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读杜甫
我读杜甫
杜甫,他是一个容易模仿的人。当整个盛唐诗坛都以“清水出芙蓉”为审美准则的时候,只有他能够深入底层、为穷苦大众代言。因为,他是那个时代的非主流,故而在当时很不待见。他来到蛮荒之地避难,看到险山恶水,自他萌芽的审丑被后来极力推崇他的韩愈等人沿用。他的成功源于他做了大部分人没有想到去做的事,而且做的可以说是同类人中最好。所以说,这样的成名好模仿。但是,恐怕他自己都没有想到后人会尊他为诗圣。
他的确是一个极度自信的狂生。不过,这种自信主要是在出将入相的仕途上,而非文学创作。他的政治幼稚却是事实,尽管许多人称其为坚持原则。他只适合当坚持原则的谏官,即便历史给他机会,绝对不会是一个社稷之臣。因为,世间的路本来不是直的,统筹大局不得不有许多拐弯抹角所在。
他本身只是认为自己的诗好,我想在当时他也一定默认了自己是个二流诗人的既定事实。我不想谈论他的艺术成就,我不支持也不反对挺李、挺杜的两方言论。他自己至始至终也没有主动寻求自下层的艺术突破,是历史选择了他,他一路向西、向西南的颠沛使他本身就成为了贫苦的底层大众。
他急躁、内心瞧不起他人、为了生计不惜用文字干谒、极度自信,我喜欢这些,因为我也一样,我的生活也有许多不待见,我同样急躁、内心瞧不起他人、为了生计不惜用文字干谒、极度自信。只是,我不欣赏这一切。如果有一天,我能拥有如杜甫期盼的成为国之大器,我希望自己能抛弃昨日的不足,自信、善待他人、善待自己的文字。
格致中学洪嫣撰文。
第二篇:读杜甫有感
赵芳留言:
在一个精神遭到空前贬值的时代,杜甫该是一个仍然坚持做“精神贵族“的人,政局的动荡。政府的腐化,民生的凋敝,都没有阻挡杜甫伟大人格的丰满。以精神的富有而坦然于物质的清贫,我坚信他必定不是为了虚荣与享乐,而是真正出于精神上的高贵和诚实,生于斯,强于斯,我们没有理由不去仰视,有仰视更有追求,追求人格价值的最大值。
这样的人,任何的时代,都不会被毁灭。
一个坚强的人,终会走上成功;一个坚强的民族,终会走上强大。苦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放弃了一种精神的高贵。“人可以落魄,但不可以失魂”。
话诗圣,杜甫之人
11班 高梦迪
他,是诗坛的一朵奇葩,在乱世中绽放光华;他,满腔忧国热血,无处喷发。也许,他的遭遇只有自己才明期间的辛酸苦辣;也许,只有经历了才懂得固守是为了什么„„
如果不是“奉儒守官”,“入世”的儒学传统影响,如果不是父辈的熏陶,或许历史上只有多一个豪放不羁的文人骚客。更没有人注意到全唐第一人诗圣的存在。
可以说,如是成就了杜甫,铸就了一代诗圣。
杜甫的一生命途多舛、风云多变。忧虑重重的现实处境造就他一生无穷的灾难。但这并不是他的特殊点。本来,他也可以像李白那样遨游江海,潇洒送日月。但如果这样,杜甫便不再是杜甫,诗圣不再是诗圣。他关心人民热爱国家,无论是“慨世”还是“慨身”,他的感情心志是和国家危机、民生痛苦胶漆般的结合在一起。他的是大多充溢着个人时代的血泪,但也生因为如此,杜甫才是诗圣,杜甫才配诗圣。
然而,退却一步,杜甫不过是个有血有泪的人
他是一个官迷,投诗献赋的渴望仕进,为求一个官职已经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他穷困潦倒,君不见空墙日色晚,此地无声泪垂血。他是一个是侍奉皇帝,伺察皇帝颜色的小心谨慎的官吏,“无才日衰老,驻马望千门”,“天颜有喜近臣知”。左拾遗是他政治生活的最高点,却也差点毁了他。
回首,青衫麻鞋,一步一步烙下沉重的负担,每一步都举步维艰,他拖着未老先衰的残破身躯,背上一颗饱受打击的心上路了,奔波在救国救们的漫长道路上
诗圣,胜在他狼毫挥洒出的是现实的血泪,胜在他从未动摇过的坚定信念,胜在他舍小我为大我的奉献精神。更胜在他光芒万丈的字行里融刀的点点真情。
他悲愤:破胆遭前政,阴谋独秉钩。
他狼狈:君不见空墙日色晚,此老无声泪垂血。他忧愁: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他又乐观:淇上健儿归莫懒,城南思妇愁多梦。„„
杜甫的诗,写的是他的心,他写国家的灾难与人民的贫困,他写时代的变迁和自己热烈的渴望,杜甫的诗,使用他的全部生命,所有热情去演绎的一曲华章,让人哭让人愤,让人欢喜让人忧。就像置在大海中的一叶轻舟。只能随着风浪在期间跌宕起伏。
作为唐代最伟大的诗人,杜甫担得起诗圣二字!他戏剧化的一生,又岂能用传奇二字概括?!是的,杜甫不是英雄,因为他已在万般对世的怜爱中,超凡入圣。
用心亲近你——杜甫
11班 高睿
你,是凄风苦雨中的伶仃哭艾,却散发着迷人的辛草香气。你是危国乱世中匍匐的孤老难翁,却谱写出富有人性光辉的末世哀歌。
生活所赋予你的不幸,却是天下众生之万幸。
哀叹,你满腹才华却无处可施;怜悯,你出身世家却饥寒交迫;崇敬,你深受生活的磨难却依旧挚起对生活执着的大旗;守望,你笔下字字沥血,句句成伤只为做人,人民的发言人。
读《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后感
11班
田慧
杜甫,怎样才能解读你?怎样才能从你的爱国情怀中理解你的无奈?面对人生的坎坷面对命运的不公,你不但坚定自己的理想,而且将小我做到大我从小爱变成博爱。
曾几何时,你像李白一样,豪迈洒脱留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言壮语,而现实将你的豪气磨灭了,让你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沧桑诗人。
面对李林甫的打压 面对政治上的失意 杜甫仍然坚持自己的政治抱负
希望能够在动荡的时代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可是在这昏庸无道在这动荡不安的年代
谁能够真正赏识你的雄才大略
赏识你的才华横溢面对着残酷的现实
你却依然能够洁身自好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事 看到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你只能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焦急与无奈
也许 你可以洒脱一些 放手去拥抱豪放的生活 可是你还是选择面对现实 为这现实付出自己一份心力 因为你不想看到人民痛苦的表情 不想再听到撕心力竭的哭喊声 不想失去自己的家园
虽然 在政治上无法施展抱负 可是你仍然为我们后世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 让我们为你的爱国爱民情怀 潸然落泪 让我们为你的博爱感到崇敬 杜甫 这样的你怎能不让我心疼 这样的你怎能不使我感动。
11班马柄坤
杜甫 我心中的圣啊 你让我如何认为你心酸
杜甫 诗圣 你才华横溢 心存报国之志 却无报国之门 岁月蹉跎 那个曾经想着报效祖国的你随着岁月而消逝 却给人们展现出自己忧国忧民的一面、一直以仰视姿态来面对你的 一直觉得你站在诗界的巅峰 虽无关羽般九尺伟岸身躯 却也是可望而不可即 无论是你的才华还是境界
仰视你的才华 是因为你手中的笔
就如历史的年轮般 昼夜不停的转动着忠实的笔尖 留给我们你一生地史诗 仰视你的境界
是因为你历尽人事沧桑 始终有一颗悲天悯人的胸怀 面对国家的艰难 发出的是荡气回肠的叹息
11班 刘婷
就这样一个孱弱的杜甫,用他瑟瑟发抖的身躯怀抱着飘摇的江山;就这样一个穷困潦倒的杜甫,用他窘迫的神情刻画着破碎的山河;就这样一个未老先衰的杜甫,用他深深浅浅的步伐阐述着百姓的水深火热。
11班梁飘越
杜甫,你从一个潇洒自由的诗人变成一个为了追求你的梦想‘不择手段’的诗人。你虽然是贫苦的农民出身,但你却胸怀天下;虽然你有时也曾徘徊过,但你却不曾放弃,为了天下的黎民百姓,你舍弃小家,无怨无悔;虽然你是而遭受打击,但你却坚定信念,风雨无阻。
杜甫,你随身逆境,经历风雨突变,忧患重重,但你却志向远大,胸怀天下,与人民患难与共。一生无穷的灾难却从未消磨你奋进不屈的毅力。在你身上我感受到了你对生活的执着和对祖国、对人民深厚的思想感情。
杜甫,你从未放弃你的写诗生涯。在挫败与打击中,写诗是你永远的寄托,在是与朋友的激励、陪伴之下,你经历了许多,虽然结局并不是那么完美 但是过程却是永远的唯美。
难怪冯至写到“你是以饥寒交迫之身永怀济世之志,处穷困之境而无厌世思想” 这就是你,经历一生坎坷,却从不放弃梦想与追求的杜甫
11班 张利洁
怀才不遇的愤懑,颠沛流离的无奈没有将他击败,这些对常人来说所谓的不幸反而使他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他是平凡的,他的力量是那样渺小,没法改变他周围凄苦的环境;他是执着的,他用自己渺小的力量,写着一首首充满真挚情感的诗篇。他的诗都是在用心在写,充斥着个人和时代的血泪。
相比杜甫的生活环境,我们却很幸福,可是也许正是这太容易得到的幸福,我们仿佛忘记了努力,忘记了拼搏,忘记了怎样在困难面前抬起头微笑。忘记了怎样毫不动摇的坚持自己的理想信念。
今天,我从杜甫身上学到了很多,最重要的怎样去坚持自己的梦想,梦想在,执着追求的动力就在,在艰难的人生中,梦想显得尤其珍贵,那是一个人隐形的翅膀,无论面对多么绝望的境遇,我们都不应该放弃,用最大的努力去坚持,不是吗?
11班 刘璐
失败的阴影,没有让你熄灭心中的烈火;生活的潦倒,没有让你失去前进的方向;国家的衰落,没有让你收起飞翔的翅膀。
12班 郝晓瑞
唐代的奢华,不是一种享受,而是一种丑态。官吏的笑脸不是一种真诚,而是一种奸诈。百姓的生活不是一种平静,而是一种悲痛。不幸的是,你身处“朱门酒肉臭”的时代,内心豪情壮志被黑暗的现实所扼杀,漂泊不定,居无定所。幸运的是,你心系“路有冻死骨“的人民,胸怀天下之心被流亡的百姓所点燃,心系国家,情牵百姓。
12班 陈增闯
事态的炎凉,改变不了你对理想的追求;生活的动荡,改变不了你对国运与民生的担忧;身体的衰弱,改变不了你滚烫的内心。
一次次即将展开的羽翼,被冷酷的现实打破;一回回的流离失所,使你只能在诗中打消寂寞。你,居无定所,为何还要发出“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豪言? 你,甚为坚强,为何还要吟唱“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的伤感? 你,渴望功名,为何还要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田? 你的渴望,却换来权贵的冷漠;你的才华,也许只能往自己肚里藏。你完全可以像李白一样“仰天大笑出门去”“须行即骑访名山”,但你没有放弃,因为只有坚持才能成就人生的意义。
12班 杨帅
经历事态变迁,一颗忧国忧民的心并未改变,流转于浮华的人生旅途,他追寻着那迷惑而又遥远的天堂,紧紧抓着那脆弱的梦不想放弃,即使只是瞬间,也要以如花的姿态静静绽放。
人生的路漫长而多舛,就像在天边的大海上航行,有时会风平浪静,有时则会惊涛骇浪。但只要我心中的灯塔不灭,就能沿着自己的航线继续前行。
人生的路漫长而多舛,在阳光中我学会欢笑,在阴云中我学会坚强,在狂风中我抓住希望,在暴雨中我抓紧理想。当我站在终点回望,我已走出了属于我的人生之路。
12班 黄亚华
以儒家体系证明了忧国忧民,以满腔豪情映刻了政治腐败。你用一支笔描绘了人民生活,书写着你的内心;你用无尽白绢印刻了祖国山川,表达着你的情思。统治集团的腐化阻挡不了你上进的脚步,江海人士的自由引诱不了你执着的眼神,身体衰弱的境况控制不住你无尽的遐思。
生活的悲辛无处不在,可你依旧坚强;政途的不畅处处展现,可你依旧前进。
12班 王照迪
他用最现实的智慧诠释了唐代的兴衰成败,爱国情怀从他洋溢笔下挥洒,于是人们称赞他。他用最真挚的情怀诉说自己的坎坷仕途,艰难困苦从他心中流露出,于是化为一种动力。他留下的不仅是缠绵离愁,而是伟大的历史巨篇,于是,他绽放了发自内心的那份馨香久远之花。
他在颠沛流离中忍受饥饿,在漫游四方中忍受寒苦,他在求仕道路中忍受心中不甘与惆怅,但他始终在追求理想中坚持已志,他是不屈于人的正义之仕。让人难以置信他那瘦骨嶙峋的身躯有如火山般的迸发力。
他随口谈出便是千古绝唱,乐亦诗,苦亦诗,优亦诗,难亦诗。他是天地中的诗之精灵,诗唐代的一朵炫丽的奇葩。
12班
周淑玉
漫漫人生路,在悠然的午后感动,在静谧的夜晚流泪,在微明的晨曦中彻悟,不失为美丽。前期杜甫,志趣高远,胸襟开阔。为求仕途执著追求,花开又花落,依旧寻梦。
后期冥冥,安史之乱怎奈他从豁达的浪漫迁至沉郁的现实,这或许是历史的必然,更是证明他成熟的标符。
生命轮回只是一种灵魂的漫步,看清世事,总莫失莫忘,邂逅那一树“繁花”。杜甫已没却已铭心。
12班 杨玉晗
何处香气氤氲?哪里白中斗红?腊梅,不屈的精灵,虽逊雪三分,终胜清香一脉。古今多少文人墨客,能如腊梅一般,将一身傲骨演绎得如此飘逸、超脱。
回望唐朝,滚滚诗意便扑面而来。在众生敬仰时。动荡的夜空划过一道亮丽的弧线,那便是杜甫的诗情。风雨飘摇的年代,毁灭了一些人,也成就了一些人。于是,奋力爬向政治舞台的杜甫在毁灭中又不朽。
杜甫,他将忧与愁埋藏心中,那常含泪水的眼中便是对天下苍生的同情。也正是这种兼济天下的胸怀,使岁月在他脸上留下过多的痕迹,令他看起来苍老无比。
命运坎坷,饱经沧桑,致使他把一生献给了诗歌,挥洒衣袖,浓郁的情感便弥漫在大唐的土地上。
赵芳寄语:
此次是我们第一次练笔,同学表现积极而认真,共性毛病读后感,重在感悟,用饱含抒情的文笔去评杜甫,而很多同学都在简介杜甫的人生历程。
语言要浓缩,浓缩的往往是精品。所以各位应在此次作品后,仿照发的25位历史人物速评的方法,把杜甫作一评价。
牛刀试一试,你评我也评,看谁评的精彩。
第三篇:读杜甫传记有感
读《杜甫传记》有感
观杜甫。闲坐岩石,穿倚翠竹,仰望晴空,身绕清风,一个逍遥的诗人。叹抉择。杜甫一生都十分矛盾,一方面羡慕自由的“江海人士”,一方面又想在长安谋得一个官职,他怀念李白,羡慕李白还继续着那种豪放的生活,而他自己却不得不跟这种生活告别。人的一生最难战胜的就是自己,一颗心,两个方向,双方的拉扯令自己痛苦,然而自己无奈。转看自身,心中那份藏匿许久的童稚想有一片游玩的天地,然而“前程”二字却牵着握笔的双手遨游在书海,无奈,惟独在桌角深刻“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
叹仕途。上帝以胃口为诱饵将一颗颗飘荡的心领入曲折坎坷的生活路。在矛盾中杜甫踏上仕途,跌跌荡荡,起起浮浮,忠的呈现似乎注定要以奸来陪衬,阴谋笼罩的朝廷怎容得下杜甫这种的儒生,一次次的希望,一次次的打击,杜甫一生仕途坎坷。愤!愤奸臣,这不是一个人人格上的悲哀,而是当时社会的悲哀,甚至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叹诗才。“诗圣”杜甫用其一生造就“诗史”,他写“绝”了唐诗,也写“完”了唐诗。他之后的诗韵格律,最终都以他的诗篇为金科玉律,“三吏”、“三别”、《兵车行》、《丽人行》、《北征》,他的律诗千秋无匹。当杜甫二字成为教科书上的常客,当稚嫩的童音将杜甫的诗读入空际,心中的那份赞叹无法压抑。
叹人格。一首首坚硬的诗源于一个伟大的人格,一双脚触摸这片曾经流血的土地,一双眼看尽战乱的残酷,人生的悲凉,一对耳听尽人间的哀哭,这一切筑成的是杜甫的人格,他将这份内心的震撼扬于诗中,摇动了封建这座堡垒,将民愤、民怨、民饥、民寒诉说。
读杜甫。独坐孤石,心立坚竹,俯瞰尘世,写尽悲苦,满心愁绪的诗人。
第四篇:读《杜甫传记》有感
读《杜甫传记》有感(2篇)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杜甫传记》有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杜甫传记》有感1观杜甫。闲坐岩石,穿倚翠竹,仰望晴空,身绕清风,一个逍遥的诗人。
叹抉择。杜甫一生都十分矛盾,一方面羡慕自由的“江海人士”,一方面又想在长安谋得一个官职,他怀念李白,羡慕李白还继续着那种豪放的生活,而他自己却不得不跟这种生活告别。人的一生最难战胜的就是自己,一颗心,两个方向,双方的拉扯令自己痛苦,然而自己无奈。转看自身,心中那份藏匿许久的童稚想有一片游玩的天地,然而“前程”二字却牵着握笔的双手遨游在书海,无奈,惟独在桌角深刻“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
叹仕途。上帝以胃口为诱饵将一颗颗飘荡的心领入曲折坎坷的生活路。在矛盾中杜甫踏上仕途,跌跌荡荡,起起浮浮,忠的呈现似乎注定要以奸来陪衬,阴谋笼罩的朝廷怎容得下杜甫这种的儒生,一次次的希望,一次次的打击,杜甫一生仕途坎坷。愤!愤奸臣,这不是一个人人格上的悲哀,而是当时社会的悲哀,甚至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叹诗才。“诗圣”杜甫用其一生造就“诗史”,他写“绝”了唐诗,也写“完”了唐诗。他之后的诗韵格律,最终都以他的诗篇为金科玉律,“三吏”、“三别”、《兵车行》、《丽人行》、《北征》,他的律诗千秋无匹。当杜甫二字成为教科书上的常客,当稚嫩的童音将杜甫的诗读入空际,心中的那份赞叹无法压抑。
叹人格。一首首坚硬的诗源于一个伟大的人格,一双脚触摸这片曾经流血的土地,一双眼看尽战乱的残酷,人生的悲凉,一对耳听尽人间的哀哭,这一切筑成的是杜甫的人格,他将这份内心的震撼扬于诗中,摇动了封建这座堡垒,将民愤、民怨、民饥、民寒诉说。
读杜甫。独坐孤石,心立坚竹,俯瞰尘世,写尽悲苦,满心愁绪的诗人。
读《杜甫传记》有感2闲坐岩层,穿倚竹林,凝望晴天,身绕轻风,一个消遥的作家。观杜甫。
叹取舍。杜甫一生都十分矛盾,一方面羡慕嫉妒随意的新海人员,一方面又想在北京长安谋得一个官衔,他怀恋李白,羡慕嫉妒李白还再次着那类豪爽的生活,而他自己却迫不得已跟这类生活道别。人的一生较难击败的便是自身,一颗心,2个方位,彼此的牵扯令自身痛楚,殊不知自身无可奈何。转看本身,心里那份隐匿很久的童真童趣想有一片去玩的乾坤,殊不知前途二字却牵着拿笔的两手畅游在书海,无可奈何,只有在在桌角刻骨铭心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
叹仕途。造物主以食欲为鱼饵将一颗颗飘扬的心领入坎坷艰辛的生活路。在矛盾中杜甫踏入仕途,起起落落荡荡,起起浮浮,忠的展现好像终究应以奸来衬托,诡计笼罩着的官府怎容得下杜甫这类的儒生,一次次的期待,一次次的严厉打击,杜甫一生仕途艰辛。愤!愤佞臣,这不是一个人人格上的可悲,只是那时候社会发展的'可悲,乃至是一个时期的可悲。
叹诗才。诗圣杜甫用其一生铸就史诗,他写没谁了唐诗宋词,也写完了唐诗宋词。他以后的诗韵格律,最后都以他的诗文为金科玉律,三吏、三别、《兵车行》、《丽人行》、《北征》,他的律诗千秋无匹。当杜甫二字变成教材上的熟客,当娇嫩的童音将杜甫的诗读取空际,心里的这份赞美没法压抑感。
叹人格。一首首硬实的诗来源于一个杰出的人格,一两脚触碰这片以前出血的农田,一双眼见尽战争的惨忍,人生道路的凄凉,一对耳听尽世间的哀哭,这一切筑造的是杜甫的人格,他将这一份心里的震撼人心扬于诗里,摇晃了封建社会这座碉堡,将众怒、民怨、民饥、民寒述说。
独座孤石,心立坚竹,俯览世间,写尽凄苦,心头忧愁的作家。读杜甫。
第五篇:读《杜甫传记》有感
读《杜甫传记》有感 7篇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杜甫传记》有感,欢迎大家分享。
读《杜甫传记》有感 1闲坐岩层,穿倚竹林,凝望晴天,身绕轻风,一个消遥的作家。观杜甫。
叹取舍。杜甫一生都十分矛盾,一方面羡慕嫉妒随意的新海人员,一方面又想在北京长安谋得一个官衔,他怀恋李白,羡慕嫉妒李白还再次着那类豪爽的生活,而他自己却迫不得已跟这类生活道别。人的一生较难击败的便是自身,一颗心,2个方位,彼此的牵扯令自身痛楚,殊不知自身无可奈何。转看本身,心里那份隐匿很久的童真童趣想有一片去玩的乾坤,殊不知前途二字却牵着拿笔的两手畅游在书海,无可奈何,只有在在桌角刻骨铭心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
叹仕途。造物主以食欲为鱼饵将一颗颗飘扬的心领入坎坷艰辛的生活路。在矛盾中杜甫踏入仕途,起起落落荡荡,起起浮浮,忠的展现好像终究应以奸来衬托,诡计笼罩着的官府怎容得下杜甫这类的儒生,一次次的期待,一次次的严厉打击,杜甫一生仕途艰辛。愤!愤佞臣,这不是一个人人格上的可悲,只是那时候社会发展的可悲,乃至是一个时期的可悲。
叹诗才。诗圣杜甫用其一生铸就史诗,他写没谁了唐诗宋词,也写完了唐诗宋词。他以后的诗韵格律,最后都以他的诗文为金科玉律,三吏、三别、《兵车行》、《丽人行》、《北征》,他的律诗千秋无匹。当杜甫二字变成教材上的熟客,当娇嫩的童音将杜甫的诗读取空际,心里的这份赞美没法压抑感。
叹人格。一首首硬实的诗来源于一个杰出的人格,一两脚触碰这片以前出血的农田,一双眼见尽战争的惨忍,人生道路的凄凉,一对耳听尽世间的哀哭,这一切筑造的是杜甫的人格,他将这一份心里的震撼人心扬于诗里,摇晃了封建社会这座碉堡,将众怒、民怨、民饥、民寒述说。
独座孤石,心立坚竹,俯览世间,写尽凄苦,心头忧愁的作家。读杜甫。
读《杜甫传记》有感 2在泱泱中华光辉灿烂的文化晴空中,杜甫是一颗耀眼的明星,光芒四射,你不得发出赞叹;
在泱泱中华根深叶茂的文化沃土中,杜甫是一株高大的绿树,高耸入云,你不得不需要仰视;
在古往今来异彩纷呈的文化史节中,杜甫是一部精深的诗集,感人至深,你不得不虔诚拜读!
带一份崇敬,怀一丝心酸,品读杜甫,就如品读一部诗集,一部写满悲愤,同时也蓬勃着英雄豪情的诗集。
举世不第,壮志难酬的杜甫,也效仿了李白,云似地飘来飘去,将自己融入高山,融入大川,融入人民。
高山的巍峨,赋予了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斜的豪情;大川的壮阔,赋予了杜甫“白鸥没浩荡,千里谁能训”的气魄;人民的疾苦,赋予了杜甫“朱门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愤!
杜甫虽有“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醇”的远大抱负,但大唐的土地上却没有留给杜甫施展抱负的那一片空间。于是,杜甫就成了那一片漂泊不定的云,一片写满了诗的云。
仰视这片云,它偶尔也能与别的云相遇,使他暂时丢掉了孤独寂寞,但这短暂相遇之后呢?当然几片志同道合的云消散了,永远离他而去之后呢?此时,充斥着杜甫的内心,映入了我的眼帘的却又是“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孤独和悲凉。
你想做一只鸟,却没有高天任你来飞;
你想做一条鱼,却没有阔海凭你来跃。
你只能做一片云,飘在满是忧愁,满是痛苦的天空中,默默地看着战火纷飞的大唐土地,看着浮华衰败的大唐朝廷,看着痛苦不堪的大唐百姓转然后默默地掉着眼泪,慢慢地消散。
可是你的灵魂却化成了一部诗集,记录了你的所见、所闻、所感。
这部诗集落在了人间,被无数人看到,又被无数人传播;让无数人落泪,又让无数人崇敬。
我也有幸拜读了它。
读《杜甫传记》有感 3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巅峰。这些伟大的作品背后,是一颗伟大的心灵,一种博大的情怀。
忧国忧民是杜甫诗作的一大特征。这种风格不仅是乱世的产物,更是诗人伟大人格的体现——自觉不自觉地站在国家与人民的立场,心忧国家,心系民众,同情百姓的苦难遭遇,一颗挽救社会的心在剧烈跳动,一种帮助人民摆脱沉重枷锁的激情在涌动。长安十年,历尽坎坷,杜甫仍旧不愿彻底放下自己的雄心,那颗渴望救黎民于水火的诚心。这些因忧国忧民而兴起的满腔热忱,形成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力量源泉,这种从政的热情,在屡遭冰霜之后,代作“诗史”创作的雏形。
把诗人从政的愿望转化为批判揭露黑暗现实正是当时的腐朽社会。这种沉闷的黑暗,催生了一位政客从政救国救民的理想,但同时,它一次又一次戏弄着一位诗人。如果腐朽的力量只是作用于黎民,那它将催生一代救世名臣,可悲的是它竟摧毁了一位救世之臣,那么,它将催生了它所摧毁不了的一代诗人。长安十年,个人的凄凉际遇,与黎民的苦难交际交融,孕育出了现实主义的巅峰之作,这份情感,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创作的灵感源泉。
读《杜甫传记》有感 4观杜甫。闲坐岩石,穿倚翠竹,仰望晴空,身绕清风,一个逍遥的.诗人。
叹抉择。杜甫一生都十分矛盾,一方面羡慕自由的“江海人士”,一方面又想在长安谋得一个官职,他怀念李白,羡慕李白还继续着那种豪放的生活,而他自己却不得不跟这种生活告别。人的一生最难战胜的就是自己,一颗心,两个方向,双方的拉扯令自己痛苦,然而自己无奈。转看自身,心中那份藏匿许久的童稚想有一片游玩的天地,然而“前程”二字却牵着握笔的双手遨游在书海,无奈,惟独在桌角深刻“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
叹仕途。上帝以胃口为诱饵将一颗颗飘荡的心领入曲折坎坷的生活路。在矛盾中杜甫踏上仕途,跌跌荡荡,起起浮浮,忠的呈现似乎注定要以奸来陪衬,阴谋笼罩的朝廷怎容得下杜甫这种的儒生,一次次的希望,一次次的打击,杜甫一生仕途坎坷。愤!愤奸臣,这不是一个人人格上的悲哀,而是当时社会的悲哀,甚至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叹诗才。“诗圣”杜甫用其一生造就“诗史”,他写“绝”了唐诗,也写“完”了唐诗。他之后的诗韵格律,最终都以他的诗篇为金科玉律,“三吏”、“三别”、《兵车行》、《丽人行》、《北征》,他的律诗千秋无匹。当杜甫二字成为教科书上的常客,当稚嫩的童音将杜甫的诗读入空际,心中的那份赞叹无法压抑。
叹人格。一首首坚硬的诗源于一个伟大的人格,一双脚触摸这片曾经流血的土地,一双眼看尽战乱的残酷,人生的悲凉,一对耳听尽人间的哀哭,这一切筑成的是杜甫的人格,他将这份内心的震撼扬于诗中,摇动了封建这座堡垒,将民愤、民怨、民饥、民寒诉说。
读杜甫。独坐孤石,心立坚竹,俯瞰尘世,写尽悲苦,满心愁绪的诗人。
读《杜甫传记》有感 5冯至的《杜甫传》一书,是在准备开课时偶然寻得。开课的课题是杜甫的《石壕吏》,诗中的杜甫犹豫、徘徊,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记录下了石壕村中发生的抓壮丁一事。不了解杜甫的一生,何以读懂“三吏”中的这一首,又何以走进杜甫的情感深处呢?于是,这本《杜甫传》便成了不得不读的一本书。
讲到杜甫,总要同时想起李白。李杜二位大诗人之间的区别,《沧浪诗话》中已一言以蔽之——“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从我的主观角度看来:于人,更认同青莲的飘逸豪放,于诗,则更欣赏少陵的沉郁顿挫。
“沉郁顿挫”这四字评语,正是杜甫一生的艰难苦恨在诗句上的投影。从外部环境来看,杜甫生不逢时,中国正从历史的最高潮滑向低谷。但国家不幸诗人幸,乱世中的颠沛流离,让杜甫吃尽了苦头,却给中国文学史献出一位诗圣。
然而从更深层次可以看到,杜甫的人生悲剧和艺术成就来自于文人生存的依附性与诗人思想的独立性之间的互相挤压。这不仅是杜甫,也是中国古代大多数文人苦苦挣扎的根源。
长安十年,杜甫是矛盾的,既羡慕自由,又渴望官职。在唐代政治日渐走下坡路,人民不断被剥削的时候,杜甫开始关注民生。安史之乱让李唐王朝一蹶不振,杜甫的被迫流亡让他拥有了接触民众的机会。然而,等他又回到皇帝身边时,他的诗变得“充满了初唐以来应制诗、奉和诗一向惯用的词藻,缺乏充实的内容”,但事实上,杜甫并不喜欢这样的生活。后来杜甫被派到华州,他才“从一个皇帝的供奉官回到人民诗人的岗位上”。从此,他开始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揭露朝廷的缺陷。不过,杜甫终究是“封建社会里一个爱人民、爱祖国的诗人”,人民因为国家连绵不断的兵役而痛苦不堪,但为了保卫国家却不得不这样,杜甫此时的矛盾已经不是关于个人,而是对于国家对于人民的无限忧虑。《石壕吏》正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杜甫传》的作者冯至既是一位诗人,同时又是一位研究德语文学的学者。因此,从《杜甫传》中,不难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的深情和严谨。全书篇幅不长,就十几万字,却是高度浓缩,决不掺水。据说《杜甫传》在《新观察》上连载时,毛泽东是每期必看,连载完毕后,毛泽东说:“《新观察》现在将《杜甫传》登完了,我《新观察》也不要看了。”
国家不幸诗家幸。杜甫幸好没有做上大官,没有做久官,才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多雄壮的诗篇。这从他秉持的理想来说也算是得其所哉吧?
读《杜甫传记》有感 6或许,他并没有诗仙李白的洒脱豪放,也没有陶渊明的悠然自得,他的眼神中似乎只有愁苦,心系祖国,他甚至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谈起杜甫,我甚至不愿提起他诗圣的称号,在我眼中,他更是一位心同百姓,思寄祖国的爱国者。
忧国,是杜甫诗中的灵魂主干,他的所有诗作中,多数都透露出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感叹和愁苦。面对日益衰败的唐朝,面对支离破碎的大唐国土,他含泪提笔写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昨日祖国繁荣,而今日却破亡了,面对依旧的山河,试想,是否人人都像杜甫一般流下感时泪、怀着恨别心?杜甫就是这样一位爱国的诗人,他因国破而忧,因国盛而乐。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他初闻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喜欲狂。他快乐,因收复河南、河北而快乐。他的快乐,不仅仅是自己的,更是属于祖国的。这种纯粹的快乐,只是真心爱国的人才配拥有。生活亦是如此,不需要游遍山水,更不需要荣华利禄,杜甫快乐的根源,只是祖国的繁盛。
在杜甫生活的时代,是最黑暗的时期。尤其是在安史之乱时,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各地官吏,残暴无情地压迫、剥削百姓。在这水生火热的时候,杜甫毅然选择站出来,用慧笔揭露出一桩桩事件,将同情、理解的思想灌输到每一句诗句中。《三吏》、《三别》正是他思想的表述。《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官吏的冷酷让杜甫愤怒却无奈,自己无能为力,只能愁苦地独与老翁别。他也曾通过仕途改变现状,无奈,官场污浊,导致他屡遭贬谪。最终,他选择回到百姓中去,以笔作枪,抒发他对人民真挚的同情。他亲民,他愿意与百姓同甘苦,共患难,似乎他并不是一位诗人,更不是一位本可以升官发财的诗圣。
今日,又一次翻看杜甫句句沉郁顿挫的诗句,对他的敬仰油然而生。敬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更敬仰他敢于揭露和批判黑暗、腐朽的无畏和正义。
若说千百年后诗作不一定会流传于世,但杜甫的精神永垂不朽。今,人人居安思危于祖国,还恐祖国不盛乎?
读《杜甫传记》有感 7以前读人物传记,总觉得书写得单调,不能引发读者深刻的兴趣。但我得否认读完《杜甫传》有这样的感受,他是一个诗人,出生于大唐开元盛世,而自中晚唐开始,唐由安史之乱而由盛而衰,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其中的原因即是他真实地记录了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
读杜甫的一生,是读一个伟人的传记,是读一段令人心痛的历史,亦是一场文化之旅。杜甫一生漂泊不定,开元时,他几乎游遍祖国大好山河,在泰山之巅发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年壮时也同盛唐文人一般应试求取功名。后来,他困守长安达十年之久,这是他一生中最难堪回首的岁月。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开始,长安沦陷。不幸的是,忧国忧民的杜甫被叛军所俘,因他不肯为叛军卖命,受尽了非人的折磨。一个大雨滂沱的深夜,杜甫在朋友的帮助下从牢中逃了出来,他几乎是历尽艰辛,才逃到凤翔。然而“福不双至,祸不单行”,五月拜左拾遗,因上书营救好朋友房琯,而触怒了肃宗,被贬于四川。公元788年,他前往四川依附节度使严武,寄居在成都西郊的一个破旧的草堂里,曾经一度在严武的幕下任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等职,所以后来人们称他为杜工部。
他长期沉沦于下层,有普通人的忠厚善良,也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他亲身体验了安史之乱之时百姓的民不聊生,官吏的凶残,以及亲人的悲欢离合,他把这些都融入到自己的诗中,杜甫最为著名描写民间疾苦的作品,人们耳熟能详的是“三吏”、“三别”,他对自己贫困潦倒的哀叹和对国家的深刻思考结合在一起。暂且不说杜诗之精粹,我认为杜甫能够深深打动我的就是他具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善心。“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道出了多少人的希冀,更能令人震动的是“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为了天下人的安定幸福,他甘愿以一己之身担起所有的苦难。他这样博大的胸怀以及宁苦己身而利国利民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尊重,不值得我们学习么?杜甫并不完全是严肃的,他也有风趣的一面。绝句漫兴九首中对于惜春之情,反用恼春、怨春的口气道来,别有特色。更难的可贵的是,杜甫善于发现贤才,我想其若是知晓自己仍能为国效力,也当是会“白发生黑丝”的吧!
杜甫,如此的古圣人之心,无愧于独立天地之间的诗圣之称。读完《杜甫传》,深深地感动,在因雨而显得略微清冷的天气里,心依旧有一股暖流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