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服装与茶文化的
饮茶与艺术
饮茶与艺术
摘要:本文通过对饮茶与艺术之间的相互联系,主要从各具特色的地域饮茶艺术,茶具的艺术,茶服的艺术三个方面的论述,揭示了中国饮茶艺术的丰富多彩。
关键词:饮茶;艺术;文化
茶艺即饮茶艺术,是艺术性的饮茶,是饮茶生活艺术化。中国是茶艺的发源地,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民族具有自己的茶艺。中华茶艺是指中华民族发明创造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饮茶艺术,主要包括备器、择水、取火、候汤、习茶的技艺以及品茗环境、仪容仪态、奉茶礼节、品饮情趣等。
一、各具特色的地域饮茶艺术
中国地域辽阔茶类繁多,民族众多,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茶类都形成了独特的饮茶艺术,蕴含各具特色的茶文化。
(一)汉族的饮茶方式大致有品茶、喝茶和吃茶之分,只是古人饮茶重在“品”,近代饮茶多为“喝”,至于“吃”,则为数不多,区域不广。大致来说,重在意境,以鉴别茶叶香气、滋味和欣赏茶汤、茶姿为目的,自娱自乐者,称之为“品”。凡品茶者,要细品缓啜,“三口方知真味,三番才能动心”。若以清凉解渴为目的,大碗急饮者,或不断冲泡,连饮带咽者,称之为“喝”。倘若连茶带水一起咀嚼咽下,称之为“吃”。其基本方法就是直接用开水冲泡或熬煮茶叶,无需在茶汤中加入食糖、牛奶、薄荷、柠檬等其他饮料和食品,为纯茶原汁本味饮法。主要茶品有绿茶、花茶、乌龙茶、白茶等。而最有代表性的饮用方式,要数啜乌龙、品龙井、吃早茶和喝大碗茶了。
(二)喝酥油茶是藏族同胞一种独特的风尚。
西藏地处高原,气候寒冷干燥,那里的居民以肉食为主,果菜甚少。因此,人体不可缺少的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主要靠茶叶来补充。他们对茶的需要量特别大,按藏族同胞的话来说:“宁可一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
(三)蒙古族的咸奶茶
蒙古族人民喜欢喝茶、牛羊奶、盐巴一道煮沸而成的咸奶茶。蒙古族同胞喝的咸奶茶,用的多为青砖茶和黑砖茶,并用铁锅烹煮,这一点与藏族打酥油茶时用茶壶的方法不同。但是,烹煮时,都要加入牛奶,习惯于“煮茶”,这一点又是相同的。这是由于高原气压低,水的沸点在100℃以内,加上砖茶不同于散茶,质地紧实,用开水冲泡,很难将茶汁浸出来的缘故。煮咸奶茶时,应先把砖茶打碎,并将洗净的铁锅臵于火上,盛水2-3kg,至水沸腾时,放上捣碎的砖茶约25g,再沸腾3-5分钟后,掺入奶子,用量为水的五分之一左右。少顷,按需加入适量盐巴。等整锅奶茶开始沸腾时,咸奶茶就煮好了。
(四)壮族人喜欢饮打油茶。这种打油茶不是一般的打油茶,是一种特制的祖传末茶,在煮茶前先准备好所用的各种食品,如爆米花、油炸花生、油炸排散、猪肉碎、猪干末和鸡块等,当食品准备好后再进行煮茶。先把茶放在锅里用茶油炒一炒,至黄色,再放入壶里煮沸,茶叶出,捞出茶叶、留汁,放入食盐、生姜、肉碎、鸡块。再煮沸倒入瓷罐中待用。在煮茶的同时先把准备好的香脆可口的食品分装在碗中,并摆成圆圈,宾主团团而坐,然后把热气腾腾的茶倒入碗内,主人便可请客人饮用了。
(五)纳西族、傈傈族、普米族、苗族、彝族、怒族喜欢饮盐巴茶。这种茶是将茶饼在特制的小瓦罐里先在火上烤香,再冲入开水煨几分钟,放入少许盐巴,便有盐成味。然后将适宜的浓汁倒入瓷杯中,再加入开水冲淡,即可饮用,每日三次,长年不断。
二、茶具的艺术
(一)金属茶具:我国最古老的日用器具之一。本世纪80年代中期,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的一套由唐僖宗供奉的鎏金茶具,成为金属茶具中稀世珍宝。从元代以后,金属茶具逐渐消失,用其煮水泡茶,被认为会使“茶味走样”。现因密闭性好,具有防潮、避光性能,多制成贮茶器。
(二)瓷茶具(1)青瓷:浙江龙泉哥窑生产的青瓷茶具在宋代时达到鼎盛,远销各地。(2)白瓷:元代远销国外,具有坯质致密透明,无吸水性,音清而韵长等特点。(3)彩瓷:青花瓷尤为瞩目,花纹蓝白相映成趣,有赏心悦目之感;色彩淡雅幽菁可人,有华而不艳之力。
(三)紫砂茶具:始于宋代,盛于明清,流传至今。北宋苏轼诗云:“银瓶泻油浮蚁酒,紫碗莆粟盘龙茶”。目前紫砂茶具以产于江苏宜兴的为最,具有“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暑不易馊”的特点。
(四)漆器茶具:清代,由福建福州制作的脱胎漆器茶具使其局面出现转机。其通常是一把茶壶连同四只茶杯,存放于茶盘内,壶、杯、盘通常呈一色,并融书画于一体,饱含文化意蕴;且色泽光亮,明镜照人;又不怕水浸,耐碱腐蚀。
(五)竹木茶具:陆羽在《茶经·四之器》中开列的28种茶具,多数为竹木制作。其来源广、无害无污染,就是不易长久保存。
(六)玻璃茶具:我国于唐代开始烧制琉璃茶具。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由唐僖宗供奉的素面圈足淡黄色琉璃茶盏和茶托,是地道的中国琉璃茶具,虽造型原始,装饰简朴,质地显混,透明度低,但却表明我国的琉璃茶已经起步,在当时堪称珍贵之物。
(七)搪瓷茶具:清代乾隆年间,景泰蓝从宫廷流向民间,成为我国搪瓷工业的肇始。
三、茶服的艺术 茶服艺术的造型要素包括服装的色彩、廓型和材质,其各要素综合即组成了茶服造型的特征,能够充分地解读其时间性和场合等特点。各个不同历史时期茶服具有当时典型的历史服饰文化特点,其装饰图案和制作工艺具备鲜明的传统工艺特征,是设计师在表现特定时代和情景茶服饰文化时的参考来源和依据。
(一)唐朝是以僧人、道士、文人为主的茶文化,逐步兴盛宫廷饮茶,喜用越窑青瓷“类玉”“类冰”的质感,茶具以金银为器。盛唐茶道,华贵典雅,着装多华美刺绣装饰,装饰以宝相花和团花为主,女子服饰坦胸披帛为主,男子官服软帽。
(二)到了宋代,文人中开始出现了专业的茶社团体,宋朝皇帝倡导茶学,开始形成品类丰富的中国茶文化形态,也滋养了中国茶服的发展变化。服饰因为茶席场所的不同,着装有所区分,民问和文人士大夫追求的品茗助兴大为不同,宫廷茶宴隆重奢华,服装着装华美,宋代服饰整体清秀俊逸,文人士大夫追求清雅、高逸,着装宽袍大儒,服饰少纹饰。
(三)元代,茶事归于常民化,民间穿着随意自由(如《斗茶图》),茶事普及。明代文人更爱清雅之境品茶,文人品茶大盛,服饰自由随性,清静脱俗。清代,饮茶文化越发深入到市井小民,人们普遍饮用散茶,茶俗众多,婚嫁中茶叶必不可少,当时茶艺服饰具有满族服饰与中原服饰交融的风格,也逐步发展奠定了近代茶艺服饰争相效仿的旗袍款型。
小结:中国几千年饮茶的悠久历史,体现了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茶道既是饮茶的艺术,也是生活的艺术,更是人生的艺术。
参考文献:
于观亭.中国茶人手册.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273.278 2 陈椽.茶叶通史.北京:农业出版社,1984,286-287
程启坤.中国茶文化的历史与未来 [J].中国茶叶 , 2 0 0 8(7): 8 —1 O.袁杰英.中国历代服饰史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1994.
第二篇:我与茶文化
我与茶文化
马常旺 08种子2班 学号0801064209 我这个人吧,比较喜欢古典的事物。喜欢传承下来的东西,可能和我本身的经历有些关系。小时候学的是钢琴。对于经典传承下来的东西可能本身就透着一种向往吧,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国外的,只要是经典的东西都趋之若鹜。喜欢挺西洋古典音乐,徜徉在莫扎特、巴赫、亨德俄、施特劳斯的音乐中看看名人传记,也喜欢在一个四下无人的时候焚一炉檀香泡壶茶水磕着瓜子吃点点心听着琴瑟和鸣的中国古典乐曲读读二十四史。
说道与茶的接触,我个人还是比较早的吧,小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我嗓子不好。很容易感冒。然后老妈就会在买点金桔,放两块冰糖,加点茶叶给我冲水喝。所以这个算是我与茶最早的接触了吧。后来长大了,渐渐的了解了关于茶的一些知识。记得当时天津电视台有过一系列的纪录片,就是讲关于差的故事,但是什么名字我现在是记不得了。就记得当时每天都很喜欢看,中国各地不同地方的制茶方式,冲泡方法,饮茶习惯里面讲的很详细但是貌似我是没记住多少。不过这个节目算是让我对茶产生浓厚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
再后来对茶的认识就是,当年舅舅经常出差,每次出去都会带点土特产给我们,所以会有一些地方特产的茶叶,什么龙井,碧螺春,大麦茶,荞麦茶···不过当时对茶的了解不多,都拿开水冲了去。现在想想还真是有点浪费。
上了高中,也算是当时有了零花钱。当时我的学习离着天福茗茶很近,所以偶尔去逛家乐福的时候,就过去看看。买点茶叶到学校去冲一下,从店员学到了些基本的茶叶知识和冲泡方式。再到后来就喜欢上去尝试喝不同的茶,每种茶都有它的特点,口感也不尽相同。有的差很香,有的茶回甘,有的差茶汤很清,有的就颜色较深。
另一件与茶有关的事情就是我比较喜欢收藏,实际上也算不上什么贵重物品。偶尔买点精致的茶宠和别具一格的杯子。也算是一个小小的爱好,不过我和一般的收藏者不同,我并注不重泥料个人比较在意器形,也就是做工精美的,只要他是天然泥做的什么泥料我并不在意只要不是人工化学材质我都很喜欢。从这个观点可能并不能算是一个收藏爱好者,哈哈,不过我并不在意。这就是我的收藏观点——自然,天然,精工细琢。这个观点和我买饰品的观点一样,虽说是个男孩子对于饰品我可是天然没有抵抗力,个人比较喜欢翡翠可能是受了西太后的影响吧。总之,我是不买很贵的东西,毕竟学生没有经济来源,还有我也不好辨别真假懒得去研究,总之料子不太好没关系,只要是A货雕工不错我就很喜欢。言归正传,除了买点茶宠个人还比较喜欢泥制的香炉。喜欢他/她摆在桌子上,在从盖子上飘出屡屡青烟的意境。
虽然到了大四,学习实验考研比较忙,看到了有茶文化这门选修还是报了,因为对于喜爱的事物有机会去了解有谁又能放弃这个机会呢?通过几次的学习了解了更详细的中国饮茶和茶发展的历史。还有茶叶的分类以及中国各地饮茶风俗和世界三大饮料之一的茶在世界的发展请况。虽然由于学习原因掌握的仅仅只有这些。但是受益匪浅,还学到了乌龙茶泡茶的三段十八步。
第三篇:茶道与茶文化
大学生与茶文化
我们的传统文化正在从我们身边一点点的消逝,这些从老祖宗那里积淀下来的东西在慢慢的被我们遗忘。如果这些东西传承到我们这一代中断了,那么我们能留给未来什么呢?是无数的高楼,是机器的轰鸣,是网络文化,是······
我想这些都不是,留下的应该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的从前。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同样应当得到传承。而不是一味的推崇西方的咖啡、可乐。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芬芳而甘醇。
茶文化之茶的历史。
茶的起源,陆羽根据《神农食经》“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的记载,认为饮茶始于神农时代,“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茶经·六之饮》)神农即炎帝,与黄帝同为中国上古都部落首领。
茶的发展,中国饮茶始于西汉有史可据,但在西汉时期,中国只有四川一带饮茶,西汉对茶作过记录的司马相如、王褒、杨雄均是四川人。两汉时期,茶作为四川的特产,通过进贡的渠道,首先传到京都长安,并逐渐向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陕西、河南等北方地区传播;另一方面,四川的饮茶风尚沿水路顺长江而传播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从西汉直到三国时期,在巴蜀之外,茶是供上层社会享用的珍稀之品,饮茶限于王公朝士。饮茶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开始慢慢发展。
饮茶风尚兴起,中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载:“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侠,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穷曰竞夜,殆成风俗,始自中地,流于塞外。”封演认为禅宗促进了北方饮茶的形成,唐代开元以后,中国的“茶道”大行,饮茶之风弥漫朝野。饮茶风俗在中唐慢慢形成,但是饮茶此时还是只是一种贵族们生活的一部分,并未走入寻常百信家。茶的普及,宋承唐代饮茶之风,日益普及。宋梅尧臣《南有嘉茗赋》云:“华夷蛮豹,固日饮而无厌,富贵贫贱,亦时啜无厌不宁。”宋昊自牧《梦梁录》卷十六“鳌铺”载:“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自宋代始,茶就成为开门“七件事”之一。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序云:“缙绅之士,韦布之流,沐浴膏泽,薰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从事茗饮。顾近岁以来,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盛早其极。”饮茶从宋代开始慢慢进入寻常百信家里,饮茶也变的大众化、普及化。
茶文化之茶与宗教。
茶文化,包括茶叶品评技法、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宗教结缘。中国人历来就有“客来敬茶”的习惯,这充分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文明和礼貌。
茶与道教,唐代时,道士喜饮茶者已比比皆是。由于茶能“轻身延年”,故茶成了想得道成仙的道家修炼的重要辅助手段,而将茶作为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道教在祭祀时祈祷作法等场合的献茶也成为“做道场”的程式之一。道士们品茶,也种茶。凡在道教宫观林立之地,也往往是茶叶盛产之地。道士们都于山谷岭坡处栽种茶树,采制茶叶,以饮茶为乐,提倡以茶待客,以茶为祈祷、祭献、斋戒、甚而“驱鬼妖”的供品之一。
茶与佛教,佛教修行之法为“戒、定、慧”。“戒”,即不饮酒,戒荤吃素;“定、慧”,即坐禅修行,要求坐禅时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而进入专注忘我的境界。此种耗费精神、损伤体力的坐禅,正好以饮茶来调整精气,故饮茶自古以来受到僧人们的推崇。坐禅是佛教的重要修行内容之一,而坐禅与饮茶是密不可分的。僧人坐禅,又称“禅定”。唯有镇定精神、排除杂念、清心静境,方可自悟禅机。而饮茶不但能“破睡”,还能清心寡欲、养气颐神。故古有“茶中有禅、茶禅一体、茶禅一味”之说。意指禅与茶叶同为一味,品茶成为参禅的前奏,参禅成了品茶之目的,二位一体,到了水乳交融的境地。
茶文化之茶与文学。
我国悠久的茶业历史为人类创造了茶业科学技术,也为世界积累了最丰富的茶业历史文献。在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不但专门论述茶叶的书而且在史籍、方志、笔记、杂考和字书类古书中,也都记有大量关于茶茶史、茶法及茶叶生产技术的内容。
历史上记载的茶书失散较多,现在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的只剩《茶经》,《茶经》也成为茶文化的一部圣经。下面介绍基本与茶有关的专著:《茶经》-唐、陆羽撰,成书于公元758年前后,内容分3卷10节。《煎茶水记》-唐、张又新撰,公元825年前后问世,1卷。《采茶录》-唐、温庭筠撰于公元860年前后,约失传于北宋,仅存辨、嗜、易、苦、致五类六则。《十六汤品》-唐、苏 撰,具体成书年代不详。原文佚,引自《清异录》第四卷茗 部。《茶录》-宋、蔡襄著。蔡襄自序:因陆羽《茶经》没有记载福建建安之茶,丁谓《茶图》独采制之事。《东溪试茶录》-宋、宋子撰。如今,茶已经深入到了大多寻常百姓的家中,其中沉淀的文化也在慢慢的走入寻常百信的家中。而这中间大多数为“饮茶”的文化,并不是“茶”文化的全部。
一种文化需要传承,需要发扬光大,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同样需要我们来传承。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有这个责任去传承,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更深入的看到茶文化的博大。
一张躺椅,一壶三花,冲泡出几千年的茶文化与中国文化。
、
第四篇:山泉水与茶文化
山泉水与茶文化
一、茶文化背景
1、中国茶文化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茶的发现和利用,在中国已有四五千年历史,且长盛不衰,传遍全球。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谓,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和中华的文化内涵和礼仪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礼节现象。
茶艺包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创造等一系列内容。茶艺背景是衬托主题思想的重要手段,它渲染茶性清纯、幽雅、质朴的气质,增强艺术感染力。不同风格的茶艺和地域特点,造就了各地不同的茶文化,中国茶文化主要分为:湖北茶文化、武夷岩茶文化、福建茶文化、北京盖碗茶文化、岭南茶文化。
2、岭南茶文化
岭南茶文化是中国几大茶文化系列之一。据《广东新语》说,岭南种茶自唐始,唐代曹松把茶种移植到南海西樵山,便拉开了岭南茶文化的序幕。岭南特定的地理、气候条件以及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了岭南人爱饮茶以及岭南茶文化的特点。随着茶文化的内涵不断丰富,入明以来,广州“茶市”与潮州“功夫茶”,这两朵岭南茶文化的奇葩破绽而开。至清代,岭南茶文化进入第一个兴盛期,在茶市、茶馆、茶具、用茶方式,以及人们对茶的品味的文化心态等方面,均达到空前水平。
广州人的“饮早茶”、潮州人的“功夫茶”便是岭南社会文化生活中重要的文化现象。广州茶文化始于唐代,盛于明清。清康熙年间,广州成为我国茶叶出口唯一口岸,全国各省茶叶均运来广州,茶市极旺。粤人嗜茶名闻中外,其时茶叶品种花色数以百计,各种泡茶方法应运而生,饮茶文化进一步发展提高,包括了茶俗文化、茶楼文化、茶点文化和街头凉茶文化。广州人饮茶的习惯和礼节构成了茶俗文化的主体。潮州茶文化是岭南茶文化的又一重要系列,而尤以“功夫茶”为著称。
3、茶文化与水
中国历代对泡茶的水十分讲究,认为水是茶之本。
张大复(明)在《梅花草堂笔谈》中写道“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水遇十分之茶,茶亦十分。八分之水,试茶十分,茶只得八分。”
乾隆帝曾说:“茗饮之本,其必资于水乎?”。(乾隆:《天下第一泉记》)
茶圣陆羽不但是品茶高手,也是品泉高手。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评说:“其水用水土上,江水中,井水下”,所指“水土”,即山泉水。用山泉水泡出的清茶,茶色鲜亮,清香四溢,入口润滑,是喜茶人士的最佳选择。对于喜欢喝茶的人来说,好茶并不算难觅,真正难觅的是好水。因此,但凡有好水的地方,必定也是爱茶人趋之若鹜的地方。据记载,唐武宗会昌(814--846)年间,喜茶好饮山泉的宰相李德裕,竟然责令地方官吏派人用驿递方法,把三千里外的无锡惠山泉水运到京城长安享用。唐代诗人皮日休有诗讽喻道:“丞相常思煮茗时,郡侯催发只嫌迟;吴关去国三千里,莫笑杨妃爱荔枝。”
二、饮用水制造企业的机遇
对于喜欢喝茶的人来说,好茶并不算难觅,真正难觅的是好水。特别是在目前茶叶行业已趋于成熟,而好水难求的现实下,茶道用水市场无疑是各大制水企业不容忽略的巨大市场。
市场容量:全国饮茶人数、岭南饮茶人数、茶叶销量、泡茶用水量。(数据支持)市场进入者:四川叠峰山泉、济南百脉泉、韶关南松天泉………
市场现有进入者,均是地方性小企业,都想在茶道用水这一新兴市场分一杯羹,但都未能成为市场领导者。其中仅四川叠峰山泉在宣传和推广中有些许成绩。
很多水企已经发现茶道用水这块蛋糕并付出一定努力,却未获得预期收益。其中主要原因,在于“茶道用水”这块蛋糕仅存于预期中,还没有企业能真正将这一需求市场化。
第五篇:茶文化与儒释道
茶文化与儒释道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茶与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了密切的关系,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的思想来源,中国茶学与儒释道的思想理念有着极深的渊源关系。
茶文化与儒家思想中“礼”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儒家认为礼就是秩序与和谐,“礼”也是一切民俗民风的源头。礼仪的观念深入到社会活动的一切领域,那么在茶文化中,自然也会有所体现。在古代家庭中的敬神祭祖、宾客相见、婚丧大典、节庆宴饮中都需要用到茶。晚唐人刘贞亮《茶德》中提出了“十德”说,其中就有“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二句,这说明最迟在唐代,来客敬茶,以茶为礼,已成为普遍风俗。而在官场中,茶礼则已经演化为一种区别官阶等级的标志,点茶与点汤成为官场的待下之礼。
“中庸之道”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其哲学思想强调适度原则。茶文化中体现了这一点,《茶经》中强调选水要选缓流的活水,反对急流之水,也不能用停蓄不流的死水。在饮茶之中,第一次泡茶之水,仅作“暖盏”之用,并不饮用,第二次的茶汤才是最佳之“至味”,饮茶的量也强调适度。饮茶人通过品茶而悟道,在精神上达到一种“和”的境界,这就是茶道。
唐代诗人们品茶,已经是超越解渴、提神、解乏、保健等生理上的满足,着重从审美的角度来品尝茶汤的色、香、味、形,强调心灵感受,追求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通过饮茶与茶道展示,表现出人的精神气度和文化修养,表现人清高廉洁,节俭朴素的思想品格。
道家思想强调对自然的追求。老子的《道德经》说:“道法自然”,这个“自然”,是指道是自己如此的,自然而然的,非有意造作所至。茶本是野生之物,宜生长于川谷之间,古人推崇野生茶的品质,提倡“真茶”的观念,反对在茶汤中渗以香料。在饮茶上,追求忘机超脱,冲淡自然的情趣,这些都是对自然之趣的反映。
茶文化中也有道家养生的精神。最早的神农尝百草,以茶解毒,作为本草的茶的确与药草有密切的关系。茶主下气,除好觉,消宿食。茶可以消除心中的烦闷。因而茶与道家的养生乐生精神的结合,也就成为了早期的茶文化形态。
佛教传入我国是在西汉末期,由于僧侣活动的需要,茶就与佛教结下了缘分,佛教的重要活动是僧人坐禅修行,“过午不食”,不可饮酒,戒荤吃素,清心守规。因而就需要有一种既符合佛教规诫,又能消除坐禅带来的疲劳和补充“过午不食”的营养,茶叶中的各种丰富的营养成分,提神醒脑的作用,使茶成为了僧侣最理想的饮料。
在《晋书》中记载,东晋敦煌人单开道,在昭德寺修行时,室内坐禅,昼夜不眠,“不畏寒暑”,诵经四十余万言,经常用饮“茶苏”来提神防睡。唐宋时,佛教盛行,寺院饮茶之风更热,此时,饮茶已成为禅僧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茶与佛教的结合还表现在一个“悟”字上。正是在这个“悟”字上,茶与禅有了它们的共同之处,“凡体验有得处,皆是悟”,都与茶事活动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佛家视茶道为一种修身的过程。把佛家的“悟”的境界和茶道统一起来,要求要保持高尚情操,茶道融贯着佛家对真、善、美、的追求。
中国的茶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儒释道的思想和茶学相结合,丰富了茶文化的内容。茶之为饮,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流与相处,营造的是一种清正廉洁、恬淡安静、和诚处世的气氛,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