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认清形势 抢抓机遇 探索创新不断开创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2012.3.16)
认清形势 抢抓机遇 探索创新
不断开创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
今年是党中央确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既是深化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机遇。党建工作是大学问,全党都在研究,但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很多地方都流于形式。得胜街道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特别是当前,随着新区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人们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群众的需求日益提高。与此同时,与基层党组党员个体服务能力、服务资源有限的矛盾愈显突出,传统的党建工作难以适应如今的发展趋势。街道也从以前那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小村镇转变成当前全区重点项目建设用地的主战场,大规模的征地动迁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如何在街道自身情况和新的发展机遇下,把街道干部和群众更好地组织发动起来,做好群众工作,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的进度,不断提升街道整体经济实力,使街道的各项工作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和理解。下面,就得胜街道在提升基层党建工作中一些做法汇报如下: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增强抓好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街道党工委下设18个党总支、党支部,其中10个村党总支,1个社区党支部,7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支部,村党总支下
设有地,又能稳定群众、使群众的利益不受损失。街道党委坚持发扬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发挥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用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去破解,去处置。因此,我们的各项工作开展的如此顺利,也使街道的党建工作更好地体现了时代性。
二、明确思路,抢抓机遇,提升基层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切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我们以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主线,坚持全面推进和突出重点相结合,结合街道当前动迁、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为加快推进得胜的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和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一)坚持落实基层党建领导责任
街道党工委建立了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了党工委统一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街道党委结合“三联两包”活动,进一步加强包村联系点制度,特别是根据街道动迁等重点工作对该制度进行调整和完善,保证每名班子成员每月至少一次深入联系点检查指导工作。
(二)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选强配齐基层班子。街道直属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全部配齐。街道党工委还对辖区的村进行两委班子调整。其中西金村仅在班子调整后的三天内,就在39户滞迁户中拿下了32户。基层党组织在促进动迁、稳定、强村富民等重点工作上,发挥了战斗主力军的作用。
二是管理使用好党费。对各级党组织的党费收缴实施专人负责,按有关规定收缴,按时、足额上缴新区组织部,严格执行党费使用财务管理和党费使用审批制度。
三是认真抓好发展后备党员。街道党工委按照《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和“十六字”方针的要求,严格执行推荐制、公示制、票决制、报告制和责任追究制,保证新党员的质量,改善党员队伍结构。
四是加强党员教育培训。街道党工委根据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党员特点和需求,制定了党员培训规划、方案和计划,明确培训内容、方式和时间要求;各党支部坚持集体学习制度,并不定期对党员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制度。
五是实施党内关爱。各级党组织将制定了具体的党内关心关爱工作方案,切实帮助辖区内有困难的党员和老党员解决实际困难,每年“七一”和春节前走访慰问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
(四)坚持推进党内民主
严格落实党内情况通报制度,认真实行党务公开工作。始终坚持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全面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素质。
(五)建立健全基层党建保障机制
逐步建立党建活动阵地,各极党组织按照上级要求建立高标准的党员活动阵地,在党员学习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的实际情况,逐步解决自身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三)真抓实干 开拓创新 努力开创党建工作新格局 街道党委领导干部在动迁工作中,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从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主持制订补偿方案,到深入一线解决问题,都亲力亲为,不厌其烦。在党委的坚强带领下,金七公路、华晨别墅商户动迁难点得到有效解决,动迁进度全面加快。受街道党委领导的影响,其他各级党组织及成员各司其职,各尽其力,纷纷率队动迁,成绩显著。其中党工委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这两个从未干过动迁的党务干部,硬是在3个月时间内带着村工作人员像蚂蚁啃骨头一样啃下了70户滞迁4年的“硬骨头”。我们结合区里的工作要求,大力加强机关工作作风纪律整顿,积极推行转文风会风,倡导短、实、新的文风,提倡开短会、讲短话、讲管用的话,并加强督促检查,努力建设高效、公开、透明的服务型政府。
我们抓基层党建工作,主要以“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意识,找准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的结合点,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努力开创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格局。
第二篇:探索创新不断开创社区工作新局面
探索创新,创树品牌,是时代发展对社区工作的客观要求。我们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开创社区工作新局面。
(一)进一步创新社区管理体制。加强社区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开创城区工作新局面的重要环节。一是要科学合理地设置社区。当前,城区建设仍在不断推进之中,社区的设置还面临着许多变化,而科学合理地划分和设置社区是推进社区建设的重要前提,为此,要坚持统一规划,合理规范社区规模,并加大社区软硬件的建设力度,不断改善社区工作条件,进一步提高社区服务居民群众的能力。二是要及时组建和调整社区党组织。社区党组织是社区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在社区的调整和组建中,社区党组织的组建和调整要同步进行,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社区党组织工作。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社区党建工作组织体系,进一步总结提升先进性教育成果,建立健全社区党员联动管理机制和服务网络,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二)进一步创新社区服务格局。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也是建设和谐社区的根本原则。社区建设要始终把服务群众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要大力开展为社区群众排忧解难的帮扶服务。要积极开展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服务、面向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服务、面向流动人员的维权服务。特别是要关注特殊困难家庭和流动人员家庭的生活。要采取有效措施,把涉及社区群众根本利益的各项服务工作做细、做实、做好。
二是要不断满足社区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要通过不断拓展服务领域,逐步做到服务内容由以物质服务为主,向物质服务和精神服务并举转变;服务手段由以无偿服务为主,向无偿服务与低偿服务相结合转变,积极探索多样化服务形式,用真诚的关怀、真挚的服务连接家家户户,凝聚居民群众。三是要探索建立社会化、实体化的社区服务体系。要按照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公众化、服务体系社会化、社区服务产业化的要求,广泛动员和依靠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和兴办社区服务组织,不断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积极培育中介组织和服务实体,促进社区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三)要进一步创新社区工作平台。社区建设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不断创新工作平台,大力建设和谐社区。一是创新促进学习型社区建设的平台。要积极构建社区学习网络,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大力推进社区教育工作,探索建立社区终身教育体系,促进社区文化层次和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二是创新促进社区文化发展的平台。要依托街道、社区各种文化体育设施,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活动。同时,大力宣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开展各种文明创建活动,努力营造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社区文化。三是创新促进社区民主自治的平台。要进一步加强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各类社区组织建设,并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推进社区基层民主建设。同时,进一步完善社区事务公开、居民评议社区工作等制度,加强社区成员对社区建设工作的有效监督。四是创新促进社区环境提升的平台。要围绕让社区“亮起来、美起来、绿起来”的要求,继续深入推进社区综合改造,重点抓好老小区的环境整治。同时,从强化社区居民的环境意识、公德意识入手,引导居民自觉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维护卫生,共同创造舒适、健康、优美的社区生活环境。五是创新促进社区安全稳定的平台。要大力开展经常性、群众性的法制教育,加强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等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和流动人口的管理,充分发挥社区各类组织的作用,做好人民调解工作,及时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要广泛开展“安全文明小区”创建活动,建立健全社区群防群治体系,共同营造安全稳定的社区环境,不断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温馨感。
第三篇:抢抓机遇 开创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新局面
抢抓机遇
开创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新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了更加突出位置,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支持和帮助。作为职业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技工教育也迎来了又一个快速发展的春天。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成为技工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面对的重大课题。通过本次校长高级研修活动的学习研修,笔者对常州技师学院的改革发展进行了认真的思考。
一、要准确把握面临的发展机遇
1.党和国家领导人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作用和发展方向
2014年,总书记对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他指出,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李克强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前接见与会全体代表并讲话,强调要加快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为推动经济发展和保持比较充分就业提供支撑。并要求“要用改革的办法把职业教育办好做大”。他还对2015年首届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作出重要批示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优势,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举措。职业教育活动周的设立,目的是要在全社会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良好氛围。
2.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执法检查,在法治轨道上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事业加快发展
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成立了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组,张德江委员长亲自担任执法检查组组长,开展了职业教育法实施情况执法检查。执法检查覆盖了全国所有省(区、市),并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了执法检查的主要情况。这是职业教育法从1996年颁布施行19年以来的第一次,为全面贯彻实施职业教育法,健全和完善符合国情实际和时代发展要求的比较完整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并提供法治监督和保障。
3.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密集出台政策措施,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供政策支持
2014年,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人社部等六部门编制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就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出明确要求。江苏省政府制定的《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和人社部出台的《关于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及人社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建设职业训练院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了许多创新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创新的具体政策措施。常州市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对高技能人才需求迫切,出台相应政策,提出了相关要求,其中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要求,到2020年常州市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应达到1000人以上,而截至2015年底,这一指标为826人,对学院加快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广阔空间。
二、要客观认识学院所处的发展阶段
只有对于学院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有比较客观清醒的认识,才能认清下一步加快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找准发展的关键和重点,抓住发展的机遇。笔者所在的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有50多年办学历史,改革开放后迅速发展壮大,具备了较强的办学实力,已处于技工教育比较高层次的发展阶段,已具备了向更高层次加快发展的良好条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取得了巨大的建设发展成绩
一是办学层次逐步提升。学院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一所普通技工学校,到省重点技工学校,再到1994年建成为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和高级技工学校;从2000年全国首批挂牌成立技师学院,到2007年建成为江苏省重点技师学院。二是办学规模逐年扩大。学院从改革开放之初在校生不到200人,发展到1986年突破1000人,2006年突破1万人,此后一直保持在万人以上的规模。三是办学质量逐渐提高。在为社会输送的11万多名技能人才人中,高级工、技师3达万余名,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8%以上,师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取得突出成绩。成为全国首批中职示范校,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具备了比较完善的基础条件
一是基础设施完善。2009年完成五校整合,2013年初建成新校区并搬入办学。新校区占地面积526亩,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设施完备,功能齐全,实习实训教学场地充裕,设备先进。同时常州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一期与学院新校区同步规划建设,常州市高技能人才实训服务中心设在学院,并委托学校管理,汇聚了更多的资源优势。二是师资力量雄厚。480名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占34.8%,一体化教师占70.4%,373名专业教师中具有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占25.7%,还有一批从企业聘请的高素质兼职教师。三是管理严格规范。2003年起实施院系二级管理,并不断完善和深化,管理制度健全,管理严格规范,管理手段逐步实现信息化。
3.积累了丰富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经验
一是大胆尝试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学院1988年试办高级技工班,1994年正式开办二年制高技班,1995年开办五年一贯制高技班;2000年起开设技师班,并逐步拓展技师班专业。经过多年的不断实践、总结和改进,逐步建立并完善了不同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二是积极开展教学改革。自1998年起在计算机专业和旅游烹饪专业试行一体化教学改革,取得良好效果,经认真总结完善,2002年起推行至电类专业,2003学年在全校所有专业全面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三是积极参与人社部一体化教学改革试点。2009年承担人社部“一体化教学课程开发技术规程”及维修电工、机修钳工两个专业的一体化课程标准的制定;2010年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钳加工专业参与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一体化课程改革试点,2011年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钳加工、数控机床装配与维修、计算机网络应用与维修等4个专业成为全国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学院被确定为首批“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荣获“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
4.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一是专业建设。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接产业转型升级,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设置的专业目前达56个,覆盖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主要领域,其中省级示范专业6个,省级重点专业17个,市级示范专业15个,市级重点专业17个;主持完成全国职业教育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成为全国主持项目建设的唯一技工院校。二是培养层次。覆盖全日制中级工、高级工、技师,以及职业培训中的高级技师和技师、高级技师研修。三是职业培训。加快培育职业培训工作机制,培训规模加速扩张,市场化程度快速提高,年职业培训和鉴定达2.2万人次;作为人社部首家“全国技工院校师资研修中心”,近五年完成全国师资培训千余人。四是国际合作。积极探索、实践技能人才培养国际化新路径,瞄准德国职业资格证书(IHK、HWK)与国内技师证书“双证”培养目标,2014年起与德国职业教育机构(EBZ、GBS)合作,联合培养高技能人才,努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技工院校技能人才培养品牌――中德国际班,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具备国外企业实践经历、掌握世界最新技术技能、训练有素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目前中德国际班已拓展到3个专业(分别为数控加工、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工业机械师)、2种学制(初中生源6年制、高中阶段生源4年制)、7个班的规模。
三、要精准实施学院发展的改革举措
在当前面临大好发展机遇的形势下,未来一段时间,学院的发展应立足现有的条件,坚持技工教育发展的方向、传统和特色不动摇,以实现向更高层次发展为目标,以突出内涵建设为核心,用改革创新的办法,以各项重点工作任务为突破,抢抓发展机遇,采取扎实的措施,推进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
1.做优学制培养
一是加强专业建设。进一步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适应地方产业发展需要,突出重点、合理布局,对现有专业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开发提升一大批新专业,打造与地方主导产业发展相匹配的特色产业专业群,实现差异化、特色化的专业建设布局。二是拓展国际合作。进一步巩固提升现有办学成效。办好目前的中德国际班,进一步拓展新的中德合作办学机构,开设新的国际合作专业。同时寻求新的合作伙伴。参照中德合作办学模式,积极探索和日本、新加坡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开展合作办学。三是深化教学改革。借鉴世界技能大赛技术标准和评分标准、选手集训基地建设标准和集训方法、专家教练遴选标准以及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推进各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内容、方法、途径,以及教学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考核评价等方面的改革。着重梳理各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全面完成各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的修订或制定工作,根据课程标准建设完成专业核心课程试题库,“十三五”期间不断优化提升,推进教考分离制度的实施,根据各专业职业能力、岗位能力和企业需求,探索职业技能考核评价新方法。
2.做强社会培训
一是充分发挥各专业社会培训主体作用。进一步调动专业系培训业务开发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培训业务开发的工作能力和成效;进一步提升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以优异的培训效果带动培训业务的巩固和扩张。主动加强与市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用好用足现有职业培训补贴政策。二是大力开拓职业培训工作的业务领域。探索服务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新领域,大力开展企业职工培训、职业院校师资培训和具有高技术技能特征的授权类培训,积极开展特定对象(农民工、复员军人、残疾人、毕业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再就业等)的专门培训。探索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设立专门招生窗口,做到职业培训常年招生。努力开拓国际合作培训,与在华知名国际企业合作,开展高端社会培训,推动学院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培养途径和培养机制等与国际接轨。三是争取开展建设职业训练院试点。按照人社部相关文件要求,认真制订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探索建立完善职业训练院建设、管理和运行机制,形成高水平的职业训练院建设试点工作典型案例,为人社部开展职业训练院建设和推广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
3.深化校企合作
坚持校企合作基本办学制度,完善工学结合、校企联合育人机制,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企业生产对接、教学模式与工作过程对接,形成校企利益共同体,实现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一是办好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实施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共同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在办好省级试点班的基础上,拓展新的合作企业,逐步扩大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二是建好校外生产实训基地。按照每个专业3~5个紧密型实训基地建设要求,确保每个学生在完成基本职业能力训练的基础上,都能在紧密型合作企业相关岗位顶岗实习6个月以上。与重点企业及相关院校进行全面战略合作,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组建技工教育集团。三是管好用好常州市公共实训基地。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和职业培训发展状况,适时调整与增加培训项目,通过高端带动和典型引路,建立企业、学校、人力资源市场与实训基地紧密联系机制,扩大培训服务覆盖面,逐步拓展和完善基地培训项目,形成能够满足社会培训各种需求的菜单式项目体系,全面提升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技能人才服务能力。继续启动市公共实训基地二期建设工程,积极引企入校,争取引进社会资本,探索常州市高技能人才实训服务中心的混合所有制建设运行及管理模式创新。
4.提升师资水平
一是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学制教育专业教师师生比争取达到1:25左右,其中来自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技能人才和工程技术人员占25%以上。鼓励教师提升学历层次和职业资格等级,进一步提升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或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教师比例。二是提高教师队伍质量。力争在三年内实现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在专业教师中的比重达45%以上,专业教师中同时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和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的比重达30%左右。创新教师继续教育机制,激励教师走职业化、专业化、国际化成长之路。支持教师参与社会培训,通过社会培训熟悉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切实提高教师服务社会的能力。三是实施名师工程。加强专业带头人梯队建设,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和团队负责人的培养,以创建国家和省级优秀教学团队为目标,以专业群为单位建设优秀教学团队,培养具有国际职业教育视野的省内名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第四篇:抢抓机遇创新发展不断开创我市五保供养工作新局面((2011年5月18日))
抢抓机遇创新发展
不断开创我市五保供养工作新局面
安康市民政局
(2011年5月18日)
安康市地处秦头楚尾,境内山大沟深,经济发展滞后,贫困人口相对较多,全市现有农村五保40065人,占全市农业人口1.6%、全省五保总数的三分之一。近几年针对我市贫困山区五保户居住分散、住房条件极差的实际情况,敞开思路,广开渠道,试点探索,抢抓机遇、创新发展,共筹资金近2亿元,新建成农村敬老院189所(县级中心敬老院7个、乡镇区域敬老院71个、乡镇中心敬老院111个),五保安置点230个,新建供养床位22370张,集中供养五保对象21217人,五保集中供养率从3%提高到54%,2011年集中供养率将达到60%。农村五保供养标准由360元/人〃年提高到现在的3000元/人〃年,我市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跨越发展,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如盛开的“福星之花”璀璨夺目,散发着宜人的芬芳,我市五保集中供养工作情况被民政部编入《全国社会救助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中。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完善机制
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将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列入重
要议事日程,作为考核硬性指标,加强督办考核和督促落实,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政府划拨资产、土地、减免税费等,1
先后制定出台了农村五保供养《“十一五”规划》、《实施意见》和《关于切实加强农村敬老院管理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做到在融入全局中找准位置,在服务全局中推进发展,市委书记刘建明、市长方玮峰、市委常委、副市长王安利等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检查指导五保集中供养服务机构建设,并现场组织各方力量,解决民政困难和问题。各级政府成立了领导小组,形成了“政府领导、民政主管、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工作格局。
二、创新模式,完善体系
立足山区实际,多方筹资,打造以敬老院建设为主体、五保家园建设为补充的五保集中供养体系。做到“三坚持”:一是坚持强化主体供养,加大标准化敬老院建设力度。确立“建改结合、完善功能、标准规范、提高档次、典型示范”的工作思路,采取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统一标准、规范设计、突出特色、分步实施、整体推进、整合提高等措施,大力兴建县级中心敬老院,合理发展区域性和乡镇中心敬老院,加快改造乡镇敬老院和村组安置点,初步建立了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服务网络。目前全市共投入建设资金2亿多元,已建成敬老院189所,集中供养五保对象1.8万余人。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建设五保家园,改善五保户居住条件,作为敬老院主体集中供养的有效补充。选择基础条件较好、五保户相对较多、具有一定自理能力的村组,暂时通过建立“五保家园”进行集中安置,利于降低成本、方便管护,是切合我市山区五
保对象多、居住边远、照看困难、住房条件差这一实际的有效过渡补充措施。在建设中坚持“四通”(通水、通路、通电、通电视)、“五有”(有文化活动室、洗浴室、洗衣房、灶房和厕所,并配齐日常生活用品)、“三不变”(供养主体责任、照料责任、包帮责任不变)。目前,全市共投入建设资金1280余万元,建五保家园230个,集中供养五保对象3600人。三是坚持夯实供养基础。对新建、改(扩)建的敬老院和五保家园坚持“七有”标准,即:有一支好的管理服务队伍,有一块以副养院的生产生活用地,有院部卫生室,有“正大模式”的养猪厂,有一套有效的五保户帮扶机制,有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有规范完整的档案资料,为敬老院的规范管理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整合资源,合力推进
积极协调,统筹整合各部门资源,合力推进,有效“加大五个力度”,即:一是加大项目争取力度。近几年,我市各级民政部门坚持以项目为抓手,以项目建设带动整体民政工作,强力打造项目民政。截止2010年底共争取中省敬老院项目资金9893万元。二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市县(区)财政想方设法加大财政投入,近几年筹集资金5000余万元。三是加大项目捆绑力度。市、县区政府每年将生态移民、迁移式扶贫移民资金的20%专门用于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四是加大政府划拨和资源整合力度。将乡镇政府闲置的办公楼、学校、粮站、卫生院等场地,通过政府无偿划拨或低价补偿划拨等形式用于五保机构建设,累计划转资产
价值6000余万元。五是加大税费优惠和部门帮扶力度。敬老院建设涉及的国土、城建等相关税费予以减免,交通、电力、水利、农业等部门为五保供养服务机构通路、通电、通水,配套正大养猪场、沼气池等。
四、规范管理,提升水平
坚持“建管并重”,五保集中供养管理积极跟进,去年大力开展“敬老院管理年” 活动,重点抓好“三落实、四推进”:一是落实管理责任。县区、乡镇、村组层层签定供养协议,并建档立卡,建立了“县区民政部门指导、乡镇政府负责管理、乡镇民政办协调监督、村组有效协助、敬老院民主管理”的管理体制。汉滨区所有的中心敬老院为每位老人制做“联系卡”随身携带,白河县签订工作人员绩效与工资挂钩,旬阳县为每位入院五保对象建立个人资料档案。二是落实管理机构和人员、经费。去年敬老院管理人员配备取得新突破,全市机构编制部门共批准成立事业单位敬老院144所(县级中心敬老院10所、乡镇区域敬老院134所),落实管理服务人员649人(其中:全额事业财政拨款314人),经费994万元。三是落实供养标准。建立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去年达到3000元/人.年,及时足额兑现到位。四是推进管理制度健全完善。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强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管理工作的意见》,市、县民政局制定出台了《农村敬老院管理规范》等一系列制度文件,坚持用制度推进规范管理。每年组织举办全市敬老院院长培训班,开展敬老院民主管理,不断优化服务,提
升管理。五是推进敬老院星级创建。为充分调动大家争先创优的积极性,出台了《关于开展农村敬老院星级创建活动的通知》,制定了《安康市农村敬老院星级评定标准》,积极开展了评选“星级敬老院”的活动。2010年评定三星级敬老院20个,四星级敬老院8个,五星级敬老院1个。六是积极发展农副业生产。鼓励五保供养对象自愿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和力所能及的生产活动,通过创造财富,看到自身价值,将劳动、娱乐、保健融为一体,在发展生产中实现“老有所乐”。目前全市敬老院农副业生产发展势头强劲,已从局部发展过渡到均衡发展。据初步统计,全市已投入使用的172所敬老院年均生产蔬菜100万斤、粮食150万斤、饲养生猪860头、养鸡3000余只。各项副业生产年均总收入达350万元。七是推进健全“帮扶结对”长效机制。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学校、部队等分别与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实行结对帮扶、慰问等。平利县在全县开展了“五个一”敬老活动,即:县级部门包联一所敬老院,每年为敬老院送一台文艺节目;每季度组织一次慰问,敬老院所在乡镇每年开展一次募捐活动,每所敬老院发展一项增收项目。
几年来,我们立足于市情,全力打造新型农村五保供养体系,五保户集中供养率大幅提高,初步实现了五保老人住有其所、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目标。但由于我市地方财政紧张,投入有限,五保户供养标准还比较低,供养机构及其服务设施建设还相对滞后,集中供养率与供养目标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决心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认真学习兄弟地市经验,再添措施,再鼓干劲,再上新的台阶。
第五篇:坚持以创新为动力 不断开创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
坚持以创新为动力 不断开创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
2004-6-27 9:49:37 已有1372人次阅读
近几年来,我市各级组织部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紧紧围绕“两个率先”的目标,适应实践的发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努力开创基层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一、推进思想观念的创新,不断拓展基层党建工作领域
思想观念的创新是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先导。顺应时势的发展,我们努力破除不合时宜的思想束缚,不断拓展创新的领域,切实提高创新的实效。
1.准确把握创新的方向。始终坚持把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基层党建工作的实践。以有利于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有利于构建民主开放的组织工作新机制为努力方向,坚持以思想观念的创新推进工作方法和制度的创新。一是坚持创新工作方法与继承优良传统相结合。在继承和发扬党建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按照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要求,坚持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二是坚持吃透“上情”与把握“下情”相结合。根据中央、省、市委以及上级组织部门的总体工作部署和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在“上下结合”上做文章,在创新特色上求突破。三是坚持重点突破与统筹配套相结合。以农村、企业和社区党建工作为重点,找准影响工作落实的重要环节和突出问题,集中力量打好攻坚战,同时坚持通盘考虑、统筹安排,注重工作的统筹协调。并以上述原则贯穿基层党建工作实践,牢牢把握创新的方向。
2.积极拓展创新的领域。切实加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中介组织和社会团体等新的经济和社会组织中组建党组织和开展党的工作的力度。全市3374家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全部单独建立了党组织,6844家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立了联合支部;向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非公经济组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7129名,25人以上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选派率达到100%,具备条件的社会团体和社会中介组织普遍建立了党组织。适应农村现代化建设形势,将共驻共建的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成功做法移植到村居混合型社区党建,积极探索农村社区党建工作新路子。在抓好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的同时,不断改进和完善党内民主制度,在省委组织部的指导下,在吴江市开展了县级市党代会常任制的试点;还在太仓、昆山市一些乡镇进行了乡镇党代会常任制的探索。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比较广泛地运用于基层党建,建立了《苏州党建》网站,张家港、昆山等一些县级市也都建立了党建网站,有效拓展了党建工作的网络渠道;在《苏州日报》开辟了每月一期的《今日党建》专栏;改版了组织部门在广电媒体上的电教阵地《七月阳光》,加强了对基层党建工作的宣传。
3.努力提高创新的实效。一是增强前瞻性。创办了《组工综合信息》,注意收集了解各地组织工作的动态情况,注意把现代管理科学、人力资源等学科的理念运用于基层党建工作,举办了组织系统工作创新方面的业务讲座,注重提高党务干部的创新能力。二是增强主动性。把基层组织建设主动置于全市工作大局中去思考和谋划,与市委酝酿出台“民营经济腾飞计划”同步,开展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调研,提出了关于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具体意见。三是增强实效性。通过制定工作规划、目标、月度计划等方式,坚持循序渐进,推进工作的创新。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对一些与实际不相适应的问题及时进行改进。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将原来基层填报的《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发展对象考察表》和《预备党员考察表》三表合并为一份《发展党员考察表》,有效提高了工作实效。
二、推进工作方法的创新,不断拓展基层党建工作载体
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坚持以工作方法的创新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并注意拓宽工作载体,增强基层党建工作的活力,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1.创新开展活动方式。一是在农村实施“先锋工程”。在全市农村党组织中开展了以实践“三个代表”,实现“两个率先”为主题的先锋村、先锋镇、先锋市(区)的“三级联创”活动,引导农村党员在“两个率先”中积极发挥作用。一些县级市在农村党员中开展了带头创业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双带”活动。二是在非公企业开展各种争创活动及文化活动。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通过开展“提合理化建议”、“争当操作能手”评比等活动,要求党员立足岗位,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发挥带头作用。如昆山市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开展“三有三无”主题教育,要求关键岗位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突击攻关有党员,党员身边无事故、无次品、无违章,有效提高了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三是在社区开展分类教育活动。对社区内的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结合他们的实际,提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具体要求,要求党员做好表率、带好家庭、帮好邻居,切实发挥作用。
2.创新指导工作方式。一是宏观指导。把主要工作精力从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通过调查研究,制定有关意见,加强宏观指导。仅去年以来,我市就制定出台了加强农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区等方面党建工作的文件10多个,使基层创新有方向,工作有目标。二是领导联系。建立健全市和县级市、区委领导班子成员、政府党员领导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的联系点制度,市委常委和党员副市长根据工作需要和分工情况,确定了38个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三是部门挂钩。会同市级机关党工委在全市开展了机关部门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的调研,进一步加大机关部门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的力度,充分发挥机关部门党组织在指导社区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中的政治优势。吴江市、金阊区把机关部门与薄弱村结对共建的方法嫁接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上,实行机关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结对挂钩。帮助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组织提高党建工作实效。
3.创新党员管理方法。一是在服务中加强管理。在一些乡镇开展了建立党员服务中心的试点,采用管理集约化、教育人文化、服务社会化、形式多样化的运行方式,为基层党员提供咨询、指导、协调、帮困和培训等服务,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强化对党员的管理工作。经过试点,这项工作目前正在全市各乡镇和街道普遍推开。二是试行双重管理。对单位和在职党员的党内评先征求所在街道、社区党组织的意见;对在职党员和流动党员试行所属党组织与居住地党组织的双重管理。目前,全市到居委会报到的在职党员已达25530名。社区党支部通过建立在职党员联系卡,将在职党员在社区的表现及时反馈给单位党组织。三是改进党员发展和民主评议方式。对吸收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普遍推行了公示制,并作了“表决票决制”、“民主测评制”等探索。太仓市在民主评议党员中,探索了“双重评议、票决定格”的办法,不仅党内评议党员,还吸收部分党外群众代表参加评议,并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组织党员及党外群众代表对参评党员进行投票定格,进一步加大了处置不合格党员的力度。
三、推进工作制度的创新,不断拓展基层党建工作机制
把工作方法创新和制度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及时将基层在工作实践中创造的好做法、好经验总结上升为制度,以制度建设的创新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
1.创新领导体系。适应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形势,市委建立了非公有制经济党工委,与市委组织部合署办公,进一步加强了对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建立健全了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和党员教育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城区普遍建立了区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工委,各街道普遍建立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总支。结合市属国有(集体)企业大批改制,坚持同步调整党组织隶属关系,有97个改制企业党组织隶属关系由原主管局调整至属地党组织。
2.创新组织构架。适应农村发展的形势,在农村逐步建立起村党总支(党委)为主体,专业党支部为骨干、分类党小组为基础的新型村级党组织构架。结合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特点,在实行属地管理为主的基础上,对一些有一定行业特点、情况比较特殊的经济社会组织,探索了由行业部门或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党组织管理的模式,在市民营企业协会、人才服务中心建立了党委,加强对新经济社会组织中流动党员的管理。在一些个体私营企业相对集中的电脑、餐饮、旅游等特色街区,探索了把党组织建在“街”上的做法。针对社区党员不断增多和社区党建工作的现实需要,我市对社区党组织的组织设置适时进行了调整,目前,全市已建立了28个社区党委。
3.创新保障机制。一是广开党务人才培养选拔渠道。探索了从大中专毕业生选拔村干部、从致富能人和经营能手中选拔村干部、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村干部等做法,近两年各地面向社会招聘村干部387名;不断壮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务人才队伍,昆山市公开招聘了102名外商投资企业的党务干部;各县级市、区公开招聘社区干部,仅沧浪区近4年来就先后招聘了200多名居委会干部;金阊区今年招聘了20名社区专职党务干事,进一步充实了社区党务工作力量。二是着力解决后顾之忧。制定了《关于在全市实行村主要干部基本报酬和社会保险费统筹的意见》,同时还提高了城市社区专职人员的工作补贴标准,解决了他们的社会保险费问题。三是提供物质保障。明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交纳的党费可视情大部分或全部返还给党员所在的党组织;活动经费确有困难的,由上级党组织从留成的党费中适当拨补。苏州高新区针对部分外商投资企业的党员活动缺少场所的实际,建立了统一的党员活动中心,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和党员开展活动提供支持。近两年来,市委组织部还从留成党费中拨款近30万元为社区党组织购置电脑、彩电、VCD机等设备,今年“七一”前夕,各城区组织部门也从留成党费中拨款近27万元支持社区党建工作。
近几年来,我们在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但对照上级的要求,对照形势的发展,对照兄弟城市的经验,我们仍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将以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不断开拓基层党建工作的新境界。
中共苏州市委组织部
2004年6月