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奇特的汉字“风”-演讲人:鲁枢元
奇特的汉字“风”
《 光明日报 》(2012年05月07日 05 版)
洪堡特(1767—1835),德国语言学家、语文学家、哲学家。
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福建泉州老子塑像)。
山西平遥古城内的“观风楼”。鲁枢元摄
演讲人:鲁枢元 地点:台湾东吴大学
鲁枢元 出生于1946年1月,河南开封人,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州大学生态批评研究中心主任,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兼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理论批评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文艺学跨学科研究,主要著作有《创作心理研究》、《文艺心理阐释》、《超越语言》、《精神守望》、《生态文艺学》、《生态批评的空间》和《心中的旷野》等。1988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风”是一个古老的汉语常用字,却又隐藏着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
由这个“风”字辐射的语义场,曾经覆盖了炎黄子孙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贯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所有层面,并且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古代的生态文化精神。“风”的语义场所显示的中国古代生态文化精神,为重整人与自然的一体化、建设和谐美好的人类社会、促进人性的健全发展,提供一个有益、有趣的启示。
德国语言学家W·V·洪堡特曾把语言看作“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认为“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二者同一的程度超过了人们的任何想象。”
我不知道世界上众多民族的语言文字中,有没有这样的个案:仅仅一个字,一个词,就能够体现出这一民族的“生存状态”、“价值观念”、“文化模式”,并近乎全面地展现这一民族的传统文化风貌。
如果要从我们的汉语言文字中寻找这样一个字,那么,我愿意推举出“风”字。
“风”,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常用字,又是一个拥有旺盛“生殖能力”的“根词”,1979年版的《辞海》收录了以“风”字打头的条目204个。中华民族在其悠久的历史中创造性地发明并使用了“风”这一汉字,赋予了“风”字以繁多的衍生义、派生义、象征义、假借义、隐喻义,从而形成了一个由“风”字构成的语义网络,一个活力充盈的“语义场”。
“风”语义场的结构层面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风调雨顺的风、世风民风的风、风骚风流的风、高风亮节的风、风水望气的风、感冒伤风的风,都是那个古老汉字“风”的衍生物。
为了表述的方便,我将“风”的语义场归纳为以下四个层面:
(一)自然层面
在中国古代,“风”的本义与现代的通常用法大体一致,指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即刮风下雨的“风”、风吹日晒的“风”。古人解释这种自然现象的成因与现代也颇为相近,《庄子》中说“大块噫气,其名曰风”,“风”是大地的呼吸;《淮南子》进一步解释说:“气聚一方,流而为风”,“风”即“气”在天地间的流动。
殷商卜辞中许多关于风的记载,表明我们的古人对风的习性在那时就已经有了全面的把握。如:风有空间性,即所谓“八方之风”;风有时节性,即所谓“四季之风”。不同方向、不同季节的风的性质不同,对植物和动物生长的盛衰、损益也大为不同。中国古代社会作为
一个早熟的农业社会,对于自然界的风有着悉心周到的观察、区分和理解。可以说,殷商时代黄河流域的一个“土民”对于风的敏感程度,要远远胜过当代大都市写字间里的“白领”。
但在先秦时代的中国古人看来,“风”,并非单纯的“自然现象”,同时也是“天”的情绪和意志。
与西方的基督教文化传统不同,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人是由天地自然孕育化生而成的,“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人与自然原本就是一体化的。因此,大地上、天空中的“风”,也同样以某种方式存在于人体之内。人体内有风,人体内的“风”与天地间的“风”可以相互交流、相互感应。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别开生面的创举,并成为“中医学”重要的理论支柱。《黄帝内经》讲:人体的“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于天气”,人体之气与天地之气密切相关,人体中的“气脉”与“天气”、“地气”之间的冲突、失调,是造成各种疾病的根本原因,中医谓之“伤风”、“中风”——或“风湿”、“风疹”、“风痹”,或“疠心风”、“产褥风”和“白癜风”。为此,传统中医学中还专门设立了“风科”。“风池”、“风市”、“风门”、“风府”都是中医针灸学中标定的重要穴位。
(二)社会层面
与现代工业社会不同,在漫长的农业社会中,自然界中的“风”,对于国计民生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风的方向、时节、强弱、干湿不同,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收成的好坏,影响着国计民生。看一看殷墟甲骨文的大量记载,不难发现“风”和“雨”对于那个时代的意义,差不多就等于“石油”和“煤炭”对于现代工业社会的作用,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动荡、战争与和平。
在中国,从三皇五帝到唐宋明清,“风调雨顺”就意味着“物阜民丰”、“安居乐业”、“太平盛世”。于是,一个地域、一个时期的道德崇尚、文化习俗也全都和“风”字联系在了一起,被称作“世风”、“民风”、“风俗”、“风情”、“风土”、“风气”、“风化”、“风尚”;甚至,一个朝代的国家法度、朝廷纲纪、民众心态、政府吏治也都被笼罩在“风”字头下,如“风宪”、“风裁”、“风纪”、“风教”等。自然界的“风”便因此拥有了社会学、政治学的涵义。史书记载,秦汉以来,帝王巡幸,“车驾出入,相风前引”,排在仪仗队最前边的就是“相风”,一个类似如今“风向仪”的东西,由此也可以见出“风”对于中国封建王朝的意义。
在中国古代,由于“风”与社会的盛衰、朝廷的安危、家族的成败、人生的否泰有着如此密切而又精微的关联,因此“风”被赋予了神秘含义,并且由此造就了一批靠“风”吃饭的“社会工作者”,拓展出一些以“风”为研究对象的专业知识、专门技术,那就是“风角”与“风水”。
“风角”是观风占吉凶,占风者可以从风的来向、强弱、燥湿、清浊、寒热、声响、明晦辨认出是“祥风”还是“妖风”,是“和风”还是“灾风”,是“政体清明风”还是“刀兵将至风”等等。对风的观察研究成了社会政治的预测系统。
“风水”,古代又称“堪舆”。在中国古人看来,“风”和“水”是人类生存最为重要的因素,居住环境周围的“风”和“水”对于人的生理、心理乃至家庭生活、家族命运将产生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还可以通过祖宗的埋葬地作用于子孙后代。
如今“风角”已经失传,“风水”仍在盛行。
(三)艺术层面
在中国古代,“风”与音乐歌舞、文学艺术的联系源远流长。
最显著的例子是《诗经》中“国风”的命名。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诗总六艺,风冠其首”,钱锺书先生阐释说,《诗经》中的“风”,从本源上说是风土风情,从体制上说是风咏风诵,从效用上说是风谏风教,相当于现在的地方民歌„„一个“风”便将一部《诗
经》的渊源、体用全都包括在内了!《诗经》中的《国风》加上《楚辞》中的《离骚》共同合成的“风骚”一词,在中国竟成了“文学才华”的代名词。
一个地域、一个时期的音乐歌舞集中体现了彼时彼地的风土、风俗、风尚、风情,“风”便成了一个地区“民歌”、“民谣”的代名词。历代官方都设有“采风”、“省风”的专门机构,“采风”就是对一个地区民歌、民谣、民谚、民俗的收集整理。“省风”,是通过对民间歌谣乐舞的分析鉴别来把握民心民意,并及时加以疏导宣泄。音乐歌舞、文学艺术既能通天地自然之“风气”,又能通世事人心之“风气”,甚至还能调养个人生理、心理方面的“气脉”,就像刘勰所说:“吐纳文艺,务在节宣,清和其心,调畅其气”。
“风”的语义场辐射到音乐、歌舞、诗词、绘画的诸多领域之后,便衍生出许多“风”字头的文艺学和美学的术语,如“风雅”、“风致”、“风趣”、“风韵”、“风骨”、“风格”等等。在中国,“风”字成了历代文人墨客最偏爱的字眼之一。
(四)人格层面
最典型的例证是中国美学史上的一个术语:“魏晋风度”。
在《世说新语》、《昭明文选》等典籍中,以“风”表述人物性情、品德、胸襟、才智的话语比比皆是,如:“风概简正”、“风仪伟长”、“风神高迈”、“风标锋颖”、“风格峻峭”、“风姿端雅”、“风度简旷”、“风趣高奇”、“风操凝峻”、“风鉴澄爽”„„被赞誉的人物有曹植、嵇康、阮籍、谢安、王羲之等等。
前边我们提到,中国古代哲学认为,“风”是既可以存在于个人体外,又可以存在于个人体内的,被分别称作“外气”和“内气”。存在于体外的“风”,即作为人的生存环境的天气、地气、风土、风俗、风化、风尚;存在于体内的“风”,即作为人的生命主体的生气、精气、神气、脏腑之气、营卫之气。所谓“八风之序立,万民之性成”,讲的就是作为“风土”的外气对于人性的影响。所谓“养吾浩然之气”,则是作为“精神”本原的内气对于人 的心灵的作用,目的在于培养自己的“风操”、“风神”、“风德”、“风情”。内气、外气的交互作用,对一个人的气度、姿态、仪表都将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正是江南秀丽的“风土”,东晋偏安的“世风”,加上一代知识分子自觉的“养气修身”,才终于造就了彪炳史册的“魏晋风度”。
由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风调雨顺的风、世风民风的风、风骚风流的风、高风亮节的风、风水望气的风、感冒伤风的风„„归根结底都是那个古老汉字“风”的衍生物;“风”的语义场辐射到中国古代哲学、农学、医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美学、文艺学、风水学(现代人则谓之“生态建筑学”)的各个领域,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也将人类与其生存的环境融会贯通为一个和谐统一、生气充盈的系统,从而体现出中华民族古典文化高度的有机性与整合性。
“风”与中国古代自然哲学
“风”的语义场就是一个流动的、循环的、多层面的“生态系统”,一个浓缩了中华民族生存大智慧的生态系统。
在中国数以万计的汉字中,为什么恰恰是这个“风”字,能够如此完整而又形象地涵盖了中华文明的各个层面?
我认为,“风”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这一特殊地位,应与中国古代以“气”为核心的自然哲学思想密切相关。
日本汉学家小野泽精一主编过一部很有价值的书:《气的思想——中国自然观和人的观念的发展》,该书在系统探讨古代中国“气的哲学”时,首先从“风”与“气”的关系入手,可谓独具慧眼。该书开篇指出:“如要在殷代探求遍满于天地之间变化着的,与生命现象直接相关的气概念的原型,可以认为,那就是风。”这样的表述还可以再周全些:“气”,正
是从大量存在的风的现象中归纳出的一个哲学术语,而气的术语的出现则又将风的各种存在纳入一个有机完整的宇宙图景之中。也许可以说,“风的语义场”就是“气的现象学”。
在中国先秦哲学中,“气”,是天地万物的本原。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气生万物”,生出的不仅是自然界的万物万象,这里的万物也包括人与人类社会。中国农民讲“岁时节气”,中国政治家讲“气数气运”,中国宗教家讲“行气服气”,中国文艺理论家讲“文以气为主”,以及中国医学讲“理气安神”,气的存在普遍地渗透、贯穿在中国人的一切行为与活动中,从人的生理活动、心理活动、社会活动、信仰活动到审美活动;从人的本能行为、生产行为、道德行为、宗教行为到艺术行为。
如果非要给“气”寻找一个现实世界中的替代物、象征物,那就“风”。
“风”就是流动衍化着的气,而“气”也就是静止凝聚着的风。“风”成为气在现有世界周行不殆的“替身”。如果套用一下西方现象学哲学的术语,“气”就如同海德格尔哲学中的“在”(Sein)——一个原始的、唯一的、隐秘的存在;而“风”则是“存在者”(das Seiende)——即“在”在当下异彩纷呈的现身。
以上是从哲学的意义上的解释。
我们也许还可以从生态学的知识空间进一步探讨,“风”的语义场本身就具备了一个高级复杂系统要求的诸多要素。
我国著名生态学家牛文元在其《生态系统基础》一文中指出:一个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是: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流动。“风”的语义场中的“风”,是自然界的一种物质,也是一种能量、一种力量;非常巧合的是,“风”在汉语言中还往往呈现出强烈的“信息性”,如风声、风头、风闻、风行、风言风语、风吹草动、风声鹤唳、雷厉风行,无不意味着信息的发布、传递、与接受。中国古人认为,一年中不同时节都有一种风来预先报导花开的信息,叫 “二十四番花信风”。此外,也还有“麦信风”、“鸟信风”的说法,“风”的信息性资质不言自明。
对照当代生态学家的理论,我们就会发现:“风”的语义场实际上就是这样一个流动的、循环的、多层面的“生态系统”,一个浓缩了中华民族生存大智慧的生态系统,一个展现了中华古代文明辉煌景观的生态系统。
“风”的蜕变及文化生态意义
进入现代社会以来,“风”从天、地、神、人的大系统中被剥离出来,成了外在于人的自然现象,成了外在于人类的精神活动的物理现象。
下边,让我们探讨一下重提“风”的语义场的现实意义。
洪堡德指出:语言,甚至一个词的使用,往往以最纯粹的方式表达了一个民族的世界观,甚至为这个民族的某个重要时代奠定基础。古汉语中的这个“风”字,就具备这样的意义。
汉字“风”的语义场表达了中国古代这样一种世界观:天人合一。自然的、社会的、人类精神的及个体人格的各个方面,构成一个活力充盈的统一体。在这个统一体内,自然法则与社会准则同一,人类主体与自然万物共存,人间道德与天地节律相应,人性内涵与宇宙原理互通。这是一个质朴和谐的统一体,也是一个有效运转的生态系统,这一生态系统也为中国的农业文明时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进入工业时代以来,这种原始的统一和谐状态渐渐被打破,代之而起的是人与自然、人身与人心、人的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分离与对立,这一时代的转换,在“风”的语义场中也清楚地表现出来:中国进入现代社会以来,“风”不再与国家兴亡、社会盛衰、家族成败、人生否泰发生什么必然的关联;“风”也不再是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的动因与表征;风水、风角被视为巫术迷信;省风宣气也不再作为政府规定的制度,国民经济的规划不会再考虑风 的方向与干湿;生活在空调房间里的现代人对于风的四季变化早已丧失了敏感;文化人的风操、风仪也远远没有职称、年薪来得重要。
在现代中国文化中,“风”的语义场已经逐渐塌陷、萎缩,失去了往昔普遍的张力。汉字“风”的语义场塌陷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中国一元化的“气”哲学的解体。汉、唐、宋以来,气的实体化、客体化在王充、柳宗元、刘禹锡那里已经初露端倪。明代的王廷相断定“气”为“实有之物,口可以吸而入,手可以摇而得”已经接近现代物理学中所讲的“气体”。
中国学术界彻底抛弃传统文化中的“气”范畴、全面接受近代物理学中的“气体”概念,应该说是由清代晚期曾经留学英国的严复完成的。他在其《名学浅说》一书中将中国古代的“气的哲学”统统斥之为“老儒们”荒诞不经的“梦呓”,而重新将“气”界定为一种“其重可以称,其动可以觉”的物质状态,如氢气、氧气、氮气,以及空气、水蒸气、碳酸气等。在这位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那里,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气”终于被西方现代物理学中的“气体”或“空气”所替代,“风”于是也仅仅成了“空气的流动”。“风”被从天、地、神、人的大系统中割裂出来、剥离出来,成了外在于人的一种自然现象,成了外在于人的精神活动的一种物理现象。
相对于古汉语中的“气”和“风”,“空气”是一个现代科学概念,“空气动力学”是一种现代科学理论。现代人正是在这样的概念和理论的指导下,把“气”和“风”全都当作任由自己操作、利用的资源或工具,进而制造出“蒸汽机”、“内燃机”、“空气压缩机”、“空气分离机”、“喷气式飞机”、“喷气式轰炸机”等,并因此迅速改变了整个地球人类的生活方式、社会形态,即常言所说的“社会进步”。空气对气的取代,空气动力学对风的取代甚至还被看作“思想的进步”、“哲学的进步”。这样的结论怕是过于简单了。
语义的歧变,实质则是两种世界观的置换,即农业时代世界观被工业时代世界观置换。这个置换的过程,并不像以往人们坚信的全都是进步,而是有进有退、有得有失的。前者虽
然原始、暧昧,却把人与自然看作一个交融互生的有机体;后者虽然客观、明晰,却把人与自然间离开来,在把世界数量化、实证化的同时也大大简约化了。前者虽然“落后”,却也曾经以“圆满”、“灵便”的方式参与了人类历史的营造,甚至为“中华帝国”“最重要”的历史时期“奠定基础”,并使中华文明绵延发展数千年。后者虽然“先进”,给人类带来了丰盛的物质财富,却也严重地破坏了自然环境,严重地损伤了人类精神的健康和谐,使地球生态系统在短短300年里便面临整体崩溃的危险。
即使单从语言学的角度看:将“气”变成“气体”或“空气”,将“风”变成“空气动力学”中的一个概念,也是现代社会对汉语言的做出的简约化、实证化、专业化、固定化的处理,即所谓科学化、技术化的处理。经过这番处理,“气”和“风”的语义虽然被高度明晰了,却被抽去固有的生机、被挤榨掉原本的诗意。与此相似的蜕变还有:“天”变成了“天空”或“天气”,“大地”变成了“地球”或“地产”,“月亮”变成了“月球”,“星星”变成了“星球”。不知诸位是否注意到,现在的媒体说到“眼睛”或“目光”喜欢将其说成“眼球”——不再说吸引目光,而是吸引眼球。在这一蜕变中,语言的审美属性被大大缩减。——以前若是赞美一位姑娘,说“你的眼睛像月亮”,那就是诗,就是美;如今要说“你的眼球像月球”,诗和美将荡然无存。新近,随着“数码时代”的到来,语言的简约化、专业化趋势愈演愈烈,汉语言中出现大量洋文字母的缩写:WTO、GDP、DNA、NBA、CT、CI、VCD、DVD、CCTV、CSSCI„„距离汉语言的本源愈来愈远。在技术社会里,简约化的语词可以被便捷地实用、被大量复制,然而却愈来愈丧失了语言的自然属性,丧失了语言的精神生殖力。
如果单单是语言的问题,人们或许尚可泰然处之;严重的是,语言的每一震荡总是关联到人的世界。语言与自然的割裂催促了人与自然的疏离,语言的偏执导致人类社会生活的失衡,语言的简约化酿成当代生活风格的粗鄙化,语言的干涸造成现代人精神世界的萎缩,语言的衰变招致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的败落、语言的塌陷甚至还加速了生态系统的崩溃。如此种种,即现代人面临的日趋严重的、整体性的生态危机。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种新的世界观渐渐在人类生存危机的困惑中浮出水面,那就是“有机整体论的世界观”,也就是“生态学的世界观”。也许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西方的不少学者把“后现代”称作“生态学时代”。与强调差异、对立、冲突的机械论时代不同,生态学时代强调的是综合、平衡、和谐。而由“风”的语义场所代表的中国古代文明,其高度的有机性、整合性、生生不息的绵延性,充溢着浓郁的生态文化精神,正可以作为人们创建后现代社会的一种思想资源。
生态和谐是一种审美的和谐,较之概念的和谐、逻辑的和谐那是一种更高级的和谐,更理想化的和谐,更人性化的和谐。当代生态美学肩负的一个艰巨而又神圣的任务,就是重新整合人与自然的一体化、弥合技术科学给语言造成的分裂与疏离,滋润极端的理性主义给人性造成的枯萎与贫瘠,从而拯救现代社会的生存危机。鉴此,充满生态文化意味和审美文化情趣的汉字“风”的语义场,也许会成为一个有益的参照、有趣的启示。
第二篇:鲁枢元:从陶渊明看当代人的生存困境(图)
鲁枢元:从陶渊明看当代人的生存困境(图)
日期:2010-09-18 作者: 来源:文汇报
陶渊明或许真的已经成为“昨夜星辰”。陶渊明连同他的自然主义的哲学精神或许已经真的死去。一线希望在于:现时代的生态灾难与当代人的生存困境将会再度把人们逼上回归之路,即所谓希望正在于绝望之中。那也将是陶渊明的再度复活。我愿意把我今天的这番话,作为对渐行渐远的陶渊明的幽灵的一次“招魂”。
讲演者小传
鲁枢元
生于1946年1月,河南开封人,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州大学生态批评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理论批评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文艺学跨学科研究,主要著作有:《创作心理研究》、《文艺心理阐释》、《超越语言》、《精神守望》、《生态文艺学》、《生态批评的空间》、《心中的旷野》等。1988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一、伟大诗人陶渊明
中国文学史中常说:“伟大诗人陶渊明”,怎么伟大,伟大到什么程度?如果让秦始皇PK陶渊明,那就好比在一架天平上,一端放上一座宫殿城堡,一端放上一缕清风白云,奇怪的是这架天平竟然没有显示出太大的偏斜。
我们的中国文学史教材中常说:“伟大诗人陶渊明”,怎么伟大,伟大到什么程度,如何衡量?这里我想简化一下标准,模糊一下概念,如果仅以古人在后人心目中印象的深浅、即所谓民众的“口碑”判断一个人历史地位的高低,那么陶渊明的名声之大与秦始皇倒是可有一比。秦始皇历来被史书称为“千古一帝”,而陶渊明则被誉为诗苑的“千古一人”。听说过秦始皇的人,大约就听说过陶渊明;凡是知道“焚书坑儒”典故的人,也不会不知道“桃花源”的故事。如果核算一下他们自己和社会为此支出的“成本”,却又更加悬殊:秦始皇“奋六世余烈”,攻城略地,斩首百万,血流漂杵,方才当上千古一帝。秦始皇自己劳力又劳心,自己也是付出生命代价的,49岁便命丧黄泉。而陶渊明获得“千古一人”的历史地位似乎要“轻易”得多,不过是喝喝酒、读读书、种种庄稼、写些关于南山、菊花的诗,平常得几乎不能再平常,自然得不能再自然了。说是诗人,诗也不多,连文章在内总共一百多篇。将秦始皇与陶渊明如此比较,结论显得很有些离奇:就好像一架天平(人类价值的天平),一端放的是一座城堡或宫殿,一端则是一缕清风或一片白云,而那天平竟然没有显示出太多的偏斜。
一般人凭直觉当然还是会觉得皇帝毕竟要“重”些,诗人终归“轻”一些,这种印象出在我们从小接受的历史观上。长期以来人们对于社会历史的书写,太过于重视政治、经济、军事之类的有形体、有重量的东西,而忽视了人类精神空间的清风和白云。
所谓“清风”、“白云”,是什么?想一想,那不也就是哥本哈根会议上让一百多位国家首脑百般无奈的“大气”问题么?按照美国五角大楼的说法,这些由“大气”带来的生态问题如果继续发展下去,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超过所有的政治问题、经济问题以及军事问题!而陶渊明,原本就是人间的“清风白云”。
最近我一直在想,人类的问题千头万绪,归根到底就是一个问题,一个“元问题”,即“人与自然”的问题。事实说明,自称万物之灵的人类不但没有处理好这个问题,反而在这个根本问题上犯下严重错误,即危及人类整体生存的生态错误,而且在这个问题上一错再错,难以自拔。
回到秦始皇与陶渊明的对比上,如果说秦始皇的业绩在政治、军事、经济,属于人事;那么陶渊明那些写南山东篱、清风白云的诗歌散文则应归于自然。在“人与自然”这个人类不得不面对的首要问题、根本问题上,秦始皇与陶渊明各占了一半。按照我们的大哲学家金岳霖先生1943年在美国芝加哥东方研究院讲学时的说法,前者是英雄,后者是圣人。纵观人类历史,无论东方西方,可谓英雄无数,而圣人则寥寥无几。英雄成事也败事,圣人则无为无不为。60多年前金岳霖先生针对时代的弊病就曾强调:地球上光有“英雄”是不够的,还应当有“圣人”。为了防止整个世界为英雄观所控制,很有必要以圣人观来救治英雄观。
二、陶渊明的自然哲学
陶渊明的诗颇富哲理,西方哲学家中,只有海德格尔的哲学与陶诗中的哲理相近;海德格尔的哲学颇富诗意,中国诗中较能表达海德格尔哲学的似乎只有陶诗。
我们说陶渊明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同时还是一位思想家、哲学家,甚至在世界诗化哲学中也应占据一席之地,这倒不是说他撰写了多少哲学著作,而是因为他的诗文中饱含着深刻的哲理。梁启超认定陶渊明的哲学思想可以拿两个字概括,即“自然”。他在民国十二年出版的《陶渊明》一书中,曾在一段话中接连用了七个“自然”,表达他对陶渊明“自然精神”不容置疑的肯定。国学大师陈寅恪在仔细研读了陶渊明的《形影神》、《归去来辞》、《五柳先生传》等诗文后指出,陶渊明的核心思想旨在“委运任化”、“随顺自然”,“惟求融合精神于运化之中,即与大自然为一体”。由此认定陶渊明不仅是一个“品节居古今第一流”的文学家,而且也是“吾国中古时代之大思想家”,一位与其前辈阮籍、刘伶皆不相同的“新自然主义”哲学家。
中国本土自然哲学的代表就是先秦的老庄哲学。在中国,从古代的苏轼、朱熹,到现代的梁启超、朱自清、陈寅恪全都将陶渊明的精神归为这种自然哲学。陈寅恪说陶渊明的哲学是“新自然主义”,仅是为了区别秦汉以来渐渐宗教化的道家思想,陶渊明的自然哲学反而是更切近“原教旨”的老庄哲学。
在西方当代,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现象学最具东方气息,海德格尔(1898-1976)本人也曾与中国老庄哲学有过亲密接触。台湾辅仁大学教授萧师毅(1911-1986)年轻时曾与海德格尔合作共同翻译过老子的《道德经》,还不时给这位正交华盖运的老师带去战后德国极其缺乏的面包、黄油、咖啡、香烟。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张世英先生曾在其《天人之际》一书中指出:陶渊明的诗颇富哲理,西方哲学家中,似乎只有海德格尔的哲学与陶诗中的哲理相近;海德格尔的哲学颇富诗意,中国诗中较能表达海德格尔哲学的似乎只有陶诗。
晚年的海德格尔面对西方技术社会日益暴露的种种危机,渴望为迷失方向的现代人寻找一条再生之路,“自然的观念”与“诗意的栖居”再度成了他哲学思考的重大课题。海德格尔首先要做的,是将自然从现代工业社会的强大思维定势中解救出来。在这条救赎之路上,他选择了德国浪漫主义诗人荷尔德林(1770-1843)作为自己的“盟友”。他说,这是因为荷尔德林是一位本真的、为自然柔情拥抱的诗人,因而又是一位“诗人中的诗人”。
海德格尔称颂荷尔德林的这些赞词,同样可以赋予我们的诗人陶渊明。或许可以说,陶渊明就是中国古代的一位荷尔德林。
三、陶渊明与当代人的生存困境
如果说陶渊明时代的“樊笼”还是由“木头”制作的,马克斯·韦伯则认为在工业时代“木笼”已变成了“铁笼”,人们对自然、对他人的控制力量越是强大,人们自己被囚禁的程度也就越深。
从生态批评的角度谈陶渊明,话题很多,因为时间有限,我这里只打算选取陶渊明诗文中的三个关键词:樊笼;回归;田园,探求一下陶渊明对于身处困窘的现代人可能产生的某些启示。
1、“樊笼”:人类自己创造的文明往往成了囚禁自己的樊笼
“樊笼”是陶渊明诗文中的核心意象之一,象征被限制了身心自由的、令人难以忍受的生存处境,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有时也被他叫做“罗网”,“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彼达人之善觉,乃逃禄而归耕。”
人类自己创造的文明,支撑了人类的现实生存,却把人束缚在文明的种种框架之中而不得自由。这种生存的悖论,也往往成为许多哲学家思索人生、变革社会的起点。卢梭(1712-1778)的《社会契约论》开篇第一句话便是:“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国际歌》曾唱遍全世界:“让思想冲破牢笼”,“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从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看,“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倒不是太难,“新世界”要完全冲破牢笼却难办得多,哪怕仅仅是冲破思想的牢笼。
如果说陶渊明生活的农业时代“樊笼”还是由“木头”制作的(“樊”字从木);那么,到了工业时代,在马克斯·韦伯(1864-1920)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木笼”变成了“铁笼”:“这个铁笼是机器般的非人格化的,它从形式理性那里借来抽象力量将人禁锢其中”,它“冷静超然,逻辑严密,等级森严,庞大无比”,“它最终要无情地吞噬一切”,“一直持续到人类烧光最后一吨煤的时刻”。按照通常的说法,人类文明在不断发展,人对自然的控制力在不断加大;但更糟糕的是,人们对自然、对他人的控制力量越是强大,人们自己被囚禁的程度也就越深。比如,房地产业、汽车制造业迅速崛起,却同时造就了千百万的“房奴”与“车奴”,作为现代文明象征的豪宅与名车竟又成了有形与无形的牢笼。
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确实有一套自我粉饰的招数,能把牢笼打理得如同五星级宾馆,使囚犯忘记自己还是囚犯,使囚犯们积极踊跃地甘当囚犯。牢笼固然可恶,对于现代人来说,更可怕的是失去了“走出牢笼”与“回归自然”的自觉意识。、“回归”:返回的道路才有望把我们引向前方
在历代人的心目中,陶渊明的名字总是与“归”联系在一起的。陶诗中“归鸟”、“归人”、“归田”、“归心”、“归田园”、“归空无”屡见不鲜。至于《归去来兮辞》,钱锺书先生曾借前人之口盛赞“两晋文章,唯此一篇”,仅只一篇,就足以奠定陶渊明在中外文学史中的地位。
现代人普遍相信“进步论”,相信现在比过去好,未来比现在好。这种进步论若是以地球生态的尺度衡量,是不足以证实的。我们的地球生态不但现在不比过去好,未来更让人担忧。尽管如此,现代人还是一心“向前进”,没有人愿意“向后退”,哪怕是后退一小步。
诗人陶渊明则是一个例外。陶渊明的一声长啸“归去来兮”,实乃对自己前半人生道路的沉痛反思:“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识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应该说这是一种诗人的哲学,或曰:回归诗学。查阅一下中外文学史,所有真正的诗人,尤其是那些被冠以“浪漫主义”名号的诗人,差不多都是信奉这种回归诗学的,回归乡土、回归民间、回归自然、回归传统。在德国,有施莱格尔、诺瓦利斯、荷尔德林、里尔克;在英国有华兹华斯、科勒律治、布莱克、艾略特;在美国有哈代、梭罗、惠特曼;在印度还有一个泰戈尔。在长长排列的“回归诗人”的队伍中,我们的陶渊明无疑是一位“先驱”。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现象学也是一种“回归哲学”。海德格尔认定:思想实行的是“返回步伐”,“甚至返回的道路才能够把我们引向前方”。这话在我看来似乎又接近于老子所说的:“反者道之动”。思想的“返回之路”,不会是通衢坦途,更不是金光大道,而是一条人迹罕至却又令人神往的“林中路”。这样的道路,我们在陶渊明的诗中似曾见过:“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陶渊明的“桃花源”或许就是海德格尔的“林中路”。无论是“桃花源”还是“林中路”,回归道路上历来人迹寂寂。现在更是如此。
当代人一心期盼乘载着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甚至宇宙飞船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一往直前,如此的“飞速发展”,现代人果真距离幸福美满的天堂越来越近了吗?那也许只是现代人的一厢情愿。海德格尔的告诫值得我们留心:我们急促前进企望切近前方的目标,但当我们走进看到它时,它却与我们更加疏远了。
3、“田园”:一个失落的、破碎的农业文明梦幻
陶渊明作为“田园诗流派的创始人”、“田园诗派的象征”,描绘田园风光,抒发乡土情感,是他对中国文学史做出的最大贡献。中国历史上的许多著名诗人如王维、李白、白居易、柳宗元、苏东坡、黄庭坚、辛弃疾、陆游都是陶渊明的仰慕者、追随者、效仿者、继承者,都是他的超级“粉丝”。如果不怀有过多偏见的话,陶渊明田园诗中所描绘的情景,当属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正常时期的真实情况。我们常说的“中华文明五千年”,实际上就是“农业文明五千年”。
在农业时代,“农为天下之本,务莫大焉”,读书做官与做不成官时退隐归田,都是社会认可并鼓励的生存方式。更因为这种生存方式较为贴近自然,在人与人之间(如乡曲邻里间)也保留了更多天然的亲和关系,因而使得生活中的悲欢离合容易被诗意感染。田园诗因此又可以看做农业时代特有的生活情调,是农业文明精神的升华。英语生态学ecology的字头eco,其希腊文的原意为 “居所”、“家园”,陶渊明的“田园诗”也是“生态诗”。
在大陆文学批评界,有人把年轻诗人苇岸、海子的死去(一个是贫病而死,一个是卧轨而亡)看作一个田园抒情时代的最终逝去。在我看来,一个更为确凿的证明,是“打工诗”的出现。
固有的乡土或者已被现代化的进程拆解得七零八落,或者正在被工业社会、市场经济所同化,变成农副产品的生产流水线。乡村中往昔的一切,不是在迅速失去,就是完全改变了模样。用打工诗人们自己的语言来说:“樟树在昏睡”、“青山在颤抖”、“阳光积满灰尘”、“河流漂着油腻”、“风声中夹着铁片”……工业化的挖掘机“伸出巨大的钢铁巨齿”,“从大地深处挖断了祖先与我血脉相连的脐带”。传统的农业生产已经被滥用的化肥、农药、转基因技术严重污染,传统的田野风光已经消失,传统的农村文化已经解体。现在的农村已经难以给农民(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农民)提供一个有效的生命意义系统,昔日的田园风光再也难以寻回。
人类历史的去向,应当允许有不同的探讨与选择。
人类历史长期以来是建立在农业文明的根基之上的,农业文明的一大特性是人与自然尚且保留着较为密切的亲和关系。人类毕竟还有着“性本爱丘山”的天性,田园风光作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案例,毕竟还拥有永恒的魅力。我想,“后现代”要成为一个比“现代”好一些的时代,有必要从“前现代”汲取更多的生活情调与生存智慧,其中也包括陶渊明的田园诗。
四、知白守黑,寻觅时代的和谐与诗意
李政道在上海讲演时指出:那些人类目前无法看到的宇宙中的“暗能量”是人们已经知晓的能量的14倍以上。我们有必要向物理学家们学习,在人类的精神空间里寻觅那些罕见的 “弱粒子”、“暗能量”。那么,我们也许就还会寻找到中国古代诗人陶渊明那里。
在近代欧洲,所谓“启蒙”,就是“开启黑暗”,就是“拥白弃黑”。而在启蒙理念开拓出的工业社会、科技时代,人们犯下的一个最大的失误,就是执于一端,只知白不知黑;只要白不要黑;只要强不要弱;只要进步而不懂退缩与回归,结果酿成了今日的生态灾难,失去了人类存在的根基。表现在现代人的生存方式上,那就是只重外表,不重内心;只重物质,不重精神;只讲科学,不讲信仰;只讲手段,不讲道德;只想发财,不肯节俭;只求升迁,不愿隐退;只顾眼前,不管未来……启蒙运动以来,“光明主义”一统天下,人人向往光明,黑暗成了一个令人憎恶的字眼。君不见作为启蒙理性结出的硕果、现代化象征的“大都市”全都变成了“不夜城”。有白天、有黑夜,白天黑夜相互交替本是自然的规律,现代社会中的科学技术,包括政治财经,似乎都在犯着同一个“拥白弃黑”的错误,这也是当代人遭遇到的所有生存困境的根源。
中国古代的自然哲学却不是这样。《老子》和《庄子》书中强调的是“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白,是“有”,是“显”;黑,是“无”,是“隐”;白,是“动”,是“进”;黑,是“静”,是“退”;白是“器”,是“存在之物”;黑是“道”,是“存在”的本源;白是已知的世界,是知识的领域;黑是未知的世界,是信仰的空间……“知白守黑”才是人生完善又完美的境界。
我曾经仔细地考察过诗人陶渊明的名和字:陶潜、陶渊明、陶元亮叫法不一,却不外乎相互映衬对照的两个方面:一是潜和渊,一是明和亮。即:一是幽暗,一是光明,“陶渊明”、“陶元亮”就是深潜于幽暗中的一丝光亮,就是道家哲学所推重的“知白守黑”。陶渊明正是因为“知白守黑”,所以才能够在穷通、荣辱、贫富、显隐以及生死、醒醉、古今、言意之间委运化迁、遂顺自然、身心和谐、意态从容。无独有偶,海德格尔的墓碑上遵照死者生前的意愿,没有按照常规装饰基督教的十字架,而是一颗闪烁的星,那意思据说也是“让自身潜入幽深黑暗的一丝光明”,怎么看都像是呼应了中国伟大诗人陶渊明的名字。
关于“知白守黑”,我还想再举一个例子,那就是不久前,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先生在上海讲演时指出的:在大自然结构的最深远处,不但存在着“重粒子”,还存在着“轻粒子”;不但存在着“强作用力”,还存在着“弱作用力”;不但存在着我们日常能够感觉到的物质和能量,还存在着我们感觉不到的“暗物质”、“暗能量”。他说:大家也许不知道,那些人类目前无法看到的“暗物质”大约占到了宇宙总质量的95%以上,而宇宙中的暗能量是人们已经知晓的能量的14倍以上。由此再看秦始皇与陶渊明,这一强一弱在历史天平上的“重轻”之谜,就不难得到解释了。秦始皇就是人类社会中的“强子”、“重粒子”、“正物质”、“正能量”;陶渊明则是人类历史上的“轻子”、“弱粒子”、“反物质”与“暗能量”。轻的、弱的、暗的,并不比重的、强的、亮的更不重要。可叹当前的人类社会似乎变得越来越“恃强凌弱”,越来越“趋炎附势”,强权之下,时尚之下,柔弱轻虚幽静者几无立锥之地,这与新近发现的宇宙精神并不符合,甚至是相抵触的。我们很有必要向那些孜孜不倦的物理学家们学习,以他们为榜样,在人类社会、在人类的精神空间寻觅那些罕见的“轻粒子”、“弱粒子”、“暗物质”、“暗能量”。那么,我们也许就还会寻找到中国古代诗人陶渊明那里。
应该看到,在现实的中国社会中,陶渊明已经成为“昨夜星辰”。陶渊明连同他的自然主义的精神也早已死去。陶渊明已经成为一个被现代工业化、市场化“太大的光亮”置入黑暗中的“幽灵”。
一线希望在于:新时代的灾难与当代人的生存困境将会再度把人们逼上回归之路,即所谓希望正在于绝望之中。正如现代西方政治哲学家列奥·施特劳斯(1899-1973)说过的:“当人类走到现代性的尽头,实际上就必然会回到„古代人‟在一开始就面临的问题。”那时,也将是陶渊明的再度复活。我愿意把我今天的这番话,作为对渐行渐远的陶渊明的幽灵的一次“招魂”。
中国伟大诗人陶渊明,“魂兮归来”!
第三篇:高二作文:鲁风依存
高二作文:鲁风依存
高二作文:鲁风依存
高二(6)班盛康琳
行至甬道尽头,一转身,熟悉的樱花映入我的眼帘,恰似千万只浴雪的蝴蝶,在这春的序曲中获得重生
也许是感慨,也许是痴迷,我驻足树下,独自享受这微微清香,此刻的宁静把我带到了另一个国度
远远走来了一群人,他们喊着鲁迅的名字,声音从近到远,由浅入深,无不夹杂着别样的感叹.黑黑瘦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迭大大小小的书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腾野先生,曾给年轻的鲁迅带来颇多的感动,来自那个樱花的故乡.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祥林嫂悲惨的命运让所有人都为之叹息.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满口之乎者也的孔乙己总是能给酒店带来笑声,却没能中举科官,最终落泊到屡次被人打折了腿,没了音讯那后面还有摇着一顶破毡帽,脸色灰黄的闰土
这些在我们心灵深处的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此刻,就出现在我的眼前.每一个人身上都带着一个故事,或者说,是一段传奇.这些故事看似平凡,细细体味,却又有一番浓郁的意味和强烈的震撼!
开始歆羡鲁迅先生的那只笔.遥想那些出自他笔下的性格各异的人物,揣测他挥笔流泻下的是怎样一种感情而我却综合司不能完全领悟其中的涵义,仿佛一个在池塘边玩耍的孩子,永远无法估量远方那片海的深度.直到看到他诗中句子: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突然意识到,他把所有中国人的责任都扛在了自己的肩上!用文字记录下的是故事,而用热血镌刻下的是他爱国的赤诚!
眼前的那些人物渐渐消失了,只留下开得正灿烂的樱花在风中摇曳.怅然若失,却又不知道怎样来安抚尚未平静的心.一阵淡淡的香味忽的飘过,终于得以释然
清香尚在,鲁风依存!
第四篇:《汉字和书的故事》教案、杨婷风
4、《汉字和书的故事》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汉字文化的无穷魅力和中国人在文字上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喜爱和欣赏,体会我们今天的一切事物都有它产生和发展的过程,都凝聚着先人的智慧。
能力:能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去探究了解汉字和书的相关知识。
知识: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特点及与现实事物的联系,以及书的产生与演变历程。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汉字和书的故事》第二单元第四课的第一部分内容。本单元的主题是“追根溯源”,从单元教学目标来说,“我国是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让学生了解我们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兴趣”,“从而产生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是中心。而与本单元前几章侧重介绍物质生活不同,汉字与书偏向于精神生活。本课第一部分内容“汉字的创造与发展”向学生讲述了汉字的产生、演变和特点,从多角度、多层面展示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旨在通过讲述汉字的产生、演变以及特点,让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领略汉字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在许多学生眼中,汉字和书都是很普通的,学生每天都在同汉字和书打交道,他们把汉字和书仅仅当成是一种工具,会写、会用足矣!对汉字和书的认识比较浅,缺乏深入的了解。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天天都在看书写字,通过汉字和书学习新的知识,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可他们对汉字和书的产生及演变几乎不甚了解,没有感受到汉字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点
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特点及与现实事物的联系,了解书的产生及演变历程。
教学难点
感受汉字文化的无穷魅力和中国人在文字上的创造力,体会我们今天的一切事物都有它产生和发展的过程,都凝聚着先人的智慧。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课件。学生准备:绳子、卡纸,铅笔。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完成话题“汉字的创造与发展”的教材内容。第2课时完成话题“书的演变”的教材内容。
一、以游戏导课。猜一猜,“日”字加一笔组成哪些字?
一个简单的独体字,加上一笔,就创造出了那么多的新字。我们的祖先真是聪明富有创造力。
你知道中国的汉字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又是怎样演变的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汉字和书的故事(板书:汉字与书的故事)
设想假如我们的生活中没有汉字:
同学们,假如我们的生活中没有汉字,你会碰到哪些困难? 师:看来,咱们的生活的确缺不了汉字,它与我们的生活、学习息息相关。这汉字可真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贝。
二、汉字的创造与发展。下面请同学们阅读P52-P55 讨论
1、在汉字还没有产生的远古时期,人们要将事物记录下来是怎样做的?[播放动画:古代记事法](板书:结绳 刻木 画图)生1:古人为了要记住一件事,就在绳子上打一个结。以后看到这个结,他就会想起那件事。如果要记住两件事,他就打两个结。记住三件事,他就打三个结,如此等等。
2、情景模拟:结绳记事、画图记事、刻木记事 师:通过实践,你认为古人记事的方法有什么不足? 费时、费力、还把事情不清楚。
3、汉字是什么时候产生的? 汉字起源于什么时候,我们现在已经说不清楚了,但有迹可查,最早的汉字是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
出示大屏幕:“甲骨文”
4、课件出示:仓颉造字的传说活动
师:那宝贝——汉字到底是谁创造的呢?说起“造字”,我们就会想到“仓颉造字”的传说,谁知道这个传说? 生:我知道这个传说。传说距今5000年前,有一位名叫仓颉的人,仓颉是黄帝的史官,他有四只眼睛,看东西十分清楚,抬头看见月亮的时圆时弯,低头看见各种鸟兽的脚印,他从中得到启发,创造了文字。
师:好神奇的传说。同学们,你们认为传说中哪些是可信的?哪些又是不可信的呢?请大家先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生l:我们组一致认为仓颉有四只眼睛不可信。人怎么可能有四只眼睛呢? 生2:对这一点我们小组也认为不妥。不过我想,传说中写仓颉有四只眼睛是想说明他比常人会观察、会发现。
生3:我们认为,仓颉根据事物的样子造字是可信的。现在很多字和事物本身还是很相像的。师:你说的是象形字。这是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生4:我们小组认为汉字不可能是仓颉一个人造的。创造那么多的汉字,靠一个人的智慧是完成不了的。
师:“仓颉造字”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而不是史实。其实,汉字不可能是由一个人创造的,也不可能是在一个时期创造的。如果仓颉确有其人,他也只是寻找到了文字的“根”,并且发挥聪明才智使“文字根”长出了强壮的树干。只有在后人的浇灌下“树”才会渐渐“分枝”,长出“绿叶”„„造字的祖先不是一个人,我们的祖先人人都在创造文字,都在参与这个活动。直到今天,汉字都还没有“结果”,也永远不会“结果”,因为汉字还在不断创造,不断发展。
师:那人们为什么要造字呢?表达、交换、记忆? 生1:我想是主要是为了帮助记忆。生2:我也这样认为。
师:你与古人真是不谋而合了。我们再来看一下“马、舟”字的演变(出示大屏幕:马和舟字的演变过程)师:汉字字形的总变化是由繁到简,每一种新字的出现,都改变了前一种字形难写、难记的特点;同时,汉字不断趋于定型化、规范化。汉字的发展是逐步从象形走向符号化,从笔画较多止向笔画简单,使书写更加快速便捷。
4、汉字的演变过程
以“马”、“舟”字为例。出示课件
三、感受汉字的神奇 1.我们来做个游戏 1)造字游戏
一撇一捺组合在一起,能构成哪些字?
八、入、人„ 2)组字游戏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个组句的游戏。把“羊、山、上、吃、小、草”组成句子。
羊山上吃小草 羊上山吃小草 山上羊吃小草 小羊上山吃草„„
3)汉字是图画,每个字都是美丽的,连在一起又有很深的意思,比如:落英缤纷,当你看到这个词,你会想象到一幅怎样的画面?(一个人在湖中划船,四周很静,岸上桃花盛开,一阵微风吹过,桃花纷纷落下,飘落在水面上。
小结:师:从这个游戏中,我们体会到了汉字的神奇之处,只有汉字才能有这样灵活多变的组合,汉字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汉字的确是太神奇了,就连外国人也由衷地称赞汉字的精美艺术和神奇。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专家认为,在世界五千多种语言中,汉语最简短,最科学,最富有生命力。
通过学习这一课说说你有什么感受?(讨论发言)
生:汉字文化具有无穷的魅力,汉字的产生与发展体现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和无穷的创造力,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为汉字的魅力深感自豪。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不仅从小要!学好汉字,用好汉字,还应该进一步发扬中华民族的创造精神,运用我们的聪明才智,为祖国和世界创造出更多的奇迹来!师小结:这节课上到这里,回去预习书的演变,下一节课我们继续走进汉字的缤纷世界,去研究汉字的神奇和有趣!板书设计 :
4、汉字和书的故事
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第五篇:《汉字和书的故事》教学反思杨婷风
《汉字和书的故事》教学反思
本课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追根寻源》中的第四课《汉字和书的故事》中的内容。旨在通过多样的活动,让学生探寻和研究汉字的起源和特点,体验和感受祖先的智慧,增强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通过上节课的教学,学生认识到了我们祖先造字是从象形字开始的,在讲解汉字的发展史过程时,学生知道汉字的发展是从甲骨文开始的,中间演变过程有“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等,在教学中我把“马”字的演变过程出示投影,使学生知道汉字的演变是个漫长的过程,经过了四五千年的时间。我还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找出其它象形字的演变过程,如“鸟、山、水、日、月”等从甲骨文到楷书,使学生明白这些汉字演变过程是逐步从图形走向方块字,从繁到简的转变过程。教学中我以不同的手段激励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热爱汉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是让学生认识“百福图”。使学生从中感受到中华文字的神奇;二是出示不同国家的文字,让学生找出汉字与其它国家文字的不同特点,通过比较让学生了解汉字与拼音字母的区别。三是通过拼字和猜字义游戏,让学生了解形声字的组成和优势,进一步认识汉字的特色,如给出字,让学生组成不同的词。四是猜一猜汉字的谜语,使学生对汉字产生极大的兴趣。从而使学生感受到了古老的汉字在当今社会的生命力。
但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也暴露出其不足之处,讲得太多,学生合作、探究的内容较少,突出了象形字的造字特点,其实除了象形字之外,中国古代造字法还有“指示字”的造字法,如“刃”。“会意字”的造字法,如“明、森”。“形声字”的造字法,如“冰、烈、提、妈、煮”等。然而中国汉字95%以上是以形声字的造字法为主,这一点没有给学生讲明白。此外汉字在当今国际上所处的地位如何?汉语言为什么越来越受到联合国的重视,学生了解的不够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