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诠释学 讲稿1
导论
一、“阐释学一词的来源
“阐释学”一词来源于赫尔墨斯(Hermes),赫尔墨斯本是希腊神话中诸神的一位信使的名字,他的任务就是来往于奥林匹亚山上的诸神与人世间的凡夫俗子之间,迅速给人们传达诸神的消息和指示。因为诸神的语言与人间的语言不同,因此他的传达就不单单是报导和简单的重复,而是需要翻译和解释。
二、◆阐释学定义:“阐释学是具有历史性、整体性和循环性特征的意义的理解与解释之方法论学说。”(《诠释学》帕默尔著,潘德荣译)、三、阐释学发展史:以宗教和法律为源头的前阐释学(古典阐释学),在浪漫主义的推动下发展为施莱尔马赫的一般阐释学,狄尔泰的体验阐释学,海德格尔的此在阐释学,伽达默尔的语言阐释学。
四、主要代表
第一章 前阐释学(古典阐释学)
历史源远流长,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阐释学一词最初的含义是“解释”,即一方面确定词、句、篇的确切含义,另一方面使隐藏的意义显出来,使不清楚的东西变得明晰。因此,亚里士多德认为,“解释”的目的在于排除歧义以保证词与命题判断的一致性。到了中世纪后期,出于对圣经经文、法典内容的考证和意义阐发的需要,逐步形成有关《圣经》的法律条文的“释学:和考证古典资料的“文献学”。使古典阐释学有了自己初步的专门学科性研究领域。然而,从总体上说,这一时期的阐释学乃限于对不同类别的古典文献作一些技术性的诠释工作。
一、阐释学的两个源头:宗教与法律(宗教=法律)
总所周知,西方文明来源于希伯来文化,西方的学者指出,在古代希伯来社会里,宗教与法律是未与分化的,这不仅他们具有共同的形式和享有同等的权威性与普遍性而言,而且在更为直接的意义上,宗教及法律,法律即宗教。宗教本身代表了一种信仰,而他的各种戒律,则意味着秩序和法律。表现在阐释学上,就是既然宗教的经典(《圣经》)对于信徒来说具有永恒的意义,由于历史的疏远化作用,每一代人都有对经典进行重新理解和解释的任务。
当人们的注意力被吸引到《圣经》的注释方面,或者准确的说,不得不局限于这一方面时,语言学和圣经注释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他们成了阐释学的两个直接来源。
二、阐释学的两个直接来源:语言学、圣经注释学
在中世纪的欧洲,圣经注释学和语言学是交织在一起的,语言的规则被视为《圣经》理解和解释的工具,他们共同构成了阐释学的来源。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言语和意见的本性无论如何是不能改变的。言语本身无所谓对错,只是在参照它所描述的对象时,我们才能对他作出判断,而这种判断仅就语言与所发生的事实之关系而言,语言本身却在各方面都维持不变。” 换句话说,言语一经说出,就具有它自身结构做规定的、固定的意义。古希腊学者卓有成效的工作,便是建立了一座通往古典神话时代的桥梁,人们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恢复了他们与那个陌生的、充满激情的精神世界的联系。他们为自己的发现而欢欣鼓舞,这里所包含不仅仅是一种理解,而且是直接崇敬。因为那个世界充盈着创造性冲动和生命力,而这正式他们所缺少的,或者说,是他们逐渐丧失的。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希伯来文的《圣经》被翻译成了希腊文,并被确定为《圣经》的正典,也正是在《圣经》的翻译和解释过程中,建立了圣经注释学。此乃阐释学的另一个来源。
“很难成为阐释学,观其内容,则属于语法学,他研究的是词语的性质和语言的逻辑,语句的逻辑结构,因此是一种理解语句的辅助工具。”所以,被称为阐释学的来源。
三、前阐释学(古典阐释学)
诠释学的形成,首先得益于在重新理解《圣经》中所获得的一个根本动力。由于历史和宗教的变迁,基督教世界的各民族在各自历史发展的历程中,获得了与他们的祖先和别的民族不同的历史体验。然而圣经本身和对他的种种解释却不可能参与长时间的历史疏远化的过程,“经典“作为普遍性的东西已不再和指向“具体”的解释相吻合。这对于宗教世界来说是不可思议的,如果信仰是不可割舍的,人们根据自己的历史体验对经典做出新的、更为贴贴近自己生命的解释便是唯一的出路。在经典的文本不可动摇的权威性面前,协调经典与时代的冲突有两种可能的方法:一是在现有的说明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幽发微,一完善这一说明体系,解决新出现的问题:二是抛开现有的说明,直接返回到原处的文本,这些说明与其说是揭示着文本,还不如说是是对文本的遮蔽,它遮盖了文本的真实意义。
在法律领域所发生的与宗教领域非常相似。为了解决当代问题,人们不得不返回到原处的经典文本,希望通过对文本的重新理解和解释,为当代人的行为规范找到合法性的根据。这样,人们返回到原初文本,并从文本,而不是从现有的说明出发来重新理解与解释时就,就有了双重任务:一是理解罗的法律学家,二是“把罗马法的教义应用于近代文明世界”(《解释学》)。
通过返回到原初的经典来克服现存传统的种种歪曲和误解,以便正确理解和重新说明经典的文本,是前诠释学形成的一个根本动因。
正是在对原文本的重新解释和理解的“技术”的运用过程中,人们坚定了这样一种信念,即确定某种唯一正确、神圣绝对的东西是可能的。它还表明,解释对于文本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它是这样一种艺术,能从文本中找出隐藏在文本后面的意义,正因为如此,它便能在文本的普遍性和单一场合的具体性、已成为过去的历史性现存的现实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上架起一座桥梁。它要求把理解者置于被理解的文本语境之中,使理解主体进入历史,并一自己的体验重新解释历史,历史与当代、文本与解释者,以这种方式,构成一个整体。这种理解与解释的方法便被我们称为“前阐释学“的基础。
四、前阐释学的两个特点:一是它从现在向着过去的一种单向的理解运动;二是它所追寻的是 文本的神圣绝对的精神,虽然这一过程可以通过不同的理解渠道来完成。这两个使前阐释学超越前人的两个特点成了他的缺点。
五、前阐释学的缺点:第一,向着过去的单向理解运动,只是以现代进入过去的方式将历史与现代联接为一个整体,却未注意到过去是如何进入现代,更谈不上对历史与现代交互作用的双向循环运动的洞察了。这一问题在伽达默尔的“效果历史”和“视界融合“的理论中得到解决。第二,他看到不同历史体验对理解主体的制约,却又否认由此产生的不同理解的合理性,最终将他们强行纳入”神圣绝对精神“这一模式之中。
第二章 施莱尔马赫的一般阐释学
到19世纪上半叶,德国浪漫主义宗教哲学大师施莱尔马赫(F.schleiermacher,1768—1834)将阐释学运用于哲学史的研究中:希冀通过批判的解释来揭示某个文本的作者原意,从而使古典阐释学成为一门有一定哲学理论基础、有系统的理论法则,适用于阐释各人文学科的学问。施莱尔马赫以其所建立的系统的古典阐释学理论,在阐释学的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他从语法学和心理学两方面为阐释学设立的解释法则,给重建所解释的文本作者原初的创建过程这一阐释学的目的的实现提供了基础。他作为古典阐释学向现代阐释学过渡的人物,已经开始注意分析理解的过程这一重要环节。他研究的重心不再是被理解的文本,而是转到理解这一活动本身。这使其阐释学理论具有了认识论的倾向,并对现代阐释学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浪漫主义阐释学
毋庸置疑,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对于长期被禁锢与宗教神学的欧洲人的思想解放来说,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赫尔德开了浪漫主义阐释学的先河。他一反前诠释学的终极的、唯一的意义的理解宗旨,提出文本意义本身的多元性和相对性。赫尔德的基本立场是要尊重不同的解释和理解,尊重不同的历史传统因素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在他看来每一时代,任何民族,都潜在的具有人的尊严,历史上存在的不是一种,而是诸种文明,他们中每一个都包含有自己作为人的丰富意义。因此,面对多种多样的人性,阐释学应该发展为一种理解力,这种理解力也是各种各样的,不能归结为任何总和。如此,人们在理解《圣经》时,不仅要通过语言的分析把握书面文字的意义,还必须把整个阐释的范围扩大到这些文本赖以产生的文化背景,弄清谁是作者,那一时代关怀着什么,在其中所隐含的神意识什么。就此而言,恢复文本的意义乃意味着跟随作者一起返回到产生这些文本的历史背景之中。只有在这些特殊的历史背景中理解到的意识才是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现实意识。每一时代都有对经典文本自己的理解,这反映了神的启示的一个方面,没有一个时代能达到所谓“绝对”的理解,现实的意识都是与一定历史文化传统相关联的相对意识。这样的一种理解原则被称为浪漫主义阐释学。
但从总体上看,浪漫主义阐释仍停留在一种狭隘的方法论反思中,这一层面上,阐释学被肢解了,被肢解的各个部分是难以相容的。使浪漫主义阐释学最终摆脱这种困境的是施莱尔马赫创立的一般阐释学。
二、施莱尔马赫阐释学的特点:
施莱尔马赫阐释学是在浪漫主义的推动下形成的,他的特征就是:第一,摒弃前诠释学追求某种绝对的文本“绝对”理解的口号,而将意义相对化;第二,挣脱神学的枷锁,将阐释学上升为一般的方法论。三、一般阐释学
在施莱尔马赫之前,神学家们已经从《圣经》的解释实践中古典的阐释学,他注意到了理解中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要求把单个的词语置于文本的语言系统来理解;他承认不同的历史体验会对《圣经》产生不同的理解,这些不同的理解终将在文本的“绝对神圣”的意义上趋于一致。在最后一点上,古典阐释学是与现代阐释学的主流背道而驰的。在理解中设定了一个“绝对神圣”的意义目标,表明古典阐释学已经背离的自由开放宽容的阐释精神,换言之,作为阐释学,古典阐释学并不是彻底的。
鉴于此,施莱尔马赫把阐释学从《圣经》注释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将其作为理解的法则或技术扩展到对一切文本的理解,赋予理解者更为广阔的皆是空间,故而被称为“一般阐释学”。
四、施莱尔马赫阐释学的规则:语义学与心理学相互渗透、互为补足 毫无疑问,语言是思想的传达,因此,语言乃是沟通解释者和作者的中介,解释者借助语言进入作者的思想。(语言传达着思想,但语言本身不是思想)在一部作品中,语言所传达的是作者自己的生命体验,但是由于作者与对象的关系之直接性,这种体验以“经验”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在读者那里,与对象的那种
第二篇:感悟亲情,诠释大爱讲稿2011
平凡着,快乐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我叫郭丽平,来自ICU。我演讲的题目是《平凡着,快乐着》。
时光荏苒,斗转星移,当季节走进粉红色的五月,当枝头变成郁郁葱葱的绿洲时,我们即将迎来一个属于我们护士自己的节日——5.12国际护士节。此时此刻,我的内心涌动着一股无言的欣喜,那是真心付出后的快乐留存,是灵魂升华后的感动所在。我在平凡的岗位上工作着、付出着、也快乐着。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曾经怀揣着拯救众生的梦想,我满腔热情地走上了工作岗位。那时候我还在普通病房,我用微笑和幽默与每一个病人沟通着。因为我在这个岗位上,多面对病痛愁容,而微笑,一朵纯洁的小花,却能换回久违的春天,融化冰冷的心之河。我时刻为病人着想,努力让他们心无杂念地住院,经常与他们聊天拉家常,将他们的液体滴到最后一滴再拔针。。。我所做的一切最终得到了他们的认可,这足以让我满足兴奋不已了。直到后来,我走进了ICU。初进ICU,我精神饱满,信心十足。都说这儿是锻炼人的地方。面对那么多先进的仪器,我充满了好奇;面对那么多未知领域,我充满了渴望。我想趁着年轻,多学点知识。ICU是无陪护病房,病人所有的工作都由护士来做,包括吃喝拉撒。忘不了,第一次,给病人处理大便时,我手忙脚乱,有种想呕吐的感觉,那时候,我有些犹豫了;忘不了,寒冷的冬夜,别人都在沉沉睡去时,我们却在看护着病人,那时候,我有些动摇了;忘不了,当被一个病人的呕吐物溅了一身时,我有些退缩了。。。我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我开始迷茫、彷徨,我甚至不敢告诉别人我在ICU都做什么。
逐渐地,我便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天地,其实在我们琐碎、繁忙、枯燥、艰辛的护理工作中也蕴含着许多努力的欣慰和成功的欢乐。当一个生命垂危的患者因你的精湛技艺输上生命之氧、滴上生命之液、架起座座生命桥梁而转危为安时,难道你不觉得欣慰吗?当不顾整夜劳累、不怕血迹污秽终于迎来昏迷病人的第一次睁眼时,难道你不觉得骄傲吗?当在无影灯下,以严谨精湛、配合默契的医术,排除生命的故障,让患者又扬起生命之帆时,难道你不觉得自豪吗?当病魔缠绵、痛苦不堪的患者因你的治疗护理而发出微笑,向你说声“谢谢”时,难道你不觉得快乐吗?是的,正是这些使我看到了护理工作的神圣,感到了平凡的护理工作中蕴含着的伟大。
现在的我已经习惯了ICU紧张忙碌的生活。在对新病人一番抢救处理病情稳定后,我便开始做卫生处置工作:洗手洗脚,剪指(趾)甲,梳头,全身擦洗等。面对大小便,面对血迹污秽,我已经习以为常。面对别人问我的工作,我也能骄傲地直面回答了。
提灯女神南丁格尔曾说:护理工作是平凡的工作,然而护理人员却用真诚的爱去抚平病人心灵的创伤;用火一样的热情去点燃病人战胜疾病的勇气。护士是没有翅膀的天使,没有翅膀的天使,是美丽的化身,慈善的象征;没有翅膀的天使,平凡却很伟大。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既然我们选择了护士这个职业,就让我们用我们的双手,尽我们的全力,夯实基础护理,为病人提供满意服务吧!让我们不断地付出着,快乐着吧!谢谢大家!
第三篇:精细化管理诠释
精细化管理诠释
精细化管理:要求对于管理工作要作到制度化、格式化、程式化,强调执行力。精细化作为现代工业化时代的一个管理概念,最早是由日本的企业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精细化管理的理论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所接受,精细化管理就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文化和管理方式。
管理,从古至今的哲学,也作为一种艺术,被世人研磨。市面上林林总总的管理论著、管理模式,大多一如翩翩的候鸟,从黎明飞至黄昏,从激荡归于静默。勤恳的企业家们(在中国这块被古老文明熏染过的国度里,好像从来就不缺乏勤恳),全面质量管理、ISO9000、流程再造、零库存管理、无边界管理、SCM(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CRM(客户关系管理)、ERP(企业资源管理)……每一种模式基本上都掀起过一阵热潮,热潮过后留下更多的是:无奈的沉寂与渐趋理性的思考。
精细化是一种意识、一种观念、一种认真的态度、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
现代企业对精细化管理的定义是‚五精四细‛,即精华(文化、技术、智慧)、精髓(管理的精髓、掌握管理精髓的管理者)、精品(质量、品牌)、精通(专家型管理者和员工)、精密(各种管理、生产关系链接有序、精准),以及细分对象、细分职能和岗位、细化分解每一项具体工作、细化管理制度的各个落实环节。‚精‛可以理解为更好、更优,精益求精;‚细‛可以解释为更加具体,细针密缕,细大不捐。精细化管理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重细节、重过程、重基储重具体、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讲究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力争最佳。
Yintl(鹰腾咨询)认为,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一种管理文化,其以‚精、准、细、严‛为基本原则,通过提升改造员工素质,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强化链接协作管理,从而从整体上提升企业整体效益。
精细化不能单从字面来理解,其包含了以下四个方面特征:
1、精是做精,求精,追求最佳、最优。
2、准是准确、准时。
3、细是做细,具体是把工作做细,管理做细,流程管细。
4、严就是执行,主要体现对管理制度和流程的执行与控制。
Yintl(鹰腾咨询)精细化管理方法
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简单的事情——————〉流程化
流程化事情——————〉定量化
定量的事情——————〉信息化
Yintl 精细化管理方案设计
Yintl 经过多年管理实践,可以通过在对企业调研的基础上,为企业量身定做精细化管理方案.这其中包括:
精细化管理调研
精细化管理策略规划设计
精细化职能管理深入
精细化管理导入
精细化营销管理
科特勒认为:营销就是个人和集体通过创造、提供出售,并同别人交换产品和价值,以获得所需物质的一种社会和管
理过程.Yintl 认为:精细化营销的重点是以科学管理为基础,以消费者洞察为手段,以精细操作为特征,谋求营销资源利用的效益最大化.因‚精细‛而‚精彩‛——记我校教学精细化管理
哈工大报讯(记者 杨茗)‚有关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涉及教学的每一件事都不可以不精细。不精细就可能造成事故,不精细就会误人子弟。‛教务处处长李旦如是说。确实,教学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在态度上精心策划,在措施上精细安排,在过程上周密部署,才可能确保在结果上多出精品。
精心是态度
打开教务处网站,新增的教室查询功能让学生能够迅速地查到每一天、每一节课、全校所有教学楼每一间教室的使用情况。不方便上网的同学还可以通过各教学楼内的教室开放公示板了解到每间教室的开放及关闭时间。让师生们节省时间、感到便捷的远不仅是这一项举措,依靠现代化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而实现的学生注册、选课、上机、图书借阅、体育教学管理等一体化的‚一卡通‛也是其中之一。
精细化管理、精细化教学,本都不是什么新名词儿,近些年很多企业、学校都在倡导。可真正把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并不容易。李旦说:‚对于教务处来说,精细化管理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我们的工作给广大教师和学生带来方便,精细化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简化程序、畅通渠道、关注细微之处,在最大程度上保障教师和学生能够便捷、高效地完成工作和学习任务。‛为此,教务处还将教务管理的各项工作绘制成工作流程图,详细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和责任人及联系方式,并发布在校园网上,便于师生按照流程办理有关事务,按照岗位职责进行咨询、监督等工作,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正如教务处一位工作人员所说:‚认真做能把事情做对,用心做才能把事情做好。我们感悟到‘教学管理无小事’,一切工作必须从细节入手,才能推动教学管理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精细是过程
细心的你一定会发现,在哈工大的课堂上总会看到和学生们一样认真聆听和记录的‚督导‛专家们。在我校已经实行了十几年的教学督导工作既是严把课堂教学质量关的重要手段,也是实施教学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举措。日前,新一届的校本科教学督导专家组的54名督导专家又走马上任了。他们进课堂、上实验室、下考场,巡视、听课、调查、了解,对各院系教学状态、教学质量、青年教师培养进行严格监督、悉心指导、全面评价,并将督导结论综合分析,形成具体意见反馈到教务处及各院系。教务处通过不断完善的评价体系对各院系教学工作状态做出综合评价,其评价结果与对各院系的发展投入、资金分配、岗位津贴挂钩,奖优罚劣,奖惩分明。
精细化管理既要制度化,也要落实到位。有制度不落实等于没制度,落实不坚决、不坚持,也不出效益。了解哈工大的人会知道,哈工大优秀的办学传统‚规格严格,功夫到家‛就是从教学工作中发展出来的;如今精细化管理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办学传统,不仅教书、学习的规格要严格、功夫要到家,而且管理制度也要严格,执行制度也要一丝不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教学质量。而要达到这一目标,仅靠教学督导是不够的,必须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开展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教学质量管理。近年来,教务处建立了学生和教师全员参与,对教学过程全程监控,对教学环节全方位评价的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形成了教学督导、学生评教、教与学联络委员会、教师培训、院(系)教学工作状态评价五位一体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确保了‚严‛、‚实‛、‚精‛相结合,全面
提高了我校本科教学质量。正如教务处副处长赵希文所说的:‚五位一体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就像5个环,环环相扣,一环不让,一环不差,闭环管理,实时监控,这才是精细化管理的关键。‛
精品是成绩
13门国家精品课程、53门省精品课程;国家级优秀教材一等奖4种、二等奖13种,出版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14种、国家级重点教材28种、部委级重点教材13种,入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97种;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0项、省级教学成果奖88项,其中我校教学管理人员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23项……正是近几年这一系列成绩奠定了全面实施本科教学精细化管理的基础。
在2006年本科教学评估中,我校得到教育部专家组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评估。日前,教育部下发通知,正式给予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评价。如果教学管理的每一个步骤都精心,每一个环节都精细,相信我们所做的每一项工作也一定都是精品,我们获得的每一个评价也一定都是精彩的评价。
精细化管理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全面管理模式和思想。它以‚精确、细致、深入、规范‛为特征。
精细化管理强调将工作做细、做精。‚精细‛一词取‚精‛字中完美、周密、高品质的词义,取‚细‛字中细节、细致的词义。‚精细‛是一种意识,一种态度,一种理念,一种文化。精细化是‚精细‛的系统化,精细化管理是‚精细化‛的理论化,精细化管理远远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细节‛、‚精细‛,它是系统化、理论化了的‚细节‛和‚精细‛。
精细化管理已成为高校进行内涵建设的重要手段。老子曰: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宏大的事物和点滴的微小是有着紧密联系的。在高校中形成精细化的理念并应用于学校建设的方方面面,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拥有科学、规范的工作流程,形成善于在细微之中做学问、做事情的风格,培养精益求精的精神,能够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和管理质量,是搞好高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手段。
精细化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
要做好精细化管理,搞好内涵建设,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首先应当树立精细化管理意识。精细化管理是全员智慧、力量发挥、集合的结果。高校管理由一个个细节组成,从教学、科研、组织、人事、财务、国际交流到后勤等,方方面面的工作都和师生休戚相关。只有每个人都认识到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从自己做起,从细节做起,齐心协力,才可能搞好内涵建设。
2、制定科学管理制度,实现规范管理。要靠科学、合理、合法的制度来规范工作。首先加强制度建设。在制订制度时,将工作环节控制作为精细化管理的切入点,做到每一项业务、每一件事情都有目标、有落实、有监督。让每个人明确工作应当如何做、何时做、做到什么程度。其次,实行规范管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工作的内容和顺序随意变更,或工作方法、工作条件随人而异有所改变的话,很难保证管理质量。因此,要对工作态度、工作流程、工作方法、工作条件加以规范并贯彻执行。最后,狠抓管理目标的落实和考核。各职能部门在实施精细化管理中起主导作用,要立足校情、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要将精细化管理内容纳入各职能部门及其负责人的量化管理目标责任制,进行综合考核,并作为评价考核各部门及其负责人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真正做到‚点点滴滴求合理,细微之处见管理‛。
3、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精细化管理必须‚以人为本‛。精细化管理强调工作的量化和精确性,认真、严谨成为一种习惯性的行为。只有对工作目的、成本、效果等内
容十分清楚,才能进行科学的决策。同时,精细化管理强调数据的重要性、准确性,不像粗放式管理那样采用‚差不多‛的说法,而是通过对数据的精确分析研究,来确定具体如何操作和决策。人的智能和经验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精细化管理强调高校建立学习型组织,提升组织学习力、执行力。通过周密筹划的学习过程,不仅可以提高独特资源、知识的利用率,不断创造出新知识,而且可以从各方面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各种能力,弥补自身各方面的缺陷与不足。
以精细化管理加强学校内涵建设
学校内涵包括方方面面的工作,核心体现在管理、教学、科研、文化精神等方面。
1、以精细化管理加强管理内涵建设。一流的管理水平是创建一流大学的必要保证。如何控制和促进学校内部的办学效率、勤俭办学已经成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首先,高校要科学地制定战略发展规划,明确学校整体的发展定位。其次,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内涵建设,强化高校、核心竞争力。以提高教育质量和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引导高校走以创新、质量和特色为重点的内涵发展之路。第三,学校的管理工作要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通过加强管理、规范工作,切实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第四,建设节约型校园。必须形成勤俭的理念,养成节约的习惯,加强管理、精打细算。每一个人都要从我做起,从生活小事做起;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勤俭持家、勤俭办学,只有这样,才能如期实现学校发展的目标。
2、以精细化管理加强育人内涵建设。首先明确哈工大办学指导思想与办学思路。经过87年的发展建设,哈工大树立了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形成了明确的办学思路,以‚工程师的摇篮‛、‚理工科大学师资的摇篮‛享誉全国。积淀的优良传统‚规格严格,功夫到家‛,体现了精细化管理的思想,把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这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其次,构建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根据不同专业办学优势制定‚厚基础、宽口径‛与‚强化专业教育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并重的人才培养方案。实行课程教学设计制度,强调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开展研究型教学。完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形成教学督导、学生评教、院(系)评价、教与学沟通、教育培训五位一体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第三,加强师资队伍管理和建设。实行人员聘用制度、岗位津贴制度,建立并逐步完善激励机制。实施‚教学优秀团队‛、‚‘长江学者’和‘教学名师’‛支持计划,专项资助进行教学名师培养、精品课程建设、优秀教材建设和教学改革,鼓励高水平教师上讲台。第四,对学生实行个性化培养。出台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柔性学籍管理条例,实行转专业政策和攻读第二学位政策,为学生营造宽松有度、竞争向上的学习氛围。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基地建设。
3、以精细化管理加强科研内涵建设。科学研究是高校的重要职能。首先,紧密围绕‚十一五‛和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立足现有优势和基础,加快哈工大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增强科研工作的核心竞争力。其次,在保持科研经费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加强基础研究,注重科研工作的内涵和质量。第三,逐步实现科研管理标准化。科研质量工作从宏观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迈进,从注重主要节点和过程结果的控制提到从源头抓起,注重前期的策划,加强各环节的过程控制和管理,进一步提高质量意识,使科研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第四,做好科研保密工作。保密工作重于泰山,任何微小的疏忽也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各级领导和保密员对科研保密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4、以精细化管理加强文化精神内涵建设。大学精神是大学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升华,是大学的灵魂。不仅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不自觉地形成自己学校特有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也在学校的教学、科研、人事等政策、办事的方式方法等各个方面产生着深远的影响。首先,要认真总结学校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传统、特色,深入研究哈工大精神、马祖光精神的内涵,研究‚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优良传统以及哈工大发展至今的先进经验。其次,倡导学校的精神文化,让每一位师生都产生精神的认同感。利用精神文化,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让教师产生事业的归属感。第三,搞好文化建设管理工作,通过精细化管理营造哈工大特有的精神氛围。校园的标志性建筑、校园景观,甚至宣传标语、校园内的指示牌等做到人性化、有哈工大的特色;校园规划在协调、统一的前提下,要注重细节,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精细设计、营造哈工大特有的氛围。学校的文化活动要力争做到特色鲜明、效果明显。
结语
精细化管理是学校加强内涵建设的手段。在精细化管理过程中,要避免陷入认识和行动上的误区。学校资源非常有限,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单纯追求形式的十全十美,忽略了事物发展的本身的规律,是做不好工作的。
精细化管理是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通过调查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实现科学管理,以提高学校的内涵。它的精髓在于将细节贯彻到工作的始终。只有精细管理搞好了,学校的内涵建设才能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第四篇:师德的诠释
师德的诠释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 “为人师表”则对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教育工作者,其知识结构的状况和道德水准的高下,愈来愈成为受关注的焦点。“为人师表”成为新时期师德、师凤建设的重点,如何在新的环境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是重中之重。师生关系的主导因素在教师。尤其农村中学硬件设备的制约,信息量的不足,导致大部分教师教法落后,观念落后,并且知识体系陈旧。他们很少关注学生的实际,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个性与学习的动机。作为一个在农村中学任教十几年的教师,身上的担子尤其沉重,下面谈谈本人的几点看法。首先,作为教师应该热爱学生。如果教师和蔼可亲,师生关系则比较融洽。师爱最受公众期待。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一样来爱护,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学生一视同仁,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相互理解和尊重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理解和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
重,尤其是教师的理解和尊重。教师都是本着教书育人的态度来要求学生的,希望每一位学生提高自身的能力,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质,达到他们所期望的目标。这都是教师为学生着想,学生应该正确地理解教师的行为,是应该受到学生的尊重的。反之,教师也应该理解和尊重学生。而不是把学生当做下级,当做可以随意训斥的无知小儿。时下某些老师可能做不到这一点,他们往往自以为尊贵无比,维护师道尊严,不顾学生的颜面。其实这种做法是有失分寸的。俗语道:“人怕敬,鬼怕送。”“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所以,老师对学生不要体罚,不要训斥,不要高高在上,而应该做一个和气的人,一个严谨的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一个堪为师范的人。学生也有自尊心,而且是很强烈的。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恰当的,就是一种激励;不恰当的,就会成为一种伤害,甚至还会导致逆反心理产生。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批评时挖苦、损伤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因此在日常生活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应把握批评的“度”,变“忠言逆耳”为“忠言悦耳”。其次,更新观念、努力创新是师德的新发展。要让学生从分数的奴隶变为学习的主人。要从以“教”为出发点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教为学服务,教不是统治学生学、代替学生学,而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课堂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用武之地,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训练能力、发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熏陶的场所。教师应是教练员,不是运动员,要让
学生运用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去学习、去实践。教师不仅要知识面广,还要思维活跃,要会思考,要能创设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要能加工整理知识,能旁征博引,要有一种综合的驾驭知识的能力。对于高明的老师而言,可能无意间的点拨,就能使学生悟出一二。真正的优质教育要能为孩子减负,让他们会思考会运用,能将脑中原有的知识加工整理,做成半成品,构建思维线索,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比如,在学习体积这一节时,我要学生讲乌鸦喝水的故事,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了,问学生这只乌鸦是不是很聪明啊?为什么可以喝到水啊?学生就会回答:石头放到瓶子里,水就会上升,可是谁会想到用数学知识去理解这个问题呢!最后我总结水上升的体积就等于加入的石头体积,特别注意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对知识有缺陷,能力不强的学生要扶一扶,在遇到困难时给予一定的文字和语言提示。对天赋好的学生教师要在一定形式上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不断加深学生研究探求的欲望。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良好习惯。
最后,培养学生的爱心,是师德的升华。我们不仅要解决学生知识上的疑惑,更要重视道德、行为上的疑惑。即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孩子的行为习惯,教授做人的道理。“要立业,先树人”。现在有些学生由于家庭的宠爱、溺爱,在家里是“小太阳”、“小皇帝”,从小就养成了事事占先,以自己为中心的坏习惯。在自己热爱学生的同时,我还注意让每个孩子学会去
爱他人。我把我最喜欢的一句话“要想别人爱你,你首先学会爱他人”送给学生们。并召开“爱”主题班会,让学生们用自己的双眼去寻找爱,亲身感受爱,最终用自己的行动去奉献爱。我原带班时,通过调查发现,孩子们非常喜欢过生日,找自己的好朋友庆祝一番,却不知道父母的生日。为此,我借“三八”妇女节之际,开展了“特殊的礼物”的活动,每人为自己的母亲送上一份有意义的礼物,看谁的礼物能称之为“特殊的礼物”。从而增加了学生的爱心,表示会全力以赴配合老师,受好教育。就在这点滴渗透中,孩子们学会了去帮助别人,去播洒爱心。他们主动帮助低年级同学做值日,积极为身患绝症的小伙伴捐款.在绿色环保活动中,不怕脏不怕累,回收废品,为奥运会作贡献。教师一人之爱是有限的,学生的爱才更宽广。教师以一人之爱,唤起学生之爱,才是师爱的延续,师爱的非凡力量。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重大的建设工程,是一项需要每一个人民教师长期奋斗的艰巨任务。良好的师德师风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在制度约束的基础上,也需要广大教师提高自律意识,自觉改正自己生活、工作中的不良习惯,在学生中树立起良好的师德师风,让我们每一位拥有人民教师称号的人,怀着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对科学负责的态度,“立师德、正师风、强师能”,使自己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使自己能够担当起培养21世纪需要的合格人才的历史重任.奉新县宋卜中学——谢扁
第五篇:成语诠释
鬼鬼祟祟—— 行事暧昧而不光明
首当其冲—— 首:最先、最早。当:面对。冲:要冲、交通要道。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始作俑者—— 俑:木制或陶制的偶人。比喻某种坏事或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声情并茂—— 声:声音。情:情感。茂:美好,盛美。形容演唱时音色优美,感情丰富动人 肆无忌惮—— 肆:放肆。忌:顾忌。惮:害怕。指毫无顾忌,任意妄为 随心所欲—— 欲:想要,希望。指随着自己的意愿,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 事半功倍—— 事:所要做的事情,指措施。功:功效。形容费力小,收效大 事倍功半—— 事:所要做的事情,指措施。功:功效。形容费力大,收效小 升堂入室—— 比喻学识由浅入深,逐步达到很高的成就。也作“登堂入室”
设身处地—— 设:设想。身:自身。设想自身处在别人的地位或环境中。指替别人的处境着想 束之高阁—— 阁:放东西的架子。把东西捆绑起来,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弃置不用 失之交臂—— 形容有了机遇又当面错过
熟视无睹—— 熟视:细看,经常看。睹:看见。看惯了就像没看见一样。也指对眼前的事物或现象漠不关心
司空见惯—— 形容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师出无名—— 师:军队。名:名义。指出兵没有正当理由。也指做某事没有正当的理由。适逢其会—— 适:恰好。逢:碰上。恰好碰上那个机会
生灵涂炭—— 生灵:生民,指百姓。涂:烂泥。炭:炭火。指百姓陷入沼泽与炭火中。形容百姓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素不相能—— 能:亲善、和睦。指长期不和睦
三人成虎—— 城市里本无老虎,但只要有三个人慌传市里有虎,听着就会以为真有虎了。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恬不知耻—— 泰然处之,不以为耻
暴殄(ti?n)天物——任意糟蹋东西
铤而走险—— 指没有办法,只得冒险
走投无路—— 形容走到无投身之地,前无生路
如火如荼—— 荼:开白花的茅草。像火那样红,像荼那样白。原来形容军容盛大,现在用来形容气势旺盛、热烈或激烈
按图索骥—— 骥:好马、千里马;索:寻找。原指按照伯乐的《相马经》去寻求好马。引申为依照既得的线索去寻找目的物。讽喻拘泥成法、食古不化、不知权变的人
老马识途—— 比喻富于经验堪为先导
蜕化变质—— 蜕化,指昆虫脱皮后外形往往有所改变。变质,指事物的本质变得与原来不同。蜕化变质,比喻人的思想受到腐蚀而发生质的变化
提纲挈领—— 提网之纲,挈衣之领。比喻举其要领,扼其要害,就能理顺关系,处事得心应手
醍醐灌顶—— 醍醐:从牛乳中提炼出的纯酥油,佛教比喻最高的佛法。灌:浇。顶:头顶。比喻给人灌输智慧,使之从迷惑中醒悟或彻底觉悟
堂而皇之—— 堂皇:气势宏大的样子。形容公开,不加掩饰。也形容很气派、很体面
韬光养晦—— 韬:隐藏。光:光芒,锋芒。晦:晦迹,即隐藏踪迹。指隐藏自己的才能、锋芒,不使外露 惘然若失—— 神情颓丧,好像失去所爱所恋的样子。蔚然成风—— 形容一种事物盛行于一时,一地,成为一种风气 万人空巷—— 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或新奇事物轰动一时的情景 望其项背—— 能够看到别人的颈项和脊背。比喻有能力赶上 无稽之谈—— 不真实的或虚假的事情
无所不为—— 为:做。没有什么不做。指什么事都干。含贬义 五花八门—— 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
未雨绸缪—— 绸缪:修缮。比喻事先做好防备工作
未置可否—— 置:确立,决定。没说行,也没说不行。即未发表任何意见。味同嚼蜡—— 像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味儿。形容心境、语言或文章等枯燥无味 为虎作伥—— 为老虎引路的鬼。比喻给坏人做帮凶,为坏人效劳
蔚为大观—— 蔚:草木繁盛。大观:盛大的景象。形容事物丰富多彩,形成盛大壮观的景象 无可厚非—— 厚:过分。非:非难,责备。不可以过分责备 无可非议—— 非议:批评指责。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
娓娓动听—— 娓娓:说话连续不倦的样子。形容善于讲话,使人爱听 闻一知十—— 指听到一点就能推知很多。形容非常聪明,善于类推
文过饰非—— 文、饰:掩饰。过、非:过错。指以各种理由或借口掩饰过失、错误
文不加点—— 点:古人写文章在字的右上角涂一点,表示删去。文章不用涂改,一气呵成。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高超
微不足道—— 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一提 危言危行—— 只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洗心革面—— 洗心:指清除坏思想。革面:改变旧面貌。比喻彻底悔改
薪尽火传—— 意指柴虽然烧完,火种却流传下来了。比喻通过师生传授,使学问技艺得以一代代承传 信手拈来—— 信手:随手。拈:用两三个手指头捏东西。随手拿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的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素材,用不着怎么思考
细大不捐—— 细:小。捐:舍弃。小的大的都不舍弃。常指收罗的东西多,毫无遗漏 想入非非—— 脱离实际,幻想不能实现的事
相濡以沫—— 濡:沾湿,浸润。沫:唾沫。比喻在困境中用微薄的力量相互帮助 相敬如宾—— 互相尊重,如何对待宾客一样。后用来形容夫妻之间互相尊敬,平等相待
相得益彰—— 相得:互相投合。益:更加。彰:明显。两个人或两件事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休戚相关—— 休:喜悦,吉利。戚:忧愁,悲哀。欢乐、忧愁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息息相关—— 息:呼吸进出的气息。呼吸时进出的气息相互关连。形容关系或联系非常密切 欣欣向荣—— 欣欣:草木生机旺盛的样子。荣:茂盛。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昌盛 星罗棋布—— 罗:罗列。布:分布。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 秀色可餐—— 形容女子姿色十分秀丽
虚怀若谷—— 谷:山谷。胸怀像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
虚与委蛇—— 虚:不真实,假意。与:跟。委蛇:敷衍。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咸与维新—— 咸:都。与:参与。维:语助词。新:革新。指一切受恶劣习俗影响或犯罪的人都可改过自新。也泛指一切都需要改革更新
一劳永逸—— 指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用费力了。逸:安逸 一针见血—— 比喻话语、文章简洁而能说中问题的实质 一语道破—— 一语:一句话。一句话就把真相说穿了
一语破的—— 一语:一句话。的:箭靶。比喻一句话就说到问题的实质 一言九鼎—— 形容说的话很有分量、很有作用
一往无前—— 一往:一直向前。无前:前面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挡。多形容勇猛前进 一意孤行—— 孤行:独自行事。指固执得依照己见行事而不听劝告 一暴十寒—— 暴:晒。寒:冻。比喻做事没有恒心
应接不暇—— 原指景物很多,顾不上观赏。后形容太繁忙,应付不过来
庸人自扰—— 庸人:平凡的人;自扰:自己搅乱自己。指本来无事而去自找麻烦
颐指气使—— 颐:腮帮。指:指挥。气:神情。使:指使。用面部表情和出气发声做出示意来指使别人。形容有势力的人的傲慢神情
雨后春笋—— 新事物大量迅速的涌现出来
有口皆碑—— 皆:都。碑:刻记着功业的石碑。人人的嘴都是记颂功业的碑。比喻人人称颂 有声有色—— 形容声势规模大。也形容表现得十分鲜明生动
偃旗息鼓—— 偃:放倒。息:停止。放倒旗帜,停止击鼓。指军队为不暴露目标而隐蔽行动或停止作战。也比喻事情中止
怨声载道—— 载:充满。道:道路。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百姓普遍怨恨不满 缘木求鱼—— 缘木:爬树。比喻方向、方法不对,就不可能达到目的 义不容辞—— 义:道义。辞:推辞。道义上不容许推辞。指理应接受 异想天开—— 异:奇异。天开:天门打开。形容想法奇异,不切合实际
咬文嚼字—— 形容过分得斟酌字句。多用来讽刺死抠字眼而不注重精神实质。后也指故意卖弄自己的学识。也指十分认真得斟酌字句
与人为善—— 与:偕同。跟别人一同做好事。后多指善意助人 因人成事—— 因:依靠。指依靠别人的力量把事情办成 言简意赅—— 语言虽精练简洁,但已概括要义
阳春白雪—— 原为战国时楚国的深奥高雅的歌曲。后泛指高雅、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以逸待劳—— 逸:安逸。指在作战时作好充分准备,养精蓄锐,等疲劳的敌人进犯时给与还击 炙手可热—— 手一靠近就感觉很烫。比喻气焰盛、权势大。炙:烤
栉风沐雨—— 用风梳头发,用雨水洗头。形容人辛苦的四处奔波。栉:竖立。沐:洗头 志同道合—— 志趣相投、观点一致。志:志向。道:方向
左右逢源—— 原指做学问如果有丰富的知识积累,那么在需要的时候就能取之不尽。后比喻做事很顺利。也比喻办事圆滑
指手画脚—— 指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形容放肆或得意忘形的神态
振聋发聩—— 聩:耳聋。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都听得见。比喻高超的言论能够使麻木糊涂的人觉醒 恣意妄为—— 肆意为非作歹
中流砥柱—— 黄河中的坚强柱石。比喻能担当重任、起中坚作用的人或集体
捉襟见肘—— 捉襟:整理衣襟。肘:胳膊肘儿。形容衣裳破旧。也比喻困难很多,应付不过来 擢发难数—— 擢:拔。发:头发。拔下头发来数也难以数清。形容罪过多得数不过来
锱铢必较—— 锱:一两的四分之一。铢: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锱铢:泛指很小的数量。较:计较。指办事认真,一丝不苟。也指很少的钱、很小的事情也要计较。形容小气、气量小
自惭形秽—— 惭:惭愧。形:形象、模样。秽:邪恶,丑陋。因为自己模样丑陋而感到惭愧。也泛指自己觉得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
责无旁贷—— 责:责任。贷:推卸。指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给别人 作茧自缚—— 缚:束缚。蚕吐丝作茧,把自己包在里面。比喻自己使自己受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