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网络导师制”让师生在耕耘中收获
“网络导师制”让师生在耕耘中收获
——《实施以网络平台为载体的“全员育人导师制”的行动研究》课题研究的一些体会
常州市武进区鸣凰中学 王丽娟
我校设立的《实施以网络平台为载体的“全员育人导师制”的行动研究》课题结合学生成长的需要,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为重点,对全体学生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开展教育活动的制度。其方式:师生双方双向选择与班主任调配相结合,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选取学生作为自己的指导对象,学生则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导师。导师在“整体、合作、优化”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对学生的学业和个人的动态成长过程进行全面的指导,依据“用心沟通,以德树德;竭诚交流,以情动情;刻意磨练、以志励志;修身垂范、以行导行”的育人原则,既教书又育人,既管教又管导,从而形成整体合作、优化班级教师管理群的一种教育管理模式。下面我就谈谈网络导师制课题研究中的一些体会和做法。
我教的是初三化学,每年有五个重点对象,十个左右的非重点对象。要做好导师工作,首先得和学生真诚沟通。
一、通过多种途径和多种方法了解他们,并及时真诚地跟他们沟通。
1、做好第一次沟通,让受导学生最快接受你。
都说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首先我把我所有的受导学生聚在一起做个交流,告诉他们:我是你们的导师,感谢你们对老师的信任,让老师有幸成为你们的导师。在初三这一学年中真心希望我们坦诚相对,让老师像朋友一样走进你的心灵深处,能在学习、生活、身心健康等方面给你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然后我给每个受导学生一封信,就初三这学期的一些要求作一些指导,给一些新学期的寄语。并做个问卷调查,比如你希望用什么方式跟老师交流等等。
2、向班主任、任课老师了解学生,特别是后进学生。
我们知道学生的内心犹如“广阔和草原”,我们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去了解、去感受、去领悟他们,那么师生沟通就会成功。
首先争取用最短的时间记住每个受导学生的姓名,特别是那些后进生的姓名,并主动跟这些学生打招呼,消除他们的自卑感以及与老师的隔膜。对一些后进生来讲,虽然他们学习习惯不好,基础很薄弱,但是在初三学期紧张的学习气氛的熏陶下,他们一般都有上进的想法,但多数都苦于竞争太激烈,或方法不当,成绩很难上进,平时老师多关心一下他们,多挖掘他们的闪光点,有机会就和他们多聊聊,一旦他们有点进步,一定要表扬,大张旗鼓的表扬,表面上可能看不出什么,但从内心里他们肯定很需要这些,也会很感激的。另外对后进生,我觉得我们做老师更多的应该有耐心。
3、利用课间时间。
我有一个习惯,轮到我的化学课,我喜欢提前进教室。提前进去的目的除了让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观察了解学生并及时交流沟通,增进与受导学生的感情。
4、通过对作业或考试等的评价。
你可以在作业本上写些鼓励性、有针对性的批语。比如有些有挑战性的题学生做得好的,写上“Good!”;字迹好的同学的作业,写上“批你的作业是一种享受”;作业做得不好的及时指出;作业明显抄上来的和没不做作业的作个别交流。一般每次考试下来,首先做好试卷分析,并在试卷上写些评语。比如“发挥得不错哦,但不能骄傲;有明显进步,继续保持;可惜吧,再多一分就90了;再加把劲,相信你一定可以更好的;恭喜你,及格了;送你一分让你及格,记得下次加倍还给我哦!”等等。
5、通过网络这个平台。(1)通过QQ 为了更快地了解学生,所以我把我的QQ号给了受导学生。很快有很多学生加了我。我在群里发表了声明来表明我的心迹:在这里我们是朋友,我会真诚对待每个同学、尊重每个同学。如果老师不在线,有什么事都可以给我留言。但有个小小的规定,因为考虑到你们是初三了,所以一般交流定在双休。
因为不是面对面交流,受导学生没有太多顾虑,和我的交流相对比较轻松,通过和他们的交谈和浏览他们的QQ空间,我对他们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经过一阶段的尝试,我发现网络成了我和学生进行沟通的桥梁。在我的空间里我经常会摘录一些经典的作品来感化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每逢节日,我会在群里发些祝福语。经常浏览他们的空间,看看有什么思想变化,及时加以引导。
(2)通过导师制的网络平台,定期给受导学生进行评价
一句句鼓励性的评价往往让学生心里甜滋滋的,至少在心理上能得到一种心理的肯定,当然如果有什么做得不好的,我会在评价中以委婉的方式提出来,使受导学生心理能接受
二、加强学业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减负增效。
加强学业指导是指导师帮助学生制定计划,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学习其实也是一门艺术,她的美在于和谐,在于一种内在的平衡。正确处理学习与休息、娱乐、体育锻炼的关系,能提高学习效率,做到事半功倍
1、加强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不仅使学生要学,而且会学、善学,巧学,真正帮助学生减负增效。(1)、课堂教学是关键,因此指导学生上好每一节课。指导学生思维跟上老师的节奏,二者是同步的。
(2)、指导学生养成做简要课堂笔记的良好习惯。(3)、指导学生一定要养成先看书后作业的良好习惯。4)、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5)、指导学生养成自我检查知识掌握的良好习惯。
2、通过电子教室网络互动系统加强受导学生在双休日、节假日等不在校期间的学业辅导。
“电子教室”集语音、视频、电子书写板三位于一体,克服了现有的远程教育辅导的单向性、不能互动交流的缺点,在学生与老师绑定的前提下,实现“一对一”或“一对多”(30人左右)的双向交互式“在线指导”。通过电子教室的屏幕、电子书写板功能,受导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有序进行网上辅导;老师在网上查看学生“在线解题” 并“在线面批”。真正帮助学生减负。
三、加强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和调节,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心发展都会出现“质”的飞跃,急速的发展往往产生不平衡,引发各种矛盾和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时刻关注这些,并及时调节,使学生健康发展。
1、帮助克服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心理问题
你别看现在的学生一个个长得人高马大的,但心智其实都很不成熟,心理也很脆弱,一受点挫折就会气馁。好几个好一点的受导学生从新课结束考试到一模、二模,一次次遭受着打击,他们信心不足,这时老师的心理疏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当时我就摘录了朋友空间里的一篇关于“坚持”的美文,并摘录一些励志名言给他们,鼓励他们,让他们学会坚持,增强信心面对困难。并把历届学生成功的案例启发、引导他们。最后婷和俊都考进了理想的重点高中。
2、帮助受导学生处理一些因与同学、教师、家长关系相处而带来的困扰
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青春期对异性的朦胧情感
四、加强家校联系,为学生打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健康人生。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更离不开家庭。学校、家庭之间必须勤沟通、多交流,及时地掌握孩子的成长信息,从而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统一彼此的教育理念,最终为学生打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健康人生。教育工作离不开家长的支持。
家校联系的方式有很多:书信、电话、家访、面谈或者网络等等。其中,网络,家校通,手机短信是我们使用比较多的方法,因为它快捷便利,所以开学初我就把自己的手机号码和邮箱地址告诉家长,便于彼此之间的联系。但这些方式用于家长通知,消息发送之类的比较好,因为它们不利于彼此之间感情的交流。如果是与家长反应孩子的问题或者了解在家情况,我大都采用电话和面谈。这样拉近了教师与家长的距离,帮助我更深入地了解情况,对症下药。
在跟家长的沟通过程中,我本着尊重家长的原则,真诚与家长沟通,最大程度获得家长的信任和理解支持。
网络导师制,让我的受导学生在快乐中成长,也让我在耕耘中收获。
每到节日,学生会在网上给我发一些祝福语或小礼物。不能上网的,有时会在他们的作业本上留言:老师,虽然没有礼物,但可以有祝福。(以下涉及的全为化名)
在QQ好友印象里:小斌写着“知心Teacher”,小佳说“最最了解我们的老师”,炜说“化学老师是我们的哥们”。
中考完后,我打开QQ,发现很多留言。俊:老师,太感谢你了,每次有什么新的情况都会告诉我们,每次我们不开心总会给我带来快乐。你在精神上给了我们很好的呵护。涛:老师,我永远记着你!鸣:化学老师,我化学及格了,而且有70多分呢,谢谢老师。
每当这个时候也总是挺感动的,心里甜滋滋的。
当然在过程中也碰到过好多棘手的问题:比如青春期的男女生情感的敏感问题,还有一些离异或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还有一些困难家庭学生的经济问题等等。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做老师的多一份爱心和责任心,相信这些都会慢慢解决。
“网络导师制”是在新形势、新任务下的一种教育制度的创新,强调“以教育回归生活、关注学生生命成长”为理念,通过构建学校教学与教育一体化的管理机制,使学校教育工作更加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学生的知识建构与道德成长同步发展,真正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第二篇:让学生在成长中收获快乐
让学生在成长中收获快乐
——剑阁中学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与反思
二〇〇二年秋,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我县全面展开。时隔四年,课程改革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我校教师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与建设中,自觉转变与更新教育理念,改进传统的教学行为,并能不断增强课程改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主人翁的心态在课程改革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进。
课程改革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根据《纲要》要求:“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对学生的评价,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为根本理念,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愉悦,从而引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机。我们遵循这一原则,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我校给每位学生建立了“成长记录袋”,并进行了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综合性评价。具体如下操作:
第一,建立了学生、家长、学校三结合的评价体系。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改变单一的评价方式,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它追求客观,崇尚实证,力求公正。学生通过自评、互评,对一定时期的表现进行剖析,让学生通过自评、互评,在我自反思、关注他人中进一步了解作为一名合格初中生的基本标准,让学生学会生活 1
知识,掌握生存技能,领悟生命价值,成为今后发展的时代新人。家长根据孩子的表现与情况进行分析,表达自己的期望,加强父母与子女间的沟通。老师则代表学校参照学生在该学段期间各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学生充分肯定和热情鼓励。
第二,闭卷测试与开卷测试相结合。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认为:“考试的宗旨是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这样看来,考试改革不仅是大势所趋,而且也切实可行。考试不再只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还要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而,我校课改年级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采用闭卷考试,政治和历史则采用开卷考试,且在试题中,主观性的题目适当增加,涉及社会实践知识的题目分值逐渐增加,这样就基本达到了考试的要求。
第三,评价维度全面。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任务就是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使学生实现全面、协调发展。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评价内容是决定学生终身持续发展的基础性目标,我校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主要内容包括道德品德、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个方面。每个方面都确定有相应的评价要素和明确的关键表现。每个学生的最终评价结果都由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综合得出相应等级。
第四,每个学生都建立了“成长记录袋”。“成长记录袋”记录了学生的成长历程,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每学期的学业成绩、社会实践与
创新能力情况、个性表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内容、学生自我描述、班评小组综合评语、学生心理话、家长的希望与要求等多项内容。翔实的内容是对学生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最基本的依据,能够为评价主题(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学校)提供相对“真实”的信息和证据,提供丰富多彩的评价材料,能开放地、多层面的、全面地评价学生,能够针对每一位学生进行评价,使评价具有个性和针对性。正是因为“成长记录袋”的内容全面翔实,所以它既使学生体验成功,感受成长与进步,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从而激发了学生成长成才的强烈愿望。
科学的评价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极大地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从中体会到收获的快乐,学习的愉悦,成长的欢欣。但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毕竟才起步不久,在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实践中,我们也遇到了不少问题:
第一,学生、家长、学校三结合的评价体系中,家长评价往往到不了位。一方面,现在的“留守”学生太多,一些家长在外打工,根本不了解自己孩子情况;另一方面,部分家长的观念还未转变过来,只注重孩子考试的分数,而对学生其它方面的评价维度不感兴趣,还有极少数家长嫌麻烦,时间长了,不能与学校很好配合。
第二,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也存在一定弊端:开卷考试的科目,一些学生平时便不认真学或根本不学,反正考试能翻书,再加上理化中考成绩只给等级,于是学生只拼命学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这便给学生今后上高中留下了知识隐患。实践也证明,课改年级到高中以
后,物理、化学、政治、历史的学习就非常吃力。
第三,“成长记录袋”工作量太大,评价主体负担过重,不适于大班额用。
第四,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上级部门还应加强指导和监督,教师还必须加强培训,学校还需加大社会宣传,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评价环境。而现在我校每班学生均超过七十人,且评价内容繁多,不好选择,不好整理、分析,这样就使得这项工作容易走形式、走过场,主观性太强,很难达到客观、真实。
所以,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我们认为,要真正体现课改精神,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发展性评价原则,我们还必须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不断努力,深刻领会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真谛,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快乐地成长,在成长中收获快乐。
二〇〇六年十二月十四日
第三篇:让学生在浓浓的师爱中茁壮成长
让学生在浓浓的师爱中茁壮成长
每个学生的心都像上了锁的大门,任你再粗的铁棒也撬不开。唯有教师付出真诚的关怀和发自内心的师爱,才能把自己变成一只只细腻各异的钥匙,架设起一座通向学生心灵的桥梁,深入学生的心中去了解他们。著名教育家吕型伟说过:“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这使我深深地感到教师只有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的保护学生的心灵。去热爱学生,给学生以关心、尊重、理解,只有教师的爱心能为学生所感受,学生心灵的琴弦才会为教师所拨动,真正做到以情育情,以情引情,以情换情之效。
没有爱就不成教育,爱是构成教育的生命线。爱是教师育人的赞歌,爱是消除师生之间情感障碍的保证,爱是促使师生成为知心朋友的桥梁,爱是发展学生健康心灵的灵丹妙药。有道是:“教不严,师之惰。”通常,学生不理解教师的这份爱,仅仅把这看成是教师对他们的一种单纯的管理教育,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他们的束缚限制,显得非常被动,学生很容易产生对抗心理。那样的话,不管教师花费多少时间,付出多少努力,都不会有好的教育效果。
一、师爱的前奏是尊重
作为教育者的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到学生是社会中一个个活生生的主体,他们有自己的人格,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尊严。我们要充分尊重他们,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同时注意保护和培养他们的自尊意识。首先,作为教师要认真备好课,上好课。这样既是对知识的尊重,也是对学生的尊重。因为我们要对学生授业正确性负责任。其次,尊重学生还体现在一种新型良好的师生关系上。教育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语言、手势和微笑等方式肯定学生,通过作业评语沟通师生感情,融洽师生关系。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有情感、有意识、1
有独立个性的学生;教师要以开放的心态和包容的气度正确对待那些敢于质疑传统、挑战教师、个性鲜明的学生;要以博大的爱心和崇高的师德尊重那些行为特别、好标新立异的问题学生。记得全国模范教师窦桂梅这样说过:“哪怕天底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学生,做教师的也要眼含热泪欣赏、拥抱、赞美他。”只有这样,用坦荡的胸怀去尊重、信任、激励每一位学生,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让他们无一例外的均衡的享受尊重的幸福。同时,他们在享受尊重的幸福时刻也学会了尊重别人的快乐。
二、体贴关心每一位学生
从感情上来说,每一个生活在集体中的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关心和帮助,这是人之常情。学生更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和帮助。老师关心学生,可以让学生在感情上真切地感受到老师的爱,这是让学生理解师爱的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这里所说的关心学生,不仅仅是指学生生病时送水送药,更多的是了解学生,乃至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分享他们的快乐,分担他们的苦痛,排解他们的忧愁。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并及时表扬他们,鼓励他们。关注他们的生活,及时发现他们的问题。他们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如学习遇到困难,由于家庭成员的纠纷而终日焦虑不安,考试后对自己的成绩不满而感到忧虑,等等。老师要及时有效地帮助他们,使学生切实地、具体地感受到老师的爱。从而在感情上拉近师生的距离。“亲其师,信其道。”这样,学生对老师所要求的会自觉地、积极地做好。
三、垂范与师爱的协作
“无德无以为师。”真正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他对祖国的爱,对学生的爱,对事业和未来的爱,都表现在他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的落实上。率先垂范就是对学生真正的负责,就是潜移默化、影响深远的教育。作为教师的我们,肩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为祖国的未来夯实基础的重任。勿庸置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除了父母长辈等家庭成员之外,就要数教师了。教师必须处处、时时、事事、言言、行行,严格要求自己。因为学生的模仿能力特别强,如果教师言行上不严谨,势必会不知不觉地对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造成影响。毕竟他们年龄还太小,对于是非、善恶、美丑还没有成熟的概念和判断的经验。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高大的、可信赖的,他们认为教师所说的、所做的都是正确的,可见教师言行的好与坏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句看似无关紧要的话语,都会给他们以前进的动力。论语有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爱是互相的,学生在理解了老师的爱之后,也会以爱回报教师。学生原来被动地由教师管理教育而变为自我管理教育了,而且表现得相当主动积极。教师只是起一个引导作用,教育效果却大大提高了。爱是教育的永恒主题。让我们心甘情愿地成为爱的奴役,以高尚的师德传承着爱的教育,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心灵健康、活泼聪明的优秀学生。
第四篇: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收获快乐
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享受快乐
南丰县教育局 叶小妹
由江西教育期刊社主办的《江西教育》、《教师博览》是我的充电器与加油站。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发挥自身所长,寓教于乐,让个性、开放、活力、快乐成为体育课堂的主旋律,是我一直在探索与思考的课题。从《江西教育》与《教师博览》杂志中,我如获珍宝,受益匪浅,收获颇丰。
当前 ,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 ,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契机。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体育教学的改革迫在眉睫。我认为在教育教学全面改革的今天 ,中小学体育教学也应跟上时代 ,大胆改革 ,打破以往教学思想陈旧、教学方法落后的局面。这就要求广大体育教师要勇于创新 ,加大力度 ,优化教学 ,做到既重视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 ,又重视其主体作用和内在潜能的发挥以及个性的发展。在教学中渗透快乐体育思想 ,进行快乐体育的探索和实践 ,力争达到教师少教、学生乐学 ,真正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学有所成。快乐体育活动正是体现快乐体育思想的一种新的教学内容。
几年来 ,在教学中我尝试引入快乐体育活动内容 ,结果学生兴趣大增 ,练习积极性很高 ,就连平日里一些不太喜欢运动的学生 ,也自
觉地加入到了练习者行列中。由此可以看出 ,要让学生自觉自愿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来 ,必须要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感受快乐。1.在参与中体验快乐
学生参与教学,教师请学生参与教学决策,可以了解学生的内在需求,融洽师生感情,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从更高层次上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任何一门课程要获得成功,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都是非常重要的。爱玩是每个学生的天性,因此,快乐体育的教学模式让每位学生亲自参与各种新奇、有趣的活动,在动中思、玩中学,从中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寓教于乐,最终达到发展身心之目的。如在每节课的开始,我们一改过去先慢跑、后做操的***惯,让每个学生设计安排一个趣味性、活动性小游戏,并让设计者来带领学生练习,这样既有集中注意力的、快速反应的,又有讲究互相配合的、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的,让学生通过小游戏,既热了身,又激发了上课的兴趣。在教学内容上的设置上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1多点普遍
例如最普及的篮球运动,以往我们在教学时追求标准化、规范化,其实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篮球天赋。如果我们更多的让学生在篮球场自由地发挥,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就能充分激发他们对篮球的兴趣,课堂气氛也会更加活跃。
1.2少点复杂
把体育课的活动方法和活动规则进行简单化处理,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活动的方法,从而在同学之间能进行活动和比赛。如在篮球教学中可以先简化活动方法和规则,让学生不管采取什么方法,只要把球投进篮框就算得分。这样没有了各种各样的规则限制,学生的心理约束全都解放了,提高学生对篮球的学习热情,活动的兴趣自然而然就被彻底激发了,效果也会很好。
1.3加点趣味
体育教师要努力使原本枯燥单调的竞技项目趣味化,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体育带给他的欢乐。如在平时教学中,短跑是属于既累又单调的运动项目,让学生在跑道上单调地一趟趟地跑,学生的练习积极性肯定不高。反之,我们如果把短跑和各种接力游戏结合起来,组织他们进行组与组、队与队之间的“迎面接力赛跑”、“团结接力赛跑”及“抢占位置跑”等,课堂就会出现你追我赶,争上游的活泼气氛。
1.4融入生活
体育源于生活,我们可以把体育运动与日常生活中的某些动作联系起来。把一些项目的活动方法和规则进行合理的修改,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来说肯定会有很大的吸引力。如力量项目,如果单纯地按照竞技比赛的要求让学生进行练习,非但收不到好的练习效果,而且可能造成学生的身体伤害。反之,我们把它进行生活化改造后,让它融入到游戏中,如“抢救伤员”、“推小车”,学生受到的教育和体验就会完全不同。
2.在成功中享受快乐
在开展快乐体育教学中,教师根据条件和需要,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根据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注意区别对待,因人而异。科学地、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练习频率和强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愉快的心境中”、“平衡的心态中”、“师生的情融中”、“需要的满足中”去探索、去发现、去学知,体验学习之乐,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例如在跳高教学中,素质好、跳高技术好的学生是越跳越有劲,但那些体质差的学生,怕跳不好,被同学笑话,怕教师指责,总是躲在别的同学后面或站在一旁观看。此时教师应对跳高技术好的同学提高横杆高度,提出改进和提高动作技术的要求;对体质差的学生降低横杆高度,增加一些辅助练习和诱导练习,并耐心和蔼地鼓励、帮助辅导他们。对于他们在锻炼中表现的一些不足之处,不讽刺挖苦,奚落嘲笑,而是及时注意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随时加以肯定,公开进行表扬,这样就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完成动作后,老师的赞许的表情和鼓励性语言使学生发自内心的高兴。教师善意的指点与期待,会使学生产生继续练习的意愿。他们从老师的关心与耐心中体验到安全感,归属感的满足,同伴之间的协作、帮助、尤其是在集体项目竞赛中互相切磋,共同为取胜而通力合
作,同样会使他们体验到自己归属于某一集体,被同伴所接受的幸福感。
3.在课外活动中延续快乐
课外活动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延续,我校的课外活动重视学生的参与性、娱乐性、健身性,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喜爱的项目进行活动,体育老师在场进行组织和指导。操场上,同学们个个生龙活虎,朝气蓬勃,在参与和竞赛中将自己课堂所学的知识进一步转化为技能,也培养了团结协作的精神。课外活动成为了学生的乐园,身心都得到了锻炼。
《江西教育》与《教师博览》都是我的良师益友,我将一直与她们为伴,为人师表,身正垂范。
第五篇:让学生在体育课中收获快乐
让学生在体育课中收获快乐
当前 ,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 ,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契机。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体育教学的改革迫在眉睫。我认为在教育教学全面改革的今天 ,小学体育教学也应跟上时代 ,大胆改革 ,打破以往教学思想陈旧、教学方法落后的局面。这就要求广大体育教师要勇于创新 ,加大力度 ,优化教学 ,做到既重视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 ,又重视其主体作用和内在潜能的发挥以及个性的发展。在教学中渗透快乐体育思想 ,进行快乐体育的探索和实践 ,力争达到教师少教、学生乐学 ,真正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学有所成。快乐体育活动正是体现快乐体育思想的一种新的教学内容。
几年前 ,在教学中我尝试引入快乐体育活动内容 ,结果学生兴趣大增 ,练习积极性很高 ,就连平日里一些不太喜欢运动的学生 ,也自觉地加入到了练习者行列中。由此可以看出 ,要让学生自觉自愿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来 ,必须要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感受快乐。1.在参与中体验快乐
学生参与教学,教师请学生参与教学决策,可以了解学生的内在需求,融洽师生感情,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从更高层次上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任何一门课程要获得成功,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都是非常重要的。爱玩是每个学生的天性,因此,快乐体育的教学模式让每位学生亲自参与各种新奇、有趣的活动,在动中思、玩中学,从中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寓教于乐,最终达到发展身心之目的。如在每节课的开始,我们一改过去先慢跑、后做操的***惯,让每个学生设计安排一个趣味性、活动性小游戏,并让设计者来带领学生练习,这样既有集中注意力的、快速反应的,又有讲究互相配合的、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的,让学生通过小游戏,既热了身,又激发了上课的兴趣。在教学内容上的设置上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1多点普遍
例如最普及的篮球运动,以往我们在教学时追求标准化、规范化,其实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篮球天赋。如果我们更多的让学生在篮球场自由地发挥,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就能充分激发他们对篮球的兴趣,课堂气氛也会更加活跃。
1.2少点复杂
把体育课的活动方法和活动规则进行简单化处理,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活动的方法,从而在同学之间能进行活动和比赛。如在篮球教学中可以先简化活动方法和规则,让学生不管采取什么方法,只要把球投进篮框就算得分。这样没有了各种各样的规则限制,学生的心理约束全都解放了,提高学生对篮球的学习热情,活动的兴趣自然而然就被彻底激发了,效果也会很好。1.3加点趣味
体育教师要努力使原本枯燥单调的竞技项目趣味化,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体育带给他的欢乐。如在平时教学中,短跑是属于既累又单调的运动项目,让学生在跑道上单调地一趟趟地跑,学生的练习积极性肯定不高。反之,我们如果把短跑和各种接力游戏结合起来,组织他们进行组与组、队与队之间的“迎面接力赛跑”、“团结接力赛跑”及“抢占位置跑”等,课堂就会出现你追我赶,争上游的活泼气氛。
1.4融入生活
体育源于生活,我们可以把体育运动与日常生活中的某些动作联系起来。把一些项目的活动方法和规则进行合理的修改,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来说肯定会有很大的吸引力。如力量项目,如果单纯地按照竞技比赛的要求让学生进行练习,非但收不到好的练习效果,而且可能造成学生的身体伤害。反之,我们把它进行生活化改造后,让它融入到游戏中,如“抢救伤员”、“推小车”,学生受到的教育和体验就会完全不同。
2.在成功中享受快乐
在开展快乐体育教学中,教师根据条件和需要,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根据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注意区别对待,因人而异。科学地、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练习密度和强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愉快的心境中”、“平衡的心态中”、“师生的情融中”、“需要的满足中”去探索、去发现、去学知,体验学习之乐,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例如在跳高教学中,素质好、跳高技术好的学生是越跳越有劲,但那些体质差的学生,怕跳不好,被同学笑话,怕教师指责,总是躲在别的同学后面或站在一旁观看。此时教师应对跳高技术好的同学提高横杆高度,提出改进和提高动作技术的要求;对体质差的学生降低横杆高度,增加一些辅助练习和诱导练习,并耐心和蔼地鼓励、帮助辅导他们。对于他们在锻炼中表现的一些不足之处,不讽刺挖苦,奚落嘲笑,而是及时注意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随时加以肯定,公开进行表扬,这样就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完成动作后,老师的赞许的表情和鼓励性语言使学生发自内心的高兴。教师善意的指点与期待,会使学生产生继续练习的意愿。他们从老师的关心与耐心中体验到安全感,归属感的满足,同伴之间的协作、帮助、尤其是在集体项目竞赛中互相切磋,共同为取胜而通力合作,同样会使他们体验到自己归属于某一集体,被同伴所接受的幸福感。
体育教师应创设精神情境以满足学生因自己有能力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在体育教学中我尝试让每个学生在第一个学期都来整一次队,第二个学期带一次操,第三个学期自己设计一个小游戏。这样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展示自己,教师对学生充分肯定或表扬以满足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能在成功中享受快乐。
3.在课外活动中延续快乐 课外活动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延续,我校的课外活动重视学生的参与性、娱乐性、健身性,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喜爱的项目进行活动,体育老师在场进行组织和指导。操场上,同学们个个生龙活虎,朝气蓬勃,在参与和竞赛中将自己课堂所学的知识进一步转化为技能,也培养了团结协作的精神。课外活动成为了学生的乐园,身心都得到了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