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美、人美、课更美(评课发言稿[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4 18:55: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花美、人美、课更美(评课发言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花美、人美、课更美(评课发言稿》。

第一篇:花美、人美、课更美(评课发言稿

人美、景美、课更美

——张瑞老师执教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二课时评课稿

蒲州中心校蒲州小学 李艳丽

张瑞老师所执教的五年级下册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感受到了语文的魅力。

听这么优秀的老师上课,上的又是这么美的一篇课文,真是一种美的享受——人美、景美、课更美!

一是结构美。这篇课文的作者季羡林先生是美学大师,张老师的这节课也把季先生的这一作品以很美的结构方式呈现给了大家。整节课思路清晰,线条简洁,从寻觅美丽到感悟美丽再到升华美丽,一步步让学生认识了德国人的心灵美,领略了德国的风景美,发现心灵美与风景美的关系,从而体悟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境界,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这种境界。最后提出作者写作的情感出发点作为全课的结束,给人一种余音绕梁之感。从其内在的结构来看,则表现出一种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渐入佳境的层次之美。从中体现出张老师在教学设计上的独具匠心。

二是读说写结合。本节课,对课文多种形式的朗读是一大亮点,我初步统计了一下,文中涉及到的朗读有教师范读,男女单人赛读,齐读,滚雪球读,背读,师生合作读,各种读法让学生在一遍遍的朗读声中加深了对文本的记忆和感悟。在读中感悟,悟了再读。真正让人感觉学生是完全可以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把课文读懂。

在读完之后又加入了写作训练,张老师请学生欣赏德国街头之 美,然后让学生通过不同的角色练笔写下自己的感受,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写自己想说的话。把写作训练在课堂上就落到了实处。

写完自己的想说的话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谈“”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的理解,这样就打开了学生的生活宝藏,强化了他们的体验,增进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从而引发了他们与文本、与作者之间的共鸣,真正体会到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境界。

三、小组合作有新意

本节课每个学生都编成了号码,尤其是在小组合作中,各司其职,各有分工,大家共同合作探究关键词的感受。没有让小组合作流于形式。

当然,这节课还有太多的亮点,太多的美。如节奏美、生成美、板书美等等。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我无法进行一一阐述。总之,这节课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明白了——原来语文课是可以上得这么美的!

第二篇:花美、人美、课更美(评课发言稿

作者联系电话:***

花美、人美、课更美

——练瑞英老师执教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二课时赏析

福建省 武平县 大禾中心学校 蓝兴启

5月26日,武平实验小学向大禾中心学校第二次捐赠仪式暨送教下乡观摩活动在大禾中心学校举行。实验小学继去年向我校捐赠学生餐桌椅之后,这次又向我校捐赠了价值3万7千多元的讲台、课桌椅,同时还不辞辛苦,为我们送上了精彩纷呈的6节示范课。其中练瑞英老师在五(1)班上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感受到了语文的魅力。

听这么优秀的老师上课,上的又是这么美的一篇课文,真是一种美的享受——花美、人美、课更美!

一是结构美。这篇课文的作者季羡林先生是美学大师,连老师的这节课也把季先生的这一作品以很美的结构方式呈现给了大家。整节课思路清晰,线条简洁,从德国给作者留下怎样的印象开始,让学生欣赏了德国奇丽的景色,再引领他们认识了德国这个奇特的民族,从而体悟到“人认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境界,并用自己的笔写出自己的感受。最后用一首小诗《给予》作为全课的结束,给人一种余音绕梁之感。由“花美”到“人美”,由“读”到“写”,从整个教学设计的外在形态来看,呈现出一种建筑之美;从其内在的结构来看,则表现出一种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渐入佳境的层次之美。从中体现出练老师在教学设计上的独具匠心。

二是情境美。课文记叙的是作者两次赴德的见闻和感受,文中洋溢着一种浓浓的异国风情。课堂上,练老师以充沛的感情,生动的语言联系学生的生活情境,把教材所写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通过创设情境沟通起来。如在课前互动时就让学生交流自己养花的体会,还在课堂上让他们说说自己生活中“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事例。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片段是:练老师请学生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边听边展开想象,然后说说仿佛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在轻柔的音乐声中,练老师用优美的朗读把学生带到了德国,带进了一个花的世界,不仅让学生看到了鲜花,还让他们闻到了花香,听到了花开的声音!这样就打开了学生的生活宝藏,强化了他们的体验,增进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从而引发了他们与文本、与作者之间的共鸣,真正体会到了“花美,人更美”的美好境界。

三是语言美。课堂上,练老师无论是对课文内容生动形象的讲述,对文本声情并茂的范读,还是对文章立意深入浅出、丝丝入扣的剖析,都以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而打动着学生的心灵,也打动着所有听课老师的心灵。而且,练老师不仅自己的教学语言生动、传神,还努力引导学生贴近生活,走进文本,强化语感,从鲜活的语言实例出发,从具体的语境中领会语义。如对“花的脊梁”中“脊梁”一词的理解,老师亲切地摸着一位同学的后背的脊梁骨说:“这是人的“脊梁”,我们只能从他的后面看到。那么,在句子中,花的脊梁又指什么呢?”从而让学生理解因为花朵都朝外开,那么在屋里看到的“花的脊梁”就是花朵的背面(包括花的枝干和叶子)。显然,德国人养花是给别

人看的。又如,为了让学生体会德国人“家家户户都在养花”练老师让他们进入德国人的角色,自己对他们进行采访“请问小姐,你家养花吗?”“你家呢?”„„在交流互动当中,学生在不知不觉当中就进入了文本,理解了语义。同时,练老师不仅让学生理解、感悟语言,还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学习表达。不但让他们积累教材中的优美词语、句子和段落,让学生把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当堂做到熟读成诵,还重视课外积累,如在学习了“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后,让学生积累了“色彩斑斓”、“五彩缤纷”等描写花的词语。特别是与课文密切相联系的“我做了一个花的梦„„”“我做了一个思乡的梦”的小练笔设计,既练习了表达,又升华了情感,让人感觉眼前一亮。整节课充满了浓浓的语文味,同时又体现出语言美与哲理美的相互交融。

当然,除了结构美,情境美,语言美,这节课还有太多的亮点,太多的美。如节奏美、生成美、板书美等等。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我无法进行一一阐述。总之,这节课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明白了——原来语文课是可以上得这么美的!

感谢实小的练老师为我们带来了这么美的一节语文课,感谢所有的这次送教的老师。你们辛苦了!(蓝兴启)

第三篇:人美诗更美

人美诗更美

——浅谈翟永明与她的诗歌

在近日的阅读中,我的眼睛里看到了一个名字:翟永明。这一情境,也如她曾在一首诗中描述的,“没有开头,没有结尾/但她觉得一切很熟悉,像读自己。”(《夜境》)中描述自己诗歌的感觉。女诗人翟永明在中国诗坛一直是一个神话和传奇,她的诗歌、她的容貌、她的情感、她的游历,都是这个神话和传奇的组成部分。

诗歌发展到二十一世纪,多样的表达充塞了各种场合。人们常常困惑诗歌创作的本源,但无论诗歌作何方向发展,它独特的声音及语言的感觉一定能保留其特别风韵。于是,我们能在诗歌当中找到精神依托,它也仍然可以充当精神栖息地的角色。

在中国现代诗歌界,翟永明已经作为具有独特自我表白的女性诗人,被广大读者接受。特别是她的早期诗歌代表《女人》已成为极富女性特征的作品,备受评论界关注。本文则以组诗《女人》作个案研究,简单谈谈她的诗歌表达方式。

一具体而内在的个人表白

翟永明在八十年代出现在诗坛时,她所面对的是一个诗歌内部的纷争在一定程度上让位于文化或意识形态纷争的时代;她所面对的一类读者,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群在“懂”与“不懂”之间东张西望的骑墙者,或者极端的各执己见者。翟永明获得关注,即指她的组诗《女人》在八十年代中期的发表,其重要的意义———有可能是从今天来看更为清晰,是以“个人的声音”对于汉语诗歌传统的延续和伸展。

翟永明在随笔《阅读、写作与我的回忆》中,谈及她自印《女人》组诗时的心理状态,把自己的愉快解释为“印数仅为20 份的《女人》却只能撒向我为数不多的几个朋友,我从未想到过它有一天会成为正式的印刷体,在当时,我只想送给我那些正在写作的朋友们,以及满足自己的一点点成就感”„1‟,在她以一种期待朋友阅读的创作心态中,有理由相信,诗人的主体意识已经大大地偏离了公众性的美学目的,而指向她强调的“无限的少数人”。诗人这一姿态和写作取向在徐志摩、冰心、穆旦和一部分的何其芳与冯至等人那里有所体现。也许,诗歌的发展,只有在清理了复杂声音状貌的历史构成之后,才能建立起相对清晰的频道,使我们得以倾听到一颗颗独特的诗歌心灵歌唱的声音。个人的声音,在翟永明诗歌中表现的是具体而内在的个人。首先,我是否正在消失? 橡树是什么?(《臆想》)注意到这一句递进性的提问是有理由的。其中的“我”不会是朦胧诗人们的大写的主体,“橡树”也不复是一种女性的文化身份对应物,这一对应物在舒婷的诗中被阐释为两性平等的直观意象,尽管我们不难看出,在《致橡树》里,舒婷依然遵循了性别文化中传统的两性特征(如刚/柔等因素)的设臵。而由20 首短诗组成的组诗《女人》中,主体“我”的诞生有一个艰巨的过程,而且这一主体的涵义本身也复杂得多———有趣的是诗人将此诗的标题定为“臆想”,颇具反讽性。“我”不是在一开始就已确立了的自明的主体,而是经历了痛苦的反复质询和求证,才成为具体而生动的形象,成为与诗人自己的内在性叠合的个体,并由这一个体发出了她自己的独特的声音。具体的个人的涵义还在于,她不愿成为任何一种观念可能设臵的对象,成为被审视与观看的“他者”(The

Other)。这一个体将改变我们进入诗歌的一贯方式,她要求单独的面对,自由的交谈(我也在此意义上理解了翟永明为什么不善在众人前发言的内在原

因。),而这正是诗歌要求于我们的,因为诗歌“永远是面向个人的。即使诗人在同一群人说话时,他也分别同他们每一个人说话。”(尼〃古米廖夫语)又由于诗人首先与之打交道的是词语,是语言,她在同语言交流之后,才达到和读者的交流。在她和语言交谈之中,付出了全部的生命感性和理智的复杂性代价。因而,我们在阅读中能够,而且更清晰地听到的应该首先是她的节奏、顿促的语气和句子长度唤起的呼吸感,是生命的直接感性的流露。

二深思熟虑的随意性表达

在组诗《女人》中,具体而内在的个人的声音首先体现在一种深思熟虑的随意性表达上,尽管包括诗人本人仍在关于它的艺术精到程度上存有自我批评的意见,且时至今日,我们不难得出匆忙的判断:______`*有关它的活力、复杂性和女性主义的意义阐发等等。而对于诗人而言,“仅仅是因为着我在写作中变化和分裂的内心,在这一组诗中,找到了一个可以继续下去的开端”„2‟,这一清晰的表达本身,也包含着诗人对于写作的全部直觉性理解:这组诗与其说不是她最喜欢的,不如说是她最重要的起点———她一直寻找着、也许在这首诗的写作中找到了自己的声音和自己的表达方式。写作中变化和分裂的内心,是否正是诗人在那个时期的诗歌写作言说方式转化中的焦虑体现? 个人的焦虑也可以理解为时代焦虑的直接回应,但我倾向于把翟永明的自我突破,理解为她与诗歌建立起伟大的命运关联的开始。

在这一意义上,我愿意把《女人》看作诗人的处女作。像当代优秀的小说家王安忆在她的小说讲稿中谈论的:它(指处女作)带有非常纯粹的感性,这种感性没有受到污染,有一种原始人艺术的特征,原始人世界的特征。这种世界就是完全的独立性,没有受到前人的经验和约定俗成的法规的约束和影响,它相当自由,像一个刚出生的孩子,一下子面临这个世界,他的整个感官都处在张开来尽情吸收的状态。……完全是凭着自己的感受和吸收力在面对这个世界,所以他所吸收的东西往往是第一性的,非常重要。„3‟从这种感性自由性的角度理解组诗《女人》时,我认为它具备了一种完整性,它是“一世界”。无论是在诗人表达的母题方面,还是诗人观察世界的方式和她传达自己的语气、节奏和其它修辞方向上,它都成为了诗人自己的里程碑,也是当代诗歌史上的里程碑式的作品。它介入了日后被人们谈论的诸多诗学命题的构想:从激情与活力方面理解的“青春性”,从完整和结构意识方面理解的“中年写作”以及从经验的自我忠实出发而构想的“个人写作”和“女性诗歌”等等。

三神秘而具预感性的独白

从具体而内在的个人的声音中,我们听到诗人倾诉她带着神秘的预感的独语:

穿黑裙的女人夤夜而来

她秘密地一瞥使我精疲力竭

我突然想起这个季节鱼都会死去

而每条路正在穿越飞鸟的痕迹

——— 《预感》

自一开始,诗人就把自己的世界完整地呈现为一个寓言性的自足实体。或者说,她与经验世界的关系建立在虚构的修辞层面,这使得她的诗歌更多地像是神话或传说范式的伸延,而这一范式的最大意义却在于一种疑虑和追问视角的设臵: 包括了惊异,恍惚,彻悟,以及洞察……灵敏的短句,果敢的判断,轻灵的收拢,带着近乎哀婉的口气,却又马上关闭自己情绪的伸展,把它收聚为一个

空间。从句子的长度和词语间断分隔的方式看,可以发现翟永明在写作之初即已明确的节制和分寸感之于诗歌的全部涵义。套用一位批评家的话说:有多少欲望,就有多少语言。而翟永明的语言态度是克制的、保持距离的直觉的把握。更其具体的情绪需要在停顿和词语的分隔中找到意义的伸延,更其复杂的态度需要在整体的阅读和比较中才能找到线索。组诗《女人》的创作为期达一年,它的整体结构性是惊人的,似乎包含了一个诗人生长的全过程,囊括了现代诗歌写作中最足分析的形态感。其中,出发、困阻和克服,像一个古老的叙事模型的诗歌演绎,具有与人类集体无意识累积的神秘构成相关的特性。而这些旋律、这些节奏、这些结构的处理方式,在最大限度上,为诗人后几个阶段的诗歌写作提供了源头和意义线索。一定程度上,诗人此后的写作将是阐释性的,而不再是颠覆性的。

四独白对女性表达的威胁

与此相应的是,翟永明的诗歌自一开始就不是滞留在独白的话语方式上,“独白” 这一词语一直是一种由误解构造出的危险,以致于对于敏感的诗人来说,它威胁了自由的写作。翟永明谈到过,因为惧怕被说成是普拉斯的模仿者,一度时期,在写作中,她对于使用第一人称“我”感到犹豫。独白,本身并非一个具备着价值倾向的词,当它与女性表达中的倾诉欲和被认为的狭窄自我联系时,独白就变成了一个贬义词。同时,它与美国现代诗歌流派中的自白派的关联也促成了它的贬值。然而,在翟永明的被认为是独白性的诗中,一种明显的交流视点来自表达效果的两方面:一是疑问句、肯定句、否定句式的大量存在与一种女中音的音量控制,把她的诗歌带入与这个世界上的具体的每个人交流的位臵之中。这个位臵是边缘性的,从未以一种自我中心主义式的主体分裂方式出现;另一个方面是,在她的诗歌中,与“我”共存于一首诗中的常常有不明指的“你”或旁观式的“她”,同样,镜中人或画中人的视角也体现了这种自我观照中的分离感,分离感的结果往往是一种互现式的自我追问,而非极端性的选择。这些人称的互换和设臵,表明了诗人一种面对自身时的虚心和面对他人时的谨慎。

五坚定的与女性交流立场

值得注意的是,在翟永明诗歌中一贯存在着的与女性的交流,或者说一种女性之间的交流部份。在《女人》和《静安庄》时期,她与幻想中及时间中的自我交流,在后来的诗歌中,与母亲的交流占据重要的部份,其中有对于爱、死亡和成长命运主题的触及(《女人〃母亲》、《死亡的图案》),有关于家园皈依的寻求(《十四首素歌》)。在《女人》组诗中,《母亲》一首是最具震憾力的诗篇,它几乎集中了诗人对于爱、死亡、生命成长等等主题的高度敏感性的把握。与母亲的交流还使翟永明的诗歌写作在一开始就已具备了历史感,她不再是将母爱处理成单纯的博爱或泛爱的普遍性主题,而是把这一主题和其它有关自我主体性获得的母题联系在一起。从生与死的延续性角度重读《母亲》,还使人在记住一些重要诗句的同时,发现翟永明的诗歌主题自身的生长性特征。

岁月把我放在磨子里,让我亲眼看着自己被碾碎

呵,母亲,当我终于变得沉默,你是否为之欣喜

没有人知道我是怎样不着痕迹地爱你,这秘密

来自你的一部分,我的眼睛像两个伤口痛苦地望着你

活着为了活着,我自取灭亡,以对抗亘古以久的爱

一块石头被抛弃,直到像骨髓一样风干,这世界

有了孤儿,使一切祝福暴露无遗,然而谁最清楚

凡在母亲手上站过的人,终会因诞生而死去

由短句组成的长句的铺展,渲染了一种强烈的情感取向,与母亲的交流集中了女性个人成长的所有秘密和痛苦,在母亲身上寻求答案并破灭之后,意识到了自身的命运。这是一种含有轮回力量与延伸性的命运。

第四篇:“智美课评”活动反思[范文模版]

“智美课评”活动反思

这学期,我参加了学校的“智美课评”活动,聆听了我校多位老师的公开课,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吧!

一、感受到了语言艺术的魅力。听了我校语文老师的课,我想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他们声情并茂的语言勾起了学生思绪,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艺术真的令人佩服。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老师扣人心弦的过渡语言,既烘托了课堂的气氛,同时也激发了学习兴趣,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课堂语言简洁,准确,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唤醒学生沉睡的思维。

二、重视读的训练,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新课标中说到:学生的自读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师的引导调控是第二位的。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的阅读教学,既是对学生感悟结果的评价,也指向了学生的感悟态度,指导了感悟的方法,同时,老师们对学生激励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在课堂上老师们总会用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去激励学生,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三、学生的自主合作得到实现。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学探究是基础,合作学习是重要的方式,教师的指导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师与生、生与生交流对话,教学相长的过程,也是由领悟学习方法、运用学习方法到将学习方法融会贯通,能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的过程。

四、老师能够结合课文,教育学生为自己制定人生的目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为素质教育之首。这些课能关注学生的生活,教育学生做真人。一句教育名言说得好:“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我想,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该问问自己:当学生把这堂课所学的知识点忘记以后,还剩下些什么?十年,几十年以后,当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全忘掉以后,我们给他们留下些什么?我们的教育,能否给孩子们留下正确的思维方式,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留下他们真正需要的。真是“听君一堂课,胜教十年书。”

合肥市青年路小学

徐红菊 2017年6月

第五篇:课例研修总结(黄美花)

课例研修学习总结

云甸完小黄美花

目前,我完小在备课和课堂教学中,对教学目标的有效性实施,目标的落实和达成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1、有效的教学目标形同虚设,流于形式,没有真正体现教学目标的功效。

2、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实、达成不到位。

3、教学目标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不强。

4、学习中,教师对学习目标落实、实施的方法、过程做不到位。

5、教师在备课前和备课中对教师用书、文本、课标、学生、单元重点钻研不透,备不到位,致使学习活动的实效性不强。

6、学习目标的落实随意性太大,实效性不强,效率不高,目标的达成不凸显效果。

7、教师对学习目标的认识不到位,导致实效性的目标落实始终处于被动。

8、对学习目标的重要性理解不够透彻。

9、对减轻学生课余负担工作未按要求落实。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完小为了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教育理念、教育能力、政策观念、课例研修的科研意识和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学校依法办学理念,最终达到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因此,完小本着以党的十八大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力图通过“理论学习------

培训-----实践------总结反思”的校本培训方式,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通过教育理念、教育能力、政策观念、课例研修的学习,提升教师依法办学的理念,提高学校办学质量。以全面推进“参与式”教学方式为先导,以课例研修为突破口,以培训学习和教师参与研究为主要形式,以培养专业型、创新型教师为目的,全面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课例”是教师学习的“认知支架”; “课例”是教师直面教学共同分享的“平台” ;“课例”是教理论与教育实践的中介;“课例研究”能够增长教师的实践智慧,使教师成为有研究能力的实践者。我作为云甸完小的一名教师,在苍岭镇中心小学何校长和刘主任的精心安排和布置下,要求我们每个教师要明确当前的形势,端正态度和思想,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与业务素质。为此,自从拿到教材后,我就认真的研读,对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勾画,同时,我们又在中心小学进行了三天的集中培训。随后,在2013年3月19日至2013年3月21日这三天,我们完小又进行了集中培训,经过九天的培训后,我们完小在中心校领导刘主任的亲自指导下,又在2013年3岳27日、28日、29日通过了三次课前会议与集体备课,并紧紧围绕我们完小的课例研修主题------《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提高教学目标的有效性研究》,进行三次教学方案设计、三次观课、三次议课,即三实践两反思来完成我们完小此次的课例研修。

在三天的研修活动中,我们完小的每位教师都安排有任务。在观课过程中,教师们都自己对照观察量表,捕捉学生学习活动中的相关

信息,以及教师教学中的教学信息,从而判断教师上的每一节课是否围绕课程标准、单元目标、教材重难点、学生实际来制定学习目标,教师又是如何通过哪些教学手段来达成教学目标的,观课后,教师们有根据各自的观察量表进行了课后反思,并对其中做得好的方面给予肯定,而对存在的问题则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效益。

我们云甸完小通过对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提高教学目标的有效性的研究,让我完小的教师深刻的认识到:制定出明确、易行的操作方法,是实施教学策略的有效保障。科学、合理地选择和有效地运用教学方法,就要求教师能够在正确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熟练地把握各类教学方法的特性,能够综合地考虑影响各种教学方法使用的要素,合理地选择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且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教学方法并能优化组合,同时,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还要借助于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技术。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到:

1、教学目标的有效性实施,目标的落实和达成必须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

2、关键问题的设置和活动的开展,活动流程、要求必须与学习目标环环紧扣,逐层落实,分层突破。

3、学习目标的设置必须紧扣教师用书、文本、课标、学生、单元重点,以及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

4、充分渗透评价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落实目标的指向性要明,目标是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突破

什么,练什么,巩固什么。

6、通过研修,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和达成,能使学习活动更加有效,学生的学习更凸显实效,学习活动更加有效,课堂教学效率更高。

7、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和达成,能促使学生有效参与学习活动,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获取新知识,搜集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合作交流能力。

8、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

9、塑造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10、促使教师对目标的提出和确定,设计、使用更有效。

11、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坚定的基础。

12、教材是不变的,而学生是变化的,教学策略中教学方法的使用、学习活动的组织、媒体的选择、反馈的形式、成绩的评定等应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

云甸完小:黄美花

2013年4月

下载花美、人美、课更美(评课发言稿[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花美、人美、课更美(评课发言稿[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说 课 稿《悲剧美》

    说 课 稿——音乐的悲剧美 一、教学理念: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在师生共同感受、鉴别、创造和表现美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整体把握音乐的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 2.面向......

    音美课教案汇总

    音美课教案 歌曲《自由飞翔》 教学目标: 1、能富有激情地演唱自己喜欢的歌曲,唱出心中的感觉。 2、能与同学一起以音乐的方式,分享心中的快乐。从中体验“把欢乐带给别人人也是......

    二年级美术小扇子评课稿1

    二年级美术《小扇子》评课稿 钢城小学 白楠楠 11月25日,迟老师上了一堂二年级的美术课《小扇子》。听了迟老师的课后,我感受颇深。迟老师执教的《小扇子》一课是一节以绘画、......

    环境美,行为更美

    国旗下讲话: 伴随着春天舒缓的脚步,我们每天都心情愉悦的走进校园,每当我们走近校园时,会看到树木郁郁葱葱,教室宽敞明亮,各种设备齐全,多么美丽的学校呀! 我们学习生活在这......

    《花钟》评课稿

    《花钟》评课稿 马硕 《花钟》是一篇很美的文章,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不同的花卉开放的时间也不同,第二自然段介绍了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讲植物学家利用花的这......

    《花钟》评课稿

    《花钟》评课稿 授课者:姚欣玲 评课者:罗赛飞《花钟》是一篇很美的文章,欣玲为我们展示了第一课时的教学.。这堂课孩子们和老师的表现都不错,欣玲是个素质非常高的老师,这节课上......

    评课发言稿

    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方老师在昨天的分组总结中交给我这个光荣任务,我很有些惴惴不安,生怕不能传达本小组所有老师的意见。三天以来,我们认真观摩了16位老师的课堂教学展......

    评课发言稿

    评课发言稿为深入推进新课改,转变教与学的方式,上学期末,我校提出了“构建和谐课堂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教学研究课题,就新课程环境下如何构建和谐有效的课堂教学展开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