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副县长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职责的述职报告
县副县长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职责的述职报告
按照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的工作分工,我于2007年起分管教育工作。根据《广东省地级以上市、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试行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对照有关考核指标,现就本人2009—2010年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责任作如下述职,请考评组领导予以评议:
一、对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职责的认识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我作为XX县分管教育的领导,对本县基础教育工作负有直接领导责任,深感责任重大。两年来,我恪尽职守,勇于负责,积极主动协助县委书记、县长抓好教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始终把发展教育作为自己的首要职责和施政重点,坚决贯彻国家教育法律法规,确保教育优先发展。我自觉坚持把发展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把责任落实到单位,落实到领导,落实到个人,严格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确保工作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我经常深入学校调查研究,千方百计为师生办实事、做好事,同时积极主动向书记、县长请示汇报,使县委、县政府对教育改革和发展及时作出正确决策和部署。我组织编制并实施《XX县“十一五”、“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先后20多次主持召开专门会议和现场办公会,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我县已全面完成了中小学危房改造任务,扩大了高中和中职校办学规模,新建了广宁卫生学校,于2010年顺利完成了4个镇的教育强镇创建任务,大力实施布局调整和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有力地促进全县基础教育发展。
二、2009—2010年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职责的主要措施、成效和不足 两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本人能不折不扣地执行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积极推进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优化学前教育。——着力推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
一是进一步巩固提高“普九”成果。为营造“齐心办教育、聚力促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巩固提高“普九”成果,我县广集社会各界力量开展了助学帮困活动,全县有3043名学生受到资助,受助金额420万元;全面落实了“两免一补”政策,保证了全县无一名适龄儿童因贫困而失学。到目前为止,全县实施免费义务教育,使全县广大学子受益。一直以来,我县坚持抓好义务教育阶段的“控辍”工作,“普九”各率均达到省市下达的标准。2009和2010两年,全县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分别为78.47%和86.4%,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分别为99.99%和100%,“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分别为99.28%和99.17%,初中三年巩固率分别为95.35%和96.12%。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全部就近入学,没有出现流失辍学现象。严格执行“50”班额制度,保证教学质量。
二是大力实施高中阶段“扩容促优”工程。2009年,县政府投入资金3000万元,完成了新建广宁卫生中等职业学校、扩建县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宿楼、广宁中学和广宁第一中学教学楼、宿舍楼任务。通过实施扩容工程,不断完善设备设施,全县高中阶段教育新增学位3000个,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认真落实农村家庭和城镇低保家庭子女就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享受新助学金标准的政策。县中等职业学校按规定从学费总收入中提取5%的经费,用于助学、奖学和学费减免。同时加强与企业合作,采取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办学模式,帮助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并推荐就业。与有关部门联合,积极发动社会团体、热心人士开展扶贫助学活动,特别是鼎力支持贫困学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2009--2010年全县受资助的高三贫困学生共有250人,其中考上3a线以上的人数为180人,上本科分数线150人,分别占受助贫困生的81.7%、60%,高三贫困学生中有80%的学子圆了大学梦。——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我要求教育部门要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中心,理论提升与实践能力增强并行的方针,建立适应新形势下的师资队伍管理制度和优秀人才成长的有效机制,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结构优化、业务精湛、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一是积极引进人才优化了教师队伍。2009、2010两年,我们组织人员到华南师大、肇庆学院等高校招聘教师,共聘任学历达标的新教师282名,充实到各中小学校任教,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为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二是切实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两年来,加大校长、教师培训力度。2009年,开展了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大力弘扬“不畏艰难扎根山区,无怨无悔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善于学习业务精湛”四种精神;制定各类培训规划,完成了省、市下达的培训任务,培训资金足额到位。两年来,组织了骨干教师培训、英特尔教师培训、新任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创强业务培训、首届教师才艺大赛、创强手拉手支教活动、青年教师阅读教学比赛等等一系列培训,为广大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培训达13000多人次;与华南师范大学合作开展教师培训和教育科研。两年来,华师大已多次派出专家到我县开展讲座和培训教师,每年有50名学生到我县顶岗实习,置换了25名教师离岗培训;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学习培训,校长和教师们对现代教育理念有了新的认识,整体素质得到了有效提高,有力提升了全县师资水平。三是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实行城乡交流。从2007年起实施了“手拉手”支教工程,城区教师下乡支教,农村学校教师到城区学校跟班学习交流。两年来,共安排了67名县城中小学教师到乡镇学校支教,50名乡镇教师在县城中小学跟班学习,有效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教育经费逐年增加
教育要发展,投入是关键。两年来,本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投入政策,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协助主要领导不断探索完善“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充分发挥财政主渠道作用,千方百计加大投入力度,坚持实行中小学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坚决杜绝发生贪污、截留、克扣、挪用、挤占、抵顶各种教育资金现象,保证了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夯实了教育发展的基础。抓经费投入,确保“二提高三增长”。一是确保财政教育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例实现逐年提高。2009、2010年分别为22027万元、28248万元,占生产总值比例分别为3.67%和3.99%。二是确保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实现逐年提高。2009、2010年,预算内教育经费分别为22027万元、28248万元,占财政总支出比例分别为27.15%和28.07%。三是确保预算内教育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2009、2010年,预算内教育拨款分别为21667万元、27749万元,2009、2010年增长比例分别为25.58%、28.07%,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23.64%、24.37%的增长比例。四是确保中小学生均教育公用经费实现逐年增长。2009、2010年分别为2494元、3431元。五是确保教师福利待遇逐年增长:保证教师工资按月足额发放,积极落实教师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福利待遇,对全县取得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实行全聘;实行了教师绩效工资制度,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收入。2009、2010年中小学教师月均工资分别为2351元和2822元,实现了逐年增长和“两相当”。——稳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
一是认真落实“以县为主”的经费管理体制。严格执行上级关于免费义务教育的有关规定,做到免费义务教育补助资金专户管理,及时、足额、直接拨付到学校,确保义务教育学校的正常运转。坚持“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学校收费做到两个100%(即100%上缴,在规定的工作日内100%返拨);认真按照有关规定确保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投入教育发展。二是认真落实“以县为主”的人事管理体制。能按照省的定编文件配齐教师,不存在“有编不进”、“聘用代课”等现象。2001年起,我县已没有代课教师。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做好中小学校长的选拔和任免;教师职称由教育局具体组织实施评审工作;在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数额内,教育局依法履行中小学教师的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职务评聘、培养培训、调配交流、档案管理和考核奖惩等管理职能。——不断优化学校办学条件
(一)抓好校安工程,确保师生安全。我县积极抓好危房的改造工作,做到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全面排查,科学规划,严抓质量。一是投入资金2784.43万元对农村中小学9万平方米的c、d级危房进行了全面的改造;二是完成年内校安工程任务。到目前止,已开工加固改造的校舍有50幢,面积57270平方米,已开工新建的校舍29幢,面积34797平方米,已完成新建的校舍22幢,面积25554平方米。全县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了大幅的改善,大班额现象得到有效整改和逐年消除。全县学校没有出现校舍安全事故。
(二)开展创建教育示范镇村和创建省教育强县活动,优化教育资源。本人积极配合袁海平县长,做好助手,坚持把创建教育示范镇村和创建教育强县作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和改善民生的大事要事来抓。2009、2010年共创建教育示范村82个,示范镇2个。2010年5月,我县全面启动了创建教育强县工作,我们对江屯、螺岗、石涧、宾亨四个镇进行了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共将6间完小改制为分教点,29间完小撤并。其中在螺岗、宾亨两镇分别建立九年一贯制的螺岗学校、宾亨学校,为欠发达山区基础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做出了新的探索,形成了新的模式。为解决创强资金不足的困境,本人要求各部门想法设法筹措资金,同时,积极鼓励社会各界慷慨解囊,和其他党政领导一起远赴香港、深圳、广州等地拜会香港同胞、外出乡贤,争取更大的外力支持。去年县财政共投入3000多万元为江屯、螺岗、石涧、宾亨镇学校完善了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充实了教学仪器设备,大幅度改善了办学条件。以上四个镇分别于2010年12月底和今年3月顺利通过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成为我县第一批教育强镇。目前,我县的创建教育强县工作正有条不紊进行中,我们力争今年7月底前五和、横山、木格三个镇的教育强镇通过评估验收工作,并力争明年排沙、北市、洲仔、联和四个镇通过教育强镇评估验收。确保在2012年全面完成全县11个镇的创强工作XX县城区学校规范化建设,提前一年实现教育强县目标。
——加强管理促进质量提高
我能根据县委、县政府提出“巩固基础,强化管理,提高质量”以及“重心下移,夯实基础,提高质量”的总体要求,结合广宁教育的具体实际,指导督促教育部门全面加强教育规范化管理,建立并实施教育行政干部挂钩联系学校制度,不断完善校长、教师岗位考核制度、教育质量评估制度等,有效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2010年中考我县获全市总分最高分800分共3人,获全市单科最高分800分共6人,获总分600分以上共594人,优秀生人数比上年增多;2009年高考全县上3a线以上人数1247人,比上年增加190人,增幅为18%;2010年高考我县在考生减少300多人的情况下,上3a以上人数为1157人,应届生比上年增加144人,增幅达19%,增幅排全市第一名;艺术类考生上3a线以上人数分别为203人、347人,连续两位居XX市前茅。
二、存在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作为分管教育的副县长,近两年来,我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履行了工作职责。但从我县教育的现状和形势发展的要求来看,仍有一些不足和难题需要下大力气破解。主要是:
1、创建教育强镇经费困难,各镇创强所需经费约在1000万元以上,资金缺口很大;
2、由于我县地处山区,居民点分散,办学点多而学校规模小,加上生源锐减,办学经费紧缺,如何做好布局调整,使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持续发展面临着的挑战;
3、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针对这些不足和难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重点抓好以下四项工作:
一是继续加快教育强县创建步伐,加大教育投入力度,解决我县农村学校学生教育公平问题,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确保城乡教育均衡和可持续发展。
二是强力推动、突破重点,千方百计发展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要按照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的年度工作目标,把提高中考报考率、高一新生扩招等具体工作做实、做细;要认真总结经验,创新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扩大办学规模,把育人功能和办学效益发挥出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发展学前教育的工作意见,把解决“入园难”特别是“入好园难”问题作为推进我县学前教育加快发展的重点任务。多渠道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切实扩大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办学规模,大力推进规范化幼儿园和等级幼儿园建设,使全体适龄儿童享受优质的学前教育。
三是规范管理、强化督导,进一步提高我县整体办学水平。要建立健全办学督导考评制度,要抓好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督导评估整改意见的落实,做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教,全面提高广宁整体办学水平。四是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整体素质。要把实施校本培训作为提高广宁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着力点和落脚点,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教育教学能力、现代教育技术、班主任专业能力为内容,通过专题学习、读书自学、案例反思、交流研讨、考察观摩、课题研究、网上学习、合作探究等形式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整体素质提高和学校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要积极选派骨干参加省市专项培训、远程教育培训等措施,切实做好教育骨干力量的培育工作。要进一步招收和吸纳本科以上师范毕业生,充实教师力量,为今后广宁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储备人才。
第二篇: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职责述职报告
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职责述职报告
(2010年4月)
东源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张新发
按照县政府工作分工,我于2009年12月起分管教育工作。一年多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认真按照县委、县政府制定的《关于加快东源县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决定》《东源县教育发展“十一五”规划》《关于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意见》《东源县关于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县的决定》确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科教兴县”的发展战略,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为宗旨,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推动教育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促进了我县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现将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职责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高度重视,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东源经济社会发展要在山区县中实现率先崛起,就必须在教育事业的发展上实现大发展、快发展。本人分管教育工作以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把基础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基础工程来抓。一年来,我经常深入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调
查研究,了解教育情况,对学校的用地、规划建设、危房改造、经费投入、师资队伍建设、创建教育强镇等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属本人职权范围内的尽快帮助解决,属重大问题的及时提交县政府常务会议或县党政班子联席会议讨论,争取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作为县政府分管教育工作副职领导,我在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公平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全县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素质进一步提升,管理机制进一步优化,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二、突出重点抓落实,促进基础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落实政府办学主体责任,保障教育稳步发展。一年来,我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投入政策,不断探索完善“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充分发挥财政主渠道作用,并积极寻求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使教育事业的发展得到了有力保障,办学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学校的整体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一是“两免一补”义务教育经费落实到位。二是教育经费投入实现“三个增长”。2009年、2010年在校学生人均教育经费分别为2371元、2820元,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分别为424元、427元。三是加强监管力度,坚持实行中小学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坚决杜绝发生贪污、截留、克扣、挪用、挤占、抵顶各种教育资 2
金现象,保证了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夯实了教育发展的基础。
(二)启动教育创强工程,提升办学实力。2010年,我县作出力争在2014年进入广东省教育强县行列的决定,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决定,我组织教育及相关职能部门,制定教育创强方案,全面实施创建教育强县工程。仙塘镇率先行动,通过加大投入、布局调整、整合资源、优化队伍,提升了辖区内学校办学实力和水平,高分通过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评估验收,成为我市第一个“广东省教育强镇”,为全县其他乡镇教育创强提供了成功范例,目前,其他乡镇已纷纷启动教育强镇创建工程,全县形成了浓郁的教育创强氛围。
(三)落实各项保障,提前一年实现“普高”目标。2010年,是我县的“普高”年,我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决定,精心部署全县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一是加快推进东江中学二期工程建设,确保工期在2010年8月份竣工,新增学位3800个。同时,县财政投入专项资金,继续完善东源中学、扩建高级中学和灵通职校,增加优质学位,有效解决了提前一年“普高”新增学位问题。二是增加教师编制。2010年,我县再次增加80名教师编制解决高中教师不足问题。三是加大高中资源整合力度。撤销灯塔中学、船塘中学高中部,基本实现了高中进城目标,县城普通高中办学规模达1万余人。四是加强招生工作的组织和领导,落实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 的招生责任,签订 “普高”责任书,多次主持召开全县“普高”工作会议,2010年我县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6.33%,提前一年实现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目标。
(四)改善办学条件,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县以建设规范化学校为抓手,把义务教育规范化建设与校安工程建设、教育资源整合和教育强镇创建紧密结合起来,按照“初小就近入学、高小相对集中,初中进镇、高中进城”的思路规划并积极实施和推进布局调整工作,提前安排生活设施和校安工程建设项目,解决好学生上学、住宿、交通问题,2010年撤并义务教育学校26所,在县城新建县特殊学校,并将原特殊学校搬迁至县城,高中基本实现了高中进城目标,全县教育资源不断优化,教育综合实力逐年提升,为规范化学校建设和教育强县(镇)创建奠定良好基础。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乡镇党政、教育部门和学校意见的基础上,科学编制全县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规划,积极推进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按照整体规划、分部实施、先易后难、整体推进的原则,2010年选择整体水平高、综合实力强的学校,完善办学条件,开展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创建,2010年,完成了4所中小学校规范化建设任务,使全县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总数达到16所。
(五)推进学前教育试点县工作,实现学前教育健康发展。我县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
园体制,全面加快学前教育发展,我亲自担任学前教育发展模式试点县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加快实施和推进学前三年教育试点县工作,通过新建和改造一批幼儿园,逐步建立了以县城为依托,以乡镇中心园为骨干,以乡村幼儿园为补充的幼儿教育服务网络。2010年我县学前教育在园人数10337人,学前3年教育毛入园率达65%。
(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师资队伍素质。按照“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有关要求,积极采取措施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和教德师风建设,建立完善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校长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严把教师入口质量关,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启动了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工程,大规模组织全县中小学教师分批次、分学科、分阶段开展全员培训,参加培训的教师达5390人次。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七)规范教育管理,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一年来,我高度重视抓好教育管理和教学质量,多次到学校、到教育局开展教育调研,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抓实教育综合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组织教育部门和学校狠抓高考和中考备考工作。通过全县教职工的共同努力,2010年我县中考、高考成绩稳步提升。高考入围人数1399人,入围率69.71%,本科上线再创新高,达418人。语文、文科数学高考单科最高分荣居全市第一名。
三、存在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一年来,作为分管教育的副县长,我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履行了工作职责,推动和促进了我县教育事业得到持续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我县经济基础薄弱,教育发展起步较迟,教育发展受经济的约束仍然较大,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一是教育发展不够平衡,县城与农村、乡镇与乡镇间教育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二是办学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教育资源有待进一步优化整合;三是教育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规范化建设和教育强县(镇)创建有待进一步加快。今后,我将继续紧密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县为目标,扎扎实实抓好我县的基础教育工作,创新思路,真抓实干,迎难而上,努力推进我县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第三篇: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职责述职报告
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职责述职报告
本人2007年以来任中共××县委书记,任现职以来,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推动××的教育工作上水平。现将本人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职责情况报告如下:
一、提高对教育重要地位的认识,落实“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们深刻认识发展教育事业的重大意义,把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当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认真贯彻落实省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化教育改革,注重素质教育。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促进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的重大决策;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五届三次全会提出的“大力发展教育文化事业,后发河源必须先发教育。抓教育,就是抓可持续发展、抓发展后劲、抓综合竞争力”的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2007年8月1-2日组织党政考察团到梅州参观学习教育发展经验时提出的“学梅州,找差距,兴教育”的要求,切实增强做好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制订了一系列发展教育的方案和措施,进一步明确了教育发展的目标与任务,建立严格的考核与监督机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发展观,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战略位置,全面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大力倡导尊师重教,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大力提高全民素质,努力做到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为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全面落实和完善基础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切实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经费的投入。我县目前财力仍然比较薄弱,但坚决贯彻落实“以县为主”教育的管理体制,保障对教育的投入,实现了教育经费的“两个提高”和“三个增长”,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例和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均实现逐年提高;教育财政拨款增长率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率,在校学生人均教育经费、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均实现逐年增加。严格实行公办中职学校生均综合定额为主的预算管理体制。本级财政承担的免费义务教育资金、公用经费资金、校舍维修改造资金全部落实到位。区域内没有发生贪污、截留、克扣、挪用、挤占、抵顶各种教育资金现象。建立了财政统一标准,统一方式,统一时间发放教职工工资的机制,保证了教师工资及时足额发放。教师福利待遇得到进一步提高,教师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实行。农村教师的待遇得到完全有效的保障,教师队伍稳定,农村义务教育的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有效地促进了我县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
二、制定并有效实施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努力实现“三个加快”
(一)加快高中教育发展。结合“学梅州,找差距,兴教育”的要求,我县重新审视××教育的发展,查找思想认识、优质学位、教育投入、师资力量与优质生源等五方面的差距,继而集全县之智、举全县之力破解高中教育发展的“瓶颈”,决定在3年内新增8000个普通高中优质学位,提前两年实现省、市提出的“五年普及高中教育”目标。
全面加强普高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我县制订了《××县高中教育发展规划(2007-2011年)》,对高中教育发展作出了总体规划。确定了到2011年全县高中阶段(含中等职业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5,基本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定期召开成员单位会议,明确县发改局、县教育局、县财政局、县人事局、县规划局、县建设局、县国土资源局等职能部门在加快普及高中教育中的职责,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积极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创造有利条件,在政策范围内优先划拨教育用地,优先办理立项报建手续,减免有关规费,增加教师编制,落实发展经费,形成普及高中教育的合力,在政策上、资金上、教师编制上为普及高中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目标的实现。我县采取“五大措施”力促高中教育发展。第一,借鉴梅州经验重教兴学。号召全县各级党政学习梅州重教兴学经验,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营造尊师重教兴学的良好社会氛围。第二,“扩容促优”,增加优质学位。投资2亿元兴建东江中学,在2009年9月份开始招生;加大投入完善××中学的硬件建设,2007年12月中旬,××中学顺利通过“省一级学校”评估,用三年时间把××中学创建成为国家示范性普通高中,增加优质学位;投入4500多万元新建××高级中学,增加高中学位1000个,成为东江中学开办前扩大全县高中办学规模的新增长点。第三,整合优化普通12全文查看
第四篇: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职责述职报告
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职责述职报告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职责述职报告2010-06-28 21:03:55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职责述职报告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职责述职报告(2)
本人2007年以来任中共××县委书记,任现职以来,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推动××的教育工作上水平。现将本人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职责情况报告如下:
一、提高对教育重要地位的认识,落实“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们深刻认识发展教育事业的重大意义,把加快教
育事业发展当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认真贯彻落实省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化教育改革,注重素质教育。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促进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的重大决策;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五届三次全会提出的“大力发展教育文化事业,后发河源必须先发教育。抓教育,就是抓可持续发展、抓发展后劲、抓综合竞争力”的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2007年8月1-2日组织党政考察团到梅州参观学习教育发展经验时提出的“学梅州,找差距,兴教育”的要求,切实增强做好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制订了一系列发展教育的方案和措施,进一步明确了教育发展的目标与任务,建立严格的考核与监督机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发展观,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战略位置,全面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大力倡导尊师重教,大力发展
教育事业,大力提高全民素质,努力做到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为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全面落实和完善基础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切实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经费的投入。我县目前财力仍然比较薄弱,但坚决贯彻落实“以县为主”教育的管理体制,保障对教育的投入,实现了教育经费的“两个提高”和“三个增长”,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例和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均实现逐年提高;教育财政拨款增长率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率,在校学生人均教育经费、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均实现逐年增加。严格实行公办中职学校生均综合定额为主的预算管理体制。本级财政承担的免费义务教育资金、公用经费资金、校舍维修改造资金全部
落实到位。区域内没有发生贪污、截留、克扣、挪用、挤占、抵顶各种教育资金现象。建立了财政统一标准,统一方式,统一时间发放教职工工资的机制,保证了教师工资及时足额发放。教师福利待遇得到进一步提高,教师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实行。农村教师的待遇得到完全有效的保障,教师队伍稳本文来源:公务员在线http://定,农村义务教育的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有效地促进了我县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
二、制定并有效实施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努力实现“三个加快”
(一)加快高中教育发展。结合“学梅州,找差距,兴教育”的要求,我县重新审视××教育的发展,查找思想认识、优质学位、教育投入、师资力量与优质生源等五方面的差距,继而集全县之智、举全县之力破解高中教育发展的“瓶颈”,决定在3年内新增8000个普通高中优质学位,提前两年实现省、市提出的“五年普及高中教育”目标。
全面加强普高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我县制订了《××县高中教育发展规划(2007-2011年)》,对高中教育发展作出了总体规划。确定了到2011年全县高中阶段(含中等职业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5,基本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定期召开成员单位会议,明确县发改局、县教育局、县财政局、县人事局、县规划局、县建设局、县国土资源局等职能部门在加快普及高中教育中的职责,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积极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创造有利条件,在政策范围内优先划拨教育用地,优先办理立项报建手续,减免有关规费,增加教师编制,落实发展经费,形成普及高中教育的合力,在政策上、资金上、教师编制上为普及高中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目标的实现。我县采取“五大措施”力促高中教育发展。第一,借鉴梅州经验重教兴学。号召全县各级党政学习梅
州重教兴学经验,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营造尊师重教兴学的良好社会氛围。第二,“扩容促优”,增加优质学位。投资2亿元兴建东江中学,在2009年9月份开始招生;加大投入完善××中学的硬件建设,2007年12月中旬,××中学顺利通过“省一级学校”评估,用三年时间把××中学创建成为国家示范性普通高中,增加优质学位;投入4500多万元新建××高级中学,增加高中学位1000个,成为东江中学开办前扩大全县高中办学规模的新增长点。第三,整合优化普通
第五篇: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职责述职报告
红石崖乡履行基础教育
工作职责述职报告
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全面落实了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大力实施“科教兴乡、教育强乡”战略,营造了“党委重教、政府兴教、民间助教”的浓厚氛围。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致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现将近年来的履行教育工作职责情况汇报如下:
一、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地位,科教强乡战略深入推进红石崖乡党委、政府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教育优先发展为原则,建机制,作规划,深入推进了科教强乡战略。一是建立健全教育工作领导机制,为教育优先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乡政府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分管领导及相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乡涉及教育改革与发展等重大问题的研究,及时出台相关政策,全面协调处理有关事项,为全乡教育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建立健全教育工作机制,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乡党委、政府按照“主要领导全面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教育单位全力抓、有关部门配合抓”的工作思路,健全制度,明确职责,使教育工作有章可循,教育优先地位进一步落实。首先,制定出台了《红石崖乡党政领导蹲点联校制 1
度》。乡党委、政府领导与学校相关负责人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分解细化任务,并坚持每月深入学校了解情况,研究解决教育工作问题,全面实行包校挂钩机制,切实帮助学校解决问题。其次,制定出台了《红石崖乡教育工作研究制度》。每年年初及9月上旬,乡党委、政府定期召开由有关部门人员、乡、村干部、家长代表组成的全乡教育工作大会,共商教育大计。同时,将教育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经常研究,认真处理。近年来,红石崖乡充分履行政府职责,协调各方,有效解决了学校教学楼改造、地质灾害避险、生活用房重建、学生食堂改造等教育工作具体问题7件。三是制定了《红石崖乡2010—2013年教育发展规划》,为教育优先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将实施义务教育、发展学前教育、扫除文盲、加强学校建设等工作列入教育的重点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目标,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二、整治净化教育环境,教育氛围更加宽松和谐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阵地,学校周边环境的好坏影响着教育健康快速发展。因此,乡党委、政府“手、脚”并用,宣传、整治两手抓,两不务,不余遗力地加强教育环境的整治与净化。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净化教育教学氛围。首先,利用乡级广播、乡村会议、板报等,大力宣传教育新政策。同时,每年,乡党委、政府都挤出部分资金,宣传奖励尊师重教先进村、部门,宣传奖励师德标兵、宣传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进一步提高群众对教育重
要性的认识,调动社会各界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参与教育,营造和谐教育社会大环境。最后,以创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为目标,以“警校共育“、“平安校园创建活动”为载体,由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每月深入学校,组织召开学校安全工作会议,加强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二是加强执法检查,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每学期,由分管领导组织配合县工商、文化、卫生、公安等部门,坚决打击取缔违规经营的小卖部,清理整顿音像市场等。近年来,开展了针对“三无食品”、小卖部规范经营等专项整治20多次。同时,组织派出所加强对校园周边的巡逻;在学校门口设置了道路交通安全警示牌,保证学生出安全,校园周边环境得到了强有力的整治。
三、配置优化教育资源,教育教学条件不断改善
一是整合优化教育资源。一直以来,乡党委、政府按照“发展需要、群众自愿、学校申请、政府研究”的程序,坚持农村小学规模办学,学生就近上学的原则,采取“转、撤、并、合”的方式,科学开展学校布局调整,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学校布局更趋合理,教育资源有效利用,规模办学效益明显。二是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乡政府在安排财政支出时,优先考虑教育发展需要,教育经费逐年递增,实行了“三个确保”目标,即确保及时足额发放教职工工资、确保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拨付、确保农村中小学新建及危房改造经费落实。讲政策,讲原则,“两免一
补”资金全部兑付到位,没有出现违法违纪行为。三是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实行教育信息化建设,按标准基本配齐专用教室、教学仪器设备。
四、实施素质教育,巩固普九成果,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一是强化“两基”工作。红石崖乡历来重视“普九”工作。2010年,出台了《红石崖乡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工作意见》,年年坚持与村(居)委会、学校签订《控辍保学责任书》和《扫盲责任书》,并将此项工作纳村委会、学校目标考核,逗硬奖惩。强化义务教育的依法控辍工作。组织司法所、劳动保障办等部门组成义务教育执法小组,对不送子女入学的家长按照
《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给予了法律和经济方面的和处罚。
二是实施素质教育。认真贯彻《延安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意见》,组织督促学校开齐课程,开足课时,规范作息时间和活动时间,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大力加强学生实验操作、艺术、科技、体育等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组织学校建立健全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综合评价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五、实施“惠民帮扶工程”,保证人人学有所上
一是切实贯彻“两免一补”政策,解决了上学难的问题。乡政府组织村民委员会、有关部门严格执行上级政策,按照程序,规范操作。2008年,兑现 “两免一补”资金*****万元;2009
年,兑现 “两免一补”资金*****万元;2010年上半年,兑现 “两免一补”资金*****万元,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有力地解决了上学难的问题。二是实行联系帮扶制度,确保弱势群体有学上。制定了《红石崖乡关于开展关爱留守学生(儿童)活动的通知》,乡党委、政府领导带头结对帮护2名以上留守儿童,开展送钱、送物、送书本等活动,关心、关注他们的成长。当前,全乡共结对帮护留守儿童年*****名。同时,组织干部、职工等为贫困学生、残疾儿童捐款捐物,努力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增强他们完成学业的信心。
六、强化队伍建设,促进教育事业持续发展
一是推行“四制改革”,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的本领。严格按照省颁标准配备教职工,认真执行教师准入制度和资格证制度,加快教师流动制度、评价机制等改革,强化学习教育,培训提高。目前,教师的数量、学历、学科结构比较合理,基本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二是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育形象。坚持组织学校师德业务一齐抓,期期开展师德整顿,全面贯彻落实 “五项制度”和“五个不准”,提高法纪意识,做到警钟长鸣。三是真情关心教师,提升教师待遇。在确保教师工资按月足额发放的同时,每逢节日、重大活动,乡党政领导都要到学校慰问教师,参加活动,听取、了解教师的意见和要求,并选出德才兼并,能为教师说话、办事的优秀代表教师,努力提高教师的政治待遇,认真解决好、落实好、维护好教师的根本利益。
总之,我乡在履行教育工作职责上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等方面还存在的问题,受所处位置的影响,专业教师(体、音、美)紧缺,还需进一步研究解决。今后,我们将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转变观念,营造和谐教育氛围,改善办学条件,强化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质量,为红石崖乡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职责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