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族分裂主义讲稿
民族分裂主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视频导入:新疆7.5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
提问:此类行径与一般的打架、抢劫事件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这不是一般的打架斗殴事件,而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暴力恐怖活动,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是民族分裂主义企图分裂国家、搞民族分裂、破坏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制造各民族之间的隔阂甚至敌对,本质就是分裂统一的国家!
(二)民族分裂主义及其类型
1、什么是民族分裂主义?
民族分裂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又称民族分离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又称民族分离主义,是指在多民族国家内部,某个民族的极端势力,以“民族自决”和维护“民族利益”为幌子,主张国家分裂,建立单一民族国家的反动社会思潮和政治行为。它是民族主义极端化的产物。
下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民族分裂主义的内涵:
1、实施主体:某个民族的极端势力;
2、表面现象:以要求“民族自决”和维护“民族利益”为幌子;
3、目的:主张国家分裂,建立单一的民族国家
4、性质:是一种反动社会思潮和政治行为;
5、它是民族主义极端化的产物。
提问:民族分裂主义的类型主要有哪些?(学生回答)
归纳总结:
民族分裂主义主要分为:民族分立型分裂主义和民族合并型分裂主义。
民族分立型分裂主义:即某一民族谋求脱离所属国建立独立国家的诉求。它主要是寻求民族独立,建立以本民族为主的民族国家为政治目标。
民族合并型分裂主义:是指母国内的跨国少数民族向以本民族为主体的民族国家的回归运动。
2、民族分裂主义在中国的表现形式
民族分裂主义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并非中国独有,由于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及各国国内民族、宗教、历史和经济、政治等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其表现形式各不相同。如:俄罗斯车臣非法武装组织、加拿大魁北克分离运动、印尼自由亚齐运动等等。
提问:民族分裂主义在中国有哪些表现形式?(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民族分裂主义在中国的表现形式,主要有西藏**集团进行的“藏独”分裂活动以及新疆的“东突独”分裂活动。
“藏独”和“东突独”尽管它们产生的时间、地点、原因、表现形式等各不相同,但他们主要特点和反动目的却是相同的。它们都是打着“民族”独立的旗号,企图建立民族共和国,把西藏、新疆从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分裂出去。下面来看它们的主要特点和反动目的:
1、主要特点:一是编造谎言。歪曲杜撰历史是分裂主义势力破坏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共同手段(新疆一些民族分裂分子系统吸收了泛伊斯兰主义,极力鼓吹“东突厥斯坦独立论”);二是与国外敌对势力相互勾结。背叛祖国,出卖民族利益是所有民族分裂主义势力的共同行经(民族分裂主义得到某些国家的支持。2014年奥巴马会见**时明确表示支持**的所谓“中间人权”,鼓励通过直接对话解决长期存在的问题。陆慷说,2016年9月15日欧洲议会议长舒尔茨和外委会主席布罗克不顾中方强烈反对,执意同窜访欧洲议会的第十四世**喇嘛会见,违背了欧盟在涉藏问题上的立场和对中方所作承诺。中方坚决反对欧洲议会方面这一错误行径,也不可能对此无动于衷。
陆慷表示,当前,中欧关系正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双方议会本来也有着良好的交往势头。而此次欧洲议会领导人一意孤行,坚持错误立场,损害了中方核心利益,亦严重损害了双方议会交流的政治基础。“希望欧方及有关人士改弦更张,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消除负面影响。”);三是乔装打扮。以民族利益的捍卫者自居,极力鼓吹民族独立,是分裂主义的共同幌子(虽然分裂分子以民族利益的捍卫者自居,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实则是伤害了无辜群众);四是挑拨民族关系。破坏民族团结,煽动民族对立,是分裂主义势力的惯用手法(民族分裂主义捏造“汉族侵略论”,塑造存在民族压迫的假象,从而迷惑无知群众,以达到民族对立的目的)。
2、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建立所谓的民族独立国家,分裂祖国统一,破坏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第二篇:民族共同体意识党课讲稿
民族共同体意识党课讲稿
为进一步学习领会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党史教育工作调度会议精神,按照厅机关党w《关于“七一”前后重点工作的通知》有关要求,讲授本次专题党课,主要包括*思想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两方面内容,自觉用以wz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一、深学笃用*思想。
(一)深刻领悟*思想的重大意义。党的*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达到空前团结统一,使我国发展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后“强起来”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这一伟大思想的理论意义,就在于其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这一伟大思想的实践意义,就在于其开辟了通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真理道路,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提供了行动指南。
这一伟大思想的世界意义,就在于其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二)学*弄*做*思想。
一要坚定理想信念。要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统一起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为理想而拼搏、奋斗、奉献,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二要强化理论wz。政治上的坚定、党性上的坚定,都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用*思想wz全党,使全党更加坚定自觉地为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而奋斗。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把握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取得新进步,加深对*思想和党中央大政方针的理解,学*悟*、融会贯通,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
三要牢记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今天,中华民族正处在“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越到关键时刻,我们越要把党的初心、党的使命铭刻于心,用*思想wz头脑,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
四要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发展,通过创新引领和驱动发展,应对发展环境变化、增强发展动力、把握发展主动权;坚持协调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绿色发展,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持开放发展,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坚持共享发展,在不断把“蛋糕”做大基础上分好“蛋糕”,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五要勇于担当。这是是检验一名共产党员是否忠诚的试金石。要强化政治担当,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面对大是大非不做爱惜羽毛的“绅士”,要敢于亮剑;要强化事业担当,攻坚克难,奋发有为,不当在岗不在状态、出工不出力的“泥菩萨”,不打回避问题、推卸矛盾的“太极拳”,不摆照搬照套、故弄玄虚的“花架子”,不设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的“软钉子”;要不断增强党性观念,坚持原则,弘扬正气,克服“多栽花少栽刺”的好人主义,面对软弱涣散要敢抓敢管、动真碰硬,面对歪风邪气要坚决抵制、绝不退让。
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
(一)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必须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基础。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根本内涵是五个“认同”:一是对祖国的认同,我们伟大的祖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共同捍卫了祖国的统一。维护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才能走向繁荣和发展。二是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纽带。
要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旗帜鲜明地反对把中华文化等同于某一个民族的文化、把本民族文化自外于中华文化的倾向。三是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构成的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政治上团结统一,文化上兼容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民族共同体,是建立在共同历史条件、共同价值追求、共同物质基础、共同身份认同、共有精神家园基础上的命运共同体。四是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的制度优势。
五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必然选择。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已成为各族人民的必然共识。(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的根本。
“邦畿千里,维民所止。”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各族先民胼手胝足、披荆斩棘,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体现我国各民族对中华民族与各民族的关系以及各民族之间关系的认知。中华民族与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中不同成员的关系,中华民族与各民族、各民族相互之间唇齿相依、休戚与共,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中华民族才有希望,各民族才有未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才能打得更牢。由此可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
(三)充分发挥通用语言文字的作用,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既是民族自身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民族关系的常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各民族相互了解、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基础上,达到感情相依、情感交融。只有语言相通才能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形成高度认同,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不仅极大地促进了各民族、各地区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促进了国家经济建设和教育、科技、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也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大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善策,符合各民族同胞的根本利益。
同志们,我们要充分利用这次学习的契机,立足本职工作,把深入学*思想、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改革发展实现伟大梦想的磅礴力量!
一要创造性开展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真正把学习成果变成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转化为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转化为各项工作的实际成效,努力在加快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在推动*的大潮中勇争先,描绘好新时代*数字zf发展新画卷。
二要转变作风狠抓落实。要将力戒形*主义、官*主义树立正确政绩观,真抓实干、转变作风,推动*中心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立足服务数字*大局,恪尽职守、无私奉献、开拓进取、勇于担当。为“建设亮丽*,共圆伟大*”汇聚磅礴智慧和力量。
三要推动工作促进发展。*思想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只有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与正在做的事情有机衔接,才能收到好的效果。要紧密结合我们单位的工作,把学习成果同完成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结合起来,防止“两张皮”“空对空”。
第三篇:民族工作会议专题宣讲党课讲稿
民族工作会议专题宣讲党课讲稿
我们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要注意从历史厚度、时代高度和实践向度准确把握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准确把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历史里程碑意义。
从历史厚度看,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召开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深刻的历史背景,即站在“两个百年”的历史高度,因而具有历史里程碑意义。弄清楚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重大历史意义,是准确领会其精神的逻辑起点和开启新征程的历史底蕴。从第一个百年来讲,早在建党前后,我们党就十分关注民族问题。党的创始人李大钊等直接领导了民族地区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共产主义先进分子培养工作。1922年党的二大提出了关于民族问题的纲领,1928年党的六大专门作出关于民族问题决议案。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把民族平等作为立国的根本原则之一,确立和巩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确保了国家大局稳定。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分别于1992年、1999年、2005年、2014年召开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对民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这是确保我国56个民族始终同心同德、紧密团结共同发展和国家大局长久稳定的秘诀。这更与冷战结束之后,世界上不少国家由于陷入民族纷争,最终导致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人民流离失所的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因此,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这是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历史担当和历史贡献的一方面。
从历史背景即第二个百年来看,我们党的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既是在建党百年的历史背景下召开,又是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年召开的,会议着重对新征程中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系统谋划和部署安排,这是充分展现中国共产党的时代担当和新时代作为的一方面。
二、准确把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重大现实理论意义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启之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们更须团结一致、凝聚力量,确保中国发展的巨轮胜利前进。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因此,会议“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主题重大、事关根本。
为此,在讲话中强调指出,必须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百年来,党的民族工作最大成就,就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在重要讲话中,首先,全面回顾了我们党民族工作百年光辉历程和历史成就,深入分析了当前党的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系统阐释了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其次,明确了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政策举措,为做好新时代党和国家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再次,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团结奋斗。
因此,这是一次动员大会和鼓劲大会,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是新时代党和国家治国方略在党的民族工作领域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这一意义上,还要求我们要从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实践特色把握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重大现实意义,要着眼“中国之治”新境界酌量其现实意义。
三、准确把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重大实践指导意义
在重要讲话中,首先,高度概括了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十二个“必须”,即必须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必须把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必须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必须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必须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必须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必须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这是我们党的民族工作理论和实践的智慧结晶,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
其次,对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即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
再次,对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即坚持正确的、调整过时的、更好保障各民族群众合法权益,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凝聚人心的意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
第四篇:马克思民族理论讲稿提纲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研究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政党和国家制定民族政策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创立
(二)列宁、斯大林对民族理论的发展
1、列宁主义民族理论思想
列宁主义民族理论,其基本思想是: 第一,历史、具体地分析和认识民族现象,认为“祖国,民族--这是历史的范围”。第二,论述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内容。
第三,提出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革命的纲领,民族殖民地革命学说的完整体系。
第四,进一步发挥了恩格斯关于建立统一而不可分的民主共和国,各地区有完全的自治权的思想。
第五,提出一切民族都将走到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完全一样的,因此,必须正确认识各民族的特殊性,采取特殊的民族政策,帮助那些后进民族越过资本主义阶级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第六,坚决反对民族主义、分离主义倾向,坚决反对大国沙文主义。
2、斯大林对马列主义民族理论的贡献
首先,斯大林吸取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民族”的科学论述,提出了构成民族的四个基本要素,从而提出了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民族定义。
其二,指出了东欧民族运动和西欧民族运动的区别,总结了列宁的民族殖民地问题的理论。
其三,提出了民族问题是革命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
第四,指出了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必须帮助落后的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同时,斯大林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对落后民族发展语言文字,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等方面,提出许多政策,丰富了马列主义民族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作为一个科学的体系,其基本内容主要有: 第一,阐明了民族的概念和民族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二,揭示了民族问题及其产生和发展的规律
(1)民族问题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它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又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民族问题,一般指民族间的矛盾问题,主要表现于政治、经济、文化、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贯穿于民族存在发展的全过程。
(2)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民族问题具有不同的性质、内容、表现形式。(3)私有制是造成民族剥削、民族压迫的根源,只有消灭了人对人的剥削,才能消除民族间的剥削和敌对关系。
(4)各民族在一切权利方面一律平等。
(5)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团结起来,进行联合斗争。第三,指明无产阶级解决民族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总方针。
(1)对待国际间的民族问题,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坚持将民族解放运动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结合起来。
(2)在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下,被压迫民族实现自决,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马克思主义主张民族自决权不是无条件的,而是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坚持民族自决权是争取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斗争武器,是根据民族解放运动日益兴起的事实,纳入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中的。
第二,坚持民族自决权的目的不是为了走向分裂,而是实现新的联合。第三,坚持民族自决权,应根据不同民族、国家的具体历史条件来决定,它要服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利益。
(3)在多民族国家,坚持民主集中制和建立统一而不可分割的共和国的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4)解决国内民族问题,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
民族平等是资产阶级革命中首先提出的,但是资产阶级建立的国家都存在民族压迫,可见他的“民族平等”的虚伪。
马克思主义诞生后,赋予民族平等真实的彻底革命内容,并把它作为无产阶级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平等的含义是: 第一,主张和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第二,各民族在一切权利上完全平等。
第三, 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的实际内容是消灭阶级。
第四,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后,要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使他们充分享受法律赋予的平等权利。
马克思主义所坚持的民族团结其含义是 第一,坚持各民族无产阶级的团结。
第二,坚持各民族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团结。第三,在多民族国家里,要求各民族团结、联合起来。马克思主义所坚持的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含义是: 第一,坚持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第二,坚持各民族在各个方面的共同繁荣。
第三,坚持在国家帮助和先进民族支援下,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现共同繁荣。
二、中华民族理论的基本内容 中华民族理论的基本内容:
(1)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
(2)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3)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时期,各民族间的共同因素在不断增多,但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和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上的差距将长期存在。
(4)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又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
(6)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各族人民都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自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7)各民族不分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发展程度高低,一律平等。
(8)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必须长期坚持和不断完善。
(9)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10)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11)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支持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鼓励各民族加强文化交流。
(12)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是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关键,是管长远、管根本的大事。
这12个方面是我国在现阶段有关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政策,也是我党根据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民族理论基本原则,结合中华民族历史和现实状况,作的系统的概括和阐述。
三、党的民族政策
我们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实际上是有关少数民族的政策。它是党和政府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结合我国多民族的基本国情和民族问题长期存在的客观实际制定的,其本质是促进各民族平等团结、发展进步和共同繁荣,是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的重要行为准则,是我国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促进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民族政策。主要内容有:
(一)坚持民族平等团结。
(二)民族区域自治。
(三)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
(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五)发展少数民族科教文卫等事业。
(六)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七)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八)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
第五篇:和田市审计局干部职工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单位无非法宗教活动
和田市审计局干部职工旗臶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单位无非法宗教活动
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的危害性要有充分的认识
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是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危险之一。保持新疆地区的稳定, 是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 年远景目标的保证, 是摆在各级领导面前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
一、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的实质是搞分裂、搞独立 众所周知, 在当今现实生活中, 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很多。其中, 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是影响新疆地区稳定的主要危险之一。国内外斗争实践表明, 民族分裂主义是以民族问题为借口, 以本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政治主张为纲领, 以制造民族分裂、破坏祖国统一为目的, 凭借某些外国势力, 内外勾结所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反动政治活动。它代表了反动的社会思潮和反动的政治势力, 其本质就是反对和颠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人民政权, 妄图分裂祖国。
非法宗教活动是指利用宗教干预国家行政、司法、教育、婚姻等制度, 强迫青少年入教、学经;私办经文学样;恢复已被废除的宗教封建特权和压迫剥削制度;利用宗教反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破坏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其实质就是以宗教活动为掩护, 以反动宣传为主要方式所进行的 非法活动。民族分裂主义与非法宗教活动相辅相承, 民族分裂主义势力利用非法宗教活动来达到其搞分裂破坏活动的目的, 非法宗教活动为其提供活动场所、政治保护和精神依托, 反过来, 分裂活动又为非法宗教势务给预精神物质等方面的支持援助。两者互相依托, 其实质都是要搞分裂, 搞颠覆, 搞独立。
二、要充分认识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的复杂性、艰巨性。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的复杂性是民族和宗教问题的复杂性决定的。民族问题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 1.民族的形成包含了诸多因素。既包含经济基础方面的因素, 又包含了上层建筑方面的因素, 还包含一定的地域条件和语言文字等社会交往形成方面的因素。错综复杂的民族构成因素, 决定了民族问题的复杂属性, 也就决定了反分裂斗争的复杂性特点。
2.民族问题是人类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出现的一个重要问题。民族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条件下, 有着不同的内容、性质和表现形式。在阶级社会里, 民族问题交织着民族和阶级的因素。社会主义社会在各民族实现了政治上的平等之后, 民族之间 存在的经济、文化的差距, 权益方面的纠纷, 民族和宗教问题相互交织的影响等等, 都会引发新的矛盾和冲突。同时, 社会主义历史时期, 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必然也会反映到民族问题上来, 使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交织在一起。可以看出,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 民族问题仍然是一复杂的、重要的社会问题。
3.国际敌对势力和境内外民族分裂主义势力惯于在民族问题的复杂性上作文章。民族问题是社会问题的一部分。国内外敌对势力往往利用现阶段民族之间有时存在的某些误会和利益上的纠纷, 利用各民族群众维护本民族利益狭隘、朴素的感情, 利用 各民族群众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掌握不多、不深的弱点, 伺机而动, 蓄意制造事端, 挑起民族对立, 扩大和激化矛盾, 达到他们对我国进行“分化”、“西化”的险恶用心, 这无形中对民族问题自身的复杂属性, 又加上人为的复杂成份。宗教问题同样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它涉及到千百万群众的信仰, 在许多地方与民族问题交织在一起, 在一定条件下还受到阶级斗争和某些国际复杂因素的影响。宗教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的体系, 就是在同一宗教内, 也有不同的教派。特别是近年来一些国际宗教团体正加紧对我渗透, 国内极少数不法分子披着宗教外衣, 打着宗教旗号, 炮制异端邪说, 鼓吹“宗教狂热”。使宗教势力迅速增大(一些地区清真寺多于学校, 寺院规模越建越大, 以教压政、以教代政的情况较为普遍), 非法宗教活动向社会各个阶层渗透严重(信教人员中不但有农牧民、工人 也有党和政府的基层工作人员 宗教信徒的分布、活动范围、职业、年龄和文化层次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其分布由点向面扩散, 活动区域由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 由乡村向城市蔓延。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对敌 斗争的艰难性。从国际背景看对敌斗争的艰难性。国外敌对势 力对我国加紧“西化”、“分化”的“和平演变”战略,为民族分裂主义分子提供了物质和精神上的援助,使国内分裂主义势力对国际敌对势力的依附性大大加强, 斗争的范围从国内延伸到国际社会, 给我们反分裂斗争增大了难度。从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和非法宗教活动赖以存在的土壤看对敌斗争的艰难性。民族、宗教问题非常敏感, 许多少数民族几乎是全民信教, 但地区差异很 大, 接受教育的程度不一, 广大教民普遍文化素质偏低, 朴素的民族感情和宗教清规戒律, 易被坏人利用, 易被坏人裹胁到各种非法活动中去, 敌我界线难以分辨, 处臵手段难以掌握, 处臵不当容易引起新的不稳定因素。从分裂主义分子进行破坏活动的惯用手段上看对敌斗争的艰难性。从当前斗争形势分析, 民族分裂主义分子进行分裂活动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软硬兼施地压制和打击拥护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祖国统一的少数民族干部和开明进步的民族宗教人士;鼓吹民族利已主义, 煽动民族情绪;把不同的宗教信仰作为区分敌我界限的标准, 利用各种手段挑起宗教纠纷和民族冲突;利用我当前改革 开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攻击党的民族政策, 诋毁共产党的领导;利用宗教对社会文化和群众生活影响较为深刻的实际, 办经校、建讲堂, 培养新一代分裂主义者, 这些手段具有很强的诱惑性和煽动性,因而使对敌斗争增加了新的难度。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素质看对敌斗争的艰难性。从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 广大人民虽然对分裂破坏活动深恶痛绝, 但心理上的恐惧感更强烈。特别是一些暴力活动和报复行动得不到有效遏制, 致使敌 对分子的气焰越来越嚣张, 胆子越来越大, 严重危害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反分裂斗争的复杂性决定了对敌斗争的艰难性, 因此, 在我们制定对敌斗争策略或取得阶段性、局部性反分裂斗争成果时, 切不可产生“一劳永逸”的模糊认识, 高枕无忧松口气, 而是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 时刻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这样才能取得反分裂斗争的更大胜利。
三、深化认识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斗争的长期性、持久性所以如此, 一是境内外反动势力具有较强的聚合性。剥削阶级的残余分子和其它敌视、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分子, 是民族分裂主义势力的社会基础, 这些分子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消灭, 国际范围内的阶级斗争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消失 , 敌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国际势力也将长期存在。只要他们存在一天, 分裂我国统一的图谋就不可能停止, 加之在新的历史时期内, 两种势力相互聚合, 在对我国实施“分化”活动中往往一拍即合, 使反分裂斗争的战线更长。二是民族分裂活动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反动的民族分裂主义思想, 还将在社会主义时期长期存在, 继续渗透, 毒化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灵魂, 培植新的分裂主义势力。现实斗争证明, 与我争夺一代人乃至二代人、三代人的斗争已成为现实斗争的一大特点。青少年受其毒化非常严重, 成为民族分裂主义的继承者, 这使那些反对社会主义的敌对分子十分嚣张,增强了精神上的动力。三是具有一定的社会根基性。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 虽然消灭了宗教赖以生存的阶级根源, 但没有完全消除宗教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 宗教还将长期存在。一方面它将同社会主义相适应, 另一方面它很容易被国内外敌对势力所利用,成为搞分裂活动的挡箭牌。大量事实说明, 国内外民族分裂主义破坏活动过去没有停止, 现在不会停止,将来也不可能停止。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 我们与民族分裂主义的斗争将更加激烈, 更加残酷, 分裂与反分裂斗争是新疆当前阶级斗争的集中表现, 它将长期存在。对此, 全体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 保持高度的警觉, 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就现阶段来讲, 需要把握三个环节。
一是要坚持宣传教育工作的持久性, 牢固占领思想阵地。要通过广泛深入、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 使各族人民群众更加自觉维护祖国统一, 更加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大讲新疆巨变的客观事实,驳斥回击民族分裂主义分子的攻击和诽谤, 坚决抵制民族分裂主义分子的和非法宗教活动的干扰和破坏, 决不能让他们坏了我们继续开放、发展的美好事业;要大摆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历史和现实的种种罪恶行径。揭穿他们的反动本质, 揭露他们欺骗群众的真面目, 多方面、多层次地向人民群众灌输正确的思想, 正确的观点, 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群众的自觉性,增强免疫力。
二是要坚持加强民族团结, 巩固和发展新型民族关系。江主席指出:“一个民族出几个搞分裂的分子是不奇怪的, 丝毫无损于这个民族的人民为祖国所作的光辉贡献。各民族的干部要教育和带领包括本民族在内的群众, 投入反对民族分裂主义的斗争。”这就非常清楚地给我们指明了斗争的方向。必须向各族人民讲清: 我们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 绝不是把分裂主义活动和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划等号, 更不是把斗争予头指向少数民族和信教群众。为此, 在反分裂斗争中, 一方面要高度警惕敌人有意混淆界限, 破坏各族人民大团结;另一方面, 要正确处理不同性质的矛盾, 是什么问题, 就按什么问题处理, 防止把什么都扯到民族问题上来, 致使矛盾激化, 让敌对分子利用。三是要正确掌握政策、法律界限, 重点打击少数敌对分子。要大力宣传搞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的人是极少数。尽管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往往打着宗教的旗号, 进行颠覆、分裂和破坏活动, 但他们绝不能代表某个民族或某种宗教, 我们同他们的斗争不是一个民族同另一个民族的斗争, 也不是信仰宗教与不信仰宗教的斗争, 而是一场尖锐复杂的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要严格执行宗教政策, 绝不允许宗教干预国家行政工作、跨区讲经传道、进行反动宣传, 坚决揭露和打击披着宗教外衣进行反党反社会 主义、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的坏人, 并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要打击少数, 主要是对严重触犯刑律的犯罪分子坚决打击, 充分依据其犯罪事实教育群众, 以便更好地孤立, 打击少数犯罪分子。在处理一些具体问题时要以平等为原则, 决不能出现偏袒哪方的现象, 以免滋长新的民族情绪, 要创造良好的法制社会秩序, 促进反分裂斗争取得不断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