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云雾见天日(远程学习体会)

时间:2019-05-14 18:33: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拨开云雾见天日(远程学习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拨开云雾见天日(远程学习体会)》。

第一篇:拨开云雾见天日(远程学习体会)

拨开云雾见天日

------------作文教学的观察与思考

(一)现状篇

从教十几年来,一直头疼作文。最初感觉对作文缺乏认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后来觉出作文重要,却不及时进行思考寻找相应对策,一直至今。追究一个字就是“懒”,惰性使自己停滞不前,甚至是倒退。懒会吞噬一切。回顾平时我是把上课文看成硬任务,而觉得作文多写一篇少写一篇的没什么,作文课很多时候都被挪用作上课文了。即使是上作文,也是老一套,一时想改变,懒,又放下。把作文题目往黑板上一写,要求一说,宣布开始。作文收上来之后松一口气,先放放再说,事实一放就忘了,一个星期过去了,新的作文课又来了。一屁股坐下不起来了,赶紧看作文,也只能用看,甚至可以说是翻比较合适。课上把上次作文情况简单一说,出新的题目。还得怨气冲天“什么孩子,写的什么作文!”一次次循环下去。

学生呢,就怕上作文,尤其是写,一脸的无奈,苦恼:“没有什么事写”“写不出来”“不会写”。这样的心态会写出怎样的文章呢,只能为完任务,是瞎编乱造一气,有的是一直交不上。

(二)思考篇

研修唤起我的思考,开始进行初步尝试。

首先要强化写作意识。可以联系实际强调写作的重要性,写作是现代社会所必备的一项能力,如招聘、考试等,使学

生知道得好好写作文。

其次是培养写作兴趣。我觉得日记是很好的切入口,重视日记,积累素材:针对学生“没什么可写”。叶圣陶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也会作成什么样的文章。”从日常生活入手,引导学生观察、体验生活,努力挖掘学生的身边资源。课标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兴趣是培养出来的,这一时期以表扬为主,内容随意,但强调一定要自己写,以我手写我心。并再三鼓励好文章就是说真话,生活中怎样就怎样写,本着这一点每一个人都会写好作文。有时是统一范围,如学校举行大合唱了,就要求学生把看到的,想到的及自己如何做的认真写下来;有时课堂上老师或学生发生什么趣事了、烦事了要及时记下来等,可以记事,可以评论,可以反思,反正是教会学生“写什么”。最初对学生的文章可以说没什么要求,基本都能交上来。对于交上来的文章 细心批阅,让学生知道老师对他的文章很重视,拿放大镜去极力发现学生的优点:字写得认真了,一个词用得很恰当了,这个句子写得很精彩了,这件事真实再现心灵了,这一次比上次写得篇幅长了等等。表扬之下,学生心态发生了变化,脸有了喜色,写作有了信心。老师要好好保护学生的这点自信,并要有极大地耐心。真的好多次我都想放弃。

为了激活兴趣,变着花样表扬:如念范文,和班级考核挂钩加分,优秀的选出来制作班级日记荟萃装订成册供学生传阅,这一条感觉收效很好。学生意识到写作不难了,变得爱写了,还开始追求写作质量了,并自己搞创意,配上适当的插图,真是图文并茂。一学期下来就可以积累三四册,这是一笔可观的精神财富。阅读课博览群书,写读书摘记,读后感;适当加入影视作品欣赏;定期读书交流,营造文学氛围。

尝试给我带来欣喜,今后有如下打算。

1、激发思想,增加深度。只有兴趣是远远不够的,好的作品必须有灵魂有思想。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学习如果只是以兴趣为基础,不可能巩固学生的自制力和意志,一切学习并非都是有兴趣的,许多事情必须借助于意志力始能获得。”平时对文章的要求开始逐步加深,如立意,选材,构思等,要与时俱进,有时代特色。这方面我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好,需继续学习。

2、增强学习意识,付诸行动。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多利用现代媒体向专家学习,生活中处处有师傅。最近就向陈占玲讨教一招:对等阅读。每次写作一篇批阅修改后,摘抄同类优秀文章一篇,以优秀作品进一步强化对写作规律的认识,并促进自己作品的反省。在比较中提高,思考中深化。下学期实施。

3、“打铁还需自身硬”,我觉得得考虑下水文的问题,用

叶老的话说就是要增加自己的“本钱”。

4、作文的评价:培养指导学生互批互改的能力。得先找一批榜样,以榜样带领其他同学最好,试试吧。

研修促使我反省,尽管现状不容乐观,尝试收效甚微,打算还是未知,但我相信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

荆棘丛里春色美

日照市岚山区实验中学1 陈占玲 2012年7月17日 11:27

——我的一点作文教学经验

不管一些作文指导材料上提供了多少格式化的技巧,作文教学还是不像风在原野上奔跑那样简单,因为用字遣词不是制造产品,它与精神、灵魂、思想、生命有关,作文教学其实就是在摸爬滚打中摸索,还是如鲁迅所言“跨进去,在丛刺里姑且走走”,一路前行,也总会采撷到一些野花野果可供咂摸。现摘取几枚,与大家共享。

一咏三叹,回环往复。

诗经中的《蒹葭》采用一唱三叹手法,层层推进,步步深化,风神摇曳,余音绕梁,极具感染力。作文评改离不开评语,批语的目的是指导写作(花样翻新的让学生写评语还是为了同样的目的),现实情况是:老师累得半死批完了两个班100多个学生的作文,换来的只

是学生漫不经心的看一眼,教师可真谓“出力不讨好”,而一咏三叹,以虚化实,用到作文教学中,就是真正让教师的评语落到实处,让教师的汗不白流。

“一咏”,即学生的原作。

一叹:作文发下后学生结合教师的评讲或同学间的合作互评,对原作反复吟咏琢磨反复修改,再成文上交。所谓“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这样一来教师的讲评就真正派上了用场,同时,建构了一个十分宽裕的咀嚼的空间。

二叹:经过修改交上的作文其质量一定比前次明显提高,教师择其中的优秀篇目印刷下发,择其中进步明显的口头表扬,择后进生的闪光处举例点评,经过分层次评价,学生内心一定激扬澎湃难抑之,下次作文定会跃马扬鞭自奋蹄。

三叹:趁热打铁,在课外读物上再搜集抄写一篇符合本次作文要求的文章,题目可更换,字数情节可适当增删或经改动再加工,并在誊写后深入研读加上评语,然后大家带到班里互相传阅,如此,一个人实际等于阅读了几十篇文章,在内容、手法、选材、表达各方面一定有耳目一新、茅塞顿开的羡慕之感、进而潜移默化、心领神会。

老师还可以把学生第三叹中抄录的这些篇章再次择优讲评或印发。

这一咏三叹,仿若《蒹葭》主人公对爱情的反复追寻,给学生强化一种执着追求作文品质的精神。整个教学过程也如《蒹葭》全文,富有变化而无重复呆滞之感。

欲进还退,先抑后扬。

清代学者唐彪言:“凡文欲发扬,先以数语束抑,令其气收敛,随以数语振发,乃为之扬。”用于作文教学就是取其过程从容不迫、结果才会令人惊喜之意。

好的文章不是一蹴而就的,作文教学更要讲求以人文本,应给学生相对充裕的创作空间。

例如九年级第二单元学习写演讲稿,我没有布置学生即刻写作,还是分了三部曲,先是周五下午拿出一节课通过合作探究来研读课本的语言材料,确立写作角度,明确写演讲稿的注意事项,并学习如何为演讲稿命名,大家各抒己见,想出了许多富有创见性的题目。然后把搜集演讲稿必需的理论和事实材料作为星期天作业,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多多益善以作筛选。最后下周一再用一节课撰写演讲稿就变得轻而易举。整个过程既遵从了减负增效的原则,又因为准备充分而佳作频现。

捡起意外,引入正轨。

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指导下的课程改革,应该把学生通过体验所领略到的一切都广义的视为课程资源,以丰富写作的渠道。在进行教学、开展活动的过程中,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有价值的信息,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利用这些机会,进行随机观察和写作训练。这也体现出新课标要求作文要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某一年,班里的男生女生为了运动会的事互相贬低,我建议不如写一篇议论文来一决高下吧,男生写“自古英雄出少年”,女生写“谁说女子不如男”,带着不服气的争胜心理,这次作文大家写的是激情澎湃、论述磅礴。有时候一篇课文的写作手法值得效仿,就要求本周用这种手法作文即可,内容、题目不限。一次我与赵众多次促膝长谈后就让他作一篇写我的文章,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赵众把它做成一篇《雨露》,采用借物喻人手法表达了对我的感激。这些未曾预约的应激处理能更好的丰富自己的教学方式,因势利导,随机应变,使作文题目始终充满悬念和活力。

源头活水,注入清新。

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很多学生囿于眼前所见,作文选材闭塞狭窄,不过是每次换个作文题目,一个内容来回贩卖,狗猫花草,母亲老师,考试被批,骑自行车不怕摔,爬山放风筝,华丽的辞藻多,思想少;套路多,真情少;妄想取悦他人,却连自己都无法打动,更很难写出恢弘大气、紧贴时代脉搏的现实主义的文章。

如果能胸怀天下事,让社会生活的活水成为作文的清水源头,必然能是文章摆脱小家子气。这就要求老师多多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命运,关注一些关系到社会发展的大事件,同时,引导学生对发生的大事件有深层次的思考,能从特定的视觉出发说出符合文章立意的独特见解。

申一诺在考试作文《感谢“蜡烛”》中这样写:“因为大爱,最美妈妈吴菊萍才不惧危险,接住从十楼掉下的女孩;因为大爱,漂亮女孩刁娜才义无返顾的为受伤者撑起保护伞;因为大爱,年轻军人孟祥斌才奋不顾身投入河中救起轻生女子;还是因为大爱,孝女孟佩杰才十几年如一日的守护在养母身边„„正是他们散发出人性的光辉,唤醒人们的良知,带来希望与苏生。”

我自觉“在丛刺里走一走“的收获还是丰厚的,以上仅为“丛中一笑”。荆棘丛里,也有野花与轻风的缠绵絮语,也有虫儿唱响大爱然的赞歌,不妨驻足回眸,不妨倾听。

语文教学减负增效之作业问题

日照市岚山区实验中学1 陈占玲 2012年7月15日 15:23

初中语文课程千头万绪,繁杂多样,处理起来伤神费力,加之它本身是基础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工具性学科,所占课时多,如果不有效实

施减负增效,在学生课业负担总体较重的今天,语文教学就不可能做到突出重围,健康发展。

所谓减负增效,就是用最经济的付出获取最大的教学效益,即做到投入少而产出多。

减负增效的关键之一是去掉过重的作业负担,精心设计作业,不求量而求质。以前我学完一篇课文布置作业时随口就是:把《练习册》和《伴你学》做完。既不挑选亦不删减,实际情况是事倍功半,《伴你学》的题量特别大,再加上《练习册》,仅此一门课学生负担就很重,而且这么多题教师根本没有时间讲解,时间一长,学生因为作业量大难免抱怨,而且由于缺少督促要么不做,要么抄答案,要么敷衍潦草……加上作业形式单一而心生厌倦,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毫无用处。

一次看了陶行知先生的话,我深受启发,他提出了六大解放政策,即解放学生的眼睛、头脑、双手、嘴巴、时间、空间。我由衷地感到,减轻学生机械记忆的负担,设置创造性思维的问题情境之紧迫性。

作业布置不是有什么做什么,不是为了省事,为了让学生多学语文而大搞拿来主义,而是要有针对性和创造性,针对教材重点和学生实际尽可能教师自行精心设计,应本着讲求实际、内容精当、数量适中、难易适度的原则。为了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业布置一要注重言语积累;二要注重语言表达训练;三要注意开掘语文学习的课程资源;

四要注重语文和生活的联系;五要形式多样,活跃思维。所以,平时我一般注重布置以下类型的作业 :

写作型作业:利用教材的范例仿写,读写结合,以读促写,读写迁移。写片段,写场景,练写作手法,练谋篇布局,练素材筛选,练情感抒发……作文实践不止一周两节作文课,每次字数不多,在写作上却能积跬步而致千里。假以及时的评改,及时的表扬,诱发奋发向上的学习激情。

语言表达型作业(口语或书面):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能听到的,最多记住10%,而亲自说的或写的却能记住80%,我们要尽可能把话语权还给学生,将学生的话语权变为学习的主动权,将教师一个人的独奏变为百家讲坛。如《心声》这一刻,本是一片自读课文,不学也罢,但该小说反映的是师生之间教书育人的事,很有现实教育意义,不能放过这个赋予学生话语权的机会。我费时几节课,精心设计了一个导学案,任由学生充分进行个性化研读,并以书面的形式上交,畅所欲言,作为双休日两天的作业,学生轻松应对,其书面回答也异彩纷呈,可谓百家争鸣,无论是语言修炼、自主探索还是联系现实各方面的训练效果均超越做几套试卷。

设置思考型作业:过多追求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并不能真正打造高效课堂,不如多一些沉静的思考,如学习了《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晚上我布置的作业题是:“只有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才具备创新性思维”的看法,,为什么不对?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

你的看法。这个作业最多占用学生十分钟的时间,却有效的刺激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其情感体验。

开放性、实践性、体验性和操作性作业。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鲁迅强调的是“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论据也很简单:概括了四种人: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他们都是中国的脊梁,都是有自信力的中国人。为了训练语言表达,我从来都不急于结束课文,课堂上我用半节课同学们合作探究了“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这四种人的含义,并列举了事例,大面积的回答几乎训练了每一个人。但找出论点与理解论据并没有完成本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鲁迅写作本文为的是唤起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振奋民族精神,以抵御外侮、反抗侵略,为了让同学们从内心深处产生认同感,我在晚上布置的作业题目是:列出五种当代中国“脊梁”的表现,并列举实例。学生的答案丰富多彩,成绩优异的同学写道:为了振兴国家,为了民族崛起,勇挑重担、锐意改革的领导者,如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有的写到:代表人民利益,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好干部焦裕禄;有的写道:不怕困难,攻克一个个难关,迎难而上的建设者、创业者,如青岛桥队队长许振超,水稻之父袁隆平……即使是学习不太好的同学也不甘示弱,有的写道:在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九年级全体教师,尤其是我的语文老师;有的写道:为慈善事业和环保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士如陈光标……我相信学生在查找资料认真书写的同时,内心一定涌现出巨大的民族荣誉感,他们会更加感受到鲁迅内心澎湃的爱国情。

多做评论性主观性作业,少重复考试性客观性作业,在批语中对学生作出全面客观的语文基础评定。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在修改中获得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了,就能以不变应万变,应试这根指挥棒也不足畏惧。

从内心深处想着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是教师平和从容心境的展现,而绝非急功近利的惶惶然,是出于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爱的呵护,而不是出于占据学生时间的自私欲。

要想布置出高效高质的作业,并非是脑海中的瞬间灵光,而是取决于钻研深刻、预设充分的教学设计,胸中有丘壑,才会在脑海中形成对重点知识结构的巧妙构建,形成解决问题的智慧策略,才能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对课文进一步体验、感受、认同、内化,以作业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大胆表达,让作业为学生开辟一个自我展现的天地。

在这一点上,我还远远不够。

第二篇:拨开云雾见阳光

拨开云雾见阳光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反思

《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课文。在教学中,假如没有一个合适的切入点的话,只会陷入“面面俱到”的泥沼。因此,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重点以“美丽”为主线,引导学生深入文本,通过句段及重点词感受居里夫人的外在美以及坚定执着、淡泊名利的内在美,最后再以跨越百年的美丽作结,力求做到结构清晰。

反思本节课,我认为导学自主教学模式运用是比较成功的。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紧紧围绕“想一想,除了美的容貌,居里夫人的美丽还表现在哪些地方?”为统领全文的问题入手,展开了对全文的学习。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读书,勾画,感悟,并在小组内分析讨论。班级展示时,各个小组的同学争先恐后汇报学习的成果,在互动中进一步完善自身感悟,情感得以升华。在课堂上,发言的同学从读到悟,字字句句直击重点,连我都觉得他们的回答有些近乎完美。

所有的学生真正读懂居里夫人的这份美丽了吗?不是的。在达标测试环节中,让学生用上“美丽”一词来写一写自己对居里夫人的赞美或赞美象居里夫人一样献身科学的人,还可以用“什么是真正的美”为题写一首小诗。部分课堂上发言积极的孩子写得不仅语言流畅优美,而且对美丽有了深入的体会,说明这部分学生真正体会了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了课题“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而其他大部分学生达标测试题,竟然是一片空白。的确,在导学自主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学能力一天天提高着,但凡事有利也有弊,这样的方法也忽视了对中下等生的关怀。特别是高年级的孩子,正处在生理和心理产生微妙变化的时期,在课堂上不举手发言,不愿意交流。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时是那几个优秀的学生参与。班级展示时,依然是几个优秀的学生或者朗读,或者评价,或者表演;其他的学生成了一言不发的“看客”,成了为其他同学喝彩的“观众”。即使给学困生交流的机会,他们总是沉默无语,教师总能在孩子的肢体语言中感受到他们的躲闪,甚至是愤怒。在大力倡导高效课堂的今天,一节课高效不高效,课堂容量和节奏成了很重要的参数,在40分钟里,我们得看学生学了多少东西,完成学习任务了没有。有多少个教师有足够的耐心给学困生以等待呢?见树木不见林,只着眼优等生,学困生被遗忘,那么学困生会越来越“困”,越来越“哑”,班级两极分化会越来越严重,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取得大面积丰收就成了空话。“学困生发言,中等生补充,优秀生总结”说起来容易,实践起来难!

《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中的居里夫人有着执著追求,勇于献身的精神,有着淡泊名利的品质。科学领域需要如此,教学中也需要如此!我相信在不断磨砺中,在不断思索中,肯定能冲破教学中的困惑,拨开云雾见阳光!

第三篇:拨开云雾见彩虹 吴雪公开课总结

公开课总结(吴雪)拨开云雾见彩虹

公开课结束了,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上好一节公开课得有充足的准备。公开课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难得的锻炼与提升的机会,本次课我讲的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三《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本课探讨的是多位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体验到了快乐、感动和欣慰。孩子们的精彩表现,领导的肯定,同事的建议都给我带来了很多的震撼,特别是生物组的同事们的指导和帮助,让我对于重难点的把握、教学方法的选择都有了更加准确的认识。

公开课虽已结束两周,但仿佛还是有那种上课时惊心动魄的感觉,很清楚的记得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个小插曲。有位同学回答第一个问题时大出乎我的意料,对实验材料的处理以及相应的现象描述不准确,还有一些同学并没有领会实验的意思。这些问题我认为同学们是可以很容易回答出来的,面对他们给出的答案就懵了。面对座位上的领导和听课的同事们,接下来我该怎么办?是直接给出我认为的答案么?如果同学们不明白怎么办?瞬间各种问号出现在脑海中。最后我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一步步的启发,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终于解决了这一问题。这个插曲是个意外,但在这次意外中我和同学们都获益匪浅。新课程倡导的是合作探究式学习,当遇到学生不懂的问题时,教师应该坚持启发性教学原则,做好引导,让他们自己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而不应该是包办代办。这样同学们的能力才会有较大的提升。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插曲。对于本次的公开课,我认真的反思了备课、上课等过程,简单总结如下:

一、要懂得如何引发学生的兴趣,如何激起学生的热情。正如恩格斯所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教师努力的去探索,认真钻研教材,在备课的同时,注意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选择灵活多样的、切合实际的方法,就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要加强自身修养,强化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增强自身课前的准备。教材、学生、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媒体等都需要认真准备,而且不仅仅要在纸上备课,更重要地是要在心理上、思想上备课,这样走上课堂,自己的底气就足一些。

三、树立课堂信心,完美展示风采。将它看作一堂普通的课,一堂能展示自己教学风格的课。教师就应调节自己的心态,要带着平常心走进课堂,把众多的听课教师也看作是学生,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就会以良好的状态去上这节课。

四、加强课后反思。教后的总结反思是组成教学环节的有机的一环,写好教学后记有利于改进教学方法,是捕捉教学灵感的有效方法,将看似不相干的教学后记整理出来,认真思考、分析、概括和总结,探究教学中出现问题的解决途径和方法。

五、板书设计要合理、规范。毫无疑问,老师的教学语言应该是简洁、准确的,老师的板书应该是规范的,老师的这些教学行为无疑对学生具有示范作用,而我们学生在考试中书写规范与否对他们的成绩有很大的影响,如果老师板书乱成一团麻,字迹不清,怎么要求学生作业清楚、试卷卷面整洁呢?希望老师们不要小看板书,努力使我们的板书规范化。因为我们都知道一个道理:“身教重于言教”。

有句话我很喜欢,“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留有余味”。而公开课留给每个人的感觉就像这玫瑰,在吐露芬芳之后,总能让你感受到那淡淡的香,亦苦亦涩亦微甜。在苦与涩之中,不断揣摩与回味;在甘甜之中,品味教学的真谛。通过这次公开课,我更加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做到取长补短,拨开云雾见彩虹。在教学中,如果能把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好的话,我们的教学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在以后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对于课堂教学的重视和把握,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让更多的学生喜欢上生物课。

第四篇:增强本领 让基层党建“拨开云雾”

增强本领

让基层党建“拨开云雾”

党的建设直接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是决定党能否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的重要条件,而基层党建是党的建设中重要部分。但当下少数基层党组织为了凸显党建工作的业绩,挖空心思应付检查、考核,做形象工程,把党建示范点打造成了“面子工程”。“面子工程”之所以在基层党建工作中大量涌现,归根结底是领导干部忽视了一切问题从实际出发的工作原则,没有找准基层党建的工作方向。“面子工程”错误地认为只要表面功夫做到位、留痕迹、有“成绩”,就能得到上级肯定,事实上往往事与愿违。

党的基层组织作为党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是团结带领党员群众完成各项任务的可靠保证,是人民群众了解党、认识党的窗口,是党执政的力量源泉和根本依托,所以加强基层党建尤为重要。加强党的基层建设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要加强学习,练就本领。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基层党员干部应该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这样才能提升自己服务群众的能力,在工作中才不会感到本领恐慌。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基层党建中存在的问题,带着问题去学习,再通过不断学习去解决问题,学做结合,知行合一。

二要优化人才配备。要严格选人标准,坚持好干部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同时要优化干部结构,实现各级领导班子结构的合理配备,要让负责党建的同志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做党建工作,如医院党支部书记由科主任兼任的,应配备一名素质好的同志协助党建工作,因为科主任本身业务太忙,没有充足的时间兼顾业务工作和党建工作,通过配备熟悉党建得专职人员可以让支部书记更好统筹业务工作和党建工作。

三要以人民群众为师。基层党员干部要转变角色定位,党员干部不是高高在上的“公务员”,而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服务员”,要本着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拜人民群众为师,群众的智慧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力量源泉,抓基层党建就要本着谦虚好学的态度,勤走基层,多走羊肠岔道、多沾泥土气息、多染草根本色。善于从实践的土壤中获取养料养分、从群众的身上汲取智慧力量。唯有如此,我们的工作灵感才能有如源头活水一样永不枯竭。

四是改变绩效考核方式。正如习总书记所说“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一切工作,都要以人民群众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来作为衡量的标尺。对基层党建工作的考核应该要重“实绩”,轻“痕迹”,以实际工作效果、基层党组织的评价和群众的满意度为重要依据,要围绕工作实绩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设置不同的评价指标,对基层党建工作成效多维度考核评价,以保障考核评价的科学性、准确性。比如对某项工作的实绩成效不能仅仅通过查阅台账资料来判断,可以通过实地走访征询人民群众的意见来判断工作的成效,只有人民群众满意了,才说明工作真正做好了。同时要健全问责机制,加大对搞形式主义、面子主义的问责力度,从多方面杜绝“面子工程”。

第五篇:初中数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拨开云雾见青天

拨开云雾见青天

——翁旗初中数学学科课例研究活动体会

乌丹五中 胡国娟 2017年12月4日,我参加由旗教研室组织的初中数学学科课例研讨活动。上午听了两节课,一是红山区红山中学敖敏老师的《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最大特点是例题典型,讲解透彻,讲练有机结合。这种方法非常实用,它能对学生所出现的错题有更深刻的认识,做此种类型题的思路也开阔了,有助于挖掘学生的潜力。二是喀旗王爷府中学王永杰老师的《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变式题的运用,充分利用类比和转化,并且留有一定时间让学生简记。下午,老师们进行了交流讨论。这次颗粒研究,令我豁然开朗。名师们就是这样,他们对学生、对教育、对生活那深情的爱,使我深受震撼,真正感受到了“新课程、新理念、新思路”带到的新变化。他们那博大的思想和睿智的想法在课堂教学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他们上的真正的生活数学,让孩子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无处不在。有人说:“名师是大树,能改善一方环境,且在树叶间闪动精彩。”不错的,这一次我们教研活动又让我再一次感受到名师对我们的影响,他们的“新课程、新理念、新思路”在我们的老师中得到了充分应用和释放。特别是在课堂上他们认真的倾听学生想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对学生进行“点拨”、“启发”、“激励”,让学生们的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学生也积极参与课堂。从老师们的授课中,我学到了要上好一节课一定要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以学生的为主,多样的评价来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改革课堂教学。

走近名师,感受名师,更使我明白了:教育是我们一生的事业,讲台是我们的舞台,学习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教师要想真正拥有自己的今天,把握住明天,就必须勤奋而又智慧性的吮吸知识的甘露,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下载拨开云雾见天日(远程学习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拨开云雾见天日(远程学习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特岗教师经验交流总结:拨开云雾见青天

    特岗教师经验交流总结:拨开云雾见青天 今天我来到了实验小学,对这里有种熟悉的味道。第一次来的时候是以一名考试的学生身份进来的,而这次来的却是以一名老师来的,在这里我见到......

    关于中秋节的作文:拨开云雾见明月(共五则)

    关于中秋节的作文:拨开云雾见明月 摘要:耳畔回乡起清早父母之间的对话;中秋节加班费高,今晚我去上夜班。我们厂也一样,晚上一块出门吧!那孩子呢?孩子大了没问题的。而我的心里却似......

    参加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拨开云雾见青天

    参加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拨开云雾见青天2013年3月,我非常幸运地参加了由xx县进修学校组织的xx县生物教师教材教法培训,在培训学习中,聆听了进修学校副校长白剑林老师和李小芳......

    远程学习体会 Word 文档

    高中生物教师远程学习总结感悟 兵团生物1—闫怀红 此次参加的远程课改学习,使我在思想政治与职业道德、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等方面的......

    [暑期征文]拨开云雾见阳光——读《培根随笔》有感

    [暑期征文]拨开云雾见阳光——读《培根随笔》有感 一翻开《培根随笔》,我就被书中含义深刻而又不乏幽默诙谐的语句吸引住了。我仿佛在与那位四百多年前的哲学家面对面交谈,他......

    网络远程学习体会(最终5篇)

    网络学习体会 2011年9月以来,自从XXXX远程教育网网络教育开始以来,我作为学员之一,参加了几次网络上的培训学习,其内容之丰富、令我学习意识有所增强,视野有所开阔,知识有所提高,自......

    远程网络教育学习体会

    远程网络教育学习体会 200809法学专升本学生 林江伟 今年五月,我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法学专业专升本学习,并于九月正式成为网络教育学院的一名学员,自感十分的......

    书法远程研修学习体会

    书法远程学习体会通过这次书法研修班的学习使我受益非浅,第一次参加书法研修的学习,开始时可说是毫无认识和经验,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写的的怎么样。直到这次研修结束的时候,我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