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武警水电部队建设应急救援部队的探索与实践
武警水电部队建设应急救援部队的探索与实践
孙 丽 魏振宇 本报特约记者 史志强
2009-10-24 04:05:01 来源:解放军报
【 Email推荐: 】
【 字号:大 中 小 】 【 我要打印 】 【 我要纠错 】
今年7月1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将武警水电部队整体纳入国家应急救援力量体系。武警水电部队党委动高效的专业化应急救援队伍,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
从思想上突破 中央军委的指示精神,下真功夫、实功夫、苦功夫,就如何利用现有的救援资源,建立一支素质过硬、装备精 参加应急救援行动是水电部队的一项经常性任务,目前突发公共事件时间、地域、类型以及衍生问题的不水电部队来说是全新课题。行任务带来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同时,在基本保障模式没有改变和动中抓建的基本特点没有改变的情况下进行 这些年,通过参与抗击雨雪冰冻灾害、抗震救灾等一系列重大抢险救灾任务,党委“一班人”清醒地意识救援力量建设,必须强化“国家队”意识,筑牢讲政治、顾大局、不怕牺牲、敢打硬仗的思想基础。应急救援队来讲也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深刻认识到纳入前是“有多大能耐干多大事”,纳入后则要求“有多大事就必须建设。
从方法上突破 他们从单位到个人认真查找差距,切实找准纳入后面临的矛盾和困难,增强各级履行职责使命的责任感,全力 为尽快形成战斗力,在前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水电部队按照“加快应急队伍和应急信息平台建设,尽快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救援机制”的要求,在充分利用现有装备资源的基础上,搞好各类应急装 着眼与日常施工生产能够兼容,采取定点储备与临时购置、租用地方装备相结合的办法,搞好排险专用装本前提,按照“小病小伤能就地处理、大病大伤能快速后送”的要求,加强卫勤装备保障。配齐各类工程排险专用装备。从满足部队野外抢险救援基本生活需要出发,加强军需装备保障等。以满足现场 为适应遂行应急救援任务需要,不断改善作战指挥手段,努力实现以指挥控制为核心,融灾情侦察、预警建设部队具备独立完成应急救援任务能力。
在实践中突破 保障功能等为一体的指挥自动化系统。同时,科学统筹重点力量与非重点力量,合理调配部署兵力,确保201 水电部队引导官兵把完成重大施工生产任务作为锤炼战斗作风最生动、最有效的课堂,立足本职岗位练就在参加重大能源交通项目建设中养兵练兵。的过硬本领。他们按照“平战结合、建用一致”的原则,以日常施工生产为平台,将应急力量建设与日常施工 今年7月2日,广西罗城卡马水库大坝出现险情,武警水电一总队接到自治区防汛办电话后,迅速启动抗洪过10昼夜艰苦奋战,彻底根除了卡马水库垮坝隐患。近年来,广大水电官兵以自身工作岗位为平台,开展小比造等技术革新活动,针对施工中出现的难题,大胆进行革新试验,全力组织科技攻关,成功破解了50多项难题
第二篇:消防部队应急救援职能浅析
浅议火灾事故认定行为的可诉性
摘要: 对火灾事故认定行为是否能提起行政诉讼,在理论和实践中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本文分析了两种观点的差异,最后认为火灾事故认定行为属于具体行政行为,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关键词:火灾事故认定行政诉讼可诉性
火灾事故责任认定是公安消防机构在查明火灾事故事实后,根据当事人的行为与火灾事故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其行为在火灾事故中所起的作用而做出的结论。当事人如果对此认定结论不服能否提起行政诉讼呢?
一、问题的提出
2006年6月20日凌晨,某县农贸铺面发生火灾,将原告承包在内的五间铺面烧毁。县公安消防大队于2006年7月23日分别做出火灾原因认定书和火灾事故责任书,认定火灾是原告承包铺面里的床头长明灯烤燃蚊帐蔓延而引起,原告对该起火灾负直接责任。原告不服上述两份认定,向上一级公安消防部门提出重新认定的申请,上一级公安消防部门接到申请后做出重新认定,维持了县公安消防大队的认定结论。原告认为,县公安消防大队做出的火灾原因和火灾事故责任的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违反程序,遂依法向县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法院予以撤销两份认定书。
于是引发了一个令人深思的法律问题:当事人认为火灾事故认定结论不正确或者对认定结论有异议,能否对公安消防机构的火灾事故认定行为提起行政诉讼呢?法院该不该受理呢?
二、理论与实践现状
1、学界的观点
就笔者目前收集到的资料,涉及到火灾事故责任认定是否可诉的问题,基本分为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该认定行为是具体行政行为,可对此提起行政诉讼;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该行为不具有具体行政行为的特征,不能用行政诉讼的方式进行审查。在以上两种观点中,以支持火灾事故责任认定行为具有可诉性的观点居多。
2、司法实践现状
对公安消防机构就火灾原因、火灾事故责任做出的认定能否提起行政诉讼,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没有明确规定,因而在行政审判实践中也有两种不同的意见和看法,第一种意见将其纳入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第二种意见认为其不是可诉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是行政诉讼法调整的范围,对该行为提起行政诉讼法院应不予受理。如武汉市家华家具有限公司不服武汉市公安局消防处做出的《火灾原因、事故责任重新认定书》,向武汉市江汉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上述认定书,武汉市江汉区人民法院做出(1999)汉行初字第26号行政判决书认定,上述火灾原因、事故责任重新认定行为系具体行政行为,属于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围。又如,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与辽宁省消防局经协商后,于2002年9月28日做出明确规定,将公安消防机构做出的火灾原因和火灾事故责任认定纳入行政诉讼收案范围,但实行复议前置。
而在贵州云岩的一起案件中,法院通过终审判决撤销公安机关做出的《火灾事故责任认定决定书》后,又通过审判监督程序,依据上述公安部公复字(2000)3号文件,再审驳回了当事人的起诉。宁夏盐池县法院审理该自治区首起涉及火灾事故责任认定的行政案件,则当庭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三、火灾事故责任认定具有可诉性
1、火灾事故责任认定行为是一种行政行为
有人认为,火灾事故责任认定属于技术鉴定,不具有行政行为的属性。但事实上,公安消防机构对火灾事故责任所作的认定与技术鉴定是有着本质区别的。技术鉴定是鉴定人运用专门知识或技能,对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分析、鉴别和判断而得出的事实性结论。而火灾事故责任认定是公安消防机构在查明火灾事故事实后,根据当事人的行为与火灾事故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其行为在火灾事故中所起的作用而做出的结论。《消防法》第四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并由本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实施”,依此授权,公安消防机构具备了行政主体资格。依据《消防法》第五十一条之规定,火灾事故发生后,公安消防机构应当根据火灾原因、火灾损失等调查情况,查明火灾事故责任,因此进行火灾事故责任认定是公安消防机构的法定职责。所以,火灾事故责任认定是行政主体履行法定职责的行为,是一种行政行为,而不是技术鉴定。
2、火灾事故责任认定行为属于具体行政行为
第一,具体行政行为必须是行政主体做出的。这里的行政主体既包括行政机关,也包括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还包括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或者个人。公安消防机构是处理火灾事故的主管机关,《消防法》第五十一条规定,火灾扑灭后,公安消防机构有权根据需要封闭火灾现场,负责调查火灾原因,统计火灾损失。这一规定表明,调查火灾原因、认定火灾事故责任既是公安消防机构的职责,又是公安消防机构的职权,其他任何机关和个人都无此项权力。
第二,行为是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也就是说,行为与行政职权相联系,其必须发生在行政主体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行使职权时。认定火灾事故责任只能发生在公安消防机构处理火灾事故过程中。
第三,行为对象的特定性。行为是针对特定的人或特定的具体事项做出的只能适用一次的行为。它与抽象行政行为不同,抽象行政行为是对未来而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它的对象不具有特定性,且是可以反复多次适用的行为。火灾事故责任认定行为的对象具有特定性,只能对某一具体火灾事故进行。
第四,行为是行政主体单方决定的。即行为的做出不取决于当事人的意志,而是依据行政主体的单方意思表示。从责任认定行为的做出看,它是公安消防机构在火灾事故发生后,对事故现场进行勘察、鉴定、依据公安部《火灾事故调查规定》单方做出的法律性结论,并非纯专业技术性问题。
第五,行为产生法律后果。具体行政行为一经做出,即直接影响到相对人的权利义务和法律地位。这种权利义务关系既有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也有民法上的权利义务,甚至还有可能产生刑法上的权利义务。火灾事故鉴定结论一经做出,即具有约束力、确定力和执行力,产生相应的法律后果,如《消防法》规定,对当事人因过失引起火灾,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伍佰元以下罚款等行政处罚;对他人人身、公私财产造成损害的,还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若发生重大火灾事故,造成他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的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上述分析及法律的规定表明,公安消防机构对火灾事故责任认定后,火灾事故的当事人即处于公安消防机构的行政管理之下,并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因而火灾事故责任认定行为属于具体行政行为。
3、法律依据
首先,从《行政诉讼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可以看出,只要行政行为涉及到相
对人的人身权、财产权的,均属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而《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关于排除受案范围的四种情形中,并未包括灾事故责任认定,这表明了火灾认定未排除在司法审查范围外,即对火灾事故认定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其次,《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第(四)项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对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的诉讼。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五条规定,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第(四)项中的“法律”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通过的规范性文件。2000年3月20日公安部公复字(2000)3号《关于对火灾事故责任认定不服是否属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批复》将火灾原因认定、火灾事故责任认定列为不属于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受案范围。这一批复是无效的,因为公安部的批复属于部门规章,并不是法律,以部门规章去限制公民的诉讼权利是没有依据的,也违反上述法律及司法解释的规定。所以还应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及《解释》的有关规定,将火灾事故认定行为纳入可诉行政行为的范围。
4、从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的政治背景来看,也应给予相对人司法救济的途径,让行政机关与相对人在法庭上充分展示证据,讲事实摆道理,以理服人,减少上访人次,维护社会稳定是有利的。如果不给当事一个讲理的机会,可能会引发新的社会问题,就不利于社会团结和谐。
综上所述,公安消防机关对火灾事故责任所做的认定书具有行政可诉性,当事人对火灾事故责任认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应当予以受理。但可以对火灾事故责任认定行为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并不意味着法院可以对该认定行为进行全面的审查。因火灾事故责任认定行为涉及到对于火灾事故发生的因果关系等专业性问题,对其进行司法审查的方式与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的方式应有所不同,审查的方式主要应当时对公安机关做出认定行为程序的审查,对火灾事故责任认定判断的专业性问题,具有因果关系等问题,法院应当尊重公安机关基于专业知识做出的最终的结论。
参考文献:
(1)巫朝鸿:火灾事故责任认定书的行政可诉性
(2)汉法网:火灾事故责任认定行为性质及可诉性分析
(3)朱桂前:火灾事故责任认定是可诉行政行为
作者:韩兴,男,河北省石家庄人,1984年3月--河北省公安消防总队
高建伟,男,天津蓟县人,1986年12月--辽宁省公安消防总队 李华乐,男,河北正定人,1986年7月--河北省公安消防总队
第三篇:浅议新形势下消防部队应急救援工作
新《消防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按照国家规定承担重大灾害事故和其他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工作”,明确了应急救援、拯救生命成为消防队伍的法定职责。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类的生存空间不断拓展,生活方式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由此,各种疑难灾害事故不断增多,危害日趋加重,消防部队面临的应急救援形势越来越
严峻,担负的任务越来越繁重,作战行动也越来越艰苦。作为灭火抗灾、抢险救援的“拳头”和“尖刀”,我们践行着“忠诚可靠、赴汤蹈火、服务人民”的新时期消防精神,肩负着神圣伟大的历史使命,如何提高部队战斗力,成功处置各类灾害事故,“充分发挥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专业力量的骨干作用”,圆满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主要应该从应急救援机制构建、装备设施基础建设、提高部队能力素质三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机制建设,形成以消防为主的社会救援体系
由于经济不断发展,高层建筑、地下工程、公众聚集场所大量涌现,各种新材料、新工艺、新能源、新技术被广泛开发利用,各行业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加上疏忽大意、违反操作规程等人为因素,诱发各类灾害事故的机率大大增加。当前,消防部队除了扑救火灾外,还肩负处理包括“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危险化学品泄漏、道路交通事故、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建筑坍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空难、爆炸及恐怖事件和群众与现实间的救援工作,并参与配合处置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矿山、水上事故,重大环境污染、核与辐射事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国务院[2006]15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担负任务越来越重,所遇到的灾害事故处置难度越来越大,牵涉面也越来越广,需要的智力支持、装备援助也越来越多。单靠消防部队自身力量实施灭火以及应急救援是难以圆满完成的,因此,必须加强救援机制的建设。
(一)建立高效的救援联动机制。各地消防部门,应该积极的请示汇报,促成由政府牵头,对现有的各行业部门救灾救援力量进行调查摸底,全面掌握基本情况,统筹规划现有救灾救援力量,建立以消防为主的,包括公安、安监、城建、人防、卫生、电力、自来水、交通、煤气、化工、通讯、地震、环卫、武警、驻军以及相关部门参与的灭火救援联动组织指挥机构,建立和完善统一指挥、统筹调度的工作机制,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确定响应机制和启动形式、组织原则和通信指挥方法,形成“政府领导、部门参与、统一指挥、协调配合”的联动体制,构建起一种跨领域、跨部门的应急救援方式,实现资源共享、力量优化,确保救援工作运作快速、准确、高效,形成强大的战斗力。
(二)制定完善的组织指挥预案。应结合实际,以确保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为目的,坚持科学组织、快速集结、合理分工、有效处置的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救援预案,保证在处置各类疑难灾害事故中,有思路、有步骤、有组织、有秩序,思想和行动都有充足的准备。预案中应列出指挥机构组成、任务职责,灭火救援力量组成以及组织指挥程序和要求。预案的制定、审核应该由政府召集涉及的部门领导、行业专家等参与,保证预案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三)规范科学的指挥作战程序。作为应急救援工作的骨干力量,消防部队应该不断完善和规范高层建筑、地下工程、石油化工等特殊火灾扑救及危险化学品泄漏、重大交通事故、建筑物倒塌等特种灾害事故及恐怖袭击事件的救援的处置程序和指挥要领。要从接警出动、战斗编成、组织指挥、作战行动、安全防护、综合保障等方面入手,确保五个“第一时间”,加强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努力使灭火抢险救援行动的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保证整个行动都准确、迅速。并要经常深入实地,熟悉情况,根据灾害特点模拟推演,进行实战演练,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完善补充预案,增强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力争周密、安全、适用。
二、加强装备设施建设,夯实社会抗灾救援基础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消防部队应急救援战斗力的提高,要依靠人和装备的最佳结合。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多元化发展,消防部队配备的抢险救援设备已远远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各种救援任务的需要。为了提高消防部队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能力,必须尽可能地争取地方财政的投入,更新现代化的特勤装备设施,向装备要战斗力。
(一)加大高科技装备的配备。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各级地方政府在消防车辆器材装备上的投入有所增加,消防部队的装备配备水平有所提高,但还远不能适应当前形势任务的需要。而消防部队的作战任务更是由过去单一的火灾扑救模式拓展到爆炸险情排除、潜水救助、高速公路抢险、空难施救、洞穴救援、化危品泄漏处置等各个方面。因此,除了消防必需的各类防护装备外,我们应该积极的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帮助
第四篇:消防部队应急救援主力军思考看法
安全是人的最基本需求,安全权益是人民群众最重要的利益。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征程中,快速有效和科学处置各类灾害事故,保障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消防部队的神圣使命和光荣职责。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类灾害事故呈现出突发性强、经济损失大、人员伤亡大、政治影响大的特点。消防部队如何在新时期、新任务下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救援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消防部队如何发挥作用充当应急救援主力军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消防部队充当灾害事故应急救援主力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现代灾害事故呈现出的突发性、多发性和扩展性,如不及时处置可能导致事态恶化,财物损失更大,人员伤亡更多,公共秩序更加混乱,后果更加严重。从灾害事故危害的对象和程度看,一是危及人们的安全。如生命正在或将要受到危害,人的行动或活动空间受到影响;二是危及到财物的安全。如财物正在受到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的威胁;三是影响公共秩序。如大面积或区域性停电、停水、停气,从而影响到公众的正常生活秩序。从灾害事故发展的趋势看:一是频率增加。如新工艺、新材料、新能源的不断开发利用,导致的火灾爆炸事故不断发生;工业生产的发展,不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经常出现气候异常,洪涝灾害不断发生;交通运输的发达,铁路、公路等各种交通事故有增无减;各类工程建设迅猛发展,施工质量把关不严,导致工程事故时有发生。二是种类增多。现代社会人类文明程度提高,科学技术发达,新的灾害事故也难以避免地伴随着发生。如高层大跨度建筑、高架桥梁的建造,一旦出现设计、施工等质量问题,就会出现重大倒塌事故;化学危险品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一旦管理措施落实不严,设备发生故障,就会出现泄漏和火灾爆炸事故等等。三是危害增大。现代化程度越高,灾害事故发生后危害越大。1984年印度波帕尔农药厂甲基已氰酸外泄事故死3150人,7万多人受到严重毒害;1997年日本沙林事件死10人;1999土耳其大地震死452人;我国1993年深圳清水河化学危险品仓库特大爆炸事故死15人;1998年,贵州朝阳坝二号隧道内发生液化石油气泄露、燃烧、爆炸事故,造成6人死亡;XX年4月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因抢修过程中处置措施不当,造成一氯冷凝器发生泄漏,先后发生2次爆炸,事故造成9人死亡,3人受伤,15余万人紧急转移。四是人们对生活安全需求的提高。在现代化建设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由满足基本要求的衣、食、住、行,发展成为要求有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这就要求政府能在发生灾害事故时为其提供各种安全应急服务,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危害。
消防部队作为人民军队中“养兵千日、用兵千日”的一支特殊部队,承担的职责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如何保护好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是消防部队肩负的神圣使命、发展的方向和始终研究的课题。各种灾害事故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出现,承担单一灭火任务已经不能完全实现消防部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时刻满足人民的需要,消防部队必须适应社会发展增强自身实力和功能,发挥自身优势,拓宽应急救援职能。因此,建立一支由政府直接调用的、具有时代特点、城市特点的快速高效的救援队伍,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共同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消防部队拓宽应急救援职能有法可依顺应潮流
1998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27条第3款规定:“公安消防队除保证完成本法规定的火灾扑救工作外,还应当参加其他灾害或者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第一次以法律条文明确规定了抢险救援是公安消防部队的任务之一。《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国发〔XX〕15号)文件也明确指出,“公安消防队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除完成火灾扑救任务外,要积极参加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危险化学品泄漏、道路交通事故、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建筑坍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空难、爆炸及恐怖事件和群众遇险事件的救援工作,并参与配合处置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矿山、水上事故,重大环境污染、核与辐射事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消防部队的职能范围和功能得到了历史性的拓宽。
做好应急救援工作是一项社会性工作,涉及面广,情况复杂,世界各国都把防灾减灾作为研究方向。消防队伍多功能化,把消防部队建成能应付各类灾害和突发事件、装备齐全、布点合理、在任何情况下能快速出动的队伍,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成功做法,它有效的增强了城市抵御各种灾害及恐怖袭击事件打击的能力。美国1979年成立了联邦紧急事务管理总署(fema)。该机构的职责为:通过灾害前对公众的防灾教育、防灾计划的制定、救灾人员的培训;灾害发生时与联邦各部门协调反应,调集力量进行救助;灾害发生后对建筑防灾标准、防洪管理等提出修改建议。其业务范围包括了各类灾害和紧急事件的应急救援。“9.11”事件中,由于专门机构长期坚持对公民应付各类灾害的救生知识教育和训练,当地消防部门制定有完备的人员疏散方案而且定期进行演习,使得人们能够快速反应,在大楼倒塌前一个多小时里有2万多人获得救助疏散。日本法律明确规定消防机构三大任务:灭火救援,社会福利保障的救急任务,其它灾害的救助任务,其《消防组织法》设有组织消防救援队伍的规定和装备配备标准,根据责任区任务特点要求消防站除常规业务外还重点突出一些特殊的救援业务。如将消防救援队伍按功能分为特别救助队、水难救助队、山岳救助队、化学救助队和国际增援救助队等。据不完全统计,国外消防队伍实施抢险救援和紧急救护占其出动总数的绝大多数。如欧美各国消防部门每年承担的灭火任务仅占出警的10%左右,而承担社会救援及急救任务却占了近90%。许多国家的消防队伍都承担着消防、民防、急救及各类灾害事故救援多位一体的任务。我国是发展中的国家,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的同时,也面临着灾害事故频繁发生的严峻局势。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要坚持经济建设与防灾减灾一起抓的指导思想,切实贯彻“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基本方针。与国际接轨,走多功能、专业化道路是我国消防部队的发展方向。几年来,消防部队作为公安机关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各级政府和公安机关领导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依法参与各种社会抢险救援工作,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对消防部队应急救援职能予以明确,顺应了世界各国消防队伍多功能化的时代潮流。
三、消防部队在应急救援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现存体制的制约。目前消防部队应急救援工作还是沿袭计划经济下“各自为政、条块交叉、功能重复”的体制。这一体制的弊病是,资源配置严重浪费。只要涉及有应急救援需要,政府就赋予其参加应急救援的职能。在社会经济不发达,灾害事故发生不多,损害性不大时,既照顾了有限的经济能力,又做到灵活机动地开展抢险救援。但随着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社会灾害事故频发。在参加处置突发事件时,“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的救援体制,往往缺乏协调配合,延误最佳救援时间。更重要的是那些有名无实的抢险救援力量,在应付急难险重任务时不但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还造成警力闲置、经费流失,形成不了合力,严重影响救援效率。
(二)警力不足,难以满足应急救援任务的需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同志2011年1月21日在国务院2011年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上指出:“目前最主要的问题是不少县、市等基层一线的公安消防部队官兵人数太少,力量极为不足,与所承担的职责任务不相适应。对此,我认为应当认真研究解决,公安消防部队应该增编扩编,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受编制限制,目前基层消防部队普遍存在着警力不足的现象,特别是边远、偏僻的城镇较为突出,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面火灾和抢险救援任务日渐繁重,任务与警力的矛盾也日渐突出。就我总队有的消防中队来说,通常干部为2-3人,战士13-15人,如再除去其他在外探亲休假、公差、后勤人员等非战斗人员,用于执勤的官兵数也不过12、13人,加上大队的干部,一般大队干部都在2-4人,也满足不了应急救援的需要,执勤力量严重不足,遇到小规模的灭火救援还能应付,如果规模稍大,由于警力的严重不足,就难以做到及时处理,难以成功处置灾害事故。
(三)缺乏应急救援需要的特种器材装备。应急救援需要的特种器材装备类型多样、技术要求高、购置价格昂贵,由于受经费、技术等方面的限制,有的基层消防部队不可能按需求配齐买全,只能配备一些常用的抢险救援器材。在应急救援中,对于一般的灾害事故处置所需的器材装备还能应付,当遇到一些特殊事故、特殊物品的灾害事故时,由于缺乏特种器材装备,就显得束手无策,力不从心,望灾兴叹。比如,在今年的抗凝抢险中,消防部队如果配备除雪车就会大大提高应急救援的效率和能力。
(四)应急救援实战能力较为匮乏。公安消防部队虽然在扑救火灾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但对于处置突发事件还是一个崭新课题。平时训练少,也缺乏这个专题的研究,没有形成系统、科学的战术理论、方法、原则和要求。抢险救援技术战法不是短时间能够学会和完全掌握的,在一些抢险救援的现场,消防官兵总有手忙脚乱之感,甚至有时会束手无策,一筹莫展的情况。加之,士官来源于士兵,普遍是初中和高中学历,他们服役了两年义务兵后转为士官,少数的士官从一期转为二期、转为三期等,多数的士官服役完一期或是二期就退伍,虽然服役年限不断增加,经验和知识不断提高,但是从根本上说,文化知识结构没有改变,应急救援光靠经验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具有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
(五)社会抢险救援联动作用发挥不尽人意。按照有关的规定,由政府牵头,成立了由供水、供电、通信、救护、武警、民兵、公安、交警以及其他相关的单位组成的等应急救援组织,制定预案,规定职责。但是由于社会应急救援力量来自不同的部门,彼此之间相对分割,联系很少,缺少配合演练或是从不配合演练,联合机动能力参差不齐,运行不够顺畅,各个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合作能力及信息沟通渠道,在处置应急抢险救援事故中,无法充分发挥现有社会力量和技术装备的最大效能,联动机制起动缓慢,效果不明显。
四、消防部队提升应急救援能力的有效途径
应急救援是一项十分复杂而技术性又很强的工作,各个环节相辅相成,紧密联系。消防部队要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必须加强改革,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优化各个环节,增强整体功能,应急救援能力才会不断增大,消防部队才能托起泰山之责。
(一)制定出台法律法规,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立法工作。政府加强应急管理应贯彻“依法治国”的方略,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首要的是加快应急管理立法工作。《紧急状态法》列入国家重点立法项目,国务院颁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在这一进程中,应注意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立法工作,为建立起符合国情、利国利民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提供法律保障。重点明确三种关系。一是明确主体关系,建立一支党委、政府直接领导下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立足常规、常备、综合、攻坚的职能定位,推进主体建设。对现有各种应急救援力量进行“大重组”,除专门领域(如军队)、特种技能要求(如核事故处置)外的应急救援力量一律予以撤并,集中人、财、物资源建好政府应急救援队。二是明确结构关系,以预案建设为基础,形成“以政府应急救援队为主体、以专业救援力量为补充、以其他公共救援力量为基础”的“层次性”构架,这也符合政府应急管理中的分级管理原则。三是明确指挥关系,建立统一的政府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形成统一高效的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将紧急突发情况的第一信号传递到政府的神经中枢,由指挥中心将应急救援的第一指令传达到政府应急救援队和相关救援力量,重大应急救援行动全程监控,前后方协同指挥,才能真正将应急救援融为整体,极大地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联动作战能力。
(五)加强灭火救援指挥系统建设和应用,提高部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科学决策水平。一是在指挥中心建设上,坚持“统联结合”的原则,加强各级指挥中心(接处警中心)建设,建成覆盖各级消防部队的计算机通信指挥系统。“统”即由总队统一组织、领导,按统一标准(根据国家标准《消防通信指挥系统设计规范》和部局关于“三台合一”的有关要求)统一开发,建成支队级指挥中心和大(中)队接处警中心。“联”即指建成的指挥中心要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的指挥系统。二是在系统开发运用上,加强各类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在规范战训资料的基础上出台有关标准,统一建设涉及水源、预案、装备、实力等的数据库,适时利用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建成灭火救援指挥辅助决策系统。三是在现场图文传输上,加大火场无线通讯设备的配备,每个中队的无线通讯设备的装备水平达有关标准的要求;建成通达各大队的视频会议系统,实现视频会议、营区监控、远程教育等功能。加大事故现场无线图像传输系统的建设,充分利用卫星、数传电台、移动电话网等技术和资源,为每个执勤中队配备一套无线图像传输系统,将事故现场图像实时传输到各级指挥中心。
消防部队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的正确领导下,一定会乘着党的十七大东风,充分发挥消防部队应急救援主力军作用,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以一流的工作业绩,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着力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为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再创佳绩、再立新功。
第五篇:武警特警部队与陆军特种部队区别
前不久一位现役陆军军官在网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对比了中国与美国以及世界上各国特种部队的战斗力、装备等等,归根结底的中心思想――中国的特种部队实力是强劲的,并且可以说战斗力是能与世界上任何一支特种部队相媲美的,我赞同他的观点,我也是一名现役军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职业的忠诚时刻告诫自己要做什么样的军人以及要怎么做。这位兄弟对军事知识的博学以及专注在文章中表露得无与伦比,但其中的一个细节我看后观点不敢一般,要在此异议,并请朋友们指正。
这位军官为了突出陆军特种部队的强大,举例称:一位陆军首长对武警首长说:我们的特种部队的合格战士随便一名就可以到你们武警特警队作教官,而你们武警特警队的教官到我们这里来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战士就不错了。
诚然,我是一名96年入伍的军人,现在在武警某部任中尉警官,我入伍的时候在解放军某部任特勤连侦察排的战士、班长,入伍第二年部队改编为武警机动师部队,我又荣幸的考入了中国武警特种警察学院(也称武警特警队),就读于武装侦察系,学院共两个系,还有一个就是特种作战系。也就是说,我历经了陆军和武警两支特种部队的训练、演习,在基本了解的基础上我想我有资格对陆军和武警两支不同性质任务的特种作战部队进行对比,下面我想发表一下我对“特种作战部队”性质的看法。
编成陆军或者说解放军的特种作战分队在严格意义上来说,其实就是侦察分队,我想这并不是什么秘密,当过兵的人都知道,而目前中国穿过军装的人约有4200万,他们大多数已经褪去了军装,战斗在祖国建设的各行各业。解放军的编制将侦察分队编到了团一级的单位,也就是说每个团都有一个侦察排,往上师有侦察连,军有侦察大队,问题就在这里,请问这位兄弟,您是将特种部队的范围全部归纳在您的介绍之中吗,是每个团的侦察排的战斗力和装备都可以达到您所指的“特种部队”范畴吗?还是仅仅是指每年参加“爱尔纳突击”的从一个大军区中挑选出来的几个人?既然是这样,我再给您介绍一下武警部队的特种部队由来和编成。现在我们武警部队内部敢打特警旗号的,只有一支部队,那就是武警特种警察学院作战队,他们的任务直接归口武警总部,在国家领导人和和重要元首的指挥下,他们还有一些秘密的行动,涉及机密,恕我不能再详细。该队每一名队员都是从武警部队八○万人中精挑细选而出的佼佼者,入校后,首先等待他们的是三年的特种作战军事与理论培训,要知道他们已经是各个部队中的精英了,我不能自吹自己,我简单介绍一名我们分队的战友,入伍前,这位战友是四川彝族大凉山里猎人后代,他的父辈在山中早出晚归,他自幼跟随父亲,4岁就能爬上20米高的大树,8岁时父亲教会了他使用猎枪,在山中打猎时的射击,不比在射击场,他告诉我他小时候用单筒猎枪射击跳跃的松树和飞行的小鸟几乎百发百中,后来政策变了,不能再打猎了,他和父亲搬到了镇里,读了书,再后来到了部队,简单的军事训练和轻松的训练标准很快被他突破,他成了某机动师的侦察兵比武冠军,考入了特警学院。还有一名我的同桌,个子不高,重庆人,入校之前是某部师长的警卫员,开始我很瞧不起他,认为他是靠关系考进校的,后来我才知道,这个小子17岁时参加重庆市运动会散打比赛,拿过60公斤级冠军。就是这样的生源,再加上至少部队两年的训练和院校三年非人的强化,我想在人员挑选上这支部队就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境界,而这种境界,却并非每一支解放军特种部队可以达到的,因为当过兵的战友们都很清楚,凡是在家没有一点基础的战士,就算是在部队一天训练8个小时,两年的兵役制下来,他又能强到哪里去?又怎么来武警特警部队任教官?然后三年学习训练结束,这些家伙终于可以获得特种作战大专文凭,由此再进行下一轮的淘汰,最后只有那些心理素质真正过硬、军事技能真正优秀的少尉们才能进入国家特警作战队的大门,并根据他们的技术特点和专长,他们被分入特种应急分队、特种作战分队、特种防爆分队和特种侦察分队,这部分“特”字号军人没有太多的数量,但
有世界上最严格的训练、最专业的教练、最高的立体知识坐标系,他们中没有士兵、他们中没有简单的思想,每一名特警队员都可以独立放到最艰苦的生存环境完成自己的任务,当他们组成一个战斗编次,那就是无法想象的力量。
装备武警部队,是一支以保护国家内部政权稳定,保护正常经济环境和人民群众安全的内卫部队,在编制上类似于德国的“第九边防团”、美国的“国民卫队”、俄罗斯内务部队等,他们的装备以轻、简、精,任务以快、猛、准为特点,特别是作为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反恐的特种部队来说,在火力配置上武警特种部队的装备的确要略逊解放军特种部队一筹,但是,这是绝对的战斗性质需要,而不是主观上的实力差距,因为我们不能将执行野战任务的解放军特种部队和执行城市反恐任务的武警部队在装备上进行合理对比,这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客观的,例如我在解放军某部特勤连的时候,我们的装备大多数陈旧,常规武器只有81式自动步枪、85式狙击步枪被冠以了80年代后的称谓,侦察设备在97年更新后,苦于没有人会操作,直至我离开连队也没有学会使用。在这里,我还是要强调一个问题,那就是在部队性质上,解放军特种部队通常是完成侦察任务的,武警特警队是完成反恐怖任务的,侦察讲的是打察结合,以察为主,能不打就不打,实在避免不了的要将获取情报放在最高目的来采取措施。反恐怖任务则不同,反恐讲的是以预防为主,出现突发事件后,要将保护人民群众安全放在最高目的采取措施。就此而言,将两支不同任务的部队放在一起比较装备也是不科学的,甚至有点煮恐龙蛋吃的感觉。但我还是感觉:解放军在武器装备配备上的确要比武警特警部队的装备火力猛,性能高,像个别陆军特种部队的单兵夜视仪、塑胶炸药等,都是武警特种部队没有装备的,但在常规武器的配备上,武警特警队除了81枪族外,还基本保证了95枪族,在此基础上,德国产的精度狙击步枪系列作为反恐的主战武器之一,也在特警队内替代了精度较差的国产狙击步枪,相信陆军特种部队目前还没有装备。在通信设备上,个别陆军特种部队装备了头盔式对讲机,在2000年,武警特警部队应急、侦察、作战队也进行了普遍装备,但在演习过程中有反映由于技术上的不成熟,使用效果还不如手持式对讲机稳定。
训练在特警学院我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平时只有在电视和报纸里看到的教员和老师,我们的擒敌、搏击技术教练员,曾经在亚洲各种武术、散打比赛中获得11次冠军,我们的射击教练员,是在亚运会、奥运会中都拿过冠军的世界级射击远动员,可以说,我们的教练员队伍是任何一支陆军特种部队所无法比拟的。解放军特种作战分队的训练比较普通步兵来说,有一定的专业性,技术性,但并不是说他们的体能就真的要比其他部队强许多,在擒拿格斗上就要比其他部队的士兵突出多少,因为在部队编成上大家都是一样的兵源,几年的训练大家都在变化,若没有特殊的教练员队伍作为支撑,在基本技战术、单兵对抗的科目上,特种兵的“特”字是很难看到成效的。去年我参加云南省驻军的演讲比赛,遇到了一名南京国际关系学院毕业的陆军中尉,他目前就职于总参驻滇技术侦查某部,这位中尉由于参加了2002年“爱尔纳突击”,并和战友们取得了7个单项第一和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被中央军委授予了一等功,他告诉我他们当时在训练的过程中,有一名战友被累得失去了最后的意志,当曙光在望,模拟训练就要结束的时候,他失去了重心,被一辆火车拖住装备,最后活活被拖死在铁轨上,血肉、内脏顺着火车的路途留洒了两公里。这就是特种部队军人应有的残酷训练,我听完的他的讲述,悲痛和激动难以言表,眼泪一次次湿润了眼眶,为了备战突击大赛,为了祖国的荣誉,我们的战友就活活倒在了训练场上,这当然是一支要拿奖、会被世界所有的特种部队军人叹服的部队和国家。在武警特警队的训练中,尚未有如此壮烈的战友,但同志们凭借的也是祖国的荣誉和军人的坚毅,人民的目光是极度疲惫时的强心剂,神圣的责任是身体透支不听使唤时继续努力前进的动力,记得入院的体能强化阶段,我们每天下午都要跑10个三千米,双腿做梦都会抽筋,但我们没有人会觉得苦,这是我们的选择,这是我们的人生。
罗嗦了许多再回头看,我在开始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还有一点莫名其妙的冲动,但到了最后,我失去那种固执的情绪,开始我总觉得武警特警队才是真正的特种部队,到后来才发现,不管你是哪一支“特”字号的部队,都是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人民子弟兵部队,在编制体制、任务上的不一样也许注定只要拿两支部队比较就是个错误,但我还是要说,中国军人都是好样的,祖国日益繁荣富强和党稳定的执政下人民幸福的生活,已经足够说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