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茶文化有关书籍的发展
文字、书籍
唐〃陆羽《茶经》:世界的第一部茶书是陆羽的《茶经》。我们可以说,专门为茶而著书的人,是从陆羽开始;也是从陆羽开始,茶事才得以流传世间。
陆羽、字鸿渐,一名疾,字秀疵,自称桑荣翁,又号竟陵子,唐复州竟陵人。在唐上元初(公元760年),陆羽隐居苕溪(今浙江吴县),开始闭门著书,有时一人走到野外,“育诗声木,徘徊不得意或渐哭而归。”他特别喜好茶,著《茶经》一书,于是天下尚茶成风,后世遂尊之为“茶神”。
现今所存的《茶经》一共分为三卷十节。卷上:一之源,谈茶的起源,茶的性状、名称和品质;二之具,谈采茶、制茶的用具;三之造,论述茶叶的种类和和采制方法;卷中:四之器,列煮茶、饮茶的器皿。卷下:五之煮,讲烹茶的方法和各地水质的品第;六之饮,谈泡菜的风俗;七之事,述古今有关茶的故事、产地和药效等;八之出,谈各地所产茶叶的优劣;九之力,指那些茶具、茶器可以省略;十之图,教人用绢写茶经悬挂。
《茶经》有系统总结自古至唐朝的茶叶生产经验,很详细的搜集历代的茶叶史料,并认真的记述亲身调查和实践的结果,成为中国古代最完备的一部茶书。直至在今天,其内容还是值得学习与借鉴的。
唐〃张又新《煎茶水记》:《煎茶水记》一书,是唐宪宗元和九年(公元814年)时,张又新所作。张又新,唐陆泽人,字孔昭,元和进土。他是工部侍郎张宪的儿子,又为当年阴险的宰相李逢吉的手下,是所谓“八关十六子”的才子型人物,宦游狡诈的官场,留下一个不好的声名,官做到尚书省左司郎中而止。
《煎茶水记》原称为《水经》(据《太平广记》卷三九九),但又怕和北魏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相混,所以改成《煎茶水记》。这本书的内容系根据唐陆羽《茶经》“五之煮”这一部分略加发挥,而著重水品。他采取各论的方式加以展开,先批评刘伯温将各地适于煮茶的名水分为七等:“扬子江南灵之水第一,无锡惠山寺之石泉水第二,苏州虎丘寺之石泉水第三,丹阳观音寺之石泉水第四,扬州大明寺之石泉水第五,吴服江之水第六,淮水为最下第七。”并力主陆羽的一煮茶之水,用山水者上等,用江水者,井水者下等。一不够考究,于是张又新将各地的茶水扩大为二十种,重新品评为“庆山康王谷之水兼第一、无锡惠山泉水第二,蕲州兰溪之石下水第三、峡州扇子山下方桥之潭水第六,扬子江之南灵水第七,洪州西山之西东瀑布水第八,唐州桐柏县之淮之源第九,庆山龙池山之顾水第十,丹阳观音寺水批十一,扬州大明寺水第十二,汉江金州上游之中零水第十三,贵州王虚洞之香溪水第十四,商州武关西之洛水第十五,吴淞江水第十六,天台山西南峰之千丈瀑布第十七,郴州之加图泉水第十八,桐庆之严厉陵滩水第十九,雪水第二十。”
综观《煎茶水记》之论,北宋欧阳修在《大明水记》中曾大加批评;认为《煎茶水记》是不正确的,又批评他将各地的茶水也按一、二、三而分成等级,是一种错误的举动。
唐〃苏庆十六汤品:《十六汤品》一书,为唐朝苏庆所折,仅一卷。
苏庆的传记不明。书中内容是因陆羽《茶经》五之煮,将茶水煮沸的情况分为“第一沸(鱼目),第二沸(涌泉连珠)、第三沸(腾波鼓浪)”,所以也分为十六汤品,认为决定茶味的,就在场之增减。
苏庆说:“所谓十六汤品,根据开水滚沸的情况,可分为三品;由于灌注开水的缓急,也分三品;由于沸汤器的种类不同,可分五品,一共是十六品。”苏庆对这“十六品”各给予一个美称;“第一品得一汤,第二品婴汤,第三品百寿汤,第四品中汤,第五品肠脉汤,第六品大壮汤,第七品宝贵汤,第八品秀碧汤,第九品压一汤,第十品缠口汤,第十一品减价汤,第十二品法律汤,第十三品一面汤,第十四品宵人汤,第十五品贼汤,第十六吕大魔汤。”
《十六汤品》与《煎茶水记》在唐、宋时颇为流行;到元、明时,由于淘汰固型茶,水与汤既失它的神秘性,也就没有任何的价值了。
宋〃蔡襄《茶录》:宋朝的茶书,首先要推及蔡襄于宋英宗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所著的《茶录》。他是福建仙游人,看到陆羽的《茶经》上没有记载福建的建安茶,心里非常感慨,于是写了一本《茶录》。
蔡襄,福建仙游人,字君谟,在十九岁时考中进士,是仁宗、英宗朝代的第一流政治家;特别在书法方面,他和苏轼、黄庭坚、米芾并列为四大家一。累官知柬院,出知开封府,压知福州、泉州、杭州。
《茶录》分上下两篇。上篇论茶,谈及茶的颜色、香味、味道、贮藏方法、灸制陈茶的方法、研法、筛法、汤之增减,茶盏的温法、点法等;下篇论茶器谈及有关茶焙、茶笼、砧、椎(打台和槌)、茶钤(即茶挟)、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等。
在《茶录》一书里,除强调茶的色、香味,还弥补陆羽“花经”许多不足的地方;同时,到宋朝时,饮茶不仅普及化,甚至在追求品茗的艺术境界了。
宋〃赵佶《大观茶论》:以土生土长在建安茶区的黄儒来说,《品茶要录》的确使该地的茶及宋朝的茶饮给予审慎的阐扬及评论。
明〃钱椿年《制茶新谱》:从元朝到明朝,饮茶的方法有很大的转变,固型茶逐渐没落,继之而起的,是流行喝末或以茶叶冲泡,通称散型茶。所以,《制茶新谱》也就应运而生。
《制茶新谱》是明钱椿年于明孝宗弘治间(公元1488年-1505年)所编著的。
这一本书主要根据陆羽《茶经》、蔡襄《茶录》两本书,期间夹杂一些其他的著作,并没有新的内容;但在“制茶诸法”项下,提供不少的新的见解和主张,侧重在末茶和叶茶的制法。如“烹茶时,先用热汤洗茶叶,去除其茶叶的麈垢、冷气,然后烹之。”是相当现代化的说法。
明〃田艺蘅《煮泉小品》:《煮泉小品》是一本论茶水的书,为田艺蘅所著。
田艺蘅,明钱塘人。这个人博学善文,并且多闻好奇;性情豪放、嗜酒、好任侠。曾担任过微州刺史,辞官后隐居在家,耽于赋诗,有《田子艺集》等著作。
《煮泉小品》一书的内容,分为源泉、石流、清寒、甘香、宜茶、灵水、江水、井水《大观茶论》可称得上是宋朝的第二部茶书,可与《茶录》并列;它是赵佶(宋徽宗)是宋朝第八代皇帝,在位二十五年。后为金人所俘,死在东北,北宋亡。但是徽宗是中国历代皇帝中优秀的文人之一,不论绘画、书法,都是第一流的名手。“大观”是徽宗的年号,在大观初年,徽宗著《茶论》,后人于是名为《大观茶论》。
本书的内容,包括茶树的种植方法、采茶的时期、采茶的方法、蒸茶的方法、榨茶的方法、制茶的方法、鉴别茶品的方法等;大致上以陆羽的《茶经》为立论基础,进而根据宋朝的变革而详加讨论。有关茶器,大体上与蔡襄的《茶录》所言相同。但到本书为止,才首次出现竹制的茶筅(洗刷锅的洗帚),在某些方面起着划时期的变化,因此对于点法方面和茶的品名有详细的叙述。
宋〃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宋〃赵汝大砺《北苑茶录》、《宣和北苑贡茶录》一书,是北宋熊蕃所写。
熊蕃,住在北宋著名的茶叶产地北苑(福建省建瓯县)附近的建阳人,字茂叔;他是个长于作诗的文人,筑室颜名曰“独善”,学者 号、绪谈等十目,专论茶水的品质。内容相当渊博,又广泛搜集以往的诸家议论,如陆羽、张又新、刘伯温、苏庆等的意见,能取长去短,又适用于散型茶,所以能风行一时。
明〃许次抒《茶疏》:《茶疏》作者许次纾,明钱塘人,字然明。他好学多问,嗜茶成癖;并于饮茶之间,吟诗育词,颇为自乐,特别喜好旅游,见识很广。
本书中分为产茶、今古制法、采摘、介中制法、收藏等章;收藏一章又分为三十六项目。产茶这一项,完全据弃前代的文献,而专门陈述当时的事;今古制法这一项,则批评宋朝时代的团茶,反对茶叶混入香料以图抬高茶价,以致丧失茶的真味;采摘这一项,对于几种被人喜好的茶书里所没有的,都有详细的记述。
可见,《茶疏》不但是明代茶书中最好的一本,而且也可说是超出历来的一本茶书。
明〃屠隆《茶事赋》:“茶事”为屠隆所著《考般余事》中的一章,该书流传很广。
屠隆字长卿,又名纬真,号赤水、支光居士;生于浙江邓县,故自称东海人。性格放任,擅诗文,好宴游,风流有名。他不但发行文房清玩,对这禅佛也有深刻修养;有特殊文人气质,文章为独善先生。这一书名上的“宣和”两个字,是宋徽宗的年号,和大观、政和、重和、宣和加在一起,表示这本书的著作时期。
由于陆羽《茶经》八之出,没有提及北苑产茶,所以特写此书,专门叙述茶事。书中把北宋在北苑而盛产茶叶的帝室御料茶园的历史,以及制茶的概略、进贡的经过,加以扼要的说明,并附绘图。
这本《宣和北苑贡茶录》问世不久,因茶事益兴,业务范围扩大,被人发现为“所述欠详”。于是在淳熙丙午(公元1186年),由担任过福建转运使主管账司的赵汝砺,搜集补充资料,折述《北苑茶录》一书,做为《宣和北苑贡茶录》的补遗。
宋〃黄儒《品茶要录》:《品茶要录》为宋黄儒所著。黄儒,字道辅,宋建安人。
黄儒认为:有议论茶事者会著文讨论采制的得失、茶器之宜否、斗茶时的汤火,并将茶事书于绢绸之上,流传广远;却没有提到欣赏鉴别的标准。于是黄儒细究摘采制造时的得失,分为十说道出其中缺点,总名之为《品茶要录》。其十说为:
一、采造过时;
二、白合盗叶(茶芽形状似鹰爪,而有两片小叶子合抱生长的就是“白合”;新条之叶换而生而且色白的,称为“盗叶”;
三、入杂;
四、蒸不熟;
五、过熟;
六、焦釜;
七、压黄;
八、洁膏;
九、伤焙;
十、辨容源沙溪。
高明洗练,所以世人非常爱好他的作品。
本书内容分为茶品、采茶、日晒茶、焙茶、藏茶、诸花茶、择水、养水、洗茶、侯汤、注汤、择器、条器、协盏、择薪、择果、茶效、人品、茶具等章,细腻小品,读来如冰水人心,清凉解渴
第二篇:茶文化协会发展策划案
茶文化协会发展
策
划
案
二零一三年五月三十一日
目录
1.协会主题
2.协会部门建设以及工作
3.协会发展大计以及面临的困境 4.附上第一次会议内容
一、协会主题
茶是生活
从古至今,细细体味,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的一段茶的作用:以茶思源、以茶待客、以茶会友、以茶联谊、以茶廉政、以茶育人、以茶代酒、以茶健身、以茶入诗、以茶入艺、以茶入画、以茶起舞、以茶歌呤、以茶兴文、以茶作礼、以茶兴农、以茶促贸和以茶致富。
作为一个大学校内的茶文化协会,要做到上述所有,不仅非常困难,而且有些也是不必要的,据2012年9月份至今,有关茶文化在校内的活跃程度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1.茶在校内的活跃度明显不够,协会没有带动更多的人去了解茶,也没有很好的提供给爱茶的人一个好的交流平台。2.茶以一种高雅的茶艺表演出现在了我们面前,脱离了它本身的质朴。
茶应该是朴实无华的,应该是贯穿于生活的,因此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茶、亲近茶,知道茶的功效,我们将这届茶文化协会的主题定为:茶是生活。
二、协会部门建设以及工作
宣策部:
1.做好各项策划工作,该项工作全体成员都可共同参与 2.负责协会的形象设计与协会文化宣传 3.负责协会活动宣传,宣传海报的制作,主要是茶会的策划 4.设计每期茶文化知识的小报,制作要新颖。比如制成书签或者手绘
5.建立微博,发布茶文化知识与各项通知,及时更新 6.茶文化宣传形像大使
外联部:
1.负责与校内社联以及其他协会紧密联系,与校外各高校之间保持联系
2.负责密切关注茶企业动态,以及茶界动态,收获及时消息,创造学习和实习机会
3.销售茶叶,赚取协会资金(目前还没有苗头)4.茶文化宣传形像大使
会员部:
1.向会员传达协会的近期活动安排,召集会员参加协会的活动,保证协会的信息通畅 2.建立会员档案
3.日常联系会员,反映会员民情,并及时上报 4.茶文化宣传形像大使
秘书处: 1.设立三人,每一个人分派到一个部门内部,由其中一人管理
2.记录各部门工作实况,做好实录并建立档案 3.管理协会资金出纳 4.茶文化宣传形像大使
(由于目前协会成员均为茶学12级学生,茶文化协会在校内并不是大型协会,经所有人商讨决定,协会部门没有设置明显的等级,我们是一个团体,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
三、协会发展大计以及面临的困境
协会发展大计:协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本着“茶是生活”而开展一系列有关的活动以及在日常贯彻宣传茶的相关知识,让大家对茶和茶文化有正确的认识。通过会议讨论得出:
1.茶会:每两个星期一次,每次茶会设计要不一样,主题要新颖,地点选择要合适,要让茶会越来越大众化。比如设计成茶叶猜价、品茶猜茶(不一定都非要是茶)、茶会联谊等等形式。与此同时宣传茶的相关知识,让大家了解更多茶的功效和文化。
2.会员茶艺体验:每月一次茶艺教授,请茶艺老师以及学姐教授会员茶艺。同时加强自身学习,尤其是泡茶 礼仪的学习。
3.茶叶知识普及:每季度一次,根据季节选择茶的品种,着重宣传该类茶。以露天形式为佳,地点选择要集中,着装整齐,物品配置齐全,环境设置要好,可以边品边讲解,并设有展板宣传。也可以代购茶叶。
4.期期小报:期期小报是穿插于活动不频繁的期间所作的茶知识和文化宣传。服务对象主要是会员,可以制作成书签和精美的卡片,对外的宣传以张贴于茶水间的手绘为主(如果以后有更好的点子则再议)。
5.茶迹之行:组织感兴趣的人一同前往具有茶文化历史积淀的茶园访茶。同时趁机会多学习交流。
6.微博茶网:建立微博,发布茶协动态,以及更新茶文化知识,逐渐形成一个网上的交流平台。
7.茶馆:开办一家校内的茶馆,提供学生日常小会、休闲放松、朋友闲聚、喝茶品茶、小糕点等等一系列目前我们学校还没有的具有茶楼氛围的场所,但是任重道远。
协会面临的困境:
1.资金问题,茶叶茶具以及宣传活动费都需要资金,也许刚开始我们能够每人出一点先办几期,但长期以往并不是长久之计,会员会费是远远不够的,拉赞助需要我们具有宣传性的活动。
2.基地问题,我们没有自己的基地,耕读茶室只能解燃眉之急,不能长期作为根据地。
3.买茶叶可以成为协会的资金来源,但是茶叶的来源以及如何建立一个茶叶销售机构还需要具体商讨,其中还包括校园市场的开拓。
4.茶馆面临的问题是最大的,适合茶馆的地点需要静,而依照我们学校的管理,申报学校的基地本身就很困难,需要我们有一份详尽的策划案;与此同时,茶馆的经营是我们学生能力所不及的,所以茶馆是一个长远的目标。
第三篇:中国茶文化发展讲演稿
中国茶文化发展
茶源于中国,至今已有5000年的历史了。茶的发现和利用,并由栽培加工制作和饮用而衍生的茶文化,不但推进了中国的文明进程,成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极大地丰富了整个世界的物质精神生活,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现在,茶不仅属于“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常必不可少的物质系列,且又是归于“琴棋书画诗曲茶”更广阔的精神艺术,特别是近十几年来,茶产业随着朝代的发展而焕发出青春,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犹如一轮朝阳长起在世界的东方。如今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已成为许多地方发展经济的基本手段。而更重要的是存其个性之异,保留和发扬“以茶养生”、“以茶明道”、“尽茶之真”、“发茶之善”“明茶之美”,几乎贴近和反映时代社会文化心理,生活方式和社会时尚。时下茶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须臾离开的东西,而且形成了一种文化现象——茶文化。今天我从三方面谈谈中国茶文化的发展,让同学们对茶文化有所了解,让同学们更加喜爱中国的传统文化。
一
、中国茶文化的发展简史 茶之源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的发祥地。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很大。自西汉王褒《僮约》中有“武阳买茶”记载以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自陆羽《茶经》系统总结形成的茶文化,发展至今也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茶之为饮,发乎神农,说明茶之饮用,发源于史前的神农时代。神农氏是我国五千年前发明农业与医药的传说人物,相传“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因此中国发现与利用茶的历史已经有五千多年了。
中国茶文化——孕育期(唐代以前)中国茶文化——形成期(唐代的茶文化)中国茶文化——发展初期(宋元茶文化)A、宋代茶道
B、宋代的茶书、茶画和茶诗
中国茶文化——发展中期(明清茶文化)A、茶类的改革与发展 B、茶具和饮茶技艺的发展 中国茶文化——当代发展 A、名茶品种的发展 B、茶文化活动的兴起
二、中国茶器发展演变史
茶器主要有以下几种: 石质茶具、陶质茶具、竹木茶具、金属茶具、紫砂茶具、白瓷茶具、玻璃茶具。
A、古代茶器 B、现代常见茶器
三、中国教派和茶道文化
茶艺与茶道的关系:茶艺与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艺”指选茶、制茶、烹茶、品茶等艺术。“道”指茶艺过程中贯彻的精神。有道无艺,道是空洞理论。有艺无道,艺则没有精神。
儒家思想和中国茶道
儒家思想是中国茶道精神的主体,也造就了中国茶文化的总体基调为高雅而深沉,博大而精深。
1、在中国茶道精神中,处处贯彻着儒学中的中庸、和谐思想。
2、在中国茶道精神中,吸收了儒家乐感的精神,欢快气氛比较浓重。
3、在中国茶道精神中,吸收了儒家“礼”的精神,主张互相节制,有秩序。
道家思想与中国茶道精神
1、道家的学说为茶道精神注入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树立了茶道的灵魂,所以在中国茶人的心里充满着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
2、道家修行十分注重养生,而茶除了有助于空灵虚静的道家精神要求外,其本身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3、道家讲究环境的清幽雅洁,也能在品饮环境中体现。
佛教中国化与茶道精神
1、禅宗推动了饮茶之风在全国流行;
2、禅宗理论渗透在茶道之中,禅宗讲究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悟道,处处是禅,事事是禅,时时有禅。饮茶能让人平静,如果在饮茶时保持一颗纯正的心,那么就能悟道。
第四篇:潮汕茶文化的发展(定稿)
潮州工夫茶的渊源、发展和现状2011年12月06日 12:28:53
一、引 言
潮州工夫茶,亦称潮汕工夫茶。两者同源同义。古潮州郡治,覆盖现今潮州、汕头、揭阳三市区及潮安、饶平、澄海、南澳、潮阳、惠来、普宁、揭西、揭东九县,还远及丰顺、大埔、焦岭县等。追溯潮州茶事,偶有关联,故以“潮州工夫茶”命题。
有关潮州工夫天茶的主要著述有:黄挺《潮汕文化源流.潮汕工夫茶》、陈香白《潮州工夫茶概论》、曾楚柄(潮州工夫茶)等。还有其他作者的 专文见之报刊或丛书。而在此前,另一重要著述,潮籍学者翁辉东的《潮州茶经--功夫茶》,在茶界中却鲜为人知,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近期有黄挺等几位作者 在专著中引为附录,才为世人所知。
翁辉东(1886-1963),广东海阳县金石人,字子光,曾任潮州韩山师范学监,代校长,后专心于著述。编有乡土教材《潮州乡土历史》、《潮州乡土地理》;著《潮州民俗志》、《潮州文物图志》、《潮州金石考》等。《潮州茶经》,作于1957年清明,以抄本行世。
翁氏《潮州茶经》,较为全面反映潮洲工夫茶的概貌,吸收唐、宋 以降历代先贤论茶精苹,融大潮地产茶铭区、嗜茶品类、取水掌火、茶 具、冲泡、啜饮、寻韵等基本内容,总结成简洁的文字。规范的程式。工夫茶就是从择茶到冲泡全过程“求粗、求工”,并由此体味工天茶的“味云腴,食秀美,芳香 溢齿颊,甘泽润喉吻,神明凌霄汉,思想驰古今”的“三昧”境界。
二、潮州日工夫茶的特点
《潮州茶经》问世已有40多年,它在总结和发扬潮汕茶俗文化方面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潮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各个历史时期不同文化交汇融合的特殊地域,潮州茶俗文化的形成便是特例之一。
潮式工夫茶的特点,第一是在开放、多元中形成鲜明的个性。从技茬的观点和物质的观点来衡量,始终是开放的、多元的,由于开放,就有吸取相 创造。工夫茶“四宝”:“宜兴紫砂壶,景德镇若琛杯,枫溪砂桃,潮阳红泥炉”,还有“潮阳颜家锡罐”,“潮安陈氏羽扇”等,即是一例。饮茶的“茶品”,甚 至种植的茶树品种、单丛,也是多元的、开放的。潮州工夫茶有它的鲜明个性,走进哪家哪户,茶盘家伙一摆,不用问,便是工夫茶,如翁氏所说“潮人所用茶具大 体相同,不过以家资有无,精粗有别而已”。有了“大体相同,精粗有别”,就有“雅俗共赏”的基础。翁氏在序言中说明白:“无论嘉会盛宴,闲处独居,商店工 场,下至街边路侧,豆棚瓜下,每于百忙当中,抑或闲情逸致,无不借此泥炉砂挑,擎杯提壶,长斟短酌,以度此快乐人生。”潮州工夫茶以“精细”的工夫“收工 夫茶之功”,就是鲜明个性中的“特质”。
潮州工夫茶特点之二,是运用工夫茶艺追求“真美”。好茶好味,“酽、热、香、滑”,人各一杯,不玄虚,不造作,平易自然。翁辉东《潮州茶经》对传统工夫茶艺的择茶、选水、备具及冲泡法有如下概述:
1.茶之木质,(有名区、品种、制法之别)“潮人所嗜,在产区则为武夷、安溪,在品种则为奇种、铁观音”。
2.取水:(本之陆羽《茶经》)“山水为上,江水为中,井水其下”,潮人嗜饮之家…诣某山某坑取水,不避劳云。
3.活火:“潮人多用绞积炭”(坚硬木烧的炭),“更有(用)橄榄核炭者”。
4.茶具:茶壶(俗名冲罐),盖瓯(代替冲罐),茶杯(宜小宜浅。径不及寸),茶洗(一正二副),茶盘,茶垫,水瓶(备烹茶),水 钵(贮水),龙缸(容多量水),红泥火炉,砂铫,羽扇,铜著,茶罐,竹箸,茶桌,茶担(用于登山游水烹茗),茶罐锡盒。(共18器)。
5.烹法:
(1)始器:洁器,候火。淋杯。
(2)纳茶:先“淋罐淋杯令热”,再纳茶至罐约七八成。
(3)候汤:木之《茶说》“若水面浮珠,声若松涛,是为第二沸,正好之候也”。
(4)冲点:“缘壶边冲入,切忌直冲壶心,不可断续又不可迫促。挑宜提高倾注”。
(5)刮沫:“冲水必使满而忌溢,满时茶沫浮白,提壶盖从壶口平刮之”。
(6)淋罐:“复以热汤淋壶,以去其沫,壶外追热,则香咪盈溢于壶中”。
(7)烫杯:“烧盅热罐,方能起香”。
(8)洒茶:“茶叶纳后,淋罐淋杯,倾水,几番经过,正洒茶适当时候”,“洒则各杯轮匀,又必余沥全尽,两三洒后,覆转冲罐,俾滴尽之”。“洒茶既毕,乘热,人各一杯饮之”,“一缀而尽,三嗅杯底”寻韵,闻香。
近数十年来,与翁氏时期相比,程式依然,而茶品、取水、用火、茶具,均有新的发展。其原因,一是科技进步,潮汕单丛茶产区大大扩大。茶品 丰富多彩:电器的应用,茶具型、制、花色多样化;二是闽、台、潮茶艺交流,进人新的交汇融合期。闽、台、潮工夫茶,本是“同源分流”,如今融汇,共创“中 国工夫茶”。《潮州茶经》“三嗅杯底”;钱塘陈于厚。……金茎邑露只闻杯演化为台式“闻香杯”;“茶漏”、“公道壶”加入潮州茶具的行列;凤凰单秘迸人台 式茶艺馆,潮汕人喜爱铁观音,冻顶乌龙。为何都属“中国工夫茶”。
三、工夫茶由来与“潮式工夫茶”
探究工夫茶由来,一从茶器茶具。一从泡饮方式,一从称谓。
翁辉东有一段很有意思的话:“工夫茶之特别赴,不在茶之本质
(指茶类),而在茶具器皿配备精良,以及闲情逸致之烹制。”因此,翁氏又 说:“潮人所嗜,在产区则为武夷,在泡制法则为绿茶、焙茶,在品种则为奇种、铁观音。”翁氏似乎在有意无意之间,说出了工夫茶的泡制法的初始,沿用了绿 茶、焙茶的泡制法。
从工夫茶己有的茶具来看,其“萌芽期”似可追溯到明代后期,即16世纪下半叶。
明代是我国制茶技术有较多创新的时期,绿茶的制作由蒸、焙改为炒青,饮茶方法由煮饮改为开水冲泡,随之适于冲饮的茶具型制也趋向小型、多样。
1597年,明代万历二十五年许次纤撰《茶疏》有如下记录:
产茶……于今贡茶,两地独多,阳羡仅有其名,建茶亦非最上,惟有武夷雨前最胜。
炒茶 生叶初摘,香气未透,必借火力,以发其香……旋摘旋炒……。以半熟为度,微似发香,是其候矣,急用小扇,钞置被(焙)笼,纯棉大纸,底燥焙,积多候冷,入瓶收。
秤量 茶注宜小不宜大,小则香气氤氲,大则易于散漫……独自斟酌,愈小愈佳,容水半升者,量茶五分,其余以是增减。
瓯注 茶瓯古取建窑……碾茶用之宜耳。其在今日,纯白为佳,兼贵于小……近日时彬所制,大为时人宝惜,盖皆以粗砂制之,正取砂无土气耳。
饮啜 一壶之茶,只堪再巡。初巡鲜美,再则甘醇,三巡意欲尽矣……。所以茶注要小,小则再巡已终。……若巨器屡巡……何论品尝。何知风味乎。
这里,许次纾强调绿茶的品饮,茶注小则香气氤氲,茶瓯以自为佳,兼贵于小。这个观点,在后期工人茶的品饮中是一脉相承的。
《茶疏》问世40多年后,1642年。明末冯可宾撰《岕茶笺》,则说得更为明白,他在论及茶壶、茶杯时说。
或问茶壶宜大宜小,茶壶以小为贵,每一客,壶一把,任其自斟自饮,方办得趣,何也,壹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阁。
工夫茶品饮程式的“成型期”,应在乌龙茶创制之后才得以确立。庄任《乌龙茶的发展历史与品饮艺术》一文,根据清康熙五十六 年(1717)年王草堂《茶说》和释超全《武夷茶歌》(清18世纪)和阮晏《安溪茶歌》,推断乌龙茶创始于17世纪中后期,即明代中后期,适于乌龙茶的 “工夫茶”品饮方式也随之兴起,首先行于武夷,再及于闽南、潮州。
见之文献明确描述武夷品茶的,是清代袁枚在乾隆五十一年(786)游武夷天游寺僧道献茶的记载,见之于《随园食单》:
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椽,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逮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味之,果然请香扑鼻,舌有余甘。
但袁枚在武夷品茶,并未提到品饮“工夫茶”这一名目。袁枚的记载距乌龙茶创制已近百年,期间有关武夷茶的品饮方式的沿变就有待于查考了。
工夫茶饮法之传人潮汕,当与茶叶商旅有密切关系。武夷品茶技艺。主要集中在寺观僧道,前述袁枚天游寺品茶即为一例。1804 年清代姚衡《寒秀草堂笔记》转述崇安县令柯易堂的话:
言茶之至美,名不知春在武夷天佑岩下,仅一树,每岁广东洋商予以金定此树…惟寺僧乞得一、二两,以饷富商大贾求檀施。
此前(约1753以后),清代刘靖撰《片刻余闻集》论及武夷茶高下,分岩茶、洲茶二种,岩茶由各岩僧道采制,远近贾客于各寺庙求购。洲茶 中“芽茶为属真伪相参……惟粤东人能辨之”,说明粤东人(广东人)也是评茶能人。它如《崇安县志》(807)、《崇安县新志》(1940)、《武夷山 志》(1710)均记录了清初至乾嘉以至民国期间,“潮帮”、“厂府帮”在闽北采办茶叶极为活跃,工夫茶品饮方式传人潮汕,商旅的作用应是主要途径。
但是,“工夫茶”这一名目,由“茶名”转化为“品饮”名称,是武夷寺僧,抑或“潮帮”还不清楚,而工夫茶的品饮方式,源于闽北武夷,是毫无疑问的。
潮州工夫茶品饮方式,至迟在18世纪下半叶就已确立了。据黄挺《潮汕文化源流》的论述,最先把“工夫茶”作为一种品茶程式的名称载诸文献 的,是俞蛟的《梦厂杂著.潮嘉风月》。俞于乾隆五十八至嘉庆五年(1793-1800)任广东兴宁曲史,《潮嘉风月》记载了当时韩江六篷船上饮茶习俗,从 用茶,器具,茶具到品呷等程式和今天相同。《潮嘉风月》最重要的话是:“工夫茶烹治之法……”
翁氏《茶经》在列出“工夫茶”的茶具之后,作出结论:饮茶之家,必须一一毕具,方可称为“工夫”,否则牛饮止渴,工夫茶云乎哉?”,看来,茶具是“工夫茶”的要件之一。
潮式工夫茶,简而言之,就是:茶具器具配备精良和闲情逸致的烹制。
四、潮人饮茶的历史
从潮人。识茶、种茶,惟断潮人。饮茶。
潮人对于茶的认识,经历了启蒙、普及、提高再普及三个阶段。
位于岭东的潮州地域,与岭南韶州(东昌、仁化、南雄等)不同,岭东不属于茶树自然分布区,近代的地方群体品种,如丰顺乌图茶,大埔石筒茶,平远锅 三茶,均带有“北种南引”的印记:叶小,抗寒,味薄。海阳(潮安)、饶平的栽培种则带有“闽种西迁”的印记。叶大,小乔木,味厚,耐寒性一般。茶树人工传 播往往是与人口迁移同步的,潮地引人茶种,早期可能源于宋代中后期(13世纪中期),所以潮人识茶相对较晚,是自然条件使然。潮人“识茶”的“启蒙”阶 段。即由宋代至明代初期,由闽人移潮和人仕潮州的官宦阶层推动的。
茶树引种,以饶平一县最为突出。许州《广东茶叶》1987.10)调查饶平待诏山下林姓族谱,林姓家族是在宋代淳拓年间(1250年)从 福建福清迁入的,大约在乾隆十五年(1750)从福建引人“黄茶”(武夷茶?)种于沙米坝,此前,己有当地“土人”在待诏山种茶。又据饶平柏峻乡刘姓族谱 第六代(1684)后从台湾带回乌龙茶种籽种于柏峻。又据《饶平茶叶志》(1988,末刊稿)资料,从19世纪下半叶至加世纪,仅饶平一地,从福建引进 的品种,达16个之多。
这里,存在一个疑案,就是位于凤凰山“凤凰水仙”的来源,潮人认为是本地种,福建人认为来自福建某地,解决这个问题,都需要拿出有力证 据。但无论如何,“凤凰水仙”这个群体,确是一个“宝库”,从这个“宝库”中,发掘出许多“单丛”,对潮汕茶叶贡献殊大,对“潮州工夫茶”,更是“锦上添 花”。
16世纪初期至、9世纪的200多年间,是潮人“识茶”的普及期,表现之一是出产茶叶,见之方志记载产地的如下:
桑浦山:1535年《广东通志》初稿,1602年《广东通志》
待诏山:1684年《潮州府志》,686年饶平县志大1709年《潮州府志》,1730年《海阳县志》
凤凰山:1686年、1935年《饶平县志儿1709年《潮州府志》,1902年《海阳县志》
惠来县:1687年,1730年《惠来县志》
丰顺县:1746年,1943年《丰顺县志》
揭阳县:1741年,1779年《揭阳县志》1890年《揭阳县续志》
上列,即明代嘉靖十四年(1535年)“桑浦山有茶”为已知最早记录,但后期似已销声匿迹。
自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至清末,潮州各县有记录的茶名有:
待诏山茶,亦名细茶、细黄茶,产饶平。
苦茶,产大埔、丰顺。
土茶,亦名炒子茶,产揭阳。
鸟喙茶,产凤凰乌炭。
潮地产茶获得最好评价的凤凰山岛缘茶。谓:“凤凰山有峰,曰乌岽,产鸟缘茶,其香能清肺脯(清光绪二十八年《海阳县志》)”。
潮地茶产和流遮的记载,还见之茶税的记录:
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川清会典》有一段潮州广济桥茶税的记载:“潮州府厂济桥,每百斤细茶税一钱,粗茶税一分五厘,苦茶税九里,汇大桥税内。”这段记载说明有“细茶”、“粗茶”、“苦茶”三种。
约1780年,清代嵇璜等撰《清朝通典》也有类似记录:“潮州广济桥,每粗茶百斤,税银五分,细茶百斤,三钱四分,汇人桥税内报解。”“粗茶”是什么茶?是否是早期“乌龙茶”?是外茶输人还是自产?留待考。
1864年,清同治三年(1864)《广东通志》重刻本引述吴震芳《岭南杂记》(1705年前后),有关于潮州灯节表演采茶歌的一段描 述: 潮州灯节……采茶歌尤为妙丽……饰姣童为采茶女……有曰,“二月来茶茶发芽,姐妹双双去采茶,大姐采多妹采少,不论多少早还家”;“三月采茶是清 明,娘在房中绣手巾,两头绣出茶花朵,中间绣出来茶人。”这“采茶歌”,是反映当地的茶产现实?还是作为娱乐从外地引入? 从语气分析似是引入的,这里,权作为一种潮人“颂茶”的“娱乐”吧!
潮地产茶的“提高普及期”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50年代达到高峰。其表现是
①清末至民国末期形成茶产名区:
凤凰名茶区--凤凰单挝
新塘深坑名茶区(待诏山)--深坑单丛
石鼓坪名茶区--石鼓坪乌龙
西岩名茶区--小叶乌龙,色种
岭头名茶区--奇兰
②1986-1999年,形成现代名茶区:
凤凰茶区--各式高香单秘
石鼓坪--石鼓坪乌龙
坪溪岭头--岭头单丛
现代潮汕名茶品类,琳琅满目,岭头单丛,凤凰单丛中的黄枝香、蜜兰香、八仙过海、玉兰香、桂花香等,均为乌龙茶中的妓妓者。
潮人饮茶习俗的形成,早期可能有三个途径:一是外籍特别是江南、闽省诸地人员大仕潮州;二是宋元时代闽人迁潮;三是潮人到福建贩茶人潮。
据黄挺考述,潮州市金山南麓,残留着一处宋代摩岩石刻,刻着北宋〔1012〕知州王汉的《金城山诗》,其中有句云:“茶灶香龛平。”引述 潮州名士吴复古赠送建茶给苏东坡,苏有书《答子野》以示道谢。“茶灶香宴平”是拟景抑或烹茶,不得而知。宋朱熹好茶,游武夷也有《茶灶》诗:“仙翁遗石 灶,茶烟袅细香”,是联系写武夷景色。以上说明,北宋时代潮州己有喜茶的文士和官宦论及茶事。
明代有反映潮州茶俗情节的戏文如《荔镜记》(1566,嘉靖刻板)和《荔枝记》(1581,万历刻),唱词中有:“安排扫厝点茶汤”句。对白中有:“端椅坐;讨茶食”,“人客,茶请你”,“师父钟茶待你”等句。可见明代潮州民间茶事己经十分普及,这与宋末、元代福建移民潮州,带入茶籽、种 茶技术和饮茶风俗,应有密切关系。潮州凤凰山最出名的单丛名为“宋种”,不管传说如何,却真实反映当地茶民的情结,以“宋”为贵。福建武夷有茶树名“宋 树”(清代陆廷灿《续茶经》引自《随见录》)。
清代中后期至民国潮州饮茶达到盛期,成为官民习尚,贩茶大 潮及自产茶兼而有之。清代光绪《揭阳县志》说:“山中土茶……惟山中人嗜,揭 所饮啜,该建茶也。”清代光绪张心泰《粤游小识》称:“潮郡犹嗜茶,茶叶有大焙、小焙、小种、名种、奇种、乌龙诸名色。”其中有产自饶平西岩、柏峻、深坑 的茶叶。
此前,从福建贩茶人潮的记载还见之清代嘉庆《祟安县志》。但也不尽是“建茶”,在官宦人家,如肖麟趾(《普宁县茶》1745),泡的是阳羡茶。
民国期间,潮人嗜茶更为出名,蒋叔南游记第一集(1921)中说:“武夷之茶,性温味浓,极其消食,盛行于广东。而以潮州人为嗜之。” 徐珂撰《可言》卷十三(1924)说:“工夫茶,潮州所尚。”
现今潮州、汕头人饮茶户年均消费巴达3.6千克,成为全国之冠。喜爱的茶品有乌岽单丛、岭头单丛、石鼓坪乌龙,有宋种、黄枝香、蜜冬香、八仙过海……与翁氏时相比已大大改观。
第五篇:养生茶文化及未来发展
养生茶文化及未来发展现今社会发展,养生以成为国人的重视,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方法。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精神养生是指通过怡养心神,调剂生活等方法,从而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而今养生方法很多,而养生茶自古都有,但在现今社会并没有让国人所接受,目前,我国保健茶仍处于起步阶段,所占市场份额较小,虽然市场发展空间很大,但市场发展需要一个过程,近年来,众多饮料企业、制药企业纷纷涉足保健茶领域,使保健茶产量不断攀升,给市场带来了很大压力;在市场培育方面,企业要引导正确消费,许多保健茶都含有中药成分,每一种中草药都有自己的功效,配合后可以达到一定的效果,免除了中国中药需要熬制的辛苦。在行业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保健茶行业只有科技创新才可提升保健茶叶产品在国际市场多以初级原料性产品为主的低附加值形象 ,推动产业跨越式发展,努力实现保健茶经济收入的高增长。近年来,我国保健茶企业在生物茶树育种、无公害化、工业化茶园管理、茶产品深加工以及保健茶品牌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但目前,广大茶企依旧为“企业规模小、实力差、粗放式经营、经济效益低”的行业现状深深困扰,更急需寻找一条科技创新之路。专家指出,国内保健茶企业应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开发出更有竞争力的保健茶的新品,尽快摆脱保健茶低层次竞争的局面,然而湖北芝元堂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打破了这个现像,湖北芝元堂骋请资深中药师,采用现代高科技,采用全国最先进的生产工艺,不断的发展,成为养生茶产量超过亿万袋,也成为全国养生茶生产技术、产量名列茶行中前茅。国内养生行业依托我国悠久的茶文化和中医药文化,必然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