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镇化工作座谈材料
城镇化工作座谈材料
一、“十一五”城镇化工作主要成绩和经验
“十一五”期间,我县的城镇化工作以构建生态宜居现代城镇体系为目标,以县城建设为重点,坚持“城乡统筹、以城带乡”的原则,县城、重点镇、集镇协调发展,规划、建设、经营、管理“四位一体”,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综合承载力不断提升,服务功能不断优化,城镇规模不断扩大,人口持续增加,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有力地促进了“三化”协调健康发展,实现了经济增长、社会和谐、生活环境改善的综合效益。县城建成区面积由2005年的7.8平方公里发展到13.88平方公里,县城常住人口达到9.7万人,苗店、朱集、下洼实现了撤乡建镇,县域城镇人口突破 20万人,城镇化率平均每年递增1.8个百分点,2009年底达到31.98%。主要经验是:
(一)坚持注重特色、因地制宜的建设机制。近年来,县城按照“水城、绿城、工业新城、历史文化名城”发展定位,把生态宜居放在首位,“古城区、新城区、赵河公园区、产业集聚区”四区联建,精心打造,加快建设。新城区以完善广场、公园、道路、绿化等市政设施为主,着眼于现代化,彰显出特色化,努力构建现代新城;古城区以恢复景点打造山陕会馆为中心的旅游圈为主,充分挖掘赊店古城的历史文化内涵,努力构造文化名城;赵河公园区以生态景观建设为重点,依水兴水,修路置景,体现水城风貌,提高县城品位,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产业集聚区以配套完善水、电、路基础设施为重点,搭建平台,产业兴城,形成了服装、光电、食品加工等优势产业。
2、坚持统筹兼顾城乡协调发展机制。一是坚持以发展的、全面的眼光看待小城镇的重要作用,确立了以县城为核心,以重点镇建设为支撑点,以次中心镇为辅助点,以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为延伸点的城镇化网格体系,突出重点,示范带动;二是坚持全面扶持政策,出台优惠政策,从政策、资金、土地、人口、教育等方面进行扶持,;三是坚持科学指导小城镇建设,从规划、建设、管理各方面,引导乡镇走特色集镇道路,促进集镇建设健康发展。
3、坚持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在城镇建设中,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改革城镇建设的投融资体制,广开门路,多元投入,积极探索出了一条高效益的经营城市之路。一是垄断土地。政府高度垄断土地,严禁乡镇村组私自买卖土地,严禁单位集资建房,规范出让行为,通过公开招标,挖掘土地增值潜力,实现以地养城,完善基础设施。二是经营城市。严格控制土地一级市场,坚持连片开发,组团建设,同时对城市的有形资源和空间资源,采取BT、BOT模式,实行市场化运作。三是争取项目资金。根据国家投资导向,包装项目,向上争取资金。在“三厂”建设和古城建设中,争取到了大量的项目资金,为城镇发展提供了坚强后盾。四是加大监管力度,足额征收各项建设费用。规划、土地、城建、文物、消防、房管等部门严格按程序征收各类城建规费,为城镇建设集聚资金。
4、坚持强有力的领导机制。一是建立了工程建设高效协调机制。每项工程一个班子(质量组、技术组、进度组、安全组、协调组),一套人马(定岗、定人、定责),一个方案(施工组织设计),一系列制度(招投标制、合同制、监理制、项目法人制),工程涉及到的规划设计、征地拆迁、财政评审、招标投标、施工建设各个环节,由专人负责联系协调,制订施工计划,明确阶段工作完成最后期限,科学组织施工,确保工程按时顺利完工。二是完善了全社会参与机制。将重点工程建设任务分解到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联手共建,形成了人人关注城建,全民参与城建的良好局面。三是落实督查考评机制。组成高规格督察组,定期督查通报,每月公示一次重点工程进度,对工作成效明显,成绩突出的单位,给予荣誉和物质奖励,对未能保质保量按时完成计划的单位,给予相应的处罚。
二、“十二五”规划的设想
今年是承接“十一五”和“十二五”的关键之年,我们将进一步总结“十一五”的建设经验,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扎实落实全省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工作会议的各项部署,抓住“十二五”发展机遇,科学谋划,系统组织,努力把我县的城镇化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一)总体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四个重点”实践要领,以“四个带动”为载体,把加快城镇化作为带动“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着力点,以建设生态宜居现代城镇体系为目标,以县城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小城镇建设,积极稳妥推进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完善城镇功能,改善人居环境,逐步形成城乡统筹、品味提升、产业明确、社会和谐的现代城镇体系,快速推进城镇化进程。
(二)主要目标
以新型城乡、宜居生态建设为主题,把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举措。以城镇化带动城乡投资需求快速增长,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城乡统筹和民生改善。到2015年,县城城镇化水平达到42%,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 16.5平方公里,县域城镇人口达到29万人,其中,县城人口达到13 万人,城镇人口达到 16万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到2015年,县城及重点集镇建成比较完善的城镇基础设施体系,城镇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2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人均住宅面积达到32平方米,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垃圾处理率达到90%。创建五星级集镇2个,四星级集镇2个,三星级小城镇达到半数以上。
(三)工作重点
根据城镇化发展的要求,结合“十二五”规划,主要建设任务是:
1、完善基础设施,加快县城建设。
按照集中连片、区域开发、培育精品、丰富内涵的总体要求,继续坚持大投入、大建设、大变化战略,古城区、新城区、赵河公园区、产业集聚区统筹协调发展。古城区以瞄准“中原明清第一古镇”为目标,以恢复保护明清建筑、古街巷道,配套改善民生设施,适度增设广场游园为重点,加快实施街道改建改造和旅游、文化景点挖掘恢复以及古城区单位搬迁工程,确保形成以山陕会馆为核心,线路明晰、辐射四周的文化旅游圈。新城区以完善新城区路网结构,配套广场、游园、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行政文化新区建设为重点,稳步拉大框架,提升县城品位。赵河公园区,以向两岸延伸发展,向上下梯次推进为重点,打造社旗生态景观长廊。产业集聚区以完善区域内市政设施为重点,区内配套完善、环境优美。
2、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城镇功能。按照以人为本、生态宜居的要求,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住房、饮水、入厕、出行等问题,进一步加快城乡供水项目、污水处理项目、生活垃圾处理、天然气输配项目建设,启动一批河道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集中供热一期工程和地下管网的配套建设工程,完善城镇的公共安全设施和无障碍设施建设。
3、加快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小城镇建设,按照“扩大规模、提高品位、特色鲜明、环境优美、产业支持、协调发展”原则,制订城镇梯次发展规划,将饶良、李店、晋庄3个重点集镇发展成东部、南部、西部区域的中心,培育出支柱产业,特色农业,设施健全,管理有序,晋升为南阳市50强镇。将下洼、朱集、兴隆、桥头4个次中心镇发展为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管理到位、经济能力强、有较强区域性带动力的次中心。到2015年,形成以县城为核心,以重点镇为支撑,以各小城镇为纽带的城镇发展格局。
新农村建设,以促进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整治村容村貌、推进乡风文明为重点。完成60个中心村的规划修编,建设8—10个示范中心村,30—35个示范村,50个以上试点村,按照规划,逐步推进,高效建设。
4、强化城镇管理,改善城镇面貌。
以“六创一迎”活动为契机,以县“三城联创”为载体,以县城、集镇、交通干线为重点区域,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实行人性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法制化管理、强制化管理。县城以主干道为主,向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延伸;集镇以公路沿线和省道为主,向县乡道延伸;新农村以重点村、示范村为主,向中心村延伸。抓根本,抓经常,抓规范,抓效果,努力营造社旗洁净舒靓美的城镇形象。县城达到省级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
(四)保障措施
1、完善规划,引领城镇健康发展。
规划是龙头,是基础,要站在塑造形象、凝聚人心、宜居宜商、持续发展的高度,系统研究,科学规划,打造特色,创优品牌。要引进先进观念,聘请权威专家,不断加大规划编制力度、深度,不断提升规划成果的高度、广度,力争到2012年底基本实现县城、乡镇、中心村一张图,总规、控规、单体规划全覆盖。县城规划方面,在高标准完成县城总规修编、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评审报批的基础上,完成古城核心区控制性详规、新城储备地修建性详规、赊店老酒工业园规划以及县城基础设施规划,到2015年,城控区详规覆盖率接近100%。乡镇规划方面,全面启动乡镇控制性详规编制和道路、交通、广场等专业规划,建制镇控制率达到50%,乡政府所在地达到40%。村庄规划方面,在高标准完成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及60个中心村规划编制的基础上,完成300个基层村规划编制,占基层村总数的60%。
2、创新城镇建设投融资机制。一是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建立土地流转途径和方式,逐步完善土地流转市场体系,做好土地利用规划与城镇建设规划的衔接,加大土地挖潜力度,确保城镇发展用地与空间。二是加大财政对城市公益性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城镇维护建设税、公用事业附加、市政公用设施配套等收入全部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土地出让金扣除政策规定必须安排的支出后主要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三是积极争取中央、省、市的项目建设投资,在新区、产业集聚区、老城区改造、生态建设、城镇基础设施等方面取得突破,加快实施,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强城镇的承载力和聚集能力。四是加快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积极推进政府部门的“政企、政事分开”改革,推行市政公用事业的特许经营,实行市场化运作,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3、完善城镇协调发展机制。一是住房拉动。抓住城镇化快速发展和消费结构升级的有利时机,以居民住宅为重点,积极争取中央、省、市保障住房项目建设,调整和完善县城居民住房结构,形成高端商品住宅、普通住宅和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共同发展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以房引人,膨胀城区人口规模。二是产业拉动。产业支撑是城镇建设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县城要以产业集聚区和赊店老酒生态产业园为平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努力建成功能完善、设施配套、环境优美、布局合理,技术、资金、人才集聚的工业新城,依靠产业膨胀城区人口规模;乡镇要依托产业基础优势,紧紧围绕粮食、烟叶、畜牧、蔬菜、三粉、林业、棉花、油料等筛选论证优势产业,培育特色。三是户籍拉动。要探索城镇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县城和集镇落户条件,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被征地农民和长期居住在城镇农民的城镇户籍问题。四是服务拉动。建立以教育、养老、失业、医疗、文化为主体的服务体系,逐步满足进城农民社会保障需要、子女入学需要和文化需要,实现扩大就业和社会和谐良性互动。五是劳务拉动。有选择、有重点地引导农民发展蔬菜规模种植加工、畜牧养殖、兴办农产品生产及加工企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
4、建立健全组织实施机制。一是加强领导。要充分认识加快推进城镇化的重要战略意义,把城镇化工作作为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切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落实推进举措。要深入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和掌握城镇化发展情况,加强工作指导,妥善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二是加强协调。住建、规划、土地、电业、文物旅游、发改、财政、教育、卫生、文化、人劳社保等相关部门要按照分工,配合联动,精心组织,共同推进现代城镇体系健康发展。三是加强考核。要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逐级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向一级负责的工作机制,要加大对城镇化目标的监控和考核力度,建立财政激励机制,促进城镇化工作的扎实开展。
第二篇:城镇化工作考察报告
城镇化工作考察报告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全区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和自治区党委储波书记、自治区人民政府杨晶主席在我市视察工作时的指示精神,从月日到月日,由市委、市政府组织全市旗县区委书记,分管城镇工作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利用天的时间,赴通辽、赤峰、呼和浩特和鄂尔多斯四市就农牧业产业化和城市建设、城镇化工作进行了考察学_。通过几天的考察学_,耳闻目睹了东部盟市城镇建设的巨大成就,感受了东部地区在抓城镇建设方面的宏伟气魄和实干精神。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次考察学_真正起到了学_经验、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寻找差距、启迪思路的效果,可以说是深受、受益匪浅。现将本次考察学_情况报告如下:通辽市坚持城镇建设带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促进城镇繁荣的思路,统筹人口聚集和产业发展,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吸纳、辐射和带动能力。按照大城市、大产业、大框架的构想,突出中心城区的提质扩容,抓好新城区建设。通辽市在城镇化建设中的突出特点是实施产业带动,用产业支撑城市发展,原创:有效地搭建信用平台,以企业的资金打造城镇。重点规划了两个品位高、面积大的工业园区,而且引进了一大批企业进驻园区,诸如通顺铝业、霍宁炭素、梅花味精、金锣火腿等。一批具有农畜产品加工、能源转化和医药化工等优势产业的工业园区逐步形成规模,通辽市正在由农牧类型为主的农业城市向以工业为主导的现代城市迈进。呼和浩特市按照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发展思路,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以城市化促进工业化,利用区位、资源、科教等优势,着力培育壮大乳业、电力、制造业、生物制药、冶金化工等优势特色产业。在充分发挥首府作为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枢纽作用的同时,加快了市辖旗县的小城镇建设步伐。特别是和林格尔县高起点、大手笔地规划建设了盛乐园工业园区,现在平方公里的园区已实现道路、管网等配套,引进了蒙牛、蒙羊等一大批企业。并且内蒙古师范大学新校区也落户园区,为园区的发展注入科技活力,形成互动的良性循环机制。二、收获与启示从我们考察的地区来看,凡城镇建设有大手笔、大气魄的地方,都是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的地方。各地在解放思想中统一认识,在转变观念中完善思路,开拓创新、敢为人先,提出了符合当地实际的城镇化发展思路。如通辽市跳出了就资源论资源的圈子,巧妙地将技术、资金、环境、资源等有机地进行整合,以产业化推动城镇化,搭建信用平台。他们所上的一些产业,好多原料基地并不在本地,而当地党委、政府敢于大胆开发利用,铝厂和奈曼旗的化工产业均是这样形成的。有了这些产业的支撑,有力地促进了通辽市的城镇化进程。再如赤峰市和鄂尔多斯市,两地在城镇化投资体制上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大胆负债建设,有效解决了资金“瓶劲”问题,步入“以城建城、以城养城”的良性发展轨道,推动了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城镇规划是城镇发展方向的指南,良好的规划是城镇建设的龙头和灵魂,是城镇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我们此次考察的几个城市中,凡城镇建设搞得好的地方,都是城镇规划好的地方。他们的规划不但舍得投入,而且理念开放,并与当地特有的民族文化相结合。例如赤峰市在对城市进行总体规划时,仅规划设计费就投入近万元,鄂尔多斯市在规划设计方面投入近万元。他们的规划不单是就规则论规划,而是树立了大规划理念,将工业产业布局、城镇布局、人口布局、资源及外部条件、基础设施等经济发展重要要素都纳入了城市规划体系,所有的规划成龙配套,而且规划起点很高。像鄂尔多斯的康巴什新区就采用了国际招标,保证了规划的上水平,上档次。赤峰的城市建设处处体现了当地的特有文化内涵。城镇发展与经济发展是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求城镇化与之相适应,没有城镇化的相应发展,经济发展就会失去依托、受到制约。产业发展和聚集是城镇建设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产业的支撑,城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城镇化不是单纯的农牧民进城,不是城镇规模的盲目扩大。城镇化是经济生活空间的转移,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城镇发展必然要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在这方面表现最为明显的是通辽市和呼和浩特市的和林格尔县,通过产业的集聚,带动了人流、物流、信息流、扩充了城镇的规模,提高了城镇水平,有效地加速了“三化”互动进程。环境也是生产力。从近几年实践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企业投资与否,农民进城与否,归根到底是一种利益的选择。若有利于企业的投资环境、政策环境、人文环境、法制环境、信用环境等,企业就会投资;农牧民如果有利可图、有钱可赚,就会自觉进城。反之亦然。在我们考察的这些城市中正是用这样的环境优势和利益导向机制吸引企业投资、农牧民进城。在这方面,优惠政策最特别的是鄂尔多斯市。当地对各类企业制定了优惠政策,从税收、规费等方面均给予了极大优惠,不仅调动了企业投资积极性,也扩大了地区影响力。同时,鄂尔多斯市在对失地农牧民给予补偿的基础上,还参照转制企业职工入保的办法,将失地农牧入纳入社保,最大限度地消除了进城农牧民的后顾之忧。城镇化的过程,是各种生产要素不断在城镇集聚,促进城镇发展由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的过程。推进城镇化进程,必须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扩展城镇容纳力。城市的规模上去了,城镇的功能才能充分发挥和体现,城镇综合竞争力才能增强。从我们考察的城市来看,赤峰新区基础设施投入—亿元,鄂尔多斯新区投入亿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接纳更多的要素进城聚集创造了条件。纵观我旗的城镇化工作,近几年虽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许多不足和差距,突出表现为:一是思想观念还不够解放,创新不足,有所作为、勇于作为尚有差距。二是规划和定位工作明显滞后,尤其是可操作性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建设性详细规划以及功能区规划等有待于尽快解决。三是受财力等因素制约,城镇投入严重不足,城镇化进程缓慢。由于跑项目前期经费少,加之力度差,全旗上下跑项目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原创:四是小城镇的经济基础、特色主导产业等还需要加大培育力度。特别是在引进非资源性项目上有差距,没有树立“立足资源,不唯资源”的理念。五是小城镇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水平还需下大力气完善和提高。六是在经营城市方面理念不新、方法不活,尤其在城市建设用地、收储方面和城市建设体现文化内涵方面差距很大。这些问题的存在,给我们的城镇化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拓宽推动城镇化的思路(二)加大投入力度,搞好城镇规划,进一步提高城镇品位(三)加大融资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扩展城镇的容纳力(四)制定优惠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强化政策的驱动力,以引导建筑企业投资和农牧民进城创业(五)要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坚持产业立城建镇,进一步提升城镇的经济力(六)加大城镇管理力度,促进城镇健康和谐发展
第三篇:城镇化工作考察报告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全区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和自治区党委储波书记、自治区人民政府杨晶主席在我市视察工作时的指示精神,从月日到月日,由市委、市政府组织全市旗县区委书记,分管城镇工作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利用天的时间,赴通辽、赤峰、呼和浩特和鄂尔多斯四市就农牧业产业化和城市建设、城镇化工作进行了考察学习。通过几天的考察学习,耳闻目睹了东部盟市城镇建设的巨大成就,感受了东部地区在抓城镇建设方面的宏伟气魄和实干精神。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次考察学习真正起到了学习经验、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寻找差距、启迪思路的效果,可以说是深受教育、受益匪浅。现将本次考察学习情况报告如下:
一、所考察地区城市建设和城镇化基本情况
通辽市坚持城镇建设带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促进城镇繁荣的思路,统筹人口聚集和产业发展,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吸纳、辐射和带动能力。按照大城市、大产业、大框架的构想,突出中心城区的提质扩容,抓好新城区建设。通辽市在城镇化建设中的突出特点是实施产业带动,用产业支撑城市发展,原创:http://www.xiexiebang.com有效地搭建信用平台,以企业的资金打造城镇。重点规划了两个品位高、面积大的工业园区,而且引进了一大批企业进驻园区,诸如通顺铝业、霍宁炭素、梅花味精、金锣火腿等。一批具有农畜产品加工、能源转化和医药化工等优势产业的工业园区逐步形成规模,通辽市正在由农牧类型为主的农业城市向以工业为主导的现代城市迈进。
赤峰市紧紧围绕建设百万人口城市的目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以推进工业化和发展服务业为依托,强化产业支撑,科学规化,合理布局,突出发展中心城市,加快发展旗县城镇,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年,全市城镇总人口达到万,城镇化率为。在抓好市区建设的同时,逐步建设形成了建昌营、八里罕、汐子、热水等一批基础设施完善、产业特色鲜明的小城镇。赤峰市在城镇化建设中的突出特点一是高品位规划新区,园林、广场等规划特色鲜明;二是向国内外企业招标,设计、建设了一批高水准的高楼。这些企业不仅高质量地完成设计和建设,也为当地建筑企业带来了新的建筑、销售理念;三是广泛融资,搭建发展平台。
呼和浩特市按照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发展思路,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以城市化促进工业化,利用区位、资源、科教等优势,着力培育壮大乳业、电力、制造业、生物制药、冶金化工等优势特色产业。在充分发挥首府作为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枢纽作用的同时,加快了市辖旗县的小城镇建设步伐。特别是和林格尔县高起点、大手笔地规划建设了盛乐园工业园区,现在平方公里的园区已实现道路、管网等配套,引进了蒙牛、蒙羊等一大批企业。并且内蒙古师范大学新校区也落户园区,为园区的发展注入科技活力,形成互动的良性循环机制。
鄂尔多斯市围绕建设能源重化工基地的目标,坚持“三化”互动发展战略,优化城市体系,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目前,全市城镇人口达到万,城镇化率达到。该市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的突出特点是投融资渠道抓得实,市政府成立了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公司,采取企业化开发,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在康巴什新区开发建设中,一次性征用平方公里土地,通过城投公司向国家开发银行融资亿元投入新区,供水、雨水、中水、污水、供热、排污、供电、通讯八种管网一次性下地,道路系统一步到位,将“生地”变成“熟地”,实现了土地的增值。目前土地挂牌价格升到万元亩,预期收益多亿元。并且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大胆地把市政府所在地迁到康巴什新区,带动新区的发展。该市新成立了城市发展公司,通过经营开发工业区,城镇新区新的经营模式,有效地解决了资金瓶颈,步入以城建城的良性发展。同时,加快了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步伐。全市中心城区和旗县将公用设施进行公司制改造,筹集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改善了经营管理。
二、收获与启示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城镇化的重要前提
从我们考察的地区来看,凡城镇建设有大手笔、大气魄的地方,都是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的地方。各地在解放思想中统一认识,在转变观念中完善思路,开拓创新、敢为人先,提出了符合当地实际的城镇化发展思路。如通辽市跳出了就资源论资源的圈子,巧妙地将技术、资金、环境、资源等有机地进行整合,以产业化推动城镇化,搭建信用平台。他们所上的一些产业,好多原料基地并不在本地,而当地党委、政府敢于大胆开发利用,铝厂和奈曼旗的化工产业均是这样形成的。有了这些产业的支撑,有力地促进了通辽市的城镇化进程。再如赤峰市和鄂尔多斯市,两地在城镇化投资体制上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大胆负债建设,有效解决了资金“瓶劲”问题,步入“以城建城、以城养城”的良性发展轨道,推动了城镇建设的
第四篇:新型城镇化工作情况汇报
****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情况汇报
****区人民政府(2014年9月24日)
根据会议安排,我简要汇报一下****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情况。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紧紧围绕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新型特色空间拓展区的定位要求,坚持城镇化和工业化同步,政府投入和市场运作并重,完善功能和改善民生并举,发展商贸和提升形象齐抓,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城市空间提升拓展。坚持老城、东城、西城协调并进,每年投入100亿元以上、实施项目100个以上,重点实施一批基础性、功能性、民生性城市工程,形成了以淮海北路、宁连路、黄河路、长江路等为主体的八纵八横的内引外联路网格局,建成区面积扩大到34.5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到46.5%。人居环境日趋优化。围绕放大“两河三岸”生态特色,寓爱心文化于建筑之中,先后建成东方母爱公园、爱心塔等历史人文景观,古黄河生态风光长廊基本建成,全区建成绿地面积1000万平方米,城市人均公共绿地达12.5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3%。镇村建设步伐加快。深入实施富民壮村强乡镇工程和镇村建设计划,着力构建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发展新格局,镇村实力、形象显著改善。2013年底,全区有8个农村乡镇财政收入超8000万元;着力培育****、****等重点特色乡镇,业,带动赵集、韩桥、吴城、码头等乡镇发展;以三树、凌桥为中心,重点发展机械电子产业,带动袁集等乡镇发展;以渔沟为中心,重点发展有色金属和机械产业,带动吴集、丁集、西宋集等乡镇发展;以老张集、棉花为中心,重点发展汽摩配等产业,带动王兴等乡镇发展。每个工业园区规划用地3000亩,一期启动1000亩,容积率1.0以上,实行区级配套、乡镇服务的管理模式。目前,园区规划全部完成,正在实施招投标程序,近期开工建设。
三是注重发挥好公共服务的带动作用。我们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积极组织实施一批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工程,每年将新增财力的70%以上用于改善民生。一是改善民计民生。扎实推进区域供水工程,建成淮沭河水厂一期,水质达到106项新标准,并向城区和渔沟、丁集等9个乡镇供水。近三年累计投入近400亿元,新建了农贸市场、停车场、垃圾中转站等一大批民生实事工程。不断提升城乡保障水平,公共就业服务、城市住房保障、社会养老保险、城乡低保等综合保障体系形成,城乡居民实现应保尽保。设立 “爱心****慈善救助金”,为政府救助提供了重要补充。二是加强生态建设。深入推进国家生态区创建,注重景观设计,重点打造“两河三岸”生态长廊,着力营造城水相依、绿水环绕的城乡风貌。按照量力而行、逐步到位的原则,不断加大对环境基础设施的投入,****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徐梅污水处理厂正在规划设计。累计建成乡镇污水处理厂20座,铺设污水管网140
制订退出宅基地农民进城购房优惠政策,有序引导进城农民市民化。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新型特色空间拓展区的定位,进一步创新思路,攻坚克难,全力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一是进一步突出规划引领,启动中心城区空间发展概念研究及重点地块城市设计工作,完善“一城五片”城乡发展规划,发挥城市和渔沟、徐溜等重点中心镇辐射带动作用,形成更加合理的生产、生活、生态布局,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布局和发展梯次。在此基础上,加快推进城镇道路、供水、污水处理、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进一步强化产业支撑,坚持产城融合,以高新区为龙头,大力推进5个新型工业园区建设,促进产业向城镇和工业园区集聚,积极培育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主导产业,使其成为支撑城镇发展的强大动力。三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积极整合存量建设用地,扎实开展增减挂钩试点和土地整理工作,为城镇化和工业化提供用地空间。在做大做优政府融资平台的同时,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资源向城镇集聚。健全农村公共服务投入机制,在完善户籍改革的同时,加快与其相关的就业、就学、就医、社会保障等配套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切实让进城务工者在住房、子女上学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待遇。
第五篇: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12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分析城镇化发展形势,明确推进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重点任务。李克强在讲话中论述了当前城镇化工作的着力点,提出了推进城镇化的具体部署,并作了总结讲话。
会议要求,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要优化布局,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要坚持生态文明,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
会议提出了推进城镇化的主要任务。
第一,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从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要求来看,主要任务是解决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努力提高农民工融入城镇的素质和能力。要根据城市资源禀赋,发展各具特色的城市产业体系,强化城市间专业化分工协作,增强中小城市产业承接能力,特别是要着力提高服务业比重,增强城市创新能力。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坚持自愿、分类、有序,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制定具体办法,优先解决存量,有序引导增量。
第二,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要按照严守底线、调整结构、深化改革的思路,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升效率,切实提高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耕地红线一定要守住,红线包括数量,也包括质量。城镇建设用地特别是优化开发的三大城市群地区,要以盘活存量为主,不能再无节制扩大建设用地,不是每个城镇都要长成巨人。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减少工业用地,适当增加生活用地特别是居住用地,切实保护耕地、园地、菜地等农业空间,划定生态红线。按照守住底线、试点先行的原则稳步推进土地制度改革。
第三,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要完善地方税体系,逐步建立地方主体税种,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在完善法律法规和健全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基础上,建立健全地方债券发行管理制度。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当前要发挥好现有政策性金融机构在城镇化中的重要作用,同时研究建立城市基础设施、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放宽市场准入,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的办法,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公用设施投资运营。处理好城市基础设施服务价格问题,既保护消费者利益,又让投资者有长期稳定收益。
第四,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推进城镇化,既要优化宏观布局,也要搞好城市微观空间治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对城镇化总体布局做了安排,提出了“两横三纵”的城市化战略格局,要一张蓝图干到底。我国已经形成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同时要在中西部和东北有条件的地区,依靠市场力量和国家规划引导,逐步发展形成若干城市群,成为带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推动国土空间均衡开发。根据区域自然条件,科学设臵开发强度,尽快把每个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绿水青山保留给城市居民。
第五,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城市建设水平,是城市生命力所在。城镇建设,要实事求是确定城市定位,科学规划和务实行动,避免走弯路;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要融入让群众生活更舒适的理念,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建筑质量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城市未来和传承,要加强建筑质量管理制度建设,对导致建筑质量事故的不法行为,必须坚决依法打击和追究。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第六,加强对城镇化的管理。要加强城镇化宏观管理,制定实施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有关部门要加强重大政策统筹协调,各地区也要研究提出符合实际的推进城镇化发展意见。培养一批专家型的城市管理干部,用科学态度、先进理念、专业知识建设和管理城市。建立空间规划体系,推进规划体制改革,加快规划立法工作。城市规划要由扩张性规划逐步转向限定城市边界、优化空间结构的规划。城市规划要保持连续性,不能政府一换届、规划就换届。编制空间规划和城市规划要多听取群众意见、尊重专家意见,形成后要通过立法形式确定下来,使之具有法律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