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古代考绩制度发展及其对当前年度考核工作的启示》讲稿
我国古代考绩制度的发展 及其对当前年度考核工作的启示
大至一个国家,小到某个部门、组织,要详细地掌握其人力资源状况,就必须对其每个成员的素质和绩效进行科学、全面的考核。通过考核,可以使上级和被考核者自己了解其一定时期内的工作绩效,找出工作成绩与计划目标之间的差距,获得对素质和绩效的反馈,激励被考核者克服困难,奋发学习,做出成绩,进一步发掘自身的素质和潜力。考核结果是公务员晋升、降职、辞退和奖惩最有说服力的依据。考核还有助于领导和人事部门掌握被考核者的优缺点,改进人事工作,以最合适的人从事最合适的工作,发挥最大的效用。考核不仅是现代公务员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国古代也是奖勤罚懒、选贤用能、改善吏治的重要制度措施,而通过研究我国古代考绩制度,对我们当前的年度考核工作也会带来许多启示。
一、古代考绩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考绩制度是我国古代官吏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考绩,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秩序,对官吏的功过与政绩进行考察或考核,从而分别等第,以定黜(chù)陟(zhì)。在不 同的历史时期,古人对考绩的称谓不尽相同,如考课、考核、考校、考功,虽称谓不同,但就其基本内容而言,都不外乎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考绩标准、考绩程序、奖惩办法。我国古代考绩制度作为一种经常性的制度,是在封建社会确立以后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纵观其形成演变历史,大体上可划分为几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连贯的阶段。
(一)尧、舜时期-考绩制度的源头
我国对官吏进行考核的实践由来已久。据史书记载,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尧、舜做部落联盟首领时就已经有了考绩的做法,《书•舜典》记载:“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孔颖达(孔颖达(574年-648年10月10日),字冲远(一作沖远、仲达、沖澹),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市)人。孔安之子,孔子三十二代孙。唐朝经学家。)注曰:“言帝命群官之后,经三载,乃考其功绩;经三考则九栽;黜陟幽明,明者升之,暗者退之。”就是说每三年考核一次部落首领的能力与业绩,每考核三次作为一个周期,根据这三次的考核结果对被考核者进行升降性的调整。
(二)夏、商、周“三代”-考绩制度的萌芽期 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到春秋时代为止,因受宗法政治的支配,国家实行亲贵合一的组织原则。夏、商、周“三代”,国家因任设职,量能授官,对官吏进行考核。据《尚书·立政》记载,夏有六年一巡守之说,主要用“三宅”之法考选官吏。商朝又在“三宅”的基础上提出“克用三宅三俊” 之法考察官吏,职官就任后多为三载一考。西周考课,在夏商“三宅”、“三俊”考核的基础上提出“三有宅心”、“三有俊心”作为考核官吏政绩的标准。
三宅:指上古时常伯、常任、准人三种官职。三俊:指具备刚、柔、正直三德的人。古人实际是把三种美德看做三种能力。
宅心:就是指居心。宅心仁厚
俊心:百度上也未找到确切的解释,个人理解,大概是指向具有“刚柔正”三德的贤人学习之心,也就是见贤思齐的意思。
“三宅”、“三俊”是对才能能力的考察,“宅心”、“俊心”是从德行方面考核(可见“德的专项考核”也不是新东西,自古有之)。以上这些奠定了中国古代人事考核的基础,但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考绩制度。
(三)春秋、战国时期-考绩制度的形成期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考绩制度也不断完善,强调以实际政绩对官吏进行考核,并以此作为赏罚的依据。人事考核理论在儒、法、道、墨等各家的大力倡导、研究和宣传鼓动下已初具雏形。如《左传》载有“书劳”的制度,国王根据“见功而兴赏,因能而授官”的原则任免和考核官吏。商鞅变法奉行“食有劳而禄有功”之策,秦孝公纳商鞅之策,以“军功”与“耕织”为课吏之法。除了这些 临时措施之外,战国时出现了主要以赋入多少作为考核标准的“上计”制度。这种制度要求地方长官于每年年终,将本辖区户口,垦田,赋税,库藏,以及发生盗抢案件和监狱在押犯人等情况的数字写在木简上,汇编成册,成为“上计”,上报朝廷,接受君主的检查考核,君主根据其政绩优劣,论功行赏。(可见,这个“上计”就是述职报告在古代的前身。)但此时上计的具体标准和考核方法还不完善,也尚未产生专职的考核机构,作为比较规范意义上的考绩制度还不健全。
(四)秦、汉-考绩制度的发展期
秦朝统一六国后,为全国官吏考核制度的制定和推广创造了有利条件,国家对各级官吏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考核。一是从自身思想进行考核,秦朝制定考核官吏的法律,具体规定官吏必须遵守的“五善”和不可触犯的“五失”,作为考核官吏的内容和标准。(“五善”即:“忠信敬上”,就是忠顺朝廷,尊敬、服从上司、主官;“清廉毋wú谤”,就是要廉洁奉公,不以权谋私,贪赃枉法,工作要任劳任怨;“举事审当”,即办事要谨慎、妥当;“喜为善行”,即思想境界要高,要自觉地多做利国利民的好事;“恭敬多让”,即凡事谦虚礼让,与同事们和睦相处,敬重别人。“五失”为:“夸以迣zhì”,即夸夸其谈.好唱高调而不务实;“贵以大”,就是喜欢自我吹嘘,为自己摆功而不实事求是,喜欢搞政绩工程;“擅裚jì割”,就是好自作主张,乱表态,随便许诺,越权行事;“犯上弗知害”,即目无王法,犯上作乱;“贱士而贵贝货”,即轻视士人,贪婪好利。)二是从治绩要求进行考核,主要采用上计制度,上计的具体办法是由县上计于郡,再由郡上计于朝廷,每年各县令按要求将辖区内户口增减,赋税多少,徭役征派,刑狱灾害和治安好坏等情况上报郡守,郡守上报丞相,最后由皇帝根据考核结果采取奖惩措施,初步形成从地方到中央 的层层考核体系。上计的具体内容则是治民、劝功、诀讼、检奸、劝民农桑、振救乏绝等,较之战国时期更为全面、丰富。秦代的人事考核制度仍以上计为主,有时也由朝廷直接派员考课。
汉承秦制,两汉时的官吏考核制度主要是课计制,即考课和上计相结合的制度。上计是由地方各州、郡长官向朝廷汇报自己的政绩,考课则是由上级有关机构根据上计的政绩对下级官吏进行考核,是考核系统中同时进行的方向相反的两个流程。两汉时期的考核在程序化、规范化等方面较秦朝都有所发展,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考核的内容和组织机构也更加严密,成为一项重要的官吏管理制度。此时人事考核理论得到较大发展,如思想家王充在其《论衡》中、王符在其《潜夫论》中,对官吏的重要性及考核的原则、方法、重点等提出了独到见解,对后世考核制度的建设,尤其对中国古代人事考核理论的完备具有重要影响。秦及西汉丞相考课制、秦汉郡国考课制、东汉三公考课制,构成了秦汉人事考核制度的主要框架,汉元帝时《考课课吏法》正式颁发,可视为中国古代官吏考绩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
(五)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考绩制度的迭变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人事考核制度,基本上承袭汉代,但是与两汉相较,又有其自身的特点。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和统治的需要,考核的对象逐步由地方官吏扩大到中央 官吏,出现了专门负责考核的机构,如吏部考功司,表现出考课权下移的趋势。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曹魏刘勋受明帝之命制定官吏考课法七十二条,但是由于受当时条件所限未能全部实施。晋朝考核郡县以下述五项内容为据:一曰正身,二曰勤民,三曰扶孤,四曰孜本,五曰修人。北魏孝文帝改革,整顿吏治是一项重要内容,孝文帝规定:官吏考核三年一次;六品以下由尚书负责考核,五品以上由皇帝和公卿考核;优劣分三等。总的来说,三国两晋南北朝实行中央、州、郡、县四级行政建制,上承秦汉,下启唐宋。大凡唐宋人事考核制度均可从三国两晋南北朝中找到它的渊源,所以,不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的人事考核制度,就难以透彻地理解唐宋人事考核制度。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人事考核制度因官制变化更替而表现出一种波浪式变化的特征,即人事考核制度运演不正常,时行时停、时紧时松,有时甚至长期废驰。直到北魏后期,新的人事考核制度才重新建构。
(六)隋、唐时期-考绩制度的完备期
隋朝考核官吏由吏部主持,九品以上的地方官,每年考核一次,并要在年终到中央“朝集”,即述职、汇报工作。隋朝虽统一了全国,但内外战争频繁,社会动荡,在考核制度上基本无所建树。
到了唐代,考核制度有了很大发展,更加严密和健全完备。唐朝十分重视对官吏的考核,建朝不久即着手制定考课 法。考课法规定,吏部设考功郎中和考功员外郎各一人,负责对京官四品以下官吏的考核。京官三品以上,都督、刺史、都尉、节度使,观察使的考绩,实行以奏“功过状”的办法,由皇帝亲自审查复核。考核内容和标准主要是“四善”和“二十七最”。四善是“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恪勤匪懈”,这是对所有官吏政治道德修养的共性要求。“二十七最”是根据官署职能不同对各部门官吏提出的差异化要求,在此不一一叙述。(由此可见,个性化考核和差异化考核也是古已有之的东西)(二十七最:一曰献可替否,拾遗补阙,为近侍之最;二曰铨衡人物,擢尽才良,为选司之最;三曰扬清激浊,褒贬必当,为考校之最;四曰礼制仪式,动合经典,为礼官之最;五曰音律克谐,不失节奏,为乐官之最;六曰断决不滞,与夺合理,为判事之最;七曰部统有方,警守无失,为宿卫之最;八曰兵士调集,戎装充备,为督领之最;九曰推鞫得情,处断平允,为法官之最;十曰雠校精审,明于刊定,为校正之最;十一曰承旨敷奏,吐纳明敏,为宣纳之最;十二曰训导有方,生徒充业,为学官之最;十三曰赏罚严明,攻战必胜,为将帅之最;十四曰礼义兴行,肃清所部,为政教之最;十五曰详录典正,词理兼举,为文史之最;十六曰访查精审,弹举必当,为纠正之最;十七曰明于勘覆,稽失无隐,为勾检之最;十八曰职事修理,供承强济,为监掌之最;十九曰功课皆充,丁匠无怨,为役使之最;二十曰耕耨以时,收获剩课,为屯官之最;二十一曰谨于盖藏,明于出纳,为仓库之最;二十二曰推步盈虚,究理精密,为历官之最;二十三曰占候医卜,效验居多,为方术之最;二十四曰讥察有方,行旅无壅,为关津之最;二十五曰市廛(chan)不扰,奸滥不行,为市司之最;二十六曰牧养肥硕,蕃息孳多,为牧官之最;二十七曰边境肃清,城隍修理,为镇防之最。)有品级的官员,考核结果分九等,没有品级的“流外官”分四等;根据考核划分的等次分别给予升降赏罚。
(七)宋、元时期-考绩制度的再发展期
宋元时期人事考核机构在建制和施行细则上更趋完备。宋朝在承继唐与后周旧制的基础上,结合本朝特有的官吏制度,形成了宋朝官员考核制度的特点:即差遣职任考核与官阶晋升考核相结合。根据各级、各类官员职责的不同,宋朝 制订了不同的考核指标:对六部郎官的考核,主要侧重其处理政务的多少以及错误率的高低;对路级监司、州县官的考核,除了其履行职责的情况外,也考核其品行,不仅每年对官员进行综合性的考评并写出考词,而且更有大量的专项考核(考词大概相当于考核报告在古代的前身);对监当官则主要考核其征收商税、课利的业绩。宋朝考绩的方式,一是“磨勘”,指审核、推究。包括审核、推究、勘检簿历文状等一系列工作和程序。由朝廷指定特别官员或官署以总核百僚之功过,类似于唐朝的校考。二是“历纸”,即考状,类似于政绩档案。由百司长官在平时一一记录,把部署的成绩作为衡量考绩的依据,类似于唐朝的司考。(大家可以看到,古代的考核也分为实地考核和书面考核。)在京的朝官由审宫院负责考核,地方政府各级官员由考课院负责考核。考课的标准,沿袭唐制的“四善”而分列为三个等级:成绩优异者为上,职务粗理者为中,临事迟慢者为下。考核过后,也有奖惩。“中者无所赏罚,上者或转官或减磨勘,下者咸降官展磨勘。大家可以看到,宋朝的考绩制度已经具备现代考核体系的很多特点,比如考核方式上有实地考核和书面考核,考核内容实行差异化考核,考核程序中出现了考核报告,考核结果的运用也与现代类似。可惜,由于宋朝的官僚体制庞大臃肿、机构重叠、政出多门,最终造成官吏考课难于彻底进行。但是宋代的考课法直接影响到辽、金、西夏及元朝,形成了以宋朝考核制度为主体的多元考课体系。
元代官吏考核由吏部掌管,对官吏的考核也有自己独特的法律规定,考课机构也非常完备。由于元朝“官”、“吏”并用,因而考核也分职官、吏官两种。其考核主要采取计年法,即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根据职务规定其任职期限,根据任职期间考课结果决定任免升迁。主要考课办法为“五事三等考课升殿法’夕。户口增、田野阔、诉讼减、盗贼息、赋役平,为考课“五事”。考课结果为“三等”:凡五事全备者为上选,三事成者为中选,五事具不举者黝yǒu。为了保证考课的质量,又规定御史台要严格检核。
(八)明、清-考绩制度的集大成期
在明清这两个王朝近500年的历史中,统治者总结历代王朝兴隆败亡之教训,十分重视官吏的考核工作。明代考核的规模超过以往历代,考核的立法既简约又严明,考核的标准是在全面总结和借鉴历代考核制度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它一方面删繁就简,使考核标准更加贴近现实,操作性、可行性更强,另一方面增加了一些前代所不曾有的内容,考核分为“考满”、“考察”、“考成”三种,考核内容更加完善。清代鉴于封建社会晚期吏治日趋腐败的状况,在考核标准上偏重于惩办腐朽,如“四格八法”之制,较之明代考课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四格包括:守、才、年、政。八法包括:贪、酷、不谨、浮躁、疲软、才力不及、年老、有疾。四格、八法制度起源于明而完备于清,具体规定了文官考核制度的内容与处分标准。四格涵盖了官员为政操守、为政才 9 能、为政态度及身体条件等方面,其全面性、规范性与可操作性胜过历朝考核制度;而八法则以严厉的处分标准对考核为不法的官员进行处罚,从革职拿问到降级调用,再到勒令休致,非常系统而周延。四格、八法是相互关联的整体,八法内容基本上针对四格而定。大致说来,贪、酷、不谨、浮躁侧重官员操守,疲软、才力不及侧重才能,年老、有疾相对于“年”而言。官员所受处分多源于“守”,其次为“才”,次之为“年”。而“政”之优劣直接受守、才、年三格影响,故在八法处分中单纯因政绩不佳而受参罚者并不多见。八法处分侧重官员守、才、年尤其是守、才二格,体现了文官考核德才并重的特点。)
我国古代人事考核制度经过历代统治阶级的修订、补充和发展,到明清时期进一步通过《明会典》、《清会典》等法典从法律上确立下来。
二、古代考绩制度的作用与特点
我国古代推行纵横有序、层层考核的考绩制度,在两千余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一套完整且严密的制度体系,考核内容合理全面、考核标准实绩与品德并重,在实施过程中与监察、奖惩、退休制度相结合形成一个协调一致的用人机制,依靠严密的组织系统和以贤能德行为首要内容的考核标准,加上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选贤任能、奖勤罚懒、澄清吏治的作用,造就了一批“廉洁奉公”、“为民请命”的清官良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统治者对人民的压榨,缓和了社会矛盾。
(一)考核体系设置合理、系统完整
1.按照职务分工制定考核标准和内容。考核的内容从实绩上讲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各级行政主官的考核,另一类是对其他担任专门业务官吏的考核。对各级行政主官的考核重点一般集中在民生与稳定上,对教育也十分重视。对专门业务官吏的考核,其考核的内容则根据不同的职事制定不 同的标准。如唐朝的“二十七最”,宋代的“监司七事考”,金代的“十七最”等都是考核不同职务官员的依据和标准。
2.考核的对象实行分类考核。考核对象涉及到京官与外官,文官与武官,高级官与中低级官等的分类。隋唐以前,官吏考核的对象主要是地方诸侯和郡县长官,自唐朝开始,中央和地方官吏不论职位高低都要经过考核,又分京官考和外官考。宋代三品以上由皇帝和宰臣裁决,五品以上的文官由宰职负责,五品以上的武官由枢密院负责。明清之际,京官、外官仍分别考核,对京官的考核称为“京察”,每六年一次;对外官的考核称为“大计”,每三年一次。
3.考核期限基本与任期制相结合。历代对于考核期限的规定不尽一致,如秦汉实行一年一考,三年一次总评定;唐代实行一年一小考,四年一大考;宋代定为一年一考,三年一大考;明清则实行三年一考,六年再考,九年考满。
4.考核人员实行责任制,考核机构专业化。两汉时期,由皇帝考核三公,三公考核郡国守相,郡国守相考核县令长,县令长考核乡三老等,实行分级负责,层层考核的体制。此外,中央政府部门还按职能向全国实行单项考核。唐代出现了专门考核机构——吏部考功司,标志着官吏考核机构专业化的开始。宋代设审官院、考课院和监司负责不同类别官吏的考核。明清主要由吏部负责,都察院协同工作,还有六科给事中负责监督,徇私者按保举连坐法予以处分。
(二)考核标准实绩与品德并重
历代的政绩考核都既重实绩也重品德。从实绩上讲,如前文所述,根据官吏不同职务而分别制定,虽然不同朝代都会根据本朝的具体情况有所更改变化,但总体上都是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考核。除了按照职务分工制定的对实绩考核的标准外,所有的官吏还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即道德品行的标准。从品德上讲,主要概括为官吏的“善”,即为官的道德、品行、修养,这些都受到执政者集团的重视,体现在制度化的考核指标中。在隋以前,按照清正、治行、勤谨、廉能等进行评价;唐宋则是“四善”,即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恪勤不懈;明清的德行标准则为清、勤、慎。
儒家文化认为官吏们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对执政产生巨大的影响,如果官吏自身端正、恪尽职守,廉洁奉公,老百姓看在眼里,自然信服,官吏所做的事情才能得到百姓的认同。“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吏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公生明,廉生威。”(《清稗•官箴》)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官员的道德品行所产生的影响力比制度法令的约束更为重要,所谓“有治人,无治法”(《荀子•君道》)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制度是人制定的,也要依靠人来执行,制定制度的人如果率先破坏制度,那么再严密的制度也会失去作用。此外,官员 的道德品行也关系到对政权是否具有忠诚感,没有忠诚感,即使再有才能,也会随时成为乱臣奸佞,“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周纪一》)毋庸置疑,官员的德行对于政治和行政都至关重要,于是“德行”就成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对那些德行有亏、操守不佳、声名狼藉者给予严肃乃至严厉的处分,革职或永不叙用;对失察和隐藏不报的上级给予一定的连带处分。
(三)考核制度与相关制度配套实施
考核制度作为职官管理制度中的一项制度,它与相关制度如监督制度、奖惩制度、致仕制度等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协调一致的人事机制。
1.历代都规定考核制度中应有监察部门的人员参加,对考核公正与否和考核机关及人员是否枉法考核进行监督,考核制度与监察制度相结合。“监察能力的发展是作为组织的国家所创建的行政力量的基础。”对于考核不公事件或被监察人员指控的官员,职位高者由皇帝直接派人予以核实,如果发现枉法考核,考核的部门和人员要受到严厉处分。唐代设给事中、中书舍人,分别监督京官、外官的考核,被称为“监中外官考使”。宋代对考核的官吏还有进行磨勘,意为检查复核,以防止申报不实或奖惩升降不妥。明清对考核中监察制度的配套实施尤为重视,在考核的过程中有六科及十三道御史参与官吏考核,而且在考核完了之后,还有科道官 进行“拾遗”。所谓考察拾遗,即对经考核应当黜陟而没有黜陟的官员进行弹劾。任何官员只要在监察过程中被纠察出来,必然会受到处分,皇帝也不能干涉。
2.考核的目的在于通过惩恶扬善从而澄清吏治,考核制度需要同奖惩制度相结合。在考核中对成绩优异者给以升职迁官的奖励,这是对官员最为重要的一项奖励,也最为官员所看重。对于成绩优良者,大体上主要有口头或行文褒奖、加俸增秩、遣使劳慰、赏赐物品等形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数种共同使用。罚和奖同样重要,历代都对处分措施有严格规定。一般说来,处分是按照申诫、鞭杖、罚金、降秩、降职、罢官、判刑、抄家、处死等顺序,由轻到重地执行,有时还数罪并罚。考核中对那些不称职的官吏都要受到处分,而且受到处分的人数比例较大。利马窦(天主教耶稣会意大利籍神父、传教士、学者。1583年(明神宗万历十一年)来到中国居住。他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开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他除了传播天主教教义外,还广交中国官员和社会名流,传播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他的著作不仅对中西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日本和朝鲜半岛上的国家认识西方文明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中国传教时观察到并记录下来明代考核外官的情形:“我自己亲眼看到,即使皇上也不敢更改这次公开调查的审查官们所作的决定。受到惩罚的人绝不是少数或低级官。在1607年举行的那次普查(对外官的考核)之后,我们看到对四千名官员作出了判决;我说‘看到’,是因为所涉及的名单刊为单行本发行全国。”
3.针对考核中因老、病等原因不再适合任职的官吏,采 取强制退休的措施,考核制度与退休制度结合。首先,考核制度与退休制度的结合,拓宽了退出的渠道,加速新老官员的新陈代谢。由于在职官员可以通过种种途径获得实惠,在职与退休的待遇相差甚远,官员即使年老体衰也很少主动申请退休;而患病不能任职的官员自己不申报,吏部也很难知晓,以致使许多官员恋职不退,造成庸官冗rǒng员满朝堂的结果,机构臃肿和低效。于是在退出机制中加入了刚性的制度规定——考核退休,即强令老、病等不适合继续供职的官员退休。其次,退休前的考核将官员的政绩优劣与退休待遇密切联系在一起,对于那些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的官员在退休后给予较高的待遇。明代规定,对于九年考满无过者,退休时给予升两级退休的待遇。再次,考核制度与退休制度的结合,在官员退出官僚系统时增加一层防线,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官员退休前的腐败。
(四)考核结果严格执行
考核制度和机制建立之后,最重要的就是加以切实执行,尽可能的消除人为干扰因素,严格按照考核结果实行赏罚。古代考核制度给予官员不同的政治、经济待遇,不但关系到官员的个人的荣辱,也关系到家族的命运,因此使大小官员有所顾忌、较为重视。
凡是励精图治的历史时期,必然要整顿吏制,而严格认真的执行考核制度就是整顿吏制最重要的方式。《明史》在 论考察的成效时指出:“京察之岁,大臣自陈。去留既定,而居官有遗行者,给事、御史纠劾,谓之拾遗。拾遗所攻击,无获免者。弘、正、嘉、隆间,士大夫廉耻自重,以挂察典为终身之玷”。法国人魁奈(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宫廷医师,重农学派创始人,有时被称为近代第一个经济学家,因为他用抽象的图式提出了它对经济体系的分析,从而说明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商品流通。魁奈根据血液循环原理所制定的表式,有点类似今天用来表明工业生产结构的投入-产出表。代表作品很多,包括《中国的专制制度》。)曾这样评述清朝的考核制度:“被称作‘考吏肃’的检察官员们一丝不苟地进行调查研究,甚至面对皇帝和皇亲贵戚也无所畏惧。„„这些检察官的权力相当大,而且与权力相适应的,他们有着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连皇帝本人在他的行为触犯了国家法律和规定时,也不能免于受到他们的批评。„„如果法庭或审判机构对于他们在控告中所提出的正当理由,企图采取回避的态度,他们就会再次提出这个控告,没有什么能够使他们转变思想,放弃控告。
三、古代考绩制度的缺陷与启示
我国古代考课和考绩制度还是有许多缺点与不足,其缺陷主要是:在封建体制下,制度对君权的约束极为有限,几乎没有,官员的任免、奖惩甚至生杀大权皆操于国君之手,制度只是君王个人统治的工具,如何执行全在于君王一念之间,关键要看君王是否贤明;官吏考核中人为因素较多,考绩的“人治”因素使得考核容易流于形式,而且在考核中一个重大指标就是“论资排辈”,使得考核没有发挥应有的效 果。另外,古代考绩制度是伴随着中国文官制度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唯一的适用对象是政府官员,适用性极窄,和我们现代的绩效考核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虽然受阶级性和当时历史条件下科学理论发展水平的限制,历代考核的体制和内容在当今看来很难称得上完美,但从中我们仍能发现先哲智慧的火花,从而为我们现在设计适应时代新发展的公务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提供借鉴。
1.加强考核主体自身建设,实行考核人员责任制和考核机构专业化
所谓正人先正己,为了使考核制度更具权威性,使考核更具公信力,必须首先加强考核主体自身建设。翻开中国古代浩瀚的典籍,历代名君贤相在“官吏清则海宇平”上是趋于共识的,都明白吏治清浊与否,关乎社稷安危。而吏治的清明与否,又与人事考核制度的贯彻执行密切相关。即便有因时而立之良法,若无素质精良的主考官员(即考核主体)依照法规、制度去贯彻实施,那么亦只会“徒法不足以自行”。故欲使考核准确有效,必以提高考核主体的素质为首要条件。其次,考核人员和机构要实行责任制和专业化。制度明文规定享有考核权的人员和机构,明确职责范围,落实考核责任,如有考核不实或徇私枉法的要对考核结果负责任。
2.合理设置考核内容,增强考核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要保证考核客观公正,其考核内容必须恰当、合理,如 果考核内容不恰当,考核过程再严密也不能得出公正的结论。不同职务的官吏所授予的权力和承当的职责是不同的,要制定合理的、具有针对性的、可操作的考核项目,确保权责一致,循名责实的考核。
首先,按照职务分工制定考核标准和内容,有利于区分不同职权下所应担负的具体职责。古代考核制度将各级行政主官和担任专门业务官吏进行分类,分别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考核条例,然后再按照名实一致、权责一致的原则进行考核,具有合理性。其次,对考核对象的分类使考核更具有可操作性。在古代考核对象分为京官与外官,文官与武官,高级官与中低级官等不同类别分别进行考核,这种分类别、分层次的考核在时间以及人力、物力、财力分配上更为合理和有序。
3.将德才兼备内化为制度标准,明确用人导向 考核标准体现着一个组织的价值取向,建立什么样的“考核标准”,意味着一个组织鼓励自己的成员做什么样的人,一套好的考核标准,应当在“实绩”和“德行”之间安排好恰当的比例。德才兼备是历代的用人标准,传统政绩考核制度将官员任职后的实绩与官德结合起来考察,将德才兼备内化为制度用人的价值取向,历史经验证明是正确的。然而在追求社会快速发展的时候,实践中也存在重视实绩而忽略官德的问题,或官德标准虚置。事实上,执政者的德行直接影响到政治兴衰和人心相背,执政者的品质、信仰和心理 活动,必然反映到政治上;政治和社会等方面的压力,又直接影响执政者的品质、信仰和心理活动。在这种情况下,人和政治密不可分,交互作用。特别是在社会的改革和变革期,需要权威的凝聚,执政者的品德至关重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更应该被制度化。美国管理专家米契尔•拉伯福认为,世界上最伟大、最简单然而也最易被人忽略的管理原则就是:你想要什么,就该鼓励什么。人们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心里想的、嘴上说的是要A,行动上却有意无意地奖励B而惩罚A,而且还在困惑为什么总会得到B。如果行政体制中标榜用人要德才兼备,然而现实中却是小人得势、老实人受委屈,这样会鼓励人的侥幸心理,投机取巧,甚至急功近利、不择手段。
4.考核制度需要同相关制度配套实施,形成协调一致的人事机制
在制度研究中不难发现,任何一项制度,都不能是孤立存在的,各项制度之间只有互相配合,才能形成一个有机体。首先,考核制度与监察制度相结合。考核事关官员的切身利益,其升迁和黜陟不仅决定着官员政治命运也影响着整个吏治,需要慎重对待考核权。从政治学的角度看,权力具有自我膨胀和扩张的能力,有权力的人总是倾向于滥用权力,绝对的权力意味着绝对的腐败,所以,必须要对权力进行限制和约束,于是考核过程中加入监督制度,对考核公正与否和 考核机关及人员是否枉法考核进行监督,以约束考核权并保证考核权相对公正行使。(在这一点上,我区每年的年度考核都坚持与纪委共同进行,做的比较好。)其次,考核制度与奖惩制度相结合。考核本身不是目的,考核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识别和使用官员,所以,考核制度要与奖惩制度相结合,发挥惩恶扬善、奖勤罚懒、严肃政纪法纪的作用。历代在奖励的过程中,有的旌表乡里,有的大张旗鼓,有的通告全国,尽力宣扬以使这种褒奖清官能臣的劝善的功能发挥出最大的效能。考核制度与奖惩制度结合,其扬善的作用明显,惩恶的功效也不能忽视,特别是包括通过免职和降职而导致的官员声望、地位和各种利益的丧失。再次,考核制度与退休制度相结合。考核制度中对于那些因“老”、“病”等原因不再适合任职的官员,要清理出官僚队伍,而对于那些兢兢业业、一生勤于政事的官吏要在退休时给予奖励,同时,实行退休前考核,防止退休前腐败。(这其实和当前提出的公务员能上能下的机制是相似的。)5.考核结果依规严格执行,树立制度权威
绝不能为了考核而考核,而是要通过考核,有奖有惩,达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惩处腐败,改善吏治的目的。考核结果依法严格执行,即“赏罚兑现”,关系到整个考核制度和机制的存亡,如果不认真执行,最后一道程序搞不好,就会逐节回馈到前面的各个环节,产生重大不良影响,甚至 导致整个考核制度和机制毁灭。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树立制度权威。在考核之后,必须根据考核的结果,及时对品德优秀而政绩优异的官吏进行奖励,对品德败坏而政绩低劣的官吏进行惩罚,否则,考核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公正合理的考核制度是对官吏进行奖惩的重要前提,而严格执行奖惩则是对官吏进行考核的必要动力,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严格执行考核结果是树立制度权威的根本。赏所以劝善,罚所以禁恶,考核公平,赏罚得当,不但贤能之人受到表彰,还应该使他们得到应有的重视;而且不肖之人受到制裁,更应该使他们得到应得的鄙夷。这样才能使贤者为之昂扬,不肖者为之夺气,使更多的人相信制度,进而维护制度的尊严。
6.增强考核的透明度和群众参与度,倡导开放式考核 要切实改变旧的“家长制”的神秘化、封闭式的考核,增加考核工作的透明度和群众参与程度。例如在唐朝职官考课中,职官考课的公开就值得称道,按“考课令”的规定,召集全部应考官员,举行考课大会,当众逐一宣读个人的考状,广泛议论其功过高下,行能优劣,务令被考者心悦诚服,给予评语,加以宣布,上报审定。这种按标准对被考者考核,再由众人当其面进行讨论后再下结论的制度具有很高的透明度和较浓厚的民主色彩,既做到对被考者有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对其积极性有很大的调动作用,同时又增加了考核程序的民主性和大众的参与程度。当然,古代的考课大会其 参与者仅限于应考官员这一较小的群体,但是这种思路和方式显然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以上就是我对古代考绩制度的一些了解和个人想法,由于本人能力和时间精力有限,难免有资料不全不准,看法偏颇谬误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第二篇:世界历史对我国发展的启示
世界历史对我国发展的启示
1基本思想简述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同马克思的整个理论体系一样,有其理论产生、形成、发展而趋于成熟的过程。青少年时期的马克思就开始对历史问题和经济问题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在《克罗茨纳赫笔记》中摘录了近2500年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并且认真研究和比较了这些事件,揭示了社会历史的内在联系及其本质,这就是马克思对历史学的早期探索。《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研究经济学的成果,通过对经济学的研究,他提出了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关于世界历史的观点与论断,深化了其对世界历史的认识。《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共产党宣言》中对黑格尔世界历史观的哲学批判,标志着世界历史理论得以成熟《,资本论》、《人类学笔记》则使得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更加完善。简述其基本思想如下:
1.1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动力论
世界历史的形成,如同其他历史事件一样,都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内部原因就是资本的不断扩张本性。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使得生产和消费由一国走向世界,资本的贪婪、侵略、扩张性又迫使世界市场形成,也就标志着世界历史的产生。其外部原因是新大陆的发现和社会化大生产及交通、通讯技术革命的到来,但它们只是起到了一定的催化、促进作用。然而,真正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生产力和交往的矛盾运动相互作用的结果,只有这种矛盾激化、发展到一定程度,这种世界性的联系才真正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由此可见生产力水平和交往能力决定了世界历史的发展。
1.2跨越理论“跨越理论”的思想是马克思晚年通过研
究俄国农村公社未来发展道路上提出的。马克思分析跨越的实现是有条件的,一方面,落后民族与资本主义处于同一时代,才有可能汲取其优秀成果发展自己;另一方面,是资本的扩张本性,必然加剧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民族矛盾,从而引起民族独立解放运动和民族主义革命。当时落后的俄国具备了实现跨越的条件,从而绕过资本主义这一可怕的波折阶段,直接
进入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跨越的主体通常包括社会制度和生产力两个方面,一旦完成制度上的跨越,就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来完成生产力上的跨越,进而也是为了更好巩固制度上的跨越。可以说,跨越理论是东方落后国家赶超发达国家所选择的具体道路。
1.3世界历史发展的两个阶段论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
及其为了自身发展在全球的不断扩张,使得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世界历史这个大舞台上唱主角,迫使人类历史进入的第一阶段是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期。世界历史的第二阶段将是人类社会在无产阶级的革命作用下,普遍地由资本主义世界历史发展到共产主义世界历史,也就是说,世界历史也必将因为社会主义的发展而更加完善而转化为“完全的世界历史”。不过,世界历史的两大阶段,在时间规定性上不会是截然分开的。第二阶段的到来是一定要以第一阶段的高度发展为前提的,在资本主义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资本主义是不会退出历史舞台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全面到来是不会实现的。
2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对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样有很多启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对我国社会制度选择的启示是在建国之初,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分析了国内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在中国这个刚刚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建立资本主义是不可能的;国外资本主义列强用血腥暴力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强行把中国拉入世界市场,他们的目的是想让中国变成他们的原材料产地、产品的倾销地,大肆的加速资本积累,他们更不可能,也绝不会让中国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与此同时又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期,对中国最有影响的俄国没有经过资本主义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纵观世界风云变幻,毛泽东确立了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中国在制度上的跨越。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在确定走社会主义道路后,不断汲取资本主义所取得的积极成果,为实现我国生产力上的跨越而奋斗着,更是为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对我国实现生产力上的跨越式发展的启示之一:逐步改革我国经济体制,形成更加适
合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在当今世界历史背景下发展生产力,市场经济是必然的手段”。[3]虽然,我国已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但目前的市场经济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市场经济,我们的制度还有待完善。所以说,要实现生产力上的跨越式发展,合理的制度保证是非常必要的。启示之二:努力开创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局面,从而为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提供契机。邓小平提出的对外开放政策,使中国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可见交往是生产发展乃至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当今全球化大环境下扩大交往程度,也就是扩大对外开放程度。从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中的一员,中国经济在世界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继续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我国发展的步伐,这不仅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启示之三: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我国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不但可以利用世界上高科技含量的机器化生产力,更可以利用他们的信息化生产力。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不但是切实可行,而且是非常必要的。新型工业化是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的道路,是使工业化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文明发展之路,是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最终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新景象。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指导下,我国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与跨越式发展的道路,实现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为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最终实现我们的梦--中国梦。中国梦的及早实现更会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共产主义的及早到来,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世界的发展关系到中国的发展。
第三篇:我国古代选人用人制度的变迁和启示
我国古代选人用人制度的变迁和启示
2010-01-28 10:40:04 来源: 《组织人事学研究》
郭智强
选官制度是古代的选人用人制度,对于国家或政权正常运行是重要的支撑。从我国的历史变迁看,在不同的时期对选用官吏的原则和方式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实践,留下的遗产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一、我国古代选人用人制度的变迁
我国古代选人用人制度就官员选拔的形式而言,主要有先秦时期的世袭制、秦汉至魏晋南北朝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隋唐以来的科举制,以及历朝均在推行的学校选官等。
以“世卿世禄”为核心的世袭制是我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爵位世代相传的制度,主要盛行于春秋以前的夏、商、周三代,突出体现了王权和族权高度统一的制度结构。与王朝最高统治者血缘的近疏决定了官爵的大小和等级,王公贵族凭借血统和宗法,子孙世袭官爵。这一官爵世袭罔替的局面在诸侯割据的战国时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诸侯国为了称雄称霸,纷纷打破身份界限,吸纳血缘和本国之外的人才以图强国富民。
察举制在秦汉取代了世袭制,为秦汉两朝的选官拓宽了途径和范围。察举制史称“四科取士”,从西汉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东汉。这一制度的核心,是由三公九卿和地方长官负责考察并向上推荐优秀人才,其察举的科目有“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明经”、“明法”等,包括道德品行、文化修养、办事才能等诸多方面。察举制对官员的素质起到了一定的保证作用,但弊端也不少。
随后的魏晋南北朝,其选官的主导制度是九品中正制。这一选官制度由朝廷在州郡设置的中正官负责对地方人士的品格、行为、能力进行测定,分九品即九个等级,朝廷依照品级依次授官。与这一“九品官人法”相衔接的政治基础是门阀士族统治,弊端也是十分明显的。
科举制在隋唐出现并得以延续1500多年有其历史的必然性。科举就是分科考试以取士,其关键不在于分科考试,而是普通士人从此获得了通过考试而参与竞争、入仕的权利,这是与以前的选官制度的最大区别。科举制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门第、年龄、地域与民族的界限,以严密的制度规范努力避免长官意志、任人唯亲等弊端,设立负责考试的专门机构和负责中第者官职任用的专门机构,并将选官权利从地方收归中央政权,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官员选拔与政权意志的统一。公元589年隋文帝下令开科取士,随后的隋炀帝对此做了很大改进和完善,并增设进士科,遂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形成。唐代继续完善隋朝的科举制并使之成为一种固定的选官常制。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并创立武举和殿试。唐代科举有常科和制科两类,常科每年举行,在进士科外,还设置有秀才、明经、明法、明字、明算等。参加考试者以进士、明经两科为最多。与常科取士相对应的还有偶尔为之的类似天子“恩科”的制科选官,题目一般由皇帝临时拟定。鉴于唐代科举存在的弊端,宋代经过数十年的实践,建立了一套比较严密的科举考试条例:明令禁止考生和主考官结成座主、门生、恩师之类的关系;建立考卷糊名和誊录制度,以防考生姓名、籍贯、字迹等信息泄露;临时任命主考官,一经任命即被隔离,整个考试期间与外界断绝联系;主试官、地方长官等官员子弟、亲属乃至门客参加科考,须另派主试官设别的考场进行考试,等等。元代曾一度废科举和学校,后恢复这一制度。明朝科举程序分三级:乡试、会试、殿试。乡试取中者为举人,有资格参加由礼部主持的全国性大考即会试,即使不中也具备做官资格,地位很高。清代基本延续了明代的科举制,但由于自明代规定的专以四书五经为考试内容的八股文考试日益走向僵化,严重地禁锢了文人士子的思想,科举制遂被清末风云变幻的社会现实所淘汰,于1905年彻底废除。此外,还有一种选官制度值得一提,这就是自西周到晚清直接经学校考试或考核选官的制度。
二、我国古代选人用人制度的启示
我国古代选人用人制度的核心是为了巩固封建帝王统治,由于历史时代的局限性,历代选官制度在其创设和执行的前期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其后期逐渐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甚至走向僵化等。尽管如此,从比较的视野看,我国古代选人用人制度还是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第一,重视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官员。从世袭制到科举制这一变迁历程,包含了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这一官员考录制度的探索过程,目的是通过考试选拔优秀人才以确保官员的素质能适应复杂的工作。
第二,实行任官回避和任期制等制度。作为回避制度的开端,汉代规定:官员不得在原籍做官,有姻亲关系者不得互相监临,兄弟子侄和姻亲关系者不得在同一部门或地区任职。此后,回避制度不但回避原籍、亲属,而且回避师生、同乡、寄籍等。宋代有避亲法、避嫌法、避籍法,并对回避的范围和内容作了比较细致而严格的规定。清代规定:官员不得在原籍五百里以内任官,有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者,不得在同一部门或者有直接隶属关系的部门、互为监察的部门任职等。在汉代以前的官员基本是“常任制”。而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选官带来了官员任期制的产生,因为官员三年评一次等级,随着等级的变更,官职也随之发生改变。此后,虽然官员的任期不同,但任期制和相应的考绩制遂成定制。
第三,注重任官见习(试职)制度的探索。明代是科举制的鼎盛时期,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观政进士制度和庶吉士制度。观政进士制度是科举殿试后,除一甲3名进士分别授予翰林院官职外,二、三甲没有经过世事磨练、不谙政体的新科进士先到各衙门锻炼、熟悉政务,之后根据表现再分别授以实职。庶吉士制度,即二、三甲进士参加翰林院“馆选”考试被选中者称为“庶吉士”,庶吉士须在馆学习三年,散馆后就是翰林,成绩优异者留在翰林院做编修、检讨,次一等者派出为御史等官职。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科举选官的不足。明代还创设了监生历事制度,其核心是:从中央官学国子监中选取生员到政府各个部门实习(历事),经过考核,确实具备从政能力者直接委以官职。监生历事的时间长短不等,有三月、一年、三年。
第四,严格官员功绩考核及晋升。在我国传统文官制度中,考绩也被称为考课。西周时代的官员考绩主要通过“国君巡行”、“上计”(地方官吏于岁末年终将一年的政绩汇报给国君或上级官员)、“使者察访”三种形式来完成,并以此结果作为奖惩官员的依据。从战国到隋唐,“上计”成为考课奖惩官员的主要依据。唐代吏部专设考功司,并制定了“四善二十七最”的考核标准,包括了官员的德行、清廉、公平、恪勤职守以及不同岗位职责的履职情况等。明代的考绩分为“考满”和“考察”两种,前者对官员任职以来的情况分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等给予全面考察,后者又称“大计”,考核内容包括贪、酷、浮躁、不及、老、病、罢、不谨等项目。清代考核京官为“京察”,考核外官为“大计”,并有与考核结果相对应的奖惩措施及细则。
此外,我国古代的选人用人制度还制定了比较严格的监察和廉政制度、薪酬制度、升任制度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文官制度的正常运行。这些对我们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作者单位:甘肃省委组织部)
第四篇:浅议美国行政公开制度及其对我国启示
数据库】经济类2008年三季度
【文献号】1535
【原文出处】知识经济
【原刊地名】重庆
【原刊期号】20087上
【原刊页号】72~73
【分 类 号】MF1
【分 类 名】体制改革
【复印期号】200809
【标 题】浅议美国行政公开制度及其对我国启示
【作 者】王瑾
【作者简介】王瑾,陕西理工学院经济与法学学院。(723000)
【内容提要】行政公开制度是近现代发展起来的一项制度,作为现代法治国家的一项基本价值标准,它已经成为衡量各国法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美国是世界上行政公开制度最为完善和系统的国家,它在行政公开制度领域中的研究和探索,成为许多国家学习和参照的蓝本和典范。本文从简述美国行政公开制度入手,分析我国行政公开制度存在的问题,重点讨论美国行政公开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摘 要 题】住房保障
【关 键 词】行政公开/启示/制度
【正 文】
一、美国行政公开制度简述
行政公开,指将行政权力运行的依据、过程和结果向相对人和公众公开,使相对人和公众知悉。行政机关通过公开行使行政权力的依据和过程,说明所做决定的理由,满足公众知情的权利,增强行政的透明度,体现行政的民主。行政公开原则的确立,对于公民知情权的保护,促进公民对行政的参与、抑制腐败、监督权利等有重要的意义。任何一项制度的产生往往都要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酝酿和准备,行政公开制度最早起源于北欧的瑞典,却成熟和完善于美国。
传统上,行政保密是一项原则。二战之前,美国行政机关的活动是否公开由行政机关自由裁定,公民无权要求行政机关公开行政行为的依据和理由。唯一的例外就是在诉讼中公民可以要求有关行政机关公开必要的法律依据和理由,也就是以保密为原则,公开为例外。二战之后,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美国有关行政公开的制度开始发展起来。
美国的《宪法第一修正案》和《版权法》是美国信息立法体系中的两个原则性法案。前者规定了政府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限制公众对政府信息的使用。后者规定版权保护不适用于政府的任何文件、报告等文本,排除了政府机构享有版权持有人权利的任何可能性,是对前者的补充。当代美国关于政务公开的最重要的法律有1967年的《政府文件公开法》(Freedom of Information,也译为情报自由法)、1976年的《政府会议公开法》(The Federalment in the sunshine Act,也译为阳光下的联邦政府法)和1974年的《公民隐私保护法》。其中,《政府文件公开法》是有关政府信息公开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法律文件,被美国人誉为国家的荣誉、民主的典范和开放社会的象征。正如当时美国的司法部长在《政府文件公开法》正式实施的说明中强调的:“如果一个政府是真正的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的话,人民必须能够详细地知道政府的活动。没有任何东西比秘密更能损害民主,……在当前群众时代的社会中,当政府在很多方面影响每个人的时候,保障人民了解政府活动的权利,比任何时代更为重要。”《政府文件公开法》奉行的指导思想是对政府文件,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通常,不公开的范围仅仅限于该法所规定的九种例外信息,分别是:国防和外交机密文件、纯属机
关内部人事制度的文件、其他法律增加的免于公开的文件、商业秘密、诉讼资料、特殊的档案、执法文件关于金融管理的情报、地质情报。需要强调的是就这九种不于公开的例外性规定,也只是许可性规范,而非任意性规范,也就是说政府对于这九类信息可以公开,也可以不公开。除了上述九类不公开的信息,行政机关的记录或者档案都必须以某种形式公开。《政府文件公开法》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在于公开对象的广泛性,体现在公开的对象可以是任何公民,并且不要求他们说明理由,只要能够指明所要求的文件,按照行政机关所规定的手续和费用,就能够得到政府文件,而不是把公开的对象限定在和文件有直接关系的当事人。正如,人们享受阳光是当然的权利一样。另外,该法还规定了在行政机关拒绝公开相应的文件时,当事人可以提起诉讼,通过司法途径,请求法院命令行政机关公开当事人所要求的文件。当然政府依法可以拒绝公民的请求,但是必须履行严格的步骤:“第一,政府人员向机构负责人提出信息公开的豁免申请,并声明拒绝公众使用的理由;第二,由机构负责人向法庭提出申诉,申请获准信息公开的豁免权。如果法庭拒绝政府机构的申请,那么该机构必须无条件向公众公开政府信息。”该法还对政府机构的信息收费标准做了原则性的规定,即允许政府向信息用户收费,但是严格限定在信息查询和复制的成本范围内,从而排除了政府机构利用信息资源从事商业性开发的可能性。
1974年的《公民隐私保护法》规定行政机关的个人记录必须对本人公开和对第三者限制公开的原则。1976年的《政府会议公开法》规定合议制会议机关的会议必须公开,公众可以观察会议的进程,取得会议的文件和信息。鉴于《政府文件公开法》不再与现代突飞猛进的现代信息技术相适应,1995年,美国政府又通过了新的信息扩散政策,即《精简公文法》,其所树立的立法目标有两个:“一是防止政府机构垄断、独占政府信息资源,消除政府机构的任何限制性做法,及时、公正地干预政府机构对信息资源的垄断行为;二是通过实行免版税原则,禁止政府机构从事商业性开发。”可见,美国有关政府信息公开的制度是很完善的,它对于美国推行民主政治、遏制行政腐败和保障公民的私人权利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世界其他国家实现政府的信息公开制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版本和蓝图。
二、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问题所在行政公开制度在我国愈来愈受到重视。尤其是近年来,在经济改革,反对腐败,推行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各地、各部门都制定了一些政府信息公开的规定。这些规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从立法现状上来看,问题表现在:“
1、没有统一的公开行政法典;
2、涉及公开的法律规定散见于单行法中;
3、有关行政公开的法律规定主要是立法公布和具体行政行为程序性公开两个方面。”
从观念上来看,问题表现在: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家本位、官本位的法律传统,在这种法律法律传统下,我国奉行的是“权威行政”。在权威行政中,“官”与“民”始终保持着明确的界限。并且沟通不畅,政府视公民为被管理者和被统治者,行政服务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和恩赐性。要营造这种神秘的色彩,当然就不可能做到公开,暴露在阳光底下就不再神秘。具体来讲,我国行政公开制度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第一,法律和制度保障不到位,政府信息公开往往被视为一种政府的办事制度,是政府的一种职权,没有成为宪法和法律所保护的普遍制度。在我国尚没有一部统一的政府信息公开法,也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政务公开制度,有关的具体规定只是散见于《保密法》、《统计法》、《档案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等一批法律法规中。这使得信息公开制度在我国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难以真正落到实处。第二,政务公开往往流于形式化和表面化。表现在只公开一些无关痛痒的办事规章制度和用以表明政绩的的数字数据,而对于涉及人权物等权力核心内容以及办事的结果和依据等实质性公开不到位,甚至不公开,这种状况使得信息公开成为应付上级,糊弄群众,自
欺欺人的花架子。第三,行政公开的广度不够。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还仅仅限于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司法机关以及其他一些具有行政管理权的公共组织和国有企业,而它们的信息公开很有限,存在很多的死角和盲区。第四,我国缺乏政府信息公开的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政府部门公开的信息是否全面、属实,公开的措施是否到位等都无法受到监督和约束,即便是确定不准确、不全面、不属实、不到位,也没有具体的责任追究机制。所以,在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只是一只好看而不中用的花瓶。
三、美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对我国确立和完善相关制度的启示
应该说我国真正意义上的政务公开制度尚不存在,有待确立和完善,结合美国相关制度的经验,提出如下看法:
第一,要树立“服务行政”的理念。服务行政和权威行政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行政形态,也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行政理念。早在二百多年以前,启蒙思想家就告诉我们,行政权力的受任人绝对不是人民的主人,而仅仅是人民的官吏,人民可以委任他们,自然也就可以撤换他们。在服务行政中,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府和官员是人民的公仆,是为人民服务的。在这种大的理念下,行政服务带有契约性,政府以为人民服务为信条。我们可以从美国1967年的《政府文件公开法》的有关政府信息公开的制度中可以看出,美国政务信息公开的对象具有广泛性,所有的公民,不考虑任何其他因素,都有权利要求政府公开信息,如果政府拒绝公开,要遵循严格的程序,可以看出公民在行政关系中绝对不是被当作被管理者和被统治者来对待的,他们是真正的权利者,美国的这种以公民权利为核心,政府服务于公民的行政理念是值得并且必须借鉴的。我国目前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并且有了相应的提法,但是,离真正的服务行政还很远。
第二,在公平和效率中要以前者为核心价值,树立公开是实现公平正义的前提的观念。公平和效率是法律所追求的两大价值,二者在一定情况下是统一的,过于延迟的正义在某种情况下等于不正义。但是,二者又是矛盾的,在二者产生冲突的时候,是牺牲正义来保证效率,还是让效率让位于公平?现代法治要求我们以公平正义为核心价值,丧失公正性的法律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律。在一定的情况下不得不以牺牲效率来保证实现公正。而公正又以公开为前提,诚如英国上议院休厄大法官在著名的1924年国王诉苏塞克斯法官案所作的评论那样:“公平的实现本身是不够的,公平必须公开地、在毫无疑问地被人民能够看见的情况下实现。这一点至关重要。”如果没有广泛的信息或是没有取得这些信息的方法,那么她只能是一场闹剧或悲剧的前奏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第三,完善相关的法律,包括在宪法中写明和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律。我们看到美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有着完善的法律保障,《宪法》、《版权法》到《公民隐私保护法》、《政府会议公开法》、《精简公文法》等都有关于政务公开的规定,尤其是1967年的《政府文件公开法》更是美国政务信息公开的核心法律。我国在宪法中应该加入政府信息公开的原则。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宪法中规定政府信息公开原则是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立法,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确保公民知情权的前提条件。美国1791年的《宪法第一修正案》规定:政府不得以任何方式限制公众对政府信息的使用。这一规定美国制定一系列政府信息公开法律的指导原则,也是《政府文件公开法》、《政府会议公开法》、《公民隐私保护法》等法律的灵魂所在。另外,应该制定统一的《政府信息公开法》,其地位应该相当于美国的《政府文件公开法》,对有关公开的范围、内容、方式,公开的施行机关,公开的实施程序,公开的收费标准等等尽可能地做详尽的规范,使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得以制度化和法律化。
第四,建立政府信息公开的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美国的这一监督机制包含行政监督、立法监督和司法监督。行政监督表现在,美国行政机关在收到公民合法的公开申请时,应在法定期限内作出是否给予查阅的决定。公民对其决定有意见时可以向相关机构提出控告。美国文官惩戒保护委员会有权决定是否给拒绝提供应公开文件的责任人员法律处分。司
法监督是指公民有权向法院控告行政机关封锁行政文件的行为。法院通过司法审查有权阻止封锁行为,有权直接命令行政机关解除其封锁行为。立法监督表现为根据《美国法典》规定,每个行政机关每年都必须向参众两院提交一份报告,内容包括:该行政机关决定拒绝或满足提供文件的要求的次数和每次拒绝的理由;公民和法人提出申诉的次数,申诉的结果以及驳回申诉的理由和政府信息公开的情况等,从而实现对政府信息公开的监督。借鉴美国的相关经验,我国也应该建立起从不同监督主体入手的全方位立体监督结构。具体的讲,应该建立起以行政机关内部监督为主要监督途径,结合立法监督、社会监督的全方位监督,另外,有的学者还提出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可以由纪检监察部门充当专门机关进行监督,同时负责责任的追究,要对追究的范围、对象、责任的确定与追究、处分措施等做出明确的规定。专门机关应该具有建议或处分未遵守公开制度人员的权利。
【参考文献】
[1] 应松年.行政程序法立法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2] 杨曙光.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奠定美国政务公开制度的三部法律[M].中国改革,2001(3),63页
[3] 杨曙光.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奠定美国政务公开制度的三部法律[M].中国改革,2001(3),64页
[4] 王欢喜.美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M].四川档案,36页
[5] 刘艾莉.中美行政公开制度比较研究[M].中州大学学报,2006(1),12页
第五篇:日本汽车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汽车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
汽车产业是日本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日本国民经济增长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于日本国民经济来说,如果抛开汽车产业,不仅谈不上日本的国际竞争力,而且也谈不上日本经济的发展。汽车工业集劳动密集、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三者于一体,在几乎所有完成工业化的国家经济发展史上,汽车制造业都是或者仍然是它的主导产业。一个国家要实现这一主导产业发展,政府必须制定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未来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能否自主创新则是今后我国汽车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如何使汽车在结构调整中实现结构的优化升级,这是我们面对的最为迫切的战略性问题。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结构调整 市场需求
ABSTRACT
Japan's automobile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pillar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economic growth in Japa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Japan's national economy, if set aside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not only out of the question of Japan'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but als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Japanese economy out of the question.Set the auto industry labor-intensive, technology-intensive and capital-intensive three in one, in almost all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to complete the hist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or is it still the dominant industry.To achieve this a country-le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he Government must The development of automobile industry development policies.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uto industry is able to self-innovation is the future of China's automotive industry the key to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How to make the car to achieve structural adjustment of the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structure, which is facing the most pressing strategic issues.[Key word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structural adjustment to market demand
目录
一、前言....................................................................................................................................................(1)
二、日本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1)
(一)多元化的产销渠道.................................................................................................................(3)
(二)注重只是与技术的开发.........................................................................................................(3)
(三)以市场需求为主导.................................................................................................................(4)
三、日本汽车产业发展的经验.................................................................................................................(4)
(一)国家的支持作用.....................................................................................................................(5)
(二)注重质量................................................................................................................................(5)
(三)关于成本控制.........................................................................................................................(6)
(四)关于走向国外市场.................................................................................................................(6)
1、熟悉市场....................................................................................................................................(6)
2、注重信誉....................................................................................................................................(6)
四、我过汽车产业的历程、现状、特点和问题.....................................................................................(7)
(一)我国汽车的发展历程.............................................................................................................(7)1、50年代的起步时期....................................................................................................................(7)2、60—70年代...............................................................................................................................(7)3、80—90年代...............................................................................................................................(8)
4、进入21世纪后...........................................................................................................................(8)
(二)现状分析................................................................................................................................(9)
(三)我国汽车产业的特征...........................................................................................................(10)
(四)我国汽车产业面临的问题....................................................................................................(11)
五、日本汽车产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11)
(一)继续推进成本创新................................................................................................................(11)
(二)不断增加研发投入...............................................................................................................(12)
(三)以市场为引导.......................................................................................................................(12)
(四)加强企业间合作...................................................................................................................(13)
(五)构筑财团体制.......................................................................................................................(13)
六、结语..................................................................................................................................................(13)参考文献..................................................................................................................................................(15)
日本汽车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一、前言
汽车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最重要的部门之一,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汽车产业对上下游的钢铁、橡胶、塑料、玻璃、电子、金融、维修等产业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其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就业面广、消费拉动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汽车是涉及多个行业的复杂商品,因此汽车产业的竞争力能够操作一个方面反映一国制造业经这里的强。再近年来,我过汽车产业进入高速增长的轨道,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工业行业之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一方面出口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成为跨国公司重要的汽车及汽车零件制造基地。
就我国汽车业发展的现状来看,首先,汽车业规模大,占国民经济的找你更要比重。第二,汽车产业链对其他产业链的带动作用大,起带动的上有相关产业包括钢铁、橡胶、塑料、玻璃等原材料和电子、通讯、化学等基础行业;起带动的下游相关产业包括销售、物流、服务、汽车金融、租赁、回收的相关环节。
二、日本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
关于日本汽车工业的发展史与中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学习他们的经验和教训,可使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少走弯路,快速发展。
1937年8月丰田汽车部门独立出来,成立了丰田汽车公司。1950年,为了学习美国的经验,公司总裁丰田英二专程到美国的汽车城底特律,考察了福特公司的轿车厂。当时这个厂每天能生产7000辆轿车,比日本丰田公司一年的产量还要多。
在20世纪50年代日本汽车工业形成完整体系。1961年日本汽车产量超过意大利跃居世界第五位。1965年超过法国居第四位。1966年超过英国升为第三位。1968年追上西德居世界第二位。
70年代世界发生两次石油危机,油价的提高使人们对汽车的兴趣大减,欧美汽车生产厂商纷纷减产,而这时日本却以其小型轿车油耗低的特点博得了消费者的青睐,三年时间里日本汽车出口量翻了一番,达到200万辆与此同时,日本汽车进口量始终保持很低的水平,1960-1980年间,日本汽车年进口量最高不超过6万辆,最低的年份只有1万辆。
日本凭借着汽车国内销售和出口量双高速增长的现实创造了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奇迹丰田、日产、富士重工、铃木等公司迅速成为世界级的汽车生产厂,丰田公司在1972年到1976年四年间就生产了1000万辆汽车。1980年,日本汽车总产量达到1104万辆,超过美国而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出口国。
1980年日本汽车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大关,达1104万辆,占世界汽车总产量的30%以上,一举击败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1990年日本以1348 68万辆的汽车产量创出历史新高。
丰田汽车公司一直倾心于开发适应中国市场需求的产品。早在 1964年就首次向中国出口,那时中国85号以上汽油货缺,丰田就在大部分商用车上装有能使用 70号汽油的发动机,以避免可能会发生的故障。改革开放以后,当中国汽车需求市场启动时,有着丰富的国际营销经验的日本商家立即做出反应。从 1988年起,丰田开始与沈阳金杯汽车厂合作生产金杯牌面包车,1994年达到年产 5000辆的生产能力。90年代,丰田汽车公司为了扩大对中国的汽车销售,按照中国国内的使用环境和路面状况,设计推出了中国规格的丰田汽车。
(一)多元化的产销渠道
为了提高丰田汽车的市场竞争能力,丰田公司采用多元化配件供给方式,通过由世界各地相互提供价廉物美的零部件进行生产。零部件制造和车辆生产不是以国度为界限,而是通过建立国际规模的生产网络,最大限度地追求高质量和低成本。同时,他们通过设在中国各地的 33家特约维修服务中心,提供全面的售后服务,以此来争夺中国市场。
(二)注重只是与技术的开发
产品生产开发和经营销售是企业前进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一个优秀企业,不仅是创新产品的佼佼者,也应该是创新经营的成功者。丰田汽车公司的业务是建立在详尽而周密的市场调查基础上的,机械工程学、数学、统计分析等等专家济济一堂,他们工作的目的就是进行市场需求调查,以掌握消费者对丰田汽车的要求、意见和建议。此外,每年还以大约 6万人为对象进行抽样调查,光是调查费一次就需 6000万日元。像这样的抽样调查,一年要进行 5、6次,经费也要 6、7亿日元①。
丰田汽车公司的经营理念是:“生产必须先投资,销售也要先投资。如果只是全力挖掘当前社会的需求,企业马上就会走上绝路。如果考虑到 5 注释:
① 国家统计局.2000年中国汽车行业分析报告,统计研究,2000,(7):24-26.年、10年后的长远情况,即使牺牲眼前利益,也在所不惜。” 正是有这样可靠而及时的市信息反馈,使丰田汽车公司能够不断开发研制适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场。
(三)以市场需求为主导
在丰田汽车的销售策略中,有招很厉害的“杀手锏”——降价销售。有人说,丰田的销售历史,就是一个不断降价的历史。
丰田汽车在制定价格时,主要考虑的是“要多少钱才能够卖得出去”。根据这一标准,也就是说根据销售优先的标准,进行生产成本和销售量成本的比例计算,以求取得二者比例下降的大批量生产的效果。用神谷的观点来看,最重要的是人们能够买得起,没有市场需求,生产量是上不去的,若没有规模产量,自然也不会出来规模效益。而一般企业的经营方针,总是优先考虑成本核算,成本加利润是价格的主要因素,这二者之间的差异是相当大的。
竞争考验着企业,低价格又为企业创造着广阔的市场前景。1963年 10月,丰田汽车公司终于实现了月产 3万辆的水平,其价格也与国际价格水平相接近。这时,正是日本迫于国际压力,即“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缔约国要求日本实行贸易自由化之际。如果没有日本汽车业界逐渐降价的举动,面对大开的国门,肯定会造成日本汽车业的巨大损失。
正如丰田汽车销售公司的名言所说“汽车的需求是创造出来的”。
三、日本汽车产业发展的经验
世界汽车工业诞生于德国,发展于美国,美国还是世界上最大最自由竞争最激烈的汽车市场而日本汽车竟然能在短短的时间里击败美国汽车,在这个市场上站稳甚至曾创造了世界第一的奇迹,以至于美国年轻人以拥有一辆日本跑车而自豪。应该说确实在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回顾他们的发展历史有以下几点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一)国家的支持作用
日本汽车在起步时,市场上几乎已被美国车占领,到处充斥着美国车,情形和我们现在的外资车差不多,严重影响了日本汽车的发展。于是,日本政府作了几项决策。对汽车企业进行补贴;制定较高的进口汽车关税,保护民族工业。关税达30%后期日本汽车发展起来后被取消一直到现在日本对进口汽车是零关税;严格限制外资流入汽车企业。本国企业在发展初期必须依靠他们的低价格切入市场,而外国汽车通过合资建厂使他们的成本与本国企业没有太大的差别了,而技术上保持绝对优势,本国企业面临很大的竞争压力。毕竟汽车产业是一个国家的支柱产业,是一个国家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是很明显的。
(二)注重质量
质量是日本汽车强大竞争力的关键。其实日本产品在以前一直是假冒伪劣的代名词,但通过他们的努力,日本产品现在已经成了品质优秀的代名词,这就是竞争方式的改变。对于日本汽车产业来说占据市场并不单单依靠技术成分,高可靠性过硬的质量也是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日本发展的关键就是不断提高质量,唯有高质量的产品才能真正走向世界,在国际市场进行竞争。也才能真正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光。日本的质量控制水平以丰田最为典型其管理方式为世界各国所学习。丰田汽车社长认为,其公司最为难做的工作不是汽车的研发和技术创新,而是生产流程中一根绳索 的摆放,要不高不矮、不偏不歪,而且要确保每位技术工人在操作这根绳索时都要无任何偏差。正是这种精神才造就了他们汽车的高可靠性,每个汽车每个配件的高度统一标准是一个企业成功的根本。
(三)关于成本控制
日本企业的成本控制水平是世界一流的,这使他们可以获得价格上的优势,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成本低并不是是偷工减料这是不正确的。降低成本涉及到很多方面,一个不会控制成本的企业是不可能成为世界企业的。在丰田企业里,生产慢了不行,生产快了也是不行的,每个人都在有条不紊地生产才是最好的。我们的企业还在起步阶段,低成本低价格是我们唯一的优势,那就更应该努力降低成本,实行良好的管理、科学的管理,节约每一点资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企业竞争力。大众的降低成本也是这个原因,在同样品质下更低的价格这就叫竞争力。
(四)关于走向国外市场
1、熟悉市场
丰田在刚进入美国就遇到过挫折,主要因为对他们的市场需求不熟悉,车对美国的道路不适应,后来通过详细地调研,有针对地改进了产品才获得成功。丰田汽车一向注重质量,质量不过关的产品宁愿不进入,也不能毁了自己也毁了整个产品的信誉。
2、注重信誉
对外国的市场一定在先调查清楚不要贸然进入,否则一定会付出代价。一个新车型总要经过长时期的路试才能生产就是这个原因。日本的发动机 6 对中国的油品适应较好,而大众的经常出现问题,这也涉及到适应性的问题面,对出现的问题作出正确决策或改进才能避免信誉的损失。
四、我过汽车产业的历程、现状、特点和问题
(一)我国汽车的发展历程 1、50年代的起步时期
新中国刚一成立就决定发展自己的汽车工业,1953年第一汽车制造厂破土动工,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建设自己的汽车厂,毛泽东主席为奠基仪式亲自题写了“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1956年我国生产的第一辆汽车下线,毛主席又亲自为其命名——解放。1959年第一批红旗72型轿车参加了国庆游行和阅兵,并成为中央部委领导的公务用车。同年,仿制德国1956年出产的奔驰220s的新型凤凰轿车试制成功,并成为中国的又一种定型轿车。由此,揭开了中国轿车工业生产的历史。2、60—70年代
1964年,一汽正式成立轿车厂。六七十年代,除了红旗外,中国惟一大批量生产的轿车就是上海牌轿车。1964年,凤凰牌轿车改名为上海牌,并对制造设备做了一系列改进。1980年,该车年产量突破5000辆。1985年,已经开始与德国大众公司合资的上海轿车厂和嘉定县联营另行建厂继续生产上海轿车,并继续做了一些技术改进,一直生产到90年代。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上海轿车支撑着国内对轿车的需求,为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我国自力更生制造出的轿车填补了中国工业的空白,让中国自立于世界汽车工业之林,但由于国家不开放,我国的汽车工业与世界隔绝,失去了交流提高的机会,使我国的汽车工业逐渐地被现代化的世界汽车工业抛在后 面。另外,当时我国的汽车工业是以载货车为主导的,对轿车缺乏应用的重视,这使得我国的轿车工业技术水平长期处于极为幼稚的状态。3、80—90年代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对轿车的需求越来越强,我国落后的轿车工业根本无法满足这种需求。一时间,外国轿车洪水般涌入我国。为了迅速提高中国轿车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我国汽车工业开始走上与国外汽车企业合作、引进消化外国先进技术的发展道路。具体方式基本都是从进口全部散件组装开始,逐渐提高国产化率。80年代中期可以视为第一阶段,建立了上海桑塔纳、广州标致两个合资企业,还引进了夏利、奥迪等车型。这一阶段是引进的摸索阶段,引进的车型和技术也不是很先进。90年代前期和中期是新时期轿车工业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中外合作以及技术引进都进一步深入,两个新建的合资企业一汽-大众和神龙富康起点都比较高,富康引进的是90年代的车型,全国主要引进车型的国产化率达到80%以上,质量也显著提高,价格不断下降,国产轿车又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销售份额。我国的轿车工业初具规模,整体实力显著增强。
4、进入21世纪后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汽车产业高速发展,形成了多品种、全系列的各类整车和零部件生产及配套体系,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产品技术水平明显提升,已经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大国。但是,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不高、自主开发能力薄弱、消费政策不完善等问题依然突出,能源、环保、城市交通等制约日益显现。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加深和国际汽车市场的严重萎缩,国内汽车市场受到严重冲击,导 致全行业产销负增长、重点企业经济效益下滑、自主品牌轿车发展乏力,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形势严峻。
应该看到,结构调整是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汽车产业在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增长后,必然要进行一次大的调整,以解决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积累的诸多矛盾,国际金融危机只是引发了结构调整期的提前到来。目前,我国汽车市场正处在增长期,城乡市场需求潜力巨大,汽车产业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
(二)现状分析
汽车产业是资本技术劳动密集型企业,具有产量密集度大,科技含量高的特点,近年来汽车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进一步增强,汽车产业对宏观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除了自身快速发展之外,以汽车产业为核心,还形成了一系列高增长的产业群,对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显著。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创新意识逐渐增强,行业自主研发能力逐步提高,自主品牌汽车取得了明显的进展,汽车数量明显增加,成为我国汽车出口的主要力量。
规模不断扩大,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以骨干企业为 核心的合资合作使我国骨干企业的实力不断的增加
产品结构不断改善,性价比不断提升,产品品种齐全,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基本能够保证国内市场的需求,汽车产品性价比也不断的提升。节能环保性能有明显的提高,汽车产品由填补品种空白向淘汰落后品种发展,向更加环保节能安全的产品转变,传统产品当中柴油车的比例不断的上升,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的汽车研发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部分车型也已经在运行。近年来,汽车工业企业主动参与国际分工,出口增速大于进口增速,汽车产业保持了增长的良好局面,出口产品结构也在加快优化升级,汽车零部件、中重型载重汽车是出口的拳头产品。同时,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国内部分企业也开始参与国际兼并重组,尝试在国外建厂。
(三)我国汽车产业的特征
目前汽车市场上形成欧、美、日“三足鼎立”的态势,而日本的三大汽车公司丰田、日产和本田一直与美欧汽车生产商进行斗争,进以争夺市场。在当今中国的开放形势下,国外各路资本纷纷进入我国的汽车产业,世界汽车6+3(即通用、福特、戴克、丰田、大众、雷诺六大集团和本田;PSA、宝马三家有特色的汽车公司)集团都在中国有轿车合作生产项目。中国三大汽车集团相继选择了几个外资合作伙伴——一气、丰田合资及东风、日产全面合作;上海、通用和五菱重组,其中两大集团选择了日本的汽车企业。这对汽车产业还处在初级阶段的、规模布局、和服务水平水平均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我去过汽车产业来说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在最近几年内,外资大举进入,国内汽车流通市场出现了外商独资、中外合资及各种经营成分共同竞争的格局。面对资本实力强大的国际巨头,国内汽车流通企业原有的优势必将丧失。我国汽车产业从进口到出口,从逆差到顺差,中国汽车企业正走着许多中国工业品的老路,在“made in china”这词组下,中国企业出口一场繁荣,2007年中国汽车出口达到61.27万辆,而中国汽车上品出口金额首次超过400亿美元,达到408.96亿美元,然而由于对国际市场运作和相关国家法律程序的欠缺,中国国内汽车企业的出口大国数由国外代理商负责销售和服务,这句把实际的主动权留给了外商,也就是说,国内企业只管加工只能赚取加工利润中的少部分,汽车卖多少、赚多少、服务利润这些收入都与国内厂家无关了。其实,中国目前的正在经历日本上世纪60年代经济腾飞的阶段,当时的丰田汽车要把工厂建到国外去,可此时的综合商社早已在国外建立了自己的分公司、事务所、代表处,以在世界各地构建起了国际商业网络。
(四)我国汽车产业面临的问题
1.汽车产业缺乏竞争,实际上是说缺乏公平有效的竞争。只有进一步放宽产业政策,降低准入壁垒,鼓励多种经济成分的资本参与汽车制造业,即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
2.产业组织结构依然不合理。3.自主开发能力依然较弱。
4.零部件生产滞后于整车的发展,跟不上整车开发的步伐。5.当前产业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
五、日本汽车产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要优化我国的汽车产业,还得从问题本身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继续推进成本创新
通过创新、员工培训等措施不断减少不必要的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充分利用已有的成熟技术、依靠成本优势满足低端市场需求,并在此过程中不多积累资金、技术、人才和生产制造能力,并依靠规模形成规模经济、提高生产率,为向中端市场发展积蓄力量。
充分利用全球垂直分工的网络。即充分与国外的汽车设计公司合作,并在合作中培育研发队伍,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二)不断增加研发投入
培育深层次的自主创新能力,逐步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为应对跨国公司在华战略的变化,今后我国的汽车产业发展战略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其总体思路是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是坚持合资合作不放松;二是坚持自主发展不动摇。在合资合作与自主发展之间形成良性循环,通过自主发展提高合资合作的质量和水平,通过合资合作培育自主发展的能力和条件。注重打造自己的品牌,加强商权的控制。以专业化的全球化的眼光看待经营,将是未来中国本土企业成长的必经之路。
(三)以市场为引导
市场是商品流通和交换的集散地,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纽带。现代企业的营销活动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市场上需要什么,企业就生产什么。企业要想取得发展,除了要了解与企业相关的市场外,更要做好市场的研究工作,重点就是做好研究市场需求的工作。而要研究市场需求,首先就得研究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
对于我国汽车工业来讲,要使它能够取得发展,也必须从研究汽车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入手。只有在研究汽车消费者需求后,各汽车生产企业才可以决定“生产何种汽车”,“为谁生产汽车”和“怎样生产汽车”。先来看看,目前我国汽车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是怎样的一种状况。
(四)加强企业间合作
我国汽车产业还处在起步阶段,规模布局、服务水平均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而国内汽车又面对外商独资、中外合资及各种经济成分共同竞争的局面。中国汽车的国际化离不开学习丰田模式,面对中国这个学生,丰田汽车并不客气,2003状告吉利侵权案就是给中国课堂上的一堂生动的教育课,对此今后我国汽车发展战略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是坚持合资合作不放松;二是坚持自出发展不动摇。在合资与自主发展之间形成良性循环,通过自主发展提高合资合作的质量和水平,通过合资合作培育自主发展的能力和条件。注重打造自主品牌、加强商权控制、以专业化和全球化的眼光看待经营,将是未来中国本土企业发展的一条必经之路。
(五)构筑财团体制
对丰田而言,一方面他利用自身在贸易、金融和信息三方面庞大的网络和超强的实力,不断地为丰田汽车的制造企业提供方面的支持,扮演着企业培育者的角色;另一方面它能从更全面、更长远的角度观察和研究汽车产业甚至整个社会经济,因而就能更好地把握汽车产业和宏观经济发展的趋势。
六、结语
中国一直没有停止引进技术的工作,作为市场主体的政府来管理产业的发展,造成引进技术过程中,技术与市场相互的缺欠。而日、韩恰恰是以用户需求为主导的市场机制放在首位。虽有政府干预的现象,但引进的主体是大财团企业而绝非政府。我国的这种发张模式只会造成“引进一代,落后一代,再去引进”。中国经济活动中始终缺乏一个民间产业联合体,即集金融、商业、产业与一身的财团组织的存在。政府在则通过制定与实施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培育和发展外部导向型部门,使其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生产率,增强我国汽车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祝虹.丰田汽车:在中国的布局[N].第一财经日报,2005-6-22(9).[2] 李永强.建筑物流中心 日本丰田通商进驻天津保税区[J].经济观察,2005,(9).[3] [日]石田退三,张欧,丰田智慧[M].北京: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4] 金锫.企业蓝皮书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2008)[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5] 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计划[N].新华财经报,2009-03-20.[6] 丁冰.汽车安全气囊的控制[J].现代汽车技术,2005,(10).[7] 吴启金.日本汽车工业发展的启示[J].现代汽车,2005,(10).[8] 罗明.现代企业营销理论与实践[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8.[9] 符国群.消费者行为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0] 梁小民.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1] 汤定娜.中国企业营销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