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息工作培训讲稿提纲(地税局)
信息培训资料
一、信息概述
(一)什么是信息
信息从直观上看是一篇简短的文章,一般字数在200-400字之间。它的主要内容是一个单位或一个部门的工作动态、问题建议以及创新性经验等。此外,信息还可以反映某一具体事件的发展情况、地区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状况等。
(二)信息的作用
首先,信息是各级领导了解全局情况、把握工作动态的一个主要渠道,因此信息具有领导决策参谋和助手的重要作用。其次,信息也是反映一个单位或部门各项工作开展情况的重要平台,对全局工作起着示范、启发、督促和激励的作用。最后,写作信息还是锻炼干部总结、分析、整合资源的能力,提高大家日常写作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
(三)信息的类型(1)动态型信息
动态型信息就是指反映某项工作、活动或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信息,是信息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我们看到的大部分信息都属于动态型信息。我局刊发的动态型信息主要是工作动态,即各科、室、所、稽查局在贯彻落实上级决策中的重要举措、创新做法和工作进展情况。这是领导了解基层工作情况的最主要途径。动态型信息具有客观性、时效性、简明性的特点,请大家看下面这条信息。
数字(客观性),上半年(时效性),文字简洁明了(简明性)我局采取措施加强车船税征收管理 一是针对去年出台车船税新政策致使征期错后的情况,加大宣传力度,使新车船税政策广泛深入人心;二是加强了对代征单位的辅导,不定期与代征单位进行沟通,及时解决代征工作中出现的问题,2008年上半年代征单位累计代征车辆10776辆,代征税款581万元;三是做好2007年未完税车辆的税源管理和税款催缴工作,累计催缴车辆1384辆,入库税款近60万元。截至6月底,我局今年累计完成车船税2687万元,已完成年度计划3700万元的72.6%。
(2)问题建议型信息
问题建议型信息是指专门反映各类问题的信息。这类信息既反映工作中的问题又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一般是下级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对上级提出建议,建议内容可以是建议上级加强改进某项工作,克服某种弊端,也可以是建议上级学习外单位经验,改进本单位工作等。这类信息具有前瞻性、可行性、敏感性的特点。因此,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写作上也要很好的把握,特别是要注意尺度。例如:
建议在市局外网增加宣传奥运门票代开票相关问题的专栏 目前,已经成功购买北京奥运会门票的公众陆续到地税机关来代开《北京奥运会、残奥会门票销售定额专用发票》。基层税务所近期接到的关于奥运门票代开票相关问题的咨询也逐渐增多。主要集中在:奥运会门票是否可以作为财务报销凭证;代开专用发票需要出具那些材料;纳税人是否还要交纳发票工本费等。在实际办理业务过程 中也出现了个别纳税人没有携带奥运门票明细单造成无法开票的情况。建议:在市局外网增加宣传奥运门票代开票相关问题的专栏,将京地税票[2008]61号文件的内容以问答或温馨提示的方式告知纳税人。
(3)调研型信息
调研型信息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收集到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加工整理,以信息的形式反映某方面工作的典型经验、问题与建议。分为经验型调研信息和问题型调研信息。
这里我重点讲一下经验型调研信息。这类信息的特点是比较客观地反映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具有典型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新鲜做法、思路和举措,要求所反映的情况有特点、具有典型性,对其他单位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此类信息要有标题、导语、背景交待,用较多的篇幅介绍经验、方法以及效果。例如:
XX局税务档案影像系统运行情况介绍
税务档案资料的归集整理、保管存放、流转应用一直是税收征管工作中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瓶颈”,XX局高度重视、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在市局档案处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开发了税务档案影像管理系统,对税务档案实现了影像化、电子化管理。经过试运行,其在变革档案管理方式、增强归档准确性、减少工作量、提高档案利用率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目前税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牵涉税收管理员精力过多 目前税务档案的整理工作主要集中在税务所,就档案整理涉及的资料而言,一般从开业登记,到税种认定、发票购领、申报等,所有涉及的资料类别繁多,加之目前主要依靠传统的手工方式,对档案进行收集、整理、录机、装订,牵扯税收管理员很大一部分精力,税收管理员的工作量较大。以XX局为例,通常情况下,一个年度的档案,税务所至少需要3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
(二)档案整理质量参差不齐
由于档案整理涉及的资料、环节较多,实际操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此,不同的税务所和人员对档案归档标准的理解以及对具体问题的认识和处理不同,由此,导致最终汇集到征管部门的档案与有关要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档案资料的排列准确率有高有低,档案整理质量参差不齐。
(三)档案资料查找不便,利用效率低
按照现行的档案保管方式,查询调阅档案资料时,只有依据档案目录按照库→架→箱→盒的顺序查询实物档案所在位臵,而后取档案,再翻阅所要查找的具体内容,查询环节较多,较为繁琐,尤其是一些地理位臵较远的税务所,查阅档案更是不便。对此,实际工作中,很多干部在需要查阅档案时都会抱着“能不查就不查”的思想,由此,导致了大量的数据沉淀在档案资料中,档案价值降低,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二、税务档案影像系统操作流程及主要功能
(一)操作流程
(二)主要功能
1.纸质档案资料转化为影像资料的功能
系统能够按照要求向扫描设备发出扫描指令,将纸质档案资料按照市局划分的档案类别扫描成影像。
2.纳税人基础信息导入功能
通过输入纳税人的计算机代码直接导入纳税人相关基础信息,避免手工录入而造成的错误,保证纳税人基础信息的准确性。以计算机代码为唯一识别码,将扫描的档案影像按类按户按时间进行存储。
3.档案影像数据统计功能
扫描存储后的档案影像资料,能够通过系统按照类别、年度等口径统计出户数、包数、页数。
4.生成档案案卷目录功能
能够按照类别、年度生成档案案卷目录,同时为电子和纸质目录备份提供便利。
5.查询、应用功能
根据用户的需要能够按户查询纳税人的税务档案资料,分别浏览纳税人不同类别档案的影像,根据影像的清晰度可对影像放大、缩小,同时可旋转影像。用户还可根据需要,下载、打印、利用二期邮箱传递税务档案影像资料,以满足不同需求。
三、运行成效 为了配合和保证系统顺利运行,XX局还成立了税务档案影像工作室,专门负责从档案资料接收审核到档案电子查询这一流程的工作(见附件流程图)。通过试运行,从批量扫描、校验存储、包装封存、档案目录生成、借阅查询等环节来看,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提高了档案整理的质量
税务档案影像系统最突出的优点之一在于可以将原始档案资料直接扫描成影像,这就有效避免了档案整理过程中人为错误的发生,有效提高了税务档案资料归档的准确率。另外,通过税务档案影像工作室的工作人员集中整理税务档案,便于具体标准和细节的统一,从而保证了档案整理质量。
(二)提高了档案整理的效率
开发税务档案影像系统、成立档案影像工作室后,整理档案的效率明显提高,现在税务所仅对档案资料进行基础性的整理和分类,用不足20天的时间即可完成,有效减轻了基层税务所和税收管理员整理档案的工作量,税收管理员能够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税源户的管理工作中。另外,从全局角度来看,影像档案工作室目前每天整理、扫描、存储、打包封存档案资料6000张左右,XX局2006年正常纳税人近23000户,产生的各类档案资料约450000张,根据目前的进度进行测算,只需3个月左右的时间即可完成全局一个年度的税务档案整理工作。
(三)提高了档案的利用率 应用税务档案影像系统后,有效解决了档案利用中的各种问题。一是税务档案在影像档案工作室扫描后,干部可以足不出户利用税务档案查询系统(安装在内网上)随时进行查询;二是登陆税务档案查询系统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纳税人形象逼真的档案,浏览自如便捷;三是干部还可根据需要,下载、打印和利用二期传递影像资料,利用效率明显提高。
(四)降低了实物档案资料保管成本
档案资料扫描后,抽真空包装封存,几乎不再受温湿度、灰尘、蠹虫的影响;同时打包封存的资料不再装箱装盒,所占空间不足原来的三分之一,大大节省了库房的空间,降低了保管的成本。
(四)信息刊物介绍
我局信息刊物分为XX地税信息和专报。XX地税信息一般为每周一期,发送范围是全局;专报是随时编刊,主要是针对市地税局办公室,发送范围是撰写单位、信息提供部门。
(1)XX地税信息
内容主要是我局各单位的工作进展情况、创新工作等内容。分为三个板块:领导活动、工作动态和外部信息参阅。领导活动主要是市地税局、XX区、我局领导的主要活动,如参加会议情况、到各单位调研情况等。工作动态主要涉及全局的主要活动、各单位的主要工作落实情况、科室及税务所的创新工作、工作我弄成情况等。外部信息参阅一般刊登税收经济热点,各单位创新性做法以及市地税局工作动 态等。XX地税信息采用各单位信息时采用“实名制”。
(2)专报
其主要内容是全局性的工作情况,XX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建设发展情况等。主要是让市局了解我局的工作情况,以供市局对我局的信息工作进行考核。
二、如何撰写信息
(一)把握信息点
要注意关注市局和区局的年度工作报告、各级领导讲话、重要会议、重点工作部署、区域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发展情况以及重要时事等。
(二)突出信息标题
简明,突出重点和特色,切忌啰嗦重复,用精短的文字概括出主要内容,让审阅者、领导快速了解主题。例如:
《1-8月地税入库132.43亿元 增长20.5%》 《XX:税务档案影像系统节约成效显著》
《XX科建立“两表一库” 做好信息系统维护工作》
(三)注意语言和篇幅
信息需要字句精炼、主题明确,不需要用修辞夸张、渲染。字数不宜过少也不能过于冗长,一般分为三至五点说明问题即可。
三、如何提高信息采用率
(一)注重信息的时效性
本单位出现有价值的信息点一定要及时撰写信息上报,季度、半 年、全年总结性质的信息要在下个季度、年度的月初上报。
(二)强调信息的特色
信息写作切忌“随大溜”、流于形式、记流水账,要突出自身工作的特色,将本部门与众不同的做法用信息反映出来,以提高审阅者和领导对信息的关注度。
(三)关注各类信息刊物
平时注意关注我们局刊发的XX地税信息(在科所长和内勤邮箱中),参考其他单位优秀信息的写作方法;另外也可以上市局内网信息专栏浏览市局各类信息刊物提高写作水平;最后,加强与信息管理员的沟通,遇到问题及时交流。
第二篇:政府信息公开讲稿(提纲)
政府信息公开讲稿(提纲)
政府公信力下降、官员腐败、官民矛盾等问题多发,在我个人看来是因为政府行政不公开(公开不够)和民众参与度不够导致的。
(举例:群体性事件
立法中的博弈)
而民众的参与是以政府信息公开为前提,没有政府信息公开或民众的知情权,不可能有大众参与。我在网络上查找了一些材料,与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国内外政府信息公开的情况。
一、国外
从一些发达国家行政公开的演进历史过程及趋势来看,行政公开最终表现为专门的政府信息公开法律。早在1766年,北欧的瑞典就制定了具有宪法效力的《新闻自由法》,该法规定了公民为出版而阅览公文书的权利,是国外最早的政府信息公开实践;而政府信息公开立法影响最大、体系最完善的当属美国。美国于1966年制定了《信息自由法》,该法规定政府文件具有公共财产的性质,明确规定了除可以不公开的九种例外情形,如国防外交机密、国家机密信息、机构内部人事信息、按规定不许透露的信息、商业秘密信息、个人隐私信息等外,政府文件都应该公开,但政府机关负有举证责任,证明不公开的材料属于例外。后来又相继制定了《隐私权法》《阳光下的政府法》《电子信息自由法》,对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作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规定;在亚州国家中,韩国率先于1996年制定了《公共机关情报公开法》;日本随后于1999年也制定了《情报公开法》。其他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信息公开实践有:日本制定的《信息公开制度》或《公文书公开制度》等有关的文档信息开放政策,要求政府机关档案文件移交档案馆之前必须向社会各界公开提供利用。我国香港行政区也早在1996年制定通过了《公开资料守则》,界定了政府可以提供的资料的范围,同时也规定了公务员提供资料的方法。
主要介绍一下美国的政府信息公开情况 插入《美国信息自由法是怎样通过的》
美国的信息自由。在国外的政府信息公开立法中,美国的《信息自由法案》无疑是一颗最具特色的明星。它将行政机关信息的公开规范化、法制化,法律的强制力度是其保证信息公开落实的有力武器。美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具有高强制性的鲜明特点,这也是它能够较好地实行和运作的保障。
美国宪法1791年修正案第一条规定:国会不得制定“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的法律。这是其保障公民知情权的宪法依据。在此前提下,美国在早期政府信息发布制度和《行政程序法》实施的基础上,于1966年推出了《信息自由法》,并经过了1974、1976、1986和1996年四次重大修改,这部法律侧重于文件公开;而随后1976年的《阳光下的政府法》要求委员会制(合议制)行政机关的会议必须公开举行,公众可以观察会议的进程,取得会议的信息和文件,从而保证了会议公开。这两部法律从决策的进程和结果两方面完善了行政机关的信息公开制度。其次,为了保证政府咨询机构一一联邦咨询委员会的信息公开,美国政府于1972年制定了《联邦咨询委员会法》,要求联邦咨询委员会的组织、监督、文件和会议必须公开。并且,这部法律在《阳光下的政府法》制定后经修改为:咨询委员会的会议公开原则适用阳光法的标准,文件公开的原则适用信息法的标准。以上三部法律是从政府层面出发规定了信息公开的义务,进而保障公民知情权。除此之外,从公众角度,美国政府分别于1974年和1988年公布了《隐私权法》和《电脑匹配和隐私权保护法》,前者规定了行政机关对个人信息的搜集利用和传播必须遵守的规则,保证政府对个人信息利用的正确性。后者是对前者特殊情况的特殊规定,是《隐私权法》的一个组成部分,规定行政机关对个人信息进行电脑匹配所必须遵守的程序。这两部法律从公民的隐私权方面作了较为全面的保护。
因此在保障公民知情权和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美国形成了以宪法为统率,《信息自由法》、《阳光下的政府法》和《隐私权法》三部基本法律为支撑和有机结合,其他法律为补充的格局,共同建构了美国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制度体系。
综上可以看出美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立法的科学性、合理性和严密性。《信息自由法》和《阳光下的政府法》从政府义务出发,共同规制行政权利,规定政府信息必须公开,而前者规定了文件公开,后者规定了会议公开,从而使政府行为自讨论和决策,过程到结果都在公民的知晓和监督之下,为政府决策的相对科学提供了法律保障,这至少从形式上保证了公民的行政和社会知情权。而《隐私权法》以公民权利为 逻辑起点,要求个人信息必须对本人公开和对第三人限制公开,制止行政机关滥用个人信息侵犯个人的隐私权,从而保障公民的个人信息知情权。这样,严密而周全,功能上互补,从不同的角度对公民知情权作了较为全面的保护。公民在赋予政府管理、决策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的同时,也承担纳税、服从管理的义务,政府在承担信息公开义务的同时,也享有各种行政权力, 这完全符合法律主体“权利”与“义务”对等性原理,因此并不矛盾。而且,在信息公开和立法过程中,公民对于政府,处于极度弱势, 法律主体力量不对称,法律偏向于弱势一方更能体现法律的公正。当然,在美国信息公开法律中,政府似乎承担了更多的责任与义务, 这也构成美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实行也不是一帆风顺的重要原因。
纵观国外的政府信息公开立法,可以看到有这样几个核心要素: 首先是公开请求权。各国的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确立了公众在信息公开活动中拥有启动权。例如日本《信息公开法》第三条规定:“任何人都可以根据本法规定,向行政机关的首长请求公开该行政机关拥有的行政文件。那么任何人都不应过问公民的信息公开请求权,且公民的信息公开请求在不能实现的时候有获得救济的权利。
再者,各国的信息公开法律对信息公开范围作了规定。总的来讲,是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为保护特种信息的安全,有的国家设有如美国的《情报自由法案》规定的特种信息豁免制度,规定国家安全信息、商业秘密、司法调查文件等九类信息享有公开豁免权。
第三是救济机制。当政府有义务公开但坚持不公开或者延迟公开 时,申请人的知情权可能受到侵犯。那么请求权人和第三方都有权利申请信息救济。救济方式有行政救济和司法救济。
国外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的另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其立法层级模式的选择上。一般来说,国外的政府信息公开立法都是经历了从地方到全国,从低层级立法到高层级立法转变的过程。当然,分散立法有其不可避免的弊端,但是这种自下而上的立法层级模式也在解决政府信息公开的微观问题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可以看到,国外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建立,对透明政府的打造是以具体的立法实践为手段,以西方政治思想的核心人权思想为精神,对西方民主国家政治制度的建设和公民权利的保障所进行的一种完善。
二、我国
在法律层面上,目前我国没有一部统一的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的立法,关政府公开的具体规定散见于一大批法律、法规之中。例如,《档案法》所调整的“档案”涉及到许多政府信息的档案管理与公开;《保守国家秘密法》所规定的“国家秘密”涉及到许多政府信息的定密、保密与解密;《反不正当竞争法》涉及到“商业秘密”的保护;《统计法》则涉及到政府“统计资料”的管理与公布问题。
在法规层面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成为条例)专门对政府信息公开做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是为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 而制定的。于2007年1月17日国务院第165次常务会议通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07年4月5日发布,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共5章38条。
政府信息的概念:
本条例所称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对比美国,会议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领导组织: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的具体职责是: 主动公开: 依申请公开: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还可以根据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向国务院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部门申请获取相关政府信息。
审查和保密:
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发布保密审查机制,明确审查的程序和责任。行政机关在公开政府信息前,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进行审查。
行政机关对政府信息不能确定是否可以公开时,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报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同级保密工作部门确定。
行政机关不得公开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 息。但是,经权利人同意公开或者行政机关认为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可以予以公开。
公开的方式和程序:
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应当自该政府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法律、法规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照本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向行政机关申请获取政府信息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包括数据电文形式);采用书面形式确有困难的,申请人可以口头提出,由受理该申请的行政机关代为填写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申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联系方式;
(二)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内容描述;
(三)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形式要求。
行政机关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能够当场答复的,应当当场予以答复。
行政机关不能当场答复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如需延长答复期限的,应当经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人同意,并告知申请人,延长答复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5个工作日。
行政机关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应当按照申请人要求的形式予以 提供;无法按照申请人要求的形式提供的,可以通过安排申请人查阅相关资料、提供复制件或者其他适当形式提供。
监督和保障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可以向上级行政机关、监察机关或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举报。收到举报的机关应当予以调查处理。
特殊需要
三、中外比较
(一)立法位阶不高
我国法律位阶共分六级,它们从高到低依次是: 根本法:宪法
基本法:刑法、民法通则、合同法、刑事诉讼法 普通法:监察法 行政法规:条例 地方性法规: 行政规章: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立法定位于国务院法规层面,立法位阶与立法的价值目标存在某些偏差。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立法体系,是以《条例》为专门立法,以《立法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安全生产法》、《突发事件应对法》、《保密法》、《档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中的有关规定为补充的体系。从立法技术角度分析,作为专门规制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的《条例》仅是一部行政法规,相对于法律而言效 力层次不高、制约性较弱。
就我国而言,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与世界各国政务公开理念是完全一致的,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现行保密法规和档案法规的原则是“以不公开为原则、以公开为特例”。《条例》规定:“行政机关发布政府信息涉及其他行政机关的,应当与有关行政机关进行沟通、确认,保证行政机关发布的政府信息准确一致。行政机关发布政府信息依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批准的,未经批准不得发布”。“行政机关在公开政府信息前,应当依照《保守国家保密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进行审查”等。这与美国《信息自由法》没有规定在信息发布前应遵守哪些保密措施或者是审查机制,只是规定可以免除公开的九类事项,其他信息一律对外公开的作法形成极大反差。这容易使“涉密”成为政府部门拒绝向公众提供信息的借口亦或障碍。
《保密法》第一章总则的第四条: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事项,应当依法公开。
案例:规划图纸-高压线分布保密—不能公开
《档案法》第四章利用和公布的第十九条:国家档案馆保管的档案,一般应当自形成之日起满三十年向社会开放。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等类档案向社会开放的期限,可以少于三十年,涉及国家安全或者重大利益以及其他到期不宜开放的档案向社会开放的期限,可以多于三十年,具体期限由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制订,报国务院批准施行。案例:档案保密30年
按照立法权限,行政法规不能给人大、法院、检察院设立公开信息的义务。
(二)救济机制。
美国《信息自由法》赋予了申请人在申请被行政机关拒绝时,有权通过“行政救济程序”与“司法救济程序”两个途径获得救济的权利。
在我国,由于缺乏统一的《信息公开法》,行政信息公开在政府的引导下前进,具有浓厚的政策性,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导致我国行政信息公开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有时甚至只是政府的一个文件就影响行政信息公开的开展,信息公开难以落到实处,公民权利受到侵害时救济途径匮乏。
案例:政府公开超时限-信息丢失
(三)个人观点
法,体现的是国家意志、统治阶级的意志,目的是更好的管理国家。维护统治。
立法的位阶和价值目标
法律位阶共分六级,它们从高到低依次是:根本法、基本法、普通法、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
法的价值-价值取向:立法活动都是在一定法的价值观指导之下的国家行为。人们在一系列立法问题上应做怎样的抉择,是法的制定中的价值认识问题、价值评价问题和价值选择问题。在歪曲或误解法的价值的统治者手中,不可能产生良好的法,只有在公平、正义、权 力制衡等正确的价值指引下,统治者才可能制定出比较符合“良法”标准的法律。
此法与彼发:条例——保密法——档案法
政府信息公开,多是主动公开,停留在政府行驶行政权力层面。我要公开-我要公开什么-我要如何公开。公开更多的表现为政府的权力,而不是义务。公民没有获得权利,没有意识到自己有这方面的权利
三、建议
立法先行。明确公民的权利和政府的义务。
第三篇:2011地税局讲稿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大家好:
首先,感谢地税局领导给了我一个和大家共同学习和交流的机会。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在我县已经开展多年了。自2001年开始,检察机关就开展了预防职务犯罪活动,税务系统作为八个重点行业(金融证券、国企、海关、税务、建筑、司法、工商、医药)之一被纳入了预防职务犯罪网络。地税系统对预防工作极为重视,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经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那么有的同志也许会问了,既然以及搞的这么好了,那么预防职务犯罪、反腐倡廉工作还有再抓的必要吗?在这里我们告诉大家,反腐倡廉常抓不懈是很有必要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廉政教育是长期的。大家可能都听过“水煮青蛙”的故事。把一只青蛙放在开水中,因对环境的强烈反映,它会立即跳出来。如果把它放在温水中然后加热,开始它会舒服地游来游去。水热以后意识到危险时,已经没有力量从水中跳出来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当潜在的危险存在时,是很容易被忽视,当现实危险来到的时候再做任何努力都为时已晚了。青蛙是低智能动物,既不具备敏锐的分辨力,也缺乏相应的自制力,酿成大祸到也说得过去。如果我们作为 “万物之灵”的人,要是也和温水中的青蛙一样犯着同样的错误就很可悲了。税务部门是国家重要的行政机关和执法机关,税务人员手中握有一定的行政管理权和税收执法权,经常与经济行业打交道,处于利益的分配点上,最能感受到社会变动的脉搏,受到正面、反面的影响也很多,是被拉拢、腐蚀的对象,稍不留神就会因为一杯小酒、一笔小钱而“栽跟头”。因此,预防职务犯罪,是税务系统加强廉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搞好新时期税收工作的客观要求。二是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任务是艰巨的。2009年以来,十多名省部级高官密集落马,我国掀起了新一轮声势浩大的反腐风暴:深圳市委原副书记、原市长许宗衡,公安部原部党委委员、部长助理郑少东,浙江省纪委原书记王华元,广东省政协原主席陈绍基……这些高官均因严重违纪或违法问题正在接受组织调查、审查。其中,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原总经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陈同海,因受贿近2亿元,2009年7月16日被一审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北京市原副市长刘志华,2009年1月21日终审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省部级高官密集落马,足可以看出党中央反腐败的决心和勇气。由此可见职务犯罪造成的后果是巨大的,职务犯罪是任何国家公职人员都试不起、也不能试的禁区。职务犯罪往大里说,害国、害民、害形象;往小里说,害己害家。我每次去看守所提审,在押人员的眼神给我的印象都很深。为什么呢?那是一种悔恨的眼神,是一种渴望自由的眼神。去年,我配合市“小人物、大腐败”专题片摄制组提审前宿迁市规划局的一名工作人员,在谈到它对自己被逮捕以后的想法时,她声泪俱下的说:我每次看见窗户外面的小鸟时,都很羡慕它们,因为它们可以自由的飞来飞去,我曾经也拥有这份自由,可是我为了一点蝇头小利放弃了自己自由的权力,现在我知道我错了,请组织上给我一个机会,救救我吧。说实话,我们看到她这样也非常难过,可是悔之晚矣,她必须接受法律的惩罚。由此可以说,我们的这次活动,就是我们地税系统和检察系统的领导在充分认识到廉政教育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而安排的。“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如果这堂课能使同志们认识到职务犯罪的危害,能唤起大家一些由心而发的思考,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结合税务系统的工作性质和特点,今天我主要讲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刑法体系中职务犯罪的概念和种类;
2、当前税务系统职务犯罪的主要表现形式、特点及原因 ;
3、预防税务人员职务犯罪的建议和对策。
一、职务犯罪的概念及种类
什么是职务犯罪?从概念上来说就是指国家公职人员不履行职责、不正确履行职责或者利用职权谋取不法利益,妨害国家对职务行为的管理活动,损害公众对于政府的信赖感,依法应受刑事处罚的行为的总称。简言之,就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的便利进行的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犯罪活动。
职务犯罪有以下两个显著的特点
(一)主体的特定性。即职务犯罪的主体只能是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运用公共物品、提供公共服务的国家公职人员。
(二)行为的渎职性。职务犯罪在客观方面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收受他人贿赂、截留、挪用公款、私分国有财产、谋取非法利益等,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行为都违背了一定的职责要求。
常见的职务犯罪主要包括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贿罪、单位受贿罪、行贿罪、对单位行贿罪、单位行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私分国有财产罪等等。
下面就几种常见的职务犯罪类型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1、贪污罪
《刑法》第382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刑法》394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中或者对外交往中接受礼物,依照国家规定应交公而不交公,数额较大的,依照本法第382条、第383条规定定罪处罚。贪污罪的立案标准是
5000元以上也就是说非法占有公共财物达5000元以上的,就已经可以被检察机关立案查处了。但是5000元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标准,个人贪污数额不满5千元,但具有贪污救灾、抢险、防汛、防疫、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及募捐款物、赃款赃物、罚没款物、暂扣款物,以及贪污手段恶劣、毁灭证据、转移赃物等情节的,同样可以立案查处。
案例 刘宏贪污挪用公款案 今年44岁的刘宏案发前任云南省孟连县民政局局长,曾任孟连县财政局局长。2008年11月,刘宏因涉嫌贪污、挪用公款、行贿被刑事拘留。公诉机关指控,刘宏涉嫌贪污公款共计2005.94万元,2008年孟连县的地方财政收入才3598万元。然而,刘宏4年贪污公款就达2000余万元,差不多吞下了孟连县大半年的地方财政收入。同时经查明刘宏还挪用公款230万元。2009年9月10日,云南省普洱市中级法院对刘宏一审作出判决:判处刘宏犯贪污罪、挪用公款罪、行贿罪,实行数罪并罚,决定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2、挪用公款罪:
《刑法》第384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挪用公款罪立案标准是:进行非法活动5000元;其他20000元。挪用公款犯罪在客观方面主要表现为:出于帮忙或哥们义气将自己管理的公款借给熟人、朋友,或用于贴补家中急需或作生意。这种案件的典型案例也比较多,比如我们去年查处的一位正科级领导干部,朋友向他借钱作生意,他手中没有钱,正好单位有一笔资金收上来尚入账,他就安排会计把钱借给了朋友。这笔钱用了几个月以后也及时归还了,没有造成损失。但是他已经构成了挪用公款罪,而且属于数额巨大,按照法律规定要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案发后,这位领导干部后悔莫及。
3、受贿罪
《刑法》第385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利益的,是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刑法》第388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受贿论处。受贿罪立案标准是5000元。《刑法》第385条中,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违反国家规定是指:违反“经营者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可以以明示方式给对方折扣,给中间人佣金,但都必须如实入帐”的规定。
案例一
周久耕受贿案
备受关注的“天价烟局长”原南京江宁区房产管理局局长周久耕,2009年9月7日以涉嫌受贿罪在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受审,检方指控他受贿107万元人民币和11万港币,建议对其量刑10年以上,2009年10月10日,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周久耕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1年,没收财产人民币120万元,受贿所得赃款予以追缴并上交国库。2008年12月,周久耕被曝出其抽1500元一条的天价香烟,以及戴名表、开名车等问题,纪检部门由此介入调查。周久耕由此案发。
案例二
北京市原副市长刘志华受贿 2008年,刘志华案一审判决,认定刘志华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索取和收受他人财物折合人民币696万余元,其行为构成受贿罪,情节特别严重,应当适用死刑刑罚。鉴于刘志华案发后能主动坦白部分犯罪事实,绝大部分赃款、赃物已追缴,对其判处死刑,可不立即执行,遂判处其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一审宣判后,刘志华不服,提出上诉。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裁定驳回刘志华的上诉,维持原判。
4、行贿罪
《刑法》第389条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行贿论处。
5、单位行贿罪
《刑法》第393条规定: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行贿,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回扣、手续费,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因行贿取得违法收入归个人所有的,依照本法第389条、第390条规定定罪处罚。单位行贿罪立案标准是200000元。行贿罪由于它的特殊性,一般来说很少受到查处,因为行受贿犯罪一般都是一对一的情况,受贿人由于害怕收到法律的惩处,一般不会主动供述受贿行为,或者供述以后也很容易翻供,为了确保案件,一般司法机关对于行贿人都会免于追究刑事责任。所以造成行贿案件相对较少。行贿案件比价有名的当数国美集团老总昔日中国 “首富”黄光裕案件。2008年11月23日,因涉嫌数项经济犯罪问题,国美集团的老板,黄光裕被公安机关拘查,今年2月12日,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向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指控黄光裕涉嫌非法经营罪、内幕交易罪和单位行贿罪三项罪名。自黄光裕被羁押之后,陆续有涉嫌“黄光裕案”官员落马。2009年年初,公安部部长助理郑少东、公安部经侦局副局长兼北京直属总队总队长相怀珠被调查;4月,广东省政协主席陈绍基,因涉嫌经济问题被查;6月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许宗衡涉嫌严重违纪被查;10月中旬,国家税务总局稽查局一处处长孙海亭被中央纪委带走,“协助调查”黄光裕一案。这些人被调查的原因,都与黄光裕的“行贿”有关。
6、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或者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且不能说明其来源是合法的行为。《刑法》第395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或者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的,可以责令说明来源。本人不能说明其来源是合法的,差额部分以非法所得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财产的差额部分予以追缴。
7、私分国有资产罪
私分国有资产罪是指国有单位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的行为。《刑法》第396条规定: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立案标准是:100000元。
8、税务人员职务犯罪是指刑法分则第九章第404条、405条规定的非法不征、少征税款罪、税务人员徇私舞弊罪等渎职犯罪案件,以及税务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等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的犯罪案件。这类犯罪案件依法由检察机关立案侦查。这一块由于我们泗洪地税局的领导抓的严,地税干部的素质都很高,所以我们地区从来没有过类似行为的发生。
二、当前税务系统职务犯罪的主要表现形式、特点及原因
1、当前税务系统职务犯罪的主要特点和表现形式
近年来,从高检院通报情况看,职务犯罪案件呈上升趋势其中查处的省部级领导干部犯罪逐年上升,大家有目共睹,在这个经济转型期,社会变革期,利益调整期,税务人员的职务犯罪作为腐败现象的新动向也显露头角,由于其职务犯作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既影响了税收杠杆作用的有效发挥,税收职能的实现和社会公平,也影响了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形象和执法活动
从全国近年来在税务系统查处的一些违纪违法案件来看,税务系统职务犯罪主要表现出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滥用行政管理权违法犯罪。此类案件主要发生在基建工程招标发包、大宗物品采购、经费管理以及人员调入、干部选拔任用等环节,主要表现是发包收贿赂、采购收回扣、贪污挪用私分公款、调入提拔干部收受贿赂等。如以前发生的河北省国税局原局长李真案、江西省国税局原局长滕国荣案、内蒙古自治区原局长肖占武案、河南许昌市国税局原局长姜国仕案等等,都是滥用行政管理权谋取非法利益的典型案例。
(二)滥用税收执法权违法犯罪。此类案件多发生在税款征收、税务管理、税务稽查、税务处罚等行使权利环节,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出口退税审批、发票发售管理、纳税数额核定及减免缓税审批等方面,主要表现是涉案税务人员见利忘法、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形成索贿受贿、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犯罪。广东省潮阳、普宁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深圳福田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等暴露的职务犯罪问题都是触目惊心的,造成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三)“不作为”引起的失职渎职犯罪逐步显现。目前一些税务干部对罪与非罪的界限认识不清,认为执法和管理过程中只有“为”了才可能犯罪,“不为”也就不会犯罪,甚至还有部分干部认为涉税违法犯罪只是领导干部的事情,与己无关,殊不知在平常的税收征管稽查过程中的很多“不作为”都涉嫌失职渎职犯罪问题。如有的税收管理员不认真遵守制度规定,对纳税人疏于监督管理,造成偷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大要案的发生,其中的失职渎职问题是显而易见的。还有的图己之利或图部门之利,将本应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不移交司法机关,却为其掩饰,触犯刑律。
2、职务犯罪的原因:
就对以往发生的职务犯罪案件进行分析,我认为职务犯罪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内因:
(1)、随波逐流的从众心态。“法不责众”意识在传统文化中由来已久,它在某种程度上为腐败分子提供了一个心理保护层,同时在客观上也成为反腐败的心理障碍。有些人员认为现在是商品社会,时下社会风气不正,商品交流、经济发展,总是与钱打交道的,什么“过节费”、“拜年费”,名目繁多的“礼尚往来”,你拿我拿大家拿,你拿我不拿,人家以为你不近人情,不拿白不拿,拿了又不是我一个,因此随波逐流。目前,“集体腐败”成为职务犯罪的一种新动向,其实质就是行为人期望通过集体决策分散责任以逃避惩罚。
(2)、相互攀比失衡的心态。很多犯了错误的人一开始都是工作勤恳踏实,尽职尽责,严格执法、反腐防线守得好,有的艰苦奋斗了十多年和二十多年,对事业作出一定贡献。但是当看到百万、千万富翁、大款,甚至外商的生活阔气,一掷千金,自己干了那么多年还不及一个老板一、二个月的收入,看到别人发财,就觉得自己吃亏,“我辛辛苦苦工作几十年还不如人家搞一年”,“自己手中有权力,为什么不能去致富?”,逐步心理失衡,从而产生了以权谋私,趁势“捞一把”的心理偷吃禁果。(董良辉)如2003年被判处死刑的北京海淀区国税干部吴芝刚,是个刚刚毕业的年轻人,他目睹了犯罪分子开上“宝马”,购臵别墅,眼红心热,羡慕不已,在犯罪分子的拉拢腐蚀下,先后违规发售增值税专用发票10900份,给国家造成3.5亿余元损失,被判处死刑。
(3)、玩弄权术的回报心态。把人民赋予的权利当以权谋私的筹码,给钱办事,不给钱不办事,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而有一些纳税人为了小集团和个人的利益,往往下一点小本钱作诱饵,迎合用权者,以谋暴利。这些人把行贿看作办事的敲“门砖”、获利的“润滑剂”,产生了受贿行贿的“孪生兄弟”。
(4)、过分自信的侥幸心态。这是腐败分子较为普遍的一种心理特征,其实质是一种心理自慰。正如有人指出,如果行为的后果给自己带来的利益要大大高于受惩罚的恶果时,如果在他之前的类似行为在逃避处罚方面都获得成功时,就会促使犯罪分子实施某种行为。有的人认为不是有许多腐败的人安全过关了吗?忘记了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古训。有的面对东窗事发,组织领导找其谈话时,仍抱着侥幸过关的一线希望,就近舍远,谈轻避重。在职务犯罪中,行为人的职权身份、靠山与关系以及作案手段的隐蔽性等,更是强化了其侥幸过关心理。比如说有的犯罪分子在事后分析自己的心理时就说过,自己就是因为抱着“廉政这种事,就像隔墙扔砖头,砸着谁,谁倒霉”的侥幸过关心态,最终走上了犯罪道路。
(5)、吃亏补偿心理。一些接近退休年龄的干部,感到自己快要退下来了,有“船到码头车到站”、“松口气”的思想,自觉不自觉中放松了对自己要求,认为可以最后抓紧捞一把,不然就没有机会了,结果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邪路。这也就是“五十九现象”。还有一些年轻的干部,在升迁无望的情况下,心理失衡,也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和世界观的改造,把手中的权利变谋取个人私利的工具,腐化堕落、以权谋私,这也就是近年来新出现的“四十九现象”、“三十九现象”。
(6)、不为无罪心理。少数人头脑中存在“不为自然无罪”的心态,存在着只要不贪污不受贿就不会犯罪的不正确认识。其实,在日常的税收征管查过程中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自己的管理职责,致使国家税款大量流失、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造成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也能犯罪。
(7)、人之常情心理。中国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人情主义、“面子文化”根深蒂固,而人情化和关系网很容易使人丧失原则,丧失信念,不少税务人员正是在“人之常情”、“情面难却”、“我本俗人、何以脱俗”等心理驱动下而丧失心理防线的,走上不归路。
(二)外因
1、风气不正,法制淡薄。社会的不正之风是职务犯罪的温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使一些人的价值观扭曲,淡薄精神追求,物欲膨胀、见利忘义,因而不择手段捞钱。不良风气的消极影响是导致职务犯罪的不容忽视因素。当前送礼风、吃喝风在社会上还有一定市场,“偷税光荣”、“笑廉不笑贪”的现象被社会所接受、所认可的时候,税务人员也必然要受到腐蚀,容易忘记自己做人的底线,执法犯法,最终堕落为罪犯
2、制度原因
我们各级税务机关在规范行政管理权和税收执法权的行使方面制定了比较规范和完善的规章制度。但是,个别制度在设计上存在缺陷,或是执行不严格也使腐败分子有空可钻而引发职务犯罪。
3、机制原因
监督机制弱化是职务犯罪的重要诱因。下级怕“穿小鞋”不敢监督、同级之间怕得罪人不愿监督的问题,个别存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害关系,造成内部监督制约流于形式、走过场。在外部,由于税务公开的透明度还不够高,社会各界对监督的内容、形式等还不甚了解,无法实施有效监督,同时纳税人也常常因怕打击报复而不敢监督,造成外部监督制约乏力、刚性不足。于是,没有制约的权力就导致了腐败。
三、预防税务人员职务犯罪的建议 预防税务人员职务犯罪,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党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建立健全税务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实施意见》,为税务系统预防职务犯罪指明了方向。
(一)加强道德法制教育。“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职务犯罪案件的发生,首先来源于执法人员本身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的质变。一个执法人员要想实施贪污、贿赂、徇私舞弊等犯罪,任何看似严密的监督的机制和严惩措施都是苍白无力的。因此,每个单位都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进行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使广大税务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解决好人该怎么做、法该怎么执、权该怎么用的问题,加强自律,提高个人自身素质,增强拒腐防变意识,筑牢预防职务犯罪的思想防线。大家一定要算好四笔帐。一是政治帐。经常回顾反思以往,算算自己经历了多长时间的奋斗,才达到今天的地位。腐败将断送自己的政治前途,于公是党和人民培养干部资源的浪费,于私是自己光辉前途和宝贵尊严甚至生命的丧失。二是人身帐。放眼世界,看多姿多彩的生活,领略自由的可贵。一旦违法犯罪,身陷囹圄,丧失人身自由有多可悲。三是经济帐。做为一个公务员,一年能从国家领多少工资奖金,一生又能拿多少工资奖金,再与其他单位人员,下岗工人比比,我们税务部门收入是很不错的,对社会上许多人都是极度具吸引力的。如果违法乱纪必然落入法网,丢掉饭碗,在经济上是多么不值得的。四是家庭帐。现在是几代人亲情融融,享受天伦之乐的幸福,如果违法锒铛入狱,不仅无法孝敬父母、照顾妻儿,还会使父母妻儿人前抬不起头,人后暗自落泪,多么惨淡凄凉。教育广大税务干部要正确理解职务犯罪的内涵,要认识到税收执法的过程就是履行职权的过程,职权既不能放弃,也不能滥用,始终伴随着职务犯罪的危险,如果听之任之、不及时警醒,滑向职务犯罪的深渊也决不是危言耸听。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守得住物质上的清贫,耐得住生活上的寂寞,顶得住酒色利禄的诱惑,挡得住庸俗关系的拉拢,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从不敢为转变为不想为、不要为。
(二)严格制度落实。要真实掌握各项制度的落实状况,并督促制度落实。要围绕案件易发、多发部位和环节进行监察,从严执纪,加大对职务犯罪案件的查处力度。不管涉及到什么部门、什么单位、什么人,都必须有案必查,一查到底,决不姑息迁就,以打消一些人的侥幸心理。处理案件要坚决果断,决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三)强化对权力监督制约。从发生的税务人员职务犯罪案件来看,无不与权力滥用紧密相连。个人在用权方面要过好三道关。第一是过好人情关。做人应该助人为乐,当官、做税官应该情为民所系。要把握好分寸,慎交朋友,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注意分清哪些是真情,哪些是糖衣炮弹式的人情,保证不为情所误。第二是过好权力关。历史的教训反复告诉我们,权力是一种责任,是一种风险;有一份权力,就有一份义务、一份责任;用权要做到为税收事业肩负的重任而自重,为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而自省,为保持操守、拒腐防变而自警,为奋发有为、先忧后乐而自励,时刻把握住自己,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第三是过好金钱关。应该做到知足常乐,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坚决不能以权换钱,以身试法,时刻保持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
(四)实施社会综合治理。要坚持走税务部门预防与社会预防相结合的道路,大家要自觉做到管住自己的嘴,不该吃的坚决不吃,管住自己的手,不该要的坚决不要,管着自己的腿,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进一步加强监管,以铁的纪律和强硬的手段坚决狠刹不正之风。对外加强与纪检监察、检察、审计、司法等有关职能部门的联系协作,建立预防工作联系会议制度,随时进行信息交流、定期通报情况、积极合作查办案件,以形成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合力,增强预防职务犯罪的效果。
(五)建立风险防范机制。要经常对税务工作各环节进行风险排查,针对暴露出来的苗头性问题和薄弱环节,认真剖析原因,举一反三,及时制定规范,堵塞漏洞,做到未雨绸缪。同时针对税收政策执行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和漏洞,加强税收政策的研究、改进和完善,避免执法风险。人之初、性本善,习相近,性相远。这是三字经上的说法。现在有一种说法,人之初,性本贪。我认为善和贪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人之初,就包含善和恶两个方面。人一生中的善与恶主要靠后天教育。而这种外部自我教育是应该是经常不断的,且不可一时松懈。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不是一句套话。作为一位税务工作者,必须在党纪国法的框架内履行自己的职责,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绝不能有非分之想。我们经常会听到人们议论,某某素质低下、品德极差出事是迟早的。其实,每个人都需要钱,钱多不咬手。但中国古人有句话,叫作“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钱为何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人的一生是赤条条的来,赤条条的走;死人不能把钱带走,但钱可以把活人带进坟墓。有的人爱钱如命,不断攫取不义之财,能不走上犯罪的道路吗?所以大家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从思想深处筑起防线,远离腐败,有人说在廉政问题上,权力是把双刃剑,礼金是朵婴粟花,朋友是辆助力车,侥幸是个死胡同,自律是个方向盘,正确与否大家斟酌。希望大家把握好方向盘,时刻提醒自己穿好防弹衣,系好安全带,为家庭幸福,事业顺心而廉洁自律,警钟长鸣。
第四篇: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讲稿(提纲)
机关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
徐婵娟
一、机关党的组织机构
(一)含义
机关党的组织机构主要包括机关党的基层组织(基层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党的机关工作委员会(简称机关工委)和部门党组(党委)等。正确认识和把握机关党的组织机构之间的关系,理顺机关党的组织机构之间的职能,做到准确定位、各司其职,有利于形成机关党的工作合力。
1、机关党的基层组织
机关党的基层组织主要包括各级党的领导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政治协商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群众机关及其工作部门、办事机构中设立的党组织。
机关党的基层组织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分别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
2、机关工委
机关工委作为中央和各级地方党委的派出机构,不再履行一级党委的职能,不再采用基层党组织的活动方式,而是按照中央和同级地方党委的要求,结合机关的实际情况,加强对机关党的建设的规划、指导、监督和检查。机关工委的领导班子,由中央和同级地方党委直接任命。
3、部门党组(党委)
《党章》规定: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和其他非党组织的领导机关中,可以成立党组。党组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党组的主要任务是:负责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讨论和决定本单位的重大问题;做好干部管理工作;团结非党干部和群众,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任务;指导机关和直属单位党组织的工作。党组的成员,由批准成立党组的党组织决定。党组设书记,必要时还可以设副书记。
(二)机关党的组织机构之间的关系
1、机关工委与机关党的基层组织之间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第八章第三十五条规定:“在中央直属机关、中央国家机关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机关分别设立党的机关工作委员会,领导直属机关党的工作。同时,设立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委员会,在上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和党的机关工作委员会领导下,领导直属机关党的纪律检查工作。”由此可见,机关工委是中央和各级地方党组的派出机构,受其委托,领导同级机关党的工作。机关工委与机关基层党组织之间的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2、部门党组与机关党组织之间的关系
党对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要通过党组来实现。党组是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和其他非党组织的领导机关中设立的党的领导机构,是政权机关各部门的领导核心。党组同本部门机关党组织之间的关系是指导与被指导关系,而不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从工作实践看,加强党组对机关党组织工作的指导,对于搞好机关党组织建设非常重要。
3、机关工委与部门党委、党组之间的关系
机关工委是党的委员会的派出机构,部门党组是党的委员会批准设立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和基他非党组织中的领导机构,他们有着不同的职责任务,在机关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二者不存在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由于机关工委负有领导机关党的工作的责任,部门党组负有指导机关及其直属单位党组织工作的责任,他们在加强和改进机关党的建设方面又有着必然的联系,都应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相互尊重和支持,相互加强联系与协调配合,共同推进机关党的工作。
根据多年来的工作实践,部门党组与机关工委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搞好配合:①机关党组织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干部配备;②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和干部理论培训等工作的落实;③ 2 各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治、思想、作风等方面情况的检查和监督;④经机关工委审议和审批的违纪党员干部的处理;⑤机关党委(总支、支部)工作的检查和考核,以及其他重要问题的研究和解决。
4、党组和党委的主要区别
(1)党委是由党员大会或党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而党组的成员、书记、副书记都是由批准成立党组的党组织决定。
(2)党委可以直接接收或批准接收党员,而党组则不能。
(3)党委可以直接决定或批准对党员的纪律处分,党组一般不能直接决定或批准对党员的纪律处分。
(4)党委可以召开党代表大会(党员大会)或党代表会议,选举出席上级党代表大会的代表,而党组不能召开这些会议和选举出列席党代表大会的代表。
(5)党委向同级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并接受党的上级组织的领导,而党组则不是一级党委,必须在批准它成立的党组织领导下工作。
(6)党委与下属单位党组织是领导关系,党组与下属单位党组织是指导关系。
二、机关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基本内容
(一)党员活动室布置规范化
有条件的基层党支部都要有党员活动室(挂“党员活动室”牌子),活动室内:
1、有党旗;
2、有誓词、党员权利和义务;
3、有支部基本制度(发展党员工作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三会一课”制度、组织生活会制度、党籍党费管理制度、党员学习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制度);
4、有党支部“五个好”、党员“五带头”标准;
5、有桌椅书柜和党报党刊等资料。
(二)工作机制建设规范化
1、党组织设置科学合理,按时换届,委员分工明确,按要求配备专(兼)职的党务干部。
①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形式:基层单位凡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都应成立党的基层组织。党的基层组织,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分别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在一般情况下,正式党员人数超过100人的基层党组织,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下面可分设若干党的总支部委员会或党的支部委员会;正式党员人数超过50人但不足100人的基层党组织,设立党的总支部委员会,下面可分设若干党的支部委员会;正式党员人数超过7人但不足50人的基层党组织,设立党的支部委员会;正式党员人数超过3人但不足7人的党支部,不设立党的支部委会,由党员大会选举支部书记1人,必要时增选副书记1人;正式党员人数不足3人的,可与邻近单位的党员组成联合党支部。部分基层党组织虽然正式党员人数不足100或50人,但领导力量配备较强的,也可以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或总支部委员会。
②设置党(总)支部的程序:a.申请单位向上级党组织写出设立党(总)支部的请示。请示的主要内容包括:本单位党员人数;设立党(总)支部的理由;党总支拟设党支部数;党(总)支部委员职数的设置及拟任党(总)支部委员候选人(因党员人数不足7人不能成立支部委员会的应报党支部书记候选人)的基本情况。b.上级党组织审查。着重审查设立党(总)支部的理由是否充分、党(总)支部委员职数的设置是否符合规定、党(总)支部委员候选人是否符合任职条件、班子成员构成是否合理等。c.上级党组织根据审查情况作出是否同意申请单位召开党员大会进行选举的决定,并下发通知d.申请单位根据上级党组织的通知,召开党员大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差额选举产生党(总)支部委员会。e.召开第一次支委会,选举产 4 生党(总)支部书记、副书记,并对委员进行分工。f.申请单位向上级党组织书面报告选举结果。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选举的基本情况,应到会党员人数和实到会党员人数,候选人得票数及党(总)支部委员的分工情况。g.上级党组织召开党(工)委会,审查选举结果是否有效。选举结果有效的,上级党组织下发批复;选举结果无效的,申请单位重新选举。
③党小组的划分:划分党小组,由支部委员会研究决定。为了便于党员开展活动,党支部一般应根据本单位党员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划分若干党小组(每个党小组应不少于3名党员,其中至少要有一名正式党员),党小组长由本党小组全体党员选举产生。党员人数较少,活动比较方便的党支部,也可不划分党小组,由党支部直接组织党员开展活动。党支部在划分党小组时,必须将党支部内的每一位党员,包括支部书记、支部副书记、支部委员和党的组织关系在本支部的党员领导干部,分别编入各党小组。对于担任领导职务的党员,不要将他们整体编入同一个党小组。
④基层党组织的委员职数:党员人数在100人以上的基层党委,委员职数一般为5-9名,最多不超过11名。党员人数在50人以上,不足100人的党总支,委员职数一般为5至7名,最多不超过9名。党员人数7人以上、不足50人的党支部,委员职数一般为3至5 名,最多不超过7名。党员人数不足7人的党支部,不设支委会,只设书记一名,必要时可增设副书记一名。
⑤机关专职副书记的设置: a.机关专职副书记的任职条件:具有一定的党内生活经验和党务工作经验,一般应有三年以上党龄。b.机关专职副书记的任免程序:⑴基层党组织组织所属党组织(党员)酝酿推荐,根据多数党组织(党员)的意见提出初步候选人。⑵基层党组织将初步候选人基本情况上报机关工委(设立了党组的单位在征得党组同意后上报)。⑶机关工委派出考察组进行考察。考察程序:一般民主推荐。召开党员大会,实到党员人数一般不少于应到党员人数的五分之四,民主推荐采取无记名投 5 票方式,赞成票超过到会人数50%的,方可列为考察对象;二是个别谈话。谈话的对象主要包括:所在单位的领导班子成员、熟悉考察对象情况的有关人员及考察对象本人;谈话的主要内容是考察对象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情况。⑷机关工委召开工委会,根据考察情况作出是否将考察对象列为机关专职副书记候选人的决定。⑸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⑹召开党员大会进行选举。基层党组织根据机关工委的意见,召开党员大会进行选举。实到会有选举权的党员人数不少于应到会有选举权的党员人数的五分之四,方可进行选举,同意人数超过实到会有选举权党员人数50%的始得当选。⑺选举结果的报批。基层党组织向机关工委书面报告选举结果,工委会根据选举报告和考察、公示情况研究决定任职事项。⑻新任机关专职副书记到机关工委接受上岗前谈话。⑼备案。基层党组织持机关工委下发的党内任职通知到县委组织部办理干部备案手续。c.机关专职副书记的调整。机关专职副书记的任职期一般为1-2届,在任期内如需调整,必须事先征得机关工委的同意,并按干部任免程序办理相关手续。
2、制定党建工作计划,做到平时有检查、有考核,每半年向上级党组织书面报告一次党建工作。
3、建立党务公开专栏,明确公开内容、范围、形式等。建立党支部委员会向党员大会报告工作制度,每年至少向党员大会报告一次工作。
4、建立党建工作分工负责制度、党组(党委)成员联系基层支部(党小组)制度,根据分工负责抓好分管部门单位的党建工作。
(三)党员教育工作规范化
1、制订并严格执行党员学习制度。积极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做到学习有计划、有考勤、有讨论题目、有专门学习记录本,每月至少安排两次集中学习,全年学习时间不少于48小时,其中参加教育培训时间不少于24学时,党组织班子成员参加教育培训时间不少于40个学时。
2、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党员大会每季度召开一次,支委会每 6 月召开一次;每季度上一次党课,党员领导干部每人每年上党课或作辅导报告不少于一次。每半年召开组织生活会一次。
3、坚持经常性地组织开展理想信念、党风党纪、岗位技能等宣传教育竞赛活动。
附学习制度:①支部制订学习计划,做到学习内容明确、学习时间有保证。机关、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党员每年参加集体学习教育的时间累计不少于12天,其他党员累计不少于6天。学习时要认真做好笔记,讨论时发言要踊跃。②党员要根据支部学习计划,制订出个人学习计划,认真抓好自学。学习理论要结合实际,在提高自身素质上下功夫。③支部组织党员学习的基本内容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等重大战略思想、党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的基本知识及科学文化知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法规知识等。④学习方法要灵活多样,经常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心得交流。
(四)党员管理工作规范化
党员管理是党组织按照党章和党内的有关规定,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手段,促使党员认真履行义务、正确行使权利的活动。
1、建立健全党员目标管理制度。根据党员工作岗位特点制定党员目标管理实施细则,对党员实行目标量化管理。
党员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①目标制定。一是进行调查摸底,吃透情况。二是草拟目标。三是目标评议。四是审定目标。②目标实施。党员目标管理在运行和实施过程中,应抓好三个环节:第一、记录。党支部、党小组、党员分别建立目标管理记录册。第二、讲评。讲评一般每季度进行一次。第三、检查。可采取自查、互查、抽查及座谈会等形式定期检查执行目标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对目标管理的运行给予指导。③考核评比。考评的步骤:一是自我总 7 结评议,填写自评卡。二是民主评议,征求群众和有关方面的意见。三是支部鉴定,公布考评结果。四是奖惩兑现。根据考评结果,确定等次,然后进行相应的表彰和组织处理。
2、建立党员过政治生日制度。支部在党员入党纪念日为党员过政治生日:党组织送一张贺卡,谈一次话;党员重温一遍入党誓词,做一件好事。
3、建立党费收缴使用管理制度。党费收缴工作有专人负责,实行党费基数管理,对党员月缴党费如实核定,党员按标准足额交费,及时准确填写《中国共产党党费证》。
4、建立党员服务承诺制度。党员每年要结合自身岗位职责进行服务承诺,并将承诺内容以岗位牌的形式予以公开;窗口行业党员提倡建立党员示范岗,实行挂牌服务。
(五)党员发展工作规范化
1、实行民主推荐制度。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必须实行群众推优、群团推优、党员推优等制度。
2、实行发展党员公示制度。在支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列为发展对象、接收预备党员前和预备党员转正环节均要进行公示。
3、实行票决制度。支部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接收预备党员时,要采取票决方式通过,票决结果要随同入党材料一并报上级党委。
4、实行理论知识考试准入制。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必须参加理论知识集中培训,培训考试必须合格。
5、实行发展党员材料送审制度。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前和吸收预备党员前,材料送县直机关工委审核。
(六)党内台帐资料规范化
1、计划和总结台帐(1)工作计划和总结。(2)学习计划和总结。
8(3)阶段性工作安排和总结。(4)特色工作汇报等。
2、会议记录台帐
(1)党员大会(党课)记录。(2)党委会记录。(3)支(总支)委会记录。(4)民主生活会记录。(5)理论学习纪录。附记录、样式:
XXXXXX会议纪录(样式)
会议主题:XXXXXXXXXXXXXXXX 时间:X年X月X日 地点:XXXX会议室 主持人:XXX 记录人:XXX 出席人:(签名)
决议事项:XXXXXXXXXXXXXX
会议内容
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
3、换届选举台帐
筹备情况、请示(报告)、人选酝酿、选举办法、选举结果、选票样式
及得票情况等会议材料。
4、党员教育管理台帐
(1)党组织隶属关系、组织网络图表,领导班子成员基本情况,总支(支部、党小组)负责人姓名等。
(2)党员名册、党费基数、党费收缴、党建活动经费管理等基础资料。(3)党员教育培训。
(4)民主评议党员工作计划、评议材料、评议工作总结、重点对象处置情况等资料。
(5)党员党籍审定、组织关系接转、党员证明信、来信来访接待等其它工作资料。
5、发展党员工作台帐
(1)申请入党人员名册、入党积极分子名册、预备党员名册等。(2)政审材料、发展党员信访件接处情况等。(3)实行票决、公示制度等有关资料。
(4)本单位党员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现状、对策措施,发展党员工作总结等调研材料。
6、开展组织活动台帐
包括各类活动开展情况(计划安排方案、参加人员名单、过程影像照片和小结等),党员干部结对帮扶情况表等。
第五篇:讲稿提纲
2017年9月乐高培训讲稿 自我介绍
介绍机械套装(9686)
一、乐高教育在机械套装方面的整体发展:
1、(结合ppt2中的图示讲解)机械套装设计的学科有:工程、技术、科学、数学。
2、认识乐高的图标(结合ppt3中的图标讲解):
(1)请每两位或三位老师一组,打开手边的机械套装收纳盒,观察收纳盒上的图标;(2)将(新)机械套装9686的零件带打开,开始按图示分装各零件;
(3)回答:①零件总数?(积木块数目,其他零部件)②适用的年龄范围?
3、简略介绍乐高课程、解决方案及搭建步骤的打开方式,对乐高教育理念体现进行简述:(1)1C:问题的引入,采用多种方式,有看图会意,有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从其他问题中“拓展”出的新问题;
(2)2C:问题的解决,解决的方法确定后,提供帮助解决和搭建的搭建步骤彩图,让学生在合作中解决问题;
(3)3C:对问题进行评估和交流,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方向大致分为两种:①对问题解决是否有更优化的方式,②对已进行过的问题解决过程进行改进;(4)4C:发现新的问题,再次进行解决,完成“联系”、“构建”、“反思”和“拓展”的循环,让学习过程形成优化和延续(flow)。
二、介绍早期简单机械课程(套装是9656,结合ppt4,讲解重点放在对课程的分析上)
1、年龄适用:5—7岁即小学1、2年级。
2、主要可以用于教学中的学习价值:
①了解齿轮、杠杆、滑轮、轮轴等基本机械(展示相应的搭建图片); ②了解力、漂浮和平衡的原理(展示相应的搭建图片)。
3、点击图片链接,展示打开网络课程及搭建手册的方法,简单介绍完整的16套课程。
三、介绍简单机械课程(套装是9689,结合ppt5,讲解重点放在对课程的分析上)
1、年龄适用:7—9岁即小学3、4年级。
2、主要可以用于教学中的学习价值:
①观察和研究齿轮、轮轴、杠杆和滑轮等简单机械、知道工作原理; ②知道科学探究的流程,能合作完成工程、机械装置的搭建流程;
③学习和应用简单机械的相关词汇,如一些物理量:长度、时间、力、能量,一些装置:滑轮、杠杆、齿轮、棘轮,一些用语:联动、支撑、平衡、自锁。
3、展示图片:①学习齿轮联动的课程设计过程,②学习轮轴工作的课程过程,③学习简单杠杆构造的课程过程,④学习滑轮的工作原理的课程过程。
3、点击图片链接,展示打开网络课程及搭建手册的方法,简单展示可以进行的20项活动。
四、介绍简单动力机械小学课程(套装是9686,结合ppt6讲解)
1、年龄适用:8—12岁即小学5、6年级。
2、主要可以用于教学中的学习价值: ①探究简单机械、结构的工作原理;
②进行平衡力和非平衡力的测试;进行摩擦力的实验; ③捕获、储存和传输风能; ④测量距离、时间、速度和质量;校准天平; ⑤研究动力、运动、速度和拉力。
3、展示图片:
(1)联系:跷跷板平衡;(2)主体的支架结构;
(3)搭建:天平,学习校准天平,和使用天平比较物体质量。
3、点击图片链接,展示打开网络课程及搭建手册的方法。
五、介绍简单动力机械中学课程(套装是9686,结合ppt6讲解)
1、年龄适用:8岁以上,即小学5、6年级、初中学生、高中学生。
2、主要可以用于教学中的学习价值:
①;搭建和探究现实生活中的机器与机械装置; ②探究动力机械结构;
③探究简单机械、机构和结构的工作原理; ④理解工作和机械效率的概念; ⑤学习并应用工程设计流程。
3、展示图片:
(1)联系:制造投石车;
(2)主体车身结构和投石装置;(3)搭建:驱动式车体模型。
3、点击图片链接,展示打开网络课程及搭建手册的方法。
六、简单介绍新能源补充包(9688)和气动力补充包(9641)
1、年龄使用:10岁以上,即初中生、高中生。
2、主要用于教学中的学习价值:
①通过搭建现实的乐高模型了解新能源,探究现实生活中的气动力设备; ②了解能量的供应、传输、积聚、转换和损耗;
③理解并学会使用能量变量、压力测量,如伏特、安培、瓦特、焦耳、帕斯卡等单位; ④了解动能和势能。
3、展示网络课程截图:
(1)新能源补充包中的Problem-solving Activites问题解决的活动导览图;(2)气动力补充包中的Principles 充气原理。
4、引导使用图片链接,打开浏览网络课程及搭建手册。
课例展示(把培训老师当做学生,快速展示一节较简单的乐高课程)
教学过程:
一、教学内容:
小学科学 六年级上册 形状与结构 第5课 做框架
二、教学设计:
(一)利用乐高机械套装(9686)做为学具,每两名同学为一组,完成学习任务。
(二)累计课时:2课时(2×45min)
(三)教学思路:遵循乐高的4C理念,联系、搭建、反思和拓展
三、联系:(新课引入)
问题引入:现代社会,手机的使用非常普及,但是由于对手机使用姿势的不正确,会造成很多身体疾病。同时,为了解决使用手机时,还能同时进行其他事项,如吃饭、书写等,我们需要设计一个手机支架。(ppt12)
四、搭建:(结合学案)
(一)小组成员互相分享交流对要搭建的支架的构想:
1、支架要有支撑结构,可参照网络课程,寻找搭建结构的搭建流程,按照手册搭建尝试;
2、小组成员发现每个人搭建的结构不同,进行讨论。
(二)小组成员确定搭建方案:(ppt13)
1、搭建的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支撑起什么型号的手机)
2、设计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稳固?美观?多用?)
(三)开始搭建:(ppt14)
1、搭建主体支撑结构
2、用手机实际测试
3、改良方案,确定支架事物
(四)请有特色的几组小组上台展示他们的支架,并和其他小组进行分享和讨论
五、反思:
(一)对所学、所用知识进行小结:(ppt15)
1、支架的稳固性,具有稳定性的结构,如何固定物体等
2、支架结构设计的流程体会,如何确定要搭建的模型,如何进行分工,搭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问题等
(二)交流、分享后,提出新的问题:(ppt16)
1、评价:是否完成了设计标准?
2、是否可以增加支架的功能? 引导:可以增加功能的方向有:
①支架还可以适用于pad,即增大支架的支撑力;
②可以调节支架的高度,以适用不同的使用要求,即增加调节、齿轮装置等; ③可以固定在特定的位置,即增加固定装置; ④可以旋转,即增加旋转功能;等等
六、拓展:(ppt17)
针对提出的改进设想,确定新的研究问题,并进一步解决。可选择再次搭建改进后的模型。
课例分析
一、“联系部分”:即常规教学中的新课引入部分(ppt18)
1、传统式的新课引入方法有:生活实例、展示反常现象、放视频、放动画等方式 乐高课程主要采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乐高教育带给我们的新思路:新课程的“联系”可以由之前课程的“反思和拓展”中来,解决反思过程中的问题,拓展新的知识,更是让4C理念形成循环,变成良好的学习模式。
3、动机和参与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动机和参与会影响学习的效果和持久性。学习动力:好奇心和相关性、时间、自主性、自信、挑战、乐趣。在“玩中学”:教师要做的是引导(facilitate),激发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的效率、掌握终身受益的学习方法;要求在课程联系中不拘泥于传统式的为课程目标服务,更应该广泛的涵盖艺术、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趣味。
4、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部分知识框架展示,其中可以用乐高理念融汇的有很多。(ppt19)
二、“搭建部分”:(ppt20)
1、是学生最感兴趣的部分,应该是课堂教学的最好耗时过程,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让学生自己动手,协作完成搭建任务。
2、搭建的模型可以借鉴网络课程,但是搭建的过程更应该是建构的过程,是学生体验探究学习的过程,应充分经历提出问题,讨论解决方案,发挥创造力,确定搭建方案,再动手搭建。
3、教学过程中不应采用“唯一式”问题:如若问题提的是“2+2=?”那么答案是相对唯一的,会限制学生的创造力;更应采用的是“开放式”的问题:如若问题提的是“4=?”,那么学生的答案是可能出现无数种可能性的,就像每个人都不一样。
4.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冲突:①由于搭建耗费的时间,很多学校及学科安排是难以完成的,但是我们教育的引导者更应该做的是去寻找可能性,如合并相关问题的课时,最大限度的提高课程、搭建和交流的效率,如在可能的情况下,可把在课堂搭建变为让学生回家搭建;或者在课程目标允许的情况下,增加一些课时长度等等。②器材配备的问题:首先是很多学校无法提供这么多器材,让乐高作为学具让学生使用,但是我们应做的努力是发现乐高教育的优势及优点,在不断努力下改变这种现状,让乐高从“玩具”变为“教具”,甚至转变为“学具”,我们要知道这是我们必须承担的“任重”和“道远”。
5、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可以借助乐高教育完成的目标内容:力学部分(ppt21);科学技术部分(ppt22);工程部分(PPT23).三、“反思部分”:(ppt24)
1、反思是习得知识(facts)的重要过程,也是知识得以延续(flow)下去必经的步骤。“将非符号、概念性的理解,与抽象的、符号化的表达联系起来”是教学最大的挑战。例:生活中我们都有快慢的概念,但是对于快慢这个概念是抽象的,我们能用“快”、“慢”来描述,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有质的提高的是,让学生形成“速度”的概念,并能用符号对物体的快慢进行描述和计算。
2、抽象学习是贯穿整个生活的过程的,只有在遇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的反思,并对其进行语言描述,才能真正习得知识(facts)和得到提升。
3、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对抽象学习、语言描述的要求(ppt25).四、“拓展部分”:(ppt26)
1、只有当掌握已学知识和技能后,才能继续原有轨迹学习新的概念。巩固学习必须经过应用和转化。研究表明,应用新学知识和技能需要两方面的准备:学生记住并能够回忆学习的内容,和学生抓住了学习内容的核心原理,并能够在其他情况下或其他类似的领域中应用这些原理。
2、提高教学和学习效果的7条知道原则:(ppt27)
①当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时,才能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要给予足够的引导,“联系”生活; ②应给予学生机会和资源,让他们动手探索并亲身体验学习内容,尽最大的可能让每个学生都经历“构建”的过程;
③当促使学生“反思”自身的探索和体验时,其学习将得到深化;
④当学生觉得已经掌握并拥有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时,才会继续原有的学习轨迹,“拓展”新的知识;
⑤富于趣味的学习方法能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整个学习过程应贯穿乐趣(fun); ⑥与他人协作能够加深学习体会;
⑦学习和创造力是密不可分的,特别是从长远的视角来看,不给限定,不给“唯一”,充分发挥每一个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五、乐高教育5F的贯穿(ppt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