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云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依宪治国 树立宪法权威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依宪治国 树立宪法权威
宪法是法之统帅,是一国法律的“母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效力和法律权威。总书记指出:“法治权威能不能树立起来,首先要看宪法有没有权威。”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法治实践当中,如果宪法没有权威,宪法地位得不到保障、效力无法体现,那么整个法治大厦将失去根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我国已经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宪法就是这棵大树的稳固根基。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生活基本原则和社会活动根本准则。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宪法是对国家权力运行、公民权利保障的总设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必须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切实保证宪法法律有效实施,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必须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点,加大监督力度,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行为。
依法执政,也就必然要求我们党在治国理政过程中树立宪法思维、维护宪法权威、遵守宪法规范、捍卫宪法尊严,真正做到依宪执政。四中全会强调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是党对现代法治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对社会期待与愿望的积极回应,是肩负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的庄严承诺。总书记强调,只要我们切实尊重和有效实施宪法,人民当家作主就有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就能顺利发展。反之,如果宪法受到漠视、削弱甚至破坏,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就会遭受挫折。这些从长期实践中得出的宝贵启示,必须倍加珍惜。我们要更加自觉地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
长期以来,实践当中存在一种宪法可有可无的虚无主义倾向。宪法虚无主义倾向导致对宪法的不尊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依然存在;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执法司法问题还比较突出;一些公职人员滥用职权、失职渎职、执法犯法甚至徇私枉法严重损害国家法律权威;公务员,特别是一些高级干部的宪法理念脆弱,宪法意识淡薄,在关系国家核心价值观与利益问题上,缺乏宪法自信,导致社会价值观的混乱,宪法权威受损害,社会上不按照宪法办事的现象依然存在。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宪法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石,是公民生活的基本规范。宪法必须要真正走进民众的生活实践,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为此,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公民宪法意识的不断觉醒和培育,就是一个宪法权威不断树立的过程,是法治信仰不断深化的过程。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公民的宪法意识、法治意识很大程度上源于对宪法的忠诚和热爱。真正的宪法铭刻在公民的内心。唯有人民尊重和热爱宪法,宪法铭刻在公民的内心,全国上下唯宪法为最高行为准则,我们才有真正意义上的依宪治国。
为了在全社会培育尊重和敬畏宪法的观念,四中全会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要求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这样做,有利于彰显宪法权威,增强公职人员宪法观念,激励公职人员忠于和维护宪法,也有利于在全社会增强宪法意识、树立宪法权威。
如果说法律是治国之重器,那么宪法就是治国之基石。维护宪法权威,必须将宪法从“纸面上的宪法”变成“行动中的宪法”,必须做到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故此,四中全会强调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把所有规范性文件纳入备案审查范围,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禁止地方制发带有立法性质的文件。
宪法至上,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从宪法出发,我们就会走上建设法治国家的通衢大道;以宪法为基石,切实在宪法实施和监督上下工夫,我们就能获得党和国家兴旺发达的蓬勃伟力。更多信息关注:云南省公务员考试网
第二篇:2015湖南公考申论:依宪治国 树立宪法权威
湖南公、检、法、司培训第一品牌
www.xiexiebang.com
依宪治国 树立宪法权威
宪法是法之统帅,是一国法律的“母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效力和法律权威。总书记指出:“法治权威能不能树立起来,首先要看宪法有没有权威。”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法治实践当中,如果宪法没有权威,宪法地位得不到保障、效力无法体现,那么整个法治大厦将失去根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我国已经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宪法就是这棵大树的稳固根基。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生活基本原则和社会活动根本准则。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宪法是对国家权力运行、公民权利保障的总设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必须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切实保证宪法法律有效实施,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必须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加大监督力度,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行为。
湖南公、检、法、司培训第一品牌
www.xiexiebang.com
依法执政,也就必然要求我们党在治国理政过程中树立宪法思维、维护宪法权威、遵守宪法规范、捍卫宪法尊严,真正做到依宪执政。四中全会强调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是党对现代法治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对社会期待与愿望的积极回应,是肩负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的庄严承诺。总书记强调,只要我们切实尊重和有效实施宪法,人民当家作主就有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就能顺利发展。反之,如果宪法受到漠视、削弱甚至破坏,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就会遭受挫折。这些从长期实践中得出的宝贵启示,必须倍加珍惜。我们要更加自觉地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
长期以来,实践当中存在一种宪法可有可无的虚无主义倾向。宪法虚无主义倾向导致对宪法的不尊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依然存在;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执法司法问题还比较突出;一些公职人员滥用职权、失职渎职、执法犯法甚至徇私枉法严重损害国家法律权威;公务员,特别是一些高级干部的宪法理念脆弱,宪法意识淡薄,在关系国家核心价值观与利益问题上,缺乏宪法自信,导致社会价值观的混乱,宪法权威受损害,社会上不按照宪法办事的现象依然存在。
宪法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石,是公民生活的基本规范。宪法必须要真正走进民众的生活实践,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为此,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湖南公、检、法、司培训第一品牌
www.xiexiebang.com
公民宪法意识的不断觉醒和培育,就是一个宪法权威不断树立的过程,是法治信仰不断深化的过程。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公民的宪法意识、法治意识很大程度上源于对宪法的忠诚和热爱。真正的宪法铭刻在公民的内心。唯有人民尊重和热爱宪法,宪法铭刻在公民的内心,全国上下唯宪法为最高行为准则,我们才有真正意义上的依宪治国。
为了在全社会培育尊重和敬畏宪法的观念,四中全会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要求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这样做,有利于彰显宪法权威,增强公职人员宪法观念,激励公职人员忠于和维护宪法,也有利于在全社会增强宪法意识、树立宪法权威。
如果说法律是治国之重器,那么宪法就是治国之基石。维护宪法权威,必须将宪法从“纸面上的宪法”变成“行动中的宪法”,必须做到“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故此,四中全会强调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把所有规范性文件纳入备案审查范围,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禁止地方制发带有立法性质的文件。
宪法至上,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从宪法出发,我们就会走上建设法治国家的通衢大道;以宪法为基石,切实在宪法实施和监督上下工夫,我们就能获得党和国家兴旺发达的蓬勃伟力。
湖南公、检、法、司培训第一品牌
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2013云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
航帆培训祝您新年快乐!
走自主创新之路,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
走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让“中国制造”尽快成为“中国创造”,是时代发展提出的迫切要求。因而,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一直是这几年申论备考的持续热点。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上也专门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列为第五部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第一个大问题。希望考生对其予以高度重视。
本题的命题切入点主要有:
宏观上考查国家的自主创新战略,重点考查知识产权保护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等问题。中心和主旨就是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本题的考查会密切结合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以请各位考生把两个问题结合起来准备。
近年来与本题相关的申论考试内容主要有:
2008年,江苏省,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2006年,江西省,围绕重视专利保护、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实现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品牌大国”的转变等进行命题。
2009年12月26日9时,武汉、长沙、广州三地同时首发中国国产时速350公里的“和谐号”高速列车。至此,经过4年半的建设,这条世界上~次建成最长、运营时速最高的武广高速铁路正式投入运营。这条线路不仅可以满足人们便捷出行的需要,还极大地释放了既有京广线的货运压力,对“泛珠三角”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活力。武广高铁是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京广高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6月开工建设。线路纵跨湖北、湖南、广东三省,运营里程1069公里,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国产“和谐号”高速列车和牵引供电、列车控制等系统,时速350公里,行车密度最高可达3分钟每列。“除了国产时速350公里的”和谐号“高速列车外,武广高铁全线铺设了具有世界铁路先进水平的无砟轨道。与传统有砟轨道相比,这种轨道具有结构稳定、使用免维修、寿命长等特点,保证了线路的高平顺性,提高了旅客乘坐的舒适度。”铁道部总工程师何华武介绍说。此外,武广高铁桥梁工程技术创造多项世界第一。全线桥梁里程几乎占到线路总里程的一半。由中铁大桥局修建的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正桥全长4657米,主跨504米,大桥路面铺设4条铁路线,创下了跨度、荷载、速度、宽度4项世界第一。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处于世界一流水平。列控系统技术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掌握。武广高铁的列控系统,能满足时速350公里以上,动车间隔3分钟以内的列车运行指挥和控制要求,实现了运营的高速度、高密度和高可靠性。
在2010年全国两会的会场上,科技创新的话题无处不在,科技创新的喜讯无时不闻。最“提气”的,莫过于科技界代表委员们的自豪诉说:武广高铁一骑绝尘,驰出世界第一的中国速度,5载奋战走完了国际上40年高铁科研长路;国产大飞机C919初步定型,酝酿展翼,惊天一跃间打破波音、空客延续经年的垄断格局;“天宫一号”、“神八飞船”升空在即,中国航天不断攀登新高,在遥远的外太空绽放光芒……一个个重大科研突破,宣告着中国科技的飞速发展,激发了这片厚土中潜藏的巨大能量。最“暖心”的,还当数来自各地基层委员们的切身感受:现代农业依靠科技培育良种、提高单产,走出一条集约化、机械化、自动化的高效之路;众多企业依靠科技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当劳动密集型企业纷纷倒下时,科技型企业始终傲立潮头,逆势而上……一曲曲依靠科技进步的时代强音,更多考试信息请上航帆网查询
在广袤的城乡大地上奏响,激荡着中华儿女的澎湃豪情。中国巨轮,正以飞越的姿态劈风斩浪;科技创新,就是驱动巨轮的强劲引擎。从追赶到领跑,从模仿到创造,从被动到主动,从化危为机到稳步前行,中国经济发展向好与求快的追求,从不曾偏离过科技创新的轨道。
虽然目前还没有精确定义,但“低碳经济”已经成为2010年两会的热点词汇之一。2010年3月4日,记者从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提案组了解到,九三学社中央的《关于把握机遇,走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道路的提案》和台盟中央的《关于推进我国低碳产业发展的提案》分别被列为2010年的一、二号提案。低碳,一般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这个词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后,一直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在2010年两会的采访中,低碳经济、新能源、节能环保等词汇一次次被代表委员所提及,虽然角度不同、方法各异,但多位代表、委员们都表示:发展低碳经济离不开科技创新.自主知识产权更是发展低碳之路不可或缺的基石。“发展低碳经济,首先要通过知识产权状况摸底,在中国的低碳技术中,选择符合国情和发展需求的关键、共性技术,尽快制定低碳技术重点发展战略规划,并列入'十二五'科技发展计划及相关产业技术创新计划。”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赖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全国政协常委、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郑楚光认为,我国还应出台企业低碳技术研发与推广的购入抵税等激励政策,鼓励低碳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此外,针对一些量大面广的碳减排技术,加快相关方法研究,以争取更多国际碳交易的技术、资金和能力建设合作。当前,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趋势,但如何发展仍需理性思考。“现在,各地的低碳工业园区大量出现,尤其是正在建设和规划建设的碳纤维总生产能力严重超过市场需求,对此,有关部门必须有所作为,让低碳经济发展多点理性少点盲目。”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油化工集团高级顾问曹湘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词。
让人民生活得更加更幸福、更有尊严
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被首次正式提出来,将“尊严”提升到足够的高度、深度和广度,表明了中国政府“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因此,如何按照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要求,解决好关系人民生活幸福、尊严的民生问题,不仅是政府工作的重点,也是申论考试持续发酵的热点。近年来,中央在民生领域推出了一系列新的政策思路和具体措施,给老百姓带来了新的希望。民生问题属于比较热、比较大众化的问题,各位考生应给予高度重视,目前各地方公务员考试中已多次出现相关的申论题目。
本题的命题切入点主要有:
一是宏观上对教育、医疗、住房等大的问题进行考查,其中可能会包含一个乃至几个当下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二是从一些比较具体的问题切入,如高等教育改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教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住房保障等。总之,可出的问题很多,中心和主旨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
近年来与本题相关的申论考试内容主要有:
2009年,上海市,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
2008年,重庆市,人口老龄化及其带来的尊老敬老问题。
2008年,湖南省,农民工的社会保险问题。
2006年,湖北省,主要是出国留学问题。
2006年,安徽省,贫困生上学难,主要是助学贷款问题。
2006年,云南省,平价医院,医疗的市场化改革问题。
2010年2月27日,温家宝总理与网民在线进行了交流,在回答网民有关提问时,温家宝谈了“要让老百姓活得更有尊严”的三个方面含义。网民“憧憬”提问:“您今年在新春团拜会上提到,'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您觉得如何能让百姓活得'更有尊严'?”温家宝说:“新春团拜会我的讲话只有800个字,但是这两个字却引起全国人民的关注,我看到各种各样的评论。”他说,我提出“要让老百姓活得更有尊严”,主要指三个方面:第一,就是每个公民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自由和权利,国家要保护每个人的自由和人权。无论是什么人在法律面前,都享有平等。第二,国家的发展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第三,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必须以每个人的发展为前提,因此,我们要给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让他们的聪明才智竞相迸发。这就是我讲的尊严的含义。温家宝在2010年春节团拜会上曾经表示,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人民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努力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让每个孩子都能上学、上好学。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2010年1月5日,2010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召开,卫生部部长陈竺强调,2010年中国各级卫生系统将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中心工作,扎实做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和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等十二项工作。陈竺说,2010年是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卫生工作,对于实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目标、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至关重要。各级卫生系统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贯彻落实《医改意见》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具体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二是稳步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建设。三是健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五是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着力加强医疗管理。六是努力做好甲型HIN1流感和其他重大事件处置工作。七是大力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八是积极做好卫生监督工作。九是全力推进中医药事业科学发展。十是认真做好重大规划工作。十一是加快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十二是认真抓好关系民生的几项重点卫生工作。
两会刚刚结束,在一片高房价的讨伐声中,新的“地王”就新鲜出炉。2010年3月15日,北京分别诞生了总价和单价两个“地王”。经过64轮竞价,中信地产以52.4亿元的总价竞得大兴区亦庄住宅及商业项目(Xl-lB),总金额超越2009年“地王”顺义区后沙峪镇天竺开发区22号地的50.5亿元,创下北京拍地最高总价。同日,经过84轮的激烈竞价,远洋地产旗下子公司远豪置业以40.8亿元竞得北京大望京1号住宅混合用地,地块楼面地价达每平方米2.75万元,被认为是北京市场上新任的“单价地王”。北京“地王”并非个案。近期,南宁、青岛等地也相继曝出“天价地王”。其中,3月10日,南宁琅东新区紧邻原民歌广场的金浦路141-1号GC2010-003地块,以每亩8650万元、总价15.9亿元被拍下;而楼面地价11033元/平方米的价格也成为广西土地出让史上新“地王”。“除了过度乐观的市场预期和相对充裕的资金外,最重要的原因还在土地源头--地方政府。”一位业内人士鲜明地指出,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成为“地王”频现的根本原因。统计显示,在一些城市,“卖地”已成为地方政府的重要财源。土地出让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1/3左右,有的城市甚至占到了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
统筹城乡发展,强化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三农问题一直是国考申论的重大热点问题,且是迄今为止涉及相关考试内容最多的领域,较多地受到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命题者的偏爱。比如,2005年国考申论材料完全围绕着如何解决农村农民问题来设计的;2007年的国考也是围绕着农村土地的流失来考察土地可持续开发、利用、保护的问题;2008年怒江水电资源的开发涉及怒江流域三农的发展以及移民的生存问题;2009年考的是粮食安全问题。所以说,农村、农民、农业问题非常重要。这不仅在于其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而且在于农村、农民、农业问题和很多社会问题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农村教育,农民医疗,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工权益保护及子女上学,生态环境保护,食品安全,资源节约,城乡经济、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等等,可以和很多考试点联系在一起考查
本题的命题切入点主要有:
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统筹城乡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中心和主旨是既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容,也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本题我们着重就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统筹城乡发展来作分析和梳理。
近年来与本题相关的申论考试内容主要有:
2009年,中央、国家机关,粮食安全和产业结构升级问题。
2009年,辽宁省,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问题。
2009年,海南省,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问题。
2007年,中央、国家机关,农村土地流失和可持续开发问题。
2007年,云南省,城乡差别带来的农村、农业发展问题。
2006年,湖南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困难和举措。
2009年12月27日至28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讨论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当前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长期制约因素尚未根本消除、有些还会进一步加重,新的矛盾问题不断显现、有些还难以预料,2010年将是更为复杂而又十分困难的一年。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坚定信心、振奋精神、乘势而上,着力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继续加强农业基础,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继续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继续增进农民福祉。会议强调,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新胜利、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关系全局、意义重大。
2010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这已经是从2004年以来,连续7年中央一号文件涉及三农问题。为什么中央一号文件又姓“农”,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虽然从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就再次重提三农问题,2004年一号文件就提
到增加农民收入,但历经7年,城乡收入差距仍旧在不断拉大,农民工就业问题仍旧十分严峻,农村社保、医疗问题仍待解决,这些问题会影响到农村以及整个社会的祥和稳定。与此同时,2009年又是深受金融危机影响的一年,在这期间,虽然我们在粮食生产、农民增收、农民工就业问题方面都做得比预期的好,“但当前农业农村中还面临着很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在2月1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说。陈锡文还介绍这些挑战有:农业基础设施很薄弱;农民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农村投入需求非常之大,但目前国家的财力偏紧;农产品价格的形成因素更加复杂,指导农村工作增加了难度等。虽然连续7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姓“农”,但2010年一号文件与往年一号文件是“姓”同而“意”不同。陈锡文首先强调这次农村一号文件主要夯实农业基础,他还用二十个字来概括2010年和今后一段时间农村工作的基本思路,那就是“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
“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加快推进城镇化要求,在代表委员中引起热议。“城镇化,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最大亮点。它有利于刺激消费,带动投资,是扩大内需的巨大引擎。”民建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辜胜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民建中央在关于《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促使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提案中指出,目前中国的城镇化率还不到50%,据有关专家估算,城市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将新增投资需求6.6万亿元,能够替代10万亿元出口。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农民进入县城,要房子,要马路拓宽,需要水电,学校,文化等服务设施。这一点上全世界其他地方没有比中国更大的城镇化建设工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是密不可分。城镇化需要从农村大量吸纳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新农村建设需要把更多的农民转移到二、三产业中去。加快新农村建设,为城镇化推进提供强大的动力之源,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反过来又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第四篇:2013云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1
航帆培训祝您新年快乐!
统筹城乡发展,强化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三农问题一直是国考申论的重大热点问题,且是迄今为止涉及相关考试内容最多的领域,较多地受到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命题者的偏爱。比如,2005年国考申论材料完全围绕着如何解决农村农民问题来设计的;2007年的国考也是围绕着农村土地的流失来考察土地可持续开发、利用、保护的问题;2008年怒江水电资源的开发涉及怒江流域三农的发展以及移民的生存问题;2009年考的是粮食安全问题。所以说,农村、农民、农业问题非常重要。这不仅在于其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而且在于农村、农民、农业问题和很多社会问题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农村教育,农民医疗,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工权益保护及子女上学,生态环境保护,食品安全,资源节约,城乡经济、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等等,可以和很多考试点联系在一起考查
本题的命题切入点主要有:
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统筹城乡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中心和主旨是既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容,也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本题我们着重就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统筹城乡发展来作分析和梳理。
近年来与本题相关的申论考试内容主要有:
2009年,中央、国家机关,粮食安全和产业结构升级问题。
2009年,辽宁省,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问题。
2009年,海南省,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问题。
2007年,中央、国家机关,农村土地流失和可持续开发问题。
2007年,云南省,城乡差别带来的农村、农业发展问题。
2006年,湖南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困难和举措。
2009年12月27日至28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讨论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当前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长期制约因素尚未根本消除、有些还会进一步加重,新的矛盾问题不断显现、有些还难以预料,2010年将是更为复杂而又十分困难的一年。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坚定信心、振奋精神、乘势而上,着力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继续加强农业基础,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继续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继续增进农民福祉。会议强调,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新胜利、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关系全局、意义重大。
2010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这已经是从2004年以来,连续7年中央一号文件涉及三农问题。为什么中央一号文件又姓“农”,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虽然从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就再次重提三农问题,2004年一号文件就提到增加农民收入,但历经7年,城乡收入差距仍旧在不断拉大,农民工就业问题仍旧十分严峻,农村社保、医疗问题仍待解决,这些问题会影响到农村以及整个社会的祥和稳定。与此同时,2009年又是深受金融危机影响的一年,在这期间,更多考试信息请上航帆网查询
虽然我们在粮食生产、农民增收、农民工就业问题方面都做得比预期的好,“但当前农业农村中还面临着很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在2月1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说。陈锡文还介绍这些挑战有:农业基础设施很薄弱;农民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农村投入需求非常之大,但目前国家的财力偏紧;农产品价格的形成因素更加复杂,指导农村工作增加了难度等。虽然连续7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姓“农”,但2010年一号文件与往年一号文件是“姓”同而“意”不同。陈锡文首先强调这次农村一号文件主要夯实农业基础,他还用二十个字来概括2010年和今后一段时间农村工作的基本思路,那就是“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
“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加快推进城镇化要求,在代表委员中引起热议。“城镇化,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最大亮点。它有利于刺激消费,带动投资,是扩大内需的巨大引擎。”民建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辜胜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民建中央在关于《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促使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提案中指出,目前中国的城镇化率还不到50%,据有关专家估算,城市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将新增投资需求6.6万亿元,能够替代10万亿元出口。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农民进入县城,要房子,要马路拓宽,需要水电,学校,文化等服务设施。这一点上全世界其他地方没有比中国更大的城镇化建设工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是密不可分。城镇化需要从农村大量吸纳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新农村建设需要把更多的农民转移到二、三产业中去。加快新农村建设,为城镇化推进提供强大的动力之源,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反过来又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中国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一直在努力解决的问题,也是始终没有解决好的问题。因此,党的十七大称之为“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中小企业的倒闭潮,以及一系列持续不断的产品质量和安全事件,导致工业化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成为一个重大的热点问题。但在全党、全国上下都在反复强调推动科学发展的大背景下,各位考生还是应当注意这方面的内容,在准备各地公务员申论考试的过程中对此尤其要高度重视。
本题的命题切入点主要有:
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考查可以从产业结构升级、实施走出去战略、产品质量和安全以及中国制造如何走向世界等几个方面来考查。中心和主旨是如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取得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明显成效。我们重点分析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实施走出去战略两个问题。近年来与本题相关的申论考试内容主要有:
2009年,江西省,金融危机下的产业发展等问题
2009年,中央、国家机关,产业结构升级和粮食安全问题
2009年,浙江省,政府、企业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2008年,辽宁省,外资企业“非正常撤离”问题
2010年2月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出“总动员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两会期间,总书记在看望政协委员时、在参加多个代表团审议时再次纵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出“动员”。2010年3月4日,胡锦涛在看望出席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的委员时强调,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他希望广大非公有制企业一定要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自身素质上有更大作为,更好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建功立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程中努力实现自身又好又快发展。3月4日下午,胡锦涛参加了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11位委员先后发言,胡锦涛认真倾听,不时插话,同大家一道讨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调整经济结构,落实到企业就是要根据国内外市场的变化和本行业科技进步的发展趋势,加快推进企业的自主创新,调整企业的产品结构。”“为什么这么讲?”胡锦涛说,“因为我们现在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发展壮大,首先要有一个好的产品,有了好的产品,才能有市场,有了市场才能有发展的主动权。”时隔一天,3月5日下午,胡锦涛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事关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事关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事关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问题。要深刻领会和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思路和决策部署,着眼于增强发展的均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打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3月8日,胡锦涛再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当天胡锦涛在参加天津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进一步增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紧迫感,集中力量,加紧工作,务求突破,真正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跃上新台阶。3月10日,胡锦涛在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加强规划引导,突出战略重点,明确主要任务,兼顾当前长远,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着力在“加快”上下工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2009年,十大重要产业的调整和振兴规划陆续出台,涉及的行业除了钢铁业、汽车业外,还有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能源和电子信息等。这些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从多角度、多层面、多方位缓冲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负面影响,让以制造业在国际领先的中国产业经济充当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开路先锋。中国实体产业,或者说中国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的亮点,也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撑点。调整和振兴十大产业,其重要目标是疏通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负担、增加企业收入。无论是汽车、钢铁还是轻工、纺织,当前最需要的是金融支持和希望通过增加出口退税、降低或取消出口关税的方式来增加企业收入,减轻企业负担。我们推测,政府的规划可能会与企业的期望不谋而合。调整和振兴十大产业,对促进产业内部兼并与重组、引导企业合理利用资源、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业集中度、鼓励优秀企业做大做强,对稳定中国经济形势、稳定社会、减少失业并增加就业等等,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2009年中国经济的振兴,从一定意义上说,取决于开路先锋--十大产业的振兴。
3月8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题召开提案办理协商会,提出提案的有关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全国政协委员与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
部、环保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等承办单位负责人积极沟通交流,共同协商提案办理。全国政协副主席白立忱、黄孟复出席会议。协商会上,民盟中央、致公党中央、九三学社有关负责同志和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就大力发展生物产业、出台国家新能源发展战略规划、发展绿色建筑促进节能减排、推进我国低碳产业发展等内容发表了意见和建议。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温思美建议,国家发改委及相关部门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之前要认真调研,做好新兴产业的规划。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赖明提出,低碳技术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驱动力,国家需要选择符合国情和发展需求的关键、共性技术,尽快制定低碳技术重点发展战略规划,创新低碳发展体制和机制,将中国特色低碳发展道路确定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听完民主党派中央和部分全国政协委员的发言,有关部委负责同志表示,提案办理协商会让提案人和承办方可以面对面地交流,加深了对于提案的了解,沟通更加细致,承办单位将认真学习、研究、吸收提案内容,使提案办理落到实处。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环保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相关负责人也分别发言,针对有关提案和委员们进行协商。
第五篇:2014年云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时政热点
航帆培训学习资料,详情查询!
公务员考试申论时政热点: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基本总结
胡锦涛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胡锦涛说,十七大以来的五年,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勇前进的五年,是我们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五年。五年来,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民主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国防和军队建设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进一步加强,外交工作取得新成就。
五年来,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继续推进,思想理论建设成效明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重要成果,党的建设改革创新迈出重要步伐。党内民主进一步扩大。干部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人才工作开创新局面。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进行,基层党组织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成效。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进一步认真加以解决。
在总结十年工作时,胡锦涛指出,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一系列重大挑战,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
他说,十年来,我们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
总结十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航帆培训祝您生活愉快!
面向未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胡锦涛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全党一定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公务员考试申论时政热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深化改革开放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0一0年翻一番。——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社会保障全民覆盖。——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胡锦涛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航帆培训祝您生活愉快!
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基本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体制机制。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胡锦涛强调,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十分艰巨,全党同志一定要埋头苦干、顽强拼搏。国家要加大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扶持力度,支持这些地区加快改革开放、增强发展能力、改善人民生活。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走在前列,为全国改革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航帆培训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