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讲稿:压力——对高二学生的讲座(本站推荐)
讲稿:压力——对高二学生的讲座
很高兴和大家在这里聊一聊。
我们高二年级组老师非常关心大家的学习与生活,特别在期中考试后做了一个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们很多同学感觉压力比较大,满分是五分,我们高二学生的平均分竟然达到了4.5,再看看压力源,五花八门,我这里也有一些相关的数据。
有人调查了上海市十四个区八十个高中教学班,得到以下情况:
高中生最高的五个压力源依次为:考试成绩不够理想,在学习上落后于其他同学,能否考上大学,考试要争取好名次,父亲或母亲的期望。
最低的五个压力源依次为:青春期生理变化,自己的外貌,目前的家庭经济状况,生病,没有钱买自己想买的东西。
这组数据和我们学校的情况是吻合的,也就是说大家有这种情况,全上海其他学校的同学同样都有,非常正常。
从压力源方面看,学习和学业无疑是中学生最大的压力来源。值得引起注意的是,高中生学业上的压力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对别人期望和要求的认知,以及和别人比较的压力。这也许与中国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社会取向有关。心理学家杨国枢先生曾指出,中国人在人和环境的互动中,表现出一种社会取向,具体体现在注重家族、权威、关系和他人。这些互为影响的因素使中国人较为关注别人如何看待自己,别人对自己有什么期望,特别是和自己关系密切的人,在成年人可以是父母、配偶、领导或朋友,在青少年则主要是父母、朋友、老师和同学。所以青少年对这些重要关系人员要求、期望、态度的感知成为他们重要的压力来源。
但大家千万不要以为,正常的就是合理的,有压力需要我们去面对。
人是万物之灵,很聪明,也很脆弱,极易受伤害,便想方设法从生理上、心理上来保护自己。人对心理上的保护所采用的方法称之为心理防御机制。
让我们来看看自己通常是如何保护自己的:
1、退行作用
退行作用是指回复到原先幼稚行为的一种心理防卫术。
例如,七尺之躯的男子汉在忍不住疼痛时,常会失声叫“妈呀!”,也会“哭得像个孩子一样”。有些病人经过死里逃生的车祸或危险的大手术后,虽然躯体方面已经复原,但是内心却一直担心,认为身体还没好,想方设法留在医院,不敢出院去面对现实。这是因为病人经此变故,精神上受到打击,害怕再负起成人的责任及随之而来的恐惧和不测,而退行成孩子般的依赖了。
假如一个人在小时候,遇到困难时,常发生头痛、肚子痛、手脚麻木等现象,且一头痛就可不去上学,肚子一痛就不去考试,手脚一麻父母就会特别照顾。到长大以后,遇到不能应付的困难时,就易退行,采用同样的方法处理,“产生”头痛、肚子痛等现象,以此逃避现实的困难。
这是最原始的方式。
2、幻想作用
幻想作用是指一个人遇到现实困难时,因无法自理而利用幻想的方法,使自己从现实中脱离开或存在于幻想的境界中,以其情感与希望任意想象来如何处理其心理上的困难,以得到内心的满足。它是一种与退行作用十分相似的心理防卫术。它可以说是一种部分的、且为思维上的退行现象。
例如,一个在现实中备受欺凌的女孩,她可以想象自己有一天会碰到一位英俊的王子,帮助她脱离苦境带来幸福......,这是西方童话中的“灰姑娘幻想”。如果一个男孩子处处受大人限制时,往往会沉浸在“孙悟空式”的白日梦中,认为自己如果有七十二变的能耐,那就好了。
发生在我们同学身上,就是幻想自己考试考了第一名,或者在哈佛大学读书,甚至读博士。其实这只是美好的幻想,只能暂时保护自己。
这只可以暂时缓解压力。
3、压抑作用
压抑作用是指,当一个人的欲望或本能无法得到满足或表现时,有意识地去压抑、控制、想办法延期以满足其需要的一种心理防卫术。换句话说,压抑作用是“自我”机能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才能执行的一种心理机能。
举例来说,一个儿童看到食品店门口摆着香喷喷的食品时,只能抑住口水,不会赖要或偷拿,心想:这是商店里的东西,自己不能拿来吃,回家向妈妈要钱来买才行......等等。或者,一位男子在马路上闲逛,碰见一位陌生的漂亮姑娘,一刹那间产生了想入非非的念头,可是马上想到这样的念头是不好的,也对不起自己的妻子,应赶快压抑、打消不应有的邪念,这都是压抑作用的表现。
可以说,我们之所以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社会秩序,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每个人的压抑作用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的。越是成熟、有修养的人,就越能自如地使用压抑作用。
在心理治疗过程中,常常看到一些病人因过分使用压抑作用,把自己本来无可非议、正常的欲望或本能都拼命地去压抑,以致无法自由行动,形成一种病态的反应。一般说来,过分谨慎、严肃、呆板的强迫性人格异常者,就属于这种例子。所以,如何适当地应用压抑来调节原始的欲望,使自己能恰如其份地应付现实环境,并符合社会价值规范,是人格完善与成熟的基本内容。
它是最基本的的心理防卫机制,也是一种比较成熟的防御机制。
4、压抑升华作用 压抑升华作用是指,把被压抑的不符合社会要求的原始冲动或欲望,用符合社会要求的建设性方式表达出来的一种心理防卫术。在现实社会中,个体的某些行动或欲望是与社会规范不相符合的,如果直接表达出来,就可能产生不良后果而受到责罚。因而必须改头换面,以迂回曲折的方式表现出来。有点像我们常说的化压力为动力,化悲痛为力量。比如说,将杀人、打人的冲动,改为以骂人或仅仅是讽刺人的方式来表现。因为杀人、打人是社会所不容许的,会受到严重的处罚;但骂人或讽刺人,则显得无所谓。这样采取社会较能接受的方式,同样可以发泄自己的本来情感,而不会引起内心的焦虑与紧张。如果将这些冲动或欲望导向比较崇高的方面,使其以有利于社会和本人的形式表现出来时,无意识欲望即得到满足,这个过程就叫做升华。
例如,德国最伟大的作家歌德,年轻时恋爱受挫,抒发自己被压抑的情感,终于些就《少年维特的烦恼》,就是升华作用。
有位保险公司的火灾调查员,每次听到哪里有火灾,就马上跑过去看,以便调查起火的原因,帮助公司鉴定,是否需要负责给予赔偿。这位职员每到火灾现场时,总会产生一种说不出的兴奋,因为他从小就有一种嗜好,喜欢拿火柴点火玩,看到东西燃烧就觉得很高兴。他虽有这种观火的欲望,却不会随便去放火,变成纵火犯。反而善于利用,当了一名火灾调查员,为公司服务,可说是升华作用之例。
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关于一个恋足癖的,最后他成了一个优秀的鞋子推销员。升华作用能使原来的动机冲突得到宣泄,消除焦虑情绪,保持心理上的安宁与平衡,还能满足个人创作与成就的需要。
它是一种非常成熟的心理防卫机制。
5、幽默作用 当一个人处境困难或陷于尴尬境地时,有时可使用幽默来化险为夷,度过难关,或者通过幽默间接表达潜意识意图,在无伤大雅的情形中,表达意念,处理问题。我们将这种心理防卫术称之为幽默作用。
苏格拉底这位大名鼎鼎的哲学家,其妻的脾气非常暴躁。有一天,当苏格拉底正在跟一位客人谈话时,夫人忽然跑进来大骂苏格拉底,接着拿桶水往苏格拉底头上一倒,将全身都淋湿了。这时,苏格拉底一笑,对着客人说:“我早就知道,打雷之后,一定会下雨的。”本来很难为情的场面,经苏格拉底这么一幽默,就把大事化小了。
有一次,林肯在擦自己的皮鞋,一个外国外交官向他走来说:“总统先生,您竟擦自己的皮鞋?”“是的,”林肯诧异地反问,“难道你擦别人的皮鞋?” 由此可见,幽默也是一种高尚成熟的心理防卫机制。人格发展较成熟的人,常懂得在适当的场合,使用合适的幽默,可以将一些原来较为困难的情况转变一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度过难关,免除尴尬。它是一种成功的适应方法。
大家可以想想,你们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大家再想想,我们选择的心理防御方式,真的有效吗?能解决现在所有的问题吗? 好像不行!我送给大家三句话: 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度量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
这是一种高级心理防御机制。
拿排在我们压力源前第一位的“考试成绩不够理想”来说,我们先要冷静的思考自己现在的处境,不理想是与什么比较得来的,不理想的原因或者源头是什么?然后一项项的列出来,用你的智慧来分辨“自己能否改变?” 不能改变的,就接受它!能改变的,马上去改变!
也许有同学说我智商一般,那就接受他,阿甘不是一个智商仅仅只有75的孩子吗?他还是成功了!据德国学者研究美国现任总统布什智商也只有91!
也许有的同学会说我的家庭条件不好,没有钱创造好的学习环境,我现在无能为力。那就接受它,用现在十倍的努力去奋斗赢回世界!有人曾经说过:这个世界如此不公平,我奋斗一生的东西有的人一出生就拥有了!可是,你知道吗?你的一生是一系列得到的过程,他的人生是不停失去的过程!上帝剥夺了你的财富,却赐予你创造财富的力量!
怎么去改变?
学习!向身边的每一个人去学习!学习方法!学习思维方式!学习各种技能!最后我再说几句,多与家长沟通情感。因为你们的很多问题来自父母过高的期望。首先要理解家长对自己严要求的不同心情,一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二是攀比心理,三是家庭经济来源不易,希望投有所获等等。
针对这些心理,作子女的要作认真分析,自己既要努力学习,尽力而为之,又要把自己的学习真实情况与家长交流,取得家长的认可,切忌只报喜不报忧,甚至弄虚作假,避免产生期望过高的心理。
对于家长向自己提出的过高要求,自己近期的确无法达到的,需要以后再努力的,先要向家长说明情况,得到家长的谅解,切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地一味盲干。
总之,多与家长勾通情感,交流思想,不仅可以减轻学业上的压力,而且可以给自己的学习带来动力。
最后,我想回到开头,给压力重新定义:“重压之下,我有能力!”
第二篇:压力管理 讲稿
压力管理
讲稿(修订中)
——10心咨
张欢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生活日益的丰富起来但是伴随这一系列的益处,同时额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坏处,比如——压力。今天我们要来谈来探讨的主题就是——压力管理。首先我们先来看一组图片。<图片>。
看完这组照片各位有何感想呢?这些场景在我们生活中貌似很是司空见惯对吧,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似乎压得人都有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当然,我们今天就来和大家一起探讨如何正确的管理我们面临的生活中的多重压力。首先,我们对压力是怎么理解的呢?
压力是一种主观的反应。是一种心态,是人体内部出现的解释性的、情感性的、防御性的反应过程。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我们首先应该有这样的认知,人人都会有这种感觉,无时不刻的存在着我们身边。是对需要或伤害侵入的一种生理和行为上的反应。当然除非很严重或是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弱的,在这种情况下,就会有很大的生理反映,如感到全身发冷、手掌心甚至脚心出汗、脸发热、双手颤抖等等。
可以说压力是身体为了保卫自己而形成的一种自然反应。
那么,你们可曾记得,在什么情况下,你们有过上述类似的生理现象呢?在即将面临一门复习不充分的课程考试的时候?做错事在等待爸爸妈妈回家的过程中?还有呢?
那,压力的成因到底来自哪些方面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下,当遇到什么情况时,你会觉得很有压力?
压力的成因似乎来自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职业、学业、身体健康状况、婚姻、人际等等,只要能想的到的似乎都有可能给我们带来压力,或轻或重。那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人们可能遇到哪几类压力呢,或者说,哪些方面的压力特别大,是大家普遍存在的呢?
1、持续的工作压力,大家经常可以看到的电视情景,每个都市白领进了上班的格子间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冲杯咖啡提下神,然后就伏案工作个不停,很多同事都下班了,自己仍然为了赶一份计划书而留下加班到整座大厦独留几盏灯火,好不凄凉的情景,事实上我国都市员工的工作压力往往持续到12小时以上,造成严重的心理负荷。
2、失落感:对事业、感情等方面的悲观失望,被挫伤的自信等是笼罩着都市男女的挥之不去的阴影。
3、竞争高压:今天的白领男女生存在时代造就出的严峻竞争之中,不安全和不安定的感觉始终侵蚀人的内心。
4、家庭危机:由于家庭成员社会价值观的不一致,感情好恶取向不同等都可能造成家庭环境的不和谐,即使是没有理由的情况下,压力也会通过父母、伴侣、孩子隐隐的传递到你的头上。
5、疾病打击:在你承受着压力的时候,身体状态不可能旺盛,疾病随时侵入,又会加重忧虑感,而忧虑又反过来继续破坏着你本来已经非常脆弱的健康,造成恶性循环。
6、过度欲望压力:如果对权力、金钱心存过多期望,心脑神经系统总处于紧张状态,形成与正常生理节奏不协调的节拍,造成精力透支,早衰不可避免
面对这重重的压力,光看着就让人觉得有种喘不过气的感觉,然后在我们人生的历程中,又无可避免的读会遇到,谁也逃不掉,那么,当大家遇到这些压力的时候,都是作何反映呢?有些甚至是我们所不能控制的,比如生理。每次遇到压力特别大的事的时候,我们似乎总有股力不从心的疲倦感,然后压力大对我们的生理方面确实有着不小的影响,比如心血管疾病、免疫机能下降、溃疡、失眠、头痛、背痛 等等。
那么心理呢?压力压的实在喘不过气的时候,抑郁、焦虑紧张、情绪萎靡、工作倦怠、悲观失望种种情绪接踵而至。
行为方面的反应则主要分为三种反应了,主动反应(解决问题)、被动反应(退缩行为)、行为改变。
1、主动反应(解决问题):组员任务分配、、做好时间、计划 管理、提升自身能力、向主管倾诉、寻求主管或其他组长帮助。
2、被动反应(退缩行为):迟到、无故请假、旷工、怠工、离职、回炉。
3、行为改变:疲倦,健忘、失眠多梦、情绪低落,无 精打采、脾气大、业绩下降、侵犯他人行为、使用上瘾物质。
有符合你的行为反应么?显而易见,很多的反应似乎并不合理,那么这些不合理反应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后果呢?
1、对体质的影响:血压、血脂高;心肌梗塞、溃疡,关节炎;癌症。
2、对心理的影响:焦虑、压抑、神经质、易激动、紧张、厌烦等情绪状态
副作用:消极情绪(怠工、缺乏热情等);敌对情绪(易怒,吹毛求疵);悲观情绪(失望、情绪低落、缺乏自信、孤僻等);悲观厌世(自杀)。
3、对行为的影响:食欲减退,失眠,过量吸烟和饮酒,4、药物滥用等
5、影响工作成绩:倒U型曲线
6、缺勤、离职增加
7、决策失误增加。
看着这些后果似乎横竖恐怖呢?那么下面我们来测一下,你们是如何应对压力的呢? <测验题> 结果如何呢?你应对压力的方式是否合理呢?如果不合理,没有关系,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当你感觉压力大时,你改做些什么来缓解压力,好好的管理好我们的压力。相信会对大家很有帮助的。
一、运动解压
运动可以让身体产生的腓肽效应,能愉悦神经。腓肽是身体的一种激素,被称作“快乐因子”。腓肽效应让人感觉到高兴和满足,甚至可以把压力和不愉快都带走。所以运动是一个很好的缓解压力,让人保持良性的、平和的心态的方法。
二、冥想解压
通过冥想,想像你所喜爱的地方,如大海、高山等,放松大脑;把思绪集中在想像物的“看、闻、听”上,让自己进入到想象之中,就如同自己大海、高山之中,享受着那一份心灵上的放松。
三、饮食解压
饮食解压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很多人心理压力大时,会通过饮食来调整。如果你心理压力大,不妨多吃些以下食物:
(吃菠萝、嗑瓜子对缓解压力很有帮助哦)
四、按摩解压
当你的压力过大时,可以试着做一做按摩。我们知道,身体上的紧张与压抑,也会导致心理上的紧张与压抑。当你的身体通过按摩放松后,你的心理压力也会跟着一起放松。
通过今天的课程,我们似乎对压力如何管理压力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那么今后当我们在遇到压力时,希望大家能对今天所学的有所应用在生活中,对大家的生活、工作、学习有一定的帮助,谢谢。
第三篇:法制讲座学生讲稿正式版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想告诉大家,要做一名学法、懂法、知法、守法的合格中学生
现今社会,法制建设越来越完备,无论是在校园还是在社会生活中,只要是涉及威胁人身安全及财产的事情,都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和安全,所以、当遇到侵害自身合法权益和安全的事情时,要选择正确的处理方式,避免自己受到二次伤害,这就凸显出学习法律知识的重要性。
这里有三个实例想与大家分享一下。2004年4月10日凌晨,在银川市某中学上高三的王某等四人在网吧碰面,其中一人提出想出去弄点钱上网,其余三人表示同意。四人来到网吧附近的街道,将路过此处的行人从自行车上拉下,对其一顿拳打脚踢,抢得现金5元后逃离现场。案发后四人相继落网。法院判定四人行为均构成抢劫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并处罚金4000元的刑事处罚。因在缓刑期内,他们为此失去了宝贵的高考机会。同学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虽然只有很少的5元钱,但是他们的行为已经构成抢劫罪的事实,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2003年8月份,云南一学校组织学生看电影,张某认为前面的李某挡住了他的视线,双方发生争执。电影结束后,回到宿舍,双方不断争吵,继而两人大打出手,打斗中李某用刀将张某刺成重伤。后虽经医院抢救,张某还是因伤势过重而死亡,李某也被判入狱。同学们,不要因小事冲动而酿成大错。还有一例,因怀疑同学张某辱骂自己朋友,高中在校生小唐就找来几个同学将张某狠揍一顿,张某又找来自己的初中同学躲在校门外,对小唐等几个人进行报复,造成一人重伤一人轻伤的严重后果。张某和小唐的私人恩怨致使他人造成重伤,这种行为构成了故意伤害罪。如果张某没有进行报复,而是选择了及时与老师家长或公安部门取得联系寻求帮助,事情的结果将会变得完全不一样,会让小唐得到应有的惩罚,同时也能使自己的安全得到最大保障。
以上三个案例说明,对法律的无知,遇事冲动,乱讲“哥们”义气,往往会造成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对他人造成伤害的同时也把自己的前途毁于一旦!
同学们在守法的同时,也要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如果在遭到违法犯罪行为侵害的时候,同学们要记住两点:第一、一定要把避免违法犯罪行为侵害自己为首要任务。第二、如果同学们发现自己受到了非法侵害,要及时采取正确的解决方式。如马上向人多的地方跑去,及时向学校、家长报告,由家长、老师或学校出面制止不法侵害,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告。
那么同学们,你们对法律知识了解多少呢?我们是不是从现在开始就要学习法律法规呢?同学们,我们要多学法律知识,做一名学法、懂法、知法、守法的合格中学生,让法律给我们树起一道安全的屏障。
谢谢
第四篇:讲座讲稿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专题讲座讲稿 仁沙中心小学校
熊彪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你们好!根据工作安排,今天我在这里进行《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专题讲座。我们都知道现在一年级开始就开设了科学课,说明科学课程的重要性。这次培训的其他学科没有要求和安排进行讲座和培训,唯独科学学科,从这个侧面也能反映出现在对科学学科的重视。2001年前,低年级独立开设科学课程,2001版课标颁布,1-2年级科学内容融入在《品德与生活》课程中,2017版课标,回复1-2年级独立开设科学课。这是国际教育大趋势,也是中小幼衔接的一个考虑问题所在。
我对以前的《科学课程标准》没有看过,这一次我也是第一次接触《科学课程标准》,并且是最新版本,简短的几天学习领悟,我的解读是很有限的,还需要大家多看标准领悟学习。我回来也认真看了一下,课标里面有时候一个词够我想好一阵子,一句话也许会想一半天。课标应该说值得研究。那么我接到这个任务后,就在想这个讲座怎么讲才对我们上科学课有帮助,才能提高大家对科学课的真正认识和重视。今天我想从以下三个部分进行学习。第一部分:对科学教育的发展和当前发展趋势要了解,我觉得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当前为什么这样重视科学课程;第二部分:是对《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研制背景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课程标准》;第三部分:是对《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主要内容进行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1部分 科学教育的发展轨迹与趋势
一、科学教育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如下发展轨迹:
世界科学教育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素养。
第一阶段:二十世纪初-----六十年代初,特征:知识本位
这一时期受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影响很大,这时的科学教育等同于科学知识的教育,它关注科学事实、科学概念、科学定律、科学原理的传递;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讲授加实验演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的观点是这一时期科学教育的最高理念。
第二阶段:六十年代-----七十年代中期,特征:能力本位
二战以后,现代科学技术开始突飞猛进的发展,呈现出两个重要现象:“知识激增”和“知识的陈旧率加快”。在这种背景下,科学方法在科学知识形成中的重要意义日益显现,人们意识到掌握生命力更持久、应用更广泛的科学方法比掌握各种具体知识更加重要。所以,到了20世纪六十年代科学教育的情况有了改变,对科学方法的重视日益凸现。这一时期,将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结合成为新的科学教材编制方式。在教学方法上,则采取类似于科学家探究事物过程的发现法。“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成为科学教育中的新格言。
第三阶段:七十年代末-----现在,特征:人本位
二十年来,科学教育又出现了培养科学素养为科学教育最高宗旨的发展趋势。“科学素养”这一概念是一个融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等为一体的复合概念。
这一概念的提出,一是基于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及其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高科技时代,科学素养已成为每个人必不可少的素质之一。二是缘于人类日益增长的征服自然的能力和欲望使环境日益恶化所敲响的警钟。科学是双刃剑,缺乏正确的科学价值,科技越发达,对自然的破坏越大,正如斧—锯—电锯对于森林的破坏。所以,科学不再是“无情无义”的了,给人感觉科学也是有感情的,你对他利用好,他就对你好;利用不好,也将产生严重后果。科学素养较之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人文色彩十分明显。仅重视知识、能力、方法的科学教育只是教育的一半,教育的新格言“还教育的另一半”,为世纪之交的科学教育开辟了新的视野。
二、当前国际科学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
1、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以学生的已知和需知为基础,鼓励学生从自己的日常生活、兴趣和需要中选择学习主题,并帮助学生确定他们建构知识的最有效途径,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创新,以便科学处理各种信息和实验数据,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来自己解决问题。
2、强调手、脑结合。要想形成自己的科学认识,不仅要动脑思考,也要积极动手操作实践。只有亲自动手实践,才有体验,有了体验才能产生感悟,最后才会取得对各种现象的正确的认识。
3、进行“真实”问题的学习。以自然现象或社会生活的有关科技问题为学习主题,让学生在尝试解决这些“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知识,形成科学技能和态度。
4、采用“探究法教学”。通过设置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环境,并提供充分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从提出问题出发,通过设计实验,系统观察、搜集、分析、解释信息,做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过程,进行学习。小组学习方式是常用的有效途径。
5、重视交流技能的培养。学生要想在探究活动中学好科学,就必须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学会分享小组其他成员的观点,知道如何向大家报告自己的探究结果。要让学生学会使用正确的科学用语,能与他人自由交谈,进行口头汇报,撰写书面报告等。
6、实施写实性评价。对以探究学习为主的科学教育来说,评价不能只关心结果,只依赖考试,更要关心过程,要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记录的分析,发现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随时进行反馈与矫正。要建立学生学习档案袋。
第2部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研制背景
当前,世界各国正在兴起一场新的教育改革的浪潮,科学教学的改革是其中心内容之一。各国对科学教育的改革都给予高度重视,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有些进展是革命性的。尤其是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启动的、计划用半个世纪的时间完成的科学教育的系统改革,提出了“每个孩子都是科学家”的口号和目标。这些已引起我们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为此,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受教育部委托于2000年初正式启动并实施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经过近一年的努力,2001年3月已完成了义务教育阶段绝大多数课程标准的研制,在几经小范围内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认真修改,正式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以期获得更多的反馈,进一步完善各科课程标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也是完成的众多课程标准之一。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研制核心组(大学科研人员、教研人员、教学专家等8人)在项目负责人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郝京华博士的带领下,广泛搜集了国内外该领域改革的多种资料,包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的课程标准与教材,还有国内历年来的教学大纲与教材,在广泛比较研究(支撑性研究——①国际比较②国内现状调查③国内需求④小学科学教育理论新进展研究四个方面)的基础上,提炼出了国际科学课程改革的共同特征与基本趋势,并广泛调查国内自然教学状况和社会需求,总结50多年来课程和教材建设的经验和不足,在关注当代科技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和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征求自然教学专家学者对小学自然课程改革的建议的情况下,提出了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理念与思路,开展了新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研制。几经周折,今年2月15日晚间,新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终于出台,指导我们教学。
第3部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主要内容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由前言、课程目标、科学课程的内容、实施建议、附录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前言,叙述科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叙述科学课程的四个目标:科学知识目标、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技术和社会与环境目标。第三部分科学课程的内容,里面包含一些活动建议。课程内容分为四大领域:物质科学领域、生命科学领域、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技术与工程领域。第四部分实施建议,有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四个部分组成。第五部分附录,6个教学案例组成。
《课标》之第一部分:前 言
什么是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指导我们教学,是规划培养人的路 径。什么是课程?课程就是实现培养人的桥梁。
我们小学科学课程要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什么是科学素养?简单的说: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必要科学知识,知道基本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且运用它们具备一定处理问题的能力。科学素养有不同的程度和形式,人的一生中科学素养都在不断发展和深化,而不仅仅局限于在学校期间。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而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起决定性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
1、基础性。体现科学学科的地位,基础性也就是学生必须学。现在不仅仅只有语文数学是基础性学科,必须学习的,科学也是必须学习的,和语文数学同等重要。基础体现在学生学习的内容基础,方法基础,解决问题简单、基础。主要培养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创新意识,环保意识、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今后学习生活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实践性。体现科学学科的特点。强调学生要从熟悉的日常生活出发,通过学生晴子动手动脑等实践活动,理解科学知识,发现和提出简单科学问题,并且尝试用科学方法和知识予以解决,让学生在实践体验,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科学能力,培养科学态度,学会交流、交往和合作。
3、综合性。也体现了科学学科的特点。综合性体现在知识的综合,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理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领域,这些综合呈现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强调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联系,注重自然世界的整体性。综合性还体现于学习内容和已有经验的结合,动手动脑的结合,书本知识和实践的结合,理解自然和解决问题的结合。综合性也体现于学科的综合,语文、数学和地理等学科相互渗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基本理念
1、面向全体学生。这是一个对象问题,我们小学科学课程面对的是全体学生。要理解全体的内涵。人员的全体(性别),地域的全体,民族的全体,课程的全体,经济和文化的全体等。也就是无论学生之间存在怎样的地区、民族、经济和文化背景差异,或者性别、个性等个体条件的不同,我们小学课程都要为全体学生提供合适的、公平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2、倡导探究式学习。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知识不是给予的,知识是生成的。科学探究是了解自然、获取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以此为基础,运用各种信息分析和逻辑推理得出结论。我们小学科学学习方式多种多样,探究学习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探究式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组织和支持下,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动脑,体验和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以获取科学知识、领悟科学思想、学习科学方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有很多,比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等。小学科学要以探究式学习为主,促进学生主动探究。为学生提供充足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式学习机会。
3、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小学科学学习内容要镶嵌在儿童喜闻乐见的科学主题中。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白虎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累生活经验,增强课程的趣味性。
4、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们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基于学生水平,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资源,引起学生认知冲突,引导主动探究,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我们要重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三、课程设计思路
科学课程的设计肯定是不能与国家教育方针相违背,设计遵循国家教育方针。小学科学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涵盖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四个方面的目标。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兼顾我国科学教育的实际情况而设计的。以感知四大领域中一些比较直观,学生有兴趣参与学习的重要内容为载体,重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小学科学课程实施主要以探究活动的形式出现,所以课程内容部分针对每个主要概念设计了活动建议,供教材编写者和教师使用。
《课标》之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小学科学课程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体验探究的基本过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尊重事实、乐于探究、与他人合作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关系,具有创新意识、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标准分别从“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四个方面阐述具体目标。这四个方面都分低中高段在分别说。
一、科学知识目标
1、科学知识总目标
2、科学知识分段目标
分低段、中段、高段分别从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大领域描述科学知识的分段目标。也就是物质科学分低中高三段分别描述,生命科学等领域都是分低中高三段描述。
二、科学探究目标
1、科学探究总目标
2、科学探究分段目标
分低段、中段、高段分别从8个要素来描述科学探究的分段目标。8个要素指的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这8个要素。
三、科学态度目标
1、科学态度总目标
2、科学态度分段目标
分低段、中段、高段分别从4个维度描述科学的分段目标。4个维度指的是探究兴趣、实事求是、追求创新、合作分享4个维度。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1、科学、技术、社会环境总目标
2、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分段目标
分低段、中段、高段分别从3大方面描述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学段目标。3大关系指的是科学技术余日常生活的联系、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联系、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这3大关系。
《课标》之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小学科学课程内容包括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个领域。从这四个领域里选择了18个适合小学生学习的主要概念,其中物质科学6个,生命科学6个,地球与宇宙科学3个,技术与工程3个。通过这些的学习,为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物质科学领域
物质科学就是研究物质及其运动和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学科。这个领域的学习有助于增强学生探究物质世界奥秘的好奇心,形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得观点。这个领域学习帮助学生初步养成乐于观察、注重事实、勇于探索的科学品质。在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6个主要概念:
1、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
每个主要概念在不同学段又有不同的学习目标。物质世界具有能量,内两包括机械能、声能、光能、热能„„
二、生命科学领域
生物世界包括动物和植物,生物的生存都需要一定条件,如营养、温度、水和空气等,在此基础上见书33页画线部分。在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6个主要概念。
1、地球上„„
三、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
本领域内容的学习见书44页画线部分。在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3个主要概念:
1、在太阳系中,地球、月球、和其他星球有规律的运动着„„
四、技术与工程领域
人们为了使生产和生活更加便利、快捷、舒适、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人工世界。本领域学习可以使学生见书53页画线部分。科学的核心是发现,技术是人们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工程的核心是建造,工程是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设计、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工程包含技术,技术的核心是发明,在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3个主要概念:
1、人们„„
《课标》之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实施建议分别从教学、评价、教材、编写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四个方面提出建议这些建议汲取了当代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精华。
一、教学建议
1、教学目标建议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是科学课程的宗旨。科学教师应该将科学素养的培养作为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最高标准,既要关注科学知识,也要关注科学素养,注意各方面目标的整合与平衡。
2、教材使用建议 我对建议的理解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包括教科书、学生活动手册、教学具和教师教学用书,它是教学的重要资源,为科学课的设计和实施提供了很大便利。科学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不同地区、不同学生对教材做适当处理,这是科学教师专业素养的体现,也是科学教师发挥创造力的机会。
3、教学活动建议
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机会。如探究机会,讨论辩论等机会。(1)动手动脑做科学,(2)开展探究式学习。知道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应该注意以下问题。(1)重视探究活动的各个要素。(2)精心设计探究问题。(3)处理好探究式学习中学生自主和教师指导的关系。(4)不要把探究式学习作为唯一的科学学习方式。(5)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4、科学学习场所建议
5、学科关联建议
科学学科与其他学科关系密切,科学可以为其他学科做贡献,其他学科也可以为科学学科做贡献,尤其是数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1)与数学的关联与互动。(2)与语文的关联与互动。(3)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关联与互动。(4)倡导跨学科学习方式。
二、评价建议
教学和评价„„
第五篇:讲座讲稿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董一菲”诗意语文”学习心得汇报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
诗意如火/把金陵的炎夏/举成一杯红酒/让所有的相逢/长成脸颊的桃红
这是董一菲主编的《同课异构与点评》新书首发式上创作人员集体演绎的诗作。他们精彩巧妙的表演一下子把六朝古都的南京演绎成了诗的家乡。以激情碰撞激情,以智慧碰撞智慧,以诗心碰撞诗心„„一个别开生面的新书发布会在诗歌朗诵中开始了。
这个朗诵会我至今难忘,并不是因为那别开生面的新颖有致的表演形式,也不是因为那激情四射多姿多彩的朗诵语调,也不是因为那诗文锦心灿若云霓的优美诗文,事实上他们的诗作写得也不好,大多只是模仿。
只是因为在这个朗诵会之后,我见到了一位非常美丽、优雅、智慧、从容的女人。她就是语文特级教师董一菲先生。
董一菲是一位很有诗意的语文老师,她飘逸柔顺的长发,神采飞扬的眼睛,微笑可亲的面容,时尚又素雅的衣着,让人倍感柔美。她站在那里,举手投足,一笑一颦,就有着诗的韵味,她为我们描述了诗意语文的灿烂图景。
她说,在她讲来,诗意语文是无法定义,只能描述的。当她说这些话的时候,我觉得她有些傲娇。她是不是在说诗意语文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呢?语文课堂毕竟只是课堂,并不是一首玄妙的诗,也不是“道可道,非常道”的无言大道。哪里就至于无法定义呢?
我发现,她确实是很傲娇,是一种作为语文老师的傲娇。因为语文的本色就是诗意。无论是远古旷世的神话,还是汉唐离奇的传说;无论是诗词曲赋的千古绝唱,还是经史子集的名垂青史;又或者是辛稼轩的栏杆拍遍,陆放翁的卧听风雨;亦或是曹雪芹的红楼遗梦,林语堂的京华烟云;还有逍遥庄子的云游,颠沛孔子的流离,珠落玉盘的琵琶,高山流水的筝曲„„因此,董一菲坚守她的语文信仰:语文课堂必须充满诗意。她为我们描绘了诗意语文课堂的一种境界。
她说,我所追求的,我所执着的语文,是这样的——所谓的诗意语文,就是诗意地理解语文,能给学生带来精神的种子,饱含语文的特质,温暖而有情,有书卷气,能使人因语文的美好,而使人生美好,而发现生命的诗意,崇尚天籁神韵的简朴语文课堂。
诗意语文更追求一种热烈的情感。但这不代表诗意语文没有思想的深度,没有思想的情感就不能构成美,诗意语文的哲思应该以一种隐晦的方式存在。诗意语文如果没有哲思,就缺少深度和广度,就缺少打动他人的说服力。
有人说,我们是一个没有宗教的民族。我们的凝聚力来自五千年灿烂的文化,我们所谓的“教”,是诗教,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起点,最高的境界永远是到达极致的诗的光辉。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可以以诗为宗教,以美为宗教,而语文老师就是美的传道士。
董一菲老师说,让学生能安放自己的心灵,是语文的一个境界,我愿意为此努力。这句话,让我深深折服。我当时就在想,她是不是在吹牛啊,一节语文课而已,能达到“让学生安放自己的心灵”这么高的境界吗?从南京学习回去之后,我又找来了董一菲老师的论文、课堂实录以及教学思想。对诗意语文又有了更深的认识,今天,就跟大家一起来分享我的一些小小的收获,希望对大家能有一点帮助。
董老师的课堂是诗意的。她的课堂到处有深情的朗诵,洋溢着悠扬的旋律,充满了精美的诗词,不时就有精妙的点评,精彩的争鸣,她的课堂分明就是一首诗。董老师很关注细节,课堂语言精准雅致,无论是导入语、过渡语、结束语,还是对学生发言的点拨与评价,都简洁优美,清丽如诗,明净如溪,缓缓淌过,诗意而美好。上董老师的课,不仅是视觉享受,也是听觉享受,诗意美、情感美、理性美、智慧美,让听者无不陶醉。
语文课堂,是老师和学生的栖居之所,应该给人以心灵的愉悦,诗美的享受。董一菲老师钟爱的语文课堂,是有浓浓的诗意盎然其间,空气里弥漫着的是诗的芳香,教室里有诗的浪漫洋溢,诗的灵性涌动,诗的激情勃发,诗的旋律流淌,圣殿一般,尽情演绎着诗的精彩。那么,董一菲老师是如何做到的呢?
我主要从语言方面来分享董一菲课堂的特点
一、诗意的导入语言、二、精美的解读语言、三、精致的对话语言、四、睿智的点评语言
第一,诗意的导入语言。
董一菲特别注意每一堂课的教学情景的诗意创设,重视创设诗意氛围,特别重视导语的设计,或引用,或谈话,或提问,时而华丽斑斓,时而古朴典雅,时而平白自然。
如教学《边城》时,董老师深情导入:“古老的湘西,同样古老的沅yuán水悠悠流淌,流过沈从文的童年,流过他心中的桃源。这里的白云清风,覆盖着一个人类远古的沉沉大梦。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个美丽的边城,那是古风犹存的童谣,那是美善同源的人性之歌。面对文学重镇《边城》我们只能通过它的云蒸霞蔚一睹它的风采。”像一个古老的故事,自然而真实。语言表述典雅古朴,如幻如梦。干净的文字,幽幽的诗情,像一首童谣,带着淡淡的忧伤,把学生引入遥远的边城。
又如:在杭州一次全国公开课上,董一菲执教《我的空中楼阁》,开课七分钟,突然停电。设在大影院的会场一片黑暗,听课的人很多,场面有些混乱。来电了,灯光下的董一菲深情而安宁地吟诵:“我既爱杭州如赤道般热烈的雨,也爱我的故乡雪城田园般宁静的雪;我爱这样的水银灯光,也爱刚才的黑夜。”短暂的无声之后,会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唯美的导语,让听者沐浴在缤纷的想象中,停电时混乱的会场,立时安静,然后公开课重新开始。
董一菲精美曼妙旁征博引的导语,如一个个精彩的画面,把学生引领到她诗意预设的情境。诗情画意,是一种精致的濡染,让课堂变得温润。这样诗意的导入,是董一菲教学语言的特色。或细腻,或粗犷(guǎng),时而华美,时而素朴,风格因专题基调而定,富于变化,如一篇篇隽永的散文,又如一首首清新的小诗。诗意的开头,是一种浪漫的引领,带领学生走进文学的圣殿。
二、精美的解读语言
用精美的语言解读,还原浓郁的语文味,是董一菲擅长的方法。即使是本色的解析,语言也自有一种精致与柔美。
例如在《边城》教学里,董老师如边城白塔与溪水一样清丽的语言,轻轻叩击着一颗颗热爱文学的心。“翠翠有一个天籁般美丽的名字,她有着十五岁的花样年华;她有一个为爱而死,飞扬着生命的母亲;她有一个爱她、她爱,与她相依为命的白发爷爷;她有一个爱她,为她闯滩而死的天保;她有一个爱她、她爱,为她不要碾坊的傩(nuó)送;她有一个初雪无痕、美梦无痕的梦幻;她的生命因美丽曲折的误会而精彩滟滟,她有过雁过、风过、云过、雨过的甜蜜的忧愁。湘西的这一方水土养育了美的惊魂——翠翠,翠翠是自然的女儿,青春的女儿,水的女儿,城的女儿。翠翠有着千种美丽,万种风情。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课文谈谈翠翠之美。”
又如在一次公开课上,她用这样的语言导入新课:“张爱玲三字,惊红骇绿,影响了半个世纪,她的一生,又是喧嚣华丽风流云散的寓言。”董老师借文人们为张爱玲作传的书名,从一个传奇女子,说到旧上海的最后一个贵族;从艳异说到走进荒凉,视野开阔,有丰富的含量。公开课的结束部分,她又余韵袅袅地收束全文:“穿越影影绰绰的桃花的绯红零落,我们读月光下温婉的故事,艳异悱恻,氤氲不绝,无数的海晏河清,千般的柔媚宛转。那是滚滚红尘不了情,那就是张爱玲——民国女子,不老的临水照花人。” 诗意的言语,诗意的解读,长期濡染浸润着学生,让学生也变得优雅诗意。“在教学中,教师所起的作用就是拉近学生与作品的距离,教师力求用最贴近作者的语言来引导学生,使他们走入作品,感受作品,从而升华出他们独特的感悟。”(董一菲《仰望语文的星空》)正是这种诗意的讲解,让学生们不知不觉地进入董老师所营造的诗意氛围之中。
三、精致的对话语言
董一菲的课堂,是师生对话的生命场,闪烁的激情与理性的沉思交汇,思维的碰撞与静穆的升华相融,师生对话精致,充满智慧。
如,在《“月亮”话题作文》教学中,师生有这样一段精彩对话。
董老师问学生们还知道哪些描写月亮的诗句,生1答“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董老师顺势点评“一轮思乡的月”;生2答“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董老师又自然评点“一轮思念的月”;生3说“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董老师微笑说“美人如月”;生4说“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董老师评“边关的明月”。这时学生5站起来说:“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并像董老师一样加了一句点评,“这是一轮表达亡国之君大悲大痛的悲伤的月亮。”董老师马上夸奖“点评精彩”,于是紧跟着就有生6的“欧阳修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之后是生7的抢答:“这一轮月亮很美,是爱情的月亮。”学生们都笑了,董老师也笑说:“月色、柳树、黄昏、恋人,这是我们民族独有的浪漫,太中国了。”对话并没有结束,学生们意犹未尽,董老师趁热打铁,于是生8说:“《诗经·陈风·月出》之中有‘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这是中国最早的将女子比作月亮的诗。”
生9说:“我喜欢岳飞的‘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这轮月亮有英雄气,这轮月亮豪情万丈,荡气回肠。”董老师说:“好,月亮本属阴柔之美,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南宋名将岳飞将‘精忠报国’、‘还我山河’的一腔爱国热血飞溅在月亮之上,于是造就了日月经天、江河行地的大气。”在充满诗意的精致对话里,学生们不仅旁征博引,信手拈来,还能恰切地评价,足见董老师平时训练的功夫,其教学智慧可见一斑。
精致的对话在继续,生10说:“在所有‘相思的月亮’中,苏东坡的明月最是动人情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董老师评价说:“的确,苏东坡为我们民族挽留了那千古不灭的中秋明月。”生11说:“我以为欧阳修的月亮最洒脱,‘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生12不甘落后:“那我以为姜夔(kui)的月亮最冷,‘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月亮成了历史的见证,冷眼看历史,冰眼观沧桑。”生13也不含糊:“杜甫的‘香雾云鬟(huán)湿,清辉玉臂寒’最‘风流’,老师不是说古典诗词讲究‘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吗?这一句诗就不着‘月’字,可是‘清辉’、‘玉臂’交相呼应,‘月’与‘美人’相得益彰。”
聆听这样的师生对话真是一种享受,对话最为精彩的是知识的延伸,足见师生深厚的积淀和素养。精致的对话,让文化与审美叠加形成浓郁的语文味,师生、文化、情感、知识,有了和谐的交融。
四、睿智的点评语言
董一菲的课堂点评语言充满智慧,她常使用一组极富诗意的长句,铺陈排比,创设意境,感染学生,激发思维,引领学生产生个性化顿悟。例如,在《“月亮”话题作文》教学中,董老师让学生们谈谈打算写什么,当有学生说拟的题目叫“长城月影”时,董老师说:“你的题目很容易激发我们的想象力,使我们想起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明月、边关,谈谈你的创意?”
学生说想写一写唐代边关将士,董老师立即点评:“这个领域真的不错,盛唐的岑参就像你一样好奇,他来到西北边陲,高唱战地进行曲,写下千古绝唱《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李白和李贺这两位浪漫主义诗人也非常向往边关,‘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李白说‘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贺说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快一点下笔成文吧,我们好一睹为快。”
董老师用充满智慧而诗意的点评语言,充分肯定了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在拓展中激发学生,让学生在诗情洋溢的氛围中顿悟,给予学生极大的鼓励。
董一菲的课堂是灵动的艺术,诗美如花。花儿朵朵,越开越繁盛,终成为动人的缤纷艳丽。一个个精彩的瞬间,一朵朵教学的英花,一页页流淌着淋漓元气的随笔,一堂堂真实的教学实录,一篇篇精美的教案,一本本渗透着多年来对人生、艺术、教学的深邃思考的书,一片片耕耘的土地,都成为广大语文人追逐、热爱与研究的对象。花儿虽小,洋溢的却是馨香一生,董一菲老师的诗意语文,已绽放成语文教学艺术苑中瑰丽的奇葩。
我们每个语文老师其实都是拥有浪漫情怀的,语文教学的诗意曾经也是我们的追求。我觉得,也许我永远也成为不了那样的名师,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不妨从这新的学期开始,从执教的每一节课开始,找回语文老师身上的语文味儿,在自己的语文课堂上,努力尝试着去做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