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职责述职报告 - 江海区政务信息网
2009-2010年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职责述职报告
江门市江海区人民政府区长 梁许赞
(2011年6月28日)
2009年至2010年,我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大力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致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区教育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为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履行职责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推动教育科学发展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任职以来,本人充分认识到教育在国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在日常工作和各种会议上多次强调,抓教育就是抓人才、抓发展,江海要发展,教育要先行。因此,我区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牢固树立“科教兴区”的战略思想,始终把教育作为推动我区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大事来抓,着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把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作为建设幸福江海的民心工程来抓,把教育工作摆上区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把教育重点工作列入政府年度督办项目。每年坚持召开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教育工作,专门听取教 1 育工作情况汇报,对教育工作特别是创建教育强区和创建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区问题进行认真的研究和部署,研究解决了教育发展规划、规范化学校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校安工程建设、学前教育发展、校园安全建设等重大问题。
(二)落实“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
一是我区建立并实行教育经费支出由区财政为主的机制,中小学建设规划、校舍维修改造、学校布局调整和配备教学设备设施所需经费纳入区财政预算并落实到位。二是全区教职工工资全额纳入区财政预算,由区级财政统一足额发放,从来没有出现拖欠教师工资现象。全区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职务评聘、培养培训、调配交流、考核晋升等工作,由区教育、人事部门统一管理。三是进一步明确区、街道和区直有关职能部门的教育工作职责,真正做到各级职责明确、以区为主、责任落实、齐抓共管的良好管理局面。
(三)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教育事业发展
1.区财政预算首先保证教育支出,并做到教育投入的“两个提高”和“三个增长”。2009年全区财政性教育经费10192万元,占生产总值的 2.38%;2010年全区财政性教育经费13042万元,占生产总值的2.48%。2009年、2010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比上年提高0.1%、0.14%。全区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在预算决算中达到逐年提高的要求。2009年全区预算内教育经费10192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26.68%,比2008年提高了0.19%;2010年全区预算内教育经费 2 13042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26.7%,比2009年提高了0.02%。
2.全区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2009年预算内教育拨款增长13.52%,比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10.88%高出2.64个百分点。2010年预算内教育拨款增长27.96%,比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17.6%高出10.36个百分点。
3.全区在校学生人均教育经费逐步增长。2008年全区在校学生人均教育经费为小学2462.46元、初中3702.5元、高中3370.12元;2009年全区在校学生人均教育经费为小学2829.92元、初中4359.5元、高中3866.01元,较上年分别增长14.92%、17.74%、14.71%;2010年全区在校学生人均教育经费为小学3574.04元、初中4824.73元、高中4543.03元,较上年分别增长26.29%、10.67%、17.51%。
4.全区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2008年全区在校学生人均公用经费为小学511.48元、初中871.62元、高中786.46元;2009年全区在校学生人均公用经费为小学523.74元、初中886.5元、高中795.42元,较上年分别增长2.39%、1.7%、1.13%;2010年全区在校学生人均公用经费为小学646.47元、初中891.68元、高中816.71元,较上年分别增长23.43%、0.58%、2.067%。
5.2009年、2010年分别征收的城市教育费附加费635万元、800万元全部用于教育发展,区财政预算超收部分也用于优先安排教育。
6.区域内没有发生贪污、截留、克扣、挪用、挤占各种教育 3 经费或违规向学校乱收费的现象。
(四)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全面促进教育协调发展 一是大力推进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加大对中小学校改造扩建的工作力度,近两年投入4546万元,使4所学校扩建了教学楼,2所学校易地新建或重建,新建和扩建校舍建筑面积29704平方米,新增教育用地40020平方米。办学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
二是扎实推进“校安工程”。注重学校安全和谐发展,积极推进校园安全建设,切实抓好学校安全意识教育和落实具体措施,进行安全隐患整改。2009—2011年,区财政预算安排“校安工程”专项经费3172万元,用于新建、改造、加固校舍。目前,已投入3100多万元,拆除危房校舍3幢,加固校舍3幢,新建校舍3幢。全区中小学无危房校舍。
三是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两年来,区财政投入300多万元,不断完善常规教学仪器设备、功能场室建设,为16所中小学新装备了实验室、计算机室等现代教学设备设施,购臵了一大批教学仪器设备、图书等。另外,为了适应教育新形势的需求,2010年,区财政投入230多万元建设心理咨询室22个,为全区中小学提供了优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场所。目前,全区中小学的教学仪器设备、图书均达到省规定的标准要求,中小学的教学仪器设备日臻完善。
(五)加大统筹力度,注重教育均衡发展
一是统筹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学前教育协调发展。高标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2010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年 4 辍学率控制为零,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初中毛入学率123.74%,辍学率为0.08%以下;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在96%以上,通过规范化学校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质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在97.7%,高中阶段优质学位100%,不断扩大高中阶段学校办学规模。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学前三年入园率保持在99%以上,通过加强各街道中心幼儿园建设以及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促进全区学前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各项教育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市定标准。
二是统筹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协调发展。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办学的积极性,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加强对民办教育机构依法管理。在免费补助款的拨付等方面对公办、民办学校一视同仁,依法保障民办学校的合法权益。
三是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注重教育公平,将办好每一所学校作为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坚持城乡兼顾,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不断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积极实施农村基础教育“五项工程”,结合实施省市“百校扶百校”、“千校扶千校”工程。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加强边缘学校改造,加快学校布局调整,并在师资调配上向边缘学校倾斜,促进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
(六)提高教师福利待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改善教师福利待遇,营造尊师重教氛围。自2009年以来,我区多次召开区长办公会议,研究解决教师工资福利“两相当”的问题,要求从2009年开始,三年内全区中小学教师平均 5 工资水平实现“两相当”。其中,到2011年1月,全区教师平均工资水平达到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的95%,而到2011年9月将达到100%。2010年6月起提高全区中小学教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标准,缴存比例由原来的6%调整为15%。从2011年起增加清明、端午、中秋三个节日慰问金共1500元。把提高教师经济待遇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关心广大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想方设法改善教师福利待遇,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
二是建立适应教育发展需要的人事管理制度和薪酬分配方式。一方面是加强学校干部队伍建设,完善教育管理体制,规范学校干部任免程序,另一方面是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坚持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完善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激励机制,实行学校绩效工资,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是重视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落实教师培训经费,区财政把教师培训经费纳入预算,每年从教育费附加中提取5%作为教师培训经费。同时,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加强校长和教师队伍的培训使全区逐步建立起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富有经验、勇于开拓的校长队伍和一支师德高尚、业务良好、敬业乐教、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促使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七)注重整合各方力量,营造支持教育发展环境 区政府要求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按照各自的职责要求,致力构建“大德育”体系。一是多部门联合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切实维护和保障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和正常的教学秩序。确保了全区教育 6 系统大局稳定,未发生大的校园安全事故。二是多形式多渠道筹措助学资金,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和团体帮助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建立助学长效机制。三是多途径加强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确保全区中小学生继续保持犯罪零记录。
二、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两年来,我区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致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教育事业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是,我自己也清醒的认识到,在教育投入、教师待遇、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恪尽职守,切实履行职责,进一步加强对教育工作的管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解决教育工作的困难和问题,创新教育发展思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推进我区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协调持续发展。认真贯彻落实《江海区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积极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努力实现江海教育发展新跨越!
考核对象签名:
第二篇: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职责述职报告
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职责述职报告
(2010年4月)
东源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张新发
按照县政府工作分工,我于2009年12月起分管教育工作。一年多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认真按照县委、县政府制定的《关于加快东源县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决定》《东源县教育发展“十一五”规划》《关于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意见》《东源县关于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县的决定》确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科教兴县”的发展战略,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为宗旨,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推动教育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促进了我县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现将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职责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高度重视,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东源经济社会发展要在山区县中实现率先崛起,就必须在教育事业的发展上实现大发展、快发展。本人分管教育工作以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把基础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基础工程来抓。一年来,我经常深入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调
查研究,了解教育情况,对学校的用地、规划建设、危房改造、经费投入、师资队伍建设、创建教育强镇等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属本人职权范围内的尽快帮助解决,属重大问题的及时提交县政府常务会议或县党政班子联席会议讨论,争取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作为县政府分管教育工作副职领导,我在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公平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全县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素质进一步提升,管理机制进一步优化,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二、突出重点抓落实,促进基础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落实政府办学主体责任,保障教育稳步发展。一年来,我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投入政策,不断探索完善“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充分发挥财政主渠道作用,并积极寻求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使教育事业的发展得到了有力保障,办学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学校的整体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一是“两免一补”义务教育经费落实到位。二是教育经费投入实现“三个增长”。2009年、2010年在校学生人均教育经费分别为2371元、2820元,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分别为424元、427元。三是加强监管力度,坚持实行中小学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坚决杜绝发生贪污、截留、克扣、挪用、挤占、抵顶各种教育资 2
金现象,保证了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夯实了教育发展的基础。
(二)启动教育创强工程,提升办学实力。2010年,我县作出力争在2014年进入广东省教育强县行列的决定,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决定,我组织教育及相关职能部门,制定教育创强方案,全面实施创建教育强县工程。仙塘镇率先行动,通过加大投入、布局调整、整合资源、优化队伍,提升了辖区内学校办学实力和水平,高分通过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评估验收,成为我市第一个“广东省教育强镇”,为全县其他乡镇教育创强提供了成功范例,目前,其他乡镇已纷纷启动教育强镇创建工程,全县形成了浓郁的教育创强氛围。
(三)落实各项保障,提前一年实现“普高”目标。2010年,是我县的“普高”年,我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决定,精心部署全县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一是加快推进东江中学二期工程建设,确保工期在2010年8月份竣工,新增学位3800个。同时,县财政投入专项资金,继续完善东源中学、扩建高级中学和灵通职校,增加优质学位,有效解决了提前一年“普高”新增学位问题。二是增加教师编制。2010年,我县再次增加80名教师编制解决高中教师不足问题。三是加大高中资源整合力度。撤销灯塔中学、船塘中学高中部,基本实现了高中进城目标,县城普通高中办学规模达1万余人。四是加强招生工作的组织和领导,落实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 的招生责任,签订 “普高”责任书,多次主持召开全县“普高”工作会议,2010年我县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6.33%,提前一年实现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目标。
(四)改善办学条件,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县以建设规范化学校为抓手,把义务教育规范化建设与校安工程建设、教育资源整合和教育强镇创建紧密结合起来,按照“初小就近入学、高小相对集中,初中进镇、高中进城”的思路规划并积极实施和推进布局调整工作,提前安排生活设施和校安工程建设项目,解决好学生上学、住宿、交通问题,2010年撤并义务教育学校26所,在县城新建县特殊学校,并将原特殊学校搬迁至县城,高中基本实现了高中进城目标,全县教育资源不断优化,教育综合实力逐年提升,为规范化学校建设和教育强县(镇)创建奠定良好基础。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乡镇党政、教育部门和学校意见的基础上,科学编制全县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规划,积极推进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按照整体规划、分部实施、先易后难、整体推进的原则,2010年选择整体水平高、综合实力强的学校,完善办学条件,开展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创建,2010年,完成了4所中小学校规范化建设任务,使全县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总数达到16所。
(五)推进学前教育试点县工作,实现学前教育健康发展。我县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
园体制,全面加快学前教育发展,我亲自担任学前教育发展模式试点县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加快实施和推进学前三年教育试点县工作,通过新建和改造一批幼儿园,逐步建立了以县城为依托,以乡镇中心园为骨干,以乡村幼儿园为补充的幼儿教育服务网络。2010年我县学前教育在园人数10337人,学前3年教育毛入园率达65%。
(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师资队伍素质。按照“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有关要求,积极采取措施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和教德师风建设,建立完善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校长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严把教师入口质量关,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启动了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工程,大规模组织全县中小学教师分批次、分学科、分阶段开展全员培训,参加培训的教师达5390人次。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七)规范教育管理,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一年来,我高度重视抓好教育管理和教学质量,多次到学校、到教育局开展教育调研,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抓实教育综合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组织教育部门和学校狠抓高考和中考备考工作。通过全县教职工的共同努力,2010年我县中考、高考成绩稳步提升。高考入围人数1399人,入围率69.71%,本科上线再创新高,达418人。语文、文科数学高考单科最高分荣居全市第一名。
三、存在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一年来,作为分管教育的副县长,我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履行了工作职责,推动和促进了我县教育事业得到持续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我县经济基础薄弱,教育发展起步较迟,教育发展受经济的约束仍然较大,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一是教育发展不够平衡,县城与农村、乡镇与乡镇间教育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二是办学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教育资源有待进一步优化整合;三是教育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规范化建设和教育强县(镇)创建有待进一步加快。今后,我将继续紧密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县为目标,扎扎实实抓好我县的基础教育工作,创新思路,真抓实干,迎难而上,努力推进我县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第三篇: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职责述职报告
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职责述职报告
本人2007年以来任中共××县委书记,任现职以来,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推动××的教育工作上水平。现将本人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职责情况报告如下:
一、提高对教育重要地位的认识,落实“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们深刻认识发展教育事业的重大意义,把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当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认真贯彻落实省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化教育改革,注重素质教育。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促进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的重大决策;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五届三次全会提出的“大力发展教育文化事业,后发河源必须先发教育。抓教育,就是抓可持续发展、抓发展后劲、抓综合竞争力”的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2007年8月1-2日组织党政考察团到梅州参观学习教育发展经验时提出的“学梅州,找差距,兴教育”的要求,切实增强做好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制订了一系列发展教育的方案和措施,进一步明确了教育发展的目标与任务,建立严格的考核与监督机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发展观,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战略位置,全面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大力倡导尊师重教,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大力提高全民素质,努力做到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为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全面落实和完善基础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切实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经费的投入。我县目前财力仍然比较薄弱,但坚决贯彻落实“以县为主”教育的管理体制,保障对教育的投入,实现了教育经费的“两个提高”和“三个增长”,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例和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均实现逐年提高;教育财政拨款增长率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率,在校学生人均教育经费、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均实现逐年增加。严格实行公办中职学校生均综合定额为主的预算管理体制。本级财政承担的免费义务教育资金、公用经费资金、校舍维修改造资金全部落实到位。区域内没有发生贪污、截留、克扣、挪用、挤占、抵顶各种教育资金现象。建立了财政统一标准,统一方式,统一时间发放教职工工资的机制,保证了教师工资及时足额发放。教师福利待遇得到进一步提高,教师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实行。农村教师的待遇得到完全有效的保障,教师队伍稳定,农村义务教育的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有效地促进了我县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
二、制定并有效实施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努力实现“三个加快”
(一)加快高中教育发展。结合“学梅州,找差距,兴教育”的要求,我县重新审视××教育的发展,查找思想认识、优质学位、教育投入、师资力量与优质生源等五方面的差距,继而集全县之智、举全县之力破解高中教育发展的“瓶颈”,决定在3年内新增8000个普通高中优质学位,提前两年实现省、市提出的“五年普及高中教育”目标。
全面加强普高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我县制订了《××县高中教育发展规划(2007-2011年)》,对高中教育发展作出了总体规划。确定了到2011年全县高中阶段(含中等职业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5,基本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定期召开成员单位会议,明确县发改局、县教育局、县财政局、县人事局、县规划局、县建设局、县国土资源局等职能部门在加快普及高中教育中的职责,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积极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创造有利条件,在政策范围内优先划拨教育用地,优先办理立项报建手续,减免有关规费,增加教师编制,落实发展经费,形成普及高中教育的合力,在政策上、资金上、教师编制上为普及高中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目标的实现。我县采取“五大措施”力促高中教育发展。第一,借鉴梅州经验重教兴学。号召全县各级党政学习梅州重教兴学经验,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营造尊师重教兴学的良好社会氛围。第二,“扩容促优”,增加优质学位。投资2亿元兴建东江中学,在2009年9月份开始招生;加大投入完善××中学的硬件建设,2007年12月中旬,××中学顺利通过“省一级学校”评估,用三年时间把××中学创建成为国家示范性普通高中,增加优质学位;投入4500多万元新建××高级中学,增加高中学位1000个,成为东江中学开办前扩大全县高中办学规模的新增长点。第三,整合优化普通12全文查看
第四篇: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职责述职报告
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职责述职报告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职责述职报告2010-06-28 21:03:55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职责述职报告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职责述职报告(2)
本人2007年以来任中共××县委书记,任现职以来,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推动××的教育工作上水平。现将本人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职责情况报告如下:
一、提高对教育重要地位的认识,落实“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们深刻认识发展教育事业的重大意义,把加快教
育事业发展当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认真贯彻落实省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化教育改革,注重素质教育。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促进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的重大决策;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五届三次全会提出的“大力发展教育文化事业,后发河源必须先发教育。抓教育,就是抓可持续发展、抓发展后劲、抓综合竞争力”的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2007年8月1-2日组织党政考察团到梅州参观学习教育发展经验时提出的“学梅州,找差距,兴教育”的要求,切实增强做好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制订了一系列发展教育的方案和措施,进一步明确了教育发展的目标与任务,建立严格的考核与监督机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发展观,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战略位置,全面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大力倡导尊师重教,大力发展
教育事业,大力提高全民素质,努力做到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为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全面落实和完善基础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切实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经费的投入。我县目前财力仍然比较薄弱,但坚决贯彻落实“以县为主”教育的管理体制,保障对教育的投入,实现了教育经费的“两个提高”和“三个增长”,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例和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均实现逐年提高;教育财政拨款增长率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率,在校学生人均教育经费、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均实现逐年增加。严格实行公办中职学校生均综合定额为主的预算管理体制。本级财政承担的免费义务教育资金、公用经费资金、校舍维修改造资金全部
落实到位。区域内没有发生贪污、截留、克扣、挪用、挤占、抵顶各种教育资金现象。建立了财政统一标准,统一方式,统一时间发放教职工工资的机制,保证了教师工资及时足额发放。教师福利待遇得到进一步提高,教师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实行。农村教师的待遇得到完全有效的保障,教师队伍稳本文来源:公务员在线http://定,农村义务教育的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有效地促进了我县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
二、制定并有效实施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努力实现“三个加快”
(一)加快高中教育发展。结合“学梅州,找差距,兴教育”的要求,我县重新审视××教育的发展,查找思想认识、优质学位、教育投入、师资力量与优质生源等五方面的差距,继而集全县之智、举全县之力破解高中教育发展的“瓶颈”,决定在3年内新增8000个普通高中优质学位,提前两年实现省、市提出的“五年普及高中教育”目标。
全面加强普高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我县制订了《××县高中教育发展规划(2007-2011年)》,对高中教育发展作出了总体规划。确定了到2011年全县高中阶段(含中等职业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5,基本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定期召开成员单位会议,明确县发改局、县教育局、县财政局、县人事局、县规划局、县建设局、县国土资源局等职能部门在加快普及高中教育中的职责,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积极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创造有利条件,在政策范围内优先划拨教育用地,优先办理立项报建手续,减免有关规费,增加教师编制,落实发展经费,形成普及高中教育的合力,在政策上、资金上、教师编制上为普及高中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目标的实现。我县采取“五大措施”力促高中教育发展。第一,借鉴梅州经验重教兴学。号召全县各级党政学习梅
州重教兴学经验,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营造尊师重教兴学的良好社会氛围。第二,“扩容促优”,增加优质学位。投资2亿元兴建东江中学,在2009年9月份开始招生;加大投入完善××中学的硬件建设,2007年12月中旬,××中学顺利通过“省一级学校”评估,用三年时间把××中学创建成为国家示范性普通高中,增加优质学位;投入4500多万元新建××高级中学,增加高中学位1000个,成为东江中学开办前扩大全县高中办学规模的新增长点。第三,整合优化普通
第五篇: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职责述职报告
红石崖乡履行基础教育
工作职责述职报告
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全面落实了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大力实施“科教兴乡、教育强乡”战略,营造了“党委重教、政府兴教、民间助教”的浓厚氛围。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致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现将近年来的履行教育工作职责情况汇报如下:
一、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地位,科教强乡战略深入推进红石崖乡党委、政府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教育优先发展为原则,建机制,作规划,深入推进了科教强乡战略。一是建立健全教育工作领导机制,为教育优先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乡政府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分管领导及相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乡涉及教育改革与发展等重大问题的研究,及时出台相关政策,全面协调处理有关事项,为全乡教育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建立健全教育工作机制,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乡党委、政府按照“主要领导全面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教育单位全力抓、有关部门配合抓”的工作思路,健全制度,明确职责,使教育工作有章可循,教育优先地位进一步落实。首先,制定出台了《红石崖乡党政领导蹲点联校制 1
度》。乡党委、政府领导与学校相关负责人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分解细化任务,并坚持每月深入学校了解情况,研究解决教育工作问题,全面实行包校挂钩机制,切实帮助学校解决问题。其次,制定出台了《红石崖乡教育工作研究制度》。每年年初及9月上旬,乡党委、政府定期召开由有关部门人员、乡、村干部、家长代表组成的全乡教育工作大会,共商教育大计。同时,将教育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经常研究,认真处理。近年来,红石崖乡充分履行政府职责,协调各方,有效解决了学校教学楼改造、地质灾害避险、生活用房重建、学生食堂改造等教育工作具体问题7件。三是制定了《红石崖乡2010—2013年教育发展规划》,为教育优先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将实施义务教育、发展学前教育、扫除文盲、加强学校建设等工作列入教育的重点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目标,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二、整治净化教育环境,教育氛围更加宽松和谐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阵地,学校周边环境的好坏影响着教育健康快速发展。因此,乡党委、政府“手、脚”并用,宣传、整治两手抓,两不务,不余遗力地加强教育环境的整治与净化。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净化教育教学氛围。首先,利用乡级广播、乡村会议、板报等,大力宣传教育新政策。同时,每年,乡党委、政府都挤出部分资金,宣传奖励尊师重教先进村、部门,宣传奖励师德标兵、宣传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进一步提高群众对教育重
要性的认识,调动社会各界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参与教育,营造和谐教育社会大环境。最后,以创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为目标,以“警校共育“、“平安校园创建活动”为载体,由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每月深入学校,组织召开学校安全工作会议,加强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二是加强执法检查,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每学期,由分管领导组织配合县工商、文化、卫生、公安等部门,坚决打击取缔违规经营的小卖部,清理整顿音像市场等。近年来,开展了针对“三无食品”、小卖部规范经营等专项整治20多次。同时,组织派出所加强对校园周边的巡逻;在学校门口设置了道路交通安全警示牌,保证学生出安全,校园周边环境得到了强有力的整治。
三、配置优化教育资源,教育教学条件不断改善
一是整合优化教育资源。一直以来,乡党委、政府按照“发展需要、群众自愿、学校申请、政府研究”的程序,坚持农村小学规模办学,学生就近上学的原则,采取“转、撤、并、合”的方式,科学开展学校布局调整,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学校布局更趋合理,教育资源有效利用,规模办学效益明显。二是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乡政府在安排财政支出时,优先考虑教育发展需要,教育经费逐年递增,实行了“三个确保”目标,即确保及时足额发放教职工工资、确保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拨付、确保农村中小学新建及危房改造经费落实。讲政策,讲原则,“两免一
补”资金全部兑付到位,没有出现违法违纪行为。三是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实行教育信息化建设,按标准基本配齐专用教室、教学仪器设备。
四、实施素质教育,巩固普九成果,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一是强化“两基”工作。红石崖乡历来重视“普九”工作。2010年,出台了《红石崖乡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工作意见》,年年坚持与村(居)委会、学校签订《控辍保学责任书》和《扫盲责任书》,并将此项工作纳村委会、学校目标考核,逗硬奖惩。强化义务教育的依法控辍工作。组织司法所、劳动保障办等部门组成义务教育执法小组,对不送子女入学的家长按照
《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给予了法律和经济方面的和处罚。
二是实施素质教育。认真贯彻《延安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意见》,组织督促学校开齐课程,开足课时,规范作息时间和活动时间,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大力加强学生实验操作、艺术、科技、体育等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组织学校建立健全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综合评价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五、实施“惠民帮扶工程”,保证人人学有所上
一是切实贯彻“两免一补”政策,解决了上学难的问题。乡政府组织村民委员会、有关部门严格执行上级政策,按照程序,规范操作。2008年,兑现 “两免一补”资金*****万元;2009
年,兑现 “两免一补”资金*****万元;2010年上半年,兑现 “两免一补”资金*****万元,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有力地解决了上学难的问题。二是实行联系帮扶制度,确保弱势群体有学上。制定了《红石崖乡关于开展关爱留守学生(儿童)活动的通知》,乡党委、政府领导带头结对帮护2名以上留守儿童,开展送钱、送物、送书本等活动,关心、关注他们的成长。当前,全乡共结对帮护留守儿童年*****名。同时,组织干部、职工等为贫困学生、残疾儿童捐款捐物,努力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增强他们完成学业的信心。
六、强化队伍建设,促进教育事业持续发展
一是推行“四制改革”,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的本领。严格按照省颁标准配备教职工,认真执行教师准入制度和资格证制度,加快教师流动制度、评价机制等改革,强化学习教育,培训提高。目前,教师的数量、学历、学科结构比较合理,基本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二是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育形象。坚持组织学校师德业务一齐抓,期期开展师德整顿,全面贯彻落实 “五项制度”和“五个不准”,提高法纪意识,做到警钟长鸣。三是真情关心教师,提升教师待遇。在确保教师工资按月足额发放的同时,每逢节日、重大活动,乡党政领导都要到学校慰问教师,参加活动,听取、了解教师的意见和要求,并选出德才兼并,能为教师说话、办事的优秀代表教师,努力提高教师的政治待遇,认真解决好、落实好、维护好教师的根本利益。
总之,我乡在履行教育工作职责上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等方面还存在的问题,受所处位置的影响,专业教师(体、音、美)紧缺,还需进一步研究解决。今后,我们将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转变观念,营造和谐教育氛围,改善办学条件,强化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质量,为红石崖乡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职责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