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草原确权承包工作实施方案
****草原确权承包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中发〔2014〕1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我县决定落实草原“双权一制”(所有权、使用权和承包经营责任制),做好草原确权承包工作,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和《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等规定和要求,按照《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确权承包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县草原承包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指导,按照2014年和2015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我县草原“双权一制”(所有权、使用权和承包经营责任制),推进草原确权承包工作,深化草原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数字化、信息化、规范化的草原确权承包管理模式,健全责权清晰、管理科学的草原承包经营运行机制,有效保障广大农牧民承包草原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强对草原资源的保护、建设、管理和合理利用,改善生态环境,推动草原生态文明建设,建立和谐稳定的新化德。
(二)总体目标
落实草原“双权一制”,要遵循“位置准确、面积精确、承包农户认可”的原则,按照“程序合法、手续完备、权证到位”的要求,加快推进确权承包工作,及时发放所有权证、使用权证和承包经营权证;草原确权要求全部到户,但针对局部草原面积小、不集中、划分难度大的实际情况,实行联户承包,但亩数、户数、到户数量必须清晰,确权确股不确地,建立健全草原确权电子档案和信息平台,强化监督管理。
(三)基本原则
要准确把握政策界限,对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按照保持稳定、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妥善解决。对草原权属有纠纷、证账地不符、四至界限不清的问题,先依法解决,再予以确权;对非牧人员占用的草原不予确权;领导干部严禁占用草场;对已经征用并签订补偿协议、得到相应补偿的,从草场面积中扣除;杜绝“一地双证”(既有草原承包证又有林权证),在尊重村民意愿的前提下确权,只能“一地一证”。
1、坚持社会稳定原则。保障广大农牧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尊重农牧民意愿,征求农牧民意见。广泛动员群众积极参与草原承包工作,充分发挥农牧民自治组织的作用。重大事项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民主讨论决定,要积极稳妥地解决问题,不得强行推进,避免引发社会矛盾,确保社会稳定。
2、坚持依法、民主、公开原则。草原确权承包工作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和《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依法开展。对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规定的,要严格遵守;尚未作出明确规定的,要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基本精神,结合当地实际,按照村委会民主决策的原则妥善处理。草原确权承包的整个工作程序和结果要做到公开、公正、透明,对于一些疑难问题,在不违背法律政策前提下,充分尊重广大农牧民意愿,通过民主协商妥善处理;权属争议未解决的,暂不进行确权承包。
3、坚持以农牧民群众为主体原则。农牧民群众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是搞好草原确权承包工作的关键。要做好宣传、动员和解释工作,让农牧民充分了解草原确权承包的目的、意义、作用和程序,充分发挥农牧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变“要我确权”为“我要确权”。特别要注意组织老党员、老干部参与确权承包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熟悉情况、调解纷争的作用。村委会的草原确权承包方案,要在本集体成员内部充分讨论,达成一致,切实做到农牧民的事让农牧民自己做主。承包地块面积、“四至”界线等表格材料要经过农牧户签字认可。对于外出不在家的农牧户,要采取多种方式及时通知到户到人,充分保障其知情权、选择权、决策权。
4、坚持进度服从质量原则。各地区要根据实际,统筹安排资源,科学把握进度,积极稳妥推进。总结成功经验,及时发现梳理问题,并找到解决办法。实行全程质量控制,把握关键环节,守好质量关。
5、坚持实行区域分级负责原则。乡镇、村委会两级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草原确权承包工作全面负责。要强化属地管理,层层落实责任;县主要承担组织领导责任;乡镇主要承担组织协调责任;村委会主要承担组织实施责任;明确草原确权承包工作落实主体是关键,各乡镇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精心组织、全面落实。
6、坚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草原分部情况,全面开展草原权属、面积、类别和等级方面调查工作,摸清底数,在进行草原“双权一制” 落实工作。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重大事项,从本地实际出发,按照尊重历史、照顾现实的原则,依法依规,妥善解决。严禁把草牧场当成“四荒”处理。凡把草牧场误定为“四荒”承包、出租、拍卖的,必须采取适当方式予以纠正,重新按草原进行承包。
二、工作范围和任务
(一)工作范围
全县各乡村及城郊区的草原。
(二)工作任务
1、按照草原“双权一制”落实情况,对嘎查村集体草原所有权情况和农牧(林)场国有草原使用权情况进行逐一核实,对集体草原所有权证书和国有草原使用权证书(包括损坏、遗失或漏发的),进行重新换发或者补发。
2、对落实草原“双权一制”的乡村,在坚持原有草原权属关系的前提下,草原地块不变,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实现承包草原“四至”界线GPS定位,明确“四至”界限,并将勘测后经农户认可的“四至”界线和面积填入草原承包经营权证书和登记簿。
3、完善草原确权承包档案。重点按照原草原所有权证书、草原使用权证书、草原承包经营权证书和承包经营合同等进行查漏补缺,建立健全电子档案和信息平台。
三、工作时间和基本步骤
(一)工作时间
草原确权承包工作将于于2015年7月正式启动;7月底前,编制上报草原确权承包工作方案;2016年10月初全面完成草原确权承包工作。
2016年10月底,草原确权承包工作进行总结并自验,将验收结果报自治区农牧业厅。
(二)基本步骤 1.准备阶段
(1)成立机构。县政府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及乡镇组成的草原确权承包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筹集经费、制定方案、清查确权、总结验收等工作的协调指导。办公室设在农牧部门,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和协调。乡镇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村民会议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确权承包工作组,协助承担调查、汇总、审核等具体工作,负责调解出现的矛盾和纠纷,将确权承包工作中出现的重大事项提交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协调解决或依法解决。
(2)制定方案。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相应的具体实施方案。(3)宣传动员。采取广播、电视、网络、召开会议和印发宣传标语单册等办法,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和《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党的现行农村政策,讲清开展草原确权承包工作的意义、内容、方法和步骤,组织干部进村入户,认真做好宣传动员和政策解释等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4)开展培训。为确保工作质量,提高工作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县乡要派业务骨干参加自治区和市组织的相关培训;市、县两级组织乡镇、村民委员会开展草原确权承包的相关政策法规和业务培训。
2.具体实施阶段
(1)资料准备。收集整理落实草原“双权一制”前的所有权单位情况、所有权证书发放等情况;使用权单位情况、使用权证书发放等情况;草原所有和使用权台帐、登记簿、方位图及农牧户信息等资料,形成农牧户承包草原的基本信息表。
(2)入村入户调查。核实基础证件、数据、底图和非法承包流转等基本信息,掌握所有权单位、使用权单位的草原权属证书等情况,入户确认林权证书等情况。
(3)测量地块成图。按照农村承包土地调查技术规范要求,以1∶1000至1∶10000基本比例尺为主,统一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利用GNSS接收机、全站仪、钢尺等测量仪器设备对承包草场进行测量,获得承包草场数字地理坐标点,根据地理坐标点,绘出草场地块图形。并标注草场地块编码和面积,形成承包草场地籍草图。
(4)公示审核。由草场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组审核地籍草图后,在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进行公示。对公示中农户提出的异议,及时进行核实、修正,并再次公示。
(5)核实确认。经公示无异议的,由农户签字确认后作为承包草场地籍图,由村民委员会上报乡镇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汇总并核对后上报县人民政府。
(6)建立登记表。以村民委员会为单位建立基本信息登记表,由乡镇汇总,根据乡镇上报的资料,由县建立草原确权承包登记表,登记表要采用纸质和电子两种。为避免因系统故障而导致登记资料遗失或破坏,应当进行异地备份,有条件的地方,应当采取多种方式多地备份。
(7)建立草原确权承包管理信息系统。县根据数字、影像、图
表和文字资料,建立草原确权承包信息数据库和数字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草原确权承包管理信息化。
(8)建立完善草原确权承包三级档案。按照农业部、国家档案局《关于加强农村土地承包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见》(农经发〔2010〕12号)要求,由县、乡镇、村民委员会分别整理登记相关资料,作为永久性档案保存。
(9)完善所有权、使用权和承包经营权证书。根据实际,依照草原确权承包数据资料内容,适时对草原所有权证书、使用权证书和承包经营权证书内容进行完善。自治区统一印制草原所有权证书和草原使用权证书;旗县(市、区)农牧业部门制定草原承包经营权证书格式统一印制并组织换发,旧证书收回,并由县人民政府公告声明作废。具体发证时间和办法另行确定。
(10)督导检查。县政府要抽调熟悉工作、了解政策的县乡两级干部成立工作组,进行督导检查;市派出指导组适时对该项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确保草场确权工作顺利开展。
3.总结验收阶段
确权工作结束后,县乡两级政府要认真总结草原确权承包工作经验,并分别写出专题报告,检查验收工作由市县两级先行自验,之后自治区统一验收。特别是对确权过程存在的地块不实、四至不清、面积不准和权证发放不到位、变更登记不及时、经营权证书与账地实际面积不符、草原承包档案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要一项一项
查看解决和落实。同时要认真总结研究完善草原确权承包技术路线、工作机制、信息化管理模式、确权成本和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研究确权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政策和方法,为其他地区开展完善草原确权承包工作提供样本。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草原确权承包工作涉及千家万户,直接关系牧民切身利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县直有关部门、乡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草原确权承包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市督促指导、县组织实施、乡镇具体落实的原则,切实做好政策指导、评估验收和日常协调工作。要严格执行政策,把化解草原承包遗留问题、避免产生新的矛盾、保证做好草原确权承包工作作为工作职责和目标,经得起历史检验,令群众满意,做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积极稳妥地处理好矛盾问题,维护农村牧区和谐稳定。
(二)明确部门职责。县政府是做好草原确权承包工作的责任主体,各乡镇政府是这项工作的实施主体。农牧部门负责技术、业务指导和检查监督;财政部门负责筹措落实工作经费、监管经费使用情况;国土资源部门负责提供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资料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资料;林业部门负责提供已发林权证的农户名单及图纸、坐标等资料;民政部门负责勘定行政区域界线;司法部门负责矛盾调解工作;档案部门负责提供原始档案和新成果资料的立卷归档。各部门要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形成工作
合力,共同完成做好草原确权承包工作。
(三)保障工作经费。为保障草原确权承包工作顺利推进,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要求,确权承包工作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由各级财政统筹解决。草原确权承包工作不得向农牧民收取费用。
(四)加强政策宣传。草原确权承包工作涉及到集体经济组织和农牧民的切身利益,各有关单位和乡镇要大力宣传草原确权承包工作的重要意义、工作目标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工作氛围,充分调动广大农牧民群众参与这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第二篇:肃州区草原承包工作实施方案2
肃上政字„2012‟ 号
上坝镇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上坝镇草原承包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委会、镇属各部门:
现将《上坝镇草原承包工作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12年6月18日
主题词:草原 承包 实施方案 通知 抄报:区农牧局 上坝镇党政综合办公室 2012年6月18日印制 打印:马 萍 校对:许 聪 共印30份
肃州区上坝镇草原承包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切实做好我镇草原规范化承包工作,按照《上坝镇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实施方案》和《肃州区草原承包实施方案》以及全镇基本草原划定确定的面积,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原则
以草原承包经营管理为基础,以保护和恢复草原生态功能为目的,按照“权属明确、管理规范、承包到户、长期不变”和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开展草原规范化承包、确定承包草原界限、面积、公示、签订草原承包合同、核发草原使用权证和承包经营权证、建立数据库与档案等工作,将划定的基本草原全部承包到户,制定草原承包经营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保护草原生态及基础设施的义务和责任。
二、方法步骤
第一阶段:组织准备阶段。
镇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工作领导小组依据全镇基本草原划定确定的面积,结合全镇实际认真研究制定出适合本镇的草原承包实施方案,将基本草原科学、公平、合理规范承包到户开展草原规范承包各项工作。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
1、草原承包到户。根据我镇基本草原划定的实际,因大部分划定的草原属沙砾沙质温性荒漠,草原植被比较稀疏且大部分属荒漠戈壁。按有关政策承包到户或联户承包管理,但一个联户单元最多不超过10户。
2、承包草原面积核定登记。对计划承包的草原以户或者联户为单位确认四至界限,GPS定位,核定面积。经村、镇、区自下而上逐级登记填写《草原承包登记汇总表》,并经主要负责人签字认定。
3、公示。涉及草原承包的村民委员会要对承包到户或联户承包的草原,进行四至界限、面积公示,公示期不少于7天。
4、签订草原承包合同。根据本次草原承包结果,草原承包到户后将由发包方(区草原行政管理部门)代表和承包方(农户或联户代表)根据双方对草原承包所承担的“责任、权利、义务”,签订全省统一定制的《草原承包经营合同》,合同期限为30年至50年。
5、核发草原使用权证和草原承包经营权证。草原承包手续齐全后,区人民政府签章核发全省统一制定的草原使用权证和草原承包经营权证。《草原使用权证》由区人民政府核发给涉及草原承包的各村民委员会;《草原承包经营权证》由人民政府签章后经村民委员会核发给承包方(农户或联户代表)。
6、绘图。在镇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要按最终确认的草原承包面积、四至界限绘制1:5万草原承包分布图。图件要进行统一编号,并作详细标注和说明,确保每宗承包草原的面积、四至界限清楚、资料齐全。
7、建立数据库与档案。镇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工作领导小组要对草原承包登记表按村、镇分别进行登记审核,装订成册。并对与草原规范化承包工作有关的文件、实施方案、汇总数据和工作总结等要分类归档,做到资料完整齐备,对形成的图、表、文字等资料统一编号,做到图、册相符。
第三阶段:检查验收阶段。
全镇草原规范化承包工作完成后,镇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工作领导小组将对各项工作进行全面自查,形成自查报告;区草原生态奖补政策领导小组将对全镇草原承包进行验收,验收结束后镇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工作领导小组将对草原规范承包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并提交总结报告。
三、工作要求
1、制定实施方案,完善工作机构。镇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工作领导小组要按照《肃州区草原承包实施方案》确定的政策原则、工作思路及方法制定本全镇草原承包实施方案,并抽调相关工作人员,组建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责,负责全镇草原承包工作的组织实施工作。
2、加强指导、落实工作责任。镇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加强对各全镇开展草原承包工作的指导,认真做好GPS数据采集、图件编绘、面积统计、资料汇总等技术培训,指导各村委会按程序完成草原承包工作,最终实现草原承包确权定界,3、强化宣传,提高思想认识。镇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工作领导小组要大力宣传开展基本草原划定、草原承包经营、落实补助奖励政策等工作的重要意义、方法步骤、补助奖励程序、补助标准,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认识和参与承包工作的积极性。要认真抓好草原承包矛盾的调解,出现纠纷要公平协商依法调解,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一线,最终实现确权定界,确保草原规范化承包工作顺利实施。
4、加强监督检查,实行绩效考核。镇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工作领导小组要对各村开展草原承包工作进行巡查监督,进一步落实工作职责,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科学制定考核指标,严格绩效考核工作。
肃上政字„2012‟ 号
上坝镇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上坝镇上坝镇落实草原禁牧补助政策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委会、镇属各部门:
现将《上坝镇上坝镇落实草原禁牧补助政策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12年6月18日
主题词:草原 禁牧补助 实施方案 通知 抄报:区农牧局 上坝镇党政综合办公室 2012年6月18日印制 打印:马 萍 校对:许 聪 共印30份
肃州区上坝镇落实草原禁牧补助政策
实 施 方 案
一、总体原则
以保护草原生态,加强草原建设,遏制草原生态恶化为目的,通过开展划定禁牧区域、确定禁牧面积、绘制禁牧区分布图、发布禁牧令、设立禁牧标志、制定禁牧措施、建立数据库与档案、落实禁牧补贴等工作,将全镇辖区内享受草原生态奖补政策的草原实行禁牧封育,实现我镇草原生态根本转变,维护草原生态安全。
二、方法步骤
第一阶段:禁牧面积确定
1、禁牧区域划分原则。根据我镇草原生态现状,将以下类型草原划定为禁牧区重点保护:
(1)生态脆弱、生存环境恶劣的草原;
(2)草场严重退化、不宜放牧的草原;
(3)位于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功能区的草原。
2、禁牧区域范围。我镇享受草原生态补贴的禁牧草原面积为2万亩,实行联户承包经营禁牧封育。
3、划定禁牧草原界限。根据我镇基本草原划定面积分布情况,将以村为单位,划定禁牧区草原分布范围,明确四至界限和面积。
4、编绘禁牧草原分布图。对划定的禁牧草原由镇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工作领导小组按照1:5万比例尺绘制禁牧草原分布图。
5、完成禁牧草原面积核定登记。对划定的禁牧草原,以村为单位进行四至界限确认,核准面积,逐级登记填报《村禁牧草原登记表》、《全镇禁牧草原汇总表》。
6、建立数据库与档案。对禁牧工作形成的图表、文字、数据等资料信息,镇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工作领导小组要建立专门档案与数据库,由分管部门归档保存,以便存查、应用、更新和跟踪管理。
7、发布禁牧令。禁牧草原划定工作完成后,由区人民政府发布禁牧令,禁牧令内容包括:禁牧草原规章、范围、类型、界限、面积、期限等。
8、设立禁牧标示牌。在禁牧区域的主要出入口、围栏区域、人畜活动区域设立草原保护标志和界桩、护栏、标牌等设施,公示禁牧要求。标示牌不小于6平方米,采用钢架或混凝土结构。
第二阶段:制定禁牧措施,落实禁牧责任。
1、签订禁牧责任书。禁牧规章将纳入各镇、村目标责任制管理,层层签订禁牧责任书。签订的责任书要明确禁牧草原类型、四至界限、面积;禁牧期限;禁牧封育、建设、改良草原的责任和义务;监督检查职责和违约责任。
2、制定禁牧制度。根据《甘肃省草原禁牧管理办法》的规定制定出本区域的禁牧管理办法,并在“村规民约”中增加禁牧的约束规定。
3、健全和完善禁牧监督管理体系。镇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工作领导小组要结合全镇禁牧草原划定分布情况,组建禁牧草原监督管理机构,由镇畜牧站牵头确定1-2名人员为禁牧草原兼职草原监督管理员。涉及禁牧草原划定的村委会也要根据禁牧草原面积成立专门机构,选配素质高、有责任心的村组干部或老党员组成专门的禁牧草原管护队伍,以加强草原禁牧监督巡查和管护。
第三阶段:落实禁牧补助阶段。
1、禁牧补助标准:按照政策规定,禁牧草原补助标准为2.20元/亩。
2、奖补面积:我镇享受草原禁牧补贴政策的草原面积为2万亩。
3、补助金额公示与发放:禁牧补助发放实行村级公示制,公示的内容包括农牧户姓名、承包草原面积、补助奖励面积、补助奖励标准、补助奖励资金数额等。由镇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公示期间,应当听取群众的意见,接受群众监督。禁牧补助资金将通过惠农财政补贴“一册明一折统”的方式,直接发放到户。
第三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实施方案
四更镇镇居多村委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
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解决农村土地承包存在地块不实、四至不清、面积不准确等问题,依法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发展,根据《东方市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实施方案》和《东方市四更镇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实施方案》,结合本村委会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四更镇居多村委会,总人口1285人,242户,土地总面积XX亩,其中耕地面积1972亩(水旱田XX亩,坡园地XX亩),林地537亩,其他土地XX亩。耕地中,对内发包耕地XX亩,对外发包耕地XX亩,开荒耕地XX亩,村集体耕地XX亩。
全村二轮土地承包面积1972亩,发证户数198户,其他方式承包承包地面积0亩,发证户数0户。
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小组人员名单
组 长:XXX 副组长:XXX、XXX 成 员:XXX、XXX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村委会,由 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同志任副主任,具体负责全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的组织、督促、协调和管理。
三、工作内容及时间安排
1.准备前期工作及资料。
(1)收集整理资料。在乡镇政府组织工作人员的组织下,开展土地承包档案全面清理,收集整理承包合同、土地台账、登记簿、农户信息等资料,形成《农户承包地登记基本信息表》。
(2)宣传动员。以村、组为单位用横幅、标语、广播等各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向每户发放确权登记颁证宣传提纲,做到家喻户晓。
(3)参加培训。参加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对各乡镇村委会及相关部门工作领导、工作人员、村委会干部、村小组干部及村民代表进行的法律法规政策、工作要点及业务操作培训,掌握相关政策、法规、业务知识以及工作操作规程和技术,明确工作任务。
2.入户权属调查
根据农户承包地基本信息表,入户实地进行承包地块权属调查,并经农户确认。在由乡镇政府工作人员组织下,落实每宗地块的位置、权属、田洋名、四至等信息,现场绘制完成《东方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现状调查登记表》,在调查过程中,村小组根据现场调查的情况,收集各承包户户口信息、身份证信息、第二轮承包地信息等,由乡镇政府工作人员进行整理,归档到各村委会,做为测量队开展测量工作的依据。
3.测量地块成图。
配合测量执行单位的测绘工作,安排承包地农户配合进行调查、指界、纠纷调解工作。并为乡镇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人员、测绘人员下村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协助。
4.公示审核。
(1)结果公示。由乡镇、村委会、村小组三级工作小组审核承包土地地籍草图后,依据《东方市农村土地承包确权登记地块权属勘界登记表》填写《东方市承包宗地勘查定界登记表》用于公示,《东方市承包宗地勘查定界登记表》填写一式四份,一份张贴公示、三份备案存档。将现场勘查核实的主要内容反映于公示表上。公示内容包括:承包户姓名、住址、承包宗地类型、面积、坐落位置、地块名称、勘查地址平面图等。公示时间为七天,公示期间有异议的,以书面形式向乡镇人民政府报告,由乡镇、村委会、村小组三级工作小组对有异议的内容进行调查核实;对界址有争议的,要实地勘查、确定四界,避免纠纷。
公示后修改的信息,由测量执行单位对原测量承包地电子数据进行修改,并提交新的《勘查定界承包宗地登记表》给乡镇政府工作人员。公示确定后的结果,作为确认、变更、解除土地承包合同及确认、变更、注销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依据。
(2)纠纷调解。发生承包地纠纷,当事人不能协商解决的,在乡镇政府组织下,村委会、村小组组织农户协商调解,如不能协商调解或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的可向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通过诉讼解决。
5.建立登记簿。
村委会配合乡镇经营权确权工作人员填写《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变更、注销登记及换补发证申请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
6.完善承包经营权证书
配合乡镇进行经营权证书的打印、发放事宜,并组织农户收回原二轮承包时的承包经营权证书,换补发新证。
7、资料归档
村委会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清理登记情况(以承包户为单位)进行归档汇总,及时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总结上报区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领导小组,同时做好各种资料的立卷归档工作。
四、开荒地、村集体地的处理意见
根据《东方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农业局<关于东方市农村集体土地确权指导性意见>的通知》、《东方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农业局<关于东方市农村集体土地确权享有人资格界定的指导性意见>的通知》的精神,制定符合本村实际的开荒地、村集体地处理方案,通过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后,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通过。
五、制定方案、组织贯彻
村委会成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本工作方案,并对本方案进行公示,公示期7天。
村委会的开荒地、集体地处理方案,需经村小组三分之二以上的村民或村民代表表决签字通过,并公示无异议后,方能报镇政府审核备案。
第四篇:青海省草原承包工作现状及探讨
摘要: 阐述了青海省草原承包工作经历的三个阶段和取得的成效,对畜牧业发展中过去草场承包运行暴露出的新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相应的对策、措施及建议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草原;草原承包;青海省
中图分类号:s8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21-0012-02
0 引言
近几年来,青海草原承包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总体来说进展缓慢,依然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且工作阻力大,草原承包工作面临新的格局和挑战。
青海省草原承包工作早从“六五”后期就开始开展,经过“七五”、“八五”两个时段的洗礼和完善,逐渐将重点放在解决落实“草场公有,承包经营”的政策上。青海省政府在1993年颁布了《青海省草原承包办法》,该办法做出了必须将草原承包到户,承包期限必须超过五十年,并且不能因为资源的改变而调整草原的规定,有效解决了草原承包中的三个核心问题,即草原使用者、使用期限和保持稳定,促进了青海省草场承包深化改革,也加快了青海省经济建设的进程。到2005年为止,青海省共承包草原面积2833.33万公顷,是全省可利用草原面积的89.85%。可以说已经基本完成了全省牧区四季草原承包工作。其中承包到联户的草原面积占可利用草原的29.73%,承包到户的草原面积占可利用草原的60.12%,获得草原使用证的牧民有88900户,占全省承包牧户总数的81.2%。不仅如此,草原承包档案资料管理中已逐渐向数字化、现代化迈进。
青海省草地资源概况
青海省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总面积72.23万平方公里,其中牧区占96%。省辖6个自治州,一个行政公署,1个省辖市共51个县(市)区。牧区6个州,牧业和半农半牧业县(市)30个,牧业乡(镇)169个。全省总人口562.67万,其中农牧业人口389.30万。全省草场资源丰富,共有8个草地类、7个草地亚类、28个草地组、173个草地型,天然草场3644.94万公顷,其中可利用草场3161.03万公顷,草地面积占青海省国土总面积的50.49%。平均每公顷产鲜草2775.96kg,理论载畜量约为3625.45万个羊单位。按季节划分,夏秋草地1574.67万公顷,占49.81%;冬春草地1586.36万公顷,占50.19%。天然草场分为附带草地类、平原草甸类、山地草甸类、高寒草甸类、平原荒漠类、山地荒漠类、高原荒漠类、高原干草原类8个类型,其中高寒草甸草场面积2366.16万公顷,位居第一;高寒干草原草地类面积582.01万公顷,位居第二,是构成天然草场的主体,各种优良牧草其有“三高一低”的特点,即含有较高的粗蛋白、粗脂肪和无氮浸出物,粗纤维较低。弥补了本省豆科牧草的不足[1]。
草原承包经历了三个阶段
青海省草原类型丰富,其草原承包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具体如下:
第一阶段(1983-1992年):牲畜承包经营带动了草原承包。1983年青海省委正式发布了《关于实行牧业包干到户责任制若干问题的试行办法》,开始实施草原承包责任制,经过一段时间的落实,广大牧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激发,从而有助于畜牧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第二阶段(1992-1996年):牧区冬春草原承包基本结束。为了使草原承包责任制能够真正的发挥作用和优势,该阶段对草原承包工作进行了法制化和规范化,该阶段青海省政府的工作重点也发生了变化,将工作重点放在了固定草原使用权、进一步落实草原分户承包、完善草原有偿使用制度上来。同时要求各地严格依照相关规范制度行事,力争草原承包工作的价值最大化。第三阶段(1997年以后):夏秋草原承包开始和冬春草原承包的完善。在总结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该阶段开始结合夏秋草原的特点,进一步落实草原使用权。有资料显示,截止2005年底,全省牧区、半农半牧区和农区纯牧业乡村的四季草原承包工作基本完成。草原承包取得的成效
3.1 草原承包政策产权明确,牧民权属意识增加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草原都是一种丰富的自然资源,因此很多牧民都认为“草原无主,放牧无界,使用无偿,建设无责”。通过发放草原权属证和使用证,能够让牧民知道草原和自己其它的财物一样,都是属于自己的。而随着草原承包政策产权的明确和牧民权属意识的增加,不仅让草原拥有了主人,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养护,也较好的调动了承包户经营草场和管理草场的积极性,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2 改善了生产力,增加了牧民收入
由于规定中并未要求牧民得到草原后的用法,很多牧民得到草原后积极开动脑筋,利用联合经营、转包及出租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牧业生产等,不仅改善了生产力,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牧民收入,尤其是贫困牧民。
3.3 调动了牧民建设草原、经营草原的积极性
实现草原承包责任制之后,牧民们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大大提高,牧民们纷纷开始自学相关技术,走科学养殖的道路,自觉地维护和发展草原,不仅如此,还调动了牧民建设草原、经营草原的积极性。实践证明,实施草原承包责任制之后,牧民的收入得到了大大提高,且没有对草原造成严重的破坏[2]。4 存在问题
近年来,牧区畜牧业商品生产取得了不错的发展,但随之而来的一些问题也引起了相关人士的担忧,主要问题如下:一是由于最开始的草场承包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且没有建立完善的制度,很多草原都仅仅是划分到组或联户,并没有一次性承包到户,所以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吃大锅饭”的问题;二是由于草场承包没有规定具体时段,很多牧民群众对此心存疑虑,担心保护和养护草原都是为别人做嫁衣,影响其承包草原积极性;三是客观上牧民之间的差异是存在的,他们拥有的户养牲畜数量存在很大区别,一些牧民甚至没有户养牲畜,在这种情况下,草原无法得到合理利用;四是早期的草原承包工作过分注重草原的划分,忽略了相关的合同管理措施,因此无法真正发挥其作用和优势;五是目前人工牧草地所占比例极小,仅占全省草地面积的0.9%,对今后草原的可持续性发展、草原退化问题有不利的因数存在。对策、措施及建议
①坚决按照国家和青海省的有关法律和政策规定,紧密结合青海省草业的规律和特点,顺应草业发展的趋势,总结成功经验,坚持不懈地搞好草原承包工作,进行草权制度改革和创新,建立一套完善的青海省草原承包制度。
各级政府要根据我省冬春、夏秋及牧区、半农牧区草原承包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对于条件具备能够承包到户的要一次性将草原承包落实到户,对条件尚不成熟的,要加大调研、勘界、创造条件,有序推进。
②要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体的改革形式,把基本草原划定作为推进草原承包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坚持草原承包经营权长久稳定不变的原则,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对个别草原划分不合理、权属界限不明确、草原承包经营权未落实的,进一步做好落实完善工作。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切实做到公平合理。按程序做好草原划分、确权和登记发证工作,明确发包方和承包方的责任、权益和义务,并对承包的草原面积、等级等在乡村两级进行公示接受监督。
③进一步规范人工草地和天然草原的承包方式和具体操作程序。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草原超载过牧、鼠虫灾害、气候原因等自然、人为因数,导致草地荒漠化、沙漠化严重。综上所述以青海湖流域为例,天然牧草地不断退化面积逐年缩小。中度以上退化草地面积达85.47万hm2;重度退化18.26万hm2;毒杂草型退化草地33.86万hm2;沙化草地33.35 hm2。每公顷草地产草量平均比20年前下降20%-50%。毒杂草上升10%-30%每年因鼠虫害损失鲜草2.79亿kg因此发展人工牧草地和承包方式也是迫在眉睫存在的核心问题。
首先应准确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基本草原划定的草原承包政策,明确各类草地所有权,保障收益权,落实承包权,放活经营权,制定科学合理的草原承包方式和程序规范,如此使其能够充分的发挥其作用和优势,促进青海省草地畜牧业的长远发展。
④推进草原承包法律制度建设,完善落实草地承包责任制的工作力度。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想使草原承包工作真正的发挥作用和优势,应加强草原承包法律制度建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完善和落实草地承包责任制的工作力度,进而促进青海省产业的长远发展。
要建立草原承包纠纷调处机构―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引导草原承包经营者,通过人民调解、行政调处、司法诉讼等途径,依法解决草原承包过程中发生的纠纷,逐步完善草原承包纠纷调处机构的职能工作。
结论
草原承包可持续发展不仅能够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增加牧民收入,并且促进种植业的发展,最终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因此,加快青海省草原承包的步伐是至关重要的。
第五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实施方案(最终版)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
颁证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市要求,***区被确定为2016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整体推进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按照省、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实施意见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重要意义
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是新形势下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转变农业经营方式的重大举措,是对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稳定农村土地承包长久不变,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的深入贯彻落实。是新形势下稳定农村土地制度、摸清基本国情、促进规模经营、化解社会矛盾的基础工作,是强化农民对承包地的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等各项财产权利的有效实现途经,对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可以依法确认农民对承包土地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明晰土地承包 — 1 — 经营权归属;可以把承包地块、面积、空间位臵和权属证书及时全面落实到户,强化承包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和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地位;可以有效避免因权证不全和权属不清产生的土地承包纠纷,妥善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中的现实问题,维护农民承包权益;同时对保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依法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有效利用农村土地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总体安排
根据省、市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我区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实行全区整体推进、全面铺开。从2016年8月开始,到12月30日结束。通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逐步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管理信息化,妥善解决农户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等问题,依法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以现有承包台账、合同、证书为依据确认承包地归属,坚持“三不变、一严禁”,即原土地承包关系不变,承包户承包地块、面积相对不变,二轮土地承包合同的起止年限不变,严禁借机违法调整、打乱重分或收回农户承包地。
(二)坚持以确权确地为主。总体上要确地到户,从严掌握确权确股不确地的范围。因实行土地股份合作、纳入城镇发展规— 2 —
划、土地很少且地界早已打乱等原因,不能确权确地到户的,要严格按照有关条件和程序,在农民群众自愿的基础上作出决定。
(三)坚持依法依规有序操作。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规范开展工作。对于发生的争议,有法律政策规定的,依法依政策进行调处。对于一些疑难问题,在不违背法律政策的前提下,通过民主协商妥善处理。
(四)坚持以农民群众为主体。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工作方案、重大事项均应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民主讨论决定,做到内容、程序、方法和结果四公开。承包地块面积、四至等表格材料要经过农户签字认可。对于外出农户,要采取多种方式及时通知到户到人。
(五)坚持全程质量控制。要把握关键环节,守好质量关口。对无任何遗留问题的,可直接开展确权登记。经济基础和群众思想基础好的村、组,也可直接进行股份制改造。鼓励各地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组织农户互换并地,解决承包地块细碎化问题。
(六)坚持分级负责。区级主要承担组织协调责任。乡、村两级是关键主体,主要承担组织实施责任,对本辖区内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负责。
(七)坚持因地制宜鼓励创新。以最新的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成果为基础,以已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发放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为依据,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灵活多样,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实际又科学简便的方式方 — 3 — 法,妥善解决遗留问题。
四、方法步骤
(一)组织发动阶段(2016年7月1日至31日)1.成立机构。区政府成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领导小组(见附件)。***要成立相应机构,具体负责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同时,要抽调精干人员组成工作组。各村也要成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组,组成人员要由部分村民代表参加。
2.制定方案。乡和村(组)要结合实际分别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或工作方案,村(组)方案要张榜公示。方案内容包括目的意义、基本原则、组织机构、主要任务、工作程序、工作措施等。
3.宣传动员。乡、各相关工作部门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宣传车、标语、横幅、宣传册(页)、公开信、现场解答等方式进行宣传。宣传的内容包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的重要意义、基本原则、任务内容、工作步骤、政策界限、具体问题的处理方法和原则等。***要召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专题会议,对全面推进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各村、组也要分别召开村干部、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进行宣传动员。
(二)调查摸底阶段(2016年8月1日至31日)1.确定技术协作单位。通过招标,确定技术协作单位,签订协议,明确任务和标准时限,并签订保密协议。区、乡工作组和— 4 —
村、组工作小组人员全程配合,共同组成调查队伍。
2.制定技术方案。调查队伍依据农业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按CH/T1004的要求编写村、组调查技术方案,确定调查工作程序和测量方法。
3.印制表册。做好调查所需表格和文书准备。包括发包方调查表、承包方调查表、承包地块调查表、调查信息公示表、公示结果归户表、农户委托书、农户颁证申请书等。
4.收集整理资料。以村、组为单位,一是农村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成果资料。包括有关数据、图件、土地调查、土地规划和基本农田保护区定界资料等。二是现有农村土地承包资料。全面组织清理核对土地承包档案,包括承包方案、承包合同、承包台账、原颁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依法变更的合同、申请和审核资料,以及土地承包经营权设立、变更、转让、丢失和残缺的会议记录、决议等。三是承包农户家庭成员信息,如身份、户籍、婚姻登记或证明资料等。四是基础测绘资料。包括大地控制点、地形图、正射影像图和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等。其中二、三部分的信息资料进行张榜公示。如有异议,进行核实修正。
5.发包方调查。依据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成果和其他合法权属资料确定发包方。
6.承包方调查。分家庭承包方式和其他方式。以土地承包方案、承包合同、承包台账、原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等资料确定承包方代表。以户口簿和婚姻、户籍登记材料或证明材料确定家庭成 — 5 — 员。
7.承包地块调查。包括承包地块的名称、面积、四至、空间位臵、界址、土地用途、地力等级、利用类型和是否属于基本农田等内容。
8.填写调查表格。根据调查结果,分别填写发包方调查表、承包方调查表和承包地块调查表,并由当事人签字认可。
(三)测绘公示阶段(2016年9月1日至11月10日)
1.制作工作底图。以村(组)为单位,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调查成果及影像图,结合1:2000正射影像图作为调查地块,获取电子图斑的基础数据,制作打印工作底图。
2.现场指界。由村工作小组人员与承包农户或其委托代理人共同指界确认承包户所属地块,分调查指界和现场指界两种方式。如存在争议,及时调处。
3.绘制调查草图。调查员在工作底图上标注地块的分布情况,形成调查草图。
4.地块测量。根据实际需要,采取实测、图解或组合法进行。
5.制作地块分布图。由调查员根据权属调查结果编制,反映承包地块的空间位臵、四至、面积、权属、编码等信息。
6.填写调查信息公示表。依据发包方调查表、承包方调查表和承包地块调查表和地块测量结果填写调查信息公示表。
7.审核公示。村、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小组— 6 —
对地块分布图和调查信息公示表进行审核后张榜公示,公示期限不少于7日。
8.勘误修正。在公示过程中,对发包方或承包方提出异议的,应及时核实修正,并再次公示,时间不少于7日。
9.结果确认。经公示无异议的,以承包方为单位制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公示结果归户表,由发包方、承包方(代表)签字盖章确认。
10.承包地块测绘成果检查验收。项目委托单位或乡政府可委托第三方社会机构或成立专家组,对技术单位承包地块测绘成果进行专项检查验收,出具报告,并签字盖章确认。不符合要求的,重新返工。
11.资料汇总上报。以村、组为单位,将农户承包地宗地图、归户面积等确权登记资料进行汇总,上报乡政府。乡政府审核汇总后,上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登记颁证阶段(2016年11月11日至12月10日)1.签订合同。发包方和承包方(代表)签订区统一格式的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由乡政府盖章鉴证,其他方式承包的也可由公证部门进行公证。
2.农户申请。由行政村组织发放统一格式的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申请表,由承包方(代表)进行填写。要保证同一户承包申请的唯一性,申请表所填写家庭户籍信息必须要与 — 7 — 户口簿、身份证信息相一致。申请表由乡、村根据二轮承包合同和户籍信息进行审核,以村或村民小组为单位汇总,并形成汇总表,按规定的时间报乡政府备案。
3.建立确权登记颁证管理信息系统。由专业公司根据政府招标采购确定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管理软件,按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规范》(NY/T2539-2014)要求,将确权登记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资料和农户承包土地的准确信息,录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并建立区、乡、村三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管理信息化。
4.建立登记簿。由乡政府对村报送的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资料(包括图件、表格、数据、文字报告)进行初步审核,符合规定的,以村或组为单位造册,并报区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复核审批,建立“一户一簿”“一簿一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一簿,登记一簿中要附农户承包地块示意图。
5.颁发证书。根据登记一簿记载的主要内容,填写打印由农业部监制、区人民政府统一印制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由区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盖章、区人民政府盖章,并粘贴或打印农户承包地块示意图。召开村民大会,统一颁发。
6.资料归类存档。按照农业部、国家档案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档案管理办法》(农经发„2014‟12号),将在确权登记颁证过程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载体形式的历史— 8 —
记录进行分类整理和归档,并妥善保存。区、乡、村三级分别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档案(包括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
(五)总结验收阶段(2016年12月11日至 31日)
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结束后,依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成果检查验收办法(试行)的通知》(农办经„2015‟5号),***要进行自查,并写出自查报告和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总结报送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区政府将进行核查。同时做好迎接省、市验收和国家抽查的准备。
整体工作总时间、总任务不变,***可根据实际,交叉或重叠进行各阶段工作。
五、有关要求
(一)准确把握政策界限。严格执行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政策规定,在现有土地承包合同、证书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成果的基础上,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对实测面积,经公示后据实登记,作为确权变更依据。实测面积不与按延包面积确定的农业补贴基数挂钩,不与农民承担费用、劳务标准挂钩,严禁借机增加农民负担。对延包不完善、权利不落实和管理工作不规范的,予以依法纠正。对存在争议和纠纷的,先依法解决,再予以登记。
(二)强化部门沟通协作。做好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颁 — 9 — 证工作,需要多部门分工协作,相互配合,合力推进。农业局负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的牵头和组织协调;财政局负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经费保障;国土资源局要提供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相关成果资料;档案局要提供档案查询和资料归档的业务指导;司法局、信访局负责参与研究和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中的法律问题和矛盾;民政、计生部门负责有关户籍、人口方面的政策把关和解释;林业部门负责把关林地政策和免费提供有关资料;***负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具体工作的实施。
(三)妥善处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按照保持稳定、尊重历史、照顾现实、分类处臵的原则依法妥善解决。
1.妥善处理证、账、地不相符的问题。在坚持第二轮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承包地块及四至界限不变的前提下,按原有的承包地实际面积记录到证、册。
2.妥善处理土地权属争议问题。对地类权属存在争议的土地,待争议解决后再登记。对农户之间的承包地四至界限不清的,要采取各种办法尽可能明确界限;存在纠纷的,可通过调解和司法程序等方式明确界限。对土地流转后实施规模经营、土地整治等原有四至界限被打乱的,在尊重农户意愿前提下,可采取按原经营权证记载面积的比例分摊或其他有效办法确权到农户。
— 10 —
3.妥善处理机动地、新增地、经济地、荒地等问题。本着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精神妥善处理机动地、新增地、经济地、荒地问题。凡是已纳入承包地管理的,继续作为承包地;未纳入承包地管理的,工作中不进行确权登记,但应按实际面积记录在册。
4.妥善处理农户自行开垦土地问题。农户超越地类界限自行开垦的土地以及有权属争议的土地,工作中不予确权登记。农户自行开垦的未利用地、“四荒”地等,已纳入国土详查耕地的,应按实际面积纳入“其他方式承包”登记。
5.妥善处理其他问题。对在农村土地承包期间,村范围内公益设施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户修建住房及农村集中供养的五保老人承包地的处臵问题,应遵循有关法律法规和现行政策,尊重历史和农民意愿,采取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多数认可的办法进行确权登记。
(四)落实工作经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不得向农民收取费用。为保障工作顺利进行,按照中央、省、市要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经费由区、乡财政统筹解决,并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