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年轻不是你玩的理由,而是你奋斗的资本
“年轻不是你玩的理由,而是你奋斗的资本”
这是今天我为大家介绍的一句话。
时间,一直是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描写的对象。人的一生只有一次,每一秒过去都不会重来,正因为它如此的珍贵,才有“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感叹;才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惆怅;才有“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的鼓励。
时间如此重要,当然年轻的时光更加珍贵。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花儿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树木枯了,有再绿的时候。然而青春流逝了,就如同奔腾入海的江水,永远不会再回来了。
因为我们年轻,我们敢于拼搏,我们勇于奋斗,我们有能力去奋斗,我们也有信心去奋斗!
然而,校园中浪费时间,不珍惜青春大好年华的人屡见不鲜。写作业不认真,上课开小差,上课睡觉。鲁迅说过,浪费自己的时间就等于慢性自杀!
请大家经常扪心自问,我的时间都去哪儿了?你所做的,所想的,是否对得起这如花似锦的青春。
最后,提醒大家,时间浪费虽易,珍惜不易,且用且珍惜。
第二篇:演讲你没有理由害怕
心理学表明:在一些公开场合演说,谁都会怯场。这很正常,即使是世界第一流的演讲家也难免于此,更何况我们这些初涉演讲或短经“沙场”的学生?其实怯场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在于你怎样去消除、转移、调节当时的那种紧张情绪,从而战胜怯场。那么怎样才能克服这种怯场心理呢?咱们不妨从以下四个方面去试试。
一、充分准备让你心中有数。
心中一片空白,什么都没有,不知道该说什么,你肯定怯场。演讲肯定得“胸有成竹”,而要有“成竹”你就得细细透析那个题目,不管命题的还是即兴的,你自己要搞懂,要娴熟,要以一种研究的精神去理解选题,要以一种创作的心境去酝酿思考,要以一种实战的方式去现场演练,把“胸外”之“竹”变成“胸中”之“竹”。只有充分准备才能找到感觉,而找到感觉比什么都重要。
拿到一个题目后,你可以像写作文那样先列一个提纲,把演讲的框架明确下来,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写成稿,然后理解记忆;要像真正演讲那样虚拟现场,实打实地操练几次,总结得失。上台时根据你的讲稿,和已有的“虚拟演讲”经验进行就可以了,如果临场你能够灵活发挥那就再好不过了。切记:千万不能死记硬背演讲稿,否则你绝对会出问题。即兴演讲,你依然可以打腹稿,先搭主架,再添砖瓦,当然,你更需要激发灵感。有一点是无庸置疑的,功夫在诗外,平时你得多积累知识、素材;“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你得多操练,才能提高。
当然,你还应该有独特的见解、新颖的思想,并且尽可能的深刻,因为这本身就注定了你将胜人一筹,高人一等。
二、良好的心态让你未战先胜。
紧张、怯场也是一种自信心的不足。如果你自己都不信任你自己了,最好别去演说。只要你有备而去,不妨自我感觉良好一点,来点精神胜利法,相信自己是最优秀的,绝对高度,当然你没有必要表现出十足的傲气,只是心里那样“感觉”就够了。
假如你并不欣赏这种“我必胜”的风格,不妨以寻常的心态去应对,因为“平平淡淡才是真”。紧张、怯场其实是期望值过高,思想包袱过重,怕失败的压力过大使然。你可以这样想:“能不能拿第一无所谓,只要尽力就行,讲了我要讲的,展示了我要展示的就ok了!”抛下一切思想包袱和其它杂念,轻装上阵,也就无所谓紧张、怯场了。这也是为什么每到体育大赛之前,教练都会给队员做“放松保健操”的原因。你看,那些平时表现并不是最棒的运动员,在国际大赛中能得冠军,那并不是意外得胜,而是因为他心态极佳,发挥超常。
三、绝对的坦诚让你只赢不输。
怯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演讲者没有打开自己的心灵,不敢说内心话,这其实是虚荣心在作祟。有道是“扯下遮羞布,坦诚出美文”。可是许多初学者却总是喜欢做作、善于包装、刻意伪装,演讲起来把自己都“搞丢”了,谁愿意去听一个“几不像”的演讲呢?
演讲就是要说心里话,说心中急欲一吐的话,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思想和认识,当然那还应该是新颖独到并且有相当思想高度的见解,而非人人皆懂的、耳朵都听得生了茧子的“老三篇”。哦,还得注意,这并不是要你尽拣你喜欢的去说,你所说的必须服务于演讲的主题,必须健康向上,必须符合你的身份,必须有分有寸,不能“坦”得太白,不能“诚”得太过火。吸引力来自个性,感染力来自真诚,震撼力来自主见。“言为心声”,讲自己最刻骨铭心的经历和自己独到的见解,你还怯场什么?
四、巧妙应变让你双保无险。
不少同学害怕当众说话,原因就是怕卡了壳、出了丑……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谁也不能保证自己在演讲中不出任何差错,关键是你怎样去灵活地、自如地处理好。
其实思维断路太正常了,要不有的成年人说话、讲演、报告为啥还“嗯”“啊”“这个这个”呢?无数的演讲实践和心理学原理都表明:就算紧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会儿就会恢复正常,一切表达都变得非常地自然。如果你平时对人说话有“哑话”、“漏嘴”、“点炮”并能马上应急应变、自己给自己打好圆场的经验,那你在演讲时出了卡壳、忘词、错语、话筒没声、听众骚动、纸条索问等意外时,一定会见机行事,随之应变,巧妙地挽回局面,因为你已经进入和平时谈话一样自然的、交流的演讲状态中。
着名诗人汪国真在北京某大学演讲时,有学生提了一个很刁钻的问题:“我在一个中学生的笔记本上读到的诗,都比你写得好,你对此有何评价?”这显然是成心捉弄,让人尴尬,但这没能难倒汪国真:“首先,我敢肯定你那个笔记本,不是我读中学时曾经送给一个同学的那个笔记本!(笑声)因为那时我还不是很有诗心,最多有百分之五十的成分是诗!(大笑)”诗人先机智地把自己摆脱出来,“再说,我也不知道你提到的这位中学生,是他的某一首诗比我写得好,还是所有的诗都比我写得好,即便是所有的诗都比我写得好,这也没什么奇怪的,中国有句老话叫‘自古英雄出少年’!”(笑声、掌声交织一片)诗人毫无畏惧,巧妙应变,既免了难堪,又一下子活跃了气氛,展示了风采。
第三篇:你不是年轻你只是没有耐心美文
某日坐公交车,上来一个年纪挺大的老爷爷,站不太稳,把着扶手从刷交通卡的地方慢慢踱到第一排的位子,感觉花了好久。但司机耐心地等他坐定,才发车。
突然想起自己有次上车后突然找不到交通卡,在钱包,口袋摸索了好久好久,但司机一直等我找到卡,刷完,坐到位子上,才发车。当时没觉得有什么,现在回想起来,那天自己刚好穿了一双高跟鞋,司机大概也是怕我会站不稳吧。
我还在国内的时候,经常要一手抓着栏杆一手刷交通卡,一个不注意还会被突如其来的急刹车弄得前扑后仰,甚为狼狈。但似乎在英国,等待每位乘客落座再慢慢发车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哪怕是在紧绷又闷顿的工作日早高峰。
这是属于一个城市的秩序吗?我觉得是一种比秩序更加高级的东西——耐心。
说实话,能被这样的耐心关照到,着实让我觉得有些受宠若惊。毕竟活在这么一个浮躁的时代,每个人的耐心好像都早已萎缩不见。
没有耐心等一盏红灯过去;没有耐心接满一整杯刷牙水;没有耐心在洗脸的时候多搓几下;没有耐心好好把底妆上服帖;没有耐心给电脑关机;没有耐心等飞机停稳再开机。
我们变得对很多事情都没有耐心,好像“忙碌”,“急躁”才是这个时代年轻人身上最大的特质。大家都迫切地想要融入大时代,看起来每个人都有“很要紧”的事情要完成,但其实“挤下来”的时间也不过被虚掷在了追捧网络热点、快速消费流行品上面。所谓的忙碌都是假相,从一个场景中迅速抽身也不过是奔赴下一场虚无,每个人都太急躁太混乱了。
更可怕的是,我们不仅对日常琐事和那些不相关的人没有耐心,对自己最亲近的人也不再有耐心。甚至,面对最亲密的人时,我们是最没有耐心的。
记得有次妈妈给我发了很多条微信语音,我当时刚好在听歌,一下子看到这么多条微信语音就感到莫名的烦躁,完全不想点开来听。于是便没好声没好气地回了一条:“我在上课,以后别发语音,浪费我时间。”
过了很久,妈妈小心翼翼地回了条:“好的,知道了,你好好上课,注意身体。”就没再打扰我。后来我还是把那些没听的语音都点开来听了,一条条全是对我的关心和想念。那一瞬间,真的觉得自己好差劲,想到屏幕那边费力打字的妈妈,觉得更难过了。自己怎么会这么浮躁这么没有耐心呢。那可是曾经不厌其烦教了我千百遍如何说话走路的人,我对她,却吝啬到一点耐心都不愿意给。
在这样浮躁的时代,这样浮躁的年纪,能对很多事情存有一颗耐心是多么稀缺可贵的品质。
就像海明威说的:“性格的作用比智力大得多,头脑的作用不如心情,天资不如由判断力节制着的自制、耐心和规律。”
所以别再用那些好高骛远的“大事”为自己的“没耐心”开脱;别再频频使用“太长不看”这样的网络热词,错把自己的“没耐心”当成一种酷劲;要知道,人生中大多数的善意,温存,感受美好的能力,都仰仗一颗耐心。
不是年轻就可以焦躁,不管周身的风有多狂乱,我们都要紧握住自己的耐心。
第四篇:年轻的你诗歌欣赏
没动真情,谈何受伤;
没流眼泪,谈何泪痕;
没曾拿起,谈何放下;
没曾记忆,谈何忘却;
没有实践,谈何经验;
没有花的香,谈何招蜂引蝶;
没有花的美,谈何沾花惹草。
一七令·春夏秋冬
春。
草绿,花欣。
山滴翠,水生莼。
红日成媚,百花吐芬。
李梨飘白雪,桃杏露红唇。
垂柳舞姿俊俏,百灵声叫清纯。
浩然春困难知晓,杜牧人行欲断魂。
夏。
风吹,日霸。
树青翠,花潇洒。
暑热难耐,生灵惧怕。
风云起瞬间,晴雨行刹那。
山色水光人醉,楼秀村新客暇。
花开千朵缀盈枝,田种万秧绿遍野。
秋。
叶落,花休。
麻雀叫,北哥啾。
人遇欢庆,谷逢喜收。
木犀盈叶下,龄草满枝头。
鸿雁一排掠过,白云几朵闲游。
稻飘香气溢原野,夕照红霞满九州。
冬。
水冻,冰封。
梅绽放,柏葱茏。
香木临雪,翠松挺风。
雁鸿归故地,麻雀住窝中。
原野喜添景致,满山惊现颜容。
艳妆浓裹浅银白,暮色轻披淡夕红。
作者慕尧的文集
醉清风
璀璨的星空,有一颗耀眼的孤星!
在黑石般黑夜里,让你看到风清 云淡!
山依旧,涛声依旧!
却不是桥下昨日的流水!
罢了 罢了!
恍惚的 顷刻之间,翻阅不了
那数不清的 泛黄的扉页!
灯下 悠悠然的 笑容,在温暖的夜里,向浮云透露了 不能说的秘密
却给它添了一份小小的甜蜜,周遭的一切,将再也无法
再也无法去用积木 拼凑
也拼凑不了
密密麻麻的 泛黄的 扉页
十二点钟啊,几何时,能归来?
也罢 也罢,吾在长江尾,君在长江头!
与君畅饮一杯酒吧,就让这杯烈酒,祭奠过去点滴的无知;
就让这杯烈酒,恩赐一片明净的天空;
就让这杯烈酒,跟着我,漂泊我自傲;
就让这杯烈酒,酒香穿肠过吧,流浪的旅途 ,我不断寻觅,寻寻觅觅,一杯酒水,醉了清风
然一生所爱
年轻的你,从未稍离
第五篇:你有资格玩吗美文
梁实秋先生在世时,有一天,我跟他同桌用餐。梁先生说他有糖尿病,冰糖肘子端上来,他不吃,要吃最后端上来的八宝饭。梁先生笑说:“我血糖高,得忌口,所以必须计划着,把那‘配额’留给最爱。”我发现许多伟人,都因为节制自己,集中力量在特定的事物上,而有杰出的成就。
功课表现好的学生也一样。最近报上刊登大学学测榜首的学生,都说他们常常打电玩,而且天天上网。当记者问他们怎么还能成绩这么好的时候,答案则是专心——玩的时候,尽情放松自己,回到课堂则全力以赴。
这也使我想起不久前看到的一个统计报告:受高等教育的人平均寿命长得多,老来也比较健康。报告分析,一方面因为那些人收入高,生活比较优裕;一方面因为他们能克制自己,想吃的东西不吃,不想动的时候,仍然强迫自己运动,所以连老来发胖的比率都比一般人低。可不是吗?
每个人的时间都一样,智商也不会差到哪儿去,那些既能玩,又能读书的人,都有个本事,就是他们在玩耍之前先有个计划,如同梁实秋先生决定到最后要吃八宝饭,于是在前面特别节制。
相反,一玩就忘了时间、忘了考试,以及回到书本上仍然不能收心的学生,则不可能表现得好。
岂止读书如此,工作也一样。有位企业家说得妙——美国工人可能自己去上夜校,拿到文凭,就要求加薪,不满意则跳槽。表面看,糟透了,但是有人从我这家跳到别家公司,也有别家栽培的跳来我的公司。结果人才交换,大家都能进步。
日本公司则不一样,员工到一定的时候,公司会安排进修、安排出国,届时又调回国,按部就班地升迁,一干一辈子,甚至死了之后都葬在公司的墓园。但也正因为他们以公司为家,所以能牺牲,能奉献,尽忠职守。
可是我们的工人,没学到人家的优点,却学到缺点。他们希望有日本公司的照顾,却没有日本工人的忠诚;他们要求美国式的自由,却没有美国人的自觉。
如果我们把这位企业家的话,用在华人孩子的身上,会不会也很有道理——今天,华人孩子希望有中国式父母的溺爱,却没有传统中国式的孝敬;希望有美国家长的放任,却没有美国孩子的独立。
各位年轻朋友,我们得到一些东西的时候,往往也得放弃一些东西。
如同梁实秋先生想吃后面的八宝饭,就不碰前面的冰糖肘子。也像美国工人要跳槽的自由,就得有进修的自觉;日本工人要公司无微不至的照顾,就得有谨守的忠诚。
同样的道理,当你想明天出去痛痛快快玩的时候,今天就得拼命把该念的书读好、该做的功课做完;当你今天晚上坚持要看两小时电视的时候,则应该一放学就专心用功,而且看完电视立刻收心。
如果你既不能少玩一分钟,又不愿多用功一点儿,既想成绩好,又不愿牺牲玩耍的时间,或在读书时开着手机,心猿意马,玩的时候又惦记着功课,提心吊胆,怎么可能成功?而且到头来你既没能玩好,又误了学业。
后面要过瘾,前面就得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