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 开拓创新 奋力开创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新局面

时间:2019-05-14 02:54: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抢抓机遇 开拓创新 奋力开创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新局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抢抓机遇 开拓创新 奋力开创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新局面》。

第一篇:抢抓机遇 开拓创新 奋力开创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新局面

抢抓机遇

开拓创新

奋力开创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新局面

——在2011年全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

刘慧芳

在自治区“两会

一、2010年工作回顾2010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住房和(2011年1月

刚刚胜利闭幕,全区各族人民在自治区党“十二五2010年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作一简

24日)

”发展新征程的重要时2011年工作任务。随

2010同志们:”委、政府的带领下满怀豪情开启刻,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召开全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这充分体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对住房城乡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年全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安排部署后,李锐副主席还将作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要总结,并对今年的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城乡建设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中央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奋力拼搏,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全面完成了年初自治区党委、政府确定的工作目标任务,全区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局面。沿黄城市带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农村危房改造等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得到了中央领导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为全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大力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一是加强城乡规划编制管理。深入开展城乡规划编制工作,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完成了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中卫市等6个城市总体规划和沿黄城市带黄城市带发展战略提升策划、黄河文化展示园、中阿经贸论坛永久性会址、华夏石刻艺术展示园等标志性工程的概念性规划设计。制定了节能和绿色建筑等专项规划,修订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规划、农村住房建设三年规划、编制了30多个小城镇建设改造规划和一批沿黄滨河新村建设规划,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强化规划实施监管,加大城乡规划效能监察,有效促进了规划依法实施。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力为着力点,明确城市定位,突出发展特色,完善城市功能,坚持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中心城市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推进了产业聚集、人口集中、城乡互动。2010带(群)建设,奋力打造黄河金岸。明显的成效,全年共开工建设沿黄城市带重点工程成投资241里滨河大道全线通车;中卫黄河湿地公园、吴忠新月广场、灵武枣博园等工程已建成投入使用,中宁枸杞博物馆、青铜峡黄

”城镇化发展、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建筑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规划,坚持以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竞争402公里黄河标准化堤防全面竣工,个专项规划。完成了沿48%黄河金岸建设取得了十分二是深入260项,完508公12“十二五年,全区城镇化率达到了。三是加快沿黄城市亿元。河圣坛、青铜古镇、灵武黄河书院、永宁中华回族第一街等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全区住房公积金异地购房贷款全面推行,开通了城市公交一卡通、城际公交线路等,同城化建设加快推进,以银川为中心的“一小时经济圈”和以4个地级市为次中心的“半小时通勤圈”正在形成。四是全面提升城市承载力。全年完成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投资51亿多元,新建和改造了一大批道路、供排水、供暖、污水治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有了新提升。国家级、自治区级园林城市镇)、中国人居环境奖创建、“明珠杯”竞赛、特色街区改造年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取得显著成效。银川市居环境奖和国家文明城市为抓手,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强化城市建设管理,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人居环境有了新的提升。石嘴山市开展了“市容环境卫生示范街、示范广场进一步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生态绿化建设力度,山水园林城市特色更加明显。吴忠市大力实施城市西移东扩战略,做活路、绿、特、文化、产业”“六篇”文章,滨河水韵生态城市初具规模。固原市以打造宁南区域中心城市为目标,开展了新区建设大会战,提升了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了城市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能力。中卫市加强城市生态绿化景观建设和湖泊湿地保护,荣获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和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全球百佳范例称号。青铜峡市、彭阳县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县城)称号,银川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已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验收;泾源县和贺兰县金贵镇、石嘴山市惠农区红果子镇、青铜峡市瞿靖镇分别获得自治区园林县城(镇)称号。全区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

(县城、以创建中国人”创建活动,“水、2010年“迪拜国际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8.3%、35.2%和15.4平方米。五是加强特色小城镇建设。开工建设了中宁县石空镇、吴忠市金积镇、青铜峡市叶盛镇等12个沿黄特色小城镇和同心县下马关镇、泾源县泾河镇、彭阳县古城镇等15个南部山区重点小城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规划布局产业,促进了农村人口和产业向城镇加速集聚。

(二)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建立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大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力度,大力发展公共租赁房、进城务工人员周转房和新市民公寓,着力解决不同群体的住房困难。在住房保障工作中,各市县加强制度建设,加大资金配套力度,强化工程建设管理,中宁县、泾源县程建设进度。系列规章制度,健全完善了住房保障工作机制。堡区、盐池县、彭阳县现了主体工程封顶。全年全区共开工建设廉租房设经济适用房赁房2447区9170户,对人均住房面积不足收入家庭实施了住房保障,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住房保障任务。加强住房公积金监管,认真开展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全区住房公积金归缴额达到

(三)强力推进市县高度重视

多方筹措廉租住房建设资金,有力地保证了工保障性住房建设起步早万平方米,已竣工1032套,改造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两大工程”塞上农民新居”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银川市、灵武市、出台了一固原市、红寺,进度快,基本实14070套,建94.6万平方米,公共租平方米的46958户城市低184.2亿元。

各“两大工加快构建住房保障体系,城镇低收入家庭实现住有所居住房保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石嘴山市、吴忠市、平罗县、青铜峡市153.5套,限价商品房13,农村住房建设成效显著。“程”,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强化措施,加快推进,全年共建成新村40个,综合整治旧村433个,改造农村危房3.38万户,新建轻钢抗震节能体系农宅1000多套,全部超额完成了自治区下达的民生计划任务。对同心县、原州区、海原县地震防御区、洪水受灾区6千多户困难群众的危房提前实施搬迁改造,已建成2717户,部分群众已入住。县(区)立足实际,大胆创新,走出了各具特色的新农村建设道路:永宁县、贺兰县、金凤区利用土地,适度集中建设大村庄,促进了村庄规模发展。县、惠农区对滨河大道、侧的零散村庄进行了撤并,对旧村进行了综合整治,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利通区布局合理、特色鲜明、质量优良、抗震安全、环境优美的示范村,“塞上农民新居区、西吉县不等不靠,多措并举,积极筹措资金,对程”建设进行补助,有效解决了工程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庆区、原州区、隆德县村庄道路、给排水、卫生厕所等基础设施,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中卫市设、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中宁县出台了“两大工程奖励标准,充分调动了群众建房的积极性。了《农垦危房改造三年规划和实施方案》,对不足屋陈旧、存在隐患的庄点进行了拆迁,共撤销整合庄点在“以土地增减挂钩为契机,集约、110国道和农村县乡主干道路两”,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实施方案和奖励办法,明确了补助和各市、平罗“两大工兴编制户且房31个。

两大工程”建设中,109建成了古城湾、回乐人家、新渠新村等一批”建设走在了全区前列。青铜峡市、红寺堡整合各种项目资金捆绑使用,配套建设实施了农村危房改造、农村基础设施建“三大工程”自治区农垦局100

(四)加强宏观调控引导,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整顿规范市场秩序,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供给,优化住房供应结构。严格执行《商品房销售管理暂行办法》,加强房地产销售管理和价格备案,严肃查处恶意炒作、捂盘惜售、囤积房源、随意涨价等违规行为,严厉打击投资投机性购房,稳定住房价格。深入开展了房地产企业清理整顿和信用等级评定活动,进一步优化了房地产企业结构。加快推进住宅产业化,完成住宅性能认定项目— “广厦奖比增长13.1%到遏制,房地产市场调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五)调整优化建筑产业结构,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高。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快全区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大力调整建筑业产业结构,推进建筑业优化升级,提高发展质量,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实行了工程量清单计价招标、计算机辅助评标、网上报名、语音抽取评委等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工程招投标制度和机制,建设工程进场交易率达到了专项治理,严厉打击非法分包、转包、资质挂靠等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规范了建筑市场秩序。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程验收合格率达到了物馆工程荣获中国建筑质量最高荣誉25个,有”。201056.3%。127%,回落了3个住宅项目荣获全国房地产行业最高奖6.1个百分点,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得99%254.4亿元,同1月份的。宁夏博”,实现了我年全区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价格涨幅由回落到

。深入开展建筑领域突出问题100%——“鲁班奖区近20年来建筑工程“鲁班奖”零的突破。强化建筑施工安全监管,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取得了连续3年无重大事故发生的好成绩。2010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42.7亿元。

(六)加快转变建设发展方式,建筑节能取得新进展。认真贯彻国家和自治区关于建筑节能减排各项要求,加强建筑节能监管,大力推进既有建筑节能、供热计量改造和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应用,积极开展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大力发展低碳节能绿色环保建筑,全区新建节能建筑节能达标率达到98%以上,面积48万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示范应用面积达万平方米。积极开发推广节能环保新材料,全年生产新型墙体材料19.2亿块标砖,节约土地煤。银川市在全区率先实施生能源建筑应用,被确定为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高度重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加大资金投入,成为全国第二个对既有建筑进行全面改造的县区。

(七)抢抓机遇,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抢抓机遇,加强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的沟通对接,积极争取国家对我区保障性住房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建筑节能改造等工作的支持。全年共争取到国家各类资金11亿多元。我区被列为全国第一批建材下乡两个试点省区之一,银川市被列入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石嘴山市

3168亩,实现节能65%建筑节能标准,加快推进可再1400万平方米,26.3认真贯彻落实275

完成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万吨标隆德县惠农区群众文化活动中心被列入国家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工程,促进了我区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八)严格依法行政,行政效能实现新提升。提请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了《宁夏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物业管理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民用建筑节能办法》、《宁夏城镇规划区临时建设和临时用地规划管理办法》等法规和规章,银川市颁布了《物业管理条例》和《城市供热条例》,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严格执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深入开展重点稽查执法工作,全年组织房地产和建筑市场秩序整顿、住房保障、住房公积金管理等专项检查查处违法违规案件78件。认真做好行政复议工作,坚持必调”,进一步提高了行政复议案件办理的质量和效率。

(九)深入开展创建活动,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组织全系统干部职工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用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进一步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政治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按照自治区党委的统一安排部署,扎实开展了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学习活动,全系统干部党员思想观念有了新转变,工作作风有了新改进,谋划发展有了新思路。紧紧围绕住房城乡建设中心工作,广泛开展了“三服务一推进”、“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争当意公务员、先进工作者、青年标兵”等创先争优活动和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系统形成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蓬勃向上的良好氛围,为全区住房城乡建设事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49次,“逢案

人民满“

(十)严格执行《廉政准则》,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安排部署,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贯彻《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严格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清清白白从政,干干净净干事,树立了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在全系统全面开展了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构建了廉政风险防范体系,有效防范了违规违纪问题的发生。开展了保障性住房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房地产开发领域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问题专项治理和住房公积金专项治理,严肃查处违规违纪案件,圆满完成了三项反腐败工作牵头任务。坚持“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采取多种措施促进政风行风建设,集中解决了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行业形象进一步提升。

过去的一年,是全区住房城乡建设投资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一年,也是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一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自治区党委、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自治区人大、政协有力监督和支持指导的结果;是各市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自治区各有关部门通力协作的结果,也是全区住房城乡建设行业广大干部职工团结奋斗、辛勤工作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向长期关心支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的各级领导、各市县和自治区各有关部门、各大企业及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辛勤工作在基层第一线的住房城乡建设行业广大干部职工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在总结经验、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保障性住房供应量小,还不能满足低收入群众的住房需求,市场调节供给率不足。二是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管理方式较为粗放,不能完全满足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需求,亟待加强。三是建筑业发展质量不高,行业发展方式粗放,企业规模偏小,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施老化等大环境的影响,去年行风建设出现了新的问题,加上各市县重视不够,行风建设评议成绩不佳,影响了行业形象。

二、明确目标,强化措施,推进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跨越式发展

今年是“十二五发战略的第一年,做好各项工作,为越式发展开好头、起好步意义十分重大。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自治区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力量凝聚到促进全区住房城乡建设事业跨越式发展上来,进一步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全面完成 2011年全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总体思路是:展为主题,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为主线,以城乡规划编制为龙头,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住房城乡建设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升城乡规划编制管理水平,深入实施沿黄城市带发展战略,加快城镇化进程,着力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强力推进民新居”和危房改造两大工程建设,培育壮大房地产业和建筑

四是由于受房价高、供暖设

“十二五”全区经济社会跨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2011年各项目标任务。

以科学发全面“塞上农”开局之年,也是中央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业,狠抓建设领域节能减排,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跨越式发展。

围绕一条主线:即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为主线,大力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和沿黄城市带(群)发展战略,集中力量做大做强中心城市,积极发展县城,培育壮大中心集镇,坚持走以城市带(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坚持四个优先:坚持发展优先,始终把推动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民生优先,始终把维护好、实现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服务优先,始终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职能转变的重要内容;坚持效率优先,始终把提高执行力和战斗力作为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

推动五个转变:树立城乡统筹发展的理念,把宁夏作为一个以黄河金岸为核心区、固原为次中心的大城市来规划建设,推动城乡建设从城乡分离的二元模式向城乡一体化发展转变;树立城市集群发展的理念,把加快沿黄城市带建设作为推动全区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新的引擎,推动城镇化发展从注重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树立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创新管理手段,推动城市管理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努力提高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服务民生的能力,推动城乡建设由注重项目建设向更加关注民生转变;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城乡建设由高能耗、低利用建筑向低碳节能环保绿色建筑转变。

突出十个重点:

(一)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引领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各市县要按照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要求,对城镇总体规划进行修编,重点协调解决产业优化布局、基础设施衔接、空间和土地资源利用、城镇分工协作等问题,为西部大开发区域发展战略实施和重大项目建设创造发展条件,进一步增强规划的科学引导与综合调控功能。认真做好乡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确定一批层次高、前景好、带动力强的重大建设项目,力争列入国家和自治区大开发重点建设项目,以大项目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大发展。积极探索研究把全区作为一个大城市规划建设的理念、思路和政策机制,编制完成发展规划,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二)以全面推进黄河金岸建设为核心,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各市县和自治区有关部门要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加快沿黄城市带建设,着力打造黄河金岸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做大做强银川市,加快大武口功能完善、资源共享、上下游产业衔接和优势互补的城镇体系和产业集群,使沿黄城市带建设成为我区新的经济增长极。2011年黄河金岸计划建设重点工程夏石刻艺术园、吴忠黄河文化展示园、石嘴山五千年华夏馆等一批传承历史文脉、蕴涵文化内涵、带动经济发展的标志性建筑和旅游景区景点,建设滨河新村。抓好中阿经贸论坛永久性会址的规划设计,年内开

区域市场、吴忠、中卫沿黄骨干城市功能,青铜峡相向发展,形成布局合理、150个特色小城镇和“十二五”住房城”规划和西部开工建设银川华20个特色鲜明的“十二五

生态景观、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提升石嘴山、—平罗、利通—多项,10工建设。加快推进沿黄同城化步伐,力争年内实现金融“一卡通”、公交“一路通”、旅游“一票通”。加强沿黄城市带规划建设管理,对黄河两岸规划布局、建筑设计实行统一管理,确保沿黄城市带有序开发。强化沿黄城市带建设考核督查,完善《沿黄城市带建设考核办法》,确保沿黄城市带建设各项任务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提升沿黄城市带区域辐射力和知名度。

(三)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切入点,加快城镇化进程。是促进城乡和区域统筹发展。各市县要抢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机遇,进一步优化城镇体系布局,明确城市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城市管理经营水平,增强龙头带动力。抢抓国家实施心镇工程”机遇,突出抓好宣和、石空、金积、掌政、陶乐、红果子、星海镇等沿黄特色小城镇和中南部重点中心镇建设,培育建设一批资源开发、旅游服务、加工制造、商贸流通、具有建筑特色的小城镇,发挥小城镇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独特作用,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良性互动。认真落实自治区关于引导农民变市民、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政策规定,引导城镇周边村庄向城镇集中,农民向市民转变。力争全区城镇化率达到49.5%。二是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立多元化、多渠道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机制,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增强城镇综合服务功能。积极推广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银川市年内要建成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并投入运行,石嘴山、吴忠、固原、中卫有条件的县市要启动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要继续深入开展国家、自治区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创建活动,一“百县中各市县要建加大投入,4个地级市和启动实施“城市清洁工程”行动,以特色街区建设与改造为重点,大力实施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特色化“五化”工程,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使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8.5%、36%和15.5平方米。三是加快推进中南部地区城镇化发展。认真研究中央关于加强陕甘宁革命老区中心城市建设的优惠政策,积极争取国家资金,加快固原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强化固原市在宁南山区和陕甘宁革命老区的中心城市地位和作用,带动区域人口产业的聚集。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推进海原、同心、盐池等新区建设,提升西吉回乡县城、隆德文化县城、泾源旅游县城、彭阳生态县城建设水平,提高发展质量。充分发挥沿黄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吸纳中南部地区人口转移,延伸产业布局,形成南部山区与沿黄城市带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核心,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进一步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限价商品房、农民工周转房等构成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加大公共租赁房建设力度,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鼓励引导大型企业建设公共租赁房、农民工公寓等,为城市低收入家庭和新就业人员提供住房保障。积极探索建立廉租住房与公共租赁房并轨制,通过公共租赁房的形式,分层次对不同收入群体实施保障。年内新增廉租住房设经济适用房1.1万套;建设公共租赁房1000套;完成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租赁补贴1.27万户。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管理,健全完善由廉租房、1.2万套;开工建7000套、限价商品房8000户;新增发放严格执行房屋建筑标准和抗震设防标准,加快建设进度,确保质量安全、工程优良,让群众早日入住保障房。完善住房公积金缴存、提取、使用、管理和监督制度,扩大公积金归集覆盖面,全年计划完成公积金缴存总额200亿元。深入推进住房公积金异地购房贷款同城化,积极开展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工作。

(五)以优化农村人居环境为根本,加快农村住房建设。抢抓机遇,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加快我区村庄建设和危房改造速度。优化村庄布局,适度集中建大村,坚持零散村向中心村靠近、城边村向城镇集中,配套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综合整治村庄环境,改善村容村貌。在川区有条件的地方鼓励新建2理统一规划建设,体现当地自然特色、地域特点和文化品位,川区每个县都要建设鲜明、风格迥异具有示范代表性的新型村镇。村庄20个,综合整治旧村及全区20多万群众。年时间对南部不适宜居住地区的群众进行全部搬迁、打好扶贫攻坚战的战略要求,把中南部地区群众的危房改造和地震断裂带、地质灾害区内及最困难、最急需群众的危房改造全部纳入生态移民,捆绑资金,统筹推进,统一建设管理。在沿黄城市带的中宁、青铜峡、利通区、永宁、贺兰、平罗建设生态移民示范村,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配套基础设施、规划产业布局,提升生态移民安置水平。各市县都要高度重视,抓紧制定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做好前期工作,保证500个具有欧式风格的新村庄,形成特色200个,改造农村危房认真贯彻自治区党委、2011年计划新建3.53月底全面开工

5层楼房,对户以上的村庄按照社区化管1-2万户,惠政府提出的利用建设,9月中旬完成建设任务,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党90周年献礼!

(六)以调整优化结构为着力点,培育壮大建筑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推进建筑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建筑业人才培养,造就一批会管理、懂经营、能创新的企业家和技术人才,提高建筑业整体发展水平。创新工程招投标监管方式,全面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招标、网上报名、电子评标等制度,进一步规范招投标市场秩序,从源头上预防腐败行为的发生。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加大对重点工程、保障性住房、“塞上农民新居”和农村危房改造及教育项目工程质量监管,严格执行强制性技术标准,确保工程质量优良。加强勘察设计市场管理,规范从业行为,提高勘察设计质量和水平。强化建筑施工安全监管,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安全生产不发生重大事故。

(七)以落实宏观调控政策为手段,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继续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和引导,进一步调整优化住房供应结构,综合运用规划、土地供应、金融、税收、信贷、产业政策等手段,切实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商品房的供应,有效抑制房价上涨,解决群众住有所居问题。加强商品房销售管理,严格执行价格备案制,对定价过高的商品房要进行成本核算,限定最高售价,坚决把房价稳定在合理的区间。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严厉打击投资投机性购房,严肃查处违规违法开发经营行为,规范市场秩序,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八)以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深入推进建筑节能。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强化规划、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等工程建设全过程监管,确保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达到96%以上。大力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实行按用热量计价收费。启动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工作。扩大太阳能、浅层地能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模,抓好国家示范城市、示范县、示范项目建设,建设太阳能光热建筑200万平方米。继续完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健全绿色建筑标识制度,建设绿色节能环保建筑。大力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计划全年实现节能

(九)以效能建设为抓手,不断提高执行力。风建设。各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以提高执行力为目的,加强作风建设,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立说立行、争创一流的工作作风,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把心思用在抢抓机遇、解放思想、创新工作上,把精力集中在抓项目、把功夫下在抓落实、求实效、见成效上,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全力推动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二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认真做好《宁夏回族自治区城市供热条例》、《宁夏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条例》、《宁夏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的调研起草任务,为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营造有利的法制环境。加强城乡规划、房地产市场、建筑市场和工程质量安全、节能减排、住房公积金等重点领域的稽查执法力度,及时纠正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规范行政许可、行政执法行为,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畅通行政复议渠道,保障群众合法权益。23万吨标煤。

一是加强作争资金、促发展上,三是推进政务公开。严格执行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制度,拓展公开渠道、提高公开层次、增加公开内容,为公众提供更加快捷准确的信息服务,维护公众的知情权,提升政府公信力。

(十)以创建活动为载体,加强党风廉政和精神文明建设。一是加强党的建设。全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继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不懈地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干部队伍教育培训,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努力造就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高素质干部队伍,适应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中纪委、自治区纪委六次全会精神和《廉政准则》,加强党性党风党纪和廉洁从政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和道德情操,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真正做到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干事。扎实推进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治等工作,不断提高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水平。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履行“一岗双责”,把党风廉政责任制落到实处。继续深入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抓好城乡规划、房地产开发、住房公积金监管、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程建设招投标等重点领域、重点部位的预防腐败工作,全面完成自治区党委赋予的各项牵头任务。四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以庆祝建党90周年为契机,以创建文明行业为重点,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培育和宣传先进典型,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各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以提高政府公信力、服务满意率为核心,各建设企业要以倡导社会责任为核心,公务人员要以勤勉、奉献、效率、公正为核心,企事业职工要以职业道德为核心,不断强化思想道德建设,树立行业良好形象。五是加强政风行风建设。议中,参评的24个市县(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在当地排名后位的有10个,其中排名在后年排名末位,严重影响了行业整体形象。希望行风排名靠后的市县要痛定思痛,深刻反思,认真查找出行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差距,要多从主观上找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从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做起,从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改起,主动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要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及社会公众监督,努力改进作风,提高服务质量,力争在新的一年使群众对行风建设的满意度有新提高,取得新成效。从今年起,对年度行风排名后票否决制,取消市县人民政府和各级建设部门在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中的评优评先资格,并减少项目资金扶持。同志们,2011定,关键在于抓好贯彻落实。各地各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细化分解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督促检查,在落实上下功夫,在落实上求实效,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奋发的精神、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饱满的热情,团结一心,鼓足干劲,振奋精神,真抓实干,奋力开创我区住房城乡建设

2位的有7问需于民,36去年全区政风行风评个,有的市县连续几问计于民,下大力气加以整改。位的实行一

年全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目标任务已经确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全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春节就要到了,在这里我提前给大家拜个年,祝大家新春愉快,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欢乐,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大的成绩!

谢谢大家!

第二篇: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构建和谐职业教育新局面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构建和谐职业教育新局面

作者:

来源:《电子世界》2012年第01期

中国轻工机电工程学校始建于1984年,隶属于中国轻工集团,是一所部属机电类专业学校。主要轻工系统培训、培养钳工、焊接、冷作、管道、电气、仪表等专业的中、高级技术人才。学校坚持“为企业服务,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突出特色教学,打造精品专业。学校建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是河北省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基地,是廊坊市技师培训考评单位。是中国轻工业教育协会理事校。廊坊市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廊坊市就业基地。河北省压力容器焊考单位。

2003年-2008年连续荣获集团“先进单位”称号。2005年-2008年荣获“廊坊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称号,“廊坊市职业教育管理先进单位”称号,“廊坊市就业指导先进单位”称号。2003年荣获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三等奖”。

一、为企业服务,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更新教育理念

面对新时期职业教育培训的新特点,学校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教育教学质量为生命线,突出机电安装特色,创办一流培训学校的办学方向。确立了“团结、文明、勤奋、求实”的校风,“热爱学生、刻苦钻研、执教严谨、教书育人”的教风和“勤学苦练、生动活泼、精益求精”的学风。“为企业服务,以就业为导向”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实践证明,准确的目标定位、全新的教育理念备受企业青睐,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学校的机电特色品牌效应已经形成。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职业教育培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学校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放在发展的首位,努力建设一支适应现代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要求的结构科学、专兼职教师比例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1、着力培育“三师型”(即教师、工程师、技师)教师队伍,学校有90%的教师具有相关专业培训师资资格,85%的教师具有省级电工、钳工、焊工、冷作工高级考评员资格。

2、充分重视专业教师的知识更新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有计划地安排专业课教师下到工程项目、车间进行实际操作训练,使专业课教师取得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逐步推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3、结合职工培训的培养目标要求,聘请总公司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到学校任教,形成了一支稳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三、积极探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确保培养目标的实现

1、明确教学改革要根据企业需求,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确定专业,以岗位需求为依据确定专业岗位技能,以专业岗位技能为核心确定实践教学环节,以实践教学环节需求为目标确定理论教学内容。

2、改变教学计划制订的传统模式,确立“以技能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岗位要求为质量标准”的教学计划开发的指导思想。重新设计教学课程,调整教学内容,整合师资队伍,实现了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使用的“无缝”链接。

3、坚持“理论服务于实践”的理论教学改革方向。由过去的重理论轻实践,转变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两者并重,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时数比例调整为1:1,突出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逐步将与实践相关的理论教学搬进实验室、实习车间,让学员在听、学、看、动相结合中掌握知识,体现教室与车间合一、教师与技师合一,彻底改变了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

4、积极推进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改革。学校针对学生实际,采用多媒体、实物及实训现场教学等多种方式,补充一些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逐步与世界领先技术接轨。大力推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在考核方法上加大实践考核的比重,部分课程在实训中进行考核,使学生的技能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四、深化职业培训、科学设置培训课程、精心设计和策划培训为企业服务

我校作为河北省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基地,廊坊市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廊坊市就业基地,深化职业培训从内容到形式的全方位改革,调查培训需求、科学设置培训课程、精心设计和策划培训过程、实施培训效果评估等工作的开展,为搞好培训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校以培训机构为龙头,不断强化安全生产、技术监督、阳光培训、再就业培训的培训网络建设,结合企业的不同需求,大力开展各工种培训,并对学员进行特种作业资格证、职业资格技术等级进行评定,形成了具有轻工技校特色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

近年来,我校每年培训、鉴定3700人以上,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的蓬勃发展,提高了企业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促进了企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为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我校职业教育培训工作,在各级领导和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大力支持下,在现代企业职工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在学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经过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职业教育培训工作必将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

第三篇:抢抓机遇 开创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新局面

抢抓机遇

开创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新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了更加突出位置,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支持和帮助。作为职业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技工教育也迎来了又一个快速发展的春天。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成为技工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面对的重大课题。通过本次校长高级研修活动的学习研修,笔者对常州技师学院的改革发展进行了认真的思考。

一、要准确把握面临的发展机遇

1.党和国家领导人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作用和发展方向

2014年,总书记对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他指出,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李克强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前接见与会全体代表并讲话,强调要加快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为推动经济发展和保持比较充分就业提供支撑。并要求“要用改革的办法把职业教育办好做大”。他还对2015年首届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作出重要批示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优势,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举措。职业教育活动周的设立,目的是要在全社会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良好氛围。

2.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执法检查,在法治轨道上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事业加快发展

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成立了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组,张德江委员长亲自担任执法检查组组长,开展了职业教育法实施情况执法检查。执法检查覆盖了全国所有省(区、市),并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了执法检查的主要情况。这是职业教育法从1996年颁布施行19年以来的第一次,为全面贯彻实施职业教育法,健全和完善符合国情实际和时代发展要求的比较完整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并提供法治监督和保障。

3.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密集出台政策措施,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供政策支持

2014年,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人社部等六部门编制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就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出明确要求。江苏省政府制定的《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和人社部出台的《关于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及人社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建设职业训练院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了许多创新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创新的具体政策措施。常州市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对高技能人才需求迫切,出台相应政策,提出了相关要求,其中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要求,到2020年常州市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应达到1000人以上,而截至2015年底,这一指标为826人,对学院加快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广阔空间。

二、要客观认识学院所处的发展阶段

只有对于学院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有比较客观清醒的认识,才能认清下一步加快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找准发展的关键和重点,抓住发展的机遇。笔者所在的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有50多年办学历史,改革开放后迅速发展壮大,具备了较强的办学实力,已处于技工教育比较高层次的发展阶段,已具备了向更高层次加快发展的良好条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取得了巨大的建设发展成绩

一是办学层次逐步提升。学院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一所普通技工学校,到省重点技工学校,再到1994年建成为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和高级技工学校;从2000年全国首批挂牌成立技师学院,到2007年建成为江苏省重点技师学院。二是办学规模逐年扩大。学院从改革开放之初在校生不到200人,发展到1986年突破1000人,2006年突破1万人,此后一直保持在万人以上的规模。三是办学质量逐渐提高。在为社会输送的11万多名技能人才人中,高级工、技师3达万余名,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8%以上,师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取得突出成绩。成为全国首批中职示范校,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具备了比较完善的基础条件

一是基础设施完善。2009年完成五校整合,2013年初建成新校区并搬入办学。新校区占地面积526亩,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设施完备,功能齐全,实习实训教学场地充裕,设备先进。同时常州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一期与学院新校区同步规划建设,常州市高技能人才实训服务中心设在学院,并委托学校管理,汇聚了更多的资源优势。二是师资力量雄厚。480名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占34.8%,一体化教师占70.4%,373名专业教师中具有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占25.7%,还有一批从企业聘请的高素质兼职教师。三是管理严格规范。2003年起实施院系二级管理,并不断完善和深化,管理制度健全,管理严格规范,管理手段逐步实现信息化。

3.积累了丰富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经验

一是大胆尝试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学院1988年试办高级技工班,1994年正式开办二年制高技班,1995年开办五年一贯制高技班;2000年起开设技师班,并逐步拓展技师班专业。经过多年的不断实践、总结和改进,逐步建立并完善了不同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二是积极开展教学改革。自1998年起在计算机专业和旅游烹饪专业试行一体化教学改革,取得良好效果,经认真总结完善,2002年起推行至电类专业,2003学年在全校所有专业全面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三是积极参与人社部一体化教学改革试点。2009年承担人社部“一体化教学课程开发技术规程”及维修电工、机修钳工两个专业的一体化课程标准的制定;2010年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钳加工专业参与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一体化课程改革试点,2011年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钳加工、数控机床装配与维修、计算机网络应用与维修等4个专业成为全国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学院被确定为首批“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荣获“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

4.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一是专业建设。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接产业转型升级,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设置的专业目前达56个,覆盖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主要领域,其中省级示范专业6个,省级重点专业17个,市级示范专业15个,市级重点专业17个;主持完成全国职业教育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成为全国主持项目建设的唯一技工院校。二是培养层次。覆盖全日制中级工、高级工、技师,以及职业培训中的高级技师和技师、高级技师研修。三是职业培训。加快培育职业培训工作机制,培训规模加速扩张,市场化程度快速提高,年职业培训和鉴定达2.2万人次;作为人社部首家“全国技工院校师资研修中心”,近五年完成全国师资培训千余人。四是国际合作。积极探索、实践技能人才培养国际化新路径,瞄准德国职业资格证书(IHK、HWK)与国内技师证书“双证”培养目标,2014年起与德国职业教育机构(EBZ、GBS)合作,联合培养高技能人才,努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技工院校技能人才培养品牌――中德国际班,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具备国外企业实践经历、掌握世界最新技术技能、训练有素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目前中德国际班已拓展到3个专业(分别为数控加工、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工业机械师)、2种学制(初中生源6年制、高中阶段生源4年制)、7个班的规模。

三、要精准实施学院发展的改革举措

在当前面临大好发展机遇的形势下,未来一段时间,学院的发展应立足现有的条件,坚持技工教育发展的方向、传统和特色不动摇,以实现向更高层次发展为目标,以突出内涵建设为核心,用改革创新的办法,以各项重点工作任务为突破,抢抓发展机遇,采取扎实的措施,推进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

1.做优学制培养

一是加强专业建设。进一步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适应地方产业发展需要,突出重点、合理布局,对现有专业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开发提升一大批新专业,打造与地方主导产业发展相匹配的特色产业专业群,实现差异化、特色化的专业建设布局。二是拓展国际合作。进一步巩固提升现有办学成效。办好目前的中德国际班,进一步拓展新的中德合作办学机构,开设新的国际合作专业。同时寻求新的合作伙伴。参照中德合作办学模式,积极探索和日本、新加坡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开展合作办学。三是深化教学改革。借鉴世界技能大赛技术标准和评分标准、选手集训基地建设标准和集训方法、专家教练遴选标准以及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推进各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内容、方法、途径,以及教学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考核评价等方面的改革。着重梳理各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全面完成各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的修订或制定工作,根据课程标准建设完成专业核心课程试题库,“十三五”期间不断优化提升,推进教考分离制度的实施,根据各专业职业能力、岗位能力和企业需求,探索职业技能考核评价新方法。

2.做强社会培训

一是充分发挥各专业社会培训主体作用。进一步调动专业系培训业务开发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培训业务开发的工作能力和成效;进一步提升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以优异的培训效果带动培训业务的巩固和扩张。主动加强与市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用好用足现有职业培训补贴政策。二是大力开拓职业培训工作的业务领域。探索服务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新领域,大力开展企业职工培训、职业院校师资培训和具有高技术技能特征的授权类培训,积极开展特定对象(农民工、复员军人、残疾人、毕业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再就业等)的专门培训。探索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设立专门招生窗口,做到职业培训常年招生。努力开拓国际合作培训,与在华知名国际企业合作,开展高端社会培训,推动学院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培养途径和培养机制等与国际接轨。三是争取开展建设职业训练院试点。按照人社部相关文件要求,认真制订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探索建立完善职业训练院建设、管理和运行机制,形成高水平的职业训练院建设试点工作典型案例,为人社部开展职业训练院建设和推广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

3.深化校企合作

坚持校企合作基本办学制度,完善工学结合、校企联合育人机制,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企业生产对接、教学模式与工作过程对接,形成校企利益共同体,实现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一是办好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实施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共同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在办好省级试点班的基础上,拓展新的合作企业,逐步扩大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二是建好校外生产实训基地。按照每个专业3~5个紧密型实训基地建设要求,确保每个学生在完成基本职业能力训练的基础上,都能在紧密型合作企业相关岗位顶岗实习6个月以上。与重点企业及相关院校进行全面战略合作,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组建技工教育集团。三是管好用好常州市公共实训基地。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和职业培训发展状况,适时调整与增加培训项目,通过高端带动和典型引路,建立企业、学校、人力资源市场与实训基地紧密联系机制,扩大培训服务覆盖面,逐步拓展和完善基地培训项目,形成能够满足社会培训各种需求的菜单式项目体系,全面提升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技能人才服务能力。继续启动市公共实训基地二期建设工程,积极引企入校,争取引进社会资本,探索常州市高技能人才实训服务中心的混合所有制建设运行及管理模式创新。

4.提升师资水平

一是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学制教育专业教师师生比争取达到1:25左右,其中来自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技能人才和工程技术人员占25%以上。鼓励教师提升学历层次和职业资格等级,进一步提升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或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教师比例。二是提高教师队伍质量。力争在三年内实现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在专业教师中的比重达45%以上,专业教师中同时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和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的比重达30%左右。创新教师继续教育机制,激励教师走职业化、专业化、国际化成长之路。支持教师参与社会培训,通过社会培训熟悉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切实提高教师服务社会的能力。三是实施名师工程。加强专业带头人梯队建设,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和团队负责人的培养,以创建国家和省级优秀教学团队为目标,以专业群为单位建设优秀教学团队,培养具有国际职业教育视野的省内名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第四篇:抢抓机遇快发展 奋力建设新农村

抢抓机遇快发展 奋力建设新农村

吴文俊

余川镇地处武穴市东北部,是武穴市的东大门,东与黄梅县接壤,西与梅川镇毗邻,南距京九铁路、沪蓉高速公路不到10公北枕大别山,境内石松路与柳界公路交汇,交通十分便捷,是鄂东生猪产业大镇、生态旅游名镇,也是武汉经济圈的新投资热点。镇现辖45个村、1个居委会,394个村民小组。版图面积20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0430亩,山林面积为114075亩。2006年全镇总人口69531人,其中农村人口64266人;人口出生率7.08‰,人口自然增长率3.1‰。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镇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以建设小康和谐余川目标为核心,牢固树立和持科学发展观,紧扣发展要务,壮大特色产业,全面扩大开放,大力招商引资,切实改善环境,健全保障体系,提升文明创建,加执政能力建设,全镇经济社会取得了全面快速发展。

一、经济建设新飞跃

2006年末,余川镇实现社会总产值14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0.89亿元;全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935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4万元,林业产值985.1万元,牧业产值9514.7万元,渔业产值570.3万元。当年主要农产品产量:粮食总产40508吨;油料总产6755吨;水果1135吨;鲜鱼517.9吨;牲猪出栏77000头,存栏26929头;家禽出栏84542只,存栏56530只;人工造林333公迹地更新833公顷,成林抚育6000公顷;水利设施投入7300万元,荆竹水库整险加固工程动工;年末农业机械总数311台,动力计8337马力;社会用电868万度,其中农村用电450万度。近五年来,我镇农村面貌变化深刻,企业改革成效显著,水利、交通等础设施建设进展迅速,财政实力大为增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是改革开放以来余川发最好最快、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时期之一。

二、招商引资新突破

我镇充分发挥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优势,坚持以引进固定资产投资为主,以引进工业项目为主,以落户工业园区为主的“三为招商方针;坚持促进资源开发,促进资金引进,促进资本盘活“三并举”的招商要求;坚持领导带头,企业为主,部门服务“三配的招商机制,放开眼界,放开手脚,全力抓招商、全民抓招商。近四年来,共引进项目20余个,包括东方旅行品、恒美实业、新星织、美家利彩瓦、全恒丰服饰、“莲圆”实业、神农茶业、广济硅业等一批投资规模过百万的工业型、劳动密集型企业项目和砌石周芳远、蚂蚁河、吴文、徐政等七个万头畜牧小区等农业型企业,实际引资总额达到5400多万元。招商引资带动了全镇经济社会的展。到2006年末,全镇拥有民营企业(包括个体企业)503个,从业人员8710人,完成总产值118057万元,营业收入117910万实现利润7650万元,各项税金580万元,工资总额8882万元。分别比拆乡并镇前的2001年增长12.2%、10%、63%、99%、13%和48.企业固定资产总额达到11956万元,比2001年增长65%,是历史上最好水平,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家,总产值达3371万元,出口汇1271万元。

三、特色产业新亮点

我们以芦河、车坊山药基地为轴心,全镇发展山药连年稳定在1万亩左右,2006年总产达到10500吨,实现产值4725万元;余川、双城两个产粮、产油区为重点,推广优质粮油品种,全面提升了我镇粮油品质。同时,以“莲圆”米业和四联米厂为龙头,建和壮大了米业集团,扩大了“余川米”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年销售大米达1000万公斤;以吴文、砌石两个万头猪场为龙头,全已建成七座万头猪场,10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达到300余个;以神农茶叶和邢元茶叶为依托,融合了茶叶资源,优化茶叶包装,开保健茶系列,拓宽了茶业销路,2006年茶叶产量达39吨;以林木、楠竹为依托,坚持“开发、节约、培育”并重,以市场需求为向,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壮大了苗木基地,发展花卉苗木产业,全面提升了林木资源附加值;以横岗山和荆竹水库为中心,充分发我镇旅游资源优势,重点开发建设一尖避暑、鲍照读书台、龙湫夜雨、沧浪书院等一批景点,着力构筑生态旅游名镇,旅游收入逐攀升。“六大特色产业”的发展和“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逐步兴起,成为村级集体积累增加、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四、新农村新变化

通过落实“多予、少取、放活”的农村政策,推进二轮延包,化解农村债务,减轻农民负担,农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通过善农业生产条件,落实激励政策,提高社会化水平,保进了生猪、粮油和山药三大产业化的发展。农村科技入户工作进入黄冈市先行列。健全“农村公益性事业促进会”组织,解决村级“无钱办事、无人理事、无章行事”的难题,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逐步走上范化、制度化的发展轨道。通过全镇集中精力办成“六件实事”、村级实施“四个一”工程以来,仅2005年至2006年,全镇有个村修建通村公路,总里程62.3公里,总投资达1250万元;有18个村修建塘堰30余座;横岗山旅游公路全线贯通;绿化美化了老镇区,城镇功能不断提升;利用青蒿村被列入全省50家新农村建设试点单位和周围村被列为武穴市新农村建设试点单位的有利时进一步推动农村规划编制工作,同时,以点带面,因地制宜,逐步推进,培育了象青蒿、周国、龙腰郑垸、孙型李垸、车坊下彭等批新农村建设突出典型。在示范村、样板点的辐射作用下,全镇46个村“五通六改”,村庄绿化和环境整治初见成效。

五、社会事业新发展

经济发展推动了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2006年末,全镇工商税收和社保费总额达311万元,银行、信用社存款余额16163万比2003年增加68.5%,邮政储蓄4500万元;个体经营户427户,农家超市28家,年销售额4000余万元。当年全镇为580个特困低保户发放补贴资金29万元,发放优抚救灾款达92万元。

2006余川镇计划生育率95%,人口出生率和控比工作全面达标;全镇已办理二代身份证43000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合格达90%以上,完善了农家“110”,培育了警民联系户,坚持不懈地开展了“子夜巡查”,并新创立了“排忧解难服务中心”,社会序稳定;全镇有各类学校22所,其中中学4所,小学15所,教学点2个,私立学校1所,在校学生总数达6254人,教职工414幼儿入学率100%,初等教育完成率100%,中等教育完成率94.3%,全镇现有中心卫生院1个、中心卫生室5个,村卫生室21个,职医务人员132人,编制病床50张,全镇参加合作医疗人数41100人,年报销医疗费145万元。全镇现有镇级福利院3家和村级福院8家,我们切实加强对福利院的建设和管理,积极引导和发动社会力量举办社会福利事业,基础设施和服务不断完善,五保户生得到了很好地保障;完善救灾应急机制,保证有足够能力应付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现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室6个,文化中心户个,铜管乐队10个,年举办大型文化活动2次以上;全镇46个村实现了闭路电视村村通,用户达8580户,入户率55%;固定电话4门,宽带150户。全镇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到处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作者系武穴市余川镇党委书记、镇长)

第五篇:抢抓发展机遇

抢抓发展机遇

加快振兴崛起

——张安顺同志在市委五届五次全会上的讲话

(2009年12月14日)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八次全会精神,总结工作,分析形势,对明年工作提出意见;研究讨论《中共通化市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实施意见》。

下面,我受市委常委会委托,向全会报告工作。

一、全力应对危机挑战,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今年是通化发展遇到巨大困难和挑战的一年。年初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和冲击,市委常委会团结带领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核心任务,坚定信心,逆势求进,合力攻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整体好于预期,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3.5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实现地方级财政收入25.5亿元,比上年增长19%;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60亿元、增加值22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15.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5亿元,比上年增长40.9%;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7亿元,比上年增长21%;实现粮食总产量35.2亿斤;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00元,比上年增长11.2%;农民人均纯收入5640元,比上年增长10%。

1.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成果显著。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抓住国家扩大投资和国内发达地区产业加速转移的机遇,全力争取投资、招商引资、推进项目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继续保持了投资拉动的强劲势头。全年新建续建3000万元以上项目610项、亿元以上项目165项、10亿元以上项目13项。通化经济开发区等8个开发区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全面取得较大突破。谋划包装后续项目取得新进展,储备亿元以上新项目651 项,总投资额达2860亿元。成立15个重大项目推进组,争取中央投资、政府债券资金10.19亿元。积极开展与金融

机构合作,争取三年银行授信720亿元,有效推进了银企对接。招商引资再创历史最好水平,实际到位资金51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亿美元,引进千万元以上项目1200余项。组织开展了赴港澳、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大型经贸交流活动,推进了与香港长江镁业、广东康美药业、吉林亚泰集团、江苏高力集团、浙江义乌中国小商品城集团等知名大企业的合作。与朝鲜正式签订了开发鸭绿江水利两个电站项目。在第五届“东博会”上,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9项,投资总额271亿元;同丹东市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合力打造通丹经济带、建设通化陆港、创建东北东部开发开放先导区进入启动阶段。一年来的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为通化发展振兴进一步打下了基础、增添了后劲。自2006年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以来,全市已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500亿元,预示通化经济发展将跨入一个新阶段。

2.重点产业建设继续加快突破。围绕推进产业规模化,“十大产业”进一步在完善业态、壮大规模、提升层次上取得突破性进展。钢铁产业结构升级顺利推进,通钢启动了新一轮技术升级改造;“围钢”产业新上了3万吨减振复合钢板、20万吨彩涂板、10万吨镀锌铁线等一批好项目,继续壮大集群规模。医药产业中,以纯中药制剂和保健品为代表的中药开发研制继续取得新突破;医疗器械、药品包装有新发展;生物制药形成强劲突破势头,建成7000万支人胰岛素针剂项目,新上了禽流感疫苗、猪蓝耳病疫苗项目;产业整合步伐加快,修正、万通等大企业积极开展企业并购,引进域外战略投资者推进了人参种植基地、长白山药谷物流项目建设,通化“中国医药城”产业集群优势和品牌效应进一步提升,“通化高技术产业基地”纳入国家“东北振兴”战略总布局,成为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技术产业基地之一。食品产业中,绿优米、畜禽、果仁等农特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华润雪花啤酒一期工程、阜康45万吨食用酒精工业园建成投产,我市已成为国内最大的食用酒精生产基地。在工业其它领域,华能煤矸石发电、亚泰特水日产3000吨特种水泥熟料生产线、宏信研磨材2万吨绿碳化硅微粉生产线等大项目顺利推进。工业经济扭转了大幅下滑后持续波动的局面,通钢生产经营企稳,全市工业运行回升,新增规模企业近百户,通天酒业在香港主板成功挂牌上市。在

服务业领域,继续推进了一批重大项目建设,通化·义乌国际商贸城、北京恒坤通化家居博览中心、中东新天地购物公园以及江苏高力集团投资的餐饮休闲文化城加快建设;设立文化产业发展扶持资金,新建了中国松花石(砚)交易展览中心;重点旅游景区开发取得新成效,高句丽遗迹入选“吉林八景”。一年来的重点产业建设是在危机困境中逆势推进的,并继续保持了快速突破的势头。这种产业规模化的态势显示,通化正在向新型工业基地、区域性服务业中心的目标,加快迈进。

3.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交通建设掀起高潮,通丹、梅沈、营松高速公路和通丹铁路、集安至临江边境公路全面建设;全市人民期盼已久的通化机场项目顺利奠基;通长、通集高速公路正做开工前期工作。实施城区道路桥梁改造、污水处理、供水供热供气、绿化美化亮化等十项城建重点工程,整体提升江西、完善江东、开发江南、建设江北取得突破性进展。完成了备受广大市民瞩目的二道河综合改造工程,打造了一条市民休闲长廊,实现了治理改造“龙须沟”多年夙愿。完成了滨江东路改造工程,江东交通状况明显改善,沿江环境显著改观。江南开发如火如荼,一个现代化新城区开始展现在人们面前。二道江城区建设取得新进展,开发区建设继续加快推进,江北工业带初步形成。现在,通化中心城市功能正在加速提升,大规模的旧城改造、新区开发提高了城市承载功能和综合服务能力,全方位的交通建设将带来较强的辐射力和带动力。开放通道全面建成后,通化将提升和凸显区位优势,开发开放将形成全新的局面、获得前所未有的动力,成为东北东部地区中心城市。

4.县域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快速推进。县域突破继续保持强劲势头,工业园区加快建设,城镇化建设明显提速,五县(市)都新上了一批大项目,建成了一批新企业,梅河口市财政收入跃上10亿元台阶。农村改革不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取得良好进展。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走在全省前列,12个镇列入全省“百镇建设工程”,其中4个镇成为首批启动镇。今年,全省县域突破工作会议、全省百镇建设工程现场会暨启动大会先后在我市召开。我市获得全省县域突破工作组织推动奖,梅河口市、集安市获得升级晋位奖,柳河县获得薄弱县争

先跨越奖,通化县、辉南县获得县域突破单项奖。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快速提升,广大农村整体发生的明显变化,集中反映了我市新农村建设正在跃升到一个新水平。

5.社会领域各项建设全面取得新成效。进一步发展了团结和谐、合力干事的良好局面。人大、政协在推进全局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服务型政府建设、机构改革顺利推进。爱国统一战线进一步发展。侨务、对台、民族和宗教工作取得新成绩。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在共促发展、共建和谐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普法工作扎实有效,推进了依法治市进程。开展国防后备力量能力建设提升工程取得新成效。社会稳定各项工作全面加强,维护了通钢的稳定和发展,取得了扫黑除恶新战果,全面完成了国庆安保工作任务。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组建了通化技师学院,启动了职业教育园区建设,加强了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工作,市中医院易地建设,哈尼河湿地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民生工作加快推进,年初承诺重点办好的十件民生实事全部完成。新增城镇就业4.7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6 万人次。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社会救助水平进一步提高。新建廉租房3.6万平方米,为市区低保无房户及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发放了租赁补贴。改造农村泥草房6414 户,提前两年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启动了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居民生活环境加快改善。对口支援四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工作全面完成。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开展国家级卫生城创建活动、农村清洁文明工程和军(警)民共建活动取得了新成效;开展“通化巨变60年”系列国庆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干部群众爱国爱乡的思想感情和振兴通化的精神动力;开展城市精神主题讨论活动进一步挖掘了城市文化底蕴,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建设现代城市文明打下了良好社会基础。一年来的社会建设,全市在改善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和谐上做了大量工作,在协调利益关系、应对突发事件、处理复杂问题上积累了有益经验,在把握社会发展进程和规律、树立和更新社会建设理念、加强和改进民生工作上,进一步提高了认识和实践水平。

6.加强党的建设取得重要成果。坚持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扎实推进全市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按照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以“坚持科学发展,推动„三化‟进程,加快通化振兴”为主题,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市委常委会认真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搞好整改。全市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受到省委指导检查组充分肯定,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有序开展。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深入开展了“和谐班子”创建活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提高了干部选拔任用质量和公信度,提高了人才工作水平。全面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党员创业帮带工程”,实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开展了富有特色的边境地区军地联建基层组织工作,有效夯实了基层组织基础。按照“讲党性、保增长、重民生、促稳定”要求,深入开展“树新风正气、促和谐发展”主题教育,促进了领导干部作风转变,有效纠治了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和不正之风。坚持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级领导干部抓反腐倡廉建设的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和监督,严肃查处了一批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一年来,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在应对危机,推动通化科学发展、加快振兴的实践中,接受了检验、经受了历练,进一步提高了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目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发展总体还没有走出困境,以通钢为龙头的冶金产业受危机冲击较重,导致整个工业经济低速运行、回升不快;经济增长后劲还显不足,缺少大项目特别是工业大项目带动;保障和改善民生任务繁重,扩大就业、居民增收、社会保障等压力较大,还有一些群众生活困难;维护社会稳定面临新的复杂形势,一些深层次社会矛盾长期积累、相互交织并开始集中显现,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面对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繁重的工作任务,有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创新办法不多、工作效果不明显,一些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不强,同时还存在一些领导干部工作作风不实、个别党员干部为政不廉等问题。对此,我们将认真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二、把握新形势新机遇,加快开创通化振兴崛起新局面

明年是“十一五”最后一年,是通化发展突破危机困境、实现低谷跃升,为“十二五”发展赢得高起点开局打基础的一年。因此,做好明年工作,意义特别重大。

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还在持续,经济发展仍然存在许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我市经济自今年下半年开始企稳回升,但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不平衡,冶金产业回升的态势还不够明朗。但国际经济形势已出现积极变化,我国经济持续企稳向好。我国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为我市继续扩大投资、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我省“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都为我市加快开发开放、加速产业升级,更好更快融入东北亚经济圈,提供了新机遇。我市这些年不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重点产业建设、开放通道建设、中心城市建设、开发区建设、县域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等全面取得重大进展,初步形成了振兴崛起的新态势。因此,全市上下必须清醒认识和正确把握当前形势,增强危机意识,保持高昂斗志,在经济企稳回升的关键节点、巩固发展基础的特殊时期、进行弯道超越和后发跨越的重要阶段,加快打造通化发展新优势,努力赢得快发展、大发展。

做好明年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九届八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产业规模化、交通快速化、人居生态化发展路子,强力推进固定资产投资上规模,在大项目建设上求突破;强力推进十大产业建设,在产业跃升上求突破;强力推进中心城市崛起,在构建开发开放新格局上求突破;强力推进县域工业化城镇化,在新农村建设上求突破,坚定信心保发展,尽心尽力保民生,尽职尽责保稳定,加快建设东北东部地区中心城市和中国北方宜居山水城市,为开创通化振兴崛起的新局面而奋斗。

主要预期指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地方级财政收入保持同步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3%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

总额增长2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以上。

1.继续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

全力推进固定资产投资,发挥投资在拉动增长、扩大需求、调整结构和改善民生中的重要作用。实施“862”计划,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0亿元以上,新建续建3000万元以上项目600项以上,亿元以上项目200项以上。要突出抓好机场、铁路、公路、城市基础设施“四大工程”和冶金、能源、医药、食品、服务业、社会事业“六大板块”项目建设,对其中的亿元级项目,特别是24项10亿元以上大项目,要实行定期调度制度,凡是新开工的都要落实领导包保、部门服务,确保顺利开工、加快建设。要突出抓好项目前期工作,狠抓开工率,逐一落实审批手续、资金及进场施工条件,集中搞好批量开工,尽早形成建设高潮。要继续筛选项目,全力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同时加大对争取项目资金的监管力度,确保国家政策不折不扣得到落实。要组织专业力量,积极聘请专家,精心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突出谋划重大投资项目、特别是工业项目。

继续抢抓危机背景下的结构调整、产业转移机遇,全力抓好招商引资。要坚持有针对性地走出去、请进来,大力开展专业化叩门招商、专题招商和以商招商,注重通过各种商会、协会组织开展平台招商,精心组织参加“东博会”及其他经贸交流活动。开发区要围绕全市重点产业发展,有选择地主攻一些重点地区,努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和龙头项目,带动产业向我市接续转移,加快建设一批与发达地区合作的产业园区,形成招商带动效应。注重把传统招商引资推向区域合作的更高层次,积极同对我市发展具有提升带动作用的地区开展合作,抓住我省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和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加快推进与辽宁丹东的务实合作,设立区域合作办事机构,启动通丹经济带规划建设,打造“十二五”通化经济新的增长极;继续深化与浙江义乌的产业合作,在义乌设立通化农特产品展馆,让通化的产品通过义乌这个世界小商品中心,走进发达地区、走向世界。

进一步优化投资创业环境。坚持“一如、三优、三全”服务理念,视投资者如亲人,有手足之情,有善待之心,有包容之量,尽一切努力提供优先、优质、优惠服务,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服务,树立通化开放亲商的良好形象。

2.加快结构调整,推进产业跃升

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兴市,全面推进以“十大产业”为重点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集中打造冶金、医药、食品三大基地,争取三到五年时间,各县(市、区)和通化经济开发区都分别建成一个产值超百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形成“十大产业”、“三大基地”、“八大集群”产业发展格局。

要把握工业化主题,大力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统筹发展现代农业、新型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现代农业,要抓住产业化经营这条主线,着力发展基地化农业,突出抓好龙头企业建设,不断推进农副产品资源和特产资源深度开发,重点发展绿优米产业、玉米转化产业、精品畜牧业、园艺特产业和林木加工业。要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做大做强阜康、正方、卓越等龙头企业,壮大各类专业化食品工业园,建设康美新开河人参基地、长白山西南部木材加工基地。打造新型工业,要实施工业产业八项跃升计划,争取三年时间实现工业总量翻一番。明年,要推进“五个百”工程,重点建设百个投资超亿元重大项目,实施百项重点技改工程,抓好百个项目投产达效,扶持百户重点企业,新增百户规模以上企业。推进冶金产业跃升,要全力支持通钢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加快技术升级改造,实施千万吨钢产能建设;继续大力发展“围钢”产业,壮大配套企业群,提高钢材就地转化率和制品化率。要联手通钢实施120万吨球团、60万吨焦炉、3万立方米制氧等配套项目;着眼长春、沈阳汽车产业发展,加快实施汽车系列冲压件项目,努力建设汽车零部件制造中心;加快建设2万吨镁合金及压铸件项目,拓展冶金产业新领域。推进医药产业跃升,要坚持在医药工业、医药商贸、医药科研、医药教育和中药材基地“五位一体”建设上求突破。加快推进医药企业整合重组,进一步盘活存量;继续推进基因重组人胰岛素系列等生物药项目建设,拓展中药制剂、中药保健品、生物疫苗、医疗器械、药品包装等生产领域,加快建设通化长白山药谷国际中药交易中

心、医药物流配送中心和国际中医药文化博览中心。推进食品产业跃升,要继续在系列化开发、品牌化发展上求突破。积极促进通化葡萄酒公司与云南红酒业合作。要坚持质量兴市,大力实施品牌战略,进一步做响传统品牌;着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加快培育新品牌。要坚持引进增量与盘活存量相结合,以大企业为基本支撑,以项目建设、技术改造、规模企业发展、扶持双停企业释放产能为主要增长点,打一场工业企稳回升攻坚战,力保工业快速回升、平稳运行。要努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瓶颈,加快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积极推进企业上市。要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确保完成省下达的任务指标。提升服务业,要着眼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积极培育和引导消费热点,进一步全面加强旅游度假、购物出行、住宿餐饮、文化娱乐、休闲健身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推进服务业跨越式发展。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整合文化产业资源,完善业态;加快发展松花石(砚)等产业,筹建文化产品交易市场。要坚持以开放思维谋划旅游业振兴,规划开发通化旅游休闲度假区,规划建设龙湾群至“小江南”旅游路线,协同构建登山、寻古、游江、观海的城市旅游联盟,打造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龙湾火山口湖群世界地质公园、鸭绿江国际旅游黄金带三个国际旅游品牌,努力建设区域性观光、休闲、度假中心。

3.着眼东北东部开发开放新态势,加速中心城市崛起

围绕改善区位条件,提升中心城市辐射力,进一步谋划和实施重大交通工程。抓紧研究推进城市东部连接,规划和建设长白山区域快速通道。继续加快建设通丹、梅沈、营松高速公路和通丹铁路、通化机场。加紧推进通长、通集及通化至靖宇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启动通化陆港建设工程。力争在“十二五”头两年,全面建成连接周边城市的开放通道工程,把通化建设成为东北东部区域性交通中心,成为连接东北腹地与沿海的开放前沿。

坚持“高标准规划、精品化建设、精细化管理”发展中心城市,快速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继续推进“以江为轴、跨江发展”,加快提升江西、完善江东、开发江南、建设江北,同时注重做好山水文章,突出宜居特色,不断提高城市生态建设水平,让通化市区山为画屏、江为景观带、河为休闲长廊、沟为山水家园、桥为街头美景。积极探索创新城市规划建设体制机制,完善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等规划编制体系,构建通化都市区,为发展百万人口城市创造条件。大力支持二道江区旧城改造和老矿区建设。加快完善市区路网、地下管网、垃圾和污水处理、供水供热供气等基础设施,加大绿化美化亮化力度。加强城市水源地保护。继续推进周山沟河治理,规划建设好浑江、二道河景观带,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加快完善城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科技馆和规划展览馆。突出把江南新区打造成购物、休闲、娱乐中心,加快建设通化·高力餐饮休闲文化城、中东新天地购物公园,完善通化·义乌国际商贸城配套设施,尽快把通化发展成辐射东北东部的小商品中心。坚持建管并重,努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继续扎实开展国家级卫生城创建活动。

4.加速推进县域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顺应全省工业化、城镇化浪潮快速兴起的新形势,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加快构建依托交通干线、产业群与城镇群同建共筑的区域发展新局面。

要坚持工业立县、产业兴县,推进县域工业化。深入实施县域突破战略,继续保持在全省县域发展中争先晋位的良好势头。集中力量抓工业突破,组织精干力量开展招商引资,集中配置资源推进工业园区建设。要注重围绕通化“钢铁城”、“医药城”建设,发展冶金关联产业和医药产业;积极推进能源等各类矿产的勘探开发,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快大项目建设;切实发挥农特产品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各具特色的加工业。要突出抓好县域开发区建设,注重完善配套服务功能,着力打造特色园区,使开发区成为经济龙头、城市新区。

要抓住全省实施“百镇建设工程”和“百镇扶持工程”的机遇,迅速掀起城镇化建设热潮。继续加快提升县级城市、县城建设水平,按照小城市规划标准建设区域中心镇,统筹考虑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地域文化、生态环境等因素,规划建设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列入全省“百镇建设工程”的重点镇,要利用好各项政策和专项资金,加快完善城镇功能,奋力实现率先发展,争取利用5年时间,发展成小城市或强镇、重镇、名镇。要以小城镇建设带动广大农村建设,实施“百村示范、全面提升”工程,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抓好以改善村容村貌

为重点的农村环境建设。积极争取国家有关政策,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力争在全省率先实现“农家书屋”行政村全覆盖。

要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积极推动农村宅基地规范化治理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盘活土地资源,实现土地集约规模利用。依据政策规定,放开城市农民落户限制,引导农民有序进城。继续创新和加强财政、金融、科技、人才、信息等支农服务,加大农民培训力度,促进农民创业和转移就业。

5.全面加强社会建设,着力改善民生、构建和谐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注重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努力建设民生幸福城市。

全力改善群众生活。坚持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为先,统筹解决生存性民生问题和发展性民生问题,继续集中财力物力办好民生实事。明年,要实施“1235”民生工作行动计划。全市改造棚户区及危旧房100万平方米,重点推进市区周边及乡镇、矿区棚户区改造,加大对住房困难群众的住房租赁补贴力度;完成市区100栋老旧楼小区环境综合整治;改造维护市区街巷路100条;新建和维修市区公厕100座。着眼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重点改善200所中小学校特别是“薄弱校”办学条件,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开展教师专业化全员培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首批支持200个村卫生所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加强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工作,基本养老和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扩面新增3万人,将3000户城市低保“边缘户”纳入社会救助体系。全面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各项政策,加强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和失业人员的创业服务,始终保持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力争新增城镇就业5万人。

积极促进社会和谐。加强党对人大、政协工作的领导,积极支持人大、政协反映人民意愿,畅达社情民意,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和政协委员民主监督权利。加强同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真诚合作,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侨务政策,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开展维权服务。注重加强与驻通国省属单位沟通联系,协

调推进各项工作,大力支持通化师范学院加快发展。深入开展“双拥”、“双支”工作,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进一步夯实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工作基础。

精心维护社会稳定。全面推行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继续开展平安通化建设,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依法坚决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注重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完善化解矛盾纠纷“N+1”工作机制;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推进依法治市进程。加强信访工作,突出解决国企改革和房地产开发遗留问题以及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严防发生群体性事件。加强互联网舆论引导,建立健全网上舆情研判机制。认真做好安全发展各项工作,抓好安全生产,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全力做好甲型H1N1流感疫情及其它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控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建设现代城市文明。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注重强化地域文化特色,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发展城市文化,培育城市精神,建设通化精神文明。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公民意识。进一步弘扬革命传统文化,挖掘、保护优秀历史文化,提升特色产业文化,发展城市生态文化,打造长白山地域文化中心,不断彰显城市的个性、气质和魅力。

三、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是我们党在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为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市委常委会研究拟定了贯彻落实中央《决定》的《实施意见》,提交全会审议。全市各级党组织要深刻认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切实加强对党建工作的领导,努力提高全市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1.围绕加速通化振兴崛起,进一步推进思想解放。要坚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继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理念,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通化发展尽快突破

危机困境,加快振兴崛起步伐。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把解放思想作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坚持与时俱进,把握时代脉搏,追赶发展潮流。要牢固树立学习意识,学理论、学政策、学业务,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努力增强实践本领。要牢固树立发展意识,坚定发展信心,克服畏难情绪,自我加压,砥砺奋进,谋发展主动与先进对标,干工作奋力争先晋位。要牢固树立创新意识,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敢于打破常规,敢于突破条条框框,始终把创新作为工作的常态。要牢固树立机遇意识,深入研究国家和省的各项政策,抢抓政策机遇,灵活创造机遇,把握工作的主动权。全市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抓好理论武装工作,大力开展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学习型支部”、“学习型党员干部”活动。

2.围绕发展党内民主,进一步改进领导方式。要站在增强党的生命力的高度,在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原则下,积极发展党内民主。要全面加强市、县地方党委和人大、政府、政协党组建设。党委要总揽全局,统筹各方面工作,注重充分发挥同级人大、政府、政协党组作用,更好地把党委决策转化为人民意志和干部群众的统一行动。要进一步健全贯彻民主集中制各项制度,完善党委议事规则和民主决策机制,实施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决策,必须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实施重大民生工程,要公开征求群众的意见。要积极拓宽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发挥党员参与管理和监督的作用,并切实保障党代表充分行使权利。要积极推进党务公开。要进一步探索创新坚持党的领导、保障群众民主权利的基层民主自治机制。

3.围绕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和创新型人才队伍,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着力建设为通化振兴崛起勇挑重担、善打硬仗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加快建立健全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考核体系和评价机制,推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不断提高正确研判形势、领导科学发展、驾驭复杂局面、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标准选拔任用干部,进一步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大力选拔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注重选拔年轻干部、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全面落实干部

配备要求。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注重多岗位锻炼干部。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入实施“人才兴业”战略,加快建立和完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开发机制、发现使用机制、评价激励机制,引导各类人才为通化振兴崛起建功立业。

4.围绕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全市党的基层组织。要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努力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社会覆盖,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员作用的充分发挥。要全面抓好农村、街道社区、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两新”组织中的党组织建设,抓住思想政治工作这条生命线,把握推动发展、服务民生、凝聚人心、促进和谐这条工作主线,不断创新工作内容和活动方式。继续开展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固本强基、素质提升和创业带富“三项工程”。要科学制定党员发展、党员培训、支部书记培养工作规划,努力建设充满生机活力的党员队伍和支部书记队伍。

5.围绕推进发展、服务人民,进一步转变领导干部作风。要坚持以思想教育、完善制度、集中整顿、严肃纪律为抓手,下大力气解决突出问题,弘扬优良党风,建设清新政风。要大力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继续深入开展“树新风正气、促和谐发展”主题教育,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制度,抓好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要大兴团结干事之风,坚持胸怀大局、守土有责,共同推进事业,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保持迎难而上的勇气、开拓进取的锐气、争创一流的志气,真正带着激情去工作。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坚持从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做起,开短会、讲短话、发短文,切实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干实事上。要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带着感情、带着责任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认真践行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要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继续严格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的各项措施,严控办公经费,切实把有限的资金、资源用于发展经济、推进工作、改善民生上;加强干部管理,坚决制止领导干部在社会交往、休闲娱乐、生活作风方面的不良现象。

6.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履行好反腐倡廉重大政治责任。要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加大教育、监督、改革和制度创新力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惩防体系,更加有效地预防腐败、惩治腐败。要加强廉洁从政教育,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新规定。大力发展廉政文化。要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切实强化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监督,保证权力运行公开透明。要进一步加大查办案件力度,严肃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案件,严肃查办商业贿赂案件和严重侵害群众利益案件,严肃查办工程建设领域腐败案件,严肃查办群体上访和重大责任事故背后的腐败案件。各级党委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坚决支持纪检机关开展工作,推动全市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同志们,做好明年工作,突破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发展困境,对通化发展振兴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我们面前有机遇,也有困难和挑战,还可能遇到新的经济发展风险。但是通化振兴崛起的美好前景在召唤我们,我们一定要为此加紧工作、奋发努力!

下载抢抓机遇 开拓创新 奋力开创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新局面word格式文档
下载抢抓机遇 开拓创新 奋力开创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新局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抢抓机遇 加大投入努力开创县乡公路建设新局面

    抢抓机遇 加大投入努力开创县乡公路建设新局面 抢抓机遇 加大投入努力开创县乡公路建设新局面 安阳县位于河南省最北部,辖21个乡镇,608个村(居)委会,幅圆面积1202平方公里,总人口......

    抢抓机遇 加大投入努力开创县乡公路建设新局面

    抢抓机遇 加大投入努力开创县乡公路建设新局面安阳县位于河南省最北部,辖21个乡镇,608个村(居)委会,幅圆面积1202平方公里,总人口91.6万人。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在上级党委、政......

    抢抓机遇 迎难而上 努力开创党校工作新局面5则范文

    抢抓机遇 迎难而上 努力开创党校工作新局面 区县分设以来,玉龙县委党校按照协议与古城区委党校共用资产办公办学至2008年9月底,于2008年10月迁至现在的地点(白华路原财政局办公......

    抢抓机遇,开拓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抢抓机遇 开拓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沛县栖山镇党委书记 钟声 今后五年,是徐州全面实现小康并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阶段,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

    抢抓机遇 创新发展范文

    抢抓机遇 创新发展 努力促进全市环境监测工作在上新台阶 ---在2011年全市环保系统工作会议上讲话 市环境监测站站长 2011年1月20日 各位领导: 下午好!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去年全......

    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为全市人民过上中等城市生活而努力奋斗各位代表、同志们:我受第六届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一.简要回顾第六届委员会工作市六次党代会以来,......

    抢抓机遇、扎实工作努力开创畜牧工作新局面(小编整理)

    抢抓机遇、扎实工作努力开创畜牧工作新局面2012年畜牧业工作情况汇报一、畜牧业生产完成情况上半年生猪存栏12.6万头,同比增长10.28%,大牲畜存栏5.27万头,同比下降1.6%,家禽存栏......

    抢抓机遇,鼓足干劲,努力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局面(5篇范文)

    互助村地处嘉荫县与新青区接壤处,现有居民157户,人口673人,耕地面积18000亩,有线电视和程控电话入户率均达到100。住房砖瓦化率55,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1平方米,2005年人均收入实现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