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 营造一种家庭式的和谐班级氛围,让班级充满气息和活力
情感打造优秀集体
初三10班是我精心打造的一个集体,为他我付出了很多很多,两年半了我和学生们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这不是用语言能简单表达的,我爱他们,信任他们,尊重他们,他们也给了我很多的回报:用每次的优异成绩,平时的点滴进步,还有真实的情感交流等等。
现在他们都长大了,我也由于个人的事情就快不教他们了,心里还有一些酸酸的感觉,不过小班化教学,小班化班集,使我这个第一次带班的年轻老师学会了很多,也悟出了很多。下面是我在班级建设和德育管理方面所作的一些事情
1、营造一种家庭式的和谐班级氛围,让班级充满气息和活力, 师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这是每一位班主任都熟知的道理。“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爱护和关心每位学生,学生就乐于接受他的教育和管理。为了尽快地使自己对新生产生真诚的师爱,我充分利用各种机会与他们接触、交往。课间、饭后找他们聊天、说笑;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想办法帮助解决;在他们出现思想问题时,找他们谈心,耐心细致地说服教育。同时与他们的家长保持联系,取得家长的密切配合。在我们共同努力下,学生对陌生环境的焦虑和不安很快被新奇和欢乐所取代,逐渐的喜欢这个集体并安心开始学习。
班主任还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各种活动,既做组织者,又做普通一员,让学生感到班主任不但“可敬”而且“可亲”。在军训期间,我和学生顶着烈日,共同进退,短短七天的共同生活,很快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在他们入校后的第一次运动会,我和同学们一起写标语、做小旗,为运动员们呐喊助威,虽然嗓子哑了、晒脱皮了,但师生情感加深了,也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
2、制定一套人性化班级管理制度,让班级管理充满“人情味”
俗语说得好:“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班风正,学风盛”,班规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约束和纠正。利用通常的强制手段迫使学生遵守往往会适得其反,多设奖励机制,减少惩治手段,如班级量化考核中多加分少扣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往往会为了弥补自己的扣分而积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甚至是额外工作。另外,“人无完人”,我们应该允许学生犯错,班规的制定不需面面俱到,但要不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学生犯错后不要马上处罚,可先提醒、后警告,或罚以娱乐节目等等。
对于班级,开始阶段的常规工作抓得好,就能为以后的深入教育打下基础,班级会出现积极向上稳步前进的局面。班集体的凝聚力增强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班级的综合评比也就会有很大的进步。
3、建立一支优良的班干部队伍,使班级“分权”、“分层”合作
刚进初中的孩子较为单纯,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都希望在参与班级管理时大展身手。如果权力过于集中在几个同学手中,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不利于营造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良好氛围,并且会大大减弱班级自身的教育力和感染力。实行班级工作“分权”,班干部、课代表、小组长、各级各类管理员以及班主任“小密探”都应当各司其职、分工协作、相互制约,力争做到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做能使班级工作更加有序。
当然,选出的这些班级干部毕竟不是完人,对他们不能过分苛求、指责,特别是在工作出现失误的时候。定期对班干部的工作能力进行培训指导,给他们讲解各部分的工作要点,组织他们学会指定计划及具体措施,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检查落实情况,总结得失,并加以纠正。同时必须严厉批评班干部在班级中的不良行为,鼓励他们以身作则并带动其他同学,促进整个班级树立良好班风。
4、培养一班充满自信的学生群体,尽快适应紧张的初中学习生活
心理学家发现,一个人能否成功有三条:自信、专注、条件。自信,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前提,它建筑在对自己能力的清醒估计上,并能认清自己潜在的能力,相信今天办不到的事,经过努力明天一定能办到。由此可见,自信是成功的起点。要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培养树立他们相应的自信心是必不可少的。
特别是开学初,很多学生会因为跟不上进度,出现“消化不良”或“欠债”的现象,严重的还会产生厌学心理,导致恶性循环。我主张学生在自我暗示中培养自信,自我暗示有一种神奇的威力,它能控制并指导人的行为,使之按预想的目标活动,最终达到目的。例如,当一个人心情沮丧时,反复在心里默念:“我精神抖擞,心情愉快。”很快就能帮助人从不良情绪中摆脱出来。所以,经常让学生在心里郑重其事地默念一些暗示语,比如“我一定能学好英语”,“我的语文成绩越来越好”,考前默念“这次考试一定能考好”等,不仅对学生能力的提高,而且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有了自信,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就能引导学生采取相应的对策。我还经常与任课老师保持联系,请任课老师进行各科学习的具体指导,包括听课习惯、作业要求、学法指导等,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真正地学会学习。对一些学习较差的同学,加强个别指导,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所在,有针对性提出改进措施。
“万事开头难”,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远,但一个班级的管理如果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这位班主任在管理这个班级时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门头沟区育新中学 谷学锋
邮址guxuefeng0117@163.com 电话:***
第二篇:营造和谐班级氛围
营造和谐班级氛围,让班级充满气息和活力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作为班主任,每天面对的,是几十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每天接触的,是几十颗等待滋润的心灵。如何让这一双双的眼睛充满智慧之光?怎样使这一颗颗心灵健康成长?这不仅需要班主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更需 要班主任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以及科学的管理方法。从事班主任工作,使我体会到班主任工作的艰辛与劳苦,但使我更加难以忘怀的,是成功的喜悦以及甘为人师的幸福。现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来谈一谈本学期班主任工作的一些体会。
师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这是每一位班主任都熟知的道理。“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爱护和关心每位学生,学生就乐于接受他的教育和管理。
本学期我所带领的是七年级的新生,为了尽快地使自己对新生产生真诚的师爱,我充分利用各种机会与他们接触、交往。我是这样做的:
一、利用课间找他们聊天。如开学初,我为他们介绍学校的历史,校园的风光,课室的教学设施等等,让大家消除对新环境的陌生感。
二、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想办法帮助解决。如新生对初中的学习生活不适应,我给他们介绍一些读书的方法,给他们鼓励,告诉他们一定能行。
三、在他们出现思想问题时,找他们谈心,耐心细致地说服教育。如班里有一位女同学在校服上乱涂乱写,我找该女生到走廊谈心,经了解是喜欢上了隔壁班的一位男生,所以才在校服上表露心声,并且她说心里很烦恼。此时我教育她,在这个年龄阶段应该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我还告诉她早恋的弊端,她答应我,会断了不该有的念头,并把校服上的字迹清理干净,以后好好学习。
除了做好以上几点工作的同时,我与他们的家长保持联系,取得家长的密切配合。在我们共同努力下,学生对陌生环境的焦虑和不安很快被新奇和欢乐所取代,逐渐的喜欢这个集体并安心开始学习。
另外班主任还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各种活动,既做组织者,又做普通一员,让学生感到班主任不但“可敬”而且“可亲”。如在元旦合唱比赛期间,我和学生共同挑选歌曲,利用自习课共同练歌,与排演节目的同学商量如何把节目做得更精彩。这样,很快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又如在他们入校后的每一次学校安排的大清洁活动,我都与学生一起努力完成,每次我都加入都学生队伍中,担当起表率的作用。通过这样的举动,师生情感加深了,也使他们感受到新集体的温暖,增强了新集体的凝聚力。和谐的班级氛围,让整个班级充满气息和活力。
教育有规律,但无定法。我将更加努力学习借鉴名师育人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思考、探索适合自己的管理路子,在实践的过程中再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总结,以使教育工作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第三篇:如何营造良好班级氛围
浅谈如何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
现代信息技术系——何敏
摘 要:班主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要营造一种良好的班级氛围,为学生以长期不断的潜移默化的熏陶。这种氛围主要是指良好的班级物化环境氛围的熏陶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学之间,有利于学生自觉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发挥的民主平等、合作互助的心理氛围。
关键字:班级氛围班级文化 氛围建设
氛围这个词最近几年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在班集体建设与管理中也成立大家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什么叫“班级氛围”?氛围指的是周围的气氛和情调。氛围和环境是难以分割的,不是吗?离开了周围的环境,氛围何以存在?正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一样,因此,我们谈班级氛围,也就不能不谈班级环境。
一、良好班级氛围的意义
曾经在一本书中写到这样的三句话:“一句是班级环境优化的标志是看其是否具有浓厚的教育氛围”;第二句是“最能影响人的感情和情绪的莫过于氛围”;“这第三句是环境只有与营造的氛围结合,环境才能活起来”。实践也充分证明,只有形成了积极的班级氛围才能发挥其感染人、激励人和教育人的作用。为什么在一个大森林中,每课树长的又高又直呢?那是因为它们相互之间争夺阳光的结果。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森林效应”这种效应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就是要创造一种适合学生成长的良好的班级环境,营造一种积极竞争的氛围。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说,班级氛围有一种独特的心理效应。这种心理效应是指班级环境中能够给人某种强烈的精神感受的气氛和情调。
班主任的任务是消除不良的氛围,营造积极型的班级环境氛围,去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室环境的布置
班级物化环境的布置是一种班级物质文化氛围的建设,一定要营造一种具有情趣的个性化的环境,要能够使墙壁的无言叙说成为情操的熔炉、知识的海洋、张扬个性的舞台,真正达到春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为此,班主任不能包办代替,要相信学生的智慧,相信学生的创造力,要把美化教室、营造良好的物质文化
氛围变成学生创意实践的天地,成为学生创新的舞台。班主任在这个过程中发挥指导与激励作用。
学生在班级环境布置的一切,都闪烁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他们用自己智慧的双手创造着班级物质文化氛围,也接受这种文化氛围的激励和熏陶。与此同时,学生们可以为自己班级设计发展目标,谱写了自己的班歌,设计班徽,创办班刊,形成自己班级精神文化的氛围,提高班级环境氛围的品位和层次,也提高了学生们的创新能力。
三、为学生提供自由选择与发展的空间
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学生的创新活动必定是异常的活动,必定是一场的行为。对学生主体的承认与尊重,就是能够让“异常”表现的人展现其本来面目而不必装腔作势。学生不会因自己与众不同而觉得那么尴尬和焦虑,他们在心理上感到安全,不需要花费精力自我保护。这样的异常行为只有在心理自由的空间才能得到发展。
“心理自由”说的班级人际关系,亦即情感氛围。良好的情感氛围是班级心理环境的重要因素。是笼罩在班级内的特殊气氛和情调。她诉诸于人的内在情绪和感受,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进而使全班成员表现为积极而活跃、协调而融合的特征。由于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在全体成员中产生一种催人向上、向善的情境,它能使学生消除压抑感,使创造性个性品质得到张扬。
营造心理自由的情感氛围,关键是教师要有民主平等的观念,要尊重、理解、关心、支持、赏识每一个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改变管卡压的模式,才能与学生形成民主,宽松、平等、和谐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在学生心理会形成一种“自己人效应”。这样学生也才能消除心灵上的压抑感,思想上的恐惧感,形成有话敢说、有言敢发、有问题敢提,思想活跃的局面。在这样的情感氛围里,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地发挥,创新精神的提高才能成为可能。
营造心理自由的情感氛围,老师还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并逐步实现两个转变:一是变管卡压式管理为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二是变挑错教育为赏识教育。
管压卡式的班级管理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绝对权威,否定学生主体性存在的合理性,对学生实行全方位的控制与约束。学生的选择只能是听话、服从,按照老师的吩咐去做,这无形中使学生失去主体性、自由意识和批判精神,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受到了压抑。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在培养他们这方面的能力的同时,发挥他们创新意识和能力。
四、优化师生关系,追求和谐境界
目前,我们的教师中还有这样一种认识误区,觉得好学生就是去掉缺点的学生,视乎老师的任务就是挑错、改错。实际上挑错教育的心理基础是恐惧,老师怕学生变坏而进行消极防范;学生怕批评而产生焦虑和逆反,结果是缺点没有改,这种教育眼里盯着的是优点,可以使学生永远充满自信。为此,做老师的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善于接纳学生,包容他们与自己的不同之处,容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不会事事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学生,评价学生。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班主任必须事事处处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优点,而不是向医生那样老师寻找病人的毛病。
二是尊重学生。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被学生尊重,才能使师生的情感沟通畅通无阻。尊重学生就是尊重他们的意见,权利,隐私,不恶意批评。班里的事能够与学生研究,能够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学生犯了错误能进行善意的批评帮助,允许学生犯错,允许学生改正错误,不讽刺挖苦,不伤害学生的人格尊严。
三是真诚。班主任应该是学生的朋友。朋友之道,贵在真诚。真诚地关心学生的一切,体谅学生的冷暖。对他们充满热情,多接触,多体贴,将心比心,宽宏大量,不厚此薄彼。以上三点,也恰恰是与学生情感沟通是需要坚持的原则,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保证,是营造班级良好情感氛围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李建,谢泽源.校本教学研究论略[J].江西教育科研,2003,(10).[2]程新峰,谢潇潇,争永安,“因层施教”做好大学学风建设工作。教育学研究。
[3]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2002年
第四篇:营造和谐愉快的班级氛围2011.10.8
营造和谐愉快的班级氛围
——关于“和谐德育”的一些体会
沙滩文化中学朱方均
在近三年的“和谐德育”课题实践中,我深深的体会到创建和谐在教育教学中得意义。
“和谐”,大到社会小到班级,我们从事的任何工作都应该有一个安定和谐的环境。作为一名班主任,我觉得做好德育工作首先应需要建立一个和谐的班集体,使班级的气氛和谐融洽,让人感觉愉快!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高,也较容易接受新知识。同时,愉快和谐的班级氛围更有利于老师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创造和谐德育。这就是我德育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理念。我一直担任几个班级的任课教师,我深切的感受到班级氛围的重要,有的班级气氛和谐愉快,走进去讲课轻松、自然;有的班级气氛压抑,学生沉闷,没有激情、没有活力、没有朝气,那么教师讲课也提不起精神,有时还会导致教师批评学生,形成恶性循环,长此以往,也就谈不上教学成绩。
我的一名学生在作文中写到:“有一种美,令人向往,令人惊艳,令人追求,令人回味,这是一种可以吸引目光的美,它光彩夺目;还有一种美飘逸在浮云上,深埋在古垒下,永驻在人的内心之处,这是一种可以吸引灵魂的美,它深藏不露;更有一种美,给生命带来激情,给生活带来温馨,给人类带来成功,这种美就是和谐。……为什么我精神饱满,生机盎然,因为我生活在一个和谐的班级”。在班级工作管理中,我想,既不能让班级气氛太压抑,当然也不能让他们太过活跃没有规矩,所以这里关键是要把握好管理的“度”,严而有度,宽而有度。“过犹不及”,严“过”了头或者宽“过”了头都不好。以下我就来谈一下我工作中的一些体会,不足之处请多多指正:
一、教师要把对学生的关爱负责真切的体现在行动中
现在的学生十分敏感,辨别力也相当强。对那些真正关心学生的教师,学生们会发自内心地报以好感和信赖之情,主动接近并与教师建立起和谐的关系。从这个角度说,在师生关系上,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教师要把对学生的关爱、负责真切的体现在行动中。
上个学期发生的一场调整班主任的**,使我至今还记忆犹新。
现在的九(1)班在七年级和八年级的时候由于种种原因,无论是学习还是其他方面都落在了年级的后面。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学校决定由一位水平高、能力强的教师来接这个班的班主任。但是没有想到,换班主任的工作进展得并不顺利,有些学生和家长起初不接受这位班主任,甚至态度很激烈。然而,当这位老师真正的走进学生中间很快就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认可。
学生们这样评价这位教师:“她与我想象的那种特爱唠叨的老教师一点也不一样,她温和慈祥,也不缺乏严肃。”这位教师的形象,她对学生的关心,她优质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以及她在家庭压力面前对学生的负责任态度,体现在无处不在的行动中,时刻都被敏感的学生所观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二、积极引导学生感受学校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关爱和付出
平时,我们非常注重把发生在校园里的老师们关爱学生的信息传递给学生,这些信息的传递实际上就是在引导学生学会感受爱,也是在建立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
我们也常常在把评教活动中学生对老师发自内心的赞扬和好评反馈给老师。比如学生在评教中说:“数学课上老师的语言幽默风趣,我感到学习数学轻松愉快,学习兴趣倍增;英语课上老师讲的引人入胜,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总能使大家积极参与进来。在沙滩文化中学学习是快乐的,我会非常留恋这段快乐的时光。” 这种双向的交流和沟通,让学生更加尊重和敬爱老师,也让教师感觉到学生的可爱和懂事。
三、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接触最多的时候,我们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非常注重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数学课是容易产生学习成绩分化的学科,我们坚持组织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实践证明,有效的主体参与,能改变各类学生的学习状态。
在工作中,我们还注意把科研与教育教学相结合,注意发现并总结教师促进学生良好发展的典型经验。
四、建立学生之间和谐互助的关系
沙滩文化中学的新生一入学就要通过学校的校训等内容的学习,认清“先学会做人,然后再做学问”的道理。而学会做人的一个基本点就是“心中有他人,善意对待他人,做事情的时候要想到别人”。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使学生之间形成和谐互助的关系,我们非常注意树立学生身边的榜样,不断强化“心中有他人,做事情的时候要想到别人”的意识和行为。这些年来,我们通过不断发现和肯定学生“心中有他人”的典型事例,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和谐互助,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了生活在一个互相帮助的和谐集体中的温暖和愉快。
五、建立和谐一致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
在这些年的工作中,我们突出地感觉到学校与家长关系的重要性,并且始终将建立与家长的和谐关系,争取家长的有效配合,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来研究。
(一)创造性的招开新型家长会,实现家校教育的一致性
近几年来,我们在每个年级都开过新型的家长会,这种新型家长会是年级的全体学生、全体教师和全体家长都坐在一起共同参加的年级大会。在这种家长会上,我们以“努力达成教育的一致性,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主题,全面介绍八中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并且用大量生动的事例说明发展良好、成绩优异的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除了优质的学校教育因素以外,他们都拥有一个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而且做到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协调一致,密切配合。这样的家长会,有利于统一全体老师和家长的思想,有利于学校和家庭在教育孩子成才的问题上达成共识,形成合力。
在今年七年级第一次家长会开过之后,我看到了家长们写来的感想和体会。一位家长说:“参加家长会,我这不是第一次,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已记不清参加过多少次家长会,但这一次印象最深。家长会后的这些天来,自己不断反思以往在教育孩子中的行为:以身作则了吗?因势利导了吗?耐心细致了吗?培养起孩子好的生活习惯了吗?这次家长会开的太及时了,它给我们一次反思孩子升入初中以来的生活的契机,传输给我们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我们改进家庭教育方法指明了方向。”
由于学校积极努力,创造各种条件进行家长与学校、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双方形成了携手共同营造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的共识,由这种共识而形成的合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运用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孩子和家长的沟通和交流
为了培养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亲近感,我们在每一届初一新生中都认真开展“爱的系列”的教育。从“爱父母”做起。
家长的感受是什么呢?一位家长在来信中说:“最让人感动的是‘十一’长假期间,学校要求学生为家长做事,使我们做家长的受到了很大的教育。说实话,做家长的都希望孩子有更充裕的时间去看书、学习,很少有家长要求孩子下厨房等,觉得那是浪费时间。可是学校的这项作业却给我们做家长的上了一课。因为在这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孩子许多平时看不到的闪光点。这项教育活动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有的家长说,这是“十一”长假中我们过得最有意义、最快乐的一天。通过这个活动我们还意识到,家长从孩子的变化和成长中所感受到的喜悦也会转化为对学校教育的认同和信任。这将为今后双方在教育上的密切配合和相互支持奠定基础。最后也必然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全方位构建和谐校园,以和谐促进学校发展”已经成为沙滩文化中学
办学的一条基本理念。这样的理念来自沙滩文化中学的传统,也是我们长时间的观察、思考的结果。今后,我们要继续推进和谐班级的建设工作,为培养合格的有用人才而努力。
第五篇:1构建文明班级 营造和谐氛围(张莹)
构建文明班级
营造和谐氛围
丹江口市实验小学 张莹
冰心老人曾说:“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会在环境中,就造就了环境的美。”如今,“和谐”已成为社会的主旋律,“和谐社会”、“和谐社区”、和谐校园”等应运而生。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对如何构建文明班级、营造和谐氛围,形成一种理想的班级管理模式,进行了一些思考,下面谈谈个人的点滴体会:
一、创建和谐的班级文化,渗透德育思想。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灵魂所在,它是班级内部形成的共同思想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和谐的班级文化犹如绵绵细雨,引领着学生热爱祖国、珍爱生命、心有榜样„„
1、教室内外文化墙的布置。
每学期,我都注重教室内外文化墙的布置,力求教室的墙壁“会说话”。每一期文化墙,由各小组之间竞选主办权,主办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从版面设计到内容筛选到书写绘画等,都有专人负责,还可以在全班“招贤纳士”,这样既增强了小组成员的合作意识,又调动了全班同学的积极性。传统文化、作文专刊、书法展览、美术作品、手工制作等装点着教室,一期又一期文化墙的设计,既为孩子们打造出一个又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也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
2、积极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
集体活动是班级学生经常参与的全校性活动,也是最能体现班级精神文化的时候。每学期,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我都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参加各种集体活动的体验,激发学生参加集体活动的的积极性。如在“合唱比赛”“集体舞展演”等活动前,我们以小组或小队为单位开展“我为集体献计献策的活动”,从班级的优势、特长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出本次活动的目标和有效的活动计划,同时,不忘在训练过程中的教育作用,培养学生心中有集体、我为集体添光彩的意识,从而增强孩子们在活动中班级的凝聚力。活动结束后,无论成绩如何,都要总结学生的参与情况,谈谈活动中的亮点和不足,希望每位同学参加每一次活动时,能根据为集出主意、做贡献,在活动中培养兴趣,锻炼能力,增强主人翁责任意识和参与集体活动的乐趣。
3、开展好每周的班队活动。
另外,我还经常利用班队会时间开展有趣且有新意的班队活动:“自编制度歌”、“自起班级名”、“教师寄语”、“我在成长”、“师生情”、“感恩心”等,或讨论、或演讲、或表演、或展览、或观看视频,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犹如绵绵细雨,帮助孩子们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孩子们管理自我、肯定自我、创造自我、超越自我的意识也在心中萌芽。
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教育合力。
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构成了一张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正确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才能形成团结、和谐、进取的氛围,使每个人心情舒畅,形成教育合力。
1、师生之间的和谐。
师生之间和谐是构建文明班级的根本。在多年的班级管理中,我体会到师生间的和谐源于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班主任,无论课内还是课外都我们都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热爱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为此,在与学生的朝夕相处中,我努力成为学生的好伙伴,好老师,课上以学生为中心,课下和学生一起游戏,排解他们的忧愁,分享他们的喜悦,给予他们嘘寒问暖,让学生在平等、关爱、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感受到自主的尊严,体会到心灵的成长,使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投身到班级活动中去。
2、学科之间的和谐。
学科之间和谐是构建文明班级的基础。任课老师是学科知识的传授者,也是班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班主任应该团结、依靠任课教师,时常与任科教师交流,用集体的力量管理班级、教育学生。作为班主任,我会经常向学生介绍任课教师的优点,以博得学生对各科教师的崇拜和信任,使他们尊其师而重其教。同时也将学生各方面的情况与任课老师沟通,积极配合任课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好学生与任课老师之间的桥梁。甚至不惜时间利用班队会等时间,让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在各科课堂上的表现,或表扬、或鼓励、或建议,让学生感觉到:各科老师不是班主任胜似班主任,使学生在各门功课中尽可能地释放出所有的潜能,发展其天赋与个性,从而自我教育、自我践行、自我评价,全面健康地发展。
3、家校之间的和谐。
家校之间和谐是构建文明班级的保障。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配合,班主任工作更需要家长的信任和支持。班主任与家长的关系是建构良好集体的重要环节,而家访,作为联系家庭与学校的一条纽带,它在家校之间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班级里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总存在一些“弱势群体”,他们更需要关注,更需要给予温暖和帮助。特困生、学困生、留守儿童、单亲家庭,我访过的学生历历在目。我班一男孩,今年8岁,总是怯生生的,不敢与人交流,常常情绪低落、萎靡不振。通过家访,我了解到这孩子是留守儿童,父母迫于生计在他2岁时就双双外出打工,母亲更是因车祸落下腿部残疾,加上文化程度低,打工仅能糊口,五年不曾回家看望过孩子,不曾给孩子寄过生活费,更谈不上暖心的关怀与呵护。孩子跟随爷爷奶奶生活,老人年事已高,生活又拮据,无暇关注孩子心理的成长,导致孩子沉默寡言。了解情况后,我多次家访,耐心向爷爷奶奶宣传教育政策,引导他们学会与孩子交流。他的父母更是在我们的劝说下,时隔五年后,终于回家陪伴孩子度过了一个春节。在校时,我和各科老师也更多地关注他的一举一动,鼓励同学们与他交朋友,给予他学习上和生活上关怀,让他感受到集体如家般温暖。同时我也帮他申请贫困资金救助。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社会、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在我们教师团队的共同帮扶下,这孩子有了明显的蜕变:课堂互动时可见他举起的小手,集体活动里可见他积极的身影,课间游戏中可见他灿烂的笑容,自信阳光渐渐伴随他成长。
和谐的班级就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要构建一个和谐的育人环境,班主任不仅要注重班级班级文化建设,充满关爱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还需要有任课教师、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互相配合。我想,如何“构建文明班级,营造和谐氛围”,这是班级管理与建设的一个永恒主题,需要我们为之不懈付出,尽力探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