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省卫生厅副厅长陈华2009健康教育工作会议讲话
省卫生厅副厅长、爱卫办主任陈华在全省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经验交流会
上的讲话
2007-12-28 江苏省健康教育所 阅读1379次
同志们:
今天召开的“全省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现场经验交流会”是近几年来我省召开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贯彻不久前全国爱卫会在山西晋城召开的全国农村爱国卫生工作暨纪念爱国卫生运动55周年现场会、省爱卫会全会以及全省农村卫生工作会议精神,研究总结交流近年来全省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情况,部署下阶段任务。会议期间将组织大家参观江阴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现场,同时还有幸邀请到全国首席健康教育专家万承奎教授来为我们作演讲。希望通过这次会议,各地能够相互学习借鉴,取长补短,进一步推动全省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健康发展。下面,我着重就近年来全省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开展情况以及下阶段的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前阶段全省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开展情况
近几年来,各地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 农村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和卫生防病工作的中心任务,大力弘扬
健康文化、倡导健康行为、创造健康环境,积极拓展健康教育的领域和服务范围,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人民群众健康意识不断增强,行为方式得到改善,城乡居民整体健康素质得到提高,疾病防控水平显著提升。全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累计达96.9%,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61% ;绝大部分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甲、乙类传染病总发病率、计划免疫相关传染病发病率以及婴幼儿和孕产妇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人均期望寿命值达74.13岁。回顾我们这几年的工作,主要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进展。
(一)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组织程度进一步提高。省委、省政府历来十分关心人民群众的健康问题,坚持把实施全民健康教育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战略,纳入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切实加强领导,增加投入,严密组织,积极推进健康教育工作。2006年省政府再次调整了“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江苏省领导小组,将成员部门由原来的7个充实到10个,并印发了“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江苏省示范县(市、区)督导评估办法和标准,省“行动”办还专门召开各成员部门协调员会议,通报了全国“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对我省“十五”期间实施“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工作终期督导评估的情况,并就贯彻落实全国“十一五行动规划”,推进我省“行动”示范区的建设进行了部署;为深入贯彻中央文明办等10部门《关于继续开展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的通知》和中央文明办、卫生部《关于开展“相约社区健康行”活动的通知》精神,2005年12月省里专门成立了以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为主任委员的“健康江苏社区行”组委会,推动了全省城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顺利实施;在省委、省政府组织实施的农民健康工程中,把农村健康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安排了专项经费,增加了财政投入;为更好地发挥健康教育协会的作用,去年我们还召开了省健康教育协会一届二次常务理事会会议,总结交流了协会成立以来各地各部门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情况,不少部门的主要领导亲自到会,体现了省各有关部门对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高度重视。各地坚持把健康教育作为提升公民整体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不断完善组织体系,发展壮大队伍,并随着不同时期健康教育工作目标、任务和需求的变化,适时调整当地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或协调指导委员会,着重加强健康教育机构的建设,建立了以爱卫会及其各成员部门为主体,以专业机构和专职人员为骨干,以城乡社区和基层单位兼职人员为基本队伍的健康教育组织网络;南京、无锡、常州、苏州、镇江、泰州等市以及江阴、宜兴、惠山、靖江、洪泽等地已逐步建立起健康教育财政投入机制;苏州市及其辖区内各县(市、区)政府还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健康教育园,全市健康教育工作手段新、覆盖范围广、内容丰富、社会参与性强,整体水平较高;无锡市惠山区除了把健康教育经费列入常年财政预算外,还建立了“行动”专项基金,实行专款专用,这些地方建立起来的上下贯通的组织网络和有效的财政投入机制,保障了当地健康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在推进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社会化过程中成员部门的优势得到有效发挥。近几年来,各级各部门以及工、青、妇等社团组织对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都给予了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省委宣传部、文明办高度重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将“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纳入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的考核目标,今年以来,省文明办又以构建全省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和网络为目标,协调省有关部门以“共沐七彩阳光,和谐从心开始”为主题,组织各地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省教育厅专门成立了“江苏省学校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了《学校健康教育7年规划》,并与卫生部门共同组织开展了全省中小学生健康知识基线调查,近两年来,又先后与省卫生厅共同制定了“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管理办法”、“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推广方案”和“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评价指标”,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全省健康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工作机制;省农林厅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己任,在推广农产品无公害生产新技术、积极组织开展“亿万农民健身活动”的同时,在适宜地区、适宜农户大力推广户用“一池三改”沼气池建设,有效推进了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的改造,既改善了农村环境,又解决了清洁能源问题;在禽流感防控过程中,省农林厅组织有关专家编印出版了“推开健康之门”以及一大批相关卫生保健知识读本,为农民群众及时掌握禽流感防控知识,预防禽流感的人间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各级卫生部门充分运用资源优势,加强了对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专业指导和业务培训;各级广电部门及宣传媒体,充分运用其传播迅速,覆盖面广的优势,坚持办好固定的健康知识宣传栏目;各级工会因地制宜在全省基层企业组织中开展了“送知识、送健康”服务活动,为女职工举办保健知识讲座近千场次;各级妇联将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纳入“和谐家庭”、“五好文明家庭”、“美德在家庭”等特色家庭创建活动,组织城乡妇女广泛开展艾滋病防治等各种卫生保健和康复知识的培训教育活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在省委宣传部的支持下,省广电总台、省卫生厅于2004年共同创办了“江苏健康广播”,为我省实施全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构建了新的阵地,也为全省城乡居民更快更多地获得健康知识开辟了新的途径。
(三)“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和“相约健康社区行活动”取得新的进展。各地十分重视和关心农民的健康问题,始终把落实“行动”规划,帮助农民群众树立健康观念,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作为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和各有关部门的重要工作,融于“农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进程,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搞好农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新方法、新模式,广泛开展了健康教育合格乡(镇)村、先进社区、示范户等创建活动,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扬州、盐城、宿迁、镇江、泰州等地在认真做好“行动”评估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培植典型,大力推进“行动”工作,建设了一大批市、县级“行动”示范县(区)、镇、村。常州市还专门开展了“农村居民核心信息知晓情况及健康知识需求调查”,为有针对性地开展“行动”工作提供了依据。目前,全省已建成“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国家示范县(市、区)4个,5个基层广播电视台站被国家“行动”领导小组评为全国“乡村健康金话筒”优秀广播电视台站,6人被评为优秀播音员。2005年底,我省“行动”工作顺利通过了国家“行动”领导小组组织的“十五行动规划”终期督导评估。2005年12月,省爱卫会、文明办、卫生厅、广电总台在总结多年来各地开展“相约健康社区行”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决定在2006年组织开展以“学习科学、拥有健康、享受生活”为主题的“健康江苏社区行”活动,并共同印发了“关于开展健康江苏社区行主题活动的通知”,成立了以医学专家为骨干的“健康江苏社区行”讲师团,一年来,省巡讲团先后有19人次到各市开展了巡讲工作。各地以此为契机,积极拓展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领域,将“健康江苏社区行”活动与社区卫生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了健康教育培训基地,定期安排健康知识讲座,向社区居民传授自我保健技能。据统计,去年各地共组织市级专家开展卫生科普知识讲座660场、区级676场、县级851场,街道、乡镇组织的卫生科普知识讲座近2000场。为表彰先进,推进这项工作深入开展,今年,省爱卫办、文明办、卫生厅、广电总台在进行专题总结的基础上,评选出“健康江苏社区行”优秀组织奖27个、优秀讲师奖22名、优秀卫生科普宣传品奖10件,公益奖1个。
(四)以卫生防病为重点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近几年来,各地在总结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在抗击“非典”、预防禽流感等重大疾病防控过程中的作用的基础上,及时将健康教育纳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系统,制订了相关疾病的健康教育预案,2006年省里还专门举办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培训班,并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去年,各地根据《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和省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江苏省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2006年工作要点的通知》精神,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对农民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进行了理论探讨和社会实践。无锡市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组织开展了性病艾滋病干预效果和化工企业工人职业危害认知情况的专题调研,连云港开展了“保障民工健康,创建和谐工地”活动,徐州市组织实施了“百万返乡农民工春节健康保障行动”。2006年和2007年省爱卫会还分别以“健康生活,健康社区”和“清洁、健康、文明、和谐”为主题,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各地利用画廊、板报、健康知识讲座、咨询、发放资料、举办大型卫生保健知识竞赛、建立健康教育一条街、组织专业团体、民间艺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等形式传播卫生保健知识。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仅省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围绕卫生防病工作共制作健康教育小册子、折页等共计25种239.8万份,张贴画10种64万张,音像制品14种6.3万张光盘,展板5种100套,培训教材以及中、小学健康教育课本等9种45.5万册,编印《农村居民健康教育读本》40余万册,主办《健康之窗》卫生科普墙报每年4期10多万份,并多次开展“好新闻、好作品、好版面”、“关爱健康”等优秀科普宣传品和摄影作品评选活动及卫生美术影视专业论文评比活动。与此同时,全省控烟工作取得新的进展。2006年,各地共组织市民2764人和各级疾控中心的卫生工作者110人参加了中国国际戒烟竞赛;今年又根据全国统一部署,组织南京、镇江以及仪征三地开展了公共场所被动吸烟监测工作,为提高《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履约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最近,南京市爱卫办与省市工商部门协调行动,加大了对沪宁高速、机场高速、电视塔等户外大型烟草广告清理、取缔的工作力度,效果显著。
经过几年来的努力,全省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有了很大发展,取得了许多成绩,发挥了很好的社会效果。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的结果,也是各级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协调一致推进的结果,更是卫生战线基层同志们勇于开拓、努力工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卫生厅、省爱卫办向大家表示衷心地感谢。但是,就总体情况而言,各地健康教育工作发展很不平衡,某些方面存在的问题十分突出,健康促进面临的挑战相当严峻。一是一些地方对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不健全,人员不足,工作不力;二是多数地方尚未建立长期、有效、稳定的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保护方面的财政投入机制,社会性健康教育工作基本没有经费,一些涉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公共卫生问题缺乏有效的干预措施,城乡居民中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尚未得到彻底纠正,卫生意识、健康意识仍较淡薄,由不良生活、行为方式引起的一些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十分突出;三是基层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对现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缺乏足够的了解,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亟待提高;四是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影响健康的因素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日益突出,心理健康问题十分普遍,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面临巨大挑战。
二、积极开拓创新,全面开创新时期全省健康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今年是爱国卫生运动55周年。不久前全国爱卫会召开了“全国农村爱国卫生工作暨纪念爱国卫生运动55周年现场会”,部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爱国卫生工作。国务院副总理、全国爱卫会主任吴仪在讲话中明确要求“紧紧抓住健康教育、环境整治和预防控制疾病等关键”,把爱国卫生运动不断推向深入。在今年11月14日省爱卫会全委会上,何权副省长指出,要充分发挥健康教育在爱国卫生工作中的基础作用,大力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良好的卫生行为和习惯。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这两个会议和吴仪副总理及何权副省长的讲话精神,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工作机制,不断丰富和深化工作内涵,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全省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第一,进一步统一思想,切实提高对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重要意义的认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传播卫生保健知识,培养健康行为,促进全民健康的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全面普及卫生知识,努力提高全民健康素质,也是爱国卫生运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和目标任务。
当前,我省总体上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城市化加速期和经济国际化提升期,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生活压力、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健康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提倡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可以培养人们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公民的自我保健能力,为参与社会竞争打下坚实的体能基础,而且还能促使个人、家庭、社会共同维护全社会健康的责任,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还体现了卫生工作从以疾病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以健康为中心的医学模式的转变。
健康教育不仅是卫生工作的先导与基础,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素养具有积极的推动的作用。目前社会上存在着许多不文明、不卫生的现象,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普及与人民群众生活有关的科技知识,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人们参与改善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的积极性,是发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创造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促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随着社会的发展,影响健康的因素越来越多地来自人们日常的生活方式,来自人们的心理、行为以及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当前,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开始进入发病高峰,成为主要社会公共卫生问题和影响人民群众整体健康素质的重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个人、家庭、社会参与卫生保健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我们有责任把与疾病作斗争的科学方法教给群众,使人们懂得怎样去做,怎样自己去行动,努力提高人民群众自我保健的意识和能力。
第二,要以“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为平台,着力培养农民良好的卫生习惯。根据国家“十一五行动规划”的要求,到2010年,农村中小学健康教育实施率达到80%,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达80%,健康行为形成率达70%;农村居民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达80%;健康行为形成率达65%。各地要按照规划目标,协调相关部门,因地制宜规划当地的“行动”工作,制定适合当地实际的“行动”方案。要结合精神文明建设、农民健康工程和卫生镇村创建等活动,组织农户开展健康家庭、卫生示范户、文明户等各种有利于提高农民健康素质和培养农民卫生习惯的特色家庭等创建活动。各地要认真贯彻省爱卫会、省“行动”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江苏省示范县(市、区)”督导评估办法和标准的通知,把建设“行动”示范县(区)、示范乡(镇)、示范村活动,作为深化农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加大领导力度、投入力度和工作力度,推进农村健康教育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今年力争省级“行动”示范县(区)的建设有所突破,并在此基础上明年再建设一批省级示范县(区)。前不久,省爱卫会已对省级卫生县城、卫生镇村标准进行了修订,将“行动”工作纳入了农村卫生创建的标准体系,加大了考核力度。希望大家要十分注重“行动”工作的实际效果,强化“行动”督导评估工作,认真落实县(市、区)每年评估一次,省辖市每年选择不少于50%的县(市、区)评估一次的制度。明年,各地务必要做好迎接国家“行动”领导小组来我省开展中期督导评估的准备工作。省爱卫办、“行动”办将按照国家“行动”办的要求,分期分批对各地的“行动”工作进行中期督导评估,各地的自评工作要求在明年5月底前完成。
第三,要进一步加强健康干预,促进城乡居民行为方式的转变。各地要拓宽工作思路,把实施健康干预,努力减少和控制“生活方式病”作为重要任务,纳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认真加以实施。首先,要逐步扩大和深化健康城市试点工作。建设健康城市的突出特征就是在政府的倡导下,以健康促进的理论,组织方方面面开展有效的健康干预,从而实现健康保护。这是新时期爱国卫生和健康教育工作的升华。各地要通过建设健康城市的过程,从机构建设、管理模式、工作方法等方面,促进全省爱国卫生事业的创新和发展。明年,省爱卫办将组织有关专家对各试点城市几年来的试点工作情况进行评估,有关试点城市要在开展自我评估的基础上,组织力量对试点镇村、试点单位进行评估分析。要通过评估活动,积极探索健康促进、健康干预的新方法、新途径,研究制定我省建设健康城市的基本指标体系,并重新确认试点城市。其次,要有计划的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当前,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各地要以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工作网络为目标,继续落实省文明办、省教育厅、卫生厅、团省委“关于开展„共沐七彩阳光,和谐从心开始‟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结合创建健康促进学校活动,培养和组织心理健康专家在中小学校等重点人群中开展心理疏导、咨询等服务,积极构筑心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阵地。三是要开展城乡健康教育干预试点工作。要在总结2007年公共场所被动吸烟监测项目经验的基础上,力争组织有条件的地方,启动城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项目,组织力量,制定方案,逐步开展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评估试点的工作。同时,以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为契机,争取扩大烟草控制干预试点范围,积极推进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全面禁烟行动,并继续开展无吸烟单位和无烟草广告城市创建活动。
第四,要大力普及卫生防病知识,努力提高社区和职业人群的卫生保健意识。各地要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进一步落实健康教育的各项任务,按照“大容量、广覆盖、多反复”的原则,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抓好城乡社区和职业人群的卫生防病知识的普及工作。一是要继续深化“健康江苏社区行、乡村行”活动。要根据社区健康教育对象相对集中、居民文化层次较高的有利条件和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特点,充分运用爱国卫生月、健康教育宣传月、世界卫生日、世界无烟日等各种卫生日活动,对中老年人、单位职工、学生、家庭成员等社区的重点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切实提高健康知识入户率,广泛普及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知识和卫生保健技能,着重增强他们的健康信念,建立健康的价值观、责任感,有效降低和控制性病、艾滋病以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瘾行为的发生率。近期,各地要着重加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工作,大力普及预防和控制人禽流感的基本卫生知识和行为方式,落实应急健康教育预案。二是要落实工矿企业健康教育组织,完善班组健康教育网络。各地要充分运用企业内网、电视、报纸、文化体育活动等,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要求融入企业文化,针对企业职工的健康问题,通过岗前培训、班组教育等形式普及卫生保健知识,着重加强对从事有毒有害工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特殊职业人群和女工等重点职业人群的健康教育,努力预防和消除职业危害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三是要不断深化学校健康教育,加大中小学校卫生防病科普知识的教育力度,坚持从孩童时期抓健康意识的形成,促进青少年德、智、体全面发展。要针对青少年接受能力强,可塑性大的特点,将健康教育融入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要结合学生心理、青春期生理、个人卫生习惯,以及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培养师资、完善教材,强化系统健康知识的教学,全面提高学校健康教育的实施率,积极为青少年创造有利于学习、发育和健康成长的环境。四是要坚持防治结合,进一步提高医院健康教育水平。各级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要充分发挥人才密集,技术优良的优势,切实加强预防保健服务,坚持把健康教育融入医疗护理工作的全过程,同时要在当地健康教育机构的指导下,每年安排一定的时间,走出院门,与社区开展互动式的健康教育活动。五是要重视教育和引导城乡居民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自觉投入到“改陋习、讲文明、讲卫生,爱环境、树新风”的活动中去,改变不卫生的行为和习惯,逐步树立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卫生行为,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整体素质。
第五,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的组织领导,切实提高全省健康教育的整体水平。各地要坚持“政府组织领导,爱卫会统筹协调,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原则,把健康教育纳入当地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强领导,统筹安排,真正建立起由各级爱卫会协调,卫生行政部门管理的健康教育运行管理机制。各地要按照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2005—2010年)的要求,在优化卫生资源配置,调整卫生经费投入结构中,保证健康教育经费在优先领域的投入,并随着公共卫生经费投入比例的增加而增加,使健康教育常规经费达到“规划纲要”提出的不少于当地当年卫生事业经费5%的要求,同时配备与工作需要相适应的健康教育设备,积极促进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各级爱卫会和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规划纲要”的要求,切实加强健康教育机构的建设,把健康教育纳入目标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建立与任务相适应的健康教育专业队伍,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健康教育功能,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并加强督导评估;要进一步提高健康教育专业人员的素养,注意培养和引进学科带头人和专业骨干,对现有从事健康教育工作的专门人员,要采取进修、短期培训、组织理论研讨、开展学术交流、专题合作等多种形式来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努力培养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的高素质的健康教育人才。
要进一步加强部门间的合作,推进齐抓共管。各地卫生行政部门、爱卫办、健康教育专业机构要切实加强与当地各有关部门以及工、青、妇等社团组织之间的沟通联系,在制定和组织实施健康教育规划等工作过程中主动做好协调,为推进健康教育的社会化作出积极的贡献。
同志们,不久前召开的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新时期卫生工作的方针,强调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这为爱国卫生运动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十七大报告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实际,在今后的工作中创造性地予以贯彻落实,把全省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实现“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陈全国省长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陈全国省长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3月1日)
这次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是在我省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26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和春节期间视察河北时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十一五”以来我省教育改革发展情况,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教育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国家教育部对河北的教育工作和这次会议非常重视,杜玉波副部长亲自前来指导、出席今天的会议、作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我省教育事业取得的成绩,并对进一步推进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会儿,云川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一并贯彻落实好。这里,我围绕教育改革发展的几个重点问题,简要讲些意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教育部等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在全省上下特别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省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实现了“一个提高、两个优化、三个增强”。“一个提高”,即国民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十一五”末全省国民受教育年限达到8.7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67年;“两个优化”,即学校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教育体系结构进一步优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日益完善;“三个增强”,即教育发展的实力不断增强,教育发展的活力不断增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全省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成为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有力支撑。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对河北“十二五”期间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资源强省的跨越,意义尤为重大。我们要立足战略全局,从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高度,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高度,从深入实施科教兴冀战略、建设创新型河北的高度,从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深刻认识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重要性,坚持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全面落实国家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高度重视,加大力度,强化措施,努力开创河北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一、关于学前教育问题
学前教育在各级各类教育中是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人民群众非常关注。要把学前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基础的环节来抓,按照公益性、普惠性原则,大力实施学前教育普及
提高工程,切实解决好“入园难”问题。
(一)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要加大政府投入、严格收费标准,支持城市街道、农村集体和有条件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举办幼儿园,支持公办幼儿园改扩建,支持居民小区配套建设幼儿园。到2012年,全省扩建、新建1000所公办幼儿园,各县(市、区)至少有1所公办幼儿园达到省级示范性幼儿园标准。
(二)积极发展民办幼儿园。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放开办园市场,在用地保障、税费征收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减免租金、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等方式,积极支持社会力量兴建民办幼儿园。规范办园标准,强化幼教管理,确保园区安全。
(三)加快发展农村幼儿园。结合国家实施农村学前教育项目,统筹城乡学前教育资源,鼓励城镇优质幼儿园到农村办园,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富余的校舍和师资力量举办幼儿园,支持农村特别是山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偏远贫困地区的幼儿园建设。到2012年,每个乡镇至少建成1所达到三级标准的中心幼儿园。
二、关于义务教育问题
义务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围绕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全省适龄儿童少年都能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
(一)抓学区、促管理,发展农村义务教育。落实全省农村学区建设规划,建立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学区中心校、学校三级管理体制,打破县域内乡镇行政区划界限,均衡配置教师、图书、校舍等资源,积极推行标准化办学。到2012年,全省所有县(市、区)完成学区建设,按新体制运行。
(二)抓创新、促整合,深化城市义务教育。推广实施“四种模式”(联合校、兼并校、建分校、新建校),着力做强优质学校,转化改造薄弱学校;制定完善相关政策,促进新建住宅小区和旧城改造配套建设中小学校;建立校际协作机制,促进教学资源共享,缩小城区校际差距,逐步消除择校现象。
(三)抓统筹、促公平,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结合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和农村新民居建设,合理规划中小学布局,办好必要的教学点,方便学生就近入学,做到“三个确保”:即坚持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流入地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确保优先满足留守儿童住宿需求;落实国家助学制度,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就学困难、学习困难等原因而失学,努力消除适龄儿童少年辍学现象。到2015年,全省义务教育在校生巩固率达到94%以
上。
三、关于高中教育问题
高中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要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加快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到2015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
(一)推进规范化发展。按照属地管理、市(县)为主的原则,调整优化普通高中布局,以城市薄弱高中和农村普通高中为重点,着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推进标准化和示范性学校建设,今年内全省每个县(市)都要建设1所省级示范性高中,“十二五”末全省所有普通高中达到基本办学标准、高中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达到95%以上。
(二)推进多元化办学。在发挥政府主体作用的同时,大力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进入高中教育领域,采取独立举办、联合举办、股份制办学等多种形式,积极兴办各种类型的民办高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三)推进特色化教育。深化普通高中教学改革,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鼓励有条件的高中与大学、科研院所、职业学校开展人才培养试点,积极创建特色学校,建成一批外语、艺术、体育等特色高中,形成高中阶段教育与初等、高等教育紧密衔接、协调发展的教育体系。
四、关于职业教育问题
职业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要适应推动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新形势,全面放开职教市场,鼓励各类民间资本投入职教领域,面向市场需要,面向职业需求,大力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造就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一)突出职教重点。整合城乡教育资源,着力发展面向广大农村的职业教育。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建设,大力实施“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工程”,深入开展“送教下乡”活动,落实好农民学生减免学费和资助政策,积极开展农村实用人才、进城务工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培养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管理的新型农民。“十二五”期间,城乡新增劳动力普遍得到培训,年均培训超过600万人次。
(二)创新培养模式。普遍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大力推行引企入校、前校后厂等办学模式,实行学校和企业合作开发专业、协商设置课程,开展学生顶岗实习、工学交替和订单培养,共同培养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三)提升办学能力。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重点建
设一批骨干专业,新建一批实训基地,造就一批职教专家、教学名师和专业带头人。到2012年,重点建设15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全省90%以上中等职业学校达到国家办学标准。“十二五”末,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和专业课教师本科以上学历的达到95%以上,“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30%以上。
(四)搞好就业服务。紧密结合就业需求,设置职业学校专业和课程,推进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实施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搭建培训就业、校企对接平台,推广学校推介就业的经验,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一条龙”服务体系,解除学生的后顾之忧,提高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五、关于高等教育问题
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要坚持规模质量并重,走内涵式发展路子,全面提高高等教育的整体实力和办学水平。
(一)要在优化结构上下功夫。优化区域布局结构,充分发挥省属重点骨干大学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对口支援薄弱高校,支持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高等教育,加快沿海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优化类型层次结构,稳步发展本科教育,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规范发展民办高等教育,逐步形成普通与成人、普通与高职、公办与民办、学历与非学历高等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围绕我省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施重点学科对标升级行动计划,力争到2012年新增3-5个国家重点学科、新建30个省级重点学科和60个省级重点发展学科。
(二)要在提高质量上求突破。实施高等教育质量提高工程,加强国家、省、校三级精品课程建设,推进优质特色教学资源库开发,到2012年建成100个本科教育创新高地;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强势特色学科特聘教授岗位计划,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一批高层次学术领军人才;继续抓好燕山大学国家大学科学园、河北工业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与发展,推进产学研结合,打造产学研创新联盟,提升高校科研能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三)要在打造名校上开新局。瞄准国内外先进大学,启动实施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着力抓好“211工程”建设,推进省部共建高校工作,制定优惠政策,强化扶持措施,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十二五”期间努力建成3-4所国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大学,打造河北高等教育的制高点,向高等教育强省迈进。
六、关于教育改革问题
教育要发展,根本在改革。要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不断破除不利于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
(一)完善教育管理体制。以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为重点,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责任,实行管办评分离,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把该管的管好、该放的放开,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
(二)改革考试招生制度。实施“阳光招生”工程,规范招生录取程序,清理规范升学加分政策,完善考试招生信息发布制度,加强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积极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实行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建立完善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
(三)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建立各级各类学校对外交流平台,大力发展对外合作办学,实施海外高端人才和学术团队引进计划,积极吸引境外知名学校、教育科研机构及企业来冀开展项目合作,吸引更多知名外籍专家学者来冀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积极参与国际性、区域性特别是京津冀区域性教育合作,提高我省教育发展水平。
七、关于教育投入保障问题
教育投入是支撑教育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公共财政的重要职能。各级政府要把教育投入作为事关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建立稳定持久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具体做到:
落实“一个责任”,就是落实各级政府提供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责。
健全“一个体制”,就是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资金投入体制。做到“一个优先”,就是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
实现“四个确保”,就是确保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有明显提高,确保省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教育经费拨款增长高于本级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2个百分点以上,确保在校学生人数平均教育费用逐步增长,确保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完善“五个机制”,就是完善各级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制定各级各类学校生均经费、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2012年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把城乡义务教育全部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完善非义务教育经费筹措机制,实行政府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其他多种渠道筹集教育经费;完善困难学生就学资助机制,保证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和城镇低保家庭子女顺利完成学业;完善教育经费监督管理机制,严格执行国家资金管理法律制度和财经纪律,健全教育经费使用监测、评估和奖惩制度,确保经费使用安全有效。
教育兴则河北兴,教育强则河北强。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
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谱写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篇章,为推动科学发展、富民强省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关于印发山东省卫生厅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定稿]
关于印发山东省卫生厅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
与健康促进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鲁卫基妇发〔2007〕19号
各市卫生局:
现将《山东省卫生厅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山东省卫生厅
二OO七年十一月六日
山东省卫生厅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
与健康促进工作的实施意见
近年来,我省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紧紧围绕卫生工作中心任务,结合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初级卫生保健、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及重点人群卫生保健等开展了大量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当前我省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发展不平衡,城乡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和工作网络不健全,人群健康知识水平和健康行为形成率不高,有效应对各类公共卫生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为进一步提高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工作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制定以下实施意见。
一、目标任务
坚持预防为主方针,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体系,提高专业队伍素质。围绕重大卫生问题,针对重点场所、重点人群,倡导健康的公共政策和支持性环境,以社区为基础,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普及健康知识,增强人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促进全民健康素质的提高。到2010年,城市和农村居民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分别达到85%和80%以上,健康相关行为形成率分别达到70%和60%以上;中、小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城市、农村分别达到90%、80%,中、小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城市、农村分别达到70%、60%;积极开展以学校、医院、公共场所、工矿企业等场所为基础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控制烟草危害与成瘾行为。
二、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体系
㈠建立并完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网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在政府领导下,建立起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动员、群众参与、法律保障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体制和协调、高效的运行机制。积极发挥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大众传媒在传播健康知识中的作用。充分利用各类基层组织、社会团体和公共场所的优势,建立并完善社区组织、企事业单位及公共场所直接面向目标人群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服务设施和工作网络。
㈡加强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工作能力建设。县及县以上疾病预防控制、医疗、妇幼保健机构中要设置健康教育科(室),配备与工作任务相适应的专职人员,落实业务用房和设施,保证开展工作必需的条件。要切实加强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建设,发挥其业务技术指导中心的作用。乡(镇、街道)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配备专(兼)职健康教育人员。村卫生室要明确一名乡村医生承担健康教育工作。各地要在保障健康教育人员经费的同时,落实必须的专项业务经费,重点用于人员培训、宣传材料制作和发放、组织活动、督导评估,以及各类项目的开展等。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人员队伍建设,要有计划地逐级开展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培训,全面提高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社会动员、倡导、传播与教育、计划、实施、监督与评价等技能。县及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要组建由公共卫生、临床医学等专业人员组成的专家队伍,为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提供技术支持。
三、全面落实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策略与措施 ㈠做好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制定并实施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计划,积极开展预防控制传染病、地方病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重点做好防治性病、艾滋病、结核病、乙型肝炎等重大传染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普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制定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预案,对公众开展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增强公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㈡积极推进“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贯彻实施《山东省实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规划》,建立在政府领导下多部门合作的农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机制,以多种形式和多种渠道为农民送医药、送知识,宣传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农村流动人口和乡镇企业工人就业前健康教育培训。结合农村生态文明村镇建设,大力普及农村改水、改厕知识和技术,改善农村饮水和环境卫生状况。大力开展创建“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示范县(市、区)和示范乡镇活动。
㈢大力推动城市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完善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为指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骨干,社区组织参与的城市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网络。大力开展“相约健康社区行”等卫生进社区活动,针对影响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开展社区综合干预。认真落实省卫生厅、财政厅《政府购买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及绩效考评标准》中规定的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项目。㈣积极开展以场所为基础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以学校、医院、工矿企业和公共场所为重点,开展各类场所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开展健康促进学校活动,完善健康教育课设置与教学,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加强青年学生的健康行为养成教育,重点做好心理健康、控制吸烟、环境保护、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病、意外伤害等健康教育工作。积极开展医院健康教育,完善医疗机构健康教育配套设施,把向患者及其亲属提供面对面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融入医疗服务过程中,提高患者及家属相关疾病自我保健知识知晓率。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积极推进以“安全—健康—环境”为中心的“工矿企业健康促进工程”,对工矿企业管理者和各种作业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与健康培训,重点抓好新职工、女工、接毒接尘工人的岗前、岗位安全与健康培训,倡导有益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减少和控制职业伤害、职业病及职业相关疾病的发生。按照《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相关规定,监督和指导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对从业人员进行健康知识培训。指导各类公共场所经营管理单位按照《科普法》的有关规定,对公众开展卫生科普宣传,营造健康环境。
㈤控制烟草危害与成瘾行为。履行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加强控烟能力建设。将预防吸毒、酗酒等成瘾行为纳入公众健康教育、社区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公民道德意识教育。大力普及烟草危害相关知识,开展吸烟行为干预,降低吸烟率。积极倡导并推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继续开展创建无烟草广告城市工作、“戒烟竞赛”和创建无烟场所、无烟家庭等活动。
四、切实加强对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领导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环节。各地要加强对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领导,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经费保障机制,加强部门沟通与协调,切实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加强对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科学管理,强化督导检查,严格实施过程监测和考核、评估,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健康投资的经济效益
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必然要耗费一定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健康教育投资就是在健康教育活动中所耗费的一切经济资源的总称。那么,何为健康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又如何评价其经济效益呢?本文就此作一探讨。
一、何为健康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
所谓经济效益,就是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消耗一定量的活化劳动和物化劳动后所能实际取得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量的大小。健康教育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具有生产性,属于第三产业,它虽然不以生产物质形态产品为主要职能,但却通过消耗一定量的经济资源,以及健康教育工作者劳动,向人们提供了所需的健康教育服务,从而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保护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些就是健康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的具体表现。因此,健康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是指法训练利用现有的经济资源,提供社会实际需要的健康教育服务,从而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健康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的评价。
马克思指出“真正的财富在于用尽量少的价值创造出尽量多的使用价值”。因此,对于健康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的评价,采用的基本方法就是投入产出分析,即将健康教育服务的效果同产生这些效果所耗费的资源量相比较示得。在经济学中,这些被耗费的经济资源称为成本。在实际工作中,常用的评价方法为成本——效果分析。当健康教育的效果用货币表示时,则采用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法。此外,还可以通过其它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如健康水平,健康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这也是健康教育工作的特性决定的。健康教育服务的效果中,有些是健康教育本身产生的,而有些作用和效果则是随着健康教育作用和效果的发挥才逐渐显现出来的。因此,评价健康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不能局限于资源的消耗与健康教育服务的数量的比较,而要从多方面综合评价。而评价的关键就在于效果指标的选择和确定,通常采用的评价指标为以下三类:
1、健康教育服务的数量与质量。
这一类指标多为反映健康教育效果的直接指标。在利用这些指标进行评价时,多采用成本——效果分析,即将健康教育的效果与产生这些效果的资源耗费相比较,从而得出每单位资源投入产生的效果,如,健康教育覆盖率的提高/每单位投入,卫生知识普及率提高/每单位投入等。这种方法较易掌握。利用这些指标可以进行自身比较,也可进行不同地区间的比较,从而反映出健康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的大小高低,每单位投入产生的效果越好,其经济效益当然越大(佳),反之,则越小(差)。
2、健康水平。
健康水平虽不能直接反映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却可以间接反映健康教育工作作用的大小,这类指标常用的有:感染率,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平均期望寿命等。应用这些指标,可以进行成本——效果分析来反映健康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但进行评价时,往往遇到这样的困难:即这些效果指标的变化有多少是由于健康教育工作产生的,而且各个指标与健康教育之间的关系又各有特点,因此,在利用健康水平指标来评价健康教育投资经济效益时,困难较多,尚有待进一步研究。如对健康教育工作的作用确定一恰当的权重因子等。但我们仍可以选择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区域,对某一与健康教育工作有较密切联系的疾病进行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如某些肠道传染病,其发病率的下降与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优劣就有较直接的联系,将发病率的变化与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投入进行比较(排队偏倚因素)从而可得出每单位投入的疾病发病率的变化。当投入一定量的资金时,发病率下降得越多或发病控制效果越好,则说明其经济效益越佳。同样,在实际工作中,对某些疾病的定群研究,对实验组与对照组也可采用成本——效果分析。
3、健康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健康教育投资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从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这咱影响的具体表现为:劳动力再生产费用的节省和劳动力增加劳动时间而带来社会财富的增长。在经济学中,减少费用的支出和增加收入都是创造效益。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效益指标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来评价健康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不仅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从而减少医疗费用的支出;而且可以延长劳动的平均期望寿命、增加劳动力的劳动时间,从而增加社会的财富。利用这些效益指标对健康教育投资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时,对于效益指标的确定,同样存在着两个难点:一是难以确定产生的效益中由健康教育工作产生的比例到底有多大;二是在确定延长平均期望寿命,从而增加社会财富的数量时,生命价值难以确定以及个体价值的差异性与公平性的矛盾。如一个高组知识分子与一个普通工作人员,同样是延长一年的寿命,其价值究竟能否等同,差异是多少,而这些问题的不确定性直接影响着评价的结果。但在健康教育的实际研究中,我们仍然可以在一定时间,一定区域,对某一疾病进行比较分析。如对某一疾病的前瞻性研究,对于实验组和对照组,我们可以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来比较,得出健康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评价时,其他相关因素相同时,以每单位投入产生的效益越多为佳,或产生一定的效益,投入的资金越少为佳。
第四篇:省文化厅副厅长董文建在2011年全省艺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省文化厅副厅长董文建在2011年全省艺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1-03-24 15:09:44】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代表:
2011年全省艺术工作会议,是正式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次工作会议,是一次很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去年及“十一五”期间全省艺术工作的发展情况,对2010全省艺术工作先进单位进行表彰,对2011全省艺术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为开好此次会议,我们在进行了认真筹备后,前几天向杨厅长和厅党组进行了汇报,得到了杨厅长的同意。杨厅长指示我们:一定要开好这次会议,要认真总结好“十一五”期间全省艺术工作的经验,为“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工作打好基础,力争全省艺术创作工作再上新台阶。今天,省委宣传部李庚香副部长在百忙之中专门抽出时间,和汪新华处长亲自来出席会议。我们还邀请到了省音乐家协会秘书长李仲党和省杂技家协会秘书长李锦利同志,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
按照会议安排,我就“十一五”期间我省艺术工作的总体情况作一个总结,对今年的重点工作进行安排。
一、五年来的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五年,是我们河南艺术创作工作不平凡的五年,是全省文艺战线各级干部、管理人员、艺术创作人员团结拼搏、开拓进取的五年,也是艺术创作硕果累累、捷报频传的五年。五年中,我们生产了一大批精品力作,推出了一批有影响的艺术人才,创新和完成了一系列艺术演出活动,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为建设文化强省、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艺术创作硕果累累捷报频传
五年来,我省有4台剧目入围参加中国第八届和第九届艺术节。其中,省豫剧一团《常香玉》荣获第八届艺术节文华大奖,省越调剧团《老子》荣获第九届艺术节文华大奖,实现了继第六届艺术节《香魂女》荣获大奖、第七届艺术节《程婴救孤》获大奖后的文华大奖“四连冠”。郑州市舞剧《风中少林》和省豫剧三团的《村官李天成》分获第八、九届艺术节“文华优秀剧目奖”。
五年来,我省有7台剧目入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其中,郑州市歌舞剧院《风中少林》获2006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小皇后豫剧团《铡刀下的红梅》获2007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省豫剧二团《清风亭上》获2008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省豫剧三团《香魂女》获2009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三门峡市豫剧团《虢都遗恨》、鹤壁市豫剧团《调查》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艺术精品入选奖。省豫剧一团《常香玉》滚动成为
2010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10年12月,文化部公布《香魂女》入围2009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我省实现了“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的“五连冠”,成为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省份。
其他获全国奖项的还有:《风中少林》荣获中宣部第九届“五个一”工程奖,《飘扬的红丝带》、《常香玉》荣获中宣部第十届“五个一”工程奖;《常香玉》荣获第二届全国地方戏汇演一等奖,《老子》荣获第三届全国地方戏汇演二等奖;河南歌舞演艺集团木偶剧《牡丹仙子》获塞尔维亚第十一届金火花国际木偶艺术节唯一金奖——金火花奖;郑州市舞剧《风中少林》荣获全国歌剧舞剧展演二等奖;三门峡市《虢都遗恨》荣获第二届全国地方戏汇演二等奖;省豫剧二团《清风亭上》获第三届全国地方戏汇演二等奖;省京剧院创排的《嫦娥》获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银奖;平顶山《李清照》获第三届全国地方戏汇演优秀剧目奖;话剧《宣和话院》在全国话剧展演中荣获“参演剧目奖”;郑州市杂技《荡杆飞绳》获第33届蒙特卡罗国际马戏节“铜小丑”奖和评委会特别奖;我省推荐的油画《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进入全国重大历史题材100部美术创作工程;郑州市《曹瑾外传》荣获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表演金奖;河南省艺术研究院交响乐作品获全国交响乐作品比赛三等奖。另外,在省委宣传部组织的“河南省第五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评比中,省文化厅组织推荐的省直文艺单位各类专业文艺作品16台(件)获奖。
(二)人才培养推陈出新阵容初显。
本着人才是艺术创作的重中之重这一工作原则,把艺术人才的发现、培养和推出作为艺术工作的第一要务。为了培养、发现和推出人才,我们举办了全省性的不同类型、不同艺术侧面的艺术人才培训班十余次,省市两级共举办100多次,举办各种剧本以及个人艺术风格的研讨会近百次。五年来,我们举办了第十、第十一届全省戏剧大赛,举办了全省第五届和第六届青年戏剧演员大赛,举办了全省第四、第五届舞蹈大赛,举办了全省第三、第四届声乐、器乐大赛,举办了第四、第五届剧本征集评奖,举办了第六、第七届全省杂技大赛,举办了首届全省钢琴大赛,举办了全省首届和第二届县区级戏剧大赛,举办了首届全省民营院团文艺汇演,举办了首届全省舞台艺术作品展,参与主办了两届“中国曲剧节”。通过以上举措,五年来,共推出舞台艺术作品200多台(件),推出了以李树建为代表的获国家文华表演奖演员7人、以姚金成为代表的获国家文华剧作奖编剧7人、以李利宏为代表的获国家文华导演奖导演4人、以赵国安为代表的获国家文华音乐创作奖1人、获中国戏剧“梅花奖”演员6人。我们还推出了一大批在省内获奖的青年演员,遍及各省辖市。可以说,在人才培养方面,呈现出了新人不断涌现、硕果累累的可喜现象。
(三)艺术管理不断创新成效显著。
本着创新工作方法,服务社会基层的原则,科学安排艺术工作,积极开展艺术活
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一是组织开展了全省“舞台艺术送农民”活动,这是我省自2007年底开始酝酿、策划并建议省委省政府纳入“十大惠民工程”的重大艺术工作,于2008年正式开始实施。三年来,我们的省、市、县三级剧团三度走遍全省1897个乡镇,共演出6000余场,观众1500余万人次,受到了全省基层剧团和广大基层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二是从2006年开始,我们每年都公布“全省重点创作和加工提高剧目名单”,以提示、督促各级文化部门对艺术创作的重视。实践证明,我们这一做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近年来,我省在全国获奖的剧目都是出自我们的重点创作和加工提高剧目。
三是我们策划组织实施了“向祖国献礼——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河南省优秀剧目北京展演月”,策划组织开展了“向全省人民汇报——河南省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现实题材优秀剧目演出季”,策划组织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演出活动,启动了河南省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组织实施了“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河南省优秀剧目演出季”等大型系列演出活动。
五年来,全省大部分市、县文化局分管局长都能深入剧团,了解情况,调研指导,开展工作。在积极配合当地中心工作和各种社会纪念活动方面作了大量工作,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五年来,全省文化部门直管的文艺院团在全省城乡演出146000多场,观众达3亿多人次。从新创剧目和演出场次中,可以看出,我们艺术工作的繁重、广大艺术管理人员和文艺院团同志们所付出的辛勤劳动。
回顾总结五年来的工作,我们能够取得以上这些成绩,与省委、省政府和省文化厅党组的正确领导是分不开的,是与省委宣传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分不开的,更是我们全体与会同志、各级文化部门的艺术管理工作者和奋斗在艺术创作生产一线的文艺院团的同志们辛勤工作、默默奉献的结果。请允许我代表省文化厅,向省委宣传部领导、向全体与会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我们还应看到,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们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一是全省每年高质量的新剧目创作数量偏少,二是调动鼓励全省艺术创作积极性的方式方法比较单一,三是艺术主创人员,尤其是编剧、导演、作曲、舞美设计等人才状况不容乐观,四是各级干部对艺术创作管理的观念和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改善等,以上这些问题还有待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另外,今年开始,省文化厅将重点实施艺术人才培养工程,请各地文化部门及早着手,把有发展潜力、有待培养的青年演员报省文化厅艺术处。
二、2011年全省主要艺术工作安排
根据省文化厅印发的2011年全省文化工作安排,今年的艺术工作主要有以下几项: 一是组织“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红色剧目展演月”活动,预计“七一”前后实施,在全省推荐的基础上,选调10台左右剧目在郑州展演。二是组织第二届中国豫剧节,届时将有全国13个省的豫剧团来参加。三是举办全省第十二届戏剧大赛,本届大赛将于6月15日开始。四是组织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演出周活动。五是举办河南省第八届杂技大赛。六是举办河南省第二届钢琴大赛。
除举办以上各项赛事活动以外,还有中国洛阳牡丹节、参加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评选等全国性赛事活动,全省舞台艺术送农民工程、高雅艺术进校园、舞台艺术人才培养进修工程、首届河南美术双年展等省内展演活动。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原经济区建设”正式实施的第一年。作为艺术工作,我们的艺术创作应该怎样服务于中原经济区建设,怎么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我想,我们首先必须做好今年的工作,完成好今年的工作任务,就是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了文艺支撑。完成今年的工作任务,打好“十二五”开局的第一仗,我们应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从抓艺术人才培养方面着手。艺术人才是艺术创作的基本点,文化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二是从抓艺术精品生产方面着手,没有精品,艺术院团走向市场就没有品牌,也推不出人才。三是从抓艺术管理方面着手,对艺术院团要科学指导,科学管理,科学谋划。这三个着手是艺术创作的基础工作,也是我们艺术创作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
2010年6月,省委书记卢展工在人民日报上撰写了“用领导方式转变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文章。之后,河南日报又以“何平”的名义发表了“九论”,非常重要,非常及时。卢书记的文章和“九论”写的都很深刻,都很精彩,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根据省委的要求,目前全省上下都在学习,对照、检查自身的工作。我们在座的同志要认真学习卢书记的文章和“九论”,并且要坚决落实到工作中去。要认真找出我们思想上的差距、工作上的差距、方法上的差距,增强基层意识、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从而提高我们服务基层的服务能力、服务方法和服务水平。作为政府文化部门,作为各级干部,我们就是要为基层群众、基层院团、为广大艺术家们做好服务,通过我们的服务,来促进艺术家们成长,多出精品,从而为建设文化强省作出应有的贡献。
同志们,让我们团结起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委宣传部和省文化厅党组的具体领导下,群策群力,奋发进取,为河南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作出我们积极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第五篇:陈华同志的讲话材料
迎接镇初级中学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陈华2014.3.14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今天这次会议,既是我校教育实践活动的动员部署会,也是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启动会。下面我代表迎接镇初级中学党支委员就开展好这项教育 实践活动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领会中央领导和习近平同志的讲话精神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到了“四大危险”即: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和消极腐败。在中纪委十八届二次全会上总书记就有些领导干部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四风现象的表现形式,进行了阐述。
在形式主义方面,主要是知行不
一、不求实效,文山会海、花拳绣腿,贪图虚名、弄虚作假。
在官僚主义方面,主要是脱离群众、脱离实际,高高在上、漠视现实,唯我独尊、自我膨胀。
在享乐主义方面,主要是精神懈怠、不思进取,追名逐利、贪图享受,讲究排场、玩风盛行。
在奢靡之风方面,主要是铺张浪费、挥霍无度,大兴土木、节庆泛滥,生活奢华、骄奢淫逸,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
二、正确把握教育实践活动的精神实质
(一)、贯彻一个总要求,就十二个字“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1、“照镜子”,主要是学习和对照规章、党章,对照廉政准则,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对照群众的期盼,对照先进典型,查找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政自律等方面的差距。
2、“正衣冠”,就是要严格标准,匡正言行,主要是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敢于触及思想,正视矛盾和问题,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端正行为,维护良好形象。
3、“洗洗澡”,就是要改进缺点、消除尘垢,主要是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入分析出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原因,坚持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既要解决实际问题,更要解决思想问题;
4、“治治病”,就是要对症除根、治病救人。主要是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1
区别情况、对症下药,对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教育提醒,对问题严重的进行查处,对与民争利、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
(二)、盯紧一个焦点,争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的表率
盯紧一个焦点,就是要把主要任务聚集到作风建设上,坚决反对“四风”问题。坚持领导带头,全面贯彻整风精神。要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有力武器,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体现“认真”二字,敢于揭短亮丑,让党员干部出出汗、排排毒。这里我代表学校班子成员表个态,我们班子成员在“四项”活动中做表率,即在在教育教学及管理上做表率;在开好高质量民主生活会上做表率;在强化整改四风上做表率;在解决问题上做表率。
(三)抓住三个环节,确保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1、抓好学习教育、听取民意。搞好学习宣传和思想教育,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教师意见。要坚持把理论武装摆在首位,开展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史、党章、十八大报告、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央关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文件精神等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开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学习讨论。我校党支部要根据学校的实际,重点围绕“四心、三好”和“服务学校发展、服务师生成长成才、服务社会”主题,广泛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讨论,充分认识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同时要广开渠道征求意见,通过发放征求意见稿、召开座谈会、开展谈心交心,广泛征求征集教职工意见。要结合我校实际,经常联系群众,在本期内,班子成员能与每个教职工以不同形式谈话一次。同时要求每个党员与1个学习或行为习惯上有偏差学生结对,帮助这些学生克服困难,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2、查摆问题、开展批评。针对四风在学校的不良表现,通过群众提、自己找、上级指点、互相帮助,认真查摆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查摆问题,首先是学校班子成员要对照四风问题深刻剖析,对号入座,认真写好对照检查材料,要敢于揭短亮丑。其次要高质量开好班子民主生活会,在充分征求意见、全面开展谈心交心的基础上,每个党员都要参加支部的专题生活会,每个党员根据自己在校的工作、生活情况,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3、整改落实、建章立制。重点是针对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制定和落实整改方案。通过集中治理解决突出问题;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密切联系群众、切实改进作风的长效机制。搞好整改,形成改进作风、联系群众的实践成果、制度
成果。在这个环节,一是制定整改任务书,抓住突出问题、重点问题,制定整改任务书,明确时间表,落实整改测试,并在一定范围内公示,让群众知道改什么、改得怎么样,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二要开展集中整改提高,整改落实要动真格:重点治理师德师风,同时要反对铺张浪费。建章立制要讲真效,因为作风问题有反复性、顽固性,所以要坚持用制度管事、管人。
(四)、实现四个主要目标
1、党员、干部思想进一步提高
2、作风进一步转变
3、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
4、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
三、针对“四风”问题,剖析和整改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突出问题
1、有的党员或干部学习不够认真、不够迫切。
2、有的干部对学校一些大事缺乏原则性,如对学校有些制度的执行不够坚决,有畏难情绪,怕得罪人。
3、有的党员或干部工作缺乏激情,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4、有的干部与群众的联系不多,尤其是生活、家庭有困难的老师了解不及时。
5、有的干部对教职工提出的某些问题和建议,没有及时进行整改或没有进行耐心的解释。有的党员或干部,上班纪律性不够强,出现迟到或早退现象。
6、有的党员或干部不肯挑重担,对学校安排的工作以各种理由加以推辞。
7、有的党员或干部,在群众面前说不符合党员身份的话,或在学校举行的集会上随意讲话,这都影响了党员和学校领导班子的形象。
这些问题的提出,一是为了惊醒党员和干部,学校的稳定和发展,需要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有归宿感和向心力,要有校荣我荣、校衰我衰集体观念。二是为了先行整改,希望党员干部在平时的工作中,要以学校的大局为重,应多考虑学校的整体利益。如对绩效工资方案的修改时,应站在学校稳定和学校发展的角度,多提一些建设性意见,提一些利于学校稳定发展的建议,发挥党员的先进性和奉献精神,并做到言行一致,协助学校做好此项工作。
通过他评的方式,本次会上将发放对管理组的党员干部的民主评议表,希望在座的各位党员对管理组的党员干部存在的四风问题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填写时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存在的问题可直接提出,多提问题,把问题摆出来,这样也便于管理
组的党员干部知道自己的不足,以便及时的整改。会议结束后,使区教育局第四督导组成员将邀请部分党员(包括离退休党员)、退休教师代表及群众代表进行面对面征求意见。
四、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学校教育实际有机联系起来。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不仅要考虑学生的教育、吃喝拉撒、安全等利益,我们更要考虑广大教职工的利益。作为学校的主要领导,应始终把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作为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作为领导干部,既要以身作则,清心寡欲,清正廉明,为教职工树立榜样,更要关心教师的工资、职称、荣誉、先进、福利收入、政治诉求等切身利益,要与教师同时督班、同时吃住、教学质量敢于与普通教师比高低,这样才能体会到教学工作的辛苦,制定的政策才会符合民情。在日常工作中,教职工提出的合理问题,正是他们最切身的利益所在,学校要帮助解决。我们学校,每年都有一批教职工的孩子要到幼儿园、小学、初中学校入学,既要就近,又要优质,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帮助解决教职工子女入托、就学的困难;教职工生病住院,学校主要领导都要到医院去探望,重病大病的教职工出院后,在工作安排上给予照顾;尽力去调解教职工的家庭矛盾,帮助解决教职工家庭生活困难;为大龄和离异教职工牵线搭桥,为教职工生日送上贺卡和生日蛋糕进行祝贺,“六〃一”儿童节为教职工子女送礼物、“三〃八”妇女节组织女教职工参观活动;我校退休教职工7人,生老病死年年有,学校领导每年要有一次上门慰问,每年重阳节返校组织一次活动,退休教职工生病住院,学校领导亲临探望,退休教职工逝世了,学校组织开个追悼会,致个悼词,介绍一下生平和业绩,这些工作,人之常情,也是做给现在的活着的人看,因为每个人都会老、都会死。我们要把教师关心的“小事”当成大事来抓,自然而然就能受到教师的拥护。在有些人眼里看起来这些是小事,婆婆妈妈的事,对群众来说却是大事,关系到群众冷暖、疾苦。不因小事而不为,不因事小而不顾。把教师最关心的事,科学合理地办好、办实,才能赢得教职工对学校领导的信赖,才能赢得对干部作风的认同,也才能赢得教师对领导干部形象的认可。也正是在帮助教师解决这些最现实、最直接、最紧迫的问题来体现苦教师之所苦、急教师之所急,来体现以教师为根、以人为本。
通过群众路线教育,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通过教育,增强教职员工的归宿感和向心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通过教育,增强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五、加强组织实施。
为加强对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经研究决定成立以要坚持开门高活动,防
止“封闭式”,把群众参与贯穿始终,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要积极主动配合、诚恳虚心接受区教育局第四督导组帮助和指导,及时沟通汇报情况,认真落实督导要求。
同志们,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本学期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我们要在认真学习相关文件的基础上,提高认识,积极参与到这项活动中,遇到问题不回避,整改措施要及时,建章立制保成果,切实提高活动的实效性,为推动各学校的整体发展做出贡献。执行要刚性约束,不能念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成为摆设。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