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人为本 和谐发展.汇报讲稿
以人为本 和谐发展
——溧阳市泓口小学创建常州市优质小学自评报告
我们泓口小学创建于1949年,现有六个年级2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86人,其中外来民工子弟556人。在编在岗教职工50人。下面就我们学校三年来的创优工作向大家作简要汇报。
三年来,我们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办学理念,围绕学校第四轮三年主动发展目标,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强化学校管理,深化教改实验,提高教育质量,彰显办学特色,提升学校内涵。
一、办学条件——强化措施、不断改善。
(一)领导班子,选优配强。
我们学校根据市局要求,实施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制,逐渐打造出一支教育教学理念先进、理论政策水平较高、主动发展意识较强,管理业务素质精良,廉洁自律,团结协作,工作踏实,作风民主的学校领导班子。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在学校管理中,能既做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团结带领全体教师为实现学校发展目标勤奋工作。
(二)教师队伍,群体优化。
三年来,我们学校特别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抓实师德教育,抓严基本功训练,骨干教师梯队基本形成。
学校有“四类优秀教师”16人,占全校教师的32%。荣获溧阳市级以上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德育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的有18名教师。
(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
三年来,我们学校在设备设施上加大了投入,使校园逐步美化、绿化、净化、人文化。各室配备基本达到江苏省教育现代化标准。新建了200米塑胶环形跑道。
(四)规模控制,符合标准。
本学年我们学校共有学生886人,开设21个班,平均班额为42人。
二、学校管理——依法治校、主动发展。
(一)校务管理,依法实施。
三年来,我们学校依据《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严格规范办学行为,依法实施校务管理。我们建立健全了三级管理网络(学校行政、校务委员会以及由年级组长 组成的教学常规考核工作小组),形成了“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的良好局面。
⒈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⒉严格执行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⒊规范档案管理。
(二)德育管理,全员参与。
⒈加强学习,树立教职工“时时处处事事育人”的意识,责任意识。
⒉重视德育阵地建设。为增强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我们建立了3个校外德育基地:“泓口敬老院爱心基地”“嘉禾兰苑劳动基地”“天目湖蓄能电站科教基地”。
⒊德育活动丰富多彩。首先开展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把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作为教育的重点;其次教育学生道德实践活动,要从身边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主题实践活动;其三,开展“感恩教育”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明辨是非、学做真人。
(三)教学管理,扎实推进。
⒈严格执行课程教学计划,深化课程改革,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为此,我校严守“五关”:一是把好学生“用书关”;二是把好课程计划执行关;三是把好作业质量关;四是把好测试次数关;五是把好参与竞赛活动关。
⒉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坚持抓好每周周二的业务学习,周五的政治学习,周三的年级组集体备课。坚持听课、评课制度。强化过程考核,考核小组每月对教师的备课、上课、听课、作业批改、辅导差生等工作进行检查评估。
⒊积极开发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校本课程。教师三分之一以上参与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学校共开发了五套校本课程教材,校本课程体现了学校办学特色、学生满意率高。
⒋严格学籍管理。三年来,我们学校严格按照学籍管理有关文件规定办理学生入学、转学、借读、休学、复学等工作,手续齐全,台帐清楚。
(四)教师管理,崇尚人本。
⒈建立教师聘任制度,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我校建有教师聘任制度、教职工评聘分开实施办法,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并制定相关制度进行考核,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的激励与保障机制。
⒉注重师德修养的提升。我校教师有强烈的职业道德意识,热爱学生,为人师 表,忠于职守,遵纪守法,从不搞有偿家教,为学生喜爱并得到家长好评。
⒊抓校本教研促教师专业成长。在校本教研活动中,我们力求做到形式多样,贴近教师工作实际。如有案例研究、课堂观摩、叙事研究、学术沙龙等。
(五)后勤管理,严格规范
学校后勤管理工作做到服务育人,管理育人,责任到人,避免了学校财产的流失。确保了学校教育教学设备设施的保管和使用,提高了利用率。
三、教改实验——着眼课题、做实研究。
“教改实验”是我校提升办学品位的“突破口”,学校以教科研为先导,培育了丰厚的教科研底蕴。
三年中本校教师所承担的省市级课题有15个,现已结题9个,其中江苏省重点课题《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研究》获得省级课题成果三等奖。
四、教育质量——以生为本、逐步提高。
“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三年来,我们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做实教育教学科研,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学生的良好习惯得以养成,学习能力得以提升,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得以培养,学校的教育质量在全市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得到了领导和当地老百姓的高度肯定。
五、办学特色——注重实践、成效显著。
(一)特色产生,源于生源。
一所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其所在的社会环境,生源特点,师资水平等因素。不同学校,由于生源差异,师资水平不一样,教学设施设备不同,学校的最佳发展区肯定不一样,办学特色各不相同。我们学校的办学特色根植于本校的生源实际。
本校有近62.8%的孩子是来自贵州、云南、四川、河南、安徽等地的打工者子女,身上有不少优点:淳朴、懂事、肯苦、勤劳等,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在行为习惯上与素质教育的要求存在较大差异。我们在本校中年级309名学生中作了调查统计,发现“外来务工子女”的父母文化层次低,309名学生中父母大学学历的为零,高中学历的占14.4%,初中学历的占38.7%,小学学历的占36.4%,文盲的占9.4%,单亲家庭1.1%;其父母工作环境较差,大多以打工、收废品、捡垃圾为生;他们居无定所,租房户占90.5%;其家中兄弟姐妹多,非独生子女户占63.4%,其中三个以上子女户占19.4%。因为父母背井离乡,终日为生活奔波,对孩子教育弱化,所以部分学生文明礼貌习惯、卫生习惯等方面均不尽人意。原因之二是学习基础差:部分学生原先作为 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无人过问学习情况导致学习成绩下滑;其次是由于区域课程设置差异,学生没学过英语转学到我校,英语成绩跟不上;有的学生汉语拼音没掌握导致语文基础相对薄弱。原因之三是道德认识存在偏差:由于家庭教育的弱化,对学生心理和精神状况都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长期处于这样的负面心理体验中,部分学生易消沉、阴暗,其社会认识与社会评价偏离,有些孩子不能与他人融洽相处,不能较好地处理人际关系。
基于这样的生源实际,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我们学校选定“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作为本校的办学特色,努力将不利因素转化为促进学校发展的有利资源。借此来提高全体学生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为促进和谐社会的有效构建作出应有的贡献。在做项目的过程中,我们感悟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这句话的含义,从优的角度来做亮做强做出我们学校的特色。
(二)特色实践,步步为营。
为了将特色实践落到实处,我们在校园文化、课题研究、特色班级、校本课程诸方面做了独特的探索,把触角延伸到了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⒈以“校园文化”来浸润。⒉以“课题研究”来引领。⒊以“校本课程”来丰厚。⒋以“特色班级”来促进。
(三)特色成效,引人瞩目。
⒈“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让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学生的发展:学生仪表得体,外观整洁;举止文雅,彬彬有礼;用语礼貌,谈吐文明;思想进步,锐意创新。三年来,学生在参与省、市级各类比赛中获得可喜成绩,近100名学生在市级以上竞赛中获奖。如本校推荐的两名运动员狄婷婷和魏晔晔在2007年江苏省县级田径比赛中分别荣获第二名的好成绩,为我市争得了荣誉。在去年全市二、四年级写字竞赛中,我校二年级学生获得全市团体一等奖,四年级学生获得全市团体二等奖。
⒉“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让我们欣喜地看到了教师的发展:三年来,教师60人次面向全市上了教改汇报课;在省级刊物发表文章40余篇;在省市级论文评比中,有108篇论文获奖。先后有16人被评为溧阳市“四类优秀教师”。
⒊“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让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学校的发展:三年来,创建优质 小学三年来,我们学校先后通过江苏省二级档案室、常州市实验室建设先进单位、常州市示范图书馆、常州市A级食堂、常州市“平安校园”、溧阳市绿色学校、溧阳市科技特色学校验收;获得常州市依法治校先进单位、溧阳市文明单位、溧阳市德育先进学校、溧阳市示范家长学校、溧阳市教科研先进集体、溧阳市校本培训先进单位等17项市级以上荣誉。
六、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存在问题:由于我校外来务工子女近62.8%,其家庭环境、学习基础均处于弱势。相对来说,教师需付出更多的精力。再者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且具有反复性,有些孩子的行为及学业成绩并不尽人意。
整改措施:一如既往地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加强对学习后进生的补差工作,使所有的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
对照《常州市优质小学评估标准》要求,回顾创建的奋斗历程,我们校对创建“常州市优质小学”的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是“创建”凝聚了人心,建立了共同愿景;是“创建”促进了办学条件的跨越式发展;是“创建”更新了全校教师的教育理念;是“创建”加快了教师自身的发展;是“创建”改善了学生学习方式;是“创建”全面提升了我们学校的教育质量。我们已经把一所普通的合格学校办成现在的规范优质学校,坚信将来一定能将规范优质学校办成精品特色学校,办成溧阳市城区窗口学校。我相信由领导的关怀、专家的指导和全体教职员工的不懈努力,泓口小学一定会迎来辉煌的明天!
溧阳市泓口小学 2009年11月30日
第二篇:以人为本__和谐发展.汇报讲稿
以人为本 和谐发展
——洪州小学创建依法治校示范校自评报告
我洪州小学创建于2011年9月,洪州小学是在李茂吾中心小学的基础上,通过社区改造于迁到洪州社区,南邻社区政务大厅,北邻齐刘路。现有5个教学班,在校生166名,专职教师18人,学历均达标,师资力量雄厚。2012年春,我校通过了市级规范化学校验收,被授予“市级规范化学校”称号。而后县改革创新工程把洪州小学列为项目学校,学校把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教育目标,以孝德教育为主阵地,坚持“以孝弘德、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围绕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依法治校,强化法制建设,提升学校内涵。下面就我们学校两年来的依法治校工作向大家作简要汇报。
一、办学条件——强化措施、不断改善。
(一)领导班子,选优配强。
我们学校根据市局要求,实施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制,逐渐打造出一支教育教学理念先进、理论政策水平较高、主动发展意识较强,管理业务素质精良,廉洁自律,团结协作,工作踏实,作风民主的学校领导班子。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在学校管理中,能既做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团结带领全体教师为实现学校发展目标勤奋工作。
(二)教师队伍,群体优化。
两年来,我们学校特别重视法制建设,抓实师德教育,抓严基本功训练,骨干教师梯队基本形成。
(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
两年来,我们学校在设备设施上加大了投入,使校园逐步美化、绿化、净化、人文化。各室配备基本达到市级教育现代化标准。
(四)规模控制,符合标准。
本学年我们学校共有学生166人,开设5个班。
二、学校管理——依法治校、主动发展。
(一)校务管理,依法实施。
三年来,我们学校依据《山东省中小学管理规范》,严格规范办学行为,依法实 施校务管理。我们建立健全了三级管理网络(学校行政、校务委员会以及由年级组长组成的教学常规考核工作小组),形成了“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的良好局面。
⒈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⒉严格执行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⒊规范档案管理。
(二)德育管理,全员参与。
⒈加强学习,树立教职工“时时处处事事育人”的意识,责任意识。
⒉重视德育阵地建设。为增强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我们建立了3个校外德育基地:“泓口敬老院爱心基地”“嘉禾兰苑劳动基地”“天目湖蓄能电站科教基地”。
⒊德育活动丰富多彩。首先开展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把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作为教育的重点;其次教育学生道德实践活动,要从身边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主题实践活动;其三,开展“感恩教育”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明辨是非、学做真人。
(三)教学管理,扎实推进。
⒈严格执行课程教学计划,深化课程改革,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为此,我校严守“五关”:一是把好学生“用书关”;二是把好课程计划执行关;三是把好作业质量关;四是把好测试次数关;五是把好参与竞赛活动关。
⒉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坚持抓好每周周二的业务学习,周五的政治学习,周三的年级组集体备课。坚持听课、评课制度。强化过程考核,考核小组每月对教师的备课、上课、听课、作业批改、辅导差生等工作进行检查评估。
⒊积极开发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校本课程。教师三分之一以上参与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学校共开发了五套校本课程教材,校本课程体现了学校办学特色、学生满意率高。
⒋严格学籍管理。三年来,我们学校严格按照学籍管理有关文件规定办理学生入学、转学、借读、休学、复学等工作,手续齐全,台帐清楚。
(四)教师管理,崇尚人本。
⒈建立教师聘任制度,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我校建有教师聘任制度、教职工评聘分开实施办法,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并制定相关制度进行考核,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的激励与保障机制。⒉注重师德修养的提升。我校教师有强烈的职业道德意识,热爱学生,为人师表,忠于职守,遵纪守法,从不搞有偿家教,为学生喜爱并得到家长好评。
⒊抓校本教研促教师专业成长。在校本教研活动中,我们力求做到形式多样,贴近教师工作实际。如有案例研究、课堂观摩、叙事研究、学术沙龙等。
(五)后勤管理,严格规范
学校后勤管理工作做到服务育人,管理育人,责任到人,避免了学校财产的流失。确保了学校教育教学设备设施的保管和使用,提高了利用率。
三、教改实验——着眼课题、做实研究。
“教改实验”是我校提升办学品位的“突破口”,学校以教科研为先导,培育了丰厚的教科研底蕴。
两年中本校教师所承担的省市级课题有5个,现已结题3个,其中省重点课题《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研究》获得省级课题成果三等奖。
四、教育质量——以生为本、逐步提高。
“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三年来,我们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做实教育教学科研,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学生的良好习惯得以养成,学习能力得以提升,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得以培养,学校的教育质量在全市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得到了领导和当地老百姓的高度肯定。
五、办学特色——注重实践、成效显著。
(一)特色产生,源于生源。
一所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其所在的社会环境,生源特点,师资水平等因素。不同学校,由于生源差异,师资水平不一样,教学设施设备不同,学校的最佳发展区肯定不一样,办学特色各不相同。我们学校的办学特色根植于本校的生源实际。
本校有近62.8%的孩子是来自贵州、云南、四川、河南、安徽等地的打工者子女,身上有不少优点:淳朴、懂事、肯苦、勤劳等,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在行为习惯上与素质教育的要求存在较大差异。我们在本校中年级309名学生中作了调查统计,发现“外来务工子女”的父母文化层次低,309名学生中父母大学学历的为零,高中学历的占14.4%,初中学历的占38.7%,小学学历的占36.4%,文盲的占9.4%,单亲家庭1.1%;其父母工作环境较差,大多以打工、收废品、捡垃圾为生;他们居无定所,租房户占90.5%;其家中兄弟姐妹多,非独生子女户占63.4%,其中三个以上子女户占19.4%。因为父母背井离乡,终日为生活奔波,对孩子教育弱化,所以部分学生文明 礼貌习惯、卫生习惯等方面均不尽人意。原因之二是学习基础差:部分学生原先作为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无人过问学习情况导致学习成绩下滑;其次是由于区域课程设置差异,学生没学过英语转学到我校,英语成绩跟不上;有的学生汉语拼音没掌握导致语文基础相对薄弱。原因之三是道德认识存在偏差:由于家庭教育的弱化,对学生心理和精神状况都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长期处于这样的负面心理体验中,部分学生易消沉、阴暗,其社会认识与社会评价偏离,有些孩子不能与他人融洽相处,不能较好地处理人际关系。
基于这样的生源实际,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我们学校选定“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作为本校的办学特色,努力将不利因素转化为促进学校发展的有利资源。借此来提高全体学生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为促进和谐社会的有效构建作出应有的贡献。在做项目的过程中,我们感悟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这句话的含义,从优的角度来做亮做强做出我们学校的特色。
(二)特色实践,步步为营。
为了将特色实践落到实处,我们在校园文化、课题研究、特色班级、校本课程诸方面做了独特的探索,把触角延伸到了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⒈以“校园文化”来浸润。⒉以“课题研究”来引领。⒊以“校本课程”来丰厚。⒋以“特色班级”来促进。
(三)特色成效,引人瞩目。
⒈“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让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学生的发展:学生仪表得体,外观整洁;举止文雅,彬彬有礼;用语礼貌,谈吐文明;思想进步,锐意创新。三年来,学生在参与省、市级各类比赛中获得可喜成绩,近100名学生在市级以上竞赛中获奖。如本校推荐的两名运动员狄婷婷和魏晔晔在2007年江苏省县级田径比赛中分别荣获第二名的好成绩,为我市争得了荣誉。在去年全市二、四年级写字竞赛中,我校二年级学生获得全市团体一等奖,四年级学生获得全市团体二等奖。
⒉“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让我们欣喜地看到了教师的发展:三年来,教师60人次面向全市上了教改汇报课;在省级刊物发表文章40余篇;在省市级论文评比中,有108篇论文获奖。先后有16人被评为溧阳市“四类优秀教师”。⒊“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让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学校的发展:三年来,创建优质小学三年来,我们学校先后通过江苏省二级档案室、常州市实验室建设先进单位、常州市示范图书馆、常州市A级食堂、常州市“平安校园”、溧阳市绿色学校、溧阳市科技特色学校验收;获得常州市依法治校先进单位、溧阳市文明单位、溧阳市德育先进学校、溧阳市示范家长学校、溧阳市教科研先进集体、溧阳市校本培训先进单位等17项市级以上荣誉。
六、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存在问题:由于我校外来务工子女近62.8%,其家庭环境、学习基础均处于弱势。相对来说,教师需付出更多的精力。再者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且具有反复性,有些孩子的行为及学业成绩并不尽人意。
整改措施:一如既往地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加强对学习后进生的补差工作,使所有的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
对照《常州市优质小学评估标准》要求,回顾创建的奋斗历程,我们校对创建“常州市优质小学”的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是“创建”凝聚了人心,建立了共同愿景;是“创建”促进了办学条件的跨越式发展;是“创建”更新了全校教师的教育理念;是“创建”加快了教师自身的发展;是“创建”改善了学生学习方式;是“创建”全面提升了我们学校的教育质量。我们已经把一所普通的合格学校办成现在的规范优质学校,坚信将来一定能将规范优质学校办成精品特色学校,办成溧阳市城区窗口学校。我相信由领导的关怀、专家的指导和全体教职员工的不懈努力,泓口小学一定会迎来辉煌的明天!
溧阳市泓口小学 2009年11月30日
第三篇:以人为本,和谐发展
刍议和谐校园的构建
洛江区河市溪山小学 石松巍
从孔子提倡的“礼之用,和为贵”“和而不同”到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论断;从孙中山“大同世界”的理解到毛泽东“环球同此凉热”的追求„„无不告诉我们和谐的重要性。胡锦涛同志也曾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是的,当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促进了人类物质文化的巨大进步与飞跃,但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为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升,人们过多地注重了科学教育,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社会与社会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从目前我国现状来看,科技进步了,经济发展了,人民富裕了,但人文精神却严重缺失了,年轻一代的心理健康、道德水准却直线下降了。这不能不说是我国教育面临的尴尬与隐忧。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深地意识到,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教学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一、构建和谐校园需要 “以人为本”
捷克大教育家夸美钮斯认为:“人的本身里外都是一种和谐”。也就是说,人的身心是和谐发展的内在基础。坚持以人为本,让教育体系各种要素和关系处于一种相互融洽的状态。它是教育发展的统筹,是教育综合实力的平衡,也是教育管理、分配、效率、透明等方面的协调。它是公平、法治、诚信、人文的教育,是以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本身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造就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促进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自古以来就孜孜以求的理想。孔夫子提倡为学生开设了“礼、乐、射、御、书、数”的全面课程的教育;古希腊有“语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七艺的培养;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和启蒙思想家力图通过教育使人的主观上的知、情、意的发展,与客观上的真、善、美的要求结合起来,培养一种“完人”;伟大导师马克思、恩格斯也提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国家的教育方针就明确规定学生要在德、智、体、美、劳方面“五育并举,全面发展”。二十世纪末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不仅重申了关于全面发展的方针,而且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强调“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1 以“使诸方面的教育相互渗透、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当今人与社会发展的现状、趋势与需求,越来越强烈地要求必须坚持一个完整的教育观,塑造一个完整的教育,才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才能促进人与社会朝着符合人性的方向和谐、全面的发展。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著名权威报告《学会生存》指出:“应该把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
教育是一项充满爱的阳光事业。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己任,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引导、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要实施人性化管理,促进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和谐。母爱给学生以成长的生命,师爱给学生以发展的生命。实施人性化管理,就是要在学校的管理活动中,给学生以关爱、始终贯彻“平等、尊重、合作、发展”为基本内涵的人本思想,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教师应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情怀,为学生的学业成才、健康成长无私奉献。
二、构建和谐校园需要“文化熏陶”
学校是培养人、教育人的地方,它不仅仅是教室、操场的概念,同时也是环境、文化的理念。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只有坚持先进文化的正确方向,并以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内涵为理论基础,才能为和谐校园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才能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目标提供文化底蕴和精神支撑。校园文化是把学校凝聚成为一个整体的基础,它所营造的育人氛围时时刻刻在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具有隐蔽性和延续性的特点,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环境育人的功能。文化的力量是深入而持久的,因为它植根于每个人的意识当中,成为稳定不变的基因,进而影响人的一生。进入21世纪,读书是提升一个人能力的唯一方法,也是一个人跟上时代步伐的唯一途径。学校应该成为教师博古通今、畅想教育理想的学习型组织,成为学生奋发向上、乐学好学、书香浓郁的乐园。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就必须坚持教育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这又决定了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先进文化为根本方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理论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根基和文化源泉,它从指导思想、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以及行为方式等方面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 2 方向、精神实质及深刻内涵。构建和谐校园、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离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指导,就会迷失方向和灵魂。只有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深刻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才能深刻理解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和任务。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为教师的事业发展和师德培养以及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智力支撑和精神保障,为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提供坚实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基础。校园文化建设可分为硬环境建设和软环境建设,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硬环境建设一般包括学校建筑、文化设施及校园景观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包括标志性文化载体如校园网络、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建设。硬环境建设既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和形式,同时本身也包含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功能。优美、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和文化对学生的审美情趣、道德情操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和激励作用。让每一株花草都能育人,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每一条通道都富有生命力,让每一处设施都具有教育功能,让校园环境成为滋养学生心灵、熏陶学生情操的沃土,这是学校对校园环境建设的基本要求。学校的墙壁、橱窗都可以成为对师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思想品德教育、养成教育的实践阵地,让每一个人都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校园里、草坪里、花坛上一块块风格迥异、样式新颖的“格言牌”“警示语”,建筑上各种励志标语,不仅巧妙地点缀着美丽的校园,而且无声地规范着师生的言行举止,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各年级教室走廊里的励志标语、温馨言语„„适时的宣传让学生们耳濡目染,化作无穷的学习动力。
如果说硬环境建设体现的是校园文化直观的外在形象,那么软环境建设表现的则是校园文化主观的内在气质。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无疑应将重点放在软环境建设上。具体说来应体现在两个基本方面:一是良好的教学环境,既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形成实事求是,严谨勤奋,开拓创新的局面以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教与学”的良好氛围。二是良好的育人环境,即注重人格培养和素质提升,形成教书育人、尊师重教、追求完美的教育教学的良好环境。
三、构建和谐校园需要“关系和谐”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时代发展、教育改革的必然。师生关系也是社会关系体系中一个多因素的关系体系,既反映了社会经济、政治、道德关系,又包含有为达到教育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教与学的关系,也有情感行为的心理关系等等。师生关系必然同一定的经济 3 基础相联系并为之服务。在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的大部分时期教师处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是主宰、是权威,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师生关系必然体现着“师道尊严”。到了后工业经济时代,由于知识经济的到来,对个性发展的要求已日益强烈。教育途径的不断拓宽,教育管理和教育手段已逐步现代化、科学化,以教师为主体的活动舞台已逐渐被学生占领。因此,旧的师生关系势必遭受强烈的冲击甚至瓦解。
从教育改革的角度看,现代教育思想更注重“以人为本”,更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智力,教育的过程是双方互动、共同促进和提高的过程。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环境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而和谐师生关系则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融洽的。这一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那么它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从学生的发展角度看,学生会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
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发展事业。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因此,让我们多一份关爱,少一些固执,多一份真情,少一些矛盾,让生活中不和谐的音符通通消失!为我们的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成长环境,为他们建立一个完美的人格、正确的荣辱观。
第四篇:以人为本 和谐发展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
——浅谈做好稳定工作是构建和谐一局的前提
摘要:
电力一局现处于主辅分离阶段,内部深层的问题凸现,在此情况下应如何稳定工作,构建和谐一局成为棘手问题。本文简述了从企业现状出发,浅述以人为本重视信访工作构建和谐企业,需面对的问题与见解。
关键词:
以人为本稳定和谐
概述:
2011年一局处于企业的特殊时期,主辅分离成为企业的必然形式。在一连串的改制中我局也在今年5月初收到国资委下发的电网企业主辅分离改革及电力设计、施工企业一体化重组有关工作的通知。从社会转型经济的发展到企业主辅分离改制重组,利益格局不断调整。各种思想矛盾相互交织且日益凸显,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影响企业和谐稳定,如何在这风口浪尖做好企业稳定成为当前重要的工作。只有企业稳定,才能和谐发展。在此时期做好企业稳定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人是关键因素。这就需要广大基层维稳工作人员善于发现不稳定因素、善于分析不稳定因素、善于化解不稳因素。为此,就基层维稳工作人员因如何做好维稳工作,如何处理信访问题,成为重中之重的工作。
正文:
亲近群众,和谐企业,是企业的必修课。“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企业十分困难的生存环境下,我们因该以何等淡定的心态,沉着的应对每一件事情。细无再细,严无再严,将企业员工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亲近员工,了解员工,融入员工。确保企业稳定、促进企业发展。在这纷乱的时刻我们,让员工相信我们,面对员工的信访言之有用。确保每位企业员工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保证企业正常稳定的运行。
做好维稳工作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以人为本,以亲制动
信访工作是贴近群众的,是直观的了解企业员工需求的,如果没有正确认识到信访的重要,对员工的问题不予以解决,而是采取哄、推、拖的办法,掩盖矛盾。职工来访,空头承诺,再次来访,仍以各种借口进行推拖,能够在基层解决的上访案件也不及时处理,最终导致越级上访,激化了矛盾,企业人心涣散。面对这样的情况,应认真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端正对人民群众的态度,提高对信访工作的认识,加强对信访工作的领导,真正形成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各基层单位齐抓共管的全方位的工作格局。以此看来亲民是尤为重要的,所以要从细节上做到与员工相互帮扶,维稳工作人员的责任也是重大的。
1、充分认识稳定工作的“四性”
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工作,要充分认识到稳定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近年来,企业经济日渐紧张矛盾日益突出,处理好稳定关系日显重要。稳定工作不同于企业效益,它是一项软
2指标,是于人思想上的连接,故显复杂和艰巨。这需要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稳定工作的重要性,要把稳定工作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从而进一步把思想统一到“做好稳定工作是企业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必然要求、是每一名干部的基本职责”上来。
2、正确处理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做到团结一心
企业是员工的支柱,员工是企业的基石,基层维稳人员是企业与员工的桥梁,所以要加强与职工的沟通。体谅和帮助职工,了解他们的疾苦,解决他们的困难。做到亲情接待,有效控访。开展各种帮扶活动。让领导与员工一条心,劲往一处使。
3、深刻积极反思反省,换位思考
深刻反思企业稳定方面存在的问题,反省一下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应该怎么办,如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领导干部和员工进行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多为对方考虑考虑,遇到同样的问题,自己该怎么办?管理人员要转变工作作风,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树立服务意识“以笑对人、以礼对人、以心对人”。对前来办事的职工要热情、周到,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属或朋友,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转变他们的思想,把公司领导的关心、关怀及时传达到员工当中,干群之间要心平气和,培养他们对企业的信任感、责任感。
(二)以人为本,以情制动
人们常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明之以法。这就是说用情、用理、用法是化解社会矛盾的有效手段。信访人反映的问题,不外乎追求合情、合理、合法。合情、合理、合法是信访人的心理需求,在处理矛盾纠纷上,要重点从信访人的心理需求入手,采用情、理、法的办法去化解矛盾。
1.动之以情。在矛盾纠纷的发生上,因情而访的不乏少数,主要是由于基层干部在执行政策、落实政策上,方法简单、作风粗暴、缺乏耐心和热心,没有更好的去便民、利民,结果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对于这类问题就要多用“情”去化解,解开群众心里的疙瘩,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往往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2.晓之以理。在处理信访问题工作中,常出现有理和无理的现象。对于有理的,就要本着人民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点,去尽力帮助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要说明事实情况,争得理解。相信广大群众是讲道理的。对于无理的,就要通过进一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劝返工作,使之明白无理访的利害关系,自然就会不访而归。
3.明之以法。因法而访的,有的是不懂法,这就要求基层维稳工作人员要做好法律的宣传和讲解工作。对于有些弱势群体,就要加强法律援助工作,帮助弱势群体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对于涉法访问题,就要引导走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现实中合理采用情理法或单用或交互使用,去化解问题的也不乏少数,所以基层维稳工作人员要掌握用情用法用理化解矛盾的方法,增强沟通能力、说服能力、协调能力。
基层维稳工作人员不但要做好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工作,还要透过个案,准确了解民情、社情、政情,为党委和企业当好参谋。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
(三)以人为本,以学制动
“非学无以广才”,就是说不学习就不能增强自已的才能。“多读胸中有本”,也是说不学习就没有做事的本领和基础。所以作为
4维稳工作人员更应该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进一步学习,夯实基础,增强本领。应该重点学理论、学法律、学政策。
1.学习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素养
基层工作人员要学党的基本理论,用理论去丰富头脑,用理论去指引行动。努力学习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维护稳定工作理论,靠拢维稳领导小组。没有理论做事,就会没有方向,漫无边际,就会抓不住根本,不得要领,结果就会事倍功半,甚至会适得其反。所以要学理论,增强工作目的性和有效性。
2.学习法律知识,公平处事
法律是社会道德的框架,他的价值在于追求公平与正义。法律具有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当前各类矛盾纠纷错综复杂,有的合法合理,有理不合法不合理。对于合法合理的,就要用法律的手段合理解决利益冲突,对于不合理的,违法闹访的,就要依法严肃处理。在处理矛盾纠纷时要力争用法律去维护公平和正义。这样才能使当事人心悦诚服,而不能想当然,这样处理或那样处理。所以维稳工作人员要学习法律,用法律的武器去化解社会矛盾。不懂法,就没有说服力,所以要加强法律的学习。
3.学习文件,妥善办事
随着企业改革不断发展、不断深入,如何去解决现实中的企业矛盾就要依靠法律和具体政策,所以不懂政策,在处理矛盾上,就没有现实依据。通过学文件,还可以超前宣传,使群众按文件办事,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不断完善自己,面对问题才可以更好的回答,让上访者得到更理想的答案。
总结:
维稳工作人员工作意义重大,需要具有良好的意识、状态、本领,才能更好的做好桥梁工作,才能使企业稳定、和谐发展。也只有沟通良好企业才能更加清楚的了解,员工的需求。完善该完善的,合理该合理的。这样才能相互理解,相互包容,才可以实现和谐一局。6
第五篇:规范办学 以人为本 和谐发展
规范化学校督导评估自评报告 ——陵水县东华初级中学
根据省厅、县教科局有关文件精神,对照《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督导评估方案》和《海南省省级规范化学校督导评估指标及评分细则(普通初级中学)》,我校认真组织开展自评工作,现将我校创建省级规范化学校自查自评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1、学校概况
东华初级中学创建于1979年,位于陵水县椰林镇,与黎安先行试验开发区毗邻,环境优美,硬件设备完善,是一所名副其实的农村初级中学。学校占地面积14400平方,经过36年的发展,校舍建筑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绿化面积约3300平方米,生均绿化面积6.8平方米。校园内主要建筑包括:一幢含18间教室的教学大楼、三幢综合办公楼、三幢学生宿舍楼、四幢教师公寓、一幢二层学生食堂、一幢三层图书馆。学校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分离,布局合理。
2、办学规模
学校现有12个教学班,学生481人,其中180名学生住校,学校教职工61人,其中在职专任教师57人,工勤人员1人,校警3名。大专以上学历5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7%,本科学历4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2%。中学高级教师12人,占21%;中学一级教师25人,占44%;中学二级教师20人,占35%。学校教师学科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及其分布较为合理。
3、办学硬件
学校现有校长办公室1间,副校长办公室1间,教导主任办公室1间,德育办公室1间,团支部活动室1间,教学楼1幢,教室18间,办公楼2幢,科组教师办公室7间,心理咨询室1间,医务室1间,多媒体教室1间,电脑室(电脑总量51台)1间,物理实验室、仪器室各1间、化学实验室、仪器室各1间,生物实验室、仪器室各1间,乒乓球室、书画室、音乐室、舞蹈训练室、体育室、劳动实践工具室各1间,各类教学仪器均达到国家标准。图书馆1幢,藏书总量达27000万册,生均56.3册,学生食堂1幢2层,可容纳500名学生同时就餐。学生宿舍楼2幢,可容纳300多名学生住宿。学校有300米环形跑道一条,足球场1个,标准篮球场2个,标准排球场地2个,羽毛球场2个,沙池2个。学校有教师周转房1幢24间。教师办公电脑56台,教室电子白板18套,会议厅多功能系统1套,校园广播系统1套,移动网络接入10mb,全校区域覆盖。
二、学校自查自评工作
1、成立机构,加强领导 组
长:陈明余
副组长:黄成杰、张声波、周必武、陈仕英
组
员:王燕、万帮贵、陈雄、许木新、李靖、张家焕、兰全飞、胡硕文、卢友萍、周信学、郑丽丽、张起彬、周黄琰、黄朝雄、王高能
2、广泛宣传,积极学习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成立自查自评领导小组,制定自评工作计划,认真组织教师学习评估方案和标准,使广大教职工明确创建规范化学校督导评估的思想、目的和意义了解和掌握评估的标准和实施方法,统一思想,积极参与自查自评工作。
3、分解任务,落实职责 我校根据《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督导评估方案》、《海南省省级规范化学校督导评估指标及评分细则(普通初级中学)》和县教科局有关文件精神,在自查自评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各分管领导明确指标并将指标分解到各个部门,全体教职工每人都参与工作分工,实行部门负责制,分头采集和整理材料,进行自查自评,并做好材料的归档工作。组号 组长 组员 负责材料
一 张声波 王燕、王海曼、卢友萍、刘琼雄、陈秀英、冯青芳、李霞。C1、C2、C3、C4、C5、C13、C17、C19--C24
二 陈仕英 陈孟、刘娜、何翠英、王泽球 C6、C30 三 黄朝雄 兰传飞、周进学、许木新、余海燕、李智 C7、C8、C10、C50、C51、C54 四 黄香湖 陈大新、黎霞、王宜平C11 五 翁诗彪 林望雨 C12、C23 六 张声扬 林道武 C14、C15 七 杨仁先 周必贤 C16 八 周必武 周信学、周黄琰、陈华锋、郑丽丽、胡硕文、王莉文 张起彬、王思敬、谭银聪、张家焕、黄飞 C9、C18、C25、C26、C28、C29、C40-C47、C49、C52、C55、九 黄成杰 陈雄、陈时伟、王世跃、张政、杨海燕、石桂英、侯振扬、王高能、苏娜、李靖、万帮贵 C27、C31-C39、C48.4、全面评议,反思提高
在创建省级规范化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对学校方面工作进行评议,反复自查自评,反思工作的不足,进一步整改,不断提高。
三、主要做法与成绩
(一)以人为本,规范管理
1、办学理念(1)办学理念:“立德树人,和谐发展”
(2)办学思路: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狠抓教学常规,优化育人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3)办学目标:
1、近期目标:培养人才力争名次,把英州初级中学建成陵水县农村初级中学名校。
2、长远目标:培养精品争位次,冲出陵水,把英州初级中学建成海南省农村初级中学名校。(4)一训三风:
1、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
2、校风:和谐、求实、严谨、创新
3、教风:治学严谨、执教严明、要求严格
4、学风:弘志、勤勉、善思、苦练
2、目标规划
根据学校办学理念,我校制订了《英州初级中学发展规划》并经全体教职工大会讨论通过。在规划统领下,使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有序开展。
3、工作机制 我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和校长任期目标负责制,有其明确的责任规定和工作方法,建立健全校长办公会议制度,明确办公会议的重要事项及议事规则,同时明确了一般事项的议事方法。学校有健全、合理的层次管理机构,下设教导处、德育处、总务处、工会、团支部、年级、科组等部门。领导实行岗位责任制,教职工实行全员评聘任制,建立健全教职工岗位目标和职责,并根据要求制定考核奖惩制度,并付诸实施。
4、班子建设
学校领导及中层干部配备齐全,结构合理,班子作风民主,办事公正,团结协作,甘于奉献,深受师生喜爱。校长、副校长都参加了任职资格岗位培训,持证上岗。陈明余校长曾荣获省“先进教师”、县“优秀校长、“十佳校长”、“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黄成杰副校长曾荣获县“十佳校长”、“先进教育工作者” 等称号;张声波副校长曾荣获县“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 等称号;周必武、陈仕英两位教导曾荣获县“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 等称号。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思想过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坚持服务学校,服务教师、服务学生的理念,坚守工作岗位,重视教学教研,深入到教学的第一线上。
5、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师队伍的素质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打造一支师德优良、业务精干、作风过硬的教师队伍是必要的。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狠抓师德师风
一直以来,我校坚持开展师德培训学习活动,加强师德教育。成立了以陈明余校长任组长,黄成杰、张声波二位副校长任副组长,其他校领导为成员的师德教育领导小组。根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配合陵水县师德教育活动,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教师职业道德“十不准”要求》、《师德八条》等文件,并展开讨论,激励广大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争做一名人民满意的教师。(2)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学习和校本培训
为了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近三年学校投入了12万多元,先后选派了多名教师参加各项培训学习。其中,翁诗彪、张家焕、周信学、王燕、李霞、王思敬等教师参加外省跟班学习;组织县骨干教师参加海南师范大学、琼州学院骨干教师教训学习;组织班主任参加远程网络培训学习;选派教师参加顶岗培训学习;组织全体教师参加远程网络培训等等。我校还请名师到学校来讲课传经,通过派出去,请进来的多种学习活动,同时,大力开展校本培训,引导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和成长。(3)健全和完善教师管理制度
为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的实效,并结合学校实际,我校完善了《英州初级中学教职工管理方案》、《常规教学管理方案》、《教研活动制度》、《职称评聘方案》、《英州中学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方案》等制度。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规范了学校的管理行为,刺激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增强教师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也促进学校管理的良性发展。
(二)扎实德育工作,落实育人为本
我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做到立德树人,为师生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育人环境。在工作中,我们主要从四方面加强对学生进行教育:(1)良好习惯教育
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纪律习惯、良好的礼貌习惯、良好的劳动实践习惯等,在学生成长发展道路上同样重要,学校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学校制定了《英州中学班级流动红旗评比方案》、《英州中学“良好习惯教育”实施方案》,成立组织机构,责任到人。下大力气整治校园及周边环境存在的乱停放车辆、乱扔垃圾、乱摆摊、乱涂乱画、乱吐痰、乱吐槟榔汁等不文明行为。为了严明校纪校规、创建无烟校园,每月底作为学生行为习惯整顿活动时间。校德育室坚决查处学生中抽烟、吃槟榔、穿拖鞋、不佩戴胸卡、穿奇装异服、染发等不良行为习惯,并利用校广播室对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进行正面宣传,对学生中存在的歪风邪气进行大胆揭发和反面报道;还在校园醒目位置张贴文明标语;经过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合格率达到99%以上。(2)感恩教育
每学期学校都组织召开感恩¬¬教育报告会,让学生学会感恩。特别是2014年10月,举行了一场“感恩—我们在行动”专题演讲会。通过感恩报告会,架起大家心灵沟通的桥梁,让学生学会感恩。(3)法制教育
我校立足本校实际情况,紧紧围绕“无毒校园”为活动主题,积极开展法制教育宣传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A、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出黑板报、校园广播、发放“不让毒品进我家”宣传教育手册、张贴图片、举行禁毒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学生禁毒的宣传力度,使学生掌握禁毒知识,提高禁毒的意识和能力,帮组学生远离毒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B、组织全校师生观看“拒绝毒品,关爱未来”专题宣传教育片,以生动直观的画面让师生们更深刻地认识到禁毒的重要性和当前形势的严峻性,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C、每学期都邀请法制副校长到我校为师生举办戒毒专题讲座。黄大平所长以具体鲜活的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毒品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的危害性。(4)安全健康教育 每学期开学的第一天,校长都亲自给全体学生上安全第一课,联系实际着重进行“交通安全、溺水安全、用电安全、上下楼梯安全”等教育。每学期都协同相关部门,开展安全教育;开展“防火与自救自护”安全自救演练活动;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协同卫生部门着重进行手足口病、流感预防等安全宣传教育;利用校园广播、班会对当周、当天发生在校园里面,危及学生安全的重大违纪案件进行了通报,提高了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共创和谐校园。
(三)、教学面向全体,夯实教研工作
1、强化教学常规,注重细节,提升教学管理实效。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质量立校,常规立教”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根本守则。有效的常规管理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最有利的保证,我校在管理中能依法治教,注重细节,有效的落实上课、备课、作业、辅导和质量监控等基本教学环节,引领每一个教师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
(1)以查夯实常规。
我校的课堂教学以追求快乐课堂,高效课堂为核心,要求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课后要及时撰写反思、及时批改作业、及时进行反馈辅导,巩固教学成果。对教师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等常规工作加大了检查力度。一方面做到不定时检查教案、每月检查学生作业批改情况,做到有分工,有记载,有反馈,有整改,有复查;另一方面强化课堂教学质量的监控,运用定期和不定期,全体和抽样的灵活方式检查,发掘教师闪光点,公示检查结果,并把教学常规反馈结果和绩效工资挂钩。
(2)做好学生学籍、电子档案的管理工作,做好变动学生的情况登记、休学、转学的有关手续,做到资料齐全,规范合理。
(3)强化对非毕业班管理,打好坚实基础。
初中教学每届三年,要使学生在毕业时有优异成绩,必须从初
一、初二扎扎实实的搞好教学工作,夯实基础,学校对各年级实行领导蹲点,年级组长负责抓落实。从班级管理,教学常规,学生养成等方面抓实做细。每学期两次学校教学总结会,对存在的问题能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从而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持续、健康、稳步提升。(4)重视毕业班复习备考工作
毕业班工作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中,更是一所学校品牌形象的外在凸现。我校具体做法是:建立健全毕业班工作的管理机制,成立毕业班工作领导小组,下达毕业班工作的目标。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认真做好中考备考复习工作。采取领导蹲点、教师跟班、学生月统考、周测试等形式,有计划去落实,确保升学目标任务的实现,从而打造名师学校品牌。(5)加强学校的体卫艺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A、抓好“三操两课”,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学校严格按照省教育厅的有关要求,制定和完善各种管理制度,确保“三操两课”(早操、课间操、眼保健操,体育课、课外活动)的正常开展。B、开展文体竞赛活动,促进学校的文体工作的发展。每学期举行广播体操比赛、篮球比赛、兵乓球比赛等活动,让每个学生在初中阶段,能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具有一项艺术特长,丰富中学生校园体育活动的内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教研工作
没有教研就没有学校成功的发展,没有教研就没有学校特色发展,学校狠抓教研工作,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展开:(1)加强科组建设
科组是课堂研讨的主要单位,也是学科学习效率提高与否的重要组织,几年来我们贯彻落实科组长负责制原则,严格规范科组活动管理,各科组认真研究学校及教导处工作计划,切实制定符合学科特点的活动计划,保证了活动有条不絮地开展。
各教研组活动严格要求:①时间明确,每周四下午第7节课为教研组集体备课时间。②内容具体,与学科专题研讨和组织教师听课、评课为重点,加强学科教学重点课例的研讨。③准备充分,每次活动,组长和组内成员做好了充分的准备。④形式多样,教研组活动有学习、有讲座以及讨论和交流。⑤资料活动记录齐全,科组每次活动都要有详实的记录,形成资料的完整积累。
(2)按计划开展有效活动“同课异构”比赛。先从语、数、英三个学科开始,然后覆盖到所有学科。
(3)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成立美术书法兴趣、体育特长班,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每学年学校在元旦前夕都举行各类文艺汇演活动、各学科竞赛等。并从中发现人才、挖掘人才。(4)尝试开发校本课程。结合地区实际,我校开发了“文明礼仪”、“芒果种植”、“哈密瓜种植”三门校本课程。由于课程内容符合地区的发展,较为实用,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
(四)规范安全、卫生和后勤管理,服务师生 我校高度重视学生的安全健康教育,认真执行安全工作规定,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应急机制,因地制宜地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定期组织安全检查,排除隐患,开展安全演练。每周五放学,学校领导轮流值班,跟班主任一道护送学生过马路,将学生安全交到家长手上,实现无缝对接,三年来从未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和其他安全事故。
结合国家中小学体质健康测试,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并每年对全体学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学生健康存在的隐患。强化禁毒和控烟教育,重视常见病、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和学校的卫生保健工作,医务室按照标准配备常见药品,确保学生发生在意外时的妥善应急处理,必要情况下由学校领导和班主任及时送医院治疗。
同时,学校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将公共校园文化建设与班级个性化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提倡班级提炼班训、寝室铭,营造健康向上、催人奋进的文化氛围。充分利用墙报、广播室、宣传栏和文化长廊,塑造和建设良好的校园育人文化环境,大力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我校建立健全了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实行财务公开制度,固定资产建立台账,制定了校舍定期检查、维修制度,并严格遵守制度,合理使用学校经费。遵守教育零收费政策,坚决杜绝教育乱收费。
后勤方面,学校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食品购置与储藏,严把质量关,确保师生饮食安全,保障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加强学校食堂和学生宿舍的管理,解决好学生的吃住问题。学校严格要求食堂和学生宿舍管理人员持证上岗,经常组织人员对食堂和学生宿舍进行检查评比,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近三年来,学校在校园建设工作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建设学校图书馆、建设综合楼,扩建学生宿舍、学生食堂,完成运动场的改造工程,完善教职工经济房配套工程及管理工作,进一步硬化、美化了校园。
(五)以研促教,形成特色
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全面发展效果显著,得到上级领导、社会及师生的认可。特色一:建设劳动实践基地,创设育人环境与条件
我校是一所农村学校,师生都来自天地广阔的农村,对农村生活比较熟悉,这些都有利于我们能充分利用农村的特有优势。学校确立以劳动实践基地为阵地,以课题研究为支撑,以学生的实践体验为基本形式,把劳动技术教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开展劳动技术教育,使之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支柱,努力打造英中的办学特色。基于此,学校先后建立了三大劳动基地。
“温馨菜园”基地。为地方培养多种劳动人才,在广大教职工的支持下,我校利用空闲地开辟了一个菜园,建起了“温馨菜园”基地,把菜园划分成若干小块,分到各班作为班级劳动基地,让学生参加培育、管理、劳动,并聘请有经验的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每当收获的季节,菜园内的绿意和田园气息使人心旷神怡,师生们品尝着自己采摘的原生态青菜,充分体会到了劳动的价值,成功的欢乐,享受了劳动的美。
“芒果园”基地。学校借助土地宽阔这一优势,开辟了70亩芒果种植基地——“芒果园”,共种芒果2800棵,作为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学校开设了《芒果的种植》校本课程,每年组织一定的学生定期到那里进行劳动实践,接受农技教育,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种殖知识和技能。
“哈密瓜园”基地。学校还开辟了5亩“哈密瓜园”种植基地,作为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学校开设了《哈密瓜种植》校本课程,每年组织一定的学生定期到那里进行劳动实践,接受农技教育,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种殖知识和技能。三大劳动实践基地的建设为我校更好地开展劳动技术教学提供了便利,也促进了对课堂教学的延伸、巩固和发展,扩大学生知识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有甚者,改变了因独生子女增多与家庭经济的普遍富裕,家长过分关注学生文化教育而忽视劳动教育,致使部分学生出现劳动意识淡薄,劳动自理能力低下,不珍惜劳动成果甚至鄙视劳动等不良倾向。
特色二:开发校本课程,满足学生发展需要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发展学生兴趣,形成学生特长的基本途径,培养多种人才,努力提升教学质量,最终促使学校、教师、学生共同成长。依据我校的教育教学与资源条件,我校的校本课程内容的开发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 一是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由于我校是一所以农村生源为主的初级中学,在近几年的教育实践中我们深深地认识到初中学生特别是初一新生的行为(学习、纪律、生活、消费、交友行为)规范水准在下降,学校的行为规范教育难度在增大,针对农村地区德育教育滞后的情况,我校开设校本课程《良好的礼仪让你更受欢迎》,目的是更好的培育一个讲文明、守纪律、勤奋学习、艰苦朴素、助人为乐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人格健全的孩子,使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二是特色农产品的种植技术。
我校围墙南和东是总面积不小于80亩的校哈密瓜和芒果的种植基地,针对这个便利的条件。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实际情况而开发《哈密瓜栽培》和《芒果的种植技术》这两门校本课程。这两门课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和工作的操作性强的特点,还能培养学生具体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好的满足了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发展的需要。
特色三: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彰显学生多彩的个性特长。学校根据学生兴趣爱好,成立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学生兴趣小组。目前该校已有篮球队、足球队、乒乓球队、羽毛球队、音乐兴趣小组、舞蹈兴趣小组、美术兴趣小组、书法兴趣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发扬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放弃休息时间,勤学苦练,锤炼技能,由于这些社团、兴趣小组贴近学生实际,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为学生展示个性,挥洒青春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每个兴趣小组定期有组织地开展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比赛、展示、展演等活动,来展示他们的青春活力,彰显她们的个性特长,黎族舞蹈、原生态黎歌等传统黎族文化融入校园。英州初级中学多名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县级各类比赛中多次获奖。如:音乐兴趣小组、舞蹈色兴趣小组、美术兴趣小组、书法兴趣小组多次参加省、县比赛中荣获一、二、三等奖。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同学们既开阔了视野,锻炼了技能,又培养了他们的个性特长,得到全面发展,大大提高了综合素质。学校成为学生生活、学习、健康成长的乐园。
(六)、学校办学取得的主要成绩近几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以及县教科局的直接领导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校的校容校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办学条件日益完善,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稳步上升,教教学成绩突出,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中考成绩显著,得到上级领导、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1、近几年学校所取得的成绩
①、2011年,荣获全县庆祝建党90周年“合唱比赛”三等奖。②、2012年,荣获县“创优争先”活动,“先进党支部”称号。③、2013年,荣获县届5首“工会杯”教育系统广场舞三等奖。④、2013年,被海南省教育厅授于:海南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⑤、2013年,被海南省教育厅授于:海南省实验教育示范学校。
⑥、2014年,获得全县中小学“中华经典”弟子规诵读比赛“优秀奖”。⑦、2014年,获全县中小学“中华经典•弟子规诵读”比赛活动,“优秀组织奖”。⑧、2014年,荣获全县中小学生文艺汇演,中学组舞蹈二等奖。⑨、2014年,荣获全县中小学生文艺汇演,中学组声乐三等奖。
2、教师方面
一直以来,学校以“坚持立德树人,促使学校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和竞争机制,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实行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管理,给教师搭建成长平台,让更多教师的专业得到成长,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近年来,一大批教师在教育教学上取得优异的成绩。如:周信学老师荣获全国青年数学教师优质课评选活动二等奖和省公开课评比一等奖;侯振扬、张家焕老师荣获省级教学论文评比一、二等奖;张家焕、王思敬老师荣获全国“微软携手助学中学创新杯探究学习作品”三等奖;王海曼老师荣获全国中学语文阅读能力比赛一等奖;张起彬、张家焕、王思敬、陈华锋等老师荣获县优质课比赛一等奖;许木新、周进学等老师荣获县教师其本功竞赛二等奖;获竞赛省级辅导一、二三等奖20多人次;县级辅导一、二三等奖30多人次;省、县级教学论文评比一、二、三等奖50人次;县级课堂教学评比一、二、三等奖30多人次;陈明余、黄成杰、张声波、周必武、陈仕英、黄朝雄、王燕、陈雄、许木新、郑丽丽、李靖等到教师荣获县级“优秀校长”、“先进教育工作者”、“先进师德标兵”、“优秀教师”、“先进班主任”等称号,周信学、周必贤、刘琼雄等教师被评为县级骨干教师。除此之外,很多教师获得的各种荣誉还没罗列祥尽。学校经过坚持不懈地努力,目前已初步打造出一支师德高尚、爱岗敬业、专业扎实、技艺精湛的教师队伍。
3、学生方面
近三年来,学校综合办学水平不断得到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连续上升,学校的声誉越来越好。中考成绩综合排名稳步上升,平均分、合格率居全县前列。我校陈振兴、黄少密、杨帅等15名学生被省重点中学录取;陈碗玉等156名学生被县重点中学录取;在参加省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大赛中5名学生荣获一、二、三等奖;卓珍慧、黎君等5学生荣获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读书征文一、二、三等奖;杨帅、陈婉玉等10名学生荣获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一、二、三等奖;吴亚素、董德晶等3名学生荣获全国中学生数学奥赛省级二、三等奖;祝嘉伟、杨帅等5名同学荣获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省级二、三等奖;何子良、祝嘉伟、王绶班三位同学荣获全国化学能力竞赛县级三等奖;杨帅、陈丽梦茹等8位同学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
四、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
针对学校目前的实际情况,在学校管理、硬件、软件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但按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我们坚信,不足的方面会得到改进。
1、继续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德育工作中于“勤”和“细”方面下功夫。进一步做好控辍工作,抓好后进生转化,继续深入开展各项活动,促进良好校风、学风、班风的形成。
2、教科研工作未能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成果不突出,今后要继续加强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3、教学成绩仍然偏低,今后要加强教师管理和教学管理,向管理要质量。
4、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还要进一步加强。
5、部分教师对课改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对课改热情不高,顾虑重重,持等待观望态度,甚至在思想上有些抵触情绪。
6、全力改造育人环境。加强美化、绿化校园环境的力度,把校园的软件硬件设施建设融入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氛围之中。
今后我们还要努力争取上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从多种渠道筹积经费努力改善和优化办学条件,不断推进教育现代化,进一步加强科学管理,加大开展教研活动,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和课堂教学改革,尽快取得教研成果,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五、学校自评达标具体情况
对照《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督导评估方案》、《海南省省级规范化学校督导评估指标及评分细则(普通初级中学)》,我校按规定程序和要求对各项评估指标进行了严肃认真的自评,四项指标评分具体情况如下:
A1办学条件
(满分340分,自评330分)B1、校园规划与建设者
(自评45分)C1、校园规划
(自评12分)C2、校园独立、土地确权
(自评10分)C3、围墙、校门建设、校园绿化美化
(自评15分)C4、教学、运动、生活三区分布
(自评8分)B2、校舍建设
(自评127分)C5、教室、实验室、专门用房
(自评98分)C6、学生食宿设施
(自评29分)
B3、运动场地与设施
(自评34分)C7、跑道、运动场
(自评19分)C8、体育基础设施
(自评15分)
B4、教学设施设备
(自评104分)
C9、教学仪器设备
(自评65分)C10、体、卫、艺器材
(自评13分)C11、图书音像资料
(自评26分)
B5、教育经费
(自评20分)C12、管理和使用
(自评20分)A2学校管理
(满分300分,自评285分)B6、办学理念与行为
(自评59分)C13、办学思想
(自评9分)C14、控辍保学
(自评15分)C15、班额管理
(自评10分)C16、规范办学行为
(自评25分)
B7、目标规划
(自评19分)C17、发展规划和措施
(自评9分)C18、计划和指导作用
(自评10分)B8、工作机制
(自评38分)C19、校长负责制
(自评5分)C20、重大事项议事规则
(自评14分)C21、岗位责任制等制度实施
(自评10分)C22、监督保障机制
(自评19分)B9、班级建设
(自评29分)C23、班子配备和持证上岗
(自评10分)C24、开拓精神自评
(自评5分)C25、业务能力和履职情况
(自评14分)B10、队伍建设
(自评96分)C26、教职工配备
(自评20分)C27、素质和行为
(自评24分)C28、激励性制度
(自评14分)C29、培训制度和实施
(自评28分)C30、权益保护
(自评10分)
B11、安全、后勤和校园文化管理
(自评44分)C31、安全卫生工作
(自评12分)C32、学校保健工作
(自评2分)
C33、实践基地建设和劳动实践教育
(自评9分)C34、校园育人文化建设
(自评16分)C35、周边环境治理
(自评5分)
A3教育教学工作(满分330分,自评309分)B12、德育工作
(自评55分)C36、健全工作机制
(自评12分)C37、落实实施途径
(自评22分)C38、行为规范、法制和心理健康教育
(自评14分)C39、对有不良行为学生帮教
(自评7分)B13、课程与教学
(自评115分)C40、课程规划与实施方案
(自评10分)C41、课程设置
(自评19分)C42、校本课程开发
(自评10分)C43、教学常规管理
(自评76分)
B14、教育教研
(自评36分)
C44、教学研究
(自评18分)C45、课题研究
(自评9分)C46、教科研成果
(自评9分)
B15、学生评价工作
(自评19分)C47、评价制度和科学性
(自评19分)
B16、学生素质发展
(自评84分)C48、思想和心理品质
(自评10分)C49、学习能力和智力发展
(自评13分)C50、音乐、美术知识与技能
(自评14分)C51、身体素质
(自评10分)
C52、毕业生学业统查结果情况
(自评32分)
C53、学生综合实践课程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成果
(自评5分)A4、办学特色(满分30分,自评28分)
B17、办学特色
(自评28分)C54、办学中形成的特色
(自评14分)C55、办学特色的成果和影响
(自评14分)陵水县英州初级中学自评A级指标达标情况统计表 A级指标 分
值 自
评
分 得
分
率 A1办学条件 340 330 97.1% A2学校管理 300 285 95% A3教育教学工作 330 309 93.6% A4办学特色 30 28 93.3% 合计 1000 952 95.2% 自评综述:自评总分共952分,每项得分在90%以上,达到省级规范化学校评估(普通初级中学)标准。请予以评估认定。
陵水县东华初级中学 2015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