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行教育工作职责述职报告

时间:2019-05-13 08:37: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履行教育工作职责述职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履行教育工作职责述职报告》。

第一篇:履行教育工作职责述职报告

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全面落实了科学发展观,积极参与XX县的三个文明建设,较好地推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履行教育工作职责述职报告。现将我们个人事业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不断加强教育调查研究工作

我们到这里任职以前,历届领导挖坑栽树,浇水施肥,使XX县教育事业这棵大树枝繁叶茂,花果飘香,也为我们开展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多年来,XX县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大力推进和巩固“普九”工程,教育事业飞速发展,先后实现了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县一中跻身省属重点中学,县职业中专跻身“全国百强”,各类教育平衡协调发展,素质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工程快速推进。这些成绩的取得,受到了各级领导和教育界同仁的赞许,表明XX县在发展教育事业上营造了全方位的育人环境,获得了较高水平的教育质量。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使XX县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效益不断跃上新台阶,我们和县委、县政府一班人始终高度认识教育是科学技术和人才的基础,始终把基础教育作为“科教兴县”的基础工程,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发挥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为我县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通过对我县教育事业的调研,我们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必须重新审视XX县的教育:

第一,要正视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最大瓶劲制约因素是资金投入问题。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入,乡镇政府和村一级对教育的投入在逐步减少,很多地方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有不断深化农村教育体制改革,逐步建立“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探索教育投入实行分级负责制,通过不断争取中央、盛市教育转移支付的投入和加大县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从根本上解决教育投入问题,才能促进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第二,要正视现有中小学校布局的弊端,科学调整学校布局。现行的农村中小学格局的是在“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下形成的,不可否认,它对“普九”工作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随着执行计划生育政策逐渐成为人们的实际行动,全县入学人数呈小学、初中生逐年递减,而高中生逐年增加的趋势。而且一村一校的零散布点,规模孝人数少、年级层次多,极不便于管理,不利于组织教学,造成了人、财、物的浪费。要科学调整学校布局,改变一些地方教育资源闲置,而一些地方教育资源则相应紧张的状况。为此,我县先后完成了全县中小学布局规划、县城60平方公里教育发展规划和控制性详规,制定了教育十年发展规划,计划到2007年乡镇初中调整为26所、小学调整为206所和7个教学点;校均规模初中达到800人左右,小学220人左右。2004年我们紧紧抓住村级区划调整这一契机,加大了中小学布局调整力度,撤并学校63所,其中初中4所。在布局调整过程中,我们妥善处置了教育闲置资产,专门下发了《关于联村办学及学校撤并后闲置资产处理的办法》等文件,撤并学校可动资产全部随分流师生转入合并学校,固定资产由乡镇政府在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中统筹处置。

第三,要看到城镇化水平提高带来的人口流动趋势,加快县城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已迫在眉睫。随着城市的扩大,大批知名企业的入驻,县城面临就学的高峰,但目前xx学校严重不足。通过调研,我们提出了要把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个战略问题来考虑,谋划社会化融资,市场化运作,加快教育事业招商引资运作步伐,探索社会公益事业社会化运作。2004年,我县加强了县一中、七中、xx小学的基础设施建设。并且我们提出了逐步理顺一中管理体制,实现一中xx校区和xx校区的分离,wenmi.net分别建成省级重点中学。在招商引资建校上,我县先后引进了xxxx理学院、xxxx学校、xxxx校及市三十中、xxxx大学等多家普通中学和职业中专高等院校。

第四,要看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目前我县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当前,我县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仍然偏低,劳动力从业人口知识结构仍以“初中──小学”文化为主,重点学校规模不大,竞争后劲不足,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教育比例失衡,人才状况不能适应国际竞争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述职报告《履行教育工作职责述职报告》。要推动县域经济的快速和持续发展,必须全面提高全县人民的文化素质,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把调整和扩充高中阶段办学规模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县推进了普通高中和职业教育发展,高中阶段学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1998年全县高中新生入学人数为2435人,在校学生人数为6281人,2004年全县高中新生入学人数为6021人,比1998年增加3586人;高中在校人数为15321人,比1998年增加9040人。同时,职业教育越办越红火,学生就读职校热情高涨,2004年县内6所职校计划招生1690人,正式录取1894人,而且县职教集团成立了“韵春园职业介绍所”,就业形势喜人;同时,县职教集团进一步完善了“学校+公司+基地+农户”的办学模式,农民培训成效突出,2004年培训农民11000余人次,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职业教育农民培训基地”。

二、加大教育投入,落实了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投入机制

保证必要的教育经费投入是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前提和关键,教师有了比较丰厚的收入、学校有了比较稳定的公用经费来源,教师才能安心从教、乐于从教,也才不会去增加农民负担.农村税费改革后,特别是去年我县全部免征农业税后,全县社会分配体制、保障体制、教育管理体制和乡(镇)村工作出现了新情况、新特点,我们将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工作作为全县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了“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确保了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做到了保工资、保运转、保发展,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初见成效。

一是确保了教育经费投入。我县依法落实了教育经费的“两个比例”和“三个增长”,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所占的比例都是逐年增长。2002年为1.31%,2003年为1.37%,2004年全县财政性教育事业经费总量为2.44亿元,占GDp的1.63%,其中县本级对教育的投入总计为2.02亿元,占地方财政支出的34.24%,较2003年增加5.2个百分点,增加投入5300万元,同比增长35.5%。2004年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教育的经费2869万元,2005年全县城市教育费附加预算3400万元,并从今年起,教师第十三个月工资和医保经费全部从城市教育费附加中退出,使城市教育费附加全部用于学校建设和发展。

二是确保了中小学工作的正常运转。历年来,我县从未平调、挤占中小学杂费,中小学杂费全部用于弥补学校公用经费的不足,且每年由县财政安排一定的公用经费补助。2004年,我们按小学每生4元、初中每生6元、高中每生13元标准核拨公用经费。

三是基本消灭了中小学现有危房。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大中小学危房改造力度,采取省市争取一点、乡镇政府筹措一点、动员社会力量捐助一点、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危改资金,加强了薄弱学校建设。连续几年实行县财政对危房改造奖励制度,拆危1平方米奖励10元,兴建1平方米奖励50元,拆除土砖校舍1平方米奖励10元,更换钢屋架一排奖励800元,同时对挖治白蚁的学校给予资金补助。每年用于危房改造的资金达200多万元,2004年全县共拆危13282平方米,全县基本消灭了现有危房。

四是加快了学校建设步伐。近年来,我县每年用于学校建设的资金都在3000万元以上,2003年全县共筹措学校建设资金3345万元,新建校舍面积56107平方米;2004年全县共投入学校建设资金4700万元,新建校舍面积66098平方米。投入2500万元的县七中第一期工程已交付使用,第二期工程即将启动;投资1000万元的县城xx小学和xx小学已全面进入施工阶段,可确保今年秋季开学。

五是建立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的有效机制。我县学校在“普九”中的负债有2000多万元,我们将其从学校剥离到本级政府,挂账停息,纳入县乡两级政府消赤减债的整体规划逐年消除,坚决防止发生新的义务教育负债,并明确规定农村中小学一律不得举债建设。

三、以人为本注重实效,为师生作了几件实事

1、确保了教师待遇逐年提高。从1998年起我县就实行了教师工资统发,2002年起落实了教师第十三个月工资和医疗保险。2004年全县教职工工资福利待遇共支出1.23亿元,年人平为17538元,同比增长57.49%。

2、由县财政统发教师的政策性补助。2003年以前,我县教师的生活补贴、误餐补助、津补贴由县财政统发,其余不足部分由乡镇财政负担,实现了教师与当地党政干部同等待遇。由于乡镇财政状况的差异,部分边远和财政状况不好的乡镇无法全部落实由乡镇财政负担的部分,致使乡镇之间教师政策性待遇有较大差距。为稳定教师队伍、缩小待遇差距,按照我县农村综合改革“保人员经费和机构运转”的原则,去年底,我县决定原由乡镇承担的政策性补贴,从2005年起全部由县财政负担,仅此一项县财政每年增加支出1478万元。

3、缩小了发达乡镇与偏远乡镇之间的待遇差距。从2003年起,对贫困地区边远乡镇教师上浮了两级工资,实行每月50元特殊津贴补助的政策。

4、大力开展扶贫助学活动。虽然我县经济发展整体水平较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较快,但经济的发展仍不平衡,少数学生家庭因天灾人祸、父母离异等原因,交不起学费,面临失学、辍学。为此,我们加大了扶贫助学的工作力度,建立健全了助学工作的领导管理机构,致力于建立扶助贫困学生的长效机制,逐步实行“两免一补”,切实解决贫困学生读书问题,实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目标。一是壮大教育发展基金会。我们积极探索多方筹资支持教育事业发展,把企业捐资、个人捐资等社会资金作为补充。2003年,募集资金1000余万元;2004年,县财政拨款30万元,并争取省市支持和社会赞助,共募集扶贫助学资金225万元,资助贫困学生6518人。二是动员社会各界结对扶助,开展“一帮一、一对一、一扶一”等活动。2004年全县由机关干部、党员、教师、企业老板等结对资助学生2982人,扶助金额达155万元。

总之,在发展教育事业上,我们和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一道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我们深知与上级和人民群众的要求比,肯定还存在很多不足。在新的形势下,XX县如何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如何实现教育事业的科学高效发展,仍需不断探索和实践。

第二篇:履行教育工作职责述职报告

一是确保了教育经费投入。我县依法落实了教育经费的“两个比例”和“三个增长”,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所占的比例都是逐年增长。2002年为1.31%,2003年为1.37%,2004年全县财政性教育事业经费总量为2.44亿元,占gdp的1.63%,其中县本级对教育的投入总计为2.02亿元,占地方财政支出的34.24%,较2003年增加5.2个百分点,增加投入5300万元,同比增长35.5%。2004年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教育的经费2869万元,2005年全县城市教育费附加预算3400万元,并从今年起,教师第十三个月工资和医保经费全部从城市教育费附加中退出,使城市教育费附加全部用于学校建设和发展。

二是确保了中小学工作的正常运转。历年来,我县从未平调、挤占中小学杂费,中小学杂费全部用于弥补学校公用经费的不足,且每年由县财政安排一定的公用经费补助。2004年,我们按小学每生4元、初中每生6元、高中每生13元标准核拨公用经费。

三是基本消灭了中小学现有危房。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大中小学危房改造力度,采取省市争取一点、乡镇政府筹措一点、动员社会力量捐助一点、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危改资金,加强了薄弱学校建设。连续几年实行县财政对危房改造奖励制度,拆危1平方米奖励10元,兴建1平方米奖励50元,拆除土砖校舍1平方米奖励10元,更换钢屋架一排奖励800元,同时对挖治白蚁的学校给予资金补助。每年用于危房改造的资金达200多万元,2004年全县共拆危13282平方米,全县基本消灭了现有危房。

四是加快了学校建设步伐。近年来,我县每年用于学校建设的资金都在3000万元以上,2003年全县共筹措学校建设资金3345万元,新建校舍面积56107平方米;2004年全县共投入学校建设资金4700万元,新建校舍面积66098平方米。投入2500万元的县七中第一期工程已交付使用,第二期工程即将启动;投资1000万元的县城xx小学和xx小学已全面进入施工阶段,可确保今年秋季开学。

五是建立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的有效机制。我县学校在“普九”中的负债有2000多万元,我们将其从学校剥离到本级政府,挂账停息,纳入县乡两级政府消赤减债的整体规划逐年消除,坚决防止发生新的义务教育负债,并明确规定农村中小学一律不得举债建设。

三、以人为本注重实效,为师生作了几件实事

1、确保了教师待遇逐年提高。从1998年起我县就实行了教师工资统发,2002年起落实了教师第十三个月工资和医疗保险。2004年全县教职工工资福利待遇共支出1.23亿元,年人平为17538元,同比增长57.49%。

2、由县财政统发教师的政策性补助。2003年以前,我县教师的生活补贴、误餐补助、津补贴由县财政统发,其余不足部分由乡镇财政负担,实现了教师与当地党政干部同等待遇。由于乡镇财政状况的差异,部分边远和财政状况不好的乡镇无法全部落实由乡镇财政负担的部分,致使乡镇之间教师政策性待遇有较大差距。为稳定教师队伍、缩小待遇差距,按照我县农村综合改革“保人员经费和机构运转”的原则,去年底,我县决定原由乡镇承担的政策性补贴,从2005年起全部由县财政负担,仅此一项县财政每年增加支出1478万元。

3、缩小了发达乡镇与偏远乡镇之间的待遇差距。从2003年起,对贫困地区边远乡镇教师上浮了两级工资,实行每月50元特殊津贴补助的政策。

4、大力开展扶贫助学活动。虽然我县经济发展整体水平较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较快,但经济的发展仍不平衡,少数学生家庭因天灾人祸、父母离异等原因,交不起学费,面临失学、辍学。为此,我们加大了扶贫助学的工作力度,建立健全了助学工作的领导管理机构,致力于建立扶助贫困学生的长效机制,逐步实行“两免一补”,切实解决贫困学生读书问题,实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目标。一是壮大教育发展基金会。我们积极探索多方筹资支持教育事业发展,把企业捐资、个人捐资等社会资金作为补充。2003年,募集资金1000余万元;2004年,县财政拨款30万元,并争取省市支持和社会赞助,共募集扶贫助学资金225万元,资助贫困学生6518人。二是动员社会各界结对扶助,开展“一帮一、一对一、一扶一”等活动。2004年全县由机关干部、党员、教师、企业老板等结对资助学生2982人,扶助金额达155万元。总之,在发展教育事业上,我们和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一道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我们深知与上级和人民群众的要求比,肯定还存在很多不足。在新的形势下,xx县如何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如何实现教育事业的科学高效发展,仍需不断探索和实践。

第三篇:履行教育工作职责述职报告

亿元,占GDp的1.63%,其中县本级对教育的投入总计为2.02亿元,占地方财政支出的34.24%,较~年增加5.2个百分点,增加投入5300万元,同比增长35.5%。~年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教育的经费2869万元,~年全县城市教育费附加预算3400万元,并从今年起,教师第十三个月工资和医保经费全部从城市教育费附加中退出,使城市教育费附加全部用于学校建设和发展。

二是确保了中小学工作的正常运转。历年来,我县从未平调、挤占中小学杂费,中小学杂费全部用于弥补学校公用经费的不足,且每年由县财政安排一定的公用经费补助。~年,我们按小学每生4元、初中每生6元、高中每生13元标准核拨公用经费。

三是基本消灭了中小学现有危房。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大中小学危房改造力度,采取省市争取一点、乡镇政府筹措一点、动员社会力量捐助一点、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危改资金,加强了薄弱学校建设。连续几年实行县财政对危房改造奖励制度,拆危1平方米奖励10元,兴建1平方米奖励50元,拆除土砖校舍1平方米奖励10元,更换钢屋架一排奖励800元,同时对挖治白蚁的学校给予资金补助。每年用于危房改造的资金达200多万元,~年全县共拆危13282平方米,全县基本消灭了现有危房。

四是加快了学校建设步伐。近年来,我县每年用于学校建设的资金都在3000万元以上,~年全县共筹措学校建设资金3345万元,新建校舍面积56107平方米;~年全县共投入学校建设资金4700万元,新建校舍面积66098平方米。投入2500万元的县七中第一期工程已交付使用,第二期工程即将启动;投资1000万元的县城xx小学和xx小学已全面进入施工阶段,可确保今年秋季开学。

五是建立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的有效机制。我县学校在“普九”中的负债有2000多万元,我们将其从学校剥离到本级政府,挂账停息,纳入县乡两级政府消赤减债的整体规划逐年消除,坚决防止发生新的义务教育负债,并明确规定农村中小学一律不得举债建设。

三、以人为本注重实效,为师生作了几件实事

1、确保了教师待遇逐年提高。从1998年起我县就实行了教师工资统发,2002年起落实了教师第十三个月工资和医疗保险。~年全县教职工工资福利待遇共支出1.23亿元,年人平为17538元,同比增长57.49%。

2、由县财政统发教师的政策性补助。~年以前,我县教师的生活补贴、误餐补助、津补贴由县财政统发,其余不足部分由乡镇财政负担,实现了教师与当地党政干部同等待遇。由于乡镇财政状况的差异,部分边远和财政状况不好的乡镇无法全部落实由乡镇财政负担的部分,致使乡镇之间教师政策性待遇有较大差距。为稳定教师队伍、缩小待遇差距,按照我县农村综合改革“保人员经费和机构运转”的原则,去年底,我县决定原由乡镇承担的政策性补贴,从~年起全部由县财政负担,仅此一项县财政每年增加支出1478万元。

3、缩小了发达乡镇与偏远乡镇之间的待遇差距。从~年起,对贫困地区边远乡镇教师上浮了两级工资,实行每月50元特殊津贴补助的政策。

4、大力开展扶贫助学活动。虽然我县经济发展整体水平较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较快,但经济的发展仍不平衡,少数学生家庭因天灾人祸、父母离异等原因,交不起学费,面临失学、辍学。为此,我们加大了扶贫助学的工作力度,建立健全了助学工作的领导管理机构,致力于建立扶助贫困学生的长效机制,逐步实行“两免一补”,切实解决贫困学生读书问题,实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目标。一是壮大教育发展基金会。我们积极探索多方筹资支持教育事业发展,把企业捐资、个人捐资等社会资金作为补充。~年,募集资金1000余万元;~年,县财政拨款30万元,并争取省市支持和社会赞助,共募集扶贫助学资金225万元,资助贫困学生6518人。二是动员社会各界结对扶助,开展“一帮一、一对一、一扶一”等活动。~年全县由机关干部、党员、教师、企业老板等结对资助学生2982人,扶助金额达155万元。

总之,在发展教育事业上,我们和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一道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我们深知与上级和人民群众的要求比,肯定还存在很多不足。在新的形势下,XX县如何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如何实现教育事业的科学高效发展,仍需不断探索和实践。

第四篇:履行教育工作职责述职报告

履行教育工作职责述职报告

中共湄江镇党委书记吕晓峰

本人自担任湄江镇党委书记以来,始终高度重视教育工作,真心想教育,用心谋教育,精心抓教育,把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育质量、普及全民教育摆在突出位置来抓,较好地履行了教育工作职责,取得了较好的教育工作实绩。现将近两年来本人履行教育工作这则的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定方针,把握正确方向

身为镇党委书记,我始终坚持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站在全局的高度来谋划全镇教育事业的发展,以科学的理论、合理的战略、创新的思路来指导全镇教育工作。为此,我在深入调查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湄江教育发展的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问题,提出了全镇教育工作方针:以“打造湘中教育高地,探索农村教育新路”为目标,坚持“教育发展优先规划、教育投入优先安排、教育用人优先补充、教师待遇优先落实”的原则,按照“统筹资源强基础,完善机制促和谐,建设队伍提质量,发挥优势创特色”的办法,实施 “12345”发展战略,即:(1)形成一个共识:湄江要发展,教育要先行。(2)实现两个突破:教育教学质量进入全市前三名;学校综合评估进入学校前三强。(3)落实三大工程:业务达标工程,使全镇教师教学基本功和素养全部达标;教学科研工程,让全镇中青年教师人人参与教学科研;

名师培养工程:培养一批在全市范围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优秀教师和学科带头人。(4)做到四个关注:关注留守儿童;关注困难学生;关注科学教育;关注学科整合。(5)加强五项工作:加强育人环境建设;加强执行力建设;加强队伍建设;加强课程改革;加强德育工作。这一方针为教育工作明确了方向,统一了思想,并指出了实现目标的方法途径,对全镇教育的又好又快发展产生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二、重投入,优化发展环境

足够的经费投入是教育发展的前提,良好的发展环境是教育发展的基础。两年来,我为筹措教育经费和优化教育环境殚精竭虑,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以确保湄江教育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一是大事大办,全力加大投入。办好教育是事关湄江科学发展全局的大事。我反复向全镇干部群众特别是党政一班人灌输“为孩子投入再多也值,为教育买单再大也签”的意识,使全镇上下对支教助学工作热情持续高涨。近两年来,我们举全镇之力,动员社会贤达、干部职工积极参加捐资兴教助学活动,累计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270多万元,其中2011年1月举行的湄江镇兴教助学大型文艺晚会当场募集200余万元。两年间,全镇教育基础设施和教学设备投资超过500万元,资助贫困学生超过30万元。二是实事实办,切实改善环境。教育涉及千家万户,办好湄江教育是造福全镇人民的大好事、大实事。在我的首倡下,镇政府年年将给教育、教师办实事列入向社会公开承诺的十件实事之中,并年年总结表彰,确保把实事办实。近两年来镇政府先后向社会公开承诺了关于教育的四件实事,现已全部落实:

1、搞好合格学校建设。中心小学综合楼、运动场和长春联校教师住宿楼、运动场等工程均全部竣工投入使用,总投资达450多万元,两所学校均顺利通过省级合格学校验收,全镇现已拥有4所省级合格学校,居全市农村乡镇前列,被评为全市合格学校建设先进单位。

2、加强薄弱学校建设。投资80万元完成了和平小学校舍改造工程,投资20万元完成了檀木联校围墙、校门、运动场建设,其它薄弱学校基础设施也有不同程度改善,全镇教育资源更加均衡,教师工作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3、提高教师待遇地位。年年教师节举行隆重的优秀教师表彰大会,广泛宣传优秀教师的事迹,并每年拿出4万元重奖20名优秀教师,另每年教师节拿出2万元慰问和补助教师,每年向边远地区教师发放补助近20万元,每年为贫困或重病教师募捐3万元以上。这些措施在全社会营造了良好的尊师重教氛围,优化了教育发展的环境,激发了全镇教师的工作热情。

4、清理学校周边环境。每学期组织一次以上学校周边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坚决打击干扰正常教学秩序的行为,还安排专人负责彻底解决了比较突出的校地矛盾,为教育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三是特事特办,开辟绿色通

道。在我提议之下,镇政府明文规定全镇有关部门都要为教育开辟绿色通道,做到“发展优先规划,投入优先安排,待遇优先落实,手续优先办理,矛盾优先处理”。如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各种手续办理,全部实行一站式办理,一次性完成,大大缩减了程序和时间。

三、建机制,提升办学水平

建立教育工作长效机制是提升办学水平的根本保证。两年来我重点抓了三项教育工作机制。一是强化教育管理机构。镇党委、政府成立了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我任组长,镇长刘坚同志和分管教育的人大副主席吴红棉同志任副组长,公安派出所、综治办、司法所、财政所、有线电视站、农技站、团委、妇联、关工委、中心学校主要负责人及部分驻村干部、中小学负责人为成员,由吴红棉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二是规范教育工作机制。建立了乡镇主要领导联系学校制度,镇党委书记吕晓峰同志联系湄江中心学校本部,镇长刘坚同志联系大江口中学,镇人大主席张惠平同志联系中心小学,镇政协联工委主席曾尔辉联系长春联校,其它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分别联系各联校或教学点,主要领导同志经常深入联系学校调研考察和现场办公,最少做到每个季度深入学校一次。建立健全了教育管理制度,明确划分了乡镇、村在教育管理中的职责、权限和行政程序;将教育工作列入了乡镇干部岗位职责,并与考核挂钩。建立了专题议教制度,每年至少召开两次教育工作专题党政联席会议,及时解

决学校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三是确立教师素养提升机制。规定全体教师每三年进行岗位技能轮训,确保每年教师岗位技能培训经费不少于20万元。对骨干教师进行重点培养,规定每年派出不少于20人次参加各级各类专业交流活动。规定新提拔的教育管理人员必须在市级以上教学比武中获二等奖以上奖励一项,教学效果必须在全镇名列前茅,确保优秀教师有舞台、有机会、有奔头。

两年来,我不仅努力抓好教育工作,自身也时刻注意做尊师重教的表率。我坚持每月深入基层学校调研或现场办公一次,经常保持与基层学校和教师的沟通交流,以了解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我个人积极动员社会贤达捐资助学,先后10多次远赴贵州、长沙等地,单独或与镇党政班子主要成员与湄江籍社会贤达当面交流沟通,争取捐款达150多万元;我带头参加捐资助学,先后捐款7000元;我积极参加“一对一”扶助贫困学子活动,在全镇首先与贫困学子结成帮扶对子,负担一名优秀贫困学生小学到大学的全部学费;我年年教师节亲临学校慰问教师,年年春节期间给优秀教师和贫困教师拜年。

两年来,我镇教育事业取得不俗的成绩。学校布局更加合理,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教育资源日趋均衡,各项主要指标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教育教学质量稳居涟源市前列并逐年上升,各类教育发展更加协调,在课改教研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特色。由于成绩突出,湄江镇获“涟源市捐资助教先进

乡镇”称号,我本人也荣获“涟源市教育功臣”称号。

当然,我在教育方面的工作仍有许多不足,如:全镇教育改革的力度仍有待加强,对如何打造湄江教育的特色思路仍不够清晰等。我将以此次督导评估为契机,带领全镇上下一齐努力,不断深化教育改革,精心打造湄江特色,为湄江教育事业的腾飞带好头、服好务、尽好责!

第五篇: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职责述职报告

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职责述职报告

(2010年4月)

东源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张新发

按照县政府工作分工,我于2009年12月起分管教育工作。一年多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认真按照县委、县政府制定的《关于加快东源县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决定》《东源县教育发展“十一五”规划》《关于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意见》《东源县关于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县的决定》确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科教兴县”的发展战略,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为宗旨,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推动教育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促进了我县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现将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职责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高度重视,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东源经济社会发展要在山区县中实现率先崛起,就必须在教育事业的发展上实现大发展、快发展。本人分管教育工作以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把基础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基础工程来抓。一年来,我经常深入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调

查研究,了解教育情况,对学校的用地、规划建设、危房改造、经费投入、师资队伍建设、创建教育强镇等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属本人职权范围内的尽快帮助解决,属重大问题的及时提交县政府常务会议或县党政班子联席会议讨论,争取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作为县政府分管教育工作副职领导,我在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公平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全县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素质进一步提升,管理机制进一步优化,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二、突出重点抓落实,促进基础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落实政府办学主体责任,保障教育稳步发展。一年来,我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投入政策,不断探索完善“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充分发挥财政主渠道作用,并积极寻求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使教育事业的发展得到了有力保障,办学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学校的整体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一是“两免一补”义务教育经费落实到位。二是教育经费投入实现“三个增长”。2009年、2010年在校学生人均教育经费分别为2371元、2820元,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分别为424元、427元。三是加强监管力度,坚持实行中小学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坚决杜绝发生贪污、截留、克扣、挪用、挤占、抵顶各种教育资 2

金现象,保证了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夯实了教育发展的基础。

(二)启动教育创强工程,提升办学实力。2010年,我县作出力争在2014年进入广东省教育强县行列的决定,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决定,我组织教育及相关职能部门,制定教育创强方案,全面实施创建教育强县工程。仙塘镇率先行动,通过加大投入、布局调整、整合资源、优化队伍,提升了辖区内学校办学实力和水平,高分通过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评估验收,成为我市第一个“广东省教育强镇”,为全县其他乡镇教育创强提供了成功范例,目前,其他乡镇已纷纷启动教育强镇创建工程,全县形成了浓郁的教育创强氛围。

(三)落实各项保障,提前一年实现“普高”目标。2010年,是我县的“普高”年,我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决定,精心部署全县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一是加快推进东江中学二期工程建设,确保工期在2010年8月份竣工,新增学位3800个。同时,县财政投入专项资金,继续完善东源中学、扩建高级中学和灵通职校,增加优质学位,有效解决了提前一年“普高”新增学位问题。二是增加教师编制。2010年,我县再次增加80名教师编制解决高中教师不足问题。三是加大高中资源整合力度。撤销灯塔中学、船塘中学高中部,基本实现了高中进城目标,县城普通高中办学规模达1万余人。四是加强招生工作的组织和领导,落实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 的招生责任,签订 “普高”责任书,多次主持召开全县“普高”工作会议,2010年我县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6.33%,提前一年实现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目标。

(四)改善办学条件,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县以建设规范化学校为抓手,把义务教育规范化建设与校安工程建设、教育资源整合和教育强镇创建紧密结合起来,按照“初小就近入学、高小相对集中,初中进镇、高中进城”的思路规划并积极实施和推进布局调整工作,提前安排生活设施和校安工程建设项目,解决好学生上学、住宿、交通问题,2010年撤并义务教育学校26所,在县城新建县特殊学校,并将原特殊学校搬迁至县城,高中基本实现了高中进城目标,全县教育资源不断优化,教育综合实力逐年提升,为规范化学校建设和教育强县(镇)创建奠定良好基础。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乡镇党政、教育部门和学校意见的基础上,科学编制全县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规划,积极推进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按照整体规划、分部实施、先易后难、整体推进的原则,2010年选择整体水平高、综合实力强的学校,完善办学条件,开展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创建,2010年,完成了4所中小学校规范化建设任务,使全县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总数达到16所。

(五)推进学前教育试点县工作,实现学前教育健康发展。我县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

园体制,全面加快学前教育发展,我亲自担任学前教育发展模式试点县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加快实施和推进学前三年教育试点县工作,通过新建和改造一批幼儿园,逐步建立了以县城为依托,以乡镇中心园为骨干,以乡村幼儿园为补充的幼儿教育服务网络。2010年我县学前教育在园人数10337人,学前3年教育毛入园率达65%。

(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师资队伍素质。按照“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有关要求,积极采取措施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和教德师风建设,建立完善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校长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严把教师入口质量关,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启动了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工程,大规模组织全县中小学教师分批次、分学科、分阶段开展全员培训,参加培训的教师达5390人次。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七)规范教育管理,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一年来,我高度重视抓好教育管理和教学质量,多次到学校、到教育局开展教育调研,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抓实教育综合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组织教育部门和学校狠抓高考和中考备考工作。通过全县教职工的共同努力,2010年我县中考、高考成绩稳步提升。高考入围人数1399人,入围率69.71%,本科上线再创新高,达418人。语文、文科数学高考单科最高分荣居全市第一名。

三、存在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一年来,作为分管教育的副县长,我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履行了工作职责,推动和促进了我县教育事业得到持续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我县经济基础薄弱,教育发展起步较迟,教育发展受经济的约束仍然较大,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一是教育发展不够平衡,县城与农村、乡镇与乡镇间教育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二是办学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教育资源有待进一步优化整合;三是教育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规范化建设和教育强县(镇)创建有待进一步加快。今后,我将继续紧密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县为目标,扎扎实实抓好我县的基础教育工作,创新思路,真抓实干,迎难而上,努力推进我县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下载履行教育工作职责述职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履行教育工作职责述职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职责述职报告

    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职责述职报告 本人2007年以来任中共××县委书记,任现职以来,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采取各种有效措施,......

    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职责述职报告

    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职责述职报告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职责述职报告2010-06-28 21:03:55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职责述职报告履行基础教育......

    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职责述职报告[★]

    红石崖乡履行基础教育 工作职责述职报告 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全面落实了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大力实施“科教兴乡、教育强乡”战略,营造了“......

    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职责情况述职报告

    县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述职报告本人于4月担任中共县委书记。任现职以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大力实施“人文增动力”发展思路,把教育工作......

    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职责述职报告

    本人XX年以来任中共××县委书记,任现职以来,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推动××的教育工......

    副县长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职责述职报告范文合集

    副县长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职责述职报告范文按照县政府工作分工,我于xxxx年xx月起分管教育工作。一年多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认真按照县委、......

    副县长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职责述职报告

    副县长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职责述职报告按照县政府工作分工,我于xxxx年xx月起分管教育工作。一年多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认真按照县委、县政......

    2008年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职责述职报告

    2008年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职责述职报告 江门市江海区人民政府区长 梁许赞 (2009年4月28日) 本人自2008年4月担任江海区人民政府区长以来,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大力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