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怎么应对别人的语言暴力
怎么应对别人的语言暴力?
2013-01-11 14:10:22
前天我一个朋友咨询我一件事情,总体说来就是她有个好朋友,但是这个朋友经常会说不可理喻的话。比如她要是在QQ空间上贴了张去哪玩的照片,朋友就会酸酸的说:为什么不带我去!或者你要是做了什么事情,她在之后才知道,她就会质问你:为什么你当时不告诉我!你要是想去做某件事,她会当即黑脸否定你的能力:凭你!你怎能做到呢!诸如此话。
和这些人相处,会让我们丢了自信心,我们会以为真的是自己不够好,忽略了对他们的关心,产生愧疚,或者质疑自己做事的方法和能力。
昨天也收到了这么一封信:
“最近我一个以前的朋友不停的发短信攻击我,被攻击了很多很难听的话,让我觉得非常难受,第一次这样被别人直接攻击,我想知道你一般是如何应对这些莫名其妙的攻击呢??
被攻击之后心情很不好,我一方面想用这些事情来练自己的宽容,可一方面又忍不住去想他骂我的话,我真的想向您求建议和帮助!”
我在生活里,也遇见过这样的人,大多来自50,60后的长辈。这类长辈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幼时遭遇了三年自然灾害,缺少家庭的温暖,吃不饱穿不暖;青年又成长于动荡的文革时代,上山下乡,见到了不少人性沦丧言口不一的事件,但为了自保,又通常需要把表达欲和本我人格隐藏起来;后又在经济负担最重的中年时代集体下岗,再就业,他们的挫折感几欲无处发泄。长期以往,他们大多都有心理疾病,但并不知。
我爸曾和我说过一个故事:他上初中的时候,参加了红卫兵,有次去抄一个老师的家,同学们都凶狠地拿靶子捅老师的脸,扔板砖砸老师的脊背,后来活活把老师给打死了。我爸站在人群的最后一排,看得特不忍心,等到人群散后,悄悄的走上前拿衣服把老师血肉模糊的脸给遮上了,但害怕被别人发现自己同情“臭老九”惹来杀身之祸,嘴里还得愤愤的骂着:让你下地狱都无脸示人!
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里》写过这么个情节:有个学生和人打架,把人的耳朵咬掉了,后被反扭到审判厅,怕被发现证据,索性一直咬着嘴巴不说话,把耳朵吞进了肚子里。那是怎样惨绝人寰的逼着“人吃人”的时代啊。
我研究这个有一段时间了,关于这类语言暴力的产生原因和应对措施。
要知道,你先要分明白,气血上头的愤怒和长期性的语言攻击,是不一样的。人都有情绪急躁的时候,我们在生气时都会说些气恼的话,这是可理解的,但若是长期性的反复无常的语言攻击,那可能这类人就是攻击型人格障碍患者。
人格障碍通常分为偏执型人格障碍、分裂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悖德型人格障碍(反社会人格障碍)、回避型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癔症型人格障碍)。在现实生活中,攻击型人格障碍最具社会攻击性,可能会对自身和别人造成很大的伤害。
攻击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行为和情绪具有明显冲动型为主要特征的人格障碍。说俗气点,他们会攻击你有些是有意识有计划的,有些是无意识无计划的。记得上一周我回复过一封读者来信,我说“童年遗憾就像一个洞穴,你在儿时缺少了什么,你长大后就会千方百计的弥补回来。”你有没有过这种发现?小时被称文静内向的人,长大后不是话篓子就是自闭。我们的表现人格在独立生活后会处于两种极端,但目的都是为了保护自己,前者是为了彻底释放,后者是为了彻底隐藏。
就像一只老鼠,你把它长期关到笼子里,当有天你抽开了笼门,它要么兴奋地窜出笼子,要么就会缩到笼子的一内角,畏缩不安。
攻击型通常有以下特点:
1.情绪急躁易怒,存在无法自控的冲动和驱动力。
2.性格上常表现出向外攻击、鲁莽和盲动性。
3.冲动的动机形成可以是有意识的,亦可以是无意识的。
4.行动反复无常,可以是有计划的,亦可以是无计划的。行动之前有强烈的紧张感,行动之后体验到愉快、满足或放松感,无真正的悔恨、自夷或罪恶感。
5.心理发育不健全和不成熟,经常导致心理不平衡。
6.容易产生不良行为和犯罪的倾向。
上述是主动攻击型的表现。还有一种被动攻击型,这类人外表表现得被动和服从、百依百顺,内心却充满敌意和攻击性。例如,故意晚到,故意不回电话或回信,故意拆台使工作无法进行;顽固执拗,不听调动。拖延时间,暗地破坏或阻扰。他们的仇视情感与攻击倾向十分强烈,但又不敢直接表露于外,他们虽然抱怨满腹,但心里又很依赖权威。
有意思的是,攻击型人格又往往和依恋型、回避型人格障碍纠缠到一起。在生活里,我们常常会发现,那些外表孤傲、语言强断、逃避人群的人,内心又脆弱的一塌糊涂。就像独自漂浮在汪洋大海里,当他们遇到了困境,若有个人递了根绳子给他们,他们就会紧紧地抓住往回拖拽,甚至有些会把你拖下水,让你窒息。
攻击性人格障碍产生的原因很多,大多与家庭教育有较大关系。我们的50、60后父母这代人,有一部分因为童年不幸福,当有了孩子,就会把自己的不满和挫折感统统发泄到自己的孩子身上,这类父母的孩子长大后也易患上心理疾病,对待朋友恋人爱猜忌和妒忌,和他们相处往往要胆战心惊。
我总结了下,大体有这几个原因:1,儿时缺乏父母管教或过严,缺乏与人沟通能力,造成心理扭曲。2,幼时被人欺负的报复心理。3,挫折感无处发泄和补偿自卑心造成的强烈控制欲。
提到这就说说自卑心态,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越是自卑的人,表现越会高调聒噪。比如你和他们聊天,他们会手势颇多就差戳到你的鼻子上了,你和他们聊天,他们会急躁的打断你的话题,插入一己之见,他们甚至会夸大渲染自己的表现,摔桌子揪头发寻求自杀等来发泄怒火……他们需要依赖很多的语言行为,来证明自己所知甚多或性格果敢,引起他人关注,这都因我们心理有个强大的补偿机制,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看不见的自己给自己治病的医生,当我们在某方面被压制了,就会在另一方面反弹索求回来,类似压下去了就会自动上翘的跷跷板。
而有些无能改变生活的人,他们就惯用语言威胁、辱骂、妒忌猜忌等冷暴力来对待周遭的人,以补偿自身。他们冲动好斗是为了证明内心强大,阻拦别人是为了证明做事果敢,对人若即若离患得患失是保护自己免遭伤害,但这又是他们内心虚弱、做事退缩、无安全感、需要他人关心的表现。
为什么我们会说:一个小孩子,如果摔倒在地板上,你不拉不哄他许就自己站起来了,但如果你上去即拍又抱的,他们就会哭的停不住声,满地打滚……那些成年后的攻击障碍患者也是如此,他们的内心就像一个索求未果的永远长不大的小孩子,是一个庞大的黑洞,不论你给了多少的解释安慰关注,他们都填补不满童年的缺憾。
所以对待这类语言暴力怎么做呢?用我惯用的口头禅。
1,这是我自己的事情——告诉那些想要控制我们的父母们,我有判断也会对后果负责。我是成年人,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和思想,不是你的专属宠物。
2,不理睬也不向他人解释自己的所做所行——告诉那些要不断通过摔跤打滚、骂人猜忌来吸引我们注意力的朋友爱人陌生人,我如果上前拉你,你一辈子都学不会自己站起来。
3,去做,Do it——告诉自己,谁有病谁去治,这并不是我犯的错。
第二篇:应对网络暴力演讲稿
2006年发表的《步步惊心》,结尾有两句话,引自仓央嘉措:第一最好是不相见,如此便可不至相恋。第二最好是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用相思。大家可能对这两句话非常熟悉,曾经一首《十诫诗》风靡网络,很多人都被这首诗诗所感动。但我们的六世**仓央嘉措或许并不记得在自己那么多首诗中存在着这样一首《十诫诗》,因为在于道泉先生的译本里只有两句话,也就是说从第三至结尾全部都是后人的发挥。
《步步惊心》的读者皎月清风在评文《最好的结局》续了第三和第四; 《步步惊心》的读者白衣悠蓝在评文《执手相看魂欲销__读<步步惊心>有感》中加续,添加了第五到第十,反响热烈。
大概大家太喜欢这首诗了,所以传播效果惊人,中国网友转载引用时又不喜欢注明出处,后来,就变成了整首诗都是仓央嘉措所写。
最后到今天,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个第十是仓央嘉措所写,甚至出现在正式的出版书中,造成了很多人对仓央嘉措狂热的喜爱。其实也是因为这首诗我才回去读关于他的传纪,然后也发现了真相。
所以说,十诫诗的 广泛流传还是要归功于传播速度惊人,影响力惊人,杀伤力更惊人的网络。
微博这个词我相信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微博在百度百科里,是微型博客的简称,即一句话博客,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
因为微博的草根性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我觉得随着网络的越来越普遍,很多的不好的一面都被铺开在我们的面前。撇开低头族不谈,就单单一个人肉搜索,这个让小时候的我听起来极具技术含量的词成为了几乎每个微博人乐衷的事。近几年因为人肉搜索而造成的悲剧并不少见,随便在百度里搜一搜,都能有几十件人物不同,结局相同的真人真事来。
2013年12月3日晚,在连续发出“第一次面对河水不那么惧怕”、“坐稳了”两条微博后,广东陆丰18岁女高中生琪琪跳入河中自杀身亡。前一天,她曾到一家服装店购物,店主怀疑她偷衣服,于是将视频截图发到微博上求“人肉”。这则“人肉偷衣服女生”的信息引起了热烈反响,众多网友纷纷参与“人肉搜索”。很快,琪琪的个人信息曝光,被同学朋友指指点点,网上也是一片辱骂之声。琪琪的父亲认为此举致使女儿自寻短见。琪琪的姐姐在微博上公开指责涉事服装店店主系“诬陷”,参与“人肉搜索”的网友的行为导致“一个花季少女无奈走上绝路”。目前当地警方已立案调查,涉事服装店店主已被刑事拘留。
即使店主被拘留了,那个花季少女也回不来了。那些在微博上抨击别人的人也不会因此对自己造成什么损失,当下一个琪琪出现的时候,他们还是会蜂拥而至,人肉搜索,不到目的决不罢休!
有学者表示,对于店主和死者,一方不曾想到“网络暴力”会失控导致超出个人想象;一方因为毫无社会经验,面对“网络审判”束手无策,直至绝望。双方都缺乏法律意识,不懂得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权益。在网络上,众多网友为逝者点亮了蜡烛,反思“人肉搜索”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对于如何廓清法治和道德的界限,遏制网友“人肉”的冲动,更是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现在随随便便打开微博,在热门话题中,我们都能找到一些让人看起来很不舒服的言论。常常就是这些言论会给受害者带来不可估计的精神伤害。
或许你不曾参与过人肉搜索,但每个人都会被虚假蒙住双眼,因为每个人都有言论自由,所以旁人无法左右你的言论,但你自己可以。我们常常说要为别人着想,这个别人好像被设定了个范围,就只指身边的人,而陌生人去却不存在于这个范围。
初中政治就学过:网络是把双刃剑。但我们会不会将刀柄握在自己手中,而将那把不知杀伤力的刀刃刺向那些被流言包裹住的无辜的人?
第三篇:家庭的语言暴力
家长最伤害孩子的话 潜伏在家庭的语言暴力
不知道以下的声音你是否熟悉—— 父母之间相互指责
“你怎么这么没眼力劲儿,没看见被没叠,地没擦呀?你说你,一个大男人成天待在家里,有什么出息?一瞅你我就来气,外面不成,回家也不干呀?你说,我哪儿指得上你……”
“怎么了,又喝酒了吧?你说你跟你那帮狐朋狗友成天混在一起有什么出息?我看着他们没一个顺眼的,你呀,这辈子算没什么指望了!”
“就不爱跟你回去,一看见你爸妈我就来气,上次我就嫌有一道菜不好吃,这下他倒没完了,唠叨了那么多,你爸还添油加醋,哦,来你们家我就是受气的呀?”
“哪儿那么多废话呀?!”
“我就讨厌你成天挞拉个脸,跟谁欠了你似的,有话就说,有屁快放!”
——母亲:“你成天就知道自己的工作,从来不管儿子,现在他几门功课不及格了。”
——父亲:“养这个家容易吗?我没日没夜地忙,为了什么?叫你少打打牌,多管管儿子,一上牌桌就下不来。”
——儿子:“别吵了!你们看看人家的爸爸、妈妈,谁像你们只照顾自己!我不及格就是你们害的!”……
这些语句体现出一个共同特征——指责和埋怨从而形成“家庭相互指责黑三角”。在这样一个“黑三角”中,每个人都有可能有一个较为固定的指责对象,家庭问题往往在相互指责和埋怨中不了了之、不欢而散。家庭未了结事件越多,家庭生活就越是沉闷或紧张,危机四伏。对子女来说,更会形成一种只知道埋怨外界的人格特点。
宋老师特别提醒家长:要学会让孩子说话、听孩子说话、理解孩子说话。许多家庭教育问题最根本的原因都是家长通过“随口乱说话”传递出来的。所以对孩子,不负责任的话不要乱说如:
侮辱讽刺型语言暴力的施暴者通常会对施暴对象使用一些蔑视、侮辱、讽刺性的话语,他们的本意是希望以此激起孩子的羞耻心,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典型的话语如:(1)你简直是个废物/饭桶/白痴!
(2)你可真行/真不简单/真厉害!(用其反语义)(3)你这个无用的东西/不孝顺的孩子!!(4)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你就是不长记性,你的脑袋长到屁股了去了吧?
但事实上,这种类型的语言暴力对施暴对象的伤害最为严重,矛头直指施暴对象的自尊}L}和人格,从最本质的层面对施暴对象造成伤害,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受到这种语言暴力以后,激起的却是施暴对象对自我和他人的敌意,而且会产生自我谴责、自暴自弃或以过激行动反抗、抵制教育,严重影响了施暴对象的心理健康。
贬低压抑型有些施暴者面对施暴对象时,其持怀疑和否定的态度,常常用贬低、压抑方式发泄对施暴对象的不满,尤其是在批评的过程中,总爱加用“从来”、“每次”、“总是”等夸大的字眼来表示全面而彻底的否定。典型话语:
(1)你根本不是读书/画画/弹钢琴的料!
(2)你要是能考上大学/重点班/研究生,太阳从西边出来!(3)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你更笨的了!
这样做的后果,会让施暴对象形成一种低能力的知觉,而且很容易泛化使其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做得了,长大以后也不会对社会有所贡献,从而产生自卑的心理。这种施暴者带给施暴对象的无能力感会毁掉其对生活的希望和对未来的信心。
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时,经常会在与其他孩子进行比较中对孩子施加语言暴力,典型话语如:“你们班的某某同学都不学习比你考得好,看来你就是不行!”“某某人都是个弱智,人家还会这些题目呢,你怎么就不会?我看你比弱智都傻!”等等。利用身边的孩子进行比较从而对自己的孩子造成贬低压抑,比单纯地进行贬低压抑更能打击孩子的情绪,造成的伤害更为严重。因为这种方式一般是找一个在某方面在这个小区或者班级已经很差的孩子来进行比较,自己的孩子本身已经认同了对方的低评价,而家长对其进行的更低评价会让他们产生自己是最差的这种感觉,长期这样做就会让孩子彻底从内心丧失了在某方面赶超的希望,从而造成终身的伤害。
因此,施暴者对施暴对象的这种武断而粗鲁的态度,会给孩子或学生的生命首先涂抹上了一层沉重的“黑色”。
威胁恐吓型有些施暴者常用威胁性的话语恐吓施暴对象,尤其是对于一些年纪很小、对语言缺乏判断力的幼小孩子。典型话语:
(1)我再也不管你了,随你便好了。
(2)告诉你,你再不听话/再不睡觉/下次再考成这样,我就不要你了。(3)做不完作业,不许吃饭、不许睡觉!
如果施暴对象只是偶然听到父母讲这类话,精神压力会很快解除,对孩子的危害比较轻;但是,如果父母的语言习惯很难改变,常常是在教育过程中已习惯于使用这类威胁性的语言,这就会使孩子的心理形成长期的压力,产生担惊受怕的情绪,不敢积极地行动,对其生命潜能产生了终身压抑,将来面临单位的上级、权势部门等等也会产生精神压力和主观上的害怕情绪,将会严重影响其将来的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
抱怨哀求型施暴者面对施暴对象犯错误时,通常会表现出消极无力的心态来,尤其是一些在施暴者看来无可奈何的错误。典型话语如:(1)求求你别这样行吗!
(2)求你让我们省点心好不好?
(3)我走/求你转个学,行不行?我实在教不了你了!(4)你太不懂事了,太不听话了,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倒霉鬼?!(5)妈妈打你,都是为了好!
(6)妈妈生你的时候,别提多受罪了,差点儿要了我的命!
(7)这孩子就这样,什么都听不进去,还跟我撒谎,你说,我养他/她有什么用?
这类话语对施暴对象的心灵具有很强的杀伤力。目前,在我国的教育中,这类情况相当多见。我们认为,这类语言在当时或许能够起到一点作用,尤其是对已懂事的孩子,但施暴对象难以意识到自己错在哪里,因而无法发自内,L}地对父母或者老师表达自己的歉疚,这会让施暴对象体验到一种无力量感,无法知道以后的努力方向在哪里。
强迫关怀型这种类型的语言暴力主要发生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与孩子之间。目前,我国家庭普遍是独生子女,尤其是在城市。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常常表现为时时刻刻都要用语言将孩子纳入自己的掌控之中,时时处处让孩子听自己的话,从而使孩子失去了主体性和自我选择的权利。父母用自己的理性干预孩子自然发展,依其经验、理念去建立孩子的生活,用自己的意愿去控制孩子的发展方向,剥夺了孩子切身体验生活的权利,将来孩子步入社会会难以真正独立。
——“反正我尽到我的责任了,你爱学不学!”有这么一句话,前面所有的教育都白搭了!孩子可能反而在心里反弹一句:“我就不学了!看你把我怎么着!”
——有的母亲批评了孩子之后叹口气:“哎,都怪你妈命不好哦!”这下孩子更有借口了。
——有的父亲教育完孩子说一句:“看你这个样子,不成器的东西!”
另外,类似的话还有:“爱管闲事”、“傻瓜”、“没用的东西”、“去,上一边去,快点。”“我没有时间带你去玩,有玩的时间多学习一下行不行?”“你长大不会有出息的。”“我再也不想看见你了,你怎么这么烦?……”这些话都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教育的结果适得其反。
七成家庭存在子女成长问题
据统计显示,约有73%的中国家庭存在不同程度的子女成长问题。而不善于与孩子对话,是中国近3亿家庭所共有的问题。家长与孩子对话的结果往往是“噎死孩子、憋死孩子、急死孩子、吓死孩子”。子女大量的心理问题就源于父母不恰当的语言表达以及因此而生的误解与矛盾,并且在持续的“语言软暴力”环境中,这些心理问题被延续、固化甚至激化。
代沟问题应引起家长重视
为解决教育的代沟问题,宋承昊说,采用″情感牵引教育法″能够改善并促进沟通。他以曾辅导过的案例进行分析,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有时候,“无声胜有声”式的教育更有感染力和影响力。换句话来说,对孩子怎样说、说什么,这是沟通的重点。而只有与孩子保持良好的心灵沟通,才能培育出身心健康的孩子。而且家长应该积极看待教育问题,并把教育孩子看成是自己人生中的第二次成长机会。情感牵引教育法最根本的要求就是不让孩子形成任何不良的情绪习惯,要让孩子保持心情轻松,心态平和,随时都能够集中精力投入到眼前的行动中去。这就意味着在家庭教育中,有时无声言语胜过有声说教,教育不在于话的多少,关键在于说出的话能否对孩子的内心真正产生影响。近年来,宋承昊按照“情感牵引教育法”已为近十万名大、中、小学生提供了不同形式的心理辅导,为近千个家庭提供了心理咨询。宋老师总结说:“家长对孩子说话,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
受到各种各样的“语言伤害”以后,施暴对象会显出多方面的变化。语言暴力对孩子最常见的影响有以下几点:
1.学习成绩下降。受到“语言伤害”的孩子,在学习过程当中会不能集中精力,出现精神恍惚的状态,进而影响了孩子的学习成绩。学习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受到语言暴力的孩子大部分无法继续全身心投人到学习当中。尤其是如果语言暴力是对孩子学习成绩方面的负面评价的时候,孩子会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前景等出现怀疑,进而对语言暴力所描述的内容产生认同,最后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升学困难,流入社会成为问题青少年。
2.出现逆反心理。在语言暴力的干涉下,施暴对象会对施暴者产生逆反心理,孩子会对家长或老师的语言暴力所干涉的事情做出与家长期望值相反的举动来,甚至完全走向家长或老师初衷的反面,家长和孩子的关系疏远,老师成为学生眼中无法亲近的对象。尤其是某学科老师的语言暴力直接会浇灭学生对这门功课学习的热情,最终导致对这门功课失去兴趣。
3.导致自闭倾向。语言暴力会严重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平时说话带有讽刺挖苦的语气,或者长期和一些“问题孩子”不说话,有意识地冷落他们,将会对孩子的自尊,合和自信心造成很大的伤害。这种“隐性暴力”对孩子的伤害是很大的,会导致孩子的性格扭曲、孤独,也就是说家长对孩子会造成“精神刺伤”。
4.影响将来的身心健康。一些看似无意识的言语,却可能刺伤了学生的心灵,这种伤害比较隐蔽,其实质是对孩子精神的虐待,是对孩子的一种变相惩罚。如果家长对孩子不够尊重,出言不逊,恶语伤人,那么很难想象孩子日后会以宽容和尊重的态度去对待别人,对待社会。受到语言暴力的孩子会表现出两方面的倾向。有的性格偏执、语言张狂,有的极度自卑,畏首畏尾。
怎样才能做到与孩子“好好说话”,达到良好沟通呢?宋承昊提出“让孩子说话、听孩子说话、理解孩子说话”的主张。他说,家长本身必然也会有缺点,随着孩子降生,家长要把教育孩子当成是自己第二次成长的机会,与孩子共同成长。宋承昊通过解答家长们提出的诸如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与同学间关系紧张、早恋、甚至离家出走等问题,解析了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无意中常犯的错误。他认为,当前家庭教育面临着一种“无序”状态,主要表现在家庭教育中缺失父亲式的阳刚教育、自我成长教育、智慧教育和注意力的养成。而且家长们又都过于高估自己,根本没有意识到孩子们也有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世界,从而加剧了家庭中两代人的冲突、矛盾、隔阂,造成孩子的反感和叛逆行为。
第四篇:关于语言暴力的感想
关于语言暴力的感想
我听说行为暴力却没有听说过语言暴力这个术语。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一直在经历过一些事情,只知道有这种事件就不知道如何描述。不管这件事情从复了多少次,只知道说事情的经过动作却不能用专业的述语来说明,以致于让专业的人员也无法明白事情的真相导致费时费力,事情也没有解决。
当我看了一篇关于家庭伤害的新闻之后,才听到专业人士说出来的。新闻报导说的是:一个十二岁的小男孩因为家里父母亲为了不让他痴迷上网而对他说:“如果你再不听话而去上网的话我们就挑断你的手筋和脚筋让你永远都不能出去玩。”就因为这样一句话,这个小孩在家里的油里放了药而导致一家人食物中毒。这就是语言暴力教育引起的后果。当记者问小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的时候,小孩子的回答令人惊讶,“如果我把他们都毒死了就没有人来管我了,我要干什么都可以了。”原来家庭中使用的语言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
第五篇:“语言暴力”的意义界定
“语言暴力”的意义界定
语言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和人类传达思想的载体,是人们理解社会、传递价值观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众所周知,暴力是攻击行为的一种形态。凡意图引起他人身体的、心理的伤害的行为都被认定为攻击行为。暴力专指造成身体伤害(包括心理伤害)的行为。语言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又如何与暴力相联系呢?
据媒体报道说,最近出来一个新词叫做“语言暴力”它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据报道说,语言暴力正在困扰着学校中的孩子们.“傻猪”、“别给脸不要脸”、“换作我楼上跳下去算了”。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近日公布的“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显示,48%的小学生、36%的初中生、18%的高中生表示,老师在批评自己或者同学时使用过这样的语言。语言暴力用一句话说,语言暴力就是一种精神伤害,小学生的时候,往往他就忍了,他觉得老师就跟父母似的,说什么我就得听着,而且有的话他还不太明白,听不懂的。有一个老师说,你等着,我哪一天得上你们家去,小孩说真的,老师,什么时候去?他还以为老师去了是好事呢,老师要告他的状,然后老师说他老鼠什么之类,爱啃东西,他说老师我就属鼠的。他听不懂,小孩小的时候听不懂,经常也是这样的。但是年龄越高,反弹越强烈,可能因为一句话,就会自杀,我就知道我到内蒙去,有一个14岁的男孩,初二,他就往老师背上甩钢笔水,他报复这个老师,生老师气,这个老师就过来训他,最后一句话说,你是人渣,人渣啊,在班上啊,结果那个14岁的男孩子,回家就上吊自杀了。
如今语言暴力以是我国教育的一大新问题。
那我们就要对语言暴力作一个介定了。谈到暴力最明显的是伤害人身体的暴力,而此种暴力是最容易让人察觉的;其次是伤及人情感,自尊的暴力,此种暴力是语言的暴力。从这层含义来看,语言暴力并不是特指某种言语表达,而是泛指一切对他人产生了某种支配力或仅仅是影响力白矢言语。从狭义上看,所谓语言暴力,就是用语不合逻辑和法律规范,欲通过不讲逻辑、不守法度的语言风暴,从而以语言霸权的形式,孤立和剥夺他人的某种权利,对他人造成伤害。此处用语不合逻辑,是指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违背语言交际的原则,即“条件原则、诚意原则、文化原则、平和原则、准确原则”。语言暴力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的语言暴力,即一个人所用的语言在意义上的暴力指向明确,多以语言的攻击性强为体现。前文所说的骂人即为例证。“骂”是否定性语言的极端形式。否定性话语还要配以激烈的音调,而这音调反过来又促使语言的粗暴不断升级。
所谓“暴力语言”,中心词是“语言”,一般是指使用嘲笑、侮辱、歧视、蔑视、恐吓等不文明、不道德的口头或书面语汇,甚至使用造谣、中伤、诽谤、低毁、流言蜚语、人身攻击等手段致使他人在精神上和心理上遭受痛苦或伤害的语言现象。这个概念在学术界基本没有争议,只是有时在叙述此类现象时,有些文章也把“语言暴力”一词也当作“暴力语言”的同义语来使用。许多人为“语言暴力”给出了不同的界定或描述。有人认为:“语言暴力就是用不合逻辑和法律规范、欲通过不讲逻辑、不守法度的语言风暴,从而以语言霸权的形式,孤立和剥夺他人的某种权利,对他人造成伤害。”还有这样的界定:“是以语言为武器进行人身攻击与生命摧残的暴烈现象,也可界定是暴力在语言的表现”;还有人描述为“使用嘲笑、侮辱、诽谤、诋毁、歧视、蔑视、恐吓等不文明的语言,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感受到痛苦或伤害”。从表面上看,语言暴力是软暴力,它所带来的伤害往往不是身体上的,但它的影响主要集中与人的精神和心理伤害,伤害时间持续更长,往往不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很快弥合的。根据词典中的解释,所谓“暴力”一般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强制的力量或武力;二是指国家以及政权的强制力量。狭义的“暴力”应该是前者及其引申含义,暴力亦指引起他人身体的、心理的伤害的行为.我们说的“语言暴力”主要是狭义的“暴力”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