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国旗看国家信仰(范文)
To learn the national beliefs from the flags 【Abstract】We can learn the national beliefs from the flags.Flag helps us understand the world and communicate with people from other countries better.【Key Words】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flag;national beliefs
Mutualunderstanding is the base ofcommunication.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quires that we must first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cultures in the world.Small, which is only a globe;the world is too big, in which a person can never walk to every place in his or her whole life.I think one of the most direct and effective way to have some fundamental understanding of a country is to study the national flags.Different flags have their own colors and patterns.Whenever I see them, numerous scenes of history flashthrough my mind.It is true that the national flag tells the long story of a country.What a national flag looks like is closely connected to plenty of historical reasons and natural causes.The flag manifeststhe national religious belief.We often see across on flagsofthe Nordic countries like Denmark, Sweden, Norway, Finland, Iceland and some other countries.Thecross is a Christian faith marker.There are also many national flags withthe pattern of a star anda crescent moon.In the case of Turkey, the Turkish flag was rectangular and red, with a white crescent moon and a white five pointed star on the side.The crescent moon and the star means the belief of Turkish people in Islam.It is also a symbol of brightness.Almost all countries whose flag hasthe pattern of a star and a crescent moon believe in Islam.This pattern is the symbol of Islam, which is right from Turkey.The original graphic is just asconcise as what the Turkey flag painted.Surely, somecountrieswill make changes, but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thesymbol is still.Some national flag styles are also relevant to the state system.To take the United Kingdom for example,many people are always confused by the concept of the UK, Great Britain and England.In fact, it can be very easy to make a distinctionby studying the British flag.At the same timewe will have a more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the British constitution.The official name of the British flag is “the union flag”.The shape on the British flag is a mixture of the original England(white with red cross of St George's flag), Scotland(blue and white cross of St.Andrew's banner)and Northern Ireland(white with Red Cross flag of St.Patrick)flag signs.The UKrepresents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Great Britain refers to the island of Great Britain, which is the main part ofthe territoryin the UK.Great Britain is composed of England, Scotland and Welsh.England is a federation of the UK.Some people say that the flag is the face of a country.The British flag is a face showing that the UK isa United Kingdom andEngland, Scotland and Northern Ireland are all deserve respect.It is on behalf of the UK’s state system.The history of a nation may also reflect on the flag.For example, flags of many countries occupiedbyNapoleonhave the same color as the French flag which respectively representing liberty, equality and fraternity.To give another example, the five-star red flag is a symbol of the Chinese people’sarduous struggleand great unity during the Democratic Revolution in China.Sometimes, the flag also reflects the natural environment.TheArabia countries’ flagsoften have the green color.Gree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lors in Arabia country.Because lots of them live in the desert, the oasis is very important.So, green represents hope of living.This is similar to that maritime countriesusually have blue on their flags.Through the above analysis, we can summarize that there must be some reasons for each national flag to have its own characteristics.And these reasons are precisely what people value most.When we know the national flags, we must make good use of this advantageto communicate with international friendsbetter in the proces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If we are in another country, flags sometimes remind us of some local taboos.For example, the Swedish blue yellow cross flag was a private flag and the Royal Naval flag of the king of Sweden,it is not appropriate to use blue and yellow as commercial;there is a famous sayingon the flag of Saudi Arabia that goes, “there is no God but Allah, and Mohamed is the messenger of Allah”.It shows the Muslim absolute reverence for God.Ordinary people cannot wear yellow robe;black on Egyptian flag is on behalf ofa long history with foreign oppression, so the Egyptians very taboo black......Flag has its own story.Listen to it, understand it andmake it our bridge to other culture.With the stories of flags,let us embrace theworld and, at the same time, show ourselves.Bibliography 1.杨黎炜.世界国旗图志.知识出版社.2007,7 2.视频:http://
http://
3.http:// 4.http://blog.renren.com/share/241781336/4492340697
第二篇:从国家发展战略看信息化建设
从国家发展战略看信息化建设
从全球视野看,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度融合、互动发展。经济全球化创造了信息技术发展的巨大需求,为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动力。而信息化则为经济全球化向更高层次发展提供了一个从理念、技术到交往方式都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内外环境。
前不久,总书记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明确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的战略目标。这一重大战略判断和决策部署,是我们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确保网络安全的重要指引,对于我们推进网络治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信息化与经济全球化开启“信息文明”
当前,信息化与经济全球化业已成为并行不悖、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从全球视野看,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度融合、互动发展。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是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动力。经济全球化创造了信息技术发展的巨大需求,为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另一方面,信息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引擎。信息化为经济全球化向更高层次发展提供了一个从理念、技术到交往方式都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内外环境。从国内角度看,中国正势不可挡地全面融入“信息文明”这一崭
新的社会文明方式。2014年是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20周年,据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6亿,手机用户超过12亿,国内域名总数1844万个。中国已是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
现阶段世界主要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进入新世纪以来,各国抢占信息化发展制高点的步伐明显加快,美国、法国、德国等纷纷从战略层次制定国家信息化发展规划,争取和维护在网络空间中的优势地位。
作为信息产业最发达的国家,美国政府高度重视本国信息化建设。围绕抢占信息化发展制高点这一国家战略利益,美国政府从顶层设计入手制定了一系列具有明确导向的信息化发展战略。在基础设施方面,早在1993年克林顿政府时期就推出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行动计划”(NII),确定把建设“信息高速公路”作为政府施政纲领;其后又在1996年通过新的电信法,以开放市场推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在信息技术方面,美国在20世纪末制定了“新一代互联网计划”“21世纪的信息技术:对美国未来的一项大胆投资计划”等具有前瞻性的战略计划,来支持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确保美国在信息科技领域的优势。当前,在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形态成为信息化发展新引擎的背景下,为推进信息技术示范应用,2012年奥巴马政府发布《数字政府:建立一个面向21世纪的平台更好地服务美国人民》的行政指令,确定以大数据应用支撑政务活动开展的政策导向,以此提升社会和公共事业领域的信息化水平。
德国作为欧洲第一大经济体和欧盟的领头羊,也把信息化发展作为国家重要战略。1999年德国政府制定了“德国21 世纪的信息社会”的行动计划(D21),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和工业部门中的应用。2011年,出台了“德国网络安全战略”,旨在加强保护德国信息技术系统及基础设施。2013年,德国联邦教研部与联邦经济技术部又推出了《高技术战略2020》的报告,旨在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物理系统等手段,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在维护个人和国家网络安全方面,德国政府在2009年专门修订了《联邦数据保护法》,对个人信息的合法获取、处理和使用情况做出法律上的明确规定。法国政府2011年制定了“数字法国2020”的战略规划,将信息化建设目标定位于发展固定和移动宽带、推广数字化应用和服务以及扶持电子信息企业的发展,为法国信息化发展创建了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力争在未来几年将信息产业发展成为法国提高竞争力、促进发展和增加就业的第一动力。在网络空间立法方面,法国在2006年通过了《信息社会法案》,旨在加强对互联网的“共同调控”,保护国家和个人的网络安全。在引进科技人才方面,2013年法国政府推出“人才通行签证”计划,将科技人才作为重要的引进目标,以此助推法国的网络人才队伍的培养。
以治理思维完善我国信息化发展战略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这一表述和定位,意味着我们必须从战略层面看待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
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治理”确立为党在新形势下的执政理念。因此,从治理角度审视我国的信息化发展战略,弥补信息化建设的薄弱环节,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治理能力转型升级的重要体现。
一是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信息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撑。从近年来国家的战略投资角度看,与交通、电力、方面的投入相比,信息化领域的基础设施投资明显不足。目前,我国现有信息基础设施总体上还存在网络带宽较低、三大网络融合度不高、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不足等问题,现有信息基础设施无法满足大数据信息分析和处理的需求。
围绕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将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工程。加强对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以三网融合为抓手推进“宽带中国”战略,通过“城市百兆光纤工程”和“农村宽带普及计划”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均衡覆盖与互联互通,支撑信息化条件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积极实行“减法政策”,统筹研究电信市场对内对外开放政策,构建良好的竞争环境;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和国外投资有序进入电信基础设施领域。
二是加快网络空间立法进程。当前我国正处于由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但是中国目前现有的网络立法阶位较低、系
统性不强,多数为分属不同部门的行政法规和部委规章,网络立法总体滞后。信息化时代,法治是降低网络治理成本、实现网络治理价值目标的最佳途径,网络治理本身也是力行法治、促进“良法”与“善治”相结合的过程。
所以,要提升国家网络治理能力,就必须充分发挥立法在国家网络治理现代化中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大力提升网络立法理论和实务研究水平,把提高立法质量作为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的重中之重,增强法律可执行性,不断形成和完善适应我国网络空间发展的法律体系,为信息化条件下网络治理和网络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信息化建设不断迈向新台阶。
三是大力培育创新人才队伍。信息科技创新人才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要素,是打造网络强国的重要基石。中国是网民数量众多的网络大国,但又是信息技术的“后位国”,在核心技术和服务器等硬件设施方面自主可控能力不强。我国信息化发展战略是一种追赶型战略,要推进信息化建设、抢占信息技术制高点,就必须按照“打铁需要自身硬”的要求,汇聚起那些致力于网络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的优秀人才,建设一支紧跟前沿的网络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一方面,培育本土的基础研究人才。科技发展的后劲和底蕴来自于基础研究,要实现我国信息产业核心技术的重点跨越式发展,必须注重依托国内大学现有优势基础学科,并且不断提高国家对基础研究投入,培养出一批从事基础研究的创新型人才,特别是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大力提升我国在信息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另一方面,选
用和延揽海外留学人才。增强“千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智力引进项目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打造人文氛围与科学氛围相得益彰的环境,为引进人才提供广阔空间,吸引越来越多的怀着中国梦的海外留学人才投身到信息化建设中,为打造网络强国贡献力量。
第三篇:看信仰心得体会
看信仰心得体会
观看信仰心得体会<1>
近日,由中央组织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大型理论文献纪录片《信仰》,成为我我们党员干部热议的话题。在收看了这部纪录片后纷纷感慨:“这是一部激人奋进的党史教育片,它带给人们的是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动,真实可信”。
通过观看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故事,我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党,在这样一个先进的、坚强的集体中,始终有无数马列主义的信仰者,为了追求人类最美好的共产主义事业不辞劳苦甚至不惜牺牲。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首先要缅怀先辈们的丰功伟绩,从他们身上找到前进的信心、榜样的力量,要充分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和构成,充分了解其先进性合理性和伟大性,以此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只有在认识上根本的认可和接受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才可能去积极的传播和践行,所以大量的社会主义书籍是必看的,各种先进模范的视频是要看的,因为这是改变一个人观念的大问题,是对所有新时代人们进行的精神领航。
我们已经远离硝烟烽火,对共产党人的考验依然剑悬头顶。是执政为民,还是执政为己?是贴近群众,还是酒色升平?是公私分明,还是占公为私?是为大多数人利益奋勇开拓,还是为小集团利益围墙筑垒?在国家人民需要的时刻,是挺身而出还是胆怯逃离?在理论文献纪录片《信仰——我们的故事》里,我听到了中国共产党人新一轮的集结号:到“中国共产党100年,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新中国成立10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心得体会 www.xiexiebang.com)我们经历了多少艰难险境,多少次历尽艰辛,绝地前行。为绝大多数人民谋利益,这是共产党人信仰的出发点,是共产党人由始至终对人民最庄严的承诺。或许前面还有湍流险滩,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将人民视为上帝,人民就会成为承载我们的大地,我们就是不可战胜的。“责任、人民、国家”,让我们记住这些神圣的字眼。它们会赋予我们丰富的想象力,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情操。它们会让我们产生战胜畏怯的勇气和舍弃安逸的精神。它们将指引我们做该做的,能做的,和我们会做的,去为神圣使命而奋斗。
观看信仰心得体会<2>
(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张文芬10070502015)
6月24日至25日晚,为庆祝建党91周年,展示各个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精神品质、理想信念和传奇故事,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在央视综合频道首播,全篇共分为三集。第一集:只要主义真;第二集:壮志换新天;第三集:时代先锋行。每集时长约50分钟,影片以党的90多年历程为背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题,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信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故事,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信仰》兼具了政论片、文献片、纪实片之长,将展现历史、刻画人物、阐述理论融为一体,以人带史、以事论理,主题鲜明突出,故事真实感人,表现手法新颖,是一部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观赏性很强的经典电视片,是对广大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点教育片,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的优秀电视片。该片着重“有情、有义、有力量”的表达,用人的故事讲党的道理,播出后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虽然只有短短三集,却包含了许多鲜为人知的镜头资料,是我们党克服重重困难走向胜利的缩影,是帮助我们重新认识历史的宝贵教科书。
90多年来,正是一代又一代信念如铁、百折不挠的优秀儿女忠诚践行党的宗旨,勇立时代潮头,植根中国大地,与人民心连心,为旗帜添风采,我们党和她所领导的民族伟业才能于艰苦卓绝中砥砺奋进,于风云变幻中风光无限。
观看了这部纪录片之后,我认为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中国共产党员的信仰,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三集里,分别阐释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面貌以及党员的理想信念。系统地观看下来,我发现不论是“只要主义真”的建党之初的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壮志换新天”的建国之初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抑或“时代先锋行”的改革开放后的现代化建设时期,不同时期党员的使命和职责不同,但是党员的信念始终不变,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论是奔向战场杀敌,还是跳入油田挖井,或者献血植树造林,行为不同,可信仰始终如一,正如片中彭湃的孙女彭伊娜所说:“他们更关注„大我‟而不是„小我‟,所以他们是为了实现一个„大我‟去寻找信仰,去践行信仰。”国家和民族是“大我”,个人是“小我”。共产党员可以为了“大我”而忽略“小我”,甚至可以牺牲“小我”来保全“大我”。生命对于人的意义不言而喻,可比生命更高的东西是什么呢?“时代先锋行”这集中有一段话给出了答案——“一位外国哲人说过,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反复地思索,越会觉得它永远新鲜,并不断增长对它的赞叹和敬畏:一个是头上的星空,一个是心中的道德。”
我认为应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教育科学,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把理想信念融入到平凡的工作中,重要的是行动和实干,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人活着要有目标,有了目标,才会有奋斗的激情。德才兼备,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高尚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知识渊博的合格接班人。
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我要结合自身学习生活实际,认真查找不足之处,从现在做起,团结同学,坚持正义,少说空话废话,多干实事正事,努力地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创先争优,努力学习,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为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添砖加瓦。第三篇
袁红波
中组部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各级组织部门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学习观看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按照上级的要求,我于2012年6月24日-26日分别观看了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该片分“只要主义真”、“壮志换新天”、“时代先锋行”3集,每集时长50分钟,该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党的90多年光辉历程为背景,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信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感人故事,深刻阐述了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是一部兼取政论片、文献片、纪实片之长,融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经典电视片,是对广大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点教育片。
通过观看《信仰》,本人认为:信仰和信念是一个完整的精神体系和思想境界,是形成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基础。信仰和信念涉及到我们执政党的指导思想、社会制度、发展方向、前进道路、党的建设等重大问题,是每个共产党员政治立场、政治原则的根本问题。
看了《信仰》,使我更加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更加坚定科学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心,在坚定信仰信念信心中增添工作新干劲、树立新形象,在工作中干出新的成就。
通过观看《信仰》,我看到了个人在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的差距和不足;让我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增强了工作的的信心和干劲。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勤奋学习。加强学习是坚定信仰和信念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学习,做到“博学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通过学习,以先进人物为榜样,从而督促自己,不断进步。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紧跟时代的节拍,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体现价值,才能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要强化理论学习,增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自觉性。作为共产党员,必须有较强的理论思维能力,它是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的必要条件,也是理解、掌握和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所必须的思维方式。
二、培养自己的世界眼光。新世纪,谁有世界眼光,谁就能抓住时机,在经济和科技竞争中领先。作为执政党最基层的党员,只有不断加强学习和实践,开阔的视野,学会敏锐观察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种变化,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发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前列。
三、爱岗敬业。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坚定信仰和信念,最根本的是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对于我来说,能否严格要求自己,严于解剖自己,能否自觉地改造自己的非无产阶级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确立并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是自己能否不断进步的关键。要锤炼忠诚坚定、攻坚克难的作风、埋头苦干的作风。特别在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面临考验的关键时刻,既要有信仰信念,更要践行信仰信念;既要开拓创新,更要埋头苦干,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发扬一鼓作气、一马当先的魄力,发扬勇当标兵、争当尖兵的锐气。在免疫规划工作中苦干、实干,干出样子、干出水平。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做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模范。
罗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科袁红波
第四篇:从货币发展看国家经济发展
从货币发展看国家经济 学生姓名
学号0909100507 学院
专业
班级1005
指导教师
20011 年
陈军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气信息 董山民 月 18日0
4摘要:本文基于对货币发展和形成过程的简单剖析,认识我国自入世以来在对内外
贸易中出现的各种摩擦与冲突,以及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及其优缺陋弊,以此来了
解我国的货币体系以及经济发展中的货币政策并提出一些个人并不成熟的建议和个
人对于货币发展的应措。
关键词:货币形成,发展,价值,货币政策,货币体系
目录
货币的形成过程
货币政策对国家经济的影响
我国应该如何在货币战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个人应如何看待货币的发展
一、货币的形成过程
货币的产生: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说过:“劳动是我们购买一切东西所付出的原
始货币,是第一价格。”从这句话,我们不难看出,货币的出现是对劳动付出的价值
衡量,人类社会出现之始,人们的劳动仅仅限于自给自足,也就只是自我劳动价值的界定,没有与他人的交流,这自然也就不需要外物的衡量。随着社会的进步,劳
动产出剩余,以及对于他物强烈的需求欲望,人们不在满足于自给之物,这也就促
使他们开始想要从别人那里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于是就出现了最原始的“商品”
(恰当地说应该称作“物品”)交换。然而物物交换一则太麻烦,二则难以实现公平
合理化,以及彼此对于对方物品的价值衡量也难达到统一,基于这种情况,交易过
程往往就会被中断,除非有一方能做出让步,让步的个体自然是存在的,人类社会
不乏宽容大度之人,只是要让人类这个集体达到一致,自然是不可能的。并且按照
亚当斯密的说法,市场应该是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来推动的,简单来说,市场的公平
应该是建立在人们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实现的。这时,人们需要一种中介
来为他们的各自的物品做出衡量,作为交换过程中的量度,从而货币应运而生了。
它充当了一切物品的价值衡量尺度,也成为了人们劳动产出的一种量度。(当然货币
只是一种交换媒介,商品真正的价值来自劳动)
货币的形式:作为劳动衡量的价值尺度,人们自然要选用一些可以长时间使用的物质做为商品交易中的货币,否则也就失去了其作为劳动价值体现的意义,试问有
谁会看着自己辛苦所得瞬间倾圯,这也就要求人们去找寻一种耐用的物品作为商品
交换的媒介。中国在商代时就有用贝壳作为货币使用的,古代斯巴达也曾将铁作为
货币的一种符号体现,古罗马曾经使用铜作为货币。纵观人类千年历史,金属以其
耐磨耐用作为货币使用可谓是独占一隅,统治了相当的时间,而其中又以金银为重。
由于金银铸币的难携带等原因,已经无法适应近代高速高效的经济活动,纸币随即
横空出世,自此,货币就完全只是作为一种价值符号,而毫无实际价值。从货币形
式的不断改进更换,恰好反映了人类商业活动
二、货币政策对国家经济的影响
货币对于国家的意义:既然货币是对于劳动价值的一种尺度,那么这种尺度总量就
应该与其所衡量的劳动总量保持一致,即一国国民总生产总量应该与该国发行货币
总量相一致,否则货币货币的度量衡意义将与国民真实劳动产出相悖。如果一国货
币总量对应价值超过该国真正的劳动产出是,那么也就意味着该国货币存在高估问
题;相反的,如果一国劳动产出总量超过该国的货币价值所对应的货币总量,也就是
说该国的劳动未能真正得到来自货币的认可。所以如何平衡货币量的发行和一国国
民生产总量关系,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旦货币的真实的尺度超过劳动产出所产生的价值,将会引发该国货币的贬值,对于时下我国经济的现状,这种情况将是国人
希望看到的,但对于一个正常运行的经济体,如若出现此种情况,将会对该国的进
口造成影响,以及整个国民手中的财富将会出现缩水,经济表现疲软,国际地位降
低;相反地,如果一国货币的衡量尺度小于该国劳动产量的产出,那么该国货币将
会出现货币升值,这样的情况将对出口造成打击,加剧国内通货膨胀,拖赘国民经
济的发展,目前中美之间的诸多交锋中就有人民币被低估一说,发达国家紧逼人民
币升值,局势紧迫。
货币纷争:所谓有人在的地方就一定会有矛盾和冲突,何况是国家这个一群人的集合体呢。自从我国入世以来,矛盾就更显尖锐。尤其当下,中美贸易摩擦可谓是
比比可见,见惯不惯。而其中来自货币的纷争也是显而易见的,其主要表现在对汇
率的升降以及对于外汇的打压上。如自2008年以来,美联储多次开动印钞机,大量
施行货币宽松政策,向市场几度投放美元,将其国内压力转嫁到去世界人民的头上,逼迫人民币的升值,挖空心思使我国外汇投入缩水。为什么美国等西方国家要世界
经济秩序的混乱中有货币引起的各种纷争与矛头都指向中国呢,其中可能不乏中国
是世界舞台中少有的异类——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究其深层的原因,一则是为了
将其国内矛盾转移到国外,从而转移公众的视线,这既是一种以邻为壑的矛盾转嫁,也是力不从心下的一种无奈之举。从争端之中,我们也能发掘到西方国家自身经济
体系的不完善,致使其多次陷入泥淖。更重要的我们也要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对于我国当下的利率管制的确特太过于„„,人民币管理体制不够完善,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与我国的大国身份不符,甚至受制于美元的走势。由此观之,货币纷争之
中如何改善本国货币政策,举足轻重。
货币政策: 人类社会是一个集群的社会,而政府也是在这样一个大的集群中引变
而来,现今当然是以国家为主体,国家利益代表了这个集群的趋向利益,那么印刷
发行货币也就自然而然地由它来执行。为了一国经济的发展,政府对于货币发行权的垄断也是必然的(至于港币澳元则仅仅是由不可抗的历史因素所致)。政府所采取的每一个货币政策也就顺势影响一国经济态势的发展。货币政策主要是指国家通过
调整利率从而影响投资情况和整个经济来达到调控经济的目的,在我国,货币的调
控者当然就是央行了。自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最终波及到全球,引发了世界经济危机,在这期间央行就曾多次进行加息等政策,加息的具体就是回
笼资金,吸引储蓄,从而抑制膨胀。而对货币的调控工具,则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
面实现: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中央
银行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商业银行将其吸收存款的一部分上缴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的比率。中央银行改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以通过对准备金的影响来调节货币供给量。
通俗来讲,银行的利润主要是通过存款与贷款之间的利率差来赚取利润的,而对于
其储户来说,银行要始终保证能够为储户提供他们所需的现金提取需要,这样看来
存款准备金率似乎是难以确定的,所以就通过法律来规定银行贮存的额度。贴现是
指商业银行从收受的未到期商业票据面值中扣除利息,并把票面余额以现金形式支
付给持票人的信用活动。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将其收受的商业票据拿到中央银行申
请再贴现,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调整再贴现率就是中
央银行调高或降低对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利率。而此种贴现的措施可以在萧条时期
鼓舞公司企业到银行进行贷款业务,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帮助企业摆脱困境。公
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即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运用公开
市场业务,可以通过对货币供给量的调节来调节利率,并通过利率的变动来调节总
需求,达到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首先是道义上的劝告: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发出
口头或书面的谈话或声明劝说商业银行自动地遵循中央银行所要求的信贷政策。这
种劝告没有法律约束力,但能发挥一定的作用;其次是利率上限:中央银行规定商
业银行和其他储蓄机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的利率上限;最后是控制消费信贷:中
央银行控制分期付款的条件,包括消费者采购耐用消费品的最低现付额和最长偿还
期。
三、我国应该如何在货币战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1、经济全球化下的背景下让人民币走出去。长时间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都是以
美元做为经济活动的流通货币,世界经济的发展对于美元的依赖度较大。美元的走
向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快速,某种程度上我们的经济发展的成果受制于美元。尤其突出表现在外汇储备问题上,中国现外汇储备基数巨大,而这种高额的外汇,大部分又都是以美元结算的,由此外汇的投资的发展就更让人
提心吊胆。所以我们要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从而是我们的外汇更多的以
我们自己的货币进行计价,这样我们就可以将外汇问题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从
而削弱美元对于我外汇的冲击。当然这种体制在2009年萌芽,虽然处于摇篮阶段,至少是从自身的一种反思后改正,意义可不谓不深远。比如在日本设立人民币储蓄
银行,在哈萨克斯坦设立人民币结算机构,相信不远的将来,人民币也能在世界舞
台上“颐指气使”。
2、调整证券市场的投资结构。首先应该要做的就是优化我们的证券市场结构,使其
趋于多元化。结构多元化可以很好地提高金融体系的抗风暴能力,这种证券市场的多元化也进一步使得投资结构多元化,层次化,也更佳趋于合理化,以期实现各种
产业的对接。这要回来说说我们的GDP,之所以提这个,首先先让我们对中美做一个
简单的对比,中国GDP中有50%之多是来自我们伟大的政府投资,其中主要有水
利水电,道路建设,城市规划管理建设„„而在美国,这样的投资只占其GDP的20%多一点。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国民的贡献率很低,意味着我们缺少高端的企业品牌,当然我们的国家不可能一下子从一百多年的落后中一下子脱颖而出,我个人也不希望这样,至少我们应该学会甄别优弊,反思之后拿出我们最睿智的决
策。
3、加强监管制度,完善监管体系。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繁荣发展的起步阶段,各项
体系有待完善,金融监管法案存在诸多的漏洞。对于市场的检测力度不够,也容易
导致国外热钱的涌入,从而引发金融泡沫。具体来说,第一要做的就是健全我们的法律,不知道有多少人靠着打法律的擦边球来牟取暴利;然后就是我们的监管制度过
于松散,当然不是主张严刑峻法,培养暴吏,而是要提高执法者的从业素质,从自
身反省,为什么诸多良性政策,却总是无法落实到位,为什么有诸多的惠民政策,可政府的公信度却始终无法提高;提高公民素质,有句形容中国古代臣民的话叫做
如果不把他们逼迫的走投无路,他们是不会起来反抗的,所以政府应该从根本上解
决人民的思想问题,培养他们主人翁的意识,而不是唯官奴,唯财奴,让他们切实
体会的到共产主义。
四、探讨个人如何看待货币发展
三百年前,顾炎武曾撂下一句话:“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蒙难充沛边
疆之时,也曾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隐祸福避趋之”的豪言壮语„„现今正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风口浪尖,我们这些半社会人又该做些什么呢?是振臂高举社会主义
大旗,高亢地喊着打到小日本,搞垮美国佬的口号,还是埋汰政府的腐败无能,亦
或者是独自一人隆中看天下,任它沧桑巨变?相比之下,我倒觉得,我们应该从自
身反思一下自己,我们不一定强求自己一定要以天下为己任,似要亮出一副拯救天
下苍生的姿态,也不需要我们一副老气横秋指点江山的样子。但我们至少要对我们的国家,我们个人的处境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国家需要的不是我们为之抛头颅,洒
热血,献身国家事业。而是要我们从自身认识到我们所存在的不足,及时查漏补缺,不断的完善自我,不可荒废时日在无聊琐碎的往事,这也应该是我们作为一个大学
生行事的准则。我们不是空中楼阁,镜中皎月,不可只是空怀鹄志,却不行鸿鹄之
事。在面对现今的国际形势,我们应该要重新审慎认识自我,肯定自我,从而通过
我们永不止息的努力,为自己拓出最宽的货币尺度。而只有真正在自我实现的过程
中,我们也才能找到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带来的矛盾,此时我们才能切身感受
到社会矛盾的尖锐,也才会对问题有一个中肯或者说是理智的看法,从而个人也才
能更明确地投入的我们的经济发展的潮流,中流击水,甚至力挽狂澜。总是有许多
人在质疑当代的大学生怎么了,甚至我们自己有时也会纠结与大学生怎么了。生活
中我们甚至会看到,每每谈到一个国际问题,他们每一个人的演讲似乎都有政府领
导一样的高瞻远瞩,一望千里之能。国际问题总能夸夸奇谈,仔细剖析,似又是漠
上蜃楼,水月镜花,不堪一击,也无实际收效。我们的民族有诸多陋弊,我们的国
家面临诸多纷争,我们自然是要有所了解,有所认识的,这是身为国人的义务和责
任,但我们不能担作一个批判者,随便去诋毁他,因为我们是她的主体组成,我们
就不能置身事外,却操事中之语。我们更应该做的是置身其中,想想其原因,追本
朔源,找出根本上的弊端,然后是我们通过自身的武装,来改变这诸多的弊端。就
拿当下的货币政策,我们不能只说美国人多么无耻,老拿咱中国说事,至少美国人
知道这样做可以缓解他们国内的矛盾,而我们却还是停留在唾沫攻击上。没有金刚
钻,不揽瓷器活。如果你不会行走,就不要笑人家爬着走路的。面对当前的货币争
端,以及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我们实在无法知道其详细过程,也不知道其实施过
程,我们自然也是无法妄加评论的。所以,我们作为一名大学生,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我们真应该抓住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务实求新,在不久的明天做成我们今天想要批判的事情。
致谢:谢谢老师八周来悉心的教诲,不敢说收获颇丰,但至少觉得这堂课选得很有
意义!
参考文献
1、曼昆 《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亚当·斯密《国富论》 商务印书馆
3、恩格斯 《资本论》 教育出版社
4、盛乐《每天读点经济学》 海潮出版社
第五篇:国旗下关于信仰五分钟讲话稿_信仰讲话稿
信仰,我的理解是梦想的升华。毕竟梦想只是局限于”想”,而信仰,却是一种催人奋进的东西,是”想””行动”与”坚持”的多重结合体。一起来看看国旗下关于信仰五分钟讲话稿范文5篇精选,欢迎查阅!
信仰五分钟讲话稿1
有一种信仰,穿越时空。有一种信仰,历久弥坚。
是谁第一个用结绳记事,是谁在甲骨上刻下图腾?是谁丹心留汗青,是谁笔墨舞千秋?文学——这息息相关、不可分割而组成的人类文明,从远古的源头流淌到我们脚下,流淌到我们的笔尖,流淌到我们的心间。那是智慧的光芒,精神的火焰,更是信仰她的我们心头滚过的一阵阵热浪。
岁月流转,沧海桑田,总有一种信仰,如神在泥人背里插上的脊梁,坚韧挺拔,那就是我们共同的信仰——文学,它是“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熏陶,它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谓叹,它是“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千古一梦。
当敲击键盘替代了笔在纸上的舞蹈,当装订的书变成一页页点击的网页,远古的编钟声响化做一张张闪亮的光盘,我们相信,文学的长城坚不可摧,它蜿蜒着,从亘古延伸向远方,那是因为一直有一群忠实的执着的建筑者在添砖加瓦。
因为心怀着这样的信仰,才让我们在行色匆匆中不至于丢失了自我;因为文人的豪放,才让我们在物欲横流时能坚守着追求。渗透在字里行间血与泪,让我们彼此心手相握,让我们彼此默契无语。
这是我们的信仰,也是我们的梦想。当第一滴文学的甘露滋润了我们干涸的心田,一粒粒种子就深深埋在了那里,等待着春华秋实,迎接着岁月荣枯。
我希望这是一座桥梁,凌驾长空;我希望这是一个舞台,宽广无限;我希望这是一架灯塔,彻夜不灭——四川省宣汉中学从零文学社——也许它仅仅是江河上的一叶小舟、双脚下的一方泥泞、手提的一盏小桔灯,但是我们相信,即使是小舟也能载着我们从此岸到彼岸,即使是方寸之地也能展示我们动人的舞姿,即使是小桔灯也能引领我们从黑暗走向下一个黎明!笔架山峰霞作纸,画图漫卷霓裳。云中阆苑白花香,篱边开婉约,月下醉阳刚。
这是一处可以自由放歌的原野,而作为个体的新生伫立在我们中间,自然成为一抹永不褪色的风景。那么,就让我们怀着共同的信仰,搭着这叶小舟,踩着这方寸土,提着这盏桔灯——从零开始!一起出发!
信仰五分钟讲话稿2
尊敬的墨子:
这是两千年后的一个学生写给你的信。我不知缘何想要写信给你,只知道我因你而懂得了一个简单却又深邃的道理: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
记得小时候,我无意间从书架的最底层摸到一本古朴的线装书,这便是我与你的第一次“邂逅”。但这第一次似乎并不大美妙,因为从你那黝黑的脸上我看不到一点情感,只有“守不竟,即赴死”的严苛与冷酷。
那时我觉得,你一定不是个有远大理想的人,一定不是个会仰望星空的人。
但终究,我没有放下这本书,而是日益被它吸引。“天下之人皆相爱,则强不执弱,众不劫寡”——书中的每一个字都散发着一股奇特的稻香。于是每每书页翻动,我便仿佛回到那个人人“交相亏贼”的纷繁乱世。
苍茫中,我看到了那塞外骑着青牛缓缓西去的老者,望天吟咏“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望见那杏坛上侃侃而谈的翩翩君子,仰天大呼“天何言哉?天何言哉”;我看到了临淄稷下学宫中百家争鸣的一派繁荣,也见到了楚河上鼓盆而歌的隐士,正陶醉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终于,我一眼望到了你。你并未选择归隐,也不愿去与诸子整日无谓地论战。你只是奔波在华夏大地上,以行者的姿态现于人间,奔走疾呼,救百姓于水火,解万民之忧苦。“尽天下之卵,其石犹是也”,你是如此脚踏实地,你的脚步是如此坚实、不屈。
我终于明白,你并非不会仰望星空,你的繁星是“天下大同”。只是比起那些只知仰望星空,只能制造苍白无力的口号的其余诸子,你宁愿脚踏实地地践行自己的理想,让“兼爱”——你的这片星空划出更绚烂的光芒。所以,你总在不停地奔忙。你曾不远千里游说楚王,并“九拒鲁班攻城之机变”,拯救宋国一方百姓;你又四处奔波,“非攻”“非乐”“非命”“非儒”,为的就是切实地为这乱世提出真正的“济世良方”。你仰望星空,又总是不忘脚踏实地。因而你的脚步从不停息,你的足迹遍布神州大地。而在这浮夸虚假仍存于世的两千年后,你的脚步也越发显得坚实、有力。
原来,你的双眼永远仰望着星空;原来,你的双脚从未离开过大地!
黑衣黑发、黑眼黑面,眼望星空,脚踏大地,奔走于大地上的你,就像一道黑色的闪电,划破天际,穿透重霄,为这九州五岳点燃永不熄灭的火焰!
人类需要仰望星空,因为没有星空的照耀,我们的路不会有前方。但是,在仰望星空的时候,也不能忘了脚踏实地,为他人为社会切实地做点什么。毕竟,星空的美丽永远不属于大地,只有我们脚踏实地,才可以用自己的每一个脚印折射出星空的绚丽。
墨子,感谢你,让我明白了这简单却又深邃的道理,也感谢你让我的生命拥有了最恒久的动力。
信仰五分钟讲话稿3
苍穹,羞涩的将我的思想引去了她的身边,感到一切都是那么的让人觉得迥然不同。微风悄悄地抚过我脸的轮毂,这我才想起唤回思想,这时他耍起了脾气,紧紧挽住苍穹的手,两眼含泪似的弥漫了柔情,我也是第一次见到他这样,这时的天空的也羞红了脸……
独自和他走在熟悉的路上,前路一片雾化,少了他的戏闹,这条路安静了许多,总觉得少了一点什么似的,我也说不出。就这样,和他迈着同样的步伐,一步又一步,在不知不觉中,又来到这一片广袤的草地上,那几棵柳树还是同样的欢快的向我们招着手,没有停止脚步一直走到了柳树下,这时这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将我和他留住。不管是流水潺潺的小溪,还是随风摆荡的小草与柳树都留不住我俩的目光,我的目光落在他的身上,而他的目光却总是悄悄的落在苍穹的身上,好像只有她才是他视线的焦点……
也许,应该受他的影响吧,我的目光也渐渐地转向了她……
每一次的看她,我总是不敢正视她。我想这世上注视她的人太多,她就像一位“公主”,无时无刻都有人正悄悄的正视她,那我的目光又在哪里?我想我自己也不知道,就算我找到了,我想在上亿束目光中,她也不会知道的,此后,我便选择了窥视……我又何尝不想她只是一个“丑小鸭”,那这样,就只有我将目光照在她身上,只有我一个人重视她。但这样,我想她因此也会失去她应有的风采吧,可我又怎么知道?可我知道的是,没有一位公主愿意转变成只有一个人重视的“丑小鸭”。我喜欢就这样用我目光窥视她,虽然看的不是那么的完整,那么动人,但每次看后,我总会傻傻地挠挠头,笑了……
看着同一片苍穹,我和他想的却不相似……我的视角慢慢的在她的身上扫过,让我看到了她最美的一次:飘逸的发丝有几根调皮的贴在她的脸上,模糊是视角却清晰出现她别具一格的妩媚,嘴角的弧线微微上扬,脸上稍稍地出现丝丝红晕……此时的我陷入无懈可击的憧憬,憧憬中的她正是属于我的“丑小鸭”……
信仰五分钟讲话稿4
继萨马兰奇雄浑的宣告声之后四年,即 2005年6月26日,在北京工人体育馆举行的发布仪式上,北京奥组委宣布“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One world、One dream)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中英文主题口号。
这个口号的诞生,使一直沉浸在喜悦中的中华民族发出了无数的感慨。当然,多数的人是积极拥戴的,但不免有些愤世嫉俗的人激动地发出一些尖刻的嘲讽。譬如网站”上海热线”就有人这么说” 笑话,布什和拉登同在一世界,不做同一个梦。””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永远不会做同一个梦。不要自欺欺人啦!”
之所以认为他们是思想偏激,主要还是因为我对这个口号的理解。”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众所周知,在目前世界这个大领域之内根本就不存在共同的梦想,至少有些人”另类”的想法就无法实现”同一个梦想”。虽然它不能代表事实,但它又何尝不象征着一种美好的愿望呢?
我相信,正常的人们都希望自己,也包括自己的亲朋好友们都幸福。既然想得到幸福,一个最最基本的前提就应该是有一个安稳的环境。因为谁也不会愿意身处狂乱的战火之中,谁都受不了周围全是没人管的作奸犯科之人。一个动荡的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应该不仅仅是使无数的人伤心,甚至是令无数的家庭破亡。这就决定了人们一个统一的心愿----和平。这也便是同一个梦想了。
信仰,我的理解是梦想的升华。毕竟梦想只是局限于”想”,而信仰,却是一种催人奋进的东西,是”想””行动”与”坚持”的多重结合体。文珠法师说过,”古今中外,一切英雄豪杰,能够面对现实,克制困难,完成人生责任,固然依赖信仰力量;而历代高僧,所以能化愚昧为智慧,化迷惑为清醒,甚至明心见性,成圣成贤,亦全靠坚固不移的信心。故古人说:信仰就是力量。”华严经言:‘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心地观经亦言:‘法宝甘露妙良药,能治一切烦恼病,有信服药证菩提,无信随缘堕恶道。’可知信仰的重要。但信仰一定要正信,真信,诚信,而非迷信,邪信,或莫棱两可的信!
“同一个梦想”,是多么纯洁,无任何瑕疵的人类的愿望。这个主题口号文简意深,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主题口号表达了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共有美好家园,同享文明成果,携手共创未来的崇高理想;表达了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正在大步走向现代化的伟大民族致力于和平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坚定愿望;表达中国人民为建立一个和平而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的心声。在理解它的寓意之后,我们还应该把它升级为一种信仰,创造出力量去实现这个梦想。
因此,无论怎样,坚定我们心中的这个信仰,为我们共同的世界创造美好的明天努力吧!
信仰五分钟讲话稿5
暖融融的光撒落一地,停在原地,抬头浅浅凝望……
曾以为最浓的悲伤藏在天幕背后的黑暗中无声无息地泯灭,却让寂寞抢了先……
仰望天空的孩子其实并不忧伤,45°的仰角不过是伪装的姿态,伪装着冷漠,坚强……
一颗心,子寂寞中浸透冰凉,承载着希望的光……
——题记
有人说,即使仰望天堂,也要找一个酷一点的姿势。这句话成了我此刻唯一的信仰—我不仰望天堂,因为没有天堂;抬头仰望,只有天空,却不是最诊治的天堂。
当我抬头想要努力看清天空时,才发现心酸酸的,怎么看也看不清那一片灰蒙蒙的到底是什么,原来,心酸牵扯着眼睛的伤口,遮住了我的眼睛,模糊了我的视线。
闭上双眸,我调整着头的倾斜角度,想要在睁眼的第一个瞬间便看见最美的天空。只是,我猜不到最合适的角度—30°?60°?90°?还是45°?
仰望这天空,成45°最完美的角度,看最纯粹的天堂,描述最真挚的悲伤……
我淡淡的笑,才忆其,快乐隐藏着最浓烈的忧伤,带这最苦涩的疼痛,在天幕背后的黑暗之中深埋,不见阳光。
我曾在大雨纷飞的夜晚独自一人在冰冷的床上抱膝而坐,安心地沉沉睡去,却有人告诉我那是最寂寞的姿势。可是,我认为那是最温暖的姿势。
我知道在那个深夜我独自扮演着最孤独的角色,试图寻找幸福来过的痕迹,却毫无所获,遗憾在心底发酵……
看着天空,暖融融的光撒落一地,直进心底,照亮了那个黑暗的角落,也暖了那颗心。
有人说,有些事不需要记得,有些话不需要说出口,有些悲伤不需要隐藏;而我直知道有些快乐不需要渲染,悲伤才是最美丽的性格。
快乐只一瞬才绝珍贵,幸福只一时才知珍惜,悲伤似水绵绵不逝,逆流成河,淹没,吞噬,消逝……
寂寞的种子在黑暗中开始腐烂,散发这阵阵清纯的香味,阳光一瞬间的照耀,传递了希望的光芒,蔓延着温暖的味道。
仰望天空,眼中星星点点,是希望在闪光。寂寞的种子遗失了悲伤,撒播下一个悲伤45°的种子,独自迷惘……
现在才明白—
仰望天空的孩子其实并不忧伤,45°的仰角不过是伪装的姿态,伪装着冷漠,坚强,遗忘了孤单北半球的寂寞……
悲伤45°的天空弥漫着快乐的味道,纯纯的忧伤藏在天幕背后,类无声无息地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