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毛泽东日常谈话中的马克思主义观解读
毛泽东日常谈话中的马克思主义观解读
毛泽东日常谈话中的马克思主义观解读
唐正芒 李国亮 · 2017-04-22 ·
评论(0)
字体: 大 / 中 / 小
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不仅体现在已经正式出版的毛泽东著作及被收进这些著作中的正式讲话和报告中,而且体现在他与各界人士的诸多非正式场合的谈话中。从这些日常谈话中的相关内容也可以看出毛泽东不仅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奉者和积极的马克思主义宣传者,而且是一个勇敢的马克思主义捍卫者和睿智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者。
摘 要
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不仅体现在已经正式出版的毛泽东著作及被收进这些著作中的正式讲话和报告中,而且体现在他与各界人士的诸多非正式场合的谈话中。从这些日常谈话中的相关内容也可以看出毛泽东不仅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奉者和积极的马克思主义宣传者,而且是一个勇敢的马克思主义捍卫者和睿智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者。
现有馆藏的有关毛泽东思想的直接载体及学者研究毛泽东思想的材料,就毛泽东个人方面而言,通常指已公开出版的毛泽东本人的各类著作、文稿,即“写”出来的毛泽东思想。然而,除了这些“写”出来的毛泽东思想之外,还应包括日常谈话中“说”出来的毛泽东思想。这些日常谈话散见于当事人事后撰写的各种回忆、纪念类文稿或研究、叙述毛泽东生平、思想等各类著作中,是一座至今尚未很好发掘、利用的毛泽东思想宝库。尽管在不同年龄段、面对迥异的革命与建设实际,毛泽东日常谈话的内容也不尽相同,但涉及马克思主义观的表述却一直在他的谈话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拟从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对毛泽东日常谈话中所体现出的马克思主义观作些解读和分析。
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奉者
1.逐步接受马克思主义
1910年秋,毛泽东考入湖南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在此读书期间他受康有为、梁启超改良主义的影响,倾向于维新变法,赞成君主立宪。他说,“当时我正在读表兄送给我的两本书”,一本“讲的是康有为的变法运动。一本是《新民丛报》,是梁启超编的。这两本书我读了又读,直到可以背出来。我崇拜康有为和梁启超”。辛亥革命爆发后,毛泽东之所以投笔从戎,正是因为这一时期听说有社会主义,他说:“当时鼓吹革命的报刊中有《湘江日报》,里面讨论到社会主义,我就是从那里第一次知道社会主义这个名词的。”
1914年毛泽东到湖南第一师范求学。他开始成为《新青年》杂志的热心读者。他说:“《新青年》是有名的新文化运动的杂志,由陈独秀主编。我在师范学校学习的时候,就开始读这个杂志了。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楷模。”经过比较,毛泽东摒弃了改良主义,然而此时他却并没有一个明确的信仰。正如他自己所说:“在这个时候,我的思想是自由主义、民主改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思想的大杂烩。”
1918年11月,毛泽东到北京大学图书馆担任助理管理员。因工作关系,他开始阅读一些马克思主义书刊,但并未彻底信奉马克思主义。正如他后来回忆时说:“当时我的思想还是混乱的,用我们的话说,我正在寻找出路。我读了一些关于无政府主义的小册子,很受影响。我常常和来看我的、名叫朱谦之的学生讨论无政府主义和它在中国的前景。当时,我赞同无政府主义的很多主张。”
1919年12月,为驱逐湖南军阀张敬尧,毛泽东第二次来到北京。期间他与李大钊、邓中夏、罗章龙等人联系密切,用心阅读了他们介绍的马克思主义书刊,最终确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据他回忆:“在我第二次游北京期间,我读了许多关于俄国革命的书。我热烈地搜寻一切能找到的中文的共产主义文献,使我对马克思主义建立起完全的信仰。”与此同时,毛泽东也自认自己已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了,他说:“到了一九二〇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
延安时期,毛泽东在与斯诺的谈话中专门提到李大钊和陈独秀对他的影响“:我在李大钊手下在国立北京大学当图书馆助理员的时候,就迅速地朝着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发展。陈独秀对于我在这方面的兴趣也是很有帮助的。我第二次到上海去的时候,曾经和陈独秀讨论我读过的马克思主义书籍。陈独秀谈他自己的信仰的那些话,在我一生中可能是关键性的这个时期,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印象。”
1949年冬,毛泽东设家宴为仇鳌接风洗尘时回忆道“:旧社会的东西对我都产生过影响。有段时间受到梁启超办的《新民丛报》的影响,觉得改良派也不错,想向资本主义找出路,走西方富国强兵的路子。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马列主义传入中国,我才逐步接受了马列主义。”可见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比较选择、漫漫找寻的过程。据他自己介绍,这一过程大约经历八九年的时间。1973年4月20日,毛泽东在会见墨西哥总统埃切维里亚时说:“我们青年时代也没有想到要革命啊。读孔夫子的书,我变成封建主义者。然后读资本主义的书,变成资本主义者了。到了二十几岁我还不知道世界上有马克思主义。
从毛泽东本人以上的谈话中可知,他早年的思想大致经历了一个从改良主义到无政府主义再到马克思主义的转变过程。而“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毛泽东便将其作为自己毕生奋斗的指南,矢志不渝。
2.苦学坚信马克思主义
1971年8月28日,毛泽东找刘兴元、汪东兴等人谈话,回忆了自己青年时期克服困难攻读马列著作的情况,他说:“1918年到北京大学图书馆当了管理员,可不简单呢!一个月的薪水八块大洋。不过宿舍很小,冬天很冷,没有煤炭烧炕。我们八个人挤在一个炕上,不能平着身子睡,只能侧着身子睡,面积不够。那七个人都是要出国留学的,到法国勤工俭学的。那时图书馆里有暖气,我晚上就到那里去睡觉,又取暖又看书,开始看马列主义的书。我就在这个时候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书。”
赣南会议后,毛泽东一度受到排斥。而这恰恰给他提供了一个埋头读书的机会。毛泽东读完徐特立借给他的《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后找到徐老说:“这本书写得太好了!列宁批评的‘左派’共产主义者,我们这里也有。”毛泽东在1957年与曾志的一次谈话中也回忆说:“1932年开始,我没有工作,就从漳州以及其他地方搜集来的书籍中,把有关马恩列斯的书通通找了出来,不全不够的就向一些同志借。我就埋头读马列著作,差不多整天看,读了这本,又看那本,有时还交替着看,扎扎实实下功夫,硬是读了两年书。”
1932年年底,毛泽东在与贺子珍的谈话中说:“宁都会议批评我‘狭隘经验论’,说我是‘右倾机会主义’,撤了我的军职。博古他们,如今又说我犯的是‘左’派幼稚病,这些留过洋的学生,看不起像我这样的土包子。”“不过,这也不要紧,坏事变好事,这下可有时间了,逼得我不得不多读一些老祖宗的原著。没想到一读竟上了瘾,丢不脱。人家的马列主义水平高,就是书读得多,你也趁机多读一点。”1960年12月25日,在同部分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聚餐时,毛泽东谈起自己长征初期因病坐在担架上读书的情景时说“:那时候我没有事情做,走路坐在担架上,做什么?我看书!他抬他
正是凭着这股苦学的劲头,毛泽东在这两年中啃下了《反杜林论》《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等马列原著,具备了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用他自己的话说:“后来写成的《矛盾论》,《实践论》,就是在这两年读马列著作中形成的。”同时,毛泽东还从马列原著中找到了反驳党内错误路线的理论依据,运用真正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来反对教条的、本本的所谓“马克思主义”。
1936年,毛泽东对他的同族亲戚毛泽普说:“读书要发狠,肯钻,要学会抓重点。”“不要读死书,要联系实际,由浅入深;还要学一点经济。”1939年年底,毛泽东在和曾志交谈时也叮嘱她:“要学马列主义经典著作,要精读,读了还要理解它,要结合中国国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去分析、去探索、去理解。”“马列主义的书要经常读,当然不必要一律都精读,而是遇到实际问题,就去请教马列主义,时常翻阅,从理论上进行分析。”
毛泽东认为,攻读马列著作也要打“持久战”。1947年12月,习仲勋到米脂县杨家沟参加中共中央扩大会议,毛泽东在听取他所作的边区情况汇报后说:“你们长期做实际工作,没有时间学习,这不要紧,没有时间可以挤。我们现在钻山沟,将来要管城市,现在就要抓紧理论知识的学习。你一年读这么薄薄一本,两年不就两本了嘛!三年不就三本了嘛!这样,十几年就可以读十几本,不就可以逐步精通马列主义了嘛!”1939年年初,毛泽东在接见延安电影团成员时说“:你们都还年轻,又参加革命不久,要一面工作,一面学习,看些马列主义的书,还要读点政治经济学、哲学。大本本一时啃不动,可以先找点通俗的小册子看看。”即使面对国际友人,毛泽东也不忘告其学习马克思主义。1970年5月1日,毛泽东在会见柬埔寨国王西哈努克亲王时说“:我就劝你读一点马克思主义的书,我介绍给你两本书,也许你已经读了,一本叫《共产党宣言》,一本叫《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
二、积极的马克思主义宣传者
1.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毛泽东在不同时期、针对不同对象,利用一切机会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群众观。1961年1月29日,毛泽东在南京同中共江苏省委的负责人谈话时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是为人民服务,否则是国民党作风。对群众没有感情,对贫下中农没有感情,不顾群众死活,不了解情况,不听群众的话,也不听上边的话,这种人就成问题。”毛泽东还劝告一些外国友人也要充分意识到人民群众的重要性。1964年毛泽东对来访的尼泊尔教育代表团说:“力量的源泉是人民群众。不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哪一个也不行。要在人民群众那里学得知识,制定政策,然后再去教育人民群众。所以要当先生,就得先当学生。”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也是毛泽东日常谈话中经常宣传的内容。1921年秋,毛泽东前往安源实地考察,在给煤矿工人宣传建立劳工团体的重要性时说:“路上有块石子,大老板看到随便把脚踢一下就踢开了。但要是把许多小石子掺上沙子、石灰结成团,就会坚如磐石,大老板搬也搬不动了。”是年冬,毛泽东再次来安源。在强调创办夜校、工会等革命团体的重要性时说“没有革命团体,:个人就像一根根筷子容易折断;有革命团体,就像一把筷子折断不了,就可以和反动当局作无情的斗争。”1926年,毛泽东在主持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宣传阶级斗争学说时,对着他在黑板上画的一座宝塔说:“你们看,最下层是塔基,有工人,农民,还有小资产阶级,人数最多,受压迫和剥削最深,生活最苦;压在他们上面的一层,是地主阶级、买办阶级,人数不多;再上一层是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人数更少;更高一层是军阀;塔顶是帝国主义。”“压迫、剥削阶级虽然很凶,但人数很少。只要大家齐心,团结紧,劳苦大众起来斗争,压在工农身上的几重大山就可推翻。百姓齐,泰山移,何愁塔之不倒乎!”毛泽东用“石子”“筷子”的比喻来强调建立劳工团体的重要性,用宝塔层级比喻阶级等级,由此通俗明白、生动形象地宣传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学说。
文艺的人民性在毛泽东的日常谈话中也被经常提及。1958年毛泽东约陈伯达就《红旗》杂志的导向问题进行谈话,毛泽东指出:“过去的文艺作品,不是源而是流,是古人和外国人根据他们彼时彼地所得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出来的东西。对于过去时代遗留下来的文学艺术和优良文学艺术传统,我们是要继承的,但是目的仍然是为了人民大众。”这里,毛泽东通过源流辨析,揭示了文艺来源于人民和服务于人民这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核心思想。
毛泽东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特别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性。1927年9月20日,毛泽东在鼓舞秋收起义失败后受挫的指战员时说“:现代中国革命没有枪杆子不行,有枪杆子才能打倒反动派。这次武装起义受了挫折,算不了什么!胜败乃兵家常事。”“我们现在好比一块小石头,蒋介石反动派好比一口大水缸,但总有一天,我们这块小石头,一定要打烂蒋介石那口大水缸!”1938年8月2日,毛泽东在对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第四期第一、二队及随校毕业的同学讲话中说:“共产党也是讲打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是文的,而且还要武——特别在中国。外国也一样要有,但外国有民主,国会,有工会,各党派可以在议会里宣布自己的主张,开展议会斗争。中国却没有这一条。”“只有枪杆子运动,才能做得好,而这枪杆子是归马克思主义管的(马克思政治管)。政治下命令,枪杆子就要服从,枪杆子如果脱离了革命的政治,就会失败。”简单几句话就把革命武装及其领导权的重要性表述了出来。
毛泽东还特别强调向知识分子宣传马克思主义。1957年4月26日,毛泽东在同越南新任驻中国大使阮康交谈中说:“对知识分子要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要使大多数知识分子(不是每一个人)都多少懂得些马克思主义。”同时,他也曾向僧人宣传过马克思主义。1948年4月9日,毛泽东和周恩来、任弼时等人夜宿五台山塔院寺。毛泽东对方丈说:“所谓革命成功之日,便是消灭剥削,消灭压迫,天下老百姓耕者有其田,万民乐业安居时。”“信仰自由嘛。你们可以信佛教,我们信马列主义;你们讲修行,我们讲革命,讲造反,用枪杆子推翻旧世界,创造一个新世界。”“共产党就是信仰马列主义这个‘佛’,高举无产阶级革命的旗帜,拯救天下穷人脱离苦海,团结起来闹革命,求解放,当家作主人。”
2.积极推介马克思主义学习榜样
“模范作用不在于口头说而在事实上做。不在于两只手举起来赞成马克思主义,主要的在于实际中去行马克思主义。这才是真真要紧的。单是学学还不够,要在实际中去做到底。”为激发抗大学员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积极性,1937年9月,毛泽东在为学员送行时说:“向你们推荐两个人,一个是我敬佩的老师,从苏联吃面包回来的张如心教授,他可以把许多马列著作背诵如流,你们可以向他学习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一个是大队政治委员胡耀邦,他的年龄比你们大不了多少,是我亲眼看着长大的热爱学习、朝气蓬勃的‘红小鬼’,现在还不断写些文章在报上刊登,很受读者的欢迎。希望你们以这两个同志为榜样,好好地学习。”
在宣传马克思主义学习榜样时,毛泽东还对李大钊、陈独秀、李达等我党早期宣传马克思主义先驱作了推介。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北坡前往北平途中,他就向大家推介了李大钊。他说:“我以前也到过北平,到现在整整三十年了。那时,是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而奔波。还不错,吃了点苦头,遇到了一个大好人,那就是李大钊同志。在他的帮助下,我后来才算成了马列主义者。可惜呀,李大钊同志已经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是我真正的好老师呀。没有他的指点和教导,我今天还不知道在哪里呢。”他在回忆自己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过程时不仅称赞陈独秀对他的影响“也许超过其他任何人”,而且强调他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兴趣“陈独秀也有帮助”。1949年5月18日毛泽东在北京香山向久别重逢的李达称赞道“:你在早期传播马列主义,是起了积极作用的。你在国民党统治区教书,一直坚持马列主义的理论阵地,写过很多书,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思想上没有离开马列主义,这是有益的事嘛,党是了解你的。”
对马克思主义学得好、用得好的在任干部,毛泽东也进行过宣传推介。如新中国成立初他就曾推介过习仲勋。1952年9月的一天,毛泽东对胡乔木和林默涵说:“告诉你们一个消息,马上给你们派一位新部长来。习仲勋同志到你们宣传部来当部长。”并称赞道,“仲勋是位很好的同志,延安时期他就是一位模范地委书记”,“这个人能实事求是,是一个活的马克思主义者”。
三、勇敢的马克思主义捍卫者
1.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如前所述,青年时期的毛泽东也曾受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影响,然湖南自治运动的失败使他意识到:无政府主义其实“理论上说得通,事实上做不到”。由此,毛泽东坚决地走上了拥护马克思主义的道路。在寻找改造中国的途径问题上,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毛泽东与追求无政府主义的萧子升分歧非常明显且难以调和。1921年8月,从北京回到长沙的萧子升在与毛泽东讨论俄国革命问题时说“:俄式的革命是激烈的破坏。以教育为工具,温和地进行革命,革命才为正当。”毛泽东则认为:“现在世界的教育,是一种资本主义教育,蒲鲁东没有建立起社会主义。所以,我觉得教育的办法是不行的。而俄国式的革命,却是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时的一个变计。”1922年12月,毛泽东在领导工人斗争时说:“工人所希望的是社会主义,因为社会主义确于工人有利。”“至官厅文告常有工人盛倡无政府主义之语,全违事实。工人并不信仰无政府主义。”中国是否适用马克思主义自然也离不开实践的检验。1939年4月24日,毛泽东在抗大大生产运动初步总结大会上说:“现在有人做文章,议论相当多,说什么‘马克思主义不适合于中国的国情’。现在我们延安首先来试一试,马克思主义的运用,可以耕田,可以做工,为什么不适合国情?耕田不适合国情吗?打草鞋不适合国情吗?难道贪官污吏是适合国情的?!中国不实行共产主义是不好的,我们说:还是实行的好。”
2.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1957年11月7日,毛泽东在与意大利共产党总书记陶里亚蒂会谈时说:“苏共二十大和波匈事件后,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不灵了,因此有必要重申马克思主义原则。这对全世界会产生好的影响。”1962年9月30日,毛泽东在会见南非共产党学员代表团时强调:“有人说马克思列宁主义不太行了,更有人说完全不行了,我不相信。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实践中得到了证明。”这种对马克思主义近乎“固执”的坚守,不仅体现在毛泽东与外国共产党朋友的交往中,而且体现在与资本主义世界朋友的交往中。1959年2月14日,毛泽东在会见智利《最后一点钟》报社社长马特时说:“马克思活着的时候,不能将后来出现的所有的问题都看到,也就不能在那时把所有的这些问题都加以解决。俄国的问题只能由列宁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由中国人解决。”“中国的党一贯遵守马列主义的原则,因为它是普遍的真理。这是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情况的统一问题。”并针对马特“希望中国不要多谈马列主义”以及马列主义“现在有些已不适用了”的说法,通过讲道理、摆事实,进行了坚决反驳和有力回击。1960年8月28日,毛泽东在会见阿尔巴尼亚客人时说:“马列主义是革命的学说,只要人民需要革命,马克思主义旗帜就不会倒的。”用今天的话来说,这就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坚定的理论自信,也是其矢志不渝的信仰所在,所以他必然要、也必然会勇敢坚定地捍卫马克思主义!这种勇敢捍卫,正是毛泽东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身份的最佳诠释。
3.敢于和非马克思主义作斗争
毛泽东对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批判,从另一角度来说也就是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立场。1932年10月,毛泽东与周以栗、陈正人等人谈到教条主义的危害时说:“教条主义真害死人!他们不做实际工作,不接触工人、农民,却要指手画脚,到处发号施令。”在遵义会议上,毛泽东反驳凯丰说:“打仗之事,敌我形势那么紧张,怎能照书本去打!我并不反对理论,它非有不可,要把马列主义当作行动指南,决不能变成‘书本子主义’。”1936年9月15日,毛泽东在提到长征前夕党内的宗派主义错误时说:“高慢的宗派主义,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别人。当时,只用铁锤主义,不把很多干部带走,瞿秋白同志想走不带他走,这完全是立三路线宗派主义的残余,这完全是要不得的,那时的宗派主义,那些行为是犯了罪的。”对有损于党群干群关系的官僚主义作风,毛泽东坚决反对。1949年3月,在党中央离开西柏坡赴北平途中,因车多引来群众围观。卫士为了安全,要司机把车开快点。毛泽东说:“不要开快了,应该慢点开。你们看,这里人很多,开快车要出事的。万一伤着老百姓,那就不好了。他们想看就让他们看看嘛。因为他们知道这是自己人坐的汽车嘛。”1956年3月6日,毛泽东在听取铁道部汇报工作时说:“以后,我出门不要你们部长、副部长跟着一同去,不然将来要检讨的。”
四、睿智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者
1.信奉基础上的“活学”
毛泽东不仅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更可贵的是他懂得以科学的态度学习马克思主义,自觉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学习,真正达到了“活学”的境界,这是毛泽东得以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和前提。1936年毛泽东在抗大的一次校务办公会议上说:“读书先是粗读,有个大概的印象,然后是复读,重温一下重要章节,也叫精读。在这个基础上再写点读书笔记,问几个为什么,联系实际思考一下周围的事情。这样才能防止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1938年1月,毛泽东在与艾思奇的交谈中表达了自己对读书的一些见解“:读书学习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应用。我们需要本本,就是要应用它来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的本本主义。”1961年4月19日,毛泽东在会见以教育部长达瓦洛斯为团长的古巴文化代表团时说“:光读马列主义的书不等于接受了马列主义的思想,必须要与本国具体情况结合。”正是“活学”马克思主义,使毛泽东从读书的方法和态度上及时抵制党内不同时期出现的本本主义、经验主义、教条主义的错误,使其能够突破“辞藻迷信”,从理论上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本本”。
2.勤于调研深谙国情
毛泽东不仅熟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且非常重视调查研究。1941年9月,毛泽东对中共中央妇女委员会组织的一个准备到陕北调研的工作组解释说:“马克思、恩格斯努力终生,作了许多调查研究工作,才完成了科学的共产主义。列宁、斯大林同样作了许多调查。中国革命也需要调查研究工作,才能避免主观主义、片面性。”“我们是信奉科学的,不相信神学,所以我们的调查研究工作是面向下层,而不是幻想。同时,我们又相信事物是运动着的,变化着的,进步着的。因此,我们的调查,也是长期的。今天需要我们调查,将来我们的儿子、孙子,也要作调查,才能不断获得新的事物和新的知识。”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依然重视调查研究。1961年1月29日,他在南京对中共江苏省委的负责人说“干:劲还是要鼓,要是实事求是的干劲,实事求是就要调查研究。水是浑的,有没有鱼不知道,就是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要把浮夸、官僚主义、不摸底这些东西彻底克服掉。过去有几年不大讲调查研究了,是损失。不根据调查研究来制定方针、政策是不可靠的,很危险,心中也无数,数字也许知道,实际情况并不知道。”1938年3月21日,毛泽东在抗大第三大队的临别赠言中就调查研究的方法解释说:“‘走马看花法’是不对的,中国人欣赏了几千年花,对于雄蕊雌蕊还弄不清楚,便是没有科学方法的原故。合理的方法是开调查会。”“你们出去,不要先当‘老师’,搬出抗大的一套;应该先当‘学生’,了解情况,调查明白,然后再来说话,再定方针。中医看病也要四项调查,才开药单,何况工作?假如环境不允许直接调查,也该从旁打听,问问人家。”
3.精通理论下的“活用”
抗战时期,毛泽东想找一位熟悉马列主义理论的人帮助他工作。中央党校给他推荐了一位从事联共(布)党史和中共党史研究的专家。毛泽东请他谈谈有关马列主义和联共(布)党史方面的问题。此人便不看对象,不问情由,把他背得滚瓜烂熟的那一套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毛泽东听不下去了,打断他问道:“《联共党史》你读过吗?”此人回答:“我通读了三四遍呢。”毛泽东说:“我一遍也没有通读过,只是将每章的结束语都读了。书,既要会读,更要会用。我没有通读过,可是会用。你讲的这些都很对,但是对目前中国的问题一个也没有涉及到。我们学习马列主义是为了解决中国的问题。好了好了,你自己去吧,我这里容不下你。”毛泽东认为,“懂马列”不等于“会用马列”,只有“会用”,才算“真懂”。“活用”是他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态度,不会“活用”,等于没学。
4.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
毛泽东不仅强调理论创新的必要性,而且要求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1938年8月5日,毛泽东在对抗大第四期毕业同学的讲话中提出:“一切东西都是研究的对象,马克思主义也是没有完的,将来还有马克思的儿子,孙子,孙孙子的新马克思主义,所以马克思主义是空前而不绝后。”很明显,研究对象的复杂性,革命实践的不断发展,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必须随之创新。新中国成立后,类似的表述在其谈话中则出现更多。如1962年9月30日,他在会见南非共产党学员代表团时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它还要继续发展,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把什么真理都总结好了。”1968年8月13日,他在会见意大利共产党(马列)代表团时说:“不要让死人牵着我们活人的鼻子走。但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作我们要研究,这些人是我们的祖宗。”与此同时,他以自信和经验告诫外国朋友要敢于理论创新。1967年6月27日,毛泽东在会见秘鲁、厄瓜多尔共产党学习团及玻利维亚共产党政治局委员古铁雷斯时说“:在马克思以前没有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创造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创造了并实现了列宁主义。我们为什么不能?我们可以根据他们的基本原则,可以创造本国的经验。”1968年8月13日,毛泽东在会见意大利共产党(马列)代表团时说:“国际经验要学习,但你们要创造自己的理论,创造自己的经验,革命才能成功。国际的经验应注意,但不要照搬外国的经验。”
五、结语
毛泽东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称号是由其信仰、学习、宣传、捍卫、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长期实践得来的。本文所录有关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内容,全部搜集于他的日常谈话。当然,毛泽东日常谈话中能反映其马克思主义观的话语还远不止这些,但仅从本文挂一漏万地所录部分即可看出,研究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不应只局限于正式出版的各类毛泽东著作,相关内容在他的日常谈话中也极为丰富。将毛泽东正式著作与日常谈话中有关马克思主义观的表述双管齐下地结合研究,将使我们对毛泽东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称号认识得更清楚、更深刻、更信服。
由此可见,研究毛泽东思想应关注毛泽东的日常谈话。毛泽东日常口头谈话中所含有思想、理论、观点、情感等方面的内容,也应属毛泽东思想的组成部分(当然,按照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定义,不包括毛泽东犯“左”倾错误时候的错误谈话),且比他写在书上的理论更加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直观形象、风趣幽默,也更能反映毛泽东的内心世界、精神风貌、语言艺术乃至人格魅力,因而也更易为人们所理解、记忆和接受。
(作者简介:唐正芒,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国亮,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硕士生)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晨钟
第二篇:中西方日常交际谈话中用语的差异
中西方日常交际谈话中用语的差异
探究小组人员:张圆梦,董梦瑾,杨晓莲,高娜
指导老师:赵子璇
[摘要] 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这已是不可置疑的事实。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也是了解对象国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语言学习即文化学习,中西方使用两种不同的语言——汉语和英语它们各有反映着本身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凝重的历史传统,了解中西方日常交际谈话中用语的差异可以帮助我们在于外国人交流时不出错误。
[关键词] 语言 差异
.一
中西方(尤指中国与英美国家)使用两种不同的语言——汉语和英语,它们各有反映着本身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凝重的历史传统,因而在语言表达上也存在着许多差异。在此着重讨论,中西方语言交际中最常见的生活用语的差异。
(一)称呼用语的差异
正常交际的首要条件是正确、得体地称呼对方。得体的称呼可使双方缩小心理距离,使交际顺利进行。在中西文化中,因其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而使其在称呼用语上存在较大差异。
首先要注意的是:中西方姓名的排列顺序不同。“中国人的称呼以“姓”居首位,而英美人则以“名”居首位。”因而中国人称呼西方人时常常会不知不觉地用西方人的“姓”而非用他们的“名”来称呼他们。如在看到Jim Green这个姓名时,可能将其称呼为“Green” 或 “Mr.Jim”西方人听了这样的称呼就会感到不舒服,应该是“Jim”或 “Mr.Green ” 才是正确的。
在日常交际中,中国人比较注重礼节,一般先称呼后讲话。根据对方的身份及其与自己的关系亲疏以及场合的不同,使用不同的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其称呼注重敬意。但是在西方,人们追求平等、亲近的人际关系,不管是在正式还是非正式场合,都喜欢用名字称呼别人(如:Tom, Joy, Peter等)。这种做法在美国人中尤为普遍,甚至初次见面就可用名字称呼,不仅年龄相近的人之间这样称呼,年龄悬殊的人之间也可以这样称呼,一点儿也没有不尊重的意思,甚至子女对自己的祖父母、父母也可以用名字称呼,社会地位不同的人之间也这样称呼,如学生对老师、雇员对上司,老师和上司并不认为是对自己的不尊重或太随便,相反认为自己待人友好、容易亲近。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人习惯于非对等式的称呼类型,而西方人崇尚对等式的称呼方式。”
“中国人称呼家庭成员、亲属或邻居时,都可以使用亲属称谓。”如非亲属之间,孩子对长辈称:“叔叔”、“阿姨”、“伯伯”等;对平辈称:“大哥”、“大姐”是常事。但是,“在英语中用于表达亲属称谓的词一般不用于表达非亲属关系。” 如果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 Green”、“Auntie/Aunt Brown”,对方听了可能觉得不顺耳。因为在英语文化中,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而后面不带“姓”,只带“名”,如“Uncle Tom”。还可以用“Mr.” “Mrs.” “Miss/Ms”加上姓或者直接用“Sir(先生)”“Lady(女士)”来称呼。再则,汉语的亲属关系比较具体。最典型的如汉语中有伯父、叔父、舅父、姑父和姨父等区分,但是在英语中就用一个词“Uncle”来表示;汉语中有姨母、姑母、伯母、婶母、舅母等称呼,英语也都只用 “Aunt”一词代表;再如,汉语中的堂、表兄弟姐妹,英语中“Cousin”一词也包含了全部的称呼。这三个词究竟指谁,要弄清楚当时的情景才能知道。
此外,在中国,人们的等级观念根深蒂固,为了表示尊敬,往往会在姓的后面加上人的头衔、社会职位等,如 “郭校长”、“杨经理”、“周局长”、“刘老师” 等称呼。但是,“Principal Guo”、“Manager Yang”、“Bureau Director Zhou”、“Teacher Liu”等称呼不符合英美人的习惯。在西方,只有少数职业和职务可用于称呼。如教授可称Professor;医生或有博士学位的人称Doctor;州长和市长可称Governor 和Major,等等。英语中这种职业/职务衔头+姓氏的称呼形式使用范围狭小,用途十分有限。西方人不喜欢这样的称呼,认为这样的称呼很虚伪。
(二)打招呼用语的差异 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见到朋友或熟人打声招呼,是一种常见的礼貌行为。中西方由于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不同,因此他们在见面时打招呼
的用语和习惯也大相径庭。
中国有浓厚的食文化,自古以来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谚语。因此,中国人见面时喜欢用“你吃了吗?”来和对方打招呼,但这句问候语实际上已失去了其字面上意义,不是用来询问信息,而只是打招呼的一种方式。因此,回答“吃了” 或 “还没有吃”均无关紧要。然而,若按字面直译成英语“Have you had your dinner?”来问候西方人,按照其文化习俗,意味着邀请对方去吃饭;男性若问女性则表示要与对方交朋友或约会的愿望。可是,中国人说这句话时,通常是没有“邀请”和“约会”这层意思。汉语中另一种常用的打招呼语是“你去哪里啊?”、“到哪儿去啦?”这两句话在汉语中是打招呼的方法,而不是真想了解问人到哪里去。所以,对方可以任意给一个回答,也毫不觉得难堪。然而,如果用同样的方式与西方人打招呼“Where are you going?”、“Where have you been?”西方人往往会理解为是一个询问信息的问句,会使他们感到难堪,甚至会感到生气,他们会觉得说话者在干涉他们的私事。他们虽然嘴上不说,心里也许会想:“Why do you ask these questions? 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
另外还有一种“中国式的问候方式是看见某人在做什么,就说什么。”例如,当中国人遇见自己认识的人在洗车,可能会这样打招呼:“你在洗车啊?”中国人听到这样的打招呼觉得很自然、很正常。可是对西方人说:“You are cleaning your car, aren’t you?”他听起来觉得很奇怪、很别扭。心里会想:你明明看到我在洗车,还要问这样的问题?简直是在说废话。
也许英美人比较讲究高效率的缘故,人与人之间没有中国人那样热情,在以上同样情况下,常用的打招呼语一般比较简单,如“Hi”、“Hello”、“How are you?”或 “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Good evening!”等。有时也以谈论天气的方式如“It’s a nice day, isn’t it?”来和对方打招呼。然而这些问候语中国人听起来觉得洋味太浓,觉得与对方太过生疏,一般较少使用。
(三)告别用语的差异 通常人们在进行交际时,不会不发出任何信号就突然分手或匆匆离去。离开前总会用一定的告别语,来表明自己要离开。中国人分手时通常说:“再见。”相当于英语中的“Good-bye”、“Bye-bye”。但是在说“Good-bye”、“Bye-Bye”或“再见”之前,还要说些客套话,中西方由于社会文化习俗不尽相同,告别用语也各具特色。
“在中国的告别礼仪中,人们往往把道别的原因归于对方。”例如,中国人到别人家里做客,告别时多半会以 “我得走了,你一定很累了。(”“I’d better be going now.You must be very tired.”)或 “你明天还得早起,我该走了。”(“You will have to get up very early tomorrow.I should go now.”)等方式向主人告别。然而,“如果一个美国人去另一个美国人家里做客,他多半找出与自己有关的理由道别,而不涉及主人一方”,如:“Well, I’d better let you have some sleep.”(“好了,我得让你休息了。”)、“Tomorrow, I have to get up early.I must go now.”(“明天我还得早起,我该走了。”)或者说:“I’ll have to go.Tomorrow I’ll go to work.”;“I must be say good-bye.My wife is waiting for me at home.”等等。就如Alan Maley 所说:“In typical western context the guests would usually find reasons to leave related to themselves rather than to their hosts.” 另外,也可以用“We have to say goodbye now.We enjoyed the evening very much.Thanks a lot.”(“我们得说再见了。我们今天晚上过得很愉快。多谢了。”)或“I think I’d better be leaving now.It’s very nice to have a talk with you.”(“我想我得离开了。和你聊天非常愉快。”)等略表示感谢的告别语。英美人认为这样说,更显得体。但是,在中国则一般不使用这样的告别语。
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如有客人来访,当客人离开时,主人要把客人送到家门口。客人会对主人说:“请留步”、“不要远送了”,主人会说:“走好”、“慢走” 之类的客套话。这些说法都无法直接译成英语。如果用“Stay here.”、“Don’t comeany further with me ,please.”等,向英美人道别,他们会觉得十分尴尬。因为 他们根本就没有要送你太远的意思。除非你邀请,否则别想他们会送你很远。这并不是西方人不友好,而只是他们没有这样的习惯。而若对外国客人说:“Go slowly.”、“Walk slowly.”,他们的反应很可能是:“Why should I walk slowly?”(“为什么我要慢走?”)。外国人把“Go slowly.”、“Walk slowly.”看成是种要求,事实上,它只不过是中国人告别时所使用的一种极为普通的表达方式。在此类情况下,英美人常常将客人送到门口并且说:“Do come around again when you have time.”(“有空再来。”)或“Give my best regards to your parents.”(“替我问候你的父母。”)
此外,当中国学生向老师请教问题,问题解决后,中国学生离开前可能会这么向老师告别:“对不起,浪费您这么多的时间,我该走了。”这本是一句自谦的客套话,只是表示对老师的尊重。但若这名老师是西方人,他/她就会觉得尴尬。他/她会认为,在你心里,他/她的帮忙只是在做一些无用的事而已。他/她会觉得很不高兴,以后也不会再帮助你了。其实在这时,中国学生只需说:“Thank you for your help!I think I should go now.Goodbye!”就可以了。
(四)对于赞扬和恭维的应答差异
“英美人的思维模式多为直线型,喜欢直接表达;而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大多为螺旋型,喜欢委婉含蓄的表达。”因此,在与中国人进行交际时,外国人常常吃惊地发现,当他们赞扬或恭维中国人的时候,中国人总是不知所措,过于谦卑或贬低自己,甚至反复地予以否认,而不会像外国人那样很坦然地用语言表示感谢。例如,当有人称赞你说:“That’s a beautiful dress you have on!”(“你穿的衣 服真漂亮!”)谦虚的中国人很可能会说:“No, no, it’s just a very ordinary dress.”(“不,不,它只是一件很普通的衣服。”)或 “No.In fact I’ve worn it for several years.”(“不,事实上我已经穿了好几年了。”)再如,当别人赞扬、恭维你的能力或技巧时,如“Oh, your English is really good.”(“你的英语真棒。”)、“Your handwriting is very beautiful.”(“你的书法真漂亮。”)。对于这两句恭维话,不管是否与事实相符,中国人通常也会否定对方的恭维而可能说:“Well, it’s just so so.”(“一般而已。”)、“No, you flatter me.”(“不,你过奖了。”);甚至有的还会用这样的话来贬低自己:“Oh, no.My English is very poor.I must study hard.”(“哦,不,我的英语不好。我还必须努力。”)、“No, no, not at all.You are joking.”(“不,不,一点儿也不漂亮,你是开玩笑吧。”)。相反,西方人却通常公开地表示接受这种赞扬和恭维,会大大方方的说一句:“Thank you!”表明自己认为对方的赞扬是诚心诚意的,所赞扬的事是值得赞扬的。
在以上的情况里,由于西方人不太了解中国以谦虚为美德的传统文化,对于中国人谦虚的回答常常无法接受,认为中国人很不礼貌。而且有时还会把中国人这种过分的谦虚理解为不诚实的表现。因此,应该了解英美人对赞扬与恭维的应答的习惯,以避免中西方交际过程中不必要的误会的产生。
(五)餐桌上用语的差异
中西方在请客吃饭上的文化差异也要注意,否则会引起笑话。
中国人热情好客,请客吃饭时一般都是菜肴满桌,但无论菜多么丰盛,嘴上总要谦虚的说:“没什么好吃的,菜做得不好,随便吃点。”然而,当英美人听到这样的客套话,会觉得很反感:“没什么吃的,又何必请我?菜做得不好,又为什么要拿来招待我?”。按照中国的习俗,为了表示礼貌,习惯上会一再劝客人多吃点,而中国人往往是“言不由衷”,明明肚子饿,嘴上却说:“我饱了,不用了。”;直到主人一请再请,才慢条斯理地“恭敬不如从命”。而英美人招待客人一般没那么讲究,简简单单三四道菜就可以了。用餐时,一般主人会说:“Help yourself, please!”(“请吃。”即你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英美人待客尊重个人意志,讲究实事求是,一再问客人要不要食物或强塞食物给客人,是很不礼貌的。所以,当主人给你添菜或问你要什么时,如:“Would you like another piece of meat pie?”(“想再来一块肉馅饼吗?”),如果你想吃的话,可以直截了当地回答:“Yes, please!”或“Thank you.A piece of meat pie.”倘若你确实什么也不想吃,只需简单地说:“No.Thank you.”就可以了。而客人在用餐期间,一定要赞美主人所准备的食物好吃,称赞主人的手艺好,否则不管你吃得多饱,主人都会不高兴。典型的英语客套话是:
客人:It’s delicious.(味道好极了。)/ This meat is beautifully tender.(这肉鲜嫩可口。)主人:Thank you.I’m glad you like it.(谢谢,我很高兴你喜欢吃。)有些不了解英美人习惯的中国人,到英美人家里做客,也客气一番,结果他们请你一遍,至多两遍,便以为你真的不想吃。英美人第二次的问法经常是:“Are you sure? It’s no trouble.”(“真的不要吗?一点也不麻烦的。”)注意,这可是最后一请,如果你再客气,只好去喝西北风了。此外,英美人认为菜吃不完留在盘子里,是很不文明的行为,所以宁可第一次少要一些,吃不饱,可大大方方地跟主人说:”Oh, this is delicious.”(“哦,这真好吃啊。”)并再要些刚才吃过的菜,主人对你欣赏他们的菜,会感到很高兴。
(六)话题选择的差异
跨文化交际通常是通过说话的交往方式来进行的。许多外语学习者也很想和外国人交流来练习英语,然而,由于他们不会选择恰当的话题,常常会遭到外国人的拒绝。
中国人私下谈话中,即使是初次见面,往往也喜欢把年龄大小、家庭情况、家庭地址、身体状况、工资收入、婚姻状况等当作交谈的内容,以示对对方的关心。然而,所有这些在西方人看来都是个人隐私。在西方国家,“特别强调对个人私生活的保护与尊重,认为打听别人的事是很不得体的行为。”就如英语的一句谚语所说:A man’s home is his castle.意思是:一个人的家即是他的城堡,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西方人并不了解:“几千年来,中国人绝大部分都住在乡村,少数住在小城市,他们聚族而居,经常见面彼此关照,几乎无话不谈。”而这些现象在西方的工业社会里却很少见,人们独立意识强,互不干涉、很注重隐私。不管是城市里还是在农村,都是 “Good fences makes good neighbor.(好篱笆创造出好邻居。)”(Robert Frost)因此,当与英美人进行交谈时,要选择适当的话题,避免问一些诸如:“Where are you from?”、“How old are you?”、“ How many children do you have?”、“ Are you married?”、“How much do you earn?”、“ What religion do you believe in?”、“ How much is your watch?”、“ Where did you buy your shoes?”等问题,以免使西方人觉得个人隐私受到侵犯,或感情受到伤害。在西方,人们一起聊天的起始话题是天气情况,因为英美国家天气多变,且对人们的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影响。另外,天气是中性话题,无论怎么谈都不涉及对方的隐私。除天气外,英美人常说的话题还有运动、工作、学习、兴趣爱好、假期安排、国际局势、电影/电视节目等。在与英美人进行交流时,可以选择以上话题,相信会有不小的收获。
二 心得体会
在这个研究过程中,使我们既了解了我们本民族的文化,扩大和丰富了我们的语言知识,又增强了我们跨学科学的能力。不断吸纳了新知识,更新了知识层面,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更加增进了同学之间道德合作。
[参考文献]
中西方日常交际谈话中用语的差异,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中西方日常交际谈话中用语差异
中西方日常交际谈话中用语的差异
探究小组人员:张圆梦,董梦瑾,杨晓莲,高娜
指导老师:赵子璇
[摘要] 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这已是不可置疑的事实。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也是了解对象国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语言学习即文化学习,中西方使用两种不同的语言——汉语和英语它们各有反映着本身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凝重的历史传统,了解中西方日常交际谈话中用语的差异可以帮助我们在于外国人交流时不出错误。
.[关键词] 语言
差异
一
中西方(尤指中国与英美国家)使用两种不同的语言——汉语和英语,它们各有反映着本身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凝重的历史传统,因而在语言表达上也存在着许多差异。在此着重讨论,中西方语言交际中最常见的生活用语的差异。
(一)
称呼用语的差异 正常交际的首要条件是正确、得体地称呼对方。得体的称呼可使双方缩小心理距离,使交际顺利进行。在中西文化中,因其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而使其在称呼用语上存在较大差异。
首先要注意的是:中西方姓名的排列顺序不同。“中国人的称呼以“姓”居首位,而英美人则以“名”居首位。”因而中国人称呼西方人时常常会不知不觉地用西方人的“姓”而非用他们的“名”来称呼他们。如在看到 Jim Green 这个姓名时,可能将其称呼为“Green” 或 “Mr.Jim”西方人听了这样的称呼就会感到不舒服,应该是“Jim”或 “Mr.Green ” 才是正确的。
在日常交际中,中国人比较注重礼节,一般先称呼后讲话。根据对方的身份及其与自己的关系亲疏以及场合的不同,使用不同的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其称呼注重敬意。但是在西方,人们追求平等、亲近的人际关系,不管是在正式还是非正式场合,都喜欢用名字称呼别人(如:Tom, Joy, Peter 等)。这种做法在美国人中尤为普遍,甚至初次见面就可用名字称呼,不仅年龄相近的人之间这样称呼,年龄悬殊的人之间也可以这样称呼,一点儿也没有不尊重的意思,甚至子女对自己的祖父母、父母也可以用名字称呼,社会地位不同的人之间也这样称呼,如学生对老师、雇员对上司,老师和上司并不认为是对自己的不尊重或太随便,相反认为自己待人友好、容易亲近。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人习惯于非对等式的称呼类型,而西方人崇尚对等式的称呼方式。”
“中国人称呼家庭成员、亲属或邻居时,都可以使用亲属称谓。”如非亲属之间,孩子对长辈称:“叔叔”、“阿姨”、“伯伯”等;对平辈称:“大哥”、“大姐”是常事。但是,“在英语中用于表达亲属称谓的词一般不用于表达非亲属关系。”
如果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 Green”、“Auntie/Aunt Brown”,对方听了可能觉得不顺耳。因为在英语文化中,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而后面不带“姓”,只带“名”,如“Uncle Tom”。还可以用“Mr.” “Mrs.” “Miss/Ms”加上姓或者直接用“Sir(先生)”“Lady(女士)”来称呼。再则,汉语的亲属关系比较具体。最典型的如汉语中有伯父、叔父、舅父、姑父和姨父等区
分,但是在英语中就用一个词“Uncle”来表示;汉语中有姨母、姑母、伯母、婶母、舅母等称呼,英语也都只用 “Aunt”一词代表;再如,汉语中的堂、表兄弟姐妹,英语中“Cousin”一词也包含了全部的称呼。这三个词究竟指谁,要弄清楚当时的情景才能知道。
此外,在中国,人们的等级观念根深蒂固,为了表示尊敬,往往会在姓的后面加上人的头衔、社会职位等,如 “郭校长”、“杨经理”、“周局长”、“刘老师” 等称呼。但是,“Principal Guo”、“Manager Yang”、“Bureau Director Zhou”、“Teacher Liu”等称呼不符合英美人的习惯。在西方,只有少数职业和职务可用于称呼。如教授可称 Professor;医生或有博士学位的人称 Doctor;州长和市长可称Governor 和 Major,等等。英语中这种职业/职务衔头+姓氏的称呼形式使用范围狭小,用途十分有限。西方人不喜欢这样的称呼,认为这样的称呼很虚伪。
(二)打招呼用语的差异 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见到朋友或熟人打声招呼,是一种常见的礼貌行为。中西方由于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不同,因此他们在见面时打招呼
的用语和习惯也大相径庭。
中国有浓厚的食文化,自古以来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谚语。因此,中国人见面时喜欢用“你吃了吗?”来和对方打招呼,但这句问候语实际上已失去了其字面上意义,不是用来询问信息,而只是打招呼的一种方式。因此,回答“吃了” 或 “还没有吃”均无关紧要。然而,若按字面直译成英语“Have you had your dinner?”来问候西方人,按照其文化习俗,意味着邀请对方去吃饭;男性若问女性则表示要与对方交朋友或约会的愿望。可是,中国人说这句话时,通常是没有“邀请”和“约会”这层意思。汉语中另一种常用的打招呼语是“你去哪里啊?”、“到哪儿去啦?”这两句话在汉语中是打招呼的方法,而不是真想了解问人到哪里去。所以,对方可以任意给一个回答,也毫不觉得难堪。然而,如果用同样的方式与西方人打招呼“Where are you going?”、“Where have you been?”西方人往往会理解为是一个询问信息的问句,会使他们感到难堪,甚至会感到生气,他们会觉得说话者在干涉他们的私事。他们虽然嘴上不说,心里也许会想:“Why do you ask these questions? 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 另外还有一种“中国式的问候方式是看见某人在做什么,就说什么。”例如,当中国人遇见自己认识的人在洗车,可能会这样打招呼:“你在洗车啊?”中国人听到这样的打招呼觉得很自然、很正常。可是对西方人说:“You are cleaning your car, aren’t you?”他听起来觉得很奇怪、很别扭。心里会想:你明明看到我在洗车,还要问这样的问题?简直是在说废话。
也许英美人比较讲究高效率的缘故,人与人之间没有中国人那样热情,在以上同样情况下,常用的打招呼语一般比较简单,如“Hi”、“Hello”、“How are you?”或 “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Good evening!”等。有时也以谈论天气的方式如“It’s a nice day, isn’t it?”来和对方打招呼。然而这些问候语中国人听起来觉得洋味太浓,觉得与对方太过生疏,一般较少使用。
(三)告别用语的差异 通常人们在进行交际时,不会不发出任何信号就突然分手或匆匆离去。离开前总会用一定的告别语,来表明自己要离开。中国人分手时通常说:“再见。”相当于英语中的“Good-bye”、“Bye-bye”。但是在说“Good-bye”、“Bye-Bye”或“再
见”之前,还要说些客套话,中西方由于社会文化习俗不尽相同,告别用语也各具特色。
“在中国的告别礼仪中,人们往往把道别的原因归于对方。”例如,中国人到别人家里做客,告别时多半会以 “我得走了,你一定很累了。”(“I’d better be going now.You must be very tired.”)或 “你明天还得早起,我该走了。”(“You will have to get up very early tomorrow.I should go now.”)等方式向主人告别。然而,“如果一个美国人去另一个美国人家里做客,他多半找出与自己有关的理由道别,而不涉及主人一方”,如:“Well, I’d better let you have some sleep.”(“好了,我得让你休息了。”)、“Tomorrow, I have to get up early.I must go now.”(“明天我还得早起,我该走了。”)或者说:“I’ll have to go.Tomorrow I’ll go to work.”;“I must be say good-bye.My wife is waiting for me at home.”等等。就如 Alan Maley 所说:“In typical western context the guests would usually find reasons to leave related to themselves rather than to their hosts.” 另外,也可以用“We have to say goodbye now.We enjoyed the evening very much.Thanks a lot.”(“我们得说再见了。我们今天晚上过得很愉快。多谢了。”)或“I think I’d better be leaving now.It’s very nice to have a talk with you.”(“我想我得离开了。和你聊天非常愉快。”)等略表示感谢的告别语。英美人认为这样说,更显得体。但是,在中国则一般不使用这样的告别语。
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如有客人来访,当客人离开时,主人要把客人送到家门口。客人会对主人说:“请留步”、“不要远送了”,主人会说:“走好”、“慢走” 之类的客套话。这些说法都无法直接译成英语。如果用“Stay here.”、“Don’t comeany further with me ,please.”等,向英美人道别,他们会觉得十分尴尬。因为 他们根本就没有要送你太远的意思。除非你邀请,否则别想他们会送你很远。这并不是西方人不友好,而只是他们没有这样的习惯。而若对外国客人说:“Go slowly.”、“Walk slowly.”,他们的反应很可能是:“Why should I walk slowly?”(“为什么我要慢走?”)。外国人把“Go slowly.”、“Walk slowly.”看成是种要求,事实上,它只不过是中国人告别时所使用的一种极为普通的表达方式。在此类情况下,英美人常常将客人送到门口并且说:“Do come around again when you have time.”(“有空再来。”)
或“Give my best regards to your parents.”(“替我问候你的父母。”)
此外,当中国学生向老师请教问题,问题解决后,中国学生离开前可能会这么向老师告别:“对不起,浪费您这么多的时间,我该走了。”这本是一句自谦的客套话,只是表示对老师的尊重。但若这名老师是西方人,他/她就会觉得尴尬。
他/她会认为,在你心里,他/她的帮忙只是在做一些无用的事而已。他/她会觉得很不高兴,以后也不会再帮助你了。其实在这时,中国学生只需说:“Thank you for your help!I think I should go now.Goodbye!”就可以了。
(四)对于赞扬和恭维的应答差异 “英美人的思维模式多为直线型,喜欢直接表达;而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大多为螺旋型,喜欢委婉含蓄的表达。”因此,在与中国人进行交际时,外国人常常吃惊地发现,当他们赞扬或恭维中国人的时候,中国人总是不知所措,过于谦卑或贬低自己,甚至反复地予以否认,而不会像外国人那样很坦然地用语言表示感谢。例如,当有人称赞你说:“That’s a beautiful dress you have on!”(“你穿的衣
服真漂亮!”)谦虚的中国人很可能会说:“No, no, it’s just a very ordinary dress.”(“不,不,它只是一件很普通的衣服。”)或 “No.In fact I’ve worn it for several years.”(“不,事实上我已经穿了好几年了。”)再如,当别人赞扬、恭维你的能力或技巧时,如“Oh, your English is really good.”(“你的英语真棒。”)、“Your handwriting is very beautiful.”(“你的书法真漂亮。”)。对于这两句恭维话,不管是否与事实相符,中国人通常也会否定对方的恭维而可能说:“Well, it’s just so so.”(“一般而已。”)、“No, you flatter me.”(“不,你过奖了。”);甚至有的还会用这样的话来贬低自己:“Oh, no.My English is very poor.I must study hard.”(“哦,不,我的英语不好。我还必须努力。”)、“No, no, not at all.You are joking.”(“不,不,一点儿也不漂亮,你是开玩笑吧。”)。相反,西方人却通常公开地表示接受这种赞扬和恭维,会大大方方的说一句:“Thank you!”表明自己认为对方的赞扬是诚心诚意的,所赞扬的事是值得赞扬的。
在以上的情况里,由于西方人不太了解中国以谦虚为美德的传统文化,对于中国人谦虚的回答常常无法接受,认为中国人很不礼貌。而且有时还会把中国人这种过分的谦虚理解为不诚实的表现。因此,应该了解英美人对赞扬与恭维的应答的习惯,以避免中西方交际过程中不必要的误会的产生。
(五)餐桌上用语的差异
中西方在请客吃饭上的文化差异也要注意,否则会引起笑话。
中国人热情好客,请客吃饭时一般都是菜肴满桌,但无论菜多么丰盛,嘴上总要谦虚的说:“没什么好吃的,菜做得不好,随便吃点。”然而,当英美人听到这样的客套话,会觉得很反感:“没什么吃的,又何必请我?菜做得不好,又为什么要拿来招待我?”。按照中国的习俗,为了表示礼貌,习惯上会一再劝客人多吃点,而中国人往往是“言不由衷”,明明肚子饿,嘴上却说:“我饱了,不用了。”;直到主人一请再请,才慢条斯理地“恭敬不如从命”。而英美人招待客人一般没那么讲究,简简单单三四道菜就可以了。用餐时,一般主人会说:“Help yourself, please!”(“请吃。”即你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英美人待客尊重个人意志,讲究实事求是,一再问客人要不要食物或强塞食物给客人,是很不礼貌的。所以,当主人给你添菜或问你要什么时,如:“Would you like another piece of meat pie?”(“想再来一块肉馅饼吗?”),如果你想吃的话,可以直截了当地回答:“Yes, please!”或“Thank you.A piece of meat pie.”倘若你确实什么也不想吃,只需简单地说:“No.Thank you.”就可以了。而客人在用餐期间,一定要赞美主人所准备的食物好吃,称赞主人的手艺好,否则不管你吃得多饱,主人都会不高兴。典型的英语客套话是:
客人:It’s delicious.(味道好极了。)/ This meat is beautifully tender.(这肉鲜嫩可口。)主人:Thank you.I’m glad you like it.(谢谢,我很高兴你喜欢吃。)有些不了解英美人习惯的中国人,到英美人家里做客,也客气一番,结果他们请你一遍,至多两遍,便以为你真的不想吃。英美人第二次的问法经常是:“Are you sure? It’s no trouble.”(“真的不要吗?一点也不麻烦的。”)注意,这可是最后一请,如果你再客气,只好去喝西北风了。此外,英美人认为菜吃不完留在盘子里,是很不文明的行为,所以宁可第一次少要一些,吃不饱,可大大方方地跟主
人说:”Oh, this is delicious.”(“哦,这真好吃啊。”)并再要些刚才吃过的菜,主人对你欣赏他们的菜,会感到很高兴。
(六)话题选择的差异 跨文化交际通常是通过说话的交往方式来进行的。许多外语学习者也很想和外国人交流来练习英语,然而,由于他们不会选择恰当的话题,常常会遭到外国人的拒绝。
中国人私下谈话中,即使是初次见面,往往也喜欢把年龄大小、家庭情况、家庭地址、身体状况、工资收入、婚姻状况等当作交谈的内容,以示对对方的关心。然而,所有这些在西方人看来都是个人隐私。在西方国家,“特别强调对个人私生活的保护与尊重,认为打听别人的事是很不得体的行为。”就如英语的一句谚语所说:A man’s home is his castle.意思是:一个人的家即是他的城堡,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西方人并不了解:“几千年来,中国人绝大部分都住在乡村,少数住在小城市,他们聚族而居,经常见面彼此关照,几乎无话不谈。”而这些现象在西方的工业社会里却很少见,人们独立意识强,互不干涉、很注重隐私。不管是城市里还是在农村,都是 “Good fences makes good neighbor.(好篱笆创造出好邻居。)”(Robert Frost)因此,当与英美人进行交谈时,要选择适当的话题,避免问一些诸如:“Where are you from?”、“How old are you?”、“ How many children do you have?”、“ Are you married?”、“How much do you earn?”、“ What religion do you believe in?”、“ How much is your watch?”、“ Where did you buy your shoes?”等问题,以免使西方人觉得个人隐私受到侵犯,或感情受到伤害。在西方,人们一起聊天的起始话题是天气情况,因为英美国家天气多变,且对人们的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影响。另外,天气是中性话题,无论怎么谈都不涉及对方的隐私。除天气外,英美人常说的话题还有运动、工作、学习、兴趣爱好、假期安排、国际局势、电影/电视节目等。在与英美人进行交流时,可以选择以上话题,相信会有不小的收获。
二 心得体会 在这个研究过程中,使我们既了解了我们本民族的文化,扩大和丰富了我们的语言知识,又增强了我们跨学科学的能力。不断吸纳了新知识,更新了知识层面,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更加增进了同学之间道德合作。
[参考文献]
中西方日常交际谈话中用语的差异,http://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观《毛泽东》有感
观《毛泽东》有感
曾几何时,当他还是孩子的时候,就已立下复兴中华的志向。
当他写下论英雄人物还看今朝的那一刻,当他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著名理论的那一刻,当他遭人排挤却依旧心系革命的那一刻,当他当机立断审时度势决定长征的那一刻,当他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振臂高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一刻,他孩提时的志向终于实现,他被全中国人记在了心中,他的名字,就是毛泽东!
十七岁的毛泽东,不顾父母的阻拦,毅然离开了韶山冲,走上了救国救民的道路。他在给父亲的信中写道:“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少年毛泽东就有如此之伟大的志向,在他的行动和话语之间,流露出的自信和坚毅,都是我们现代青年所缺乏的。看如今社会,网络游戏毒害青少年的心灵,人生最好的年华就这样荒废在了这些对学习生活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情上,哪还有当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那种精神。而我自己呢,也经常把时间荒废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丧失本应有的朝气和活力。对于一个青年人来说,这是一件多可怕的事情啊。想想当年的毛泽东,总是那样的斗志满满,似乎随时准备着与敌人作斗争,而如今的我们,在金钱和欲望的诱惑下,渐渐在这纸醉金迷的社会中迷失了自己原本的理想和愿望。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壮年时代的毛泽东,是不畏艰难的,他有着常人所没有决心,纵使在政治生涯中被人排挤,他也依旧坚持着为党、为中国的解放事业而时刻奋斗。为了革命胜利,为救国救民,在战火纷飞中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武装斗争,他身经百战,指挥千军万马,以眼观全局的战略才华,用一杆毛笔杆子赶跑了小日本,打败了蒋介石,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他才华横溢,他运筹帷幄,他将一次次的困难一一化解。他的这些品质造就了一个伟大民族的复兴。如今的我们,也应当学习他身上的精神品质,不畏艰难,敢于为科学研究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不断充实自己,发展祖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毛泽东的晚年,是带着淡淡的凄苦的。岁月不饶人,毛泽东老了。外貌变得憔悴,动作变得迟钝。他的手总是颤抖着,他最爱吃的红烧肉也吃不下几口。我们不得不承认,他在晚年确实做了一些错误的决定,文化大革命的**,带走了无数知识青年的青春年华。但是过并不能覆盖他的功绩。他的一生是为全体中国人民服务和贡献的一生,到了晚年他也依旧致力于改革中国社会,虽然犯“左”倾错误,但是出发点是好的。我们不应当只看到一个人的过错而忽略其一生的贡献。
1976年9月9日,一位纵横历史的伟人,就这样撒手人寰,然而,他却留给了我们无数值得回忆和学习的东西。无论如何,没有毛主席,就不会有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是他,打走了日本人,平定了内乱;是他,一次又一次地带领红军渡过艰险,完成一个个不可完成的任务;是他,创立了中国工人阶级的第一个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这就是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是他,倡导了中华民族的崭新的文化品格,这就是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文化品格;是他,开辟了中华民族重新振兴的历史前程,带领中国走出了一条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是他,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和中国永远不称霸的重要思想,并且开始打开对外工作的新局面,为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国际条件。中国共产党在他逝世5年以后,对他的全部革命活动和革命思想以中央委员会决议的形式作出了全面的评价。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 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仍然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是伟大的,他是诗人,又是革命家;他是战士,又是统帅;他指挥千军万马,自己不曾开过一枪;他缔造一个辉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毛泽东的一生,充满辉煌,在战火中熊熊燃烧,照明前进的道路,带给人们无限的幸福!他最大的目的,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如今的我们,是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的手中掌握着祖国未来的命脉,几代伟人共同建立的国家的命脉就掌握在我们的手中。所以,请奋发地读书吧,请努力地汲取知识吧,请尽全力地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第五篇:观《毛泽东》有感
观《毛泽东》有感
对于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崇敬与爱戴,各行人心中都有丈尺标杆。文人骚客咀嚼他诗词中的遒劲,政史学者揣度他对历史的认知,军事学家对伟大领袖毛泽东的战略战术更是推崇之至,但是在我眼中,毛泽东是文史军政领域的集大成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更是中华民族不朽的丰碑。寒假期间我有幸观看了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毛泽东》。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毛泽东的一首《无题》写出了他当年义无反顾的求学之路,也写出了他之后一心一意为了劳苦大众,奋身投入革命的坚决。毛泽东生活的时代,清朝末期,1901年的北京,一场不公平条约正在这里签订着。腐朽的清政府接受了联军的不公平签约,并且打算割地赔款。长大后的毛泽东,乐于助人,帮助劳苦大众,思想解放。他提出要走出去求学,遭到父亲拒绝,随写下了这首诗,留于父亲来到了新学堂。
毕业之后他来到了长沙,自此他的思想开始有了较大的转变。在这段时间里,良师益友给了他无尽的帮助,杨昌济、杨开慧、何叔衡、蔡和森、陈独秀等等可谓对毛泽东的人生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在这个时期,毛泽东的革命思想逐渐形成,同时,他还得出,民主的出路只能是革命,这个时候毛泽东已经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并且注意到了苏联革命的成功。很多年以后他回忆道当年的这些事情,认为当初陈独秀和自己的那些对谈对于自己更好的明白马克思主义,最终成为了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有着强烈的推动作用。此时,军阀混乱,各军阀对劳苦大众、工农阶级的压迫及其惨重,1920年秋冬之际,毛泽东、何叔衡等在长沙,以新民学会骨干为核心秘密组建共产党早期组织。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对大革命失败的原因进行总结。不少与会人员对党中央所犯的错误提出了批评,而毛泽东则强调“党须知枪杆子里出政权”,这句话符合中国当时的基本国情,为中国革命的基本方式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李德、博古的的错误领导给红军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在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毛泽东坚持自己的方式,斥责李德的错误领导,最终在红军损失严重的情况下,红军被迫转移,在一次紧急会议上,除李德、博古外所有人都支持毛泽东,最终红军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突出国民党的重重包围,经过两万五千里的长征与红一方面军、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随后毛泽东等人在瓦窑堡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挽救了党组织和红军,纠正了红军中的左倾倾向,拯救了红军。
两万五千里长征的顺利完成既是红军的伟大胜利也是革命的伟大胜利。
日本侵略者的气焰日益嚣张,中华民族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难时候,毛泽东主张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他召开了军队里的会议,和周恩来一起说明了抗日联盟统一阵线的重要性,并且毛泽东以身作则,用自己的经历说明了现在放下仇恨的必要性,劝告广大的红军能够放
下仇恨,为了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一致对外。随后中共展开了第二次合作,为了共同的胜利而展开斗争。
不久以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卢沟桥事变揭开了抗日战争的序幕。中华民族处在紧急关头。这个时候从毛泽东到宋庆龄等人,无不在为着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而竭尽全力的奋斗。
红军开始转变成为了八路军,但是重申了八路军永远都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革命根据地发展的如火如荼,八路军方面获得了大胜,日本军队的速战速决的计划很快遭到了抵制,抗战转为持久抗战。
共产国际的王明回国之后一意孤行,将之前红军建立的一些抗日团队解散,这使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颇为不满,认为他是在胡来,之后共产党召开六中全会,王明、毛泽东等参与会议。会议上面最终举手表决,毛泽东被同意在六中全会上面做政治报告,王明虽然想要反对但也无奈,因为这是大家的意见,只能同意。会议的召开十分成功,六中全会很好的解决了党内王明右倾的问题,毛泽东再一次成功的挽救了中国共产党。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新四军的军队遭到严重打击,国民党大肆逮捕暗杀共产党员,国共合作实质破裂。
1941年的6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国内此时日军和国民党集中兵力封锁解放区,解放区老板姓的吃饭和经济问题都受到了制约,毛泽东在解放区展开了三反运动,精简机构,发展经济。随后延安边区开始了大生产运动,号召边区人民自给自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展经济,直接保障了后期的经济供给。
诺曼底登陆的顺利导致国际形势一变再变,毛泽东和手下召开作战会议努力的应对着国内的抗战局势。然而就在此时蒋介石等人却在想着如何的对付共产党的军队,与此同时国民党统治区民不聊生。
波兹坦公告的宣告,直接促进了日军的投降进程加快。随后在美国的议会上,投掷原子弹的决议被通过,日本的广岛长崎被投掷了原子弹,日本在世界范围上的战场节节败退,这直接导致了日本投降的结果。与此同时在国内毛泽东也加快了对日作战,随后日本天皇宣布投降,日军全面败退。八年抗战到此终于宣告了正式结束。国民党单方面撕毁双十协定,全面内战爆发。
毛泽东和周恩来对于现在的革命局面表示非常的乐观,毛泽东认为民心所向,自己这方面一定能够取得战争的胜利。朱德等人十分赞成,随后毛泽东提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战役,以及土改的全面进行,让全国上下的革命形势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但是这个时候土改却出现了一些问题。毛泽东纠正了土改中的左倾问题,并且让习仲勋一定要注重这个问题。
三大战役的胜利大败了国民党主力。国民党已是穷途末路,最后渡江战役的成功则标志着解放战争的结束。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宋庆龄、刘少奇以及各界人士均参加了开国大典。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就此诞生,一个崭新而伟大的纪元开始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如果没有毛泽东,可能仍需几年甚至是十几年的时间,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胜利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毛泽东在军事方面的成就还包括了他在战争期间写的众多军事书籍,比如《论持久战理论书》等。
毛泽东从没把自己当领导,他平易近人,走在群众之间。他还教育儿子不要脱离群众,要求儿子不要穿在苏联的军装制服,和战士一起去吃大锅饭。
北平和平解放时,毛泽东和自己的马夫老孙约定好一起进入北平,结果老孙自己看到了蒋介石送来的吉普车,有小兵说毛主席要坐着这个车离开。老孙十分黯然,自己申请调离。毛泽东知道了这个消息,愤怒的表示自己要和老孙头一起进入北平,并且也不要搞蒋介石的那一套,要和百姓如同鱼水。
毛泽东在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运动,使农民人人有地。大力发展经济,人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毛泽东换衣服参加开国大典,但是自己新衣服里面却仍旧穿着的是自己的旧衣服,并且叮嘱女儿一定不能够忘记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们。
毛泽东的平民意识、草根意识、均富思想,毛泽东的缀满补丁的睡衣,都使我们感叹唏嘘,浮想联翩。但是我想,更重要的,毛泽东首先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英雄。
从儿时与父亲的抗争到17岁出乡关,从同学少年指点江山到秋收起义,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到五次反围剿,从万里长征到延安革命根据地,从抗日战争到三年解放战争,毛泽东一生都在为自己的信仰,为拯救中国人民于水火之中而奋斗着,最终中华民族在他的带领下屹
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没有毛泽东就没有今天的中国。毛泽东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人,使我们崇敬的人,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我们正值风华正茂,正是我们塑造自己、建设祖国的大好时机,我们要学习毛泽东的优秀品质,缅怀毛泽东,提升自己,为祖国的将来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