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物形象分析及标点符号的作用
第一部分 :(名著赏析)武松打虎
当武松在大青石上昏昏欲睡时,一支饿着的吊睛白额大虎张开血盆大口朝武松压来。
武松一下子酒醒了,慌忙起身应付。只见武松飞身一跃,轻轻地落在一边,躲过了老虎的招数。
饿虎见一计未成,显得更加疯狂,眼睛瞪得更大了。它的两只前爪往地上一按,用出浑身力气扑向武松。武松早有防备,来了个“鹞鹰翻身”,跳到了老虎身后。老虎又失败了。
老虎背后看人最费劲,它前爪搭在地上,身子使劲一掀,武松直往旁边轻轻一闪,老虎掀了个空。
老虎吃不到武松,但力气却用了不少,它仰天呼啸,震的景阳冈也仿佛颤动起来。猛然间,老虎笔直了它那钢铁一般僵硬的尾巴,朝武松狠狠地一把剪过来。说时迟,那时快,武松又是一个飞跃,躲过了。其实这老虎吃人的招数就是一扑一掀一剪。
武松瞅准了老虎在喘息时的机会,抡起哨棒朝它劈头打去。“啪”的一声,老虎并没有损失一根毫毛,反倒是哨棒打在树上,断成了两截。
老虎似乎有一些得意,它咆哮着又扑向武松,武松赶紧扔掉哨棒,空出双手向老虎搏斗,他利索地骑上虎背,按住了它的脑袋,使虎头不能动弹。老虎于是扭动身子,武松不敢松手,便用脚一阵乱踢,老虎痛得在身下刨出了一个土坑。武松趁机把老虎使劲往坑里按,又抽出右手,将铁锤般的拳头像雨点一样只顾打,他一口气打了七八拳,打的老虎七窍流血。
人物形象:(性格+人物品质)——人物描写方法
片段一:武松见店家不给筛酒,以为自己赖酒喝,索性拿出银子喝个痛快。表现了人物坦白直爽的个性。
片段二:店家一再说明“
三碗不过冈”,而武松偏偏不信邪,非要喝个痛快,且要证明给店家看看,我武松到底喝多少碗还能过冈。
表现了人物不拘一格,争强好胜的个性。
片段三:店家劝武松结伴过冈,以免被虎所伤,武松不听劝阻,执意过冈,这时醉中的武松粗中有细,敏锐地觉察到店家有谋财害命之意,这虽毁了店家的一番好意,但却说明武松精细的一面,同时这一情节进一步描写了武松争强好胜的个性。为下文武松遇虎、打虎作下了合理的铺垫。
片段四:
在结果一条老虎的性命后,武松自觉体力不支,难以应付再出现的老虎,果决下山。
表现了武松虽直爽豪侠,但却颇识时务,不粗莽行事的个性。
人物形象:(性格+人物品质)——人物描写方法
片段一:武松见店家不给筛酒,以为自己赖酒喝,索性拿出银子喝个痛快。表现了人物坦白直爽的个性。
片段二:店家一再说明“三碗不过冈”,而武松偏偏不信邪,非要喝个痛快,且要证明给店家看看,我武松到底喝多少碗还能过冈。表现了人物不拘一格,争强好胜的个性。
片段三:店家劝武松结伴过冈,以免被虎所伤,武松不听劝阻,执意过冈,这时醉中的武松粗中有细,敏锐地觉察到店家有谋财害命之意,这虽毁了店家的一番好意,但却说明武松精细的一面,同时这一情节进一步描写了武松争强好胜的个性。为下文武松遇虎、打虎作下了合理的铺垫。
片段四:在结果一条老虎的性命后,武松自觉体力不支,难以应付再出现的老虎,果决下山。表现了武松虽直爽豪侠,但却颇识时务,不粗莽行事的个性。
1、抓住外貌描写,五官、体态、穿戴 揭示人物的年龄、身份、地位、经历。例如《小巷深处》一文中:“夏天,母亲就如同一尊雕像,执著地守候在一个大大的冰棍箱旁,毒辣的阳光把母亲原已黝黑的皮肤晒得黑里透红,日复一日,竟成古铜似的颜色。”
分析:“如同一尊雕像”表现了母亲在烈日下守候的姿态,连皮肤也变成古铜色的了,突出了母亲为了“我”,终年辛勤劳作,苦心经营,一个伟岸、高大的母亲形象就树立在眼前。
2.品味语言描写,揭示人物思想、情感、性格。
1、提示语
2、与心理描写的区别 例如《“两弹”元勋邓稼先》一文中:“邓稼先严肃地拒绝说:‘不,这里就是战场,我不走!”’
分析:就是这么简短的一句话,我们却看到了邓稼先身先士卒,哪里有危险就出现在哪里的崇高精神。正因为他心中装着祖国,才会有“把自己的一生献给祖国”的宏大志愿,也才会有那斩钉截铁的豪言壮语。3.留意神态描写,揭示人物的心灵轨迹。
例如《心声》一文中:“他咬紧了嘴唇,郑重地举起右手,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程老师。”
分析:“郑重”表明李京京已做好了朗读的充分准备,相信自己能朗读好课文;“眼睛一眨不眨”表现了李京京迫切希望程老师能给他一个朗读的机会。这些神态描写,表现了他渴望表达亲情的愿望。4.紧扣动作描写,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
例如《风筝》一文中:“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 分析:一个“惊呼”,一个“跳跃”,就逼真地写出了小兄弟喜欢风筝到了极点。如果不是如此喜欢风筝,又怎会这样密切地关注天上风筝的一举一动呢?又怎会让自己的情感跟随着天上风筝的起落缠绕而跳动呢? 5.揣摩心理活动描写,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
1、幻觉式(画面)“联想回忆”
2、自言自语“紧迫、紧张时刻”
如《心声》一文中:“他真想站起来。可是如果举了手,程老师会喊他吗?课后赵小桢会不会嘲笑他?他真想念。不是要出风头,而是心里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地念出来,吐出来。”
分析:在公开课上,李京京是真想举手朗读课文,就是因为他心中所铭记的亲情太强烈了,想痛痛快快地表达出来,可是举手之后又担心程老师不会喊他,也担心赵小桢会嘲笑他,这种矛盾的心理,展示了人物内心的犹豫不决。
第二部分:基础讲解(省略号、引号、破折号的作用)
一、省略号的作用:
1、例举省略:在举例子未举完时省略。
例子:一走进花园,我便看见有兰花、水仙花、鸡冠花、、、、、、龙门阵游乐场里面有旋转木马、过山车、蹦蹦床、、、、、、2、引文省略:引用课文或诗歌、名言时未引完省略。例子:《我的民族小学》里面有傣族、景颇族、阿昌族、、、、、、《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孔子的名言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3、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例子:小明一进门,妈妈就问:“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她说:“我、、、我、、、我去小王家、、、玩了。”
“对、、、不、、、起,我、、、来晚、、、了。
二、引号的作用:
1、直接引用:直接引用某人说的话。
例子:“有志者,事竟成”这句格言,一只鼓励我前行。贝多芬说:“我是来给小姑娘弹曲子的。”
2、着重论述的对象。
例子:古人对写文章要做到“有物有序”。“有物” 指的是文章要有内容,“有序”指的是文 章要有顺序、有条理。
“演出”中途,哪位观众要离开“剧场”,都会引起不满。
3、表示否定和讽刺。
例子:像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点好。小明“白”得像堆碳。
4、表示特定非称谓,没有感情色彩。例子:这就是院子里人们常说的那颗“百年老树”。
5、引号里面还需要用引号的时候,外面用双引号,里面用单引号。例子:小敏同学问:“老师,‘虐’字怎么写啊?”
三、破折号的作用:
1、在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例子:张择端画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清明上河图》 穿过这条街就到了渝中区的中心地带——解放碑
2、话题突然转变。
例子:小明对小王说:“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
3、用在声音延长的拟声词后面。例子:“呜——”火车开动啦!
“嗡嗡嗡——”蜜蜂正忙着采蜜。
第二篇:标点符号作用总结
标点符号作用(引号、省略号、破折号的作用)
引号的用法练习
学习运用引号的练习
(一)1“说”字在前面,“说”字后面用冒号,所说的话用引号,引号里的话,一句话意思没有说完时,就用逗号,意思说完了,就用句号(问号、感叹号)。例:大树说:“来吧,孩子„„你会很快活的!”
练习:
大树高兴地摇晃着肢体,对孩子说来吧,孩子,爬到我的树干上,在树枝上荡秋千,你会很快活的!
2“说”字在中间时,前面的话用引号,“说”字后面用逗号,后面的话还用引号,引号里的话中标点用法同第一种情况。
例:“我已经大了,不爱爬树玩了,”孩子说,“我想买些好玩儿的东西。我需要钱。你能给我一点儿钱吗?”
练习:
很抱歉大树说我没有钱。我只有树叶和苹果,把它们拿去吧,孩子3“说”字在句尾时,“说”后用句号。前面的话用引号引起来,引号里的话中标点用法同第一种情况。
例:“我太老了,不能再荡秋千了。”孩子说。
练习:
我很疲倦,爬也爬不动了孩子说
综合练习题:
1.[“]非常抱歉,孩子[,][”]大树说[,][“]我没有什么可以给你的了[!][”]
2.[“]我没有苹果了[!][”]
[“]我的牙齿已经老化,吃不动苹果了[。][”]孩子说[。]
3.[“]我没有枝条了[,][”]大树说[,][“]你没法儿在上面荡秋千了[!][”]
[“]我太老了,不能再荡秋千了[!][”]孩子说[。]
4.[“]我现在需要的实在不多[,][”]孩子说[,][“]只想找个安静的地方坐坐,好好休息。我太累了[!][”]
[“]那好吧[,][”]大树说[,]它尽量把身子挺高。[“]你看,我这个老树墩,正好叫你坐在上面休息。来吧,孩子,坐下吧,坐在我身上休息吧[!][”]
引号的作用有:
①表示直接引用:②表示突出强调:③表示否定或者讽刺:④表示特定称谓:⑤用来引用俗语、谚语、歇后语、古语等:
1、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2、这是我们组办的“热爱大自然”的手抄报。()
3、“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4、罪恶的子弹还要挟着“和平之花”。()
5、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6、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7、鲸鱼的外形是极为理想的“流线型”。()
8、大家采集起“茅茅针”来。()
9、爸爸一定送你一顶“蓝盔”。()
10、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
A特殊含义B强调C引用
1、爸爸一定送你一顶“蓝盔”。()
2、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3、这是我们组办的“热爱大自然”的手抄报。()
4、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
5、人们就撕掉了他们的“文明”的面具。()
6、你可真是我的“祖宗”阿!()
7、“满遭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8、拐弯的地方挖了一些岔道,叫“迷惑洞''。()
9、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0、像你这样的“干净人''可真少见!()
11、罪恶的子弹还要挟着“和平之花”。()
12、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13、他在学下读书的时候,大家都称他为“辩论家”。()
14、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15、大家采集起“茅茅针”来。()
16、荷兰获得了“欧洲花园”的美誉。()
17、鲸鱼的外形是极为理想的“流线型”。()
省略号的作用
省略号(„„),又称删节号,用于省略原文的符号。
①表引文或引述的话有所省略;②表重复词语的省略; ③表列举同类事物和序数词语的省略;④表静默或思考;
⑤表说话断断续续;⑥表语言的中断;
⑦表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使用省略号应注意:①省略号就表示“等”、“等等”,省略号和“等”字,都可表列举省略,两者用一即可,不能同时使用;②省略号后面一般不用点号。练习:(写出省略号的用法)
“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短短的一段新闻还没看完,就听见啪,啪„„几声尖锐的枪响,接着就是一阵纷乱的喊叫。()
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我问候安辽娜,问候独眼的艾果尔,问候马车夫。()
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他那一次的演出,每每想起,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
观众们屏住气,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头上的碗„„眼看身体已经转过来。()听到这个消息,我们仿佛又看见老人和海鸥在翠湖边相依相随......(语意未尽)”你看他们那小模样!啧啧......”海鸥听见老人呼唤,马上飞了过来,把团团围住。
()
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辞典可以告诉我们许多词语,包括人名、地名、制度、成语、典故……的含义。
()
“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
“生活?生活当然……”猩猩犹豫着,“不过,乐在其中,那个'乐'字总有点刺眼。”()
我觉得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花市上,牡丹、吊钟、水仙、梅花、菊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
()
破折号的作用
1.用以表示对上文的解释说明或补充。例如:“亚洲大陆有世界上最高的山系——喜玛拉雅山,有目前地球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解释说明或补充的语句如果是插在句子中间的,可以前后各用一个破折号。
例如:“太阳系除了九个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以外,还有40个卫星以及为数众多的小行星、彗星和流星体等。”“直觉——尽管它并不总是可靠的——告诉我,这事可能出了什么问题。”
2.表示话题的转变。例如:“我在珠海的公司干得挺顺心。老板对我不错,工资也挺高,每月三千多呢!——我能抽支烟吗?”破折号前是讲述自己情况,后面突然转而询问对方别的事。
3.表示话语的中断。例如:“‘班长他牺——’小马话没说完就大哭起来。”“他很大了,——(顿)并且他以为他母亲早就死了的。”前一例的破折号表示下面的话没说出来。后一例表示说了半句暂时中断,停顿了一下又接着说下去。
4.表示声音的延长。例如:“‘顺——山——倒——’林子里传出我们伐木连小伙子的喊声。”
5.表示引出下文。例如:“在一篇题为《论气节》的文章里,他对‘五四’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道路与现实处境作了这样一番总结——”“小姑娘的相貌神态酷似她的母亲,我的心一颤。眼前又浮现出十年前我在槐树村生活的情景——”这种由破折号引出的下文常常是另起一段。
6.表示总结上文。例如:“其实这位选评者不但缺乏古代文学艺术常识,甚至对一般古汉语词汇的涵义也不甚理解。他把‘挹注’(挹彼注此,损有余以补不足)讲成‘不在乎,不注意’;把‘含香之署’(尚书省的别称)讲成‘有香味的房子’;把‘怀刺’(怀里揣着名片,‘刺’即今之名片)讲成‘怀抱着有刺的东西’——都是全无根据地乱说一通。”
7.分行列举,每个分列项前用破折号。例如: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之一。当前迫切需要确立的主要原则是:
——党的领导法制化原则;——政企职责分开的原则。
8.用在副标题的前面。例如:
语言与哲学
——当代英美与德法哲学传统比较研究
9.用于引文后标明作者。例如: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
选择破折号的用法:
A、表示声音延续 B、表示解释说明 C、表示意思转折
(1)我一直想买一本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
(2)“妈──”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
(3)他等了十分钟──他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
(4)我们对着高山喊:周总理——()
(5)你买这本书吧——这本书比那本好。()
(6)于是我渐渐对报纸有了戒心,一拿起来就觉得提心吊胆——很像一个人想睡觉是去揭开毛毯,可是脑子里却担心那底下会有一条响尾蛇似的。()
(7)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
(8)筷子头一扎进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9)其实,更值得一提的是声乐部分----就是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
(10)”馄饨喂——开锅“()
(11)贵客,张五爷这儿总共三位——里面请!()
(12)架在小窗上方的横梁——小眼睛上方的额头,倒像是用刀胡乱劈成的树柴
()
(13)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
(14)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字.()
(15)”啊,原来如此!——现在你把功课温熟了吗?"老师问他.()
第三篇:人物形象分析
人物形象分析:
《水浒传》
天雄星豹子头林冲,早年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因他的妻子被高俅儿子高衙内调戏,自己又被高俅陷害,在发配沧州时,幸亏鲁智深在野猪林相救,才保住性命。被发配沧州牢城看守天王堂草料场时,又遭高俅心腹陆谦放火暗算。林冲杀了陆谦,冒着风雪连夜投奔梁山泊,为白衣秀士王伦不容。晁盖、吴用劫了生辰纲上梁山后,王伦不容这些英雄,林冲一气之下杀了王伦,把晁盖推上了梁山泊首领之位。林冲武艺高强,打了许多胜仗。在征讨江浙一带方腊率领的起义军胜利后,林冲中风,被迫留在杭州六和寺养病,由武松照顾,半年后病故。
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原名鲁达,因为见郑屠欺侮金翠莲父女,三拳打死了镇关西。被官府追捕,逃到五台山削发为僧,改名鲁智深。鲁智深忍受不住佛门清规,醉打山门,毁坏金身,被长老派往东京相国寺,看守菜园,因将偷菜的泼皮踢进了粪池,倒拔垂杨柳,威名远扬。鲁智深在野猪林救了林冲,高俅派人捉拿鲁智深,鲁智深在二龙山落草。后投奔梁山泊,做了步兵头领。宋江攻打方腊,鲁智深一杖打翻了方腊。后在杭州六合寺圆寂而死。
《傅雷家书》
傅雷,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生译著宏富,译文以传神为特色。翻译作品共三十四部。作为文学评论家,他对张爱玲小说的精湛点评,为学界做出了文本批评深入浅出的典范。作为音乐鉴赏家,他写下了优美的对贝多芬、莫扎特和萧邦的赏析。傅雷先生为人坦荡,禀性刚毅,“文革”之初即受迫害,于一九六六年九月三日凌晨,与夫人朱梅馥双双愤而弃世,悲壮的走完了一生。傅雷的悲壮弃世,不但是对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那场荒谬绝伦的“文化大革命”的最强烈的控诉,同时也充分显示了有良知和正义感的人文知识分子的尊严。他为人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对亲人无私热爱,有良知,为人坦荡,禀性刚毅。
傅聪,1934年出生于上海,8岁半开始学习钢琴,9岁师从意大利钢琴家梅百器。1959年起为了艺术叛国出走,曾轰动一时,此后浪迹五大洲,只身驰骋于国际音乐舞台,获得“钢琴诗人”之美名。钢琴是傅聪的终身“情人”;音乐,是他灵魂的避难所。早年傅聪前往波兰学习时,父亲傅雷临别赠言说:“做人第一,其次才是做艺术家,再其次做音乐家,最后才是做钢琴家。”50年后,傅聪正朝着父亲的意愿走来。在他的身上,有着中国文人的傲骨和音乐家的悲情。傅聪在国际乐坛受尊敬的程度,远远胜于其他的大师。他刻苦用功,先做人、后成“家”,生活有条有理,是个严谨并且热爱音乐的人。
《培根随笔》
培根在《论友谊》中写到:“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在我们的生活中,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角色,他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一份色彩。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朋友是一个可靠的支柱,让我们可以得到依赖;当我们跌倒时,朋友是一枝拐杖,扶助我们站起来;当我们做事想半途而废时,朋友是一本备忘录,提醒我们一定要坚持到底;当我们获得成功时,朋友是一本字典,教我们下一步应该怎样做。朋友是可以倾诉、可以依赖、可以寻求帮助的人,我们应该珍惜身边所有的朋友,他们不仅是一种角色,他们还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简爱》
简爱生活在一个自小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环境,还要受表兄妹的欺辱.舅妈不加掩饰的鄙视.到了寄宿学校,还要爱老师不公正的待遇.正是这一切,让简爱炼就了,坚强不屈的自信的精神,使
得罗彻斯特为之震撼.并把她看作一位可以和自己精神平等交谈的人.并且慢慢地深深爱上了她,他的真心,让她感动,可是在结婚地那一天,却得知罗彻斯特另有一位患精神病的夫人还生活在同一座楼上顶层.,她觉得她必须得离开。这也是简爱所告诉罗彻斯特她必须离开他的理由。简爱还作出了一个非常理性的决定.在这样一个有着非常力量的爱情的包围下,还有富裕的生活诱惑之下,她依然要坚持自已个人的尊严。
罗彻斯特先生由于遭遇过种种不幸让她富有智慧,固执、冷漠下是善良,就像冰雪覆盖着的火山。他是简的主人,对她说话有时会傲慢无礼,但并不漂亮的简的那种不卑不亢、争取平等的精神及聪睿的头脑将他彻底征服。当简深深的爱上他,却又处在误会中,故事起了小小的高潮,简用理智压制着冲动的情感,心情复杂的说出了最能突出她性格的话.《格列佛游记》
格列佛:和鲁滨逊一样,是一个天生喜欢冒险,不甘寂寞与无聊的人。他记忆力很强,善于学习和观察,善于思考,有独特的思维,性情朴实温和,对人态度友好,举止善良,容易与人交往,愿意将自己所了解的先进的思想知识和他人一起分享,愿意帮助朋友。同时他聪明机智,有胆识,处事圆滑合理,说话巧妙伶俐,做事坚决果断,对于面前的困难不退缩、勇敢面对,抓住一切机会追求自由,有着极强的自信心。他为人坦率,爱国,也十分姑息自己的面子,对敌视他的人充满了仇恨、厌恶与鄙视,但也是敬重高尚的、知识丰富的学者。总的来说他是一个具有质疑精神,酷爱真理,有忍耐力的游者。
佛利姆奈浦是利立浦特国王的一个宠臣,对于国王他一味阿谀奉承,为了讨好国王,他会想方设法让其开心,甚至愿意做出威胁自己生命安全的行为来得到国王的欢心。反过来对人民却颐指气使,看不起平民,认为他们比自己低级。佛利姆奈浦拥有才能和本领,但却不将此运用到正途上、为百姓做好事。他心眼狭小,忌妒心强,痛恨比自己有能耐的人,喜欢暗地里给人打小报告、污蔑他人。狠得下心,不惜一切代价寻找机会进行打击报复,不给对手留下丝毫的余地。在格列佛看来,他有阴暗乖僻的本性,狡猾奸诈,口蜜腹剑,并且多疑,猜忌心强,甚至会无端地怀疑自己的至亲和至爱,是一个受人鄙视的人。
第四篇:分析人物形象
分析人物形象
大致包括三种题型:
①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②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③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归纳方法
一、分析人物的典型性格
典型人物的典型性如何体现呢?这就需要注意人物的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是指典型人物所代表的那一类人的共同性格。小说中的人物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他是当时社会某阶层那类人的代表,如《范进中举》中的人物塑造,“胡屠户”和“范进”这两位人物,他们代表了当时社会不同阶层的两类人,一类是趋炎附势、嫌贫爱富、前倨后恭、市侩小人的代表,另一类则是热衷追逐功名利禄、人格扭曲、思想空虚、人性腐朽、精神颓废的读书人代表。个性则是指即使是同一类的人,由于他们的生活经历、所受教养和所处的具体环境互不相同,他们也有着各自不同的、独特的生活习惯、心理气质、兴趣爱好、精神状态等。在《范进中举》一文中,“胡屠户”是一个卖肉的屠户,生活上能吃饱饭,没有社会地位,在有钱有势人面前卑躬屈膝,在比他生活得差的人面前吆五喝六;在“胡屠户”身上,我们看见了虚伪势利、嗜钱如命、愚昧迷信、庸俗市侩等社会低层的“小人物”的人性弱点,这一人物的鲜明个性在典型环境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
二、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情节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我们需要从情节的发展中把握人物形象,因为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人物灵魂深处的东西来,离开了情节,就不知道人物怎样做事,也就无法分析人物性格特征。要了解人物性格,必须透过情节中发生的事情这种外在现象去剖析现象背后的本质。故事情节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举例:《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司马懿如果不是深知诸葛亮善用伏兵之计,他也就不会退兵了,反之如果诸葛亮不是深知司马懿生性多疑,他也就不会冒险用“空城计”了,那样“空城计”的情节也就无法产生了。由此可见,“空城计”的情节发展是两个不同性格的人物发生联系后的必然结果。分析矛盾冲突,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矛盾冲突是构成情节的基础,是展示人物性格的手段.优秀的小说,总是充分地揭示社会生活本质的矛盾和斗争,在典型的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一般说来,矛盾冲突展开得越充分,人物性格也就越鲜明.如《祝福》中被卖改嫁时的嚎骂,是她与族权的矛盾冲突,体现出她性格特征中的主要一面――反抗.当祥林嫂用积攒的全部工钱捐了门槛后,自以为可以参加祭祀时被四婶大声呵止,这是本文的一个主要冲突,使祥林嫂完全绝望,精神支柱被彻底摧毁,精神世界顷刻土崩瓦解.三、借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 1.从分析人物的直接描写入手。
人物直接描写(也叫正面描写),就是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等,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反映作品的主题。(1)肖像描写(也叫外貌描写)它的作用不只在于勾画出这个人物的外部特征,而是为了以“形”来传“神”,因此分析人物外貌可以揭示人物性格特征。如《林黛玉进贾府》对贾宝玉、林黛玉的肖像刻画。
(2)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
人物行动最能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也体现着人物的思想性格,例如《药》中华老栓买药时,黑衣人的动作、语言描写形象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3)心理描写
分析人物的心理描写,能很好的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的思想活动描写,它往往和外貌、语言、行动交叉在一起。有时描写了人物的外貌、行动、语言,同时也反映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小说描写人物心理活动常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内心独白。这是一种直接剖析人物思想活动的心理描写方法。例如,《水浒传》中:“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鲁提辖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户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这段心理描写,写了鲁达对这个不曾料到的人命案的认真思考。但是,他逃避官司只是因为担心没人送饭。这说明他即使仔细考虑,也不过是“鲁达式的思考”。(2)动作暗示。这是一种以动态的方式,通过对动作、表情的描写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方法。例如,孔乙己买洒时“排出九文大钱”这一动作,正反映了他在短衣帮面前炫耀的心理。《项链》:“她跳起来,搂住朋友的脖子,狂热地亲她,接着就带着这件宝物跑了。”这段文字就充分展现了马蒂尔德的内心世界,体现了她拿到项链后的狂喜之情。(3)通过梦境、幻觉写人物的思想、愿望。这是一种展现人物精神世界的特殊方式,常用来显示人物思想感情变化的曲折历程。例如,《红楼梦》中的“病潇湘痴魂惊噩梦”。2.从侧面描写人物。
侧面描写。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如用有关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事件叙述等烘托所要描写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如《我的叔叔于勒》关于于勒的叙述(据说他当初行为很不端正,就是说他曾经挥霍过一些钱财,这在穷人的家庭里是罪恶当中最大的一种。在有钱人的家里,一个人吃喝玩乐无非算是糊涂荒唐。大家笑嘻嘻地称呼他一声花花公子。在生活困难的家庭里,一个人要是逼得父母动老本儿,那他就是一个坏蛋,一个流氓,一个无赖了。)和结尾景物描写(在我们面前,天边远远地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塞岛了。)都属于侧面描写。3.从细节描写入手。
所谓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服饰、神情变化以及事物、环境的细微处进行具体描写。分析细节描写,首先要注意细节的真实性,要经得起推敲;其次看是否具有典型意义,看其是否经过精心选择,巧妙安排。如《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为摆脱尴尬,要叶尔德林不断地帮他脱下大衣、穿上大衣的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他见风使舵的变色龙性格。
四、借助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分析环境描写,探究形成人物命运和性格的社会原因)
小说中的人物是生活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特定的生活环境之中的,人物的思想感情总要打上时代的烙印,留下环境的痕迹。自然环境对人物的衬托作用有正衬和反衬两种。正衬,是指环境与人物和谐一致,即社会风气、自然风光、气氛和景物色调等与人物的性格、命运、言行等组成和谐统一的艺术画面。反之,则是反衬。例如,《祝福》中写祥林嫂的死,色调是低沉与凄凉的,画面是悲惨的,但祥林嫂却死在了欢乐热闹的“祝福”中。这两幅反差极大的画面,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自然环境对人物命运有时有影响,但决定人物命运的主要是社会环境,像祥林嫂,别里科夫等,他们的命运与性格无不为环境所决定
五、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从人物间的关系入手,分析人物性格。许多小说作品所提供的人物往往不止一个,这就要求我们准确分析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确定主次,从他们之间的复杂关系中,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例如2008年高考江苏卷所选小说《侯银匠》,虽然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可是小说的主要文字却是写侯菊。如果考生不能准确地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就很难全面总结出侯菊的形象特点。
六、借助作者倾向分析人物形象(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或联系小说主题分析)
小说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主题是小说作家在描写、叙述人物性格、人物命运时显示出的对生活的理解和认识。我们要在阅读中认识和评价人物的性格、品质、典型性和社会意义,体会作者的感情倾向。
《装在套子里的人》的结尾,写到别里科夫死后才一个月,生活又变得沉闷,清楚地表明了别里科夫是个典型人物,只要专制制度还在,别里科夫式的人物便不可能死绝。《阿Q正传》那叫读者笑中有泪的精神胜利法,明显地表达了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情倾向。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首先要高度概括故事情节(什么人什么事)。其次揣摩作者的态度:表现了什么,是真善美还是假恶丑?(赞扬什么还是批判什么,最好从正反两个方面理解,如《祝福》)
第五篇:水浒传人物形象分析
本科毕业论文
题 目:《水浒传》人物形象分析
所 在 系:中文系
专 业:汉语言文学
年 级:2014级
姓 名:李海龙
指导教师:张英 老师
《水浒传》人物形象分析
内容摘要:在《水浒传》这部中国古典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描写是比较成功的。林冲由一开始他为了保全自已的地位和正常的家庭生活,一忍再忍,直到忍无可忍时,才被逼上了梁山落草的道路;鲁智深豪爽仗义,但也粗中有细;宋江文武都不及卢俊义,相貌也不出众,却坐了梁山之主,因为他有权术,当然也有一定能力;武松因打虎而成英雄,杀嫂和西门庆替兄报仇,但在恶人的陷害下,最终只有上梁山。
关键词: 忍辱负重 造反上山 率直粗犷 玩弄权术 敢作敢为
一、《水浒传》英雄人物之林冲形象分析
《水浒传》写人物的性格特点,有生活的依据,而且能够随着生活矛盾的发展,他的性格要产生变化。写林冲,借情节的波澜起伏,展示其性格的前后变化,曲折有致,摇曳生姿,最有韵味。他为什么要变化?什么时候变化?都是从生活出发,这是《水浒传》的现实主义。《水浒传》中,林冲有一个突出的性格特点:能忍,忍辱负重、忍气吞声、不敢反抗。写他的弱点,写他性格里边的弱点,不好的一面,就是能忍。
其“忍”之一:
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在光天化日之下,妻子被人家调戏,奇耻大辱,不能忍受的。“当时林冲扳将过来,扳着他的肩胛,却认得是本官高衙内,先自手软了”。“先自手软了”这五个字非常值得注意,这不是简单的、一般人物的动作神态的描写,而是一下子挖掘到人的内心世界。但是“怒气未消,一双眼睁着瞅那高衙内”。但是敢怒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打,他忍下了这口气。小说在这里写得非常好,写出了人物内心的活动。鲁智深跟林冲形成鲜明的对比。他说“你却怕他本官太尉,洒家怕他甚”,“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去了”。一个是忍辱怕事;一个是疾恶如仇。一个是自己受侮辱、受压迫不敢反抗;一个是看见自己的朋友受压迫,就不能忍受,这两个人的性格形成鲜明的对比。
其“忍”之二:
接下来还是写林冲想苟安,忍。但想苟安也不能苟安,想忍也忍不下去。所以小说接着写高衙内又收买了陆谦,让陆谦把林冲的妻子骗到他家里面楼上。林冲得知后,“拿了一把解腕尖刀”,“径直奔到樊楼,前去找陆虞侯”。他拿起这个解腕尖刀不是去找高衙内,而是去找陆谦。也就说,林冲已经开始反抗了,但是他反抗的程度和范围有限。应该找高衙内,这里大概有两个意思。第一,还是怕高衙内,不敢惹他。前面说了,权且饶他这一次。这是第二次了,他又忍让了;第二,这是写林冲重义。就是说陆谦是林冲的结义兄弟,背信弃义,不讲义气的人林冲是最痛恨的。讲义气是林冲性格当中非常美好的东 3
西,很宝贵的东西。这是他以后能够转变,而且转变以后革命性非常强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其“忍”之三:
林冲发配沧州以后,还是能忍,还是忍辱负重。小说这里写得非常精彩,他临走之前写了一封休书。这纸休书我觉得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写出林冲的善良,他替妻子考虑得很周到;另一方面也写出他能忍的性格,也天真幼稚。你以为写了一纸休书以后高衙内就不来了?照样来。所以这些地方,一方面写出他的善良,引起读者对他的同情,另一方面,引起读者对于罪恶势力的更加憎恨。
其“忍”之四:
刺配沧州,有一个情节:押监他的两个差人董超、薛霸,一路上虐待他,用烫水让他洗脚,连读者都不能忍了,他还是“忍”,后来走到野猪林,就是董超、薛霸受高俅、高衙内之托付要杀害林冲的地方。到这个时候了,而林冲一点都没想到可能要杀他(武松到飞云浦就已想到差人要杀他),你要捆就捆吧。换成另外的人,像鲁智深也好、李逵也好,在这种情景下绝不会这样说。鲁智深救下了他,要杀两个公人,林冲极力阻挡。这时他还是忍,不想反抗。
其“忍”之五:
到沧州牢营不久,他从李小二口中得知来了几个“尴尬人”,于是买了一把解腕尖刀,街上寻了几日不着,“心下且自慢了”,又“忍”过去了; 沧州牢营安排他到草料场,这是个阴谋,林冲浑然不知,还打算“待天晴到城中换个泥水匠修补”,“神明庇佑,改日来烧纸
钱”。还以为给他一个好的差事,到那儿去过得比较安稳。最后火烧草料场,他在山神庙里面听见陆谦他们三个人说话,要把他的骨头拣回去到高俅那儿去领赏。这时林冲满腔怒火一下子爆发出来,打开山神庙的门出去把几个人杀了,然后造反上山,由此就实现了彻底地转变。
林冲走了一个很漫长的、很艰苦的道路。写林冲的转变,有很多伏笔,譬如说他和陆谦是好朋友、结义兄弟,但是后来陆谦害他了,那么他就曾经跟陆谦讲:“贤弟不知,男子汉空有一身本事,不遇明主,屈沉在小人之下,受这般腌臜的气”。也就说,就是他在统治阶级的压迫之下,满腔不平之气。这个满腔不平之气,就是林冲能够一步一步向前迈进,最后实现了思想转变,造反上山的基础。他虽然是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是个中级军官,但是他一出场就是被压迫的。所以虽然是统治阶级里边的人物,但是他所处的地位和广大被压迫的人民群众有相通之处,这是他能够转变的一个基础。林冲能忍,宽容了压迫他、侮辱他的人,但是他的对手可没有放过他。一计不成,又生一计。那个社会的黑暗势力、罪恶势力,不断地向他紧逼而来。
二、《水浒传》英雄人物之鲁智深形象分析
鲁智深,论粗卤处,他也有些粗卤,论精细处,他亦甚是精细。为人性如烈火,好打抱不平。
(一)爱憎分明,刚爽豪迈,见义勇为,粗中有细,扶危济困,疾恶如仇:他非常同情关心被当地恶霸镇关西欺侮的金家父女,在倾听完金氏父女的控诉后,主动向金氏父女赠送银两,亲自保护他们逃
离虎口;等到金家父女逃离虎口后,他才来到镇关西肉铺前激怒郑屠,让其对自己动手,最终为民除害,这些表现了他扶危济困、嫉恶如仇的优秀品质。
(二)慷慨大方,重义疏财:与金家父女没有任何关系,但当倾听完金家父女的控诉后,马上主动提出要给金家父女盘缠让他们回东京,当他掏出自己所有的银子觉得不够时,便向旁边的李忠求助银两,当李忠不爽利地摸出二两银子时,鲁达便认为李忠不仗义,将那二两银子丢还他。
(三)率直粗犷,勇而有谋,粗中有细:为了保证金氏父女能平安的离开,鲁达竟在店门口“坐了两个时辰”拖住店小二追寻金氏父女的举动,“约摸金公去得远了,方才起身。”
在惩治恶霸镇关西的时候,不是不问青红皂白就动手,而是采取先激后打的策略,让郑屠手持剔骨尖刀先动手,将他引到街上,当众质问郑屠,让大家了解“拳打郑屠”是正义的行动,直到后来不慎失手打死郑屠,他也是随机应变,遇险不惊:“这厮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走了”„„这些都表现了鲁达的勇而有谋、粗中有细的性格特点。
三、《水浒传》英雄人物之宋江形象分析
宋江世代务农,守一些田园过活。属于中小地主,自幼读一些儒家的书,受到传统的文化教养。他的职业就是在县衙里边当一个押司。他不属于官,而是一个小吏。所以刀笔精通,吏道纯熟。这样的家境出身,所受的文化教养和所从事的这样的职业,所以他对百姓的一些
疾苦可能有一些体验,这都是他所谓的仗义疏财,有一定的正义感;因为他管的是文书档案,所以养成他的处事谨小慎微,随机应变,也培养了他喜欢玩弄权术的手段;他在衙门里边管案牍文书的,所以也培养了他遵守法度的习惯。所以宋江到了梁山以后,他处理一些事情想得比较周全,处理事情比较谨慎,大概和他所从事的职业有关系的。一个人在那样复杂的社会里边,没有一点权术,很难生存。在宋江身上表现得比较突出。他要把霹雳虎秦明招降过来,他就和花荣两个人设计就把秦明俘虏了。派人骑上秦明的马,穿上他的衣服,戴上他的头盔,假装是秦明,到秦明的上级那儿去杀人放火。《水浒传》里边写横七竖八,死的男女不计其数,最后他又把秦明放回去,结果秦明回去以后,慕容知府说,你早就投降了强盗,所以我把你的妻子和孩子也都杀了。秦明无奈,听从宋江的劝说上了梁山,这就是一种权术。宋江法度的思想是比较明显的。比方说,他把晁盖放走了,于法度上却绕不得,犯了法的。把他刺配到江州的时候,半路上被梁山的好汉拦住,要把枷给他打开,他不同意。他说这是国家的法度,如何能够擅自动它。一个是喜欢玩弄权术,再一个就是他看问题的时候,往往从法度的角度出发,都和他所从事的职业有一定的关系业。
宋江的一生可以把他划成四段,上梁山之前,上梁山之后,接收招安之后,结局。
上梁山之前可以说他是个仗义的英雄。因为他上梁山之前,主要做了两件事,一个就是私放晁盖,第二个就是杀死了阎婆惜。为了自己梁山的朋友而把自己的外室给杀死,表现了他义的一面。
上梁山之后,给他定性的话,他是梁山起义军的首领。他凭什么可以当梁山的领袖?这是一个矛盾的地方。他文武的才能都有限,但是他能当梁山的领袖,可以从这三点来考虑。一个就是他仗义疏财的品格,使得他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对江湖的好汉有巨大的号召力。第二个就是他关怀兄弟,相信人。《水浒传》里边有几次比较大的战役,大多数他都是为了救自己的兄弟。他每打一个城市都是因为自己的弟兄,梁山的弟兄被捉,为了救这些弟兄而打仗。第三他有一定的组织才能和军事指挥才能。有一个战役影响比较深的就是三打祝家庄,其中两次宋江指挥得不太灵,损兵折将没有打下来,但他吸取教训,听吴用他们的意见,第三打典型地体现了他的组织才能。我们可以想像,如果要是作为一个义军的首领,他一点组织才能军事才能都没有的话,他是站不住脚的。梁山的武力发展到了最高峰,二败童贯,三败高俅,所以说他是梁山义军的首领。
接受招安以后,这个时候的宋江,应该是朝廷的忠臣。宋江挂在口头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为国家出力,保国安民。所以晁盖一死,他把梁山的聚义厅改成忠义堂。原来是聚义,现在是忠义。正式接受招安把旗号改了,“替天”改成“顺天”,“行道”改成“护国”,所以接受招安以后,就从原来义军的首领变成一个朝廷的忠臣,要顺天要护国,不是原来的替天行道。接受招安以后,主要干了四件大事。一个是平辽,辽国的,北方的。平田虎,平王庆。再一个就是征方腊。征方腊是《水浒传》里边写得最惨烈的一次,也是宋江既是朝廷的忠臣,也是众兄弟起义的刽子手,是不是可以这样说。看看他打方腊的
时候,和他原来在梁山的时候不一样了。原来他一把朝廷的将领给俘虏以后,说小可宋江,被迫暂住水泊,等朝廷招安为国家出力。他征方腊的时候,把方腊的将领俘虏以后,不是说推出去斩首,就是挖取心肝祭奠阵亡的梁山兄弟。
他生活的最后一段是个悲剧的结局。108个好汉,征辽、平田虎、平王庆的时候,没有死一个。而到了征方腊完了以后往回走的时候,有的战死,有的阵亡,有的病故,有的离去,有的出家,最后剩了27个。宋江是被药酒害死,吴用、花荣和他的感情很好,在他的墓地上吊而亡。宋江他害怕李逵知道他被害死,怕他造反,所以他临死的时候,又把李逵招回来,骗李逵也喝下药酒,李逵最后也死了。所以他最后整个的结局是悲剧的下场。
四、《水浒传》英雄人物之武松形象分析
(一)景阳冈打虎,武松完成了由一个市井平民到英雄人物的转变
景阳冈打虎,武松由一个混迹市井的“小民”而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英雄,立刻光彩照人起来,并因此谋了个差事,为人物性格的进一步展开奠定了基础。
(二)爱憎分明、敢作敢为
西门庆与潘金莲私混,超越了当时社会所能容忍的行为规范,并且丧尽天良,毒杀了武大郎,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容忍的罪恶,武松公出回来后,对哥哥的死产生怀疑,展开调查,真相查明之后,在灵台前愤斩了潘金莲,于狮子楼怒杀了西门庆。武松替亡兄报了冤仇,消 9
除了自己及读者淤积于胸的一口恶气,表现了武松爱憎分明的豪侠之气。其间通过桩桩事件将武松一些性格特征表现出来。
1、具有一身凛然正气,守礼法纲常,非好色之徒。武松与武大相比,无论外形与能力,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加之武大之妻美艳动人,若如西门庆之徒那里会兼顾是否自家兄弟,早会坏了纲常,行了乱伦之举。而武松对于嫂子潘金莲的诱惑却是义正词严,怒而斥责,愤而离去。守礼法纲常,给了淫妇一个沉重的打击。但其直白的表达方式,却为武大后期的命运埋下了祸根。
2、明察秋毫,做事果决干练。武松公出归来,发现愚兄亡佚,顿生疑惑,这里便表明了武松非一介莽汉,而是智勇双全。接下来查案一节更体现了武松的精明干练,一桩复杂的谋杀案,被武松迅速查个水落石出,且查案的途径如此之简洁,效率如此之高,手段如此之果决,若换作常人,怕会是一桩永远也无从查起的冤案了。
3、爱憎分明,敢作敢为。武松查明案情之后,本意公决,但知县包庇西门庆,换作旁人怕也只能是忍气吞声,含恨终生了。而武松断了这条路之后,替兄报仇之念未息,亲自手刃了谋害哥哥的奸夫淫妇。报了深仇并主动到县衙投案自首。
(三)看透世事黑暗,走上反抗之路。
武松由一打虎英雄而至发配之人,其间经历了许多侠义之事,替人报打不平,也正因此武松差一点送了性命。醉打蒋门神,武松替施恩出了一口恶气,自己却不曾想因此而遭人算计。被张督监以堂而皇之的借口接去之后,倍受礼遇,武松不知是计,张督监的一番甜言蜜
语之后,武松就对其深信不疑,且心怀感激之情。不曾想,张督监受蒋门神贿赂欲致武松于死地,早已设好了圈套。武松中计后,再次被发配,在飞云浦识破奸人诡计,灭了欲杀自己的几个恶人,幡然悔悟,至此武松开始认识到在“人间正道”上已无容身之地“,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隐忍只能进一步遭人陷害,也深刻地认识到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只有落草走上反抗的道路可行了,”人间正道皆沧桑”的道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终于投二龙山落草为寇,后又投奔梁山成为众多英雄中较为璀璨的一颗“明星”。
(四)、辩证看武松
1、性格暴躁,动辄伤人。
武松一出场就是以醉酒后斗殴现身的,做客柴进府上,却动手殴打庄客,书中多处描写武松喝酒的情节时,很少有规规矩矩,动辄恶语伤人,甚至以暴力威胁。在景阳冈一节中,武松在酒家喝酒,三碗之后,强行要酒,店家好言解释,武松却烦躁怒斥和威胁。英雄是从凡人堆里被凡人推出来的。武松是有个性的人,但别人也需要尊严,理应受到尊重才是,且酒家也多为下层劳苦之人,并非贪官恶人,无端遭此辱是不应该的。后期杀了张督监等人之后,武松一路行来,饮酒之后也是性格暴躁,动辄与人争执,因此引起许多事端。
2、一时兴起,滥杀无辜。
在鸳鸯楼怒杀张督监一家,武松未免有些嗜杀。想那张督监身为一任官吏,本该伸张正义,造福于民,不想却助纣为虐;而蒋门神仗势欺人,作恶一方。都是该杀之人,无可非议。然而张督监的家人,尤其那些丫环、使女,何罪之有呢?这些丫环、使女之所以身处下贱,都因贫苦而来,都是苦命人家的女儿,无端惨死在武松刀下,有几人能够感到如杀张督监、蒋门神般快意呢?
3、结交朋友,不分良莠。
十字坡下,武松险些成了张青、孙二娘夫妇二人的刀下之鬼,但在几句话之后,反倒成了结拜的弟兄,有失常礼。从中也体现了武松交友不分良莠:张青、孙二娘在十字坡下开了一家酒店,却专卖人肉包子,十足一家黑点,虽然文中也交待了张青、孙二娘专杀坏人,但杀武松从何解释呢?难道武松是坏人?或者解释为一时难辨真伪,宁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人?坏人脸上又没有贴着标签,那岂不是见人就杀,见利就取?或者说世道黑暗,但也全没杀人越货的理由。此中很难找到合理的解释,从而也就难以解释武松交此二友的正义目的。
4、反抗的目标不够远大,也仅能解释为解决个人的生存问题而已。
武松走上反抗道路的出发点是官逼民反,是走投无路。并不是为了解决广大劳苦大众的苦难。只是为了解决个人的生存问题。他对黑暗的封建统治报有幻想,所以即使他一身的神勇,在 “犯事”之后也任凭官府发落。甚至没有鲁智深那种行了仗义之事,误杀人命,一走了之的想法。即使落草为寇也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得到招安。还是继续效命朝廷的想法。
参考文献
[1] 《水浒传》古装历史剧1998 [2]吴越 关佩玉 品水浒《品人篇》[A] 北京 东方出版社 2007 [3]金圣叹 第五才子书[C] 沈阳 万卷出版公司 2009 [4]王振彦 马振英 水浒人物上山原因论述[J] 南阳 南都学坛1997年04期
[5]胡三如 《水浒传》中林冲人物形象赏析[J] 《文学教育(上)》2007年07期 武汉 长江文艺出版社
[6]版易中天 《易中天全集(含品三国、品红楼梦、品西游记、品水浒传等)》 [A]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