卿的过失,劝说秦王收回逐客令。
刘向《新序》说,李斯“道上上谏书,达始皇。始皇使人逐至骊邑,得还。”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也说:“大索,逐客。李斯上书说,乃止逐客令。” 由此可以知到,秦王采纳了李斯的建议,收回了逐客令,恢复了客卿制度。并且秦王又提拔李斯为廷尉(最高的司法长官)。
三、作品串讲与分析
全文三自然段(或为四自然段),每一自然段为一部分(四段者一二自然段为一部分)。第一部分:开门见山提出观点,指出逐客的行为是错误的,并且以秦国重用客卿取得成功的历史事实,说明任用客卿对秦国有利,驱逐客卿对秦国无益。(谈客卿)
第二部分:联系实际列举秦王爱好异物外乐的事实,指出贵物轻人的危害,进一步说明客卿对秦国有用。(谈外物)
扬恽《报孙会宗书》说:“家本秦也,能为秦声。酒酣耳热,仰天扣缶,而呼乌乌。” 《古文观止》评论道:“秦王性好侈大,故历以纷华声色动其心,此善说之术。”
第三部分:指出逐客对秦国的统一事业不利,劝告秦王任用客卿以自强。(谈霸业)
四、主题
文章从秦国统一事业的战略高度出发,以强有力的事实,深刻地分析了逐客的错误和危害,提出了招贤纳士任用客卿成就秦国帝业的正确主张,奉劝秦王收回逐客令,任用客卿以自强。
五、写作特点
1、着眼点高,分析透辟。逐客事件本来是因为“郑国事件”引起的,但作者并没有就事论事,文章中从未提及“郑国事件”,而是从秦国统一事业的战略高度出发,分析“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的错误和危害。这样便避开了不利的话题,有很自然地抓住了秦王想称霸的心理特点,终于使秦王采纳了李斯的建议。
林希元说:“之就逐客一事生枝生叶,反复顿伏,有无限态度、无限精神。真秦汉间第一等文字。”(见《史记评林》,自韩兆琦《史记选注集说》299页)
2、运用事实进行论证。此文没有抽象地大讲道理,而主要是靠摆事实,运用比喻和类比推理的方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如第二段以秦王喜好异国珍宝色乐的事实,说明这是一种看重异物而轻视人才的表现,与“王者不却众庶”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又以异国珍宝可以玩赏,异国色乐可享用,类比说明异国客卿可用,从而从另一个方面论证了逐客的错误。
李涂说:“李斯上秦始皇书论逐客,起句便见实事,最妙。中间论物不出于秦而秦用之,独人才不出于秦而秦不用,反复议论痛快,深得作文之法,未易以人废言也。”(见《史记评林》,自韩兆琦《史记选注集说》299页)
3、在表现形式上,采用排偶铺陈、正反论证和对比等手法,使文章具有了雄辩的气势。文章中的排比句很多,随处可见。如“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铺陈描写,如写惠王用张仪之计取得成就时,就从西北东南四面写起。使文章既有战国时纵横家文章的余韵,又开了汉赋铺张夸饰的风气。此文是一篇趋向骈偶化的政论文,是由先秦散文向汉赋过渡中的桥梁。李兆洛《骈体文钞》称《谏逐客书》为“骈体初祖”。正反论证方面,文章是以正面论证为主的,以反面论证为副的。有时反面论证只是隐藏在正面论证的背后。如写异国宝物之美,实际上就隐藏着秦国物玩的粗略低贱;说客卿对秦国功劳之大,实际上就隐藏着秦国宗室大臣的平庸无能。反面论证又多用假设推理。如“向使四君却客而不纳,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等。对比手法运用的更为广泛。如以秦国四君同秦王对比,以客卿同秦国官吏对比,以纳客同逐客对比,以外物同秦物对比,以外乐同秦乐对比,以人同物对比等。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说:“法家大抵少文采,惟李斯奏议,尚有华辞。”并且列举《谏逐客书》为例,对李斯创作给予了教高评价。
第四节
《吕氏春秋》
一、成书过程
《吕氏春秋》,亦称《吕览》,为秦相吕不韦招集门客辑合百家九流之说编写而成的,目的在于以备论天地古今万物之理,故号曰“《吕氏春秋》”。
吕不韦(?——前235),战国末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人,后为秦阳翟(今河南禹县)富商在邯郸遇见秦公子子楚(秦始皇父)为人质,认为“奇货可居”。入秦,为子楚活动,使子楚归国嗣位,为庄襄王。因以吕不韦为相。秦始皇年幼即位,尊吕不韦为仲父,主政。《史记·吕不韦列传》载,吕不韦时为秦相,觉得以秦之强而自己不如战国四公子养士之盛是一种耻辱,便大招门客以厚待之,养士至三千人。当时诸侯多辩士,如荀卿等人著书名闻天下。吕不韦便让他的门客把各自的见识写下来,集论而为《八览》、《六论》、《十二纪》,共20多万言,以为可以备论天地古今万物之理,号曰《吕氏春秋》。并把此书悬挂公布于咸阳市门,并悬千金于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即赏千金。吕不韦在此书的《序意》中宣称说:“凡十二纪者,所以纪治乱存亡也,所以知寿夭吉凶也。上揆之天,下验之地,中审之人,若此,则是非可不可无所遁矣。”由此看来,此书是吕不韦依托秦国之势从文化思想上来和诸侯争强的产物,也许有为秦统一天下进行理论准备的用意。
二、体例内容
《吕氏春秋》大约成书于公元前239年左右,有严密的体例,全书分为 《十二纪》,每纪5篇;《八览》,每览八篇;《六论》,每论六篇;又有一篇《序意》(即《序文》),共 161 篇,今存160篇。
由于《吕氏春秋》并非出自一人之手,所以内容庞杂,风格不完全统一。其中有的文章精练短小,文风平实畅达,用事实说理颇为生动。有的类比推理,有的用事实说明。其另一显著特点是多用寓言故事说理。据统计,全书寓言故事多答200多则。其寓言故事,有的是从古代神话、传说、故事而来。有的是作者自己编造出来的。如《察今》篇为了说明“因时变法”的主张,便连用了“荆人涉澭”、“刻舟求剑”、“引婴儿投江”三个寓言来说明。其寓言生动简练,中心突出,论理贴切。
三、寓言选讲
《荆人涉雍》:荆人欲袭郑宋,使人先表(标志,测量水深浅并做标志)澭水。澭水暴益(溢),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如)坏都舍。
《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刻)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引婴儿投江》: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领着、牵着)婴儿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很快)善游哉?
第二章
汉代政论散文
第一节
汉代社会和文学概况
一、汉代社会概况
汉代从汉高祖刘邦被封为汉王算起,到东汉献帝建安末,共历时400多年。这一时期对文学产生重要影响的社会因素有以下三个方面。
1、汉初经济的凋敝与恢复。
经过几年的楚汉战争,刘邦终于战胜了项羽,于公元前202年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刘邦开国之初,国家经济困顿凋敝。一方面是城乡荒凉残破,人口大量减少。《史记·高祖功臣侯表》说:“天下初定,故大都名城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另一方面是生产萎缩,粮食物用不足,物价上涨。《史记·平准书》说:“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一金为万钱)。”比秦时的最高价格要高出三倍多。当时“人相食,死者过半”,甚至“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储备)”。汉朝政权建立后,摆在它面前的首要问题,就是要迅速医治战争的创伤,恢复和发展生产。西汉初的几代皇帝,如高祖刘邦、惠帝刘盈、高后吕稚、文帝刘恒、景帝刘启等,都十分注重恢复生产。在统治思想上,汉初主要是“清净无为”的黄老思想。刘邦即位后,马上颁布诏令:“兵罢皆归家,以有功行田宅。”号召并鼓励逃亡在山泽的老百姓还归乡里;释免奴婢,一律免为庶民;又“薄赋敛,省徭役”,“轻田租”,抑制商人,强令中小商人弃商务农;还制定了奖励人口的措施。高祖七年下诏,民产子免役两年。汉惠帝六年也下诏,规定成年女子不出嫁要收算钱(人口税,每人一算钱,为20钱),高于常人五倍。到了文帝、景帝两朝时,经济进一步发展了,出现了所谓“蓄积岁增,户口寝息”,“众庶街巷有马,仟佰(阡陌)之间成群”(《史记·平准书》)的兴盛丰足的局面。人口也增长了三、四倍。这就是所谓的“文景之治”。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汉王朝统治者也注意总结和吸取秦王朝亡国的经验和教训。发展生产和总结前朝亡国教训的内容,在汉初政论散文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汉武帝时国力的强盛。
汉武帝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在文治武功方面施展了自己的雄才大略。汉武帝实行了盐铁国有的政策,打击豪强和富商大贾的经济垄断,进一步加强汉王朝的封建统治。又治礼作乐,兴太学,立五经博士,置博士弟子员,注意总结和发展学术文化,进行思想方面的统一。又继续发展生产,恢复经济。对内镇压了阴谋叛乱的宗室藩王。对外扩张,在北面,出击匈奴,将匈奴追出漠北数千里;在西面,通西域,伐大宛;在南面,开发并控制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这样既结束了边境骚扰的局面,又扩大了汉王朝的疆域。汉初以来60多年的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时期国家经济基础已经十分雄厚。《史记·平准书》记载道:“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边疆、边远地区)廪(米仓)庾(谷仓)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万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由于汉王朝的空前统一、经济的繁荣和汉武帝的好大喜功,对汉赋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进行思想方面的统一。
汉初,在文化思想上对战国时代的几个重要思想流派都曾经提倡过。黄老之学、刑名之学和儒学在当时有一些斗争,各自的势力在不同时期有一些起伏。这些学派都曾适应于一定时期的政治情况,为统治者服务。最初,黄老之学的“清净无为”思想,适应了当时与民休息的政治趋势而占优势,成为汉初的重要统治思想。但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统治者为了进一步巩固他们的统治,就逐步抛开黄老而转向儒学。到汉武帝时,黄老之学的“清净无为”同汉武帝的积极有为、谋求扩张势力和建立统一巩固的封建王朝的意图便显得格格不入。而儒家思想在当时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体系,比较适合统治者的利益。于是汉武帝便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倡今文经学(用当时通用的隶书写的传授儒家思想的经学学派,有别于古文经学)。这一措施,对当时政治的统一和封建社会制度的巩固是有利的,但同时它也窒息了战国以来的百家争鸣的学术风气,对当时的文学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它束缚了作家的思想,使大部分作家不能写出富有生命力的作品来。一般政论文,如奏疏等,大都蒙上了神秘的今文经学说教的外衣,迂腐板滞,很少有生气。
4、东汉中叶以后的黑暗统治。
东汉中叶以后的皇帝,都是幼年即位的,如和帝刘肇10岁即位,安帝刘祜13岁即位。他们刚即位时因年幼而不能掌握权力,只能由母后临朝听政,依靠外戚辅政。而外戚又专横跋扈,威胁皇权。当皇帝成年以后,又依靠身边的宦官来诛杀擅权的外戚,又宦官掌握权力。这种外戚同宦官之间的争夺权利的斗争,在东汉中叶以后就发生了多次,给社会和人们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东汉后期,又发生了两次党锢事件。宦官同大官僚、太学士(各郡的儒生)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斗争,第一次收捕党人200多人,第二次收捕党人1000多人。东汉宦官外戚之间的斗争和党锢事件,是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权力再分配的激烈斗争,是东汉王朝政治危机和社会黑暗的表现。东汉中叶以后的政治争斗和黑暗统治对当时的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文学概况
汉代文学在政论散文、历史散文、辞赋、乐府民歌、文人五言诗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涌现了一些著名作家和作品。
第二节
汉代政论散文概况
一、汉初政论散文
汉初政论散文的发展,同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紧密联系,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汉初散文作家,继承了战国诸子的优良传统,关心国家大事,或论秦之得失,以为统治者借鉴;或论时事政治、针对时弊,提出自己的主张,他们的作品具有经世致用的特点,富有强烈的感情,能够畅所欲言,有纵横游说之辞的遗风,辞藻华丽,多用对偶排比句式,具有一种磅礴的气势。
秦王朝立国十多年便迅速灭亡了,这不能不引起在它以后建国的汉初统治者的高度注意。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秦朝迅速灭亡的呢?汉初的许多将相大臣、谋士文人都对这一问题探讨过,谈论过,想从中找出对汉王朝有益的教训来。《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载,刘邦就曾主动要求陆贾为他“著秦所以失天下”。刘邦“乃谓陆生(贾)曰:‘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陆贾乃粗述存亡之征,凡著十二篇。每奏一篇,高帝未尝不称善,左右呼万岁,号其书曰《新语》。”《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也记载说:“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卑之,毋甚高论,令今可施行也。’于是释之言秦汉之间事,秦所以失而汉所以兴者久之。文帝称善,乃拜释之为谒者仆射。”贾谊的《过秦论》也是为总结亡秦教训,巩固汉朝统治而写的。汉初经济萧条,殛待恢复发展,所以策士大臣也多对朝政,特别是经济生产发表意见。如贾谊的《陈政事疏》(即《治安策》)、《论积贮疏》,晁错的《贤良文学对策》、《言兵事疏》、《言农事疏》、《守边备塞疏》、《守边劝农疏》、《论贵粟疏》、《募民实塞疏》、《削藩书》等。
二、西汉中末叶的政论散文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定儒家为一尊,加之西汉后期今文经学和阴阳五行说的影响,使得西汉中末叶的政论散文,大都蒙上了神秘的色彩,披着儒学说教的外衣,行文呆板,格式僵化,既没有诸子散文奔放多姿的气势,也没有汉初政论散文的充沛感情。如董仲舒、公孙弘、主父偃等人的策论文,开头一段总是说什么,“臣闻古之王者”如何如何,“臣闻《春秋》之义”如何如何,先讲一段经义,然后再指出目前有什么弊政,应该如何加以匡正,以恢复古道等等。汉武帝曾要求臣下回答问题时,应该“具以《春秋》,勿以纵横对”。在这样的思想要求和指导下,当然根本就谈不上散文风格的多样化。
西汉中期,值得提出的说理散文是刘向的《淮南子》(略)。西汉后期,值得提出的政论散文作品是桓宽的《盐铁论》。桓宽,字次公,生卒年不详,汝南(今河南上蔡)人,汉宣帝时官至庐江太守丞。《盐铁论》是桓宽的名著,共十卷,60篇。公元前81年,汉昭帝召集全国文学、贤良60多人,同御史大夫桑弘羊、丞相田千秋讨论盐铁国营和酒类专卖等问题。《盐铁论》就是根据这一次会议的文献加工而成的。它采用对话体,写文学、贤良同御史丞相双方的彼此诘难,内容上能从社会现实问题出发,针砭时弊,保存了许多经济思想史料,反映了当时一定的社会风貌,文字简练锋利,能传达出出场人物的感情和神态,在汉代的散文中独具一格。
三、东汉的政论散文
今文经学特别是谶纬(预言吉凶祸福、隐语应验)之学代表着东汉王朝的统治思想。汉光武帝刘秀曾“宣布图谶于天下”,并“多以决定嫌疑”。汉明帝和汉章帝又继续加以倡导。于是,当时“儒者争学图纬,兼复附以妖言”。所以当时正统的政论散文都充满了谶纬迷信和经学的气味。
但从东汉以来,也不断地产生着反对谶纬的科学思想。一些作家作品,如王充的《论衡》、王符的《潜夫论》、仲长统的《昌言》等,却反映了当时复杂的社会矛盾和激烈的政治斗争,在反对谶纬之学,揭露黑暗政治方面,很有战斗力。
王充(前27——约95),字仲任,会稽(今浙江上虞)人。他一生志在纠正世俗虚谬,写有《论衡》、《讥俗节义》、《政务》、《养性书》四个集子。《论衡》是当时思想界一部最富有强烈战斗精神和进步意义的著作。他对两汉经学的“天人感应”和当时的“谶纬迷信”的神学思想勇敢挑战,否定了“上天”创造万物、主宰人类社会的说教,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物质性的“元气”构成的,又用唯物主义认识论批驳了当时谶纬迷信者所宣扬的神秘的先验主义。在《知实》篇中,王充列举事实证明孔子并不是先知的。如其说,有一次,颜渊煮饭时把落上灰尘的饭粒扒出来自己吃了,孔子却认为是颜渊在偷吃饭。又有一次,“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同“馈”,赠送)孔子豚(小猪,指蒸熟的小猪)。孔子时(同“伺”,暗中窥探)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论语·阳货》)说明孔子并不是先知的。《论衡》中的《问孔》、《刺孟》等篇更对儒家的两位圣哲孔子和孟子提出了一系列质问,进行了有力的批驳。《论衡》还表现了王充进步的文学观点。他认为文学要有助于教化;要重实用,反对虚华;要重视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言文一致,通俗准确,反对模拟,贵在创新。
王符(约85——163),字节俗东汉安定临泾人。少好学,终生隐居,著书30多篇,讥评时政得失,“不欲章显其名,故号曰‘《潜夫论》’”。《潜夫论》对当时政治的黑暗、封建统治者的腐败,官吏的贪劣和社会风气的败坏等,作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
仲长统(179——219),字公理,性情倜傥不群,敢直言,不拘小节,时人谓之狂生。著有《昌言》34篇,10余万言。今存其中的《理乱》、《损益》、《法诫》三篇。仅存的这三篇文章,深刻地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腐败,如《损益》篇指出,当时统治者“熬天下之脂膏,斫生人之骨髓”,“鱼肉百姓,以盈其欲;报蒸(长幼不分,男女淫乱)骨血(亲骨肉之间),以快其情”。同时对老百姓的疾苦,表示出深切的同情。其文辞畅达,条理分明,是政论文中的优秀作品。
第三节
作家作品选讲
一、贾谊《过秦论》
1、作者生平及著作情况
贾谊(前200——前168),只活了33岁,汉初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少有文才,“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属文称于郡中”。20多岁,被汉文帝召为博士(皇帝在学术方面的咨询官),后升迁为大中大夫(掌议论之官)。曾多次上书提出改革政治的主张,得到汉文帝的重视。但却因此受到一些守旧权贵如周勃等人的诋毁,被贬为长沙王吴差的太傅(辅佐君主或王侯之官)。四年后,被汉文帝召回,问鬼神之事。贾谊一一对答,具道所以。汉文帝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为此,李商隐曾写了《贾生》一诗,讽刺汉文帝,对贾谊给予无限同情:“宣室(未央宫前殿,时文帝刚举行过祭祀,坐在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徒然向前移动),不问苍生问鬼神。”后任梁怀王(文帝少子刘揖)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自伤为太傅无状,加上政治上受到排挤,怀才不遇,只活了33岁就抑郁而死了。
贾谊怀才不遇的悲惨遭遇和抑郁早死,引起了后人的无限同情。历代一些著名的文学家到了长沙,都会想到贾谊。司马迁在《屈原贾生列传》中说他“适长沙,读《鵩鸟赋》,同死生,轻去(放逐在外)就(在朝任职),又爽然(舒适的样子)自失(丢弃了过去的想法,即把道理想通了)。”杜甫在《发潭州》诗中说“贾傅才未有”。清朝人注释说:“公(指杜甫)至湖南,每怀贾谊。”柳宗元在湖南时也以贾谊自比,在给刘禹锡的诗中说:“更似谪长沙。”宋明两代,人们干脆用长沙来指代贾谊,如明末张溥篇的贾谊集,旧称为《贾长沙集》。
贾谊是汉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所著文章58篇,刘向编其为《新书》(又名《贾太傅集》)10卷。《新书》已残缺,后人辑其文为《贾长沙集》。其政论文《过秦论》、《陈政事疏》(即《治安策》)、《论积贮疏》和辞赋《吊屈原赋》、《鵩鸟赋》都是很有名的作品。
2、题解
《过秦论》一般分为上、中、下三篇,也有人将中、下合为下篇的。《过秦论》集中论证秦王朝灭亡的原因,三篇各有侧重。上篇过秦始皇,中篇过秦二世,下篇过秦王子婴。贾谊过秦,是想从中找出对汉王朝有益的教训来。《过秦论》下篇说:“野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按照一定的规律),变化应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这些话正是给汉文帝说的。
3、主题
作者援引大量历史事实,集中论证了秦王朝衰亡的原因,希望汉朝统治者能够以秦王朝为借鉴,施行仁政,以免复蹈秦王朝灭亡的覆辙。
《过秦论》(上)集中论证秦始皇导致秦王朝灭亡的原因。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①——④),写秦国的强大过程和秦始皇统一后的残暴统治。第二部分(⑤),写强秦的迅速灭亡。第三部分(⑥),论证秦国灭亡的原因。
4、艺术特点
① 运用大量的历史事实,集中论证观点。文章按历史发展的顺序叙事,先概述了秦国兴盛的历史,然后记叙秦王朝的灭亡。在中、下两部分中也有历史事实的叙述。这些历史事实实际上是在为后面的议论蓄势,是作为论据而出现的。
② 欲抑先扬。作者创作此文的目的,是为了寻找秦王朝的过失。但文章开始却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极写秦王朝的强盛。秦王朝在作者的笔下,已经被描绘成至强至盛的形象,但正是这样一个强盛的王朝,却不仁不义,一夫作难而七庙毁,为天下所取笑。这样,便从根本上贬低批判了秦王朝。由此可知,在写秦强的过程中,已经有秦弱的因素在里边,这正是作者要过秦的地方。
③ 大量运用反衬手法和对偶排比句式,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如作者在写秦与六国的斗争时,着力渲染六国的力量,用以反衬秦国的强大;在写秦国的灭亡时,则着笔描写秦统治天下的赫赫声势,用以反衬人民力量的不可抗拒;描写陈涉的贫穷庸弱,用以反衬秦王的不堪一击。文章中的对比很多,如强秦同弱秦的对比,六国同陈涉的对比,秦朝同陈涉的对比,秦朝同汉朝的对比(言外之意)等。通过对比更加有力地说明了秦朝灭亡的原因。文章用不少对偶、排比句子铺张渲染,颇有战国纵横家的遗风,从而增强了文章的雄辩气势。
5、贾谊的地位和影响
贾谊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作家。他的政论文明显地受到了战国策士和诸子散文的影响但又有所革新和发展。秦以前的文章,大多重在著述,其形式为经、为史、为子,而不为集。如《山海经》、《孟子》、《老子》、《韩非子》等等。从汉朝到六朝,文人才开始由著述之体变为单篇散文,这是我国散文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变迁。郭绍虞先生曾把这种变迁比作为“好似小说之由长篇而变为短篇,戏剧之又多幕而进为独幕,诚是一种进步。”(《中国文学批评史》633页)而贾谊的散文,正是这种进步的开端。
贾谊的《过秦论》,又开了史论体裁的先河。以总结历史经验,借古谏今,为现实政治服务而写文章,是从贾谊开始的。曹冏的《六国论》、西晋陆机的《辩亡论》、唐朝柳宗元的《封建论》、北宋苏洵的《六国论》、明朝宋濂的《隋室兴亡论》等都明显地受到了贾谊《过秦论》的影响。
另外,贾谊的散文已经具有了后来某些汉赋的特点。如其文章铺采攡文,排比夸张等。这说明汉赋受到了贾谊等散文作家散文的影响。当然,贾谊本人同时也是汉初的一个著名的辞赋家。清代章太炎曾指出:“汉世之论,自贾谊已繁穰(丰盛),其次渐与辞赋同流。”(《国故论衡·论式》)
历代文人对贾谊散文有过极高的评价。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全文引录了《过秦论》,并且十分赞赏地说:“善哉乎,贾生推言之也!”西晋左思《咏史》诗云:“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鲁迅先生《汉文学史纲要》指出,贾谊的《治安策》、《过秦论》等文章,“皆为西汉鸿文(巨著、大作),沾溉后世,其泽甚远。”
二、晁错《论贵粟疏》
1、作者生平及著作情况
晁错(约前200年——约前154年),汉朝颖川(今河南禹县)人,西汉文帝和景帝时代的著名政治家和散文家。他早年曾研究过申不害和商鞅等法家学说。汉文帝时任太子(后来的汉景帝),家令,曾屡次尚书建议改革政治,很有辩才,当时号称为“智囊”。汉景帝时担任了御史大夫(副丞相),协助汉景帝改革法令,极力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各诸侯藩王的势力。晁错给汉景帝上了《削藩书》后,立即引起了诸侯藩王的攻击和诽谤,当时压力很大。以至于晁错的父亲也从颖川老家赶到长安,劝说晁错赶快罢手。晁错不为所动,认为削藩关系到汉王朝的安危。他对父亲说:“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晁错父亲说,这样以来,“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他父亲看劝说无效,回到老家便服毒自杀了。不久,吴王刘濞等七国诸侯起兵叛乱,并且打出“请诛曹错,以清君侧”的旗号,说晁错离间了“刘氏骨肉”,把攻击矛头集中到晁错身上,给汉景帝施加压力。汉景帝害怕七国连兵,为了推卸责任,妥协让步,便把晁错杀了。《汉书·晁错传》记载,晁错“衣朝衣,斩东市”。后来人们便以“东市朝衣”指大臣被杀。《汉书》出《晁错传》。晁错流传下来的政论文一共八篇,都是不、给皇帝的上疏,散见于《汉书》的《晁错传》、《食货志》和《荆燕吴传》,有《贤良文学对策》、《言兵事疏》、《言农事疏》、《守边备塞疏》、《守边劝农疏》、《论贵粟疏》、《募民实塞疏》、《削藩书》等。
2、题解
这篇文章选自《汉书·食货志》。题目是后人加的。“贵”是以动用法,以什么为贵,也就是重视的意思。“粟”,本来指谷子(小米),后来用作粮食的代称。这里可以引申为“农业”、“农业生产”或“粮食生产”。“疏”是奏议文的一种体裁。《汉书·晁错传》记载说:“错复言守边备塞、当世急务二事。”班固将“守边备塞”部分列入《晁错传》,将“劝农力本”部分载入《食货志》。因此,有人认为,这两篇实际上应是一篇文章。
这篇奏疏大概上于汉文帝前元十一年(前169)。西汉建国初期,高祖刘邦等皇帝采取了一些压抑商贾、对农民让步的政策。如商贾不得穿丝织品衣服,不得携带兵器自卫,不得乘车骑马,不得做官等。当时,凡是国家需要征发兵役和徭役时,第一等是征调囚犯,第二等征调的就是工商业者(二等囚犯)。但这些措施,并没有真正给农民带来多少利益。少数地主及商人聚敛了大量财富。汉文帝时,大地主、大商人的势力日益兴盛,土地兼并现象越来越严重。农民破产逃亡,生活异常痛苦,同地主、商人之间的矛盾趋于尖锐。另外,经过若干年的战争,粮食成了汉初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当时边防上屯集着许多防备匈奴的军队,边防上的粮食和粮食运输问题十分严重。晁错看到朝廷这些燃眉之急,于是上书汉文帝,谈自己对当时政治经济的看法。他的出发点是为了巩固汉王朝统治的,是为汉朝统治者谋划长治久安之道的。但文章中“贵粟”的主张,对我们仍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3、主题
作者结合实际,针对时弊,论述了当时积蓄空乏、人民困苦、社会**和商人兼并农民的根源,揭露了富商的高利盘剥行为,提出并论证了重农贵粟的具体主张。
第一段(①——②),结合古今实际,论证不重视农业的危害和重视农业的重要意义。
第二段(③),论述明君应该贵五谷而贱金玉,并以当时农民的痛苦同商人的逸乐作对比,指出土地兼并现象的严重,表达了作者重农抑商的思想。
第三段(④),归结全文,正面阐述重农贵粟的主张和办法。
4、艺术特点
艺术特点:① 结构上层层相因,环环相扣,逐层显志。文章开头先进行总说,提出圣王在位的职责,概括了全篇用意。然后列举尧舜商汤的事例加以证明。接着又从古及今,古今对比,指出当时蓄积未及的原因在于“不农”,得出明主要“务民于农桑”,就必须贵粟;要贵粟,就必须贱珠玉金银;要贱珠玉金银,关键在皇帝的结论。而要使皇帝心服口服,就还得进一步说明珠玉金银的弊端和粟米布帛的好处。而要贱珠玉金银,就得抑商;要抑商,就得贵粟;要贵粟,就得贵农。要贵农,又必须以粟为赏罚。作者就是如此步步深入,说理严密透彻,一气呵成,使人读之而不得喘息。我们不能不佩服作者思维的严密性。
② 表现手法上,强烈对比以及排比对偶和顶针句式增强了文章的表达力和雄辩气势。本文的对比是比较多的。如古与今对比,务农与不农对比,命君与当今皇帝对比,珠玉金银与粟米布帛对比,农夫与商人对比,当今法令与以粟为赏罚建议的对比等。通过对比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排比对偶和顶针句式则增强了文章雄辩气势,使文章具有一种不容反驳的力量。如“地有遗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归农也。”前两句是对偶,后三句是排比,而后三句又是前两句意思的具体化。顶真句式,如“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着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既说明了民贫的根源,又说明了不农的严重后果。排比对偶句式,能给读者一种激切的感觉,好象作者胸有成竹,仗着浩然之气,有一肚子话要道出来似的。面对至高无上的皇帝,据理从容相争,丝毫不显得急噪和窘迫。
5、关于晁错作品的评价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高度称赞晁错的散文“疏直激切,尽所欲言”,是“西汉鸿文,沾溉后世,其泽甚远。”
三、《淮南子》
1、作者
《淮南子》为淮南王刘安招致门客编著而成。刘安(前179?——前122),为汉文帝的弟弟,淮南历王刘长的长子。汉文帝前十六年袭封为淮南王。好文学,曾奉汉武帝之命作《离骚传》。其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集体编写了《淮南子》。汉武帝元狩元年,有人控告他谋反,下狱自杀而死。
2、内容
《淮南子》,共21篇,十几万字,原称《淮南鸿烈》,“鸿”是广大之意,“烈”是光明之意。刘安自己认为此书包含广大光明的道理,可以出于诸子百家之上,为汉代的法典。实际上此书是以道家思想为主,而杂以孔、墨、申、韩之说,是汉初黄老思想的继续。东汉高诱说此书:“其旨近老子,淡泊无为,蹈虚守静,出入经道。”
《淮南子》作为一部理论著作,其论说博奥深宏,无所不包,有一套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其重点在于“纪纲道德,经纬人事”(《淮南子·要略》)。在表现手法方面,《淮南子》多用历史、神话、传说、故事来说理,行文多形容铺张,繁复有序,注意语言修饰,句式整饬,多用排比句,具有很强的文学色彩,与陆贾、贾谊等人的文章共开后世骈文的先河。如《原道训》开篇说:“夫道者,覆天载地,廓四方,柝八极,高不可际,深不可测。包裹天地,禀授无形。”下来就上天下地,多方形容,极力描述,又引用有关禹、舜、共工、越王翳、蘧伯玉等如何得道而昌,如何失道而亡,来说明“道”之所以为“道”。又如,《览冥训》一篇,前后共引用了“师旷奏白雪之音”、“庶女叫天”、“武王伐纣”、“鲁阳挥戈之日”、“雍门子见孟尝君”、“黄帝治天下”、“女娲补天”、“羿请不死之药”等十几个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来说明览观幽冥变化的道理。
刘熙载《艺概·文概》说:“《淮南子》连类喻义,本诸《易》与《庄子》,而奇伟宏富,又能自用其才,虽使与先秦诸子同时,亦足成一家之作。”
第三章
汉代历史散文
第一节
汉代历史散文概况
一、《史记》以前的历史散文
两汉时,不仅产生了许多优秀的政论散文,更重要的是出现了历史与文学相结合的历史散文。最有名的是《史记》和《汉书》。另外,《新序》、《说苑》、《吴越春秋》和《越绝书》成就也比较高。而《史记》和《汉书》又是纪传体史书,可以称之为传记文学。
传记文学,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它以历史事实为根据,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事迹,反映社会生活,塑造人物形象,是历史和文学相结合的产物。不同于历史传记和历史小说,它必须既注意到史料的运用,讲究历史的真实,又必须注意的人物形象的刻画和塑造,不失其真而又有其文是传记文学的主要特点。
记载历史的散文,早在汉代以前就已有之。如先秦时的《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等。但他们的特点在于,都是断代史而不是通史。有国别体和编年体之分,而没有纪传体。《左传》、《战国策》虽然在记叙历史事实描写人物方面有一定的文学色彩,但仍然是以记载历史事件为主的,没有把写人物放在首要位置。
二、《史记》
司马迁《史记》的出现是空前的,它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上下约3000的历史。《史记》包括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526500字。《史记》首创了纪传体体例,其中的本纪、世家和列传是以再现历史人物、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把历史和文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传记文学的代表,取得了很高的文学成就,对后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三、《汉书》
班固《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自汉高祖刘邦元年(前206)到王莽地皇四年(23)共229年的历史,与《史记》齐名,并称为“史汉”。司马迁和班固并称为“班马”。《汉书》它基本上沿袭了《史记》的体例,但略有改变,它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归入列传;全书共12纪,8表,10书,70列传,共100卷,70多万字。《汉书》继承了《史记》的优良传统,在史学和文学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四、《新序》和《说苑》
《新序》和《说苑》的作者是刘向。《新序》原有30卷,今存10卷,是一本历史故事集,以记载春秋故事为主。《说苑》也是历史故事集,以编辑诸子言行为主,多为哲理性的格言。《新序》和《说苑》所记人物鲜明生动,语言精练,富于形象性。
五、《吴越春秋》和《越绝书》
《吴越春秋》的作者是赵晔,内容是叙述吴越两国争霸的历史,但掺杂了许多传闻异说。
《越绝书》的作者是袁康,现存19卷,内容也是春秋时吴越两国争霸的历史,可以和《左传》、《国语》、《史记》等互相印证和补充。《吴越春秋》和《越绝书》属于杂史散文,介于历史散文和小说之间,所以有人也将它们列入小说类。
六、汉代散文的地位和影响
汉代散文对后代有着深远的影响,后世进步作家常常以其为学习的榜样。初唐陈子昂叹息说:“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韩愈曾说:“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视。”他掀起了古文运动,要恢复古文之道。明朝的前七子主张“文必秦汉”,后七子更主张“文必两汉”。由此可知,汉代散文在后世作家心目中的地位。
第二节
司马迁和《史记》
一、司马迁生平
关于司马迁的生年,有两种说法。王国维等人考证认为司马迁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郭沫若等人考证认为司马迁出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卒年不详,大约在汉武帝末年。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韩城市)人。当然,也有人说司马迁是今山西省河津县人。其理由有,1、自古以来,龙门(包括龙门山和禹门口)都记载在山西河津县。
2、黄河自西北而东南出禹门口,急转弯由北向南流去,正如司马迁所说的“耕牧河山之阳”的地方。
3、元代王世诚在《河津县总图记》中说:“太史公自序云:‘迁生龙门,居于太和坊。’”而太和坊就是现在山西河津县太阳乡西辛封村。解放前此地称“太和里”,村口还树有“汉太史公司马迁故里”石碑,现在该村还住有司马姓氏的居民。
4、《河津县志》记载说:“三贤祠在县治东,祀卜子夏、司马太史、王文中子。明代县令雍焯建,刘达修。”
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了自己祖辈的世系情况。他出身于仕宦之家,世代担任“太史”之职。但从司马迁的八世祖司马错到祖父司马喜几代曾经中断过。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在汉武帝时期曾做了太史令,主要掌管天文星历和占卜祭祀等,也兼管朝廷文书和记载朝廷大事。司马谈精通天文星历、《易经》和黄老之学。《太史公自序》说司马谈“学天官与唐都,受《易》于扬何,习道论于黄子。”司马谈对司马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司马迁10岁以前,曾跟父亲住在家乡,“耕牧于河山之阳”。大约10岁时跟随父亲来到了长安,诵读古文。他曾向当时的古文大家孔安国学习《古文尚书》,又曾向当时的今文大师董仲舒学习《公羊春秋》。在司马谈和当时大家名儒的直接教育下,司马迁打下了厚实的知识基础,成为年轻而博学的人。
从20岁开始,司马迁思想的发展,大约可以分为两个时期。47岁前,司马迁企图是汉武帝那样一个国势强大的时代,为当时的统治者干出一番事业来。47岁时,司马迁遭遇了“李陵之祸”,对现实社会有了清醒的认识,思想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了《史记》的创作。
司马迁生平中与创作《史记》密切相关的有三件大事。
1、三次漫游。20岁时,司马迁出游江淮齐鲁,实地访问名山大川,考察古代逸闻轶事,了解和搜集各种史料,进行了第一次大漫游。这次漫游从长安出发,游历了现在的湖北、湖南、江苏、浙江、江西、山东、河南等地。他到长沙北面的汨罗江,凭吊里屈原和贾谊,到湖南的九嶷山、江西的庐山、浙江的会稽山考察了舜、禹的事迹,又在在江浙一带考察了越王勾践、春申君、韩信等人的事迹和逸闻轶事,了解了楚汉战争中项羽、刘邦、萧何、曹参、樊哙等重要人物的事迹。又到山东搜集了有关孔子的资料,了解了孟尝君养士的情况。在大梁又搜集考证了魏公子信陵君的故事。这次漫游大约用了一到三年的时间。回到长安后,司马迁就做了郎中官。元鼎六年春(前111),司马迁(35岁)受汉武帝指派出使西南,到现在的四川、重庆、贵州、广西等西南地区去视察和安抚西南少数民族,他有机会了解了西南少数民族的历史和风俗习惯。元封元年(前110),司马迁(36岁)动行到泰山,亲自参加了汉武帝举行的“封禅”典礼,游历齐鲁山东半岛,又向北到了河北碣石山,经过辽西(今河北卢龙县东)、九原(今内蒙)一带回到了长安。有机会考察了中国北部和东部许多地区。三次漫游,司马迁的足迹遍及了黄河、长江流域,大大开阔了司马迁的胸襟,丰富了他的知识,为后来著述《史记》奠定了基础。
2、担任太史令。汉武帝元封元年,司马迁从西南出使回来,到洛阳看望了临终的父亲太史令司马谈,接受了父亲要完成著述史书的遗嘱。元封三年,司马迁(38岁)被任命为太史令。四年后,到了太初元年(前104),司马迁继承父亲遗志,开始了《史记》的著述。
3、遭遇李陵之祸。又经过了六年,到了汉武帝天汉二年(前99),司马迁遭遇极大的不幸,遇上了李陵之祸。李陵是西汉名将李广的孙子,于天汉二年作为贰师将军李广利的偏师率步兵5000人远出漠北攻打匈奴,结果遭到了匈奴主力数万骑兵的围攻,矢尽弦绝,兵败被俘,投降匈奴。汉武帝为此震怒,“食不甘味,听朝不怡”,朝中大臣也纷纷翻脸责骂李陵。当汉武帝询问司马迁对李陵投降之事的看法时,司马迁为了扩展汉武帝胸怀,回击大臣的翻脸行径,便斗胆在汉武帝面前讲了一些本可以不讲的公道话。不料却因此而获罪,被处以死刑,并于天汉三年遭受了宫刑。李陵之祸是司马迁生平的极大不幸,给其肉体和精神造成了惨重摧残,但司马迁思想因此而升华,认清了封建帝王和酷吏政治专横残暴的本质,看透了世态炎凉,认真思考了人生价值,痛苦地抉择了生死荣辱,完善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和生死荣辱观,树立了更高更实际的人生奋斗目标,对《史记》创作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
使司马迁从主题、思想倾向、选材、语言表达、艺术风格等方面对《史记》进行了重新思考和编写审定。
司马迁受刑出狱后,又曾担任了中书令(负责领导尚书出入奏事)一职。大约又经过五、六年的努力,《史记》这样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巨著终于完成了。
二、《史记》成书的原因
《史记》一书在汉武帝时代由司马迁完成,有着一定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主要有:
1、时代的需要。在《史记》以前没有通史问世。春秋战国时代,我国一直处于四分五裂、各自为政的混乱状态。诸侯国的史官修史,无不是以自己的所在国作为中心,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出现通史这样的史书。秦始皇统一后,由于时间短暂,尚未来得及考虑撰写通史问题,况且加上当时知识分子处于焚书坑儒的高压政策之下,害怕触犯禁忌,也不敢大胆尝试。而汉武帝时期,国力空前强盛,统一的汉帝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国力等诸多方面都比任何前代有了很大发展,需要对过去的社会历史、思想文化、学术成果等进行整理和综合,编写一部从古到今包括全面的通史,已经成为汉帝国时代的迫切需要。一种通史的出现已经带有某种必然性。
2、社会环境的许可。汉朝开国后,经过六七十年恢复经济的努力,到汉武帝时代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汉初经济残败凋敝的局面,政治稳定,经济文化繁荣,国力强盛,国家出现了空前的统一和团结。这些都为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编写一部贯通古今上下、综合百家学说的新史书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条件。
3、家学渊源的影响。司马迁的远祖曾经“世典周史”,父亲司马谈在汉武帝时复为太史令,他生活在史官世家,奠定了强烈的史官职业和责任意识。父亲司马谈担任太史令,曾着手撰写史书,但未能如愿。临终前便把此事嘱托给了司马迁。司马迁当时“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又说:“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这种家学渊源,对司马迁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主观原因主要有:
1、司马迁具有卓越的历史知识和高尚的品德。司马迁三次漫游开阔了眼界,担任太史令,又可以查阅国家丰富的藏书,占有了大量的资料。没有这些有利条件,要写成一部贯通古今的史书是根本不可想象的。李陵之祸使司马迁认清了封建帝王和酷吏政治专横残暴的本质,看透了世态炎凉,认真思考了人生价值,痛苦地抉择了生死荣辱,完善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和生死荣辱观,树立了更高更实际的人生奋斗目标,对司马迁“发愤著述”,对历史进行再评价都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
2、司马迁具有进步的历史观。司马迁创作《史记》的态度是十分严肃的,他“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原始察终,见盛观衰”,终于历史,敢于“不同圣人同是非”,要建立一种不同于任何思想的司马迁“一家之言”。他能够比较冷静地评价各阶级、各阶层代表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和地位,打破了帝王将相独占历史典籍的局面,记载了古今社会中各类人物的事迹,并能不为统治阶级忌讳。后人把司马迁的这种历史观称之为“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称赞司马迁具有“良史之才”。
3、司马迁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司马迁的撰写《史记》的强烈的责任感,来自司马氏“世典周史”的家学渊源和他父亲司马谈想撰写一部史书理想的影响。他要“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又想继孔子之后,继《春秋》,写《史记》。他具有立德、立行、立言的崇高理想。当立德、立行的理想破灭后,便以周公、孔子、屈原等倜傥非常之人为榜样,“述往事,思来者”,把全部精力倾注到了《史记》的创作之中,《史记》成了他的唯一的精神寄托和人生追求所在。这时候,司马迁心里所想的除了未完成的《史记》以外,可以说是别无所求。只要能完成《史记》,哪怕是蒙受比死还要可怕的羞辱也在所不辞。《史记》高于司马迁的生命和荣辱,他已经完全属于《史记》。正是这种强烈的责任感的和人生追求,才使得司马迁选择了受宫刑,而隐忍苟活,最终完成了《史记》。
三、《史记》的体例
《史记》包括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526500字。
本纪:本意是将事件的始末用年月时间加以贯穿和记载的意思,主要记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各朝代的兴废始末和各帝王的大事。唐朝司马贞《史记索隐》说:“纪者,记也。本其事而记之,故曰本纪。„„而帝王书称纪者,言为后代纲纪也。” 如《史记》有《五帝本纪》、《夏本纪》、《周本纪》、《秦本纪》、《高祖本纪》、《项羽本纪》等。
表:《史记》的表分为世表、年表、月表三种,按世代年月列表记载历史大事。东汉应劭说:“表者,录其事而视之。”“表”的用意,就是按年月次序提纲挈领得列举历史大事,使人一目了然。如《十二诸侯年表》就是逐年列举鲁、齐、晋、秦、楚、宋、卫、陈、蔡、曹、郑、燕和吴(夷狄之邦,本不计为数)等13个诸侯国以及周王朝的大事。《秦楚之际月表》则逐月列举了秦、楚、项(羽)、赵、燕、魏、韩等国的历史大事。
书:书是对古代社会的经济概况、文物制度、风俗习尚以及山川水利等进行专门记载,反映的是整个古代社会经济文化的面貌。唐朝司马贞《史记索隐》说:“八书,记国家大体。”《史记》“八书”有《礼书》、《乐书》、《律书》、《历书》、《天官书》、《封禅书》、《河渠书》、《平准书》等。
世家:取“开国承家,世代相续”之意,主要用以记载诸侯王的大事。清朝赵翼说八书“用之以纪王侯诸国”。如《吴太伯世家》、《齐太公世家》、《留侯世家》、《萧相国世家》等。其中也有记载历史上著名人物的事迹,如《孔子世家》。
列传:主要记载诸侯王之外的人臣的事迹。唐朝刘知己《史通·列传》认为列传是“录人臣之行状”。唐朝司马贞《史记索隐》说:“列传者,谓叙列人臣事迹,令可传于后世,故曰‘列传’。”司马迁《太史公自序》说:“扶义倜傥(卓异,洒脱不拘),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作七十列传。”《史记》七十列传记载了不同类型不同阶层的人物事迹,有大小官僚、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经学家、说客、策士、游侠、刺客、隐者、商贾、俳优、酷吏、少数民族等。可分为本传、和传和类传三种。如《淮阴侯列传》、《李将军列传》、《孟子荀卿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屈原贾生列传》、《儒林列传》、《刺客列传》、《游侠列传》、《货殖列传》等。
四、《史记》的思想内容
作为一部通史,《史记》的内容是应当是历史资料的汇集,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上下约3000的历史。作为一部传记文学作品(主要针对本纪、世家、列传而言),《史记》总结了历史发展的规律,表现了作者的政治、哲学、经济、军事、文化等思想,为人们塑造了古今100多个栩栩如生的典型人物,取得了很高的文学成就,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才华。对作者认为需要进行歌颂肯定的人物进行赞扬,对作者认为需要批判讽刺的人物进行揭露和指责。如他肯定了陈涉在推翻秦朝斗争中的“首事”作用,从正面形象地反映了这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波澜壮阔的情景,揭示其失败的原因;他歌颂了反抗暴政的仁人志士,如《刺客列传》中的荆轲、豫让、聂政等,歌颂了众多的爱国英雄,如廉颇、李广、屈原等。而对历史上的坏人坏事,司马迁则进行辛辣地讽刺和严厉的批判,哪怕是汉朝的统治者也不肯放过。如司马迁在《史记》中对汉武帝就进行了极大的讽刺。据说,现在《史记》中的《孝武本纪》是后人补撰的。东汉卫宏《汉书旧仪注》记载说:“司马迁作《景帝本纪》,极言其短及武帝过,武帝怒而削去之。”但我们现在从《史记》的其它篇章中,仍然能够看出司马迁对汉武帝的讽刺。如《封禅书》中列举事实说明古代帝王封禅不成的原因是他们“德不洽”和“功不至”。又描写武帝封禅的不顺利和不吉祥。汉武帝封禅遭到了窦太后的反对,逼死了提议和筹备封禅的几个大臣。在封禅过程中,也不像先王那样专心地“修仁行以”,以“积善累功”。而是一味地迷信方术,梦想着能会见神仙。真是荒唐可笑。《酷吏列传》揭露和批判了酷吏的罪恶,将批判的矛头直指汉武帝。如其中写王温舒“好杀伐行威而不爱人”,“捕郡中豪猾”,“连坐千余家,大行屠杀,以至血流十余里”。按照汉朝的惯例,春天不得施刑杀人。王温舒曾顿足叹息说:“嗟乎,令冬月益展一月,足吾事矣!”而“天子(汉武帝)闻之,以为能,迁为中尉”。
五、《史记》的艺术成就
1、具有强烈的“实录”精神。作为史书,《史记》的特点在于注重“考信”、“实录”,“不虚美,不隐恶”,忠于历史。
2、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史记》写人记事,常常并不是冷静地无动于衷地进行叙述,而是在字里行间激荡着作者强烈的感情。他通过素材的选择、故事情节结构、谋篇布局、谴词造句和篇末的“太史公曰”,或公开或隐蔽地表达对所记人物及事件的看法与感情。司马迁创作《史记》,就是“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以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从而“成一家之言”。表达他对古今社会变迁和人物作为的看法。
3、选取主要事件、典型细节和个性化的语言,把人物置于矛盾冲突之中,塑造出了众多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史记》常常通过选取主要事件展示人物的历史。司马迁在《留侯世家》中说:“非天下所以存亡,故不著。”可知他要选取的只是有关天下存亡的足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事件,那些无关紧要的琐事是必须舍弃的。如《项羽本纪》主要记叙了四件大事,有吴中起事、钜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吴中起事”重在表现项羽起事的暴烈迅速;“钜鹿之战”重在表现项羽出众的军事才能和胆略,刻画出项羽叱咤风云、气盖一世、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鸿门宴”重在表现项羽坦率少谋的豪爽胸襟(不杀刘邦,出卖曹无伤);“垓下之围”重在表现项羽英雄末路的悲壮。这样便再现出秦末和楚汉战争时叱咤风云的项羽的悲剧性历史。又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主要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将相和三个场面去表现廉颇和蔺相如的形象。通过典型细节表现人物独特的性格特征,如《李斯列传》中李斯观鼠的细节描写,就深刻揭示了李斯利己主义的人生观和他“学帝王之术”的卑鄙动机,并说明了造成李斯结局的原因。又如《酷吏列传》的《张汤传》描写了张汤少时“劾鼠掠治”的故事,突出了张汤自幼就显露出来的“如老狱吏”的气质。说张汤“父为长安丞,出,汤为儿守舍。还而盗鼠肉,其父怒,笞汤。汤掘窟得盗鼠及余肉,劾鼠掠治,传爰书(记录囚犯口供的文书),讯鞠(审问)论报(判罪),并取鼠与肉,具狱(狱案已成,指判决书已写成),磔堂下。其父见之,视其文辞如老狱吏。大惊,遂使书狱。”
《史记》也常用个性化的语言去表现人物的独特性格、心理、神态和身份。如同是观看秦始皇出巡。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也!”表露了他没落贵族后代的神态和他身上足以代表的秦末六国后裔伺机而起的复仇心理,语言极为坦率,表现了他强悍爽直的性格。而刘邦则说:“大丈夫当如此也!”表现了刘邦当时作为一般贫民阶层想占有权利的欲望,说得含蓄委婉,显露了刘邦贪婪多欲阴险的性格。另外如《淮阴侯列传》中刘邦同韩信的一段精彩对话:“上常(尝)从容与信言诸奖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擒)?’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说话人各自的心理活动、神态、表情、口气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史记》为鲜明地再现人物,常常把把人物置于矛盾冲突之中,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的思想、行为和性格。
4、创造并成功运用“互见法”,巧妙全面再现历史人物。《史记》主要以单篇人物传记结构,这样就很容易写得冗长和相互重复。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司马迁创造并成功运用了“互见法”。其互见法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此详彼略、此主彼次或提示性互相照应的选择材料组织文章的方法。如《留侯世家》中有:“语在项羽事中”、“语在淮阴事中”等。又如“鸿门宴”在《项羽本纪》中是详写,在《高祖本纪》、《留侯世家》、《樊哙列传》中是简写。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使作者能够集中运用资料为突出人物性格服务。另一种是在不同的传记间巧妙选择组织分布材料,表达作者爱憎感情,全面地再现人物,突出人物主要性格特征。如《项羽本纪》主要写了项羽英勇善战的非凡才能、豪爽坦率的性格和英雄末路的悲惨情景,而项羽的缺点却放在其他篇章中加以表现。在《淮阴侯列传》中韩信曾对武涉说:“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计划,谋划)不用,故倍楚而归汉。”指出了项羽不能发现和重用人才的缺点。在《高祖本纪》中司马迁再一次表现项羽疾贤妒能和不能重用人才。一次王陵对刘邦说:“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日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刘邦说:“公知其一,不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以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吾擒也。”另如对刘邦的描写,《高祖本纪》虽然指出了刘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好酒及色”等毛病,但却没有具体描写。而在其他人的传记中却写了刘邦不少的缺点。如《项羽本纪》记载了刘邦自私无赖的事情。一次刘邦同项羽军作战,刘邦战败逃命,路上碰到了前来寻他的儿子(惠帝刘盈)和女儿(鲁元公主),夏侯婴便把两个孩子拉到车上。车重难行,刘邦曾几次把自己的孩子推到车下。在另一次战斗中,项羽俘虏了刘邦的父亲,想以此要挟刘邦投降,扬言不投降就要烹死刘邦的父亲。刘邦听了不但不悲切,反而不在乎地说:“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郦生陆贾列传》则借骑士之口,描绘了刘邦的流氓行经。说:“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与人言,常大骂。”司马迁的爱憎感情显露得十分巧妙,人物形象也更加符合历史事实而完满丰富了。当然,互见法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麻烦,如要全面了解一个人的历史,就必须翻阅与他有关的其他人物的传记。
六、《史记》的流传和影响
《史记》在汉代被称为《太史公书》、《太史公》、《太史公记》、《太史公传》、《太史记》等。《史记》之名是《太史公记》的简称。有人认为这一称谓起于东汉桓帝时期,有人认为起于魏晋之间。
《史记》在成书以后的二十年间是默默为闻的。一直到汉宣帝时,经司马迁的外孙杨恽讲述才公开流传。杨恽是汉昭帝丞相杨敞的儿子,因揭发霍氏谋反有功,被封为平通侯和中郎将。《史记》到东汉班固时130篇已经空缺了10篇,篇目未详。三国时魏人张晏对所缺篇目作了说明,认为所缺的是《景帝纪》、《武帝纪》、《礼记》、《乐书》、《兵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日者列传》、《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傅靳蒯成列传》。并且认为有一个叫褚少孙的博士曾为其补阙,作了《武帝纪》、《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和《傅靳蒯成列传》。而范晔《后汉书·杨终传》载,在章帝时,《史记》曾被杨终删除了10多万字。可见早在汉代,《史记》的面目就已经被弄得有些模糊了。
后人对《史记》也曾有过不少非议。班彪认为《史记》“采经摭传,分散百家之事,甚多疏略,不如其本,务欲以多闻广载为功,议论浅而不笃(厚),其论术学,则崇黄老而薄五经;序货殖,则轻仁义而羞贫贱;道游侠,则贱守节而贵俗功。此其大敝伤道,所以遇极刑之咎也。”(《后汉书·班彪传》)班固《汉书·司马迁传》则认为司马迁“是非颇谬于圣人”,“不与圣人同是非,颇谬于经”。东汉王允之则认为《史记》是一部“谤书”。金代的王若虚可以说是自汉代以来攻击《史记》最激烈的人,他在《史记辩惑》中说《史记》“冗而杂”,“前后参差,殆不可晓”,完全“不足观”,“不足为法”,甚至认为司马迁“罪不容诛”。这些攻击和指责正好从反面给我们说明了《史记》的价值。《史记》对后代的影响,主要可以分为史学和文学两个方面。在史学方面,其影响主要是:
1、体例有开创之功。宋代史学家郑樵对《史记》的体例予以极高的评价,说“百代而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六经之后,惟有此作。”(《通志·总序》)清代史学家赵翼也认为“司马迁参酌古今,发凡起例,创为全史„„自此例一定,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二十二史札记》)事实上,自班固的《汉书》一直到《明史》、《清史稿》众多的正史,虽然在名目和门类上有所改变,但都有纪有传,都是通过几个门类相互补充来反映历史的。它们都沿袭了《史记》所开创的纪传体体例。
2、“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为后代史学家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史记》对后代文学的影响:
1、创立了传记文学。《史记》以前的史书是因事记人的,事件是记载和描写的中心,记载的是同一事件中的不同人物,人物处于次要地位。而《史记》则是因人记事,把人物放到了中心地位,记载的是同一人物的不同事迹,人物形象突出鲜明,属于传记文学的范畴,开创了我国古代的传记文学。
2、把散文的发展推行了更高阶段,描写手法对后代作家影响深远。《史记》描写人物事件的艺术手段,通过艺术形象的塑造来反映历史个现实的方法,以及优美的语言等对后世作家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从唐宋八大家到明朝的前七子、后七子到清朝的古文学家顾炎武等许多著名的散文家,无不以《史记》作为自己吸取营养的对象。
3、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不少素材。如元明时期的戏剧、传奇、小说取材于《史记》的就很多。《元代杂剧全目》中收录的《史记》戏就有180多种。如无名氏的《冻苏秦》、尚仲贤的《气英布》、纪君祥的《赵氏孤儿》、金仁杰的《追韩信》等。明人杂剧如叶宪祖的《易水寒》、朱权的《卓文君》等。明人的传奇如张凤翼的《窃符记》等。明人的平话小说如《汉李广号飞将军》、《冯唐直谏汉文帝》、《卓文君慧眼识相如》等,都取材于《史记》。
七、对“无韵之《离骚》”的理解
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里赞扬《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其原因主要有:
1、《史记》同《离骚》一样,深刻而广泛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史记》以写人物为中心,通过记录人物生平事迹,塑造鲜明、生动、众多的人物形象来反映历史,再现当时的社会现实,有着实在的社会内容,真实的反映了历史社会的面貌,富有现实主义的强烈色彩。
2、《史记》同《离骚》一样,富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史记》在描写历史人物时,不是纯客观的冷漠的无动于衷地实录,而是在描写中处处蕴涵着作者的褒贬爱憎感情。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把作者的思想倾向自然地流露出来,使人物形象本身有了动人心弦、移人性情的强烈的感染力。明朝茅坤在《与蔡白石书》里说:“读游侠列传,即欲轻生;读屈原贾生列传,即欲流涕;读庄周、鲁仲连传,即欲遗世;读李广传,即欲立斗;读石建传,即欲俯躬;读信陵、平原君列传,即欲养士。”足见《史记》文章感染力之大。
3、作者的遭遇有相似的地方。司马迁遭遇不平而发愤著述,通过著述而向天下和后世鸣不平,同屈原被放逐后而赋《离骚》是十分相似的。《史记》一书,常常流露着司马迁的隐痛和不平之气。司马迁把自己强烈的爱憎感情,寄托于形象描写之中,又具有屈原抒情长诗《离骚》那样的感染力和教育作用,具有《离骚》那样的诗情画意。在文学特性上,《史记》同《离骚》是可以化等号的。所不同的是,《离骚》是韵体文学作品,而《史记》是散体文学作品。所以鲁迅先生称《史记》为“无韵之离骚”。
八、作品选讲
1、《报任少卿书》
(1)、写作背景:任少卿,名安,司马迁的好朋友,在担任益州刺使时,曾写信给司马迁,要他利用在汉武帝身边任中书令的便利条件向朝廷推贤进士。当时司马迁已经受了宫刑,没有能及时给任安回信。到太始四年11月才给任安写了这封回信。当时任安因事下狱,情况十分危急。单后来汉武帝赦免了任安。征和二年,戾太子刘据发兵杀死丞相江冲等,太子兵败自杀。刘据起兵时,任安曾接受了刘据的命令,但却按兵观望,没有参战。汉武帝以任安“持两端”,将其腰斩于咸阳。
此文最早见于《汉书·司马迁传》,或称为《报任安书》。此文和《太史公自序》是研究司马迁家世、生平和思想的重要资料。
(2)、作品分析
全文可分为4段。第一部分(①——②),说明久未回信的原因。
第二部分(③——④),叙述不能“推贤进士”的原因,回答来信问题。其中:③以刑余之人为由,说明自己没有条件“推贤进士”,回答来信问题。④言今非昔比,若“推贤进士”则“轻朝廷羞当世之士”。
第三部分(⑤——⑧),叙述李陵之祸的始末和自己忍辱苟活的原因。⑤言自己竭尽才力,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而事有出乎意料者。⑥叙说自己遭遇李陵之祸的经过。⑦言人们以不辱为重。⑧叙述自己沉溺缧绁之辱和忍辱苟活的原因。
第五部分(⑨——11),叙写忍辱坚持写作《史记》的原因。⑨叙述古代倜傥非常之人发愤著述之事。⑩叙说自己所以忍辱蒙诟写成《史记》的情况。(11)讲述自己受刑后的心情,归结到“推贤进士”与自己的态度相违背,再一次答复来信问题。
主题:在此文中,司马迁以极为激愤的心情,申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了内心的无限悲痛,大胆揭露了汉武帝的喜怒无常、刚愎自用,提出了“人固有一死,死,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进步生死观,并且表现出他为实现自己创作《史记》而甘受凌辱的坚韧不屈的战斗精神。
写作特点:①饱含强烈的感情。这是一篇用血和泪写成的自白书,它对汉武帝进行了讽刺和揭露,对世俗观念进行了批判,哀伤自己的不幸遭遇,对朋友推心置腹,倾诉衷肠。总之,作者怀着满腔悲愤的心情,把自己长时间郁积在心中的无限痛苦和牢骚毫无保留地倾诉出来。②引古喻今,夹叙夹议。③起伏跌宕,首尾呼应。开头直接回答来信问题,说明久未回信的原因,感情还比较平和;接着写“诟莫大于宫刑”,“刀锯之余”不能“荐天下豪俊”,则感情激昂;写“待罪辇毂之下,二十余年”,情绪又比较缓和,但一想到“今已亏形,为扫除之隶,在茸之中”,愤激之情又不可按奈。下来写自己以前竭“不肖之才力,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感情又舒坦起来,然后接写李陵之祸,感情的波澜又冲天而起。以后又便比较舒缓,但最后归结到不能“推贤进士”,悲愤之情又再一次迸发。
(3)、对司马迁李陵之祸的认识:司马迁为开脱汉武帝的心境,为回击大臣的翻脸之辞,仗义讲了一些本可以不讲的话,结果因此而惹怒了汉武帝,被汉武帝判处以死刑,最终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为了完成《史记》,而接受了宫刑,司马迁的不幸遭遇,是汉武帝残暴专横的结果,却因而而成就了司马迁和《史记》。
《古文观止》曰:“此书反复曲折,首尾相续,叙事明白,豪气逼人。其感慨啸歌,大有燕赵烈士之风;忧愁幽思,则又与《离骚》对垒。文情至此极矣!”
2、《项羽本纪》
①作品分析:《项羽本纪》记载和塑造了项羽形象,热情歌颂了项羽在推翻秦王朝中的巨大功劳,表现了对项羽失败的无限同情,展现了项羽失败的原因。文章主要记载了项羽吴中起事、钜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四件大事。
②项羽形象分析
项羽是反秦斗争中产生的一个英雄,为推翻秦王朝建立了汗马功劳,他英勇善战,气盖一世,直率少谋,恃强残暴,政治上显得很不成熟,具有明显的缺点。在《鸿门宴》中项羽恃强虚荣,直率少谋,为人不忍,缺乏政治家才干。项伯“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就击中了项羽的要害,使他改变了“击破沛公军”的主张而“善遇之”。刘邦一阵马屁拍的又是项羽忘乎所以,为了表明他够朋友、讲义气,便随便说出了曹无伤。他显得少于谋略,态度变化无常,显得很不成熟。刘邦则多谋善变,机警聪明,富有政治才干。在逃离鸿门宴时,他借故离席,又招樊哙出,并且想到了告辞道谢,又脱身独骑,足见刘邦的多谋和善自为谋。他能够根据形势的变化而制定新的策略。由“拒关,毋纳诸侯”,变而接受并实施张良建议,向项羽道歉,终于变被动为主动。向项羽解释,表现了刘邦的聪明和善于言辞。其政治才干,一是表现在善于利用敌方的矛盾,二是善于调动和团结集团的内部力量。另外如樊哙的勇中有谋,粗中有细;张良的机智忠诚,公斤细心;项伯的为友通敌,诚实不欺;范增的老练多谋等都表现得活灵活现。
后人对项羽的遭遇寄予无限同情。杜牧《乌江亭》诗说:“胜败兵家未可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唐]胡曾《鸿门》诗说:“项羽鹰扬六合尘,鸿门开宴贺亡秦。樽前若取谋臣计,岂作阴陵失道人。”李清照《绝句》诗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③艺术特色
通过主要事件塑造项羽形象,通过对比、细节和个性化的语言揭示人物性格特征,蕴涵作者强烈的感情色彩。(可用《史记》的艺术特点来说明)
清·郑板桥《潍县署中寄舍弟第一书》说:“《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钜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为最,反复诵观,可欣可泣,在次数段耳。”
3、《陈涉世家》
1、作品分析:
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不可胜数”)记载陈胜农民起义发生原因、起义经过、建立政权和巨大影响。先记叙了陈胜少年时的壮志,交代了陈胜领导起义的思想基础;这叙写了起义的原因和准备,表现了陈胜、吴广的智慧;然后描写起义的经过、政权的建立和产生的巨大影响。
第二部分(“葛婴至东城”到“立怀王孙心为楚王”)记叙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建立政权后攻打秦军的经过、起义军内部的互相残杀和起义的失败。先记叙了起义军建立政权后对秦军的进攻和失败;然后记叙了起义军内部的分裂和自相残杀(武臣自立为赵王、韩广自立为燕王、杀吴广、诛邓说、杀陈王);最后又记载了起义军余部的投降和失败。
第三部分(“陈胜王凡六月”到最后)进一步揭示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先记叙了陈胜杀故人;再叙写起义失败的其他原因;最后赞扬了陈胜、吴广起义的地位和影响,交代了刘邦对陈胜的纪念,又说明了将陈胜列入“世家”的原因。
2、主题:文章正面真实的记载了我国第一次农民起义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塑造了陈涉、吴广等英雄形象,歌颂了陈涉的远大志向和超人谋略,以及陈涉在灭秦中的巨大作用,也客观记载和揭示了陈涉、吴广起义失败的原因。
起义失败的原因:一是陈胜忘记了“苟富贵,无相忘”的诺言,寡恩忘旧,脱离群众;二是用人不当,信用那些“以苛察为忠”的官吏,结果诸将不亲近,内部分裂;三是起义军互相残杀。
3、写作特点:①注重塑造陈涉、吴广形象。陈胜具有远大的政治理想,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机智聪明,有谋有略。起义后,陈胜脱离群众,用人错误,错杀故人,又不能左右形势,缺乏统一指挥的才干,最终竟然被自己的车夫所杀。吴广平素爱人,有政治理想,聪明机智,勇力超人,敢于反抗强暴。起义后没能很好地指挥军队灭秦,骄傲自大,不知兵权,警惕性差,结果被周市、田臧等人所杀。
②对比描写揭示历史规律。有起义过程和失败过程的对比,有陈胜、吴广前后形象性格的对比等。
③通过个性化语言、细节描写揭示人物性格。个性化语言如陈胜辍耕之垄上的话语,陈胜同吴广谋划起义的话语、起义时对戍卒的动员等,都很有特点。“苟富贵,无相忘”,“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天下苦秦久矣”等,都十分形象生动。细节如“辍耕之垄上”、“鱼腹藏书”、“篝火狐鸣”、“指目陈王”、“故人求见”、“杀故人”等,都极富形象性。
第三节
班固和《汉书》
一、班固生平和创作概况
班固(32——92),东汉辞赋家、史学家。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年少时,就能属文,16岁入洛阳太学。又性情宽和谦让,因此深为当时儒者所钦重。其父班彪是当时著名学者,曾作《史记后传》65篇,补写《史记》以后西汉的历史。班彪死后,他想要补完全书,后有人告发他私改国史,捕入京兆狱。其弟班超上书辩解,获释,汉明帝很赞赏班固的才能,召为兰台令史,转迁为郎,典校秘书。自汉明帝永平中奉诏修史,经过多年努力,于汉章帝建初七年(82),基本完成《汉书》的写作。汉章帝时,班固任玄武司马。建初四年(79)帝诏诸王、诸儒集合于白虎观讲论五经异同,令班固撰集其事,纂成《白虎通义》。汉和帝永元元年(89),随大将军窦宪征匈奴,为中护军。宪骄横获罪,班固被牵连入狱,死于狱中。班固是东汉前期最著名的辞赋家,著有《汉书》、《白虎通德论》、《两都赋》、《答宾戏》、《幽通赋》、《咏史诗》等。《隋书·经籍志》有《班固集》17卷。已散佚。明代张溥辑有《班兰台集》。
二、《汉书》体例和规模
《汉书》由12纪、8表、10志、70传组成,共100篇,记载了从汉高祖元年到王莽地皇四年共229年的历史。《汉书》的内容,有一部分是袭用《史记》的,有一部分是根据班彪的《史记后传》65篇整理补充而成的,其8表由班固的妹妹班昭续写,《天文志》由马续协助班昭完成。
三、《汉书》的特点和文学成就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袭用了不少《史记》原文;又大量地援引他人的文章;史料可靠性强。在文学成就方面,《汉书》总体上赶不上《史记》,但也有不少篇章文学成就较高。班固对于一些忠直爱国之士给予了肯定评价和热情歌颂,对于某些坏人坏事给予批评和抨击,保存了中国古代“良史”的某些优良传统。在写法上,全书结构谨严,组织严密,事实较为详尽,语言简练,偏重于华丽辞藻,时有骈语,开后世骈文语言之先河。
四、作品讲析
1、《苏武传》 ①作品分析
《苏武传》记叙苏武奉命出使匈奴,主要写了缑王谋反、苏武两次自杀、两次拒降、北海牧羊、南向号哭等事情,集中表现了苏武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不畏强暴,不为利诱,坚定的民族气节和不屈节、不辱命的爱国思想及优秀品质。②苏武形象
苏武是一个爱国使者形象,他忠于汉朝,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不畏强暴,不为利诱,具有坚定的民族气节和不屈节、不辱命的爱国思想。
③艺术成就
围绕中心选择典型事件,叙事详略得当,集中突出苏武形象;运用人物语言、细节描写、对比映衬等手法,突出苏武性格特征。
2、《杨王孙传》 ①作品分析
《杨王孙传》通过杨王孙要求裸葬的故事,批评了当时厚葬的社会风气,塑造了一个旷达的敢于反对封建礼教的不同于世俗的人物形象。
第一部分(①),写杨王孙嘱咐裸葬和其子往见祁侯。
第二部分(②—③),写杨王孙辩驳祁侯的观点,表示坚持裸葬。第三部分(④),交代祁侯认错,裸葬杨王孙。②人物形象
杨王孙笃信黄老之术,不同流合污,坚决主张裸葬。其主张裸葬用以反对厚葬的世风,在客观上批判了剥削阶级的奢侈,对减轻人民负担,反对封建礼教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并且以身作则,带头裸葬,是非常难得的。他的理论根源于道家学说,有一定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但他对人、形、神三者关系的解释,又不免坠入了道家玄而又玄的神秘境地。再说其裸葬的主张,有点不近乎人情,为一般人所难于接受。
③艺术特色
①选材典型;②结构简单;③以对话展开情节。
第四节
《说苑》和《新序》
一、《说苑》
《说苑》是刘向校书时据皇家藏书和民间图籍编辑而成的历史故事集,主要编辑诸子是言行,多半属于哲理行的格言,收录先秦至西汉的史事、遗闻、佚事、传说,共784则,今存66则,分为君道、臣术、建本、立节、贵德、复恩、政理、尊贤、正谏、敬慎、善说、奉使、权谋、至公、指武、谈丛、杂言、辩物、修文、反质等20卷,每卷前边大多有一段总说,介绍其类内容,然后排列故事。内容主要是有关国家兴亡、成败得失的道理,在政治教化、历史研究、文学欣赏等诸多领域都具有很高的价值。刘向(前79——前8),原名更生,后改名向,西汉经学家、文学家、目录学家。
二、《新序》
《新序》东汉刘向编著,成书于汉成帝阳朔元年(前24年),是一本历史故事集,以春秋时事为主,汉朝时事不过几条。与《左传》、《国语》、《战国策》、《史记》诸书,互相出入,从史学角度看,可以弥补诸书不足。本来有30卷,到北宋时已经残缺不全。经过曾巩的整理和校订,只保存了10卷。有杂事(5卷)、刺奢、节士、义勇、善谋(2卷)等。从其所选故事中,可以看出,其宣扬封建伦理道德,主张维护刘氏政权,主张选贤进能,省刑罚,薄赋敛,对人民宽厚仁爱,反对战争,对统治阶级的腐朽生活有一定的讽谏。其故事内容不一定符合历史真实。
第五节
《吴越春秋》和《越绝书》
一、《吴越春秋》
《吴越春秋》历史散文,主要记载春秋末年吴越争霸的历史,属杂史一类的散文,东汉赵晔著。赵晔,字长君,东汉山阴人,生卒年待考。少尝为县吏,上峰令其迎接督邮,晔耻于厮役,遂弃家出走,跋涉至蜀地犍为郡资中,拜杜抚为师,学韩诗,积20年,绝无音信,家人以为已死,为之发丧制服。抚卒,晔经营丧葬毕,乃归。州官召补从事,不就。后举有道,闭门著述,直至老死。著《诗细历神渊》、《吴越春秋》。《后汉书》有传。
《吴越春秋》共10卷,第一、吴太伯传;第二、吴王寿梦传;第三、王僚使公子光传;第四、阖闾内传;第五、夫差内传;第六、越王无余外传;第七、勾践入臣外传;第八、勾践归国外传;第九、勾践阴谋外传;第十、勾践伐吴外传。《吴越春秋》的前五卷,记叙吴国历史。主要内宾是记叙吴子胥去楚奔吴和破楚报仇的史实。后五卷,记叙越国历史。主要写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发奋图强以灭吴雪耻的故事。写作特点:(1)在记录历史中加加入虚构和传说,编写曲折生动、扣人心弦的故事;(2)刻画人物手法的细腻传神;(3)忠正耿介的伍子胥、深谋远虑的范蠡等成功的人物形象,都在不同方面对后世创作历史演义人物传奇类叙事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越绝书》
《越绝书》,记载春秋末年吴越争霸的历史,属杂史一类的散文。此书作者,久有争论,或以为东汉袁康著,或认为东汉的袁康和吴平只是辑录者。袁康,东汉初期方志学家、史学家,绍兴人,生卒年待考。从南宋流行之本直到今本,实际上都是一种残本。这些现象在古代当然并不奇怪。今本存15卷19篇,不仅记载了于越春秋阶段的历史,而且通过人物活动,也记载了与于越相邻并滋生纠葛的吴、楚部分历史。此书内容广泛,体裁驳杂丰富,《四库提要》誉之为“纵横曼衍,博奥伟丽”。从方志角度而言,《越绝书》把越、吴两国国都及其附近的山川形势、城池道路、宫殿陵墓、农田水利、工场矿山等记载得十分详尽,为今人保存了早期会稽山地和太湖流域的地理形貌。不仅如此,为凸现越吴霸权之争同时也是国力之争,《越绝书》还记载了牧场畜牧业、水产养殖业、手工业、交通运输业等经济资料,凡有关发展生产、流通经济等内修国政的问题,均有较详论述。如在“地传”篇,就描绘出一幅当时以山阴城为中心的于越手工业分布图,例如冶金工业地姑中山、练塘、锡山和六山,造船工业地船宫,木材采伐地木客,纺织工业地麻林山和葛山等。《吴越春秋》和《越绝书》这两部杂史都记载春秋末年吴越争霸的历史,内容有很多相同。它们在写作上有一些共同特点:记录基本史实而外,还虚构了一引起荒诞离奇的故事,也采用了不少神话和民间传说,与后世的传奇小说相近。二者的不同之处:如《吴越春秋》前后连贯成篇,《越绝书》还有地理、占气等专篇。从文学视角来看《吴越春秋》似较《越绝书》更具文学性。
《吴越春秋》和《越绝书》的内容都是叙述春秋末年吴越争霸的史实,主要是根据《国语》,同时还兼采《左传》、《史记》的记载。但它们并不拘泥于历史的故实,在故事铺叙和人物描写上,两书都有不少夸张和虚构的地方,其中显然融入了有关的民间传说,例如《吴越春秋》所记伍子胥奔吴,途中遇渔父、击绵女事,以及伍子胥死后显灵等,都和后世的传奇小说相类似。特别是《吴越春秋》,它集中写了伍子胥奔吴及破楚报仇和勾践发奋图强、灭吴雪耻的两段历史。它虽依傍史籍的记载,又不完全照钞,写出了不少生动曲折的故事,并且注意前因后果、首尾照应,对故事的来龙去脉都交代清楚。这种写法实际上就是后世历史演义小说的手法,只不过还以历史面目出现而已。人物性格,如伍子胥的忠直强谏,范蠡的深谋远虑,勾践的忍辱为国,都有很好的表现,其中以伍子胥这个人物写得更为成功,他是贯穿吴国兴亡的中心人物,前半写他奔吴,以客卿身分为吴王阖闾出谋献策,推荐贤士,终于攻破了楚国,报了杀父杀兄之仇,并使吴王称霸于诸侯,显示了他卓越的军事政治的才能。但他因自己是不容于楚而来奔,所以处身行事都显得十分谨慎。后半写夫差继立,刚愎自用,伍子胥强谏不从,终于饮恨自杀,吴国也随之灭亡。这时,伍子胥是以托孤老臣身分出现的,因而出言激切,无所顾忌。性格、形象都很突出。《吴越春秋》中伍子胥事迹的记叙,为后世有关这一人物的小说、戏曲的创作打下了基础,影响是颇为深远的。
第四章
汉赋
第一节
汉赋发展概况
一、赋的定义
赋是我国古代所特有的一种介于诗文之间的文学体裁,受《诗经》和《楚辞》的影响,产生并形成于汉代。作为一种文体,赋的内容多用于状物,形式上句式长短不齐,散韵相间,多设主客问答,辞藻华美,多为长篇巨制。
二、汉赋发展概况
汉赋是汉代具有代表性的文学样式,汉代辞赋鼎盛,仅西汉一代就有作家80多个,作品1000多篇(班固《汉书·艺文志》录有西汉辞赋家78家,1004篇作品),作家作品众多。汉赋的发展经历了西汉初骚体赋、西汉中末叶和东汉初散体大赋、东汉末抒情小赋三个阶段。
汉初骚体赋阶段,也叫做楚辞余波阶段,主要作家作品有贾谊的《吊屈原赋》、《鵩鸟赋》、《旱云赋》、淮南小山的《招隐士》、严忌的《哀时命》等。司马相如的《大人赋》、《长门赋》、《哀秦二世赋》等也属于骚体赋。骚体赋句中多有“兮”字,“兮”字是骚体赋在形式上的特点。汉初骚体赋主要追随楚辞的优良传统,内容多抒发作者的政治见解和身世感慨。如贾谊的《吊屈原赋》以屈原自况,其实是一篇表达他政治上不平的很有真情实感的作品。《吊屈原赋》开头写道:“共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造托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极兮,乃陨厥身。呜呼哀哉,逢时不祥。”包含着作者深沉的自吊意味。他的《鵩鸟赋》写鵩鸟(猫头鹰)飞如自己的屋里,同自己对话,借鵩鸟之口,抒发了自己的郁郁不平和对现实遭遇的不满,表达了一种所谓人生祸福无常应该知命不忧的思想。
西汉中末叶和东汉初散体大赋阶段,主要作家作品有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杨雄的《甘泉赋》、张衡的《二京赋》、班固的《两都赋》等。其中枚乘的《七发》奠定了汉散体大赋的形制,标志着汉散体大赋的正式形成。《七发》假设楚太子有病,吴客往问,用音乐、饮食、车马、宫苑、游猎、观涛和论理等七件事启发太子,使其霍然病愈。后来曾形成了如《七激》、《七兴》、《七依》、《七说》等的一种“七”体赋。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则标志着汉散体大赋已经成熟。《子虚赋》和《上林赋》通过子虚先生、乌有先生和亡是公三人的辩论,宣扬汉帝国的豪华和声威。它假设楚国子虚先生出使齐国,向齐国的乌有先生夸耀楚国云梦泽之大和楚王田猎之盛,乌有先生批评子虚先生“不称楚王之德厚,而盛推云梦以为高,奢言淫乐而显侈糜,窃为足下不取也”。但同时他却把齐国土地之广、物产之多夸耀了一番。而亡是公听了子虚和乌有的对话,又大肆铺陈汉天子上林苑的壮丽以及天子射猎的盛况,从而压倒了齐楚,表明诸侯之事不足道。其它如扬雄的《甘泉赋》、《羽猎赋》,班固的《两都赋》等也都属于这一类赋。扬雄年轻时极为喜好司马相如的赋,“每作赋,常拟之以为式”。在他侍从汉成帝祭祀游猎时作了《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河东赋》。这四篇赋处处仿效司马相如,在内容上都是歌颂汉王朝功德和声威的。班固是东汉前期最著名的辞赋家,他的《两都赋》以西都宾向东都主盛赞西汉都城长安的繁盛、富丽、壮伟,东都主则赞颂当时朝廷的盛事,体制宏伟,多有警句,是模仿司马相如大赋的名作。张衡生活在东汉由盛转衰时期,他不仅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他最著名的散体大赋是《二京赋》。《二京赋》虽然模拟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和班固的《两都赋》,但在模拟中有自己的创造,写得更加铺叙夸张,内容也更加丰富,篇幅进一步加长,成为京都大赋“长篇之极轨”。他还写有《南都赋》。总之散体大赋以反映汉帝国国威和贵族生活为主要内容,如描写汉帝国威振四邦的国势,新兴都邑的繁华,水陆物产的丰富,宫室苑囿富丽以及皇室贵族们田猎、歌舞时的壮观场面等等。在形式和写法上,散体大赋结构宏伟,词藻华瞻,繁文密绣,散韵相杂,句法参差,多用僻字和主客问答,动辄东西南北上下,物物件件铺排一番。比方《子虚赋》描述云梦时,就先写面积,次写山,再写土,又写石,至此仍然意犹未尽,又从其东、其南、其西、其北加以渲染。从作者的思想感情来说,作者一方面对当时国势和文物之盛进行夸耀,充满自豪感情,一方面又对统治者挥霍资财追求享乐的行为流露出不满,进行委婉的劝说和讽谏。但这种讽谏批评和夸耀宣扬相比起来,只是“劝百讽一”,微乎其微。
东汉末抒情小赋的主要作家作品有张衡的《思玄赋》、《归田赋》和《应间》,蔡邕的《述行赋》,祢衡的《鹦鹉赋》,赵壹的《刺世嫉邪赋》等。东汉中叶以后,出现了不少抒情小赋。这种赋形制比较短小,文字清丽,多通过咏物来抒发作者的怀抱和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的黑暗现实,讥讽时事政治。由长篇巨制变为短篇,由描写宫殿游猎的统治阶级生活变为抒写个人胸怀情志,这就是散体大赋转变为抒情小赋的显著标志。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当时的社会状况有了巨大变化,社会黑暗。
赋作为一种文体,在以后还发生过演变,此后还有骈赋(徘赋)、律赋、文赋等几个阶段。(可看《陕西电大》84年1期拙文《赋的演变》)
三、汉赋形成的原因
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说:“赋也者,受命(名)于诗人,拓宇(开拓疆域)于楚辞。”说明了赋的渊源,他认为赋是从《诗经》和骚体变来的。其实,我们说,是“赋”得名于《诗经》,又借助了楚辞的宏阔的结构和丰美的辞藻。从汉赋的形式来说,汉赋是楚辞的发展和变种,它始于战国末期,完备并兴盛于汉,至唐宋而衰微。赋兴盛于汉代有着传统的和现实的两种原因。
传统原因:指汉赋受到战国末散体赋(荀赋)和屈原、宋玉等的辞赋的影响。战国末期,荀卿写了现存最早的以赋名篇的作品——《赋篇》。《赋篇》采用对话体,压韵,体物写志,又用了不少典故,分别写云、蚕、礼、知、针五种事物,对汉赋有着很大影响。如其写蚕有云:“此夫身女好,而头马首者与?屡化而不寿者与?善壮而拙老者与?有父母而无牝牡者与?冬伏而夏游,食桑而吐丝,前乱而后治,夏生而恶暑,喜湿而恶雨,蛹以为母,蛾以为父,三俯三起,事乃大已,夫是之谓蚕理。”写针有云:“有物于此,生于山阜,处于室堂。无知无巧,善治衣裳。不盗不窃,穿窬而行。日夜合离,以成文章。以能合从,又善连衡。下覆百姓,上饰帝王。功业甚博,不见贤良。时用则存,不用则亡。臣愚不识,敢请之王。王曰:此夫始生钜,其成功小者邪?长其尾而锐其剽者邪?头铦达而尾赵缭者邪?一往一来,结尾以为事。无羽无翼,反复甚极。尾生而事起,尾邅而事已。簪以为父,管以为母。既以缝表,又以连里:夫是之谓箴理。” 战国末,在楚地也出现了赋作,如宋玉的《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风赋》和《对楚王问》等,其特点是以铺叙为主,讲究辞采,篇幅相应加长,采用问答形式,这些都为汉代文人提供了可以模拟的范本,被汉赋特别是汉散体大赋所继承。
现实原因:一是汉帝国经济发达,国力空前强盛,统治阶级生活豪华,为汉赋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二是时代的需要。汉王朝空前强盛,需要一种“润色鸿业”歌功颂德宣扬国威的作品,而赋体具有“铺采摛文,体物写志”的特点,正好应和了这种时代的要求。三是统治阶级的提倡。汉代帝王祖籍为楚国,都喜好辞赋,汉武帝更是喜爱赋这种文体,因而赋便在汉武帝时代达到了极盛。据史书记载,汉武帝特别喜好辞赋,他的言语侍从之臣,如司马相如、吾丘寿王、东方朔、枚皋等“朝夕论思,日月献纳”;公卿大臣如倪宽(御史大夫)、孔臧(太常)、董仲舒(太中大夫)等,也“时时间作”。由此可以看出汉武帝对赋的爱好程度。因而出现了一大批以写赋为能事的文人士大夫,有的人也因能写赋而显赫一时。
四、对汉赋的评价
赋作为一种文体,是继《诗经》、楚辞之后我国文坛上兴起的又一文学样式,在汉末文人五言诗出现以前,它是两汉四百年间文人创作的主要文学体裁,自然是一代文学的代表。它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体现了汉帝国的强大国势,在丰富文学作品的词汇、锻炼语言辞句,增进文学描写技巧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对我国文学观念的形成有着促进作用。封建社会的词章家非常推崇汉赋,但他们认为正宗的赋都是枚乘、司马相如、扬雄以及班固、张衡等人的那些描写宫苑、田猎、都邑等内容的散体大赋。建国后,人们对汉赋多持批评态度,似乎汉赋成了汉代散体大赋的代名词,认为它们反映贵族生活,一味地歌功颂德,没有什么可取的地方。我们认为。赋作为一种文体,是继《诗经》、《楚辞》之后在我国文坛上兴起地又一文学新样式,在汉末文人五言诗出现以前,它是两汉四百年间文人创作的主要文学体裁,自然是“一代文学”的代表。另外,从汉赋本身来看,无论是形式,还是思想内容,都有一个发展和转变的过程,不同作家,甚至是同一个作家,往往创作了不同思想内容和不同艺术形式的赋作。因此,对汉赋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不应该笼统地评价,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使是那些汉代散体大赋,尽管它们有着比较严重的缺点,但它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是不能完全抹煞的。首先,它有着明显的时代特色。体现了汉帝国的强大国势。其次,它们在丰富文学作品的词汇,锻炼语言词句,增进描述山川景物、宫殿建筑、都市生活以及田猎等场面的技巧方面,也表现出一定的积极意义。另外,汉赋对我国文学观念的形成有着促进作用。东汉时人们才开始初步把文学与一般学术区分开来。更不要说汉赋还包括有汉初的骚体赋和东汉的抒情小赋那些富有真情实感的作品。在这个意义上,汉赋是堪与《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并称于世的。
也有人把汉赋的发展,分为形成期(贾谊、枚乘)、全盛期(司马相如、东方朔、枚乘)、模拟期(扬雄、班固、张衡)转变期(张衡、赵壹、蔡邕、祢衡)四个阶段。也有从内容上分为宫殿、游猎、纪行、述志、咏物等类别的。
第二节
作品选讲
一、贾谊《吊屈原赋》
《吊屈原赋》以屈原自况,是一篇表达贾谊政治上不平的很有真情实感的作品,包含着作者深沉的自吊的意味。
《吊屈原赋》是贾谊被谪为长沙王太傅,途径湘水时写的,屈原的事迹和自沉汨罗引起了作者的共鸣,于是他借悲悼屈原来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慨。作者哀悼屈原的悲剧命运,描写了黑暗现实,揭示了造成屈原悲剧的原因,表达了对是非颠倒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自己因被谗遭贬产生的愤世嫉俗的激愤感情。
其艺术特点是:①篇幅短小,骚体赋形式。②浓烈的哀伤感情。③以比喻、寄托抒情。
二、贾谊《鵩鸟赋》
贾谊谪居长沙所写,写作者谪居长沙,有鵩鸟入其住宅,作者认为不吉祥,作《鵩鸟赋》,以阐明自己对生死、祸福的达观态度,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情绪,并且以老庄齐生死,等祸福的思想来自我排遣。在抒发对人生、社会的感慨时,表现出鲜明的道家思想倾向。
写做特点是:①属于骚体赋;②采用主客问答形式;③前一部分多用排比句,后一部分多用反问和感叹句。
三、司马相如《子虚赋》和《上林赋》
司马相如(公元前179~前118),西汉辞赋家。字长卿。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少好读书击剑,景帝时,为武骑常侍。景帝不好辞赋,他称病免官,来到梁国,与梁孝王的文学侍从邹阳、枚乘等同游,著《子虚赋》。梁孝王死,相如归蜀,路过临邛,结识商人卓王孙寡女卓文君,卓文君喜音乐,慕相如才,相如以琴心挑之,私奔相如,同归成都。家贫,后与文君返临邛,以卖酒为生。二人故事遂成佳话,为后世文学、艺术创作所取材。武帝即位,读了他的《子虚赋》,深为赞赏,因得召见。又写《上林赋》以献,武帝大喜,拜为郎。后又拜中郎将,奉使西南,对沟通汉与西南少数民族关系起了积极作用,写有《喻巴蜀檄》、《难蜀父老》等文。后被指控出使受贿,免官。过了一年,又召为郎,转迁孝文园令,常称疾闲居,有消渴疾,病免,卒。司马相如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辞赋上。《汉书·艺文志》著录“司马相如赋二十九篇”,现存《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哀秦二世赋》6篇,另有《梨赋》、《鱼□赋》、《梓山赋》3篇仅存篇名。《隋书·经籍志》有《司马相如集》1卷,已散佚。明人张溥辑有《司马文园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司马相如《子虚赋》和《上林赋》标志着汉散体大赋的成熟,它通过子虚先生、乌有先生和亡是公三人的辩论,宣扬了汉帝国的豪华和声威。
《子虚赋》假设子虚出使齐国,向齐国的乌有先生夸耀楚王在云梦泽游猎的盛况非齐王所及;乌有先生不服,便进行诘难。《上林赋》写亡是公详述汉天子在上林苑校猎的壮观,非齐楚诸侯之国所能比;最后主张修明政治,提倡节俭,用以讽谏。两赋规模宏大,铺陈细腻,是汉代大赋的代表作品,对后来的辞赋影响很大。
艺术特点是:①铺陈描写,散韵相间,文采斑斓;②主客问答;③夸张描写。
四、赵壹《刺世疾邪赋》
1、作者简介:赵壹,字元叔,生卒年不详,东汉末汉阳郡西县(今甘肃天水)人。体貌魁梧,身长9尺,持才倨傲,为乡党所摈。作品还有《解摈》、《穷鸟赋》、《非草书》、《报皇甫规书》等。
2、主题
《刺世疾邪赋》严厉揭露和斥责了当时社会上的黑白颠倒、正直难行的邪恶风气,探究了产生这些社会弊病的原因,表现了作者愤世嫉俗、不同流合污、坚持操守信念的鲜明态度和对国家的深切忧虑,同时也流露出一定的哀叹人生短暂、不待盛世和宿命论的消极思想。
3、艺术特点:①感情强烈,直抒胸臆;②语言锋利,讽刺性强;③赋末作诗寄意,开后世诗赋合流先河。
4、《刺世疾邪赋》在赋发展史上的地位:①年内容上摆脱了西汉散体大赋借咏物写事歌功颂德、劝一讽百的习惯,转向了抒情言志。②在风格上,变散体大赋的板滞为疏荡,变典雅为通俗,变含蓄为直率。③在形式方面,篇幅短小,句子长短不齐,富有变化。末尾用两首诗寄意,开了魏晋南北朝诗赋合流的先河。
第五章
汉乐府民歌
第一节
汉乐府创作概况
一、乐府的含义
乐府最初为封建朝廷的音乐机关,乐指音乐,府指机关,其任务是创制曲谱、收集民歌、培训演员和演奏歌舞,或言其最早创建于汉初,或言其在秦朝时就早已有之。南北朝时,人们又将在汉代乐府机关里配过乐的歌诗称为乐府,于是乐府便又成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
二、汉乐府创作概况
据班固统计汉乐府有138首,但现在我们能够看到只有将近40首。郭茂倩的《乐府诗集》是收录乐府诗最完备的一部总集,它将汉至唐的乐府诗分成12类,汉乐府诗主要保存在郊庙歌辞、鼓吹曲辞、相和歌辞和杂曲歌辞四类中。汉乐府民歌则主要保存在后三类中。
三、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
汉乐府诗的精华是汉乐府民歌,汉乐府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反映了劳动人民思想感情,内容主要包括:
1、揭露统治阶级罪恶。
2、反映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和生活,表现他们的怨恨和反抗情绪。
3、揭露和描写战争灾难。
4、描写恋爱婚姻生活,歌颂坚贞爱情和反抗封建势力、封建礼教的斗争。
四、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征
其艺术特点要点是:
1、以叙事为主;
2、善于通过言行表现人物性格;
3、善于运用比兴、铺陈和对白等手法;
4、形式自由多样,句式灵活,以杂言为主,趋于五言;
5、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
五、汉乐府民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汉乐府民歌是承上启下的一个诗歌高峰;
2、杂言体和五言体具有开创之功;
3、叙事、对话独白、心理描写、细节刻画的表现手法对后代文学具有很大影响。
第二节
汉乐府民歌作品选讲
一、《东门行》
《东门行》通过一个城市贫民拔剑出走,真切反映了在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下,人民被迫铤而走险的事实,反映了人民的痛苦生活。其艺术特点的要点是:⑪通过人物的行为和对话刻划人物,表现心理活动,塑造形象,揭示主题。⑫形式自由,语言明快。
二、《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通过一个少年当兵、白头始归的老兵回乡后无家可归的悲惨遭遇,反映了**残破的社会现实,揭示了封建兵役制度的不合理和汉代统治者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艺术特点主要是:⑪描绘典型环境和典型事件,选材典型,以小喻大。⑫以“家”字结构全诗,集中描写无家的惨况。⑬通过言行揭示主人公心理活动。⑭语言口语化,浅显平易。
三、《陌上桑》
《陌上桑》通过罗敷机智地拒绝和痛斥太守的无理调戏和纠缠,揭露了封建官吏的卑鄙无耻和愚蠢,热情歌颂了罗敷的坚贞聪明,活泼勇敢,敢于斗争的胆识和善于斗争的智慧。罗敷形象的主要特点是:年轻美貌,热爱劳动,不畏权势,不慕富贵,坚贞善良,聪明机智,敢于反抗强暴,是一个劳动人民妇女形象。
《陌上桑》艺术特点的要点是:⑪叙事、描写、抒情相结合。⑫运用侧面烘托手法,增强了艺术效果。⑬精于剪裁,以对话展开情节。⑭夸张虚构,富于喜剧色彩。
四、《上邪》
是一首民间情歌,表达了一个女子对爱情的坚贞。艺术特点在于:①奇特的想象;②多事喻一事;③语言精炼,感情充沛。
五、《孔雀东南飞》 题解:此诗最早见于(梁)徐陵《玉台新咏》,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署名为“无名氏”。产生时代有东汉、魏晋南北朝、(刘)宋初等说法。现在一般认为其产生于东汉末年,在流传过程中经过文人加工。
小序: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主人公及悲剧发生的原因和结果。第一部分:写焦母休妻和刘兰芝被遣归和告别的情景。
第二部分:写刘兰芝回娘家后被兄母逼婚的不幸遭遇。第三部分:写刘兰芝和焦仲卿的诀别自杀。
第四部分:交代刘兰芝死后的情况,通过想象表现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感情。
主题:《孔雀东南飞》通过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情悲剧,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对男女主人公的不幸遭遇和反抗精神给予了无限同情,又通过幻想形式描绘和歌颂了劳动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
刘兰芝形象的要点是:聪明美丽,勤劳善良,忠于爱情,不慕富贵,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敢于反抗封建礼教,具有反抗精神。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和对爱情的忠贞是刘兰芝性格中最光彩的地方。焦仲卿形象的要点是:性格具有抗争和妥协的两面性,反抗的性格占主导方面,他同情和挚爱刘兰芝,对爱情坚定不移。起初他对现实抱有幻想,常常委曲求全。最终他“自挂东南枝”,为爱情献身,是其反抗精神的最强烈的体现。
焦仲卿也是封建制度和礼教的牺牲品,性格有发展变化,具有抗争和妥协的两面性,对未来抱有幻想,有过动摇,但其性格主导方面依然是反抗封建礼教的。
焦母、刘兄:是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代表,专横顽固,冷酷无情,是刘兰芝和焦仲卿爱情悲剧的直接制造者。
《孔雀东南飞》艺术特点的要点是:
1、繁简结合,情节紧凑巧妙;
2、起兴发端,神话结尾,寓意深刻;
3、运用铺张描写,渲染气氛,塑造形象;
4、用对话展开情节;
5、叙事抒情相结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学史上的地位:继承和发展了《诗经》的现实主义和楚辞的浪漫主义,是我国古代叙事诗的最高峰,有中心事件,有曲折的情节,有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共355句,1775字。
王世贞《艺苑卮言》称其为“长诗之圣”; 沈德潜《古诗源》称其为“古今第一首长诗”;胡应麟《诗薮》称其为“古今绝唱”。
刘兰芝被遣归的原因:众说纷纭:①焦母嫌刘兰芝出身门第低下;②焦母嫌刘兰芝纺纱织布少;③是刘兰芝无礼节;④刘兰芝和焦母矛盾激化;⑤刘兰芝、焦仲卿夫妻恩爱超过或取代了焦仲卿和焦母的母子之情;⑥是刘兰芝婚后没有生育。
第六章
文人诗歌和文人五言诗
第一节
文人诗歌
总的来说,汉代时文人诗歌创作处于低潮。文人们的注意力和精力都被吸引到了汉赋的创作中,文人诗歌创作处于低潮。但还是有一些文人作品的。一是楚辞体诗歌。如《史记》中记载的刘邦的《大风歌》,汉武帝的《瓠子歌》,赵王友的《饿歌》,张衡的《四愁诗》,梁鸿的《五噫歌》、《适吴诗》等。一是文人五言诗,如班固的《咏史》,张衡的《同声歌》、秦嘉的《赠妇诗》、辛延年的《羽林郎》、赵壹的《嫉邪诗》,以及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等。
刘邦《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赵王友《饿歌》:“诸吕用事兮刘氏危,迫胁王侯兮强授我妃。我妃既妒兮诬我以恶,谗女乱国兮上曾不悟。我无忠臣兮何故弃国?自决中野兮苍天举直!吁嗟不可悔兮宁早自财(裁)。为王而饿死兮谁者怜之!吕氏绝理兮托天报仇。”
梁鸿《五噫歌》:“陟彼此芒兮噫,顾览帝京兮噫。宫室崔嵬兮噫,民之劬劳兮噫,辽辽未央兮噫。” 梁鸿《适吴诗》:“逝旧邦兮遐征,将遥集兮东南。心惙怛兮伤悴,忘菲菲兮升降。欲乘策兮纵迈,疾吾俗兮作谗。竞举枉兮措直,咸先佞兮唌唌。固靡惭兮独建,冀异州兮尚贤。聊逍遥兮遨嬉,缵仲尼兮周流。傥云睹兮我悦,遂舍车兮即浮。过季札兮延陵,求鲁连兮海隅。虽不察兮光貌,幸神灵兮与休。惟季春兮华阜,麦含英兮方秀。哀茂时兮逾迈,愍芳香兮日臭。悼吾心兮不获,长委结兮焉究。口嚣嚣兮余讪,嗟恇恇兮谁留。” 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市西北)人。出生年不详。鸿受业太学,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宛中。势家慕其高节,多欲女之,鸿并绝不娶。同县孟氏有女,状肥丑而黑,力举石臼,择对不嫁,至年三十。父母问其故。女曰:“欲得贤如梁伯鸾者。”鸿闻而娉之。女求作布衣、麻屦,织作筐缉绩之具。及嫁,始以装饰入门。七日而鸿不答。妻乃跪床下请曰:“窃闻夫子高义,简斥数妇,妾亦偃蹇数夫矣。今而见择,敢不请罪。”鸿曰:“吾欲裘褐之人,可与俱隐深山者尔。今乃衣绮缟,傅粉墨,岂鸿所愿哉?”妻曰:“以观夫子之志耳。妾自有隐居之服。”乃更为椎髻,着布衣,操作而前。鸿大喜曰:“此真梁鸿妻也。能奉我矣!”字之曰德曜,名孟光。居有顷,妻曰:“常闻夫子欲隐居避患,今何为默默?无乃欲低头就之乎?”鸿曰:“诺。”乃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仰慕前世高士,而为四皓以来二十四人作颂。因东出关,过京师,作《五噫之歌》,肃宗闻而非之,求鸿不得。乃易姓运期,名耀,字侯光,与妻子居齐鲁之间。
第二节
五言诗的起源和发展 《诗经》中有五言诗的萌芽,为五言四句,独立成章,但没有独立成篇的只是一首诗中的一部分。如《诗经·召南·行露》中有“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诗经·小雅·北山》中有三章四句五言的诗歌,其中一章说:“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
战国末期出现了五言诗的雏形。如《孟子·离娄》所载楚国的《孺子歌》说:“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陈琳《饮马长城窟行》所引秦代的《长城歌》说:“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已经独立成篇。
两汉时出现了大量的五言歌谣和乐府民歌。文人五言诗的出现是东汉时期的事。班固的《咏史》是现存最早的文人五言诗。此后,则有张衡的《同声歌》、秦嘉的《赠妇诗》(共三首)、辛延年的《羽林郎》、郦炎的《见志诗》、赵壹的《嫉邪诗》、蔡邕的《翠鸟诗》等。而成就比较高的是辛延年的《羽林郎》。《古诗十九首》则标志着文人五言诗的成熟。
班固的《咏史》诗是现存最早的文人五言诗,诗歌咏的是孝女缇萦救父的故事。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太仓公者,齐太仓长,临菑人也,姓淳于氏,名意。少而喜医方术。高后八年,更受师同郡元里公乘阳庆。庆年七十余,无子,使意尽去其故方,更悉以禁方予之,传黄帝﹑扁鹊之脉书,五色诊病,知人死生,决嫌疑,定可治,及药论,甚精。受之三年,为人治病,决死生多验。然左右行游诸侯,不以家为家,或不为人治病,病家多怨之者。文帝四年中,人上书言意,以刑罪当传西之长安。意有五女,随而泣。意怒,骂曰:‘生子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于是少女缇萦伤父之言,乃随父西。上书曰:‘妾父为吏,齐中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妾切痛死者不可复生而刑者不可复续,虽欲改过自新,其道莫由,终不可得。妾愿入身为官婢,以赎父刑罪,使得改行自新也。’书闻,上悲其意,此岁中亦除肉刑法。” 班固《咏史》诗曰:“三王德弥薄,惟后用肉刑。太仓令有罪,就递长安城。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茕。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上书诣阙下,思古歌鸡鸣。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这首叙事诗共16句,五言形式已经具备,但就其艺术而言,的确很一般,正说明当时文人还没有完全掌握五言诗这种新的诗体。钟嵘《诗品》评价说:“班固《咏史》,质木无文。”
谈到文人五言诗,还应提及一下“苏李诗”。“苏李诗”指的是托名西汉苏武、李陵赠答的若干首五言古诗,今存10多首。其中李陵《与苏武三首》、苏武诗四首最早见于《文选》“杂诗”类,列次《古诗十九首》之后,是较完整的一组,通常举为“苏李诗”的代表作。此外散见于《古文苑》、《艺文类聚》及《初学记》等书。“苏李诗”与《古诗十九首》“同一风味”(《渔洋诗话》),大多为赠答留别,怀人思归,感伤人生,情调凄怨,是一些艺术相当成熟、形式较为完整的五言古诗。如:“临河濯长缨,念子怅悠悠;远望悲风至,对酒不能酬”,都很著名,六朝隋唐以来广泛传诵。钟嵘《诗品》评李陵诗为上品,《文选》择优选录,杜甫也说“李陵苏武是吾师”(《解闷十二首》)。但这批诗在六朝已被疑为拟作或赝品。南朝宋颜延之认为“李陵众作,总杂不类,元是假托,非尽陵制”(《太平御览》卷586引《庭诰》)。刘勰则据汉成帝诏命刘向校录歌诗三百余篇的记载(《汉书·艺文志》),指出“辞人遗翰,莫见五言,所以李陵、班婕妤见疑于后代”(《文心雕龙·明诗》)。此后,自北宋苏轼至近代许多学者,从苏武、李陵事迹、诗中地域、避讳以及诗的风格等不同方面论证其伪,当可成为定案。
“苏李诗”大体是东汉桓帝、灵帝时期的无名氏作品,约为《古诗十九首》同时前后的产物,也被视作五言诗成熟的一个标志。但由于它的成就稍逊于《古诗十九首》,还由于六朝拟作风行,因而也有人认为它是六朝人的拟作。近人梁启超据刘勰、钟嵘的评论只提李陵而不及苏武,怀疑“李陵的几首是早已流行”,“拟苏武的那几首”是“魏晋间作品”(《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这就是说,今存“苏李诗”中可能杂有六朝人的拟作,同时也反映出它在六朝拥有五言诗典范的地位,影响深广
第三节
作家作品选讲
一、张衡《四愁诗》
1、张衡及其创作概况
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人,曾任太史令、河间(河间王刘政)相、尚书等职。是当时著名的科学家和文学家。他精于天文历算,曾发明过浑天仪和侯风地动仪。他的赋作有《二京赋》、《思玄赋》、《归田赋》等,以《二京赋》最为著名。诗歌现存三首,有四言的《怨诗》、五言的《同声歌》和七言的《四愁诗》,以《四愁诗》最为著名。现存有集本《张河间集》14卷。郭沫若对张衡有高度评价,他在张衡的墓基石上写有“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赞语。
2、《四愁诗》的思想内容
《文选》选录此诗,在诗前有序文道:“张衡不乐久处机密,阳嘉(顺帝年号)中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法度,又多豪右并兼之家(豪门大族)。衡下车(到任),治威严,能内察属县,奸猾行巧劫,皆密知名,下吏收捕,尽服擒。诸豪侠游客悉惶惧逃出境。郡中大治,争讼息,狱无系囚。时天下渐弊,郁郁不得志,为《四愁诗》。依屈原以美人为君子,以珍宝为仁义,以水深雪雾为小人,思以道术相报,贻于时君,而惧谗邪不得以通。”其中认为此诗有寄托,是作者伤时忧世的作品,应该可以相信。
全诗分为四章。第一章叙写主人公思念东方的美人,路途遥远艰险莫从,无法送达回赠品的忧伤烦愁。第二章叙写主人公思念南方的美人,水深莫从,无法送达回赠品的忧伤烦愁。第三章叙写主人公思念西方的美人,路途遥远艰险莫从,无法送达回赠的忧伤烦愁。第四章叙写主人公思念北方的美人,雪大莫从,无法送达回赠的忧伤烦愁。
“五臣注”:指初唐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五人对《文选》作的注释。“六臣注”:指的是五臣注加上李善对《文选》的注释(合刻本),即成“六臣注”。
主题:叙写了主人公怀念四方美人的愁怨,寄托着诗人伤时忧世的思想。
3、《四愁诗》的艺术特点
①整齐的七言形式。全诗四章28句,每句都是七个字,是现存比较早的完整的七言诗。因为其中每章皆有两句有楚地语气词“兮”或“倚”字,所以后人又称其为骚体七言诗。这首诗在七言诗的发展和完善上有一定的地位。
②回环叠唱,逐章显志。从结构和内容上看,此诗采用了《诗经》回环叠唱的形式,后三章只是分别各变动了第一章的16个字,其所表达的思想情绪都是一致的,都是叙写主人公思念美人而无所致从的烦愁,不过越往后,其烦愁越浓烈。东西南北竟然没有一方可以致从,可见这种烦愁是没有任何办法可以解脱和安慰的。
明朝王世贞《艺苑卮言》说:“平子《四愁》,千古绝唱。”
鲁迅在1924年10月3日,为了“讽刺当时盛行的失恋诗”,曾作了《我的失恋》一诗,此诗明显受到了张衡《四愁诗》的影响,其诗为:“我的所爱在山腰,想去寻她山太高,低头无法泪沾袍。爱人赠我百蝶巾;回她什么:猫头鹰。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心惊。
我的所爱在闹市,想去寻她人拥挤,仰头无法泪沾耳。爱人赠我双燕图;回她什么:冰糖葫芦。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糊涂。
我的所爱在河滨,想去寻她河水深,歪头无法泪沾襟。爱人赠我金表索;回她什么:发汗药。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神经衰弱。
我的所爱在豪家,想去寻她兮没有汽车,摇头无法泪如麻。爱人赠我玫瑰花;回她什么:赤练蛇。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由她去吧。”
二、辛延年《羽林郎》
1、作者及题解
辛延年,东汉人,身世情况无史料记载。
此诗最早著录于《玉台新咏》,列在辛延年名下。《乐府诗集》列入《杂曲歌辞》。“羽林”是汉代的皇家禁卫军。“羽林郎”是禁卫军中的官名。《汉书》颜师古注云:“羽林,宿卫之官。言其如羽(引申卫箭)之疾,如林之多。一说,羽,所以为主者羽翼也。”至于此诗为什么以“羽林郎”为名,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认为,题为“羽林郎”,诗中又称“金吾子”,除了表示豪奴的骄横外,可能还有招摇撞骗的意思;一种说法认为,“羽林郎”是乐府旧题,本诗可能是以乐府旧题咏新事。
2、思想内容
第一部分(4句)介绍冯子都。第二部分(中间10句)介绍胡姬。第三部分(18句)写胡姬反抗冯子都的调戏。清代朱乾《乐府正义》认为此诗可能是借历史题材讽刺东汉和帝时代外戚窦氏而作。当时窦显为大将军,一门兄弟窦很骄横,尤其是担任执金吾的窦景,常常怂恿部下强夺民女和财物,老百姓当时把他们看作是寇仇。
主题:此诗通过酒家女胡姬反抗强暴,拒绝豪奴调戏的故事,歌颂了胡姬的勇敢、坚贞和聪明,揭露了封建权贵豪奴的娇纵和放荡。
3、艺术特点
①运用夸张手法。此诗运用了夸张手法,对胡姬衣着装饰的描写,有夸张的成分。如“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余。”②运用双声、叠韵、对偶、铺陈等修辞手法。双声词如“依倚”、“连理”、“煜爚”、“踟蹰”等;叠韵如“窈窕”、“娉婷”等;对偶句如“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余。”“银鞍何煜爚,翠盖空踟蹰”等。铺陈描写主要体现在对胡姬衣着装饰的描写上。这些都标志着东汉文人五言诗已经趋向成熟,并且可以看出文人五言诗受到了汉乐府民歌的影响。
第四节
古诗十九首
一、名称来源和作者
古诗十九首,指《文选》中收录的失去作者姓名、诗题和绝对创作年代,内容风格相近的、题名为“古诗”的19首五言诗。其“古诗”是六朝人对那些流传已久、难以确定绝对创作年代的无名氏诗篇的称谓。它们属于文人创作,代表了东汉桓、灵时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标志着文人五言诗的成熟。
二、思想内容
主要反映的是中下层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感情,大体上分为写游子思妇离别之苦,和写求官不遂、仕途失意的苦闷悲哀两类。
三、艺术特征
①浓郁的抒情味;②善于运用比兴手法;③质朴自然的风格;④简洁明快生动的语言。
四、地位和影响
古诗十九首代表了东汉桓、灵时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标志着文人五言诗的成熟,影响了后世文人的创作,在我国文学发展中特别是文人五言诗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五、作品选讲
1、《行行重行行》
此诗为《古诗十九首》的第一首,是一首伤离怨别的作品,主要抒写了一个女子对远行异乡的情人(丈夫)的深切思念,表现了她分离和思念的痛苦。也有人认为此诗写的是对远行朋友的思念。从诗篇的情感看来,说是思妇之词比较妥当。
朱筠《古诗十九首说》:“就胡马思北,越鸟思南衬一笔,所谓‘物犹如此,人何以堪’也。” 王世贞《艺苑卮言》:“‘相去日以远,衣带日以缓。’‘缓’字极妙。”
陈祚明《采菽堂诗话》:“人情于所爱(夫妻关系),莫不欲终身相守,然谁不有别离?以我之怀思,猜彼之见弃,亦其情。”
艺术特点主要是:①反复咏叹,逐层加深感情。②变用民歌诗句,汲取民歌营养。③比兴夸张,感情委婉深厚。
2、《迢迢牵牛星》
此诗在《古诗十九首》中为第十首。
有关织女牵牛的故事,在此诗以前大概是不完备的。《诗经·大东》“維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則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牵牛、织女还只是人格化两个星星,并不是一对情人。班固《两都赋》有:“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天汉之无涯。”也未有所超出。只有到了《古诗十九首》,才算有了爱情故事梗概,和后世传说的牛郎织女的故事大致吻合。
张庚:“欲写织女之系情于牵牛,却先用‘迢迢’二字将牵牛推远,以下方就织女写出许多情致。”
此诗为《古诗十九首》的第十首,描写织女牵牛爱情的不幸遭遇和长期分离的愁苦情绪,借以表现现实中爱情受折磨时的痛苦。
艺术特点主要是:①想象丰富,形象鲜明。②写景抒情相结合,使全诗情景交融。③叠字词的大量运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创造了优美动人的意境。④咏物拟人相结合。
3、《今日良宴会》
此诗为《古诗十九首》的第四首,批判当时占据高官要职行欢作乐的世俗,并对诗人自己无才“策高足”而“守穷贱”、“长苦辛”的境遇进行了嘲讽。
吴淇《选诗定论》:“劈首‘今日’二字,是一篇大主脑,以下无限妙文,皆回顾此二字。盖往者不可追,来者不可邀,所可据以行乐者,惟‘今日’耳。下‘飙尘’之喻,正谓今日之难长保耳。”
陆时雍:“‘何不’、‘无为’,正是欲而不得。”
近人黄节所藏《古诗赏析》:“诗人代申其意,似劝实讽。”艺术特点:毫不掩饰痛快淋漓的心理表白。张玉毂《古诗十九首赏析》:“感愤自嘲,不嫌过直。”王国维《人间词话》:“‘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守贫贱,轲长苦辛。’可谓淫鄙之尤,然无视为淫鄙词者,以其真也。”
4、《冉冉孤生竹》 此诗在《古诗十九首》中为第八首。关于此诗的主题,有两种解释,或认为是“此结婚之后,夫有远行,而有是作。”(闵齐华《文选瀹注》)“写女子新婚久别的怨情。”(余冠英)或认为“是怨迟婚之作”(方廷圭、朱自清)。皆是根据诗中的一些字词诗句而各执一词的。
主题:此诗抒写了一个新婚妻子对丈夫久别的愁怨。
艺术特点:①运用比兴手法,表情达意。②抱怨和宽解相结合,抒写伤离怨别之情
第五篇:文史要览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类专业《文史要览》考研复习笔记(一)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历史
1.元谋人:最早的直立人;北京人:华北地区最早的直立人;山顶洞人:我国最早发现的墓地。2.仰韶文化:母系氏族繁荣的代表,黄河中游;河姆渡文化:迄今发现最早的漆器,位于长江下游;良渚文化大汶口文化:黄河下游,陶器,代表中国社会已经进入父系氏族,后来发展成龙山文化;红山文化:从事原始农业为主,还有畜牧业;马家窑文化:彩陶发达; 北方农耕文化(名词解释/3个阶段); 南方农耕文化(3个阶段)。
3.传说时期:五六千年前直到夏商周4.三皇五帝(掌握几种不同的说法)5.三代:夏商周(西周的四个阶段,东周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6.春秋五霸(重要):两种说法7.战国七雄:(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8.统一的封建王朝(非常重要)9.分裂的封建王朝(非常重要)十六国分为前后两期/南朝都是建都南京(建康)/北朝的统治者都来自于鲜卑族/辽金西夏所对应的民族10.李悝变法:取有余而补不足;以法治国《法经》。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类专业《文史要览》考研复习笔记(二)11.商鞅变法:掌握其措施12.三家分晋(很重要):掌握过程13.初税亩(重要)14.合纵连横 15.焚书坑儒16.蒙恬监修长城(了解一下)17.楚汉之争、文景之治18.吴楚七国之乱(简单了解)19.推恩令20.盐铁之议:《盐铁论》作者桓宽21.党锢事件(了解)22.赤壁之战(比较重要)23.八王之乱(一般了解)24.淝水之战(重要):以弱胜强25.魏孝文帝改制(非常重要):改革内容26.贞观之治(重要)/开元之治27.安史之乱(非常重要):转折点28.永贞革新(了解)29.藩镇割据(了解)30.宋代中央集权(比较重要)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类专业《文史要览》考研复习笔记(三)31.澶渊之盟32.王安石变法(比较重要)33.元朝及四汗国(了解四汗国是谁)34.厂卫/靖难之役(了解)35.张居正吏治改革(非常重要)36.阉党东林党文字狱民变(一般了解)37.三藩之乱康熙平定准葛尔(一般了解)38.收复台湾统一台湾(比较重要)39.改土归流(一般了解)40.闭关政策(简单了解)41.农民起义(记住领袖名字、朝代、提出口号):陈胜吴广、赤眉绿林、黄巾起义、隋末农民起义、唐末农民起义、王小波吕顺、方腊钟相杨么起义、元末农民起义、明末农民起义(比较重要)42.帝王:秦始皇、汉武帝刘彻、宋太祖、成吉思汗(版图最大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非常重要,高度中央集权)、康熙(尼布楚)大臣:萧何曹参、诸葛亮、魏征、范仲淹、岳飞、文天祥、戚继光
43.屯田(注意):分为军屯和民屯44.均田制(重要):具体内容45.常平仓、盐法、漕运、茶法、户籍了解48.租庸调制(比较重要)49.两税法(非常重要)人丁为主向财产土地为主转变50.隋唐钱币、榷场(了解)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类专业《文史要览》考研复习笔记(四)51.交子、会子、关子(比较重要)52.鱼鳞图册(重要)、黄册制度53.元代海运、徽商(了解)54.一条鞭法、摊丁入亩(非常重要)55.郡县制、分封制(比较重要)56.三省六部(非常重要)57.御史台、翰林院、察举、九品中正制(了解)太学、国子监、书院(注意一下)58.科举制(非常重要)59.一系列法典(了解)60.八旗制度(知道是哪八旗)61.军机处总理各国事物衙门(了解)62.民族:蛮夷狄戎党项匈奴鲜卑突厥色目人鞑靼氐63.中外文化、经济交流(多注意)知道是哪八国10.辛亥革命(提出三民主义)11.五四运动(重要)12.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北伐战争四一二政变南昌起义土地革命战争(一般了解)13.红军长征(重要)14.一二九运动(了解)15.西安事变抗日战争(比较重要)16.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一二八事变解放战争(了解)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类专业《文史要览》考研复习笔记(七)第三部分:外国历史
1.四大文明古国三大宗教(哪四个国家/哪三个宗教)2.玛雅文明印加文明(一般了解)3.古罗马(西罗马的灭亡标志着欧洲奴隶制度的终结)4.地理大发现(很重要)5.非洲奴隶贸易(损失了2.1亿人)6.文艺复兴(很重要):突出特点时候反封建,尤其要注意最后一段话文艺复兴的意义7.启蒙运动(比较重要):第二次思想解放
8.欧洲工业革命(比较重要)9.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很重要):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10.英国殖民扩张东印度公司(了解)11.法国大革命(比较重要)12.普法战争美国南北战争(一般了解)13.巴黎公社(比较重要)14.俄国十月革命(比较重要)15.北美独立战争(比较重要)16.美国1787年宪法(很重要)17.门罗主义(充分注意)18.东京审判(稍微留意)19.日本明治维新(了解)第四部分:中国古代文学
1、散文(重要):什么是散文,跟它相对的是什么2.古代散文发展脉络(重要)3.语录体(知道一下)4.古体诗近体诗绝句词赋律诗乐府(了解到文体的程度就可以了)5.古代小说发展脉络和小说的三要素(重要)6.诗经7.古谣谚神话甲骨卜辞铜器铭文看一下 10.诸子的代表作了解一下 13.枚乘和《七发》/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了解一下
17.建安七子/建安风骨(比较重要18.竹林七贤(记住主要人物及其主要作品)19.陈寿《三国志》/鲁褒《钱神论》/李康《运命论》/陶渊明/范晔和《后汉书》/郦道元《水经注》/杨玄之《洛阳枷蓝记》 20.曹丕《典论?论文》(很重要)/陆机《文赋》/挚虞《文章流别论》/葛洪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类专业《文史要览》考研复习笔记(九)21.文心雕龙(很重要)22.箫统《文选》(注意)23.干宝和《搜神论》/《世说新语》.24.唐诗简单了解一下李白、杜甫、白居易、初唐四杰(名字、韩柳指的是谁)25.唐宋古文运动(代表人物和提出口号)26.唐宋八大家(知道是哪八个人)27.唐代传奇(好好看看)28.敦煌变文(好好看)/敦煌歌辞(了解)29.欧阳修/三苏:苏轼(比较重要)30.宋代笔记文(了解)31.宋元话本(很重要)32.元曲的著名作家了解其最主要的代表作就可以了 33.前后七子(了解)34.唐宋派/公安派的三袁(比较重要)35.李贽与评点 36.八股文(看看)37.张岱/徐霞客游记(了解)38.章回小说(重点)/四大小说 39.拟话本/三言二拍(重点)40.桐城派和方苞(重点)/阳湖派(了解)41.黄宗熙《明夷待访录》/顾炎武《日知录》42.《聊斋志异》(了解其作者和特色)/《儒林外史43.《红楼梦》/李汝珍《镜花缘》/《东周列国志》/纪昀/李渔/王夫之/袁枚(一般了解)44.金圣叹/毛宗岗(注意)第五部分:中国近现代文学
1.曾国藩和湘乡派(留意一下)2.梁启超和新民体(了解)3.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官场现行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4.五四新文学运动(很重要)5.白话文学/乡土文学/左翼文学(注意一下)6.文艺大众化/延安文艺座谈会/解放区文学(了解诞生的代表作)/孤岛文学(了解)7.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很重要)8.文学研究会(很重要)/创造社(重要)9.语丝社/新月社/鸳鸯蝴蝶派/太阳社(一般了解)10.鲁迅(重中之重:散文/小说/杂文/两部著作)11.茅盾/巴金/郭沫若/沈从文/老舍/朱自清(简单了解)12.各民族的史诗(一般了解)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类专业《文史要览》考研复习笔记(十一)第六部分:外国文学(顶多考4分)日本:源氏物语/夏目漱石
俄国(重点):普希金(很重要)/列夫?托尔斯泰(很重要)/屠格涅夫/《罪与罚》/莱蒙托夫/契柯夫/高尔基(很重要)/法捷耶夫/肖洛霍夫
德国:歌德(很重要)/海涅/格林兄弟/狂飙突进运动(重要)英国:莎士比亚(重要)/迪福/司各特/狄更斯/萧伯纳/伏尼契
法国(重点):卢梭/莫里哀/巴尔扎克(非常重要)/雨果(重要)/梅里美/乔治桑/福楼拜/左拉(很重要)/罗曼?罗兰
意大利:薄迦丘《十日谈》(重点)/但丁《神曲》(重点)希腊:荷马史诗/三大悲剧作家
美国:马克吐温(比较重要)/杰克伦敦/海明威/《一千零一夜》(注意一下)其他的都简单了解
第七部分:现代汉语汉语规范化(多注意)/六书
第八部分:古文读后感:200字,一般同学得分为4分,写得好的给5分。1.文章结构:可分三段:第一部分先把古文的核心意思复述一下;然后结合当前的现实来谈;最后指出文章带给我们的启示
2.古文选注:不用全看,挑选2、3篇离我们年代比较近的看通看透(贾宜、晁错的文章要挑选一篇),不要贪多。
3.标点:千万不要不点,只要点了就有分。
注:题目中涉及年代的搞不清楚的就写个大概,要不干脆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