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共筑美丽和谐之城
共筑美丽和谐之城
有人说,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决定这座城市的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程度。
多年来,市委、市政府把美化城市环境放在创优经济环境、增强城市综合功能、提升城市魅力形象、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放在建设文明、开放、最佳人居环境的高度,以“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质量管理”为标准,群策群力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一个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一个开放、文明、和谐的魅力之城正展现在世人面前。
真抓实干确保环境清新靓丽
我市曾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创建卫生城市先进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绿化十佳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等多项殊荣,这一张张烫金的名片背后,无不凝聚着全市上下为建设美好家园艰苦拼搏的汗水。
在城区,辛勤的环卫工人和市容专管员每天十多个小时维护着城市面貌的整洁;近百个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社区居委会大力开展综合整治活动和义务劳动,治理脏乱差,美化环境;市公安、交通部门对违章车辆依法进行治理,交通秩序明显改善;市城管部门对主次干道两旁乱摆摊设点现象以及沿街破损招牌进行了治理,拆除违章建筑、清除小广告,市容市貌得到较大改观。为了美化车城,每一个市民都以强烈的主人翁姿态积极投身于卫生保洁工作热潮。徜徉在车城街头,你会不时看到:带着红领巾的孩子自觉地把垃圾扔入垃圾桶,退休的老同志自发清理废纸等垃圾。每个市民都在细心地呵护和打造着美好的人居环境。目前,城区清扫道路面积达240万平方米,比五年前增加59%;清理城区生活垃圾每年达21.9万吨,比五年前增加4.5%;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5%。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地,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环保工作,对有污染、工艺落后的项目坚决亮红灯。几年间,全市共投入环保治理资金21.11亿元,完成治理项目200多个,新增日废水处理能力9695吨,日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达24.5万吨。
目前,我市公园绿地达到420公顷,城区绿地率达到45%,绿化覆盖率达到46.4%,人均拥有公共绿地10.7平方米,居全省之首。城区现拥有游园、公园、植物园、广场等30余处。园林式单位、花园式单位成为随处可见的景观。我市已初步形成“城在山中、林在城中、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山林风景型园林城市。
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任重道远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市环卫工作面临的困难、问题随之凸现。环卫基础设施发展步伐相对滞后,存在着数 量少、标准低、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城市空间的拓展,加之XX公司移交的60余条厂区道路,使环卫清扫保洁面积和作业量逐年加大,一线环卫存在作业方式原始、人员相对不足、装备设施不够等问题。城市管理中的脏、乱、差问题还未从根本上得到治理。
环卫设施相对不足,与城市建设发展不同步。目前,城区共有可使用公厕79座。按国家规定标准的间距和数量确定,城区仍需新建公厕60余座以上。废物箱严重不足。据了解,城区主次干道57条道路,总长78.9公里,现有果皮箱尚不能满足需求。垃圾转运站不足。城区小型转运站仅19座,主次干道沿线仍有不少竹筐代替垃圾容器,转运站还需35座以上。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场不足,且不达标。城区垃圾最终处置场仅有1座,且未完全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西城区没有一座垃圾处理场。环卫工作服务站、环卫专用车辆不足。垃圾车、吸粪车、清扫车、洒水车等环卫作业专用车仅有47台,其中20多台已近报废年限。
城市建设与管理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适度投入为核心。由于种种原因,城区城维费收入比5年前减少847万元,而城维费支出增加85万元,城区面积增加了20%。同时,XX公司剥离辅体后移交的60多条厂区道路,责、权、利的关系尚未完全理顺,加强这些路段的环境治理已成为XX公司员工的共同呼声。
如何适应城市公用事业改革及城市发展需要,运用市场化手段引入竞争机制,加快建立新型环卫运作的长效机制,尽快理顺各级责、权、利的关系,遏制城区市容卫生下滑势头,是市委、市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
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说:“人们为了活着而聚集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好而居留于城市。”理想的城市必然是能够让人活得更美好的城市。为把十堰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秩序优良、文明繁荣、具有魅力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市上下都要备加呵护我们城市的市容卫生环境,讲文明,树新风,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创造洁净、舒适、优美的城市环境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共筑美丽和谐之城
文章标题:共筑美丽和谐之城
有人说,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决定这座城市的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程度。
多年来,市委、市政府把美化城市环境放在创优经济环境、增强城市综合功能、提升城市魅力形象、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放在建设文明、开放、最佳人居环境的高度,以“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质量管理”为标准,群策群力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一个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一个开放、文明、和谐的魅力之城正展现在世人面前。
真抓实干确保环境清新靓丽
我市曾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创建卫生城市先进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绿化十佳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等多项殊荣,这一张张烫金的名片背后,无不凝聚着全市上下为建设美好家园艰苦拼搏的汗水。
在城区,辛勤的环卫工人和市容专管员每天十多个小时维护着城市面貌的整洁;近百个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社区居委会大力开展综合整治活动和义务劳动,治理脏乱差,美化环境;市公安、交通部门对违章车辆依法进行治理,交通秩序明显改善;市城管部门对主次干道两旁乱摆摊设点现象以及沿街破损招牌进行了治理,拆除违章建筑、清除小广告,市容市貌得到较大改观。为了美化车城,每一个市民都以强烈的主人翁姿态积极投身于卫生保洁工作热潮。徜徉在车城街头,你会不时看到:带着红领巾的孩子自觉地把垃圾扔入垃圾桶,退休的老同志自发清理废纸等垃圾。每个市民都在细心地呵护和打造着美好的人居环境。目前,城区清扫道路面积达240万平方米,比五年前增加59%;清理城区生活垃圾每年达21.9万吨,比五年前增加4.5%;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5%。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地,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环保工作,对有污染、工艺落后的项目坚决亮红灯。几年间,全市共投入环保治理资金21.11亿元,完成治理项目200多个,新增日废水处理能力9695吨,日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达24.5万吨。
目前,我市公园绿地达到420公顷,城区绿地率达到45%,绿化覆盖率达到46.4%,人均拥有公共绿地10.7平方米,居全省之首。城区现拥有游园、公园、植物园、广场等30余处。园林式单位、花园式单位成为随处可见的景观。我市已初步形成“城在山中、林在城中、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山林风景型园林城市。
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任重道远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市环卫工作面临的困难、问题随之凸现。环卫基础设施发展步伐相对滞后,存在着数量少、标准低、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城市空间的拓展,加之东风公司移交的60余条厂区道路,使环卫清扫保洁面积和作业量逐年加大,一线环卫存在作业方式原始、人员相对不足、装备设施不够等问题。城市管理中的脏、乱、差问题还未从根本上得到治理。
环卫设施相对不足,与城市建设发展不同步。目前,城区共有可使用公厕79座。按国家规定标准的间距和数量确定,城区仍需新建公厕60余座以上。废物箱(果皮箱)严重不足。据了解,城区主次干道57条道路,总长78.9公里,现有果皮箱尚不能满足需求。垃圾转运站(中转站)不足。城区小型转运站仅19座,主次干道沿线仍有不少竹筐代替垃圾容器,转运站还需35座以上。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场不足,且不达标。城区垃圾最终处置场(填埋场)仅有1座,且未完全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西城区没有一座垃圾处理场。环卫工作服务站、环卫专用车辆不足。垃圾车、吸粪车、清扫车、洒水车等环卫作业专用车仅有47台,其中20多台已近报废年限。
城市建设与管理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适度投入为核心。由于种种原因,城区城维费收入比5年前减少847万元,而城维费支出增加85万元,城区面积增加了20%。同时,东风公司剥离辅体后移交的60多条厂区道路,责、权、利的关系尚未完全理顺,加强这些路段的环境治理已成为东风公司员工的共同呼声。
如何适应城市公用事业改革及城市发展需要,运用市场化手段引入竞争机制,加快建立新型环卫运作的长效机制,尽快理顺各级责、权、利的关系,遏制城区市容卫生下滑势头,是市委、市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
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说:“人们为了活着而聚集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好而居留于城市。”理想的城市必然是能够让人活得更美好的城市。为把十堰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秩序优良、文明繁荣、具有魅力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市上下都要备加呵护我们城市的市容卫生环境,讲文明,树新风,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创造洁净、舒适、优美的城市环境做出应有的贡献。
《共筑美丽和谐之城》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共筑美丽和谐之城。
第三篇:共筑和谐校园
强化责任意识
共筑平安校园
-----渤海石油职业学院综合治理工作汇报提纲
(2012年5月31日)
稳定是高校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拥有一个稳定的校园环境是做好教育工作的立足之本。校园稳定事关教育质量,事关师生的生命和财产,事关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近年来,我院综治工作紧紧围绕争创 “平安校园” 这个目标,全面落实各项工作举措,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加强和改进校园管理,积极探索维护高校稳定工作的长效机制,为师生员工营造了一个安全、文明、和谐、健康的教学环境。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综治、维稳工作机制 一是党委重视,目标任务明确。学院现有职工750人,全日制在校大学生4053人,是一个人口密集型场所。大学生年轻活跃,稳定是最基本的要求,为此,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制定了综治、维稳工作的总体目标。在工作中坚持做到以提高防范意识为主线,以强化责任制为核心,以落实具体措施为重点,开展定期不定期排查清理和整顿校园治安、安全隐患,努力创建一个教育管理有序、防控有力、环境安定、校风良好、稳定和谐的文明校园,确保学院教育、教学、培训及生活秩序有序健康发展。为将创建目标落实到位,学院党委定期召开综治、维稳专题会议,统一思想认识,总结成绩,提出工作要求,安排部署任务。
二是组织健全,制度措施到位。学院高度重视校园综治、维稳工作,成立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 组、创建“平安校园”领导小组、HSE委员会、交通安全委员会等机构,全面组织领导协调学院综治、维稳、安全的各项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学院始终把综治、稳定工作摆放在重要的议事日程上,进行专题研究,结合当前社会上的一些重点或敏感问题,分析、研究、部署、研判阶段性综治、维稳工作,提前做好各项突发事件的处置预案,确保责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综治、维稳工作认真做到安排部署、宣传教育、隐患排查、整改措施、责任追究“五个到位”;学院与各基层单位签订了综合治理目标、党风廉政建设、维护稳定工作、安全工作责任书,将各单位党政负责人确定为本单位的综治、维稳工作第一责任人,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齐抓共管,群抓群防的良好局面。
二、突出工作重点,全面提高综治、维稳工作的针对性 一是加强学生法制、安全教育工作。学院以“不发生群体性事件,不发生恶性事件,不发生责任事件”为根本要求,高度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增强学生的防范意识。利用每周一升旗时间,以治安防范、遵纪守法、爱国爱校等内容为主题组织学生演讲,教育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由各系老师负责,以主题班会的形式,组织学生开展“做文明大学生”、“摒弃不良恶习”等主题班会,学习校规校纪,引导学生树立文明形象,自觉抵制和改正自身存在的不文明行为。通过开展安全知识展览、校园法律知识讲座、治安防范温馨提示、安全应急逃生演练等多种形式,对全体师生进行安全教育。注重人文关怀,自2007年起,在校园网开通“心理咨询管理系统”,设立了心理健康咨询室;连续5年开展“5.25大学生心理咨询周”活动,积极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工 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做好安全防范,新生入学时,积极倡导学生购买人身伤害保险;在学生实习实训前,由校方与实习单位共同负责对学生进行入厂前的专题教育,与所在单位签订《实习安全协议书》,并派专职指导教师负责学生安全管理。
二是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学院每年拨付一定的资金用于购置、维修消防设施用具,按消防部门的有关要求,为教学楼、办公楼、学员公寓楼、学生宿舍、礼堂等场所配备安装了灭火器、应急灯,安全指示牌等消防器具,对所有消防器材用品,并做到责任到人。学院质量安全环保部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对各单位消防安全进行检查,利用各种形式进行消防知识宣传普及,给学生讲解如何根据燃烧物正确选用、使用灭火器。学生处会同质量安全环保部定期举行消防灭火、反恐防恐等突发性事件逃生模拟演练,提高了学生的逃生技能。在开展群体活动时都会制定相应的消防安全应急预案并公布,预防事故的发生。
三是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管理工作。饮食中心、培训餐厅严格食品卫生制度,坚持从进货源头抓起,对主副食品和主要调料实行采购索证、认证、入库、验收、感观记录制度;坚持每餐主副食48小时留样和24小时值班制度;实行食堂、防疫部门和总务处“三位一体”检查制度,定期征求学生对食堂工作的意见要求。努力降低饭菜成本,加强对炊管服务人员管理,提高服务水平,用合理的价格、良好的服务、较高的质量吸引学生,从源头上控制学生外出就餐,避免食物中毒。同时,培训餐厅认真做好服务工作,特别是在2011年集团公司维修电工技能竞赛期间,克服多方面困难,切实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受到了参赛选手的好评。四是完善落实交通安全措施。积极开展安全行驶竞赛活动,按照油田公司要求,学院多方筹集资金给所有车辆安装了GPS系统,及时对机动车辆行驶速度、行驶时间和行驶路线进行全过程跟踪监控,对违章行为进行监督、教育和处罚。严格执行长途用车“行驶令”审批制度,坚持所有外出长途的车辆由用车单位填写申请单,质量安全环保部备案,学院主管领导审批,车队派车等工作制度。全院所有车辆一律实行“一日一事一办”、“ 路单派车”、重要节日“三交一封”、节日期间生产值班车辆开具“节日车辆准行证”等制度。对驾驶员进行出车前安全教育和定期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在特别恶劣天气严格执行禁行管理制度,确保车辆运行安全。针对学生教学区和生活区易发生事故的现象,积极采取办法对校园部分路段进行了合理封闭,有效杜绝了车辆进入学生教学区和生活区。
五是严格执行施工作业和检维修项目开工令制度。施工作业和检维修单位施工前,必须编制“两书”、“一表”,即《HSE作业指导书》、《HSE作业计划书》和《HSE作业检查表》,进行深入细致地风险评估和识别,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在每个项目施工作业过程中,现场必须设立专职安全监督员,严格按照HSE检查表进行全过程监督检查。对工业动火、特殊环境下动土、进入有限空间、有毒有害施工、特殊环境下起重吊装、临时用电等特殊作业,必须制定书面施工方案,明确作业程序,指定负责人逐项确认、落实安全措施和应急措施,确保施工作业安全。同时,还及时根据工作情况变化更换承包责任制牌。
六是做好重大事件重要节点的维稳工作。学院高度重视重大 事件重要节点的维稳工作,在社会重大政治事件、国家重大活动期间,能及时明确工作思路,快速做出正确反应。学院保卫处、校区联管委及时完善维稳工作预案,落实责任承包,实行了“五包一”责任制,把“重点人”纳入到视线范围内,对“重点人”做到知道在哪里、干什么、想什么、需要什么,思想政治工作能及时跟上,确保管理到位不失控,特别是对“法轮功”不放心人员做到了有效监控。建立了信息传输渠道和严格的信息上报机制,能定期召开分析会、工作布置会、情况督导会、排查汇报会,做到重大问题及时请示报告,维护了校园安全稳定。
七是做好抵制和防范宗教渗透工作。学院旗帜鲜明地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通过各项举措,确保宗教活动远离校园。首先通过“两课”教育、辅导员队伍建设、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等,不断加大对师生的教育引导力度;其次加强校园管理,严格学生社团活动的审批程序,建立少数民族学生档案;再次加强与公安部门的联动力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网络和其它媒体等反动、有害信息对学生的腐蚀和侵害,阻止境内外敌对势力、非法宗教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法轮功”分子等在校园内的渗透破坏活动,做到信教人员底数清,切实维护了校园稳定,防止了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不断加强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发挥骨干作用。学院高度重视校园综治维稳工作,做到综治维稳组织机构健全。保卫处独立建制,现有内保人员9人,主要负责综合治理、维护稳定、武装保卫、户籍管理、校卫巡逻等工作;学院还设有质量安全环保部,主要负责 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工作;冀中公安局在学院设有学苑派出所增强了学院的安保力量;成立了由学生组成的校卫队,协助保卫处加强对校园的巡逻。工作中全面贯彻落实《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加强作风建设和正规化建设,搞好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实施精细化管理,努力提高内保队伍整体素质,充分发挥骨干和治安巡防专兼职人员的作用。切实落实岗位责任制和各项管理制度,坚决把好防范第一关口,有效预防和制止不法分子的侵害,维护了学院的教学、培训、生产安全和校园的和谐。
二是强化值班制度,消除安全隐患。学院实行每天由一名院领导带班,机关部室长、工作人员值班的全院值班总调度制度;保卫处、学苑派出所实行24小时值班巡逻制度;学生处以系为单位安排辅导员夜间值班,每晚10:30学生班干部向值班老师汇报学生就寝情况;此外,学院各单位每天也都安排值班人员。严格的值班制度,为学院的稳定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学院加强对门卫的管理,提高门卫的工作责任心,增加对门卫值班情况的检查次数,加大对进出校园车辆、人员的登记力度。根据学院的特殊性,规定外来车辆晚7点后禁止进入校区,从而有效地保障了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工作学习环境。
三是提高科技防范水平,发挥技防作用。利用数字化油田建设的契机,搞好学院的技防建设,提高科技防范水平,加大技防设施的投入,全面推进视频监控设施的安装和对原有监控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目前学院建有教学楼、培训公寓楼、保卫处监控室三个,冀中公安局在学院大门口设有监控设备,基本实现了学院出入口、公共区域及重点部位的监控。此外,学院正在积极争取 资金,按照校园整体布局、功能分区的安全需要增加和改建监控设施,加强视频监控覆盖范围,建牢预防犯罪的屏障。
四是搞好治安隐患排查,提高工作效率。学院每年4月份开展“校园环境秩序综合治理月活动”,以教职员工关注的安全、治安问题为重点,本着“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哪里治安混乱就重点整治哪里”的原则,开展专项活动。及时对校园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和问题、校园周边存在的治安隐患、在发展过程中新产生的群体性矛盾进行排查,摸清底数,建立排查档案。针对排查出的问题,制定措施,整改隐患,堵塞漏洞,改进工作。保卫处、质量安全环保部、学苑派出所等部门提前研究、在协调上下功夫,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千方百计地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止重大治安问题、群体性事件和民转刑案件的发生。积极搞好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完善公安、保卫处和单位“三位一体”矛盾纠纷调解体系建设,建立起了既有统一、又有分工,既有衔接、又有协作的调解工作机制,做到哪里有矛盾纠纷,哪里就有调解工作,小事不出科室、大事不出单位,努力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
五是搞好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全力维护校园稳定。保卫处、总务处、学苑派出所与华盛综合服务处共同进行组织协调,对校门口菜市场、小吃摊进行了规范整治,划定了经营范围;对门口出租车辆提出了要求,规范了停车位置,指定了负责人。
四、目前存在的问题
1.目前校园及周边规定范围内还存在着网吧、音像书刊点和各类流动摊点,因管理地域划分原因,以上摊点由地方管理,虽然学院多次与地方有关部门协调沟通,但至今仍未妥善解决。2.由于近年来生源数量的下降,学院资金运转方面出现困难,造成综治工作中技防的投入上还难以满足要求。
3.由于工作量不饱满,部分职工的收入降低,导致部分职工的思想波动,产生了新的不稳定因素。
4.重点上访人稳控难度越来越大,虽多次向省、公司反映,但至今没有妥善解决。
5.学生宿舍楼由于人员多和学院资金不足,导致技防措施暂时跟不上,致使财物被盗案件发生较多。
总之,创建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本着“高度重视、预防为主、全员参与、确保稳定”的方针,进一步树立稳定第一,稳定就是效益,稳定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思想,做到警钟长鸣;我们将按照油田公司和河北省“平安高校”创建工作的要求,继续做好校园综合治理工作,把学院建设成为一个安全稳定、文明和谐、环境优美的校园,为党的十八大顺利召开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第四篇:世界之城 美丽北京
“世界之城 美丽北京”
第十二届北京国际旅游节开幕在即
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和国家旅游局主办、北京市旅游局和东城区人民政府承办的2010年第十二届北京国际旅游节将于9月19日至9月21日在京举行。本届国际旅游节以“世界之城,美丽北京”为主题,届时,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40多个团队的近3000名中外演员将欢聚在北京进行盛装巡游表演。
第十二届北京国际旅游节的开幕式将于9月19日在前门大街商业步行街盛大举行。在开幕式上的演出中,将有由20位身着古都历朝华服的模特和20位身着凤凰服饰的舞蹈演员演绎浓郁传统风味的“古韵北京”,由28位京剧行当演员和12位雕塑演员展示京味十足的“风情北京”,由电声乐队与数十位模特的表演诠释“世界北京”。演出结束后,还将举行盛大的盛装行进表演,“华彩北京”、“风情北京”、“闪动北京”、“时尚北京”、“乐动北京”、“舞聚北京”和“北京欢迎你”共7个表演方阵由20辆老爷车为阵前导车依次行进表演。据悉,本届国际旅游节开幕式全程将通过卫星电视直播,向全世界传递传统与时尚相结合的美丽北京形象,展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宏伟目标和坚定步伐,打造北京城市名片,提升北京的全球影响力,吸引更多中外游客来京旅游。
除开幕式在主会场举办外,本届旅游节将首次设立分会场,9月20日至21日为期两天时间内,共设立奥林匹克景观大道、西单广场、蓝色港湾国际商区三个分会场,并在现场设立旅游资源展示与旅游服
务咨询区域,既有盛大的节日欢庆场面,又有旅游资源推介与咨询,力争向游客展示一个全面立体的新北京。
据悉,为使广大市民,各国、各地游客能够充分参与和享受本届旅游节,开幕式上的演出节目将分别在三个分会场轮番演出,方便不同游客群体欣赏和享受欢乐、精彩的世界各国风情节目。此外,设立在奥林匹克公园景观大道的老爷车展也将惹来众多游客的关注,并为传统节日前的北京增添些许国际化韵味,届时,15辆国际知名的老爷车将齐聚京城,全天面向游客开放。本次展出的老爷车包括劳斯莱斯等品牌,分别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日本和中国,均是精品中的珍品,代表着百年汽车发展史各个阶段的主力车型,可以说是流动的国际收藏车文化博物馆,年代最久远的老爷车已有近90年历史,广大市民和游客可前往奥林匹克公园景观大道近距离感受其魅力。“本届旅游节将为市民和游客呈现一场精彩绝伦的旅游盛宴,展示出来的将是一个万千民众其乐融融的乐活北京。”北京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同时,与往届相比,本届旅游节还存在几大亮点。三个分会场将设立北京旅游咨询展,以北京旅游咨询及北京旅游资源为主体搭设系列展位,设立北京十六区县旅游咨询展、北京旅行社及国内旅游资源展、国外旅游资源展,使人们在观看演出的同时,还能前往了解和咨询北京旅游资源,从而更好地安排中秋节、国庆节的旅游出行;三个分会场还会有中秋国庆书画活动,届时,数十名书画艺术者现场泼墨,进行挥洒,描绘出一幅幅美丽动人的北京美景旅游节期间。
据了解,在北京市旅游局围绕北京市世界城市建设要求,积极推进旅游产业升级,打造高端旅游产品,打造旅游节庆品牌的思想下,北京国际旅游节自98年以来,已经成功地举办了11届,一届一个主题,一届有一个新的主打形式,从最初的“鼓乐文化”到“高跷文化”“奥运文化”等,不同主题花样翻新,且在北京的历史文化街区、高新科技产业区、涉外商务区等区域轮流举办,向海内外游客全方位地宣传北京国际化大都市的风采,生动展示了北京这座正在发展中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到目前为止,超过140个国家与地区参与了北京国际旅游节及其相关演出活动,经过13年的不断发展,北京国际旅游节规模水平不断提升,巡演内容越来越丰富,特色活动越来越多,吸引了诸多国家、旅游行业企业、商会代表和无数民众的热情参与,被国际节庆组织(IFEA)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十大节庆活动之首。
“通过多届北京国际旅游节活动的举办,除充分发挥旅游关联产业的作用,带动旅游消费、城市消费,推动北京旅游产业发展外,还进一步向世人展示了北京丰富的旅游资源,扩大了北京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吸引更多中外游客来京观光,从总体上提升了北京国际旅游城市品牌形象,加快了将北京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的步伐。”北京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第五篇:关爱成长 共筑和谐
关爱成长 共筑和谐
“留守儿童”作为儿童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因其长期远离父母,缺乏生活、教育上的引导和关爱,成长中潜藏着不少问题和危机。近年来,随着台州市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留守儿童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面对社会发展的这一新形势,台州市妇联积极应对,快速跟进,及时启动留守儿童关爱行动,以深入细致的工作,努力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努力。
一、以深入调研为先导,把握留守儿童的真实需求
在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中,台州市妇联多次深入基层开展留守儿童的调查研究工作,为全面启动留守儿童关爱行动打下基础。今年年初,该市妇联专门到仙居县朱溪镇开展留守儿童工作调研。调研组实地参观、考察了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朱溪镇大洪小学的校容校貌,召开座谈会认真听取了朱溪镇党委书记关于该镇留守儿童关爱工程实施情况的汇报,并详细了解了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家庭监护情况。通过调研,对留守儿童群体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汇总。一是亲情缺失。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开,有了烦恼却没有正常的交流宣泄途径,容易造成心理抑郁,性格孤僻,走极端。二是自控能力差。留守儿童生活、学习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有不良行为者远远大于正常家庭的儿童。三是价值观念扭曲。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存在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生活中,好逸恶劳,奢侈浪费;学习中,得过且过,不求上进。四是心理问题比较严重。亲子关系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人格发育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也引发了种种心理问题,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等。针对调研中发现的这些问题和留守儿童的真实需求,市妇联梳理、提练出全市留守儿童工作的四个关键点,即加强亲情沟通,加强监管保护,加强教育引领,加强心理疏导,并以此为核心,构架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留守儿童工作运作机制和整体框架。各县(市、区)妇联也积极开展了留守儿童情况的调查摸底工作,制作了留守儿童信息卡,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有的还开展了以留守儿童为主题的优秀调研文章评选活动和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建设工作研讨会。经过各级妇联组织的共同努力,全市共有350000余名留守儿童建立了档案。
二、以探索试点为依托,积累全面推开的成功经验
根据实地调研结果和各县(市、区)的情况反馈,市妇联审时度势,迅速研究制定出全市留守儿童工作方案,确定黄岩、仙居两个留守儿童问题较为突出的区、县作为市级试点,一南一北开展留守儿童工作的探索。3月,市妇联率先在黄岩茅畲逸夫学校召开了“留守儿童关爱行动”试点启动仪式,从而拉开了活动的序幕。仙居和其他县(市、区)也相继举行了启动了仪式。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两个试点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这不仅为全市留守儿童工作创造了宝贵的经验,也为活动的全面铺开创设了条件。
一是创建“留守儿童之家”。各县(市、区)都依托乡镇、学校有关场所,融合社会资金,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并且开设悄悄话园地、爱心图书室、留守儿童风采展示台等留守儿童喜爱的活动项目,为留守儿童提供一个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娱乐和道德实践阵地。二是设立“留守儿童帮扶基金”。开展“爱心浇筑和谐社会,关爱留守孩子成长”等活动,发放《关爱留守儿童成长倡议书》,向社会各界广泛募集资金,设立“留守儿童帮扶基金”,帮助解决贫困留守儿童上学难等问题。其中浙江竞宏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就捐助了7万元。三是设置“爱心电话”、“亲情电话”。向贫困留守儿童家庭提供“爱心电话”,免月租费,为留守儿童增进与父母的联系创造条件。向留守儿童及家长、临时监护人公布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电话号码,加强学生、家长、临时监护人、老师四者的联系,为留守儿童编织起健康成长的亲情网络。四是建立“代理妈妈活动中心”。由“代理妈妈”对留守儿童在生活上细心照顾、学习上悉心指导、心理上耐心引导,做到“五个一”,即: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
每月指导留守儿童给父母写信或通话一次,增强他们与父母的情感交流;每月与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沟通一次,详细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情况;每月与留守儿童班主任联系一次,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每年陪留守儿童过一次节日,让他们感受到浓浓的关爱和温暖,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五是开展“手拉手”系列结对帮教活动。组织巾帼志愿者、青年志愿者深入留守儿童家中,以家庭教育为抓手,积极开展各类慰问、帮扶、结对活动,使留守儿童“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开展红领巾“手拉手”活动,组织城里孩子与留守儿童结成“手拉手”对子,互赠礼物,互留“结对卡”、“友谊信”,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发动老干部、老模范等老同志成立“爱心助成长”志愿辅导团与留守儿童开展“大手拉小手”辅导活动,引领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开展师生结对和班干部结对活动,建立起师生、同学之间融洽、信任、真诚的感情,弥补留守儿童在家庭中缺失的亲情。六是铺设心理健康绿色通道。在试点学校确定了心理辅导员,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设置“心理信箱”,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及时对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增强他们的心理调适能力,引导留守儿童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七是提供留守儿童爱心营养餐。由政府和社会热心人士提供专款,定期为留守儿童提供爱心营养餐。八是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欢乐月”活动。组织留守儿童参加家乡风情一日游,“两地书、亲子游 ”书信大赛,科技节等活动,使留守儿童在关爱中感到幸福和温暖,在关爱中接受教育。
目前,留守儿童关爱行动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台州各大新闻媒体在黄金时间和黄金板快都播放或刊登了留守儿童的公益广告和“代理家长”招募活动,开辟专栏专版追踪报道活动的开展活动情况。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中国图片新闻网等一些国家级报刊网站也都对这项活动给予了深度的报道。仅几个月的时间,全市共募集帮扶基金15万元,结对2458对。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取得了比较好的社会反响。
三、以计划实施为抓手,构建三位一体的关爱网络
根据省里的要求,结合台州的实际情况,市妇联牵头,与市教育局、团市委、关工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留守儿童关爱行动的通知》,对全市留守儿童工作作了全面的部署,确立了关爱行动的工作目标、主要内容、实施步骤和实施要求。在试点工作成功开展的基础上,5月市妇联适时又在黄岩举行了“留守儿童关爱行动”现场推进会。6月——11月,全市的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将全面铺开,通过活动逐步掀起关爱留守儿童的高潮。12月,市妇联将对在此项活动中先进进行表彰,对这一活动进行全面的总结和提升,力求使这项工作成为妇女工作的又一品牌。
下一阶段,市妇联将继续加强对试点的指导和管理,整合各部门资源,积极落实相关措施,合力推进留守儿童工作深入发展,努力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留守儿童关爱网络。一要开展代理家长与千名留守儿童结对关爱行动。由各级妇联组织女干部、妇代会主任、热心妇女,共青团组织团干部、团员,关工委组织老同志,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教师志愿做代理家长与“留守儿童”结对,使代理家长成为留守儿童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和成长的保护人。二要培育一批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建立留守儿童家长学校,有针对性地为留守儿童家长或监护人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和服务,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在留守儿童家长或监护人中广泛开展“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家教宣传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家长的素质,优化他们的养育和监护行为,积极营造有利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三要创建一批“留守儿童之家”。依托这一交流和活动阵地,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留守儿童课余文化生活和道德实践活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和管理、保护。四要构建一个留守儿童权益维护平台。结合“五五”普法,举办留守儿童普法讲座,增强留守儿童依法维权意识。开展留守儿童法律援助活动,加大对留守儿童权益的保护力度。深入实施“希望工程”、“春蕾计划”,完善社会资助体系,加大扶贫助学力度,使留守儿童真切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