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秦汉新城简介
秦汉新城简介
秦汉新城是陕西省委、省政府按照国务院《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要求,重新规划成立的西咸新区管委会五个组团之一,总面积291平方公里,包括渭城区的正阳、窑店全镇以及渭城、周陵镇的部分区域,秦都区的双照镇,兴平市南位镇,泾阳县高庄镇的部分区域。规划建设用地50平方公里,遗址保护区面积104平方公里。
新区位于西咸新区五个组团核心区域,地理区位优越,南跨渭河与西安相望,随着西安主城区的北拓以及咸阳城区东扩,两座古都将在这里对接融合,西安、咸阳两市的科教、信息、产业等资源将在这里聚合裂变。生态优良,黄河最大支流渭河及其最大支流泾河绕城而过,内有滩头湿地多处,生态环境良好,建设滨河城市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北临西北最大航空港—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南临亚洲最大内陆客运站西安城北客运站,西铜铁路、福银高速、机场高速、312国道穿境而过,交通四通八达。文化资源丰富,周秦汉唐遗迹遍布,大秦帝国都城遗址和被誉为“中国金字塔”的西汉帝陵廊道绵延雄陈于新区中部,其中最以汉帝刘邦长陵、刘彻茂陵、刘启阳陵久负盛名。
按照西咸新区的总体功能定位,秦汉新城是大西安国际商务窗口区,城乡一体引领区,生态田园示范区,秦汉历史文化创新区和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将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秦汉历史文化聚集展示区和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生态田园示范新城。围绕这一目标,新区着力打造“一轴、双核、三带、四区”的空间结构。一轴,就是依托秦汉大道形成的秦汉历史文化主轴。重点加快秦汉大道等骨干道路建设,结合群众拆迁安置,建设一批优美示范小镇,进行生态再造,建设现代农业,包装策划文化产业,打造秦汉历史文化主轴。双核,就是新城综合商务核、大遗址生态核。近期重点是建设渭河北岸商务区、秦咸阳宫遗址公园和帝陵遗址公园,实现城市与农村、现代与历史的完美融合。三带,就是渭河生态景观带、帝陵遗址风光带、泾河生态景观带。重点是加快渭河、泾河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实施生态景观工程,配合发展休闲旅游、都市农业,打造三条生态景观长廊。四区,就是渭河北岸综合服务区、泾河综合服务区、临空综合产业承载区和双照产业拓展区。
第二篇:滨江新城简介
滨江新城简介
2007年12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下文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8年,长沙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决定规划建“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沙大河西先导区。长沙大河西先导区规划面积1200平方公里,滨江新城作为其核心起步区,占据着龙头项目的地位。
滨江新城地块呈南北狭长形,南到潇湘嘴、北达北二环线、西至银杉路、东临湘江,占据着约7公里长的江岸线。总面积6.7平方公里,净开发用地约3500亩,从2008年开始运营至今已出让用地将近1600亩,剩余土地约为1600亩,净用地容积率为3.7,项目开发面积达到850万平米,其中商住比为3:7。
滨江新城定位以现代商务功能为核心,以文化、休闲、旅游综合商圈为驱动器,以都市居住为依托的复合型新都会中心。将容纳就业人口约35万,居住人口约22万,同时还将吸引大量旅游、观光、购物、休闲的流动人口。
为了实现与河东区域的畅通连接,滨江新城片区设置过江通道多达5座。已通车的三汊矶大桥、福元路大桥、银盆岭大桥、营盘路过江隧道分别从北部、中部和南部与片区相连;桐梓坡路过江隧道已完成规划设计,即将启动建设。
长沙地铁四号线纵穿滨江新城内部,在滨江新城区域内规划有三个地铁站点,分别位于为银盆岭地铁站、茶山路地铁站,长望路地铁站,基于轨道站点布局,规划有三个功能核心区,即中央商务区、生态中心区、活力生活区。经过4年多左右的土地运营,目前中央商务区及活力生活区已经初现雏形。
中央商务区为滨江新城金融中心区,民生银行湖南总部大厦已经正式启用,广东发展银行湖南总部、上海浦东银行湖南总部大厦正在设计阶段,该片区未来将发展为河西乃至长沙的金融中心。
南侧岳麓大道两厢规划为活力生活区,该片区主要发展大型城市综合体,商业规划集中,3-5年内将发展成为河西商业中心。岳麓大道北侧的B4、B5地块为世茂集团开发的大型城市综合体,占地面积约235亩,建筑面积55万平米,已引进高达249米的希尔顿酒店,目前该项目商业、住宅均在售;世茂滨江项目对面是宁波奥克斯集团开发的奥克斯广场,该项目占地面积约100亩,商业比例达60%,约27万平米左右,已引进平和堂百货、华润万家超市等大型集中商业,还将发展高端写字楼、商务公寓等物业;岳麓大道南侧的B7地块面积约为350亩,容积率5.0,是2012年长沙市的地王,保利和万科联合体摘牌用地。未来将发展为大型城市综合体。该地块是湘江二桥桥头堡位置所在,昭示性好,适宜开发标志性建筑,地块交通、景观等条件极为优越。
滨江新城北侧保留有汉代城墙遗址,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此基础上将发展为占地700亩的北津城公园。该片区依托北津城公园,拥有良好的景观及人文条件,将发展生态宜居建筑,吸引高端居住人群及研发、创新企业。
滨江新城沿江面长达8公里,自然景色优美,是长沙现存沿江最长的可开发性滨水绿地,具有绝佳的滨江资源。目前,滨江新城沿江步行商业街已经启动,渔人码头已经在售;裕湘纱厂建筑群已于2009年10月完成了保护性改造工作,不久将对市民开放。届时,滨江新城沿江景观商业将成为长沙市民休闲娱乐的新选择。
第三篇:佛山新城简介
佛山新城概况
佛山新城(原东平新城),处于佛山市中南部,以东平河为界,跨禅城、顺德两区。由同济路、南海大道—北滘环镇西路、佛山一环南线、325国道围合而成,总规划面积88.6平方公里。佛山新城是佛山未来城市新中心,2003年启建,2006年省运会前完成了东平大桥、世纪莲体育中心、新闻中心等重点项目的建设,并完成了优质供水工程、综合管沟工程、佛山公园一期工程等基础建设项目,绿化率达40%,初步形成了新城核心区的空间框架。2007、2008年,佛山新城进行重新定位和规划调整,2009年起掀起第二轮建设热潮,总投资220多亿元的公共文化综合体、交通枢纽中心、商务中心、“CBD”A区、汾江路南延、岭南大道南延、东平学校等十多项重点项目全面铺开。
2011年,市委市政府实行“强中心”战略,加速推进佛山新城开发建设,将其打造成为广东工业服务示范区、具有现代岭南特色的中心城区。4月,市委市政府召开加快推进佛山新城建设动员大会,明确将东平新城总规划面积88.6平方公里分为重点开发区、协调区两个层次分类推进,重点开发区面积约26平方公里,协调区面积约62.6平方公里。要求集中优势资源,着力推进重点开发区建设,正式吹响城市建设冲锋号,举全市之力建设佛山新城。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省长黄华华率队到佛山新城视察,汪洋书记寄语佛山新城打造岭南文化高地,彰显岭南水乡特色。在此基础上,佛山新城明晰了规划发展新定位,将建设成为具有国际一流水平、智能化国内领先、浓郁岭南风貌、辐射带动力强的佛山市中心城区、广东工业服务示范区、现代岭南文化新城。为此,佛山新城在集中精力理顺体制机制和各项关系的同时,重点提出“三大战役”和“三大建设浪潮”战略部署。11月,东平新城正式更名为“佛山新城”,更好地凸显出新城作为“佛山未来新中心”的发展定位,更有利于提高知名度,增强幅射力,从而推动新城的建设。
2012年是佛山新城建设的“落实年、项目年、服务年”,是“关键”阶段、“攻坚”阶段。佛山新城将结合全市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提升规划定位,抓紧推进“三大建设浪潮”和“三大战役”,完善交通路网建设等重点工作,确保开发建设工作取得实质性突破。
第四篇:新城学校中英文简介
坂田新城学校简介
坂田新城学校是龙岗推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解决坂田片区上学难问题的重点民心工程。学校开办于2010年9月,规划54个教学班,可提供近2700个学位,是目前布吉坂田片区规模最大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现有5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总数2174人,其中小学653人,初中1521人。
学校总占地面积4.2万㎡,建筑面积2.8万㎡,运动场面积1.5万㎡。生均校舍面积、生均使用面积、生均运动场地面积均高于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标准。
学校教育教学设施按省一级学校标准建设,功能场馆齐全,设备设施先进,在全区乃至全市属于较高水平。学校配有标准400米跑道、5个标准篮球场、4个羽毛球场、1个排球场、1个网球场及室内体育馆。体育器材按照省有关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标准配备;有音乐室、理化生实验室等各种功能室49间。常规教学仪器、器材及信息技术教育设备均按国家一类标准配备。
学校目前拥有一支业务精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其中专任教师171人,女教师116人,高级教师5人,中级职称以上的教师人数占教师总人数的26.3%,研究生20人,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99%。学校自开办以来得到区教育局、坂田街道办及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目前,学校周边的交通环境及安全状况大为改善,校内基础设施日渐完善,教学秩序井然,学风浓厚,校风淳良。新城学校全体教职员工正以饱满的热情和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努力把学校打造成为龙岗教育乃至深圳教育一张闪亮的名片,回报龙岗人民。
The brief introduction of Bantian Xincheng Middle School To promote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Bantian district, and improve the enrollment ratio of local population, Bantian Xincheng Middle School is founded in September, 2010, planning to have 54 classes, providing capacity for nearly 2700 students, is currently the largest one nine-year compulsory school in this district.Now the school has 53 classes and 2174 students in total, including 653 primary students and 1521 junior students.The school covers an area of 42,000 square meters, with construction area of 28,000 square meters, and a playground over 15,000 square meters.All these are higher than the standard of a nine-year compulsory standardized school.The school has completed functional venues, advanced equipments and facilities, which is constructed according to the first level standard of provincial school, and belong to the first grade even in this city, it includes a 400-metre standard track, five standard basketball courts, four badminton courts, one volleyball court, one tennis court, and one indoor gymnasium ,which were equipped according to the provincial school sports equipment standard.The school also has 49 function rooms such as music room, physics and chemistry laboratories,which have conventional teaching instruments, equipment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equipment tha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first class of national standards.The school currently has a team of professional, energetic and innovative, teachers, which are reasonable structured, with 171 full-time teachers, including 116 female teachers, 5 senior teachers.Since the foundation of the school, the school has got strong support from the Bureau of Education of Longgang district, and the sub-district office.Currently, the school environment and the surrounding traffic safety conditions is greatly improved, the school is becoming better and better.And our faculties are full of enthusiasm, pioneering courage and innovative spirit, and strive to build a best of Longgang’s school as well as Shenzhen’s shining education card, in return to Longgang people.
第五篇:新城社区工作情况简介
新城社区工作情况简介
新城社区是随着高港主城区快速发展应运而生的一个新型社区。成立于2004年10月,户数2300户,人口近7000人。近年来,社区党支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扣文明社区创建标准,强化组织及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积极筹集资金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践行为民党建理念,扎实做好社区服务、环境、文体、民生等工作。社区先后荣获“全国敬老社区”、“江苏省和谐社区”、“江苏省绿色环保社区”、“泰州市文明社区标兵”等称号。
1、强化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近年来,社区以党支部建设为核心,强化居民自治,建立健全群众性组织、党小组、行政小组等组织建设,狠抓社区工作者队伍管理,切实完善各项制度,为社区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和有效的制度保障。一是构筑社区大党建格局,推行三分三制综合管理模式(“三分”即窗口服务分工负责、行政小区分片管理、工作任务分摊完成。“三制”即考勤制、积分业绩考核制、民主参议社区工作制)。新城社区行政区域大,党员住地分布散,驻社区单位多。近年来,社区一方面注重党小组建设,把住得近或同一单位退休的党员同志集中组成党小组,以小区为单位组建行政小组;再一方面指导配合驻社区单位组建党组织,加强驻社区单位党组织之间的沟通联系,密切配合协调,形成支部、社区、业委会及驻社区单位四位一体互动的工作机制;另一方面,引导成立社区计生、老年等协会群众性组织,为党组织开展工作创造有利条件。二是实行民主自治,推动社区建设。切实贯彻《城市居民
组织法》,精心制定社区居委会自治章程,依法选举。引导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发挥居委会、居民代表会议的职能及作用,促进民主管理有效,民主监督有力。三是创新思维,精心制定各项制度。社区把制度完善作为社区建设中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根据上级党工委的要求,结合社区实际,创新思维,先后精心制定社区民主生活会,党务、财务、居务公开等多项制度,促进社区规范化建设。四是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社区工作者队伍团结稳定,精干高效。社区的各项工作都与居民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社区工作者作为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社区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如何,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近年来,社区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建设与管理。①是注重组织社区工作者的教育培训,每年都组织社区工作者学习政治、法律法规、科学文化、业务知识,优化社区工作者的知识结构;②是注重社区工作者的作风建设,开展向先进典型人物学习及比学赶帮活动,定期进行述职述廉,提升社区工作者的形象;③是注重检查考核,严格落实考核办法,做到奖惩分明,教育批评并重,促进社区工作者的责任感、使命感和事业的增强。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社区工作平台
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是社区全面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社区开展工作的必备条件。近年来,社区在得到街道办事处支持的同时,想方设法筹备资金,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科学合理布置现有办公用房。在一楼设立了一站式服务大厅,分设党建、计生、劳动保障、治安民调等服务窗口,还设立了80平方米的残疾人康复室,30平方米的警务室。在三楼设立了80平方米的图书阅览室,100平方米的文娱室及100平方米的社区市民学校;二是在社区各小区制设宣传栏、公示栏及
宣传橱窗,社区内的宣传阵地20多处,对破损的能及时组织维修,定期更换宣传内容。三是积极筹集资金,先后装修了服务大厅、文娱室,还购置电视机、DVD、电脑及800册图书、乒乓球桌,为社区开展文体活动、教育培训及服务保障工作创造了条件。四是密切配合区、街道对社区内老小区的改造,积极建议在老小区内开辟活动场地,健身路径,检查督促房产商严格按照规划建设小区,保证了居民早晚锻炼健身的需要。
3、深化为民党建理念,各项工作卓有成效
近年来,社区牢固树立为民党建理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明确思路,创新举措,打造特色,扎实做好文体、环境、保障服务等工作,推动社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是积极开展文体活动,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精心整合社区文体资源,努力打造学习型社区,举办各种教育培训及书画巡展活动,着力培育社区老年健身队。每天开放社区文娱室,定期与驻社区单位合办文艺演出,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泰州市市民文明素质提升计划》,充分利用社区宣传阵地宣传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表彰社区的好人好事,认真开展每年一度的十星文明新风户的评选活动;二是深入开展平安、法治、绿色环保社区等创建活动,争做五星级社区,定期开展大走访活动,及时妥善解决各类矛盾纠纷,认真做好矫正及安置帮教工作。加强社区内的人防、物防、技防建设,精心组织开展红袖章巡逻。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及卫生整治活动,落实门前四包,巩固
创卫成果。社区治安环境稳定和谐,公共卫生环境整洁优美。三是以满足社区群众的需要为基点,以群众安居乐业为目标,努力打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家政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大厅及16家便民利民服务点四大服务平台,向社区各类群众提供服务,为独居、空巢老人送去人间真情挚爱,为居民解除无暇顾及家庭保洁、接送孩子等苦恼事,为残疾人解决购物等困难。完善的服务功能,多样的服务方式形成了服务特色,促进了居民对社区的归宿感和认同感。四是切实关注民生,过细过实做好保障工作。下大力气做好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及低保工作。深入开展充分就业及创业型社区创建,帮助待、失业人员就业,积极支持创业人员创业,争取政策扶持,帮助他们办理小额贷款。关心特困职工家庭及特殊群体的生活,逢年过节组织慰问活动。认真做好平常居民突遇意外引起的经济困难的救济工作,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及时送到老百姓家中。
社会历史的发展步伐不断前进,社区工作任重而道远。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弘扬“三创”精神,始终保持旺盛的士气,努力开创社区工作的新局面,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有备无患,防患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