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茶文化发展廉政文化的思考

时间:2019-05-15 05:41: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依托茶文化发展廉政文化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依托茶文化发展廉政文化的思考》。

第一篇:依托茶文化发展廉政文化的思考

依托茶文化发展廉政文化的思考竹溪县地处鄂西北大巴山中段北坡,森林茂密,物产丰富,茶叶是这个县久享盛名的特产之一。竹溪县有400多年的种茶历史,在茶产业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包括茶叶内涵的语言、生活、婚姻、诗歌、民间传说、戏剧等地方文化,很多诗歌、民间传说广为传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悠久的产茶历史、灿烂的茶文化中蕴含大量的廉政元素。深入挖掘、提炼升化、发扬光大这些廉政元素,让茶文化与廉政文化共生共荣,对于进一步拓展茶叶产业的发展思路、促进兴县富民、建设风清气正的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茶文化中蕴含的廉政思想

茶文化的精神内涵是指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和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礼节现象。茶文化与廉政文化是紧密联系的,茶,改变着中国,影响了世界,“以茶养廉”成为茶文化中的一朵绚丽的花朵。

1、提倡勤俭节约。陆羽在《茶经》中指出:“茶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他给茶赋予了一种特殊的文化内涵,即以茶示廉、以茶示俭。通俗简单地说,“精行俭德”是指倡导一种勤俭节约的操行与品德。《中兴书》中曾有这样一段记载:东晋时,吴兴太守陆纳廉政为民,接待各类政客一律清茶一杯。一次,其侄违规,遭其四十军棍惩戒。南北朝时期,有人提出了“以茶养廉”来对抗两晋以来士族的奢靡之风,“以茶养廉”也就逐渐成为了茶文化的传统。齐武帝临终时的遗嘱要求在他的灵柩上仅摆放茶水、干饭作为祭品,等等。据此可以看出:在古代,茶已经作为“节俭”和“廉洁”的象征,这种追求勤俭节约的理念,寄托了当时人们希翼和平与安定的心愿。到现代,这种传统仍然经久不衰,更加光辉灿烂、更加迷人。茶文化崇尚俭朴,与今天反腐倡廉的价值取向是高度一致的。如今,以茶待客、以茶代酒是公务接待上制止奢侈浪费、提倡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由茶宴、茶会、茶话演化而成的茶话会广泛用于庆贺佳节、辞旧迎新、学术研讨、签约奠基、表彰先进等各种社交活动,因其简朴无华、节约开支、以茶养廉、反对奢侈而风行全国。人民群众在品茶的过程中总结了很多“茶廉”格言、“茶廉”警句,如“人生当如茶,清廉胜浮华”、“一杯清茶问古今,两袖清风为苍生”、“粗茶淡饭清口有味,遵纪守法梦里不惊”、“君子之交淡如水,为官之道清似茶”,这些都是茶文化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具体表现。今天,我们应发扬光大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使之成为一种工作习惯、一种执政风范,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付诸行动,党员干部才能真正成为人民的公仆。

2、秉持清正廉洁。茶历来是清廉的象征,高尚的化身。古人喜好以茶明志、以茶砺节、以茶砥行,“明是非、重名节、知廉政”等理念成为了茶文化的主流。“明是非”就是“分清善与恶、美与丑、真与假、正确与错误、积极与消极、高尚与卑下、先进与落后”,把“名节”、“廉耻”和“是非”联系到了一起,给“名节”、“廉耻”注入了新的内容。茶德是茶文化的核心内容,古人总结的茶德包括“廉、美、和、敬”,“廉”者,廉洁清白,清心健身;“美”者,先洁其身,而正其心;“和”者,意味着天和、地和、人和;“敬”者,客来敬茶,以茶示礼。在“廉、美、和、敬”中,以“廉”居首,说明人们对营造清净廉洁的社会风气和文化氛围的期盼,这与“崇廉尚洁、摒弃贪腐”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茶之清廉,在于茶出清廉、清正、清静、清淡、清雅、清净、清醒、清明、清晰、清贫.....茶的清、净、明,不与脏、臭、污为伍,这种“清”,可“明廉、敬廉、促廉”。“清”,是一种色彩、一种精神、一种人格、一种品位。今天我们正臵身于一个伟大的时代,在“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党政干部应以“廉、美、和、敬”为魂,做到清廉清政,倡导和煦清风;保持清正廉洁,净化社会风气;展现冰清玉洁、两袖清风、克己奉公、高风亮节的人格魅力。要以“君子之交淡如水,为官之道清似茶”为“座右铭”,抓好反腐倡廉,用自身的清正廉洁净化党风、民风,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3、崇尚艰苦奋斗。茶叶的本味是苦涩。一口茶流入口中,先是苦涩的,苦涩过后却是一种甘甜的味道,苦尽甘来,回味无穷,因此古人有“品一盏清茶,叹生民苦涩”的感叹,并赋予了茶“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人生韵味。苦涩之中孕育着甘甜,甘甜之中孕育着苦涩。苦涩与甘甜合二为一,是茶的灵韵。茶的苦涩与甘甜为两极,茶的真味在于甘苦之外。只有经过苦涩的历练才能品尝到茶的甘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享受到茶之新、茶之清、茶之醇、茶之芳、茶之酽。“一苦二甜三回味”是人生的一个整体过程,也就是把人生看成先苦后甜、苦尽甘来、甘来反思回味幸福来之不易,更应该珍惜幸福生活,继续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吃苦耐劳的精神。即使在苦尽甘来之际,也千万不要忘记人生的扑朔迷离和艰辛困苦。近年来,竹溪县茶叶产业从风雨中走来,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人民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离不开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竹溪茶叶产业的发展史就是竹溪县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的创业史,这为茶文化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竹溪茶叶产业的发展史告诫党员干部干事业要以苦为上,以苦为先,以苦为乐,以苦为荣,牢记“两个务必”,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本色,在政治上永不变质。

二、依托茶文化发展廉政文化的理论探讨

茶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廉政文化内涵,为廉政文化建设提供了特有的物质载体和产业支撑。依托茶叶产业发展基础和茶文化底蕴,寻找茶文化与廉政文化的内在联系,深入挖掘茶文化中的廉政文化思想精髓,以茶寓廉,非常紧迫、非常必要。

1、依托茶文化发展廉政文化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廉政文化,其核心是一种价值取向和观念,它的形成来源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人民群众当中蕴含着无穷无尽的创造力,人民群众是廉政文化建设的动力和源泉。只有根植于人民群众的廉政文化才有蓬勃的生命力,才更容易被人民群众接受。近年来,竹溪县把茶叶产业作为农民致富的绿色支柱产业来发展,着眼于人们现代文明健康发展,以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品味探索出一条茶文化发展的新航向,走出了茶叶生产的新道路。竹溪的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积累了大量富有哲理的谚语、楹联、传说、文学作品,形成了风格独特的茶俗、茶艺,以茶说事,以茶传情,以茶教育人、激励人、启发人。如“一杯清茶斟满群众期盼,两袖清风铭记执政纲纪”、“茶怡情,酒乱性”、“好茶不怕细品,好事不怕人论”。编辑出版了《中国茶经百部》首部——《竹溪茶经》,对茶文化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归纳。创作了《竹溪茶歌》、《十杯茶》、《劝郎五杯茶》、《茶嫂招亲》、《山里山外》等弘扬传统美德、警醒世人的茶歌、茶舞、茶戏、茶画、电影。茶文化已深深渗透到竹溪人民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当中,是竹溪人重要的精神支柱。这些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为依托茶文化发展廉政文化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2、依托茶文化发展廉政文化对于经济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廉政文化建设具有导向、约束、激励、警示、监督等功能,它作用于人的思想,规范人的行为,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强大动力。依托茶文化发展廉政文化,用先进的廉政文化占领党员干部的思想阵地,构筑抵制腐败现象的坚强道德防线,让广大党员干部在抢抓机遇、干事创业中经受住考验,抵挡住腐败现象的侵袭,对于茶叶产业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实践中看,茶馆、茶艺、茶旅游、茶博物馆,茶叶产品的内涵提炼、策划包装无不打上文化的烙印。竹溪乃至十堰茶叶数量不可谓不多,可是影响力在全国不能与江浙名茶相提并论,关键原因在于只是把茶叶当成一般商品来经营,就茶叶而发展茶叶,没有在茶文化上做足文章。茶文化中的廉政文化内涵为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内容,注入了新鲜血液。因此,要与时俱进,注重结合,优先发展廉政文化,通过发展廉政文化宣传茶产业,提升茶品牌的文化底蕴,才能进一步聚集茶叶产业的后发优势。

3、依托茶文化发展廉政文化是廉政文化建设的必要探索。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离不开载体、内容、形式、方法、机制的创新,但是创新要遵循客观规律,要注重科学性、规范性,要尊重承担廉政文化创新任务的载体的精神实质。近年来,全国各地在廉政文化创新上各有特色,有的从传统文化遗产中汲取廉政文化内涵,并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有的从地域特色文化中总结提炼,发扬光大,有的从人文精神中深挖整理,有的从马克思经典理论中寻找依据,有的从历史经验、国外实践中借鉴参考,有的把廉政文化建设与文明创建、基层民主建设以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廉政文化建设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这些有益的探索创新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得到群众普遍肯定。然而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热衷于做表面文章,如“廉洁自律保健操”、“GPS反腐”、“廉政网游”、“反腐扑克”等怪招迭出,被民众讥为反腐“作秀”,“花拳秀腿”,是形式主义。有的表面上把廉政文化建设搞得如火如荼,实际上是炒作概念、牵强附会、制造噱头,如某地兴建“水浒特色”廉政教育基地,其选材本身是否适当值得商榷,总结出来的“暴力反腐、痞子反腐、以腐制腐”等“水浒”反腐十八招,与今天强调的制度反腐、法制反腐和民主反腐背道而驰。对于本身就包含有廉政文化内容的茶文化,却很少有人问津,这些现象说明,廉政文化建设进入一个困境,依托茶文化发展廉政文化为廉政文化创新提供了一个非常必要、切实可行的渠道。

三、依托茶文化发展廉政文化的实践思考

璀璨夺目的茶文化,为廉政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竹溪县作为“中国有机绿茶之乡”、“中国茶叶之乡”、中国茶叶名县,要依托茶文化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培养干部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形成干净干事、风清气正的良好社会氛围。

1、统筹规划,在建设理念上突破。事实证明,卖茶就是卖茶文化,正确处理好廉政文化建设与茶叶产业发展的关系,是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要充分利用茶具有的调身、调息、调心功能,巧妙地把廉政文化的内涵渗透到茶叶产品的命名、宣传、公关、推广的各个环节和茶馆、茶艺、茶俗的各个领域,把廉政文化的触角延伸到茶叶的种植、生产、销售的各个阶段,让茶产品的品位和品牌形象更多地承载廉政文化的意蕴,大力宣传“清茶一杯、两袖清风”、“人生当如茶、清廉胜浮华”等消费理念,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全社会形成新的消费时尚,用廉政文化的元素提升茶文化的层次和水平,靠茶产品的推广进一步传播廉政文化。

2、挖掘内涵,在发展形式上突破。要组织力量对现有的廉政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整理,进一步升华提炼,使茶文化中的廉政文化思想得以延续。总结竹溪县在发展茶叶产业过程中体现出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清正廉洁精神并大力宣传,创作具有廉政特色的茶谣、茶歌、茶舞、茶戏、电影、电视剧,开展与茶有关的格言警句征集活动,开展以“茶廉”为主题的摄影、书画、歌咏大赛,把茶文化和廉政文化作为廉洁文化进校园的重要内容,使学生在茶文化和廉政文化的浸润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要借鉴外地经验,在茶叶主产区创建“茶廉”文化基地、建设“茶廉”博物馆,积极融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大力发展“茶廉”旅游。

3、多方协作,在营造氛围上突破。文化传播、新闻媒体、茶叶企业要充分运用各种信息工具和手段,努力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廉政氛围。要通过举办茶文化节、茶文化讲座、茶文化论坛等宣传“茶廉”理念,通过设立广告灯箱、张贴“茶廉”广告、办廉政文化进茶园示范点等形式,吸引全社会关注。要正确处理短期宣传行为和长远建设的关系,党委、政府侧重于从廉政文化建设的长远发展考虑,制定方案,加强引导和支持,在公务接待中,提倡“以茶代酒”。茶叶企业要把廉政文化进企业作为营销的一种手段,以文载茶,以茶兴业;要把廉政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结合,倡导“廉美和敬”精神,颐养全社会和谐心态。

第二篇:廉政文化学习思考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推进廉政风险防控的思考

“廉政”一词最早出现在《晏子春秋·问下四》,载有“景公问晏子曰:‘廉政而长久,其行何也?’晏子对曰:‘其行水也。美哉水乎清清,其浊不无雩途,其清不无洒除,是以长久也。’”意思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的长久发展要靠像水一样清明无浊的品德。在古代,廉政是伦理学的主要内容。忠、孝、礼、义、廉、耻、悌中,“廉”这一道德修养极受褒扬。法家更是把廉与政治结合起来考察,认为“廉”是治国纲领四维之一,把礼义廉耻作为立国的四大纲要,制定了“廉不蔽恶”的原则。“廉”作为一种道德观念和治国思想,在西周初年已有体现。《周礼》曰:“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洁,六曰廉辩。”这些丰富的廉政文化遗产,是我们伟大民族生生息息,代代传承的根基。而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则是我党把长期反腐败斗争和党风廉政建设的经验提升到文化高度的崭新认识,它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先进文化形态的拓展和丰富。

一、构建廉政文化体系的意义

廉政文化建设的构建和发展是确保反腐败体系建设健康发展的最基本要求和最重要保证。因此,大力推行廉政文化建设,加强廉政风险的防控,具有重要的现时意义。

首先,廉政文化具有重要的教化作用。腐败的滋生和蔓延不仅是一种政治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存在腐败现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腐败文化的形成。只要腐败文化存在,仅是惩处一些腐败分子,而不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反腐败就会停留在治标不治本的低级阶段,甚至出现腐败越反越多、越反执政党在群众中的威信越下降的现象。因此,反腐败绝不单纯是一场政治斗争,更是一场文化领域的较量,反腐倡廉建设迫切需要强有力的文化支撑。而廉政文化恰能发挥这样的作用,它能够从情感上、心理上左右着人们的行动,约束着人们的行为,使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带有明显的倾向性。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整个社会形成了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廉政文化氛围,在这样的文化环境里,人们的意识都是随波逐流的,自然而然的树立了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观念,对于移风易俗净化社会环境、推动反腐败斗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廉政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文化来源于社会生活,又融入于社会生活。文化无处不在,对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日常生活具有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渗透作用。社会上的一些人将廉政文化建设等同于廉政文化作品创作,认为其作用有限,成效不大。这种认识不仅片面,而且也大大低估了廉政文化作品的感染力和渗透作用。廉政文化建设大到机构、制度的建立,小到一首歌一幅画,都有它应有的作用,不应该被看作是作用不大的“细枝末节”。因为人们通过审视书法、绘画、摄影等廉政文化作品,领悟廉政文化的内涵,通过廉政文化的感染,在心中形成正确的审美情趣,深刻地感受到腐败即是丑恶,廉洁即是美好。再次,廉政文化具有不可估量的凝聚作用。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能够团结统一,文化的凝聚作用是一个重要原因。廉政文化的一个重要作用在于,它能够凝聚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力量进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廉政文化能够使人们深刻地认识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着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利益,促使人们沿着实现共同利益的途径,自觉地团结在一起,为共同利益而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最后,廉政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义。廉政文化的思想内涵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和题中之义。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既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长效机制之必需,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质要求之所在。

二、当前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银行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众所周知,这也决定了加强其反腐倡廉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必要性。随着内外部监管机制的不断完善,银行业的反腐倡廉建设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不仅有力促进了银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还为纪检监察机关和司法机关惩治腐败和打击经济犯罪提供了重要支持。但面对现实,不可否认,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所有有结构和分配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利益主体多元化,分配方式多样化的格局逐渐形成产生了一些不正当竞争和腐败行为。市场经济本身的弱点及消极影响,也渗透到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人与人的关系中来,出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思想和权钱交易、权权交易等腐败行为。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指出,在金融腐败案件中的职务犯罪的比例达到了80%以上。给银行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不可估量。除了直接的经济损失,更有间接的声誉损失。声誉是银行竞争的生命之本,而银行从业人员的个人品行直接影响了其所在机构的声誉,有时甚至会为银行业欺诈埋下重大隐患。这些问题尤其突出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度执行乏力。有的单位对反腐倡廉工作认识不足,没有真正把廉政文化建设放在全局的高度来考虑。在责任分解上,没有完全落实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要求,责任意识不强、抓落实不够、督促检查不够;在责任落实上,没有找到与业务工作的最佳结合点,存在着廉政文化建设和业务工作分离现象,在实际行动中思路不够清、力度不够大、行动不够自觉;有些银行在强调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时,忽视了宣传思想教育工作;强调关心职工生活时,就忘乎了党纪行规;强调班子团结共事,就放弃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强调了业务才能,忽视了德才兼备的标准。以致在社会变革时一部分党员干部思想上出现迷茫、人生价值观发生偏差和错位。有的被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所迷惑,沉于物欲,囿于现象,游戏人生,解除了健康向上的思想武装,以致把权力作为谋取私利的资本和手段,唯利是图、巧取豪夺、贪赃枉法,坠入犯罪的泥坑。还有的思想道德滑坡,法纪观念淡薄、丑恶不分、你行我效、随波逐流,助长了腐败现象的恶性膨胀。

(二)监督体系不完善。当前,权力监督上存在的问题和难点主要是监督体制不够完善,制度不够健全,职责不够明确,渠道不够畅通。就监督体制来说,纪检监察部门作为监督的职能部门,有监督同级党委的职责,但纪检监察机关是受双重领导的,既受同级党委的领导,又要受上级纪检监察机关领导,因此在人、财、物上要受到同级党委的掣肘。这种监督是很难收到实效的。再就监督主体来说一是下对上怕打击报复,不敢监督。二是上对下怕得罪人,不愿监督。有的领导干部对本单位出现的违法违纪问题捂着盖着,不仅自己不查不管,还对查办案件横加指责,说情袒护,有的甚至以单位的名义出面说情。三是领导班子内部怕影响团结,不便监督。有的领导干部个人主义严重,明知有问题却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一昧的包容迁就,保持一团和气。其次,在责任考核上,对考核指标的确定还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致使有的单位只重视量化考核的结果,甚至为应付考核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削弱了量化考核的实际效果;在责任追究上,没有完全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责任追究,标准、尺度把握不一,有的问题该追究责任的没有追究,有的应加重追究的做了从轻处理。

(三)绩效考核不科学。从总体上看来,近年来,我国反腐倡廉建设绩效评价的科学化有所提高,但从总体上看还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建设的需要。我们目前虽然已经有了很多具体的评价形式和方法,但廉政评价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还存在问题。对反腐倡廉建设绩效评价的重视还不够,就银行而言,普遍存在重业务经营,轻廉政建设的现象。虽然中央有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的相关规定,但由于缺乏统一的考核体系和方法,目前很多省市还没有实施,政风行风评价的形式主义特征已经显现,政风行风评价中腐败行为开始出现,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受到了各个方面的质疑。另一方面,当前我国多元的反腐倡廉建设绩效评价还没有最后形成。由于缺乏相对统一、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方法,不同评价之间的差异性很大,出现了“两高、两低”现象,“国内评价高,国外评价低”,“内部评价高,外部评价低”,大大降低了反腐倡廉建设评价的科学性和可信性,影响到反腐倡廉建设绩效评价的政策价值。

(四)岗位设置有隐患。随着业务部门的岗位设置越来越细,但又面临着行内人员紧张的状况,造成兼岗情况严重,增大了操作上的风险,不安全因素仍然存在。在业务操作过程中,有的岗位操作人员凭经验、按习惯操作,执行制度的自觉性不强,落实内部控制程序不到位,使一些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得不到有效落实。有的风险意识和防范意识淡薄,对外部风险防范意识比较强,而对“自己人”则疏于防范,在同事或朋友面前丧失应有的警惕,认人不认制度,讲关系不讲纪律,以人情、友情、亲情代替制度,容易导致风险和案件的发生。

三、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的建议

一是完善制度建设。在廉政文化建设中,道德教育是重要的,但它强调的是自觉性,提倡自我修养和自我约束,而缺乏强制性。而制度建设则是确保廉政的强制性手段。在我国现阶段的廉政文化建设中,制度建设可以说是重中之重。廉政文化的制度建设又包括三大方面:一是建立健全反腐倡廉的组织机构。二是建立健全惩治腐败的司法体系与行政管理制度,使反腐倡廉工作不仅有法可依,而且有章可循;三是建立切实可行的领导考核制度和风纪奖罚制度,奖廉罚贪。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各项规章制度,并抓好检查落实,把权力的运行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真正形成“用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运行机制。制度建设具有全局性、长期性、稳定性的特点。因此,重视各项规章制度建设,规范领导干部的职权范围、权力运行,以约束各级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为。尤其必要的是银行治贿机构要把治贿与健全内控制度结合起来,及时发现体制、机制和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特别要对现行各类制度中隐含、默许、助长不正当竞争和引发商业贿赂的内容进行清理,增加反商业贿赂和不正当交易的条款,以制度约束为基础构筑立体式的内部控制体系和案件查防体系,建立各岗位、各部门之间的制约机制,使各项规章制度得到补充和完善。同时必须强化制度执行力,不断净化银行业经营环境。

二是加强监督排查。监督是社会和政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是保障各级干部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所必须的。宪法和党章都赋予了公民和党员民主监督的权利,这对于保障国家干部正确行使权力,保持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密切党群、干群关系,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要不断健全各项业务管理及监督制度。完善内部

等级管理、分级授权的制度,使各级机构的经营权与经营水平相匹配。提高业务主管部门对规章制度垂直管理的权威性,明确规定各级领导不得随意变通,不能越权行使。规定各级主管部门对属于自身管辖范围内的重大原则问题必须坚持原则,如遇疑问必须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报告,否则要对不良后果负连带责任。再次,强化对重点人员与岗位的监督管理。各级领导人员,涉及“权、钱、人”的重点岗位人员,是容易发生腐败案件的重点人员。对各级领导人员,可定期组织开展对辖属机构领导班子及人员的巡视工作,切实加强对各级管理人员廉洁自律情况的监督。与此同时,关注“八小时以外”的交友和生活圈。每季最少组织一次员工不良行为排查,防患于未然。

三是科学设定考核方法。要不断完善考核制度和方法,使考核内容更具体,考核程序更规范。要突出对考核结果的运用,把考核结果作为业绩评定、奖励惩处、干部任免的重要依据,实行党风廉政建设“一票否决制”。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对发生案件和不正确履行职责的单位领导及有关责任人,依据责任制有关规定进行责任追究。加大对抵制腐败的奖励及不廉洁的惩处力度,是营造清明廉洁氛围的坚强后盾。一方面,要加大奖励的力度。建立完善堵截、检举和抵制违法违规违纪行为的奖励制度,建立奖励基金,激发各级机构和员工堵截、检举和抵制各类腐败行为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仅要奖励员工,也要对机构和单位反腐倡廉建设成绩突出的给予奖励。另一方面,要加重惩罚的力度。对反映、举报员工不廉洁行为的群众来信来访,纪检部门要加大直接核查力度。一经查实,必须严肃处理,追究其责任,增大腐败行为的成本,增强警示作用。四是优化岗位整合。要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提高风险防范水平,全面开展监督工作机制建设,对基础业务进行岗位整合。确保各项管理措施落实到位。实行责任追究,是促进广大干部职工不断增强规范履职的自觉性和有效性,严防违规行为演变升级的重要手段。根据履职过错的性质和程度,分别采取限期整改、通报批评、在岗察看、下岗培训等责任追究方式。通过实施责任追究,使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消除“以习惯替代制度,以情感替代原则”的陋习、树立“制度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的理念,不断增强规范履职的自觉性和有效性。

五是加强思想教育。要贯彻落实《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指引》,可以利用行务会议、职工大会、教育学习会以及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组织学习相关文件、收看视频录像、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合规文化、商业道德教育以及案例警示教育,广泛宣传建立市场诚信体系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领导干部和全体员工抵制商业贿赂的自觉性,进一步夯实了防治商业贿赂的思想和舆论基础。把治理商业贿赂工作与廉洁文化进企业活动结合起来,可以创新教育形式,例如编写廉洁建设歌曲等紧贴实际、富有特色的形式,营造治贿工作的良好氛围,为进一步推进市场诚信体系的建设奠定思想基础。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形成一个良好的廉政文化氛围,不仅关乎个人、企业的发展,对一个国家的发展也至关重要。只有全社会都树立起立足岗位、廉洁履职的良好风尚,才能真正杜绝腐败之风,走向繁荣富强。

第三篇:中国茶文化发展讲演稿

中国茶文化发展

茶源于中国,至今已有5000年的历史了。茶的发现和利用,并由栽培加工制作和饮用而衍生的茶文化,不但推进了中国的文明进程,成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极大地丰富了整个世界的物质精神生活,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现在,茶不仅属于“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常必不可少的物质系列,且又是归于“琴棋书画诗曲茶”更广阔的精神艺术,特别是近十几年来,茶产业随着朝代的发展而焕发出青春,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犹如一轮朝阳长起在世界的东方。如今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已成为许多地方发展经济的基本手段。而更重要的是存其个性之异,保留和发扬“以茶养生”、“以茶明道”、“尽茶之真”、“发茶之善”“明茶之美”,几乎贴近和反映时代社会文化心理,生活方式和社会时尚。时下茶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须臾离开的东西,而且形成了一种文化现象——茶文化。今天我从三方面谈谈中国茶文化的发展,让同学们对茶文化有所了解,让同学们更加喜爱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国茶文化的发展简史 茶之源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的发祥地。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很大。自西汉王褒《僮约》中有“武阳买茶”记载以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自陆羽《茶经》系统总结形成的茶文化,发展至今也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茶之为饮,发乎神农,说明茶之饮用,发源于史前的神农时代。神农氏是我国五千年前发明农业与医药的传说人物,相传“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因此中国发现与利用茶的历史已经有五千多年了。

中国茶文化——孕育期(唐代以前)中国茶文化——形成期(唐代的茶文化)中国茶文化——发展初期(宋元茶文化)A、宋代茶道

B、宋代的茶书、茶画和茶诗

中国茶文化——发展中期(明清茶文化)A、茶类的改革与发展 B、茶具和饮茶技艺的发展 中国茶文化——当代发展 A、名茶品种的发展 B、茶文化活动的兴起

二、中国茶器发展演变史

茶器主要有以下几种: 石质茶具、陶质茶具、竹木茶具、金属茶具、紫砂茶具、白瓷茶具、玻璃茶具。

A、古代茶器 B、现代常见茶器

三、中国教派和茶道文化

茶艺与茶道的关系:茶艺与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艺”指选茶、制茶、烹茶、品茶等艺术。“道”指茶艺过程中贯彻的精神。有道无艺,道是空洞理论。有艺无道,艺则没有精神。

儒家思想和中国茶道

儒家思想是中国茶道精神的主体,也造就了中国茶文化的总体基调为高雅而深沉,博大而精深。

1、在中国茶道精神中,处处贯彻着儒学中的中庸、和谐思想。

2、在中国茶道精神中,吸收了儒家乐感的精神,欢快气氛比较浓重。

3、在中国茶道精神中,吸收了儒家“礼”的精神,主张互相节制,有秩序。

道家思想与中国茶道精神

1、道家的学说为茶道精神注入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树立了茶道的灵魂,所以在中国茶人的心里充满着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

2、道家修行十分注重养生,而茶除了有助于空灵虚静的道家精神要求外,其本身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3、道家讲究环境的清幽雅洁,也能在品饮环境中体现。

佛教中国化与茶道精神

1、禅宗推动了饮茶之风在全国流行;

2、禅宗理论渗透在茶道之中,禅宗讲究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悟道,处处是禅,事事是禅,时时有禅。饮茶能让人平静,如果在饮茶时保持一颗纯正的心,那么就能悟道。

第四篇:茶文化协会发展策划案

茶文化协会发展

二零一三年五月三十一日

目录

1.协会主题

2.协会部门建设以及工作

3.协会发展大计以及面临的困境 4.附上第一次会议内容

一、协会主题

茶是生活

从古至今,细细体味,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的一段茶的作用:以茶思源、以茶待客、以茶会友、以茶联谊、以茶廉政、以茶育人、以茶代酒、以茶健身、以茶入诗、以茶入艺、以茶入画、以茶起舞、以茶歌呤、以茶兴文、以茶作礼、以茶兴农、以茶促贸和以茶致富。

作为一个大学校内的茶文化协会,要做到上述所有,不仅非常困难,而且有些也是不必要的,据2012年9月份至今,有关茶文化在校内的活跃程度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1.茶在校内的活跃度明显不够,协会没有带动更多的人去了解茶,也没有很好的提供给爱茶的人一个好的交流平台。2.茶以一种高雅的茶艺表演出现在了我们面前,脱离了它本身的质朴。

茶应该是朴实无华的,应该是贯穿于生活的,因此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茶、亲近茶,知道茶的功效,我们将这届茶文化协会的主题定为:茶是生活。

二、协会部门建设以及工作

宣策部:

1.做好各项策划工作,该项工作全体成员都可共同参与 2.负责协会的形象设计与协会文化宣传 3.负责协会活动宣传,宣传海报的制作,主要是茶会的策划 4.设计每期茶文化知识的小报,制作要新颖。比如制成书签或者手绘

5.建立微博,发布茶文化知识与各项通知,及时更新 6.茶文化宣传形像大使

外联部:

1.负责与校内社联以及其他协会紧密联系,与校外各高校之间保持联系

2.负责密切关注茶企业动态,以及茶界动态,收获及时消息,创造学习和实习机会

3.销售茶叶,赚取协会资金(目前还没有苗头)4.茶文化宣传形像大使

会员部:

1.向会员传达协会的近期活动安排,召集会员参加协会的活动,保证协会的信息通畅 2.建立会员档案

3.日常联系会员,反映会员民情,并及时上报 4.茶文化宣传形像大使

秘书处: 1.设立三人,每一个人分派到一个部门内部,由其中一人管理

2.记录各部门工作实况,做好实录并建立档案 3.管理协会资金出纳 4.茶文化宣传形像大使

(由于目前协会成员均为茶学12级学生,茶文化协会在校内并不是大型协会,经所有人商讨决定,协会部门没有设置明显的等级,我们是一个团体,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

三、协会发展大计以及面临的困境

协会发展大计:协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本着“茶是生活”而开展一系列有关的活动以及在日常贯彻宣传茶的相关知识,让大家对茶和茶文化有正确的认识。通过会议讨论得出:

1.茶会:每两个星期一次,每次茶会设计要不一样,主题要新颖,地点选择要合适,要让茶会越来越大众化。比如设计成茶叶猜价、品茶猜茶(不一定都非要是茶)、茶会联谊等等形式。与此同时宣传茶的相关知识,让大家了解更多茶的功效和文化。

2.会员茶艺体验:每月一次茶艺教授,请茶艺老师以及学姐教授会员茶艺。同时加强自身学习,尤其是泡茶 礼仪的学习。

3.茶叶知识普及:每季度一次,根据季节选择茶的品种,着重宣传该类茶。以露天形式为佳,地点选择要集中,着装整齐,物品配置齐全,环境设置要好,可以边品边讲解,并设有展板宣传。也可以代购茶叶。

4.期期小报:期期小报是穿插于活动不频繁的期间所作的茶知识和文化宣传。服务对象主要是会员,可以制作成书签和精美的卡片,对外的宣传以张贴于茶水间的手绘为主(如果以后有更好的点子则再议)。

5.茶迹之行:组织感兴趣的人一同前往具有茶文化历史积淀的茶园访茶。同时趁机会多学习交流。

6.微博茶网:建立微博,发布茶协动态,以及更新茶文化知识,逐渐形成一个网上的交流平台。

7.茶馆:开办一家校内的茶馆,提供学生日常小会、休闲放松、朋友闲聚、喝茶品茶、小糕点等等一系列目前我们学校还没有的具有茶楼氛围的场所,但是任重道远。

协会面临的困境:

1.资金问题,茶叶茶具以及宣传活动费都需要资金,也许刚开始我们能够每人出一点先办几期,但长期以往并不是长久之计,会员会费是远远不够的,拉赞助需要我们具有宣传性的活动。

2.基地问题,我们没有自己的基地,耕读茶室只能解燃眉之急,不能长期作为根据地。

3.买茶叶可以成为协会的资金来源,但是茶叶的来源以及如何建立一个茶叶销售机构还需要具体商讨,其中还包括校园市场的开拓。

4.茶馆面临的问题是最大的,适合茶馆的地点需要静,而依照我们学校的管理,申报学校的基地本身就很困难,需要我们有一份详尽的策划案;与此同时,茶馆的经营是我们学生能力所不及的,所以茶馆是一个长远的目标。

第五篇:依托资源优势发展文化产业

依托资源优势发展文化产业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作为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遗产的历史文化名城,固原市紧紧抓住文化发展的良好机遇,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努力实现‚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转变。

一、立足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产业,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是抢抓历史机遇,推进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随着大众化旅游消费时代的迅速到来,旅游市场规模加速扩大,市场消费不断丰富,中国旅游进入最好的发展时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提出,把六盘山区列入‚全国重点实施扶贫开发攻坚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加大力度扶持,为我市加快发展旅游业将奠定更好的基础。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固原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把旅游业作为固原市的支柱产业之一,加大了对‚六盘山红色生态‛旅游板块的支持力度。‚精心打造‘生态文化山城’,加快建设集工业、商贸、物流、旅游为一体的宁南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使固原旅游业在促进我区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国家、区市陆续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为我市加快发展旅游业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是发挥资源优势,提高城市品位的重要抓手。固原发展旅游产业具有许多自然禀赋和得天独厚的条件。

旅游资源优势明显,六盘山集雄、奇、峻、秀于一体,既具北国风光之雄,又兼江南水乡之秀,是消夏避暑、森林探险、生态观光、科学考察和生态教育的良好场所;中国工农红军四次经过六盘山地区,使六盘山成为胜利之山。固原是古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枢纽重镇,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形成了红色文化、历史文化、生态文化、民俗文化、地质文化、石窟艺术六大类型的文化旅游资源。固原又是宁夏回族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形成了独特而富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旅游资源。回族宗教文化、婚丧嫁娶、节庆习俗、饮食服饰、民间艺术等民俗旅游资源特色十分突出,是吸引异国异域游客的特色旅游资源。固原又处在宁东‚能源金三角‛和‚西兰银‛‚关中—天水‛经济带的中心位置,有着明显的区位优势。自治区建设‚宁南区域中心城市‛战略的实施,将进一步聚集固原的‚人气‛,随着人民生活质量、旅游消费需求的提高,旅游的经济含量将进一步增大。

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旅游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特点。发展旅游产业对于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不断提速,国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需求持续快速增长,旅游已成为人民群众日常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一般性消费相比,旅游消费具有综合性、可重复性、可持续性消费的特点,是最终消费、多层次消费和恢复能力较强的消费,对拉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我市近年来‚农家乐‛旅游服务项目的不断发展,不仅探索出了旅游扶贫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经营旅游服

务项目的积极性,对加快推进全市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具有重要意义。

二、坚持科学规划,打造特色产品,倾力促进文化旅游发展壮大

文化和旅游结合是旅游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将富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内容融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中,能丰富旅游的内涵、提升旅游的层次。要立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坚持文化搭台、旅游唱戏,按照‚逐步挖掘,重点突破,打造精品,提升形象,促进繁荣‛的思路,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

科学规划管理,优化发展布局。科学规划是文化旅游业发展壮大的前提和保证。要按照培育旅游支柱产业发展目标的要求,邀请权威部门、高端专家学者对全市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科学修编《固原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2011年至2015年旅游市场营销规划》,提出和储备一批今后五至十年旅游开发建设的大项目。高起点、高标准编制以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为重点的红色旅游规划和景区建设性详细规划,实现红色旅游与生态观光旅游、文化旅游、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的有机结合,形成以红色旅游为主题,多形式、复合型的旅游产品体系。按照这些规划,将以优势资源为基础,以重大产业项目为带动,以骨干文化企业为支撑,努力把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撑产业,实现文化旅游资源向文化旅游产品转变、文化旅游景区向文化产业聚集区转变。

突出品牌建设,打造精品线路。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紧紧围绕‚红绿六盘〃文化固原‛整体形象,着力打响‚高原绿岛‛‚长征圣地‛‚丝路重镇‛‚回乡风情‛四大旅游品牌。精心打造四大

旅游区:以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将台堡红军长征胜利会师纪念园、单家集、乔渠革命遗址和任山河战役纪念园为重点的红色旅游区,以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野荷谷、老龙潭、胭脂峡、白云寺为重点的生态观光、消夏避暑、休闲度假旅游区,以火石寨国家地质公园、震湖为重点的地质观光旅游区,以固原博物馆、须弥山石窟、须弥山博物馆、萧关遗址文化园为重点的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区。大力培育精品线路:做大做强‚丝绸之路‛‚红军长征‛和‚万里长城‛三条国家旅游线路,不断完善‚清凉六盘消夏之旅‛‚长征圣地体验之旅‛‚丝路重镇文化之旅‛‚回乡风情探秘之旅‛四条精品线路。构建以固原为中心,辐射陕甘宁蒙的‚中国西部地区独具特色旅游目的地‛。

完善基础设施,培育旅游产业链。合理配置旅游要素,加强旅游通道和城市服务功能建设,构建和谐优美的旅游大环境,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坚持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功能建设,按照4A级景区标准,加强景区主入口、游客中心、停车场、厕所、安全警示和引导标识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完善景区服务功能。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扶持代表城市形象的四五星级酒店和度假村,鼓励发展二、三星级酒店和经济型宾馆,积极支持‚农家乐‛等旅游服务设施建设。积极调动民间力量开发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刺绣、剪纸、书法、绘画、草编、泥塑和野菜、野果、中药材等旅游商品,培植一批经营有特色、服务有品位的名吃、名店、名街区。

三、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扶持力度,形成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一要开展精准营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旅游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趋势,精准营销成为实现旅游业集约化、低成本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基本营销策略。坚持在巩固传统旅游市场的基础上,采取差异化、细分化市场策略,精心策划一批高质量的营销活动,积极培育新市场。精心做好‚红绿六盘〃文化固原‛整体形象的包装,实施文化旅游宣传‚五个一‛工程(制作一套旅游景区系列宣传品,出版一套景点导游讲解丛书,摄制一套旅游系列宣传片,打造一台高水准反映地域文化特色的演艺节目,拍摄一部以六盘山为题材的影视剧),精心谋划举办全国性、地区性大型节会,提升和扩大六盘山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要创新工作机制。促进文化旅游发展壮大,政策是导向,机制是保障。要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社会参与‛,组建六盘山文化旅游集团公司,用足用好‚六盘山旅游扶贫试验区‛这块金字招牌,实行统一规划管理、统一项目管理、统一宣传促销、统一行业管理、统一优惠政策的‚五统一‛管理机制,打破部门、行业、地域的界限,明晰责权利,加快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开发。调整加强固原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完善县区领导机构,党政主要领导亲自负责,定期研究解决文化旅游业发展的重大问题。

三要加大产业投入。解决好政策措施和投入问题,营造全方位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论证储备今后五至十年的文化旅游大项目,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支持。完善文化旅游政策措施。认真研究对接国家和自治区发展文化旅游业政策,配套完善固原文化旅游项目建设用地、税费减免、贷款担保、注册登记和奖励等具体办法,给予文化旅游投资开发和经营管理者最大的优惠,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合力加快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建立文化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加强文化旅游行业自律和诚信建设,提升服务质量。

四要加强人才培养。鼓励社会教育资源合作,调动相关院校培育旅游人才的积极性,重点培养综合型旅游人才和旅游开发、经营管理、社会服务等专业人才。自治区安排的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和促进就业专项资金,要安排一定的比例用于旅游行业人才培训。加强对在职、在岗管理人员的培训,选派管理骨干到旅游大省、旅游专业院校进行学习深造,提高管理、经营能力。定期举办导游员(讲解员)培训班,培养一支熟悉固原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的旅游服务队伍。建立旅游行业资格评定制度,健全职业技能鉴定体系。完善旅行社导游人员社会保障制度,确保旅游行业队伍的稳定性。

下载依托茶文化发展廉政文化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依托茶文化发展廉政文化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养生茶文化及未来发展

    养生茶文化及未来发展现今社会发展,养生以成为国人的重视,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方法。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

    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茶以文化面貌出现,是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若论其起缘就要追溯到汉代,有正式文献记载的是汉朝人王褒所写《僮约》。最早喜好饮茶的多是文人雅士,在我国文学史上,......

    茶文化有关书籍的发展

    文字、书籍 唐〃陆羽《茶经》:世界的第一部茶书是陆羽的《茶经》。我们可以说,专门为茶而著书的人,是从陆羽开始;也是从陆羽开始,茶事才得以流传世间。 陆羽、字鸿渐,一名疾,字秀......

    中国茶文化旅游的发展

    我国茶文化旅游的发展 “十五”以来,中国茶产业处在新的发展高潮。“十五”期间茶园面积增长了19.4%,茶叶产量增长了36.1%,内销增长了34.1%,出口量增长了26%,出口金额增长了38.2%,茶文化活......

    潮汕茶文化的发展(定稿)

    潮州工夫茶的渊源、发展和现状2011年12月06日 12:28:53 一、引 言 潮州工夫茶,亦称潮汕工夫茶。两者同源同义。古潮州郡治,覆盖现今潮州、汕头、揭阳三市区及潮安、饶平、澄......

    依托特色产业 实现抱团发展

    依托特色产业 实现抱团发展 ——大湾镇凉都高原比女街生态园案例近年来,大湾镇以“三变”改革为引领,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围绕打造“山地生态高效农业园”......

    依托特色优势发展现代农业

    依托特色优势 发展现代农业珙县课题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发展现代农业也是我国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近年来,珙县按照“经济要继续领跑全市......

    关于廉政文化进社区的思考

    关于廉政文化进社区的思考襄阳市樊城区中原街道纪工委书记王宇芬廉政文化进社区,是以廉政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载体,通过让社区群众参与各项反腐倡廉活动,提高廉政意识,形成崇尚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