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校长Drew

时间:2019-05-14 17:24: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哈佛校长Drew》,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哈佛校长Drew》。

第一篇:哈佛校长Drew

(哈佛校长Drew G.Faust,是哈佛历史上第一位女校长,第一位非哈佛毕业的校长,杰出的历史学家。这是她在哈佛大学2008届本科毕业生的毕业典礼上做的演讲,题为《人生的意义》。)

根据这所古老学府的传统,我该慷慨激昂地传授你们一些终身受用的智慧。而现在我站在讲坛上,这身打扮也许已经吓坏了那些声名显赫的祖先们,说不定某些先人还会因此得出巫婆灭绝的根源。可我既然来了,你们也都在,那么我们还是来聊聊真理吧。

其实,早在2007年冬我刚上任那时,我就已经开始准备这次讲话了。

当时我在克兰学舍吃午饭、在莱弗里特吃晚饭时,当我在办公时间接见同学时,甚至当我在国外偶遇刚毕业不久的学生时,同学们都会问我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哈佛的学生中,有那么多人会投身到金融、咨询和电子银行领域中去?

我今天就引用威利·萨顿的话来回答你们。当他被问到为什么抢银行时,他说:“银行里有很多钱。”

高薪,无可抗拒的盲从应聘心理,到纽约和众多朋友一起工作、生活,享受人生的那种踏实感,使大家奋不顾身地投入到那些领域。

比起回答你们的问题,我更有兴趣知道你们为什么会这么问,为什么这个问题会困扰这么多人?

我想,你们之所以会忧心忡忡,是因为你们不想仅仅取得传统意义上的成功,还想让人生过得有意义,可你们不知道怎么把这两个目标结合起来。你们不确定,是不是在一家大名鼎鼎的名牌企业中拥有一份起薪丰厚、前途光明的工作,就能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其实你们一直在问的都是一些最基本的问题:关于价值、关于怎样去调和有可能存在竞争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关于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领悟。你们现在正处于一个需要作出选择的过渡阶段。选择了其中任何一项———比如工作、事业或者读研究生———就意味着要舍弃其他的选择。每一个决定都意味着取舍———拥抱一种可能性的同时也得放弃一种可能性。你们的问题就是你们对于未来选择的路的失落感。

你们之所以焦虑,是因为你们想获取成功。你们很清楚,受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改变自己的现状,让自己过得舒坦、满足,而是为了改变你们周围的现状。现在,到了你们去设法实现这个可能的时候了。

我想,你们焦虑的第二个原因是你们想过得幸福。你们扎堆选修《乐观心理学》和《幸福学》,就是想从中找到一点秘诀。可怎样才能找到幸福呢?我给你们一个鼓舞人心的答案:成长。调查表明,年纪越大的人———比如说我这个岁数的人———就比年轻人的幸福感更强烈。

每当听到你们谈论自己面临的选择时,我听得出来,你们非常担忧处理不好成功与幸福的关系,确切地说,怎么样去定义成功才能让它带来或者包含真正的幸福,而不只是金钱与名望。你们担心报酬高的工作不一定最有意义、最令人满足。

答案是:只有试过了你才知道。如果你不试着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如果你不试着去追求你认为最有意义的东西,你会后悔的。人生路漫漫,选择第二志愿的机会多的是,但不要把它作为首选。

我把这个叫做职业选择中的停车位理论:不要因为没有停车位就把车停在距离目的地20个街区远的地方。想去哪儿就去哪,之后再折回到你该去的地方。

最重要的是牢记我们对于你们高得不可能再高的期望。就算你们觉得我们的期望高得不可能再高,也要记住,我们的期望像北极星一样,可以指引你们到达对自己、对这个世界都有意义的彼岸。你们的人生意义几何,全在乎你们自己。

我都迫不及待地想看到你们取得的成就了。有时间的话,回来看看,和我们分享你们的成就。

第二篇:哈佛大学校长Drew Faust 2012毕业典礼演讲

哈佛大学校长Drew Faust 2012毕业典礼演讲

With Commencement today, we close our year of commemorating Harvard’s 375th birthday.From an exuberant party for 18,000 in torrential rain and ankle-deep mud here in Tercentenary Theatre last fall to today’s invocation of John Harvard’s spirit still walking the Yard, we have celebrated this special year and this institution’s singular and distinguished history.Founded by an act of the Great and General Court of the Massachusetts Bay Colony in 1636, Harvard was the first college in the English colonies and is the oldest in what has become the United States.Harvard was already 140 years old when the nation was founded.There are few institutions in this country or even the world that can claim such longevity.But what does such a claim mean? At a time when the buzzword of “innovation” is everywhere, when the allure of the new drives business, politics and society, what do we intend by our celebration of endurance and of history? Why do we see history as an essential part of our identity? Why is Harvard’s past an invaluable resource as we decide how to shape the future?

In a quite literal sense, history creates our identity – who we as Harvard actually are – and as a result who we aspire to be.We live in a community made up not just of the students, faculty and staff now here – or even the 300,000 Harvard alumni around the world.We are part of a community that extends across time as well as space.We acknowledge an indelible connection to those who have come before – predecessors both recent and remote, who remind us of what is possible for us by their demonstration of what was possible for them.Harvard’s history instills both expectations and responsibilities as it challenges us to inhabit this legacy.One cannot study philosophy here without sighting the ghosts of John Rawls, Willard Quine, Benjamin Peirce, Ralph Waldo Emerson, or William James.One cannot study law without thinking of the 18 Harvard Law School alumni who have served as Supreme Court justices, including the 6 currently on the bench – not to mention the graduate in the White House and the seven presidents with Harvard degrees who have preceded him.Those who appear on Harvard stages surely imagine themselves as Jack Lemmon or Natalie Portman or Stockard Channing, directed by the equivalents of Peter Sellars, Diane Paulus, or Mira Nair.Or perhaps our aspiring actors see themselves in John Lithgow and Tommy Lee Jones, who returned together for Arts First weekend earlier this month to reminisce about their thespian adventures in Cambridge.And those seeking to change the world through technology are sure to reflect on Zuckerberg, Ballmer, and Gates.In these domains and so many others, we have the privilege of living alongside a remarkable heritage of predecessors.We have certainly not come to work and study here in Cambridge and Boston because of the weather – though this past winter suggests climate change may be altering that.We are drawn here because others before us have set a standard that extends across centuries in its power and its appeal.We think of ourselves in their company;we seek to be worthy of that company, and to share our days with others similarly motivated and inspired.We want to contribute as they have contributed in every imaginable field.We want to know – to understand – societies, governments, eras, organizations, galaxies, works of art and literature, structures, circuits, diseases, cells.We want to make our lives matter.We want to improve the human condition and build a better world.We want Harvard to ask that of us, to expect that of us and to equip us to accomplish it.History shapes our institutional ideals as well as our individual ambitions.Having a history diminishes the grip of the myopic present, helping us to see beyond its bounds, to transcend the immediate in search of the enduring.It challenges us to place our aspirations and responsibilities within the broadest context of understanding.We expect the future to be as long as the past;we must act in ways that are not just about tomorrow – but about decades and even centuries to come.This means that we teach our students with the intention of shaping the whole of their lives as well as readying them for what happens as soon as they leave our gates.This means that in the sciences – and beyond – we support research that is driven by curiosity, by the sheer desire to understand – at the same time that we pursue discoveries that have immediate measurable impact.And it means that we support fields of study – of languages, literatures, cultures – that are intended to locate us within traditions of reflection about the larger purposes of human existence, enabling us to look beyond ourselves and our own experience, to ask where we are going – not just how we get there.Even in our professional Schools, designed to educate students for specific vocations, we seek to instill the perspective that derives from the critical eye and the questioning mind;we charge our students to think about lasting value, not just quarterly returns.These commitments shape our institutional identity – our discussions and decisions about what a university is and must be.As both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world have been transformed, Harvard has not just weathered the past 375 years.It has changed and flourished – from its origins as a small, local college designed to produce educated ministers and citizens, to its emergence as a research university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to its transformation into a national institution, and its development after World War II as an engine of scientific discovery and economic growth, as well as a force for significantly broadening social opportunity.We are now in another moment of dramatic shift in higher education: Globalization and technology are prominent among the forces that challenge us once again to examine how we do our work and how we define our aims.This year alone we have launched a new University-wide initiative to think in fresh ways about our methods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a new University-wide Innovation Lab to help our students bring their ideas to life, and edX, a new partnership with MIT to embrace the promise of online learning for our students while sharing our knowledge more widely with the world.As we reimagine ourselves for the 21st century, we recognize that history teaches us not just about continuity – what is important because it is enduring.History also teaches us about change.Harvard has survived and thrived by considering over and over again how its timeless and unwavering dedication to knowledge and truth must be adapted to the demands of each new age.History encourages us to see contingency and opportunity by offering us the ability to imagine a different world.Think of how Harvard changed as we came to recognize that our commitment to fulfilling human potential required us to open our gates more broadly.The continuity of our deepest values led us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our practices – and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ents, faculty and staff who inhabit and embody Harvard.What was once unimaginable came to seem necessary and even inevitable as we extended the circle of inclusion and belonging to welcome minorities and women, and in recent years to so significantly enhance support for students of limited financial means.Our history provides “a compass to steer by” – to borrow a phrase from Massachusetts Bay Governor John Winthrop.It fills us with confidence in our purposes and in our ability to surmount the risks of uncharted seas.With the strength of our past, we welcome these unknowns and the opportunities they offer as we reimagine Harvard for its next 375 years.For nearly four centuries now, Harvard has been inventing the future.History is where the future begins.From: http://

第三篇:哈佛大学校长Drew Gilpin Faust清华演讲全文(范文)

哈佛大学校长Drew Gilpin Faust清华演讲全文

尊敬的陈吉宁部长,陈旭书记,尊敬的老师们,同学们,朋友们:

今天能够回到清华大学,就我们这个时代最紧迫的问题和大家交流想法,我感到非常荣幸。我们在本世纪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气候变化以及致力于构造一个可持续、宜居住的世界。今天,海平面上涨威胁着海岸线,日益频繁的旱灾不断改变生态系统,全球碳排放仍在持续增加。

有一句谚语,说种树最好的时机是二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我七年前第一次访问清华时,曾和顾校长一起,种下一棵友谊树。今天,我很高兴能够再次访问这个美丽的校园。我知道,这里早在清代就是京城的园林名胜。我也很高兴地看到,清华-哈佛友谊树已经成为我们众多领域的合作关系蓬勃发展的象征。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清晰地见证着我们的合作为世界创造的无限可能性。正因为这样,我今天希望花一点时间,来讨论贵我两校这样的大学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上能够发挥的特殊作用。

四个月以前,同样是在北京,习主席和奥巴马总统共同发表了《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U.S.-China Joint Announcement on ClimateChange),承诺在未来二十年内限制美中两国温室气体的排放。这是一项历史性的声明,它为世界最大的两个碳排放国设定了宏伟的目标,同时也标志着习主席和奥巴马总统希望通过它推动其他国家同样的行动。其实,这两位领导人都是我们的校友:他们一位是清华化学工程和人文专业的毕业生,另一位毕业于哈佛法学院。七年以前,甚至就在一年以前,我们都很难预见他们能够达成这样的共识。然而,贵我两校数十年前就已经为它播下了种子。我们培养了有能力把数月的讨论转化成国际性里程碑的领袖;我们超过二十年的气候分析合作为声明奠定了理论基础。而这些事情,惟有大学才能做到。

美中联合声明的发表,对两国关系,乃至全世界的发展来说,都是一个重要时刻。我们自然应该为这一时刻的到来感到欣慰。中国一直以来为解决复杂的经济与环境问题做出着巨大的努力,这一点非常值得赞赏。中国不仅帮助六亿人摆脱了贫困,而且实现了风能装机容量世界第一、太阳能装机容量世界第二的巨大成就。正如一位哈佛气候专家所言,中国“在能源系统低炭化方面的投入超过世界上任何国家。”

然而,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气候变化的规模和复杂性仍然要求我们保持谦逊,作长远的考虑。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端,但这还只是一个开端。要实现两国政府的承诺,需要社会的每个领域都做出贡献。工业界,教育界,农业界,商界,金融界,乃至每个公民个人,所有这些主体的参与都是至关重要的。这将是一次能源和环境的革命,一个全新的模式,它将改善公共卫生,保护地球,引领我们两国共同走上发展繁荣、低碳经济的道路。

没有人比清华的师生们更能理解这些道理,因为在清华,这些问题都是科研的重中之重。你们的前任校长,陈吉宁先生,是一位清华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毕业生,也刚刚被任命为环保部部长。我们都知道,他是一位架桥者,一个充满远见和新思想的人,一位令人鼓舞的领导者。

要实现2014年气候联合声明中的宏伟目标,我们所有人也都必须发扬这些品质。这些目标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为转变能源体系出一份力,减少能源使用造成的环境破坏。就像苹果公司的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常说的,我们必须要“不同凡想(think different)”,寻找新方式来认识老问题,并且“尊敬那些能为世界带来积极改变的人”。大学尤其善于“不同凡想”。我今天特别想强调的就是这一点。每一代人都有他们自己沉重的使命。而“不同凡想“地思考如何在地球上栖居,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除了波士顿和北京,还有哪里更适合于思考这个问题呢?除了生产利用新知识,增进政治文化理解,推动对话,分享解决方案,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可以面临这个挑战呢?除了你们,最与众不同、最有想象力、最有好奇心、最有胆识魄力的清华学子们,还有谁能更好地回答这个问题呢?

要有效应对我们所面临的挑战,有三项条件必不可少:

第一项条件是合作。

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全球性的伙伴共同解决。气候变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们呼吸着同样的空气,我们喝着同样的水,我们共享同一个地球。我们不能再各自为政,因为那样做下去,代价实在太大。

自然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Aldo Leopold)写过一篇在很多中国中学教材里都能找到的文章,叫《大雁归来》。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位妇女受过良好的教育,大学时代表现优异,却“从没见识过大雁每年两次飞越她遮风挡雨的屋顶”。这位妇女常常吹嘘的”教育“,奥尔多问道,是不是仅仅在让她“牺牲认知力来换取价值小得多的东西”呢? 他还补充说,如果是大雁”牺牲认知力“的话,它很快就会变成一堆羽毛。如果我们不能建立起相互理解和对共同环境危机的认识,不能在解决问题时团结一致,恐怕也会变成这故事里所说的“一堆羽毛”。

我们早已见识过合作关系的强大力量。在过去的一个多世?o里,哈佛和中国就从各种合作关系中获益匪浅。这个历史现在还在激励着我们:

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1933年,他在黎明时分坐着银蓝相间的公交车去清华,给他的首批学生上课。而他传授的关于中国的学术观点,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他的老师,时任清华历史系系主任,杰出的历史学家蒋廷黻先生。这些经历改变了费正清先生的一生,也改变了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有力地推动了哈佛整个中国研究领域的转变,而今天我校的东亚研究则囊括了各种学科,从历史和文学到政治学和植物学的370门课程。

威尔逊(Ernest Henry Wilson)。1908年,他和一队中国植物收集者一起航行在扬子江上,用相机记录着各种文化,并为哈佛的阿诺德植物园收集了数千种植物标本。威尔逊和中国的长期合作已经成为了一部即将上映的央视特别节目(以及哈佛上海中心的一个展出)的主题。它是我们之间最为紧密的联系之一,也是对中国自然世界惊人的美丽与多样性的一曲赞歌。

竺可桢。在通过奖学金选拔考试后,他于1918年获得了哈佛大学博士学位。而他参加考试的学校,正是未来的清华大学。他成为了中国气象学之父,并率先收集整理了五千年来的中国气象数据。作为大学校长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他更以科学精神和求是精神培养科学家,重塑了中国教育。

正是这样的精神为哈佛中国环境项目(Harvard China Project)奠定了基础。这个1993年成立的跨学科项目旨在研究中国的大气环境,能源体系与能源经济,以及环境问题在美中关系中的作用。它以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为基地,与哈佛多数的学院以及十余家中国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这其中就包括清华大学的七个不同院系。项目刚开始时,气候变化还没有成为我们每天必读的头条新闻。那时,连它的创始人马罗伊(Michael McElroy)教授、执行主任倪世祺(Chris Nielsen),以及不久后加入的清华教授郝吉明、倪维斗、贺克斌、王聿绚,都没能完全预见它的影响力。哈佛中国环境项目树立了合作的典范,成为了大量环境学知识的生产引擎,而这些知识不仅影响了两国的政策,也改善了我们两国人民的生活。

说到哈佛中国环境项目,请允许我用两位刚开始她们职业生涯的年轻女研究者来举一个例子。她们是曾在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学习经济学和公共政策的曹静女士,以及在哈佛大学获得大气化学博士学位的清华校友王聿绚女士。她们两位现在都在清华大学任教。在共同问题的推动下,她们一起加入了一个研究中国碳排放问题的团队。在此后的几年里,她们跨越学科,跨越国界,与美中两国的环境工程师、医学专家合作,分析评判可供选择的碳排放控制政策,以及它们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这个团队的研究成果是开创性的,它向政策制定者们证明,其实完全有可能在几乎不影响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实现巨大的环保效益。从研究风能与电力供暖之间的协同效应,到分析气候变化对可再生能源的影响,我们与清华之间的这类合作将以新的思路塑造着中国清洁能源的未来。

我们在设计领域的合作也是卓有成效的。它塑造了美中两国应对城市化,城镇化和环境变化的方式。一个生态型城市(ecologically conceived city)应该是怎样的?一个村庄如何才能成长为这样一个城市?新成立的哈佛绿色建筑与城市中心(Center for Green Buildings and Cities)正在和清华的恒大研究院一起,评估中国不同类型建筑的能源消耗。这项研究对于建成更高效节能的建筑和城市,意义重大。我校和北京大学的另一项合作,则在推动更具社会和生态包容性的城市设计。哈佛设计学院和中国科研机构之间像这样的合作关系,为城市设计、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创新性的构想。它们将改变我们的居住方式。举个例子,如果你像我一样在芦苇密布的后滩公园散过步,就会看到,人工湿地正在净化黄浦江的污水,而一个河岸公园沟通着新城和老城。它的设计者俞孔坚先生,一个浙江农民的儿子,在哈佛设计学院学习以后,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景观设计研究生院。他说过,这个学科领域是社会正义的工具,自然环境的守护者。

今天,哈佛十三个学院中的几乎所有院系,都和清华大学或者中国其他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参与其中的有两百多位教授学者和数百名学生,还包括哈佛上海中心,互联网上的EdX课程,以及校园内的三个新研究中心。这些合作项目已经开花结果:从去年举办的清华-哈佛低碳发展市场机制国际研讨会,到提供给全世界数百万人的开放式教育课程,以及可以改善和延长生命的医学及医疗政策研究成果,我们的合作成效显著。

清华大学也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内构建着一系列类似的合作关系。贵校新建的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协同创新中心,调动各个领域的资源来共同解决城乡融合的问题;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则在支持新的低碳能源技术研究。

我曾经说过,从来没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成功大学模式,也不存在一个我们所有人都必须追求的“全球性研究大学”概念。合作关系总是受益于多方的贡献和多元的视角。正是多元性给了我们力量。只要?F结起来,我们将战无不胜。

第二项必要条件是研究。

有一条中国格言告诉我们,“学无止境”。通过研究,大学可以超越既有的可能,开拓全新的领域。

无止境的研究意味着跨学科的探索。让我们来考虑一下建造可持续生态城市的目标吧。这不仅仅是一个工程学的难题。它牵涉到伦理和设计,法律和政策,商业和经济,医学和公共卫生,宗教和人类学,甚至我所在的历史学领域。历史学可以告诉我们,人类和自然是如何长期互动的。比如,想想新兴的“生态城市学”:这个学科把我们的难题作为一个设计学问题来研究,考虑的是如何最好地栖居。或者,想想哈佛的环境中心,它集合了来自几乎每个学科的250位教授学者。

无止境的研究意味着开放的姿态。众所周知,新知识来自无尽的探讨、辩论、思考和一种怀疑精神。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做学问,每条道路都可能通向新的答案,所以每条道路都应该开通。因此,大学应该是任何一个题目、任何一个问题都可以提出来讨论的地方。大学必须培养这种讨论,因为唯有在自由的思想探索中才能有新发现。这些才是世界最好学府的核心标志和共同价值。有了学术自由,你也许能像七十年代的中国研究者一样,在两千年前汉代墓葬的卷轴中发现治疗疟疾的良方。或者像加州理工的阿里?哈根-思密特(Arie Haagen-Smit)五十年代那样,跟着自己的嗅觉走,从而发现容器里的汽车尾气暴露在阳光下,会产生有漂白粉怪味的烟雾。几乎所有人都告诉哈根-思密特他错了,但他却坚持下去,最后发现,汽车、加工厂和发电站排放的氧化烃正是让洛杉矶窒息的神秘空气污染的来源。这在美国引起了一场空气质量的革命。四十年以后,带着同样的创新精神,哈佛自己对六个城市的研究令人信服地证明了细颗粒物污染,也就是PM2.5,和非正常死亡之间的关联。研究者们一边开展研究,一边设计了各种新的作业仪器,像可以在上班上学时佩戴的空气监测器,和家用空气质量感应器。他们为空气污染立法奠定了基础,而这些立法每年都要挽救成百上千的生命,节省几十亿美元的支出。

无止境的研究还意味着长远的眼光。打破常规、拓展视野,这一直是高等教育特有的关切。回溯历史,这样的传统跨越古今,历久弥新。作为美国最古老的高等教育机构,哈佛大学建于1636年,也就是明崇祯九年。剑桥大学更是刚庆祝了八百岁华诞。中华文明本身则拥有数千年的悠久学术传统。我们不是在谈论一年、十年甚至一百年。这是一场上千年的奋斗。正是因为拥有对我们自己、对世界永不满足的求知欲,大学才能蓬勃发展。我们自发的想要搜寻星空,想要探索大脑,想要体验他人的体验。我特别想强调的是,人文学科在推动我们超越自身及日常生活之外去思考和想象的能力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通过研究文学、文化、历史和语言,我们可以从其它的时间、地方、群体汲取智慧,从而帮助我们了解当前和憧憬未来。我们致力于塑造勇于创新的头脑,正是因为我们能够想像一个不同的世界。这个新世界要有“绿色”城市,有覆盖着如肌肤一般的薄膜的气候适应性建筑,有能生产液体燃料的仿生叶片,以及无金属的有机电池―这些都是我们要展开长期研究的领域。

第三项必要条件是培养能够提出和解答大问题的学生。

大学最重要的使命,不外乎是教育全世界的年轻人了。今天的学生们,将要在一个危机四伏的时代领导世界。我们如何让他们为气候变化带来的危机做好准备?正如一位哈佛的顶尖气候科学家常说的,“要知道怎么做,并不容易”。

正因为这样,大学将要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我们吸引并培养着最优秀的学生。每一年,我都会告诉刚入学的哈佛一年级本科生,他们拥有的能力,不能用考试高分或成绩排名来衡量。他们被选中,不是因为过去的辉煌成就,而是因为未来的创造潜力;不是因为已有的知识,而是因为即将施展的想象力。

我们让学生接触多元的观点。今年一月,哈佛本科生贾拉德?里迪(Jahred Liddie)通过哈佛的一个国际项目,到巴西去研究生态城市问题。在那里,他见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和我自己一样对这些问题全身心投入的”学生。他了解到了多元的背景和视角“是引领生态化[城市]发展…的关键”,而有效地解决方案和创新方式会因为文化的不同而千差万别。将来,我们希望能够和清华建立一个类似的交流项目。

最后,我们培养能跨越学科边界的学生,而且允许最年轻的学生跟随最资深的教授学习。在这样的安排中,双方才能教学相长:最渊博的知识和最新鲜的观点在这里融为一体。为此,哈佛组建了环境科学与公共政策本科专业,来培养拥有良好判断力的学生。我们希望这些学生既能在科学技术的层面上认识复杂的环境问题,又能从经济、政治、法律、历史和伦理的维度来理解这些问题。

一位现在从事科学政策工作的哈佛校友,伊森?阿迪科特(Ethan Addicott),认为这个项目提供了关于自然世界的广博教育,让他“深刻地理解了如何在与自然的复杂互动中分析和解决问题”。伊森并不需要等到读研究生时才能接触资深教授。他曾在哈佛中国环境项目负责人马罗伊教授门下研究中国的能源经济。我们为什么要给他这样的机会呢?因为世界需要伊森,也需要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这样的专业。在这里,选择工程方向和医学方向学生们可以与未来的社会学家、历史学家、哲学家和人类学家们一起学习交流。在这里成长的学生能够把研究和政策制定放在更广阔的社会和历史背景中来理解。

我还应该指出,哈佛学生对中国以及整个亚洲地区的兴趣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高?q过。我想请你们环顾一下这间大厅,然后想像一下比今天多一倍左右的听众。那就是我们的本科生课程中国古代伦理与政治理论的学生数量:七百多名哈佛本科生济济一堂,在我们最大的礼堂里听讲。只有两门课能吸引比这更多的学生,一门是经济学专业的,另一门是计算机科学。这门课程的主讲教授普鸣(Michael Puett),是他所在院系的资深成员。他会在课堂上提出简单的问题,像怎样才能过更完满、更合乎伦理的生活,然后引用《论语》、《孟子》和《道德经》来作答。这些经典,都属于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智库。这些也就是将要改变学生们一生的课程。而这些学生,将要改变世界。

已经是次好的时间了

我在演讲的开始就已经提到了我们大学、我们地球的无限可能性。我们目前处在一种斗争,但并不是与自然,而是和我们自己的斗争。只有团结在一起,我们才能赢得这场人类的伟大奋斗。有人曾经说过,我们今年做的事将影响未来二十年,而未来二十年将影响整个世纪。今年十二月,195个国家的领导人将在巴黎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大会。像习主席和奥巴马总统的会晤一样,这次大会将考验人类为子孙后代构建可持续、宜居住未来的决心。

上个月,已经92岁高龄的吴良镛院士凝望着窗外被雾霾笼罩的天空。他是广受尊敬的现代中国建筑和城市设计之父,是一个“不同凡想”的典范,一位清华精神的奠基人。吴教授这样描述我们共同的愿景:“我毕生追求的,就是要让全社会有良好的与自然相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对这个梦想的实现,大学不仅有独特的能力,而且肩负着特殊的责任。让我们不要再浪费一分一秒,让我们不要错过种次好下一棵树的时机了。

谢谢大家!

第四篇:哈佛校长

哈佛校长:一个人生活的广度决定了他的优秀程度

2017-02-15青岛约读书房

阅读的功能在于“熏陶”而不是“搬运”.眼前可能看不出什么,但只要他读得足够多,丰厚底蕴迟早会在孩子身上显现出来。

一句“我不是什么哈佛的女校长,我就是哈佛的校长”,让人们记住了哈佛三百多年唯一一位女校长哈佛德鲁·福斯特。

以下是这位校长在哈佛的一次演讲,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我们到底为什么一定要走出去,看这个世界。

我不是什么哈佛的女校长,我就是哈佛的校长

每年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这是我对自己的一个要求,也算是一个规划。

这个习惯似乎从小就有,一直持续到现在。直至今日,我每年都会和孩子们一起去一个陌生的地方。

对我来说,用学习的方式来旅行已成为一种传统,而它的意义在于自己的成长。

1、旅行让我们真正认识这个世界

世界越来越小,我们几乎每天都在和陌生人打交道,都在熟悉各种的第一次。

孩子们身处的世界已经成为了一个家庭,科技让我们的国籍变得模糊,让通讯变得快捷,让我们不得不适应各种多变的社会环境。

所以,孩子们的将来必定是和各种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一起工作和生活,所以,了解整个世界也成为了他们的必修课。

前不久,由教育界、商界领袖共同组成的“美国新劳动力技能委员会”刚颁布的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四大技能中把“了解整个世界”作为首项标准列举出来。

世界有太多的内容需要我们去熟悉和探索,绝对不仅仅局限于学习他国的语言。语言只是一种工具,比它更重要的是学习陌生的文化与历史,他国的人文与生活。

所以,孩子们和我一起品尝其他国家的食物;熟悉交通路线和公共标志;欣赏形式各异的建筑;体会种类不同的宗教现象;体验和陌生人的相处;适应各种气候状况;甚至是那里的空气中弥漫的不同味道。

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总会听到孩子们这样的话,这个和我们那里不一样,这个一样,也总会比较,什么地方好,什么地方不好。

我们在这样的比较中睁大了自己的眼睛,扩张了自己的毛孔,也扩展了彼此的胸怀。

当我们看到的世界大了,才能更加宽容,才能更加坦荡。实际上,接受彼此的不同,尊重相互的差异已经成为“了解世界”的重点。

2、我们应该怎样旅行?

了解世界的方法有很多种,通过书籍、影像资料和别人聊天都能让我们了解世界,但哪一种都没有身临其境的学习更重要。

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而我们的一贯做法是“行万里路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阅人无数,行万里路后思索回顾。”

每次到一个陌生国家之前,我们都会和孩子们一起进行长达一周的培训,其中包括语言、文化、当地情况和摄影技巧。

印象很深的是去意大利之前的一个月就让孩子们开始阅读相关的书籍,并且在培训中很好的让孩子们对文艺复兴有基本的了解,和孩子们一起分享了卢浮宫的神秘和拿破仑的传奇。

简单的语言培训让孩子们可以自己通过海关简单的询问,可以让他们自己找到方向,而当地公交行政标志减弱了他们的陌生感。

到陌生的国家之后,孩子们开始验证之前获悉的资料是否和眼前的一切吻合,开始在陌生的城里使用那些自己熟悉的工具开始行走,开始和当地人和事之间有了碰撞和交流,开始需要借助当地人的帮助来完成一件件我们事先策划好的任务。

在陌生的城市,一定要融入他们真实的社会。

我还记得在慕尼黑他们使用地铁公车的运用自如;在柏林到科隆火车站转车的时候他们的忙中有序;在玛丽娅广场写毛笔字引来老外们的围观;在罗马奔波于各种喷泉之间完成城市任务;在菲森的草坪上和外国小孩们踢球。

只有让他们充分自由的接触这个社会,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调动自己的沟通能力,加强团队合作,才能真正提高自己。

孩子们需要和当地的人接触,更重要的是要用当地人的方式生活,使用他们的交通工具,看他们经常去的博物馆,不仅仅是在那里走马观花,而是停留在那里,认真地欣赏。

如同我们在卢浮宫整整呆了三天,相比较旅行团对于“卢浮三宝”的照相工作,我们是何等的自由。夜晚,我们在埃菲尔铁塔前草坪上的游戏,看到这个雄伟的铁质建筑夜晚的亮灯后,踩着巴黎夜晚的灯光晃晃悠悠的坐着地铁后来青年旅社。

带着激动和疲惫、收获与成长,我们完成了旅程,但这并不是一个结束,我们离开了那里,但却把对陌生国度的思考也一并带了回来。

除了留在脑子里的回忆,我们还有日记、明信片、相片,我们还有各种类型的小组讨论,这些都会让一次旅程的收获变得更长更厚重,直至我们下一段的重新开始。

3、“认识自己,了解世界”

每一次到陌生城市或者国家,从学习和成长入手的旅行方式都能有效的帮助孩子们在大脑里构建自己的思考模式。

他们知道在陌生的地方需要向哪些机构需求帮助,他们知道如何运用自己的资源去完成任务,而当一个人处于陌生环境下,他的优点和弱点都会显示的异常清晰,这无疑给了我们一个认识自己的机会。

不仅是孩子们,每次,当我和孩子们面对这样的陌生冲击时,我也在成长,我也每一次都看到了更加清晰的自己。

当孩子们在成长中一次次的面对陌生的环境,那么,当他们长大后要面对的各种陌生环境都不会让他感到害怕,因为他已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种模式。

很多人会说,孩子太小了,让他们在七八岁出国他们能记住什么?更别说在低幼的孩子了。他们什么都不懂。

其实,这是我们对孩子们的误解,通常情况下,我们判断一个人是否获得什么,我们会通过他的表达或者他的改变作为判断的标准。

但对于一个生理和心理成长期的孩子们来说,他们的表达能力不足以让他们清楚有效地表达他们的收获反映他们的成长。

于是大人们很武断地说,他们年龄太小了,对他们来说没有用,以后都记不得。其实,也许对于一个四五岁的孩子来说,等到十多岁的时候他不记得了,但对于他在接下来一年的成长绝对意义非凡。

也许我们不用带他们出国,但是经常到不同的环境看到、听到、感受到一样和不一样,能适应各种不同的交通工具,能在陌生喧闹的人群中鼓起勇气去听去看去感受,本身就是一种成长。

一个人生活的广度决定他的优秀程度。

从小开始的一种旅程是扩展生活的广度的起点,我喜欢那句话:

第五篇:哈佛校长

哈佛校长:最重要的职场能力都与人文学科相关

今天来到西点军校,我倍感荣幸。我的家庭和军队有着很深的渊源,我的曾祖父1883年毕业于西点军校,我们家里一直以此为豪。

我曾祖父叫Lawrence Davis Tyson,我最近拿到他的成绩单,我才发现,他在他的年级里排名51。这可能听起来不算差,但其实当年他所在的年级只有52人。他的成绩比1861年毕业的George Armstrong Custer(美国内战著名将军卡斯特)好,卡斯特是1861年毕业那届倒数第一;但是没有Ulysses Grant(尤里西斯·格兰特,美国第18任总统)好,1843年毕业的39人中,格兰特总统排名第21。格兰特总统曾说过,当时在西点军校时,他常常花很多时间看小说。最近我在读我曾祖父的遗稿,我发现他和格兰特总统相似,都喜爱文字。

我的曾祖父年轻时是少尉,曾在美国西部驻扎。就是当时,他遇到了我的曾祖母,开始给她写各种深情款款而又充满诗意的情书。他甚至在其中一封中这样写道,“我怕我写的太频繁你会厌烦。”在他们认识以后的第一个圣诞,二人互送礼物,是剑形的围巾扣。我的曾祖父把这看做二人结合的信物,他说,“再也没有争吵,没有战争...我们两个人已经对彼此缴械投降。”后来,我的曾祖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升任将军,当选为美国参议院的参议员,在任上去世。

而今天来到西点,我想谈谈,语言对于领导力、富有感染力的言论对于一个领袖、以及人文科学及艺术对于培养这些品质的重要性。

在西点谈领导力似乎有点“班门弄斧”,毕竟西点从1802年就开始成为领袖训练营了──尽管可能不为世人所知。“领导力”一词,从19世纪末开始,大量地出现于书中──亚马逊上关于它的书有18万多本,哈佛大学的图书馆里关于领导力的索引也有170多万条。

但是我们看到,这么多关于领导力的书,真正成为领袖的人却很少。所以我们会问:是什么造就了一位领导人?领导人是坚定果敢的,还是灵活多变的?他们应该有远见,还是应该更务实?他们应该多考虑自己,还是多考虑他人?我们如何才能培养出更多的领导人?

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可能难以达成一致,然而有一点就是,领袖们往往可以激励其他人挑战自己,做他们觉得做不到的事情。同时,当我今天站在这,在这个全球最好的领袖训练营,我似乎找到了问题答案:西点军校不仅是全国第一所工程学院,也是一所致力于人文教育的高校。

西点军校致力于人文教育,是有原因的。最近英国文化委员会一项调查显示,在国际上,超过半数的领导人持有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的学位,而75%的商界领袖表示,最重要的职场技能都与人文学科有关,即:分析问题的能力、人与人之间沟通的能力和写作能力。

然而,为人们传授这三种能力的人文学科,正在面临危机。一些立法者认为人类学、艺术史和英语专业的学位不实用。他们呼吁“多要电焊工、少要哲学家”,从财政上削弱对各个高等院校人文学科系部的支持力度,更对人文学科造成了伤害。

尽管在这种情况下,西点军校的人文科系却发展势头正好,这又是为何?当其他高校都在降低人文教育要求的时候,军事院校却在加强。在过去的50年间,西点军校已经将其课程转变为通识性质的人文教育,其毕业生具有广博的科学与人文知识,拥有将这种知识应用于变化无常的世界中的能力。在这里,人文学科正是构建自我意识、性格特点,以及真知灼见的源泉,也是保证领导人与他人交际的内在动力。

人文科学对于领导力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成为一个领袖需要洞见

小说家Zadie Smith说,作为一个领导人,有洞见很重要,洞见是一种“天赋”,是能够聆听多种声音,能够对不同情况充满敏感度。西点军校对于领导力发展的诠释是“一个人认知自己的能力,以及多视角看待世界的能力”。这种能力就像“护照”,能让我们穿越时空,多元思考。

我研究历史,通过研究过去,历史给了我多种认识自我、认识他人的视角。数据单独存在并没有价值;历史也不能告诉我们一切。正如巴顿将军给1944年在西点上学的儿子信中所写,“要成为一个杰出的军人,你一定要懂历史。日期还有详细的战术策略没有什么用,你需要知道,人的行为。打仗并不是要打败一个人的手上的兵器,而是打败他的灵魂。”

▲富兰克林

我的偶像,历史学家J.H.富兰克林这样说道,“以知识武装自己”,以史为鉴,抗击种族歧视。“直面历史,正视过去,”他这么说过。一些历史遗留的传统,仍在控制着我们的思想与行为。富兰克林通过矫正这些传统中的错误改变传统,他对于事实与真相有着清晰的认知,尽管这些真相当时并不为人所知,亦或不为人所承认。

他花了一生的时间做这件事。写作需要耐心与毅力。但是回报也是巨大的。用历史破除愚昧,当我们有勇气挑战所谓的“真相”,为我们的过去提供了一种不同的诠释。正如富兰克林2003年所说,“正确的历史,是美好的现在与明天的基础。”

除了洞见,领袖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

我常常说,教育和上岗培训不同。工作中,实际情况千变万化。战士知道,在战争中,我们一定要灵活,瞬间了然复杂局势。如果说洞见让我们看清情况的话,多视角就是给了我们创造性应对挑战的能力,而随机应变则能助我们应对意外之事。

在西点,我知道训练学生的方法是将其置于他无法控制的情况下,这叫做“Friction”。这样你的思考能力会超出你本身原有的能力。文学、艺术、音乐、历史──这些都是“Friction”,因为他们或令人费解或引人深思或激动人心,都会让我们质疑,前进,以全新的方式,重塑自我与世界。

领袖如何运用语言变得更有说服力

丘吉尔从很年轻的时候就深知语言的力量。在桑赫斯特军事学院上学的最后一个学期,他做了人生中第一个公共演讲。他站在伦敦街头,集合众人,反对禁酒运动。数十年以后,在二战中,丘吉尔向英国人民发表演说,坚持抵抗德国侵略。所以,他最后拿到诺贝尔文学奖而不是和平奖,再合适不过了。

▲丘吉尔

语言的力量是无法抗拒、无可争辩的。很多时候,给我们生活带来翻天覆地变化的,往往是那些将语言视为行动的领袖们。正是这些领袖,激励人们,战胜内在惰性,敢于冒险。这些领袖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有语言天赋,都可以通过语言来鼓励他人。

所以,只有通过学习人文学科,才能够理解往昔决策者的智慧、灵活多变且能够作出正确决策,才能培养激人奋进的语言能力。

最后,我希望大家,代表你我,负起责任;代表国家,肩挑重担。同时,我也希望大家要代表人文学科,走在前列──因为人文学科代表着人类经验和人性洞见的传统。希望大家认识到人文所赋予各位的特质,在生活中重视人文,向他人宣扬人文。让《伊利亚特》成为你的枕边书,让自己成为人文的力量,成为人类未来的力量。

下载哈佛校长Drewword格式文档
下载哈佛校长Drew.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哈佛大学校长Drew Gilpin Faust在毕业典礼的演讲

    记住我们对你们寄予的厚望,就算你们觉得它们不可能实现,也要记住,它们至关重要,是你们人生的北极星,会指引你们到达对自己和世界都有意义的彼岸。你们生活的意义要由你们自己创造......

    哈佛大学校长Drew Faust在2012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哈佛大学校长Drew Faust在2012毕业典礼上的演讲(英语文本) 美国哈佛大学校长Drew Faust女士在2012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同时Drew G. Faust也是哈佛375年历史上第一位女性校长,还是......

    哈佛大学校长Drew Gilpin Faust在毕业典礼的演讲

    哈佛大学校长Drew Gilpin Faust在毕业典礼的演讲:在醒着的时间里,追求你认为最有意义的!!!(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记住我们对你们寄予的厚望,就算你们觉得它们不可能实现,也要记住......

    知名校长推荐《哈佛中国学生》

    上周,上海复旦附中高三学生汤玫捷正式收到了美国哈佛大学通过FEDEX全球快递的提前录取通知书,而同时交到她手中的,还有校方提供的每学年4.5万美元的全额奖学金承诺。 按照惯例,......

    哈佛校长2016毕业演讲

    哈佛校长2016毕业演讲:谁来讲述你的故事? 只有你自己 当你告诉别人你的故事,是为了发现真正的你,而不是那个别人认为你应该成为的那个你!听别人的建议,但是做你自己的决定! ——......

    哈佛校长2016年毕业典礼演讲

    哈佛校长2016年毕业典礼演讲 Greetings, alumni, graduates, families, and friends. It is such a pleasure to see you all here and offercongratulations on this day o......

    我是哈佛校长,不是女校长

    我是哈佛校长,不是女校长 人物誊写?男女平等 女权运动的创始人波伏娃曾说:“要在既定世界中建立一个自由领域,男人和女人首先必须毫不犹豫地肯定他们的手足关系。”正如福斯特......

    我是哈佛校长,不是女校长

    我是哈佛校长,不是女校长 我是哈佛校长,不是女校长三秋树 2015年春天,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德鲁·吉尔平·福斯特第二次访华,受到了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接见,并在清华大学演讲。68岁的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