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会说“不”教案设计
学会说“不”教案设计
一 教学目的:学生在与人交往过程中,由于怕失去好友一味地迁就朋友,因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学会拒绝他人的无理要求是人际交往的一种重要技巧。在这一次课中,通过学生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如何来对朋友说“不”的重要性以及说“不”的方法。
二 教学重点:
(1)情境设计:(要求情境来源于学生的生活)(2)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在参与中不知不觉地学到技巧,学生的投人程度将影响到教学效果
三 教学过程 :
导入 :在这节课的开始,先跟大家讲一个故事:有这样一个学生,有一天他姨妈进城要他陪着吃饭,他当时身上只有20先令。他姨妈却偏要去最贵的餐馆,他无奈地同意了;姨妈又要点许多昂贵的食物,他只好一一照办;最后总算还好,刚好20先令。他付完钱后,姨妈看着他,问:“那是你全部的钱?”“是的,姨妈。”“你用全部的钱来招待我吃一顿美味的午餐?你太好了——可太傻了。你知道所有的语言中哪个字最难念?就是个‘不’字。你这顿午餐差点儿撑坏你可怜的姨妈了,我通常的午餐只是一杯牛奶!”这个姨妈宁愿自己被食物撑的很难受,就是要告诉她的侄子一个道理:要学会拒绝。
类似这类午餐的事相信我们很多人都曾经历过,我们都希望自己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其实,学会拒绝别人也是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的一种重要技能,也就是说,我们要学会说“不”。
(板书——学会说“不”)
(要说“不”,要拒绝他人,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那么,我们来看一看下面的情境。在看的时候,请同学们都思考:两位同学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
情境一
(请表演情境一的两位同学上来!)A同学做出很忙的样子,一手拿着记事本,一边说:今天的事情真多,明天要默写课文,我还有一段没有看呢,这是语文,数学153页还有三道题,昨天的错题还有一道没有弄明白,中午得看一看。英语还是老样子,要记单词要背课文,最惨的是今天我妈出差,我今天自个儿做饭,就别指望今晚上有多少时间做作业 了。今天中午我得多做点作业。说完做出做作业 的样子。
B(大大趟趟地)走到A旁边说(随便、高声):嗨!走,陪我一起买本书。
A做出很为难的样子,(看看正做的作业,又看看同学,再迟疑几秒钟,最后还是走了。一定要表现出为难的样子,诸如感到很难办要走又不想走的样子,一定要表现出A是做出了巨大的牺牲的样子)问A在这种情况下会怎么想呢?B又会怎么想呢?(请学生来回答)学生可能分析出:A其实有事,但是又不愿因这事而得罪B,所以就迁就B,从A内心来说A是不想去的。
B得到了他想得到的A的陪同,B也许看到了A这么忙都陪自己,也许会觉得A够哥儿们,这好像才是真正的朋友。
问:A考虑到他如果去了之后会有什么后果吗? 从表演中可以看出,A是没有考虑他出去的后果的。
这可以说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种情况,也是生活中同学们在处理与同学关系时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即(板书:情境-:不顾后果地迁就朋友或同学)情境二:
(提醒同学们想一想:他们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A正在看书:做出认真状。B走来之后,说:“嗨!小A,看足球去。” A :“看什么,没兴趣!你有没有看见我正在看书!”(粗暴地,声音很大)B:“嚷什么嘛。不去就不去嘛!”(语气愤怒地)说完后转身离去。学生可能分析出:
A有事,可能心烦,所以他做出了上述的举动。也许他就这种德性,当然这种行为方式是肯定不会得到同学的认同的,也就是说,这种行为是不能被多数人所接受的。B会怎么想呢?而B的行为语言也很粗暴。两人的关系会有什么结果呢?不欢而散。A在拒绝朋友时态度怎么样?结果怎么样?(板书:情境二:粗暴地拒绝就态度而言)还有一些情境,请看下面一个情境。看的时候也请思考!A正在看小说
B走来,说:“嗨!坐了这么久了,我们出去走走。”A :“不去!。(以一种较为平和的口气,然后接着看书。)B很委屈很不情愿地走了!学生可能分析出:
A拒绝了B。如果你是B,你会怎么想?
A是不是不要和我好了,自己是不是在什么地方说错了什么,或是做错了什么,要不,他怎么会不理我呢?其他时间他都会和我一起去的,什么原因呢?可能想一个下午也想不出个头绪来。
这种拒绝是(板书:情境三:没有解释的拒绝)这几种拒绝方法好不好? 不好!
那么,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来拒绝他人呢?(情境之四:委婉而得体地拒绝)A表现得有很多事情的样子。
B走来说:”我们一起去借本书,听说图书馆来了不少新书。
A:对不起,我还有事,教师布置的作业 我要在中午做完,今晚上我还要回去做饭,我妈出差了。你自个儿去,好吗?
B:哦,那么你赶快做作业 吧,我自个儿去。(平静地离开)这种方式中A的表现怎么样?B被拒绝了的表现又怎样? 学生可能分析出:
A以一种委婉的方式拒绝了B,B也能体会到A确实无法陪他一同前去借书。四种迁就或拒绝的方式,哪一个是同学常用的?哪一个是比较好的? 情境一,不顾后果地迁就朋友或同学,这有许多害处。都有些什么害处呢?(请同学讨论)情境二,这种方式不好,道理很简单。以一种粗暴的方式来对待同学,无谓地刺伤同学,伤害友谊。
情境三,没有解释的拒绝,易导致同学的误会,且再让B伤透脑筋。
情境四,采取一种委婉的方式来拒绝,这样既不给自己造成不良的结果,也不损害友谊,这是我们希望的。
我们已经看了四个情境,我们知道了在拒绝他人时应有的态度,知道了迁就他人的害处。下边,看下面这一情境,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说明:同学A在做作业,而且今天的作业 又比较多。A还有其他的事情,比如学生会的事。回家之后还有一些家务等。)这时B跑来对同学A说:“我们班的某某同学在球场踢球时不小心摔了,我们赶快去送他上医院吧!” 问:这时,A去,还是不去? 学生说去,问:为什么?
学生说不去,问:为什么?当然,正确答案应该是去。因为同学受伤,这时朋友的利益更重要。
也就是说也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说“不”了。在说“不”时,听一听同学的要求很重要。看了上面的情境,在拒绝朋友时,我们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学生回答)总结学生的回答,启发得出: 1.什么时候该说“不”(1)手头的事比别人约你去做的事更重要时(2)别人所要求的事确实是自己不愿的
(3)明显判断不好的事(从社会道德规范看)同学们可以根据上面说的三点给我们举一些生活中的具体的例子:(请同学来说一说)同学可能会说出:抄作业,自习课有同学找到说话等 2.怎样说“不”(1)注意聆听对方的谈话 听对方说话是对对方的起码尊重(2)要果断拒绝
在拒绝时要果断,不能含糊其辞,要明确地表达自己不愿意的态度。(3)作出必要的解释
在拒绝了别人时还应该做出简短的解释。
(4)在拒绝时应注意说话的语气拒绝的是同学,应该有礼貌,(请不要粗暴地对待你的同学,因为我们都不希望别人粗暴地对待我们。)用心理接龙游戏的方式请同学举出他们生活中的一些常见事件来说明他们所学到的内容。(一些同学提出要求,一些同学拒绝,要注意什么时候该拒绝,怎样来拒绝)
我希望同学们都拥有真实的友谊,但是在该说“不”时就说“不”,并且说得漂亮!当受到拒绝的时候也有一种坦然的心情。最后送给同学下面一句话:
经常相处的人并不一定就是朋友,而相距万里的也不一定就不是朋友。朋友之间重要的是心与心的相通,而不在乎是否日日相守。
第二篇:学会说不教案设计实施方案
学会说不教案设计实施方案
学会说不教案设计【一】
活动设计:
在学龄期儿童的社会化进程中,与他人的正常交往,形成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学会合作,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感受,是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基础。本课通过多例二难情境,让学生归纳出拒绝的方法和技巧,并在课堂之中加以运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合作精神。
辅导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明白: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有权利说“不”,但也要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合作精神。
2、初步学习说“不”的三步技巧,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辅导形式:小品表演,问题讨论,个案分析,角色扮演。
课时:1课时。
活动地点:教室。
重点难点:
1、重点:二难情境的角色扮演,引导学生学习演练如何说“不”。
2、难点:归纳说“不”的三步技巧。
辅导前准备:
1、投影片。
2、学生回忆:自己平时有没有不敢拒绝或拒绝不当的经历。
3、学生事先准备3个小品。
辅导过程:
一、准备活动。
1、深呼吸放松练习:端坐,放松头部、身躯,慢慢吸气,慢慢呼气,……(时间2分钟)
2、学生谈自己的感觉。
3、教师: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如遇到紧张、生气时,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来消除自己的紧张和生气。
4、教师:好!现在开始我们今天的话题。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使我们左右为难的事情。请看投影:
二、引入课题
(1)出示情景:
“已是晚上九点钟,我正忙着写作业,同学小明兴冲冲地拿着一本新买的连环画到我家,要和我一起欣赏,我……”(幻灯)
教师:我该写作业还是和同学一起看连环画呢?让我们看看三组同学不同的反应(小小品表演):
第一组:学生A: 去,难道你不能在家自己看?非要跑来这里看不成?现在几点钟了,明天我完不成了作业,谁负责?
小明:(生气)我再也不理你了!
第二组:学生B: 哎!你有新书就拿来跟我一起看,真看得起我,我只好放下作业陪你看,作业明天再说。
小明:(高兴)真够朋友!
第三组:学生C: 太好了!我也很想和你一起欣赏,但是现在已经九点多了,太晚了,真没办法,我的作业还没完成呢!我们明天下午再一起看好不好?
小明:(略失望)好吧!
(2)教师:让我们对三组同学的精彩表演表示感谢!
请同学们谈谈“我”和小明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我”:A写作业/好 B看连环画/不好 C写作业/好
小明 :A很生气 B高兴,够朋友 C有点失望,但可以理解
(3)问题讨论:为什么小明会有不同的感受呢?
①A同学敢说“不”但是不善于说“不”,惹得同学很生气,失去了同学的友谊,想到的是自己,没有想到别人。
②B同学人缘好,但缺乏主见,不敢说“不”,过分考虑别人的需要,压抑或违背自己的正当需要。
③C同学敢说不,也善于说不,有自己的主见,又能考虑到别人的情绪。
(4)教师总结:当我们有正当的理由时,我们可以拒绝他人,但也要理解和尊重别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并不因拒绝别人而失去了友谊。
三、自我对照。
1、分小组讨论。谈谈自己在学习、生活中自己平时有没有不敢拒绝或拒绝不当的经历?并举出自己亲身经历的例子。
2、学生发言,讲述自己生活中的例子,要求学生说出:什么事情、自己如何应对、自己和对方有什么感受等。
四、怎样说“不”。
根据第三个小品和学生列举的例子,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归纳说“不”的方法:
1、作出判断,该不该拒绝。
2、如何说“不”。
①拒绝(直接或间接相告,注意文明礼貌,尊重别人)
②并说出理由(如太晚了、考试作弊)
③想出替代的方式(提出一些健康可行的可供选择的替代方式)
五、实际演练。
1、出示问题情景:(投影)(分4组进行讨论)
A、我的好朋友要抄我的作业,我该怎样对他说?
B、我和小华是好朋友,小华很喜欢玩游戏机,放学后经常因为玩游戏机而晚回家。小华却欺骗父母说在我家做作业,并要我替他圆谎,我该怎么办?
C、放学后,陈明约我们几个同学去游泳,我该怎样对他说?
D、李华叫王小敏期末考试时给他抄一抄,王小敏心里挺害怕的,他该怎么办呢?
2、每个两难情景请两个学生作一组进行角色扮演。
教师要注意学生扮演中是否有拒绝、理由、替代方式三方面(若不全教师提示)
六、小结
1、你能拒绝的只是对你不合理的要求,而不能拒绝一个应该帮助的人。
2、在说“不”的过程中,要做到文明礼貌,尊重他人,学会与人沟通。
3、当我们要向别人提出要求时,也应该考虑考虑:我提出的要求是否正当?是否使别人为难?也要尊重别人。
板书设计:
学会说“不”
1、判断,该不该拒绝。
2、如何说“不”。
(1)拒绝
(2)说出理由
(3)找出替代方式
教学建议:
1、本课适合小学中、高年级心理健康辅导课使用。
2、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体验两方的心理感受,培养合理精神。
3、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鼓励学生说真话,教师语言要简洁。
学会说不教案设计【二】
朋友是我们每个人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朋友的意见和自己的不一致甚至有错误的时候,为了维系朋友之间的友谊,一味地迁就,不善于拒绝,以至于压抑个人意愿,事过之后又后悔自责,从而产生负面情绪。因此,学会说不是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的一项重要技能。学会正确的方式说不,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愿,获得好友的理解。既能解决两人之间的矛盾,又能够增进和朋友间的情谊。
如何才能做到既不损害朋友情谊又不违背自己的意愿?我和学生为此在《学会说“不”》这节心理活动课上进行了交流。
活动目标:
鉴于以上分析,结合心理活动课的基本理念,从学情出发,我的活动目标是:
1、认知目标为学生体会友谊的真谛,学会合理说不,初步了解拒绝别人的可行办法。
2、能力目标为在合理的情况下会说“不”,掌握方法。
3、情感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到合理说不在人际交往中的魅力,宣泄以往积累的负面情绪,获得了积极、正向的情绪体验。
活动重难点:
为了更好的达到预期目标,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通过角色扮演、体验情绪,做到相互理解,采用正确的方式说“不”。
活动过程:
遵循心理活动课学生主体性原则、平等尊重原则、激发性原则,根据高年级学生身心成长规律,活动过程如下:
(一)趣味游戏,引入话题。
(二)情境表演。
(三)再现经验,分享启思。
(四)总结提高,情感升华。
(一)“趣味游戏,引入话题”。
游戏既能营造友好、快乐的课堂氛围,又能吸引学生尽快融入活动中。因此,我以《猜猜他是谁》作为热身游戏(出示游戏规则),通过游戏在让学生以轻松愉悦的心情投入到课堂活动,同时让学生初步体会在正确时说yes,在错误时说no。
(二)情境表演。
活动是心理课程的灵魂。因此,课堂上的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体会、感悟的机会,从而获得新的体验和经验。
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类似小严的烦恼。让我们一起观看下面的短剧表演(视频)
这个情景来源于学生的真实生活体验,通过小组内的角色扮演,体会了两人当时各自不同的心情、想法。之后再引导学生谈谈你们遇到类似的情况会怎么办?我们知道心理健康课上,无论多么精彩、多么生动的讲授都无法替代学生亲身的体验,只有体验才会让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感悟。学生有的体会到了小严不敢拒绝朋友而为难的心境,有的同学分析了小兴只顾自己是自私的表现。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在思维的碰撞中、在情景的体验中自然而然的生发出来!
很快几种不同的做法产生了。(屏幕出示)通过鲜明的对比,学生感悟到不拒绝是错误的,粗暴的拒绝是会伤害友谊的,温和而真诚的解释规劝会让友情升华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我尊重每一个同学的观点,用微笑的表情、赞许的目光、称赞的语言肯定学生们的分析,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引导学生感悟:生活中要敢于说“不”!顺利完成活动重点内容。
(三)再现经验,分享启思。
明晰了应该说不之后,我再次引导:(屏幕出示:和朋友相处时,难免会出现意见不一样的情况,发生争执或者好朋友做错了,你当时怎么做的?结果怎样?现在再想一想,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请把你的好办法写在智慧卡上,我们贴到友谊船上,相信你的办法回乘风破浪,驶向友谊的彼岸,收获更多真挚的情谊。)这样鼓励学生分享自己曾经或失败或成功的说 “不”经验,再把大家认为可行、有效且不伤感情的方法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这一系列的活动,让曾经不善于说 “不”的学生倾吐了自己的烦恼,有效宣泄了负面情绪;对于那些好的办法得到大家认可的学生,更是参与、分享的热情倍增,又一次获得了积极、正向的情绪体验。(屏幕出示)
学生通过谈自己的经历,逐渐体验了说“不”这一交往技能在生活中重要意义,找到了说不的好方法,在积极、主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突破了本课的难点。本环节,通过思考、讨论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从行为的层面来辨别什么情况该拒绝并学会简单的拒绝技巧。
(四)总结提高,情感升华: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指出:成长=经验+反思。随后,让学生分享在本次课中的'收获,是对这节课的总结升华,更是对学生寄予的无限期望与启迪。
本节课以贴近生活的情景再现为中介,情绪体验为手段,自主探究学习为途径,围绕教学重点及难点展开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教学理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得、有所悟,在能力操练的环节中,敞开心扉,与他人进行心灵沟通,有效化解了同学间的矛盾。我们有权维护自己的权利,只要我们的拒绝是合理的、真诚的,我们的拒绝就会得到对方的理解。沟通无处不在,当我们敞开心扉、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今后在遇到问题、矛盾时都能与他人进行有效地沟通,开心过好每一天!
第三篇:学会说不
说好“不”的艺术
摘要:习惯于中庸之道的中国人,在拒绝别人时很容易发生一些心理障碍,是传统观念的影响,同时,也与当今社会某些从众心理有关。不敢和不善于拒绝别人的人,实际往往得戴着“假面具”生活,活得很累,而又丢失了自我,事后常常后悔不迭;但又因为难于摆脱这种“无力拒绝症”,而自责、自卑。其实,学会拒绝的艺术并不困难,关键是要在适当的场合说合适的话!也就是说,会话根据据不同语境要求,遵循合作原则和得体原则会使会话达到最佳效果!
关键词,拒绝,得体原则,喜剧大师卓别林曾说:学会说“不”吧!那你的生活将会美好得多。
现实生活中的我们都是个体的存在,而面对社会外界的要求,很多时候是碍于情面才不得不答应对方的要求!轻易承诺了却无法履行到职责,将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程度上的困扰和沟通上的困难!这主要受中国人长期以来的中庸的处事方法影响,当然,也与当今社会的从众心理有关!人人都戴着假面具生活,不仅是每个人的悲哀,更是社会的悲哀!
我们大都听过这样一句古话: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这个“不为”,就是拒绝,意思就是当别人有所求而你无能为力的时候,就要行使你拒绝的权力;当你遭遇美丽、温柔的陷阱,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你也要行使你拒绝的权力。
对于拒绝,长久以来我们都有一个错误的观念,认为拒绝是一个贬义词。拒绝代表着一种排斥、一种隔阂、一种敌视,是一种迫不得已的防卫,实际上它是一种更主动的选择。我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为了营造所谓的和谐关系,往往对别人的要求百依百顺,不懂得拒绝,因此使自己活得很累。其实这完全没有必要。在智者眼中,恰当地使用拒绝是一种智慧的表现。而这种智慧需要语言的配合!
唐朝安史之乱后,政局不稳。藩镇割据势力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纷纷占据要津,各自为政,不再服从和尊奉中央的权威。藩镇的节度使往往握有生杀予夺的大权。这些手握权柄的节度使为了粉饰自己的种种罪恶行径,用尽各种伎俩宴请名流高士为其歌功颂,而诗人张籍被李师道选中!李师道是当时的节度使,又官封“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相当于朝中宰相)。面对权势遮天的李师道的邀请,张籍想要拒绝却不能直言以道!所以,他送了首诗《节妇吟》给李师道!“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持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明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明白当时自己的处境和所处时代对妇道的推崇古代,所以他以巧妙的构思塑造了一位含情默默的年轻少妇形象诉说难处。首二句说这位既明知我是有夫之妇,还要对我用情,此君非守礼法之士甚明,语气中带微辞,含有谴责之意。我虽知君不守礼法,然而又为你情意所感,忍不住亲自把君所赠之明珠系在红罗襦上。这句遵循了得体原则中的克制准则,即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由于种种原因(如不便直言或不愿直言或不能直言等)不直言不讳的训斥他人。而采用克制的方式表达对他人的不满或责备!以“君”喻李师道,以“妾”自喻,充分遵循了礼貌原则中的赞誉准则!即最大限度的赞誉别人!她以感君盛情,心有爱慕,但又不能爱恋的绵绵深情,委婉自然地向李师道表白了不能答应的态度,和自己的立场,让权势遮天的李师道无懈可击,也只能无可奈何地维护其“节妇”之名了。在此过程中,张籍充分遵循了得体原则中的同情准则,最后的含泪还君明珠使李师道对他的反感减到最小限度!
他用聪明的方式拒绝了李师道,张籍避免了一切未知的危险!拒绝了权势的诱惑,坚守了自己的心灵!
拒绝不代表弱势,不意味着逃避或是偷懒,相反它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别人负责。学会拒绝,不是绝情,而是一种点到为止的理性。
启功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在上世纪70年代末向他求学、求教的人就已经很多了,以致先生住的小巷终日不断脚步声和敲门声,惹得先生自嘲:“我真成了动物园里供人参观的大熊猫了!”有一次先生患了重感冒起不了床,又怕有人敲门,就在一张白纸上写了四句:“熊猫病了,谢绝参观;如敲门窗,罚款一元。”先生虽然病了,但仍不失幽默。“这件事被启功先生的挚友黄苗子知道了,为了保护自己的老朋友,遂以”黄公忘“的笔名写了《保护稀有活人歌》,刊登在《人民日报》上,歌的末段是:”大熊猫,白鳍豚,稀有动物严护珍。但愿稀有活人亦如此,不动之物不活之人从何保护起,作此长歌献君子。"呼吁人们应该真正关爱老年知识分子的健康。
经此一“闹”,找他求教的人不再那么频繁了!启功先生的拒绝实属无奈!启功先生确实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他的身体实在支撑不起。如果直截了当地拒绝人们的所求,这又不符合先生做人处事的原则,所以最后才采用了幽默式地拒绝!在这个拒绝大量来访者的过程中,启功先生因为太出名致使人们络绎不绝的登门请教!所以熊猫自喻,借此释放他的情感郁积!而之后贴出的纸条,对外以熊猫自喻,遵循的得体原则的幽默准则中的降格次准则,不仅让不会让来访者生气,反而更加佩服他,但也尊重关心他的健康,这也有利于他摆脱“困境”。
而他朋友黄苗子发表的《保护稀有活人歌》中充分表现了幽默的适切性的重要特征!有启功先生以熊猫自喻在前,大多人都知道。黄苗子先生的呼吁中“稀有动物严护珍。但愿稀有活人亦如此。”就显得不突兀,一般人不会拒绝这样的提议!
拒绝是一门艺术,不仅需要技巧,更需要真诚!
1956年,印度总理尼赫鲁来中国访问时,周恩来总理陪同他参观云居寺和出土的石经。尼赫鲁看到这批精美的石经后,不无感慨地说:“总理阁下,我们印度是佛教的发祥地,有西天天竺国之称,贵国唐代敕封的唐僧曾来西天拜佛,取回真经万卷,弘扬佛教。现在我来到中国号称小西天的云居寺,目睹这些刻在石板上的石经,说不定有些经卷在印度已经失传,请允许我和阁下商量,印度愿以同等重量的黄金,换两块同等重量的石经,运回印度供奉,恳请阁下俯允。”
周恩来总理微笑着说:“这些石经,是中国人民经过一千多年创造的天下奇迹,号称国宝,黄金有价,国宝无价呀。我作为中国总理,我不能答应,请阁下谅解。” 说完,两位总理都笑了。周总理面对印度总理的以黄金换取石经的提议,微笑着拒绝了,但并未让感到难堪。在此会话中,周总理对尼赫鲁总理称呼“阁下”,遵循了得体原则中的礼貌原则的恰当的称呼次准则,符合两人的身份。而对尼赫鲁总理以同等重量的黄金换取石经的提议,他的拒绝是因为认为国宝无价,所以不能用无价之宝换有价的黄金。这样的说辞充分运用了得体原则中的幽默准则的岔段次准则的顿跌性!不仅聪明温和的拒绝了尼赫鲁总理,更显示了周总理的超群智慧!这也体现了适时幽默的作用!
我们都不是“超人”,不能让每个人满意。所以当别人有所请托时,一定要量体裁衣,只有我们自己最了解自己,所以适不适合这个任务只有你自己最清楚。若是为了某些原因不愿意拒绝,那这种“不愉快”将会延伸。相反,如果在适当的时候拒绝却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把痛苦扼杀在初级阶段。
罗斯福在海军任职时有一位朋友向他打听海军在加勒比海一个小岛上建立潜艇基地的计划。罗斯福向周围看了一眼压底声音说:“你能对你的朋友保守秘密么?”对方答到:“当然能。”罗斯福笑着说:“我也能。”
显然罗斯福既没有得罪朋友又没有泄露机密!这样的拒绝不得不令人佩服!在此对话中,他充分运用了合作原则的量的准则和方式准则,同时也运用了得体原则中的一致准则,罗斯福确定朋友会会保守秘密后表明自己也会,这样将两者的谈话的内容分歧减至最小限度。而对朋友的问题避而不谈,转移到是否会对朋友保守秘密这个话题上,让其朋友误会他会告诉他这个机密,但罗斯福却笑着说自己也能保守秘密,这意味着他不能说出这个秘密,让人产生顿悟是的笑,这充分遵循了得体原则中的幽默准则的岔段次准则的顿跌方式。从而达到了幽默风趣中让对方接受自己的拒绝,同时也让对方有一个走下去的台阶,不至于让对方在心理、在情感上无法接受的效果。若是罗斯福无法拒绝自己的朋友而透露这个机密,有可能会造成毁灭性的后果。可他知道他的责任和他的义务不允许他的泄密,所以他将这种可能会蔓延的不愉快扼杀在“摇篮里”。
王家卫电影里有一句经典的台词:“要想不被别人拒绝,你最好先拒绝别人。”在学习、工作以及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有在适当的时候用适当的话拒绝别人的不合理要求,一味地逢迎、妥协、逆来顺受并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反而会让别人看轻我们自己。适当地有理的拒绝不但不会使我们得罪对方,可能还会让对方尊重我们,对我们刮目相看。
学会向别人说“不”;学会向别人说好“不”;学会理性分析人生!用果决的判断,勇气,有备而来的智慧,得体合宜的语言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人生,捍卫心灵的净土!
第四篇:学会说“不”,利人利己
The Power Of Saying No
We've all had times when we say yes to someone but really want to say no.It's often difficult to say no because of the desire to be loved: we want to be helpful, we want to show we care, but we may have little to give, are tired, overworked, or need alone time.Do you feel that if you aren't there for someone, they may reject you? Or that you're somehow obliged to help as it makes you a good person, parent or friend? Do you ever feel validated by being needed ? It's easy to believe that any time you take to relax or meditate is time that could be used elsewhere.But taking time out doesn't mean it is selfish or even wasted time.Think about what happens when your day is spent constantly caring for others.Do you get resentful, irritated, or even angry? Do you find stress building up? Does the quality of care that you offer become affected by that inner tension? Or are you so used to being this way that it seems impossible to imagine being any other way? You may even think you're not the relaxing type, or that if you do relax you won't be able to cope with all the things you have to do.However, by taking time for yourself, by lowering your blood pressure and releasing stress, you are immediately creating a more harmonious environment that can only benefit all those around you.When you take time out to be quiet it means you don't get so angry, resentful, or frustrated;instead, you connect with who you really are.Then what you share with others is coming from that peaceful space.When you are energized and feeling good you will be able to do far more than if you are dragging yourself through your day with little energy or in a bad mood.So, rather than being selfish, such activity is actually the least selfish thing you could do!This is when saying no to others means you are affirming yourself.The power of saying no is that you are empowered!
学会说“不”,利人利己
我们有时都会言不由衷答应别人。
由于渴望受别人喜爱,通常很难说不:我们想有助于他人。我们想要表示我们的关心,但我们可能没有什么可给予的,因而感觉烦恼,身心疲惫,或需要独处一段时间。你是否觉得如果你不迎合别人,他们就可能拒绝你吗?或你勉为其难被迫援手,因为这才能让你成为一个好人,好父母或好朋友?你是否感到真正被他人所需吗?人们易于认为用以放松或冥想的时间都可用于其他方面。但抽出时间并不意味着是自私甚至浪费时间。想想你把自己的一整天都用来照顾别人会是怎么样。你会愤愤不平,烦躁,甚至生气吗?你是否觉得压力越来越大吗?你给予关心的质量会受到内在紧张情绪的影响吗?或者你是如此习惯于这种方式,似乎不可能想象到其他的出路吗?你甚至可能认为自己不是那种洒脱类型的人,或者说,如果你真正放松下来,就无法应付所有你必须做的事情。
然而,通过给自己时间,降低你的血压和释放压力,你即刻就会营造出一个更加和谐的环境,只能你周围的所有人更加受益。当你拿出时间来安静一下,这就意味着你不再那么生气,愤愤不平,或沮丧;相反 你这才成为真正的自我。然后你与他人共享的东西都是来自那种平和的心境。当你精力充沛并感觉良好时,你能够做的事远远超过你一天没有活力或心情不好,强己所能而做的一切。所以,这种行为不是自私,而实际上是你可以去做的最不自私的事!这就是说当你对别人说“不”,那也就意味着你对自己的肯定。说“不”的益处是让你获得更大能量!
第五篇:学会说不
2013年4·13公务员联考面试指导:学会说“不”
夏日炎炎,面试火热。一边是山东、广东、湖南、内蒙等省面试备考,一边是河北、浙江等省真题陆续出炉。我们密切关注各省真题,希望能给学员最大的支持。公务员考试网在研究中发现,2013年5月20日上午河北省直系统面试真题“生活中有诱惑也有陷阱。请以”学会说„不‟“为主题做一个演讲。”和2012年5月18日上午山东省公务员面试真题第3题“怎么和别人说”不“?结合自身实际,说说自己的经历。”有异曲同工之妙。面试难么?比你想的简单!练好老题,练好其他省的真题,成功向你招手!学会拒绝,学会say no,是成长的必经之路,让我们教你说不!
【思路提示】
这2道题目都是考察考生的原则性与灵活性,需要考生首先分析在什么情况下说“不”,其次分析怎样说“不”。
【区别分析】
河北真题:题目类别是演讲,考察考生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演讲时的语气语态等。
山东真题:题目类别是人际沟通和自我认知交叉题型,这也是山东的特色题型。题目中特别提到,需要结合自己的经历,这是答题必须具备的核心要素。
【参考语句】
1、拒绝是一门学问,有些时候,我们本想拒绝,心里很不乐意,但却点了头,碍于一时情面,却给自己留下长久的不快。所以,我们需要学会拒绝。
2、在生活中和工作中,我们总会遇到很多事情需要和别人说“不”,有的是因为我们的能力达不到而帮不到别人只能说不;有的则是因为某些事情超出了一定的规则,如果做的话会违背道德或者法律法规,因而必须说不。
3、不要立刻就拒绝:立刻拒绝,会让人觉得你是一个冷漠无情的人,甚至觉得你对他有成见。
4、不要轻易地拒绝:有时候轻易地拒绝别人,会失去许多帮助别人,获得友谊的机会。
5、不要随便地拒绝:太随便地拒绝,别人会觉得你并不重视他,容易造成反感。
6、喜剧大师卓别林说过:学会说“不”吧!那你的生活将会美好得多!
7、想做个有求必应的好好先生或好好小结并不容易,人民的要求永无止境,往往是合理的、悖理的并存,如果当面你不好意思说不,承诺了自己无法履行的职责,将会带给自己更大的困扰和沟通上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