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研究和写论文(陆铭在复旦大学的演讲)

时间:2019-05-14 18:56: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做研究和写论文(陆铭在复旦大学的演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做研究和写论文(陆铭在复旦大学的演讲)》。

第一篇:如何做研究和写论文(陆铭在复旦大学的演讲)

现实·理论·证据

──谈如何做研究和写论文

铭*

今天这个题目,如果由一个研究比我做得更好的人来讲可能更有好处。但是现在来讲这样题目的人太少了,所以我愿意来把一些不是很成熟的想法与大家分享,也非常感谢大家来听我的讲座。我今天讲座的题目是《现实〃理论〃证据》,这三个词摆放的位臵基本上概括了今天晚上所有要讲的东西。如果你们听完之后明白了我为什么这样摆放三个词的位臵,我想你们就听明白我所讲的意思了。我这样安排今天要说的内容:首先简单讲一下关于如何做研究;然后具体讲写论文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穿插一些例子。

一、如何做研究

题(topic)做研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是选题。我们首先要区分选题和问题的差异。经常会有学生来问我怎样做一个研究,我就问他想要研究什么问题?同学就会列出一些关键词,比如教育、农业等等。这些关键词严格说来不是你要研究的问题。关键词只是你研究的话题(topic),距离你研究的具体问题(question)还非常远。走完了topic到question的距离,你才迈出了研究的第一步,可以真正地开始一项研究了。选题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你对什么感兴趣。如果对一个问题不感兴趣,你很难做出出色的研究。曾有一个硕士生跟我说,“陆老师,您有很多想法,随便给我一个我来做。”我对他说,我没有办法帮你,在你对这个问题感兴趣之前,你是做不好的。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会对某些问题感兴趣。有的时候你会有这样的体验,看到一篇文章时有激动的感觉,有时则不会,这就是兴趣的差别。一个人的兴趣与他的积累、阅读和个人经历都有关系。

来的路上王永钦老师跟我讲了一句话,我非常赞同:“大爱才能有大智慧。”怎么理解这句话?你在做一项研究的时候,一定要去论证自己的研究是重要的。怎么去论证研究的问题的重要性?就是这个问题的研究能改进人类社会、能为人类带来福利。接着问下去,这样的问题从何而来?那就要看我们能不能超越个人的喜乐、得失去关注整个社会的前途和命运。这就是兴趣的来源。一个好的经济学家应该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好的研究的起点是好的问题,这是成功的一大半。从这个意义上讲,做人和做学问是一致的。如果你不去关注对社会大众重要的问题,你十有八九做不成出色的学问;如果每天都想着争名夺利,就做不成出色的研究,因为你关注的问题对大多数人不重要。*此文根据2006年11月13日陆铭在复旦大学的演讲整理而成。感谢陈钊、王永钦、寇宗来、张晏、章元、封进、樊潇彦的讨论。感谢徐轶青、薛萌等根据录音进行文字稿的整理。第二,你要对这个问题有所理解,去选取你觉得重要的方面。数学不能告诉你什么是重要的,什么重要取决于你自己的理解。确定研究的方向后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关注更小的方面。比如在涉及三农问题的方方面面里,如果你觉得土地问题是最关键的,你已经往前走了一步。再接下来,你又认为关注“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后,怎样使他们失去土地而获得社会保障”是重要的研究课题。如果你从三农问题出发,缩小到土地问题,再缩小到“如何用土地换保障”的时候,你已经从topic过渡到question了。

我举这个例子是特别想说明,中国的很多问题是现有的经济学理论无法告诉你的。比如,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农村居民失去土地,这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大多数国家都有社会保障体制的背景下发生的。所以中国不可能像西方的圈地运动一样,圈走农民的土地,把农民往城里赶就不管了。从国家的现代化和政治文明来讲,都不可能这样做了。这就牵涉到“土地换社会保障”的问题。那么土地如何作价?农民拥有的土地权力是什么权力?价格制定好后,多少钱是现金支付,多少钱放到社会保障体系里?现成的经济学理论没有告诉我们。美国和西欧在历史上走过这个阶段时,这不是一个经济学问题,是社会、政治问题。因此,我们需要一个新的理论去思考中国的现代化和城市化过程。

第三,你关心的问题为什么重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理论上的重要和实践上的重要。最好的研究是两者兼有。我不能排除有些杰出的文章,是在理论上重要而实践上不重要,或者实践上重要但理论上不重要的研究,特别是经济学里那些在方法论上有开创性工作的研究,往往有学术和理论的价值,而没有直接的社会实践意义。

以上三方面,在你做一个研究或写一篇论文时需要一一加以说明。我们很多同学把做研究理解为构建一个数学或计量模型,非常不重视“写”。你把数学的工作完成了,计量工作完成了,我要提醒你,可能你的研究工作只完成了百分之三十,至多百分之三十。因为你还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重要。

现在的社会科学分工,特别是经济学的分工,是非常非常细的。所以你拿到一百篇文章你可能对九十九篇的内容根本不了解,那么这剩下的九十九篇你看哪些呢?我们在平时看文章时先看摘要,它会告诉你他研究了些什么东西,做出了什么贡献,然后再看引言(introduction),比较详细地回答前面的问题。最后看结论,看这个研究得到什么有创见的内容。最后才看文章的主体部分,理论和实证的模型。如果你的摘要和引言写得不好,别人看到五百字的时候,就不看你的文章了。如果你不重视这些,你的研究可能就产生不了它应该有的社会价值,所以一定要重视,甚至可能需要70%的时间来写引言。

一旦找到了你觉得有趣、有创新、有意义的问题,接下来你需要判断它是否可行?理论上是否可行,首先要看起点到底对不对。数学不能告诉你起点对不对。对于一个问题的研究你既可以采用静态的模型也可以采用动态的模型,你可以采取跨期的模型也可以采取单期的模型,你可以采取有政府的模型也可以采取没有政府的模型,这取决于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一个更常见的问题是实证。也许你想到很好的一个想法(idea),要考虑有没有数据?是否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去获得支撑这个研究的数据?其次要考虑研究需要的变量是否是可度量的,至少在理论上是不是有人提出过度量的方法。还要考虑数据的样本是否足够大,比如时序数据至少需要30个观察点,但中国的改革开放从1978年开始算也只有28年,用年度的数据只能是不是办法的办法。这些问题都要事先想过。

我特别要提醒大家注意中国问题的重要性。为什么要去研究中国经济的问题?我们作为中国人,我们也许并不太知道什么问题对于美国重要,但是我们很了解中国的情况。我们生在中国,我们对于中国的了解决定了我们知识的禀赋,从而决定了我们的比较优势。在国外学习经济的中国研究生主要进行三方面的研究:

1、理论计量,因为其抹去了经济学研究中对历史和人文知识禀赋的要求;

2、跟大牌教授研究美国问题;

3、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做从中国经验出发的实证和理论问题。随着中国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留学生(也许绝对比例仍然不高)选择做第三个方向,我希望大家能重视这个选择。

要让别人来接受一个基于中国或者亚洲经济的研究,你必须让别人相信你的研究具有足够的重要性和一般性。这里指的重要性不是指中国问题本身有多重要,而是指中国经济的一般性经验可以提供给其他国家作为参照。我们研究的中国问题既要产生于中国的经验和历史,又要有一般性意义。就像刚才提到的“土地换保障”问题,其它国家并没有为中国提供前车之鉴,但是我们可以为一些比中国更落后的国家提供经验。

如果发现了一个用现有的理论无法解释或不能很好解释的现象,那么这个时候你去发展一个理论就是必要的而且是创新和有贡献的。恰恰是因为如此,现在做理论研究越来越难。为什么?因为经济学的发展经过两百年特别是现代化的半个世纪以后,理论已经相当成熟了,现在你要找到一个不能用现有理论解释的现象越来越难,所以现在经济学的研究越来越多注重应用。什么时候需要理论创新呢?有一个现象无法用现有的理论解释,那么理论创新的机会就来了,这样的机会越来越少,但在中国还很多。

题(question)如何提出问题?一定要注重去观察现实生活中的variance。variance这个词对于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都非常重要。对于实证研究,数据里的variance构成了计量经济学的基础。因为如果没有variance,数据就没有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办法看清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换句话说,一个变量动了以后,另一个变量跟着动还是不跟着动。如果一起变动,往哪个方向变化?这在统计上就是variance所包含的信息。

这在理论上也非常重要,要想看出事物与事物的联系,就要去比较两个观察对象,发现它们之间有差别,比如它们存在制度的差别。然后你又观察到它们另外还有差别,比如经济增长的绩效不同。然后你要去思考这两个差别之间是否有关系。比如,印度是一个民主的社会,但是它这个民主的社会是一个混乱的民主社会。在经济学家里有人称印度的民主是坏民主。但是中国不那么民主,中国有一个政治集权的结构。但是中国的增长率很快,印度的增长率比中国慢。这在实证上是什么?当你看到一个制度变成另一个制度的时候,作为经济增长的另一个变量是否跟着变了,这是实证的基础。从理论上讲,你要解释的就是增长绩效的差异与制度差异是否有关。

所以,理论和实证只是研究现实规律的两种方式而已,本质上都是在找差异。差异存在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上。理论上找差异的方法和实证研究中对空间截面数据、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正好对应起来。理论和实证研究只不过是识别两种variance之间关系的方法而已,本质思想都来源于现实世界。提高经济学修养,就是要不断从现实世界中找差异,不断地思考这个差异和那个差异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如果你发现的关系是一个在理论上没有被提出来的关系,这就是你的理论发展创新的机会。如果你发现的这个关系是在实证上没有用数据来说明的关系,这就是你实证研究的基础。

下面我们谈谈创新。理论和实证的创新没有什么太大的本质差别。

理论上的创新,第一要解释新的现象,第二要提出新的思想。在经济学的研究里,你会发现第一种“解释新的现象”很像从实践到问题的思维方式。先去看现实,当现实出现一个新的现象不能被理论解释时,你就找到了一个问题。还有一种研究思路是从文献到问题,纯粹从文献角度来看它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我们就去解决,跟实践关系不大。第一种研究路径是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由它的研究对象所决定的,是经济学研究的主要路径。对大家而言,你们应该避免自己过早进入第二个路径。如果你过早走向这条路径,你可能根本搞不清楚自己研究的东西到底重要不重要。而且在很多情况下,你看到一个作者讲,他在文献的基础上作了修改,然后发展出一种新的理论。这类文章特别容易让大家以为这些作者的研究都是从文献到文献、从文献到问题的。并不是这样。我们应该思考一下,这些作者在研究这个问题之前为什么会选这些问题?通常来讲,很少有人是从文献开始找到这个研究路径的。这是学生们非常容易犯的错误,很多同学只是把自己关在家里读书,不去关注现实世界,这是不行的。

接下来谈一谈实证上的创新。实证上的创新我列举了三个方面。第一是要发现新现象。注意,对于实证研究来讲,发现一个新的现象本身就是一个思想的创新。比如,你在关注现实的过程中,发现两件事情有关,你就应该思考:这在实证上有没有证据?如果没有,那么机会就来了。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我和陈钊、万广华做收入差距和经济增长(inequality and growth)的实证研究。这个关系为什么在最近十年经济学的研究中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呢?就是因为在亚洲发展模式和拉美发展模式的比较中,经济学家发现,亚洲和拉美有收入差距的差异。拉美收入差距比较大,而亚洲的收入差距比较小。另外的一个差异是,拉美的经济增长慢而亚洲的经济增长快。经济学家就猜想:有没有可能不平等加剧会导致经济增长放缓?文献没有讲过。在发展经济学里,文献只讨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对于收入差距有什么影响,而没有人去讨论收入差距如何影响经济发展。大家知道在1993、94年以后的几年里,国际上顶尖的经济学杂志上连着出了几篇文章──现在被认为是这个领域研究的经典文献──就是用一些跨国家的数据,发现收入差距果然对经济增长有影响。这就是重大发现。

前面我们提到过,理论创新来自于解释新的现象,你会发现这些文章中有些有实证也有理论,有些只有实证。实证对于理论的发展也有帮助,其重要性在于可以为理论研究开拓新的空间。我本人认为,如果可以给实证研究的创新划分一个档次的话,第一流的实证研究是去发现新的现象,因为这是重大的思想成就。比这个稍微低一点的是使用新的方法。因为那些有重大思想突破的实证研究往往在研究的方法上不尽完善。比如刚才提到的inequality and growth的研究,早期的研究往往都是使用的OLS回归。OLS回归存在很大的内生性问题,后来有很多经济学家就专门去研究怎么去处理inequality and growth的内生性问题,包括我本人的研究。第三个是使用新的数据或新的案例。

比如在我们做的inequality and growth的研究里,首先我们提出了跟既有文献不同的问题: 大家都研究inequality和growth有什么关系,我们研究这种关系在长期和短期有什么不同。这是一个文献里没有被研究过的问题;其次,我们使用了新的方法;最后我们使用的是中国的数据。

献(literature)确定了问题之后,你已经对它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你要去阅读别人的文献,去了解别人做了什么,这样你才能知道你的边际上的贡献可能是什么。但是我们很多老师和同学却不够重视这一点,以为做完了研究就行了,但是却不知道自己的贡献在哪里。要知道自己研究的贡献在哪里你就要去比较,去比较你的工作与别人的不同之处,必须要对文献有足够的了解。这才是研究的完整过程。

怎么样去找文献?首先要学会合理地利用网络,学会利用关键词。关键词的选取取决于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是怎么的,取决于你想做的东西是什么。关键词太多出来的文献太少,关键词太少则出来的文献太多,所以一定要选取三到五个合适的关键词。另外,大家要从经典的相关文献或者同一问题的综述论文去找文献。当你找到文献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评论什么文献,如何评论实际上取决于你对问题的理解,而这种理解是你的工具本身不能告诉你的。比如我刚才提到的“土地换保障”,既涉及到中国的土地问题,也涉及到保障问题和发展模式问题。你这个文章怎么写呢?你是把它当作是一个土地问题来写,还是当作一个保障问题来写,还是当作一个发展的模式的问题来写呢?要知道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写法。你在综述文章的时候,在把自己的工作去跟别人的工作比较的时候,要知道你要跟哪些文章去作比较。实际上就取决于你对你要研究的问题理解的程度。比如同样是“土地换保障”的问题,你站在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和土地制度的高度来看问题,就显然比你把这个问题仅仅看作是一个如何解决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问题要深刻得多。你在综述文献的时候,在把你的贡献和别人的文章作比较的时候,就要考虑到这点。

接下来我要讲的是,要看好而相关的论文。我想借此机会回答同学经常问的另一个问题。很 ①

① 陆铭、陈钊、万广华,2005,《因患寡,而患不均:中国的收入差距、投资、教育和增长的相互影响》,《经济研究》第12期,4-14页。Wan, Guanghua, Ming Lu and Zhao Chen, 2006, ―The Inequality–Growth Nexus in the Short and Long Runs: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hin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Vol.34, No.4, 654-667.多同学问我,陆老师,就算我用你讲的三到五个关键词,我也大概能搜出1000篇文献;就算1000篇没有,100篇总是有的。怎么办?怎么看得完?我建议大家把文献根据它的相关程度分成三类。第一类的文章,在100篇里面至少占五六成。这类文章相关性不强,你只要看摘要就可以了。它们大概能够帮你知道你的研究在文献中所处的位臵;有些文章里面有一个表格,有一个数据,能够在你的文章里有所引用,或者支持你的论点。这些文章你可以看得很快。

第二类文章就是跟你的文章相关,但从它的技术路线、它所关注的问题来讲,与你的文章又不是直接相关的。我们做inequality and growth这项研究的时候,我们是要做一篇实证文章。那这里面就涉及到一大块的关于inequality and growth理论文章。对于我做的研究来讲,我可能对这些理论文章不需要每篇都从第一个字头看到最后一个字。我要知道的是这些理论是什么样的逻辑,它们怎么做,模型的起点是什么,它们得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结论。在100篇里面,这些文章大概占了20篇左右。这类文章一定要看,但是不必要从第一个字看到最后一个字。

第三类文章,大概100篇里面是5到10篇。这几篇文章就是对你的研究来讲是最最相关的,因为它们几乎研究的是同一个问题。你的研究跟这些文章相比较,你的贡献是边际上的。对这几篇文章,你不仅要从第一个字看到最后一个字,而且你要看很多遍。

另外我想提醒各位,如果你去做一个研究,你发现跟你最相关的──我刚才讲的第三类文章,──没有,或者你发现跟自己相关的文章有30篇甚至50篇,这本身就是个非常坏的信号。相关的文献没有,就说明你很可能研究了一个大家都觉得不重要的问题,所以没有人研究。除非你是天才,天才有可能一篇参考文献也没有,我的理论体系跟谁都不一样,我不要参考文献。我想大多数人肯定不是天才,所以这种可能性是极低的。反过来讲,如果你发现篇篇文章都跟我的研究有关,你很可能研究了一个大家已经研究烂了的问题。或者是你对自己在什么方面有可能构成贡献仍然不清楚。那什么时候是最优规模呢?就是我刚刚讲的,5篇到10篇。如果你发现,有5篇到10篇是值得你反复读的,读透的,读到这些文章里面用了什么样的模型,用了什么样的数据,相关的变量怎么度量,你都非常清楚的时候,你就找到好的起点了,你可以往下做了。而且,当你做完这个题目以后,你会发现你就是这个小领域的专家。接下来的问题就是,看什么样的文章呢?首先你要看好的杂志。比如中文的杂志,我列了几本②,包括我们复旦的《世界经济文汇》,都是很好的杂志。英文杂志什么是好的就不用我说了。

这里我特别要提醒大家的是,少看书,多看论文。经济学和别的社会科学最大的不同,就是经济学是一个不断在发展的学科。它特别跟政治学和哲学不一样。政治学和哲学是要读经典的,关于重大的政治理念和哲学思想,很可能最经典的著作,就是两三千年以前的古书。很多人就一辈子去读古书和经典。但经济学不是这样。我们刚刚讲过,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的,而人类社会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每一天都很有可能产生新的现象和新的问题。那么你读书就意味着什么呢,很可能你关注的是一个老问题。而且大家知道,经济学家的书就是把自己已经发表的论文结 陆铭、陈钊、万广华,2005,《因患寡,而患不均:中国的收入差距、投资、教育和增长的相互影响》,《经济研究》第12期,4-14页。Wan, Guanghua, Ming Lu and Zhao Chen, 2006, ―The Inequality–Growth Nexus in the Short and Long Runs: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hin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Vol.34, No.4, 654-667.②中文权威期刊:《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世界经济文汇》。①

①集成书,它跟政治学不一样。政治学和哲学的学者,很可能一辈子就写一本书。比如像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的《正义论》,这一本书就奠定了他在学术界的地位。经济学是不行的。特别是当代,已经很少有人靠一本书在经济学界立足了。通常是论文发表完以后,结集成书。但你要知道,国外,特别是在美国的经济学界,一篇论文从写出来到发表,前后经历五年时间是非常正常的。从论文结集到出版,又有两年时间,也非常正常。所以当你看到书的时候,你可能看到的是七八年前的研究了,还怎么站在学术前沿?我们的很多学生,特别是本科生在写论文的时候,参考文献从马克思的《资本论》开始列举,斯密的,马歇尔的,有时还列上我写的《劳动经济学》,这样你就已经发送了非常坏的信号,你不可能做出好的研究。我自己做《世界经济文汇》的编辑,我们现在收到的很多投稿,一秒钟我就可以判断这是不是值得我往下看的文章。先看它的参考文献,如果它全列的是马克思、斯密、马歇尔,这文章就不用看了,因为它不可能是一个好的研究,除非他真的是研究思想史的。所以,我们在做研究的时候就得特别要注意这个问题。

二.如何写论文

刚才我从三个方面讲了如何去做研究。我接下来要讲的问题是,如何去写论文。我认为,在中国我们可以做的研究分成了这么几类。第一类,我认为是中国首先要做的研究,就是要去搞清一个或者几个相关的事实,尤其是具有一般意义的事实。因为中国的社会处在一个大转型时期。我们在经济发展阶段,从经济成长的历史、文化、制度、政治的各个方面的背景来讲,可能跟在世界上所看到的、唯一成功的西方式的现代性有非常大的差异。这就意味着在我们中国,很多事实都不清楚。

讲到事实,我举一个小小的例子,今天下午,我在从北京回来的飞机上看到一张刚出版的《上海证券报》。《上海证券报》上有一篇很长的文章,讲住房、教育和医疗的价格高,导致了中国居民不敢花钱。这个说法现在很流行。现在有很多人说中国这几年消费低迷,需要理论来解释。有人就解释说,因为大家收入的风险增加了,失业、工作不稳定,收入的波动就变大了。风险增加后居民消费就会下降。我刚才提出的是另外一种解释:因为在我们生活当中非常重要的三项支出价格很高,居民在这三个支出上的消费的增长速度非常快,就挤出了别的消费。这是颇流行的解释。文章里提供了三张表,列出了大概从2000年到最近这几年的四个数据,分别是人均消费增长率、人均教育支出增长率、人均医疗支出增长率、人均住房支出增长率。可是看到这些数据,我并没觉得这个数据告诉我:人均的消费增长率明显低于其他三个的增长率。如果人均消费的增长率显著低于其他三个增长率的话,那我可以说,由于这三块增长太快了,人均消费支出没那么快,所以必然使其他部分的消费下降。可是我在数据上没有明显发现这一点。所以我觉得很诧异,写这么长的整版的评论文章的这位作者,是怎么得到文章的结论的。我想问一个问题,关于中国的很多事实到底清楚不清楚?我很怀疑,我们很多人都在基于一些并不清楚的事实而道听途说。我虽然举的是一个报纸上的例子,但我讲的“把事实弄清楚”的工作对于中国的经济学家来说仍然是做得非常不够的。

在中国经济里面,有太多太多太多事实不清楚的地方,所以我一直强调,在中国做经济学研究,第一件事是什么?就是我们要把真正属于中国经济的事实给搞清楚。特别是在我们的教科书上、在西方经济学已经成熟的理论里面,所描述的那些事实──每一个事实──都足以拿到中国来重新反思一下,这个事实是不是在中国同样也成立。我们可以大量地去运用实证和案例的方法。我特别要强调的是,你把中国的事实搞清楚了,实际上就为经济学理论和知识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我举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就是我跟张爽合作的研究社会资本和市场化之间关系的文章。大家知道,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这个概念,是由社会学引入到经济学的,它是一种非市场的力量。那么这种非市场的力量在市场经济里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呢?它跟市场力量之间是互补的,还是互替的呢?在美国找不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中国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因为中国处在转型的过程当中。比如我们生活在沿海地区,内地的市场化程度要比沿海低多了。从这样大的空间差异里面去看,在具有不同的市场化程度的地方,社会资本是不是在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这是对于中国非常重要的事实。在搞清楚事实的同时,实际上就可以帮助我们去发现社会资本这个非市场的力量与市场有什么样的关系,这本身在学术上就是一个大家不知道的问题。

我要举的另外一个例子是市场分割。市场分割这个问题为什么要借助中国来进行研究。因为在数据质量好的国家,市场不分割;而市场分割的国家,数据质量不好。那么中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呢?中国的市场存在分割,同时中国又有足够大的时间和空间的维度去研究这个问题。于是我们做的另外一个研究②,想要知道市场分割在开放的过程当中发生着什么样的变化。因为在理论和实证的文献里面,有的经济学家认为,开放有利于市场整合,有的经济学家则持相反观点。到底什么是真实的?当你把这个关系给搞清楚的时候,一方面,你研究了中国是怎么回事,同时,你对于这个具有一般意义的问题也有也有贡献。

第二类我觉得可以做的工作就是你要用一个理论来解释中国的现象,而且是到目前为止既有理论没办法提供解释的现象。如果既有理论已经提供了解释,这就是接下来我要讲的第三个方面的文章了。这里我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地区性的市场分割和战略性分工,这是我们做的另一个研究③。大家知道,经济学理论里有所谓比较优势理论和分工理论,那么按照社会最优的这个概念来讲,不同比较优势的地方就应该是具有不同的分工。既然有不同的分工,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在追求社会最优的情况下,应该生产不同的东西。对不对?在解释分工的时候,我们主要借助的理论就是这个比较优势理论,可是在现实生活当中你会发现,中国不同的各个省份之间,包括同一个省的不同市之间的市场是分割的。为什么?林毅夫老师认为,这是因为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的资源配臵低效率,在改革开放后又体现为企业低效率,于是地方政府就要通过分割市场来保护 张爽,陆铭,章元,2006,《社会资本的作用随市场化进程减弱还是加强?──来自中国农村贫困的实证研究》,即将发表于《经济学季刊》。②桂琦寒、陈敏、陆铭、陈钊,2006,《中国国内商品市场趋于分割还是整合?──基于相对价格法的分析》,《世界经济》,第2期,20-30。③ 陆铭、陈钊、杨真真,2006,《平等增长携手并进──一个基于收益递增的策略性劳动分工模型》,复旦大学工作论文。①

①低效率的企业。这只解释了由计划经济时代所造成的市场分割,可是我们发现很多重复建设和市场分割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产生的。到现在为止中国已经出现了三轮的重复建设,第一轮以家用电器为代表,第二轮以汽车产业为代表,第三轮以光电产业为代表。为什么在改革开放后,已经市场化了,已经没有中央计划了,我们仍然在搞重复建设呢,仍然在重复建设的基础上造成了投资的低效率,最后又造成了地方和地方之间的分割呢?为什么?这不仅是既有的理论里没有被解释的现象,而且是林毅夫老师提供的比较优势理论也无法解释的现象,因为在市场经济的情况下,标准的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大家应该分工才对。

这就促使得我跟陈钊老师从战略性的分工角度来解释这样的现象。我们要讲的一个故事就是,对于一个弱的地区来讲,它通过构建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它至少可以达到两种目的,只要实现其中一个,对它来讲就是划算的,从而使得分割市场和重复建设成为理性的。第一个目的是赶超。落后地区发展一些暂时没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如果学习的速度足够快就可以赶上那些比较发达的地区。赶不上也不要紧,还有第二个好处,我有了一个足够的经济独立性后,bargaining power就增加了,在争取中央财政政府投资的时候,就可以跟沿海地区有相近的谈判能力,中央政府就得投资,如果不给,我不会摆到台面上说,但私下里可以跟你闹,而大家知道,中央现在最怕就是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对立。即便没有哪一个省长跟我们说过,他就是这么想的,但是从理论上解释它的时候,实际上可以找到一个解释这种问题的方式。而这个问题的解释,其理论上的贡献在于,既有的分工理论没有很好地解释在一个国家内部可以观察到的分工的低效率现象。而我们想做的,就是基于中国的现实,提供一个理论上的创新。

接下来我要讲的第三类文章,我觉得现在我们关注得不够。我们过于迷恋前两类研究。当然前两个研究贡献非常之大,但是我建议大家,特别是经济学教师们,有的时候要做一做第三类文章。这第三类文章是什么呢?就是文章本身从学术上来说没有多少贡献,但是你可以用既有的理论来表达对于中国现实和政策的认识。

比如说关于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最近这几年来呢,有一个对于中国的市场化改革进行反思的潮流。其实我前面讲到的《上海证券报》的文章,也是充满了火药味。什么意思?居民的消费低就是因为你房价太高,教育价格太高,医疗价格太高啊,于是,现在在实践层次,包括老百姓,就有这样的情绪,觉得这些事情就是公共品提供,就应该政府扛下来,可是我们在理论上问的是,这些东西都是公共品么?就算它是公共品,既有的理论里面有没有一个理论告诉我们,公共品就一定要由政府来提供?有没有一个理论告诉我们,不仅政府应该提供,而且政府应该提供直接生产,注意啊,provision和production是不一样的概念。

大家会发现,在很多现实问题上,经济学是一个“庸俗的”学科,因为经济学研究的这些话题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很懂。不仅我们的哲学家懂,我们的政治学家、社会学家都懂。我们的政府官员也懂,我们的老百姓也懂。我要说的是,经济学者不敢说我们比他们更懂,但我们至少可以基于他们不了解的理论来提供一些不同的看法。我想,在这个世界上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声音总是好事。我们搞经济学研究的人现在特别需要做这些事情,比如教育的问题,在中国的经济学研究里面,几乎可以说是空白。但是,在这些重大的问题上,我们其实已经有非常多──不能说足够多──但已经非常多的经济学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思考很多关于中国的问题。我们不敢说这些已有的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可以照搬到中国来,但是当中国的研究没有的时候,凭空想象,拍着脑袋说瞎话,总不如我们先去看看已经有了什么理论和实证研究吧?所以我觉得,现在中国的经济学家真的应该静下心来做一些这样的研究、公益性的研究。这些研究不能让你去拿奖,也不能让你把这样的文章发在很好的英文杂志上。但是,它对于中国社会进步的贡献和推动作用非常巨大。这就是本土的学生和经济学家,在经济学研究里可以做的三类研究,非常重要的研究。

其实你在中国也可以做另外一种研究:基于其他国家理论和经验的实证。我要说的是,我们不具有做这类研究的比较优势。不具有比较优势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你要去研究一个美国的问题,其实你对于美国的问题的理解是不可能超过美国人的。你的知识禀赋,决定了你的比较优势不在这里。另外,美国人有美国的数据,我们可能在获取美国的数据方面就没有那么容易。第三,可能大家往往会忽视的,学术是一个市场,在这个市场上,最重要的就是交流。当一个人生活在中国的时候,其实不管中国开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就是哪一天我们像日本一样开放,像欧洲一样开放,地理障碍仍然是一个天然的障碍。它就一定会减少你与国际学术圈的交流,换个更准确的词就是,一定会阻碍你跟美国经济学界的交流,就会使得你在如何去做一个对于美国经济学界来说的好的研究方面不具有优势。

讲到这里,我顺便举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香港。大家知道香港有两个做经济学非常好的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曾经在1990年代的时候辉煌一时。为什么呢?很简单,香港政府有钱,于是香港政府用钱在世界范围之内聘请了一大批的具有国际前沿研究水平的经济学家到香港科技大学,这曾经一度使香港科技大学可以成为亚洲经济学研究水平最高的地方。但最近这几年,香港科技大学衰落得非常厉害。为什么?因为香港科技大学请来的经济学家很多是在做国际主流和美国经济学界所关心的一些问题。于是就会发生什么问题呢?它的学术圈在美国,它就有一个很大的成本进入这个圈子。后来,香港科技大学的很多人走了。现在香港经济学做的最好的是香港中文大学,那里好几位做得最好的经济学家是以研究中国问题为主的经济学家。实际上,这就是我刚刚强调的一个做研究的比较优势的问题。地理上的优势,数据的优势,很多问题没办法详细展开讨论,但是这个案例我觉得是值得大家去思考的。

起一个好题目

下面我就讲些很具体的问题了,这些问题可能就比较琐碎。我觉得,首先我要讲的是,在一篇论文的写作过程当中,你首先要起一个好的题目。这个好的题目要小,要简洁,而且要突出你的创新之处。一个题目能否引起别人的阅读兴趣,是很重要的,你可以适当地考虑趣味性。我举几个例子,都是我们自己做的研究。我借助这样的例子来告诉大家就是一个题目怎么能突出刚刚讲的几点。

我举的第一个例子就是我们《经济研究》上的一篇文章,叫‚中国的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这个题目要传达出来一个什么样的信息呢?首先,这是一个中国的研究。其次,它是一个实证研究。因为如果不是一个实证研究,就无所谓中国的地区工业积聚。我们副标题突出了三个关键词。如果你熟悉文献的话就知道,新经济地理学、或者空间经济学的发展,现在正处在一个已经有足够多的理论但实践研究不足的阶段。所以,这样的一个题目,你一看就知道,这是一篇做空间经济学的实证文章。实证研究的基础在哪里?就是我们的副标题,三个词,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和经济政策。你一看就知道,这篇文章是要给新经济地理学提供实证依据,而且是在同时考虑了经济地理和经济政策的作用下。

第二个题目就是我刚刚讲到的市场整合问题了: ‚中国国内商品市场趋于分割还是整合──基于相对价格法的分析‛②。主标题提问题,副标题讲方法。熟悉文献的人一看就知道,这个问题在研究中是有争论的,而我们使用的方法,是跟别人不同的方法。

第三个例子的正标题叫‚因患寡而患不均‛。什么意思呢?大家知道中国古话里面有一句话叫“不患寡而患不均”,所以我们在这篇文章的开头就讲:“古话说:‘不患寡,而患不均’,这句话暗含的前提是,收入不均与经济的增长之间没有关系,而我们在这篇文章里想说的恰恰是,收入不均对经济增长不利,如果忽视收入差距,那么,收入不均就可能通过影响增长而对社会的每一个成员(包括富人)不利。”为什么要关注不平等,就是因为担心经济增长会受到阻碍,这句话翻成古文,我们改一个字,就叫“因患寡而患不均”。这个题目就很好地传达了这篇文章想说的思想。副标题是“中国的收入差距、投资和教育增长率相互影响”,你看了就知道,这个文章的贡献在于这样几个方面。第一,我们用了特定国家的数据(country specific data),我刚刚提到,这个在增长研究里是潮流。第二,我们看了收入差距、投资、教育和增长这四个变量的内生性问题。因为在既有的文献里面,至少教育这个变量没有当成的内生的变量来做处理。另外我们考虑的是相互影响,懂计量的人一看就知道,我们要用联立方程了。所以一个很短的标题把文章要说的故事和我们的三方面贡献全部容纳在里面。

④下面一个题目“教育的公平与效率是鱼和熊掌吗?──基础教育财政的一般均衡分析”也是

③同样的道理。正标题基本上是突出思想的趣味性,我们用鱼和熊掌的这个关系来打比方,解释教育的公平和效率的关系,两者并不是不可兼得的。我们的副标题点明了我们文章的方法。

接下来的一个文章也关系到教育。我们把题目叫做‚反思教育产业化的反思‛⑤。第一个反思是我们的反思,第二个反思是既有的反思,就是我们要对这场反思来做一场反思。我们副标题就 金煜、陈钊、陆铭,2006,《中国的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经济研究》,79-89。桂琦寒、陈敏、陆铭、陈钊,2006,《中国国内商品市场趋于分割还是整合?──基于相对价格法的分析》,《世界经济》,第2期,20-30。③陆铭、陈钊、万广华,2005,《因患寡,而患不均:中国的收入差距、投资、教育和增长的相互影响》,《经济研究》第12期,4-14页。④丁维莉、陆铭,2005,《教育的公平与效率是鱼和熊掌吗?──基础教育财政的一般均衡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47-57页。⑤陆铭,蒋仕卿,2006,《反思教育产业化的反思──有效利用教育资源的理论与政策》,复旦大学工作论文。①②是这篇文章的内容,我们要讨论‚有效利用教育资源的理论和政策‛。这实际上也突出了经济学的思想,教育是一种稀缺资源,而我们要讨论的是如何有效地利用它。

接下来这个例子就是我们刚刚定稿的一篇文章,原来这篇文章叫‚公共信任与劳动力流动──管窥中国农村社会变迁‛,后来我在定稿时给它另外取了个名字。首先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我们这篇文章发现了什么。我们发现的一个主要结论是,农村的移民在他们流向城市的时候,他们对他们原来在农村社区里的公共机构的信任程度不仅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这个结论跟既有的实证研究文献里面发现的结论非常不一样,我们的解释是:在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到城市后,面临着受歧视的环境,所以,一个村子里越多的人到城市打工,大家感受到的来自于城市的歧视就越多,相对而言呢,农民工就会更加觉得农村的公共机构值得信任。为了说这样一个故事呢,我在定这篇稿子的时候,就给他起了另外一个名字,‚离开了土地,却未离开家乡‛,我想说明的是,从地理角度我们确实看到农村居民通过劳动力流动的方式到城市工作,但从精神上来说,他们仍然没有融入城市生活。副标题叫作‚中国农村的公共信任与劳动力流动‛,点明了文章所做的工作。我举这些例子是想告诉大家,取一个好的题目来传达文章的思想和贡献是十分重要的。

写一个好的摘要(最后写!)

接下来,我要说的是怎么样写一个好的摘要。而且我特别强调摘要最后写,尤其当你还是个初学者的时候。尽管我刚才强调,在做研究前你必须清楚自己要说什么,但是大家以后会发现,当你还是个初学者的时候,这是非常困难的。可能你要改到第20遍,才会体会到原来自己要写的是这个。所以我建议大家,摘要最后写。当然,当你有了一定经验以后,你可以先写摘要。为什么呢?因为当你写好摘要后,你会发现在你接下来的写作中,在你写文献综述,在你进行模型构造,在你选取变量时,谁多写点谁少写点,谁放前面谁放后面,你心里就有把握了。为什么一篇文章要改20遍,就是因为你不清楚要写什么,只有当你写下去,才会发现有些地方要多写点,有些地方要少写点,有些内容要放前面,有些内容要放后面。我想,各位作为初学者往往难以避免这个阶段。

对于一个好的摘要,我提出这么几点要求:

一是要有概括性。要有主题,有创新点,要简要地指出自己的结论和发现,要讲到政策含义,但政策含义对于一篇学术文章来讲,不是必要的。要简洁,100到200字。1000字的摘要是不可取的。一个好的摘要200字就能把问题讲清楚,如果你的文章非常复杂,那么400到500字也一定能把问题讲清楚了,讲不清楚那么你只能再思考。有时候我和学生交流,说到要写文章,我便和学生说,你把你要写的意思用五百字写下来。当你想清楚一个问题时,五百字足以表达清楚;你写不清楚就说明你还没想清楚,你想不清楚你就一定做不好研究。最后是关键词,一定要切中要害。接下来我们举个例子。这篇文章是我和我学生合作的《反思教育产业化的反思──有效利用教育资源的理论与政策》②。①②

①陆铭,张爽,2006,《离开了土地,却未离开家乡——中国农村的公共信任与劳动力流动》,复旦大学工作论文。陆铭,蒋仕卿,2006,《反思教育产业化的反思──有效利用教育资源的理论与政策》,复旦大学工作论文。首先给大家看一个我改过的摘要,然后再看一个学生写的。

‚稀缺的教育资源应得到有效利用,而教育财政的分权、学校间的竞争和合理的价格机制能够提高基础教育资源的配臵效率和组织效率。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教育券、奖学金和财政转移等机制向低收入人群和地区提供补贴,不仅有利于公平,也有利于效率。但过度地、不科学地追求公平,却可能损害教育资源的有利利用,甚至与追求公平的初衷相违背。本文对如何有效利用教育资源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中国基础教育产业化的反思进行了反思。‛

有效利用资源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这是文章的主要观点。我们把效率拆成了两个:配臵效率和组织效率。这句话中我们讲了两个道理,三个方法。这段话的意思是效率和公平是可以兼顾的,这是我们很重要的一个观点。我稍微要强调的是,这篇文章是我刚才讲过的第三种,本身在理论上是没有多少贡献的,但这是在思考中国重大的政策问题。所以在这里面没有突出这篇文章在学术上的贡献。

这是关键词:基础教育、教育产业化、同群效应、效率、公平下面是学生写的:

‚在本文中,我们构造了一个有效利用教育资源的理论模型。我们认为,通过地方政府提供基础教育、允许私立学校的竞争以及政府设计合理的教育补贴制度,是能够同时实现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教育公平的。在模型基础上,我们分析了目前教育改革内的一些认识误区和操作失当,并提出我们的合理建议。‛

第一句话写得不错,我要批评的是最后一句话,这句话没有让人知道你要说什么。比较我前面那篇摘要──把我们的文章要说什么,机制和目标是什么都说清楚了──而后面这个摘要没有。

引言(最后反复改!要高度重视)

我特别强调要高度重视引言。前不久,研究中国经济十分著名的John Giles在复旦做报告时说道,他初学时也不知道引言怎么写。这也是我今天要讲的,大原则是要吸引人。那么如何做到呢?

一定要非常清楚地在引言中交代如下几个问题:

第一,本文研究了什么问题。我现在越来越喜欢直接在文章开头写:本文研究了什么什么问题,显得很清楚,开门见山。你会发现很多作者,包括发在很好的中文刊物上的作者,通常是写到第二页,读者仍然不知道他在讲什么,这是很失败的。如果你是读者,已经读了一页多,还不明白他要说什么,肯定糊涂了。人们看你文章的第一个目的就是发现你的文章为什么重要。

当你提出问题以后,你要去告诉别人为什么重要,这里面你就需要说明创新,这时你就要把你的文章和既有的文献作比较,这就涉及到了文献评论。如果文献评论不是非常长时,你可以把他简单地放在引言部分。如果比较长,可以把最主要的、最经典的、最有意义的放在这里,突出你研究的重要性和创新,其余放在第二部分文献综述中再去说。

第三就是概括你的工作,很清楚地告诉大家你解决了什么问题。千万不要只说本文研究了什么。问题这么多,你需要告诉大家你解决了什么问题,运用了什么方法,你要不厌其烦地告诉大家你的贡献与创新。接下来要交代论文的结构,通常是八股文的写法,比如本文第二部分写了什么,第三部分写了什么。

接下来我们再举个例子,是我和张爽刚定稿的一篇文章①。我们研究了公共信任与劳动力流动的关系:

‚中国社会在传统上属于低信任度的社会(Fukuyama,1995),正是因此,公共信任作为在一种长期互动中形成的社会资本是弥足珍贵的。在中国农村由传统社会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对中国农村社会形成了巨大的冲击。那么,劳动力的流动会不会影响到农村社会中的公共信任?反过来,中国农村居民在农村社会中形成的公共信任是否会影响到他们的劳动力流动?对以上问题的思考和实证研究,不仅能让我们观察到农村公共信任在转型过程中的变化趋势,还能够为公共信任的影响机制提供证据,并以此为理解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的变迁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这是第一段,第一句话我就讲了我们的研究为什么重要:因为中国本身信任度就不高,所以这个研究就特别重要。第二段我特别括号中粗体字标注了本文讲了哪些问题。我们基本上讲到了这项研究的新意,思想贡献和方法贡献:

‚一项针对波兰的社会学研究(Sztompka, 1999)发现,在经济转型中,人们的公共信任经历了一个先下降再上升的过程。在转型前期,公共信任下降的重要原因在于人们在新旧体制的交替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而当转型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时,人们对于公共机构的信任又会明显提高。在中国的转型过程中,公共信任会经历与波兰经验相同的变化吗?市场化又是如何引起公共信任的变化的?以上问题非常重要,但还没有得到研究者的足够重视。(问题的新意)从理论上来说,市场化是中国农村传统社会所受到的一切冲击的根源,市场化将通过三个层面的作用机制来引起信任的变化,分别是:家庭层面的劳动力流动、社区层面的收入差距、以及宏观层面的市场化政策等机制。(思想的贡献)‛

接下来我们讲的是研究方法。

‚本文将重点研究市场化在家庭层面的作用机制——劳动力流动对于公共信任的影响;与此同时,我们还将研究公共信任对于劳动力流动的影响机制,由此来清楚地解释劳动力流动与公共信任之间的相互影响,而这种双向的相互影响可能导致的估计偏误恰恰是文献中没有被充分被重视的问题。(方法的贡献)‛

这便是我在方法上的贡献。然后再概括一下结论:

‚我们发现,在中国农村的市场化转型过程中,社区层面的劳动力流动会增加对农村当地的公共信任,而社区层面的公共信任又会减少劳动力流动。而且,我们还发现,社区层面的收入差距会减少公共信任,省级层面的市场化对于公共信任的影响则显示出和波兰的经验一致的U型曲线。(主要发现)”

即前面提到的《离开了土地,却未离开家乡──中国农村的公共信任与劳动力流动》,陆铭,张爽,2006,复旦大学工作论文。①由于得到的这些结论十分有趣,很容易让人了解这项研究的价值和贡献。

文献综述(评论)

接下来是文献综述,如果你在引言中没有很好的引述,那么你在文献综述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简要回顾相关研究的发展;二,要对既有文献作适当的―批评‖(不能简单罗列,一定要结合自己的问题和工作进行比较)。评论既不要太过火也不要不够,不够说明你没贡献,太过火则不中肯,更不要为了批评别人,把你在自己的文章中也没解决的问题提出来。最好只评论你解决了的问题。你没解决的问题可能谁都解决不了,不要去show,不要以为只有你知道,实际上很多人都知道。

文献评论的写法千万要根据你自己的研究来。比如我刚才提到的收入差距和经济增长的文章,我们讲了这样几方面的贡献,一、数据用了国别数据,二、处理了内生性问题,三、我们区分了长期短期。我们要区分哪些是最重要的,正如我前面所说,最重要的贡献是思想上的,其次是方法上的,最后才是数据上的。因此,我们的写法是首先论证我的思想与众不同,我们研究的是收入差距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在长短期的不同,这是在既有文献中没有很好地解决的。第二,我们的研究中处理了内生性的问题,我们要指出既有文献中没考虑教育的内生性,而我们考虑了,这也是要指出的。第三是数据方面的贡献,我们运用的是中国的数据,而既有文献中使用的大多数是跨国数据,而这些数据的不同可能导致结论的不同。在考虑增长问题时,国别数据是潮流,因为跨国数据十分难处理数据的异质性,所以本文用中国的数据来研究这个问题。当你知道你做的工作是什么的时候,文献综述十分好写。我们同学觉得文献评论难写,是因为你们没有思考,当你思考后,你便知道一个问题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什么是老问题什么是新问题。不理解就写不出来,理解了就十分容易。

理论与实证

接下来,我们来看理论怎么做,实证怎么做。在此我讲的不是数学,而是起点问题。先讲理论。无论数学模型也好,用文字表述的理论也好,你首先要界定问题是什么,你要揭示的现象是什么,界定哪些行为人对这个问题是重要的。比如我们最近研究的国有企业改制中资产流失的问题,其中职工是不重要的,因为他们对资产定价及利益分配起不了作用,而只有企业管理和政府是重要的。

随后是你如何去理解行为人的目标函数的问题。你放什么变量,什么是内生的,什么是外生的。在企业转制中,是采取拍卖还是协议转让,这个变量肯定十分重要。有种我认为错误的看法是,拍卖可以避免国有资产流失,这个错误的本质是认为国有企业的转制方式是外生的。我们假设这世界上有个好人,设计了公平公正的拍卖机制,当然这个机制可以提高拍品价格。但是我要问,拍卖是外生的吗?转制的形式其实是被选择的,是内生变量。于是你会发现,真正外生的是 陆铭、陈钊、张爽,2006,《公有制理想的代价──腐败与私有化的中国案例》,复旦大学工作论文;陈钊,2006,《非对称信息、拍卖与国有资产流失》,复旦大学工作论文。①①我们在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权力结构,在这种结构下,是拍卖还是协议转制并不那么重要。我们可以看到,拍卖并没有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在很多拍卖中你会发现只有一个“竞拍者”,在表面上看似有个拍卖机制,但其实拍给谁已经决定了。中国还有个词叫“陪标”,拍给谁是定了的,只不过走一个形式,最后返还点好处给陪标者。而控制拍卖的人还可以通过制定规则的方式排除其他竞拍者。因此,在拍卖中也会产生资产流失,这不是在教科书的理论中可以解决的问题。这个例子很好地说明了,你把什么变量设成内生、什么设成外生对你理解一个问题是十分重要的,而这也是数学不能告诉你的。

接下来的问题是,约束条件是什么?在每一个决策行为中,约束无非就是预算约束、资源约束,但在中国你要特别考虑制度约束。因为很多中国的问题受制度约束。

你还要考虑结构性问题,我们刚才讲了行为人,你要考虑不同人是通过什么发生联系的,它是一个市场机制吗?如果是,又是个什么样的是市场呢,完全竞争还是垄断?这些会成为你模型的起点。因为在不同市场上内生和外生变量是不同的,比如在完全竞争中,价格是外生的,而在垄断结构中却是内生的,是可以被企业控制的。你如何设定这个市场是竞争还是垄断,这也是数学本身无法告诉你的。实际上当你在把价格设定为内生还是外生的时候,已经表明了你对市场结构的一个判断。

此外,在行为人之间是否有可能存在非市场互动?这已经成为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前沿课题。再接下来,研究的背景是什么样的社会政治制度结构?比如我们最近研究的城乡分割还是城乡融合的问题,在中国是由城市的政府最大化城市居民利益来决定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政策,这个结构在我们的模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和制度背景。①

随后,用经济学静态的,动态的,比较静态的方法得出你的结论。复杂的数学有利有弊。一个数学方法复杂时,求解的难度就会增加,经济学研究总是希望模型和数据是可以处理的,而有一个办法就是减小变量的数量或者变量间的作用机制。运用复杂的数学方法,在边际上舍去一个变量或变量间的作用机制时,很可能这恰恰是十分重要的变量和机制;但当它被放进来,模型可能就解不出来了。在我们做城乡分割到融合的动态模型时,我们原先想放进城乡差距扩大对资本积累的直接的负面影响,但是我们发现模型解不出来,于是只能忍痛割爱。虽然我们在这篇文章中放弃了这个变量,但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可能会用静态的方法研究这种影响。

这里我要说明的问题是,一个问题好不好,不是由数学决定的。我经常会拿到学生论文时问他们,这地方为什么要这样假设,为什么要放非线性函数而不放线性函数。他们答不上来。我指出这里可以放线性函数,他们的反应会是“这样会不会太简单?”可是,如果用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得到一个复杂数学方法同样的结论,为什么要舍易求难?唯一的理由是“show your ability”。你无非想让大家知道你数学很厉害,但是,OK,我知道你的数学厉害了,然后呢?复杂数学方法的意义是可能会帮你搞清楚少数几个变量间的作用机制,在经济学发展的早期,经济学家的工作可能的确是去抓住最为重要的几个变量,但是在现实中有很多变量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时候为了 ①陈钊,陆铭,2006,《从分割到融合:城乡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的政治经济学》,复旦大学工作论文。让模型更贴近现,有时候可能需要放弃复杂的数学方法。大家会发现,现在越来越多的文章倾向于简单的数学方法,因为比复杂的数学方法更重要的是你想讲什么故事。现在经济学发展的情况是基础的理论构建已经逐渐完善,对我们来说,更重要的是解释现实问题。而如同我刚才提到的:并不是说只有复杂的数学才能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接下来我们讲实证。你首先要知道你想看什么,你模型背后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这些决定了你放什么变量。因为在不同的理论机制下,可以有不同的解释变量,这完全取决于你想看什么。我特别强调,要注意阅读文献,了解文献中的变量是怎么设臵的,怎么度量的,十分重要。千万不要不知所以地往模型塞变量。接着是数据,数据可以截面的、可以是面板的,数据来源可以是公开的、可以是调查的。

实证模型的设定要跟着理论走。实证研究里,经常被大家提到的问题就是内生性问题,这主要就是说你观察到的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影响并不一定完全是它对另一个变量的影响。比如,教育程度高的人收入水平也高,但收入水平高是不是因为受教育程度高?不一定。因为教育程度高的人能力也高,所以这里面就存在一个估计偏误问题,属于遗失变量的内生性问题。我前面讲到的劳动力流动和公共信任之间的双向关系,就是联立性的内生性问题。两个实际变量有共同时间趋势,放在一起看来是相关的,但是只是因为它们有共同时间趋势而已,这是伪回归问题。再接下来是不显著变量的处理问题,很多人喜欢把不显著变量扔掉,但如果这个不显著的变量是应该控制的,那么,把它扔到了残差项里的话,就可能导致遗漏变量偏误。

那么最后一个问题是:R平方高不高是不是问题?很多同学在做实证文章的时候常常问,我的R平方只有0.08到0.09,也就是说我的模型只能解释数据的8%到9%。我说恭喜你,已经不错了,因为在实证文章里有时R平方只有0.05。R平方是什么意思?就是说,我们的模型能解释数据的variance的多少,可能对于绝大部分的variance的解释,经济学家是不知道的。

我特别强调案例研究,案例研究被经济学家忽略的太多了。有的时候去研究一个问题时,你会发现对某些特定问题而言,它的事实可能是不清楚的。它的机制是什么?也不清楚。计量结果里,到底是什么样的机制在起作用?也不知道。那么,为什么选择的案例能解决我们问的问题呢?这也需要我们仔细考虑。

有时有的研究者做的案例跟他的理论逻辑不一致。比如说我在一次硕士论文答辩的时候发现,有位同学用案例研究的方式研究浙江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的例子。在他的文章里列举了大量数据说明浙江的中小企业如何集群,而他要说明的是中小企业之间有一种在创新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和外部性,导致了集聚效应。他列举再多产业集聚的例子、数据,都没办法说明在现实中存在着由于企业集聚在一起就可以在创新活动中存在正效应。所以我就建议他去看浙江的中小企业是不是一直在联合开发课题,是不是这些科研人员在一起进行培训,这些说明企业聚集的机制在何处。在我们做的研究中,我们就通过铜陵的案例说明过度的教育均等化可能得不偿失,我们在企业转制和腐败的案例里,说明了被内生选择的拍卖并不能防止企业转制过程的资产流失问题。

我再来讲讲在研究“结束”以后的事。注意,我在“结束”上打了引号,很多同学认为做完理论模型和实证模型就结束了。我要说的是,你在所谓的研究“结束”以后,你要对研究和发现有特别充分的解释,特别是数学模型中的经济学机制。换句话说,我们除了在数学上证明一个变量与另一个变量的关系以外,你还要告诉我这个变量的关系代表了什么样的经济学机制。对于实证研究而言,同样也要注意,一个好的实证研究蕴含着一个故事。比方说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公共信任的问题,我们要说明的是,农村劳动力流动进城以后,他人进城了,但他的精神上实际上还依赖着原来的农村社区。

经济学正在回归,因为经过了一个长时期的发展,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已日趋成熟,大家越来越不去做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了,因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讲完了,然后就要研究现实中的细节问题了。如果大家去回顾最近几届克拉克奖得主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应用微观的研究。而应用微观的主要研究方法就是微观计量经济学。所以,注重事实本身越来越重要。

结论与政策建议

在论文的结论部分,我建议大家的是要准确,不能夸大。你不能总结出一个你的模型没有说明的结论。政策含义最好有,但不一定必要。如果有,一定要是严格基于理论发现的结论。不基于理论发现的结论,哪怕是正确的也不要说。因为你是在做科学的论文,而不是政策建议的报告。如果是后者,没问题,你可以基于别人的理论。有一个误区就是我们很多作者写文章,写了一大堆的政策结论,每一句话都对,但真正跟他有关系的没多少。

最后也可以提出若干未解决的问题,这在写文章时起到的作用有两个:

一、在自己写完以后告诉读者这篇文章什么问题没解决;

二、如果你的文章里存在缺陷,自己讲出来要比审稿人讲好,与其让审稿人讲,不如主动交代。此外,不要迷信别人在文章中提到的没有解决的问题,道理很简单,如果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作者早就解决了。不要因为别人提到这是个有待研究的方向你就去做,因为作者这样写,可能是解决不了审稿人认为应该解决的问题,就跟审稿人讲您说的是对的,但这个问题已超出了本文研究的范围,我已经在文章的结尾将这个问题作为未来研究的方向提出来了。我想经济学家都是这么做的。你在理解别人提出的未来研究方向时,一定要小心,听听在这个领域专家的看法非常重要,那些专家可以告诉你这些问题是否真的可以做,后面我会再举一个结论的例子。

‚本文利用一个我们自己收集的包括社会资本信息的中国农村家庭调查数据库研究了公共信任与劳动力流动之间的关系,以及收入差距和市场化进程对信任的影响。我们发现:(1)社区层面的劳动力流动将增加农村社会的公共信任,而农村社区层面的公共信任会减少劳动力流动的倾向;(2)收入差距的扩大对于公共信任有负面影响(但这一结果对不同的收入差距指标并不稳健);(3)省级的市场化进程与公共信任之间是U型的关系。‛

你可以看到,“结论”里提到了我们自己搜集的数据,包括我们发现了什么,有三个结论。这段把我们研究什么、发现什么讲清楚了。接下来看我们教育文章的例子。

‚中国出现的教育不均等的现象,本质上不是因为中国采取了教育市场化改革的方向,而是因为教育市场化改革的方式没有经过科学的设计。本文的理论研究说明,教育财政的分权、地区间和学校间的竞争以及合理的价格机制是有效利用教育资源的必要条件。但是,简单的教育市场化并不能保证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政府通过政策的干预或者机制的设计进行适度的均等化能够实现教育公平和效率兼得。因此,中国进行的教育市场化改革,不是方向的问题,而是方式的问题。‛

我们也作了简单的总结:中国的教育市场化改革不是方向问题,而是方式问题,观点鲜明。

参考文献

①参考文献的通常写法如下,要注明作者、年份、题目、杂志(或出版社)、期号、页码。参考文献的列法一定要规范,一定要注意你的参考文献的格式要统一。按照姓名来排序,把姓放在前面;正文里有的文献全要列,正文里没有的文献全都不要列。

Blanchard, O.and L.Summers, 1987, “Hysteresis in Unemployment,”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31, 288-295.Fudenberg, D.and J.Tirole, 1992, Game Theory,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Sen, A., 1999, “The Possibility of Social Choic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9, 3, 349-378.克鲁格曼,1999,《萧条经济学的回归》,朱文辉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张军,1994,《社会主义的政府与企业:从“退出”角度的分析》,《经济研究》第9期,第72-80页。

其他

注意你文章的注释、附录和图表的格式,其中特别要强调的是图表。图表不要用阴影和颜色,因为绝大多数学术杂志是黑白印刷的,没有一个编辑会愿意去帮你处理图表的问题,除非你的文章特别出色。文章投出去前,把你的图表做得漂亮些,有些杂志的约稿信会说明,希望你提供的图表直接可以用来印刷。数据处理和有些推导过程放在附录里,不要进正文,否则会影响读者的理解和阅读,分散读者的注意力。在适当的地方可以注明感谢谁,如果文章曾经给相关领域的著名学者批评过,不妨注明。

在语言上,要科学而准确地表达你的意思。大家写文章时会经常用一些不够准确不够科学的 亦取自《离开了土地,却未离开家乡──中国农村的公共信任与劳动力流动》,陆铭,张爽,2006,复旦大学工作论文。②取自《反思教育产业化的反思──有效利用教育资源的理论与政策》,陆铭,蒋仕卿,2006,复旦大学工作论文。①表达。举几个例子。其一,缺乏严密的逻辑。改文章时一定要注意自己每一句话是不是有逻辑。比如,“中国的比较优势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所以,政府应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这两者之间没有任何逻辑联系。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有比较优势,市场的选择就是发展这个,不需要政府去推动它也会发展。再如,‚外来民工与上海本地居民形成了就业的竞争,所以要控制外来民工的就业,来为本地居民创造就业岗位‛,三句话全错,看起来蛮对的。首先,外来民工与上海本地居民有没有构成就业竞争?可能没有。第二,就算构成了竞争,也不一定要控制;第三,就算控制了,也不一定能为本地居民创造就业岗位。这三句话本身就是有待推敲的,这句话你就要仔细考虑。

其二,缺乏准确的用词。大家喜欢用一些词,比如‚非理性‛。经济学的基础就是理性假设,人们通常所理解的非理性行为是可以基于理性的假设来解释的。‚信息不对称‛也是被大家滥用的一个词,在经济学里是它有严格定义的。‚必由之路‛这个词如果你要用,你一定要告诉我,为什么别的路走不通。‚因为……所以……导致了……‛这种词都不要轻易使用,因为这种因果关系在经济学里是非常难确定的,比较保险的是‚……与……有关‛。

其三,缺乏明确的表述。‚在收益递增的情况下,技术落后的地区会选择暂时不加入分工体系,力图提高在未来谈判中的‚威胁点‛,进而分享到更大的分工收益(陆铭、陈钊等,2004)。‛这个例子来源于别人引我们的文章,引的是我们的文章,我自己都看不明白。写文章一定要写大白话,我曾在我的博客上说,一个人如果真的热爱知识,一定要重视多少人获得他的知识超过多少人认为他很厉害。请记住这句话,文章写到每个人都看得懂,就是你的本事。

在今天讲座结尾,我要提醒各位,当你对一个问题的理解达到一定程度,觉得文章可以往下写的时候,停一下,问自己一个问题,你是否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贡献是什么?为什么去写这篇文章?我们应该为自己的兴趣去做研究,为人类的福利去做研究,为学术和知识的进步去做研究。谢谢大家。

问:谢谢陆老师精彩的演讲。我有两个问题:第一,现在很多同学或研究者比较喜欢引用英文文献,因为英文似乎文章权威一些,电子资料也更丰富。我们应该如何在中英文资料间选择? 第二,合作对于经济学研究意味着什么?在做研究时合作者如何分工?谢谢。

答:非常好的问题。

从目前经济学发展总体水平而言,可以肯定的是,英文文献总体上比中文文献更值得引用。我自己的研究也是如此,甚至早几年我曾建议学生,基本不要去看中文文献。但要特别提醒的是,这些年中国经济学研究发展非常之快,现在这句话我已经不敢讲了。所以研究什么,引用什么,还是取决于这些文献是否值得你去引用。

什么样文章值得引用呢?它确实在理论发展中有贡献,这些贡献你可以从我刚刚讲的那些特点去判断。比如说,它是否提出了新问题,开发了新方法。我们很多同学会引用一些一看就知道不好的文献,你要知道如果你引用了一些行家一看就觉得不好的文献,本身就说明你的研究质量不高,你对这个问题不理解。从总量来讲,我觉得多引用英文文献是对的,但在中国最好的几本经济学杂志,特别是匿名审稿的杂志上发表的文章进步非常之快,我认为是值得重视的。在中文杂志上你会发现也许国外学者不太关心,但国内作者已经关注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尤其应该注意。现在中国的经济学就算研究水平还没完全与国际接轨,但中国的学者完全可以提出很好的问题,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至于合作,经济学成为在所有社会科学里合作最多的学科,有两个原因。第一、经济学的分工非常细,拿我和陈钊的合作来说,我们俩以前是同学,所以合作文章非常多。我们的特长可以互补,再加上经常讨论问题,所以经常合作。第二、对很多学科来讲,观点是很重要的,这就没办法合作。大家知道,你有你的观点,我有我的观点,怎么合作?而且一讲到观点,就涉及这观点是你的还是我的的问题。对经济学来说,观点属于谁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因为经济学已经在很大程度上科学化了,很多时候我们只是使用某种方法去说明一个问题和一个事实。

合作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合作者之间感情上的支持非常重要。你一个人做研究,很容易被遇到的困难挫伤,因为研究是充满了坎坷的过程。合作的好处是相互之间可以进行鼓励。这个用经济学也可以解释,一旦两个人开始合作了,你为了保持声誉,你就会坚持下去。如果你一个人的话可能就不会坚持下去。所以合作非常重要。要达到有效的合作,我觉得首先要相互间的了解和信任,而且自己愿意多做。在公共品的提供里,每个人都有搭便车的偏好。做研究时,合作就是创造公共品,如果能偷懒就偷懒,那合作就没法进行。靠道德力量来约束研究者而达到合作的形成本身就非常重要。

问:我是大一世经系的学生。您说的话让我很有收获,但您今天的讲座可能不是针对我们大一开的,我们现在对研究确实没什么概念,也不具备足够的知识。能否推荐给我们一些入门的读物,并给予我们一些建议,为今后的研究作准备?

答:对于我今天讲的跟一年级同学有什么关系,如果你觉得没关系,我很抱歉。我觉得是有关系的,其实我就是在讲科学精神的问题,如果你还没有做研究的准备,至少我谈了科学的精神如何在研究中得到体现。如果你要让我推荐,我就推荐我和陈钊明年即将要出版的微观经济学教材。为什么呢?我先做个广告。有一次我在经济学教育研究网上看到一个学生的留言,说他学了微观经济学以后,觉得微观经济学没用。我看了以后很伤心。我觉得造成大家有这样的想法,我们老师有责任,没教好;我们的教材有责任,没写好。我们正在编的这本书,估计明年高等教育出版社会出。这本书举了大量来自于现实的案例,来告诉你经济学的理论怎么跟现实有关系,我们也留了很多问题让大家思考,你怎么把学到的理论用于分析现实的现象,所以我首先向大家隆重推荐的就是这本书。其中有些章节已放在我主页上了,有兴趣可以去看看,尤其推荐你去看网上已公布的最后一章,相信大家看了以后,会明白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是怎么产生于一个又一个伟大的时代的。

等你基础打好以后,你慢慢可以增加自己阅读论文的数量,比如《经济研究》上的论文,看不懂不要紧,摘要和结论总看得懂吧,每个人都是这么一点点看过来的,开始看不懂,第二遍看懂一点,再看再懂一点,到最后看懂了70%、80%,已经很不错了。我到现在都不敢讲自己那篇文章看懂了百分之百的。除了看些专业杂志以外,还可以看一点报纸,特别是财经类的报纸,尽管很多时候他们说错话,比如说,刚举到的《上海证券报》的例子。但就是因为他们说错话给了你无穷的灵感。你把错的、不知道的事说对了,本领就很大。

我还推荐在高年级的时候结合自己的毕业论文,开展一些研究项目,小小的研究项目,从些小豆腐块文章开始去写。我的经验告诉我,我只有在写的时候才能去发现很多东西没看懂,我把写当作一种学习,平常你看一篇文章的时候,你以为你看懂了,你到写的时候,特别是去挖它的细节时,你才会去想一些问题。比如你的研究跟他有什么关系,你的问题跟他有什么两样,你写的时候才会发现你看的时候不够仔细。所以,这是个边写边学边想的过程,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二篇:陆铭学写论文

陆铭:写给不想做学术的学生们

茶座什么都谈,不知店小二能否容我对学生们说几句,这是在毕业时节最想说的话。近些年各地走走,学界朋友聚在一起,谈得最多的还是对学生的感慨,无非是说,现在认真读书的人太少了。到了学生这边,觉得自己的论文一定是能通过的,不如把时间花来考CPA和CFA。一位学生感叹到,周围八个同学有七个在考证,自己也准备不再只是“读书好”,而要努力爬到更高的“社会阶梯”。

很多人先验地判断,认为我不喜欢学生去实习和工作。其实不是,我最优秀的学生除了个别走上学术道路,其余几个都是既实习又工作的。在我眼里,好学生和差学生的唯一区别只是他有没有认真地完成过他的使命,那就是做好一项研究,完成他的毕业论文,收获他应该收获的,因为无论未来做什么,这种简单的认真都是重要的。这话由我来说没有说服力,所以,还要请店小二允许我摘录两篇我最优秀的学生的毕业论文后记。

后记之一

本文基本上可以算作是我三年硕士研究生学习生涯的一个简单总结。仔细想来,这篇论文已经做了整整一年了;而如果从数据的收集算起,则已经有将近两年的时间了。两年前,在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以及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的大力支持下,陆铭、封进、许庆、樊潇彦等几位老师带领我们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的一帮学生,开始筹措在上海市全市范围内进行一次主题为“劳动力市场和收入分配”的调研活动,而我则有幸参与了从问卷设计、方案制定到实际调研的整个环节。坦白讲,整个调研活动的实施过程遇到了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困难,但在中心几位老师和我的师兄弟师姐妹不计回报的辛勤付出下,调研还是蹒跚着走了下来。现在回想起我在浦东新区潍坊街道一户下岗职工家庭所遇到的尴尬场景,还是记忆犹新,当时他们拒绝回答我的任何问题,只是不停地诉说和抱怨生活的艰辛,还不停地向我诘问“你们的这个调研能帮助我们解决切实的生活困难吗……”。但不管怎样,当我们一行人浩浩荡荡奔往位于上海南陲的奉贤区进行最后一批的调研时,我知道,此次历时半年之久的活动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做过实证研究的人都有体会,数据的获得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接下来还有冗繁的数据处理工作,而这一步工作的完成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之后的统计与计量分析能否取得“成功”。也就是去年的这个时候,我用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来进行这项工作,针对各种各样已经或可能存在的数据问题进行了适当的处理。后来我才逐渐意识到,这一段枯燥乏味的工作实际上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它为我后面的分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接下来的工作是按部就班的,去年暑假,本论文的主体部分已经基本完成,之后几经修改和完善,到今天才算最终完成了全部的工作。本论文(实际上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已经被一家还算有名的匿名审稿杂志所接受,也曾经在去年的复旦大学博士生学术论坛(经济篇)上报告过并且获得了三等奖。但坦诚讲,作为一项应用研究,我个人并没有觉得这是一篇如何优秀的经济学研究论文,特别是在学术层面上。这绝不是虚伪的谦虚之辞;我只是觉得,自己“认真、踏实且规范”地完成了一项研究工作,并且这项工作的结果还是基本令人满意的。

说到这里,我想对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那就是,对于不走学术道路的硕士研究生而言,究竟需不需要认真努力地去做一篇规范的经济学论文。我曾经不止一次地听到这样的言论,“本人既不读博又不出国,没必要花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虚无缥缈的研究上,随便写写能过关就行了”。去年奔波于找工作的忙碌时节,我曾经偶然问起

一个同学有关毕业论文的事情,他的表情让我觉得自己问了一个“外星人”式的问题;“你觉得我们会因为论文而毕不了业吗”,这是他的回答。诚然,在目前中国的研究生教育体制下,绝大多数的学生不会因为毕业论文不过关而无法顺利毕业。但我觉得,也恰恰是因为这个事实,毕业论文才能够真正折射出一名学生做事的态度和做人的品格。如果在毕业论文方面随随便便地蒙混过关,其实对不住的并不是导师和学校,而是自己的良心和那一纸印制精美的硕士学位证书。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习惯于凡事都进行成本收益分析,那么,“做一篇规范的经济学论文”这件事情的成本与收益孰重孰轻呢?为写论文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无疑是主要的成本,但前提是,它们的机会成本应该是有价值的,而据我所知,很多学生并没有如声称的那样将大把大把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赚钱”和“考证”上,而是浪费在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上了。……

也许有人会说,即使我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在研究上,也并不一定就能做出优秀的论文来,这里面充满着不确定性。这其实又引申出另外一个问题,即对于我们这些不走学术道路的研究生来说,应当做什么样的研究的问题。我觉得,我们真的没必要非得做“惊天动地”的研究,那是大师和天才们的事情;我们也没必要非得追求学术层面的深度和难度,那是有志于经济学研究的同学的事情。我们要做的,简单来说,就是认真、细致而且规范的研究,这是底限。我始终相信,选定一个还算有意义的研究题目,踏踏实实地做一些基础性、累积性的工作,认认真真地写出一篇规范的经济学论文,同样能够得到导师和同学的肯定与认可,同样可以对得住我们硕士研究生的身份。

后记之二

我在写这篇后记,意味着我已经完成了我的毕业论文,这篇从零六年夏天我开始着手处理数据的之后倾注了我和导师许多努力的毕业论文。我在写这篇后记,意味着我在复旦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即将告一段落,我可以静下心来,回顾体味我在复旦度过的这三年时光。我在写这篇后记,意味着我在以一种方式告别我的学生时代。我在写这篇后记,心里充满了激动,一直的感动,和最初的心动。

从踏入复旦的校门开始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我就很清楚,三年后我会离开这里踏上社会,开始我的职业生涯,告别我的学生时代。我没有在继续学术研究和开始工作这两条道路之间有过片刻犹豫,这份犹豫早在本科学习的四年间被清晰地沉淀。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认真地写论文,做每一个细致的工作,我乐在其中。让我快乐的不是论文被发表了的消息,而是我导师的每一句肯定和鼓励,我自己的小小成就感。我珍惜和清华北大的学生一起竞争得到的和来自各个国家的学生一起实习的机会,飞快的工作节奏繁重的压力,我乐在其中。让我快乐的不是这份实习带来的简历上光亮的一笔,而是我学会的忍耐和坚持,我自己的小小满足感。让我快乐的是,我发现,写作论文时的字斟句酌和在工作中撰写报告时需要的认真是一样的,处理调研数据时的细致和在工作中处理分析数据时需要的耐心是一样的,做调研问卷时与各式各样的人去沟通交流和在工作中与形形色色的人去周旋是一样的。看似两条分叉的道路,是一直都有交集的,都需要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

我想每个在写后记的人一定都会想着,这三年,我收获了什么。我收获了什么呢?除了一份好工作带给我的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一份好实习带给我的对现实社会更亲密的接触,我收获了和导师一起发表的几篇倾注了导师许多心血的文章,我收获了每个周二在导师组织的讨论会上听到的许多篇有启发的好文章,即使没有启发出我这个没有多少学术天赋的学生写出多么杰出的学术论文,但至少也让我领悟了什么是好的学术文章。这三年,我对学术有了更清

晰的认识,学术不是符号,不是公式,没有密码,学术不是深奥,不是复杂,学术是在生活中充满了的值得研究的课题,是我身边的学问,让我学会去观察生活解释生活。我感激我的导师让我相信经济学也可以是有人情味的,学术是有自己存在的价值的,是可以做些什么,对这个我们生存的世界有所贡献的。我收获了在这样一个互相交流、迸发智慧的讨论会上两次报告文章的经历。我收获了对合作和坚持的认识。我收获了每次导师和我们谈做人做学问时的感悟。我收获了一份坚持和踏实走好每一步的决心。我知道,我不够聪明,但我努力。我不够创新,但我细致。我不够杰出,但我坚持。我不够学术,但我认真。我不够做学术的天赋,但我有一个总是给我最好指引的导师。……

几句评论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好学生写下的话。我对学生说,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人是因为去做了别人认为重要的事而成功的,相反,倒是有很多人只是去做了自己热爱的事,最后倒是成了大事。这是条法则,不管你是去挣钱还是去做学问。一个成功的人,其实不在于他有多聪明,而是他首先拥有了一种气质,为自己所爱的事业而工作。我愿学生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了去养成这种气质。成功不是计算来的,不是被别人说出来的,它是在简单的快乐和坚持中不期而至的。

第三篇:里根在复旦大学的演讲

里根在复旦大学的演讲(摘 要)

—————————Monday, April 30, 1984 —————————

我们访问中国才五天,所看到的名胜古迹却使我们一生难忘。这当中有从太空都能看到的巍峨壮观的万里长城;还有古城西安、秦始皇墓和出土兵马俑大军。

这些都是历史上的奇迹。但是,我今天想和你们这所著名学府的年轻人谈谈未来,谈谈我们共同的未来,谈谈我们怎样才能发挥治学的才智和探索精神来了解彼此的情况,改变人类的生活。

我想略微谈谈中美之间的教育交流计划。两国交换留学生,实际上并不是什么新事物,你们的谢校长曾在美国史密斯学院获得学位。史密斯学院也是我的夫人南希的母校。谢校长还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过,这是美国最大的一所理工学院。

然而最近几年以来,两国交换的留学生人数急剧增加。五年前,中国去国外的留学生还只不过几百名,而现在中国在全世界的学者和学生已达两万多名,其中一半以上到美国学习。现在有一百多家美国大专院校和几乎同样多的中国大专院校建立了教育上的交流关系。

美国的“富布赖特奖学金计划”拨给中国的奖学金,比拨给任何其他国家的都多。在复旦任教的美国教授当中,就有两位是“富布赖特教授”。还有二十位美国学生也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学习,我们很为他们自豪。

美国学生在中国学习,有广阔的天地。他们向中国学习如何监测和预报地震,学习中国在研究癌症的病因和治疗方面是如何取得这么多成就的。中国在神经外科、用草药治病等方面,有许多东西可供我们学习。我们也非常高兴有机会研究中国的语言、历史和现代社会。

你们也表示很愿意向我们学习--来美国学校学习电子和计算机科学、数学和工程学、物理学、管理学以及人文学科。在这些领域里,我们可以相互学习的地方很多。我们殷切希望从你们的探索精神中获益。两国之间相互学习是最近才有的事,很多这类活动只有五年的历史。但是我们彼此合作的领域还在不断增加。我们已经商定在贸易、技术、投资以及科学与管理专门知识的交流等方面更密切地合作。此外,我们刚刚还达成了一项重要的协议,通过和平利用核能来促进我们的技术和经济发展。

我们生活在一个动荡的世界上,美中两国都是伟大的国家,对减少战争危险都负有特别的责任。我们双方一致认为,为了使人类宝贵的文明能够在当代不毁于一旦,只有一种政策是合理的,那就是:永远不打那种谁也打不赢的核战争。不管障碍看来有多大,我们永远不应放松削减战争武器的努力。我们丝毫也不能放松,直到把核武器从地球上彻底销毁。

只要我们奉行和平合作的方针,就有可能在将来取得巨大的进步。例如,我们期望与中国一起探讨是否有可能合作开发太空,这是符合世界人民的利益的。

我们的宇航员发现,在失重的宇宙环境中将能够生产纯度更高、更加有效的药物,来治疗千百万人的心脏病和中风病。我们将能在轨道上试验制作“第八因子”,这是一种非常珍贵的稀有药物,可以治疗血友病。我们可以研究Beta细胞,用它来生产胰岛素,用它也许能够根治人类的糖尿病。

我们可以合作发射各种新型卫星,包括用于导航、气象预报、广播、电子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卫星。我们已经拥有化神奇为现实的技术。我们希望,有那么一天,在复旦研究工程学问题的一个中国科学家,将能够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一台计算机旁的科学家沟通联系,请他给予协助。同样,在美国波士顿的一位科学家,也将能够向上海的一位科学家要求提供专门知识。而这种联系只需要几秒钟的时间就可以接通。

青年朋友们,这就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如果我们把才能和资源汇合起来,就能把太空这个尚未开拓的疆域变成一个新的和平疆域。

在自由交流知识方面,中国政府奉行加强对外联系的政策,这不仅活跃了中国的经济,而且为促进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开辟了新的渠道。你们已经打开了门户,我向你们保证,我们的门户也是敞开着的。

这些新发展,同两国过去的关系相对照,令人感到特别兴奋。两国关系曾经疏远了许多年,两国为此付出了代价。十二年前,情况开始变化,那是在我们共同努力之下促成的变化。在最近这五年里,中国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使我们开始比过去任何时候更加了解对方。

然而这一过程仅仅是个开端。时至今日,仍然有许多美国人觉得中国远在天涯海角,鲜为人知,令人心驰神往。

我们对中国确实心驰神往。各位可知道,中国已经在许多方面对美国的生活发生了影响。中国的影响,中国的成就,在美国到处可见。

如果我今天下午是在华盛顿,只要向窗外望去,便可以看到一男一女,身穿中国丝绸服装,在白宫门前的宾夕法尼亚大道上散步。他俩可能正在前往国立人像馆去看中国艺术展览,看完展览以后,他俩也许会漫步走向国家美术馆,去看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为该馆设计的新楼。然后他俩可能会去一家中国餐馆吃晚饭,以此来结束一天的活动。

我们提到中国就想起朝气,这是蓬蓬勃勃的朝气。我们还想起并不总是与朝气并存的敏锐,这是指洞察事物的敏锐和睿智的头脑的敏锐。

赵总理在今年一月访问美国期间,看到了美国对待中国的态度的一些表现。他在访问了几天以后说,他“从来没有料到,美国人民对中国人民怀着这样深厚的友情。”

我高兴地说,我也可以用同样的赞扬来回赠中国人民。我发现,中国人民对美国人民怀有同样热烈和深厚的友情,这使我们感到非常高兴。

但是,在今天与大家见面和谈话以后,我感到我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人民。想来你们也有同感,也想更多地了解美国人民。

我们常把美国称为“移民之国”,情况确实如此。美国人来自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美国有世界上的每一个种族,每一种宗教,而且各种族、各宗教的人数不是很少,而是很多。

新来的移民不断给美国带来新东西,这是一种传统,它一直延续至今。今天,外国移民仍然不断前来美国,不断把他们的才智带到美国来,不断提高着美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下面让我介绍其中的几位,大家一定会知道他们的名字。

王安公司的电子计算机,现在已成为美国各地办公室里的必备之物。这些计算机是王安先生的天才和心血培育出来的,而王安先生本人是上海的一所大学培养出来的。贝聿铭先生设计的建筑,为美国的城市面貌增添了光彩。贝聿铭先生对建筑艺术的兴趣,是他在上海读书时就产生的。荣获诺贝尔奖金的科学家李政道博士,丰富了我们对宇宙、对物质的基本特性的认识。他是在上海出生的。

我们赞赏这些人,尊敬这些人。你们为使他们成材作出了贡献,我们也要向你们致敬。

我们深信这句名言:“人人生而平等,他们享有造物者赋予的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 生命的权利、自由的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就是我们的信念,每一个美国人都能背诵这句名言。散会以后,你们可以把这里的任何一位美国学生或教员拉到一旁,问问他能不能背诵这句出自美国建国文献《独立宣言》的名言。

美国人民热爱自由,也愿意为维护别人的自由而战斗,而献身。四十年前,法西斯军队席卷欧洲大陆,美国人民挺身而出,投放战斗,为保卫受侵略的国家作出了重大牺牲。

法西斯军队席卷亚洲的时候,我们和你们并肩抗敌。在座的有些人会记得那时的情况,会记得美国的杜立德将军率领轰炸机队,飞越半个地球前来助战的事迹。有些飞行员在中国上空机毁人伤,你们还记得那些勇敢的小伙子吧?你们把它们藏起来,照料他们,给他们包扎伤口,你们救了他们很多人的命。

美国人民是乐观的人民。象中国一样,美国继承了幅员辽阔的国土,有一望无际的丛山峻岭,沃土良田和无边草原。辽阔的国土使我们能用积极的眼光去看待一切事物,使我们充满希望。

我们欢迎你们多多了解我们,人民之间的友谊就是这样开始的,而人民之间的友谊,是政府之间的友谊的基础。

美中两国政府之间的沉默状态已告结束。过去的十二年里,两国人民重新相识。现在我们的关系日益成熟,正是为持久友谊奠定基础的时候了。

我们大家都很清楚,有许多因素自然而然地使我们之间产生距离。例如时间和空间、不同的语言和价值观念、不同的文化和历史、截然不同的政治制度。不承认这些差别是愚蠢的,为了友谊而掩盖真相也毫无意义,因为向壁虚构的友谊经受不住这个世界的严峻考验。

但是我们暂时可以把那些描写我们的差别的字眼撇在一旁,想一想我们之间的共同点。我们是两个伟大的国家,分处在地球的两边。两国都是朝气蓬勃、力量强大的国家。你们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们是世界上技术最发达的国家。两国都在地球上自己的一边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美中两国都拥有大量的人力资源和人才。只要我们通力合作,什么样的奇迹都能创造出来!

十二年来,美中两国领导人曾就一系列问题多次举行过会谈。我们常常达成一致意见,即使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我们也能加深对彼此的认识,理解对方对世界事务的看法。

这种进程会继续下去。我们既不要忽视双方之间的问题,也不要夸大这些问题。我希望,当人们回顾历史上两国关系这一新篇章时,将不会忘记今天的情景: 美国和中国为加强我们之间的纽带,为两国人民享有更高度的繁荣而合作,为争取世界更可靠和公正的和平,曾接受过时代的挑战。

复旦大学的学生,中国和美国所有大学的学者,肩负着两国未来的重任。今后几十年里,世界将需要你们这些人相互谅解,发挥才能。今天的领袖可以为未来铺平道路,这是我们的责任。但是未来终归要由年青的一代来创造。至于个人之间的持久友谊能不能弥合上下辈之间、国与国之间的分歧,就取决于你们了。世界的希望,就寄托在这种友谊上。

周恩来年轻的时候曾为一位准备出洋留学的同窗写过一首送别诗。他很钦佩他的同学争挑重任,负笈远行。但是他也十分珍惜他们之间的崇高友情。诗的结尾是这样写的:“险夷不变应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待得归农功满日,它年预卜买邻钱。”让我们象近邻一样生活在一起吧。

有机会在这里向大家讲话,在这个对两国都富有重要意义的城市同大家见面,我感到十分高兴。上海是一个学术之城,一个知识之城。上海历来是你们通向西方之窗,也是我们两国发表公报、始建新友谊的地方。长江波浪滚滚,是世界的大河之一,它经上海流入东海,东海同太平洋汇合,太平洋的波涛汹涌,直达美国西海岸。

青年朋友们,历史是一条长河,它用波浪裹挟着我们。但是我们可以驾船航行,选择方向,同舟共济。风高潮急,一次富有成果的长途航行的机会正在等待着我们。我们已经作出了选择。我们将继续我们新的旅程,但愿我们一路顺风,永远生活在友谊与和平之中。

Remarks at Fudan University in Shanghai, China April 30, 1984

We've been in your country only 5 days, but already we've seen the wonders of a lifetime--the Great Wall of China, a structure so huge and marvelous that it can be seen from space;the ancient city of Xi'an;and the Tomb of the Great Emperor and the buried army that guards him still.These are the wonders of ages past.But today I want to talk to you, the young people of a great university, about the future, about our future together and how we can transform human life on this planet if we bring as much wisdom and curiosity to each other as we bring to our scholarly pursuits.I want to begin, though, with some greetings.I bring you greetings not only from my countrymen but from one of your countrymen.Some of you know Ye Yang, who was a student here.He graduated from Fudan and became a teacher of English at this university.Now he is at Harvard Univers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where he is studying for a doctorate in comparative literature.My staff spoke to him before we left.Mr.Ye wants you to know he's doing fine.He's working hard on his spring term papers, and his thoughts turn to you often.He asked me to deliver a message to his former students, colleagues, friends, and family.He asked me to say for him, and I hope I can, ``Wo xiang nian da jia'' [I am thinking of all of you].He wants you to know that he looks forward to returning to Fudan to teach.And President Xie, he said to tell you he misses your friendship and encouragement.And Mr.Ye says you are a very great woman and a great educator.You will be proud to know that he received straight A's last term.And when we congratulated him, he said, ``I have nothing to be proud of myself;I am so proud of my university.''

I'd like to say a few words about our China-U.S.educational exchange programs.It's not entirely new, this exchanging of students.Your President Xie earned a degree from Smith College in the United States.Smith is also my wife Nancy's alma mater.And President Xie also attended MIT,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ne of our greatest universities of science,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But in the past few years, our two countries have enjoyed an explosion in the number of student exchanges.Five years ago you numbered your students studying abroad in the hundreds.Since then, 20,000 Chinese scholars have studied throughout the world, and more than half of them have come to American schools.More than 100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ow have educational exchanges with nearly as many Chinese institutions.We have committed more resources to our Fulbright program in China than in any other country.Two of the American professors teaching here at Fudan are Fulbright professors.And there are 20 American students studying with you, and we're very proud of them.American students come to China to learn many things--how you monitor and predict earthquakes, how you've made such strides in researching the cause and treatment of cancer.We have much to learn from you in neurosurgery and in your use of herbs in medicine.And we welcome the chance to study your language, your history, and your society.You, in turn, have shown that you're eager to learn, to come to American schools and study electronics and computer sciences, math and engineering, physics, management, and the humanities.We have much to share in these fields, and we're eager to benefit from your curiosity.Much of this sharing is recent, only 5 years old.But the areas of our mutual cooperation continue to expand.We've already agreed to cooperate more closely in trade, technology, investment, and exchanges of scientific and managerial expertise.And we have just concluded an important agreement to help advance our technologic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peaceful use of nuclear energy.That term ``peaceful use of nuclear energy'' is key.Our agreement rests upon important principles of nonproliferation.Neither of our countries will encourage nuclear proliferation nor assist any other country to acquire or develop any nuclear explosive device.We live in a troubled worl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as two great nations, share a special responsibility to help reduce the risks of war.We both agree that there can be only one sane policy to preserve our precious civilization in this modern age: A nuclear war cannot be won and must never be fought.And no matter how great the obstacles may seem, we must never stop our efforts to reduce the weapons of war.We must never stop at all until we see the day when nuclear arms have been banished from the face of this Earth.With peaceful cooperation as our guide, the possibilities for future progress are great.For example, we look forward to exploring with China the possibilities of coopera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space on behalf of our fellow citizens.Our astronauts have found that by working in the zero gravity environment of space, we will be able to manufacture life-saving medicines with far greater purity and efficiency, medicines that will treat diseases of heart attack and stroke that afflict millions of us.We will learn how to manufacture Factor 8, a rare and expensive medicine used to treat hemophiliacs.We can research the Beta Cell, which produces insulin, and which could provide mankind's first permanent cure for diabetes.New satellites can be launched for use in navigation, weather forecasting, broadcasting, and computer technology.We already have the technology to make the extraordinary commonplace.We hope to see the day when a Chinese scientist working out an engineering problem in Fudan will be able to hook into the help of a scientist at a computer at MIT.And the scientist in Boston will be able to call on the expertise of the scientist in Shanghai, and all of it in a matter of seconds.My young friends, this is the way of the future.By pooling our talents and resources, we can make space a new frontier of peace.Your government's policy of forging closer ties in the free exchange of knowledge has not only enlivened your economy, it has opened the way to a new convergence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interests.You have opened the door, and let me assure you that ours is also open.Now, all of this is particularly exciting in light of the recent history of our two countries.For many years, there was no closeness between us.The silence took its toll.A dozen years ago, it began to change.Together, we made it change.And now in the past 5 years, your policy of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has helped us begin to know each other better than we ever had before.But that process has just begun.To many Americans, China is still a faraway place, unknown, unseen, and fascinating.And we are fascinated.[Laughter]

I wonder if you're aware of the many ways China has touched American life? The signs of your influence and success abound.If I were spending this afternoon in Washington, I might look out the window and see a man and woman strolling along

Pennsylvania Avenue

wearing Chinese silk.They might be on their way to our 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to see the Chinese art exhibit.And from there, perhaps they would stroll to our National Gallery to see the new building designed by the Chinese American architect, I.M.Pei.After that, they might end their day dining in a restaurant that serves Chinese cuisine.[Laughter]

We associate China with vitality, enormous vitality, and something that doesn't always go along with that--subtlety, the subtlety of discerning and intelligent minds.Premier Zhao saw something of the American attitude toward China when he visited us in January.He said after a few days in our country that he never expected such profound feelings of friendship among the American people for the Chinese people.Well, let me say, I'm happy to return the compliment.I have found the people of China to be just as warm and friendly toward us, and it's made us very glad.But meeting you and talking to you has only made me want to know more.And I sense that you feel the same way about Americans.You, too, wish to know more.The silence between our governments has ended.In the past 12 years, our people have become reacquainted, and now our relationship is maturing.And we're at the point where we can build the basis for a lasting friendship.Now, you know, as I do, that there's much that naturally divides us: time and space, different languages and values, different cultures and histories, and political systems that are fundamentally different.It would be foolish not to acknowledge these differences.There's no point in hiding the truth for the sake of a friendship, for a friendship based on fiction will not long withstand the rigors of this world.But let us, for a moment, put aside the words that name our differences and think what we have in common.We are two great and huge nations on opposite sides of the globe.We are both countries of great vitality and strength.You are the most populous country on Earth;we are the most technologically developed.Each of us holds a special weight in our respective sides of the world.There exists between us a kind of equipoise.Those of you who are engineering students will perhaps appreciate that term.It speaks of a fine and special balance.Already there are some political concerns that align us, and there are some important questions on which we both agree.Both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oppose the brutal and illegal occupation of Kampuchea.Both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have stood together in condemning the evil and unlawful invasion of Afghanistan.Both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now share a stake in preserving peace on the Korean Peninsula, and we share a stake in preserving peace in this area of the world.Neither of us is an expansionist power.We do not desire your land, nor you ours.We do not challenge your borders.We do not provoke your anxieties.In fact, both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are forced to arm themselves against those who do.The United States is now undertaking a major strengthening of our defenses.It's an expensive effort, but we make it to protect the peace, knowing that a strong America is a safeguard for the independece and peace of others.Both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are rich in human resources and human talent.What wonders lie before us if we practice the advice, Tong Li He Zuo--Connect strength, and work together.Over the past 12 years, American and Chinese leaders have met frequently to discuss a host of issues.Often we have found agreement, but even when we have not, we've gained insight into each other, and we've learned to appreciate the other's perspectives on the world.This process will continue, and it will flourish if we remember certain things.We must neither ignore our problems nor overstate them.We must never exaggerate our difficulties or send alarms for small reasons.We must remember that it is a delicate thing to oppose the wishes of a friend, and when we're forced to do so, we must be understanding with each other.I hope that when history looks back upon this new chapter in our relationship, these will be remembered as days when America and China accepted the challenge to strengthen the ties that bind us, to cooperate for greater prosperity among our people, and to strive for a more secure and just peace in the world.You, the students at Fudan University, and the scholars at all the universities in China and America have a great role to play in both our countries' futures.From your ranks will come the understanding and skill the world will require in decades to come.Today's leaders can pave the way of the future.That is our responsibility.But it is always the younger generation who will make the future.It is you who will decide if a continuing, personal friendship can span the generations and the differences that divide us.In such friendship lies the hope of the world.When he was a very young man, Zhou Enlai wrote a poem for a schoolmate who was leaving to study abroad.Zhou appreciated the responsibilities that separated them, but he also remembered fondly the qualities that made them friends.And his poem ends:

Promise, I pray, that someday

When task done, we go back farming,We'll surely rent a plot of ground

And as pairing neighbors, let's live.Well, let us, as pairing neighbors, live.I've been happy to speak to you here, to meet you in this city that is so rich in significance for both our countries.Shanghai is a city of scholarship, a city of learning.Shanghai has been a window to the West.It is a city in which my country and yours issued the communique that began our modern friendship.It is the city where the Yangtze meets the East China Sea, which, itself, becomes the Pacific, which touches our shores.The Yangtze is a swift and turbulent river, one of the great rivers of the world.My young friends, history is a river that may take us as it will.But we have the power to navigate, to choose direction, and make our passage together.The wind is up, the current is swift, and opportunity for a long and fruitful journey awaits us.Generations hence will honor us for having begun the voyage, for moving on together and escaping the fate of the buried armies of Xi'an, the buried warriors who stood for centuries frozen in time, frozen in an unknowing enmity.We have made our choice.Our new journey will continue.And may it always continue in peace and in friendship.Thank you very much.

第四篇:奥巴马在复旦大学的演讲

Good afternoon.It is a great honor for me to be here in Shanghai, and to have this opportunity to speak with all of you.I'd like to thank Fudan University's President Yang for his hospitality and his gracious welcome.I'd also like to thank our outstanding Ambassador, Jon Huntsman, who exemplifies the deep ties and respect between our nations.I don't know what he said, but I hope it was good.(Laughter.)What I'd like to do is to make some opening comments, and then what I'm really looking forward to doing is taking questions, not only from students who are in the audience, but also we've received questions online, which will be asked by some of the students who are here in the audience, as well as by Ambassador Huntsman.And I am very sorry that my Chinese is not as good as your English, but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this chance to have a dialogue.This is my first time traveling to China, and I'm excited to see this majestic country.Here, in Shanghai, we see the growth that has caught the attention of the world--the soaring skyscrapers, the bustling streets and entrepreneurial activity.And just as I'm impressed by these signs of China's journey to the 21st century, I'm eager to see those ancient places that speak to us from China's distant past.Tomorrow and the next day I hope to have a chance when I'm in Beijing to see the majesty of the Forbidden City and the wonder of the Great Wall.Truly, this is a nation that encompasses both a rich history and a belief in the promise of the future.The same can be said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ur two countries.Shanghai, of course, is a city that has great meaning in the histor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It was here, 37 years ago, that the Shanghai Communique opened the door to a new chapter of engagement between our governments and among our people.However, America's ties to this city--and to this country--stretch back further, to the earliest days of America's independence.In 1784, our founding father, George Washington, commissioned the Empress of China, a ship that set sail for these shores so that it could pursue trade with the Qing Dynasty.Washington wanted to see the ship carry the flag around the globe, and to forge new ties with nations like China.This is a common American impulse--the desire to reach for new horizons, and to forge new partnerships that are mutually beneficial.Over the two centuries that have followed, the currents of history have steer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ur countries in many directions.And even in the midst of tumultuous winds, our people had opportunities to forge deep and even dramatic ties.For instance, Americans will never forget the hospitality shown to our pilots who were shot down over your soil during World War II, and cared for by Chinese civilians who risked all that they had by doing so.And Chinese veterans of that war still warmly greet those American veterans who return to the sites where they fought to help liberate China from occupation.A different kind of connection was made nearly 40 years ago when the frost between our countries began to thaw through the simple game of table tennis.The very unlikely nature of this engagement contributed to its success--because for all our differences, both our common humanity and our shared curiosity were revealed.As one American player described his visit to China--“[The]people are just like us…The country is very similar to America, but still very different.” Of course this small opening was followed by the achievement of the Shanghai Communique, and the eventual establishment of formal relations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in 1979.And in three decades, just look at how far we have come.In 1979, trade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stood at roughly $5 billion--today it tops over $400 billion each year.The commerce affects our people's lives in so many ways.America imports from China many of the computer parts we use, the clothes we wear;and we export to China machinery that helps power your industry.This trade could create even more jobs on both sides of the Pacific, while allowing our people to enjoy a better quality of life.And as demand becomes more balanced, it can lead to even broader prosperity.In 1979, the political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was rooted largely in our shared rivalry with the Soviet Union.Today, we have a positive, constructive and comprehensive relationship that opens the door to partnership on the key global issues of our time--economic recover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lean energy;stopping the spread of nuclear weapons and the scourge of climate change;the promotion of peace and security in Asia and around the globe.All of these issues will be on the agenda tomorrow when I meet with President Hu.And in 1979, the connections among our people were limited.Today, we see the curiosity of those ping-pong players manifested in the ties that are being forged across many sectors.The second highest number of foreign stud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come from China, and we've seen a 50 percent increase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among our own students.There are nearly 200 “friendship cities” drawing our communities together.American and Chinese scientists cooperate on new research and discovery.And of course, Yao Ming is just one signal of our shared love of basketball--I'm only sorry that I won't be able to see a Shanghai Sharks game while I'm visiting.It is no coincidence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ur countries has accompanied a period of positive change.China has lifted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people out of poverty--an accomplishment unparalleled in human history--while playing a larger role in global events.And the United States has seen our economy grow along with the standard of living enjoyed by our people, while bringing the Cold War to a successful conclusion.There is a Chinese proverb: “Consider the past, and you shall know the future.” Surely, we have known setbacks and challenges over the last 30 years.Our relationship has not been without disagreement and difficulty.But the notion that we must be adversaries is not predestined--not when we consider the past.Indeed, because of our cooperation, both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are more prosperous and more secure.We have seen what is possible when we build upon our mutual interests, and engage on the basis of mutual respect.And yet the success of that engagement depends upon understanding--on sustaining an open dialogue, and learning about one another and from one another.For just as that American table tennis player pointed out--we share much in common as human beings, but our countries are different in certain ways.I believe that each country must chart its own course.China is an ancient nation, with a deeply rooted culture.The United States, by comparison, is a young nation, whose culture is determined by the many different immigrants who have come to our shores, and by the founding documents that guide our democracy.Those documents put forward a simple vision of human affairs, and they enshrine several core principles--that all men and women are created equal, and possess certain fundamental rights;that government should reflect the will of the people and respond to their wishes;that commerce should be open, information freely accessible;and that laws, and not simply men, should guarantee the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Of course, the story of our nation is not without its difficult chapters.In many ways--over many years--we have struggled to advance the promise of these principles to all of our people, and to forge a more perfect union.We fought a very painful civil war, and freed a portion of our population from slavery.It took time for women to be extended the right to vote, workers to win the right to organize, and for immigrants from different corners of the globe to be fully embraced.Even after they were freed, African Americans persevered through conditions that were separate and not equal, before winning full and equal rights.None of this was easy.But we made progress because of our belief in those core principles, which have served as our compass through the darkest of storms.That is why Lincoln could stand up in the midst of civil war and declare it a struggle to see whether any nation, conceived in liberty, and “dedicated to the proposition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could long endure.That is why Dr.Martin Luther King could stand on the steps of the Lincoln Memorial and ask that our nation live out the true meaning of its creed.That's why immigrants from China to Kenya could find a home on our shores;why opportunity is available to all who would work for it;and why someone like me, who less than 50 years ago would have had trouble voting in some parts of America, is now able to serve as its President.And that is why America will always speak out for these core principles around the world.We do not seek to impose any system of government on any other nation, but we also don't believe that the principles that we stand for are unique to our nation.These freedoms of expression_r and worship--of access to information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we believe are universal rights.They should be available to all people, including ethnic and religious minorities--whether they are in the United States, China, or any nation.Indeed, it is that respect for universal rights that guides America's openness to other countries;our respect for different cultures;our commitment to international law;and our faith in the future.These are all things that you should know about America.I also know that we have much to learn about China.Looking around at this magnificent city--and looking around this room--I do believe that our nations hold something important in common, and that is a belief in the future.Neither the United States nor China is content to rest on our achievements.For while China is an ancient nation, you are also clearly looking ahead with confidence, ambition, and a commitment to see that tomorrow's generation can do better than today's.In addition to your growing economy, we admire China's extraordinary commitment to science and research--a commitment borne out in everything from the infrastructure you build to the technology you use.China is now the world's largest Internet user--which is why we were so pleased to include the Internet as a part of today's event.This country now has the world's largest mobile phone network, and it is investing in the new forms of energy that can both sustain growth and combat climate change--and I'm looking forward to deepening the partnership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in this critical area tomorrow.But above all, I see China's future in you--young people whose talent and dedication and dreams will do so much to help shape the 21st century.I've said many times that I believe that our world is now fundamentally interconnected.The jobs we do, the prosperity we build, the environment we protect, the security that we seek--all of these things are shared.And given that interconnection, power in the 21st century is no longer a zero-sum game;one country's success need not come at the expense of another.And that is why the United States insists we do not seek to contain China's rise.On the contrary, we welcome China as a strong and prosperous and successful member of the community of nations--a China that draws on the rights, strengths and creativity of individual Chinese like you.To return to the proverb--consider the past.We know that more is to be gained when great powers cooperate than when they collide.That is a lesson that human beings have learned time and again, and that is the example of the history between our nations.And I believe strongly that cooperation must go beyond our government.It must be rooted in our people--in the studies we share, the business that we do, the knowledge that we gain, and even in the sports that we play.And these bridges must be built by young men and women just like you and your counterparts in America.That's why I'm pleased to announce that the United States will dramatically expand the number of our students who study in China to 100,000.And these exchanges mark a clear commitment to build ties among our people, as surely as you will help determine the destiny of the 21st century.And I'm absolutely confident that America has no better ambassadors to offer than our young people.For they, just like you, are filled with talent and energy and optimism about the history that is yet to be written.So let this be the next step in the steady pursuit of cooperation that will serve our nations, and the world.And if there's one thing that we can take from today's dialogue, I hope that it is a commitment to continue this dialogue going forward.So thank you very much.And I look forward now to taking some questions from all of you.Thank you very much.下午好。我很荣幸能来到这里,并在上海有这个机会与你们众人同在。我想感谢复旦大学的校长杨为他和他的盛情款待表示欢迎。我想要谢谢我们的杰出的大使,乔恩·亨斯迈、领带和尊敬的深,我们两国之间。我不知道他说了些什么,但是我希望它是好的。(笑)。

我想要做的事情就是要让一些开放的评论,然后我真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做的事是问题,不但从学生在观众中,但我们也收到了问题,它将被要求网上的一些学生在听众,以及由大使猎手。我很抱歉,我的中文还比不上你的英语,但我很期待这次机会有一段对话。

这是我第一次到中国旅游,我非常乐意看到这个宏伟的国家。在这里,在上海,我们看到的增长已经引起了世界的关注——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熙熙攘攘的街道和创业活动。就像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症状的中国之旅,二十一世纪的时候,我很渴望看到那些古老的地方,对我们说话,从中国遥远的过去。

明天、后天,我希望能有机会的时候,我在北京看威严的紫禁城和神奇的长城。真的,这是一个国家包含丰富的历史和信仰在未来的希望。

这同样也可以,我们两国之间的关系。上海,当然是一个城市,具有重大的意义,在历史上的中美两国关系。正是在这里,37年前,上海公报打开门,一个新的篇章的接触,我们的政府和人民。然而,美国的联系到这个城市——这个国家——伸回来,最早的美国独立。

1784年,我们的开国之父,乔治·华盛顿,委托中国后,一艘驶往这一仗使它可以追求贸易与清朝。华盛顿想见船舶携带旗帜,在全球范围内建立新的关系,像中国这样的国家。这是一种常见的欲望冲动——美国“新视野”,为打造新伙伴,互惠互利。

在过去的两个世纪的历史中,电流之间的关系已经朝我们国家在许多方面。甚至在纷乱的风,我们的人民有机会伪造深,甚至是戏剧性的关系。举例来说,美国人将永远不会忘记我们的热情好客的飞行员被击落了你的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平民和关心他们所有的人,将自己的颈项,置之度外了这样做。这场战争的退伍军人,中国人还是欢迎那些美国老兵回归到何处去帮助他们的职业。

另一种不同的连接是近40年前,当霜,我们两国之间开始解冻通过简单的乒乓球比赛。很可能导致的订婚的成功,因为它对我们所有的分歧,双方共同人性和我们共享的好奇心被揭示。作为一个美国运动员形容他对中国的访问——“[]人就像我们一样…这个国家是非常相似,但是仍然非常不同的美国。”

当然这个小口紧随其后的分别是上海公报的成果,并最终建立正式的美国和中国关系在1979年。在三十年里,看看我们有多远。

1979年的今天,美国之间的贸易和中国站在约5亿美元——今天是每年超过4000亿美元。商业影响我们的人民生活在如此多的方面。美国从中国进口许多计算机部分我们使用,衣服穿,我们向中国出口机械,帮助你的产业。该贸易可以创造更多就业两边的太平洋,同时让我们的人民能够更好地享受高质量的生活。随着需求变得更为均衡,它能够导致更加广阔的繁荣。

1979年的今天,在政治上的美国与中国之间的合作建立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共同的竞争与苏联。今天,我们有一个积极的、建设性的、综合性的关系,打开门合伙等关键问题,我们的时间——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发展清洁能源,停止核武器的扩散和天灾的气候变化问题;促进和平与安全,在亚洲和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所有的这些问题会被提上了日程,明天我会见胡锦涛主席。

在1979年,在我们的人有限公司联系。今天,我们看到的好奇那些乒乓球队员之间的关系体现在被伪造横跨许多领域。第二高的外国学生在美国从中国来,然后我们已经看过增加了50%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自己的学生。全世界近200个“友谊”城市社区联系在一起。美国和中国的科学家共同合作的新研究和探索。当然,姚明只是一个信号,我们的共同爱好篮球,我只是遗憾,我不可能去看一场上海鲨鱼,当我访问。

它不是巧合,我们两国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时期的积极变化。中国已经将成千上万的人们摆脱贫困——在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成就——在全球事件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和美国的经济增长已经看过我们一起享受生活的标准,而我们的人民带来了冷战圆满结束。

中国有一句谚语:“把过去,你要知道未来。”当然,我们都知道挫折和挑战,在过去的30年。我们的关系也并不是没有分歧和困难。但是,我们必须的敌人不是命中注定的——而不是当我们考虑过去。事实上,由于我们的合作,美国和中国正在日益繁荣、更安全。我们已经看到什么是可能的,当我们建立在我们的共同利益,并进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

而成功,取决于理解——在订婚的可持续性、公开对话,并了解彼此。因为美国乒乓球运动员指出——我们共同的地方作为人类,但是我们的国家是不同的,在某些方面。

我相信每个国家都必须自身课程。图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有着根深蒂固的文化。美国,相比之下,是一个年轻的国家,其文化是由许多不同的移民,他们都来参加我们的海岸,由建国文件,引导我们的民主。

这些文件提出一个简单的人事异,推崇几个核心原则——所有的男人和女人是平等的,并具有一定的基本权利;政府应体现人民的意志和对他们的愿望,就应当是开放的,商业信息自由开放;而法律,而不是简单的人,应保证司法程序。

当然,我们的国家的故事是没有任何困难的章节。在许多方面——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努力推进——这些原则的承诺,我们所有的人,并建立一个更完美的联邦。我们打了一场非常痛苦的内战,释放了一份我们的人口从奴隶制。花了一些时间来延长妇女选举权,工人们赢得了组织,并为移民从世界各个角落中被完全融入。甚至在他们被释放,非裔美国人,都坚持通过条件,不如以前,分离和赢得平等的权利。

这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我们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因为我们相信这些核心原则,它已经成为我们的罗盘在最黑暗的暴风雨。这就是为什么林肯能站在中间的内战,宣示努力看是否有任何国家,它孕育于自由,并且献身给一种理念,即“人人生来平等”能长久存在。

这就是为什么博士马丁·路德·金能站在林肯纪念碑前的台阶上,要求我们国家住它的信条的真正含义。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移民的肯尼亚能找到回家的路上我们的海岸,为什么机会都能有谁会为它工作,为什么有人喜欢我,小于50年前就有麻烦的投票在一些地方,现在已经可以作为它的总统。

这就是为什么美国,总是会说出这些核心原则环游世界。我们不要试图强加任何的政府体制,对任何其他国家,但是我们也不相信的原则,我们主张是独一无二的,我们的国家。这些自由的表达和崇拜——获取信息和政治参与——我们认为是普遍的权利。

他们应该提供给所有人,包括种族和宗教的少数民族,他们是否在美国、中国、或任何国家。事实上,它是尊重普遍人权,引导美国公开到其他国家,我们尊重不同的文化,我们的承诺,我们信心的国际法。

这些都是你应该知道关于美国。我也知道我们有多了解中国。这座雄伟的城市环视四周看这个房间———我认为我们的国家共同举办一些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一个信念。美国和中国都是停留在我们的成就的内容。对于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你也清醒地展望未来充满信心,野心,并承诺要看到明天的一代能做得更好。

除了你的经济增长,我们欣赏中国非凡的承诺——科学研究证实了在所有的承诺从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你使用。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用户——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这么高兴包括互联网作为今天的活动的一部分。

这个国家如今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电话网络,它是投资于新形式的能量,它既能维持增长与气候变化作斗争,我期待着深化合作夥伴关系美国和中国在该区域。明天见。但首先,我看到你在中国的未来——年轻人的天赋和奉献精神和梦想将会做这么多帮助塑造了21世纪。

我已经说过很多次,我相信我们的世界正从根本上互连。我们的工作,我们建造、环境的繁荣,我们的安全保护,我们寻求——所有这些都是共享的。连接,并在二十一世纪已不再是一个零和游戏,一个国家的成功不需要付出了代价。

这是为什么,美国坚持认为我们不寻求遏制中国的崛起。相反,我们欢迎中国富强和成功的社区成员的国家——中国的人权、优势和创造性的思考的中国人喜欢你。

回到这个谚语——把过去。我们知道,更多的时候是为了得到大国合作比碰撞。这是一个教训,人类已经学会一次又一次的例子,这是我们两国之间的历史。我坚信合作必须超越我们的政府。它必须扎根于我们的人——在我们共享、业务,我们做什么,我们得到的知识,甚至在体育比赛。与这些桥梁必须由年轻的男人和女人就像您及您的同行在美国。

这就是为什么我高兴的宣布美国将急剧扩大我们的学生人数在中国学习到10万美元。这些交流马克明确承诺建立关系在我们的人民,我指着你将帮助决定命运的二十一世纪。我绝对相信美国没有提供比我们更好的大使的年轻人。因为他们,就像你一样,充满天赋和能源和乐观主义的历史,是有待书写。

所以让这句话做下一步的稳定的追求,为我们的合作,与世界各国。如果有一件事情我们可以从今天的对话,我希望它是一种承诺继续这段对话向前迈进。

所以,非常感谢您。我盼望去取一些问题,从你们所有的人。非常感谢你。

第五篇:茅道临在上海复旦大学发表主题演讲

茅道临在上海复旦大学发表主题演讲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下载如何做研究和写论文(陆铭在复旦大学的演讲)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做研究和写论文(陆铭在复旦大学的演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师基本功演讲题目(写论文参考)

    1.你是如何看待数学阅读的?请介绍你在实施数学阅读指导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2.教学中偶有失误,你是如何处理的? 3.你有自己的教育博客吗?请结合自己或他人的教学实际谈谈教育......

    计划生育演讲:青春做墨写国策

    计划生育演讲:青春做墨写国策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大家好!奥斯特洛夫斯基曾经说:生活赋予我们一种巨大的和无限高贵的礼品,这就是青春!2000年3月,青春年少的我,师范校毕业后,没......

    傅佩荣在复旦大学的演讲-《人生的意义》(5篇)

    傅佩荣在复旦大学的演讲《人生的意义》 人生有什么意义?这个问题很大,我的回答很简单,我说人生的意义在于理解。 因为人活在世界上你要谈人生,其实你才刚刚开始,恐怕只是前面四分......

    简述 怎么在英国写论文

    大学四年都读下来了,怎么可能连作业都不会做?但是,在英国读书,中国学生碰到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写论文?怎样准备口头答辩?很多在英国留学的同学经常为了作业通宵达旦。 英国老师......

    重温关于大学的常识——在复旦大学2012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演讲

    重温关于大学的常识——在复旦大学2012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演讲杨玉良2012年9月7日同学们、老师们、家长们:大家好!今天,复旦又迎来了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好的青年,感谢你们选择了......

    在校外做毕业设计(论文)协议书(合集五篇)

    沈阳工业大学 在校外做毕业设计(论文)协议书根据我校关于《沈阳工业大学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规定》的要求,学院专业(学生姓名),符合在校外做毕业设计(论文)的条件,现经学生本......

    参考文献在论文标注中怎么写

    参考文献在论文标注中怎么写 一般是在引用文字的末尾点击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选择尾注就可以了 如: 确定后Word就在光标的地方插入了参考文献的编号,并自动跳到文档尾部相......

    在电力系统应用SDH研究论文(五篇)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电力系统通信网络的可靠性和灵活性、自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结合笔者自身的工作经验,分析了我国光通信网络的发展现状,并从SD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