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创新发展不断开创我市五保供养工作新局面((2011年5月18日))

时间:2019-05-12 14:02: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抢抓机遇创新发展不断开创我市五保供养工作新局面((2011年5月18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抢抓机遇创新发展不断开创我市五保供养工作新局面((2011年5月18日))》。

第一篇:抢抓机遇创新发展不断开创我市五保供养工作新局面((2011年5月18日))

抢抓机遇创新发展

不断开创我市五保供养工作新局面

安康市民政局

(2011年5月18日)

安康市地处秦头楚尾,境内山大沟深,经济发展滞后,贫困人口相对较多,全市现有农村五保40065人,占全市农业人口1.6%、全省五保总数的三分之一。近几年针对我市贫困山区五保户居住分散、住房条件极差的实际情况,敞开思路,广开渠道,试点探索,抢抓机遇、创新发展,共筹资金近2亿元,新建成农村敬老院189所(县级中心敬老院7个、乡镇区域敬老院71个、乡镇中心敬老院111个),五保安置点230个,新建供养床位22370张,集中供养五保对象21217人,五保集中供养率从3%提高到54%,2011年集中供养率将达到60%。农村五保供养标准由360元/人〃年提高到现在的3000元/人〃年,我市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跨越发展,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如盛开的“福星之花”璀璨夺目,散发着宜人的芬芳,我市五保集中供养工作情况被民政部编入《全国社会救助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中。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完善机制

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将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列入重

要议事日程,作为年度考核硬性指标,加强督办考核和督促落实,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政府划拨资产、土地、减免税费等,1

先后制定出台了农村五保供养《“十一五”规划》、《实施意见》和《关于切实加强农村敬老院管理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做到在融入全局中找准位置,在服务全局中推进发展,市委书记刘建明、市长方玮峰、市委常委、副市长王安利等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检查指导五保集中供养服务机构建设,并现场组织各方力量,解决民政困难和问题。各级政府成立了领导小组,形成了“政府领导、民政主管、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工作格局。

二、创新模式,完善体系

立足山区实际,多方筹资,打造以敬老院建设为主体、五保家园建设为补充的五保集中供养体系。做到“三坚持”:一是坚持强化主体供养,加大标准化敬老院建设力度。确立“建改结合、完善功能、标准规范、提高档次、典型示范”的工作思路,采取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统一标准、规范设计、突出特色、分步实施、整体推进、整合提高等措施,大力兴建县级中心敬老院,合理发展区域性和乡镇中心敬老院,加快改造乡镇敬老院和村组安置点,初步建立了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服务网络。目前全市共投入建设资金2亿多元,已建成敬老院189所,集中供养五保对象1.8万余人。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建设五保家园,改善五保户居住条件,作为敬老院主体集中供养的有效补充。选择基础条件较好、五保户相对较多、具有一定自理能力的村组,暂时通过建立“五保家园”进行集中安置,利于降低成本、方便管护,是切合我市山区五

保对象多、居住边远、照看困难、住房条件差这一实际的有效过渡补充措施。在建设中坚持“四通”(通水、通路、通电、通电视)、“五有”(有文化活动室、洗浴室、洗衣房、灶房和厕所,并配齐日常生活用品)、“三不变”(供养主体责任、照料责任、包帮责任不变)。目前,全市共投入建设资金1280余万元,建五保家园230个,集中供养五保对象3600人。三是坚持夯实供养基础。对新建、改(扩)建的敬老院和五保家园坚持“七有”标准,即:有一支好的管理服务队伍,有一块以副养院的生产生活用地,有院部卫生室,有“正大模式”的养猪厂,有一套有效的五保户帮扶机制,有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有规范完整的档案资料,为敬老院的规范管理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整合资源,合力推进

积极协调,统筹整合各部门资源,合力推进,有效“加大五个力度”,即:一是加大项目争取力度。近几年,我市各级民政部门坚持以项目为抓手,以项目建设带动整体民政工作,强力打造项目民政。截止2010年底共争取中省敬老院项目资金9893万元。二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市县(区)财政想方设法加大财政投入,近几年筹集资金5000余万元。三是加大项目捆绑力度。市、县区政府每年将生态移民、迁移式扶贫移民资金的20%专门用于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四是加大政府划拨和资源整合力度。将乡镇政府闲置的办公楼、学校、粮站、卫生院等场地,通过政府无偿划拨或低价补偿划拨等形式用于五保机构建设,累计划转资产

价值6000余万元。五是加大税费优惠和部门帮扶力度。敬老院建设涉及的国土、城建等相关税费予以减免,交通、电力、水利、农业等部门为五保供养服务机构通路、通电、通水,配套正大养猪场、沼气池等。

四、规范管理,提升水平

坚持“建管并重”,五保集中供养管理积极跟进,去年大力开展“敬老院管理年” 活动,重点抓好“三落实、四推进”:一是落实管理责任。县区、乡镇、村组层层签定供养协议,并建档立卡,建立了“县区民政部门指导、乡镇政府负责管理、乡镇民政办协调监督、村组有效协助、敬老院民主管理”的管理体制。汉滨区所有的中心敬老院为每位老人制做“联系卡”随身携带,白河县签订工作人员绩效与工资挂钩,旬阳县为每位入院五保对象建立个人资料档案。二是落实管理机构和人员、经费。去年敬老院管理人员配备取得新突破,全市机构编制部门共批准成立事业单位敬老院144所(县级中心敬老院10所、乡镇区域敬老院134所),落实管理服务人员649人(其中:全额事业财政拨款314人),经费994万元。三是落实供养标准。建立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去年达到3000元/人.年,及时足额兑现到位。四是推进管理制度健全完善。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强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管理工作的意见》,市、县民政局制定出台了《农村敬老院管理规范》等一系列制度文件,坚持用制度推进规范管理。每年组织举办全市敬老院院长培训班,开展敬老院民主管理,不断优化服务,提

升管理。五是推进敬老院星级创建。为充分调动大家争先创优的积极性,出台了《关于开展农村敬老院星级创建活动的通知》,制定了《安康市农村敬老院星级评定标准》,积极开展了评选“星级敬老院”的活动。2010年评定三星级敬老院20个,四星级敬老院8个,五星级敬老院1个。六是积极发展农副业生产。鼓励五保供养对象自愿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和力所能及的生产活动,通过创造财富,看到自身价值,将劳动、娱乐、保健融为一体,在发展生产中实现“老有所乐”。目前全市敬老院农副业生产发展势头强劲,已从局部发展过渡到均衡发展。据初步统计,全市已投入使用的172所敬老院年均生产蔬菜100万斤、粮食150万斤、饲养生猪860头、养鸡3000余只。各项副业生产年均总收入达350万元。七是推进健全“帮扶结对”长效机制。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学校、部队等分别与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实行结对帮扶、慰问等。平利县在全县开展了“五个一”敬老活动,即:县级部门包联一所敬老院,每年为敬老院送一台文艺节目;每季度组织一次慰问,敬老院所在乡镇每年开展一次募捐活动,每所敬老院发展一项增收项目。

几年来,我们立足于市情,全力打造新型农村五保供养体系,五保户集中供养率大幅提高,初步实现了五保老人住有其所、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目标。但由于我市地方财政紧张,投入有限,五保户供养标准还比较低,供养机构及其服务设施建设还相对滞后,集中供养率与供养目标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决心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认真学习兄弟地市经验,再添措施,再鼓干劲,再上新的台阶。

第二篇:认清形势 抢抓机遇 探索创新不断开创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2012.3.16)

认清形势 抢抓机遇 探索创新

不断开创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

今年是党中央确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既是深化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机遇。党建工作是大学问,全党都在研究,但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很多地方都流于形式。得胜街道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特别是当前,随着新区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人们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群众的需求日益提高。与此同时,与基层党组党员个体服务能力、服务资源有限的矛盾愈显突出,传统的党建工作难以适应如今的发展趋势。街道也从以前那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小村镇转变成当前全区重点项目建设用地的主战场,大规模的征地动迁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如何在街道自身情况和新的发展机遇下,把街道干部和群众更好地组织发动起来,做好群众工作,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的进度,不断提升街道整体经济实力,使街道的各项工作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和理解。下面,就得胜街道在提升基层党建工作中一些做法汇报如下: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增强抓好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街道党工委下设18个党总支、党支部,其中10个村党总支,1个社区党支部,7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支部,村党总支下

设有地,又能稳定群众、使群众的利益不受损失。街道党委坚持发扬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发挥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用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去破解,去处置。因此,我们的各项工作开展的如此顺利,也使街道的党建工作更好地体现了时代性。

二、明确思路,抢抓机遇,提升基层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切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我们以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主线,坚持全面推进和突出重点相结合,结合街道当前动迁、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为加快推进得胜的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和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一)坚持落实基层党建领导责任

街道党工委建立了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了党工委统一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街道党委结合“三联两包”活动,进一步加强包村联系点制度,特别是根据街道动迁等重点工作对该制度进行调整和完善,保证每名班子成员每月至少一次深入联系点检查指导工作。

(二)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选强配齐基层班子。街道直属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全部配齐。街道党工委还对辖区的村进行两委班子调整。其中西金村仅在班子调整后的三天内,就在39户滞迁户中拿下了32户。基层党组织在促进动迁、稳定、强村富民等重点工作上,发挥了战斗主力军的作用。

二是管理使用好党费。对各级党组织的党费收缴实施专人负责,按有关规定收缴,按时、足额上缴新区组织部,严格执行党费使用财务管理和党费使用审批制度。

三是认真抓好发展后备党员。街道党工委按照《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和“十六字”方针的要求,严格执行推荐制、公示制、票决制、报告制和责任追究制,保证新党员的质量,改善党员队伍结构。

四是加强党员教育培训。街道党工委根据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党员特点和需求,制定了党员培训规划、方案和计划,明确培训内容、方式和时间要求;各党支部坚持集体学习制度,并不定期对党员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制度。

五是实施党内关爱。各级党组织将制定了具体的党内关心关爱工作方案,切实帮助辖区内有困难的党员和老党员解决实际困难,每年“七一”和春节前走访慰问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

(四)坚持推进党内民主

严格落实党内情况通报制度,认真实行党务公开工作。始终坚持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全面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素质。

(五)建立健全基层党建保障机制

逐步建立党建活动阵地,各极党组织按照上级要求建立高标准的党员活动阵地,在党员学习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的实际情况,逐步解决自身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三)真抓实干 开拓创新 努力开创党建工作新格局 街道党委领导干部在动迁工作中,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从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主持制订补偿方案,到深入一线解决问题,都亲力亲为,不厌其烦。在党委的坚强带领下,金七公路、华晨别墅商户动迁难点得到有效解决,动迁进度全面加快。受街道党委领导的影响,其他各级党组织及成员各司其职,各尽其力,纷纷率队动迁,成绩显著。其中党工委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这两个从未干过动迁的党务干部,硬是在3个月时间内带着村工作人员像蚂蚁啃骨头一样啃下了70户滞迁4年的“硬骨头”。我们结合区里的工作要求,大力加强机关工作作风纪律整顿,积极推行转文风会风,倡导短、实、新的文风,提倡开短会、讲短话、讲管用的话,并加强督促检查,努力建设高效、公开、透明的服务型政府。

我们抓基层党建工作,主要以“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意识,找准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的结合点,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努力开创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格局。

第三篇:抢抓机遇 创新发展范文

抢抓机遇 创新发展

努力促进全市环境监测工作在上新台阶

---在2011年全市环保系统工作会议上讲话

市环境监测站站长 2011年1月20日

各位领导:

下午好!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去年全市环境监测工作向大会作以简要汇报,对今年的工作任务,讲几点意见。

一、2010年环境监测工作情况

2010年,我市环境监测工作在市环保局的正确领导和省中心站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体部署,坚持监测科研为先导、监测业务为主导、监测技术为支撑的方针,紧紧围绕全市环境保护中心工作,以环境质量、污染源减排监测为重点,立足环境监测职能,全面实施“管理强站、质量建站、人才兴站、科研立站”的战略思路,大力加强环境监测业务、技术、质量管理与保障体系建设,圆满的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为推动环境监测工作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力的提升了“说得清”和“测得准”能力。

(一)各项环境监测任务全面完成

一是全面完成了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的建设及监测、大气降尘监测、大气降水监测;完成了XX河、XX河、XX河三条主要河流和9个监测断面,3个水源地的饮用

监测35家,重点污染源监测44家,每月监测一次,环境执法委托性监测100多家,编制《XX环境监测简报》12期,向市委、市政府、市环保局及时、准确地汇报了环境质量信息。XX、X、X、X、X也分别对辖区内的重点污染源实施了监督性监测。各级监测人员在任务重、标准高、要求严的情况下,不畏艰险、起早贪黑、加班加点,保证了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和抽测任务的完成,为污染物总量减排、环境管理提供了保障。

七是圆满完成了应急和预警监测任务。根据近年来我市发生环境突发污染事件的特点,有针对性的修改完善了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监测预案,在污染源超标排放事件、企业污染事故、自然灾害等发生时,环境应急监测工作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XX县发生了 事件后,我市迅速启动环境监测应急预案,组织XX开展环境质量和排污状况调查,为事故处置提供了技术支撑。通过应急出动,有效的检验了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指挥协调和监测能力,取得了明显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

2010年监测数据表明:全市3条主要河流9个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比利为57.7%,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比例为22.5%,同比类别没有发生变化,但主要污染物浓度有大幅度下降,高锰酸盐指数平均浓度为4.8毫克/升,同比下降1.1毫克/升,下降18.6%;化学需氧量平均浓度

++还成立了宣传队,深入学校、社区等单位进行宣传,为全市的环境保护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受到社会了各界的广泛好评。

(四)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不断提升

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是监测工作的生命线,我们时刻把监测数据质量摆在监测工作的突出位置,确保监测数据科学性、规范性和公信力。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监测规范和分析方法的要求,加强持证上岗考核和监测仪器设备计量认证工作,质量管理有了长足进步。

去年,市站为了加强环境质量管理,根据《环保部和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强化各县区监测站的技术指导和质量保证的职责,并严格实施了每年一度的管理评审和内部质量审核,通过查问题、定措施、搞整改,逐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使其有效运行。2010年完成了6家先监测站的计量认证现场评审20人103项次的上岗证考核工作。目前,全市已有8家环境监测站通过了计量认证。

五人员培训力度和人员素质不断提高

全年市站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不断加大检测人员培训力度,全年共培训检测人员100人次。举办了4期环境监测技术培训班,为检测人员持证上岗打下坚实基础。为了进一步提高全市环境监测系统人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丰富环境监测人员的实战经验,提高应对突发环境事

名为市级“精神文明单位”。

一年来,环境监测干部职工不畏艰难、勇于吃苦、勇于奉献、勇于拼搏,监测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政府、环保局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全市环境监测人员共同努力、无私奉献的结果。在此,我对大家辛勤工作表示诚挚的感谢!

回顾一年来我站监测工作,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环境形势的严峻性和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困难。从监测管理来讲,环境监测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监测队伍严重不足,人员编制偏少,素质不高,严重的影响了环境监测任务的完成;现有的环境监测基础能力还很薄弱;特别是县区监测站,缺少基本的实验场所和监测分析设备;监测经费保障缺乏长效机制,有部分监测站是差补和自收自支单位;农村环境监测工作还没有全面展开,科学反映环境监测质量的监测网换需要完善;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还没有很好的发挥作用,监督性监测的作用单一,排放量检测手段有限,没有严格按照污染源排放标准开展监测工作;环境预警监测、环境应急监测、应急处理能力还很薄弱。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通过积极工作争取各方大力支持,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切实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三、2011年全市环境监测工作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落实是十七

全市环境监测系统应加大主动服务,超前服务意识,加强对环境质量变化原因和发展趋势每月一次的分析,提高环境信息获取的能力和表征能力,使环境质量分析的对象、内容更好地满足环境管理的需要。

二是配合省上完成流域水质自动监测工作,做好4大主要河流省控断面、市控断面水质监测工作,开展出境断面水质监测和日报工作;积极做好市、县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工作,有条件的开展重点乡镇饮用水源地的监测工作,按时上报水质监测报告。

三是XX、X、X、X、X环境监测站增加水源地监测,市站做好技术指导和业务管理。

四是各县区监测站应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做到资源共享。五是市县环境监测站应做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监测工作。

3、强化意识、提升能力,认真做好应急监测工作,高效完成应急监测任务

各级监测站应有针对性的加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能力建设,完善各级应急监测预案,配备必要的监测仪器和安全防护设备,开展应急监测技术培训,提高应急监测能力;同时进一步增强应急监测意识,加强应急监测制度建设和应急监测仪器设备的管理,做到反应快速、方法正确、监测及时、数据可靠、建议可行。

4、相互配合、团结协作,做好各类服务性监测

系,进一步加剧了全市更大范围的环境污染,给环境监管带来了更为严峻的监管任务,2011年,我市要在有能力县区建立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站,以便更有力地说清我市的环境质量状况。

6、加强监测质量保证工作,切实提高管理和技术水平市、县监测站应高度重视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切实贯彻落实《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和《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制度》,落实省环保厅《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三年行动计划实施细则》的有关要求,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和人员培训,实现全过程质量控制和全员持证上岗。各站应每年进行至少两次内审和一次管理评审,保证质量体系文件的有效运行。尤其是按照质量体系文件的要求,不断完善质量管理运行体系,提高监测报告质量。

7、坚持以人为本、科技领先,积极开展人员培训和环境监测研究

市、县监测站要制定政策,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不断学习,积极思考,大胆创新,引进和聘用紧缺人才,大力开展环境监测技术研究工作,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大中型仪器使用效能,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和锻炼人才队伍。今年,国家和省上有多个业务培训计划,届时市站将及时转发有关培训文件,积极组织各站参加业务培训。

同志们,2011年是我市创模工作的冲刺年,也是我市环保工作大见成效的一年,环境监测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以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胸襟,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拼劲,以坚忍不拔、负重前行的气魄,坚持解放思想,不断开拓创新,扎实推进新时期环境监测工作,做到干一件,成一件,实实在在为领导分忧,为企业和群众服务,为开创我市环保工作新局面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最后,再一次感谢大家一年来对监测站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恭祝大家新春快乐,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第四篇:抢抓机遇 开创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新局面

抢抓机遇

开创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新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了更加突出位置,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支持和帮助。作为职业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技工教育也迎来了又一个快速发展的春天。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成为技工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面对的重大课题。通过本次校长高级研修活动的学习研修,笔者对常州技师学院的改革发展进行了认真的思考。

一、要准确把握面临的发展机遇

1.党和国家领导人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作用和发展方向

2014年,总书记对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他指出,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李克强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前接见与会全体代表并讲话,强调要加快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为推动经济发展和保持比较充分就业提供支撑。并要求“要用改革的办法把职业教育办好做大”。他还对2015年首届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作出重要批示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优势,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举措。职业教育活动周的设立,目的是要在全社会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良好氛围。

2.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执法检查,在法治轨道上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事业加快发展

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成立了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组,张德江委员长亲自担任执法检查组组长,开展了职业教育法实施情况执法检查。执法检查覆盖了全国所有省(区、市),并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了执法检查的主要情况。这是职业教育法从1996年颁布施行19年以来的第一次,为全面贯彻实施职业教育法,健全和完善符合国情实际和时代发展要求的比较完整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并提供法治监督和保障。

3.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密集出台政策措施,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供政策支持

2014年,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人社部等六部门编制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就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出明确要求。江苏省政府制定的《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和人社部出台的《关于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及人社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建设职业训练院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了许多创新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创新的具体政策措施。常州市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对高技能人才需求迫切,出台相应政策,提出了相关要求,其中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要求,到2020年常州市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应达到1000人以上,而截至2015年底,这一指标为826人,对学院加快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广阔空间。

二、要客观认识学院所处的发展阶段

只有对于学院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有比较客观清醒的认识,才能认清下一步加快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找准发展的关键和重点,抓住发展的机遇。笔者所在的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有50多年办学历史,改革开放后迅速发展壮大,具备了较强的办学实力,已处于技工教育比较高层次的发展阶段,已具备了向更高层次加快发展的良好条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取得了巨大的建设发展成绩

一是办学层次逐步提升。学院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一所普通技工学校,到省重点技工学校,再到1994年建成为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和高级技工学校;从2000年全国首批挂牌成立技师学院,到2007年建成为江苏省重点技师学院。二是办学规模逐年扩大。学院从改革开放之初在校生不到200人,发展到1986年突破1000人,2006年突破1万人,此后一直保持在万人以上的规模。三是办学质量逐渐提高。在为社会输送的11万多名技能人才人中,高级工、技师3达万余名,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8%以上,师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取得突出成绩。成为全国首批中职示范校,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具备了比较完善的基础条件

一是基础设施完善。2009年完成五校整合,2013年初建成新校区并搬入办学。新校区占地面积526亩,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设施完备,功能齐全,实习实训教学场地充裕,设备先进。同时常州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一期与学院新校区同步规划建设,常州市高技能人才实训服务中心设在学院,并委托学校管理,汇聚了更多的资源优势。二是师资力量雄厚。480名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占34.8%,一体化教师占70.4%,373名专业教师中具有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占25.7%,还有一批从企业聘请的高素质兼职教师。三是管理严格规范。2003年起实施院系二级管理,并不断完善和深化,管理制度健全,管理严格规范,管理手段逐步实现信息化。

3.积累了丰富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经验

一是大胆尝试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学院1988年试办高级技工班,1994年正式开办二年制高技班,1995年开办五年一贯制高技班;2000年起开设技师班,并逐步拓展技师班专业。经过多年的不断实践、总结和改进,逐步建立并完善了不同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二是积极开展教学改革。自1998年起在计算机专业和旅游烹饪专业试行一体化教学改革,取得良好效果,经认真总结完善,2002年起推行至电类专业,2003学年在全校所有专业全面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三是积极参与人社部一体化教学改革试点。2009年承担人社部“一体化教学课程开发技术规程”及维修电工、机修钳工两个专业的一体化课程标准的制定;2010年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钳加工专业参与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一体化课程改革试点,2011年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钳加工、数控机床装配与维修、计算机网络应用与维修等4个专业成为全国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学院被确定为首批“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荣获“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

4.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一是专业建设。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接产业转型升级,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设置的专业目前达56个,覆盖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主要领域,其中省级示范专业6个,省级重点专业17个,市级示范专业15个,市级重点专业17个;主持完成全国职业教育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成为全国主持项目建设的唯一技工院校。二是培养层次。覆盖全日制中级工、高级工、技师,以及职业培训中的高级技师和技师、高级技师研修。三是职业培训。加快培育职业培训工作机制,培训规模加速扩张,市场化程度快速提高,年职业培训和鉴定达2.2万人次;作为人社部首家“全国技工院校师资研修中心”,近五年完成全国师资培训千余人。四是国际合作。积极探索、实践技能人才培养国际化新路径,瞄准德国职业资格证书(IHK、HWK)与国内技师证书“双证”培养目标,2014年起与德国职业教育机构(EBZ、GBS)合作,联合培养高技能人才,努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技工院校技能人才培养品牌――中德国际班,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具备国外企业实践经历、掌握世界最新技术技能、训练有素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目前中德国际班已拓展到3个专业(分别为数控加工、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工业机械师)、2种学制(初中生源6年制、高中阶段生源4年制)、7个班的规模。

三、要精准实施学院发展的改革举措

在当前面临大好发展机遇的形势下,未来一段时间,学院的发展应立足现有的条件,坚持技工教育发展的方向、传统和特色不动摇,以实现向更高层次发展为目标,以突出内涵建设为核心,用改革创新的办法,以各项重点工作任务为突破,抢抓发展机遇,采取扎实的措施,推进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

1.做优学制培养

一是加强专业建设。进一步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适应地方产业发展需要,突出重点、合理布局,对现有专业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开发提升一大批新专业,打造与地方主导产业发展相匹配的特色产业专业群,实现差异化、特色化的专业建设布局。二是拓展国际合作。进一步巩固提升现有办学成效。办好目前的中德国际班,进一步拓展新的中德合作办学机构,开设新的国际合作专业。同时寻求新的合作伙伴。参照中德合作办学模式,积极探索和日本、新加坡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开展合作办学。三是深化教学改革。借鉴世界技能大赛技术标准和评分标准、选手集训基地建设标准和集训方法、专家教练遴选标准以及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推进各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内容、方法、途径,以及教学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考核评价等方面的改革。着重梳理各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全面完成各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的修订或制定工作,根据课程标准建设完成专业核心课程试题库,“十三五”期间不断优化提升,推进教考分离制度的实施,根据各专业职业能力、岗位能力和企业需求,探索职业技能考核评价新方法。

2.做强社会培训

一是充分发挥各专业社会培训主体作用。进一步调动专业系培训业务开发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培训业务开发的工作能力和成效;进一步提升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以优异的培训效果带动培训业务的巩固和扩张。主动加强与市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用好用足现有职业培训补贴政策。二是大力开拓职业培训工作的业务领域。探索服务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新领域,大力开展企业职工培训、职业院校师资培训和具有高技术技能特征的授权类培训,积极开展特定对象(农民工、复员军人、残疾人、毕业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再就业等)的专门培训。探索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设立专门招生窗口,做到职业培训常年招生。努力开拓国际合作培训,与在华知名国际企业合作,开展高端社会培训,推动学院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培养途径和培养机制等与国际接轨。三是争取开展建设职业训练院试点。按照人社部相关文件要求,认真制订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探索建立完善职业训练院建设、管理和运行机制,形成高水平的职业训练院建设试点工作典型案例,为人社部开展职业训练院建设和推广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

3.深化校企合作

坚持校企合作基本办学制度,完善工学结合、校企联合育人机制,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企业生产对接、教学模式与工作过程对接,形成校企利益共同体,实现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一是办好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实施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共同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在办好省级试点班的基础上,拓展新的合作企业,逐步扩大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二是建好校外生产实训基地。按照每个专业3~5个紧密型实训基地建设要求,确保每个学生在完成基本职业能力训练的基础上,都能在紧密型合作企业相关岗位顶岗实习6个月以上。与重点企业及相关院校进行全面战略合作,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组建技工教育集团。三是管好用好常州市公共实训基地。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和职业培训发展状况,适时调整与增加培训项目,通过高端带动和典型引路,建立企业、学校、人力资源市场与实训基地紧密联系机制,扩大培训服务覆盖面,逐步拓展和完善基地培训项目,形成能够满足社会培训各种需求的菜单式项目体系,全面提升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技能人才服务能力。继续启动市公共实训基地二期建设工程,积极引企入校,争取引进社会资本,探索常州市高技能人才实训服务中心的混合所有制建设运行及管理模式创新。

4.提升师资水平

一是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学制教育专业教师师生比争取达到1:25左右,其中来自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技能人才和工程技术人员占25%以上。鼓励教师提升学历层次和职业资格等级,进一步提升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或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教师比例。二是提高教师队伍质量。力争在三年内实现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在专业教师中的比重达45%以上,专业教师中同时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和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的比重达30%左右。创新教师继续教育机制,激励教师走职业化、专业化、国际化成长之路。支持教师参与社会培训,通过社会培训熟悉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切实提高教师服务社会的能力。三是实施名师工程。加强专业带头人梯队建设,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和团队负责人的培养,以创建国家和省级优秀教学团队为目标,以专业群为单位建设优秀教学团队,培养具有国际职业教育视野的省内名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第五篇:抢抓机遇 迎难而上 努力开创党校工作新局面

抢抓机遇 迎难而上 努力开创党校工作新局面

区县分设以来,玉龙县委党校按照协议与古城区委党校共用资产办公办学至2008年9月底,于2008年10月迁至现在的地点(白华路原财政局办公楼三楼)进行办公办学。历年来,虽然党校一直处于有校无址,借地办公的困难境地,但是,我校始终克服各种困难,紧紧围绕县委工作大局,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将课堂办到乡镇、办到部门、办到企业,努力把我校办成“培养党员领导干部的阵地和增强党员领导干部党性锻炼的熔炉”,为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一、基本情况

目前,学校共有办公室6间,可容纳60人就座的多媒体教室1间。学校内设办公室、教务股和行政股3个机构,实有教职员工16名,其中公务员4名,事业管理人员1名,教师7名,工勤人员4名。教师中,高级讲师3名,讲师2名,助理讲师2名;教师专业结构包含政治、经济、历史、中文等专业,基本能够满足我县乡科级领导干部和机关农村党员各种理论培训的需求。学校的领导机构(校长由县委副书记杨晓敏担任),常务副校长1名,副校长2名。

二、近年来的主要工作

近几年来,特别是《党校工作条例》颁布以来,玉龙县委党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加强党校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密切联系玉龙县 1 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履行职责,积极工作,着力推动党校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一)党委重视,健全机构,着力推进党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一是区县分设伊始,玉龙县委就及时配齐配强了党校领导班子,由县委副书记任县委党校校长,配备了常务副校长和副校长。同时成立了玉龙县行政学校,由县长任县行政学校校长,党校常务副校长任副校长,并于2009年成立了玉龙县社会主义学校,由县委副书记任校长,县委统战部副部长和党校副校长任副校长,实行“三块牌子、一套班子、一班教员”的管理体制。二是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从组织领导、保障措施、长效机制等方面进一步明确了由组织部、干部教育委员会制定干部教育培训计划,财政按培训计划保障预算,党校根据计划组织干部教育培训,做到了干部教育培训的计划、保障与执行的统一。三是县委重视党校领导班子、教师队伍建设。每年,都由县委出题目、党校负责调研出成果,让党校的老师充分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课题的研究,增强培训的时效性,形成了专兼职结合的,能满足玉龙干部教育培训的教师队伍。四是经费保障。县里每年安排10万元的党校工作经费,对统一安排的培训班,以一次培训一次经费预算的方式予以保障。五是县委常委会从2011年开始,每年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党校工作,为党校的科学和谐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积极探索,创新方法,着力提高党校干部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一是坚持面向科级领导干部和村干部开展专题性的大规模培训。结合县委中心工作,每年确定1—2个主题,开展集中学习培训。近三年来,我们先后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两委换届后的任职能力、创先争优、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等四个主题,开展了覆盖全县干部的集中培训,培训以党校教员为主体,外请专家学者辅导报告,每个常委都从自己分工的角度为学员授课,真正做到了县乡村三级干部认识的统一、步调的一致。为办好每一次干部培训班,党校的老师、安排授课的领导都作了充分的调研、备课,同时,党校还要求每个学员都带着实践的经验、遇到的问题参加学习交流,提高了培训的实效性。2009年以来,我校开办了13期主体班,共培训乡科级领导干部、县直部门股所长以上干部及村“两委”干部3024人次。另外,我校还充分利用清华大学远程教育资源,与统战部、组织、人事部门联合培训企业管理人员和普通干部职工,这个平台,历来深受企业管理人员和广大干部职工的欢迎。

二是坚持送理论到部门和乡镇,为基层干部群众上党课。县委组建了以党校教师为主体的理论宣讲团,要求每年至少一次到所有乡镇、部门组织政策理论宣讲,并指导基层党委书记上好党课。每年的中央、省、市重要会议和县委全会及“两会”后,我校宣讲团都组织集体备课、分片区、分行业的调查研究,努力做到吃透上情、摸清下情,宣讲有启 3 发、思路有新突破。我校的7位专职教师走遍了玉龙各乡镇及大部分的县直部门,把党的政策与声音送到了基层党员干部中间,这项工作,我们坚持了多年,也形成了我校工作的一个常规。2009年以来,我校深入乡镇和部门开展理论宣讲,92场次,培训干部群众6430人次。

三是打造一支热爱玉龙、懂得玉龙、研究玉龙的党校理论工作队伍。我们倡导专兼职结合的党校教师队伍建设,让全县的人才为党校所用。一方面是对专职教师的成长要求:每个教师每年都要进行课题研究,为增进党校教师对玉龙的了解,县委安排党校教师到乡镇挂任书记助理,在一线工作、调研中丰富党校教学的针对性;要求教师定期组织集体备课和教学研讨活动,经常到市委党校举办的各种理论培训班及研究生班听课,积极参与市委党校的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每年安排教职工到革命根据地、沿海开放前沿、到上级党校参观、考察、学习,开阔眼界,提高业务能力;鼓励教师积极调查研究、撰写论文,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为提高教学水平服务,区县分设以来,我校教职工先后在《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云南行政学院学报》、《创造》、《函苑》、《高校学术论坛》、《中国育人杂志》、《华章》、《熔炉》、《滇西北论坛》、《丽江日报》、《玉龙宣传》等杂志、报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另一方面,每年都有目的的聘任一批包括县委领导、专家学者在内的兼职教师,把党校办成开放的、思考的干部学习培训阵地。2010年,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举办了基层党委书记论坛,16个乡(镇)4 党委书记登台为县领导上党课,县委领导为他们的课打分点评,总结、提炼了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

(三)加强管理,从严治校,着力培育良好的学风、校风

从严治校是党校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我校在党员干部的培训中,历来坚持“党校姓党”的原则,认真贯彻执行从严治校的方针,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学员管理规章制度,坚持以管促学、以学促管,着力培育良好的学风和校风。

一是加强领导,严格培训纪律。县委历来高度重视党校主体班次的培训,每个主体班的培训,坚持调训制度,严肃调训纪律。培训前,组织部以红头文件的形式下发培训通知,明确参训学员和有关要求,有效提高了学员参训率,使学员按时报到率达到96%以上。培训期间,组织部分管副部长和有关科室全程跟踪管理,及时调查了解有关培训情况,既树立了调训权威,又追踪考察了干部。

二是强化管理,齐心协力抓培训。党校领导高度重视主体班次培训的管理工作,积极发挥全校教职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始终贯穿“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一手抓教学,一手抓管理,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形成了全员抓管理,全校上下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是服务者的良好氛围。面对主体班次培训任务重、人员多、层次高的特点,从学校领导到全体教职工,从教学一线到后勤保障,做到了全员参与,严密组织,严格管理。同时,还注意把学员党性锻炼作为确保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来 5 抓,把党性锻炼与端正学习态度、确保到课率、按时完成作业、严肃考风与考纪、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联系起来,将其贯彻于教学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并将学员党性修养作为评选优秀学员的重要资格条件之一。通过以上做法,实现了教学管理的规范化,从而使学风有明显好转,教学质量逐年提高。

三是结合实际,积极探索规范化管理模式。努力做到科学管理与热情服务相结合。在学员报到时针对每期培训班下发详细的《学员须知》,明确了学员守则、课程安排、作息时间、学员名单、分组讨论地点以及联络员安排等各个环节和有关制度要求。在教学中,为了保证出勤率和尽量杜绝来回走动和接打手机等问题,我们通过每次培训前签到,要求学员按单位、姓名进行逐一签到,不得代签,会前提要求会后作总结、交听课笔记等各种有效管理形式,提高了学员自觉遵纪守纪意识,维护了课堂教学的严肃性,保证了良好的教学环境。党校负责签到的人员通过每日两次考勤核查,及时上报组织部,进行有效监督,加强了学员出勤管理制度,严肃了调训纪律,每期学员到课率均达到了96%以上。

四是创新方式,努力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针对不同的培训内容,首先要求学员在认真听课、做读书笔记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深入自学,认真思考,撰写出党性分析材料和学习总结,其次,在集中学习研讨中,采用了学习动员、专题辅导、小组研讨、大会交流等新颖方式,形成教学互动,做到了学有所得,学有所成。这种创新的培训方式,赢得了 6 广大学员的好评,激发了学员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习效率,确保了对学习内容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五是热情服务,着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区县分设后,我们党校办学条件较差,接待能力有限,但我们不等不靠,在做好服务上下功夫。每次办班前我们都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吃,要卫生,还要保证吃好;住,条件差,要干净卫生,对学员要热情周到,使每一个来党校的学员都切实感受到家的温馨。为了做好服务工作,党校服务人员在工作重、人手少的情况下,夜以继日的工作,常常一连数天都得不到休息,正是凭着这种精神,保证了党校各类班次的顺利举办,受到学员的一致好评。

三、主要体会

一是党委重视,是促进党校事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党校既是县委的一个工作部门,又是独立的一所学校。多年来,县委、县政府、乡镇和部门以及上级党校对县党校十分重视和支持,从班子配备、人才建设、财力支持、教学指导等方面都给予倾斜,为党校的科学和谐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是创新培训模式,是提高各级干部受训效果的现实要求。我们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更新理念,调整工作思路,抓住干部教育培训这一根本任务,大胆探索基层干部教育培训的新模式和有效途径。一方面聘请县外部门领导、专家教授讲课,提高教学效果,开拓学员思维,注重学员素质的拓展。另一方面,在培训中创新教学内容和方式,将问题 7 与解决途径探讨相结合的开放式教学;深化案例式分析的推进研究式教学;教学与观摩相结合的现场教学等等。以此增强教学的针对性、适用性和实效性,真正体现了“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改变了“教师单一化、教学传统化”的现象。

三是拓展培训平台,是强化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的有效途径。面对党校工作转型,新时期干部培训轮训任务繁重,基层党员干部尤其是农村党员量大面广,全部集中党校培训又不现实的情况,县委党校在宣传党的理论及政策方面采取“走出去”的方针,党校老师上门宣讲。通过实践,不仅解决了基层党员干部参加培训少跑路或不跑路,保证了教育培训的经常化。

四是开展科学研究,是发挥党校理论阵地和咨政服务的重要职能。我们坚持以“科研立校、人才强校”和“教学带科研,科研促教学”的思路,充分发挥县党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的职能作用,围绕县委、政府重大决策搞科研,围绕经济社会突破发展搞调研,围绕教学搞教研,2009年以来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理论文章20篇。其中,在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举办的新中国成立60周年云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征文中教师徐静梅撰写的论文《浅谈心理学在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获三等奖、郑树娴撰写的论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获优秀论文鼓励奖,教师郑树娴撰写的论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创党校工作新局面》获保山市 8 社科联、保山市委党校举办的征文活动优秀论文,并刊登于《熔炉》第15期。

五是抓好队伍建设,是实现党校事业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我们始终把加强班子建设、强化职工教育放在首位。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员管理办法和班主任工作职责,强化责任,用制度管人管事;坚持实行党校严格考核班主任、班主任跟班管理、组织人事部门随时监督检查管理机制;实行培训考核及证书制度,我们根据学员学习期间的纪律表现、出勤情况、学习任务完成情况等进行严格考核,并装入了本人档案,同时在严格考核的基础上,对培训考核合格者,由组织、人事部门或各主管部门发给结业证书,并将考核成绩通知到培训对象所在单位。这些措施,使干部培训工作有了专门的考核评估制度,规范了干部培训基地与参学对象单位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保证了培训人员、时间、学习任务的落实。

五、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们在加强主体班培训、送教下乡、科研工作、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省、市委党校和县委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是:由于种种原因,我校一直处于有校无址,借地办公的困难境地;虽然建立了培训制度,但对学员的管理还需进一步加强;虽然积极开展理论研究,但科研成果服务决策方面还有欠缺;主体班次的教学质量有待加强。

六、今后的工作打算

一是围绕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素质,进一步抓好干部教育 9 培训计划安排的培训班次,确保完成培训任务。

二是围绕市委“两基地、一胜地、一窗口、一屏障”建设及县委“四三二一”战略,深入调查研究,加强理论科研,提高成果转化,切实发挥好服务发展的智囊团作用。

三是改善办学条件,着力解决学校借地办公办学的实际困难。

四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聘请校外教员,增强师资力量,拟聘6至8名县委领导、县直机关综合部门主要领导、乡镇党委书记作为党校校外教员,以加强、充实、完善党校师资力量;招录2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应往届高校毕业生充实到党校,增强党校教师的活力;每年组织教师到革命老区和发达地区学习调研一次,拓宽视野,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五是着力办好“流动党校”。进一步发挥党校自身的优势,不断拓宽培训范围,坚持送理论到基层,把课堂办到部门、乡(镇)、村(居)委会,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基层党员和群众送去丰富的精神食粮。

中玉龙县委党校 二〇一二年一月六日

下载抢抓机遇创新发展不断开创我市五保供养工作新局面((2011年5月18日))word格式文档
下载抢抓机遇创新发展不断开创我市五保供养工作新局面((2011年5月18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抢抓机遇 开拓创新 奋力开创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新局面

    抢抓机遇开拓创新 奋力开创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新局面 ——在2011年全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刘慧芳 在自治区“两会一......

    抢抓发展机遇

    抢抓发展机遇加快振兴崛起 ——张安顺同志在市委五届五次全会上的讲话 (2009年12月14日)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八次全会精神,总结工......

    抢抓机遇、扎实工作努力开创畜牧工作新局面(小编整理)

    抢抓机遇、扎实工作努力开创畜牧工作新局面2012年畜牧业工作情况汇报一、畜牧业生产完成情况上半年生猪存栏12.6万头,同比增长10.28%,大牲畜存栏5.27万头,同比下降1.6%,家禽存栏......

    抢抓机遇 加大投入努力开创县乡公路建设新局面

    抢抓机遇 加大投入努力开创县乡公路建设新局面 抢抓机遇 加大投入努力开创县乡公路建设新局面 安阳县位于河南省最北部,辖21个乡镇,608个村(居)委会,幅圆面积1202平方公里,总人口......

    抢抓机遇 加大投入努力开创县乡公路建设新局面

    抢抓机遇 加大投入努力开创县乡公路建设新局面安阳县位于河南省最北部,辖21个乡镇,608个村(居)委会,幅圆面积1202平方公里,总人口91.6万人。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在上级党委、政......

    抢抓机遇务实创新

    抢抓机遇 务实创新 努力实现全市交通事业发展的新突破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交通工作会议和全省交通系统廉政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

    抓机遇促发展 努力开创妇幼卫生工作新局面

    抓机遇促发展 努力开创妇幼卫生工作新局面抓机遇促发展努力开创妇幼卫生工作新局面——****妇幼卫生工作现场会hyhyhy;***县妇幼保健院院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为全市人民过上中等城市生活而努力奋斗各位代表、同志们:我受第六届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一.简要回顾第六届委员会工作市六次党代会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